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建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的方法和途径

建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的方法和途径

建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的方法和途径
建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的方法和途径

建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的方法和途径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学习体会

从价值观角度来看,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

(1)强化对自然界的义务和环境保护观念

环境保护观念不仅是对自然价值的承认,也是人类对自然界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因为人类的生存脱离不了自然界为我们提供的物质基础,我们向自然界提出了维持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我们相应地就要承担保护自然的义务。即使从功利的角度出发,如果我们再不采取保护自然的措施,我们就将无法继续在地球上生存下去。然而,作为生态价值观的环境保护,并不是因为人类自身的利益而保护自然,而是从整个生态系统的目的和自然自身的目的出发,自觉地采取保护环境的措施。这个前提就是承认自然界自身固有的价值和人类对自然界的义务。不仅如此,环境保护观念还包含着人对环境的忧患意识和担当意识。

(2)强调对后代的责任观

对后代的责任观就是承认赋予子孙后代以权利的合理性,确认当代人和未来人之间存在着道德问题,当代人对后代负有责任和义务。我们有很好的理由相信未来后代将要存在,他们也会有我们现在可理解的和可预计的重要的利益。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将权利赋予未来后代。因此,关心当代人及其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平等地考虑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需要和社会需要,就是我们对未来后代的责任。在自然环境问题上,当代人与未来人存在生态道德关系。当代人需要克服急功近利不顾自然环境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需要从后代人对自然资源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考虑当前对资源和能源的利用和分配。

(3)突出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价值观

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价值观只承认自然对于人类的工具价值,不承认自然本身具有内在价值。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价值观认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自然事物本身就是目的,无需借助其他尺度来加以衡量。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试图通过批判和超越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的传统价值观,对价值概念重新界定并将价值扩展到整个自然界和生态系统,从而开阔了我们的思维,丰富了我们的价值思想,它有利于重新认识和评价人与自然的关系。

(4)确立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平等观

平等观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关系,将环境平等的范围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自从史怀泽、利奥波德主张把道德权利从人类社会扩展到所有生命和自然界的其他实体开始,直至现代环境伦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罗尔斯顿、纳什、辛格等人,从肯定自然的“内在价值”出发,进而确定了“自然权力”的存在,充分论证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关系。只要我们承认自然也是价值主体和权利主体,那就不得不承认人与自然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人绝对不是自然的主宰者或中心,人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5)处理好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观

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其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强调的是发展能力的代际平等。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宣言》对其进一步阐述为“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对可持续发展观作了进一步完善。虽然,有人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中心定义的,因而不是一个理想的理论导向。但是,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人与自然、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我们从生态价值观的视角将可持续发展观看作是一种和谐发展观。它是兼顾经济、环境和社会,以经济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三者统一,即“人—自然—社会”系统可持续为基础的和谐发展。

(6)树立生态文明的物质财富观和消费观

生态文明的财富观认为农业文明是以土地资产为主流的财富观,工业文明是以有形和无形资本为主流的财富观,而生态文明则是要求以绿色财富为主流的财富观。绿色财富是指以资源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安全为前提,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财富,具有生态性、和谐性、安全性、节约性和可持续性的特征。比如,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绿色的食品、宜居的环境,森林、湿地、草原等都是巨大的财富。

生态文明的消费观认为工业文明时代的生活方式是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生态文明的消费观则要求扩大“绿色文明”发展空间,倡导绿色消费。绿色消费要求消费无污染、质量好、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的产品,提供节能、环保、健康、安全、舒适的服务;要求转变消费观念、优化消费结构,形成生产、消费的良性循环;鼓励人们更加关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努力建设绿色家园。

从具体的实施措施来看,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践科学的生态价值观:

