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年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2018年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2018年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2018年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2018年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相机

抉择的财政政策

感谢凯程考研李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

考研成为“就业手段”,意味着不再是“寒门逆袭之路”。中国现今高等教育,在寒门学子和富二代官二代之间形成区隔,前者“为潮流而学”,后者”为兴趣而学”。同样是考研,笔者所知的家境殷实的学生,要么不考研,要么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学校。而寒门学子奔着所谓“最热门最有钱途的专业”,不问自己兴趣特长所在,到头来还是要与同类人撞车互抢饭碗,因为所谓的“最热门最有钱途”,往往是信息占有不足者的陷阱。现凯程教育为考研考生们带来重要信息。

由于政府支出中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所产生的效果都比一般自生性支出所产生的效果要小,因此,虽然各种自动稳定器一直在起作用,但作用毕竟有限,特别是对于剧烈的经济波动,自动稳定器更难以扭转。因此,要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热,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就是政府根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财政政策的特点,相机抉择、主动采取的增加或减少政府支出,减少或增加政府收入以稳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政策。宏观经济学认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要“逆经济风向行事”。具体来说,第一,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就要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与减税。减税可以增加企业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增加消费和投资;政府支出的增加则直接刺激总需求,从而可能使经济走出萧条。第二,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则要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压抑总需求,以实现物价稳定。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与增税。减少政府支出则直接使总需求下降;征税可以减少居民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政策目标和特点可通过表4-2来反映。

表4-2 财政政策的目标和特点

政策目标政策特点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

实现充分就业扩张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税收增加政府支出

抑制通货膨胀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税收减少政府支出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五版)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五版) 一、复习内容 1、基本知识 2、基本概念 3、基本理论 4、联系实际 二、习题类型 1、名词解释(五个,共15分) 2、单选题(十五个,共15分) 3、判断题(十个,共10分) 4、简答题(五个,共30分) 5、计算题(两个,共15分) 6、论述题(一个,15分,包括理论联系实际题) 三、各章应当掌握的内容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总投资重置投资GDP的平减指数实际GDP 简答: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内涵 简述核算国民收入的支出法和收入法。 政府转移支付和购买普通股票的价值是否可计入GDP,为什么? 为什么间接税要计入GDP 两个国家合并为一国,对GDP总和有什么影响。 写出五个基本的国民收入总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投资储蓄恒等式不意味着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简述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对总支出影响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名义GDP和实际GDP ? 计算支出法计算GDP;计算政府预算赤字;计算进出口盈余; 计算储蓄额;课后计算13、14 论述什么是支出法,如何用支出法计算四部门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 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均衡产出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消费函数储蓄函数转移支付成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简答:简述凯恩斯定律及其内容。 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如何理解“节俭的悖论”。 什么是投资乘数?简述投资乘数的决定因素并写出其公式。 课后计算13、14 论述: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增加储蓄与增加消费各对均衡收入有什么影响;结合中国的实际谈谈你的消费观。 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资本边际效率IS曲线流动偏好货币需求函数流动偏好陷阱LM曲线 简答:影响IS平移的因素有哪些 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简述货币需求三种动机及货币需求函数? 什么是流动偏好陷阱? 简述满足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 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六次年会开幕式主题发言 ——王志伟教授的发言 当前西方经济学界中出现的各派经济学家将微观问题的研究作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和重点,甚至完全以微观分析方法来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现象所引发了一些问题,引起对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王志伟教授从对凯恩斯的批判——缺乏微观经济基础谈起,认为宏观经济学一定要有微观基础。 首先综述当前对此问题的三种观点:1将个体经济行为、群体经济行为和总体经济行为和结果看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关系。微观个体经济行为并非完全不同,也并非完全一致,个体在不同总体中的行为也可能有一致性,总体和个体的性质有一致性,群体和个体利益的分配问题,与马克思与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相接近;2直接将个体经济行为代表或等同于总体经济行为。该观点可称为“个体经济行为—总体经济行为或结果”的模式。这是典型的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特点,认为要先研究微观行为才对宏观进行分析。对微观个体经济行为的分析,就代替了对宏观总体经济的分析;3直接的“总体(总量)分析”。这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宏观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之一。侧重宏观总量,但并不是完全脱离微观,从平均化和代表性角度进行分析,微观分析痕迹不明显。凯恩斯主义不能彻底解决微观问题。总体(总量)经济分析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它直接联系宏观经济状态,反映宏观经济问题的趋势和性质,由此引发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其次认为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至少要有这样几个特征:第一,微观经济基础和宏观经济情况要有基本的一致性;第二,微观经济行为要成为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第三,宏观经济总量要和微观经济变量具有某种合乎逻辑的数量联系。 同时对现有国外教科书中存在价值论的矛盾与倒退等问题提出看法,质疑主观效用价值论的合理性,效用不可度量。现有文献对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的阐述如何与宏观经济问题相一致,应该怎样认识“经济人理性”和“理性预期”这类问题。王志伟教授认为理性人假设是重要的,需要关注理性程度问题,理性和知识,市场机制的关系,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及社会理性的关系。完全理性的假定并不符合实际,也不能由此证明基于经济自由主义的理性行为会自然导致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导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就是一个最好例证。如何将微观个量转换为宏观总量面临的问题:个量如何加总为总量,价格和经济结构在宏观分析中的重要性,微观与宏观的不一致如“储蓄的悖论” “减员增效的宏观悖论”等等。完全竞争的市场分析不可靠,建模和数量分析问题。引用20世纪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对学习经济学的人提出过非常精到的建议:要想学习和研究经济学必须要掌握理论、历史和统计这三样工具。如果将最后一项扩展为数学,也还有理论和历史是必须掌握的。只侧重数学显然是不够的。 总之,对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必须认真加以研究,新古典经济学所给出的微观基础,充其量只对说明最基本的经济原理具有有限的意义。

