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合并报表-长期投资的处理方法

合并报表-长期投资的处理方法

合并报表-长期投资的处理方法
合并报表-长期投资的处理方法

合并报表-控股合并的处理

企业合并主要是对合并日进行的会计处理、对合并日的报表进行合并,是长期投资的一种特殊情况,也是报表合并的特殊情况。

一、企业合并的三种特殊情况

(一)同一控制合并与非同一控制合并

同一控制合并与非同一控制合并的区别不在于步骤,只在于数据。同一控制合并意味着就算没合并,你和我也是一家。与非同一控制相比,同一控制合并有以下特点:

1、长期投资的计量,不以成本,而以账面价值按比例计算。

2、对长期投资的会计处理,包括合并报表处理,不产生额外损益。所以,长期投资产生时的会计处理,以被合并方的净资产账面价值按比例核算,与支付对价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够,用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抵,发生的其他支出,直接计入投资方(合并方)的管理费用。

3、同一控制合并下,在合并日,要求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合并报表,体现合并所在期间的期初至合并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因为在合并前,2家实际就是1家,经营情况当然可以合并。而非同一控制合并,在合并日只需要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因为合并前他们不是1家,合并前产生的经营情况就不用合并体现在报表上,只需要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体现合并当日的财务状况,不需要编制利润表等其他合并报表,但是到了合并期期末,因为从合并开始到期末,2家合在一起产生了业务,所以期末要编制合并的所有报表。

(二)控股合并与吸收合并

1.吸收合并,合并后被合并企业的资产负债全部转入投资方,企业被注销,因此不存在合并报表一说。对吸收合并的处理,被合并企业只要在合并日进行完相关会计处理就终止了,母公司也不需要做长期投资的确认,直接把被投资单位的资产负债确认为投资方的资产负债,同时做出对价即可。要注意一点,如果是同一控制,其支付对价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非同一控制,则计入营业外损益。

2.控股合并,合并日,母公司财务只需要做1步长期投资的确认,其他关于被投资单位账面和公允的差额处理、长期投资和被投资单位净资产项目的抵消等,都是在合并报表的底稿上进行。

(三)合并与非合并

1.合并,投资方(合并方)能够对被投资企业形成控制或实质性控制,没有形成控制的联营,合营企业都不算合并。

2.所谓联营、合营公司采用权益法,母子公司采用成本法,这是针对投资方来说的,其中:

持股50%以上,属于控制,用成本法(含虽持股50%以下,但有实质控制权);

持股50%~20%,属于有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用权益法;

持股20%以下,属于无控制,无重大影响,用成本法

母公司:拥有控制权的投资方,是针对被投资企业来说的。

子公司:持股50%以上。

合营企业:持股50%。

联营企业:持股50%以下,20%以上。

其他投资企业:持股20%以下。

【成本法变权益法,是指投资方因控股比例发生变化(比如由80%降至40%)等因素引起的投资方自己的个别财务报表处理发生变化,和报表合并过程中进行的成本法改权益法不是一回事,方法类似但性质完全不同,一定要分清楚。】

3.投资方(母公司)进行报表合并时,联营、合营企业不纳入合并范围。投资方和联营、合营企业之间的顺流、逆流交易,最后要进行一个报表处理,不代表投资方要把联营合营企业的报表纳入合并范围,只是他在与自己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时,为了统一口径所进行的处理。

考虑完上面三种特殊情况,我们关于“长期投资-企业合并-报表合并”的内容,可以把范围缩小到下面这个范畴:投资方在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其他只是这个范畴的特殊情况再特殊处理。需要注意:

(1)是合并,不是联营、合营等性质投资

(2)是控股合并,不是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

(3)是非同一控制下,而不是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

二、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的财务处理方法

【例1】甲公司向无任何关联关系的乙公司定向增发1000W股,股价7元,来获取乙公司所持有的丙公司60%股权。2007年6月30日,股票发行完毕,甲公司支付发行佣金50W,其他费用200W,手续全部办妥。07年6月30日丙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6800W,公允价值10000W。

这是个“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的简单例子。6月30日,投资方甲公司需要做什么呢?

(一)用成本法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持股50%以上,属于控制,用成本法)

借:长期投资—丙公司7200(股份收购成本:股价7000w+其他费用200w)

贷:股本1000(增发1000w股*1元/股)

资本公积5950(丙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1亿*60%-50w发行佣金)

银行存款250(支付的佣金50W+其他费用200W)

问题1,7200大于10000×60%的1200是否要确认商誉?如果是小于10000×60%是否要记入营业外收入?我现在是确认长期投资,就这么一步,其他那些该什么时候做的事,就什么时候做,因为是用成本法,长期投资以实际付出成本计量。

问题2,合并报表时不是要考虑把成本法改用权益法吗?对,是要改,但和“长期投资”因持股比例变化由成本法改用权益法不是一回事。

问题3,这个增加的资本公积5950是谁的?是投资方的。在涉及到资本公积时,不妨悄悄

问自己一句,这个资本公积是谁的。

6

(二)编制合并调整抵消分录(为编制合并当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做准备)

合并日,投资方(母公司)一般按照以下2步编制合并调整抵消分录:

1.调整丙公司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值的差异

借:固定资产2400(丙公司公允>账面部分)

无形资产800(丙公司公允>账面部分)

贷:资本公积3200(丙公司总资产公允>账面部分)

这个分录是在合并报表底稿上做的,不会影响丙公司财务报表,也就是说,这个分录除了可以帮助我们得出最后报表合计数外,没有其他任何作用。

如果考虑所得税因素(假设税率都是25%),则公允价值调整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2400

无形资产8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800(公允值增加3200*所得税率25%)

资本公积2400

我们在合并报表时,对丙的资产采用的是公允价值,比账面值高了3200,而丙公司交税的计税基础是账面值,这3200产生的所得税影响金额800元(3200*25%)应计入递延所得税负债。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只是在编制合并报表工作底稿,这个合并工作底稿只服务于我们最后得到的合并报表数据,没有其他用处,既不会影响甲公司和丙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也不会影响甲公司和丙公司的纳税金额,所以,我们所做的调整分录,绝对不可能出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

2.将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被投资公司权益类科目进行抵消

在抵消过程中,会出现2个新的科目数据:商誉和少数股东权益(注意:商誉和少数股东权益,一般只在合并报表时才会出现,因为不管是投资方还是被投资方,既不能拿商誉出去卖钱,也不能体现在自己的个别财务报表上)。假设不考虑所得税影响:

借:股本2000(被合并企业账面股本)

资本公积6200(被合并企业账面值+该企业资产公允值增加部分)

盈余公积400(被合并企业账面值)

未分配利润1400(被合并企业账面值)

商誉1200(投资成本7200大于可分享的被收购企业净资产10000×60%)

贷:长期股权投资7200(母公司对丙的投资额)

少数股东权益4000(丙公司其他股东应分享的被收购企业净资产10000×40%)

上面分录的借方科目实际上是冲减了丙公司全部权益类科目的余额,所以资本公积=原来的3000+上面资产公允大于账面转入的3200=6200,商誉=7200-10000×60%=1200,少数股东权益=10000×40%=4000。

如果考虑所得税影响,则调整分录应该为:

借:股本2000

资本公积3000+2400

盈余公积400

未分配利润1400

商誉1680

贷:长期股权投资7200

少数股东权益3680

因为丙公司资产公允值增加3200产生的所得税影响800(3200*25%)属于递延所得税负债,实际计入资本公积的新增净资产公允值是3200-800=2400,甲公司合并后确认商誉=7200-(10000-800)×60%=1680,少数股东权益为=(10000-800)×40%=3680。

(三)根据以上调整分录和甲、丙公司个别会计报表,编制合并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

①编制合并工作底稿。

②分别将母公司、子公司个别报表数据过入合并工作底稿,计算合计金额。(其中,母公司个别报表数据应包含了上面“一、用成本法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分录的内容)

③将上面所做调整抵消过入合并工作底稿,将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有关项目的影响进行抵销处理。

④计算合并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合并金额,完成合并日的合并报表编制。

以上是所有合并报表的编制步骤。

总结:合并日,投资方先按成本法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再做以上2步调整分录,最后根据调整分录及个别报表数据,编制合并当天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因为合并当天一般不会发生其他内部交易,一张负债表表就可以解决),这样合并当日的工作就完成了。下面是考虑了所得税的甲公司合并日的合并报表:

合并资产负债表

这张合并资产负债表反映了很多东西:

第1列“甲公司”,说明这是2007年6月30日报表合并前甲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包括我们第1小点做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分录)。也就是甲公司16200的长期股权投资中,包含了当天确认的对丙公司投资7200,资本公积9000,也包含了当天确认的5950。【如果给你的是甲和丙合并前的报表,你在把甲报表数据抄过来时,要考虑第1点所做分录的影响。】

