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八仙花叶中异香豆素和香豆素成分的结构鉴定_王知斌

八仙花叶中异香豆素和香豆素成分的结构鉴定_王知斌

八仙花叶中异香豆素和香豆素成分的结构鉴定_王知斌
八仙花叶中异香豆素和香豆素成分的结构鉴定_王知斌

·论著·

八仙花叶中异香豆素和香豆素成分的结构鉴定

王知斌1,孙海姣1,雷印廷1,马振平1,肖扬2,杨春娟2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1)摘要目的研究八仙花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HPLC柱色谱)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八仙花叶中分离得到2个异香豆素和3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①绣球酚,②绣球酚-4'-O-β-D-葡萄糖苷,③7-羟基香豆素,④香豆素-7-O-β-D-葡萄糖苷,⑤8-甲氧基香豆素-7-O-β-D-葡萄糖苷。结论本文为八仙花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效的物质基础,并首次报导了绣球酚的光谱数据,为其活性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保证。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R931.7[文献标识码]A学科分类代码:18051文章编码:1001-8131(2012)03-0169-02

Identification of Isocoumarin and Coumarin

from Leaves of Hydrangea Macrophylla

WANG Zhibin,SUN Haijiao,LEI Yinting,MA Zhenping,XIAO Yang,YANG Chunjuan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rbin15004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Hydrangea macrophylla leaf.Methods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were isolated by various of isolation(silica gel,ODS and HPLC column chromatography)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the analysis of spectral data and chemical properties.Results Five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Leaves of Hydrangea macrophylla.The chemical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as①hydrangenol②hydrangenol-4'-O-β-D-glucopyranoside③7-hydroxycoumarin④coumarin-7-O-β-D-glucopyranoside⑤8-methoxy-coumarin-7-O-β-D-glucopyranoside.Conclusion This paper further studies for Hydrangea providing effective substance basis,and first reported the hydrangea phenol spectral data,as active in-depth study pro-vides a guarantee.

Key words Leaves of hydrangea;Macrophylla;Chemical constituent;Structural determination

八仙花(Hydrangea macrophylla)又名绣球花、紫阳花、粉团花,为虎耳草科八仙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大陆长江中下游以南和日本本州等地,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中药大词典》记载:“苦微辛,寒,有小毒。”其复方治疟疾和治肾囊风。近年来,日本学者对其多有研究,其有效成分具有抗溃疡、抗过敏等生物活性[1]。因此,为了更好的利用该植物,我们利用现代中药化学手段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通过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HPLC等方法从中分离得到了5个异香豆素和香豆素类化合物,根据其波谱数据并结合文献,确定了这5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鉴定为①绣球酚,②绣球酚-4'-O-β-D-葡萄糖苷,③7-羟基香豆素,④香豆素-7-O-β-D-葡萄糖苷,⑤8-甲氧基香豆素-7-O-β-D-葡萄糖苷。

1仪器与材料

核磁共振仪:JEOL EX-270(270MHz),JEOL E-500(500MHz);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 detector-Shimadzu RID -6A refractive index;柱色谱用硅胶:BW-200,150 300目;柱色谱用ODS:DM1020T,100 200目)。

2提取分离

八仙花叶3kg用甲醇回流提取,得浸膏325.8g,用水分散后,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浓缩,得到乙酸乙酯层浸膏67g。乙酸乙酯层浸膏经硅胶柱色谱分离,采用氯仿-甲醇-水(20?3?1→10?3?1→7?3?1,lower layer→6?4?1,v/v/v)系统进行梯度洗脱,所得馏分经ODS柱色谱以及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得到5个化合物:①100.3mg,②58.2 mg,③10.5mg,④17.2mg;⑤13.3mg

。3结构鉴定

化合物1:白色粉末,该化合物的EIMS给出m/z256[M]+。该化合物的1H-NMR(500MHz,CD

3

OD)谱中显示分子中含有1个AA'BB'偶合系统的苯环,质子信号为δ7.34(2H,d,J=7.3Hz),6.81(2H,d,J=7.3Hz),1个三取代的

苯环,质子信号为δ7.53(1H,t,J=8.6,7.4Hz),6.90(1H,d,J=8.6Hz),6.88(1H,d,J=7.4Hz)和2个羟基质子信号δ10.93(1H,s),9.62(1H,s)。该化合物的13C-NMR(125

MHz,CD

3

OD)谱中可见15个碳信号,包括12个苯环碳信号δ160.9,157.8,140.6,136.3,128.5,128.3?2,118.4,115.4,115.2?2,108.4和1个羰基碳信号δ169.4。在HMBC谱中,H-3与C-2'、C-4a和C-1相关,H-4与C-5、C-8a和C-1'相关。通过2D-NMR和NMR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即化合物1为绣球酚。

化合物2:白色粉末,该化合物的FABMS给出m/z441

[M+Na]+。该化合物的1H-NMR(500MHz,CD

3

OD)谱中显示分子中含有1个AA'BB'偶合系统的苯环,质子信号为δ7.45(2H,d,J=8.3Hz),7.07(2H,d,J=8.3Hz),1个三取代的苯环,质子信号为δ7.52(1H,t,J=8.3,7.6Hz),6.89(1H,d,J=8.3Hz),6.88(1H,d,J=7.6Hz)和1个8位羟基的质子信号δ10.90(1H,s)。该化合物的13C-NMR(125MHz,CD

3

OD)谱中可见21个碳信号,包括12个苯环碳信号δ160.9,157.6,140.5,136.4,131.5,128.0?2,118.4,116.2?2,115.5,108.5,1个羰基碳信号δ169.2和1分子葡萄糖的碳信号δ100.2,73.2,77.0,69.7,76.6,60.7。该化合物波谱数据与文献报道数据基本一致[2],确定化合物2为绣球酚-4'-O-β-D-葡萄糖苷。

表11H and13C NMR(500MHz and125MHz,CD

3

OD)data of compounds1and2

position

1

δHδC

2

δHδC

1169.4169.2 35.67(1H,dd,J=12.2,2.5Hz)80.55.73(1H,dd,J=12.4,2.7Hz)80.1

43.40(1H,dd,J=16.0,12.2Hz)

3.13(1H,dd,J=16.0,2.5Hz)

33.5

3.41(1H,dd,J=15.1,11.7Hz)

3.16(1H,dd,J=15.1,2.5Hz)

33.5

4a140.6140.5 56.88(1H,d,J=7.4Hz)118.46.88(1H,d,J=7.6Hz)118.4 67.53(1H,t,J=8.6,7.4Hz)136.37.52(1H,t,J=8.3,7.6Hz)136.4 76.90(1H,d,J=8.6Hz)115.46.89(1H,d,J=8.3Hz)115.5 8160.9160.9 8a108.4108.5 1'128.5131.5 2'and6'7.34(2H,d,J=7.3Hz)128.37.45(2H,d,J=8.3Hz)128.0 3'and5'6.81(2H,d,J=7.3Hz)115.27.07(2H,d,J=8.3Hz)116.2 4'157.8157.6 1?4.89(1H,d,J=7.6Hz)100.2 2?3.16(1H,m)73.2 3?3.24(1H,m)77.0 4?3.26(1H,m)69.7 5?3.36(1H,overlapped)76.6