2018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四大目标关系

2018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四大目 标关系 1.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矛盾 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要实现充分就业,必须运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而这些政策会增加财政赤字和货币供给量,从而引起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反之,要实现物价稳定,就必须运用紧缩性经济政策,但这些政策会减少货币供给量和总需求,从而导致较高的失业率。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说过:“在价格和工资由自由市场决定的经济社会中,减少通货膨胀的政策必然要在高失业和大的GNP缺口方面付出沉重的代价。” 2.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具有一致性的一面。这是因为,充分就业有利于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反过来又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有利于实现充分就业。但是,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矛盾的一面。要提高潜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需要向知识和资本投资,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这会导致资本特别是机器对劳动的替代,从而相对减少对劳动的需求,使部分工人,尤其是技术水平低的工人失业。 3.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充分就业的实现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在边际进口倾向既定的条件下,国民收入增加会引起进口增加,从而导致国际收支状况恶化。此外,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往往需要扩大出口、限制进口,这也会妨碍国际收支平衡和对国外质优价廉商品的进口,降低本国居民的效用水平。为了享受国外的低价商品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需要增加进口,往往引起相关行业的工人失业。 4.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根据宏观经济理论,一个国家要抑制通货膨胀、维护物价稳定,需要实行紧缩性经济政策,必要时,还要实行工资和价格管制。这势必会恶化投资环境,造成价格扭曲,滞缓经济增长,降低经济效率。反之,为了促进经济增长,需要实行扩张性经济政策,这样,出现通货膨胀也就在所难免。 以上四大目标的关系如表16.1所示。 表4-1 各目标之间的关系 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稳定物价0 - * + 充分就业- 0 + - 经济增长* + 0 - 国际收支平衡+ - - 0 注:表中“+”表示目标关系一致;“-”表示目标

高级宏观经济学题库考试复习资料

高级宏观经济学 名词解释 1. 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社会(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 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及其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2. 消费函数:社会总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总收入水平。 3. 投资乘数:指由投资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投资支出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4. 投资函数:是指投资于利率之间的关系。可写i=i(r),一般地,投资量于利率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5. IS曲线: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在两 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时I=S,因此该曲线被称为IS曲线。 6. 货币需求:货币的需求源于人们对货币的流动偏好。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 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7. 货币供给: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保持的不属于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硬币、 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 8. 法定准备率:指中央银行规定的各商业银行和存款机构必须遵守的存款准备 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法定准备率可因银行类型、存款种类、存款期限和数额 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9. 公开市场业务:又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公开买卖有价 证券和银行承兑票据,来调节货币存量和利率的一项业务活动。公开市场业务是 目前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政策目标中最重要、最常用的工具。 10. 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产量(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组合,它是表明价格水平和总需求量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曲 线上任意一点表示某一确定的价格水平及其对应的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 衡时的产量水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11. 自愿失业:指工人所要求得到的实际工资超过了其边际生产率,或在现行的 工作条件能够就业、但不愿接受此工作条件而未被雇佣所造成的失业。 12. 非自愿失业:指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按现工资率就业,但由于有效需求不足 而找不到工作造成的失业。 13. 储蓄率:储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有的份额,也就是这个社会的储蓄比例。用 公式表示为s=S/Y。 14. 名义GDP:名义GDP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

第20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doc

第二十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消费、投资、货币需求) 一. 名词解释 资本的边际产量决定了资本的实际租赁价格。实际利率、折旧率,以及资本的相对价格决定了资本的成本。根据新古典模型,如果租赁价格高于资本的成本,企业就投资;如果租赁价格低于资本的成本,企业就负投资。 企业出于各种动机持有产品的存货:平稳生产、避免脱销、提高经营效率以及工作过程中的产品储备。 存货的加速模型假设,企业持有的存货量与企业的产出水平是成正比的,存货投资的数量取决于产出增长的快慢,存货投资与产出的变动称正比 aY N = N 为存货量,Y 为产量,a 存货占产量的比例 Y a N I ?=?= 存货投资是存货的变动量 二.公式 1.跨期消费 r y y r c c y c y r c y s r c c y s ++=++ ?+-+=????++=-=11))(1()1(21212112221 1 1c 第一期消费 1y 第一期收入 s 储蓄 2c 第二期消费 2y 第二期收入 r 利率 2.消费者跨期消费最优决策条件 边际替代率)1(r MRS +-= 3.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cYL aWR C += WR 实际财富,a 财富的消费倾向,YL 工作收入;c 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4.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 1)1(—Y Y Y P θθ-+= P Y 永久收入;θ权数;1—、Y Y 当前收入和过去收入