丙企业的两列,一个账面价值,一个公允价值,这是导致我们进行调整的因素。

合计数,这行可要可不要,如果有,合计数=甲公司+丙公司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我们留到后面的抵消分录进行调整。

抵消分录,这行是按照我们前面所做的调整抵消分录直接填上去的,怎样编制调整抵消分录是我们需要掌握的重点。

合并日的处理结束后,到了期末(年末),除了处理好自己的个别财务报表外,还应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四)期末(年末),母公司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虽然前面讲了很多,现在我们真正进入“企业合并报表”的内容,有了前面的铺垫,我们

可以明白以下几点:

1.合并日的合并报表与期末合并报表的区别

A.期末编制合并报表,是在合并过后的年末,如果有经营活动,除了要编制资产负债合并报表外,还要编制合并利润表等其他报表。

B.期末编制合并报表,其实是合并日编制合并报表的延续,编制方法和步骤,和合并日编制的合并报表本质相同。

C.期末编制合并报表,既是合并日合并报表的延续,但又有区别,我们在合并日所做的抵消分录是为合并日合并报表做的,和我们期末编制的抵消分录没有关系,不能不用做了,也不能照搬过来。期末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要重新编制调整抵消分录。

D.既要考虑合并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别的延续,也要考虑合并日到期末这段期间内部交易的影响。

2.编制期末合并财务报表的步骤

①先做个合并工作底稿,把母公司甲和被投资方丙的期末个别财务报表数据填列进去。

②计算合计数。

③做抵消分录,对某些科目进行调整

④最后加总得到合并报表数,以及2个新科目(商誉和少数股东权益)。

期末编制合并报表的步骤和合并日合并报表的编制一样,且都是在合并报表工作底稿上进行的,对投资方和被投资方的个别财务会计报表没有影响。

【有人说合并报表第一步是调母公司报表,第二步是调子公司报表,然后是4大抵消。我不太同意这个说法,因为个别报表是已经确定好了的,我们只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才做这些调整分录,是为了得到合并报表数据才进行的调整,不能先调整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报表。】

3.正确编制调整抵消分录,是编制期末合并报表的关键

当我们把个别财务报表数据过入到合并工作底稿后,就要填入各种抵消分录,这些抵消虽然相互独立,但在编制调整抵消分录时还是有一些顺序。

(1)首先,调整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别(与合并日是一样的)

借:固定资产 2400(丙公司公允>账面部分)

无形资产 800(丙公司公允>账面部分)

贷:资本公积 2400(丙公司总资产公允>账面部分)

递延所得税负债 800(丙公司资产公允值增加3200*所得税率25%)

(2)然后,调整因资产公允值变化,计提的折旧摊销费用相应变化:(这里是因公允值增加,计提的折旧摊销费用也相应调增)

借:管理费用 100(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允值增加,折旧摊销相应增加部分)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60 (公允增加2400,折旧期20年,07年只折半年,=2400/20/2=60)

贷: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40 (公允增加800,摊销期10年,07年只摊半年,=800/10/2=40)

(3)同时,调整因折旧摊销费用增加,使利润减少而产生的所得税影响: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25 [(60+40)×25%=25]

贷:所得税费用 25

调整原因:前面多记资产2400(固定资产公允值增加),所以要增加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增加了,折旧也要增加,折旧增加了,又反过来使账面资产变少了,就又需要冲减前面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不管你是真的明白了还是有点糊涂,我建议你一定要把上面这3个分录死背下来,他们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后面我们在对长期投资进行成本法改权益法核算时,影响被合并方净利的就是这3个分录。其他内部交易的调整,虽然也涉及到收入、成本、递延所得税等,但只有这三个分录是影响净利润调整的。也就是说,其他的分录写错了,也就是他一个分录错,如果这3个分录写错了,后面的长期投资会全错。所以,这3个分录无论如何都要记住。

(4)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成本法改权益法

根据上一步(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间的调整),去调整本年净利润,然后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调整。

前面强调过,这里的成本法改权益法和持股比例变化的调整不是一回事,控股比例变了,根据准则要求调整核算方法,以便投资方能更好的反应其财务状况及投资情况。这里所做的调整是为了编制合并报表,避免合并方的长期股权投资和被合并方的权益类科目在合并后形成重复,所做的抵消调整。被合并方在经营中形成的利润如果没有全部分配,就会沉淀到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权益类科目里,为了使投资方的长期股权投资和被投资方的权益类科目正好抵消,我们要对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进行调整(权益法下,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值也是随被投资方的盈利变化而调整的)。

【接例1】假设丙公司在2007年7月-12月底期间,实现净利润1000W。提取盈余公积100。

母公司用权益法确认收益:(成本法下,母公司不做账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 555 [(1000-100+25)*60%=555]

贷:投资收益 555

实现净利1000,资产公允值增加多提折旧摊销费用100,多提折旧摊销减少所得税费用25,所以经调整后的净利润是1000-100+25=925,母公司权益法核算投资收益是925×60%=555。

【接例1】假设丙公司决定当年分配利润600W。

母公司用成本法下,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360(600*60%=360)

贷:投资收益 360

母公司用权益法下,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360

贷:长期股权投资-权益调整360

2个分录综合调整,取消掉成本法下的分录,补记权益法下的分录,就变成:借:投资收益 36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60

【接例1】再假设丙公司07年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00

母公司账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 60(100*60%)

贷:资本公积 60

(5)调整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和被投资单位的权益类科目抵消:

借:股本2000(丙账面股本数)

资本公积-期初 5400 (丙账面3000+合并时丙公允和账面的差额2400)

资本公积-本期1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升值100)

盈余公积-期初 400 (丙账面数)

盈余公积-本期 100 (本期提取盈余公积100)

未分配利润-期末 1625 (丙账面数1400+本年利润未分配300-因公允值增加折旧摊销增加

100+因公允值增加折旧摊销增加调减的所得税费用25)商誉 1680 (合并时确认的商誉不变)

贷:长期股权投资 7455 (购股成本7200+按权益法确认的新增投资收益555-利润分配后减

少的长期投资360+公允值新增60=7455)

少数股东权益 3850 [(合并日净资产公允值10000-公允值增加导致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增

加800- 公允值增加导致计提折旧摊销增加100+增加摊销增加导致

的递延点速度减少25+本年新增利润1000-本年分配的利润600+本

年提起的盈余公积100)×少数股份40%。即

(10000-800-100+25+1000-600+100)×40%=3850] 以上是按照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再根据上面的调整分录演算而来。我们还通过少数股东权益进行一次验算:2000+3000+2400+100+400+100+1625+1680-7455=3850,结果一致,表示正确。而且这个数值应该正好等于(2000+3000+2400+100+400+100+1625)×40%。

(6)最后,

借:投资收益555 (1000-100+25)×60%=555

少数股东损益370 (1000-100+25)×40%=370

未分配利润-年初1400

贷:未分配利润-年末1625

提取盈余公积100

对所有者的分配600

以上只是个逻辑顺序,下面以一个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为例,再仔细说明以上问题。

三、案例解析

2006年4月1日,P公司与乙公司达成协议,以一块土地使用权换入乙公司持有的M公司10%股权和S公司40%的股权,P公司土地成本3000万元,公允价值5000万元,乙公司拥有的M公司10%股权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均为2000万,拥有S公司40%的股权账面价值2200万,公允价值2400万,乙公司另支付P公司现金600万元。甲公司对M公司和S公司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当日办妥转让手续。

P用土地,换取乙持有的M10%+S40%+现金600W

P土地成本3000W,公允值5000W

M10%账面和公允值一致2000W,成本法核算

S40%账面值2200W,公允值2400W,权益法核算

2006年12月31日,M公司实现净利润3500万元,其中1-3月份净利润1000万元,07年4月10日,分配现金股利2500万元,P公司收到250万元,07年5月10日,P公司以2150万元将M公司股权出售。

2006年4月1日,S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5500万,其中股本3000万,资本公积1000万,盈余公积500万,未分配利润1000万,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其差额由一项尚需摊销5年的无形资产构成。

2006年12月31日,S公司确认实现净利润1300万元,其中1-3月份净利润300万元,P 公司在取得S公司股权后,将成本1600万元的产品以2000万元销售给S公司,该产品S公司尚有40%尚未实现对外销售。

06年12月31日,S公司确认实现资本公积利得120万元。

2007年5月10日,S公司分配现金股利500万元,07年12月31日,S公司确认实现净利润1380万元,上期与P公司内部交易存货在07年已经全部实现销售。

08年1月1日,P公司追加4000万元,又取得S公司40%的股权,当日S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8400万元,账面价值7500万元,其中股本3000万元,资本公积1120万元,盈余公积738万元,未分配利润2642万元。P公司备查簿中记录的S公司在2008年1月1日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的资料如下表所示。

