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奥赛例题(原理部分)

奥赛例题(原理部分)

奥赛例题(原理部分)
奥赛例题(原理部分)

奥赛习题(原理部分)

化学平衡

一、将纯H2S通入放有固态FeCl2并已抽真空的密闭烧瓶内,加热烧瓶到329.9℃,并恒温,四天后假定已达到平衡。此时烧瓶中含有两种固体FeCl2和FeS1+x,气相仅有H2S、HCl 和H2,其分压分别为30.3、81.1和5.69kPa。①求化学式FeS1+x中的x值;②写出烧瓶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相当于1mol FeCl2而言);③求出其K0。

二、对于反应:2NO2(g)≒N2O4(g),若开始时,NO2的压力为p,密度为ρ0。维持压力p和温度不变,使其达到平衡,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ρ。求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K p?

三、在1升密闭容器内523K时装入1.204molPCl5,有0.204mol分解为PCl3和Cl2,求等温下1. 压力减小一半,2. 体积增大一倍,在新平衡体系中各物质浓度。

四、将3体积H2和1体积N2混合,在673K和总压为5000kPa下,达到平衡,其生成NH3反应的K0为1.64×10-4,求平衡时NH3的产率。

五、草酸是二元弱酸H2C2O4、HC2O4-和C2O42-的相对量关系式为:

a0=[H2C2O]/c,a1=[HC2O4-]/c,a2=[C2O42-]/c

式中c是总浓度。已知当a0=a1时,pH=1.23;当a1=a2时,pH=4.19。试求①H2C2O4的Ka,1和Ka,2;②pH=1.23和pH=4.19时的a0、a1和a2;③pH=5.00时,0.100mol·dm-3H2C2O4溶液中[C2O42-]。

六、10cm30.20mo l·L-1NH4+的乙醇溶液与10cm30.20mo l·L-1乙醇钠的乙醇溶液混合,求NH4+的浓度。(乙醇自电离常数K=8.0×10-20 NH4+在乙醇中的常数Ka=1.0×10-10)

七、求CaF2在pH=3.000缓冲溶液中的溶解度。(Ksp=2.50×10-11 Ka=6.60×10-4)

八、求下列溶液的pH值

1. 0.1mo l·L-1NH4CN (Kb NH3=1.76×10-5 Ka HCN=6.2×10-10)

2. 0.1mol·L-1Na2S (Ka2H2S=1.2×10-15)

3. 0.1mo l·L-1(NH4)2S (Ka1H2S=5.7×10-8)

4. 0.008mo l·L-1Ca(OH)2中通CO2至沉淀恰好全溶(Ksp=8.7×10-9 Ka2H2CO3=

5.6×10-11 )

九、某一元弱HA( 未知量)溶于60.00ml水中,用0.5000mo l·L-1NaOH中和,中和50%时pH=5.0000至计量点时pH=9.0000,求HA的量。

十、求反应:2Ag2S(s)+8CN-(aq)+O2(g)+2H2O(l)=4[Ag(CN)2]-(aq)+2S(s)+4OH-(aq)的平衡常数.(Ksp,Ag2S=6.0×10-50,K稳,Ag(CN)2-=1.3×1021,φ0S/S2-=-0.48V,φ0O2/OH-=0.40V)

氧化还原反应

一、铬(Cr)位于周期表中ⅥB族元素,化合价可以是O→+6的整数价态。

1.在特定条件下,K2CrO4与H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化合物A,A是一种钾盐(不带结晶水),含有43.05%的O。写出A的化学式和结构简式,并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在特定条件下,K2Cr2O7与H2O2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并用乙醚萃取,得到化合物B,B是一种分子晶体,含有46.6%的O。写出B的化学式和结构简式,并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二、镀铬通常是以电解铬酸溶液的方法进行。阴极是欲镀铬的物体,阳极是惰性电极,电解液为铬酐水溶液,若电解时使用1500A的电流,通电10.0小时,阴极的质量增加了

