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学生学习指导 第5讲 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大学生学习指导 第5讲 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大纲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业零距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就业零距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 学时:36学时学分:1 课程类别:文化素质教育考核方式:考查 使用教材:〈《就业零距离》 大纲编写人:宁军胜编写日期:2008.9.1 大纲审定人:慕东周审定日期:2008.11.1 课程性质:必修课 1.性质、任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毕业生就业工作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使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政府、高校的重要任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解决好了,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我院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工作纳入日常的教学计划内。 (1)开设就业指导课的任务: 1、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毕学业,促进全面发展 2、指导和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发展趋势,树立合理的择业观念 3、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求职对策,促进顺利就业 4、激励学生以新的姿态继续学习,走向成功 (2)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1、把握理论知识的传授同转变思想观念紧密结合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发挥学生的自为精神紧密结合 3、坚持一般教育同个别教育紧密结合 2.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要求 1)基本要求: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由学院思政部、就业处和教务处统一安排,五年制高职班一般在第八学期结束前完成,高中后专科班一般在第五学期结束前完成。总课时为36课时。授课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紧密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学生进行教学与指导。 本教材以课堂教学为主,各系再安排部分讲座、座谈、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2)基本内容 第一讲:大学生活及职业探索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重视学业和能力的培养,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认清就业形势,自信、从容面对就业。通过职业和国内外职业发展趋势的学习,帮助同学们做出自己的职业选择。 第一章: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和政策 第1节: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第2节:大学生的就业趋势 第3节:大学生的就业政策 第二章:职业的基本知识 第1节:职业的概述 第2节:职业的发展趋势 第3节:专业、职业与职业资格证书 第二讲:规划职业生涯 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职业生涯设计的基本规则同择业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科学合理地设计职业生涯,迈好人生道路的关键一步,为实现人生价值打下初步的基础。 第四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第1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概述 第2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程序 第3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 第三讲:洞察就业行情做好职业选择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确定职业目标。 第五章: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第1节:职业素质的概述 第2节:职业素质的的构成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案第一讲

第一讲: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 一、教学内容 1.向学生介绍当前的就业环境与就业形势; 2.向学生解读当前的就业政策与就业制度; 3.向学生介绍当前社会人才需求、职业与职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二、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就业形势与政策;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提高学生就业重视度; 3.激发学生早就业意识,做好就业准备。 三、教学方法 1.小组讨论 2.案例分析 3.师生互动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师:在课程开始之前,请大家仔细观看《手绘大学生活》短片。观看后,请大家说说自己的感想?(3分钟,选2-3人) 生:。。。。。。 师(总结):刚才大家也都说了各自的感想,总结一下:大学生活很精彩,但是大学时光也过的很快,现在大家都已经是大三下的学生了,当你们还沉浸在大学生活的美好当中的时候,你们又对当前即将要面临的就业环境与形势了解多少呢?你们是否做好了就业前的相关准备工作呢?下面请大家仔细思考以下5个问题:(5分钟,选2人对照这5个问题向大家说说自己的情况) 1.我是谁?201X届毕业生,X万毕业生中的一员? 2.我想做什么?(红道?黑道?黄道?白道?绿道?或者说是出国?考研?公务员?大城市、小城市还是西部?大企业、小企业还是自主创业?) 3.我能做什么?如果和我所想有差距,该如何弥补? 4.我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与政策是怎么样的? 5.我的资源、能力、人脉、环境允许我做什么?

