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读书笔记之《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

读书笔记之《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

读书笔记之《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
读书笔记之《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

读书笔记之《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摘要:《新公共管理—服务,而不是掌舵》这本书代表的其实是指以公民为中心的新的公共管理理念。其作者综合既往研究,通过与老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比,对现当代国家行政管理思想的研究并提出自己新的看法,最后提出自己的新公共行政的内容,即新公共服务主要是服务而不是掌舵。构成本书理论核心和实质有两个主题:一是促进公共服务的尊严和价值;二是讲民主、公民权和公共利益的价值观重新肯定为公共行政的卓越价值观。

正文:本文主要是针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这本著作写出的读书笔记。这本书是以其宽广的学术视野和鲜明的理论创新在学界和政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首先浅谈了新公共服务的理论来源、产生背景以及新公共服务的基本理论内涵,其次介绍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意义与价值,然后对新公共理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对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进行了意见论述,最后论述了我对新公共服务一些看法。

一. 浅谈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

这本书主要从两大方面而阐述作者的思想。第一是公共服务理念的来源。随后从七方面分析公共服务的内容。条理清晰,每一条内容都从老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1.新公共服务的理论来源

本书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新公共服务的理论来源。首先是近代政治社会理论对民主公民权的关注。其次就是社区和公民社会模型的不断发展。社区存在为公民参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公民社区是一种公民能够相互进行的一种个人对话和评价的地方。对话不仅是社区建设的本质,也是民主的本质。第三个理论来源就是组织人本主义。最后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公共行政的理论家主要信奉“对话”理念,可靠的对话是把官员和公民视为彼此充分参与的。

2.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产生背景

新公共服务理论正是美国著名学者登哈特基于新公共管理的反思,特别是针对企业家政府理论缺陷的批判,在《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一书中提出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它的产生是公共行政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

(1)时代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纷纷出现经济滞涨,以国家调控凯恩斯主义为基本治国纲领的西方各国在经济、政治等领域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动荡,如何解决问题成为各国亟需寻找的药方。

(2)理论基础:自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的《行政研究》一文发表后,公共行政的研究经过了百年之久。历经了古典公共行政、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等几个范式革新。没有一种理论具有永远的指导作用,往往都是受到时代的局限,后发的理论往往都具有赶超优势,通过对前人的质疑进行超越和改进。

(3)个人因素:罗伯特.登哈特作为国际著名的公共行政管理学家,登哈特博士不仅出版有《新公共服务》等16本学术专著,并在《公共行政评论》(PAR)等国际著名的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有100多篇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方面的学术论文,而且获有包括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德怀特·沃尔多奖在内的等多项学术大奖,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前会长帕特里夏·弗洛里斯坦诺认为:“他是少有的几位对实际公共行政领域具有完全认识的学者之一”,而前全美公共事务与公共行政学院联合会执行会长阿尔弗里德·扎克教授则赞誉说:“他对公共服务意识的执着追求己经使其成为公共服务尊严的主要代言人。”基于此,新公共服务理论应运而生。

3.新公共服务的基本理论内涵

2002年,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一书面世。在对传统公共行政,特别是新公共管理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新公共服务理论应运而生。作为一种理论,它已经取得了公共改革的大部分话语权;作为一种现实,许多国家纷纷掀起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浪潮。政府服务于人民,这是千百年来人们的渴望,然而服务的政府作为一种政治口号远比现实来得真切。新公共服务理论提出的时间还很短,但是其内容丰富,新公共服务包括以下几点关于新公共服务的基本内涵。

(1)服务而不是掌舵。

新公共服务的提倡者认为:对公务员而言,需要承担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帮助公民清晰、明白和满足他们共享的利益,而不是试图控制和为社会发展的新方向掌舵。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过去,政府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是所谓的

为社会掌舵。现代生活的复杂性不仅使这种角色看起来不恰当,而且也不可能。政府所赋予的建构和指引社会与政治生活的公共服务项目和政策导致了许多不同组织与群体之间的互动作用乃至于冲突,混淆了不同的观点和利益。在很多领域,考虑到作为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不再产生作用。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政府实际上是一个参与者,是一个在很多案例中真实的参与者。但是,今天的公共政策,尤其是对社会发展起指导性作用的,是多组织和多利益集团被卷入,相互作用并产生了无法预料的结果。政府不再主管一切。新公共服务认为经过选举产生的政府官员和管理者对于公民的请求不是说“是”或“不”,而是应该说,“让我们一起来解决我们应当做什么,并且使它成为可能。”如果要建构一种积极的市民关系,政府官员不能只是承担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角色——他们还需要扮演协调者、调解者甚至仲裁者的角色。

(2)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追求公共利益

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主要目的和任务,但不是由政府自己参与生产或垄断公共服务的提供。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共行政人员必须建立一个集体共享公共利益的观念。目的不是在个人选择的驱动下,迅速找到解决的办法,而是创造一个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机制。新公共服务的提倡者认为,需要建立社会的远见和洞察力,而不仅仅需要被选出的政客和被任命的行政人员具有远见。代替它的是,通过社会的公共话语体系和核心层的深思熟虑,建立积极的社会洞察力或方向。

简言之,公务员应该扮演积极的参与者角色,为市民的参与和真正分享社会价值观、形成关于公共利益的集体观念创造有利环境。而不是简单地对不同声音分别做出承诺,公共管理者应当把市民组织起来使他们可以更好地相互理解他人的利益,从更广泛的领域和范围认识社区与社会的利益。

(3)战略性的思考,民主的行为。

新公共服务提倡者认为通过集体的努力和周密的过程,政府制定满足公民需要的政策和项目,才是更具有效率和责任性的政府。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在意识到集体的洞察力和远见之后,下一步是如何建立制度和责任机制,通过特定的行为过程向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努力。

公民必须认识到政府是可以接近和理解的,是开放的;政府是责任政府;政

府的存在是为了满足公众的需求;除非如此,关于公共服务的战略性思考和民主的行为不能实现。那么这一目标实际上证实政府是开放的、可以接近和接受的,是责任政府,它的行为是为公民提供服务,为公民创造机会。

(4)为公民而不是顾客提供公共服务。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共利益产生了关于价值共享的对话,而不是个体私利的集合。因此,公务员不是对“顾客”或“消费者”的需求做出反应,而是强调和市民之间建构一种协作与信任关系。新公共服务的提倡者认识到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和商人与顾客之间的不同。对于公共部门而言,甚至如何决定谁是顾客也是值得怀疑的。

新公共服务的提倡者认为,一个真正的公民应当关注更广泛的社会、他们应当为超越短期利益之上的问题承担责任,他们愿意为邻里和社区发生的事件承担个人的责任。毕竟,这些是定义一个积极和有责任心的公民的基本构成要素。其次,政府必须对公民的需求和利益做出反应。政府应当对更广泛意义上的公民,而不仅仅是具有合法身份的公民做出反应。那些不具有合法公民身份的个体,不仅应当得到政府项目所提供的服务,而且应当鼓励他们参与到自己的社区活动中去。无论如何,新公共服务理论,寻求鼓励越来越多的人行使作为公民的责任,强调政府应特别关注发自不同层面的公民声音。

(5)并非简单的责任与义务。

公务员不仅关注市场,而且要关注宪法和法律条文、社会价值、政治规范、专业标准和公民利益。政府责任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不论是旧公共行政还是新公共管理,都趋向于将这一问题简单化。

新公共服务的提倡者认为,公共行政人员被一系列复杂的制度和规范、以及公共利益、法律和宪法、其他机构、其他层级的政府、大众传媒、专业标准、社会价值和标准、制度因素、民主的标准以及公民等的因素所影响。进一步而言,这些影响公务员的制度和标准,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和公务员的行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新公共服务者也认识到了政府责任的复杂性和现实性。它认为:因为具有冲突性和交互性的规范存在,公共行政人员被卷入了复杂的价值冲突之中。它接受了这样一些现实,并且说明了鉴于这些因果关系,公共行政人员应该如何和能够

为公民提供服务和公共利益。首先且最重要的是,新公共服务要求公共行政人员不要单独制定决策。应该通过对话、讨价还价、公民的授权和基于广泛的公民基础上,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制定决策。