P公司备查簿

假定S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与P公司一致。从2008年1月1日起,P公司和S公司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预计年限和残值均符合税法规定。

2008年,S公司实现净利润1022.5万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积102.25万元,分派现金股利400万元(假定分配的是2008年实现的净利润)。S公司因持有的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资本公积的金额为500万元。

2009年1月1日,P公司从证券市场上用银行存款1000万元又购入S公司10%的股份。

2009年,S公司实现净利润1122.5万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积112.25万元,分派现金股利300万元。09年S公司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全部对外出售。

2008年8月10日,P公司向S公司销售甲商品100件,每件售价为6万元,每件成本为4万元,2008年12月31日前,S公司已对外出售甲商品80件,剩余20件在2009年全部对外出售。至2009年12月31日,P公司上述应收账款尚未收回。08年12月31日,P公司对上述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100万元,09年,又计提坏账准备40万元。

2008年8月10日,P公司向S公司销售一台电子设备,售价为100万元,出售时设备账面价值为76万元,S公司购入后将其投入行政管理部门使用。该设备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

假定编制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时应考虑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3.首先是资产交换并确认股权投资,比较简单,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M公司2000(成交金额)

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 2400(公允值)

银行存款 600(乙补的差价)

贷: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3000(土地账面值)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损益 2000(土地增值金额)

对S公司采用权益法计量,所以最好列出明细科目,同时考虑换入时,S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6000万×40%=2400,是否与换入成本相符,如果相符就不需要进行调整。

4.对M公司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用成本法。分配的收益在持有期内,全部记为投资收益。

07年4月10日,P收到M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250万元。

借:应收股利250 借:银行存款250

贷:投资收益 250 贷:应收股利 250

P公司以2150万元将M公司股权出售。卖出时:

借:银行存款2150

贷:长期股权投资-M公司 2000(账面投资成本)

投资收益 150(成交金额与账面值差额)

5.对S公司在08年1月1日前的后续计量。按权益法计量。

⑴看初始投资是否需要调整,6000×40%=2400,等于支付对价,不需要调整。

⑵ 06年12月31日,对净利润进行调整(注意此处调整与合并报表中的调整不是一回事,这里是在P公司的报表中按权益法计量的调整,后者是在合并报表底稿中按权益法调整但投资方是以成本法计量)。06年12月31日前,S公司的以下业务与利润有关:

2006年4月1日,S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5500万,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其差额由一项尚需摊销5年的无形资产构成。

该业务对净利润的影响:(6000-5500)/5×9/12×75%=56.25。这是对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差额的调整,至于75%,则是考虑了所得税对净利润的影响。

2006年12月31日,S公司确认实现净利润1300万元,其中1-3月份净利润300万元S公司1-3月的净利润已经包含在06年4月1日收购时的净资产里,也就是包含在投资成本里了,不需要再合并计算,P持股后S公司的实现净利为1000(1300-300)。

P公司在取得S公司股权后,将成本1600万元的产品以2000万元销售给S公司,该产品S 公司尚有40%尚未实现对外销售。

该业务对净利润的影响:(2000-1600)×40%×75%=120,内部销售在合并时不管是顺流还是逆流,应该将其利润冲销。如果2000万的产品都没卖,则直接扣除差额400万,卖掉60%,还有40%没卖,则扣除400的40%。至于75%,则是考虑了所得税对净利润的影响。

06年12月31日,S公司确认实现资本公积利得120万元。

综上,06年P持股后S公司的净利润为,1300-300-(2000-1600)×40%×75%-(6000-5500)/5×9/12×75%=1000-120-56.25=823.75

⑶根据以上调整的净利润来确认P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损益调整)823.75×40%=329.5

贷:投资收益329.5

⑷同时调整其他权益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其他权益变动)48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8

07年5月10日,收到分配的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500×40%=200 借:银行存款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损益调整)200 贷:应收股利200 07年12月31日,S公司确认实现净利润1380万元,上期与P公司内部交易存货在07年已经全部实现销售。相比06年底,无形资产的差额还在,但上期内部交易存货售出。

这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因为他和合并报表有很大的不同。

调整07年净利润为,1380-(6000-5500)/5×75%+(2000-1600)×40%×75%=1425

(6000-5500)/5×75%比较容易理解,而+(2000-1600)×40%×75%是什么意思?这不是对当年交易的利润调整,而是对上年的调整进行修正。实际上我们如果在合并当期就把内部交易的产品全部卖掉,不需要做任何处理,但上年我们调减了利润(2000-1600)×40%×75%,所以今年卖光后,我们要补回来。如果07年我们没有全部卖光,只卖了30%,留了10%,则这里需要补回(2000-1600)×30%×75%。教材上以及张的讲义上都么有相关类型的例题,这里给大家提个醒。

所以,07年底的收益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损益调整)570(1425×40%)

贷:投资收益570

截至到2007年12月31日,P公司对S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是多少?

成本2400,损益调整329.5+570-200=699.5,其他权益变动48,合计3147.5.

(4)增持日,权益法变成本法计量,P公司的报表中,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

实际上,这还是第4章的内容。

08年1月1日,P公司追加4000万元,又取得S公司40%的股权,当日S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8400万元,账面价值7500万元,其中股本3000万元,资本公积1120万元,盈余公积738万元,未分配利润2642万元。

追加投资:借: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4000

贷:银行存款4000

接着要将持有期这段用权益法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还原成成本法。收益计入利润分配。

借:盈余公积69.9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29.55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8

贷: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损益调整)699.5

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其他权益变动)48

这个时候,P公司对S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金额是多少?3147.5-699.5-48+4000=6400. 合并商誉=(2400-6000×40%)+(4000-8400×40%)=640

注意,这里计算商誉的时候,已经按照上面的表的数值进行计算了。那个表涵盖了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1200万,其中900万计入了资本公积,300万计入了递延所得税负债,所以实

质上涵盖了下面这个调整分录:

借:固定资产-A办公楼200

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1000

贷:资本公积900

递延所得税负债300

也许还有细心的同学会问,06年那项存在差额的无形资产呢?是不是就是这里的土地使用权?这个已经不重要了,在上面的表里,如果没有列示该无形资产的差额,则表示,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趋同化了,至于什么原因,不用我们管。我们后面在进行合并报表也好,调整分录也好,不需要再考虑该无形资产。

(5)2008年1月1日合并日的合并报表抵消分录(24章企业合并内容)

合并日的报表合并,往往不涉及溢价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有所不同的资产)的折旧摊销问题,比期间后合并报表略微简单。固定套路:

○1先调整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别。

借:固定资产-A办公楼200

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1000

贷:资本公积900

递延所得税负债300

○2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又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但不用列出明细科目了,首尾都没出现对价小于相应净资产比例的情况,不用调整。中间段增资,可以直接用净资产差异(8400-6000)=2400来计算。超出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借: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960(2400×0.4)

贷:盈余公积69.9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29.55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60.5

如果对这个分录不理解,不妨写全。就是将前面2年的又按照权益法来计量一遍。该调整的净利润还是要调整哦。相当于:

借: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823.75×40%=329.5

贷:投资收益329.5

借:投资收益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200

借: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570(1425×40%)

贷:投资收益570

然后用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代替投资收益,合并就是:

借: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699.5

贷:盈余公积69.9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29.55

然后再计算净资产的差额,多余部分计入资本公积,(8400-6000)×40%-699.5=260.5

借: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260.5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60.5

○3合并资产负债表调整抵消分录

借:股本3000

资本公积2020

盈余公积738

未分配利润2642

商誉640

贷:长期股权投资6400+960=7360

少数股东权益1680 (8400×20%)

验算:1680+7360-640=8400

这个分录是个考注会的都要背,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方现有的股权投资账面余额,需要调整的步数非常多,比如此题,先是权益法计量,增资了后,在投资公司的报表上改为成本法计量,然后编制合并报表时,又要再改为权益法调整。而商誉和少数股东权益都可以直接从报表获取数据计算。

需要强调的是,有些题目,需要我们编制合并底稿,那我们要分清楚,哪些分录是投资公司个别报表的分录,哪些分录是合并报表的调整分录,比如08年1月1日增资时,P公司所做的借:盈余公积69.9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29.55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8

贷: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损益调整)699.5

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其他权益变动)48

这就只是调整投资公司的个别报表,不体现在合并报表底稿中。相应的,这个数值默认包含在了合并底稿的P公司金额中了。

2008年,S公司实现净利润1022.5万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积102.25万元,分派现金股利400万元(假定分配的是2008年实现的净利润)。S公司因持有的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资本公积的金额为500万元。

(6)08年P公司对S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分录,成本法

借:应收股利320 借:银行存款320 贷:投资收益400×80%=320 贷:应收股利320

P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上,对S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仍然为6400。前面那些调整是在合并报表底稿上的调整,不影响个别财务报表。