生:。。。。。。。 师:刚才的两位学生对这5个问题都说了自己的看法,不知道大家听完之后有何感想,总结一下:无论大家之前有没有思考这些问题,但是今天之后大家就更应该思考这些问题了,了解我们自己的同时,也了解一下我们工作的外部世界。2016年毕业季已经结束,高校毕业生达到历史新高765万。2017年招聘季即将到,预计本年度约700多万大学毕业生。再加上出国留学回来及没有找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将近有1000+万大学生同时竞争。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竞争更是激烈异常。因此,引导大家尽早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有助于大家更好地了解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将有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 (二)当前就业形势 师:了解就业形势对我们很重要,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并说说自己所学专业当前的就业形势如何?有哪些机遇和挑战?(5分钟:选2名学生结合自己的了解向大家对本专业就业情况做一说明) 生:。。。。。。。。 师(总结):通过以上两位同学的讲解,相信大家也基本上了解到其实大家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了解较少或者说大家了解的只是一些皮毛,特别是本专业的就业形势问题,大家可能都还没有有意识的去专门了解,因此,从此刻起大家就应该关注这方面的问题。(资料)目前,大学毕业生由“精英”走向“大众”,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由“卖方”走向“买方”,大学毕业生就业向第三产业倾斜,大学毕业生初期失业率相对较高等情况不断明晰,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特点也逐渐呈现出以下特点: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公招性工作岗位招聘大量增加;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逐渐提高;毕业生的主要去向还是一些中小企业和省内三线城市事业单位等。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有利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学毕业生总体上仍属供不应求;我国现行的经济发展,加入WTO增加就业机会;高新技术企业对高新技术人才需求加大;民营企业需求加大;毕业生就业市场逐步规范;西部大开发为毕业生提供了新的舞台。我们也可以看一下2016年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按专业大类排名情况。(看图)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上仍存在一些挑战: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步履艰难;传统的毕业生就业主渠道吸纳能力下降;社会对于毕业生学历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地区间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最新)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106 授课对象:所有专业总学时:36 一、课程性质、目的及任务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伴随我国大学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改革而新兴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这门课程以大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以及人文素养为基础,其目的和任务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家就业形势和政策,引导大学生充分认知自我,合理调整职业预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就业竞争意识,掌握求职择业的基本常识和技巧,把握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点和功能,以此提高大学生择业、就业的能力,最终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实现成功就业。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要求: 在理论、知识方面:了解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了解大学生就业的现行政策及体系;了解社会职业的基本知识,开展大学生自我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了解大学生求职择业的知识,包括求职中自我合法权益的维护;掌握大学生就业派遣的基本程序。在能力、技能方面:运用职业测评系统,进行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合理定位;学会了解、筛选就业信息,做好就业前的简历制作、求职书等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掌握一般的求职应聘、面试技巧;结合自身特点,抓紧时间弥补自身就业能力的不足,为顺利成为职业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与课时分配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教学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采取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师生互动、角色扮演、社会调查等方法。 五、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理性认识大学生活 1、目标: 面临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许多大学生都遇到了许多不适应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全新的世界,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学习环境,无论是个人目标还是社会期望,都需要大学新生及时地进行自我调整。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得大学新生理性认识大学生活,并对大学生活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做一个受社会欢迎的大学生! 2、内容: ⑴大学生的社会角色; ⑵做受社会欢迎的大学生; ⑶理性规划大学生活; 3、重点: 如何理性认识大学生活 第二章. 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 1、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在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对自我的需要、兴趣、态度、价值观、能力、气质、性格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结合职业特别分析,认识自己的职业适应性。 2、内容: ⑴自我认识的内容; ⑵常用职业测评方法介绍; ⑶自我评价的原则; ⑷自我评价方法; 3、重点 自我评价 第三章. 专业发展与就业分析 1、目标: 2、内容: ⑴专业概况、课程体系; ⑵所学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需求情况; ⑶专业就业动态和趋势; ⑷职业对所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3、重点: 第四章. 职业理想与职业发展 1、目标: 1.使学生了解职业理想的内涵。

第五章智力与创造力

第五章智力与创造力 一、什么是智力 1.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 2.智力是一种学习的潜在能力 3.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 4.智力是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综合 5.智力就是智力测验所测的能力 什么是智力? 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5个基本因素,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 二、智力结构的理论 (一)智力的因素理论 1.独立因素说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Tho圃dike,1911)曾对能力做过系统的描述。在他看来,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的。例如,抽象力、对社会关系的适应能力、对机械问题的适应能力等。根据这种学说,不同能力和不同因素是彼此没有关系的;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独立的发展。这种学说很快受到人们的批评。心理学家们很快发现,当人们完成不同的认知作业时、他们所得到的成绩具有明显的相关。这说明各种能力并不是完全独立的。 2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 1927年英国心理学家和统计学家斯皮尔曼(C.spearman1863—1945)根据人们完成智力作业时成绩的相关程度,提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一种是一般能力或一般出素(general factor),简称G因素,它是人的基本心理潜能(能量),是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正是由于这种因素,人们在完成不同智力作业时的成绩才会出现某种正相关。另一种是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specific factor),简称s因素,它是保证人们完成某些特定的作业或活动所必需的。由于这些因素起作用,人们的作业成绩才没有完全的相关。由许多特殊因素与某种普遍因素结合在一起,就组成人的智力。人们在完成任何一种作业时,都有G和s两种因素参加。活动中包含G因素越多,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关就越高;相反,包含s因素越多,成绩的正相关就越低。图11—1是二因素学说的模式图。图中的圆圈代表c因素,三个长方形代表三种作业。其中1、2两种作业渗透了较多的G因素,因而测验分数的相关度较高;而1、3两种作业,只有少量的G因素,因而测验分数的相关度很低。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理论对我们理解能力的结构有重要的启发。由于能力包含着一般能力和持殊能力,两者并不相同,这就为研究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实质及其相互关系、制定测验这些能力的手段,莫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当然,斯皮尔曼强调—般因素与特殊因素的区别,把它们绝对对立起来,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这种看法是不可取的。 3.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3 多元智力理论