(6) 重视公民,而不仅仅将公民看成是生产力。

从长远来看,如果公共部门在尊重人民的基础上,强调协作和共享公共政策的制定;那么在纷繁复杂的网络工作中,他们往往是成功者。通过这种方法来管理和组织,这就是新公共服务者所强调的“通过人民来管理”的方法。生产力体系的改善与提高、流程的再造,执行措施的改善被看作是设计管理体系的重要工具。但是新公共服务的倡导者认为,如此控制人类行为理性的意图,从长远看来注定是要失败的,同时,还会导致对组织成员个体的价值观和利益的漠视。并且,即便这些方法也可能达到某种结果,但这些方法和措施并不能培养公民或雇员的责任感、参与意识以及热心公益的行为。

在新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看来,共享领导才能、协作与授权成为组织内外的规范。共享公共政策的制定能力,强调的是组织和社会所希望提高的目标、价值和理想;它的特征在于社会的相互尊重,适应和支持。如同本斯所指出的那样,领导能力在通过和公民合作的努力过程中得到锻炼,并且通过参与者的转移,使公务员关注于更高层面的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动机与政府雇员的非常相似,并且得到了再认识和相互支持以及认同。

(7) 重视公民关系,将公共服务的提供临驾于“企业家关系”之上。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通过公务员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使公务员牢记如何为社会创造有意义的贡献,将公共利益得到更好的提升,政府管理者的行为强于企业管理者的行为,因为企业管理者是将企业的公共资金看成是他们自己的资本。新公共服务的提倡者认为:共管理鼓励公共管理者象商业、公司的企业家一样思考和行为。这就产生了一种相对比较狭隘的观点———将生产力的作用最大化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己任,接受危机和利用机遇。

换言之,他们认为,新公共管理将公民当作“生产力和消费者,忽略了公民是社会主体的意识”。因此,在新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着关于公共行政人员不是拥有项目的商人和公司经纪人的清楚认识。公共行政人员的角色变化对公务员在面临各种类型的挑战和责任时的表现,已经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1)公共行

政人员必须认识到他们的管理,远远超过项目本身的需求和资源的许可。为了服务于公民,公共行政人员不仅要认识和管理自己部门的资源,而且要认识到与其他部门和项目资源之间的关系和相关性,相互支持与帮助,在管理的过程中溶入到公民与社会中去。(2)公共行政人员必须考虑到危机的存在。在新公共服务领域,危机和机遇存在于民主的公民权利和责任,以及共享责任的大框架之内。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意义与价值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产生,为政府改革注入了新鲜血液,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公共行政科学的理论谱系。新公共服务理论既有公共行政价值的鲜明旗帜,它将行政话语的中心重新置于了将管理主义者边缘化了的公民权、社会责任、公共利益等价值量度上,在西方各国获得了了一致的好评。

1.拓宽了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方法。新公共服务理论吸收与继承了当代民主治理理论,它将新公共管理理论中好的方面与民主治理融合了。它将效率与生产力价值观纳入了更为广泛的体系中,这种体系包含了民主、社区与公共利益等。这一探索的实现,突破了旧公共管理的思维方式,使得公共行政在各类规范之中寻找出一条平衡发展的新路径。这种兴起的理论模式填补了旧公共行政的不足,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构建现代公共行政研究规范基础具有重要意义的同时,为理论与实践上推进政府改革具有借鉴作用。

2.深化了公共性质的思想和方法的解释力。对政府与社区和公民的沟通的重视反射出了后现代主义在新公共服务理论中的应用。作为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先驱之一的后现代理论,在吸收这种理论的基础上,新公共服务理论试图改变政府的管理观念,从科学管制转变为以伦理责任为中心。它认为,公民永远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人际网络之中,不可能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而生活,是社会网络中点与点交汇的一个单位体。基于此,后现代社会中的公民与政府的关系,应当建立在政府与公民间自由、平等的对话与讨论中,公共问题的解决绝不能依靠客观的测量和分析来制定对应政策。新公共服务理论是较为全面的理论,它不仅强调了公平与正义、民主价值与公共性的论述,还重新规划了新公共行政理论的传统蓝图。

3.创新了行政管理新的实践模式。一方面,它对新公共管理理论不仅仅只是质疑,而是给予了更多系统和复杂的批判观点,进一步意识带新公共管理运

动中多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另一方面,诸如“新公共管理理论中“共同生产”方法论的产生,说明了它不仅吸收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发展成果,更是吸收了新公共管理理论中的一些有益因素。新公共服务理论与先前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批判相比,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超越,克服了之前存在的一些不足。与新公共管理理论相比,新公共服务理论更加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作者指出:效率与生产力固然重要,但必须以民主宪政与公共利益为主的基础下来追求,体现整合效率与价值间冲突的一次尝试。应提及的是,新公共服务理论建立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之上,它试图在承认当初对新公共管理的批判的价值所在,在抛弃新公共管理理论缺陷的基础上,建立出一条更加关注民生与公民利益,更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状况的一种新的模式选择,是新公共管理的发展。

4.提供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时代视角。新公共服务理论不是简单否定新公共管理理论,更是在批判中的更进一步思考,前者承认后者的所产生的广泛影响,作者指出,“类似于公共服务、绩效衡量、私有化以及市场模型这些观念正日益成为公共行政语言的一部分”,因此对新公共管理在改进政府绩效的作用上,给予了极大的赞同。更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其他杂乱的批判性声音,新公共服务的价值在于,它并没有被批判而击垮,而是在这些批判声音的基础上,经过反省的基础上再次建立起来系统性理论模式,为政府的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存在的问题

没有一种理论具有永远的指导作用,往往都是受到时代的局限,后发的理论往往都具有赶超优势,通过对前人的质疑进行超越和改进。新公共服务理论具有丰富意义的同时也存在着不足。

1.新公共服务的话语局限性。

新公共服务理论产生于西方的话语背景,其理论的诠释有着西方的话语体系以及现实支撑。新公共服务毕竟是产生于西方特有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下的话语体系,“当我们研究一个国家的行政制度和行政行为时,不能从行政本身作孤立的描述和比较,而必须进一步了解它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产生的生态是西方发达国家发达的理性官僚制,充分发展一的公民社会,较完善的宪政体制,较高的公民意识构成了新公共服务建构的生态框架。然而在面对发展中国家公共

行政发展问题,产生西方发达国家现实背景与话语体系下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有其深刻的话语局限性。

2.新公共服务可操作性不强。

服务固然重要,面对公共行政管理对象的复杂性,作为公共权力的代理者政府理应承担掌舵的职责。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政府应定位于负责人的参与者,政府的职责在于促进公民的参与和会话。公共服务理论认为政府应该服务而非掌舵,但究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行政事物中保证公共政策产出的时效与正确导向。从责任的定位来看,政府责任与公民责任的界定如何在新的理论框架下定位,新公共服务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如何建立权力共享、责任共担的机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可操作的运行机制。

新公共服务寄希望于公民参与以及在参与和接洽中形成的共识。而如何协商如何形成公共利益,新公共服务也没有提供明确的答案,只是强调了公民参与和公共利益的导向。虽然新公共服务理论鼓励和倡导由公民来参与决策的制定,并且让公民和政府共享政策制定的权力,培养公民的责任平风险意识。公民被期许采取更积极的行动——参与管理政府。但是面对现实中公民的政治参与冷漠,如何提升公民参与的广度与深度民,如何提高公民参与的效能感,新公共服务也没有提供良方。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启示

近年来,随着我国行政组织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我国政府提出并强调要加快传统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问题上,新公共服务理论无疑给了我国极大地启示,但是我们也应立足于我国特殊的行政生态,以开放的思想对待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创新理念,在把握明确定位公共行政管理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吸收,探索具有我国特色服务型政府建设。

1.责任行政—完善政府责任体系。

我国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应当强化政府的政治责任,建立和完善行政首长在政府工作中重大违法、失职、滥用职权等情形时的罢免、引咎辞职或责令辞职的政治责任制度。为便于政治责任的落实,应将国外一些较为成熟的做法纳入我国的法律体系,用法律的形式进行界定、完善人大对政府和政府部门的政