(7)08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调整和抵消分录。

从这一步起进入到第25章合并报表的内容,但有了前面的底子,后面不难。四大五小,一个个来。

○1先调整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别。

借:固定资产-A办公楼200

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1000

贷:资本公积900

递延所得税负债300

接着考虑他们在本年的折旧,如果不是年初合并,特别注意折旧的时期影响。

借:管理费用30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10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20

补提了折旧,资产大于账面的金额也小了,冲减计提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7.5

贷:所得税费用7.5

○2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先以合并日的数据为基础,延续合并日调整前期。

1)调整前期

借: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960(2400×0.4)

贷:盈余公积-期初69.9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期初629.55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期初260.5

2)接着调整本期的净利润,确认当期收益。净收益=(净利润-资产折旧影响额+抵税金额)×80%=(1022.5-30+7.5)×0.8=800

借: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 800

贷:投资收益 800

3)确认P公司收到S公司2008年分派的现金股利,同时抵销原按成本法确认的投资收益320万元(400万元×80%)。

借:投资收益 320

贷: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 320

4)确认P公司在2008年S公司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中所享有的份额400万元(资本公积的增加额500万元×80%)。

借: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 400

贷:资本公积 400

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余额为:6400+960+800+400-320=8240

○3合并资产负债表调整抵消分录

借:股本——年初3000

——本年0

资本公积——年初2020

——本年500

盈余公积——年初738

——本年102.25

未分配利润——年末2642+1000-400-102.25=3139.75

商誉640

贷:长期股权投资6400+960+800+400-320=8240

少数股东权益1900(9500×20%)

验算:1900+8240-640=9500

○4投资收益的抵消分录

借:投资收益800

少数股东损益200

未分配利润—年初2642

贷:提取盈余公积102.25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400

未分配利润—年末3139.75

以上就是四大抵消分录。一环扣一环。为了比较,我们直接跳过五小分录,做09年的合并报表四大抵消分录,并进行比较。

2009年1月1日,P公司从证券市场上用银行存款1000万元又购入S公司10%的股份。

2009年,S公司实现净利润1122.5万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积112.25万元,分派现金股利300万元。09年S公司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全部对外出售。

(8)09年1月1日,收购少数股东权益分录

购买少数股东权益,这也是教材和习题的一个冷角。首先,购买时,P公司的购买分录很正常:借:长期股权投资1000

贷:银行存款1000

但是,当编制09年底合并报表时,就会出现非常大的差别。计算收购少数股东权益时,S 公司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为9500万(8400+1000-400+500),10%股份应该公允价值为950万,按权益法调整的常理(合并报表的需要),1000-950=50万应确认为商誉,但收购少数股东权益不确认商誉,并且在合并报表底稿中直接调整资本公积。同样,如果支付对价少于公允价值,一般情况是计入营业外收入,但这里必须是直接冲减资本公积。教材P504有描述,只是不详细而已。下一步会有充分体现。

(9)编制09年合并报表的抵消分录。按顺序,还是一样样来,可以参考上一合并报表的分录,但心中要记住,上年做的合并报表的抵消分录,全部都没有了,需要重新做。往年的损益类科目全部换成未分配利润-期初,有点像追溯法。

○1先调整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别。

借:固定资产-A办公楼200

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1000

贷:资本公积-年初900

递延所得税负债300

接着考虑他们在本年的折旧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30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10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20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7.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7.5

以上还是在调整前一年的分录,现在调整09年的。

借:管理费用30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10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20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7.5

贷:所得税费用7.5

○2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先以合并日的数据为基础,延续合并日调整前期。

1)调整前期的前期

借: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960(2400×0.4)

贷:盈余公积-期初69.9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期初629.55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期初260.5

2)调整前期,合并做个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88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480

资本公积—年初400

3)调整09年当期收购少数股东权益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借:资本公积50

贷: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50

这就是我前面所说要注意的地方,如果支付对价是900万,10%的所有者权益公允价值是950万,分录就是借:长期股权投资,贷:资本公积。

4)调整09年的净利润,并确认投资收益。09年净收益=(净利润-资产折旧影响额+抵税金额)×90%=(1122.5-30+7.5)×0.9=990

借: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 990

贷:投资收益 990

5)确认P公司收到S公司2008年分派的现金股利,同时抵销原按成本法确认的投资收益270万元(300万元×90%)。

借:投资收益 270

贷: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 270

6) S公司将前期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全部卖掉,资本公积转出500万。

借:资本公积 450

贷: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 450

至此,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余额为:6400+1000+960+800+400-320-50+990-270-450=9460

○3合并资产负债表调整抵消分录

借:股本——年初3000

——本年0

资本公积——年初2520

——本年-500

盈余公积——年初840.25

——本年112.25

未分配利润——年末3139.75+1100-300-112.25=3827.5

商誉640

贷:长期股权投资9460

少数股东权益980(9800×10%)

验算:980+9460-640=9800,S公司09年12月31日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9800万元。

○4投资收益的抵消分录

借:投资收益990

少数股东损益110

未分配利润—年初3139.75

贷:提取盈余公积112.25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300

未分配利润—年末3827.5

到此,完成了09年合并报表抵消分录的四大抵消。逻辑性强一点,可以避免计算错误,节省考试时间。

接下来,回到08年底编制合并报表时,进行5小抵消的分析。(预收和预付款项,应付债券与持有至到期投资、借款和应收项目及其跌价准备,存货及跌价准备、固定资产)

(10)编制08年,合并报表中的其他抵消项目。

2008年8月10日,P公司向S公司销售甲商品100件,每件售价为6万元,每件成本为4万元,2008年12月31日前,S公司已对外出售甲商品80件,剩余20件在2009年全部对外出售。至2009年12月31日,P公司上述应收账款尚未收回。08年12月31日,P公司对上述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100万元,09年,又计提坏账准备40万元。

分两步走,先看存货,在08年底的合并报表底稿上:

借:营业收入 100×6=600

贷:营业成本 600

借:营业成本 40

贷:存货 2×20=40 (6-4)×20=40

(6-4)×20=40可以这么考虑,剩余的20件,没卖给外人,只是从P移交给了S,价值不应该变,但实际上他的成本却从4变成了6,所以,冲减掉。存货成本减少了,账面价值小于计税价值,应该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0(40×25%)

贷:所得税费用 10

第2步,看应收和应付以及坏账准备,该款项为600×17%=702万

借:应付账款 702

贷:应收账款 702

坏账准备的计提也不应该,冲掉。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1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00

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减少了,那也应该冲减按常规计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所得税费用 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然后再看09年的合并报表:

首先考虑,上期进行抵消的存货价值,对本期起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借:未分配利润-期初 40

贷:营业成本 4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0

贷:未分配利润-期初 10

本期全部卖掉,所以,本期就不用再抵消,但是要考虑冲回前面计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所得税费用 1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0

多考虑2步,如果上期剩余的存货,又只卖了一半,本期应该怎么做?

借:营业成本 20

贷:存货 2×10=20 (6-4)×10=2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20×25%)

贷:所得税费用 5

如果,本期又再从P公司购进50件,卖掉30件呢?

借:营业收入 50×6=300

贷:营业成本 300

借:营业成本 40

贷:存货 2×20=40 (6-4)×20=4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0(40×25%)

贷:所得税费用 10

好,接着考虑09年的应收应付和坏账准备,先调整前一年的

借:应付账款 702

贷:应收账款 702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100

贷:未分配利润-期初 100

借:未分配利润-期初 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今年又提取了40的坏账准备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40

贷:资产减值损失 40

借:所得税费用 1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0

这个坏账准备略显简单,后面考虑个坏账准备冲回的例子,大家再好好看看。

(11)编制固定资产转固定资产的抵消分录

2008年8月10日,P公司向S公司销售一台电子设备,售价为100万元,出售时设备账面价值为76万元,S公司购入后将其投入行政管理部门使用。该设备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

先看08年的合并报表抵消分录

借:营业外收入 24

贷:固定资产-原价 24

固定资产账面减少了,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4×0.25=6

贷:所得税费用 6

对于P公司来说,其卖出固定资产时的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100

贷:营业外收入 24

固定资产 76

对于S公司来说,其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100

借:银行存款 100

两者抵消,就成了上面那个分录。

8月10日卖出,要考虑前后折旧的差别,也就是考虑多出来部分的固定资产的折旧。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1.6=24/5×4/12

贷:管理费用 1.6

同前面说的一样,折旧减少了,固定资产账面增加,要减少前面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所得税费用0.4(1.6×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0.4

再来看09年的。先调整上年

借:借:未分配利润-期初 24

贷:固定资产-原价 24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4×0.25=6

贷:未分配利润-期初 6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1.6=24/5×4/12

贷:未分配利润-期初 1.6

借:未分配利润-期初0.4(1.6×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0.4

调整本年度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4.8=(24/5)