5.资本实际租赁价格等于资本的边际产量 a a L AK Q -=1 Q 产量;A 衡量级数水平的参数;a 衡量资本在产出中所占份额的参数;K 资本;L 劳动投入量 () a K K L aA MP -=1/ () a K L aA P R -=1// 6.租赁企业单位资本的成本=) (δπ+-e K i P K P 单位资本价格 i 名义利率 e π预期通货膨胀率 δ折旧率 i -e π=r 单位资本的成本=)(δ+r P K 利息成本;价格波动成本;资本折旧成本 7.货币需求函数 ),(r Y PL M d = d M 货币需求 P 价格水平 Y 实际收入 r 利率 ),,(/W r r L P M e b s d π,= s r 预期股票收益 b r 预期债券收益 e π预期通货膨胀率 W 实际财富 8.消费者持有货币量 2/1)2/()2/(r YF N Y ==平均货币持有量 F ;每次去银行的成本 三.经济模型 1.跨期消费的预算约束 ?+-+=?? ?? ++=-=2112221 1))(1()1(y c y r c y s r c c y s r y y r c c ++=++ 112121 A 点消费者每期消费正好等于每期收入 B 点消费者第一期不消费,储蓄,第二期消费 C 点消费者计划第二期不消费,第二期的收入贷到第一期 预算线斜率为r +11 _ AB 段储蓄;AC 段消费 2.跨期消费的无差异曲线 ①无差异曲线表示使消费者获得同样满足的第一期与第二期消费的组合 ②偏好的非饱和性;离远点越远,代表更好的效用水平

高级宏观经济学 06 RBC

Real Business Cycle Theory 1.Introduction: some facts about economic fluctuations z我们关注两个重要的指标: why? 产出(GDP)和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 z我们关注经济的短期波动why? z有哪些波动特质我们可以观测到? 1)这些波动没有简单的规律可循 – modern macroeconomics has turned away from attempts to interpret fluctuations as combinations of deterministic cycles of different lengths, e.g., Kitchin(3 years), Juglar(10 years), Kuznets(20 years), and Kondratiev(50 years). 2)产出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波动相当不同 – inventories vs. nondurable consumption 3)波动常常是”牛长熊短” 4)产业升级和政府干预经济并没有改变波动本身 5)Okun’s law: 3 percent shortfall in GDP relates to 1 percent rise in the unemployment rate. 2.Theories of Fluctuations z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Ramsey model z Two extensions: i)Including a source of disturbances: real shock. ii)Including variations in employment z Keynesian theories of fluctuations -- nominal stickiness