6?3.68(ddd,J=11.7,2.7Hz)

3.45(ddd,J=11.7,5.5Hz)

60.7

化合物3:黄色粉末。1H-NMR(270MHz,CD3OD)谱给出δ7.85(1H,d,J=9.6Hz,H-4)和6.18(1H,d,J=9.6Hz,H -3),提示为香豆素类化合物;给出ABX偶合系统的苯环质子信号δ7.45(1H,d,J=8.3Hz,H-5),6.78(1H,dd,J= 8.3,2.0Hz,H-6),6.71(1H,d,J=2.0Hz,H-8)。13C-

NMR(68MHz,DMSO-d

6):

C

2163.8,C

3

112.3,C

4

146.1,C

5

130.7,C

6114.7,C

7

163.5,C

8

103.5,C

9

157.3,C

10

113.1。综合

上述信息并结合文献[3],鉴定该化合物为7-羟基香豆素。

化合物4:白色粉末。1H-NMR(270MHz,DMSO-d6)谱给出δ8.00(1H,d,J=9.4Hz,H-4)和6.34(1H,d,J= 9.4Hz,H-3),提示为香豆素类化合物;3个ABX偶合系统的苯环质子信号δ7.65(1H,d,J=8.4Hz,H-5),7.02(1H,dd,J=8.4,2.2Hz,H-6),7.05(1H,d,J=2.2Hz,H-8)和1个葡萄糖上的端基质子信号δ5.04(1H,d,J=7.4Hz)。13C

-NMR(68MHz,DMSO-d

6):C

2

160.2,C

3

113.1,C

4

144.2,

C 5129.4,C

6

113.6,C

7

160.2,C

8

103.2,C

9

155.0,C

10

113.3,

C 1'100.0,C

2'

73.1,C

3'

76.5,C

4'

69.6,C

5'

77.1,C

6'

60.6。综

合上述信息并结合文献[4],鉴定该化合物为香豆素-7-O -β-D-葡萄糖苷。

化合物5:白色粉末。1H-NMR(270MHz,DMSO-d6)谱给出δ8.00(1H,d,J=9.5Hz,H-4)和6.34(1H,d,J=9.5 Hz,H-3),提示为香豆素类化合物;2个相邻的苯环质子信号δ7.40(1H,d,J=8.7Hz,H-5),7.19(1H,d,J=8.7Hz,H -6);1个甲氧基质子信号δ3.88(3H,s)和1个葡萄糖端基质子信号δ5.03(1H,d,J=7.4Hz)。13C-NMR(68MHz,

DMSO-d6):C

2159.7,C

3

113.3,C

4

144.4,C

5

123.1,C

6

112.3,

C 7153.1,C

8

135.8,C

9

147.3,C

10

114.1,C

1'

100.4,C

2'

73.1,

C 3'76.6,C

4'

69.5,C

5'

77.1,C

6'

60.5。综合上述信息并结合

文献[5],鉴定该化合物为8-甲氧基香豆素-7-O-β-D

-葡萄糖苷。该化合物为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3讨论

异香豆素类化合物(绣球酚和绣球酚-4'-O-β-D-葡萄糖苷等)为八仙花中主要的活性成分和特征性成分,自然界植物中存在较少。近年来研究表明异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降血糖、保肝、减肥等活性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其有效成分进行质量控制。本文为八仙花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物质基础。同时,本文首次报道了绣球酚的光谱数据,为其活性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保证。

参考文献

[1]Johji Y,Hisashi M,Hiroshi S,et al.Development of bioactive functions in Hydrangeae dulcis folium.Ⅱ.Antiulcer,antiallergy,and cholagoic effects of the extract from Hydrangeae dulcis folium

[J].Yakugaku Zasshi,1994,114(6):401-413.

[2]Yoshikawa M,Matsuda H,Shimoda H,et al.Development of bio-active functions in Hydrangeae Dulcis Folium.V.On the antial-

lergic and antimicrobial principles of Hydrangeae Dulcis Folium.

(2).Thunberginols C,D,and E,thunberginol G3'-O-gluco-

side,(-)-hydrangenol4'-O-glucoside,and(+)-

hydrangenol4'-O-glucoside[J].Chemical&Pharmaceutical

Bulletin,1996,44(8):1440-1447.

[3]尹锋,楼凤昌.佛手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4,39(1):20-21.

[4]Bjerre J,Nielsen EH,Bols M.Hydrolysis of toxic natural gluco-sides catalyzed by cyclodextrin dicyanohydrins[J].Europe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2008,(4):745-752.

[5]Ogawa M,Ito A,Takase Y,Ogihara Y,et al.Studies on the con-stituents of Enkianthus campanulatus NICHOLSON subsp.Longi-

lobus and KITAMURA and Consideration on the Chemotaxonomy

of Genus Enkianthus Plants[J].Shoyakugaku Zasshi,1986,40

(4):393-396.收稿日期:2012-03-30

香豆素的药理和毒理作用的研究

09级18班4组黄意来200940874 香豆素类化合物药理和毒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摘要:香豆素类化合物是自然界重要的一类天然有机化合物,存在于不同种属的植物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实验研究发现香豆素具有抗HIV、抗肿瘤、抗氧化、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抗凝血和淋巴管性水肿的治疗。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香豆素类化合物在啮齿类动物中存在着明显的毒性作用,且具有种属和位点特异性,这与其代谢途径和CYP2A6酶的多态性有关。另外,毒性作用还与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密切相关,口服和高剂量给药更容易产生毒性反应。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在药理和毒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帮助。 关键词:香豆素;香豆素类化合物;药理活性;遗传毒性;肝脏毒性 香豆素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芳香族化合物,分布于许多植物和香料中,包括芸香科、伞形科、菊科、豆科、瑞香科、茄科等高等植物,在动物及微生物代谢产物中也有存在,是一种重要的香味增强剂,广泛应用于香水、化妆品、去污剂等行业中。根据环上取代基及其位置的不同,香豆素可分为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和其他香豆素等。研究表明,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抗艾滋病、抗癌、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抗炎、抗凝血等,同时在高剂量应用时也存在一些毒性反应,具有种属和位点特异性,如遗传毒性,肝脏毒性等。由于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分子量小,合成简单,生物利用度高,药理作用广泛,毒性小等特点,近年来已经成为许多药物研发工作的研究重点。为了进一步研究开发新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并指导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本文将对此类化合物的药理及毒理作用进行综述。 1 药理作用 天然和合成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作为抗凝剂和抗血栓药已被人们所够抑制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松弛血管,调节心血管功了解。一些衍生物被报道具有光敏化,抗HIV,降脂、抗炎、抗肿瘤和抗氧化的作用,能能。 1.1 抗肿瘤作用研究发,许多香豆素类化合物对哺乳动物的癌细胞系具有细胞毒性作用。最近一系列芳香基磺酰脲香磺酰脲香豆素类化合物被报道在低浓度能有效抑制各种肿豆素类化合物被报道在低浓度能有效抑制各种肿瘤细胞的增殖。而Manojkumar等也报道一些合成的杂环香豆素类化合物对DLA和EAC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芳香酶是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的关键酶,而雌激素通过雌激素受体刺激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因此,一些合成的香豆素类芳香酶抑制剂,如来曲唑、依希美坦等被证明对内分泌激素引起的乳腺癌有效。香豆素的磷肼类衍生物具有体外抗P388 白血病的作用,与氨甲喋呤合用在鼠类白血病细胞系L1210上能够观察到抗肿瘤作用。香豆素和7一羟基香豆素在体内和体外都具有抗肿瘤作用,能够通过诱导细胞周期停滞于G 期而抑制所有的肺癌细胞系细胞生长,和其它抗新生瘤的药物合用能够增强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作用。华法林作为抗凝剂,有研究认为它能直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迁移,但是更多的临床研究表明尽管长时间使用华法林可以降低生殖系统癌症的危险,但仍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华法林可以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还需进一步确定其对肿瘤的类型和发展阶段的作用。 1.2 抗氧化作用天然和合成的一些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功能。文献报道,一些香豆素类化合物能够影响ROS的形成和清除,从而影响自由基介导的氧化损伤J。许多研究表明这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神经保护、抗肿瘤、抗诱变和抗炎作用,这些作用均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关J。秦皮提取物中的香豆素类成分具有较好的清除自由基的活性,能够抑制Fe 和抗坏血酸诱导的脂质过氧化作用。4.甲基