贷:管理费用 4.8

借:所得税费用 1.2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2

表决权在半数以下的被投资单位是否应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从业二十年的老会计经验之谈,如果觉得有帮助请您打赏支持,谢谢!表决权在半数以下的被投资单位是否应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案例情况: A公司从成立开始,主要活动是研发生物可降解体内植入材料技术产品,目前该研究项目仍处于研发阶段。上市公司B公司于2015年6月收购了A公司特定股东的股权并对该公司增资。B公司入资后,公司研发项目未发生变化。B公司入资后的股权比例如下: 章程中对于股东会议事规则规定为: “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股东会会议作出其他决议,必须经代表二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章程中对于董事会决议通过的规定为:“董事会会议的表决,实行一人一票,董事会决议需经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通过。董事会会议应由三分之二上的董事出席方可举行。” B公司董事会成员共7名,其中3名由A公司派驻。B公司法人及董事长由A公司法人及董事长同时兼任。 一种观点认为:不应把A公司纳入B公司合并范围,理由如下 (1)B公司对A公司持股比例未超过50%。(2)B公司派出董事3人,在A公司董事会内人数未超过半数。(3)A公司的章程约定:“公司股东会和董事会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B 公司虽然是最大股东,但不能独自决定该公司的重大事项,因此,B公司不能对A公司实施控制。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把A公司纳入B公司合并范围。理由如下:(1)B公司是最大股东。(2)董事会人数7人,B公司派出3人,其余4个董事各自代表各自的利益,只要有其中1位董事与B 公司意见一致,在董事会中就超半数。(3)A公司的法人及董事长与B公司法人及董事长均为同一人。 问题: B公司是否可将A公司纳入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

合并财务报表例题及答案共6页

【例】2007年1月1日,P公司用银行存款3 000万元购得S公司80%的股份(分别假定P公司与S公司为同一控制下的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的企业合并两种情况)。S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3 500万元,其中股本为2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1 500万元,盈余公积为0元,未分配利润为0元。 P公司备查簿中记录的S公司在2007年1月1日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仅有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比账面价值多100万元(该固定资产剩余使用年限20年,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使用期满预计无净残值),其他项目的公允价值均与账面价值一致。 P公司在个别资产负债表中采用成本法核算该项长期股权投资。 2007年,S公司实现净利润1 000万元,提取法定公积金100万元,向P公司分派现金股利480万元,向其他股东分派现金股利12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300万元。S公司因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资本公积的金额为100万元。 2007年12月31日,S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4000万元,其中股本为2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1 600万元,盈余公积为1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300万元。 假定S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与P公司一致,不考虑P公司和S 公司受合并资产、负债的所得税影响。 试做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分录,从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的2007年末长期股权投资的应有余额。 一、同一控制

(一)母公司个别账务系统需处理的事项 1.取得股权时,投资方P公司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 2800(3500*80%) 资本公积 200 贷:银行存款 3000 2.子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确认投资收益 借:应收股利 480 贷:投资收益 480 3.收到现金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480 贷:应收股利 480 (二)母公司P公司2007年末编合并报表时,须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做的会计处理(不进入母公司自身的账务体系,只是为编合并报表做准备) 由于为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且会计政策与会计期间一致,因此不用调整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直接将长期股权投资从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 子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额中P公司应享有的部分 借:长期股权投资 80 贷:资本公积 80 对子公司实现的净利润按份额确认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 800(1000*80%)

母公司报表与合并报表差异分析

东湖高新母公司报表与合并报表差异分析 一、公司概况 武汉东湖高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133)主要从事科技工业园建设、开发与运营,其开发的“武汉中国·光谷”项目是中国最大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公司于1998 年2 月在上交所上市。公司立足武汉、挺进两湖地区,主业以园区和住宅开发为主、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为辅。园区开发主要有三个项目:武汉科技园、长沙科技园、襄樊科技园;住宅项目为武汉丽岛漫城;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包括电厂脱硫和环保发电两块。 二、报告期内经营情况 表1:报告期主要财务指标 武汉东湖高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0 年实现营业收入9.09 亿元,同比增长177%;报告期内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58,056.50万元,增长比例176.70%,主要原因是包括公司燃煤机组烟气脱硫项目投产规模增大,脱硫服务费收入较去年增加4,975.21万元;全资子公司义马环保电力有限公司铬渣综合治理发电机组增加,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15,018.5万元;全资子公司长沙东湖高新投资有限公司报告期确认一期项目收入10,295.46万元、襄樊东湖高新投资有限公司确认一期项目收入2,838.20万元,而去年同期均未实现收入;控股子公司武汉学府房地产有限公司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33,419.37万元。实现归

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175 亿元,同比降低75.31%,基本每股收益0.036 元。2010 年,公司经营的铬渣无害化处理项目——义马铬渣综合治理发电工程治理铬渣4.1 万吨,实现铬渣综合治理收入2.24 亿元,产生的社会效益远大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但因该项目上马时属于新型探索性项目,无法享受到可再生能源电价的优惠政策,从而产生经营性亏损1.34亿元,影响了公司当年的整体利润。2010 年,公司财务费用率为7.23%,高于同期行业平均值4.19%,主要是由全资子公司义马环保电力有限公司的融资成本导致。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变化较小但是比例总体较高,具有较大的短期偿债风险。资产负债率稍有上升,长期偿债能力压力较大。总资产报酬率同比下降75%,主要是由于其利润总额下降所致。 三、合并数据与母公司数据差异分析 (一)主要控股子公司情况 表2:主要控股子公司单位:万元 其中长沙东湖高新投资有限公司和襄樊东湖高新投资有限公司为东湖高新通过设立或投资等方式取得的子公司,义马环保电力有限公司和武汉学府房地产有限公司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 (二)经营活动报表数据差异分析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及相关规定

整体来说,新会计准则对合并范围的规定做出了很大改进,进一步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有助于规范我国会计实务,遏制某些公司出于利润操纵的动机而不将某些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这有助于提高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但笔者认为,当前我国产权制度改革并未最终完成,市场经济运行环节还存在大量政府干预行为,企业的会计报表合并完全的“拿来主义”尚不可行。我国的新会计准则的制定应尽量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实际和法律惯例传统,减少一蹴而就的“大跃进”,从而稳健地推进会计准则的建设,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本市场状况逐步推进会计准则的完善工作。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影响范围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生产要素的国际间流动和产业转移的跨地区发展日益加快,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日益加深,迫切需要我们从深化经贸合作、维护国家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大局出发,在认真总结我国会计审计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国际通行规则,不断完善会计审计准则,为深入实施“请进来”和“走出去”战略,扩大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提供标准趋同、可比互通的统一信息平台。两大准则体系的发布,架起了密切中外经贸合作的会计审计技术桥梁,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我国投资环境,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更好更多地“走出去”,有利于稳步推进我国会计审计国际化发展战略,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一、新会计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修改新准则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更关注实质性控制,母公司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续经营的,也应纳入合并范围。这一变革,将对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利润产生较大影响。新准则使得母公司必须承担所有者权益为负公司的债务,并会使一些隐藏的或有债务显现,与此同时,新准则也可以防止一些通过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的手段。 二、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新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定义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 在1995年2月,财政部制定并颁布了《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中,合并会计报表是指“由母公司编制的,将母公司和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综合反映企业集团整体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 在《暂行规定》中,“子公司是指被另一公司拥有控制权的被投资公司,包括由母公司自接或间接控制其过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和通过其他方式控制的被投资企业。”在新准则中,“子公司是指被母公司控制的企业,同时被母公司控制的其他被投资单位(如信托基金等)也视同子公司。可以看出,新准则中是基于”控制“概念对子公司进行定义的,当母公司能够统驭一个主体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藉此从该主体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时,该母公司就具有控制权。 既然新准则中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准,势必将对合并报表产生较大的影响。原会计制度规定对不重要的子公司(如相关比重小于10% )可以不纳入合并范围:特殊业务的子公司,如金融企业,可以不纳入合并范围。但新准则规定应纳入合并范围,这样将增加合并报表的资产和权益,收入和利润,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具有较大的影响。 同时,由于新准则使得母公司必须承担所有者权益为负的子公司的债务,并会使一些隐藏的或有债务显现,使得上市公司很难利用股东股权变动为由分合报表,美化财务状况。新准则也可以防止一些通过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的手段。可以说,新准则加强了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另外,新准则对合并报表的质量和精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更深层次的剥去关联交易对合并报表产生的影响,进一步降低财务风险,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财务成本。母子公司、各子公司之间往往交易频繁,特别是制造业和商品流通企业,往来业务很多。按照新准

sap---合并报表合并过程

合并报表合并过程 报表的合并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一个过程。主要经历了基础数据、数据采集、数据校验与集团合并几个步骤,如图1-1所示。 图1-1 集团合并示意图 一、SAP合并的基本功能 1.同时满足法定合并和各种管理合并, 2.客户可以相对灵活地定制合并数据模型 3.可使用矩阵式的组织架构形成混合合并单元,比如基于公司代码+利润中心合并 4:合并范围的任意切换;提供多种合并数据类型,实际计划预算,比如可以做未来1年的计划合并资产负债表 5.逐级逐级和同步合并,混合合并.复杂股权的自动计算。