(1)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开发环保的新能源和新材料

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防止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可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更有利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高能源效率,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2)倡导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培植绿色环保产业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不仅要从自然中获取经济发展的各种资源,而且要“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治理和建设”,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融入建设自然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以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态度保护、建设和利用自然,仿照自然界物质代谢、循环、共生等规律,使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代谢趋于一种动态的稳定状态。因为环境的净化能力和承载力是有限的,一旦社会经济发展超越了生态阈值,就可能发生波及整个人类的灾难性后果,并且这个后果是不可逆的。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是积极和谐的、可持续稳定发展的绿色环保产业。

(3)加强生态文明观念和道德教育,培养人们自觉的行为意识

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和舆论工具,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生态化教育是和构建未来生态文明相一致的新型教育体系,它可以分为学校生态教育和公众的生态教育。通过加强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使之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4)加强环境立法,增强环境执法力度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还必须借助于法制手段,建立和健全环境法制机制,完善环境立法制度,使人与自然的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优化的统一有法可依。生态价值实现的途径有:舆论上监督;立法上支持;道德上关怀。

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1.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答: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人类对生态文明的探索,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表现。生态文明与生态自然观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态文明是生态自然观的应有之义,生态自然观对现今世界生态文明发展及实践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仍应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生态自然观指出,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人类的发展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甚至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而必须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3.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什么?科学研究中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答:(1)思维与想像的有机统一;(2)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3)常用“灵感”出现;(4)分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相结合;(5)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统一。其基本特征为敏感性、独特性、流畅性、灵活性、精确性、变通性。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科学探究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一)整合思维的培养。整合思维所追求的目标是: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者决策,并力求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二)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性思维包括流畅性思维、变通性思维、独创性思维、精致性思维等。(三)直觉思维的培养。直觉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判断或抉择,猜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四)想象思维的培养。想象性思维是对已有的表现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科学探究是一种创新活动,是推动创新思维的一种强烈和稳定的动力源泉,也是创新教育的关键环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运用科学探究的方式,采用科学探究的内容,学会发现新问题,发现新思路,形成科学的创新思维培养模式。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形态及其相互关系?答:系统自然观是在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特别是系统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系统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既存在着又演化着,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既是简单的、线性的又是复杂的非线性的。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人工自然观是在工程技术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人工自然观主张人工自然界是人类通过采取、加工、控制和保障等技术活动创造出来的,它具有目的性、客观物质性、实践性、价值性和中介性等特征,它在总体上经历了一个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它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既遵循天然自然规律,有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自然观是人们面向生态环境问题,依靠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形成的。生态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非线性的生态系统;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要与自然界和谐

建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的方法和途径

建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的方法和途径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学习体会 从价值观角度来看,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 (1)强化对自然界的义务和环境保护观念 环境保护观念不仅是对自然价值的承认,也是人类对自然界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因为人类的生存脱离不了自然界为我们提供的物质基础,我们向自然界提出了维持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我们相应地就要承担保护自然的义务。即使从功利的角度出发,如果我们再不采取保护自然的措施,我们就将无法继续在地球上生存下去。然而,作为生态价值观的环境保护,并不是因为人类自身的利益而保护自然,而是从整个生态系统的目的和自然自身的目的出发,自觉地采取保护环境的措施。这个前提就是承认自然界自身固有的价值和人类对自然界的义务。不仅如此,环境保护观念还包含着人对环境的忧患意识和担当意识。 (2)强调对后代的责任观 对后代的责任观就是承认赋予子孙后代以权利的合理性,确认当代人和未来人之间存在着道德问题,当代人对后代负有责任和义务。我们有很好的理由相信未来后代将要存在,他们也会有我们现在可理解的和可预计的重要的利益。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将权利赋予未来后代。因此,关心当代人及其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平等地考虑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需要和社会需要,就是我们对未来后代的责任。在自然环境问题上,当代人与未来人存在生态道德关系。当代人需要克服急功近利不顾自然环境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需要从后代人对自然资源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考虑当前对资源和能源的利用和分配。 (3)突出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价值观 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价值观只承认自然对于人类的工具价值,不承认自然本身具有内在价值。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价值观认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自然事物本身就是目的,无需借助其他尺度来加以衡量。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试图通过批判和超越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的传统价值观,对价值概念重新界定并将价值扩展到整个自然界和生态系统,从而开阔了我们的思维,丰富了我们的价值思想,它有利于重新认识和评价人与自然的关系。 (4)确立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平等观 平等观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关系,将环境平等的范围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自从史怀泽、利奥波德主张把道德权利从人类社会扩展到所有生命和自然界的其他实体开始,直至现代环境伦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罗尔斯顿、纳什、辛格等人,从肯定自然的“内在价值”出发,进而确定了“自然权力”的存在,充分论证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关系。只要我们承认自然也是价值主体和权利主体,那就不得不承认人与自然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人绝对不是自然的主宰者或中心,人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5)处理好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观 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其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强调的是发展能力的代际平等。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宣言》对其进一步阐述为“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对可持续发展观作了进一步完善。虽然,有人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中心定义的,因而不是一个理想的理论导向。但是,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人与自然、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我们从生态价值观的视角将可持续发展观看作是一种和谐发展观。它是兼顾经济、环境和社会,以经济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三者统一,即“人—自然—社会”系统可持续为基础的和谐发展。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方法与进展

