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脲铵氮肥对小麦、水稻作用效果研究

脲铵氮肥对小麦、水稻作用效果研究

脲铵氮肥对小麦、水稻作用效果研究
脲铵氮肥对小麦、水稻作用效果研究

脲铵氮肥对小麦、水稻作用效果研究

闵凡国1顾志权2范培贤3秦军4

(1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张家港215600;2张家港市土肥技术指导和农产品检测站,江苏张家港215600;3张家港市塘桥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张家港215611;

4张家港市大新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张家港215636)

摘要:脲铵氮肥是新近研制的复合氮肥。研究表明,脲铵氮肥用于小麦全期追肥在碱性潮土上的肥效显著好于氯化铵、尿素和碳酸氢铵,N当季吸收率达77.19%,N的当季吸收量和吸收率比氯化铵分别增24.9kg/hm2和13.26个百分点。比尿素分别增加43.05 kg/hm2、22.98个百分点。比碳酸氢铵分别增加80.7kg/hm2、43.02个百分点。酸性水稻土上的N 吸收量和吸收率比氯化铵分别减少14.25 kg/hm2、7.58个百分点。比尿素分别增加 6.15 kg/hm2、3.32个百分点。比碳酸氢铵分别增加31.8 kg/hm2、16.98个百分点。在碱性潮土上的小麦平均产量8134.2kg/hm2,极显著地高于碳酸氢铵和尿素。与单施粉状氯化铵相比虽有增产,但增产差数未达显著。在酸性水稻土上小麦产量虽比尿素、碳酸氢铵增产,但增产差数也不显著。在水稻上施用的结果表明,水稻土上的稻谷平均产量8335.35kg/hm2,极显著地高于尿素、氯化铵、碳酸氢铵;肥料N吸收率比尿素和碳酸氢铵分别增加6.87,8.62个百分点,而与氯化铵的43.57%相近;潮土上的稻谷平均产量7674.39 kg/hm2,与尿素、氯化铵肥效相同,但显著高于碳酸氢铵;肥料N吸收率明显高于碳酸氢铵、氯化铵,与尿素的29.52%接近。

关键词:脲铵氮肥;小麦;水稻

1942年我国化工专家候德榜改进了苏尔维氏制碱法(即氨碱法),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联合制碱法,可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1]。至20世纪90年代,全国已建成大、小联碱生产企业30余个,纯碱、氯化铵年生产能力各270万t[1]。据中国化工报发布的信息[2],2008年氯化铵产量将在去年725万t的基础上增加150万t,达到875万t,增幅达到20%。由于国内外对工业氯化铵的总需求数量有限,很难超过国内产量的10%,因此,氯化铵的主要市场仍然集中在农业领域[2]。目前,我国氯化铵以粉状为主,90%的农业氯化铵都用于生产低浓度多元素复合肥。而多元素复合肥的方向将向高浓度发展,氯化铵用量将大量减少。当前,限制氯化铵大量农业使用的主要原因集中在氯化铵的物理性状和农民的施肥习惯,如果氯化铵造粒取得成效,可以增加直接施肥的数量,使农业氯化铵的使用由多元素复合肥的单一方式,变为多元素复合肥和复合氮肥两个方式。目前国际上的复合氮肥主要品种有尿素-硝铵(UNA)、尿素-硫铵(UAS)、硝酸铵钙(CAN)、硝酸铵-硫酸铵(ASN)等品种。除了UAN是液体肥料外,其他都是球形颗粒状固体肥料,且早已商品化。但国内不同形态氮的复合化发展较晚,对氮素的利用率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包裹控释、抑制剂类缓释等。不同形态氮素按合理比例复合后,再添加作物需要的中、微量元素,对氮素的利用提高有很好的研究价值。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脲铵氮肥是以氯化铵和尿素为主原料,采用氨酸法造粒,以液氨和硫酸放热反应的热量为能量,以尿素在酸中高溶解度,并生成硫酸脲类物质,再和氯化铵复混造粒、烘干而成。该产品不但含有铵态氮、酰胺态氮(铵态氮:酰胺态氮=1:1),同时含有少量微量元素锌。经过造粒工艺,具有颗

粒均匀,养分多元(含N30%,Zn0.2%),肥效长等优点。为了明确脲铵氮肥在旱田和水田不同条件下的效果,我们在张家港市进行了小麦和水稻的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田间试验分别在沿江潮土的大新朝东圩港和水稻土的塘桥周巷进行。潮土质地轻壤,pH8.2[3],有强烈的石灰性反应。水稻土质地粘壤,pH5.7。试验用肥料,脲铵氮肥含N30%(铵态N50.7%,酰胺态N49.3%)、尿素含N46%、碳酸氢铵含N17%、氯化铵含N23.5%,过磷酸钙和氯化钾都为合格的商品肥料。供试小麦品种系当地推广品种扬麦16号。水稻品种和栽种方式,水稻土区2146人工移栽,潮土区武运粳7号水直播。

1.2 小麦试验处理与方法

试验处理设:(1)无氮对照。(2)尿素。(3)碳酸氢铵。(4)氯化铵。(5)脲铵氮肥。(6)70%粉状氯化铵,30%尿素。小麦试验各处理统一每公顷施过磷酸钙540kg,氯化钾225kg,除无氮对照外,各施氮肥处理实行等氮比较,在小麦不施基肥的条件下,每公顷追施N187.5kg。氮肥50%在12月11日苗期追施,50%在3月下旬拔节期追施。过磷酸钙和氯化钾全部在苗期施。施肥方法均为撒施。试验小区面积20m2,设3次重复。各处理小区施肥量见表1。

表1 小麦各处理小区施肥量设计表

号处理

处理用肥(kg/hm2)小区施肥量(g/20m2)

总量苗期拔节期

苗期拔节期

N肥过磷酸钙氯化钾N肥

1 无氮对照0 0 0 0 1080 450 0

2 尿素408 204 204 408 1080 450 408

3 碳酸氢铵1102.5 551.25 551.25 1103 1080 450 1103

4 氯化铵798 399 399 798 1080 450 798

5 脲铵氮肥625.5 312.75 312.75 62

6 1080 450 626

6 70%氯化铵438 219 219 438

1080 450

438 30%尿素187.5 93.75 93.75 188 188

1.3 水稻试验处理与方法

试验设六个处理,(1)无氮对照CK。(2)尿素。(3)碳酸氢铵。(4)氯化铵。(5)脲铵氮肥。(6)70%氯化铵,30%尿素。其中潮土区在上茬小麦试验的原小区进行。各处理统一施过磷酸钙375kg/hm2,氯化钾150 kg/hm2。各氮肥处理施N量统一为262.5 kg/hm2,氮肥总量的50%基苗肥(潮土水直播基肥30%,出苗后3叶期追施20%,水稻土全部在移栽前基施),50%在倒4叶期追施。过磷酸钙和氯化钾全部用做基肥。试验小区面积20m2,设3次重复,田间随机区组排列。各处理小区施肥量见表2。

表2 水稻各处理小区施肥量设计表

号处理

处理用肥(kg/hm2)小区施肥量(g/20m2)

总量苗期倒4叶期

苗期倒4叶期

N肥过磷酸钙氯化钾N肥

1 无氮对照0 0 0 0 750 300 0

2 尿素571 286 286 571 750 300 571

3 碳酸氢铵154

4 772 772 1544 750 300 1544

4 氯化铵1117 559 559 1117 750 300 1117

5 脲铵氮肥87

6 438 438 876 750 300 876

6 70%氯化铵613 30

7 307 613

750 300

613 30%尿素263 131 131 263 263

1.4 考查项目与样品分析方法

小麦和水稻成熟时核实各试验小区经济产量和秸秆产量。采集各处理小麦和水稻子粒和秸秆样品分析含氮率,研究小麦和水稻对不同氮肥的吸氮量和氮肥吸收率。小麦和水稻子粒和秸秆氮的分析方法采用H2SO4-H2O2消煮-蒸馏法[4]。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试验结果

2.1.1小麦追施脲铵氮肥的经济产量表现

据田间试验的小麦产量统计分析,二个土壤类型的各氮肥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潮土F42.93,水稻土F19.03,均>F0.01的5.64)。虽然各氮肥处理均比无氮对照极显著增产。但在二个土壤类型上各氮肥品种的增产表现具有明显差异。脲铵氮肥在潮土上的小麦平均产量8134.2kg/hm2,极显著地高于碳酸氢铵和尿素。与70%粉状氯化铵30%尿素和单施粉状氯化铵相比虽有增产,但增产差数未达显著。水稻土上仅70%粉状氯化铵30%尿素处理比碳酸氢铵显著增产,而脲铵氮肥与其它四个氮肥处理的小麦产量增减差数均未达显著(表3)。说明脲铵氮肥对小麦经济产量的表现,在潮土上极显著地好于碳酸氢铵和尿素,在水稻土上具有与尿素、粉状氯化铵、碳酸氢铵相同的增产效果。