香豆素

第三章苯丙素类化合物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鉴别香豆素首选的显色反应为() A.三氯化铁反应 B. Gibb’s反应 C. Emerson反应 D.异羟酸肟铁反应 E.三氯化铝反应 2.游离香豆素可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由于其结构中存在() A. 甲氧基 B. 亚甲二氧基 C. 内酯环 D. 酚羟基对位的活泼氢 E. 酮基 3.香豆素的基本母核为() A. 苯骈α-吡喃酮 B. 对羟基桂皮酸 C. 反式邻羟基桂皮酸 D. 顺式邻羟基桂皮酸 E. 苯骈γ-吡喃酮 4.下列香豆素在紫外光下荧光最显著的是() A.6-羟基香豆素 B. 8-二羟基香豆素 C.7-羟基香豆素 D.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 E. 呋喃香豆素 5.Labat反应的作用基团是() A. 亚甲二氧基 B. 内酯环 C. 芳环 D. 酚羟基 E. 酚羟基对位的活泼氢 6.游离香豆素可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由于其结构中存在() A. 甲氧基 B. 亚甲二氧基 C. 内酯环 D. 酚羟基对位的活泼氢 E. 酮基 7.下列化合物属于香豆素的是() A. 七叶内酯 B. 连翘苷 C. 厚朴酚 D. 五味子素 E. 牛蒡子苷 8.Gibb′s反应的试剂为() A. 没食子酸硫酸试剂 B.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 C. 4-氨基安替比林-铁氰化钾 D.三氯化铁—铁氰化钾 E.醋酐—浓硫酸 9.7-羟基香豆素在紫外灯下的荧光颜色为() A.红色 B.黄色 C.蓝色 D.绿色 E.褐色 10.香豆素与浓度高的碱长时间加热生成的产物是()

香豆素类化合物

《天然产物化学》 课程作业 题目:香豆素类化合物 关键词:香豆素结构性质制备吸收代谢应用 食品学院2011级研究生 农产品加工与储藏专业

香豆素类化合物 1. 概述 香豆素研究概况 香豆素(cornn arin)是具有苯骈a-吡喃酮母核的一类天然化合物的总称,在结构上可以看作是顺邻羟基桂皮酸失水而成的内酯。其具有芳甜香气的天然产物,是药用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在结构上应与异香豆素类(isacoumarin)相区分,异香豆素分子中虽也有苯并吡喃酮结构,但它可看做是邻羧基苯乙烯醇所成的酯。如下分子结构图所示: 顺式邻羟基桂皮酸香豆素异香豆素 香豆素类化合物可以游离态或成苷形式广泛的存在于植物界中,只有少数来自于动物和微生物,其中以双子叶植物中的伞形科(Umbelliferae),芸香科(Rutaceae)和桑科(Moraceae)含量最多,其他在豆科(Leguminosae)、木犀科(Oleaeeae)、茄科(Solanaceae)、菊科(Compositae)和兰科(Orchidaeeae)中也较多。研究表明,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药理活性,如抗HIV、抗癌、对心血管的影响、抗炎及平滑肌松弛、抗凝血等。, 近年来,随着现代色谱和波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发现了不少新的结构类型,如色原酮香豆素(chromonacoumarin),倍半萜类香豆素(sesquiterpenyl coumarin),以及prenyl-furocoumarin型倍半萜衍生物等。此外,也发现某些罕见的结构,如香豆素的硫酸酯、无含氧取代如3, 4, 7-三甲基香豆素和四氧取代的香豆素。在香豆素的多聚体上,尚发现混合型二聚体,如由香豆素与吖啶酮、喹诺酮或萘醌等组成的二聚体。 在分离和鉴定手段上,不少新方法、新技术近年也被应用。例如,超临界流体被用于提取;多种制备型加压(低、中、高)和减压色潜被应用于分离;毛细管电泳应用于分析;在结构鉴定上,2D-NMR被普遍采用及负离子质谱的使用等。 在合成上,近年也报道了不少更简便,得率更高的方法,包括某些一步合成法。