文章编号: 1001-4675(2003)04-0330-06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方法与进展Ξ 张宏锋, 李卫红, 陈亚鹏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11) 摘 要: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依托条件,生态系统是否健康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产、生活。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及资源利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大,其直接后果就是生态系统发生病变,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丧失。在阅读国内外有关生态系统健康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生态系统健康的发展过程、概念、范畴、指标、评价方法及存在的问题,旨在反映当前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的状况,同时能为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Q146 文献标识码:A 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格局,借助于功能流(物种流、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和价值流)而形成的稳态系统〔1〕。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组分,与生态系统中环境的关系密切,表现为人类社会与经济活动愈强烈,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就愈大。尤其近50a来,随着对自然资源利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工业活动排放的三废(废液、废物、废气)大量排入生态系统,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2〕;盲目的毁林开荒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使森林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失去了涵养水分、防风固沙的能力;对草地的过度利用,使草地退化;植被覆盖度降低,加剧了土地荒漠化过程和沙尘天气的发生〔3~6〕。鉴于此,科学家们提出了生态系统健康(Ecosystem health)概念,希望尽早制止生态系统的恶化,强调应用保护人类健康的范例来保护生态系统健康。 1 生态系统健康的提出和发展过程 生态系统健康的提法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1941年美国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Aldo. Leopold首先定义了土地健康(Land health)〔7〕;60-70年代,生态学得到迅速发展,Woodwell和Barrett 提出胁迫生态学〔8,9〕;进入80年代,Rapport等研究了生态系统在胁迫状态下的行为,认为它在逆境下的反应不具有自主性〔10〕。Costanza和Rapport等科学家认为,现在世界上的生态系统在胁迫下发生问题,不能像过去一样为人类服务。他们认为,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可引起公众对环境退化问题的关注〔1,11〕;1988年Schaeffer〔12,13〕等首次提出了有关生态系统健康度量的问题,但没有明确定义生态系统健康;1989年,Rapport〔12,14〕论述了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 1989年国际“水生生态系统健康与管理学会”在加拿大成立,这是国际上首次成立的有关生态系统健康的学术团体,其宗旨是促进与发展整体的、系统的和综合的方法保护与管理全球水生资源。1990年10月,学术界、政府、商业和私人组织等各界代表在美国召开了关于生态系统健康定义专题讨论会。1991年2月,在美国科学促进联合年会上,国际环境伦理学会召开了“从科学、经济学和伦理学定义生态系统健康”讨论会。1994年,31个国家的900名科学家聚集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了“国际生态系统健康与医学研讨会”,会议集中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人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检验、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政策3个方面,并希望组织区域、国家和全球水平的管理,评价和恢复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同时宣告“国际生态系统健康学会(ISEH)”成立。1996年,ISEH召开了“第二届国际生态系统健康学研讨 第20卷 第4期2003年12月 干旱区研究 ARID ZON E RESEARCH Vol.20 No.4 Dec. 2003 Ξ收稿日期:2002-12-16; 修订日期:2003-06-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102007)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1-08-03). 作者简介:张宏锋(1978-),男,硕士研究生,研究领域为环境科学.E-mail:zhanghf77925@https://www.wendangku.net/doc/0714139817.html,.