0.679kg,阴极和阳极放出的气体体积比V阴/V阳=1.603。

1.求主反应(铬沉积)的电流效率。

2.若副反应仅为水的电解,求阴极和阳极放出气体体积之比。

3.求实际副反应(水的电解)的电流效率。

三、已知ΦB0H2O/H2=-0.8288V, 试设计一个原电池(用电池符号表示),写出电极反应,并以此计算水的离子积常数。

四、已知K稳[Ag(CN)2-]=1.00×1021 KspAgCN=1.20×10-16,Ka HCN=4.93×10-10,求AgCN在含0.100mol·L-1HCN的pH=4.000的缓冲溶液(由Hac和NaAc组成)中的溶解度(以mol·L-1表示)

五、已知ΦA0HBr/Br2=1.60V,ΦB0BrO-/Br2=0.335V 求KaHBrO

六、设计一个甲烷-空气碱性燃料电极,写出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提高电池液碱度对Φ和E有何影响?

七、金属X的含氧酸钾盐是一种深褐色固体A,其中含钾元素19.84%;A在浓硫酸作用下得到红色晶体B,B是X的氧化物,含氧48.0%;将1.000g A溶于,加入足量酸性KI 溶液,然后再用1.000mol/L的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消耗体积22.83mL。

1.通过计算确定X的元素符号和B的化学式,并写出X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2.通过计算确定A的化学式,并写出A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A与浓硫酸作用得到B的化学方程式;

4.B也具有强氧化性:①乙醇能在B的固体中燃烧;②乙醇能被B的酸性溶液氧化为乙醛。写出①②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②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途。

5.被KI还原的A溶液中可析出一种重要的矾,含有7.829%的K+和10.41%的X离子。请写出该矾的化学式。

八、(05.05.t9)在金电极之间,以一定电流通过AuCl4-溶液。经过10min,阴极重量增加了1.314g。

1.写出阴极反应方程式;

2.试问在此过程中,有多少电荷经过?电流是多少?

3.在1.000×105Pa,25.0℃下,阳极可释放出多少体积的气体。

4.在电解AuCl4-溶液的过程中,溶液需要快速搅拌,请明确解释为什么搅拌在这个过程中如此重要?

数值分析典型习题

特别声明:考试时需带计 算器作辅助计算 1.2015x *=是经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值,则其相对误差* r e ≤-31 104 ?. 2. 01(),(), ,()n l x l x l x 是以01,, ,n x x x 为节点的拉格朗日插值基函数,则 3.设(0)1(1)3(2)4(3)2f =,f =,f =,f =,[0123]f =,,,1 3 - . 4. 利用Simpson 公式求?2 1 2dx x = 7.3 5. 设求积公式1 0()d (),(1)n k k k f x x A f x n ≈≥∑?=是Gauss 型求积公式,则3 n k k k A x == ∑1 .4 6. 数值微分公式(2)(2) ()i i i f x h f x h f x h +≈ --'的截断误差为 2().O h 7. 设1101A ?? = ??? ,则A 的谱半径()A ρ= 1 ,A 的条件数1cond ()A = 4. 8. 用牛顿下山法求解方程3 03 x x -=根的迭代公式是 2 13 3(1),3n n n n x x x x x λ+-=-- 下山条件是 1()().n n f x f x +< 9.对任意初始向量(0)x 及任意向量f ,线性方程组的迭代公式(1)()(0,1,2,)k k k +=+=x Bx f ,迭代序列()k x 收敛于方程组的精确解x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1.ρ