2014 教育心理学 第六章 练习题【精品文档】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 一、选择题 1、学习用“狗”这个字来表示实际生活看到的狗,这是()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原理学习 2、感性知识分为两种水平,即() A、感觉和知觉 B、感知和表象 C、表象和语词 D、概念和命题 3、程序性知识包括两种,即() A、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 B、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 C、心智技能与认知策略 D、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4、学习“鸟”有“前肢为翼”和“无齿有喙”两个关键特征,这是()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原理学习 5、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下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上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 A、下位学习 B、类属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6、英语单词的学习主要属于()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原理学习 7、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称为() A、高效学习 B、复习 C、过度学习 D、深度加工 8、学生已有了“平行四边形”的观念,现在学习“正方形”概念,这属于() A、派生类属学习 B、相关类属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9、学习“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这属于()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词汇学习 10、瞬时记忆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的条件是引起() A、注意 B、复述 C、神经冲动 D、条件反射 11、教学过程中电化教具的运用一般属于()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符号直观 12、遗忘曲线呈() A、正U型 B、倒U型 C、加速型 D、负加速型 13、学过了行为主义关于“学习是凭经验产生的行为相对持久的变化”后,现在要让学生认识到“行为潜能的变化”也是学习,这属于() A、派生类属学习 B、相关类属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案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授课计划 第一讲、大学生涯与职业准备 第二讲、职业认知与就业选择 第三讲、就业政策、形势与程序 第四讲、择业心理与求职心理 第五讲、自荐材料的准备与面试笔试技巧 第六讲、就业权益与法律保障 (包括求职“陷阱”的识别与防范)第七讲、职场适应与职业发展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案

课程意义:不是一门理论课程,而是定位为一门工具课程,为同学们顺利开始求职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授课形式: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发言,情景模拟, 观看就业指导录像 授课要求:1、全班分为5个讨论小组,抽签决定(确定小组名称,小组口号及小组长) 2、保证课堂纪律、请销假制度 3、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引导案例: 《爬楼梯的故事》话说有两兄弟,他们一起住在一幢公寓楼里。一天,他们一起去郊外爬山。傍晚时分,等他们爬山回来,回到公寓楼的时候,发现一件事情:大厦停电了!这真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很不巧,这两兄弟是住在大厦的顶楼。那么,顶楼是几楼呢?呢就更加不巧了,顶楼是80楼。很恐怖吧!虽然两兄弟都背着大大的登山包,但看来,也是别无选择,于是,哥哥对弟弟说:“我们爬楼梯上去吧。” 于是,他们就背着一大包行李开始往上爬。到了20楼的时候,他们觉得累了。于是弟弟提议说:“哥哥,行李太重了,不如这样吧,我们把它放在20楼,我们先上去,等大厦恢复电力,我们再坐电梯下来拿吧。”哥哥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好呀!弟弟,你真聪明呀。”于是,他们把行李放在20楼,继续往上爬。 卸下沉重的包袱之后,两个人觉得轻松多了。他们一路有说有笑地往上爬。但好景不长,到了40楼,两人又觉得累了。想到只爬了一半,往上一看,竟然还有40楼要爬。两人开始相互埋怨,指责对方不注意停电公告,才会落到如此下场。他们边吵边爬,就这样一路爬到了60楼。 到了60楼,两人筋疲力尽,累的连吵架的力气也没有了。哥哥对弟弟说:“算了,只剩下最后20楼,我们就不要再吵了。”于是,他们一路无言,安静地继续往上爬。终于,80楼到了。到了家门口,哥哥长吁了一口气,摆了一个很酷的姿势,说:“弟弟,拿钥匙来。”弟弟说:“有没有搞错,钥匙不是在你那里吗?”。。。。。。原来,钥匙还留在20楼的登山包里!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它却形象的反映了我们的人生。20岁之前,我们活在家人、老师的期望之下,背负着很多压力,不停地做功课、考试、升学,就好像背着一个很重的登山包,加上自己不够成熟,没有什么太大的能力,所以走的很辛苦。20之后,从学校毕业出来,踏上工作岗位,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自己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就好像是卸下了沉重的包袱。所以说,从20岁到40岁是一生中最愉快的20年。 到了40岁,人到中年,发现青春早已逝去,但又有很多遗憾,于是开始骂老板不识货,怪家人不体恤,埋怨政府,埋怨国家,埋怨社会。。。。。。就这样在埋怨中又过了20年。

大学生就业指导方案

大学生就业指导方 案

大学生就业指导 实训方案 实训时间: 实训地点: 实训班级:

第一章实训需知 又到了一年毕业时,社会新鲜人一起踏出校园的同时,却怀着不同的心情,有的人蓄势待发准备迎战职场;有的人茫然害怕不知何去何从。工作不好找,难在好工作门槛高,相对得来不容易,而你是否已经做好万全之策准备挑战求职了呢?同学们在前几个学期都积淀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仅仅有理论还不能解决求职路上将要面临的问题,我们必须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战中去解决问题。 本次就业实训,要求学生在学习掌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经过个人形象设计和展示、求职模拟面试实战练习、求职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个人求职计划的拟定、求职实践体验及就业协议的签署等六个环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就业信息的特征、内容,整理及使用就业信息、掌握面试着装修饰、形象打理和举止礼仪,面试中的应答技巧与策略面试,进行求职实战训练,了解签订就业协议应该注意的事项和流程,并写出实训心得体会。提升就业竞争意识和就业能力。 实训任务和所占成绩分值比率 实训任务一:个人形象设计占15%; 实训任务二:求职材料制作占15%; 实训任务三:制订个人求职计划占5%;

实训任务四:模拟面试占40%;实训任务五:求职体验占15% 实训任务六:就业协议的签署占10% 就业实训周进程安排表 第二章实训任务

任务一 项目名称:个人形象设计 总学时:5 教学目标: 1.掌握个人形象设计项目中各要素的练习方法,培养对自身原有的不良形象的自我纠正能力; 2.掌握对求职时穿着风格的把握,培养塑造穿着得体、使用人单位欣赏的形象的能力; 3.掌握塑造个人形象的方法和技巧,了解男、女着正装时的不同相关要求; 4.掌握职业形象设计中各种色彩的暗示以及了解不同的颜色带给她人心理联想的区别; 5.掌握职业形象设计中的礼仪要求,了解非语言符号表示(举止、表情、距离、音量等)对传递信息的重要程度; 6.掌握求职面试时展示职业形象的步骤和方法,能熟练的运用两种及以上的合理的站姿和坐姿; 学习内容与教学步骤: 1.教师讲解,学习求职面试时的职业形象设计要点; 2.分别讲述男生与女生塑造职业形象的要求、方法、和技巧;

第六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的培1

第六章问题解决与创造力的培养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1.A A.注意力B.动机C.情感D.意志 2.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一定价值的产品的()。2.D A.智力技能B.思维品质C.思维程序D.能力或特性 3.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的假设方法称之为()。3.A A.算法式B.推理式C.启发式D.演绎式 4.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其思维具有()。4.B A.流畅性B.变通性C.指向性D.独创性 5.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5.B A.形象思维B.发散思维C.辐合思维D.直觉思维 6.“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发散思维。6.D 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方法扩散D.形态扩散 7.创造性与()无关。7.C A.智力B.发散性思维C.生活条件D.人格 8.读文章标题,去猜测文中具体内容是属于()。8.D A.头脑风暴训练B.自我设计训练C.发散思维训练D.推测与假设训练 9.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之为()。9.C A.算法式B.推理式C.启发式D.演绎式 10.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能持完全否定态度,更不应指责,要给予一定的启发式反馈。这体现了在塑造创造性的个性时要注意()。10.A A.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B.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C.鼓励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D.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11.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称为()。11.C A.明确问题B.模糊问题C.有结构问题D.无结构问题 12.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12.D A.漫无目的地幻想B.走路C.联想D.发明创造 13.下列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13.A 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解决 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 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 D.“心理眩感”有助于问题解决

第四章 智力与创造力

第五章智力与创造力 在人类历史上,能够创造一个时代的人寥若晨星,比尔·盖茨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个时代就是信息时代。他靠计算机征服了世界,使世界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有人称他为电脑帝国的拿破化;使不仅是计算机的玩家,更是一个经营家,31岁已经拥有了10亿美元的资产,到了41岁就成了世界首富,有人称他为信息时代的福特。他的成功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他超群的智力和创造力以及坚毅、自信、冒险和不甘落后的个性。 人的智力和创造力问题正是本章所要探讨的问题。 第一节智力与智力开发 什么是智力?人的智力为什么会有差异?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是什么?智力可以测量吗?智力发展有何规律?智力如何培养?这是本节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智力与智力理论 (一)智力的含义 智力是一个复杂而颇有争议的概念,至今尚未有定论。心理学家斯腾(Stern)认为,智力是个体有意识地以思维活动来适应新情境的一种潜在能力。心理学家科尔文(Colvin)认为,智力是个人为了适应环境而进行学习的能力。心理学家比奈(Binet)认为,智力是一种判断力、创造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心理学家韦克斯勒(Wechsler)认为,智力是有目的地的行为、合理的思维以及有效适应环境的总能力。心理学家加德纳(Gardner)认为,智力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产生或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有效产品的能力。心理学家斯腾伯格(Sternberg)认为,智力是从经验中学习和获得的能力,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适应不断变化、模糊多样的世界的能力,以及激励自己有效地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的能力。我国心理学界的倾向性意见是:智力是个体各种认识能力的综合,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的综合,其中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尽管心理学家对智力的看不尽相同,但各种定义彼此之间并不矛盾,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对智力加以界定,反映了智力的多层次性和多面性。智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要给它下一个全面、完善的定义是很不容易的。随着智力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智力内涵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入。当代大多数心理学家倾向把智力看作是多种相对独立能力的综合体,主要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 (二)智力理论 心理学界对智力的看法有一个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了解智力理论的发展对于理解智力的本质、科学设计智力测量工具以及开发学生的智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自20世纪以来,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对人的智力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智力理论。 1.传统智力理论 传统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人脑的内部特征和有待发现的心理结构。因素分析法是建构这类理论的主要方法。研究者们试图寻找智力的构成因素,不同的研究者通过因素分析得到的智力构成因素各不相同,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智力理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智力理论主要有: (1)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英国的心理学家斯皮尔曼(Spearman)认为,智力由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构成。完成任何一项智力活动都需要这两种因素的参与,G因素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因素,S因素只与特定的智力活动有关。G因素和S因素