治责任追究制度、行政首长负责制等,以法律的方式来监督政治责任的实施。

2、服务行政-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新公共服务理论启示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的回归。基本公共服务所体现的是政府的一种公共精神,这种公共精神也是全体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体公民、满足公民对公共资源的最低需求,它涉及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保险、公共安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公共文化体育和国防等方面。所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根据一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为维护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保护个人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政府及其公共财政为不同利益集团、不同经济成分或不同社会阶层提供一视同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应以公共精神为依归,逐步缩小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3.民主行政-推进公民参与。

我国公民参与和政府参与的接纳不足之间存在着矛盾,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积极性普遍不高,我国公民参与途径和渠道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确保公民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因此在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政府应该致力于搭建舞台,建立各种行之有效的、与公众沟通的对话初制、社情民意反映机制和公众民主参与的决策机制,以确保政府与公众进行无拘无束、真诚的对话,共商社会应该选择的发展方向,而不是只凭行政官员的主观臆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建立政府与公众的对话沟通机制,拓宽民意表达渠道显得尤为重要。

4.树立人本主义的服务理念,正确处理政府与公民关系

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要重视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要尊重公民。不管是由政府来提供公共服务,还是由非赢利性的组织或私营部门来提供公共服务,都不要将公民仅仅看成是生产力。公民是服务的接受者,因此作为纳税人有权力选择和参与公共服务的决策。中国要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要实现公共服务决策的民主化与透明化,畅通公民参政议政、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渠道,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听取群众的意见,倾听群众的呼声,形成良好的公共利益表达机制,建立政府与公民间的积极互动关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六、结语

作者以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三者的比较为主干,通过对公共行政的指挥—控制体制和新公共管理的引入市场“激励”,关注“顾客”需求的企业家思想的批判,从而引出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一套理念(即新公共服务),主张用一种基于公民权、民主权和为公共利益的新公共服务模式来替代当前的那些基于经济理论和自我主导模式。

与传统行政理论将政府置于中心位置而致力于改革完善政府本身不同,“新公共服务”理论将公民置于整个治理体系的中心,强调政府治理角色的转变即服务而非掌舵。推崇公共服务精神,旨在提升公共服务的尊严与价值,重视公民社会与公民身份,重视政府与社区、公民之间的对话沟通与合作共治。政府在过去所谓的“掌控社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代生活的复杂性有时却使得这样做不仅不合时宜,而且是不太可能。这是由于目前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确定结构和方向的那些政策和规划是许多不同的集团和组织互动的结果,是许多不同观点和利益的混合物。所以,新服务理论认为,以关怀、信任和协作为基础的社区是参与政治活动的单位。在社区中,社区的互动性在个人与集体之间起头调节作用并且使得个人与集体保持一致。对个人扮演的角色进行整合以融进社区,以探求公共本位的政治参与模式。如罗莎贝思﹒莫斯﹒坎特所说“对社区的寻求也就是对个人生活之集体定位方向和目标的追求。将自我投入到一个社区之中、认同一个社区的权威,以及愿意支持该社区的生活,所有这一切都能够提供身份、个人意志以及按照该成员感到表达了他自己内在特质的标准和指导原则的成长机会。”

对于公共行政官员,必须致力于建立集体的、共享的公共利益观念,这个目标不是要在个人选择的驱使下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是要创造共享利益和共同责任。新公共服务要求它需要一种对民主理想的承诺,需要一种对公法的了解,并且还要根据经验、社区规范和道德行为而获得的判断。这是作者在阐述官员时,所做出的规范,而这个规范似乎对西方的“人性恶”论提出一种挑战,在实践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新公共服务是在人们痴迷于把公共机构私有化的进程中,重新把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作为我们行动之基础的民主和公共利益的理想,公民权的理想和人类的尊严的理想上。新公共服务不是最新的管理时尚或者管理技巧,它是对我们是谁

以及我们为他人服务的原因的一种界定,它是对价值观的根本改造。在一个民主社会中,对民主价值观的关注在我们思考治理系统的过程中应该居于首要地位,尽管诸如效率和生产积极性这样的价值观不应该被丢弃,但它们应该置于由民主、社区和公共利益构成的更大环境中。随着民主进程的发展,公民社会的建立是必然的趋势,旧有体制已在诸多方面捉襟见肘,为了保证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和产品,必然要求服务的提供者和接收者相互沟通和协调,单向的控制型的方式已经不为时代所容。公共行政应追求更加开放和民主的模式,真正让利益相关方参与到决策和执行阶段,而不是闭门造车,然后强买强卖。新公共服务提出但是却没有具体的实施方式和手段,登哈特只在最后总结道:如何能够实现这些想呢?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吧。这是希望,政府要有效的运转,需要积极的公民意识,我们期待那些为政府工作的公民同伴将会尊重我们并且会邀请我们积极参与到他们的工作中去。其实我们可以总结为:“民主的政府是为他们的公共服务而存在的”。

新公共服务理论不但扩展了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范式,也对于公共管理的实践提供了新的出路一言以蔽之,我们对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理解是: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超越,但是有限的超越。我们更倾向于将新公共服务理论看作一种全新的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模式,是新公共管理的一种创新方式。中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无疑是借鉴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思想,但并不能说建设本身就需要按照新公共服务所提出的步骤或状态进行,我们所汲取和参照的只是新公共服务理论最基本的核心,即公共管理的“民本”回归。而在具体的操作路径上面,中国有中国的特色,不论是理论或是实践,都需要以我为主,只有这样的实践,才是有中国特色的服务型政府建构之路。

七、参考文献

[1] 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V·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

掌舵》,丁煌译.中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世界未解之谜》读后感_读后感

《世界未解之谜》读后感 我读过很多的书,什么《西游记》、《三国演义》、《格林童话》……总之,数也数不完,但是让我最感兴趣的莫过于《世界未解之谜》。 在《世界未解之谜》里有许多匪夷所思的谜,无论科学家怎样研究,都是毫无进展。下面我就为为大家讲解一些吧! 第一个:蛇的分辨能力。以前有一位出名的捕蛇猎手,将一条蛇打得半死不活,但最后蛇却逃脱了。一年后,曾有人亲眼目睹十几条蛇慢慢地爬到草丛中并慢慢的靠近正在散步的捕蛇猎手,然后在同一时间,在很多个方向迅速的扑过来,咬了捕蛇猎手很多口,当他人报警后,医护人员赶来抢救,但捕蛇猎手却已经去世了……这件事情发生后,很多科学家就在猜测蛇这么多年为什么记得捕蛇猎手的样子,并且咬捕蛇猎手,有人提出不是同一条蛇,但这种观点很快就提出了质疑,因为在捕蛇猎手旁边的儿子却毫发未损,于是,这件事便纳入了未解之谜。 第二个:哈雷彗星之谜。传说当神圣的一颗彗星在地球上空划过,地球的生物就会产生突变。但这传说似乎灵验了。从前一个贫穷的人家里,当哈雷彗星在天边划过时,母鸡突然下了一个蛋,蛋上有哈雷彗星的图案,于是,这个贫穷的人家把蛋卖给了相关的国际组织,从而使他变成千万富翁。 第三个:月球图形之谜。曾经有人上月球考古,但发现月球的表面有很多的不明图案,仔细一看,才发现月球上有一个笑脸形状的雕像,他们到其它地方去看,又看见有一个五角星形的图案,这是怎么

形成的呢?科学家中有人猜想是谁或风等东西让月球腐化成了这样的形状,但这种猜想很快就得到了质疑,因为外太空里没有风,而且月球里面也没有水。科学家们又推测是外星人搞的鬼,但是世界上有没有外星人,于是,这种事件也成了未解之谜。 世界是那么的变化无常,比如在太空中为什么没有空气?没有重力?这些都是太空的神奇变化,而动物界的传奇就是动物的自然功能,有些动物是有某种特性,但是没有发挥出来。而在太空中的行星为什么只会依靠着轨道行走呢?这些都能让人体会到大自然是多么的神奇,我相信,在以后的科学发展上,那些未解之谜都会被一一破解的。 未解之谜是源于自然奇迹或英雄故事不理解的一面,想要好好解决未解之谜,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发现,去探寻,去思考,例如仙人掌的叶子为什么是针状的呢?通过考察,然后再测量天气,观察生存环境等,从多方面来证实仙人掌的叶子为什么是针状的,从而得到真正的结果。 未解之谜让人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一个个未解之谜的答案都要由科学家去寻找。