表3 各氮肥处理对小麦经济产量的增产效果kg/hm2

土类处理

区组

平均

显著性检验*

ⅠⅡⅢ0.05 0.01

潮土

脲铵氮肥8134.2 8103.15 8165.4 8134.2 a A 70%氯化铵30%尿素7474.35 7695 7918.2 7695.9 a A 氯化铵8009.1 6980.7 7865.85 7618.5 a AB 尿素7500 5878.65 6427.05 6601.95 b B 碳酸氢铵6270.15 6298.05 6242.25 6270.15 b B 无氮对照4302.9 3915.75 3688.5 3969 c C

水稻土70%氯化铵30%尿素6513.15 6668.7 6938.4 6706.8 a A 脲铵氮肥6879.45 6536.85 6261.75 6559.35 ab A 氯化铵6291 6532.5 6715.5 6513 ab A 尿素6962.7 6200.7 6362.1 6508.5 ab A 碳酸氢铵5548.5 5883.9 6110.55 5847.6 b A 无氮对照3476.4 4625.55 3085.5 3744.15 c B

*潮土LSD0.05=731.1,0.01=1039.35;水稻土LSD0.05=820.8,0.01=1166.85

2.1.2脲铵氮肥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分析

经对小麦产量构成的穗、粒、重三因素分析,脲铵氮肥在潮土上比尿素和碳酸氢铵极显著增产的原因突出表现在穗数的增加。每公顷有效穗数脲铵氮肥平均为415.8万,比尿素和碳酸氢铵的338.25万和331.65万分别增加77.55万和84.15万。千粒重也略有增加,

分别比尿素和碳酸氢铵增加2.27g和0.76g。每穗粒数各氮肥处理间差异较小。脲铵氮肥在水稻土上对小麦产量因素的影响与潮土具有明显差异,表现为穗数略高于碳酸氢铵,而略低于尿素和粉状氯化铵。每穗粒数略高于其它氮肥处理。千粒重除比碳酸氢铵增加2.8g以外,比其它施氮肥处理略减(表4)。

表4 各氮肥处理的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土类处理

产量构成因素比对照+ —

穗数

(万)

穗粒数

千粒重

(g)

穗数

(万)

穗粒数

千粒重

(g)

潮土

脲铵氮肥27.72 37.47 52.36 11.06** 5.2 2.6 70%氯化铵30%尿素26.06 38.0 52.38 9.4* 5.73 2.62 氯化铵27.13 36.53 52.29 10.47** 4.26 2.53 尿素22.55 39.8 50.09 5.89 7.53 0.33 碳酸氢铵22.11 36.83 51.6 5.45 4.56 1.84 无氮对照16.66 32.27 49.76 ——————

水稻土70%氯化铵30%尿素29.44 30.27 50.4 10.58** 3.04 0.12 脲铵氮肥26.91 33.37 48.96 8.05** 6.14 —1.32 氯化铵27.75 31.9 49.63 8.89** 4.67 —0.65 尿素28.95 30.2 49.72 10.09** 2.97 —0.56 碳酸氢铵26.09 32.37 46.16 7.23* 5.14 —4.12 无氮对照18.86 27.23 50.28 ——————

*显著,**极显著,LSD潮土0.05=6.96,0.01=9.89,水稻土0.05=5.58,0.01=7.93

2.1.3小麦对氮肥的吸收率

经对小麦子粒和秸秆N的分析汇总,发现小麦对脲铵氮肥的吸收率在沿江潮土上明显高于其它氮肥处理。小麦生长当季每公顷潮土的基础供氮量为68.25kg,施用脲铵氮肥的总吸氮量为213kg,减去土壤供氮量后的肥料当季供氮量为144.75kg,小麦对脲铵氮肥的当季吸收率达77.19%。与其它氮肥处理相比,脲铵氮肥在小麦上的当季吸收量和吸收率比氯化铵分别增24.9kg/hm2和13.26个百分点。比尿素分别增加43.05 kg/hm2、22.98个百分点。比碳酸氢铵分别增加80.7kg/hm2、43.02个百分点。比70%氯化铵30%尿素的处理分别增加38.1 kg/hm2、20.34个百分点。

在水稻土上小麦对脲铵氮肥的吸收量和吸收率显著低于潮土,与其它氮肥处理相比的差异也和潮土上不一样。水稻土的小麦当季基础供氮量为71.85 kg/hm2,略高于潮土。减去土壤基础供氮后的肥料氮吸收量和吸收率,脲铵氮肥分别为77.7 kg/hm2,41.43%,分别比潮土上减少67.05 kg/hm2和35.76个百分点。小麦对脲铵氮肥的吸收量和吸收率比氯化铵分别减少14.25 kg/hm2、7.58个百分点。比尿素分别增加6.15 kg/hm2、3.32个百分点。比碳酸氢铵分别增加31.8 kg/hm2、16.98个百分点。比70%氯化铵30%尿素的处理分别减少3 kg/hm2、1.61个百分点。

以上结果表明,脲铵氮肥用作小麦追肥的效果在沿江碱性潮土上好于湖相沉积的酸性水稻土;与其它氮肥相比,潮土上显著好于氯化铵、尿素和碳酸氢铵,水稻土上略低于氯化铵,好于尿素和碳酸氢铵,与70%氯化铵30%尿素的处理接近(表5)。

表5 脲铵氮肥用于小麦的N吸收率比较

土类处理干重产量(kg/hm2)含N% 吸N(kg/hm2)肥料N

吸收率% 子粒秸秆子粒秸秆总量肥料N量

潮土

脲铵氮肥7036.05 6715.5 2.379 0.679 213.0 144.75 77.19 70%氯化铵30%尿素6657.0 5922.0 2.211 0.467 174.9 106.65 56.85 氯化铵6589.95 6652.5 2.376 0.474 188.1 119.85 63.93 尿素5710.65 5967.0 2.483 0.471 169.95 101.7 54.21 碳酸氢铵5423.7 5100.0 2.116 0.344 132.3 64.05 34.17 无氮对照3433.2 3576.0 1.600 0.371 68.25 --- ---

水稻土70%氯化铵30%尿素5801.4 5659.65 2.101 0.541 152.55 80.7 43.04 脲铵氮肥5673.9 5455.05 2.199 0.454 149.55 77.7 41.43 氯化铵5633.7 5050.8 2.348 0.623 163.8 91.95 49.01 尿素5629.8 5342.55 2.032 0.542 143.4 71.55 38.14 碳酸氢铵5058.15 4788.0 1.899 0.452 117.75 45.9 24.45 无氮对照3238.65 2864.25 1.745 0.536 71.85 --- ---

2.2 水稻试验结果

2.2.1水稻追施脲铵氮肥的经济产量表现

各试验小区的水稻产量经统计检验,二个土属上的氮肥处理水稻产量均极显著地高于不施氮肥的CK处理;脲铵氮肥在水稻土和潮土上对水稻的肥效极显著和显著地高于其它氮肥。各氮肥处理间,水稻土上脲铵氮肥的平均水稻产量8335.35kg/hm2,极显著地高于其它氮肥处理。氯化铵、碳酸氢铵和70%氯化铵30%尿素的3个处理间水稻产量虽有差异,但产量差数统计检验不显著。氯化铵与尿素处理的产量差数显著,而碳酸氢铵、70%氯化铵30%尿素的二个处理与尿素的产量差数不显著。潮土上的结果与水稻土有所差异,五个氮肥处理的水稻产量尿素最高,平均8035.34 kg/hm2,极显著地高于70%氯化铵30%尿素和碳酸氢铵二个处理,但与脲铵氮肥、氯化铵相比增产不显著。脲铵氮肥、氯化铵二个处理的水稻产量比碳酸氢铵显著,但与70%氯化铵30%尿素相比增产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脲铵氮肥在水稻土上的肥效极显著地高于其它氮肥,在潮土上与尿素、氯化铵具有相同的肥效,但显著高于碳酸氢铵(表6)。脲铵氮肥在水稻土上的肥效极显著高于70%氯化铵30%尿素处理,而潮土上二个处理间的产量差数不显著的原因可能与二个土类的土壤有效锌含量有关,水稻土的有效锌含量可能已处于极缺水平,而脲铵氮肥含有锌,所以促进了水稻增产。

表6 各氮肥处理对水稻经济产量的增产效果kg/hm2

土类处理

区组

平均

显著性检验* ⅠⅡⅢ0.05 0.01

水稻土

脲铵氮肥8162.14 8371.50 8472.41 8335.35 a A 氯化铵6452.58 7331.41 7052.92 6945.63 b B 碳酸氢铵6484.50 6562.30 6877.48 6641.43 bc B 70%氯化铵30%尿素6103.88 6652.50 6654.24 6470.21 bc B 尿素6148.12 6512.81 6508.50 6389.81 c B CK 5238.41 4564.28 5592.47 5131.72 d C