谈谈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谈谈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生态文明建设面临重大挑战,正已成为严重制约中国社会安全、生活安全与经济安全的瓶颈。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审计监督在其间的作用不可或缺。国家审计应当在总结已有环境审计实践的基础上,吸取多年来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中的经验,正视审计过程中的各种不足,在持续发展创新审计理念的基础上,厘清生态文明建设的审计思路,并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促 进国家审计的自我完善、 国家审计应当以生态文明概念为基点,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出发,通过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协调,为实现美丽中国做出积极贡献。第一,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推动实现环境公平。从公共政策层面入手,完善相关政策体系。系统研究环境公平的内涵、哲学基础、功能与地位以及环境公平的实现机制与路径,为开展相关审计实践提供理论铺陈。 第二,准确定位政府环境责任边界,力促政府环境责任的落实。关注环境公共政策与相关规划的制定程序与实施效果,检查、监督与评价环境公共政策制定的及时性与决策程序的科学性。评价环境保护责任人的职责履行情况,依法依纪反映各种不作为问题,促进健全责任追究与问责机制,推动完善目标责任机制、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机制、政府支持公众参与机制。 第三,念好权力监督的“紧箍咒”,规范环保权力规范健康运行。审查环保权力现行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客观评价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审查环保执法行为的规范性,重点围绕审批与核准、监督管理等领域的权力,缩减自由裁量权的运用空间,推动权力规范行使。 第五,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确保战略部署落到实处。高度关注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实,并切实体现到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审计项目计划与审计工作方案中。 第七,开展专项审计调查,适时调整生态文明建设中审计发挥作用的节奏、重点与力度。发挥专项审计调查的优势,持续不断地进行监督。 第八,增强审计建议的针对性与宏观性,促进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在,而王居其一焉。意思就是说,空旷的宇宙之中有四个最为伟大的东西,而人就就是其中的一个。人与道齐,人与地齐,人在自然界的万物中独出其秀,超越万物,与大道与天地同列。为什么把人抬高到与大道与天地等齐的地位?老子没有直接解释,但从她的一系列观点中可以瞧出,原因在于人有智慧。不过老子的这一瞧法有其特定的内涵,分解开来,大概包含着三个方面:其一就是人有智能。这就就是第一章中我们谈到的,人有知,有明,能知人,能自知。这一点就是人外的万物难以企及的。其二就是人能体道。也就就是说,人能体悟大道的本性与大道的法则,能以大道的本性为自己怕本性,以大道的法则为自己的法则。大道的本性就是虚静,人也能虚静,这就就是第一章我们所谈到的“致虚极,守静笃”;大道的法则就是自然,人也能自然,这就就是第一章我们所谈到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三就是人能弃智。人有智慧,而她的最大智慧就在于能体悟大道。大道虚静,大道自然,所谓全悟大道,说到根本上也就就是使自己的内心虚静,使自己的行动自然。所以这种大智恰”硐治顺物自然,表现为不炫耀自己的智慧,表现为不显示自己的智