香豆素类抗癌机制摘要

摘要:香豆素(coumarin)是一类具有苯并α吡喃酮母核天然产物的总称,通常依据α吡喃酮环上取代基的不同结合,将其分为简单、呋喃、吡喃和其他香豆素类化合物4种。实验研究发现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抗HIV、抗癌、降压、抗心律失常、抗骨质疏松、镇痛、平喘及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其中抗肿瘤作用是一个研究热点。因此,研究开发更多天然植物香豆素成分,寻找有效的先导化合物, 完善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合成并筛选出高效低毒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已成为当今药物研究与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关键词:香豆素;抗肿瘤;综述香豆素类化合物在结构上可以看成是顺式邻羟基桂皮酸脱水而形成的内酯类化合物。自1812年Vauquelin从植物Daphnealpina中首次得到香豆素类化合物瑞香苷(daphnin)[1] ,至今已研究数百种香豆素类化合物。此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特别是在伞形科、芸香科、菊科、豆科、茄科等植物中分布广泛。如蛇床子、独活、白芷、枳壳、前胡、秦皮、茵陈、补骨脂、续随子等中药均含有这类成分。其生物学活性的多样性,为国内外学者研究一直所重视。本文就其抗肿瘤作用做一综述。1简单香豆素类(simple coumarins)简单香豆素类是只在香豆素苯环一侧有取代基,取代基取代位置主要为C-7位、C-6位或C-8位,C-7位总为含氧基。这类香豆素广泛存在于伞形科植物中的伞形花内酯(skimmetin),秦皮中的七叶内酯(aesculetin)、茵陈中的滨蒿内酯(escoparone),蛇床子中的蛇床子素、独活中的当归内酯(angelica lactone)、瑞香中的瑞香素(daphnetin),蛇床子中的蛇床子素(osthole),秦皮中的秦皮苷(fraxin,又名白蜡素苷、白蜡树苷)、秦皮素(fraxetin,又名秦皮亭、白蜡素、白蜡树内酯)和橙皮中的橙皮油素(auraptene)以及东莨菪素(scopoletine)等[1] 。日本学者Fijioka等[2] 体外实验研究表明,蛇床子素对胃腺癌细胞MK-1,人宫颈癌传代细胞Hela和B16F10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ED50分别为82.7,53.0,61.3μg·mL-1 。周则卫等[3] 研究报道,蛇床子素体外对培养的人肺腺癌A549和肝癌Bel-7402细胞的抑制活性较明显,体内蛇床子素对小鼠肝癌H22实体瘤也有明显的抑制活性,且抑瘤率在62%~73%之间。周俊等[4] 通过建立BALB/C裸鼠的人肺腺癌和肺鳞癌模型,给予Osthole 1.5μg/(g·d),结果显示Osthole对肺鳞癌的抑瘤率为69. 5%,对肺腺癌的抑瘤率为50. 0%,对DR-70也有显著降低作用,且对肺鳞癌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张庆林等[5] 报道蛇床子中提取物3个香豆素类活性成分欧芹属素乙(imperatorin),爱得尔庭(edultin),9-异丁酰氧基-O-乙酰基哥伦比亚苷元(3’-iso-butyryloxy-O-acetyl columbianetin)。体外实验均对耐药的肿瘤细胞KBV2000具有明显的逆转活性。且含量10.0μg·mL-1 时化合物edultin的活性最强,对VCR 的逆转因子达8.27;其次为10.0μg·mL-1 的化合物3’-iso-butyryloxy-O-acetyl columbianetin;对VCR的逆转因子为5.45,效果最差的是10.0μg·mL-1 的化合物imperatorin,对VCR的逆转因子为2.78。效应与计量呈明显的相关性。有报道,秦皮甲素(aesculin)、秦皮乙素(aesculetin)对肿瘤细胞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Chu等[6] 分别以浓度和时间为变量研究了秦皮乙素对白血病患者HL-60早幼粒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秦皮乙素(aesculetin)可通过加快细胞色素C中的胞质迁移从而引起白血病细胞的凋亡。Wang等[7] 利用免疫印迹分析研究了秦皮乙素(aesculetin)对白血病细胞HL-60 G1期调控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秦皮乙素通过诱导G1期细胞周期阻滞从而抑制白血病细胞HL-60的增殖。还有报道,中药丁公藤(obtuseleaf erycibe stem)中的东莨菪素(scopoletine)体外实验对鼻咽癌9KB的ED50为100μg·mL-1 [8] 。香豆素类化合物伞形花内酯刘寄奴酸酯、滨蒿内酯、牛防风素、蛇床素、马栗树皮苷、环氧酸橙皮油素、酸橙皮油素等对人胃癌细胞株BGC细胞、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细胞的生长与人表皮癌细胞系A432细胞株、人乳腺癌细胞系BCAP细胞株、人膀胱癌细胞系E-J 细胞株的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效应关系[9-12] 。WeberUS等对一些具有抗肿瘤作用的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体内代谢产物7-羟基香豆素(伞形花内酯skimmetin)类化合物也进行了研究。经药理研究发现两者对胃癌细胞、结肠癌细胞(Caco-2)、

第五章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

(一)A型题 1.分析中药制剂中生物碱成分常用于纯化样品的担体是() A.中性氧化铝 B.凝胶 C.硅胶 D.聚酰胺 E.硅藻土 2.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生物碱成分常在碱性条件下使用的单体式() A.三氧化二铝 B.纤维素 C.硅藻土 D.硅胶 E.聚酰胺 3.薄层色谱法鉴别麻黄碱时常用的显色剂是() A.10%硫酸-乙醇溶液 B.茚三酮试剂 C.硫酸钠试剂 D.硫酸铜试剂 E.改良碘化铋钾试剂 4.可用于中药制剂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是() A.反相高效液相色潽法 B.薄层色谱法 C.气象色谱法 D.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E.分光光度法 5.不宜采用直接称重法进行含量测定的生物碱类型是() A.强碱性生物碱 B.若碱性生物碱 C.挥发性生物碱 D.亲脂性生物碱 E.亲水性生物碱 6.生物碱成分采用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法进行含量测定主要依据是() A.生物碱在水中的溶解度 B.生物碱在醇中的溶解度 C.生物碱在低极性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 D.生物碱在酸中的溶解度 E.生物碱PKa的大小 7.使生物碱雷氏盐溶液呈现吸收特征的是()