7-7-5 容斥原理之最值问题.教师版

1. 了解容斥原理二量重叠和三量重叠的内容; 2. 掌握容斥原理的在组合计数等各个方面的应用. 一、两量重叠问题 在一些计数问题中,经常遇到有关集合元素个数的计算.求两个集合并集的元素的个数,不能简单地把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而要从两个集合个数之和中减去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即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用式子可表示成:A B A B A B =+-(其中符号“”读作“并”,相当于中文“和”或者“或”的意思;符号“”读作“交”,相当于中文“且”的意思.)则称这一公式为包含与排除原理,简称容斥原理.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 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 包含与排除原理告诉我们,要计算两个集合A B 、的并集A B 的元素的个数,可分以下两步进行: 第一步:分别计算集合A B 、的元素个数,然后加起来,即先求A B +(意思是把A B 、的一切元素都“包含”进 来,加在一起); 第二步:从上面的和中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即减去C A B =(意思是“排除”了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 二、三量重叠问题 A 类、 B 类与 C 类元素个数的总和A =类元素的个数B +类元素个数C +类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B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同时是A 类、B 类、C 类的元素个数.用符号表示为:A B C A B C A B B C A C A B C =++---+.图示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 7-7-5.容斥原理之最值问题 1.先包含——A B + 重叠部分A B 计算了2次,多加了1次; 图中小圆表示A 的元素的个数,中圆表示B 的元素的个数, 1.先包含:A B C ++ 重叠部分A B 、B C 、C A 重叠了2次, 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 B C A B B C A C ++---

数值分析典型例题

第一章典型例题 例3 ln2=0.…,精确到10-3的近似值是多少 解 精确到10-3=,即绝对误差限是=, 故至少要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才可以。ln2 第二章典型例题 例1 用顺序消去法解线性方程组 ??? ??1 -=4+2+4=+2+31 -=4++2321 321321x x x x x x x x x 解 顺序消元 ?? ?? ??????---???→???????????---????→???????????--=-?+-?+-?+1717005.555.00141 25.025.105.555.001412142141231412]b A [)3()2/1()2/3(231312r r r r r r M 于是有同解方程组 ?? ? ??-==--=++17175.555.0142332321x x x x x x 回代得解 x 3=-1, x 2=1,x 1=1,原线性方程组的解为X =(1,1,-1)T 例2 取初始向量X (0)=(0,0,0)T ,用雅可比迭代法求解线性方程组 ??? ??5 =+2+23=++1=2-2+321 321321x x x x x x x x x 解 建立迭代格式 ???????+--=+--=++-=+++5223122) (2)(1)1(3 ) (3)(1)1(2 ) (3)(2)1(1k k k k k k k k k x x x x x x x x x (k =1,2,3,…)

第1次迭代,k =0 X (0)=0,得到X (1)=(1,3,5)T 第2次迭代,k =1 ???????-=+?-?-=-=+--==+?+?-=3 532123 351515232)2(3) 2(2)2(1x x x X (2)=(5,-3,-3)T 第3次迭代,k =2 ???????=+-?-?-==+---==+-?+-?-=1 5)3(2521 3)3(511)3(2)3(2)2(3) 3(2)3(1x x x X (3)=(1,1,1)T 第4次迭代,k =3 ???????=+?-?-==+--==+?+?-=1 512121 311111212)2(3) 2(2)2(1x x x X (4)=(1,1,1)T 例4 证明例2的线性方程组,雅可比迭代法收敛,而高斯-赛德尔迭代法发散。 证明 例2中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A =?? ?? ? ?????-122111221 于是 D =?? ?? ??????100010001 D -1=D ??????????=022001000L ~ ????? ?????-=000100220U ~ 雅可比迭代矩阵为