生态价值观

生态价值观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走了一段“之”字形的路。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从畏惧渐渐转变为征服,渴望通过不断改造自然以满足自身永无止境的欲望。久而久之,人类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天灾频降,人类生存环境遭到重创。大灾面前,人类逐渐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价值观,就是处理生态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其表现形式有:生态的经济价值、生态的伦理价值和生态的功能价值三个方面。 人类对生态价值观的解读各有不同,其中最受认可的为:在对待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必须采取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人类和自然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的欲望不断膨胀。在发展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向大自然索取,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生态功能退化等各种生态问题逐渐暴露,并已经严重制约了人类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不能科学认识生态价值,不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是人类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的根本所在。 从哲学的角度看,以人为主体的经济社会对以自然为客体的自然生态系统的长期相处,建立了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也就是哲学意义上的生态价值。“人类中心论”将人类与自然对立,强调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主导、支配作用,从而导致了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自然中心论”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认为人类只能顺应自然,阻碍了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既考虑了人的利益,又考虑到自然的影响,强调可持续发展。 生态价值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坚持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基础上追求长期利益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价值观。二是通过制度变革保证科学技术运用的合理性。解决生态危机不是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或经济的增长,而是在于如何将二者协调统一起来。三是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摒弃消费主义的价值观,使人们从劳动中而不是消费中得到满足。 科学地认识生态价值,树立正确的圣坛价值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既要反对藐视自然的“人类中心论”,也要抛弃臣服自然的“自然中心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客观规律,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强调生态资本在经济建设中的投入效应,将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生有利于人的变化或保持有利于人的稳定性,是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必须所在。

各种研究方法总结

物理研究方法归纳20110620 1、等效替代法: 在物理实验中有许多物理特征、过程和物理量要想直接观察和测量很困难,这时往往把所需观测的变量换成其它间接的可观察和测量的变量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就是等效法。 ⑴串并联电路电阻⑵测量不规则小块固体的体积时,用它排开的水的体积替代固体的体积; ⑶托里拆利实验中,利用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相等测定大气压的数值; ⑷测物体的重力时,利用拉力与重力相等测定物体的重力; 2、转换法: 对于不易研究或不好直接研究的物理问题,而是通过研究其表现出来的现象、效应、作用效果间接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初中物理在研究概念、规律和实验中多处应用了这种方法。 ⑴在验证发声体在振动时,在音叉旁边悬挂乒乓球; ⑵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可以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 ⑶通过扩散现象研究分子的热运动; ⑷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以通过它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确定; ⑸判断磁场是否存在时,可用小磁针放在其中看是否转动来判断; ⑹利用那个小桌陷入海绵的深度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 ⑺根据小球将木块推动的远近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⑻通过观察U形管中液柱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压强大小; ⑼指南针指南北可证明地磁场的存在; ⑽马德堡半球实验可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⑾影子的形成可以证明光沿直线传播; ⑿奥斯特实验可证明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 3、类比法: 类比法是指将两个相似的事物做对比,从已知对象具有的某种性质推出未知对象具有相应性质的方法。类比法在物理中有广泛的应用。 ⑴利用水压讲解电压;⑵水流讲解电流。 ⑶在研究分子的作用力时,用弹簧的作用力进行类比 ⑷内能与机械能;⑸原子结构与太阳系; ⑹水波与电磁波;⑹通信与鸽子传递信件;

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研究员职务任职条件

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研究员职务任职条件 我校在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只设置研究员职务,在生产、开发、实验、研究部门(不含基建工程系列)工作,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并已担任五年以上高级工程师职务,符合研究员职务的基本任职条件,经任期考核合格,可申报研究员职务。 研究员的任职条件 对本学科具有系统而渊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及时掌握本学科实验技术发展的前沿状况,在本学科研究领域有较深的造诣,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任现职以来公开发表本学科领域论文5篇(至少有3篇为第一作者),其中1篇(须为第一作者)为C类以上论文,并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一、负责开发新实验、综合实验或设计性实验项目2项或负责重大改革实验项目1项或撰写公开出版本专业确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或主编实验教材1本(承担20万字以上)。 二、在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维护、开发与利用上,经学校认定取得了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获国家级奖1项或获得部省级二等以上奖励1项。 四、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为第一发明人)。 五、负责1项A类课题,或承担2项(其中1项为项目负责人)B类课题,或承担3项(其中1项为负责人)C类课题,或累计横向课题经费200万元以上. 六、转让科技成果学校获利50万元以上或其他科技创收学校累计获利100万元以上。