潮土

尿素8096.49 8002.54 8007.00 8035.34 a A 脲铵氮肥7776.54 7577.74 7668.90 7674.39 ab ABC 氯化铵7354.50 7863.96 7626.39 7614.95 ab ABC 70%氯化铵30%尿素7251.41 7423.50 7088.67 7254.53 bc BC 碳酸氢铵6961.56 7212.00 6958.51 7044.02 c C CK 5551.76 6248.57 5095.60 5631.97 d D

*水稻土LSD0.05=522,0.01=742.5,潮土LSD0.05=451.24,0.01=641.82

2.2.2脲铵氮肥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分析

据对各试验处理的水稻穗、粒、重考查,脲铵氮肥对水稻产量因素的影响随水稻种植方式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在水稻土区水稻育秧移栽的条件下,增产的原因主要是增穗、增粒,每公顷有效穗数比CK增加148.5万,比其它氮肥处理增加29.7~100.5万。经统计检验,脲铵氮肥的有效穗与氯化铵、碳酸氢铵不显著,比70%氯化铵30%尿素处理增加显著,比尿素和CK增加极显著(LSD0.05=62.85,LSD0.01=89.4)。每穗实粒数虽比CK和其它氮肥处理增加,但统计检验不显著。在潮土区水稻采用水直播的方式下,脲铵氮肥和其它氮肥处理一样,都表现出了比CK减穗增粒减粒重的趋势。每公顷有效穗比CK减164.7万,每穗实粒增加38.4粒,千粒重减少2.1g。经统计检验,各氮肥处理比CK有效穗数减少极显著(LSD0.01=113.55),每穗实粒数增加极显著(LSD0.01=21.9),千粒重减少显著(LSD0.05=1.37)。潮土上的以上结果仅表现在各氮肥处理与不施氮肥的CK处理间,而各氮肥处理间的穗、粒、重差异均不显著(表7)。

表7 各氮肥处理的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土类处理

产量构成因素比CK+-

穗数(万)穗粒数

千粒重

(g)

穗数

(万)

穗粒数

千粒重

(g)

水稻土

脲铵氮肥431.3 68.4 28.7 148.5 2.9 -0.7 氯化铵401.6 62.5 28.3 118.8 -3.0 -1.1 碳酸氢铵382.7 62.6 28.3 99.9 -2.9 -1.1 70%氯化铵30%尿素352.8 65.6 28.3 70.1 0.1 -1.1 尿素339.8 68.3 28.0 57.0 2.8 -1.4 CK 282.8 65.5 29.4

潮土

CK 524.1 35.8 31.6

尿素390.0 71.6 30.0 -134.1 35.8 -1.6 70%氯化铵30%尿素365.0 71.0 28.9 -159.2 35.2 -2.7 氯化铵363.0 72.0 29.9 -161.1 36.2 -1.7 脲铵氮肥359.4 74.2 29.5 -164.7 38.4 -2.1 碳酸氢铵339.8 71.0 29.6 -184.4 35.2 -2.0

2.2.3水稻对脲铵氮肥的吸收率

水稻子粒与秸秆的氮素分析结果表明,脲铵氮肥在水稻上的N吸收率都处于较高水平。其中,水稻土上高于潮土,水稻土上的肥料N吸收率41.33%,比潮土上的29.83%高11.5个百分点。与其它氮肥处理相比,水稻土上脲铵氮肥N吸收率明显高于尿素的34.55%和碳酸氢铵的32.71%,肥料N吸收率分别增加6.87,8.62个百分点,而与氯化铵的43.57%,以及70%氯化铵30%尿素处理的44.34%相比略低。潮土上脲铵氮肥的肥料N吸收率明显高于碳酸氢铵的19.50%、氯化铵的20.18%、70%氯化铵30%尿素处理的22.20%,与尿素的29.52%接近(表8)。

脲铵氮肥在水稻上N吸收率提高的原因可能与肥料中的CL-含量较高有关。据资料报道[1],大量研究表明,CL-能抑制土壤氮素的硝化作用,施用含氯化肥能抑制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使大多数铵态氮肥以NH4+的形态保持在土壤中而被作物吸收。由于水稻对氮肥的吸收主要是NH4+的形式,所以,脲铵氮肥在水稻上施用不但有利于对氮肥的吸收,同时

可减少氮肥在水田的硝化和反硝化损失,从而提高氮肥的吸收率。

表8 脲铵氮肥用于水稻的N吸收率比较

土类处理干重产量kg/hm2含N% 吸Nkg/hm2肥料N

吸收% 子粒秸秆子粒秸秆总量肥料N

水稻土

空白4387.62 5505.27 1.206 0.583 85.01

尿素5463.29 7979.66 1.338 1.286 175.72 90.71 34.55 碳酸氢铵5678.42 8026.06 1.374 1.157 170.88 85.87 32.71 氯化铵5938.52 8518.24 1.457 1.325 199.39 114.38 43.57 脲铵氮7126.72 9641.45 1.108 1.188 193.50 108.49 41.33 70%氯化铵30%尿素5532.03 8472.81 1.498 1.399 201.40 116.39 44.34

潮土

空白4815.34 5860.05 1.32 0.459 90.46

尿素6870.22 8413.31 1.438 0.822 167.95 77.49 29.52 碳酸氢铵6022.64 7786.14 1.381 0.751 141.65 51.19 19.50 氯化铵6510.78 7198.94 1.449 0.682 143.44 52.98 20.18 脲铵氮6561.61 8081.51 1.493 0.876 168.76 78.30 29.83 70%氯化铵30%尿素6202.62 7620.76 1.42 0.796 148.74 58.28 22.20

3 结论

3.1小麦试验结论

3.1.1脲铵氮肥用作小麦全期追肥的增产效果在潮土上极显著地好于碳酸氢铵和尿素,在水稻土上具有与尿素、粉状氯化铵、碳酸氢铵相同的增产效果。

3.1.2脲铵氮肥在潮土上比尿素和碳酸氢铵极显著增产的原因突出表现在穗数的增加。每公顷有效穗数平均为415.8万,比尿素和碳酸氢铵分别增加77.55万和8

4.15万。千粒重分别比尿素和碳酸氢铵增加2.27g和0.76g。每穗粒数处理间差异较小。脲铵氮肥在水稻土上对小麦产量因素的影响表现为穗数略高于碳酸氢铵,而略低于尿素和粉状氯化铵。每穗粒数略高于其它氮肥处理。千粒重除比碳酸氢铵增加2.8g以外,比其它施氮肥处理略减。

3.1.3小麦对脲铵氮肥的吸收量和吸收率在沿江潮土上明显高于其它氮肥处理。每公顷的小麦吸氮量为14

4.75kg,肥料吸收率达77.19%。当季吸收量和吸收率比氯化铵分别增24.9kg/hm2和13.26个百分点。比尿素分别增加43.05 kg/hm2、22.98个百分点。比碳酸氢铵分别增加80.7kg/hm2、43.02个百分点。水稻土上小麦对脲铵氮肥的吸收量和吸收率显著低于潮土,肥料氮吸收量和吸收率分别为77.7 kg/hm2,41.43%,分别比潮土上减少67.05 kg/hm2和3

5.76个百分点。脲铵氮肥比氯化铵分别减少14.25 kg/hm2、7.58个百分点。比尿素分别增加

6.15 kg/hm2、3.32个百分点。比碳酸氢铵分别增加31.8 kg/hm2、16.98个百分点。

3.2水稻试验结论

3.2.1脲铵氮肥在水稻上施用的肥效水稻土上极显著地高于其它氮肥,在潮土上显著高于碳酸氢铵,与尿素、氯化铵相比具有相同的肥效。

3.2.2在水稻土区水稻育秧移栽的条件下,脲铵氮肥增产的产量因素主要是增穗、增粒,有效穗比氯化铵、碳酸氢铵增加不显著,比70%氯化铵30%尿素处理增加显著,比尿素和CK增加极显著。每穗实粒数虽有增加,但统计检验不显著。在潮土区水稻采用水直播的方式下,脲铵氮肥和其它氮肥处理一样,都表现为比CK减穗增粒减粒重。各氮肥处理比CK有效穗数减少极显著,每穗实粒数增加极显著,千粒重减少显著,但各氮肥处理间的

穗、粒、重差异均不显著。

3.2.3水稻土上脲铵氮肥N吸收率明显高于尿素和碳酸氢铵,而与氯化铵相比略低。潮土上脲铵氮肥的肥料N吸收率明显高于碳酸氢铵、氯化铵,而与尿素接近。

参考文献

[1]毛知耘、李家康、何光安、底同立,中国含氯化肥,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陈国兴,氯化铵:锦上添花正当时,中国化工报,2008.4.25,第5140期

