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刺络放血配合针刺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刺络放血配合针刺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刺络放血配合针刺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刺络放血配合针刺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2009年12月第28卷第12期 ·705·文章编号:1005-0957(2009)12-0705-02 ·临床研究· 刺络放血配合针刺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黄振

(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针灸科,浙江 310006)

【摘要】 目的 观察刺络放血配合针刺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8例。观察组采用刺络放血配合针刺治疗;针刺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放血对照组采用刺络放血治疗。三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针刺对照组和放血对照组(P<0.05)。结论 刺络放血配合针刺治疗痤疮与单纯采用针刺或刺络放血法相比,能有效提高疗效。

【关键词】 痤疮;刺血疗法;针刺疗法;拔罐

【中图分类号】 R246.7 【文献标志码】 A

Observations on the Efficacy of Pricking Bloodletting plus Acupuncture in Treating Acne HUANG Zhen.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Zhejiang Hang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Zhejiang 310006,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ricking bloodletting plus acupuncture in treating acne. Method Eighty-four acn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three group, 28 cases each.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by pricking bloodletting plus acupuncture, the acupuncture control group, with acupuncture and the bloodletting control group, by pricking bloodlett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evaluated in all the three groups after two courses of treatment. Results The total efficacy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acupuncture control group and in the bloodletting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Pricking bloodletting plus acupuncture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efficacy rate in treating acne compared with simple acupuncture or pricking bloodletting.

[Key words] Acne; Pricking bloodletting therapy; Acupuncture; Cupping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颜面、胸背皮脂溢出部位,可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皮损,青年男女多见,影响美观。笔者运用刺络放血配合针刺治疗本病,并与单纯采用针刺或刺络放血法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84例患者,均符合本病的诊断标准[1]。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刺对照组和放血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最大32岁,最小15岁;病程最长11年,最短6个月。针刺对照组中男11例,女17例;年龄最大31岁,最小16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4个月。放血对照组中男13例,女15例;年龄最大30岁,最小16岁;病程最长9年,最短5个月。三组患者年龄、患病部位、病情等临床资料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停用一切化妆品,每日早晚温水洗脸,忌食生冷、油腻及辛辣食物。

2 治疗方法

2.1 刺络放血

取穴大椎、肺俞、脾俞、胃俞,皮肤常规消毒后,于各穴处及周围用一次性采血针快速点刺5~8针,尽量均衡用力,使每穴、每针的力度保持相近,每穴点刺后即用抽气罐(罐体透明,便于观察出血量,罐内压力容易控制,各穴能够保持一致)于各穴上拔罐,每罐抽气3~4次,留罐10~15 min,各穴出血量约3~5 mL。起罐后使用消毒纱布清除血液,消毒棉球擦净皮肤。每星期2次,7次为1个疗程。治疗后2 d内禁止洗澡。

2.2 针刺

取曲池、合谷、阳白、颧髎、承浆、下关、地仓(以痤疮较多部位取之)、血海、足三里穴,月经不调加三阴交穴,口臭加内庭穴。痤疮局部毫针平刺穿过其基底部,痤疮较多部位在其周围用长25 mm毫针围刺。其余各穴均常规针刺,行泻法,留针30 min,留针期间行针2~3次。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观察组第1次针刺治疗后,再进行刺络放血拔罐治疗,针刺隔日1次,刺络放血拔罐每星期2次;针刺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隔日1次;放血对照组单纯刺络放血拔罐治疗,每星期2次。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2]

痊愈 治疗后皮损比原有皮损减少≥90%。

显效 治疗后皮损比原有皮损减少60%~89%。 好转 治疗后皮损比原有皮损减少20%~59%。

作者简介:黄振(1978 - ),男,主治医师,硕士.E-mail:cbk-81@https://www.wendangku.net/doc/0c13935468.html,

·706· Shanghai J Acu-mox, Dec 2009, V ol 28, No 12

无效 治疗后皮损比原有皮损减少≤19%。

3.2 治疗结果

由表1可知,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3 %,显著高于针刺对照组(78.6 %)和放血对照组(7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对照组和放血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刺络放血配合针刺治疗痤疮与单纯采用针刺或单纯运用刺络放血法相比,能提高总有效率。

表1 各组治疗结果比较 [n(%)] 组别 n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观察组 28 7(25.0) 10(35.7) 8(28.6) 3(10.7) 89.3

针刺对照组 28 5(17.9) 8(28.6) 9(32.1) 6(21.4) 78.61)

放血对照组 28 4(14.3) 6(21.4)11(39.3) 7(25.0) 75.01)注:与观察组比较1)P<0.05

4 体会

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与肺胃蕴热有关。《肘后备急方》:“年少气充,面生胞疮。”青春期时人的生机旺盛,因先天禀赋等使肺经血热郁于肌肤,熏蒸面部而发或嗜食肥甘、辛辣之物,致使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生,蕴积肠胃,上蒸头面,遂发本病。针灸治疗痤疮疗效肯定[3-6]。刺络放血法[7]属中医独特疗法,源于《灵枢·官针》:“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拔罐的目的是增加放血量,泻血祛热邪。《医学源流论》:“凡血络有邪者,必尽去之。”大椎为督脉经穴,是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交会穴,具有清热泻火作用,为泻热之要穴,取其刺络放血拔罐进一步加强了泻热作用;肺主皮毛,与大肠相表里,肺俞为肺之背俞穴,《类经图翼》云其“主泻五脏之热”,故取其刺络放血既能清泻肺经风热,又能祛除肠内湿热;脾主肌肉, 具有运化升清功能,取脾俞穴健脾化湿;胃俞为胃之背俞穴,刺络放血清泻胃热,和胃健脾。面部为手足阳明经之分布区域,故取曲池、合谷、内庭等穴疏通阳明经气,清泄肺胃蕴热;阳白、颧髎、承浆、下关、地仓疏通局部经气,调畅肌肤疏泄功能;血海清热凉血。如兼月经不调者,则加三阴交调理冲任。此外曲池、血海、三阴交等均为治疗皮肤病之有效穴组。上法合用,诸穴相配,共奏泻热解毒,凉血祛瘀,清热化湿之功,故能取得较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81.

[2] 郭静,李林峰.痤疮临床分级方法及其评价[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

杂志,2002,8(5):273.

[3] 陈华,傅杰英.温针治疗囊肿结节型痤疮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

志,2008,27(11):16-18.

[4] 黄蜀,周建林,张颖.火针疗法治疗痤疮1068例临床研究[J].上海

针灸杂志,2008,27(2):10-13.

[5] DING min. Treatment of 56 Cases of Women with Post-adolescent

Acne by Auricular Point Sticking Method[J].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2008,6(4):209-211.

[6] 张毅明,韩华钦.隔药饼灸天枢穴治疗寻常性痤疮临床观察[J].上

海针灸杂志,2009,28(4):217-218.

[7] WANG Qi-fang, WANG Guo-yan. Therapeutic Effect Observation on

Treatment of Acne with Acupuncture plus Moving Cupping and

Blood-letting[J].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2008,6

(4):212-214.