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就业指导机制的相关探究

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就业指导机制的相关探究 【摘要】眼下大学生就业的形式严峻,社会出现一股大学生“就业难”热流。这其中既有社会因素,又有大学生本身的心理因素,还有教育机制的问题。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教育机构必须深入了解大学生目前的就业现状问题,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机制,依据现阶段的就业形势积极引导大学生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就业指导机制;教育机构 目前我国的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我国的经济是以计划经济为主的市场经济,大学生的就业要依从政府部门、用人单位的安排。因此,为了解决高校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必须提高人才质量和就业机制,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现状相当严峻,很多高校实行扩招之后毕业生人数不断上涨,如何改善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变成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供需失衡 最近几年高校流行扩招,使大学毕业的人数不断上升,

已经侧面加大了大学生的竞争压力。同时,企业、事业单位的就业岗位存在很严重的岗位不足现象,很多职位供不应求远不能满足大学生数目上涨。加上很多大学生大学的专业不能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对口,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就业。与此同时,受到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影响,很多企业破产也减少了大学生就业的岗位。大学生数目剧增导致大学生就业现象出现严重的就业不均衡现象。中国很多低层岗位又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这其中也与大学生不愿意从最底层做起的心理原因有关。与此同时,白领的工作岗位又出现了人满为患的现象,很多大学毕业生争相竞争,所以中国目前的就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二)大学生的专业与岗位不对口 大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往往着重倾向于经济、计算机等热门的专业,很多大学毕业生存在专业人数分布不均衡的现象。而很多企业也开始改变观念,不再只关注学历重能力成为很多企业的共识。很多企业认为本科生流动性很强,所以在选择的时候会着重选择本科生还有专科生。在中国很多高层,依然欠缺人才,而用人单位考虑到女性以后会生儿育女,产假时间太长导致就算岗位空缺但是依然不用女性,女性的就业压力较大。目前,我国大力发展服务业、模具设计和制造、机电产业等专业的服务类的岗位毕业生很少,一些计算机、机械、行政部门的毕业生又人满为患,形成了很

2020尔雅大学生就业指导第一章检测

1.1生涯愿景探索 1【单选题】生涯的“以终为始”的规划是: 窗体顶端 A、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动力 B、需要人设定一个固定的目标 C、从“未来愿景”出发的当下定位 D、生涯发展的过程不能偏离自己的目标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从Values到Vision就是 A、把“想要”变成“看得见” B、开始寻找丰富的资源 C、开始好好学习 D、埋头专注于当前所做的事情 我的答案:A 3【多选题】生涯愿景是: A、个人认同的未来 B、一个清晰的发展计划 C、能激发积极体验的想像 D、拥有信心的期待 我的答案:ACD 1.2拓展理解的“职业世界” 1【单选题】大学生主体就业在第几产业?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平均分布 我的答案:C 2【多选题】第二产业包括有: A、采矿业 B、制造业 C、电力 D、建筑业 我的答案:ABCD 3【多选题】任何组织都有多种职能,一般包括有: A、产品研发、生产 B、采购、仓储、物流 C、财务、行政、人事 D、销售、市场、售后 我的答案:ABCD 1.3学群分类和兴趣分类 1【单选题】专业到职业的过渡,可以从学群来定位。学群呈现出来的核心指标是:

窗体顶端 A、职业的行业特点 B、本领域的核心技能要素 C、领域的门槛与难度 D、领域的收入水平与发展前景 我的答案:B 2【单选题】生涯发展的路径依赖是指: A、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好,而不能半途而废 B、工作经常依赖于环境资源取舍 C、发展失去自主性,只是一味随环境变化 D、开始的选择,对未来的走向有特别强的决定性。 我的答案:D 3【多选题】大学专业的学群与未来工作的关系是: A、学群塑造人的核心能力,从而定位未来工作 B、无论学什么,关键看未来如何定位与努力 C、跨学群就业,会付出高昂的成本 D、毕业时的选择往往会使人惯性地沿此路径发展 我的答案:ACD 1.4从HPF来了解职业发展 1【单选题】对职业信息的把握,最好从“历史”、“现在”、“未来”三个维度去把握。其中“现在”信息里最重要的是: A、当前的收入状况 B、当前的典型工作一天描述 C、这个工作的发展前景 D、这个工作的人际关系状况 我的答案:B 2【多选题】职业信息从“理性”到“感性”意味着什么? A、需要个人参与其中 B、需要信息更多 C、信息分类不同 D、从数据信息到体验信息 我的答案:AD 3【多选题】工作的“未来”信息是指: A、职业的未来发展路径 B、提升了的职责对人的要求 C、当前职位的下一个目标 D、收入增长情况 我的答案:ABC 1.5信息对称化

第一讲:智力与创造力(练习题)

第二讲智力与创造力 一、填空题 1、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是年编制的量表 2、是智力发展的生物前提,是智力发展的决定条件 3、智力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的差异。 4、据研究,智力在同龄人口中基本上呈分布,即两头小,中间大。 5、心理学在研究儿童智力发展水平时,通常采用、、的概念来概括儿童智力水平的三个等级。 6、智力的核心是。人类思维最高体现是。 7、创造力的核心成分是。 8、是指运用个人的才智产生出新颖、独特而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9、元认知结构包括三个方面、和。 10、智商是和的商数,智商等于100,表示这个儿童的智力水平是。 二、名词解释 1、智力 2、创造力 3、智力测验 4、元认知 5、非智力因素 三、选择题 1、智力结构的二因素论是由心理学家提出的。 A、推孟 B、斯皮尔曼 C、瑟斯顿 D、卡特尔 2、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是由心理学家提出的。 A、斯皮尔曼 B、阜南 C、吉尔福特 D、斯腾伯格 3、三元智力理论是由心理学家提出的。 A、斯皮尔曼 B、斯腾伯格 C、阜南 D、推孟 4、我国心理学工作者认为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其中是智力的核心。 A、观察力 B、想象力 C、抽象思维能力 D、创造力 5、研究发现:女孩在语言能力测验中占优势,而男孩在空间能力、数学能力测验中占优势。这反映了男女智力在方面的差异。 A、性别 B、发展速度 C、发展水平 D、类型 6、瑞文推理测验是一种测验。 A、团体 B、个别 C、文字 D、操作 7、最早使用了智商的概念。 A、比纳 B、西蒙 C、推孟 D、韦克斯勒 8、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 A、动力系统 B、自然前提 C、心理基础 D、核心成分 9、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A、创造能力 B、抽象思维能力 C、观察力 D、记忆力 10、在总人群中,智力呈状态分布。

就业指导教学大纲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学生就业指导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16 理论学时:12 实践学时: 4 学分:1学分 适用对象:各专业高年级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为应届毕业生就业指导课,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实践性又较强的一门学科。本课程对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求职技巧、就业信息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毕业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选择职业岗位,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学生毕业前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对市场经济发展、就业市场状况和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帮助大学生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参与求职择业活动,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目标,掌握求职技巧,解决求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了解就业政策,正确选择职业,更好地利用就业指导机构指导自身就业,为将来的发展与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第一讲就业形势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3学时) 一、就业指导概述 二、就业形势及对策 三、就业政策 四、我校就业程序 作业:进一步熟悉就业政策。 第二讲求职材料的准备(3学时) 一、封面的制作 二、求职信(或自荐书)的制作

三、简历的制作 四、推荐表的填写 五、补充材料 作业:人才市场的实战心得。 第三讲成功应试的技巧(3学时) 一、面试准备 二、笔试准备 三、公务员考试 作业:编写面试剧本。 第四讲就业素质和心理的准备(3学时) 一、大学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 二、大学毕业生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三、课程考核安排 考试 考试成绩由两部分组成: 1、求职材料,占60%; 2、模拟面试,占40%。 期末总评: 1、平时成绩,占30%; 2、考试成绩,占70%。 要求: 1、每人准备一个作业本,按要求做作业。 2、理论与实战相结合。 3、学习方法(三个转变) (1)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素质 (2)课程理论→课程实践 (3)共性因素→个性因素