6.满足投资合并的各种业务场景蚕食性收购.增资撤资 7.三大类合并自动抵消. 记帐的时间差异集团公司自动对帐,差异的各种处理方法. 能快速对帐;取大取小取债权方取债务方去,不允许出现一定要对帐或出现差异警告。 8.合并系统必须快速关帐 9.手工调整和重分类 10.会计政策的统一和外币折算功能 11.方便的灵活的合并数据监控和合并监控台 12.灵活的合并任务设置 13.合并数据的自动检查校验,保证合并数据质量 14.自动月结年结. 15.合并凭证的冲销和反转 16.合并组织变更处理 17.对于超大集团,海量财务数据环境下应该有良好的性能,故一般是基于商业智能数据仓库上的应用. 18.整和异构的合并数据,自动数据上传 19.在线快速检查未上报数据企业并自动发送邮件 二、基础资料 1、组织架构 1.1维 在ERP中既有公司合并,也有业务范围合并,利润中心合并等多种合并功能,后两者都是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的合并功能,它们各自的组织结构被区分在不同的维中加以定义。公司合并的最小单位是公司。如图1-2所示

合并报表工作底稿编制方法及技巧

第八章:机械故障诊断的新发展 学号: 姓名:管庆磊 日20月5年2014日期: 提纲模糊诊断8.1 ?灰色诊断8.2 ?机械故障

诊断的发展趋8.3 结束语?河南工业大学月122019年11日星期三2 模糊诊断法8.1 模糊的概8.1.1 模糊数学的相关知 8.1.2 ?模糊控8.1.3 ?河南工业大学年20191211月日星期三3 模糊的概念8.1.1 是指事物本身的概念不

清楚模糊性 本质上没有确切的定义,在量上没有确定界限的 一种客观属性,研究和 处理模糊性的数学方 法主要是模糊数学。河南 工业大学 2019年1112月日星期三4 中,模糊性主要表现为:在机械故障诊断?检测 目标和外部条件的模糊

性、载荷与环境因素的模糊性。另外,模糊性广泛存在于结构的材料特?性、几何特征、载荷及边界条件等方面。 河南工业大学年20191211月日星期三5 模糊逻辑本身并不模糊,基于模糊集理论的?而是用来对“模糊”进行处理以达到消除模糊的逻辑。模糊逻辑本身是一种精确的方法,

只是其处?它理的对象是一些不精确、不完全的信息。语的最大特点是能够比较自然地处理人类的言信息和知识。河南工业大学年20191211月日星期三6 模糊实例 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用清晰的概念来描述,如: 风的强弱人的胖瘦年龄大小个子高低 河南工业大学2019年12月11日星期三7

模糊集合的背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自动年1965 查德)或控制专家L.A Zadeh (扎德教授发表论文《模糊集合论》,并提出了模糊集合用以描述模糊概念。河南工业大学年20191211月日星期三8

中期合并财务报表和提供母公司财务报表编制要求.doc

中期合并财务报表和提供母公司财务报表编制要求1 企业上年度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中期期末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上年度财务报告除了包括合并财务报表,还包括母公司财务报表的,中期财务报告也应当包括母公司财务报表。上年度财务报告包括了合并财务报表,但报告中期内处置了所有应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中期财务报告只需要提供母公司财务报表,但上年度比较财务报表仍应当包括合并财务报表,上年度可比中期没有子公司的除外。具体而言: 1.上年度中编报合并财务报表的企业,其中期财务报告中也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而且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合并原则、编制方法和合并财务报表的格式与内容等也应当与上年度合并财务报表相一致。但当年新企业会计准则有新的规定除外。 2.企业中期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则应当区分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1)如果企业在报告中期内处置了所有子公司,而且在报告中期又没有新增子公司,那么企业在其中期财务报告中就不必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尽管如此,企业提供的上年度比较财务报表仍然应当同时提供合并财务报表和母公司财务报表。除非在上年度可比中期末,企业没有子公司。 【例1】[white1] XYZ公司成立于20×7年年初,公司成立之初没有一家子公司,因此公司在20×7年第1季度财务报告中只需要提供公司本身的个别财务报表即可,不必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在20×7第2季度,公司购并一家LLQ公司,获得了该公司80%的股份,从而使得该公司成为XYZ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这样,在20×7年第2季度财务报告中,XYZ公司就需要同时提供合并财务报表和母公司财务报表。第3季度财务报告和20×7年年度财务报告也是如此。

合并报表合并范围如何确定

合并报表合并范围如何确定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加以确定。 (一)控制的定义 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控制通常具有如下特征: 1.控制的主体是唯一的,不是两方或多方。即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的提议不必要征得其他方同意,就可以形成决议并付诸实施。 2.控制的内容主要是被控制方的财务和经营政策,这些财务和经营政策的控制一般是通过表决权来决定的。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法定程序严格限制董事会、受托人或管理层对特殊目的主体经营活动的决策权,如规定除设立者或发起人外,其他人无权决定特殊目的主体经营活动的政策。 3.控制的性质是一种权力或法定权力,也可以是通过公司章程或协议、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授予的权力。 4.控制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包括为了增加经济利益、维持经济利益、保护经济利益,或者降低所分担的损失等。 (二)母公司与予公司

企业集团由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构成。如图1所示,假定P公司能够控制S公司,P公司和S公司构成了企业集团。如图2所示,假定P公司能够同时控制S1公司、S2公司、S3公司和S4公司,P公司和S1公司、S2公司、S3公司、S4 公司构成了企业集团。母公司和子公司是相互依存的,有母公司必然存在子公司,同样,有子公司必然存在母公司。 1.母公司 母公司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子公司的企业(或主体,下同)。从母公司的定义可以看出,母公司要求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必须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子公司,即必须满足控制的要求,能够决定另一个或多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有据以从另一个或多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母公司可以只控制一个子公司,也可以同时控制多个子公司。 如图1所示,假定P公司能够控制S公司,P公司是S公司的母公司。 如图2所示,假定P公司能够同时控制S1公司、S2公司、S3公司和S4公司,P公司为S1公司、S2公司、S3公司和S4公司的母公司。 二是母公司可以是企业,如《公司法》所规范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也可以是主体,如非企业形式的、但形成会计主体的其他组织,如基金等。

上市公司合并会计报表

上市公司合并会计报表 合并报表作为企业集团规定编制的正式会计报表,需要反映企业集团 综合业绩,其真实性直接影响到报表使用者据此作出的判断和决策是 否准确。近年来,上市公司购买、处置子公司等行为而引起的产权结 构变动事件频频发生,使得连续编制合并报表时合并范围的频繁变动。而合并范围的改变,使各期编制的合并报表所反映的会计主体范围不 一致,从而导致各期合并报表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失去了可比性和一贯性,这就使本已可能失真的个别报表会计信息在合并后再次产生失真。 当前,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对于合并范围确定的相关规范都属于 原则性的,弹性很大,留有较大的会计操作空间,很容易被利用操纵 利润。所以,当前亟需规范合并范围变动的操作,以限制部分上市公 司利用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变动来调节利润的不当行为。 一、合并会计报表编制中合并范围确定的一般规定 根据《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简称《暂行规定》),企业编制合 并会计报表时,应该将符合如下条件的子公司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 并范围:1、母公司直接拥有、间接拥有、直接和间接拥有过半数以上 的(不含半数)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2、母公司虽然不持有被投 资企业过半数以上的权益性资本,但母公司通过与被投资企业的其他 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持有该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根 据章程或协议有权控制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或有权任免董事会等 类似权利机构的多数成员,或在董事会或类似权利机构会议上有半数 以上投票权,即取得了该被投资企业的实际控制权,理应将该被投资 企业作为母公司的子公司,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 但是,根据《暂行规定》和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对于下列特殊 情况的子公司,母公司能够不将下列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1、已经关 停并转的子公司;2、按照破产程序已宣告被清理整顿的子公司;3、 已经宣告破产的子公司;4、准备近期出售而短期持有其过半数以上权 益性资本的子公司;5、非持续经营且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6、