大学物理上册期末考试重点例题

大学物理上册期末考试 重点例题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习题 1-4一质点在xOy 平面上运动,运动方程为 x =3t +5, y = 2 1t 2 +3t -4.(SI ) (式中t 以 s 计,x ,y 以m 计.) (1)以时间t 为变量,写出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 (2)求出t =1 s 时刻和t =2s 时刻的位置矢量,并计算这1秒内质点的位移; (3)计算t =0 s 时刻到t =4s 时刻内的平均速度; (4)求出质点速度矢量表示式,并计算t =4 s 时质点的速度; (5)计算t =0s 到t =4s 内质点的平均加速度; (6)求出质点加速度矢量的表示式,并计算t =4s 时质点的加速度。 (请把位置矢量、位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都表示成直角坐标系中的矢量式). 解:(1)质点位置矢量 21 (35)(34)2r xi yj t i t t j =+=+++-m (2)将1=t ,2=t 代入上式即有 211 [(315)(1314)](80.5)2t s r i j m i j m ==?++?+?-=- 221 [(325)(2324)](114)2 t s r i j m i j ==?++?+?-=+m 21(114)(80.5)(3 4.5)t s t s r r r i j m i j m i j m ==?=-=+--=+ (3) ∵ 20241 [(305)(0304)](54)2 1 [(345)(4344)](1716)2 t s t s r i j m i j m r i j m i j m ===?++?+?-=-=?++?+?-=+ ∴ 1140(1716)(54)(35)m s 404 t s t s r r r i j i j v m s i j t --==-?+--= ==?=+??-

奥赛例题及答案—极限法

练习题六:极限法 A1、物体A 在倾斜角为θ的斜面上运动,如图所示。若初速度为0v ,它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为μ,在相同的情况下,A 上滑与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 θθμθμθsin cos cos sin -- B. θμθθμθcos sin cos s -+in C. θ μtan + D. θ μθθμcos sin cos - A2、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为m 0的平盘,盘中有一物体,质量为m 。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自然长度伸长了L 。今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L 后停止,然后松手放开。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内,则刚松开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 A )。 A. mg L L )1(?+ B.g m m L L ))(1(0++? C. Lmg ? D. g m m L L )(0+? A3、如图所示,两点电荷所带电量均为+Q ,A 处有一电子沿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运动,方向指向O 点。设电子原来静止,A 点离O 点足够远,电子只受电场力作用,那么电子的运动状态是( )。 A A.先匀加速,后匀减速; B.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 C.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 D.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最后变为零。 用极限法考虑问题时,在选定的区域内所研究的物理量必须是连续单调变化的。在本题中,A 到O 变化区域内,加速度a 并不是单调变化的,为什么也可以应用极限法呢?实际上我们选用了两个特殊点A 和O 点,只研究了这两个点附近区域a 的变化。在A 点和O 点附近区域内a 仍是单调变化的。在A 和O 之间还存一个a 为极大值的位置B 。从A 到B ,a 是单调增大的,从B 到O ,a 是单调减小的。将A 到O 分成两个单调区域,极限法可以使用了。 A4、设地球的质量为M ,人造卫星的质量为m ,地球的半径为R 0,人造卫星环绕地球做圆 A θ m 0 m O +Q +Q

数值分析典型习题资料

数值分析典型习题

特别声明:考试时需带计 算器作辅助计算 1.2015x *=是经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值,则其相对误差* r e ≤ -31 104 ?. 2. 01(),(),,()n l x l x l x L 是以01,,,n x x x L 为节点的拉格朗日插值基函数,则 3.设(0)1(1)3(2)4(3)2f =,f =,f =,f =,[0123]f =,,,1 3 - . 4. 利用Simpson 公式求?2 1 2dx x = 7.3 5. 设求积公式1 0()d (),(1)n k k k f x x A f x n ≈≥∑?=是Gauss 型求积公式,则3 n k k k A x == ∑1 .4 6. 数值微分公式(2)(2) ()i i i f x h f x h f x h +≈ --'的截断误差为 2().O h 7. 设1101A ?? = ??? ,则A 的谱半径()A ρ= 1 ,A 的条件数1cond ()A = 4. 8. 用牛顿下山法求解方程3 03 x x -=根的迭代公式是 2 13 3(1),3n n n n x x x x x λ+-=-- 下山条件是 1()().n n f x f x +< 9.对任意初始向量(0)x 及任意向量f ,线性方程组的迭代公式(1)()(0,1,2,)k k k +=+=L x Bx f ,迭代序列()k x 收敛于方程组的精确解x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1.ρ

