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蝌蚪原文级教学过程

小蝌蚪原文级教学过程

小蝌蚪原文级教学过程
小蝌蚪原文级教学过程

1. 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柳树长出了绿色的叶子。

2. 青蛙妈妈在泥洞里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她从泥洞里慢慢地爬出来,伸了伸腿,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碧绿的水草上,生下了许多黑黑的、圆圆的卵。

3. 春风吹着,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青蛙妈妈生下的卵,慢慢地活动起来,变成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

4. 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

5.有一天,鸭妈妈带着小鸭子到池塘来游水。小鸭子跟在妈妈后面,嘎嘎嘎叫着。小蝌蚪看见了,就想起了自己的妈妈。

6.他们你问我,我问你:“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呢?”可是谁也不知道。

7. 他们一齐游到鸭妈妈身边,问:“鸭妈妈,鸭妈妈,您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您告诉我们,她在哪里?”

8. 鸭妈妈亲热地回答说:“看见过。你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找吧!”

9.“谢谢您,鸭妈妈!”小蝌蚪高高兴兴地向前面游去。

10.一条大金鱼游过来了,小蝌蚪看见大金鱼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他们想:一定是妈妈来了,就追上去喊:“妈妈!妈妈!”

11.大金鱼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金鱼的妈妈。你们的妈妈肚皮是白的,好孩子,你们去找吧!”

12.“谢谢您!金鱼妈妈!”小蝌蚪又向前面游去。

13.一只大螃蟹从对面游了过来。小蝌蚪看见螃蟹的肚皮是白的,就迎上去大声叫:“妈妈!妈妈!”

14.螃蟹摆着两只大钳子,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只有四条腿,你们看我有几条腿呀?”

15.小蝌蚪一数,螃富有八条腿,就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呀,我们认错了。”

16. 一只大乌龟在水里慢慢地游着,后面跟着一只小乌龟。小蝌蚪游到大乌龟跟前,仔细数着大乌龟的腿:“一条,两条,三条,四条。四条腿!四条腿!这回可找到妈妈啦!”

17.小乌龟一听,急忙爬到大乌龟的背上,昂着头说:“你们认错啦,她是我的妈妈。”

18. 大乌龟笑着说:“你们的妈妈穿着好看的绿衣裳,唱起歌来‘呱呱呱’,走起路来一蹦一跳。好孩子,快去找她吧!”

19.“谢谢您,乌龟妈妈。”小蝌蚪再向前面游过去。

20. 小蝌蚪游呀游呀,游到池塘边,看见一只青蛙,坐在圆圆的荷叶上“呱呱呱”地唱歌。

21.小蝌蚪游过去,小声地问:“请问您:您看见我们的妈妈吗?她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四条腿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白白的肚皮绿衣裳,唱起歌来呱呱呱……”

22.青蛙没等小蝌蚪说完,就“呱呱呱”大笑起来。她说:“傻孩子,我就是你们的妈妈呀,我已经找了你们好久啦!”

23.小蝌蚪听了,一齐摇摇尾巴说:“奇怪!奇怪!为什么我们长得跟您不一样呢?”

24.青蛙笑着说:“你们还小呢。过几天,你们会长出两条后腿来;再过几天,又会长出两条前腿。四条腿长齐了,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就跟妈妈一样了。那时候,你们就可以跳到岸上去捉虫吃啦。”

25.小蝌蚪听了,高兴得在水里翻起跟斗来:“呵!我们找到妈妈了!我们找到妈妈了!”

26. 青蛙扑通一声跳进水里,带着小蝌蚪一块儿游玩去了。

27. 后来小蝌蚪长大了,变成了小青蛙。小青蛙常常跳到岸上捉虫吃,还快活地唱着:“呱呱呱,呱呱呱,我们长大啦!我们长大啦!我们会提虫,捉尽了害虫,保护庄稼。”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昨天,老师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

2.(出示寻人启示)读: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听说一(1)班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板书:小蝌蚪找妈妈)

二、引导看图

1.图片中,哪些是小蝌蚪?小蝌蚪在什么地方?(指名看图)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学生试说: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黑的,长着长尾巴。)

2.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鲤鱼乌龟)教师相机板书:乌龟

三、自学课文

老师提出要求,对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读懂。读后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小蝌蚪找妈妈的?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有什么变化?

四、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1.学习生字新词。

(1)在课文里找出生字,画下来,读一读,相互正音。

(2)同桌相互说说生字的结构特点,然后写一写。

(3)教师重点指导:

蝌蚪,kēdǒu,都是左右结构,虫字旁。群,qún,13笔,左右结构。灰,huī,6笔,半包围结构,右下是“火”。腿,tuǐ,13笔,左右结构,右边是退。姨,yí,9笔,左右结构,左边女字旁,右边夷字边。注意“女”作偏旁时,横不要出头。宽,kuān,三拼音,10笔。嘴,zuǐ,要读准平舌音,注意写好右边的笔画。龟,guī,7笔,注意下边的写法。摆,bǎi,左右结构,13笔,追,zhuī,翘舌音,9笔。要写好右边。肚,dù,左右结构,7笔。鼓,g ǔ,左右结构,13笔,注意写好右边的笔画。

2.试着回答问题:小蝌蚪是什么样的?小蝌蚪怎样长成青蛙的?青蛙长得什么样?

五、课堂练习

认记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

2.听写:蝌蚪一群灰色乌龟宽嘴巴鼓眼睛

3.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二、导学课文

1.导读第1自然段

(1)课文里是怎么描写小蝌蚪的呢?(一群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在池塘里游来游去。)教师一边讲评一边板书:池塘一群黑灰色(2)小蝌蚪现在在做什么呀?(快活地游来游去)

(3)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我们也来快活地读读书,请齐读第一段。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怎么了?(长出了两条后腿。)(师贴长后腿的画于黑板上)(4)小蝌蚪太想念自己的妈妈了,于是鲤鱼妈妈决定帮助它们找妈妈,它是怎样回答的呢?课文又是怎样写的呢?我们就是这群小蝌蚪,再来读读他们的话。(生读蝌蚪的话)(5)(出示——鲤鱼)老师现在来当鲤鱼妈妈,谁来当小蝌蚪,向我打听?(请学生当

小蝌蚪来练习)

(6)交换,学生念鲤鱼妈妈,教师念小蝌蚪。

理解“迎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师生对读,边读边做动作)