收稿日期2009-06-30

·相关链接·

寻常痤疮严重度的影响因素

为探讨寻常性痤疮严重度的影响因素,对本科门诊确诊为寻常性痤疮的1129例患者,由首诊医生向患者发放自制的流行病学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13项,即性别、年龄、皮肤类型、家族史、初发年龄、平时饮食喜好、每日洗脸次数、每日睡眠时间、平均每天使用电脑时间、有无便秘、哪些季节加重、女性患者月经初潮年龄、有无月经不规律。采用SASVersion8.1软件包进行卡方检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痤疮严重程度相关的5个因素依次为性别、痤疮初发年龄、每日洗脸次数、油性皮肤、季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痤疮严重程度相关的依次是性别(P<0.0001)、初发年龄(P<0.05)、喜食咸味(P<0.05)、皮肤类型(P<0.05)。患者每日洗脸次数、平均每天使用电脑时间、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便秘、月经初潮年龄及月经不调与痤疮严重度无明显关系。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夏季痤疮更易加重,多因素分析结果,痤疮严重度与季节无关。结果表明寻常性痤疮的严重程度与油性皮肤、喜食咸味明显相关;初发年龄越小,痤疮越严重;且男性患者皮损较女性患者更严重。

(摘自杨擎宇,汪樊,冯爱平.寻常性痤疮严重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23(7):425-428)

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107例疗效观察

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107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5-10-22T15:48:25.647Z 来源:《河南中医》2015年8月供稿作者:闫松涛 [导读] 北京朝阳国医之家中医医院带状疱疹是一种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 闫松涛 (北京朝阳国医之家中医医院北京 100015)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107例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运用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2011年4月~2014年11月期间就诊的107例带状疱疹患者。其中针灸治疗依据不同的发病部位选取不同穴位,包括循经取穴、围刺、夹脊穴;刺络放血治疗包括特定穴位“龙眼”及“龙头”“龙尾”区域的刺络放血治疗。结果:带状疱疹经治疗后,治愈率为92.52%,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针灸;刺络放血;龙眼;龙头;龙尾;带状疱疹 【中图分类号】R49;R7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457-02 带状疱疹是一种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因其皮肤上有红斑水疱,累累如串珠,每多缠腰而发,故又名“缠腰火丹”。现代医学认为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该病毒有嗜神经性。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潜伏在脊髓后根的神经节,当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发病,造成沿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出现带状排列的簇状疱疹,同时伴有剧烈疼痛。笔者在临床中采用刺络放血结合针药治疗带状疱疹,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1年4月~2014年11月期间,均为经笔者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共107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71例;平均年龄54.31岁,其中20~29岁10例(9.35%);30~39岁9例(8.41%);40~49岁17例(15.89%);50~59岁30例(28.04%); 60~69岁20例(18.69%);70~79岁21例(19.63%)。其中年龄最小的25岁,年龄最大的83岁。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 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蛇串疮”诊断标准: (1)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皮损发于头面部者,病情往往较重; (2)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灼热感,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 (3)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疼痛。 1.2.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皮肤性病学》[2]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 (1)先兆症状为身体一侧的疼痛、刺痛、或灼烧感,局限于身体的特定部位。疼痛和灼烧感可非常强烈; (2)皮损沿脊神经根分布,常累及几个紧密相邻的皮区; (3)脐窝状水疱,有时为出血性的水疱或脓疱,成簇,紧密,基底潮红、深入皮肤,有渗出,疱壁较硬,水疱出现后,可随之出现红斑。 1.3 纳入标准: (1)符合1.2所列诊断标准; (2)属于带状疱疹的特殊类型,包括眼带状疱疹、耳部带状疱疹(包括Ramsay-Hunt综合征,即面瘫、耳痛、外耳道疱疹的三联征)。 1.4 排除标准: (1)不符合带状疱疹诊断标准者; (2)带状疱疹后遗症; (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瘢痕体质者; (4)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或全身衰竭者,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患者,结缔组织病、血友病患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1.5 带状疱疹发病部位:三叉神经分布区5例(4.67%),听神经分布区4例(3.74%),颈神经分布区14例(13.08%),肋间神经分布区56例(5 2.34%),腰骶神经分布区28例(26.17%)。 1.6 带状疱疹的临床类型:普通型98例(91.59%),特殊型9例(8.41%),特殊型包括眼带状疱疹5例,耳部带状疱疹4例,其中Ramsay-Hunt综合征3例。 2 治疗方法 2.1 针灸 2.1.1 三叉神经分布区:此区域带状疱疹为特殊型带状疱疹——眼带状疱疹,取穴以翳风,攒竹,丝竹空,四白,合谷,太冲为主穴,配以风池,鱼腰,阳白,曲池。针刺手法为泻法,留针30分钟。 2.1.2 听神经分布区:此区域带状疱疹为特殊型带状疱疹——耳带状疱疹(包括Ramsay-Hunt综合征)。取穴以翳风,耳门,听宫,听会,合谷,太冲为主穴,配以风池,阳陵泉,外关。如果为Ramsay-Hunt综合征,取穴以翳风,耳门,听宫,听会,合谷,配以风池,太冲,阳陵泉,外关及面瘫部位相应穴位。针刺手法为泻法,留针30分钟。 2.1.3 颈神经分布区:此区域取穴以颈夹脊,风池为主穴,配以合谷,曲池,太冲,针刺手法为泻法,留针30分钟。 2.1.4 肋间神经分布区:此区域取穴以相应节段夹脊穴和阿是穴为主,配以阳陵泉,悬钟,三阳络。针刺手法阿是穴为皮损局部沿皮下围刺,平补平泻;夹脊穴则取与皮损部位相对应的夹脊穴(病变相应神经节段及上下各一节段),向脊柱方向捻转,阳陵泉,悬钟,三阳络均为泻法。留针30分钟。 2.1.5 腰骶神经分布区:此区域取穴以腰夹脊穴主穴,配以秩边(或环跳),委中,八髎,承扶,殷门,风市,阳陵泉,昆仑,悬