[3]上海市农业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市气象局,农业生产技术手珊,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1977,108

[4]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309~311

[5]河北省植保土肥研究所,化学肥料的使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79,51~52

氮肥施用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氮肥施用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摘要通过无氮、精确施氮和常规施肥做精确施氮试验,以确定氮肥的施用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株高与施氮量有显著关系,随施氮量的增加而绿度值呈增加趋势;茎蘖数、有效穗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施氮到一定量时呈持续缓慢增加;穗粒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到一定量后不增加反而下降;施氮量对粒重的影响表现为随施氮量的增加而粒重下降。据此可知,从无氮施肥到精确施氮是有增产空间的,但并非越多越好,只有做到氮肥用量适宜,才能减少浪费。 关键词氮肥;水稻;生长;影响 为了真正提高农民种植水稻的净收益,必须尽快建立水稻精确施氮技术指导体系,努力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肥料浪费,降低污染系数,发展高产、高效、安全的生态水稻生产。为此,大丰市土肥站在白驹镇狮子口村茅林玉家的责任田里做了精确施氮试验。 1材料与方法 前茬作物为小麦,品种为9023,基肥施45%的枫叶牌氮磷钾比例为18-17-10的复合肥450kg/hm2,腊肥施46.3%尿素300kg/hm2,拔节孕穗肥施46.3%尿素150kg/hm2,生长中后期,喷施兴砍牌安利素750g/hm2,相隔6~7d喷1次,计2次。小麦实际产量为7 425kg/hm2。 本次试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无氮对照(No),面积33.3m2,施五氧化二磷60kg/hm2,氧化钾90kg/hm2作基肥,整个生育期不施氮肥;精确施氮(Nj),面积66.7m2,施纯氮84kg/hm2,五氧化二磷60kg/hm2,氧化钾90kg/hm2作基肥,分蘖肥施氮66kg/hm2,穗肥施氮135kg/hm2,相当于尿素294 kg/hm2,分2次施,第1次在倒4叶施尿素144kg/hm2,第2次在倒2叶施尿素114kg/hm2;常规施肥(Nc),面积333.3 m2,施氮67.5kg/hm2,五氧化二磷67.5kg/hm2,氧化钾67.5 kg/hm2作基肥,分蘖肥施172.5kg/hm2,穗肥施氮69kg/hm2。 处理No、处理Nj、处理Nc使用同一水稻品种徐稻4号,按照统一密度和栽插方式,行距25cm,株距14cm,34.5万穴/hm2,小区筑埂分条,并用塑料薄膜包裹,沟系配套,不得漫灌,防止串水、渗肥、小区内肥力均匀,地势高低一致,防止病虫草害的管理措施一致,6月21日移栽,水稻移栽时秧龄6.1叶,成熟期为10月28日,观测项目包括株高、剑叶面积、茎蘖动态、叶色、地上部分

水稻栽培氮肥要求量及利用率

水稻栽培氮肥要求量及利用率/h1 -- -- 本站首页 免费课件 免费试题 整册教案 教育资讯 计划总结 英语角 幼儿教育 文书写作 海量教案 免费论文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

教学论文 经济论文 理工论文 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行政论文 艺术论文 医学论文 文史论文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农科论文农科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水稻栽培氮肥要求量及利用率 1产量目标水稻产量的构成由单位面积上的穴数、穗数、每穗结实粒数和千粒重几个部分构成,要求达到的标准:穴数17~22穴/平方米;穗数450~500穗/平方米;实粒数85~90粒/穗;千粒重24~26克;产量9000~10000公斤/公顷。2基地与良种选择2.1自然条件。黑龙江垦区位于东经123°40′~134°40′和北纬40°10′~50°21′之间,总面积5.4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2.2%。分布在黑龙江省12个地(市)69个县(市、区),横跨小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 2.2种子质量标准。纯度≥98%;净度≥98%;发芽率≥95%;水分≤14.5%。 2.3品种要求。选择品种要根据垦区的自然条件,土壤条件,品种的品质、抗逆性、产量等综合选择。产量9000~10000公斤/公顷,品质口感好,抗倒伏、抗病害、耐盐碱、分蘖力强的中早熟品种。3适时旱育苗、旱育稀植,培育壮秧3.1壮秧标准。秧龄35~45天,叶龄3.5~4.5叶,苗高13~17厘米,根数13~15条,百株千重3.5~4克以上,20%的秧苗带1~2个分蘖,叶色绿中带黄,根系盘根好,插后返青快。3.2营养土配制。营养土的选择与配制关系到秧苗的长势,因此要选择含盐少、PH值低、草籽少、土质疏松肥沃的土壤,一般要采用灌区干的渠干土方宜配制比例用95%的渠干土过筛(3~4口径)加5%的优质腐熟的马粪或猪粪作育苗土。配制床土、化肥、农药、调酸剂要准、要均匀,配制后要过筛,使PH值为4.5。 3.3种子处理。3.3.1选种:用重量25公斤/公顷,选择好品种后进行脱芒,有利于播种均匀,在晴天选择干燥平坦地上晒2~3天,提高种子活性,用比重1:13(约50公斤加盐1公斤)盐水漂选,用清水冲净。3.3.2浸种消毒:目的上为了防止恶苗病发生。1)45%的浸种灵或901可湿性粉剂兑水500倍液即1袋加水50公斤浸40公斤的种子,在室温下浸5~7天,每天搅拌1~2次,一浸到底,直接催芽。 2)40%植物龙乳油稀释400~500倍,1袋加水50公斤浸种40公斤,浸种6天,无需清水冲洗可直接催芽。3)催芽:将浸好种子放在28~32的情况下催芽,一般2天左右,即在85%破胸露白后

【教学设计】氨与铵态氮肥_化学

《氨与铵态氮肥》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基本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熟练掌握氨、铵盐的化学性质,氨气实验室制法、氨气喷泉实验的原理。(2)过程与方法:学会从氧化还原的角度认识多价态元素的相关物质之间的转化;掌握喷泉实验的装置和操作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学习中讨论交流共同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总结的品质。 2、发展性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喷泉形成的原理,并会判断其它的物质与相应的溶液能否形成喷泉。(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创新意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理解设计实验的基本原则。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思考习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良好学习品质,提高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氨与铵态氮肥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内容上,要求学生掌握氨及铵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氨的实验室制法。通过喷泉实验、氨气与盐酸反应的实验,氯化铵受热分解实验、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及氨的实验室制法,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实施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究意识。 三、设计思想 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对部分高一新生来说,学法陈旧,实验能力差。为此,本节课的教学以化学史和新闻报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运用实验探究,层层推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学法训练和思维培养,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四、重难点分析 1、重点:氨与铵盐的化学性质 2、难点:掌握氨的实验室制法及喷泉实验原理。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新课引入 NH3的性质探究活动【引入】 同学们,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说到肥料,我们就不得不提及一个人,他是德国 化学家哈伯,诺贝尔奖获得者。 【投影】哈伯照片 【讲述】 1909年哈伯成功合成氨,结束人类依靠天然 氮肥的历史,促进世界农业的发展,赞扬他的人 说:他是天使;然而,哈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担任化学兵工厂的厂长,投身于毒气和炸药的研 制,造成近百万人伤亡,诅咒他的人说:他是魔 鬼。历史,我们不能够忘记,但要客观评价。本 节课我们重点是学习氨与铵盐的性质,氨的实验 室制法。请同学们结合学习目标有针对性预习。 【投影】学习目标 【板书】氨与铵态氮肥 【过渡】同学们,我们先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工厂氨气泄露 【提问】同学们,观看这段视频,你有哪些收获。 NH3的物理性质 (1)颜色、状态、气味 倾听 观看 认知 记忆 预习 观看 通过图片讲 解,让学生了 解化学史,激 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营造 良好的课堂 氛围。 让学生了解 即将学习、探 究的内容并 作出准备。 以活生生的 例子给学生 以视觉冲击, 培养学生观

高中化学-氨与铵态氮肥练习

高中化学-氨与铵态氮肥练习1.有关氨的性质,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氨是一种碱 B.氨水显碱性 C.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色烟雾 D.在反应NH 3+H+===NH+ 4 中氨失去电子 答案 B 解析氨不是碱,但其与H 2O反应生成的NH 3 ·H 2 O是一种碱,A不正确;氨水 显碱性,B正确;氨气只能与挥发性的酸相遇才能生成白烟,C不正确;NH 3 和H+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D不正确. 2.下列不属于铵盐的共性的是( ) A.易溶于水 B.与苛性钠共热产生NH 3 C.都是固体 D.受热分解都产生NH 3 答案 D 解析铵盐都是固体,均易溶于水,与NaOH共热都能发生反应而产生NH 3 ; 部分铵盐受热分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产生NH 3,如NH 4 NO 3 . 3.下列可以用来干燥氨气的是( ) A.浓硫酸B.碱石灰 C.氯化钙D.五氧化二磷 答案 B 解析氨气为碱性气体,所以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五氧化二磷)进行干燥;由于氯化钙能吸收氨气,故也不能用来干燥氨气. 4.检验铵盐的方法是取少量待检固体放入试管中,然后( ) A.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B.加水溶解,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C.加入碱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试液 D.加入苛性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答案 D