(7)从鲤鱼妈妈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蝌蚪妈妈的特点是什么?(四条腿,宽嘴巴。)

2.导读第3自然段

(1)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游啊游,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又长出了两条前腿。)(师贴长前腿的画于黑板上)

小蝌蚪又错把乌龟当妈妈。(乌龟同青蛙一样是四条腿,宽嘴巴)

理解“追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从背后赶上去打招呼)表演动作。

3.导读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读本段。青蛙妈妈什么样?找出描写大青蛙的句子。

板书:四条腿(蹲)宽嘴巴大眼睛(鼓)绿衣裳(披)白肚皮(露)

理解“游过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小蝌蚪找到了真正的妈妈,心里很高兴、很踏实)表演动作。

4.齐读第5自然段。

(1)小蝌蚪象我们同学一样聪明,认定了青蛙就是自己的妈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昵?(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师贴出小蝌蚪尾巴变短的图片)小青蛙以后跟着妈妈做什么?(捉害虫)

5.小结: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专门吃害虫。青蛙善于捕捉害虫,一只青蛙一天要吃害虫40~50只,多的达到200多只。一只青蛙一年能吃15000多只害虫。所以,我们要保护青蛙)

三、课堂练习

1.读写生字新词。

2.仿写句子。

地点有什么样子干什么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色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有一群鹅

有一群小鸡

有一只猴子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看拼音,写汉字。

Qīngwāmāmayǒusìtiáotuǐ,kuānkuāndezuǐba,gǔzhedàyǎnjing,pīzhebìlǜdeyīshang,l?uzhexuěbáidedùpī。

2.说说小蝌蚪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青蛙的——开始什么样?后来呢?教师板书:

大脑袋黑灰色长尾巴→长两条后腿长两条前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了→脱掉了尾巴→换上了绿衣裳。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把课文内容讲一讲

老师提示线索:池塘里……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不知什么时候……

四、总结

课文里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讲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每一段的写法都是一

样的:先写小蝌蚪的变化,再写小蝌蚪看见了谁,最后用对话来结束。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生字、新词,而且知道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作者根据图画的主要内容,合理想象,按顺序写出了这样一篇好文章,对我们今后的看图作文会有帮助。

五、课堂练习

1.说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青蛙和蝌蚪。

2.完成课后习题3。

板书: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变→青蛙

大脑袋→长了两→长了两→尾巴→不见

黑灰的身子条后腿条前腿变短尾巴

长尾巴↓↓↓

找妈妈→鲤鱼→乌龟→大青蛙→捉害虫

小蝌蚪

20、小蝌蚪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5个生字,其中会写“养、成、呢、怎、压、淡、甩”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 3、体会孩子们对小蝌蚪的喜爱,善待小动物。 二、重点难点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背诵课文 2、课文从哪些方面表现了孩子们喜爱小蝌蚪。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个谜语,大家猜猜,看谁最厉害:身子像个小逗 点,摇着一根小尾巴,从小就会吃孑孓,长大吃虫叫呱呱(师可提前将谜 语写到小黑板上)。生:小蝌蚪。师:正确,老师再问,你是从哪里猜出 来是小蝌蚪的呢?同学们都很棒,看样子都见过小蝌蚪哦。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一篇新课文《小蝌蚪》。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右手,跟着老师一起写(板 书课题),朗读课题。 (二)、新授: 1、自读课文。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08面,老师布置个任务给大家, 看谁能又快又好的完成,请小朋友们听清楚老师的任务:课文总共分为 几个自然段?(8个自然段)带着这个问题,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师: 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全文分为多少个自然段?生:举手回答问题。 师:及时表扬。 2、师:现在老师请每个小组,一个小组朗读一段,比比谁读的最棒。生: 各小组依次朗读课文。(朗读过程中,师逐一进行点评,朗读完毕之后,进行朗读小结,注重表扬朗读好的,提醒预习的重要性) 3、师:现在大家看到语文书后面的生字,大家都做好预习了吗?生:做好 了。师:那么老师请一位小老师将生字朗读一遍,其他人注意听他有没 有读正确。(假如都读对了,就及时表扬)好,我们大家再来齐读一遍。 4、师:接下来,我们来学习这些生字。老师会请小老师说,看看你想教大 家写哪个字?有组词吗?有造句吗?(中间变现棒的可以及时表扬) “养”:部首羊,左上右包围结构,注意撇的书写; “成”:先写横再写撇,注意撇不能写太斜; “呢”:右下是匕不是七;可提醒学生口字旁的字与说有关。 “甩”:第一画是竖撇不是竖,最后一笔要弯出来些,“甩”与“用” 给大家区分下; “怎”的上面要写长些; “压”:注意右下有一点;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蝌蚪变青蛙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蝌蚪变青蛙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了解蝌蚪的生长变化。 2、蛙类的成长过程图片。 活动准备: 1、在自然角的鱼缸里,养数条小蝌蚪。 2、蛙类的成长过程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蝌蚪的特征请幼儿猜谜:河里抓青蛙,抓到黑娃娃,大大头来,细尾巴中的黑娃娃是什么?幼儿解放回答。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水里的蝌蚪,并提问:蝌蚪长什么样子?(头大大的、圆圆的,有一条长尾巴,像个音符) 2、请幼儿再看一看每只蝌蚪是否长的一样?幼儿解放发言。 3、蝌蚪是怎样运动的?是用身体的哪个部分让它前进呢?(游动、尾巴) 二、观察蝌蚪的生长过程1、观察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后提问:⑴从小蝌蚪到青蛙会经过哪些变化? ⑵蝌蚪变青蛙是先长出前脚还是后脚? ⑶身体的哪个部分会消失?