痤疮的中医辨证论治

痤疮的中医辨证论治 一、痤疮的病因病机分析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男女青春期的颜面及胸背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临床上以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或结节、囊肿为特征,易反复发作。本病属于中医学“肺风粉刺”病的畴。 中医认为痤疮主要是由于先天素体肾之阴阳平衡失调,肾阴不足,相火天癸过旺,加之后天饮食生活失调,肺胃火热上蒸头面,血热淤滞而成。 1.肾阴不足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人之生长发育与生殖。<<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若素体肾阴不足,会导致女子二七和男子二八时相火亢盛,天癸过旺,阴虚热而脸生粉刺。 2.肺胃血热 面部皮肤主要有肺经和胃经所司。<<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肺之和皮也,其荣毛也”。在中医五行理论中,肺属金,肾属水,若素体肾阴不足,肾水不能上滋于肺,可致肺阴不足。另外肺与大肠相表里,若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大肠积热, 上蒸于肺胃。合而导致肺胃血热, 脸生粉刺、丘疹、脓疱。 3.痰瘀互结 肾阴不足,肺胃血热,日久煎熬津液为痰;阴虚血行不畅为瘀。痰瘀互结于面部而出现结节、囊肿和瘢痕。 4.冲任失调 肾阴不足,肝失疏泻,可使女子冲任不调。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不调,则血海不能按时满盈,以至女子月事紊乱和月经前后脸部粉刺增多加重。 西医认为痤疮是一种多因素的皮肤附属器疾病,其详细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已知分泌失调,皮脂分泌旺盛以及毛囊微生物感染是痤疮发病的主要因素。 1.分泌失调 目前已经公认分泌雄性激素在痤疮的发生、发展和持续状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雄性激素主要由性腺和肾上腺分泌,其中以血清睾酮作用最强。睾酮在皮肤中经与5α还原酶作用转变为组织活性更强的双氢睾酮刺激皮脂腺的细胞周转和脂类合成。血清或皮肤组织中雄性激素水平过高,或毛囊皮脂腺单位的雄性激素受体过多,或雄激素与雌激素受体之间的比例失衡,或雄激素受体对正常血清雄激素的敏感性增加均认为与痤疮的发生有关。 2. 皮脂分泌旺盛 毛囊和皮脂腺是雄性激素靶器官。在不正常水平的雄激素作用下引起皮脂腺分泌功能亢进,产生过多过浓的皮脂郁积在皮脂腺导管;另一方面在雄激素的刺激下毛囊皮脂腺导管过度角化,管腔变窄,更进一步加重了皮脂排泄不畅,形成了临床上所见到的丘疹和粉刺。 3. 毛囊微生物感染 已知表皮和毛囊皮肤存在痤疮棒状杆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和白色葡萄球菌3组微生物,其中以痤疮棒状杆菌跟痤疮发病关系最为密切。皮肤中的皮脂分泌过多给这 3组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它们分解脂肪,促使皮脂转化为游离脂肪酸,后者使毛囊及周围组织发生非特异性炎症。游离脂肪酸产生的炎症反应和细菌本身引起的炎症共同形成临床上所见的红色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和脓肿。 其它

针刺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23例

针刺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23例 发表时间:2011-12-19T11:01:25.5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3期供稿作者:玛莲赛武烈[导读] 带状疱疹,是以突发单侧簇集状水疱呈带状分布的皮疹,并伴有烧灼刺痛为主症的病证。 玛莲赛武烈(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医医院 836500)、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3-0293-02 带状疱疹,是以突发单侧簇集状水疱呈带状分布的皮疹,并伴有烧灼刺痛为主症的病证。我们采用针刺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23例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共23例,其中:男10例,女13例;年龄41~77岁,平均59岁;病程3天~1个月。 2 治疗方法 采用局部围刺为主,选用连续波型,电流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分钟。取针后,在局部拔罐,5分钟后起罐,消毒后,用23号手术刀片,在疱疹皮损处划割数下,再拔罐,留罐5分钟。每次取2罐,10天为一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带状疱疹的疗效标准。治愈: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好转:皮疹消退约30%,疼痛明显减轻。未愈:皮疹消退不足30%,仍有疼痛。 3.2 治疗结果 临床观察23例,痊愈15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1例(三天后自动放弃治疗),总有效率99.96%。 4 讨论 带状疱疹,又称蛇串疮,是因肝脾内蕴湿热,兼感邪毒所致。以成簇水疮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排列宛如蛇行,且疼痛剧烈为特征的皮肤病。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疼痛。针刺可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放血疗法具有止痛、消炎、消肿的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或消除炎性水肿。两者配合可促进疾病尽早康复和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最新整理蛇头穴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例知识讲解

蛇头穴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65例 杨正明 连云港市中医院针灸科222004 [关键词]蛇头穴;刺络放血;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它是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病毒被活化而发病,属于中医“缠腰火丹”、“蛇丹疮”范畴,笔者近几年来采用蛇头穴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1、1治疗组65例,其中男30例,女35例,年龄最大20岁,最小18岁,病程最长3天,病程最短半天,均为单侧,对照组50例,其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18岁,病程最长3天,最短1天,均为单侧。 两组选用病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发于头面部15例,胸背部45例,腰腹部33例,上肢12例,下肢7例,臀部3例。 1、2标准 1、2、1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制定①皮损多为绿豆大的水泡,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皮损发于头面部者,病情往往较重。②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成灼热,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③自觉疼痛明显,

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疼痛。 1、1、2病例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有典型症状和体征(不包括泛发型和其它特殊类型)③病程3天以内 1、2、3病例排除标准 ①有严重心、肺、肝、肾疾患的患者②有恶性肿瘤③有免疫性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④孕妇与哺乳期妇女⑤有药物过敏史以及治疗前使用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除外。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先予取患侧蛇头穴刺络放血。蛇头穴位于大拇指指指关节背面两尖端静脉怒张处,取穴时先将拇指指指关节上下搓揉,然后压紧拇指掌指关节,在指指关节背面两尖端可见两个怒张的小静脉,用5号一次性头皮针刺破该静脉,并进行上下挤压,挤出约7-8滴血,当颜色变浅为紫红色即可,于次日再予同样方法取健侧蛇头穴刺络放血,隔两日后若病已愈可停放血,若未愈同上法先取患侧蛇头穴,次日取健侧蛇头穴放血,再隔两日,若愈可停放血,若未愈可继续予上法施治,放血后放血处24小时内禁入水以防引起感染。 2、2对照组 予口服阿昔洛韦0.2/次,5次/d;酞丁胺霜外用3次/d,10天一疗程。 以上两组均于治疗10天后观察疗效

中医辨证治痤疮.pdf

中医辨证治痤疮疾病名称(英 文) acne 拚音CUOCHUANG 别名 青年痤疮,中医:肺风粉刺,粉疵,面疱,酒刺, 西医疾病分类 代码 皮肤科疾病,中医疾病分类 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痤疮(acne)是一种毛囊皮脂腺 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有黑头、丘疹、脓疱、结节、脓肿、囊肿和疤痕等多种损害,好发于面部和胸背部。常见的有寻常痤疮和聚合性痤疮。本病又称青年痤疮,多发生于青春期男女,常伴有皮脂溢出。青春期过后,大多自然痊愈或减轻。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痤疮是一种多病因性疾病,其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可能由

于青春期雄性激素增多,特别是双氢睾丸酮的增加,使皮脂分泌增多,同时使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栓塞,导致皮脂淤积于毛囊内而形成脂栓,即所谓粉刺黑头或白头。毛囊内的痤疮杆菌,在富有营养并相对缺氧的环境内繁殖较快,并产生溶脂酶、蛋白分解酶和透明质酸酶。溶脂酶分解皮脂中的甘油三酸酯使其成为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蛋白分解酶和透明质酸酶能破坏毛囊壁,使毛囊内含物进入真皮,从而引起毛囊皮脂腺的炎症反应。此外,毛囊内寄生痤疮丙酸菌;体内微量元素特别是锌的缺乏或 相对不足。遗传也可能有一定关系。 中医病因 本病的病因为肺气不清,外受风热;或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胃热上蒸;亦可为月经不调,瘀滞化热等。