A.生物碱盐阳离子 B.雷氏盐部分 C.生物碱与雷氏盐生成的络合物 D.丙酮 E.甲醇 8.生物碱雷氏盐比色法溶解沉淀的溶液时() A.酸水液 B.碱水液 C.丙酮 D.氯仿 E.正丁醇 9.含有下列药材的中药制剂可用异羟肟酸铁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的是() A.黄连 B.麻黄 C.防己 D.附子 E.黄柏 10.雷氏盐(以丙酮为溶剂)比色法的测定波长是() A.360nm B.525nm C.427nm D.412nm E.600nm 11.苦味酸盐比色法的测定波长是() A.360nm B.525nm C.427nm D.412nm E.600nm 12.酸性染料比色法影响生物碱及染料存在状态的是() A.溶剂的极性 B.反应的温度 C.溶剂的PH D.反应的时间 E.有机相中的含水量 13.酸性染料比色法溶剂介质PH的选择是根据() A.有色配合物(离子对)的稳定性 B.染料的性质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天然药物化学课程论文) 2015年1月10日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药理及毒理作用 摘要:香豆素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界中,存在于芸香科、伞形科、菊科、豆科、瑞香科、茄科等高等植物中,在动物及微生物代谢产物中也有存在。香豆素的生理活性多种多样,具有镇痛抗炎、抗艾滋病、抗肿瘤、抗氧化、降压、抗心律失常等多种药理作用。香豆素类化合物分子量较小,合成相对简单,生物利用度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香豆素类化合物在啮齿类动物中存在着明显的毒性作用,且具有种属和位点特异性,这与其代谢途径和CYP2A6 酶的多态性有关。另外,毒性作用还与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密切相关,口服和高剂量给药更容易产生毒性反应。由于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结构的特殊性,其药理及毒理作用成为国内外持续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香豆素,药理,毒理,进展 1 药理作用 1.1抗肿瘤作用 杨秀伟等应用人鼻咽癌细胞株 KB 和人白血病细胞株 HL-60筛选40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对其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马栗树皮苷、去甲基呋喃皮纳灵、前胡素和二氢山芹醇当归酸酯对人鼻咽癌细胞株KB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效应关系;伞形花内酯和牛防风素对人白血病细胞株 HL-60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周则卫等用蛇床子素给小鼠灌胃后观察抑瘤率和胸腺、脾指数及肝重量变化。结果表明蛇床子素体外和体内对实验肿瘤均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而且在给药剂量下实验动物未出现任何毒性反应。蛇床子素对3种瘤谱均有明显的抑瘤效果并且对小鼠的肝、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几乎无影响;而阳性对照药顺铂组对小鼠的肝、脾指数、胸腺指数有着明显的损伤。结果显示蛇床子素有可能研制成为一种低毒、高效的抗肿瘤新药。 1. 2 抗氧化作用 天然和合成的一些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功能。文献报道,一些香豆素类化合物能够影响ROS的形成和清除,从而影响自由基介导的氧化损伤。许多研究表明这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神经保护、抗肿瘤、抗诱变和抗炎作用,这些作用均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关。秦皮提取物中的香豆素类成分具有较好的清除自由基的活性,能够抑制 Fe 2 + 和抗坏血酸诱导的脂质过氧化作用。4-甲基香豆素类化合物通过氨基取代能够明显的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而原位的羟基和氨基取代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阿霉素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由于氧化应激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而发生心血管毒性作用,限制了其临床应用。4-甲基- 7. 8- 二羟基香豆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而且毒性低,与阿霉素合用能够降低治疗过程中产生的ROS,而不影响阿霉素对MCF7细胞的毒性。 1. 3 抗抑郁和中枢神经保护作用 研究发现对轻度抑郁的小鼠,补骨脂 Psoralea corylifolia 种子中的总呋喃香豆素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并有剂量依赖性。实验证明其抗抑郁作用是以氧化性应激系统、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 (HPA) 系统以及 MAO 等为介导的。天冬氨酸受体 (NMDARs) 与神经退化性疾病有关,Irvine 等报道 6- bromocoumarin- 3- carboxylic acid (UBP608) 是 NMDARs的负向酶变构调节剂,香豆素作为重组 NMDAR 调节剂,在对二者构效关系的研究发现,在香豆素环中,6, 8 位的溴或碘能增强其对 NMDAR 的抑制作用。香豆素可作为谷氨酸 N2 亚组的选择性抑制剂,应用于治疗神经退化性疾病,如神经痛、抑郁、癫痫。6- bromo- 4- methylcoumarin- 3-carboxylic acid (UBP714) 则能增强对 CA1 区海马体中磷酸合酶 NMDAR 的调控作用,同时还是亚基选择性 NMDAR增效剂的模板,用于治疗认知缺陷或精神分裂症。尚有研究表明香豆素具有抗惊厥和神经毒性作用,也有报道称以香豆素为骨架的氧杂环化合物可作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用于治疗帕金森综合征。 1. 4 抗炎作用

第五章苯丙素类习题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香豆素 2.吡喃香豆素 3.木脂素 4.异羟肟酸铁反应 5.苯丙素 二、填空题 1.苯丙素类化合物是指基本母核具有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类群,狭义地讲,苯丙素类包括、、等结构类型。 2.香豆素类成分是一类具有母核的天然产物的总称,在结构上可以看作 是脱水而形成的内酯类化合物。 3.香豆素类化合物根据其母核结构不同,一般可分为、、、、五种结构类型。 4.分子量较小的游离香豆素多具有气味和,能随水蒸气蒸馏;游离香豆素类成分易溶于、、、等有机溶剂,也能部 分溶于,但不溶于。 5.在紫外光照射下,香豆素类成分多显荧光,在溶液中荧光增强。7位导入羟基后,荧光,羟基醚化后,荧光。 6.游离香豆素及其苷分子中具有结构,在中可水解开环,形成溶于的。加又环合成难溶于的而沉淀析出。利用此反应特性,可用于香豆素及其内酯类化合物的鉴别和提取分离。 7.木脂素分子结构中常含有、和等官能团,因此分别呈现各官能团的化学性质。 8.木脂素类根据其基本碳架结构不同可分为多种结构类型,而异紫杉脂素属于类;牛蒡子苷属于类;连翘苷属于类;五味子醇属于类。 三、判断题 1.丹参素属于木脂素类成分。 2.木脂素类化合物大部分具有光学活性。 3.所有香豆素都有荧光。 4.香豆素是由反式邻羟基桂皮酸环合而成的内酯化合物。 5.具有内酯结构的化合物,均可与异羟肟酸铁反应,生成红色配合物。 6.香豆素多具有芳香气味。 7.木脂素类化合物多数是无色结晶,可升华。 8.紫外光谱可鉴别香豆素、色原酮和黄酮类化合物。 四、选择题 (一)A型题(单项选择题) 1.下列类型化合物中,大多数具有芳香气味的是 A.黄酮苷元B.蒽醌苷元C.香豆素苷元 D.三萜皂苷元E.甾体皂苷元 2.下列化合物中,具有升华性的是 A.单糖B.小分子游离香豆素C.双糖 D.木脂素苷E.香豆素苷 3.天然香豆素成分在7位的取代基团多为 A.含氧基团B.含硫基团C.含氮基团

关于香豆素的提取方法分析

关于香豆素的提取方法分析 [摘要]水曲柳是一种落叶乔木,研究其香豆素类成分对水曲柳皮的开发利用以及防治病虫害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水曲柳;总香豆素;提取 1 选用仪器与材料 (1)仪器722 型光栅分光光度计(山东高密彩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梅特勒AB135 -S 十万分之一天平(德国),HH -42 快速恒温数显水箱(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 (2)试药水曲柳采自长白山,经吉林大学药学院张静敏教授鉴定为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 Rupr.;标准品白蜡树精(自制),经过1 H -.MR,13 C -.MR 鉴定,HPLC 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含量达98%以上;其他试剂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1)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称取白蜡树精对照品,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配制成含白蜡树精0.1mg/ml的原对照品溶液。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适量,加甲醇定容至50ml,配制成含白蜡树精分别为8μg/ml、16μg/ml、24μg/ml、32μg/ml、40μg/ml的对照品系列溶液。于334nm处测定吸收度,并以吸光度与对照品浓度进行回归,得标准曲线方程Y=0.036X-0.0219,r=0.9997。实验表明白蜡树精在8~4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稳定性实验将精密度实验项下的对照品溶液于0h、1h、2h、4h、6h、8h 在334nm处测定吸光度,实验结果表明RSD=0.93%,对照品溶液在8h内稳定性良好。 (3)精密度实验精密吸取上述原对照品溶液适量2ml,加甲醇稀释至10ml,于334nm处测定吸光度,连续6次,结果表明6次测定的RSD为0.54%,故仪器精密度良好。 (4)加样回收率实验取已知重现性实验项下的6份样品中的任意一份,精密吸