工程技术系列各级职务任职条件 第一条技术员的任职条件 一、中等专业学校或大学专科毕业,见习1年期满;成人教育中等专业学校或大学专科毕业,工作满2年,经考核表明能胜任并履行技术员职责。 二、具有完成一般技术辅导性工作的实际能力。 三、初步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 第二条助理工程师的任职条件 一、硕士研究生毕业,经考核合格;大学本科毕业,在工程技术岗位上见习一年期满,经考核合格;大学专科毕业,担任技术员职务满二年;中等专业学校毕业,担任技术员职务满4年,经任期考核合格。成人教育大学本科毕业后,在工程技术岗位工作满两年;成人教育大专毕业,任技术员职务满两年;成人教育中等专业学校毕业,任技术员职务满四年,经任期考核合格。 二、具有完成一般性技术工作的实际能力。 三、能够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 第三条工程师的任职条件 一、获得博士学位,经考核,表明能胜任并履行工程师职责;获得硕士学位,担任助理工程师职务满2年;大学本、专科毕业,担任助理工程师职务满4年。 二、比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三、符合按工作性质划分所属部门的任职条件要求。 较好地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与本门业务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能熟练使用与本职工作有关的仪器设备。能够开发仪器设备功能,充分发挥仪器设备效益,能进行仪器设备的维修排除故障,能独立承担较复杂的实验技术项目的研究,能解决本专业范围内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能够指导助理工程师的工作和学习,任现职以来公开发表本学科领域学术论文1篇并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⒈完成1门课程的实验准备、组织或指导工作3届或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实验3届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2届研究生论文实验的准备和测试工作,参加编写1门课程的实验指导书或实验教学参考资料或翻译较复杂的进口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1份。 ⒉参加在研项目1项或科研成果有1项通过鉴定或重大项目阶段性成果通过验收。 ⒊参加教改项目或获校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 第四条高级工程师的任职条件 一、获博士学位,担任工程师职务满2年,经任期考核合格;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担任工程师职务满5年。

马克思生态价值观

学号:2014822021 姓名:张夫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生态价值观 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为人类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等一系列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基本生存,生存矛盾亟待解决。 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自然界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按照自身的规律自发地演化,然而人类在自然界中通过实践活动继续进化,逐渐从自然界中分化了出来,形成了人类社会,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就与自然界脱离了一切关系,人仍然以物质的的生命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受自然的养育和滋补,依赖自然界达到生存发展的目的。 同人类一样,社会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通过人类主体在自然客体中进行生产活动来实现,这种生产活动以自然界作为实践对象,取之于自然界,用之于自然界。 马克思生态价值观认为,自然界孕育了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体,并且为人和其他生物的继续生存发展提供养料和栖息场所,作为自然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人和其他生物的存在以及行为活动都要受自然规律的制约。 二、劳动与科技让人类开始改造自然 劳动改变了人类,造成了人同其它生物的本质区别,对于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来说,它们不会对自然界进行有目的性的改造活动,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是无意识地,这种无意识的存在也只能使自然界无意识地发展和自发地改变;人类拥有自由意识,能有目的性的产生利用和改造外部环境的行为,使自然环境变成符合自身利益的状态,人类以劳动的形式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物质文明,实现自身的进化发展,也在劳动的过程中认识、理解自然规律,一步步意识到违背自然规律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和消极后果,开始按自然规律约束自己的行为。 人类自从诞生之日起,科技就以或落后或先进的状态,伴随着人类进化发展的脚步不断前行。以火的使用为标志,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生存状态,开始进入了文明时代;紧接着铁制农具的出现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进步,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生产关系,人类开始慢慢地过上定居的生活;在工业革命浪潮的席卷下,人类进入了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工业时代,造成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巨大变革。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到了近现代,科学技术更是被看做“第一生产力”,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很大程