⑷变成青蛙后都停在哪里?幼儿解放发言。 2、教师以幼儿用书中蝌蚪的生长过程图统整概念。 三、比较青蛙和蝌蚪1、教师请观察比较蝌蚪和青蛙,然后提问:⑴青蛙长什么样子?(有四只脚,嘴很大、眼睛凹凸的)⑵青蛙是怎样运动的? ⑶青蛙和蝌蚪外形有什么例外?运动方式有什么例外? 2、教师总结幼儿回答并统整概念。 四、观察例外蛙类1、观察例外的蛙类后,提问: ⑴蟾蜍长得好像青蛙,有没有发现它们哪里不一样?(颜色较深、皮肤有疙瘩)⑵树蛙和青蛙哪里不一样?(居住环境例外、脚趾没有蹼有吸盘)2、让幼儿思考后回答,教师再总结说明幼儿的讨论。 活动反思: 能说出青蛙的生长变化,能排列出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根据观察幼儿用书上的内容,能说出两种例外蛙类的外形特征。

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学设计

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学设计 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想: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这是一篇童话,蕴含了从小要学会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图文结合。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素质,我注意了下面几点:1、针对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在语文课中培养他们动脑、动手的能力。在学完每幅画之后,让学生表演有关内容,这样激发课堂氛围,加深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3、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对他们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4、大胆运用心灵换位新教法,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创建和谐的语文课堂。 教学内容: 新课标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第17课,《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2、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图和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2、引导学生理解“迎”、“追”、“跟”的动作。 教具准备:多煤体课件、自制头饰 教学过程: 一、引用谜语,激趣导入。 1、师:圆圆的脑袋黑黝黝,长长的尾巴水中游,长大后是庄稼的好朋友。(小蝌蚪) 2、引出课题:今天啊,小蝌蚪的妈妈不见了,我们一起来帮它们找妈妈,好吗?板书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放第一自然段录音。(出示第一幅图) (1)、师:咦,小蝌蚪在干什么?(在池塘里快活的游来游去)(提问法) (2)、师:小蝌蚪什么样?(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引导观察) (3)、通过回答以上问题,揭示了第一自然段内容。齐读第一自然段。 2、操作出现第二幅图 (1)、引导学生观察,此时的小蝌蚪和原来的小蝌蚪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长出两条后腿)。 (2)、小蝌蚪遇到了谁?问了什么?鲤鱼妈妈说了什么?(学生自己

小蝌蚪变青蛙 教案

小蝌蚪变青蛙(儿童舞蹈)教案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郑伊琳 授课舞目:小蝌蚪变青蛙(儿童舞蹈) 学目标教:1、对学生膝部大幅度屈伸及重心转化的初步训练。 2、对学生进行审美及德育教育。 教学重、难点:1、青蛙碎点步和青蛙横跨步的准确跳法及灵活转换。 2、蝌蚪游泳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准备:舞蹈录像、舞蹈音乐 教学步骤: 一、开始部分: 1、放音乐,老师随音乐朗诵童谣。 小蝌蚪,像黑豆,成群结队水中游, 慌慌忙忙哪里去,我要和你交朋友。 小蝌蚪,摇摇头,转眼就把尾巴丢, 我要变成小青蛙,游到田里保丰收。 (师问:这首童谣有趣吗?童谣的背景音乐好听吗?) 师:这段音乐里还有一段好看的舞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观看舞蹈录像。 (1)你知道这个舞蹈的名字叫什么?(《小蝌蚪变青蛙》) (2)你喜欢舞蹈里的哪个动作?是怎么做的? (请学生自由模仿,体验表演的快乐。) 2、学习小八字步、碎点步、横跨步等基本步伐。 教师讲解示范基本步法。 (1)刚刚小朋友模仿的小青蛙真像,这个动作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小八字步”,两脚的脚跟相碰,脚尖分开,手部动作叫“上折臂”,屈肘手心向外,五指分开,向上。让我们再来学学。 (2)碎点步:小八字步准备,脚尖踮起,快速横着走。 (3)横跨步:小八字步半蹲准备,左脚起往旁边跨出,右脚跟上还原成小八字半蹲位,也可往前跨出。 (学生练习,教师用语言提示,并作个别指导。)

3、学生在基本会跳小八字步,碎点步和横跨步的基础上再观看舞蹈视频。(可以边观看边模仿 舞蹈动作) 4、完整学跳舞蹈。 (1)、前奏 双跪坐团身,双手交叉搭肩。 (2)、第一遍音乐 1-4拍做蝌蚪游水,5-8拍头带动上身抬起,目视前方第7拍还原成起始位。第二个8拍重复第一个8拍动作,第三个8拍蝌蚪游水起身跪坐,双手至上抱圆手,目视1点。第四个8拍双手扶地指尖相对,低头;双脚跳起至小八字位;小跳站起呈小八字位,上折臂扩指,目视1点。 (3)、第二遍音乐 第一个8拍,同学做青蛙横跨步;第二个8拍,青蛙小碎步;第三个8拍,做第一个8拍的反方向动作;第四个8拍重复第二个8拍动作。 (4)、第三遍音乐 1-4拍两人一组,向右向左做青蛙横跨步;5-8拍脚位不变,直膝,两人外侧、内侧手依次对拍,第7拍体对1点小八字半蹲,上折臂扩指;第二个8拍重复第一个8拍动作;第三个8拍的前4拍,左脚直腿后退同时右手向上伸直,左倾头,第3拍右脚收回小八字位直立,上折臂扩指,后4拍重复前4拍动作;第四个8拍重复第三个8拍动作;第五个8拍的前4拍,保持舞姿,小八字位小跳三次,后4拍,双膝打开全蹲,双手扶地指尖相对,第七拍抬头;第六个8拍的前4拍,保持舞姿,右起倾头四次,后4拍,蹬腿直膝,双手扶地呈下前腰状,第七拍起身半蹲,上折臂扩指,目视1点;第七个8拍的前4拍,横跨步,队形变换,后4拍,青蛙碎点步;第八个8拍做第七个8拍的反方向动作。 5、学生听音乐完整练习舞蹈。 (教师和学生一起边跳边用语言提示) 6、巩固练习一遍。 三、结束部分: 讨论交流:你们喜欢青蛙吗?为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及时给予评价) 小结:青蛙能为庄稼捉虫,我们要保护青蛙。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实录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实录 一、激趣导入。(看动画) 1.师:池塘里有一群游来游去的小蝌蚪,这会他们可着急了!因为(生说:他们不知道妈妈在哪里。)他们正准备去找妈妈呢。(板:找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神奇美丽的童话世界,去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的。要求仔细看,认真听。 2.学生欣赏全文动画课件 二、初读课文。 看了动画,大家觉得这个故事怎样?(生说:很有趣。很好看。)是呀,多有趣呀!有位作者把这个故事写得可好啦!同学们想读一读吗?下面就把时间交给同学们自由读书。有两个要求:一、边读边仔细看图,动脑思考,看谁最快读懂这个故事。二、遇到不理解的词句,可做个记号。有什么问题不明白,待会可提出来。(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看看同学们读书后有什么收获。哪个聪明的小朋友来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小蝌蚪最后变成了小青蛙。(师板书:变) 生:我知道了小蝌蚪找到了妈妈,他们的妈妈就是大青蛙。(师贴青蛙图) 生:我知道了小蝌蚪找妈妈时碰到了鲤鱼和乌龟,他们还把乌龟当作自己的妈妈呢。 生:我明白了小蝌蚪长什么样。