读《教学勇气》读后感

读《教学勇气》有感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说实话,手捧此书,很多时候心又游离于书外,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自己的才疏学浅,我觉得此书所讲的内容不易理解,感觉很深奥,需要专心、投入的边读边想,边想边读。关于教与学,一直以来都是大家一直探索的问题,而在这里,帕克·帕尔默比任何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使我受益匪浅。无论对于教育者还是其他岗位的人,这本书都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尽管如此,我也不能完全理解,更不能说出自己的多少感悟,只是对书中一些重要的观点有比较深的 印象而已。 人们出于情感的原因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他们深爱着自己的学生和课程。但是,教学上的种种要求却常常使得许多教师感到激情消退以致于无力教学。我们能不能也像一些优秀的老师那样,把爱献给孩子们,用心来教,为我们的教学注入鲜活的情感?帕尔默提倡需要发展教师职业的深层愉悦,这种深层愉悦的根基在于将教学工作融入自我完整之中,如果一项工作是我们内心真正想做的,即使辛劳也乐此不疲,工作让生活充实快乐,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是自身成长的机会。所以,作为教师要学会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我们经常故意漠视心灵发出的声音,结果心灵变得缄口,对待心灵有如待友之道,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问询,而是平和、快乐地聆听。

只有教师能和自己的心灵对话,才有可能将心灵呈现在我们的学生面前,真正的教学才能发生。总之作为教师要保持心灵的完整,让教学成为自己生活乐趣的一部分,这是读此书后我最大的收获。 本书的一个最普通的信念:优秀教学不能被降格为技术,优秀教学源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善。和一个最简单的前提:良好的教学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好的教学源于教师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这让我对教学的实质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读了《教学勇气》,我在作者的引导下逐渐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拨开迷雾,认清自己的内心,即使是在寒风中摇曳的一点烛光,也坚信自己的光芒,自己的温暖那是给予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关爱与呵护。我相信自己有勇气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发现。 相信很多老师都有过这样的感受,我们热爱教育,同时为教育痛苦。我们不辞辛苦,我们乐意学习,我们希望自己的教学生涯充满成功。但现实往往是不尽如人意。有时我们甚至想放弃,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勇气。为什么会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中呢?是学科知识的浅薄?是教育方法、技巧的缺乏,还是对学生的研究不够?反思中,我发现唯独缺少了对自己内心的关注。然而,帕尔默告诉我,核心问题是“认识自我”,是自我认同和自身完整。他说:“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就不了解我的学生们是谁。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也不能够懂得我的学科。”帕尔默说,要寻找一种与自己本性契

《聪明的投资者》——本杰明.格雷厄姆读后感

[《聪明的投资者》——本杰明.格雷厄姆读后感] 按照劳伦斯.科明汉姆的划分,世界上存在五种投资模式:第一种是价值投资,依靠对公司财务分析寻找市场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聪明的投资者》——本杰明.格雷厄姆读后感。以格雷厄姆、巴菲特为代表。第二种是增长投资,投资者寻找那些经营收益能够保证公司内在价值迅速增长的公司,以菲利普.费舍尔和彼得.林奇为代表。第三种是指数投资,通过购买股票来复制市场指数,以约翰.伯格为主。第四种是技术投资,采用各种图表来收集市场的行为,为此来显示投资者预期是上升还是下降,市场趋势如何,以威廉.奥尼尔为代表。第五种是组合投资,试图建立一个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来管控风险,这种策略始于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伯顿.莫卡尔的《华尔街漫步》。 其中,科明汉姆将技术分析划入了投资模式的一种:技术投资派。他认为技术投资人士并不关心价值,只关心价格。但显然威廉.奥尼尔不仅仅关心价格,他很强调基本面的分析。 实际上技术分析分支出两个不同的流派,一个是基本不关心企业基本面问题,一个是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后者更派生出所谓的“动力交易”(有些叫动量投资模型)(momentum trading)。 科明汉姆认为价值投资是一种思维方式,其特征是习惯性的将股票价格与背后公司业务的价值联系起来。价值投资与所谓增长投资之间根本不存在天然的差异,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价值投资在1929年之前已经得到很多投资者的实践了,但在此之前,世界股市的主流还是投机,投资者甚少对公司价值和股票价格之间的联系感兴趣。价值投资真正的确立就是格雷厄姆主要著作:《聪明的投资者》和《证券分析》(顺便哀悼一下证券分析中文版序言作者王益同志 )。其中前者是投资策略描述,后者是具体技术实现。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第一本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另外两个基石,一个是约翰.威廉姆斯的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一个是菲利普.费舍尔发现的成长股理念。 这本书,尽管已经看过很多遍,但仍然值得再次阅读一次。我认为必读的经典,一定是这样的:经典作品;作者长期从事投资、投机(至少30年以上),并且善始善终,最终获得较大财富;具有独立的投资理念;或者在数据分析和事实描述方面有独到性和客观性。 (一) 投资策略: 格雷厄姆在开篇便提及两个投资谏言: 1、如果总是做显而易见或大家都在做的事,你就赚不到钱。 2、对于理性投资,精神态度比技巧更重要。 格雷厄姆在开篇提到人性问题,他认为尽管时代变迁使得证券类型等出现巨大变化,但人性基本是相同的,有些类似于livermore所说的华尔街没有新鲜事一样。格雷厄姆另外精炼的总结了三个不变的基本原则:1、如果投机,最终你将(可能)失去钱。2、当大多数人(包括专家)悲观时,买;而当他们相当乐观时,卖。3、调查,然后投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读书笔记

机电工程学院 读书笔记 站在时代前列的祖 学号: XXX 专业:机械工程学生姓 名: xxx 2012 年11 月 站在时代前列的祖国 XXX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正式召开,站在这个时间去看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会让人就得振奋、感激、感慨。从一个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到一个

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祖国。这个巨大变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历史奇迹,是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的所在。放眼回顾几十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每次的回顾,会让每个人的心中都如同窒息般的疼痛,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现在的中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也有着惊天动地的奋斗。鸦片战争以后, 列强的侵入使祖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封建统治日益腐败,祖国山河 破碎、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才鼓起亿万人民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的勇气,才有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到社会变革,都是在寻找适合中国的道路,一次次的失败与教训奠定了我们重要翻身的基础,我们对新的社会力量的渴望,对建设新社会的寻求,迫使我们找到新的发展方向一一中国共产党。它的诞生,使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再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奋斗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更加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我们这一代人只能通过历史去感知祖国的伟大,但我们的成长也见证了祖国的发展,祖国的进步,在我们内心中国是世界中的一个奇迹,我们时刻充满着骄傲与自豪。我眼中的祖国是如何? 一、回顾波澜壮阔的历史,我们始终坚信的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此道路上接着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它们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 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