HPLC法测定秦皮中香豆素类成分的含量_刘丽梅

津ODS柱进行分析,原儿茶酸的保留时间基本一致,样品分离情况良好。 2.7 样品的测定:按2.4项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L L,注入液相色谱仪,用峰面积按外标法计算,几批市场上购得的五味子药材中原儿茶酸的含量结果见表2。 表1 五味子中原儿茶酸含量测定结果 Table1 Protocatechuic acid in S.chinensis 产地原儿茶酸/(mg?g-1)RSD/% 辽 宁-10.2210.7  辽 宁-20.2380.5  河 北0.0990.8  吉 林0.130 3.6  0208010.204 1.3  0110010.398 1.7  0211010.303 1.0  韩 国0.2760.2 3 讨论 3.1 分别采用甲醇-水-酸、乙腈-水-酸的流动相系统进行分析,发现乙腈-水-酸系统的分离效果较甲醇-水-酸好。在流动相中加入醋酸铵可使原儿茶酸保留时间缩短,并改善原儿茶酸和相邻组分的分离。用二级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发现原儿茶酸在224、258、295nm处均有最大吸收,其中258nm处吸收最强,故选择258nm为检测波长。 3.2 提取溶剂的选择:曾采用乙醇-水、水系统进行提取,发现水煎法比较费时费力,且和最终采用的乙醇-水超声提取的测定结果相比,结果偏低,故未采用水煎法。分别用10%、30%、5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结果以50%乙醇为溶剂的测定结果最高,且10%、30%乙醇的提取物有大量的絮状物。故采用5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加入1%冰醋酸可以提高提取率。 3.3 提取条件的优化:对放置时间和超声提取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放置1h和放置3h 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别,故选择放置1h。放置1h后分别超声20、30m in后测定,结果基本一致,可以认为超声20min已提取完全。 3.4 测定结果表明,从市场上购买及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的8个五味子样品中均含有原儿茶酸,原儿茶酸的质量分数在0.1~0.4mg/g。 3.5 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 henanthera Rehd. et Wils.干燥果实习称“南五味子”,经测定,其中也含有原儿茶酸,采用本法测定了南五味子中原儿茶酸的含量,4批南五味子药材中原儿茶酸的质量分数为0.15~0.4mg/g。本法也可以用于南五味子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测定。 3.6 生脉注射液中含有五味子,本法也可以用于生脉注射液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测定,人参和麦冬的成分不干扰原儿茶酸的测定。 References: [1] Ch P(中国药典)[S].Vol I.2000. [2] Li X N,Cui H,Song Y Q,et al.Analysis of volatile frac- tions of S chisand ra c hinensis(Turcz.)https://www.wendangku.net/doc/0413632426.html, ing GC-M S and ch emometric resolu tion[J].Phytochem A nal,2003,14 (1):23-33. [3] Dai H F,Zhou J,Peng Z G.et al.S tu dies on th e chem ical constituen ts of S chizand ra chinensis[J].Nat Pr od Res Dev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0,13(1):24-26. [4] Information Center of Chinese Herbal M edicine,S tate Phar- maceutical Admin istration of Chin a.H and book of A ctiv e Constituents in P hy tomedicine(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M]. Beijing:People's M edical Publish ing Hous e,1986. HPLC法测定秦皮中香豆素类成分的含量 刘丽梅1,李曼玲2,冯伟红2,陈 琳1,王瑞海1,吴 萍1X (1.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2.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 秦皮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Frax inus rhynchop hy lla Hance、白蜡树F.chinensis Rox b.、尖叶白蜡树F.sz-aboana Ling elsh.或宿柱白蜡树F.sty losa Lin-g elsh.的干燥枝皮或干皮。本实验对苦枥白蜡树树皮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到5种香豆素类成分,并进行了结构鉴定,它们是秦皮乙素(Ⅰ)、秦皮素(Ⅱ)、6,7-二甲氧基-8-羟基香豆素(Ⅲ)、秦皮苷(Ⅳ)、秦皮甲素(Ⅴ),化合物Ⅱ~Ⅳ为首次从该植物 X收稿日期:2003-10-1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9-929-01-24-8)

第三章 苯丙素类

第三章苯丙素类一、指出化合物的名称及结构类型 O H OMe COOH ( 1 ) O O O H O H ( 2 ) O O O ( 3 ) O O O OMe ( 4 ) CH 2 OH CH 2 OH OMe OMe MeO MeO ( 5 ) O O O OH OMe OMe MeO ( 6 ) 二、名词解释 1.香豆素 2. 简单香豆素 3. 木脂素 4. 苯丙素 三、问答题 1. 简述香豆素的一般性质。 2. 简述木脂素的一般性质。 3. 举例说明木脂素类化合物的主要生物活性。 四、填空题 1. 香豆素是一类具有基本母核的化合物,可以看出是失水而成的内酯化合物。 2. 苯丙素类成分一般包括、、、、、。 3. 根据其结构,香豆素类化合物通常可分为、、、。 4. 香豆素在紫外光下显色荧光,在溶液中,荧光更强。位导入羟基后,荧光增强,羟基醚化后,荧光。 5. 测定苯丙酸类化合物紫外光谱时,若向溶液中加入醋酸钠,谱带则向波方向移动;若加入乙醇钠,则向波方向移动。 6. 木脂素有多个碳原子,所以大部分具有活性,遇易异构化。 7. 香豆素及其苷的分子中具有结构,在溶液中水解生成顺邻羟基桂皮酸盐而溶于水,该水溶液一经,即闭环恢复为内酯。 五、判断正误 1. 香豆素是由反式邻羟基桂皮酸环合而成的内酯化合物。 2. 具有内酯结构的化合物,均可与异羟肟酸铁反应,生成红色配合物。 3. 香豆素的基本母核是苯并α-吡喃酮。 4. 所用香豆素都有荧光。 5. C 7,C 8 位引入羟基的香豆素荧光增强。 6. 丹参素属于木脂素类成分。 7. 木脂素类化合物多数具有光学活性。 8. 木脂素类化合物可采用碱溶酸沉的方法提取。

香豆素

香豆素-3-羧酸的制备 一.基本性质 1.结构式: 2.英文名:Coumarin-3-carboxylic acid 别名:2-Oxo-2H-1-benzopyran-3-carboxylic acid 3.分子式C10H6O4 4.分子量190.15 5.物理性质 香豆素为无色或白色结晶或晶体粉末,有类似香草精的愉快香味。存在于零陵香豆、薰衣草油等中。难溶于冷水,能溶于沸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醚、氯仿、石油醚、油类。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并能升华。熔点190-193°C(分解),水溶性13 g/L (37°C)。 荧光是香豆素一个特有的物理性质,在紫外光下,常显蓝色荧光。通过荧光人们很易辨认出它们的存在。在C-7位引入羟基后,可使荧光加强,即使在可见光下,也能观察到荧光。 6.化学性质 香豆素在热稀碱液中加热时,其内酯环可缓慢水解开裂,生成顺式邻羟基肉桂酸盐而溶解成一黄色溶液。若酸化,生成的顺式邻羟基肉桂酸极不稳定,再环化可重新生成香豆素;若长时间放置在碱液中,