大学物理期末考试经典题型(带详细答案的)

例1:1 mol 氦气经如图所示的循环,其中p 2= 2 p 1,V 4= 2 V 1,求在1~2、2~3、3~4、4~1等过程中气体与环境的热量交换以及循环效率(可将氦气视为理想气体)。O p V V 1 V 4 p 1p 2解:p 2= 2 p 1 V 2= V 11234T 2= 2 T 1p 3= 2 p 1V 3= 2 V 1T 3= 4 T 1p 4= p 1V 4= 2 V 1 T 4= 2 T 1 (1)O p V V 1 V 4 p 1p 21234)(1212T T C M m Q V -=1→2 为等体过程, 2→3 为等压过程, )(2323T T C M m Q p -=1 1123)2(23RT T T R =-=1 115)24(2 5RT T T R =-=3→4 为等体过程, )(3434T T C M m Q V -=1 113)42(2 3 RT T T R -=-=4→1 为等压过程, )(4141T T C M m Q p -=1 112 5)2(25RT T T R -=-= O p V V 1 V 4 p 1p 21234(2)经历一个循环,系统吸收的总热量 23121Q Q Q +=1 112 13 523RT RT RT =+=系统放出的总热量1 41342211 RT Q Q Q =+=% 1.1513 2 112≈=-=Q Q η三、卡诺循环 A → B :等温膨胀B → C :绝热膨胀C → D :等温压缩D →A :绝热压缩 ab 为等温膨胀过程:0ln 1>=a b ab V V RT M m Q bc 为绝热膨胀过程:0=bc Q cd 为等温压缩过程:0ln 1<= c d cd V V RT M m Q da 为绝热压缩过程:0 =da Q p V O a b c d V a V d V b V c T 1T 2 a b ab V V RT M m Q Q ln 11= =d c c d V V RT M m Q Q ln 12= =, 卡诺热机的循环效率: p V O a b c d V a V d V b V c ) )(1 212a b d c V V V V T T Q Q (ln ln 11-=- =ηT 1T 2 bc 、ab 过程均为绝热过程,由绝热方程: 11--=γγc c b b V T V T 1 1--=γγd d a a V T V T (T b = T 1, T c = T 2)(T a = T 1, T d = T 2) d c a b V V V V =1 212T T Q Q -=- =11η p V O a b c d V a V d V b V c T 1T 2 卡诺制冷机的制冷系数: 1 2 1212))(T T V V V V T T Q Q a b d c ==(ln ln 2 122122T T T Q Q Q A Q -= -== 卡ω

容斥原理问题

容斥原理问题——基础学习 一、解答题

2、两个集合容斥原理例1:四年级一班有54人,定阅《小学生优秀作文》和《数学大世界》两种读物的有13人,订阅《小学生优秀作文》的有45人每人至少订阅一种读物,订阅《数学大世界》的有多少人?() A.13 B.22 C.33 D.41 【答案】B 【解题关键点】设A={定阅《小学生优秀作文》的人},B={订阅《数学大世界》的人},那么A∩B={同时订阅两本读物的人},A∪B={至少订阅一样的人},由容斥原则,B= A∪B+A∩B-A=54+13-45=22人。 【结束】 3、两个集合容斥原理例2:五年级有122名同学参加语文、数学考试,每个至少有一门功课取得优秀成绩,其中语文成绩优秀的有65人,数学成绩优秀的有87人。语文、数学都优秀的有多少人?() A. 30 B.35 C.57 D.65 【答案】A