解析检验铵盐依据的是铵盐与碱反应生成氨气及氨气的性质.将NaOH溶液加入盛有该待检固体的试管中,若加热后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可证明该待检固体是铵盐. 5.NH 3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 4Cl和NaHCO 3 都是常用的化肥 B.NH 4Cl、HNO 3 和Na 2 CO 3 受热时都易分解 C.NH 3和NO 2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图中所涉及的盐类物质均可以与Ca(OH) 2 发生反应答案 C 解析NH 4Cl是常用的化肥,而NaHCO 3 是小苏打,不用作化肥,A项错误;Na 2 CO 3 受热不易分解,B项错误;图中涉及的盐类NaCl与Ca(OH) 2不反应,D项错误;NH 3 能和NO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 2 和H 2 O,化学方程式为8NH 3 +6NO 2 ===== 一定条件 7N 2 + 12H 2 O,C项正确. 6.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打开止水夹,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脲铵氮肥对小麦、水稻作用效果研究

脲铵氮肥对小麦、水稻作用效果研究 闵凡国1顾志权2范培贤3秦军4 (1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张家港215600;2张家港市土肥技术指导和农产品检测站,江苏张家港215600;3张家港市塘桥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张家港215611; 4张家港市大新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张家港215636) 摘要:脲铵氮肥是新近研制的复合氮肥。研究表明,脲铵氮肥用于小麦全期追肥在碱性潮土上的肥效显著好于氯化铵、尿素和碳酸氢铵,N当季吸收率达77.19%,N的当季吸收量和吸收率比氯化铵分别增24.9kg/hm2和13.26个百分点。比尿素分别增加43.05 kg/hm2、22.98个百分点。比碳酸氢铵分别增加80.7kg/hm2、43.02个百分点。酸性水稻土上的N 吸收量和吸收率比氯化铵分别减少14.25 kg/hm2、7.58个百分点。比尿素分别增加 6.15 kg/hm2、3.32个百分点。比碳酸氢铵分别增加31.8 kg/hm2、16.98个百分点。在碱性潮土上的小麦平均产量8134.2kg/hm2,极显著地高于碳酸氢铵和尿素。与单施粉状氯化铵相比虽有增产,但增产差数未达显著。在酸性水稻土上小麦产量虽比尿素、碳酸氢铵增产,但增产差数也不显著。在水稻上施用的结果表明,水稻土上的稻谷平均产量8335.35kg/hm2,极显著地高于尿素、氯化铵、碳酸氢铵;肥料N吸收率比尿素和碳酸氢铵分别增加6.87,8.62个百分点,而与氯化铵的43.57%相近;潮土上的稻谷平均产量7674.39 kg/hm2,与尿素、氯化铵肥效相同,但显著高于碳酸氢铵;肥料N吸收率明显高于碳酸氢铵、氯化铵,与尿素的29.52%接近。 关键词:脲铵氮肥;小麦;水稻 1942年我国化工专家候德榜改进了苏尔维氏制碱法(即氨碱法),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联合制碱法,可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1]。至20世纪90年代,全国已建成大、小联碱生产企业30余个,纯碱、氯化铵年生产能力各270万t[1]。据中国化工报发布的信息[2],2008年氯化铵产量将在去年725万t的基础上增加150万t,达到875万t,增幅达到20%。由于国内外对工业氯化铵的总需求数量有限,很难超过国内产量的10%,因此,氯化铵的主要市场仍然集中在农业领域[2]。目前,我国氯化铵以粉状为主,90%的农业氯化铵都用于生产低浓度多元素复合肥。而多元素复合肥的方向将向高浓度发展,氯化铵用量将大量减少。当前,限制氯化铵大量农业使用的主要原因集中在氯化铵的物理性状和农民的施肥习惯,如果氯化铵造粒取得成效,可以增加直接施肥的数量,使农业氯化铵的使用由多元素复合肥的单一方式,变为多元素复合肥和复合氮肥两个方式。目前国际上的复合氮肥主要品种有尿素-硝铵(UNA)、尿素-硫铵(UAS)、硝酸铵钙(CAN)、硝酸铵-硫酸铵(ASN)等品种。除了UAN是液体肥料外,其他都是球形颗粒状固体肥料,且早已商品化。但国内不同形态氮的复合化发展较晚,对氮素的利用率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包裹控释、抑制剂类缓释等。不同形态氮素按合理比例复合后,再添加作物需要的中、微量元素,对氮素的利用提高有很好的研究价值。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脲铵氮肥是以氯化铵和尿素为主原料,采用氨酸法造粒,以液氨和硫酸放热反应的热量为能量,以尿素在酸中高溶解度,并生成硫酸脲类物质,再和氯化铵复混造粒、烘干而成。该产品不但含有铵态氮、酰胺态氮(铵态氮:酰胺态氮=1:1),同时含有少量微量元素锌。经过造粒工艺,具有颗

水稻氮磷钾利用率试验总结

水稻氮磷钾利用率试验报告 Experimental report on the utiliza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Rice 时长春①邹忠②章晓峰③ ①丁堰镇农业服务中心;②如皋市土壤肥料指导站;③如皋市财政局 SHI Chang-chun①Zou Zhong②Zhang Xiao-feng③ ①Dingyan Town Agricultural Service Center;②Rugao soil and Fertilizer Station Guide;③Rugao City Bureau of Finance 摘要 通过试验研究,摸清配方施肥下水稻氮磷钾肥料利用率,为水稻精准施肥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Abstract Through the experimental study, to find out the formula fertilization and the use rate of ric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ertilizer,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ice precision fertilization program. 关键词 水稻;氮磷钾;肥料利用率。 Key word Ric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ertilizer utilization ratio. 基金项目 获得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09-4)项目资助。 正文 1试验目的 随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水稻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氮磷钾肥料三要素在水稻上的利用率也必将发生新的变化,为摸清氮磷钾在水稻生产中的利用率现状,为下一步制定更加精准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案提供技术支撑,根据市土肥站的要求,特在丁堰镇开展了水稻氮磷钾利用率试验研究。 2材料与方法 2.1处理设置 试验设8个处理,包括常规施肥全肥、常规施肥无氮、常规施肥无磷、常规施肥无钾、配方施肥全肥、配方施肥无氮、配方施肥无磷、配方施肥无钾。常规施肥水平根据当地习惯施肥量选定,配方施肥方案根据市农业部门推荐的测土配

氨与铵态氮肥

氮的循环(第二课时)教案 【本节目标】 1、氨气的性质和制备 2、铵盐的性质,铵根离子的检验。 【引题】多媒体播放氨气的应用视频,设问氨气具备什么性质?掌握性质,才能准确应用它。 一、氨气的性质 【实验】1、氨气与水的反应喷泉实验: 【学生观察回答】 描述操作:打开止水夹,挤压滴管的胶头,使胶头滴管中的少量水进入烧瓶 记录现象:烧杯内的水迅速喷入烧瓶,形成红色喷泉 【设问】思考:形成喷泉的原理是什么? 【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归纳】 喷泉:当挤压滴管的胶头,胶头滴管中的水进入烧瓶,氨迅速溶解,使烧瓶内压迅速减小,形成内外较大压强差,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烧杯内的水迅速进入烧瓶形成喷泉。 【再问】红色是什么原因? 【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归纳】 红色:氨溶于水时,大部分NH3与H2O结合形成NH3?H2O。NH3?H2O 可以部分电离成NH4+、和OH-,所以氨水显碱性,它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若换成HCL气体,也会 产生喷泉吗? 【探讨】:氨水的成分是什么? 【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归纳】 氨水成分:分子NH3、H2O 、NH3?H2O,离子:NH4+、OH-、H+ 【设问】操作:体会喷泉实验,同时探究此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归纳】 a烧杯气密性好 b、烧瓶内充满氨气(或杂质空气尽量少) c、烧瓶要干燥 2、与酸的反应: 【实验】学生代表做氨气与盐酸,氨气与硝酸,氨气与硫酸的反应

【学生观察回答】 现象:有白烟生成 结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的HCl气体和NH3气体反应生成NH4Cl 固体小颗粒。 【学生活动】书写方程式: 2NH3+H2SO4 =(NH4)2SO4、 NH3+HNO3= NH4NO3、 NH3+H+=NH 4+ 【总结】: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回答】 【多媒体】显示标准答案 总结:氨的性质: 一、氨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 气轻;极易溶于水(1:700)。 二、氨的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NH3+H2O= NH3?H2O (可逆反应) NH3?H2O = NH4++OH- (可逆过程) 2、与酸反应:NH3+HCl=NH4Cl NH3+HNO3=NH4NO3 2NH3+H2SO4=(NH4)2SO4 3、与氧气反应:4 NH3+5O2 =4NO+6H2O 二、铵盐的性质:观察实验并填表: 【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归纳】 实验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设问】那么,能否直接用铵盐分解获得氨气? 【教师强调】 注意:并非所有的铵盐都分解得氨气,NH4NO3受热分解会爆炸,生成的是N2 怎样检验NH4+离子的存在,也就是检验铵盐的存在?