教学勇气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

教学勇气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 教学勇气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勇气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勇气读后感1 有幸读了帕克·帕尔默著的《教学勇气》之后,使我的心灵为之一震,才明白自己对教学、教师认识过于简单,过于肤浅。《教学勇气》使我对教学,优秀教学和优秀教师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认识。 帕克·帕尔默谈到教学中的困惑源自三个方面:学科,学生,还有自己对自我的认识。学科像生命一样广泛和复杂;学生远比生命广泛、复杂;而更为复杂的是教导自己认识自己。如果仅仅从学科和学生两个方面去认识教学工作的复杂性,作为一个教师只要精通学科知识,学习足够的教学技巧,使得自己处于引领学生精神的地位,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复制这个世界。当我们对学科以及对学生的认识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源自于我们对自我的认识,依赖于关于自我的知识。当我们不了解自我的时候,我们就不了解我们的学生是谁,也就不能懂得我们所教的学科。然而在我工作的时候,我和同事经常会抱怨现在的学生教起来怎么越来越难了,越来越多“来自地狱的学生”;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巧的要求越来越高了,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从这些抱怨声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仅仅从学科和学生的角度上理解教学,我们也是在这个角度上来进行着我们的教学,很少从认识自我这个角度来理解教学,去理解我所教的学科,去认识我所教的学生。在帕尔默看来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去简单的复制这个世界,而不是在改造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是要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要想让我们的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去复制这个世界。作为教师就不能仅仅从学科和学生的角度上去理解教学,教师应该去理解自我的知识,认识自我,把自我和学生、学科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共同体,去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有精深的学科知识,好的教学方法,正如帕尔默所说的真正的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在每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有史以来,关于投资的最佳著作。”——沃伦 ?巴菲特“完整地传达了格雷厄姆的巨大成功和广受欢迎的投资方法所包含的基本原则。”——《货币》杂志“格雷厄姆对于投资的意义就像欧几里得对于几何学、达尔文对于生物进化论一样重要。”——纽约证券分析协会“格雷厄姆的思想,从现在起直到 100 年后,将会永远成为理性投资的基石。”——沃伦 ?巴菲特假如你一生只读一本关于投资的论著,无疑就是这本《聪明的投资者》。 ——著名财经杂志《财富》的评论本杰明?格雷厄姆( Benjamin Graham, 1894~ 1976 年)美国经济学家和投资思想家,投资大师,“现代证券分析之父”,价值投资理论奠基人。格雷厄姆生于伦敦,成长于纽约,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著有《证券分析》 (1934 年 )和《聪明的投资者》 (1949 年 ),这两本书被公认为“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投资圣经”,至今仍极为畅销。 初读《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是 13 年刚毕业。数学系出身,仅有的一点经济学基础,没有半点金融实操经验,看过一遍之后觉得索然无味,不知所云。前段时间老师要求要写读后感,于是国庆几天又安安静静耐心的把书看了一遍。一年多的金融研究生生活,半年惨痛的投资股票经验,令我对这本书的内容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经典自有经典之处经典之言,第二遍读下来,不禁佩服几十年前的经济大家,竟能写出二十一世纪的当下依然能作为投资良策的书籍。

研一的时候,将大学没学习过的种种经济金融书籍都略读了一遍,总算是将金融学的基础都大致补齐了。并在股市约四千点的时候入市,投的钱不多,但是没有任何实操经验,也没有良好的投资策略,对股市没有确切的了解而盲目投资,导致了在六月后股市暴跌中损失惨重。带着这些经历,重读本书,也算是一种新的思考经历。 格雷厄姆在开篇中,便给投资者提供了两个投资谏言: 其一,如果你总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情,或者显而易见的事情,那你肯定赚不到钱。其二,对于理性投资,精神态度比技巧更加重要。对于这两点,我觉得第一点可以反过来说,如果你总是做偏门但是正确的事情,你有可能会赚到钱,因此,学习格雷厄姆,就是在做大家都不愿意或者都不去做的事情。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不会总是跟大部分人一样赚不到钱,而有更大的可能性能赚钱。第二点,技术是重要的,但是精神态度,是否能够在狂热的市场面前保持冷静,是否能够在悲观的市场面前保持热情,比技术更加重要。 格雷厄姆在文章中多次描述投资和投机的区别,他认为投资就是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以保证本金安全前提下,去争取满意的回报。而投机则完全试图从市场价格波动 **利。实际上格雷厄姆也并没有强烈的忠诚于价值投资,他非常清醒的认为:“从崇高到荒谬只有一步之遥,而普通股投资和普通股投机也只有一步之遥。”而他分析,投机主要是由于人的本性使然:“投资者潜意识和性格里,多半存在一种冲动,它常常在 .欲望的驱使下,未意识的去投机,去迅速且刺激的暴富。”格雷厄姆最后很通俗的描述了投机者的特征:

古代社会摩尔根的读书笔记

古代社会摩尔根的读书笔记 篇一:《古代社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法学1101班刘春竹 学号1111040111 《古代社会》 路易期?亨利?摩尔根,是美国著明的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据了解,摩尔根是历史上少见的在东西方世界都广受尊重的科学家之一。他曾于1856年当选为美国科学进步委员会会员并于1875年入选美国科学院。关于《古代社会》这本书,也是社会学和历史学领域中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摩尔根的研究主要来源于他对印第安人的实地考察、对从朋友手中获得的资料的整理及对一些历史典籍的阅读。摩尔根的艰辛研究为后人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例如

恩格斯就是在摩尔根的研究基础上写下了著名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的。 《古代社会》的第一编是《各种发明和发现所体现的智力发展》,作者认为:“发明、发现是互相建立在累进的关系之中的,各种制度则是立于展开的关系之中的”,并且指出:“政府的一切形式都可以归纳于两个一般行的方案之内:第一个方案是一个人为基础,是纯粹一人的关系为基础的东西,组织单位为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第二个方案是一领土及财产为基础的,可以区别的一种国家。”作者在后来的论述中也是延续着这种思想来论证人类文明的进程的,从第一方案过渡到第二方案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人类社会也从低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摩尔根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七个阶段,即低级蒙昧社会,中级蒙昧社会,高级蒙昧社会,低级野蛮社会,中级野蛮社会,高级野蛮社会,文明社会。从而体现出

人类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体现出作者的进化论观点。在《生存的技术》一章中,摩尔根提出了人类食物的五种类型:在有限的住地上以果实草根为为食物的自然生活——天然食物;鱼类生活(最早的人工食物)——鱼类食物;借栽培而来的淀粉性食物生活——淀粉食物;肉类及乳食的生活——肉类和乳类食物;由农业而发生的无限制的食物之生活——通过田野农业而获得无穷食物。 第二编为《政治观念的发展》,在此张摩尔根真的是煞费苦心。本章的主要研究方法:1、田野调查。对易洛魁部落联盟进行考察,收集了许多可靠、翔实、丰富的资料。因为摩尔根曾为塞内卡部落与白人地产投机公司打官司,维护了该部落的土地权利,从而赢得了印第安人的信任,并被该部落的鹰氏族认作义子,赐予“裂缝间的桥”的名字。这就便利了他对印第安人社会组织、文化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婚姻家庭的研究。

世界未解之谜读后感

篇一:世界未解之谜读后感与其说是世界未解之谜,还不如说是奇异现象,就说百慕大吧。它可以将船只吞噬,也可以使经过百慕大的人变得很聪明。有一个人她的数学很差,但是经过百慕大之后,她的数学很好,甚至比一些数学家还要好。但是,有船进去之后,变得毫无音讯。几十年后,这艘船又完好无损的出来了。这是科学不能证实的。还有一个灵异事件。有一个人,他被海葬百慕大,几十年后,有一个跟他长得一模一样的人说,他就是几十年前海葬的那一位。最令我感兴趣的是时空穿梭。就是有一辆二战时期的飞机,在二战时消失了,许多人都认为这是被击灭了。但是,在许多年后,美国的一个飞机场收到了他们的无线电。世界之谜必定是有因果的。我不会去相信真的有什么不合科学的事情。这些事情可能是大自然有许多秘密。就比如说以解之谜。在一所宾馆里的人听到了二战德军英军飞机着陆的声音。而且时间、地点一模一样。这可能是在当时大自然把这“录音”了下来,现在再拨出来。所以,世界上科学是很重要的。世界未解之谜可能现在科学是无法解释的,但是,我终究有一天要将这些谜解出来。篇二:世界未解之谜读后感世界有许多从未解开的谜题,有金字塔、天空花园、尼斯湖水怪之谜等。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世界真的好神奇啊!那么多的科学家都探索不出来它们的秘密所在。例如:恐龙是如何毁灭的大约在距今2.3亿年前的三叠纪,恐龙首次出现在地球上。三叠纪末的大绝灭使恐龙逐渐成为生物界的主导。但这个主宰地球1.6亿年之久的庞大动物类群却在距今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第三纪交界时期突然覆灭了。为什么正处于极度繁盛状态的恐龙会在很短的时间里灭绝?好奇心促使中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1:氧气陡降:2:气温下降论3:性别失调论4:酸雨论5:中毒论6:地球膨胀论。还有一种现实生活中大家经常讨论的话题UFO之谜,大家都在猜测是不是真的有外星人,经科学家多次探索,实验并没有什么结果。以上就是这本书里最吸引我的地方。你们认为有趣吗?()它清清楚楚地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神奇而恐怖的精彩故事。它告诉我地球上不仅仅有我们看到平凡事情,也有许许多多依靠现在的科学技术还不能解释的迷团。我认为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努力探索和发现,尽力解开谜团,发现地球妈妈不为人知的一面。我相信总有一天这些迷团会被我们揭开面纱,看到它的真面目。世界很大也很小,世界很奇妙。篇三:世界未解之谜读后感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感觉这个世界真奇妙,比如说:泰坦尼克号沉没之谜和UFO之谜,到现在是还未解开的谜团,让人捉摸不透,猜想不到。到现在科学家已经解决了一部分谜题,还有很多想象不到的谜等待我们去发现。