季节地区 人群 本病多见于15-30岁的青年男女。 强度与传播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中医认为痤疮是内热炽盛,外受风邪所致,但有肺热、血热、肝热、阴虚内热之分。脓疱等皮损属于风热、毒热所致。囊肿性痤疮聚合性痤疮等炎性症状不明显,慢性过程,为寒疮寒疡之症。又如瘢痕性痤疮可因气滞血瘀所致。 病理 1.皮脂腺肥大,毛囊漏斗部及皮脂腺导管开口处角化过度,毛囊扩大,于毛囊口处形成黑头,黑头由角质细胞和皮脂组成。 2.毛囊周围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浸润,形成炎性丘疹。黑头阻塞引起的毛囊内外继发感染,可出现脓疱。黑

-刺络放血拔罐治疗肩周炎

刺络放血拔罐治疗肩周炎108 例裴景春辽宁中医学院(沈阳110032) 上官毅福建省光泽县中医院(光泽354100) 笔者在意大利腊维那针灸中心工作期间, 运用刺络放血拔罐法治疗肩周炎108 例,取效 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08 例均经西医明确诊断和治 疗无效后来诊。其中男59 例,女49 例; 年龄 34~69 岁,平均52. 4 岁,其中以46~57 岁居 多,共78 例占72. 2 %;病程最短27 天,最长20 年;发病部位左肩46 例,右肩53 例,双肩9 例。 初期表现患肩酸痛,夜间为重,局部有明显压 痛,但无功能障碍29 例;中期除肩部疼痛及压 痛等症状外,出现明显的功能障碍,肩关节活动 受限,影响上举、外展、内外旋转功能57 例;晚 期肩部肌肉组织产生粘连,患肩活动固定在一 定范围内22 例,其中有5 例是经手术治疗无效 者。 2 .1治疗方法取患肩部最明显的压痛点1~2 处,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在压痛处叩刺,每个 点叩刺5~10 分钟,初期病人宜中等刺激,中晚 期宜强刺激,以局部皮肤明显发红湿润并有轻

度出血为度,然后用贴棉法或闪火法在叩刺部 位加火罐,留罐15~20 分钟,以局部呈现紫色 或黯紫色并拔出1~2ml 血水为宜,取下火罐, 用无纱布擦去血水,常规消毒即可。每隔3~4 天治疗1 次,每次都要重新寻找压痛点。6 次 为1 疗程,1 疗程未愈者,休息1 周,进行下一 疗程。2 个疗程后,总结疗效。 2.2 瑶金堂系列中药颈肩松按摩膏:使用时,取颈肩松按摩膏适量即可.涂于使用部位后,顺时针按摩使其吸收。按摩切勿过度用力。按摩3-5min,至皮肤微微泛红,油膏完全吸收即可。 3 治疗结果显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 动完全恢复正常74 例;有效:肩部疼痛基本消 失,肩关节活动明显恢复24 例; 好转: 疼痛减 轻,肩关节功能障碍有改善10 例;无效:治疗前 后无变化。总有效率为100 %。 4 讨论肩关节周围炎,是极为常见的中老年 疾病之一。多因风寒湿邪侵袭肩部经脉,导致 肩部经脉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因此, 治疗的重点应在于疏通肩部经脉气血。梅花针 疗法,是以《灵枢·官针》中毛刺、扬刺、半刺为基 础的多针浅刺的一种疗法,具有疏通经络气血 的作用。肩周炎多由外邪侵犯肩部阳明经脉所

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 刺血为何能治病?人为何要刺血?我们谁都知道:生命离不开血液!血液起着运输携带机体所需要的氧分、蛋白质、糖类、脂类、维生素、水和电解质等营养物,并把它们运送到全身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再把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废物转送到皮肤、肺、肾和肠道而排出体外的作用。所以说血液是机体的兴奋、营养、调节、防御机能的基础,是人体生长、生存、繁殖、行为、活动和抵御疾病的物质基础。人体就好像一部机器,血液就好比是机油,机油里的垃圾杂质太多了,机器必定无法正常运转。血液也是一样,从出生开始,它就流动在血管里,机体的代谢产物,细菌病毒死亡后的残留物,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欲的跌宕起伏,都是增加血液浓度和黏稠度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血液的毒素及代谢产物也在日益堆积,最终——它只能以三高、脂肪肝、酒精肝,心肌梗塞、中风偏瘫等疾病的形式向人体提起抗议,到那时就悔之晚矣。疾病的滋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但血液循环障碍是许多疾病发生的中间环节,也是很多疾病发病的共同机理。人吃五谷杂粮,要经受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的洗礼;要遭受大量不断在变异的细菌、病毒、有害生物的侵袭;要忍受七情六欲的精神历练;还有许多其它的外在致病因素,它们都能引起血管、血

液的变异而引发疾病,如:人在忧虑、怨恨、愤怒之时,不仅食欲减退,还会使胃粘膜充血,胃液胃酸分泌增多,导致胃溃疡、糜烂等;人在恐惧、恼怒时,心脏的冠状动脉即产生痉挛,可导致动脉血管管腔狭窄,致使心肌缺血、梗死。人的任何组织、器官、部位都必须要有正常的微循环,否则就会产生相应的症状。当心脏微循环障碍引起心肌缺血时,就会产生心悸、心慌、心律不齐、胸闷、早搏等病症;当脑部微循环障碍时可引起头痛、头晕、健忘、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精神异常甚至中风瘫痪等病症;如果皮肤大面积微循环障碍发生,则会出现色素沉着、脱毛脱屑、皮肤瘙痒等症;肢体微循环障碍引起血管神经缺血综合症时,肢体可有压痛、触痛、皮肤轻微损伤及继发感染、湿疹或出血等病象,患者常伴有肢体酸软、麻木、冰凉、疼痛等。然而很多情况下,人体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只因局部微循环障碍,靠各种检查仪器是很难查出病因的,而找不出问题的病症,即使用尽所有的药物也是无济于事。就比如一座空楼房里一个敌人也找不到,即便用飞机、大炮、坦克、炸弹轮番轰炸,有什么用呢?再说我们通常用的活血化瘀药,也仅仅是把血活一活化一化,但瘀滞的废血仍然还是在血管里流动,只是挪个位置而已。运用刺血疗法就完全不同!通过刺血可以激活造血器官细胞的造血功能,正常状态下,血管空间被充足的血(包括瘀滞的废血)占据着,造血细胞无法工作(因为血管里的

放血疗法操作流程

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适用范围 瘀症和寒症,痹者,萎症,腰病,坐骨神经痛、头痛、眼痛、血栓,青少年痤疮,银屑病,湿疹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治疗 目的 用针具刺破特定部位或穴位放血,以疏通经脉,调气理血,促邪外出 操作程序 评估.综合患者病情体质,无禁忌 器具准备 选择体位和放血部位 消毒铺巾 施术