(财务知识)宏观经济学和财政政策

哈佛大学量年轻的瓢息斯主义者 当凯恿斯革命在1936年席卷麻省的剑桥时,年满2O周岁的保罗·萨缪尔森已经作为一名研究生在哈佛大学就读将近一年。l0年后,他回想起这次冲击时曾写遭(见《萨缪尔森科学论文集》1946年版,第二卷,第i14章157页)l 我始终认为,作为一位经济学家,诞生于1936年以前,并在此之前已经受到古典经济学的彻底熏陶那对他来说具有无以伦比的优势。当代的大学生根本不可能意识到“凯恩斯革命” 对我们这些在传统习俗下成长起来的人们所产生的至为深远的影响。的确,作为一位经济学家,诞生于1936年以前是不无裨益的,但也不可诞生太早。 生连其时是一种福份,而青春年少更有如置身天堂l遗憾的是我晚了一年出生。1936年我作为哈佛大学二年级学生才开始学习经济学,而且我的指导教师斯潘塞·波拉德(Spe Etce r pollard)非常轻率地建议我们得从一本来自英国的新书开始学习,而不象保罗那样,在芝加哥大学念大学时,就拜读在西蒙斯($imons)、奈特(Kn ht)、瓦伊纳(vine r)等导师爰同仁的门下,并与施蒂格勒(Stigle r)、沃利斯(Wallis)、哈特(Hart)、弗里德曼(Friedman)这些研究生们相伴。我确实不知道当时自己正在反对什么。但是,那些受传统教育成长起来的老前辈,如保罗,或许也不一定知道。因为后来他经常在谈话和文章中谈到,在凯思斯挑战以前并没有任何明确的、详述的、经典的宏观模式。不管怎样,正如保罗所描述的,青年经济学家们风靡剑桥的这种异端学说反过来又通过他们利用课堂、讨论会、研究班和公共休息室传播给我们这些大学生。因此,虽然形式上他从未当过我的老师,但在那些振奋人心的年代里,我开始向保罗·萨缪尔森学习,而且至今仍然如此。 萨缪尔森在哈佛大学的学习并不遵循常规的研究生学习计划。他在芝加哥大学就读期间就已经学习了许多研究生的课程,在哈佛大学,他很快从必须担任的社团职位中解脱出来,着手对经济理论进行深入、彻底的规范凋查,其研究成果后来编辑在他的《基础一书中。任何一位理论家,只有在最优化演算和市场清算方面有非凡的天赋,并潜心于优雅的新古典均衡和福利效果中,才有可能免受凯恩斯主义的毒害。正如许多一般均衡理论家在那时及其以后一直所做的那样,萨缪尔森本可以在宏观经济学的难题和不规范的方法技术面前屈服,但他却迎难而上,在这两个方面下一番功夫。 一个重要的嚎因当然是在剑桥本身,剑桥是美国激熟辩论世界危机和世界经济学危机的舞台。哈伯勒(Haberie r)、汉森(Hanse)、哈里斯(Harris)、熊彼特(Sehumpeter)和威廉斯(Willi m s)纷纷通过一系列无休止的讲课、讨论、座谈、文毒和谈话等形式展开了激烈的论争。-ttL前所未有的既热心又有才华的年轻教员和研究生们也加入了这个论战的行到他们当中有斯威齐一家(th e Sweezys)、萨兰特一家(the Salant s)、梅斯勒(MetZle r)、古德温(Goodwin),加尔布雷恩(Galbraith)靼戈登(Gord0n)。学术性的经济学对于了解萧条并且克服萧条似乎显得极为重要。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萨缪尔森不仅成了一位瓦尔拉斯主义的追随者,而且也成了一位凯恩斯主义的追随者。尽管他认为他和其他人要了解通论*至少需花

5-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

第一章索洛增长模型 【1.1 经济增长中的一些事实】 对于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其生活水平有巨大差异 【1.2 假设】 投入与产出 影响经济的最基本的要素是什么? 资本品(机器生产);劳动资本(劳动率);科技进步水平 关键是A和L 是以相乘的方式进入生产函数的,AL称为有效函数 关于生产函数的假设 索洛模型中的生产函数的关键假设是规模报酬不变,对于资本和有效劳动的规模报酬不变。如果让资本和有效劳动数量翻倍,那么产量也会翻倍。

根据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前提条件是: 1.经济规模已经足够大,使得专业化分工已经得到了足够的好处 2.相对于劳动和资本和知识来说,其他的投入要素并不重要,索洛模型忽略了土地和其他 自然资源的作用。

关于投入要素变化的假定 1.假定模型中的时间是连续的,也就是说,模型中的每一个点的变量都是有定义的 2.

稳态的时候经济增长率变为零,稳态时候,平均产出的增长率为零但是总量的增长率并不是为零 经济增长率是按照人口增长率和科学技术增长率来计算的。

切线和水平投资持平,这时候达到最大的增量低于资本存量,会向高资本进行回归 用图形表示的是运动的轨迹 1.4 储蓄率变化的影响 s 是外生的变量 定性的结论: 如果s 突然上升到s’ 中的这个位置

资本存量的增长率先是增加,然后增加的逐渐下降,资本存量的变化率 资本存量本身是一定是往上走的,是递减的增加 和资本存量的增长率相对应 劳均资本的增长率和资本存量的增长率是同步的 变动,因为技术进步率是不变的 劳军产出的对数值 每单位劳动的平均消费是怎么变化 取决于产出怎么变 也取决于劳动怎么变 投资先快速下滑,然后回归到新的均衡 以上是储蓄率变化对产出变化的时间效应