教学勇气读书笔记

教学勇气读书笔记 1、教导自已认识自我 “然而另一些时候,教室却如此毫无生气、充满痛苦和混乱——而我却对此无能为力——此刻的所谓教师就像无处藏身的冒牌货。于是敌人远处不在——那些格格不入的学生,那些我自以为熟知的学科,还有那有赖此业谋生的个人苦衷,都与我作对了。”想不到名人也有这种情况出现,我还以为就是我们这些平庸人才会出现毫无生气的教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知遇到多少次是这样的情况,多么沉闷的课堂而又那么无耐,以致我们有时会厌卷教学,怕给学生上课。 “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不愿望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那是肯定的。不“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根本不会想认真读这种书,不会去想改变自我,这样的书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这里帕尔默讲了引起教师困惑的三个主要原因:认识学科、认识学生、认识自我。“首先,我们教授的学科是像生命一样广泛和复杂的,因此我们有关学科的知识总是残缺不全,无论我们自己如何致力于阅读和研究,教学对控制内容的要求总是使我们难以把握。其次,我们教的学生远比生命广泛,复杂。要清晰、完全地认识他们,对他们快速作出明智的反应,需要融入鲜有人能及的弗洛伊德和所罗门的智慧。”第三个原因:“我们教导自己认识自我” “而就优秀教师而言,认识自我与认识其学生和学科是同等的重要的”。同时阐述三者的关系,强调了认识自我的生要性。“当我不了解自我时,我就不了解我的学生是谁。我只会在我经受不了检验的生命阴影中,透过重重的墨镜看学生——而且当我不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时,我就不能够教好他们。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也不能够懂得我教的学科——不能够出神入化地在深层次、个人的意义上吃透学生科。” 2.教师的内心世界和外部景观 “教师很容易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因为他们是如此普通且无反击之力的群体。”的确如此,教师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没有金钱,更没有权势。特别是当今的中国,教师的地位和权利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匆忙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忘记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如果我们继续让称职的教师所如些依赖的意义和心灵缺失,仅仅依靠增加拨款、重组学校结构、重

13《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

《社会学的想象力》 一、作者简介 C·赖特·米尔斯(1916~1962),美国社会学家,文化批判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前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米尔斯在知识社会学和美国社会阶层研究这两个方面都有杰出的成绩,代表作有《白领:美国中产阶级》(1953)、《权力精英》(1956)和《社会学的想像力》(1959)等。50年代初他以《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举成名,而《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他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二、全书概述 《社会学的想象力》全书共分为十章,在第一章米尔斯简述了本书的核心观 点: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以及社会学家应该如何想象。在第二到六章,米尔斯考察了社会科学久而成习的一些偏向,展开了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批判,主要涉 及宏大理论、抽象经验主义与科层制。在评述了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后,在第七到十章,米尔斯提出了自己对未来社会学发展的展望,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应该注 重人的多样性、对历史的运用、理性与自由,以及应该保持独立自主的政治角色。 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是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学的中心从欧洲移向了美国,芝加哥学派在美国独树一帜。在米尔斯所处的时代,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美国社会科学得到了极大繁荣,同时许多社会学家跻身政府名门。米尔斯表示,写作此书的目的是“要界定社会科学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使命所具有的意义。具体确定有哪些努力在背后推动着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发展,点明这种想象力对于文化生活以及政治生活的连带意涵,或许还要就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必备条件给出一些 建议。通过这些方面来揭示今日社会科学的性质与用途,并点到即止地谈谈它们 在美国当前的境况。” 总的来说,米尔斯认为,任何社会研究都应该探讨人生、历史以及两者在社会中的相互关联,他反对将社会科学当作一套科层技术,靠方法论上的矫揉造作来禁止社会探究,以晦涩玄虚的概念来充塞这类研究,或者只操心脱离具有公共相关性的议题的枝节问题,把研究搞得琐碎不堪。他认为,“可以被称为经典社夏 日之阳新闻传播广 告 考研

中国未解之谜读后感

中国未解之谜读后感 篇一:中国历史未解之谜读后感 读后感 时间的河流,已跨越21世纪的大门。这是一个知识的世界,这是一个飞腾的时代。遨游在地球的村庄,你将发现瑰丽的景象,自然的奥秘,文明的宝藏,宇宙的奇想,科技的光芒,文化和艺术,这些都是多是多么奇妙啊! 这本书满足我对历史知识的渴望,使我明白了我们的祖国是个文明的国家。 这本书包揽了许多内容,里面包括:走向世界之谜、兵马俑还有多少未解之谜、古剑之谜——越王剑等,非常精彩。其中,我最喜欢的部分就是“古剑之谜——越王剑”了。它讲述的是1994年3月1日,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二号俑坑正式开始挖掘。这是本世纪以来巨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在二号俑坑内已出土有铜矛、铜弩机、铜镞、残剑等,其中还发现了一批青铜剑,长度为 86厘米,剑身上共有八个棱面。考古学家用游标卡尺测量,发现这八个棱面的误差不足一根头发丝,已经出土的19把青铜剑,剑剑如此。这批青铜剑内部组织致密,剑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纹细腻,纹理来去无交错,它们在黄土下沉睡了2000多年,出土时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科研人员测试后发现,剑的表面有一层10微米厚的

铬盐化合物。这一发现立刻轰动了世界,因为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方法,只是近代才出现的先进工艺,德国在1937年,美国在1950年先后发明并申请了专利。这个发现让科研人员颇为惊奇,近代的先进工艺,怎么在2000多年前就出现了呢?在清理一号坑的第一过洞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一把青铜剑被一尊重达150千克的陶俑压弯了,其弯曲的程度超过45度,当人们移开陶俑之后,令人惊诧的奇迹出现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铜剑,竟在一瞬间反弹平直,自然恢复。这就是著名的越王剑吗?是的。这个发现轰动了全世界, 我的心里也有惊讶的瞬间,但很快就消失了,凭着我了解的知识,我觉得这把剑只能是中国历史上伟大或者是富裕的皇室里面的人才能拥有。 在读完后,我明白了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好好探索,为祖国奉献更多。我更有一种不可磨灭的理想,那就是以后好好研究历史,发现更多的历史奇迹! 篇二: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读了一半,我就深深的被他吸引住了,现在我想把它推荐给大家。 这本书共分为六章113个谜题,分别从大自然、动植物、人类、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给我带来了一次精彩奇妙的探索之游。全书图文并茂,通过上百幅实地图片展示了那些令人困惑不解之谜与神奇现象。帮助我们对这些想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在轻松愉悦的的阅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