术后护理 操作方法 1.先将针具煮沸消毒,然后操作者的双手和患者的放血部位进行常规消毒。 2.临床常用的放血方法有刺络法和划割法两种。 (1)刺络法:该法又分点刺、挑刺、丛刺三种刺法。点刺有速刺(对准放血处,迅速刺入1.5~3毫米,然后迅速退出,放出少量血液或粘液。该法运用较多,大多数部位都宜采用)、缓刺(缓慢的刺入静脉1~2毫米,缓慢地退出,放出少量血液,适用于腘窝、肘窝、头面部放血)之分;挑刺是针刺入皮肤或静脉后,随即针身倾斜,挑破皮肤或静脉放出血液或粘液,适用于胸、背、耳背静脉等处的放血;丛刺是用集束针在一定的部位作叩刺,刺数多、刺入浅,以有血珠渗出为度,适用于扭挫伤、脱发、皮肤病等。同时还经常配合拔罐疗法。 (2)划割法:多采用小眉刀等刀具,持刀法以操作方便为宜,使刀身与划割部位大致垂直,然后进刀划割。适用于口腔内膜、耳背静脉等处的放血。 3.在用右手刺络或划割放血的同时,另一手作提、捏、推、按等辅助动作,以配合放血。 禁忌症

1.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以及晕血者,血管瘤患者,一般禁止用本疗法。 2.贫血、低血压、孕期和过饥过饱、醉酒、过度疲劳者,不宜使用本疗法。 注意事项 1.首先给患者作好解释工作,消除不必要的顾虑。 2.放血针具必须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3.针刺放血时应注意进针不宜过深,创口不宜过大,以免损伤其他组织。划割血管时,宜划破即可,切不可割断血管。 4. 一般放血量为5滴左右,宜1日或2日1次;放血量大者,1周放血不超过2次。1~3次为一疗程。如出血不易停止,要采取压迫止血。 5. 如本疗法仅为对症急救应用,待病情缓解后,要全面检查,再进行治疗。切不可滥用放血疗法。

刺络放血的调理与注意事项

刺络放血的调理与注意事项 一、遇以下情况不放血:1、有信任风险者不放,包括而不限于太恐惧或不能配合者不放,年纪大或病情严重而又没家属陪同及同意者不放;2、容易晕针者不放,包括而不限于太饱、太饿、熬夜等;3、大量失血后不放(如车祸、崩漏、大便出血等);4、太虚弱少放或不放,包括而不限于两尺脉虚无力而细者,或舌苔呈裂纹舌者,或面色苍白无血色者等;5、动脉或麻筋位置不放;7、血小板异常者不放(凝血机制有问题);8、早上十点到下午六点以外的时间段尽量不放,急救除外;9、消毒或无防护者不放。 二、遇以下情况少量放血:1、长期贫血者;2、月经来潮时; 3、婴儿或老人。 三、术前注意事项:1、患者放血前最好先洗好澡,刺血后当天不建议洗澡与碰冷水;多带一件衣服,刺完血后回家前把衣服加上以保暖身体;2、视情况先松开患者耳后及上背部原始点并喂食生姜素水,以防发生意外;3、进针前让患者憋住气,可减轻痛苦。 四、术后注意事项:1、按流程涂抹消炎药膏及贴消炎药布; 2、嘱咐患者要去除恶习,改变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要保持好的心情,多行善积德回向本身有缘众生; 3、若患者身体困倦或发晕,可喝杯温热开水,在椅子上休息养好精神后再

回家;4、放血后的两周,不要操劳过度、熬夜生活没规律,要吃好、喝好、穿暖、睡好,保持平和的心情;5、放血是除旧布新,所以要有充分的休息与营养,以利新陈代谢与造新血,不要大鱼大肉食不洁食物又把血液污染,建议吃素;6、若体质素虚的人可抓几帖八珍汤(当归(酒拌)10g、川芎5g、白芍药15g、熟地黄(酒拌)15g、人参10g、白术(炒)10g、茯苓15g、炙甘草5g)补气血。 五、操作者注意事项:1、默念佛号提起正念,按流程操作即可,不要夹杂其它念头;2、随缘多义诊,以病为师,要有医德;3、必须带乳胶手套操作,以防感染细菌;4、肘弯曲陵区及膝腘委中区注意不能扎到麻筋(不然伤筋动骨一百天,要修复很长时间);5、躯干及总枢穴部位要控制好进针的深度(只能浅刺)。 六、需准备的工具:1、刺络针具:一次性的无菌放血针,包括而不限于三棱针、12号静脉注射针头、采血笔、梅花针等,自己给自己专用的,可以消毒后重复用;但是不同人不得交叉使用。2、消毒用品:75%酒精,无菌棉球,无菌药用纱布,及药用棉枝;无色无味消毒药水(用于耳背及脸部); 3、防护用品:无菌乳胶医用检查手套;医用口罩;医用手术衣。 4、拔罐器及其配套:卷筒式厨房吸油巾(包裹拔罐枪)及拔罐枪;各式拔罐杯; 5、辅助用品:止血带,手电筒,吸水垫(比如老人纸尿垫/护理垫,甚至女子月经棉,超