则顺式盐转化为反式邻羟基肉桂酸,此时再酸化,得到稳定的反式邻羟基肉桂酸,不会再发生内酯化。 香豆素硝化、磺化和发生傅-克反应都在C-6位上进行;氯甲基化发生在C-3位上;Michael加成则发生在C-4位上。室温下香豆素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作用,可得到在C-3和C-4双键上加成生成的二溴化物。在钯碳催化下,该双键亦可加氢。 二.背景 1.天然来源 香豆素最早由V ogel于1820年从圭亚那的零陵香豆,即黄香草木犀(Melilotus officinalis)中获得。香豆素的英文名称“Coumarin”源于零陵香豆的加勒比词“coumarou”。香豆素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芸香科、伞形科、菊科、豆科、瑞香科、茄科等高等植物以及动物及微生物代谢产物中。迄今,已从自然界生物中分离鉴定的香豆素(I,coumarin,2H-1-benzopran-2-one,苯并(-吡喃酮或1,2-苯并(-吡喃酮)化合物超过1 300种。 2.人工合成方法 Knoevenagel缩合法Knoevenagel缩合法为香豆素-3-羧酸乙酯的传统合成方法。该方法以水杨醛和丙二酸二乙酯为初始原料,六氢吡啶为催化剂,反应生成香豆素-3-羧酸乙酯,但该方法采用有毒物质六氢吡啶做催化剂,产率比较低,副产物较多,因此该方法只能应用于实验室合成,近年来研究者为了改进工艺做了大量工作。刘秀娟等在此

香豆素的概述

香豆素类农药发展现状 摘要:香豆素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中,尤其是芸香科和伞型科为多,在豆科、兰科、木樨科和菊科植物中也广泛存在,少数发现于动物和微生物中(在植物体内,它们往往以游离状态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游离的香豆素多数有较好的结晶,且大多有香味。香豆素中分子量小的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并能升华。香豆素苷多数无香味和挥发性,也不能升华。游离的香豆素能溶于沸水,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甲醇、乙醇、氯仿和乙醚另外,香豆素类化合物还具有荧光性质(香豆素母体本身无荧光,而羟基香豆素在紫外光下多显出蓝色荧光)。本文就香豆素类农药的发展和研究,生产合成,理化性质,毒性,应用等问题作了综述,同时最后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香豆素类农药,发展,现状,生产合成,理化性质,毒性,药理作用,应用 正文: 一、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概述 香豆素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各个部分中。一般结构简单的化合物如香豆素、东莨菪素、伞形酮等广泛存在于很多不同的植物科中;而一些复杂的化合物如补骨脂素、花椒树皮素等仅分布在有限的的科属中,但不限于单一的属或种。 一般情况下,香豆素化合物分为简单香豆素类,呋哺香豆素类,吡喃香豆素类,异香豆素类和其他香豆素类。 这些化合物都进行了农药研究,而且香豆素类农药在农业上起到了很广泛的作用,下面就会进一步阐述香豆素类农药在农业上的的发展和研究,以及现在取得的成就。 二、香豆素类农药在农业上的发展与研究 2.1 对植物的生长调节作用 香豆素化合物作为植物保护素,还控制植物的生长过程,调节植物生长活动[1,2]。Baskin 等(1967)从Psoralea subacaulis种皮提取到的香骨脂素(Psoralen),能够抑制自身植物种子的萌发和其它植物种子的萌发和根的伸长;P soralea和Angelica属植物果实中的Psoralen可以作为自我萌发抑制剂,此外该类化合物对其他植物有异株克生作用[3]。Juntilla(1975)研究发现东莨菪素和伞形酮是中国白菜苗非常有效的生长抑制剂[4]。来自Hera-cleum laciniatum中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可以抑制莴苣种子的萌发和苗根的生长。Hara 等(1973)认为香豆素类至少可以抑制纤维素的合成而调节植物生长[5]。Kupidlowska(1994)等人以黄瓜为材料,用香豆素处理,发现处理后的黄瓜细胞内膜减少,内质网膜上的核糖体减少,胞内出现去除核糖体质网膜,同时出现包括内膜降解的质体,最可能是自我吞噬的一种特征。 研究表明,香豆素类农药可以在田间作物上使用,改变生长过程,调节植物生长活动,从而延长其成熟时间和上市时间,可以增加收入。 2.2 作为植保素的研究 香豆素类化合物作为植物合成的苯丙烷类次生代谢产物,与其它一些苯丙烷类化合物一样,有许多重要生物功能。许多病原菌诱导的苯丙烷类化合物(例如:香豆素,异黄酮),因为它们在体外有抑菌活性,同时在植物体内可以积累到防止感染的浓度,被认为是植保素[6]。 Beier(1983)报道这类化合物影响植物的许多活动,例如作为植物毒素来保护植物免受

香豆素

香豆素 概况 香豆素,又称双呋喃环和氧杂萘邻酮,英文名称为coumarin。香豆素是一个重要的香料,天然存在于黑香豆、香蛇鞭菊、野香荚兰、兰花中。香豆素的衍生物有些存在于自然界,有些则可通过合成方法制得;有的游离存在,有的与葡萄糖结合在一起,其中不少具有重要经济价值,例如双香豆素,过去由甜苜蓿植物腐败析出,现在可用人工合成,用作抗凝血剂。 理化指标 分子式:C9H6O2。分子量:146.15。外观:白色晶体。CAS号: 91-64-5。熔点69℃。沸点:297~299℃。溶解性:溶于乙醇、氯仿、乙醚,不溶于水,较易溶于热水。显色反应:1.异羟肟酸铁反应碱性条件下,香豆素内酯可开环,与盐酸羟肟缩合成异羟肟酸,然后在酸性条件下与三价铁离子络合呈红色。 2.三氯化铁反应含有酚羟基的香豆素可与三氯化铁试剂产生颜色反应。 3.GIBBS反应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在弱碱性条件下可与酚羟基对位的活泼氢缩合成蓝色化合物。 4.EMERSON反应氨基安替比林和铁氰化钾,可与酚羟基对位活泼氢生成红色缩合物。3、4都要求香豆素分子中必须有游离的酚羟基,且酚羟基对位没有取代基时才呈阳性反应。 制备 香豆素是利用Perkin W反应制取的。水杨醛和乙酸酐在乙酸钠的作用下,一步就得到香豆素,它是香豆酸的内酯(见图)要注意这个内酯是由顺型香豆酸得到的,一般在Perkin W反应中,产物中两个大的基团(HOC6H4-,-COOH)总是处于反式的,但是反型不能产生内酯,因此环内酯的形成可能是促使产生顺型异构体的一个原因,事实上此反应中也得到少量反型香豆酸,不能形成内酯。 香豆素类药物 概况 香豆素类药物是一类口服抗凝药物。它们的共同结构是4-羟基香豆素。同时,双香豆素还可以用于对付鼠害。当初人们在牧场牲畜因抗凝作用导致内出血致死的过程中发现的双香豆素,意识到了这一类物质的抗凝作用,引起了之后对香豆素类药物的研究和合成,从而为医学界提供了多一种重要的凝血药物。常见的香豆素类药物有双香豆素(dicoumarol)、华法林(warfarin,苄丙酮香豆素)和醋硝香豆素(acenocoumarol,新抗凝)。 药理作用 香豆素类药物的作用是抑制凝血因子在肝脏的合成。香豆素类药物与维他命K的结构相似。香豆素类药物在肝脏与维他命K环氧化物还原酶结合,抑制维生素K由环氧化物向氢醌型转化,维生素K的循环被抑制。可以说香豆素类药物是维生素K拮抗剂,或者是竞争性抑制剂(参见酶)。含有谷氨酸残基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羧化作用被抑制,而其前体是没有凝血活性的,因此凝血过程受到抑制。但它对已形成的凝血因子无效。 香豆素-正文 分子式C9H6O2。发现于1820年。以与葡萄糖结合的形式存在于圭亚那黑香豆中,也存在于甜苜蓿和其他植物中。香豆素为无色棱状晶体;具有新割干草的特有气味;熔点71°C,沸点301.7°C;溶于乙醇、氯仿、