合并报表编制方法

合并报表编制方法 合并报表的编制表面看繁而杂,其实合并过程的难点就是怎样编制抵销分录,其具体过程如下: 一:母公司长期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消 即资产负债表项目抵销 由于子公司的净权益项目要么归属于母公司,要么归属于少数股权,对于体现整体的合并报表来说,需将这两部分抵销。具体分录为: 借:实收资本(股本)……………………………(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数据) 资本公积 ……………………………………(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数据) 盈余公积 ……………………………………(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数据) 未分配利润…………………………………(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数据) 合并价差……………………(轧差数、借贷方位置视具体情况而定)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期末余额) 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之和*少数股权所占分额) 二:母公司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 即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项目抵销 子公司的本期净利润要么归属于母公司,要么归属于少数股东,对于体现整体的合并报表来说,需将这两部分抵销。具体分录为: 借:投资收益……………………………(子公司本年净利润*母公司所

占分额) 少数股东收益……………………(子公司本年净利润*少数股权所占分额) 期初未分配利润…………………………………(子公司利润分配表中数据) 贷:提取盈余公积………………………………………(子公司本年发生数据) 应付利润……………………………………………(子公司本年发生数据) 未分配利润…………………………………………(子公司本期末数据) 三:母子公司内部业务的抵销 母子公司经常会发生业务往来,这部分业务很容易造成内部未实现的利润,从母子公司的整体而言,这部分未实现的利润属于虚增利润,应予以抵销,抵销过程视不同的业务类型而定。 ⑴存货业务 ①本期销售额抵销 借:主营业务收入……………………(本期销售额=购货方不含税购货金额) 贷:主营业务成本 ②本期购进但本期未销出的部分,属于本期未实现利润,予以抵销借:主营业务成本……(本期未实现利润=本期销售额*利润率*未售出比率) 贷:存货 ③上期购进,上期未售出,本期仍未售出的部分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上期销售额*上期利润率*上期未售出比率) 贷:存货

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分析要点及方法

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阐发技巧和要点 令狐采学 一、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阐发技巧和要点1 1. 偿债能力阐发1 2. 盈利能力阐发2 3. 营运能力阐发2 4. 增长能力阐发3 二、公司财务综合阐发4 1. 杜邦阐发法阐发4 2. 沃尔评分法阐发5 三、案例启示与建议6 1. 公司存在的问题6 (1)短时间偿债压力较年夜。6 (2)公司面临本钱过重的压力。6 (3)公司增长能力不强。6 2. 针对问题提出建议6 (1)减轻公司偿债压力的建议。6 (2)解决公司本钱过重的建议。7 (3)提升公司增长能力的建议。7 四、合并报表指标的简易阐发7 (一)合并报表的作用7 1、在上市公司较少进行经营活动、以对外股权投资为主的

条件下,仅仅阐发上市公司自身的报表将难以阐发企业的资 产结构。7 2、一些控股公司出于避税的考虑,利用向子公司低价提供 原资料、高价收购子公司产品的手段转移利润;8 3、合并报表可以揭示内部关联方交易的水平。8 (二)阐发技巧和要点8 1、一般母公司与其子公司之间的内部关联关系,主要集中 在内部资金拆借上8 2、通过比较两个报表的毛利率差别,我们可以确定母子公 司基本的获利能力8 (三)盈利能力阐发9 (四)局限:9 五、集团公司合并资产欠债表区别与解释10 (一)母公司资产欠债表与合并资产欠债表的区别?10 1、母公司和子公司经营都是自力的,为什么还要合并?10 2、上市公司的年度陈述中母公司资产欠债表和利润表都不 一样10 (二)合并财务报表时子公司资产欠债表的调整10 1、资产项目的调整11 (2)“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股息”项目11 (3)“长期股权投资”项目11 (4)“长期债权投资”项目12 (5)“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项目12

合并报表之奇怪现象解析

合并报表之奇怪现象解析 合并资产负债表是反映母子公司整体的某一时点的全部资产和对外负债情况的会计报表。一般而言,合并后的资产负债表的总资产会小于母子公司单体报表的资产之和,但不会小于母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额。其平衡关系公式可简单表示如下: 合并报表总资产=母公司总资产+子公司总资产-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 (1) 然而,笔者有一次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却出现了合并会计报表总资产小于母公司总资产的现象。对此大家一片哗然,都认为不可能,因为笔者所在集团公司有6家子公司,即使有很大一部分未实现利润,也不会出现合并会计报表的总资产小于母公司总资产的情况。后经咨询有关专业人士,他们亦表示:只要子公司未发生亏损,就不会出现合并会计报表的总资产小于母公司总资产的情况。为了弄清事实真相,笔者又按合并规则对抵销分录和合并底稿进行了详细检查和测试,结果仍是一切正确,而且符合一惯性原则。 为什么会出现合并后的总资产小于母公司总资产这种奇怪的现象呢?笔者在经过一番挖掘、分析后,终于找到了个中因由。为方便问题的说明,现举例如下: 假设某企业集团(母公司)有一下属全资子公司,该子公司是母公司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供应平台,母公司所购材料80%以上由该子公司提供,子公司将产品全部销售给母公司,而母公司销售收入结转采用的是分期收款制,因此有大量分期收款发出商品。本年初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为100万元,本年末母公司总资产为1000万元。本年度子公司销售给母公司的产品销售成本为200万元,销售收入为400万元,子公司发生期间费用150万元,年末子公司净利润为50万元。由于各种原因,母公司未将子公司的产品对外销售出去,全部形成期末存货,年末母子公司的单体会计报表见如下合并工作底稿(已简化)。 表中合并抵销会计分录如下(假设母子公司之间债权债务已结清): 1.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抵销分录 借:实收资本100 未分配利润50 贷:长期股权投资150 2.母子公司内部交易抵销分录(由于年末子公司销售产品全部形成母公司存货,则母公司存货中有200万元属于未实现利润) 借:主营业务收入400 贷:主营业务成本200 存货200

权益法和成本法互转各种情况下合并和母公司报表的处理201301

一.增资由权益法转为成本法(30%-60%) 因追加投资原因导致原持有的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转变为对子公司投资的,要追溯调整,将有关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调整至最初取得成本,追溯调账时,资产负债表科目正常些,利润表的科目要换成“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继后期间,自被投资单位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未超过转换时被投资单位账面留存收益中本企业享有份额的,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不作为投资收益(按权益法的思路处理,由于无损益调整明细,所以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自被投资单位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超过转换时被投资单位账面留存收益中本企业享有份额的部分,确认为当期损益。 【例题3·计算及会计处理题】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以1500万元取得C 公司30%的股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C公司2007年1月1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5000万元(假定其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因对C公司具有重大影响,甲公司对该项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甲公司每年均按10%提取盈余公积。 2007年C公司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未分派现金股利。 2008年1月1日,甲公司又以1800万元取得C公司30%的股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当日C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6000万元,取得该部分股权后,甲公司能够对C公司实施控制,因此甲公司将对C公司的股权投资转为成本法核算。 要求:编制甲公司股权投资的有关会计分录。 【答案】 (1)2007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1500 贷:银行存款1500 (2)2007年末: 借: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损益调整) 300 贷:投资收益300 (3)2008年1月1日

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中合并范围研究定稿版

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中合 并范围研究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摘要:通过介绍我国会计准则中有关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相关规定及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特点,指出了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合并范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 1 我国会计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有关规定 从20世纪80 年代起,合并财务报表就被称为欧美国家财务会计的难题之一。我国第一个有关合并会计报表的专门准则是1995 年2 月财政部颁发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该《暂行规定》一直沿用至今。针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步伐的加快,2006 年2 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3 号—合并财务报表》,并于2007 年1 月1 日正式实施,该准则对合并范围的有关规定是: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母公司应当将其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母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表明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同时指出母公司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或以下的表决权,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视为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的被投资单位,不应纳入合并范围。对比新旧准则对合并范围的规定,新准则最主要的突破是更加强调“控制”的作用,进一步明确了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范围的基本理

念,这一点在整个合并会计报表准则中都有具体的体现。新准则还明确规定除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以外,母公司应当将其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2 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特点 2.1 合并财务报表反映的企业集团是会计意义上的“主体” 从合并会计报表的概念来说,在投资方以对外出让资产、形成对子公司的控制性股权为代价而形成集团的条件下,合并会计报表是以整个企业集团为单位,以纳入企业集团合并范围的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它有关资料,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抵销母公司和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编制的。整个机构内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以股权关系为纽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但是,并不存在一个支配合并会计报表所列示的资源、并通过对着这种资源的有效运用或支配来谋求经济利益的“集团”这一会计主体。这种会计意义上的“主体”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会计主体,并不反映任何现存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个别会计报表反映的则是单个的独立企业法人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映的对象是企业法人,是法律意义上的会计主体。 2.2 合并财务报表的外在表现具有弹性 一方面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理论(母公司理论、实体理论、所有权理论)的影响,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企业有可能选择不同的合并范围和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方法;另一方面现代企业为了分散风险,往往走多元化的经营道