【解题关键点】此题是典型的两个集合的容斥问题,因此,可以直接有两个集合的容斥原理得到,语文和数学都优秀的学生有65+87-122=30人。 【结束】 4、两个集合容斥原理例3:学校文艺组每人至少会演奏一种乐器,已知会拉手提琴的有24人,会弹电子琴的有17人,其中两样都会的有8人。这个文艺组共有多少人?()A.25 B.32 C.33 D.41 【答案】C 【解题关键点】设A={会拉手提琴的},B={会弹电子琴的},因此A∪B ={文艺组的人},A∩B={两样都会的},由两个集合的容斥原理可得:A∪B=A+B- A∩B=24+17-8=33。 【结束】 5、两个集合容斥原理例4:某班有36个同学在一项测试中,答对第一题的有25人,答对第二题的人有23人,两题都答对的有15人,问多少个同学两道题都没有答对?()A.1 B.2 C.3 D.4 【答案】C 【解题关键点】有两个集合的容斥原理得到,至少答对一道题的同学有25+23-15=33人,因此两道题都没有答对的同学有36-33=3人。 【结束】

数值分析典型例题

第一章典型例题 例3…,精确到10-3的近似值是多少? 解 精确到10-3=,即绝对误差限是?=, 故至少要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才 可以。ln2? 第二章典型例题 例1 用顺序消去法解线性方程组 解 顺序消元 于是有同解方程组 回代得解 x 3=-1, x 2=1,x 1=1,原线性方程组的解为X =(1,1,-1)T 例2 取初始向量X (0)=(0,0,0)T ,用雅可比迭代法求解线性方程组 解 建立迭代格式 ??? ????+--=+--=++-=+++5223122)(2)(1)1(3) (3)(1)1(2 )(3)(2)1(1k k k k k k k k k x x x x x x x x x (k =1,2,3,…) 第1次迭代,k =0 X (0)=0,得到X (1)=(1,3,5)T 第2次迭代,k =1 X (2)=(5,-3,-3)T 第3次迭代,k =2 X (3)=(1,1,1)T 第4次迭代,k =3

X (4)=(1,1,1)T 例4 证明例2的线性方程组,雅可比迭代法收敛,而高斯-赛德尔迭 代法发散。 证明 例2中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A =?? ?? ? ?????-122111221 于是 D =?? ?? ??????100010001 D -1 =D ?? ?? ? ?????=022001000L ~ ?? ?? ? ?????-=000100220U ~ 雅可比迭代矩阵为 B 0=?? ?? ? ?????--=??????????-??????????-=+--022101220022101220100010001)U ~L ~(D 1 得到矩阵B 0的特征根03,2,1=λ,根据迭代基本定理4,雅可比迭代法收敛。 高斯-赛德尔迭代矩阵为 G =-U ~ )L ~D (1-+ =-?? ?? ??????----=??????????-??????????---=??????????-??????????-2003202200001002201200110010001002201220110011 解得特征根为?1=0,?2,3=2。由迭代基本定理4知,高斯-赛德尔迭代发散。 例5 填空选择题: 1. 用高斯列主元消去法解线性方程组 作第1次消元后的第2,3个方程分别为 。

大学物理典型例题分析

大学物理典型例题分析 第13章光的干涉 例13-1如图将一厚度为l ,折射率为n 的薄玻璃片放在一狭缝和屏幕之间,设入射光波长为λ,测量中点C处的光强与片厚l 的函数关系。如果l =0时,该点的强度为 0I ,试问: (1)点C的光强与片厚l的函数关系是什么; (2)l 取什么值时,点C 的光强最小。 解 (1)在C 点来自两狭缝光线的光程差为nl l δ=- 相应的相位差为 22(1)n l π π ?δλ λ ?= = - 点C 的光强为: 2 14cos 2I I ??= 其中:I1 为通过单个狭缝在点C 的光强。 014I I = (2)当 1(1)()2 n l k δλ =-=-时 点C 的光强最小。所以 1() 1,2,3, 21l k k n λ=-=- 例13-2如图所示是一种利用干涉方法测量气体折射率的干涉示意图。其中T 1 ,T 2 为一对完全相同的玻璃管,长为l ,实验开始时,两管中为空气,在 P 0 处出现零级明纹。然后在T 2 管中注入待测气体而将空气排除,在这过程中,干涉条纹就会移动,通过测定干涉条纹的移 动数可以推知气体的折射率。 设l =20cm ,光波波长589.3nm λ=,空气的折射率1.000276,充一某种气体后,条纹 移动200条,求这种气体的折射率。 解当两管同为空气时,零级明纹出现在P 0处,则从S 1和S 2射出的光在此处相遇时,光程差为零。T 2管充以某种气体后,从S2射出的光到达屏处的光程就要增加,零级明纹将要向下移动,出现在o P ' 处。如干涉条纹移动N条明纹,这样P 0 处将成为第N 级明纹,因此,充气后两 光线在P 0 处的光程差为 S 1 L 1 L 2 T 2 T 1 S 2 S E P 0 P 0 ' 例13-2图 例13-1图