刺络放血疗法博士论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届博士学位论文 刺络放血疗法文献及理论研究现状 1.1刺络放血疗法 刺络放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如《说文解字》所云:“赵,以石刺病也”,包括放血和排脓的治疗方法。最早的古籍记录刺络放血是发现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三号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和《脉法》。 从多次医疗实践的过程中,古代医家不断总结治疗经验,与此同时依靠生产力的进步,还有铜铁器的出现,刺络放血针具由石制材料向金属材料转变,因此产生了刺络放血疗法的理论。 刺络放血疗法,又称刺血疗法,在《内经》中是“刺留血”的描述,刺络放血作为中医学中历史悠久方法独特的治疗手段不断发展。其理论基础是“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刺血疗法的应用大法则是“宛陈则除之”。从《内经》162篇文章中,发现涉及此法的篇章就有60余篇,覆盖了刺血疗法的原则、如何选择针具、刺营出血的技巧等部分。不但古代有众多医家擅长使用这种治疗手段,在现在临床上也经常运用,多用梅花针、毫针、三菱针注射器针头或其他工具去刺破人体特殊腧穴、病灶处、病理反应点或浅表异常小静脉,放出适量的血液以治疗疾病,是传统的针刺最基本的方法。 1.2 《黄帝内经》中有关刺络放血文献的记载 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内经》的 产生意味着着刺络放血疗法理论体系的已经有了稳定模式。《内经》是由《素问》、《灵枢》两部分组成,史料可查成书于战国至西汉之际。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就有关于刺络放血疗法的记载,专门用于点刺湾血,治痈肿、热病的“锋针”的记载,而“锋针”就是“九针”。“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其长寸分,针身圆柱形,针头锋刺,呈三棱锥形,是现代针剌放血的三棱针。从古至今,历代医家正是在《内经》的理论、原则、技术以及所 采取的方法上,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和创新,使中医学得以不断进步。两千多年来 国内国外无数中医学家,在理论上独树一格,或者准确无误,其成功之路,都未脱离深入实践研读《内经》来升华个人的医学理论。 在《内经》中,关于针刺治疗的条文,超过一半以上均涉及刺络放血方法。在全 部162篇中,涉及刺络放血疗法的竟达到60多篇。其内容包括针刺放血的名称、原则、 针具、疲血阻络的诊断、适应症、取穴部位、操作方法及禁忌症等,都进行了详细的 论述,并探讨了刺络放血治病的机理。如《素问血气形志篇》说:“凡治病必先去 其血”。《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中还提出“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箱陈则 除之……”的治疗原则。其中又以“宛陈则除之”的刺络放血疗法的为原则,以实热 病为主的适应证候,以循经取穴、表里经取穴、局部取穴为重点的取穴方法,以点刺、 散刺、挑刺、络刺、赞刺、豹文刺等为主要刺法,这些刺法都属于刺络放血法的范畴, 但使用的针具、方法大同小异。至今仍具有现代意义。刺络放血疗法不断上升到一个新的的高度。 《内经》构造了传统刺络放血疗法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并使之成为必要的组成部分。之后,后代医书多有记载,不少著名医家也都掌握了刺血的专门技术。据《史记》所载,春秋时代名医扁鹤善用针挺方法,如他在治疗虢太子尸厥症时,用“厉针、挖石,以取三阳五会”;在为齐桓侯治病时,亦提到:“(病)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汉代名医华伦也有高超的刺络放血技术,他曾以刺络治愈过红丝疔相当现代之淋巴管炎)。相传曹操患「头风」之症,其头部穴位针刺放血之后,收到立刻止痛的效果。 由来已久,众多的医家将《内经》奉为宝典。行业同仁认为,《内经》多于理论的阐述,而缺少对于具体治疗方法的系统描述,但在针刺方面,《内经》则是理论与操作同为重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痤疮的药方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痤疮的药方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 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 痤疮,中医学称之为“粉刺”,俗称“青春痘”,是皮肤科临床中的常见病,依据皮疹的严重程度可分为寻常型和囊肿性、结节性和聚合性痤疮,依据年龄阶段又分青春期痤疮和青春期后痤疮。痤疮临床表现较为单一,常有粉刺、炎性丘疹、囊肿、结节等症状,但痤疮的证候候较复杂,不能以局部有炎症表现就妄投寒凉药物,治疗上应遵从辨证论治原则,抓住病机的基本特点,分清疾病的寒、热、虚、实,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根据临床经验,应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同时参考患者的年龄、症状、发病部位等。 痤疮的八个症状: 1.丘疹,痤疮最基本的损害。在毛囊皮脂腺口堵塞的情况下,形成毛囊 皮脂腺内缺氧的环境,厌氧性的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分解皮脂,产生化学趋化因子,白细胞聚集而发生炎症性丘疹,所以这类丘疹属于炎性损害。 2.结节,脓疱的基础上,毛囊皮脂腺内大量的角质物,皮脂,脓细胞存 贮,使毛囊皮脂腺结构破坏而形成高出于皮肤表面的红色结节。基底有明显的浸润,潮红触之有压痛。

3.黑头粉刺,毛囊皮脂腺内被角化物和皮脂堵塞,而开口处与外界相通, 形成开放性粉刺,表面看起来是或大或小的黑点。 4.白头粉刺,毛囊皮脂腺口被角质细胞堵塞,角化物和皮脂充塞其中, 与外界不相通,形成闭合性粉刺,看起来为稍稍突起的白头。 5.囊肿,结节的基础上,毛囊皮脂腺结构内大量脓细胞的聚集。既有脓 液、细菌残体、皮脂和角化物,又有炎症浸润。把毛囊皮脂腺结构完全破坏,触摸起来有囊肿样感觉,挤压之可有脓、血溢出。 6.粉瘤,在囊肿的基础上,毛囊皮脂腺内的所有内容物逐渐干燥炎症减 轻,形成油腻性豆渣样物质。当囊内压力过大时会在表面形成小孔,从该处可挤出豆渣样或干酪样物质。触摸之为囊样肿瘤。 7.脓疱,是炎性丘疹的进一步发展、加重。毛囊皮脂腺内大量中性粒细 胞聚集,吞噬痤疮丙酸杆菌发生炎症反应,大量脓细胞堆积形成脓疱。 这种情况愈后易形成疤痕,主要为凹陷性疤痕。 8.疤痕,疤痕是痤疮(青春痘)的最严重的损害。在炎性丘疹以上的严重 损害,因真皮组织遭到破坏,愈后结缔组织修补从而形成疤痕。疤痕是机体对于组织损伤产生的一种修复反应,当皮肤的损伤深及真皮,使大面积的表皮缺损,该部位的表皮不能再生,将由真皮的纤维细胞、胶原以及增生的血管所取代,这样就出现了疤痕。疤痕一旦形成,不易自行消退。

20个最有用的针刺处方和25个放血疗法

.急性腰扭伤:针刺人中向鼻根15度进针强刺激,同时嘱咐患者转动腰部。1次即愈! 2.失语:刺双侧涌泉,亦可电针。一般1-2次即可痊愈。 3.偏头痛:颔厌透悬颅、悬厘。针患侧或双侧,留针30分钟。一般1次愈。 4.急性心肌梗死:直刺双侧内关,强刺激2分钟再留针15分钟。1次即显效或痊愈。 5.落枕:后溪透劳宫。病程短者1次即愈。 6.舌伸不缩症:针内关,直刺或齐刺。1次显效或痊愈。 7.心悸:神门穴快速刺入0.3-0.5寸,得气后予中等强度刺激。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日1次。3-5次即愈。配合针刺内关效果理佳。 8.鼻炎:深透印堂向鼻根透刺0.5-1寸,一般1次显效,3-10次痊愈。有效率96%。 9.急性扁桃体炎:刺血双侧少商,放血1ml左右。一般1-5次痊愈,有效率97%。亦可以用青霉素皮试液每穴刺入2mm左右以有酸胀感为度,然后各穴注入0.1ml,日2次。4-6次愈。有效率100%。 10.自闭:舌针心穴、神根穴(舌底下系带根部凹陷中),日2次。6次为1疗程。3-20次愈。 11.流泪不止症:针承泣(患侧)、肝俞、太冲,日1次1-3次显效。配合内服中药可较快痊愈。 12.呃逆:艾灸中脘、胃俞,每穴7-49壮。一般1次愈。 13.鸡眼:火针烧红快速刺入鸡眼根部等患者感到疼痛时将针拔出,针后局部涂碘酒,贴上胶布,1-4周鸡眼会自行脱落,有效率96%。 14.闭经:针长强,进针1.5-2寸,留针30分钟。1-2次愈,若未愈为无效。 15.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针刺隐白。1-2次愈! 16.脱肛:百会进针2寸沿皮刺,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一般1次即痊愈。 17.强直性脊椎炎:针刺人中、长强、涌泉,配合舌针肝穴、心穴。1次显效,1-5次痊愈。 18.癫闲:舌针心穴、肝穴,日1次。轻者一般3-10次痊愈。重者加服中药。 19.喉风闭塞:针刺双侧合谷透劳宫,一般1次即愈。或刺内关穴亦效,也可以配合三棱针刺血双侧少商效果更佳! 20.胃痛:针刺血海,可以当即止痛。胃下垂痛者针刺升胃穴(脐侧2指寸的天枢穴上方2寸处即是)斜刺。 刺血心得体会 一、对脑出血(中风)病人的救治: 凡出血者必昏迷,即刺印堂、太阳、太冲、十指出血1—5滴,可促使早日清醒,减轻偏瘫的程度。记住:凡病人昏迷超过24小时者,偏瘫率在90%以上。如超过72小时,则100%偏瘫后遗症。极难治疗。因此,早日促使病人清醒是万金不传的秘技,病人醒后即取:大椎,曲池,委中,刺血则病人有望康复。 二、骨神经痛:如属胆经痛者,(大小腿外侧痛)应认真检查阳棱泉、丰隆穴带,有无恕张的血脉,如有往往血出病愈。 三、凡容易生长疔、痈疽之人,应刺血后心穴。 四、凡红眼病初起,麦粒肿末化脓者,刺血太阳穴,挤7—9滴血,双脚中趾尖挤3—5滴血则今天刺血,明天可愈。 五、凡风湿病的腿为重者则在胸三、四、五椎旁开3寸点刺出血,即见大效,数年重症,1—2次即愈者不在少数。 六、胃、十二指肠溃疡者取脚内庭至解溪上的青筋点刺,外踝间附近点刺出血。胃溃疡则应在条口穴上0、5寸及条口穴下2、5寸范围内找血脉。 七、慢性肾炎:(1)儒俞穴刺血有黄水者,黄水尽,人即愈。(2)肾脏周围。(3)脐周围刺血。(脐中间不能刺)