师:小蝌蚪长什么样?请看图,说一说。(生答,师强调看图和说话要按顺序说。)课文里哪一段话是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来,自己轻轻读一遍,想想这段话描写的小蝌蚪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我觉得小蝌蚪很可爱,很快活。 生:我觉得小蝌蚪很活泼,很开心。我是从“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中看出来的。 师:谁能把小蝌蚪活泼可爱的样子读出来?(一生有感情地读)读得怎样?(生评论)大家像他一样,读出小蝌蚪的活泼快活。(生齐读) 师: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我还知道了小青蛙会跟着妈妈去捉害虫,所以我们应该保护青蛙。 师:同学们越来越会读书了!很快就弄懂了这么多知识。聪明的同学还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你们有什么问题不明白或者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大胆地提出来吧! 生:我想知道“迎上去”是什么意思。 生:我想知道“追上去”是什么意思。 生:“游哇游”是什么意思?(师请全班同学做动作告诉他) 生:青蛙妈妈为什么丢下小蝌蚪不管?害得他们到处找妈妈?(一生答是因为青蛙妈妈要去捉害虫。师给予肯定,并说也许青蛙妈妈是为了让孩子学会自己独立生活的本领。) 生:小蝌蚪为什么会变成青蛙?

小蝌蚪原文级教学过程

1. 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柳树长出了绿色的叶子。 2. 青蛙妈妈在泥洞里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她从泥洞里慢慢地爬出来,伸了伸腿,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碧绿的水草上,生下了许多黑黑的、圆圆的卵。 3. 春风吹着,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青蛙妈妈生下的卵,慢慢地活动起来,变成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 4. 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 5.有一天,鸭妈妈带着小鸭子到池塘来游水。小鸭子跟在妈妈后面,嘎嘎嘎叫着。小蝌蚪看见了,就想起了自己的妈妈。 6.他们你问我,我问你:“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呢?”可是谁也不知道。 7. 他们一齐游到鸭妈妈身边,问:“鸭妈妈,鸭妈妈,您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您告诉我们,她在哪里?” 8. 鸭妈妈亲热地回答说:“看见过。你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找吧!” 9.“谢谢您,鸭妈妈!”小蝌蚪高高兴兴地向前面游去。 10.一条大金鱼游过来了,小蝌蚪看见大金鱼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他们想:一定是妈妈来了,就追上去喊:“妈妈!妈妈!” 11.大金鱼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金鱼的妈妈。你们的妈妈肚皮是白的,好孩子,你们去找吧!” 12.“谢谢您!金鱼妈妈!”小蝌蚪又向前面游去。 13.一只大螃蟹从对面游了过来。小蝌蚪看见螃蟹的肚皮是白的,就迎上去大声叫:“妈妈!妈妈!” 14.螃蟹摆着两只大钳子,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只有四条腿,你们看我有几条腿呀?” 15.小蝌蚪一数,螃富有八条腿,就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呀,我们认错了。” 16. 一只大乌龟在水里慢慢地游着,后面跟着一只小乌龟。小蝌蚪游到大乌龟跟前,仔细数着大乌龟的腿:“一条,两条,三条,四条。四条腿!四条腿!这回可找到妈妈啦!” 17.小乌龟一听,急忙爬到大乌龟的背上,昂着头说:“你们认错啦,她是我的妈妈。” 18. 大乌龟笑着说:“你们的妈妈穿着好看的绿衣裳,唱起歌来‘呱呱呱’,走起路来一蹦一跳。好孩子,快去找她吧!” 19.“谢谢您,乌龟妈妈。”小蝌蚪再向前面游过去。 20. 小蝌蚪游呀游呀,游到池塘边,看见一只青蛙,坐在圆圆的荷叶上“呱呱呱”地唱歌。 21.小蝌蚪游过去,小声地问:“请问您:您看见我们的妈妈吗?她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四条腿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白白的肚皮绿衣裳,唱起歌来呱呱呱……” 22.青蛙没等小蝌蚪说完,就“呱呱呱”大笑起来。她说:“傻孩子,我就是你们的妈妈呀,我已经找了你们好久啦!” 23.小蝌蚪听了,一齐摇摇尾巴说:“奇怪!奇怪!为什么我们长得跟您不一样呢?” 24.青蛙笑着说:“你们还小呢。过几天,你们会长出两条后腿来;再过几天,又会长出两条前腿。四条腿长齐了,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就跟妈妈一样了。那时候,你们就可以跳到岸上去捉虫吃啦。” 25.小蝌蚪听了,高兴得在水里翻起跟斗来:“呵!我们找到妈妈了!我们找到妈妈了!” 26. 青蛙扑通一声跳进水里,带着小蝌蚪一块儿游玩去了。 27. 后来小蝌蚪长大了,变成了小青蛙。小青蛙常常跳到岸上捉虫吃,还快活地唱着:“呱呱呱,呱呱呱,我们长大啦!我们长大啦!我们会提虫,捉尽了害虫,保护庄稼。”

部编版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塘、脑、袋”等15个生字;规范书写“两、就、哪”等10个生字,并能组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学习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3、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学习兴趣,树立环保意识,教育学生要保护有益的动物。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区别“迎上去”、“追上去”和“游过去”的不同,体会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 教学准备:课件、青蛙及蝌蚪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 (生:认识!) 那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朋友如按好坏来分可分为好朋友和坏朋友。蚜虫是庄稼的坏朋友,那青蛙就是庄稼的好朋友。你们喜欢青蛙吗?那又有谁知道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 (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 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天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二、初识图意。

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么? (幻灯出示第一幅插图)(生答) 2、逐图出示另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化?再连续播放四幅图,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 3、提问:大家看到最后两幅图了吗?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它们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 (生述) 4、小结: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幅图,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现了哪些变化?开头怎样?过了几天怎样?后来又怎么样?最后变成什么了? (生述) 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自轻声朗读课文。 思考: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谁? 2、纠正读音 (群、捕、迎、裳等) 3、回答思考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叙述部分;小蝌蚪、鲤鱼、乌龟及青蛙妈妈由四组学生分别扮演。)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图。 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 提问: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 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问: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很“快活”呢?(师指导生联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 2、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科学:小蝌蚪变青蛙(动植物)