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论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价值观doc

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论科学发展观中 的生态价值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最新的理论武器。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三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笔者认为,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特别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中包含着丰富和深刻的生态价值观。 科学发展观必然包含一种生态价值观,因为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需要构建一种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关系。“与传统价值观那种

把自然视为‘聚宝盆’和‘垃圾场’的观念相反,生态价值观把地球看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家园。它以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为出发点和归宿,主张以适度消费观取代过度消费观;以尊重和爱护自然代替对自然的占有和征服行为;在肯定人类对自然的权利和利益的同时,要求人类对自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因此,生态价值观一旦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将走向和谐统一,从而达到既满足人们的需求又顺应自然的目标。 概括起来,科学发展观所包含的生态价值观至少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强调对自然界的义务的环境保护价值观。环境保护价值观现在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它肯定我们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环境是值得保护的,这不仅是对自然价值的承认,也是人类对自然界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因为人类的生存脱离不了自然界为我们提供的物质基础,我们向自然界提出了维持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我们相应地就要承担保护自然的义务。即使从功利的角度出发,如果我们再不采取保护自然的措施,我们就将无法继续在地球上生存下去。然而,作为生态价值观的环境保护价值观,并不是因为人类自身的利益而保护自然,而是从整个生态系统的目的和自然自身的目的出发,自觉地采取保护环境的措施。这个前提就是承认自然界自身固有的价值和人类对自然界的义务。不仅如此,环境

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生态学

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2011年08月02日星期二11:16生态系统理论是社会工作 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它是由生态和系统两个理论结合产生的。 一、生态理论 生态学(Ecology),最早是由德国生物学家于1869年定义的:生态学是研 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对象为: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它们的研究方法经过描述--实验--物质定量三个过程。 生态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萌芽期、形成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 萌芽期(亚里士多德的公元前4世纪到14世纪):古人在长期的农牧渔猎生产中积累了朴素的生态学知识。 代表人物:公元前4世纪学者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的学生、公元前三 世纪的雅典学派首领赛奥夫拉斯图斯、古罗马公元1世纪老普林尼的《》、6 世纪中国农学家贾思勰的《》。 形成期大约从15世纪到20世纪40年代。15世纪以后,许多科学家通过 科学考察积累了不少宏观生态学资料。19世纪,由于农牧业的发展促使人们开 展了环境因子对作物和家畜生理影响的实验研究,促使了生态学进一步发展。 19世纪初叶,现代生态学的轮廓开始出现。 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态学吸收了数学、物理、化学工程技术科 学的研究成果,向精确定量方向前进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由于世界上的 生态系统大都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社会经济生产系统与生态系统相互交织,实 际形成了庞大的复合系统。有关生态组织:国际联合会(IUBS)制定了"国际生物计划"(IBP),对陆地和水域生物群系进行生态学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 了人与生物圈(MAB)国际组织,制定"人与生物圈"规划,组织各参加国开展森林、

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人一方面都有自己的各种需要,并总是希望从他人和社会中得到尊重和满足;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的存在和创造的一切,能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对他人、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人正是在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和实现着自身的价值。因而人的价值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人对自己本质的真正占有。 一、人的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通俗的说,价值观是人的行为准则,是标准,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生动的反应一个人的价值观。每做一件事,思考一个问题,出发点是什么,是从个人利益出发,还是从社会利益出发;落脚点又是什么,是为了钱、权、名、利,还是为了大家的利益,为了社会的发展,这些存在于每个人脑海中的处事标准决定每个人的举止行为。对一个自私的、肤浅的人来说,个人利益、少部分人的利益永远都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最实在的东西,这就是他们的行为标准,是他们价值观的全部内容。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都无不侵透者这种极端自私自利的思想,正义、道德、为人民服务等等,对他们来说一钱不值。这些人看似很聪明,活得很风光、很精彩,其实他们是不过是连自己的基本属性都看不到的可怜虫。因为自私,目光短浅、自以为是,他们被死死的钉在自我这样一个狭小的圈子内无谓的纠缠、可怜的挣扎,永远无法挣脱命运的摆布和时代的局限,直到消失在这个世界。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是表明主体和客体关系的一个概念,是