刺络放血疗法总结

中医奇术井穴的临床应用 井穴是十二经脉中位于手足之端的穴位。《灵枢》将其喻作水之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故此命名。《灵枢·根结篇》中又将井穴称之为“根”,更有脏腑、经气之根本的含义。可见,井穴对于周身脏腑、气血、经脉之气的调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历代针灸医家很重视井穴的应用,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对针灸临床很有指导意义。笔者在几十年临床实践中也经常选用井穴治病,有不少深刻的体会。 井穴的清热作用 临床医师在临床应用中发现井穴有很好的清热作用。其具体内容又可以分为3个方面: 清本经热 一般来说,每一个井穴都可以治疗所属经脉和所属脏腑之热证。例如,少商穴清肺热,治疗肺热咳喘症。尤其对风热邪气侵犯肺经引起的咽喉肿痛,用少商放血的方法可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少冲善清心经热,可用治心烦。关冲穴清三焦郁热,足窍阴泻胆火,胃经厉兑清胃热,善治胃经火热诸证。 1.2清泻周身热 井穴不但可以清泻所属经络的火热,许多井穴还可以治疗以全身发热为主的病证。例如,少商、商阳、中冲、关冲等井穴放血可以治疗外感引起的高热不退,少泽、少冲、中冲可用于治疗热陷心包、痰火扰心等温热邪气导致的高热神昏谵语等,效果明显。 清泻互为表里经之热 十二经脉中属脏和属腑的经脉有阴阳表里对应的关系。在井穴的清热作用中也同样体现出阴阳表里经的对应特点。如:大肠井穴商阳可清肺热,治疗肺热咳喘、咽喉肿痛等证;胃经井穴厉兑不但善清胃热还可以用治脾经湿热之黄疸;胆经之井穴足窍阴穴更以清肝泻火而见长;小肠之井少泽穴清心热,治心烦失眠;肾经井穴涌泉清膀胱湿热而通淋等等,不胜枚举。 井穴的醒脑、苏厥、开窍、安神作用 井穴位于四肢末端,该处神经末梢极为丰富,十分敏感,针感极强。俗话说,“十指连心”,因而刺激井穴具有很强的醒脑、苏厥、开窍、安神、止痛作用。 醒脑、苏厥、开窍作用 《乾坤生意》中说:“凡初中风跌倒、暴卒昏沉、痰涎壅滞、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手十指十二井穴,当去恶血。又治一切暴死恶候,不省人事及绞肠痧,乃起死回生妙诀”。此处言手之井穴可以醒脑,苏厥,救急,其实足之井穴在治疗各类昏厥、醒脑、开窍方面,也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外台秘要》云:“厉兑治尸厥口噤气绝,脉动如故”。《甲乙经》有“隐白、大敦治尸厥死不知人,脉动如故”。另外,肾井涌泉在此方面作用更为显著,常用于治疗中风、癔病、发热等各种昏迷及休克等。 治五官九窍之疾 前之所言“开窍”指苏厥而开脑窍(神窍),此处所述“井之开窍”指一番含义,即井穴可以治疗与其相通的“五官九窍之疾”。 (1)少商、商阳开肺窍治疗喉痹、鼻塞等。 (2)中冲、少冲开心窍以治舌强不语、舌肿痛等。 (3)厉兑善治口噤、口喎、口撮(口轮匝肌萎缩或痉挛)等,而开脾胃之窍。

刺络放血疗法治痤疮

刺络放血疗法治痤疮 在这个看脸的社会,让很多长痘的人郁闷,不仅影响形象,更是形象工作和生活,有些痘痘特别的顽固,不管用什么药物都无法将它治愈,反而会越长越多,反反复复,让人心里和身体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祛痘绝招呢? 治疗痤疮中有一种方法叫刺络放血疗法,它是根据病人的病情,运用特制的针具刺破人体的一定穴位或浅表的血络,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外治方法。这种方法尤其适合治疗热毒型痘痘。 ★热毒型痤疮为何选择刺络放血疗法最好 热毒型痤疮的这类患者通常都比较贪吃,尤其喜欢吃肉食、油腻、辛辣的食物,尽管偶尔也会因为上火后引起痘痘猛涨而有所顾忌,但这样的饮食习惯,对他们来说却很难改变。这类人一般来讲胃火比较重,火为阳邪其性上炎,当火着起来以后必然往上蒸腾,那么胃火向上熏蒸的时候,首先要引动肺火,而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肺为华盖,来自胃和肺的致病之“火”,最终反应在脸上,就形成了痤疮。

当人体有热毒或火热比较重的时候,他阳气是比较充盈,说明是通过人体的阳气表现出来的,应该说火热和阳气可以划一个等号,这就是所谓的热为阳,气有余便是火。通过刺破统摄阳气的穴位就可以很快的疏泄阳气,散发阳气,从而达到泻火的目的。无论是胃火还是肺火,其实最终的结果是体内淤积了热毒之邪,而中医认为“针刺放血,功邪最捷”“血出邪尽,血气复行”,针刺放血后可促使邪热外泄或减少血中邪热,使体内阴阳平衡而退热,消除痤疮的根源。 ★刺络放血退痘 在治疗这类型的患者时,通常还配合中医拔罐,在刺络的基础上拔罐可通过负压的吸引,使得出血增加,使得这种泄热的力量增加,让治疗效果更显着。 一般的药物或者是一般的方法排泄这个热毒效果比较慢或 者是效果不理想,而刺络放血,通过用三菱针把她的这个病络直接刺开以后,通过放血,在血分的热毒会随着出来的血液排泄出来,达到快速泻火的目的。因此火毒型痤疮患者采用刺络放血治