中班科学活动:小蝌蚪变青蛙(动植物)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饲养和照顾蝌蚪的活动,对蝌蚪的生长变化有好奇心与探究兴趣。 2.观察、记录蝌蚪变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发现蝌蚪生长变化不同阶段的主要特征。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幼儿有在自然角或家中饲养蝌料的经验,并已用自己的方式把对蝌蚪变青蛙过程的观察所得记录下来。 (二)材料投放:1.幼儿饲养、观察蝌蚪的记录。2.每组两个玻璃容器(分别装着蝌蚪和青蛙)或青蛙和蝌蚪的图片若干。3.小木棒、放大镜等。 (三)环境创设:将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记录的有关蝌蚪与青蛙的各种资料布置在展示上,供幼儿观看、了解、交流。 【活动过程】 一、出示蝌蚪和青蛙(或图片),直接引题。 引导语: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蝌蚪的妈妈是谁吗?今天,我把小蝌蚪和它的妈妈请了,我们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二、分组观察比较青蛙和蝌蚪,了解它们的不同之处。 (一)引导幼儿借助放大镜看一看,比较青蛙与蝌蚪的外形特征。 1.比较青蛙与蝌蚪的整体外形特征。 2.比较两者的头部特征。

3.比较两者的肢体特征。 (二)请幼儿借助小木棒逗一逗,比较两者的运动方式。 1.请幼儿撩拨容器中的青蛙与蝌蚪,观察两者的运动状态。 2.讨论:青蛙和蝌蚪会怎样做运动呢?有哪些不同? (三)分享交流。 1.教师根据幼儿的讨论,逐一出示青蛙与蝌蚪的相关图片(如整体外形、头部、肢体、运动时的形态等),帮助幼儿梳理经验。 三、结合饲养、观察蝌蚪的记录,展开交流与讨论。 (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饲养,观察记录,介绍自己在饲养、观察过程中的各种发现,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鼓励幼儿分享饲养经验:你的小蝌蚪是在哪里找到的?小蜊鲜喜欢住在哪里?饲养它时要注意什么?怎样才能照顾好它? (三)讨论:小蝌蚪长大会变成什么?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辅助性问题:先长前腿还是先长后腿?身体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吗?小蝌蚪的尾巴跑哪儿去了?) 四、观看数字资源《小蝌蚪变青蛙》,梳理蜊蚪变青蛙的过程。 借助数字资源图片,为幼儿梳理蜊蚪变青蛙的过程:卵→孵出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消失→变成小青蛙五、答疑解惑。 (一)组织幼儿交流,请幼儿说说在饲养蝌蚪的过程中还有什么发现或者疑惑。 (二)鼓励幼儿回家后继续借助上网、查阅图书等方式了解更多蝌蚪

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_作文

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今年夏天六七月份的时候,天气炎热,我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去池塘抓蝌蚪,我们抓到的蝌蚪有的很小,可能才刚刚出生,有的已经长出了后腿,还有的甚至都长出了四肢。 到底是青蛙还是癞蛤蟆? 每次我抓蝌蚪的时候,都会想到一个问题,这些蝌蚪长大后会变成青蛙还是癞蛤蟆呢?妈妈说:颜色较浅,尾巴较长的是能变成青蛙的蝌蚪。颜色深黑,尾巴较短的是会变成癞蛤蟆的蝌蚪。癞蛤蟆学名叫蟾蜍,它的幼体多在清明前后出现,而青蛙的幼体会在5、6月时出现。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我抓到的蝌蚪,它们的身体呈淡棕色,略显透明,尾巴又粗又长,应该是会变成青蛙的。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中,小蝌蚪们都是深黑色且短尾巴的,这可是癞蛤蟆的宝宝哦,这些小蝌蚪经历千辛万苦最终找到的却是青蛙妈妈,它们其实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妈妈! 小蝌蚪的尾巴哪去了? 我养的小蝌蚪一天一天长大,我发现它们中较小的蝌蚪尾巴慢慢增长且上下变宽,变得像一条鱼一样,有些较大的蝌蚪已经长出了健壮的后腿,逐渐又长出了短短的前腿,尾巴开始越缩越短,尾巴尖变成黑色,小眼睛慢慢变大,变得越来越像一只青蛙了,但它们的尾巴哪儿去了呢?正常来说,尾巴应该越长越长,可是蝌蚪的尾巴却会越来越短,这真是太奇怪了,这个问题连妈妈也回答不了。 我和妈妈一起查找资料,原来:小蝌蚪体内有一种溶解酶,

这溶解酶有两个功能,一是溶解体外进入体内的有害物质,二是溶解体内多余的废物,当蝌蚪长出四肢,可以用四肢游泳时,它们的尾巴就没有用了,成了多余的废物,所以它们就用溶解酶一点一点的把自己的尾巴溶解掉了。 游泳健将居然会溺水而死? 我的小蝌蚪在鱼缸里终于渐渐变成接近小青蛙的样子了,可没多久我发现其中两只莫名其妙地死掉了。难道是淹死的吗?要知道青蛙可是赫赫有名的游泳健将啊!我们学习蛙泳不都是向青蛙学习吗? 我在网上查了查,原来蝌蚪使用鳃呼吸的,而青蛙却是用肺呼吸的,需要经常到水面上来呼吸和晒太阳,长时间在水里真的会溺水而死!太让我吃惊了。但青蛙也不能在岸上待太久,否则会因皮肤干裂而死。真是太难伺候了! 我赶紧把剩下的几只已经长前腿的蝌蚪放到一个横着放的塑料瓶里养着,上面还切开一个透空气的方口,里面放了少量的水和几块鹅卵石,它们立刻就都跳到了石头上。 蝌蚪居然会吃青蛙的尸体? 当我要把死掉的青蛙捞出来处理掉时,惊奇地发现有一只大个的蝌蚪趴在水底,正在咬刚刚溺水而死的青蛙的肚子。我非常惊讶!蝌蚪居然会吃青蛙的尸体?原来蝌蚪是杂食性动物,的确会吃同类的尸体!这太残忍了! 我亲眼目睹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发现了好多青蛙与蝌蚪的奥秘,这真是太奇妙啦! 北京中关村二小五年级8班:魏来

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两课时全)