假肥料辨别有哪些方法

假肥料辨别有哪些方法

当下的农资市场比较混乱,不好黑心企业为了兜售肥料,谋取暴利,会趁此机会穷尽脑汁坑害广大农民,不少农民朋友都碰到过购买和使用了假冒伪劣肥料,造成十分重大的损失。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些购买肥料的知识,学会这些大家就不会上当受骗。对于已经购买了肥料的农民朋友,大家也不妨对照一下,看看自己买的肥料有没有问题。 凡是正规企业的正规产品,在化肥的外包装袋上都会标有具体详细的肥料名称、商标、规格等级、净含量、养分含量、生产商地址、电话、生产批号和执行标准,缺少任何一条都可以视为假货。同时大家要注意,对于巧立名目或胡乱标识肥料名称,或者没有标明生产许可证号,或者执行标准处写的不是该类肥料国家执行标准的(下面会给大家一一介绍各类肥料的国家执行标准),都是有问题的肥料,更是可以直接判定为假冒伪劣肥料,大家一定不要购买。 另外,特别提醒大家,对于最近市场上比较火的所有“磷酸三铵”、“三铵”、“三胺”肥料,统统都是假货,大家一定不要购买。全世界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该类肥料的生产登记标准,因为三铵类肥料在常温下就会分解成二铵,根本不适合做商品肥料使用,大家一定要注意。 下面就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如何辨别氮肥、磷肥、钾肥、磷酸二铵、复合肥、有机肥、微生物菌肥以及水溶肥的真假?在购买以上

各类肥料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一、氮肥(尿素) 大家经常使用的尿素、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都属于氮肥。以市场上最常见的尿素为例,国家对尿素有比较严格的规范要求,既有相关的强制执行标准,又有相关的标识要求。大家购买时可以查看外包装袋是否符合以下几点,只要有一条不符合的就应当特别谨慎: ①尿素执行的是国家新标准GB2440-2017(包装袋上必须标有),只要包装袋上的执行标准写的不是GB2440-2017,一律是假货。 ②尿素的氮含量(N)不得低于46%(低于这个数就是假货),其他任何添加成分并不算入养分总含量中。 ③外包装上写有“有机尿素”、“优肽尿素”、“含硫尿素”、“新型尿素”、“含锌尿素”、“稀土尿素”等名称的,可能都是假冒伪劣尿素,购买时一定要小心,建议不要购买。 此外,硫酸铵作为氮肥的一种,如果外包装袋上写的不是硫酸铵,而是改叫“硫酸铵锌”、“稀土硫酸铵锌”、“硫氮肥“、“含硫氮肥”、“多肽脲铵氮肥”等名字的,都有虚假宣传、误导购买或者假冒伪劣产品的问题,也提醒广大农民朋友一定要小心,尽量不要购买。

水稻氮磷钾的用量

稻氮磷钾的用量 1、按测土配方施肥投入产出相对平衡原理确定氮素用量。即化肥氮素用量=目标产量×单位产量氮素吸收系数。 五种主要作物每百公斤经济产品对氮素的吸收量(公斤) 在实际操作中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考虑到增产因素,目标产量可按比前几年增产10%计,如上年单季晚稻产量为500公斤/亩,今年目标产量可确定为550公斤/亩,计算氮素施用量一般在12-13公斤/亩左右。二是考虑到土壤肥力因素,肥力水平高的可在理论用氮幅度内从低掌握氮肥用量,反之适当增加用量。三是考虑到实际操作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和农民的接受程度,将氮肥施用水平再适当增加10%左右,即14公斤/亩左右(有机肥氮素不计在内)。

2、按测土配方施肥原则,根据土壤养分与前茬作物实际情况合理配施当季作物磷钾肥。 不同作物、茬口、土壤磷钾养分下磷钾肥施用量推荐表 在生产中,按当地化学磷钾肥品种及含量,折算成实物量。磷肥一般作基肥施用,钾肥一般作前期追肥施用。油菜田要重视施用硼肥,以基施硼肥每亩用量1公斤为宜。 3、确保施用有机肥。提倡施用畜禽厩肥,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或施用商品有机无机肥料。 4、因地制宜推广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技术措施。如降低氮肥作基肥比重、氮肥深施、使用缓释肥等。 嵊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有机质、全氮四级以下属于偏低。有机质除培肥因素外,受水的因素较大。 ? 土壤有效磷小于5ppm 为严重缺磷的上限,但有效磷受温度、水分的制约,各个季节的含量是不同的,除考虑土壤外,还考虑作物的需要(早稻、晚稻、油菜等),目前蔬菜土壤有效磷积累较快,主要是施用的影响。土壤速效钾小于50ppm 为严重缺钾,含量受母质、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水分影响,河谷平原相对较低。 一 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六级 七级 有机质(%) >4% 3—4% 2—3% 1—2% 0.6—1% <=0.6 全氮(%) > 0.2 0.15--0.20 0.10--0.15 0.075--0.10 0.05--0.075 <= 0.05 有效磷(mg/kg) >20 16-20 11-15 9--10 6--8 4--5 <=3 速效钾(mg/kg) < 200 150--200 100--150 80--100 50--80 30--50 <=30

高中化学-氨与铵态氮肥教案

高中化学-氨与铵态氮肥教案 、铵盐的[学习目标] 1.能依据物质类别和元素化合价列举、描述、辨识NH 3 、铵盐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实验现象,能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NH 3 、铵盐的性质和转化关系设计制备、分离、检验等的主要化学性质。2.能利用NH 3 简单实验的方案。3.能依据氨、铵盐的性质,分析科学实验、生产、生活以及环境中的某些常见问题,说明妥善保存合理使用氨、铵盐的常见方法。4.能分别说明氨、铵盐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和对环境的影响。 1.氨气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3)氨水的性质

(4)氨的用途 ①氨是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13硝酸、铵盐和纯碱的原料。 ②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14制冷剂。 2.铵盐 □ 15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1)物理通性:都是无色或白色晶体,□16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不稳定性: a .NH 4Cl 受热分解:□ 17NH 4Cl =====△ NH 3↑+HCl↑。 b .NH 4HCO 3□18NH 4HCO 3=====△ NH 3↑+H 2O +CO 2↑。 ②与碱的反应: a .固体反应:NH 4Cl 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2NH 4 Cl +Ca(OH)2 =====△ CaCl 2 +2NH 3 ↑+2H 2 O 。 b .溶液中铵盐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加热):

□20NH + 4 +OH-===== △ NH 3 ↑+H 2 O。 c.稀溶液中铵盐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加热): □21NH+4+OH-===NH3·H2O。 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一、氨的性质及应用 [交流研讨] 1.通常状况下,1升水可溶解700升氨气(已知通常状况下的V m=25 L·mol

氨与铵态氮肥

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氮的循环(课时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C 】认识氨气的性质(溶解性、与水的反应、还原性等)及实验室制法 2、【C 】通过认识铵盐的性质(受热分解、与碱的反应)【B 】知道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并认识铵态氮肥的使用问题,了解他们在生产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C 】运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解释现象总结性质,【B 】并通过思考和讨论培养观察能 力和分析问 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氨的泄漏事件培养我们的环保意识及自救意识 【A 】重难点:氨气及铵盐的性质 铵根离子的检验 【课前自主学习】目标:通过自学完成对基础知识的了解。 【预习学案】阅读课本P76—P79 1、【C 】在我国,1800年未使用化肥每公顷耕地生产0.73吨粮食,1978年开始使用化肥 每公顷耕地生产4.63吨粮食如果不施化肥,中国只能养活2亿多人口,剩下11亿人的吃 饭问题要全靠进口解决。 写出铵态氮肥的化学式 硝态氮肥化学式 有机氮肥化学式 【B 】实验室储存使用铵态化肥时,应注意什么? 2、【B 】工厂制冷车间用液氨制冷,若氨气泄漏白茫茫、雾蒙蒙的一片,并弥漫着一股浓 烈的刺激性气味,会感到呼吸困难、寒气逼人。请据此写出氨气的物理性质 3、【A 】氨水为什么呈碱性?可与哪类物质反应?请举例。 4、【A 】将氨气等溶解度大的气体通入于水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可选择下列哪些装置? ※【课上交流研讨】目标:通过师生共同研讨完成对知识的理解深化。 一、氨气: 1、【C 】氨气的物理性质: 〔学生归纳1〕在通常状况下,氨是 色有 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 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 。 B C

