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唯物论及认识论知识点整理

唯物论及认识论知识点整理

唯物论及认识论知识点整理
唯物论及认识论知识点整理

唯物论

一、物质

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唯一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3.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素质和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3)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二、运动

1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3)反对两种错误倾向: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如慧能的

“仁者心动”,毕尔生的“万物只在概念中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提示:形而上学要么否认运动,要么只承认机械运动) 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静止的含义: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

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三、规律

1 .含义: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不是外部强加的、现象的、偶然的、易变的联系)

2.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4.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正确发挥主观能

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客观性为前提。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

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于人类。

(2)因此,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意识

1.意识的本质

(1)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咼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3)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2.意识的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

(1)特点:目的性、计划性、自主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表现:

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B.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认识论

一、实践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都是以人为主体、以

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是由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的主体、

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的客观性决定的。)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人的活动,实践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3.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活动。

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新问题、产生新要求,推动人们去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二、认识

1.含义:人的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2.认识的过程

(1)认识的反复性:认识具有反复性的过程:认识受主客体的限制,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的无限性:认识无限性的过程: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的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3.认识的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三、真理

(1)含义: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标志主观同客

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2)性质:

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四、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原理及方法论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既能能动地认识世界,又能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重视意识的反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1】: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是普遍存在的, 世界上的事物存在和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

【方法论1】: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原理2】: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方法论2】: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

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方法论】①要重视实践,积极参加实践活动。②要树立正确的认识, 充分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③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5、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的原理及方法论(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原理)

【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