爱你需要勇气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 隋福太 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部书,就仿佛跟着作者进入到了教学中未知的“自我”领域进行一次旅行。美国教育家帕克. 帕尔默在一系列富有洞察力和说服力且充满激情的著作中,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教育与受教育者的理解。 帕克在他的《教学勇气》一书中这样说:越热爱教学的老师,可能就越伤心!很多教师非常热爱教学,但他们却时常遇到很多困难,并因此感到无助和恐惧。是的,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初上讲台时如履薄冰的紧张,辛苦的付出得不到相应回报时的烦恼,满腔的热忱得不到理解时的苦闷,在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面前的无奈。有时,那热爱教育的心会怀疑、会动摇、会退缩。 作为一个教师,该如何在热爱教学的同时又不失勇气呢?这种勇气又来自哪里呢? 帕克以他的实践经验给出了我们答案:他提出了作为一个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技巧之外一个特殊的、不被人重视的领域——教师的内心。他指出了好老师与不好老师的区别:他认为,好老师有一共同的特质:一种把他们个人的自身认同融入工作的强烈意识;而不好的老师把自己置身于他正在教的学科之外——在此过程中,也远离了学生。而好老师则在生活中将自己、学科和学生联合起来,也就是说,好的教师具有联合能力,他们能够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好老师形成联合不在于他们的方法,而在于他们的心灵——即人类自身中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所在。帕克是这样生动地描述这种联合能力的:“当优秀教师把他们和学生与学科结合在一起编织生活时,那么他们的心灵就是织布机,针线在这里牵引,力在这里绷紧,线梭子在这里转动,从而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精密地编织伸展。”他进一步阐述,对热爱教学的教师来说,教学牵动着教师的心,打开教师的心,甚至伤了教师的心——越热爱教学的老师,可能就越伤心!教学的勇气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仍然能够坚持,那样,教师、学生和学科才能被编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 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很容易理解他的这种所谓的“联合力”,每一个教师,不论他优秀与否,肯定都过几节自己满意的课,这些成功的课是他把自身、学科和学生结合得最完美的。帕克认为:好的教学来源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对优秀教学而言,解决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问题比技巧更重要。 作为教师,想要成长,想要做个好教师,该怎样才能找到自身、学科和学生的最佳结合点呢?以我对本书的理解及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1)勤学习。 作为一个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教学理论。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向生活学习,向我们的学生学习。谈到向学生学习,许多老师可能会皱起眉头感叹:我们的学生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我们的学生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吗?当我们的学生坐在电脑前娴熟灵巧玩着游戏,嘴里唱着周杰伦的说唱词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有优于我们的能力。帕尔默的发现是:教师要让自己处于不断的自我更新、自我变革之中。如果不学习,教师很快就会陷入不适应、不稳定、不平静的恐惧之中。正如《孙子兵法》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里的知己、知彼主要通过学习。 2)多钻研。 教师要钻研教材、教法、研究我们的学生,特别是在备课的时候,要把握教材的要求、重点、难点,了解学生的实际认知,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正如那些名师所说:一堂精彩的课,功夫在课外。例如,听名师于漪老师的课,可看出她的功夫全在课外,首先是修身、好学,而后是管理自己的课堂。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实践是教学的主要阵地,帕尔默就是以他的导师为榜样,在漫长的实践中不断反思,寻找到一种与他的本性更契合的教学方式的。 3)保持心灵的开放。 帕尔默认为:对优秀教学而言,解决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比技巧更重要,作为教师,我们要成长,就必须作一些学术以外的事:交流内心生活。“今天我们怎样当教师?”——许多人都问过于漪这个问题。她的回答是,首先必须追求人格的完美。于漪的这种人格的完美与帕尔默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应该是一致的。一个优秀的教师,他的心灵应该是开放的,他有勇气把他的一切展示给学生,包括他的思想、他的内心世界,他不仅在教学科,而是在教自己——即展示自己。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生活中有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帕克告诉我们,教师的威信、教师在课堂的那种泰然自若的定力,来自教师的内心。当教师唤回了自身的认同和自身的完整时,也就是他的人格趋于完美时,就有机会在学生们的内心获得默契的回应和共鸣。因此,教师应该经常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以各种可能的方式倾听来自心灵内部的声音,这样我们才有资格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这不只是为了我们的工作,更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正如帕克所说:“方法固然重要,然而,无论我们做什么,最能获得实践效果的东西是,在操作中去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情。我们越熟悉我们的内心领域,我们的教学就越稳健,我们的生活就越踏实。” 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你就是它的主人;如果你恨它,它就是你的主人。”愿我们都热爱自己的工作,愿我们都能找到教学的勇气、保持教学的勇气——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股市真规则pdf 股市真规则读后感三篇

股市真规则pdf 股市真规则读后感三篇【--合同书】 看完了一遍《股市真规则》,感觉在脑海中好像只留下了一个 大致的印象。看来要想真正领会,还要结合实际操作多读几遍才行。 书的后半部分是关于各个一级行业的分析。看了之后,对于这 些行业的状况有了一个粗略的了解,包括:行业模式、该行业的一般盈利能力、主要竞争优势、主要存在哪些风险、需要着重注意的指标等。以前对行业的概念就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现在看了这些分析,真是觉得大开眼界。 长江电力应该属于书中所讲的“公共事业行业”吧。不过长电 的所处的环境似乎跟书中所说的不太一样。国家的管制程度不一样吧。 《股市真规则》给了我很多启发,但我觉得读一遍还远远读不懂。就像Steel给我的指导那样,结合实践,反复阅读体会。 到目前为止读完了《股市真规则》的前半部分,主要介绍了怎 么分析公司、给公司估值。我觉得收获很多,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聪明的投资者》使我知道了价值投资的意义,《股市真规则》使我感受到价值投资的乐趣。看着书中一步步地去分析一家公司,我觉得很受吸引。书中的例子,戴尔和惠普,我对这两家公司的产品都有所了解,名字也不陌生,可是显然说不出这两个公司各有什么优势,有什么缺点。看了书里的分析顿觉大开眼界,原来公司是这样的……好佩服作者犀利的目光!我觉得分析公司,预测将来世界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并且这些变化会给公司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是很有挑战性也很有乐趣的事情。 二、看了序言之后,我深刻地感觉到要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需要广泛阅读。晨星公司创始人、序言的作者乔?曼索托阅读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所有的年报,并说“这一切使我的生活随之改变”。因此,我也想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所有年报。 三、分析公司、估值的方法。不过这些方法我还没有实际试过,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应用好。看着作者分析一家家公司,思路很清晰,感觉好像并不难;我会试着分析长江电力看看。 另外,也有一个小小的疑问,既然有像晨星公司这种咨询公司存在,为什么我们还要自己分析呢?

街角社会读书笔记

街角社会读书笔记 街角社会读书笔记范文威廉·富特·怀特是美国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在哈佛大学青年研究员基金的资助下,1936 至1940 年间怀特通过对“科纳维尔”进行实地研究,撰写了《街角社会》一书。该书是对这一观察过程、所获资料及结论的翔实而生动的记述。《街角社会》是怀特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他的成名作。 一、关于研究方法的体会 《街角社会》是从科纳维尔的街角帮写起的。怀特以街角帮一员的身份,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生活中,首次将参与观察法引入城市社区的研究。怀特对街角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主要是非法团伙成员和政治组织——的关系加以观察,并及时作出记录和分析,最后从中引出关于该社区社会结构及相互作用方式的重要结论。 1、新方法的尝试 怀特在附录中提到,通过颇有兴趣的阅读林德夫妇的《中城》和卡罗琳·韦尔的《格林威治村》,怀特很有收益。但是随着他研究的深入,却意识到他所从事的社区研究并不是按照上述书中的研究路子。“当时能读到的其他许多社会学文献往往是从社会问题方面来看待社区,所以根本不存在作为一个有组织的社会系统的社区》。”之后,怀特通过阅读

社会人类学方面的文献——马林诺夫斯基关于原始部落的研究——发现虽然研究内容和领域不同,但是其中的研究方法是值得借鉴并可以实施的。 通过参与观察的方法,怀特得以真正的“进入”社区,并将这种方法从人类学领域扩大到了社会学领域。这对社会研究方法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如果说以往的研究是一张社区整体状况的照片,那怀特的街角就是一部社区动态历程的电影。正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怀特重视对科纳维尔特定人和特定群体的研究,通过特定人和特定群体的生活状况、互动模式以及规则等内容分析整个社区社会结构,而不是整体的描述街区概况。怀特这种研究方法的尝试对我也很有启发。社会研究的方法仅限于书本上介绍的内容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同样可以引用到社会学的研究中。在面对具体研究对象时,要灵活的选取方法。 2、研究设计小处着眼 愿望总是美好的,而现实却往往残酷。怀特在最开始想要自己的研究同时涉及到科纳维尔的历史、经济、政治、政治、教育和娱乐模式、教会、公共卫生保健,以及——尤其是——社会态度。然而,这显然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工作。当怀特拿着这份计划书去寻求建议的时候,有人泼了一盆很好的冷水。“我这部巨作刚开始就被亨德森泼了冷水。他对我说,我在这个领域中几乎还什么也没做过,所以不应该只