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总结

一、 国民生产总值(GNP ):是指某一国家在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所有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格的总和。<注意:①指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价值,不包括中间产品的价值。②是指当年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劳务价值,不包括已有价值的转让。③是指通过市场在市场上交换的产品与劳务的价值,不包括非市场交易的价值。④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⑤流量,是时期指标⑥不仅包括产品而且包括劳务的价值。> C.f. GNP 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GDP 是按“国土原则”核算的。 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1)支出法:GNP=C+I+G+(X-M )(2)收入法:GNP=雇员收入+业主收入+个人租赁收入+公司利润+净利息+企业间接税+折旧+净要素支付(3)生产法 二、五个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 ①GNP=C+I+G+(X-M) ②NNP (国民生产净值: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C+nI (净投资)+G+(X-M) ③NI (国民收入: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报酬总和)=GNP-折旧-间接税+净要素支付 ④PI (个人收入: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的收入的总和)=NI-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障交纳-社会所得税+转移支付+利润调整+红利 ⑤PDI (个人可支配收入: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非税收性支付 c.f.名义GNP 与实际GNP :实际 价格指数与GDP 平减指数( 可变权数价格指数是GDP 平减指数= 固定(不变)权数价格指数= 三、国民收入指标的缺陷与弥补 1.GNP 统计的产出是以市场价格为准的,许多非市场的经济活动无法统计。2.是统计的当年生产出来的产品子劳务的价值,不能反映人类从生产增中所获得的福利变化。3.不能反映产品质量的改进。4.不能反映一个人收入分配状况。5 .不能反映一国自然资源的拥有情况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6.国际统计口径差异 四、①古典宏观模型(1)商品市场的均衡由价格机制进行调节.(2)总供给是生产要素投入量函数(3)劳动市场的均衡由工资机制实现.(4)资本市场均衡由利率实现.(5)货币只起交换媒介作用MV=PY .(萨伊法则:供给本身能创造自己的需求(无危机论)) ②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1)工资不一定调节就业.(2)均衡不一定充分就业的均衡.(3)货币在经济运行中起积极作用.(4)投资和储蓄动机不同,利率机制不一定使资本市场达到均衡. 五、①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消费函数表示消费与收入之间的相应依存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储蓄函数表示储蓄和收入之间依存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②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 消费倾向分为边际 平均消费倾向(APC :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和消费倾向(MPC : 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消费的增加量),APC=C/Y )(y f C =) (y f S =

完整高鸿业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一、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 宏观经济学:社会(一个国家、地区)总体经济运行及其后果核心问题:经济波动与就业、价格与通胀、经济增长与发展

页1页,第10共. 二、各章知识点分析 第12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了解与识记 1、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即均衡国民收入理论和总量分析方法 2、GDP的内涵,(知道什么项目计入GDP,GDP与GNP的关系,实际GDP与名义GDP的关系) 3、核算国民收入的三种方法(支出法、收入法、增殖法需要了解) 4、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区别 5、GDP折算数 二、理解与分析 1、国民收入各个核算指标之间的关系 第13章简单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一、了解与识记 1、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含义及简章经济的假设条件 2、均衡产出的含义及条件 3、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理解与分析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4、其他消费理论 二、理解与分析 1、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略)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重点) 2、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略)的各个乘数(重点) 第14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重点章节) 一、了解与识记

1、经济学投资的概念、投资函数、投资的影响因素 2、IS曲线的含义 3、货币需求函数、交易需求及投机需求 4、凯恩斯陷阱、古典极端 5、LM曲线的含义 6、货币的供给(名义供给与实际供给) 二、理解与分析 1、两部门、三部门IS曲线(方程)及其移动(IS曲线的推导——图形分析) 2、均衡利率的决定及其变动(LM曲线的推导——图形分析) 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及均衡的变动 4、失衡的区域及失衡的恢复 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重点章节) 页2页,第10共. 一、了解与识记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二、理解与分析 1、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一般情形、极端情形) 2、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一般情形、极端情形) 3、挤出效应的内涵、图形分析、影响因素。 4、两种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第16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重点章节) 一、了解与识记 1、自然失业率(结合第18章充分理解) 2、财政政策、政策工具(哪些是扩张性的,哪些是紧缩性的?)、局限性 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施的总原则是什么?——“逆经济风向行事” 4、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价格决定,买空(多头),卖空(空头),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可以略看) 二、理解与分析 1、经济政策的目标及相互关系 目标: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关系:四个目标是矛盾统一的。矛盾:(依据菲利普斯曲线),充分就业与价格稳定不能同时实现;统一: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是一个统一体,(根据奥肯定律)降低失业率有利于经济增长。 2、什么是自动稳定器,如何发挥作用? 3、什么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局限性是什么? 4、利用货币创造乘数的计算。 5、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的区别(了解) 第17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了解与识记 1、总需求的含义及构成

宏观经济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宏观经济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宏观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 的影响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而不再是仅仅作为经济专业的研究课题而存在。本文主要基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基础上,以宏观经济政策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为例来讨论宏观经济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宏观经济政策房地产产业发展、我国宏观经济政 策取向 基于以李克强总理带头的新一届政府4 个多月以来“新 政”的履职情况,特别是李克强总理在很多重要场合均强调了经济发展的目标以及举措,本文认为,现目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可以用两句话来表示,即并重经济增加和结构 应明调整;促进经济转型与经济升级。就经济发展目标来说,确 要打造中国“升级版” 经济,就经济调控方式与措施来说,应具备统筹兼顾-先浅后深-逐一解决的特点,就调控思路来 说,应体现出区间管理和底线思维,就调控方式来说,要具备灵活性,强化信息以及稳定预期,就调控标准来说,要突出预见性、科学性以及针对性。 就财政与货币政策角度而言,现目前我国还是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以及稳健货币政策” ,与之前几年政策方向 没什么出入。特别是新政府刚刚履职的初期,中央多次强调应确保宏观政策具备连续性以及稳定性,这对政府换届过程中确保经济平稳发展以及稳定社会各界对新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预期都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新政府后续实施经济领域相关改革奠定了稳定、良好的环境。但历经30 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虽然发展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涌现了很多经济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也