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原则

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原则 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控制通常具有如下特征: (一)控制的主体只能是一方。即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的提议不必要征得其他方同意,就可以形成决议并付诸实施。 (二)控制的内容主要是被控制方的财务和经营政策,这些财务和经营政策的控制一般是通过表决权来决定的。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法定程序严格限制董事会、受托人或管理层对特殊目的主体经营活动的决策权,如规定除设立者或发起人外,其他人无权决定特殊目的主体经营活动的政策。 (三)控制的性质是一种权力或法定权力,也可以是通过公司章程或协议、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授予的权力。 (四)控制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包括为了增加经济利益、维持经济利益、保护经济利益,或者降低所分担的损失等。 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则被投资单位为投资企业的子公司。企业集团由母公司和全部子公司构成,

母公司和子公司是相互依存的,有母公司必然存在子公司,同样,有子公司必然存在母公司。 公司级次 特征描述 说明 母公司 必须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子公司 即必须满足控制的要求,能够决定另一个或多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有据以从另一个或多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利的权力 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其他主体 如《公司法》规范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非企业形式但形成会计主体的其他组织,如基金等 子公司 必须被母公司控制,且只能有一个母公司 被两个或多个公司共同控制的被投资单位是合营企业,而不是子公司 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其他主体 如《公司法》规范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非企业形式但形成会计主体的其他组织,如基金等 (一)母公司拥有其半数以上的表决权的被投资单位应当

合并报表编制技巧

合并报表编制技巧 一、合并报表合并围 (一)母公司拥有其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 1、母公司直接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 2、母公司间接拥有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 例:A公司拥有B公司90%股权,B公司拥有C公司54%股权。 A公司拥有C公司的资本比例上有90 %X 54 %48.6 %,但合并围以母公司是否对另一企业的控制为标准, 由于A公司拥有B公司的90 %权益资本,B公司包括对外投资在的所有活动都处于A公司控制之下,B公司少数股东持有C公司5.4 %(10 %X 54 %)的权益性资本也同样处于A公司控制之下,因而A公司拥有C 公司的54 %(48.6 X 5.4 %)的权益性资本,属于合并围。 3、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的权益性资本。 例:A公司拥有B公司70 %股权,又拥有C公司35%股权;B公司拥有C公司20 %股权。 A公司直接拥有C公司35%股权,间接拥C公司20%股权,合计拥有55%的权益性资本,属于合并围。 (二)被母公司控制的其他投资企业。 1、通过与该企业的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持有该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的表决权。 2、根据章程或协议,有权控制该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经营政策。 3、有权任免董事会等类似的权力机构多数成员。 4、在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会议上有半数以上投票权。 二、不纳入合并围的子公司 (一)不纳入合并围的原因 1、对公司的控制权受到限制。 2、对子公司的资金高度受到限制。 3、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完全受母公司的管理和决策。 4、母公司与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缺乏一体性。 (二)若直接或间接拥有被投资企业50 %以上股权,但符合下列情形的仍不纳入合并围 1、已准备纳入关停并转的子公司。 2、按破产程序,已宣告被清理整顿的子公司。 3、已宣告破产的子公司。 4、准备近期岀售而短期持有的。 5、非持续经营的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 说明: 如母公司考虑子公司为其供应原料,不准备宣告其破产,则仍然必须将其纳入合并围。 6、受所在国外汇管制及其他管制,资金高度受到限制的境外子公司。 第二部分合并报表的基本理论及抵销分录编制技巧 一、部权益性投资及其收益的抵销 (一)部权益性投资的抵销 1、抵销分录

合并报表抵消分录原理通俗解读系列之同一控制下长投权益抵消分录原理

合并报表抵消分录原理通俗解读系列 之同一控制下长投权益抵消分录实质[一篇讲透同一控制下长投权益抵消分录合并抵消原理] 阅读提示:这篇文章对合并抵消分录的实务解读可能有些颠覆一些财务或审计人员的认知,解读部分的内容按照楷体书写,已经理解的我们可以直接略过,不影响您的正常阅读。 上篇文章中,我们按照成本法做出合并抵消分录后,又通过案例佐证了准确性,初步明白了合并抵消原理的实质。有我们在后台留言,问到案例中未涉及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等权益科目,那么这些项目在合并报表抵消分录时又再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文章搜索:爱问财税今天拿注会资料案例进一步解读,从实务角度继续讨论长投权益的抵消原理。 一、长投权益抵消分录的实质案例再解读 在上篇文章中,我们知道了长投权益的抵消共包括两个部分,即“余额的抵消”和“发生额的抵消”。 “余额的抵消”就是指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的抵消,是为了在合并层面还原资产的真实性才做的抵消。 “发生额的抵消”就是指损益的抵消,即母公司的投资收益与子公司的利润分配项目的抵消,目的在于在合并层面还原利润的真实性才做的抵消。

按照成本法做出合并抵消分录后,我们也利用公式佐证了正确性。今天拿注会资料案例进行再次验证。 注会资料案例-【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例27-14】甲公司20×2年1月1日以28600万元的价格取得A公司80%的股,使其成为子公司。甲公司与A公司均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且均为非金融企业。A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甲公司一致。由于A公司与甲公司均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按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规定进行处理。A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5000万元。甲公司在购买A公司过程中发生审计、法律服务等相关费用120万元。上述价款均以银行存款支付。 A公司20×2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A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32000万元,其中,股本为20000万元,资本公积为8000万元,盈余公积为12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2800万元,合并后,甲公司在A公司股东权益中所拥有的份额为25600万元。 A公司20×2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总额38000万元,其中,股本20000万元,经公司董事会提议并经股东会批准,20×2年提取盈余公积2000万元,向股东分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4500万元。 本例中,A公司当年实现净利润10500万元,经公司董事会提议并经股东会批准,20×2年提取盈余公积2000万元,向股东宣告分派现金股利4500万元。甲公司对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的账面价值为25600万元,20×2年12月31日仍为25600万元,甲公司当年确认投资收益3600万元。

甘肃省会计继续教育《合并报表编制技巧》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甲公司于2013年12月31日取得对B公司60%的股权,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形成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又出资取得乙公司20%的股权,持股比例达到80%。假设甲公司与乙公司及乙公司的少数股东在相关交易发生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2014年l2月31日,乙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50000万元,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金额(对母公司的价值)为58000万元。则2014年12月31日将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进行合并抵销时确认的少数股东权益为()万元。A.23200 B.11600 C.11000 D.22000 ?A ??? ? ?B ??? ? ?C ??? ? ?D ??? ? 答案解析:少数股东权益=58000×20%=11600(万元)。 2.下列各项会计报表中,不属于合并财务报表组成部分的是()。A.合并资产负债表

B.合并利润表C.产品成本计算表D.合并报表附注 ?A ??? ? ?B ??? ? ?C ??? ? ?D ??? ? 答案解析:合并财务报表主要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和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其附注。根据CAS33第三条规定,企业集团中期期末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至少应当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和附注。产品成本计算表无法合并。 3.甲公司拥有乙公司7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控制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2012年10月,甲公司以900万元将一批自产产品销售给乙公司,该批产品的生产成本为500万元。至2012年12月31日,乙公司对外销售该批商品的60%,该批商品假设未发生减值。甲、乙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分别均为2 5%和15%,而且在未来期间预计不会发生变化。税法规定,企业存货以历史作为计税基础,则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 A.递延所得税资产160万元 B.递延所得税负债160万元 C.递延所得税资产40万元 D.递延所得税负债40万元

企业集团母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模式

第六节合并财务报表 一、合并财务报表概念 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 合并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 (1)合并资产负债表; (2)合并利润表; (3)合并现金流量表; (4)合并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变动表; (5)附注。 二、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确定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 (一)母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表明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 1.母公司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表决权。 2.母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表决权。 3.母公司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表决权。 (二)母公司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或以下的表决权,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视为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但是,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1.通过与被投资单位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 2.根据公司章程或协议,有权决定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3.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的多数成员。 4.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占多数表决权。 (三)在确定能否控制被投资单位时,应当考虑企业和其他企业持有的被投资单位的当期可转换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可执行的认股权证等潜在表决权因素。 (四)不纳入合并范围的公司、企业或单位 1.已宣告被清理整顿的原子公司; 2.已宣告破产的原子公司; 3.合营企业; 4.母公司不能控制的其他被投资单位。 三、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程序 (一)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首先应对各子公司进行分类,分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两类。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 对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其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与母公司一致的情况下,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以有关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不需要进行调整;子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与母公司不一致的情况下,则需要考虑重要性原则,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除应考虑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的差别,需要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外,还应当根据母公司在购买日设置的备查簿中登记的该子公司有关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使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反映为在购买日公允价值基础上确定的可辨认资产、负债等在本期资产负债表日应有的金额。 (二)编制合并工作底稿。合并工作底稿的作用是为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提供基础。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