世界未解之谜读书笔记600字范文

世界未解之谜读书笔记600字范文 世界未解之谜读书笔记600字精选范文1 纵古今,横千里,自古以来世界的奥秘是人类孜孜以求而又遥不可及的,地球和宇宙孕育出许多奇妙的生灵、奇妙的现象,在博大的世界中,它们在静静地等待着我们去探索,久而久之就集成了一本书,它就是《世界未解之谜》。 我很喜欢看课外书,并且,异常喜欢看科学方面的书籍!在去年暑假爸爸妈妈就陪我到新华书店买了一本《世界未解之谜》,总是算让我如愿以偿了。 这本书资料全面,上至天文地理,下至人文社会、动植物,都有集中而全面的介绍与阐述。本书一共分为四大类别:地球秘境、神秘的自然现象、历史悬案以及人体未解之谜。比如:宇宙到底诞生了多久,他的未来和过去究竟是什么样?百慕大三角让许多过客莫名其妙的失踪,到底是什么神秘的力量在作祟?举世闻名的金字塔是人类的杰作,还是外星人的遗迹?牛顿精神失常,欧洲军事天才拿_仑英年早逝,莫扎特和黑衣使者,历史中究竟隐藏了多少玄机?UFO频频光顾地球是真是假,他们是在探索这美丽的星球,还是在追寻他们失落的回忆等。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大自然究竟隐藏着多少谜题,科技高度发达的今日,人们开始期望去_解这些谜团,并探索更多未知的领域。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的脚步一向没有停止,让咱们不妨在空闲之余拿起这本《世界未解之谜》,让我们去好好感受未知世界的神奇力量吧!

读完这本书,我不但明白了许多神秘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并且还学习了很多科学知识,在开拓眼界的同时,我也被其中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所震惊。以后我将继续努力学习,长大后探索大自然更多的奥秘。世界未解之谜读书笔记600字精选范文2 我在寒假读了《世界未解之谜》,这本书有7个章节,有宇宙探秘、生物猎奇、异域魔境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章节是异域魔境——专“吃”儿童的森林,走进了美国的安琪儿森林,有些小孩会无故失踪,至今也找不到原因。 阅读真的很趣味,在书本里能够看到很多新奇的事。 世界未解之谜读书笔记600字精选范文3 原本喜欢玩电脑的我,此刻喜欢看上了一本书,什么书有这么大的力量能把我和电脑分开呢?那就是《世界未解之谜》。 俗话说得好,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几天我读完了这本书,这本书分为天空、大地﹑历史﹑名人﹑人类﹑生物等方面介绍了许多人门还没解开的谜题。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一个事例:百慕大三角。它是飞机和船只的噩梦。进入百慕大三角的船只和飞机不是消失的无影无踪,一点残骸和遇难者的尸体都没发现,就是被传送到另一个地方,并且上头的所有人都会变老或变年轻。在百慕大三角上吃饭,会使刀叉变弯。还会使人起死回生。科学家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比较使人信服的说法有磁场说和晴空湍流说,甚至有幽灵潜艇说。我想:百慕大三角可能是外星人的基地,而幽灵潜艇就有可能是外星人派来监视我们的工具。

教学勇气读书笔记_心得体会

教学勇气读书笔记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教学勇气读书笔记,感谢您的阅读! 教学勇气读后感 我这一段时间,一直在读《教学勇气》我很感动,这是一部唤醒教师心灵的书,我从中了解到了自己内心的弱点,自己心灵的需要 甚至有时候,它帮我治疗了心灵伤痛,提升了人生观念,让我的心对过往不再耿耿于怀,有点儿像毕淑敏所说“心轻上天堂”的感觉。 从中,我找到了自己教学中的根本问题---“自我认同”,尤其是职业的认同。我觉得,这个认同在这个浮躁时代太不容易了,因为我们大多数老师还“处在“为生存而挣扎”的时期”很多时候老师们渴望的不是“内心领域的关注”,而是“能在教室里生存下去的点子、窍门、技能”,我也处在这个时期。 书中还说“最能获得实践效果的东西是,在操作中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越熟悉我们的内心领域,我们的教学就越稳健,我们的生活就越踏实”。所谓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情,其实是敏锐地感受自我,感受自我内心的教学体验,是否快乐、是否紧张、是否慌乱、是否享受?如果不快乐,那么这堂课其实是一种折磨。洞悉内心本质是教师个人的“自我认同”,其中起到很重要作用的一项是职业认同,是否认同自己职业,是职业幸福的关键,也是课堂灵气的关键。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的家长身上。我上周开了一次家长会,从中分享了“自我认同”的理念,我说,我们的家长的家庭教育问题本源,也出在“自我认同”上,自我认同的缺乏,导致了各种家庭教育问题的产生,是否认同自我,是否认同自己的生活,是否认同自己的职业,都会在于孩子发生冲突是,以家庭教育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造成家庭教育的低效或者伤害。在做进一步沟通中,很多家长陷入了沉思。这让我反思我平时的家长会,我发现,我所说的,大部分是学科要求、管理要求,属于技术层面的问题,并且会拿“升学问题”来增加家长的压力,即便是谈教育观念,也更多是为提升家庭管理效率效率服务,却很少涉及家长的内心感受,很少涉及学生的内心感受,我发现,我的教学心肠是硬的,缺少书中所说的“教师心肠软”。 但同时也发现了另外的问题:心灵和技术,到底哪一个应该更优先?昨晚我去做一个家访,我没有问学生的具体家庭情况,我只是辅导学生,我们用了2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聪明的投资者》——本杰明.格雷厄姆 ——读后感《聪明的投资者》是一本投资实务领域的世界级和世纪级的经典著作,自从1949年首次出版以来,本书即成为股市上的《圣经》。它的作者是本杰明?格雷厄姆。 《聪明的投资者》首先明确了“投资”与“投机”的区别,指出聪明的投资者当如何确定预期收益。本书着重介绍防御型投资者与积极型投资者的投资组合策略,论述了投资者如何应对市场波动。本书还对基金投资、投资者与投资顾问的关系、普通投资者证券分析的一般方法、防御型投资者与积极型投资者的证券选择、可转换证券及认股权证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本书后面,作者列举分析了几组案例,论述了股息政策,最后着重分析了作为投资中心思想的“安全性”问题。《聪明的投资者》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旨在对普通人在投资策略的选择和执行方面提供相应的指导。本书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投资的原理和投资者的态度方面,指导投资者避免陷入一些经常性的错误之中。 阅读了这本书我最大的感想就是:这本书像所有的经典著作一样,会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你读得越多,就理解得越深刻。以格雷厄姆为向导,你必定会成为一个非常聪明的投资者。要想在一生中获得投资的成功,并不需要顶级的智商、超凡的商业头脑或秘密的信息,而是需要一个稳妥的知识体系作为决策的基础,并且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其不会对这种体系造成侵蚀。本书能够准确和清晰地提供这种知识体系,但对情绪的约束是我们自己必须做到的。 此外,我还总结出了:投机者最实际的区别在于他们对股市运动的态度上。投机者的兴趣主要在参与市场波动并从中谋取利润。投资者的兴趣主要在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和持有适当的股票;市场波动实际上对他也很重要,因为市场波动产生了较低的价格使他有机会聪明的购入股票,又产生了较高的价格使他不买进股票并有机会聪明的抛出股票;购买的证券类型和想得到的回报率不是取决于投资者的金融实力,而是与知识、经验、气质相联系的金融技能;对进攻型投资者,他购买的股票价格所表示的企业总的市场价值,不要过于高出实际记录和谨慎的前景预测的价格。 以下为作者在每章开篇前面对章节的概括和总结,也是本书的精华所在: (1)如果总是做显而易见或大家都在做的事,你就赚不到钱。对于理性投资,精神态度比技巧更重要; (2)每个人都知道,在市场交易中大多数人最后是赔钱的。那些不肯放弃的人要么不理智、要么想用金钱来换取其中的乐趣、要么具有超常的天赋,在任何情况下他们都并非投资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