越来越明显,甚至很多问题已经演变成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要确保经济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就必然要在宏观政策方面做出 定的改变或是调整,加之,我国现目前整处于过渡期和转折期,所以,现目前宏观政策更要并重经济的稳定增长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相较于传统宏观经济调控方式,现目前的经济调控方式具备灵活性、主动性、精确性以及弹性等特点 、与房地产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一)财税政策 所谓财税政策,即国家在一定时期里,结合有关经济理 论以及国家经济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的配套财税准则、财税方针等。财税政策是调控房地产市场应用较多的宏观政策之 因为最近几年我国房价增长很快,基于此政府制定了相应的财税政策来控制房价上涨。结合国家各个部委的网站和有关资料,对最近几年政策相关房地产价格调控的财税政策进行了整理,具体见表1。 表1 我国财税方面的政策汇总 二)金融政策 金融政策即政府为了实施宏观经济调控,运用多种方式 对汇率、利率以及货币供应等实施调节。因为房地产行业需要很多资金,而主要的资金来源就是银行贷款。所以,要有效调控房地产行业,确保该行业稳定、健康发展,政策制定了与之配套的金融政策。结合国家各个部委网站和有关资料,对最近几年我国房地产调控的有关金融政策进行了整理,具体见表2 。 表2 我国金融方面的政策汇总三、宏观经济政策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影响分析 一)财税政策对我国房价的影响 最近几年,我国房价上涨幅度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收入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物品 2.外部性 3.货币流通速度 4.国内生产总值 5.通货膨胀 6.市场失灵 7.负外部性 8.挤出效应 9.潜在GDP 10.赤字依存度 二、简单题 1.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2.当增加政府支出时,IS曲线如何移动?为什么? 3.财政扩张带来的挤出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4.请结合货币数量论(方程)说明货币供应量和物价的关系 5.何为自动稳定器?请说明它对缓和经济波动的作用。 6.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什么? 7.请阐述货币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 8.私人储蓄、公共储蓄、国民储蓄的含义及其关系 三、论述题 1.请说明IS曲线、LM曲线的形状及原因,并分析曲线斜率的变化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2.请阐述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的效果 3.请推导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及平衡预算乘数 4.请结合IS-LM-BP模型分析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增发货币所产生的影响。

四、分析题 1.假设对于一个特定的经济体,在特定的时期内,投资等于100,政府支出为75,净税收固定在100,消费有下面的消费方程决定: C=25+0.8Y D 是可支配收入。请回答: 其中,Y D (1)均衡收入水平是多少? (2)政府支出乘数值是多少?税收乘数呢? (3)假设投资下降了40个单位,变成60,请问新的均衡收入是多少? 2.请结合IS-LM-BP模型分析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增发货币所产生的影响。 3.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货币供给为M=200,消费C=90+0.8Yd,税收T=50, 投资I=140-5r,政府支出G=50,求: (1)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它情况不变,政府支出G增加20,那么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什么变化?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4.已知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分别为C=130+0.6Y和I=750–2000r,设政府支出为G=750亿元。试计算: (1)若投资函数变为I=750–3000r,请推导投资函数变化前和变化后的IS 曲线并比较斜率。 (2)增加政府支出时,请比较投资函数在变化前和变化后哪种情况的收入变化大?为什么? (3)增加货币供给时,比较投资函数在变化前和变化后哪种情况对收入的影响大?为什么?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知识点教程文件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P428 2.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P446 3.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P462 4.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P463 5.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等。P486 6.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 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P487 7.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为了防范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同时不论获得多少货币收入,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就是流动性陷阱。P495 8.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 M曲线。P500

9.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P517 10.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P518 11.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P523 12.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P546 13.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P572—576 14.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P612—616 15.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短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在短期里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一种替代关系。长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直的曲线,表示在长期里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一种独立的关系。P625—632 16.自发消费:与收入变动无关的消费。即使收入为0,也需要的消费。