痤疮的中医辨证论治

痤疮地病因病机分析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地慢性炎症.好发于男女青春期地颜面及胸背皮脂腺丰富地部位,临床上以面部地粉刺、丘疹、脓疱或结节、囊肿为特征,易反复发作.本病属于中医学“肺风粉刺”病地范畴. 中医认为痤疮主要是由于先天素体肾之阴阳平衡失调,肾阴不足,相火天癸过旺,加之后天饮食生活失调,肺胃火热上蒸头面,血热淤滞而成.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肾阴不足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人之生长发育与生殖.<<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若素体肾阴不足,会导致女子二七和男子二八时相火亢盛,天癸过旺,阴虚内热而脸生粉刺.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肺胃血热 面部皮肤主要有肺经和胃经所司.<<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肺之和皮也,其荣毛也”.在中医五行理论中,肺属金,肾属水,若素体肾阴不足,肾水不能上滋于肺,可致肺阴不足.另外肺与大肠相表里,若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大肠积热, 上蒸于肺胃.合而导致肺胃血热, 脸生粉刺、丘疹、脓疱.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痰瘀互结 肾阴不足,肺胃血热,日久煎熬津液为痰;阴虚血行不畅为瘀.痰瘀互结于面部而出现结节、囊肿和瘢痕. .冲任失调 肾阴不足,肝失疏泻,可使女子冲任不调.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不调,则血海不能按时满盈,以至女子月事紊乱和月经前后脸部粉刺增多加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西医认为痤疮是一种多因素地皮肤附属器疾病,其详细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已知内分泌失调,皮脂分泌旺盛以及毛囊内微生物感染是痤疮发病地主要因素.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内分泌失调 目前已经公认内分泌雄性激素在痤疮地发生、发展和持续状态中起着非常重要地作用.雄性激素主要由性腺和肾上腺分泌,其中以血清睾酮作用最强.睾酮在皮肤中经与α还原酶作用转变为组织活性更强地双氢睾酮刺激皮脂腺地细胞周转和脂类合成.血清或皮肤组织中雄性激素水平过高,或毛囊皮脂腺单位地雄性激素受体过多,或雄激素与雌激素受体之间地比例失衡,或雄激素受体对正常血清雄激素地敏感性增加均认为与痤疮地发生有关.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皮脂分泌旺盛 毛囊和皮脂腺是雄性激素靶器官.在不正常水平地雄激素作用下引起皮脂腺分泌功能亢进,产生过多过浓地皮脂郁积在皮脂腺导管内;另一方面在雄激素地刺激下毛囊皮脂腺导管过度角化,管腔变窄,更进一步加重了皮脂排泄不畅,形成了临床上所见到地丘疹和粉刺.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毛囊内微生物感染 已知表皮和毛囊皮肤内存在痤疮棒状杆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组微生物,其中以痤疮棒状杆菌跟痤疮发病关系最为密切.皮肤中地皮脂分泌过多给这组微生物地生长提供了良好地环境,它们分解脂肪,促使皮脂转化为游离脂肪酸,后者使毛囊及周围组织发生非特异性炎症.游离脂肪酸产生地炎症反应和细菌本身引起地炎症共同形成临床上所见地红色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和脓肿.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其它

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满晓鹏

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满晓鹏 发表时间:2018-11-14T14:27:05.07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作者:满晓鹏 [导读] 取得非常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可对患者身体疼痛指数进行明显缓解,可在此种病症的临床治疗中积极推广。 (宝丰县中医院;河南平顶山 467400) 【摘要】目的: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添加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的治疗模式,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接受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的110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患者接受治疗时间均处于2016年7月-2017年8月期间,55例患者应用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的治疗模式,该组称之为观察组;另外55名病人自动组成对照组,本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延续传统常规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结束90天后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10例患者一般数据对比不具有显著差距,比对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数据,HSS膝关节评分、WO-MAC骨性关节炎数据、关节活动度数据为主要对比数据类型。患者接受治疗3个月之后上述数据值分别是(86.92±11.23)、(23.18±3.62)及(123.38±7.86);对照组患者数据分别是(66.16±8.64)、(36.48±5.32)及(104.25±7.23)。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所有数据都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加优异。结论:温针灸集合刺络放血为近些年来被逐渐推广应用的一种新型治疗方式,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应用可取得理想效果,因此具有较大的医学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271-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主要研究方向是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这种新型治疗模式的治疗效果,并与传统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对,随机选择110名患有此种疾病的病人,通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采用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方式;对照组所有患者则延续使用传统常规治疗手段。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应的膝关节X光与MR检查,110例患者内包含62例男性患者和48例女性患者,所有患者年龄均位于30岁-6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5.28±6.32)岁。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意义及本次研究步骤,并签署相应的知情同意书。 1.2参与研究患者排除标准 <1>关节存在感染和翻修类患者; <2>术前因腰椎疾病或血管类疾病造成下肢运动功能存在障碍,并且影响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评价; <3>临床及随访资料不完善类患者。 1.3一般方法 将包含药物治疗、推拿按摩以及手术治疗的传统治疗方式应用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方式则应用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温针灸是患者接受针灸治疗之后再进行艾灸的一种治疗方式,刺络放血则是利用点刺放血针将患者膝关节周围穴位及经络进行放血操作,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可配合拔罐对放血效果进行提升。在治疗90天之后,所有患者通过膝关节评分(HSS)、WOMAC 骨关节评分以及膝关节活动度评价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应用统计学专用软件SPSS20.0处理所有数据,P<0.05,差异符合统计学对比规则,具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两组患者接受90天治疗以后,HSS膝关节评分均有明显提升,两组数据对比观察组患者优势更加明显,具体数据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S膝关节评分对比 3.讨论 近些年来膝骨性关节炎的患病率日益加剧,所有患者中女性占较大比例,当前尚未研究透彻其病发因素。 本文主要深入探究了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应用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的模式,临床治疗效果与传统治疗方式之间的差异。中医角度对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模式进行分析,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的功效。本次对照组及观察组均包含55名病人,因此参与本次研究的病人有110名。传统常规治疗手段和新型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方式分别应用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患者术后各类数据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90天后各类数据均得到明显改善,相比术前而言身体机能明显好转。由好转程度对两组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析,得出结果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手段的观察组治疗效果更理想,P<0.05,存在的差距处于统计学范围内。 总而言之,将新型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这种治疗手段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进行应用,取得非常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可对患者身体疼痛指数进行明显缓解,可在此种病症的临床治疗中积极推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