初中数学最值问题典型例题(含答案分析)

中考数学最值问题总结 考查知识点: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点关于线对称”,“线段的平移”。 (2、代数计算最值问题3、二次函数中最值问题) 问题原型:饮马问题造桥选址问题(完全平方公式配方求多项式取值二次函数顶点)出题背景变式:角、三角形、菱形、矩形、正方形、梯形、圆、坐标轴、抛物线等。 解题总思路:找点关于线的对称点实现“折”转“直” 几何基本模型: 条件:如下左图,A、B是直线l同旁的两个定点. 问题:在直线l上确定一点P,使PA PB +的值最小. 方法: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连结A B'交l于 点P,则PA PB A B' +=的值最小 例1、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E是等边三 角形,M为对角线BD(不含B点)上任意一点,将BM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N,连接EN、AM、CM. (1)求证:△AMB≌△ENB; (2)①当M点在何处时,AM+CM的值最小; ②当M点在何处时,AM+BM+CM的值最小,并说明理由; (3)当AM+BM+CM的最小值为 时,求正方形的边长。 A B A' ′ P l

例2、如图13,抛物线y=ax2+bx+c(a≠0)的顶点为(1,4),交x轴于A、B,交y轴于D,其中B点的坐标为(3,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14,过点A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点E,交y轴于点F,其中E点的横坐标为2,若直线PQ为抛物线的对称轴,点G为PQ上一动点,则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H,使D、G、F、H四点围成的四边形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及G、H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15,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T,过点T作x的垂线,垂足为M,过点M作直线M N∥BD,交线段AD于点N,连接MD,使△DNM∽△BMD,若存在,求出点T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容斥原理练习题解析版

容斥原理练习题 【练习 1】47 名学生参加数学和语文考试,其中语文得分 95 分以上的 14 人, 数学得分 95 分以上的 21 人,两门都不在 95 分以上的有 22 人.问:两门都在 95 分以上的有多少人? 【解析】如图,用长方形表示这47 名学生, A 圆表示语文得 分95 分以上的人数,B 圆表示数学得95 分以上的人数,A 与 B 重合的部分表示两门都在95 分以上的人数,长方形内两圆外的部分表示两门都不在95 分以上的人数. 由图中可以看出,全体人数是至少一门在95 分以上的人数与两门都不在95 分以 上的人数之和,则至少一门在95 分以上的人数为: 47 - 22 = 25 (人).根据包含排除法,两门都在95 分以上的人数为:14 + 21 - 25 = 10 (人). 【练习 2】某班有 42 人,其中 26 人爱打篮球,17 人爱打排球,19 人爱踢足球, 9 人既爱打篮球又爱踢足球,4 人既爱打排球又爱踢足球,没有一个人三种球都爱好,也没有一个人三种球都不爱好.问:既爱打篮球又爱打排球的有几人? 【解析】由于全班42 人没有一个人三种球都不爱好,所以全班至少爱好一种球的有42 人.根据包含排除法, 42 =(26 + 17 + 19)-(9 + 4 + 既爱打篮球又爱打排球的人数)+ 0 ,得到既爱打篮球又爱打排球的人数为: 49 - 42 = 7 (人). 95分以上的 数学95分以上的 B 不在 两门95分以上的 语文95分以上的 A 两门都