小蝌蚪找妈妈 教材分析 (一)《小蝌蚪找妈妈》以童话的形式介绍了一群小蝌蚪,在鲤鱼和乌龟的指引下,找到了妈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知不觉地变成了小青蛙。整个故事充满趣味,通过图文生动地向学生揭示了大自然中某一种动物的形态变化。发现变化,感受生命成长的乐趣,渗透生命意识,是本课教学的价值意义所在。 (二)本课教学应围绕识字、阅读的重点,把朗读、看图、随课文识字与观察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探索。要注意不同学生的水平差异,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个别差异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随文识字与字族群识字相结合。如“皮”,可以在展示青蛙的图片时,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着重强调“皮”字的笔顺。借助“皮” ,关联“皮”字族的字让学生根据偏旁想意思,来读一读,记一记。如,“披、坡、波、破”等。学习“睛”可以和“青”字族的字联系起来学,复现“请、晴、情、清”,偏旁不同意思就不同,鼓励学生自己说一说“睛”字“目”字旁的意思。 学情分析 1.你见过小蝌蚪吗?他长什么样?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可以找找图片,也 可以和爸爸妈妈聊一聊。试着画一画小蝌蚪。 2. 请你将下面的字写在田字格中,写之前想一想怎么占格,写的时候做到不涂改,写工整,写正确。 肚睛 教学目标、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语言目标: 1.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演一演等方式认识“塘、迎”等15 个生 字,读准多音字“教” ,会写“两、就”等10 个生字,会写“快活、哪里”等8 个词语。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示时

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思维目标: 1. 通过对表示时间的词“过了几天”的比较体会,明白小蝌蚪的生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感受看似重复的语言表达所包含的智慧。 2. 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培养思维的条理性。 3. 通过阅读课文与表演,培养学生质疑与想象的能力。价值目 标: 1.通过小蝌蚪的成长变化,促进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大自然中其他 事物的变化。 2.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保护青蛙。 (二)教学重点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演一演等方式认识“塘、迎”等15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 ,会写“两、就”等10 个生字,会写“快活、哪里”等8 个词语。 3. 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 1.通过小蝌蚪的成长变化,促进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大自然中其他事物的变化。 2.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培养思维的条理性。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小蝌蚪长大了

小蝌蚪长大了——热身运动 1.教师:今天“青蛙妈妈”,带你们这一群“小蝌蚪”(幼儿)去“池塘”里玩好吗? 2.教师边带领幼儿游来游去边说:“小蝌蚪”游呀游呀,它们慢慢的长大了,先长出了后腿(踢腿运动),再长出了前腿(伸展运动),最后甩掉了小尾巴(全身运动),变成了一只只可爱的“小青蛙”。 水平一(二年级)《立定跳远》课的设计 上城国际小学贾东琴 一、设计思想 以学生健康发展为宗旨,以课标理念为依据,以有效教学为指导。 二、教材分析 立定跳远不仅是二年级跳跃教材的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到中学都在学习,技术要求也在身体发展的过程中慢慢提高。水平一阶段只要求学生能够协调连贯的做出动作,着重在起跳和落地部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跳跃习惯。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好韵律和节奏,喜欢模仿,易受暗示。对于动作的记忆以具体形象和机械记忆为主。但是,他们意志薄弱,自制力较差,互帮互助意识较淡薄,经常很简单的要求也要经过反复提醒才能形成概念,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因势利导,确立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教学目标,发挥所长,弥补所短,才能真正促进发展。 四、教学方法:

1、采用游戏“高人矮人超人”进行导入练习,通过原地练习培养学生节奏感及协调性; 2、立定跳远时利用小组合作练习,培养孩子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学习的意识; 3、设置1米线让学生对自己的跳跃能力初步了解,练习时知道自己和1米线的距离 4、游戏“抓尾巴”让学生活力充分释放,感受体育课课堂的乐趣, 5、设置优秀学生展示环节 五、教学效果预计 1、预计85%以上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本课所学的动作技术,重点是起跳两脚分开脚尖站在线后,与落地屈膝缓冲;50%以上的学生能够较熟练地掌握动作技术,能够跳过1米线。 2、预计本课学生的运动强度为中等,最高心率140次/分左 右,平均心率120次/分左右,练习密度为45%左右。 立定跳远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设计: 一、谜语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则谜语,想不想猜一猜? 生:想 师:恩,我们看看谁最聪明,听好了:大脑袋,长尾巴,黑灰身子水中滑。 生:小蝌蚪 师:有同学说是小蝌蚪,让我们来看一看,(课件出示蝌蚪图片,指向图片相对应位置)大大的脑袋,长长的尾巴,黑灰色的身子,在水里游来游去,是不是小蝌蚪呀?! 生:是 师:那么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呢? 生:青蛙 师:(课件出示青蛙图片)看一看,小蝌蚪和青蛙妈妈长得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那么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又是怎样变成大青蛙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小蝌蚪找妈妈》 (课件出示课文题目,学生跟老师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复习生字 师:先来检查一下上节课我们认读的几个生字,看一看这些字藏在新的词语里,我们还认不理解。 (课件逐一出示词语“灰色”“欢迎”“追赶”“披着”“打鼓”“阿姨”“山顶”。) 生:(认读字词) 2、交流识字的方法 师:打开课本151页,看34课,《小蝌蚪找妈妈》,昨天我们自己预习了这篇没有注音的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你是怎样解决的呢?谁能把自己的好方法给大家说一说? 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根据图片和上下文的意思猜字音;请教其他人;查课后生字表) 3、初读课文 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值得借鉴,下面我们自己再把课文读一读,还没解决的生字,能够做上记号,等老师读的时候再理解它。 生:(自读课文) 师:下面听老师把课文读一读,不理解的字可要注意喽! (教师配乐范读) 三、朗读感悟 1、结合图片,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老师读得好不好? 生:好 师:谁有信心能比老师读得更好,来给同学们读一读第一段? (点名读第一自然段,2至3名同学试读,教师就语气、感情和流利水准做适机点评指导) 师:读了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谁能说一说? (如果同学们感悟不够充分,能够换另种方式提问,比如:“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呢?”)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实录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实录《小蝌蚪找妈妈》这篇文字,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下面给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实录,欢迎阅读!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实录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 3.能看单幅图,理解课文意思。 4.会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 2.会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迎”和“追”的意思,需强化理解。 2.青蛙在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 第一课时 一、教学字、词。 1.划出带有生字的新词。(读) 2.自学生字。反馈:学会了什么? 3.师重点教: 蹲——右半部笔画。