2020大学生就业指导章节答案

2020大学生就业指导章节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在我国,劳动法定年龄的下限是() 选项: A:15岁 B:14岁 C:16岁 D:18岁 答案: 【16岁】 2、人生价值的实现要靠就业来保障。()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3、在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是() 选项: A:充分就业 B:经济适度增长 C:物价稳定 D:国际收支平衡 答案: 【充分就业】 4、美国是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20世纪80年代,自然失业率达到多少才是一种充分就业状态?() 选项: A:4.5–5.5% B:5.5–6.5% C:3.5–4.5% D:6.5–7.5% 答案: 【5.5–6.5%】 5、就业、充分就业的重要性主要有() 选项: A:就业能使劳动者获得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 B:充分就业能使社会更加和谐 C:充分就业能使国家更加稳定繁荣 D:就业能使劳动者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答案:【就业能使劳动者获得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 充分就业能使社会更加和谐; 充分就业能使国家更加稳定繁荣; 就业能使劳动者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6、大学生要以自信的心态去准备就业,就业是每一个毕业生必须去面对的,是不能逃避的。() :选项: A:错 B:对 答案:【对】 7、体制内固然很好,但体制外也是一片广阔天地,足够大学生施展自己的才华。() 选项: A:错 B:对 答案:【对】 8大学毕业生就业,不能只看高薪酬,应把能力的锻炼和提升,把以后的发展空间放在一个重要位置。() 选项: A:对 B:错 答案:【对】 9、当前我国劳动力的供求情况是() 选项: A:供给小于需求 B:供给大于需求 C:供求严重失衡 D:供给等于需求 答案:【供给大于需求】 10、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主要有() 选项: A: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 B:单位要求过高 C:经济不景气 D:大学毕业生自身能力不足 答案: 【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 经济不景气; 大学毕业生自身能力不足】 11、现阶段,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的方针是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 笔记

大学生就业指导 第一讲、绪论,大学生就业指导概述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回顾与展望 就业制度,是指直接或间接约束劳动者就业的规则和程序的总称。 “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政策 省市各地就业政策和规定 学校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和细则 (二)大学生就业制度与就业工作展望 毕业生就业制度和就业工作呈现以下特点 1.国家将进一步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继续推进就业制度改革 2.各级政府和高等学校、用人单位将进一步转变职能,切实为毕业生做好就业服务。 3.毕业生在充分享受择业自主权的同时,必须增强契约意识 4.毕业生招聘录用工作将进一步规范有序 5.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和任务 (一)就业的概念及其特征 所谓就业,是指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济收入的活动。 它涉及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客观条件,二是个人主观因素。前者包括客观社会条件所能提供的职位数量与结构、职业待遇、职业声望的高低、职业获得的制度和规定、职业要求等,后者是指个人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人格、心理状态、职业预期、社会关系网络资源等。 三个基本条件:从事社会劳动;得到社会承认;有报酬收入 就业是个比较复杂的经济问题,具有以下特征: 1)社会性 2)经济性 3)计划性 4)相对稳定性 (二)就业指导的概念 就业指导又称作职业指导, 狭义:是给要求就业的劳动者传递就业信息,帮助劳动者求职与择业,为他们与职业之间牵线搭桥的过程。 广义:为劳动者选择职业、准备就业,以及在职业中求发展等提供知识、经验和技能。它包括预测要求就业的劳动力资源及社会需求量,汇集传递就业信息,开展就业政策咨询和就业观教育,培养劳动技能,组织劳动力市场以及推荐、招聘等与就业有关的综合性社会咨询服务活动。 (三)就业指导的内容和任务 就业指导的内容和任务