2020年(财务知识)宏观经济学和财政政策

(财务知识)宏观经济学和财政政策

哈佛大学量年轻的瓢息斯主义者 当凯恿斯革命于1936年席卷麻省的剑桥时,年满2O周岁的保罗·萨缪尔森已经作为壹名研究生于哈佛大学就读将近壹年。l0年后,他回想起这次冲击时曾写遭(见《萨缪尔森科学论文集》1946年版,第二卷,第i14章157页)l我始终认为,作为壹位经济学家,诞生于1936年以前,且于此之前已经受到古典经济学的彻底熏陶那对他来说具有无以伦比的优势。当代的大学生根本不可能意识到“凯恩斯革命”对我们这些于传统习俗下成长起来的人们所产生的至为深远的影响。的确,作为壹位经济学家,诞生于1936年以前是不无裨益的,但也不可诞生太早。生连其时是壹种福份,而青春年少更有如置身天堂l遗憾的是我晚了壹年出生。1936年我作为哈佛大学二年级学生才开始学习经济学,而且我的指导教师斯潘塞·波拉德(SpeEtcerpollard)非常轻率地建议我们得从壹本来自英国的新书开始学习,而不象保罗那样,于芝加哥大学念大学时,就拜读于西蒙斯($imons)、奈特(Knht)、瓦伊纳(viner)等导师爰同仁的门下,且和施蒂格勒(Stigler)、沃利斯(Wallis)、哈特(Hart)、弗里德曼(Friedman)这些研究生们相伴。我确实不知道当时自己正于反对什么。可是,那些受传统教育成长起来的老前辈,如保罗,或许也不壹定知道。因为后来他经常于谈话和文章中谈到,于凯思斯挑战以前且没有任何明确的、详述的、经典的宏观模式。不管怎样,正如保罗所描述的,青年经济学家们风靡剑桥的这种异端学说反过来又通过他们利用课堂、讨论会、研究班和公共休息室传播给我们这些大学生。因此,虽然形式上他从未当过我的老师,但于那些振奋人心的年代里,我开始向保罗·萨缪尔森学习,而且至今仍然如此。萨缪尔森于哈佛大学的学习且不遵循常规的研究生学习计划。他于芝加哥大学就读期间就已经学习了许多研究生的课程,于哈佛大学,他很快从必须担任的社团

2016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四大目标关系

2016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四大目 标关系 1.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矛盾 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要实现充分就业,必须运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而这些政策会增加财政赤字和货币供给量,从而引起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反之,要实现物价稳定,就必须运用紧缩性经济政策,但这些政策会减少货币供给量和总需求,从而导致较高的失业率。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说过:“在价格和工资由自由市场决定的经济社会中,减少通货膨胀的政策必然要在高失业和大的GNP缺口方面付出沉重的代价。” 2.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具有一致性的一面。这是因为,充分就业有利于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反过来又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有利于实现充分就业。但是,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矛盾的一面。要提高潜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需要向知识和资本投资,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这会导致资本特别是机器对劳动的替代,从而相对减少对劳动的需求,使部分工人,尤其是技术水平低的工人失业。 3.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充分就业的实现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在边际进口倾向既定的条件下,国民收入增加会引起进口增加,从而导致国际收支状况恶化。此外,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往往需要扩大出口、限制进口,这也会妨碍国际收支平衡和对国外质优价廉商品的进口,降低本国居民的效用水平。为了享受国外的低价商品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需要增加进口,往往引起相关行业的工人失业。 4.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根据宏观经济理论,一个国家要抑制通货膨胀、维护物价稳定,需要实行紧缩性经济政策,必要时,还要实行工资和价格管制。这势必会恶化投资环境,造成价格扭曲,滞缓经济增长,降低经济效率。反之,为了促进经济增长,需要实行扩张性经济政策,这样,出现通货膨胀也就在所难免。 以上四大目标的关系如表16.1所示。 表4-1 各目标之间的关系 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稳定物价0 - * + 充分就业- 0 + - 经济增长* + 0 - 国际收支平衡+ - - 0 注:表中“+”表示目标关系一致;“-”表示目标关系矛盾;“*”表示目标关系既有一致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0”表示目标相同。

第二十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第二十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1.假设甲、乙两个消费者按照费雪的跨期消费模型来进行消费决策。甲在两期各收入1000元,乙在第一期的收入为0,第二期收入为2100元,储蓄或者借贷的利率均为r。 (1)如果两人在每一期都消费1000元,利率为多少? (2)如果利率上升,甲在两期的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化?利率上升后,他的消费状况是变好还是变坏? (3)如果利率上升,乙在两期的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化?利率上升后,他的消费状况是变好还是变坏? 解答: (1)甲在两期各收入1000元,在每一期都消费1000元,每期消费等于每期收入。 乙在第一期借了1000元用于消费,而在第二期用1100元的收入偿还第一期1100元的贷款本息,剩余1000元用于第二期消费。可以用乙的实际选择预算约束来解出利率 1000+1000(1+r)=2100 r=10% (2)利率上升导致甲现期消费减少,未来消费增加。这是由于替代效应:利率上升使他现期消费的成本高于未来消费,即利率升高使现期消费的机会成本增加。如图20—1所示,在利率没有上升时,甲的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于A点,他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消费都是1000元。利率上升后,消费者均衡点变动到B点,甲第一期的消费将低于1000元,第二期的消费将高于1000元。 图20—1 在新的利率下,通过无差异曲线可知,甲的境况变好了,即甲的无差异曲线从U1上移至U2。 (3)利率上升后,乙现期消费减少了,而未来消费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他同时面临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由于现在的消费更贵了,他决定减少消费。同样由于他的收入都在第二期,因此他借钱的利率越高,收入就越低。如果第一期消费为正常物品,就会使他更加坚定地减少消费。他的新消费选择在B点,如图20—2所示。在较高的利率下乙的境况变坏了,因为