鲤、蹲——左半部最后——笔为提。 鼓——左上部上横长下横短。 碧——王大娘、白大娘,并排坐在石凳上。(谜语) 4.生字连词读。 5.书写生字、指导。 二、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整齐。 第二课时 一、读题,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 生:齐读《小蝌蚪找妈妈》。 师:把题目读得再好一点,《小蝌蚪找妈妈》。 生:再读《小蝌蚪找妈妈》。 二、复习字词。 师:读得不错,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语、课文,还记不记得? 生:记得。 师:那好,我们来看生字卡片。 生:脑。 师:书空右半部分。 生:点、横、撇、点、竖折、竖。 师:不错,再看——

生:袋。 师:书空它的上半部。 生:撇、竖、横、斜勾、点。 师:看,下面一个字可难了! 生:蹲。 师:数数,右半部分有几画? 生:12画。 师:它的右半部那么多,我们来写一写吧!(生写,师板书) 生:鲤。 师: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左边这个鱼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 师:说得真好,你们看,鲤和蹲有什么相同地方? 生:鱼和足作偏旁时,他们的最后一笔都变成提。 师:板书:鼓 生:鼓。 师:给它组个词。 生:鼓气、敲鼓、打鼓、鼓声。 师:说得真好。我们读生字读得不错,现在老师让大家“开小火车”念,你们愿意试试吗? 生:愿意。 师:我们来比比,看哪组“火车”最快、最好。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实录_3.doc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实录-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教师应根据插图根据课文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小蝌蚪的变化过程。 教学目标: 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是捉虫的能手,懂得应保护青蛙。 2、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 3、能用已经练习说话。 4、会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以识字、写字,让学生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他在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对农作物有好处,是我们捉害虫的好帮手为重点。 教学难点: 懂得应保护青蛙,并能向他人宣传保护青蛙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图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方法:启发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是捉虫的能手,懂得应保护青蛙。 2、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老师:小朋友我们来猜谜语好吗? 小朋友;好 老师: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去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你知道它是谁吗? 小朋友:青蛙

老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青蛙的故事。 (课件出示小蝌蚪和青蛙在水里的动画图片,同时板书课题:34.小蝌蚪找妈妈)。 二、创设情境,感知课文 1.老师:同学们知道小蝌蚪去哪找妈妈吗?怎么找的?找到了没有呢?让我们看看动画就知道了。(让学生观看动画课件) 老师:找到没有 学生:找到了 老师:我们来看课文是怎样写的? 2.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

(1)巡视自读情况,发现学生读文中困难,及时解决。(不会读的拼拼音,问老师和同学) (2)组织学生分小组互助学习,看谁认字多,达到初学生字的目的。 (3)汇报学习结果。(每组评出认字大王) (3)认字大王在全班读生字条中的字(读后鼓励) 三、师生合作互助,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8个生字。(让学生起来说自己是怎样记住某个字的,说得好的让全班同学给他掌声) 2.指导学生识记重点字和难点字(教师在巡视时发现各组同学普遍识记有困难的字)

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课堂实录

编号:000222217954555385825983331 学校:玄国虎市冥中之镇肖家塞小学* 教师:古因丰* 班级:大力士参班*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实录 一、激趣导入。(看动画) 1.师:池塘里有一群游来游去的小蝌蚪,这会他们可着急了!因为(生说:他们不知道妈妈在哪里。)他们正准备去找妈妈呢。(板:找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神奇美丽的童话世界,去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的。要求仔细看,认真听。 2.学生欣赏全文动画课件 二、初读课文。 看了动画,大家觉得这个故事怎样?(生说:很有趣。很好看。)是呀,多有趣呀!有位作者把这个故事写得可好啦!同学们想读一读吗?下面就把时间交给同学们自由读书。有两个要求:1.边读边仔细看图,动脑思考,看谁最快读懂这个故事。2.遇到不理解的词句,可做个记号。有什么问题不明白,待会可提出来。(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看看同学们读书后有什么收获。哪个聪明的小朋友来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小蝌蚪最后变成了小青蛙。(师板书:变) 生:我知道了小蝌蚪找到了妈妈,他们的妈妈就是大青蛙。(师贴青蛙图) 生:我知道了小蝌蚪找妈妈时碰到了鲤鱼和乌龟,他们还把乌龟当作自己的妈妈呢。 生:我明白了小蝌蚪长什么样。 师:小蝌蚪长什么样?请看图,说一说。(生答,师强调看图和说话要按顺序说。)课文里哪一段话是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来,自己轻轻读一遍,想想这段话描写的小蝌蚪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我觉得小蝌蚪很可爱,很快活。 生:我觉得小蝌蚪很活泼,很开心。我是从“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中看出来的。 师:谁能把小蝌蚪活泼可爱的样子读出来?(一生有感情地读)读得怎样?(生评论)大家像他一样,读出小蝌蚪的活泼快活。(生齐读) 师: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我还知道了小青蛙会跟着妈妈去捉害虫,所以我们应该保护青蛙。 师:同学们越来越会读书了!很快就弄懂了这么多知识。聪明的同学还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你们有什么问题不明白或者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大胆地提出来吧! 生:我想知道“迎上去”是什么意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可爱的小蝌蚪

幼教课堂设计 中班科学:可爱的小蝌蚪 教师:*** 日期:*** XX幼儿园

中班科学——可爱的小蝌蚪 成长目标 1、初步了解蝌蚪的外形特征。 2、学习喂养蝌蚪,萌发关注蝌蚪生长的兴趣。 3、了解蝌蚪的成长过程。 重点 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难点 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活动准备 儿童经验准备:1、幼儿已有的关于蝌蚪的知识。 2、幼儿在美术课上已画过蝌蚪,加深了对其的了解。 物质材料准备:1、小蝌蚪若干只以及盛放器皿。 2、蝌蚪成长的演示图片。 3、观察结果呈现表及幼儿的学号牌。 4、较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谜语),激发幼儿兴趣,引出主题。 师:春天来了,池塘里多了一群小动物,它们啊‘黑色娃娃圆溜溜,细细尾巴大大头。游来游去多自由,长大捉虫是能手。’猜猜是什么呢?! 师:(有小朋友猜出来)真棒,小朋友猜对了,就是小蝌蚪。