天然药物化学第6章 苯丙素类

第六章苯丙素类 A型题[1-10] 1.香豆素的基本母核为 A. 苯骈α-吡喃酮 B. 对羟基桂皮酸 C. 反式邻羟基桂皮酸 D. 顺式邻羟基桂皮酸E.苯骈γ-吡喃酮 2.七叶内酯的结构类型为 A. 简单香豆素 B. 简单木脂素 C. 呋喃香豆素 D. 异香豆素 E. 吡喃香豆素 3.异羟肟酸铁反应的作用基团是 A. 亚甲二氧基 B. 内酯环 C. 芳环 D. 酚羟基 E. 酚羟基对位的活泼氢 4.游离香豆素可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由于其结构中存在 A. 甲氧基 B. 亚甲二氧基 C. 内酯环 D. 酚羟基对位的活泼氢 E. 酮基 5.下列化合物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是 A. 七叶内酯 B. 七叶苷 C. 厚朴酚 D. 五味子素 E. 牛蒡子苷 6.五味子素的结构类型为 A. 简单木脂素 B. 单环氧木脂素 C. 木脂内酯 D. 联苯环辛烯木脂素 E. 其它木脂素 7.厚朴酚的结构类型为 A. 环木脂内酯 B. 木脂内酯 C. 单环氧木脂素 D. 简单木脂素 E. 联苯木脂素 8.组成木脂素的单体结构类型不包括 A. 桂皮酸 B. 烯丙苯 C. 桂皮醇 D. 苯甲酸 E. 丙烯苯 9.Gibb′s反应呈现阳性时通常呈 A. 蓝色 B. 红色 C. 黄色 D. 绿色 E. 紫色 10.中药补骨脂中的补骨脂内脂具有 A. 抗菌作用 B. 光敏作用 C. 解痉利胆作用 D. 抗维生素样作用 E. 镇咳作用

B型题 [11-20] [11-15] A. 简单香豆素 B. 呋喃香豆素 C. 吡喃香豆素 D. 其它香豆素11.七叶内酯属于 12.蟛蜞菊内酯属于 13.异补骨脂素属于 15.紫花前胡醇属于 [16-20] A.异羟肟酸铁反应 B. Gibb′s试剂反应 C. Molish试剂反应 D.水饱和的正丁醇或异戊醇 E.甲苯-甲酸乙酯-甲酸(5﹕4﹕1) 16.内酯类化合物的鉴别可用 17.简单香豆素类的纸色谱鉴定展开剂常采用 18.苷或糖类的化学鉴别常采用 19.硅胶薄层色谱鉴定简单香豆素类成分,常用的展开剂为 20.用于确定香豆素C6位有无取代基的反应是 C型题 [21-30] [21-25] A.五味子 B.厚朴 C.二者均是 D. 二者均不是 21.含有香豆素成分 22.含有木脂素类成分 23.所含成分结构母核为联苯木脂素 24.所含成分结构母核为简单木脂素 25.所含成分具有降低转氨酶的作用 [26-30] A. 简单木脂素 B. 木脂内酯 C. 二者均有 D. 二者均无 26.异羟肟酸铁反应呈红色 27.碱性条件下加热发生开环反应 28.台湾脂素属于 29.叶下珠脂素苷属于 30.七叶苷属于

香豆素的结构生物合成及其功能分析

香豆素的结构生物合成及其功能分析 方贤富 (内蒙古农业大学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8) 摘要:论述了植物香豆素类化合物的部分生物合成途径,特别是部分香豆素合成中所需的关键酶和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生物学功能,以期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关键词:次生代谢物香豆素生物合成途径生物学功能 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focus on three aspects,including the majority biosynthesis pathway of coumarin and the key enzymes in the biosynthesis pathway,the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methods of coumarin,the biology functions of coumarin.This review is expected to provide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ir exploitation further. Key words:Secondary metabolism compounds Coumarin Biosynthetic pathway Biological function 1 香豆素的分布与分类 香豆素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中,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鲜见香豆素的存在,裸子植物只有在少数种中存在。据周荣汉等人[1]统计,有100多科属植物含有香豆素成分,主要集中分布于伞形科、芸香科、豆科、菊科、瑞香科和木犀科等植物类群。香豆素类化合物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多样,大部分以单香豆素形式存在,少部分以双分子或三分子的聚合物形式存在。香豆素也可以和其他结构单元结合,形成香豆素复合物。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基本母核是苯并α- 吡喃酮,根据在α- 吡喃酮环上有无取代基、7位羟基是否与6位和8位取代基- 异戊烯基缩合形成呋喃环和吡喃环来进行结构分类。通常将香豆素化合物分成4 类:简单香豆素类(如伞形花内酯、东莨菪素等)、呋喃香豆素类(如补骨脂素、欧前胡素酚、佛手柑内酯、(+)-异紫花前胡内酯等)、吡喃香豆素类(如紫花前胡素、白花前胡丙素等)及其他香豆素类(如胀果香豆素甲、拟雌内酯等)。 2 香豆素合成途径 在生物合成中,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呲喃香豆素结构的转化过程是简单香豆素类在C- 6 位或C- 8 位烷基化,取代异戊烯基进一步与7 位羟基环合转化为二氢呋喃香豆素或二氢吡喃香豆素类,再进一步形成呋喃香豆素类或吡喃香豆素类。这种结构的转化与沟通过程在植物化学分类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香豆素和呋喃香豆素生物合成的部分途径见图1。 图1:香豆素和呋喃香豆素生物合成的部分途径 Figure 1: the biosynthesis of coumarin and furan coumarin part of the way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