2015年肥料标准汇总

2015年肥料标准汇总 一、肥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GB/T 601-2002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02-20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03-2002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HG/T 2843-1997 化肥产品化学分析常用标准滴定溶液、标准溶液、试剂溶液和指示剂溶液 GB/T 6003.1-2012 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 GB/T 6274-1997 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术语 GB/T 6679-2003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6680-2003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 8569-2009 固体化学肥料包装 GB/T 9969-200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 13565-1992 肥料采样报告格式 GB 18382-2001 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 GB/T 14436-1993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 二、产品标准 GB 15063-2009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GB 21633-2008 掺混肥料(BB肥) GB 18877-2009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GB/T 23348-2009 缓释肥料 HG/T 4215-2011 控释肥料 HG/T 4137-2010 脲醛缓释肥料 HG/T 4135-2010 稳定性肥料 HG/T 4217-2011 无机包裹型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GB 29401-2012 硫包衣尿素 NY 525-2012 有机肥料 NY 884-2012 生物有机肥 GB 2440-2001 尿素 GB 535-1995 硫酸铵 GB 535-1995 硫酸铵国家标准修改单 GB 10500-2009 工业硫化钠 GB 536-1988 液体无水氨 GB 6549-2011 氯化钾 GB 10205-2009 磷酸一铵、磷酸二铵 GB 3559-2001 农业用碳酸氢铵 GB 2945-1989 硝酸铵 GB/T 2946-2008 氯化铵 GB/T 10510-2007 硝酸磷肥、硝酸磷钾肥 GB 20406-2006 农业用硫酸钾 GB 20406-2006《农业用硫酸钾》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GB 20412-2006 钙镁磷肥

尿素硝酸铵

脲铵氮肥 1释名 2增效机理 3发展意义 1释名 脲铵氮肥是一种新型肥料,但它不是一种“新化肥”。不同形态氮肥协同效应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脲铵氮肥是在我国国内率先利用不同形态氮肥协同效应工业化生产的商品氮肥。根据中国化工行业标准HG/T 4214-2011《脲铵氮肥》中的定义,脲铵氮肥是指含有尿素态氮、铵态氮两种形态氮元素的固体单一肥料。本文就脲铵氮肥的增效机理及其发展意义进行探讨。 2增效机理 1.脲铵氮肥可减少氨的挥发损失。尿素施入土壤后,在脲酶的作用下转化为铵氮形态。在中性或碱性土壤中,铵态氮会分解释放出易挥发的氨气。硫酸铵、氯化铵是典型的生理酸性肥料。脲铵氮肥施入土壤,铵态氮肥被根系吸收后,降低了土壤pH值,可有效减少氨的

挥发。[1] 另外,生理酸性肥料形成的酸性土壤环境以及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存在,降低了土壤脲酶活性,减缓尿素分子矿化成铵态氮的速度。 2.脲铵氮肥可减少硝态氮淋失和反硝化损失。硝态氮是以阴离子的形态存在于土壤中。而阴离子不易被土壤胶体吸附,很容易随水流失(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硝态氮还可以被反硝化细菌转化成氮气和氮氧化物。脲铵氮肥能减缓或抵制“尿素分子→铵态氮→硝态氮”的转化过程,可降低硝态氮的淋失和反硝化损失。 氯离子可有效地抑制铵态氮的硝化作用,减少氮的损失。脲铵氮肥能保持土壤中较高的NH4+:NO3-比例,能满足喜铵作物的需要。 3.脲铵氮肥可提高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平衡施肥是测土配方施肥的理论依据之一。注重氮、磷、钾大量元素的同时,补充中微量元素是平衡施肥、提高肥效的重要措施。但是,中微量元素多以金属离子为有效形态,这些金属离子易与磷酸根结合形成不溶或难溶性的化合物,降低肥效。将中微量元素肥料与氮肥一起造粒制成商品肥料,可以有效地降低与磷酸根结合固化的比例,提高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性。 以上增效机理决定了脲铵氮肥有显着的增产效果。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原农林厅)组织的土壤肥料试验机构对脲铵氮肥(尿素态氮15%+铵态氮15%+锌0.2%)的肥效试验结果(右图)表明脲铵氮肥的增效效果明显。

科学认识硝态氮肥和铵态氮肥

科学认识硝态氮肥和铵态氮肥 根据氮肥中氮素化合物的形态将氮肥分为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和氰氨态氮肥。随着人们对硝态氮肥施用效果的肯定,近两年,肥料市场上掀起了一股硝基复合(混)肥的热潮,许多肥料厂家及商家对硝态氮肥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事实,无论是铵态氮还是硝态氮都可以作为植物生长和高产的良好氮源,究竟哪种肥料施用效果好,有发展前景,需要根据作物、土壤、肥料的性状来确定,更需要深入解读植物吸收铵态、硝态两种形态氮素营养的生理性质。 A: 植物中氮素的主要来源 植物可以利用的氮素形态主要是铵态氮、硝态氮,也能少量吸收一些简单的有机含氮化合物如氨基酸、酰胺(如尿素)等。空气中含有近79%的氮气,只有某些微生物(包括与高等植物共生的固氮微生物)才能利用,大多数植物没有这一本领。而植物吸收的氮素主要来自它们生存的介质——土壤。土壤本身存在的氮素并不多,而且土壤中的氮素并不能被植物全部利用,植物能利用的仅是其中一小部分,即土壤中存在的铵态、硝态氮,而一些有机氮素,如简单的氨基酸、酰胺等也能被作物吸收利用,但其数量很少,又会被微生物转化成其他形态,难以在土壤长期存留;植物对其吸收也远不如无机氮容易,这些有机氮只能使植物存活,而不能使其丰产。 B: 形态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应 植物在吸收和代谢两种形态的氮素上存在不同。首先,铵态氮进入植物细胞后必须尽快与有机酸结合,形成氨基酸或酰胺,铵在植物体内的积累对植物毒害作用较大。硝态氮在进入植物体后一部分还原成铵态氮,并在细胞质中进行代谢,其余部分可“贮备”在细胞的液泡中,有时达到较高的浓度也不会对植物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单纯施用硝态氮肥一般不会产生不良效果,而单纯施用铵态氮则会发生铵盐毒害,在水培条件下更易发生。 植物为什么不按其需要有计划地吸收,而要奢侈地吸收硝态氮,并“贮备”于液泡中呢?研究表明,硝态氮在营养器官生长时期大量累积是一切植物的共性,随着植物不断生长,体内的硝态氮含量越来越少。据了解,植物在营养生长阶段大量地吸收营养物质,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当前生长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供给后期生长的需要。硝态氮在植物体中累积是植物的“贮备”措施,也是适应逆境的表现。营养生长期累积的硝态氮多,即使后期土壤供应养分不足,植物仍能很好地生长和发育;累积的硝态氮越多,后期生长发育越良好。另外,NO3-在液泡内还是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在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合成减少,液泡内有机物含量下降时,NO3-可替代它们起渗透调节作用,这种调节需要的能量也低。 虽然铵、硝态氮都是植物根系吸收的主要无机氮,但由于形态不同,也会对植物产生不同效应。

氨与铵态氮肥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二节氮的循环 第2课时氨与铵态氮肥 【学习目标】 1.通过分类、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逐步掌握氨与铵盐的相关性质,通过比较和评价来 确定实验室制氨气的反应原理。 2.通过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感受氨、铵盐与农业生产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我们的农业情感,增强 社会责任感。 【学习探究过程】

【实验4】实验室制氨气 ①②③ 注意事项: 棉花的作用?反应原理: 反应装置: 收集方法: 如何验满: 多余气体如何处理:注意事项: 1.制备干燥氨气所需的药品是() A.NH4Cl溶液、NaOH溶液、浓H2SO4B.饱和氨水、浓H2SO4 C.NaOH溶液、NH4Cl晶体、浓H2SO4D.NH4Cl固体、碱石灰、氢氧化钙2.检验铵盐溶液的方法是:将待测物质取出少量,放在试管中,然后() A.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检验 B.加强碱溶液后加热,再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C.加热,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检验 D.加烧碱溶液后加热,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检验 3.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①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该实验的原理是。 ②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图3装置,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_______。 A .Cu 与稀盐酸 B .NaHCO 3溶液与NaOH 溶液 C .CaCO 3与稀H 2SO 4 D .NH 4HCO 3与稀盐酸 (3)在图4锥形瓶中加入酒精,瓶外放一水槽,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 A .浓硫酸 B .食盐 C .硝酸钾 D .硫酸铜 (4)从产生喷泉的原理分析,图1、2是________上部烧瓶内的压强。图3是________下部锥形瓶内气体的压强(均填“增大”或“减小”)。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装置图________原理相似。 4. NH 3及其盐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用NH 4Cl 和Ca(OH)2制备NH 3,反应发生、气体收集和尾气处理装置依次为________。 (2)按下图装置进行NH 3性质实验。 ①先打开旋塞1,B 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 , 原因是 _________, 稳定后,关闭旋塞1。 ②再打开旋塞2, B 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铵态氮肥的种类