2020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020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根据人民大学近年来关于就业弹性的估算,目前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分别能够创造约58万个和100 万个就业岗位。因此,如果2017年第二产业增速能够保持在 6.0%,第三产业增速保持在7.5%,则分别可以创造约350万和750万个工 作岗位,总计可以创造约1100万个就业岗位。这就决定了2017年 中国GDP增速应保持在6.5%左右。 第二,考虑到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企稳筑底的趋势,2017年实现 6.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具有可行性。这同时也与2020年实现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增长目标一致。 2016年各项宏观经济指标显示,中国经济企稳的态势进一步巩固,呈现出九大底部特征:第一,实际GDP增速企稳为 6.7%;第二,从总需求来看,消费和投资增速双双企稳,内需较为强劲;第三,从 供给面来看,各产业平稳增长,经济回暖特征明显;第四,企业效益 出现持续改善,是宏观经济回暖的微观基础;第五,就业稳定向好, 新增就业完成年度目标,调查失业率下降;第六,价格指数回升,核 心CPI中枢上移,PPI由负转正;第七,景气指数和微观主体信心指 数回升;第八,贸易出现改善,进口和出口跌幅双双收窄;第九,各 项改革举措加速推进,有助于稳定市场主体信心、防范潜在风险、 激发市场活力以及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因此,2017年实现6.5%左右 的GDP增长目标具有可行性。 同时,按照2016年GDP增长6.7%计算,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目标,2017-2020年平均GDP增速需要达到6.5%,以实 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要求。因此,2017年保持6.5%左 右的经济增长,并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中期目标具有兼容性。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

宏观经济学重点 1、萨伊法则:就是一种产品得供给产生了对另一种产品得需求,有多大供给就有多大得需求,整个社会得总供给与总需求必相等。因此,普遍得生产过剩就是不可能得. 2、 凯恩斯革命:凯恩斯经济学从许多方面突破了传统经济学得思想束缚,拓宽了经济学得视角,运用一些新得概念、理论等分析工具对资本主义经济得运行进行了重新得解释,得出了一切与传统经济学对立得政策结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现代经济学得面貌.表现:①经济学研究中心转变②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得常态③政府得作用 3、宏观经济得目标:①持续得经济增长②充分就业③价格稳定④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学:就是把整个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其经济活动得现象与规律,从而产生许多经济理论.联系:①相辅相成,构成整体②微观就是宏观得基础. 区别:微观经济宏观经济 研究对象单个经济单位整个经济 解决问题资源配置资源利用 中心理论价格理论国民收入理论 研究方法个量分析总量分析 代表人物马歇尔1890《经济学原理》凯恩斯1936《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4、公共产品:就是政府向社会与私人提供得各种服务得总称. 特征:①同时具有非“排她性”与非“争夺性"②具有“排她性”,不具有“争夺性"。 5、私人产品:就是指一般生产要素供给者通过市场经济所提供得产品与服务,它由私人或厂商所提供. 特征:①具有“排她性”②具有“争夺性”。 6、政府得经济作用:①政府直接控制②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得社会消费③政府通过稳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与失业率④政府从事生产⑤政府提供社会福利保障 7、市场失灵:市场经济由于其纯理论所假定得前提无法实现,使得市场经济并非万能,不可能发挥其理论上得经济效率. 8、转移支付:就是指从整个国家得利益出发对某些人进行得无偿支付。 9、洛伦茨曲线:就是反映收入分配平均程度得曲线。瞧图 OI表示国民收入百分比,OP表示人口百分比,连接两对角线OY得就是绝对平均曲线。对角线上得任何一点都表示:总人口中每一定百分比得人口所拥有得收入,在总收入中也占相同得百分比。OPY就是绝对不平均线,表示社会得全部收入都被一人所占有,其余得人得收入都就是零.OY弧线为实际收入分配线即洛伦茨曲线,每一点都表明:占总人口得一定百分比得人口拥有得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得百分比。从曲线得形状可瞧出:实际收入分配线越靠近对角线,则表示社会收入分配越接近平均;反之,实际收入分配线越远离对角线,则表示社会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10、基尼系数(洛伦茨系数):根据洛伦茨曲线图找出了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得指标。基尼系数=A/(A+B) A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平均曲线之间得面积;B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不平均曲线之间得面对。如果A=0,基尼系数=0,则表示收入绝对平均;如果B=0,基尼系数=1,收入绝对不平均。事实上基尼系数在0与1之间,基尼系数数值越小,越接近于收入平均;基尼系数数值越大,则收入越不平均。对于收入分配高度不均得国家基尼系数在0、5—0、7之间,对于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得国家,在0、2-0、35之间。 11、税金转嫁:纳税人可以把税金转嫁给她人负担。分为两种:①向前转嫁,即在市场交换过程中,在产品或服务销售之前,卖方通过加价得方式把税收负担转嫁给买方;②向后转嫁,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