(没有小朋友猜出来:你们都没有猜出来啊,那想不想知道它是谁啊?) (展示小蝌蚪的图片) 师:你们看到过小蝌蚪吗?那你看到的小蝌蚪长什么样子的? 2、观察、认识蝌蚪,并记录。(重点)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小蝌蚪,到底它们长什么样子,可要请小朋友好好观察观察,然后告诉老师:小蝌蚪有嘴巴、眼睛、鼻子、耳朵吗?等下请小朋友上来帮助老师填完这张表格。你们可要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哦。旁边放着点面包,你们可以喂喂小蝌蚪。 (幼儿分组观察时间,3分钟左右,教师参与幼儿的观察)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表格,好吗? (一桌小朋友贴在是否有眼睛处,二桌的小朋友贴在是否有鼻子处,三桌小朋友贴在是否有耳朵处)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蝌蚪的五官,一桌有小朋友看到了小蝌蚪有眼睛,请他来说说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若没有:我们一起再用放大镜看看)嗯,蝌蚪是有眼睛的,我们打一个“√”;那鼻子呢?没有小朋友看到啊?(若有,请他指出)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蝌蚪的鼻子叫做鳃,在它的脸旁边突突的地方,像鱼一样,你们跟我念一下“鳃”,所以小蝌蚪是有鼻子的,我们打一个“√”;那耳朵呢?也没有小朋友看到啊?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实录_1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实录 导读:学情分析: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教师应根据插图根据课文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小蝌蚪的变化过程。 教学目标: 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是捉虫的能手,懂得应保护青蛙。 2、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 3、能用“已经”练习说话。 4、会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以识字、写字,让学生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他在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对农作物有好处,是我们捉害虫的好帮手为重点。 教学难点: 懂得应保护青蛙,并能向他人宣传保护青蛙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图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方法:启发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是捉虫的能手,懂得应保护青蛙。 2、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老师:小朋友我们来猜谜语好吗? 小朋友;好 老师: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去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你知道它是谁吗? 小朋友:青蛙 老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青蛙的故事。 (课件出示小蝌蚪和青蛙在水里的动画图片,同时板书课题:34.小蝌蚪找妈妈)。 二、创设情境,感知课文 1.老师:同学们知道小蝌蚪去哪找妈妈吗?怎么找的?找到了没有呢?让我们看看动画就知道了。(让学生观看动画课件)老师:找到没有 学生:找到了 老师:我们来看课文是怎样写的? 2.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 (1)巡视自读情况,发现学生读文中困难,及时解决。(不会读的拼拼音,问老师和同学)

中班科学活动《小蝌蚪变青蛙》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小蝌蚪变青蛙》 12学前教育本科班唐胜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蝌蚪和青蛙外形特征,能理解并简单说出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2.能力目标:学会仔细观察,并能用简单的身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蝌蚪变成青蛙的情景。 3.情感目标: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喜欢探究活动。 二、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认识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征,能理解并简单说出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活动难点:可以用简单地身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蝌蚪变成青蛙的情景。 三、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与班级幼儿数量一致的小蝌蚪头饰、青蛙和蝌蚪的小图、蝌蚪变青蛙过程图、歌曲《小蝌蚪找妈妈》、纯音乐《小兔采蘑菇》、若干张荷叶图、七个贴图小磁铁 经验准备:幼儿园饲养区角养过小蝌蚪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播放《小蝌蚪找妈妈》音乐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有两位客人来我们班啦!嘘!我们听一听谁来了?(播放音乐《小蝌蚪》)你听到了谁?(小蝌蚪和妈妈)小朋友们耳朵真灵。是小蝌蚪和它的青蛙妈妈来我们班做客。 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小蝌蚪的生长过程,知道小蝌蚪长大后是会变成青蛙。 教师:你还在歌里听到了什么?蝌蚪长着长着变成什么样了?(引导幼儿根据歌曲说一说)小蝌蚪长大后就变成青蛙了。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蝌蚪青蛙图,引导幼儿观察,说一说小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征 教师:我们一起有礼貌地鼓掌欢迎小蝌蚪和青蛙妈妈的到来吧!它们呀可喜欢别人说它长得漂亮了,你如果能用好听的词形容它的长相,它会很高兴的。谁来说?(请幼儿根据观察说一说) 教师小结:蝌蚪穿着黑色的衣服,头上有两只圆溜溜的小眼睛,还有一条细细的尾巴。青蛙是穿着花衣服,有两只鼓鼓的眼睛,四条腿坐着的。

部编(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案)教学设计

1 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要求: 1.学会15个会认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会写10个生字。完成课后有关词句练习。能说出趋向动词的不同用法。 2.理解课文内容,回答课后问题。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3.仔细看图,讲述图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态能力。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要保护青蛙。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正确理解动词。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或幻灯片)、蝌蚪贴图、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昨天,老师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 2.(出示寻人启事)读: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板书:小蝌蚪找妈妈) 二、了解蝌蚪 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学生试说: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黑的,长着长尾巴。) 三、自学课文 老师提出要求,对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读懂。读后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小蝌蚪找妈妈的?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小蝌蚪有什么变化? 四、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1.学习生字新词。 (1)在课文里找出生字,画下来,读一读,相互正音。

(2)同桌相互说说生字的结构特点,然后写一写。 (3)教师重点指导: 宽,kuān,三拼音,10笔。肚,dù,左右结构,7笔。 2.试着回答问题:小蝌蚪是什么样的?小蝌蚪怎样长成青蛙的?青蛙长得什么样? 五、课堂练习 认记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 2.听写:两个哪里头顶肚皮孩子跳到 3.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二、导学课文 1.导读第1、2自然段 (1)课文里是怎么描写小蝌蚪的呢?(一群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在池塘里游来游去。)教师一边讲评一边板书:池塘一群黑灰色 (2)小蝌蚪现在在做什么呀?(快活地游来游去) (3)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我们也来快活地读读书,请齐读第一段。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怎么了?(长出了两条后腿。)(师贴长后腿的画于黑板上) (4)小蝌蚪太想念自己的妈妈了,于是鲤鱼妈妈决定帮助它们找妈妈,它是怎样回答的呢?课文又是怎样写的呢?我们就是这群小蝌蚪,再来读读他们的话。(生读蝌蚪的话) (5)(出示——鲤鱼)老师现在来当鲤鱼妈妈,谁来当小蝌蚪,向我打听?(请学生当小蝌蚪来练习) (6)交换,学生念鲤鱼妈妈,教师念小蝌蚪。 理解“迎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师生对读,边读边做动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