第六章智力与创造力

第六章智力与创造力 第一节智力及其理论 一、什么是智力 智力一词在现实生活中相当流行,我们经常说“这个人很聪明”,或“那个人真笨”。人们还把我国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这个人物看作“智慧的化身”。聪明、智慧、笨这些词,都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涉及智力问题时惯用的说法。心理学家对智力及智力测验向来很重视,但由于智力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他们对智力的看法不尽一致。智力概念的演进(见书)。我国心理学家大多认为,智力(intelligence)就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是个人有目的地行动、合理地思考、有效地应付环境的一种综合能力。 二、与智力相关的几个概念 (一)能力 能力(ability)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那些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人的某种活动相联系并表现在活动中。只有从一个人所从事的某种活动中,才能看出他是否具有某种能力。能力是保证活动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活动能否顺利地进行,能否取得成功,往往还与人的整个个性特点、知识与技能、工作态度、物质条件、健康状况以及人际关系等因素有关。但是,在这些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能力强的人比能力弱的人更能使活动顺利进行,更容易取得成功。人的能力多种多样,可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优势能力与非优势能力等。其中,一般能力是在许多基本活动中都表现出来,且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一般能力的综合也就是智力。 (二)知识与技能 知识、技能不同于能力。个人所掌握的知识(knowledge)就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储存。技能(skill)是个人掌握的动作方式。如证明一道几何题,人在证明的过程中所应用的公理、定理、定义、公式等属于知识,而在证明过程中思维活动的严密性和灵活性则属于能力。如果一个人不仅在证明这道几何题时思维分析是严密的、简练的、迅速的,而且这种简捷的思维操作还能经常迁移到不同的运算场合,这时我们就可以说他具有数学运算思维敏捷的能力。又如,在学骑自行车时,操作自行车的一套动作方式是技能,而支配此动作方式的心理过程的稳定特点则属于能力。如果一个人不仅在学自行车时表现出动作敏捷,而且在掌握其他技能时也经常表现出这一特点,这时我们就可以说他具有动作敏捷的能力。 能力(智力)和知识、技能是密切联系的。一方面,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例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就掌握了思维操作,从而发展了智力;学生在掌握绘画技能的同时,也就形成了绘画能力。离开了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都不可能形成,更不可能得到发展。另一方面,掌握知识、技能又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的。能力制约着掌握知识、技能的难易、速度和巩固程度。知识、技能的掌握又会导致能力的提高或新能力的发生。 三、智力理论 人们对智力结构的认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伴随智力测验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反过来,有关智力结构的理论也促使人们对智力测验进行反思和改进。 (一)、智力的因素说 1、二因素说 第一个提出智力结构理论的是因素分析之父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C.E.Spearman),他在对心理测验材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于l904年首创智力的二因素理论。 斯皮尔曼认为,智力主要是一种普遍而概括的能力,他称这种因素为G因素(普通因素)。

第六章---智力与创造力

第六章智力与创造力 教学目标: 1.掌握智力的相关理论及其观点 2.掌握智力的界定及其计算方法 3.结合实际分析培养创造力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智力的相关理论及其观点 2.结合实际分析培养创造力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智力的相关理论及其观点 2.结合实际分析培养创造力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时数:4 教学过程: 一、智力及其理论 1.智力的含义 智力是一个非常重要,又存在颇多争议的概念,不同学者们对其各有不同的说法。总的来讲,智力是包含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能力。 2.智力的理论 (1)二因素论 二因素论由美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于l904年提出。斯皮尔曼认为,人的智力由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构成,个体完成任何一种作业都需要这两种因素的参与。每个人的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不同,即使具有同样一种特殊因素,在程度上也有差异。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相互联系,一般因素是智力的关键和基础。 (2)群因素论 群因素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于1938年提出。他认为智力由七个因素构成,这七种因素称为七种基本心理能力,这些心理能力的不同搭配,构成每个人独特的智力结构。这七种基本心理能力是:语词理解、语词流畅、计算、空间知觉、记忆、知觉速度、推理。 (3)三维智力结构理论 三维智力结构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于l977年提出。他认为智力结构应从操作、产物和内容三个维度来考虑。操作意义分为五种:认知、记忆、发散思维、集中思维和评价;内容又可分为五种:视觉、听觉、符号、语义、行

为;产物有六种: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蕴含。 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对智力结构提出了一种动态的看法,同时考虑信息加工的内容、操作和产物,有助于智力测验研究工作的深入。但这一理论在实际应用中也有一定困难,他把智力分为一百多个相互独立的因素,显得过于精细。此外,他否定一般智力存在的观点也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 (4)多元智力理论 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出版了《智能结构》一书,向传统偏向认知的智力理提出了挑战。他认为,智力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加纳认为,人的智力结构存在着七种独立的智力,每种智力都有其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其自身的符号系统。这七种智力在每个人的身上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加德纳提出的七种智力是:语言智力、逻辑一数学智力、视觉一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一动觉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在1999年,加德纳又提出了第八种智力,即认识自然的智力。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一提出就对教育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传统智力强调数理一逻辑智力和语言智力,而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多元的。加德纳还指出,每个人在不同领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同步的,学校教育应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符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兴趣爱好。 (5)三元智力理论 在多元智力理论中,各种不同形式的智力是相互独立的,而美国耶鲁大学的斯腾伯格所提出的三元智力理论却关注于将各种智力成分组合起来。他认为,一个适当的智力理论应当考虑智力与内在世界、外在世界以及人的经验的关系。由此,斯腾伯格提出人的智力是由三部分控制的理论,即成分智力、背景智力和经验智力。 成分智力是指人们在计划和执行一项任务时的心理机制.它包含三种机能的成分:元成分、执行成分和知识习得成分。元成分是指人们决定智力问题性质、解决问题策略以及分配资源的过程。执行成分是指人实际执行任务的过程。知识习得成分是指人筛选相关信息并对已有知识加以整合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背景智力主要是指和个体生活背景相关的能力。经验智力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能力。 三元智力理论对智力提出了新的解释,并系统地探讨了内部心理过程如何与文化因素及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以产生有效的智力。但三元智力理论没有对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构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智力测验 1.常用的智力测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