铵态氮肥的种类 铵态氮主要是指液态氨、氨水,以及氨跟酸作用生成的铵盐,铵态氮肥易被土壤胶体吸附,部分进入粘土矿物晶层。铵态氮肥的种类有好几种,下面我们一起了解铵态氮肥的种类。 铵态氮肥的种类 1、液氨 液氨的密度0.617g/cm3,沸点-33.3℃,约含氮82%.氨在700MPa才能在常温下凝成液态。液氨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气化后遇水生成氨水,所以是碱性氮肥。液氨跟肌肤接触会造成严重冻伤,所以它在输送、施用时要有专门的设备和技术,还要有相应的防护措施。氨水它一般由合成氨溶于水制成,是碱性氮肥。 必须指出的是,液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和腐蚀性以及挥发性,不可能直接用于施肥。必须配置成稀氨水。常见浓氨水的浓度一般为18~21%,含氮15~17%.使用时要掺水稀释,并应深施,以防止氨挥发。氨水在常温下存放在露天,两天后氨的损失可达90%.为了减少损失,许多化肥厂在氨水中通入一些二氧化碳,制成碳化氨水。同时稀氨水最适合施用在偏酸性的土壤中,这样不但土壤的酸性可以防止氨气挥发,同时也可以起到调节酸碱度的作用。 2、碳酸氢铵 碳酸氢铵简称碳铵,也叫重碳酸铵。它由氨水吸收二氧化碳制成,产

品是白色细粒结晶,含氮17%左右,有强烈氨臭味。它的水溶液呈碱性,pH值约为8(只要不是太稀,浓度对pH值的影响不大)。在20℃左右,碳酸氢铵基本上是稳定的,温度升高、湿度大时容易分解。3、硫酸铵 硫酸铵简称硫铵,由氨跟硫酸反应制得,产品是白色结晶,含氮20~21%.水解后的溶液呈酸性,所以硫酸铵属酸性氮肥。长期施用硫酸铵,土壤里形成较多硫酸钙,会破坏土壤结构,发生板结。在排水不良的水田中受厌氧菌的作用,SO2-4会还原成H2S,使水稻等作物的根部中毒发黑,因此,它的生产和施用日渐减少。但是,葱、蒜、麻、马铃薯、油菜等喜硫、忌氯作物仍要施硫酸铵。 4、氯化铵 氯化铵简称氯铵。产品是白色晶体,含氮24~25%.它也容易水解,水解后的溶液呈酸性,也是酸性氮肥。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氯化铵,虽然有氯离子积累,影响“忌氯”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但在我国降雨量较多的大部分地区,并没有明显的影响。在盐碱地、年降雨量少以及玻璃温室、塑料大棚内,要少用或不用氯化铵,以防止氯离子积累而加重盐害。 5、硝酸铵 硝酸铵简称硝铵,一般含氮量低于35%,但是该化肥使用时需防爆处理。

高中化学--氨与铵态氮肥学案

高中化学--氨与铵态氮肥学案 、铵盐的物理、化学[学习目标] 1.能依据物质类别和元素化合价列举、描述、辨识NH 3 、铵盐的主要化学性质。2.能性质及其实验现象,能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NH 3 、铵盐的性质和转化关系设计制备、分离、检验等简单实验的方案。3.能依据氨、铵利用NH 3 盐的性质,分析科学实验、生产、生活以及环境中的某些常见问题,说明妥善保存合理使用氨、铵盐的常见方法。4.能分别说明氨、铵盐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和对环境的影响。 1.氨气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3)氨水的性质

(4)氨的用途 ①氨是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13硝酸、铵盐和纯碱的原料。 ②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14制冷剂。 2.铵盐 □ 15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1)物理通性:都是无色或白色晶体,□16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不稳定性: a .NH 4Cl 受热分解:□ 17NH 4Cl =====△ NH 3↑+HCl↑。 b .NH 4HCO 3受热分解:□18NH 4HCO 3=====△ NH 3↑+H 2O +CO 2↑。 ②与碱的反应: a .固体反应:NH 4Cl 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2NH 4 Cl +Ca(OH)2 =====△ CaCl 2 +2NH 3 ↑+2H 2 O 。 b .溶液中铵盐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加热):

□20NH+ 4 + OH -===== △ NH 3 ↑+H 2 O。 c.稀溶液中铵盐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加热): □21NH+4+OH-===NH3·H2O。 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一、氨的性质及应用 [交流研讨] 1.通常状况下,1升水可溶解700升氨气(已知通常状况下的V m=25 L·mol-1),得氨水

根据氮肥中氮素化合物的形态将氮肥分为铵态氮肥

根据氮肥中氮素化合物的形态将氮肥分为铵态氮肥、硝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凡是氮素以铵离子或气态氨形态存在的,就属于铵态氮肥,如液体氨、氨水、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凡是含硝酸根的氮肥就属于硝态氮肥,如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钙、硝酸铵等。而尿素以分子态形式存在,属于酰胺态氮肥。 硝态氮和铵态氮能够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他们施入土壤后的行为以及进入植物体内的代谢是不同的,因此作为植物氮源也各有利弊。 农业化学性 肥料施入土壤,与土壤、植物相互作用的性质,常被称为农化性质。首先,硝酸根带负电荷,不易被带负电荷为主的土壤胶体吸附;铵离子带正电荷,容易被土壤媳妇,不仅吸附在土壤表面,还可进入粘土矿物的晶体中,成为固定态铵离子,因此,硝态氮主要存在于土壤溶液中,移动性大,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也容易随雨水流失。而安泰但主要被吸附和固定在土壤胶体表面和胶体晶格中,移动性较小,比较容易被土壤“包存”。其次,不同形态的氮在土壤中会相互转化。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通气条件下,在土壤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尿素水解为铵态氮,铵态氮氧化为硝态氮。因此,早春低温季节尿素和铵态氮的转化比较慢,夏季高温季节转化快。在旱地土壤中硝态氮往往多于铵态氮,而在水田土壤中硝态氮很少。第三,在土壤湿度过大。通气不良和有新鲜有机物存在的情况下,硝态氮在微生物作用下可还原成氧化亚氮,氧化氮和氮气,这种反硝化作用是硝态氮损失的主要途径之一。硝态氮从土壤中损失的主要途径是氨挥发。 因此,硝态氮肥适宜于气候较冷凉的地区和季节,在旱地分次施用,肥效快而明显,但不宜在高温、多雨的水田地区使用;铵态氮肥适宜于水田,也适宜于旱地使用,但适用于土壤表面或撒施于水田,氨挥发的损失较大。 简易识别肥料真伪的方法,概括为五个字“看、摸、嗅、烧、湿”。 一、看: (1)肥料包装。正规厂家生产的肥料,其外包装规范、结实。一般注有生产许可证、执行标准、登记许可证、商标、产品名称、养分含量(等级)、净重、厂名、厂址等;假冒伪劣肥料的包装一般较粗糙,包装袋上信息标示不清,质量差,易破漏。 (2)肥料的粒度(或结晶状态)。氮肥(除石灰氮外)和钾肥多为结晶体;磷肥多为块状或粉末状的非晶体,如钙镁磷肥为粉末状,过磷酸钙则多为多孔、块状:优质复合肥粒度和比重较均一,表面光滑,不易吸湿和结块。如:俄罗斯产三元素复合肥(16*16*16)和美国二铵。面假劣肥料恰恰相反,肥料颗粒大小不均、粗糙、湿度大、易结块。 (3)肥料的颜色。不同肥料有其特有的颜色,氮肥除石灰氮外几乎全为白色,有些略带黄褐色或浅蓝色(添加其它成分的除外);钾肥白色或略带红色,如磷酸二氢钾呈白色;磷肥多为暗灰色,如过磷酸钙、钙镁磷肥是灰色,磷酸二铵为褐色等,农民朋友可依此做大致的区分。 二、摸:将肥料放在手心,用力握住或按压转动,根据手感来判断肥料。利用这种方法,判别美国二铵较为有效,抓一把肥料用力握几次,有“油湿”感的即为正品,而干燥如初的则很可能是用倒装复合肥冒充的。此外,用粉煤灰冒充的磷肥,也可以通过“手感”,进行简易判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