【练习 3】四(二)班有48 名学生,在一节自习课上,写完语文作业的有30 人,写完数学作业的有20 人,语文数学都没写完的有6 人. (1)问语文数学都写完的有多少人? (2)只写完语文作业的有多少人? 【解析】(1)由题意,有48 - 6 = 42 (人)至少完成了一科作业,根据包含排除原理,两科作业都完成的学生有:30 + 20 - 42 = 8 (人). (2)只写完语文作业的人数=写完语文作业的人数-语文数学都写完的人数,即30 - 8 = 22 (人) 【练习 4】某班学生手中分别拿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旗,已知手中有红旗的共有34 人,手中有黄旗的共有26 人,手中有蓝旗的共有18 人.其中手中有红、黄、蓝三种小旗的有6 人.而手中只有红、黄两种小旗的有9 人,手中只有黄、蓝两种小旗的有4 人,手中只有红、蓝两种小旗的有3 人,那么这个班共有多少人? 【解析】如图,用A 圆表示手中有红旗的,B 圆表示手中有黄旗的,C 圆表示手中有蓝旗的.如果用手中有红旗的、有黄旗的与有蓝旗的相加,发现手中只有红、黄两种小旗的各重复计算了一次,应减去,手中有三种颜色小旗的重复计算了二次,也应减去,那么,全班人数为:(34+ 26 +18)-(9+ 4 + 3)- 6 ? 2 = 50 (人). A B C

数值分析典型例题

数值分析典型例题 例1 对下列各数写出具有5位有效数字的近似值。236.478, 0.00234711, 9.000024, 9.0000343 10?. 解:按照定义,以上各数具有5位有效数字的近似值分别为:236.478, 0.0023471, 9.0000, 9.0000310?。 注意: *x =9.000024的5位有效数字是9.0000而不是9,因为9 是1位有效数字。 例2 指出下列各数具有几位有效数字。2.0004, -0.00200, -9000, 9310?, 23 10-?。 解:按照定义,以上各数的有效数字位数分别为5, 3, 4,1,1 例3 已测得某物体行程* s 的近似值s=800m ,所需时间* s 的近似值为t=35s ,若已知m s s s t t 5.0||,05.0||**≤-≤-,试求平均速度v 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限。 解:因为t s v /=,所以)()(1)()()(2t e t s s e t t e t v s e s v v e -=??+??≈ 从 而 05.00469.035 800 5.0351|)(||||)(|1|)(|22≤≈+?≤+≤t e t s s e t v e 同样v v e v e r )()(≈)()()()(t e s e t e v t t v s e v s s v r r r -=??+??= 所以00205.035 05 .08005.0|)(||)(||)(|≈+≤+≤t e s e v e r r r 因此绝对误差限和相对误差限分别为0.05和0.00205。 例4试建立积分20,,1,05 =+=n dx x x I n n 的递推关系,并研究它的误差 传递。 解:151 --= n n I n I ……………………………………………..…...(1) 5ln 6ln 0-=I ,计算出0I 后可通过(1)依次递推计算出1I ,…,20I 。 但是计算0I 时有误差0e ,由此计算出的1I ,…,20I 也有误差,由(1)可 知近似值之间的递推关系为 151 --= n n I n I ……………………………………………….…..(2) (1)-(2)可得 01)5(5e e e n n n -=-=-,由0I 计算n I 时误差被放大了n 5倍。所以(1)不稳 定。 (1) 可以改写为 n I I n n 51 511+ -=- ……………………………………… (3) 如果能先求出20I ,则依次可以求出19I ,…,0I ,计算20I 时有误差,这样根据(3)计算19I ,…,0I 就有误差,误差传播为 n n n e e ?? ? ??-=-511 ,误差依次减少。 例5 用二分法求解方程012)(23=+--=x x x x f 在区间[0,1]内的1个实根,要求有3为有效数字。 解:因为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