指客观事物对人们需要的满足。价值总是对人而言的,凡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东西,就有价值。因此,价值是在同人的关系中产生的,并取决于满足人需要的程度。在一般的价值关系中,价值的主体是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团、民族、国家以至整个人类;价值的客体是物,可以是自然物,也可以是人劳动创造出来的产品;可以是物质的东西,也可以是精神的东西。“人的价值”是从物品或商品的价值中引伸出来的,是指作为客体的人对于作为主体的人的意义。人的价值也是在同人的关系中产生的,是在同他人、社会和自身的关系中产生的。人的价值,就在于人能满足人的需要,人能以自身的存在、劳动或其他行为,创造物质和精神产品,满足自身、他人和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因此,人的价值,既体现在同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之中,也体现在同自身的关系之中。 如果以人为价值主体,以社会为价值客体,那么人的价值体现为人的个人价值。如果人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那么人的价值就体现为人的自我价值。可见“人的价值”这一命题有着异常丰富的内涵:其一,人的社会价值。一个人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同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之中,表明一个人能在某种程度上满足后者的特定需要。因而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就是指个人对满足社会物质和精神需要所作出的贡献。一个人的社会关系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人的社会价值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一个人在自己的某种特定的社会关系中,都有其某种特定的社会价值。但不管那方面的社会价值,总要在社会关系中体现出来。譬如,教师的价值体现在同学生的关系中,医生的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1.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优化升级带动转变。要坚决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把好行业准入关,提高冶金、建材、石化、造纸、印染、制革、电镀、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投资准入门槛,严格控制新增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建议建立能够科学反映地方政府针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调整力度的测评指标,并将其纳入区域经济综合测评体系。 2.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技术进步。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政府科技投入、推进高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领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先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技术示范,采取多种方式加快高效生态文明建设产品的推广应用。 3.制定和实施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政策,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机制,通过财税政策、价格政策等各种经济杠杆,促进节约能源和污染物减排工作,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加快调整高耗能产品的进出口关税政策,限制高耗能产品出口;深化资源价格改革,将治污成本纳入能源资源的使用成本,重点是电价、油气价格和煤热价格调整,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价格机制。完善资源税制度,实行按储量征收资源税。尽快开征燃油税,实施对低油耗、低排量车辆的扶持政策,节约使用石油资源。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利用国外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经验,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等新机制。 4.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整体效益。在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效率的同时,重视污泥分离及无害化处理,防止二次污染,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常用的科研方法

常用的科研方法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手机有关研究对象显示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是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性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2、启发人们的思维。3、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

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认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五官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1、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2、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3、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4、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参考书籍

1、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观若干问题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多年探索的结果,其中许多文章在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论述价值与价值观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价值概念的内涵及其意义,价值与人的价值、价值与人的主体性、价值与人的需要、价值与规范、价值与价值观等问题。中篇主要论述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包括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理论、邓小平的价值观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观核心、马克思主义人权观、马克思主义功利观、马克思主义效益观、马克思主义自由观、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等。下篇主要论述价值观教育与实践,包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加强素质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大学文化建设、综合治理等。 2、李德顺:《价值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内容简介:本书1987年出版后,即被认为是国内这一领域的开拓性代表作。价值论是与存在论、意识论并列的哲学基础理论分支。本书从这一高度,就价值的存在论基础,意识形式和现实的实践形态等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探讨,确立了价值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框架。本书进一步着眼于建设中国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学说,运用马克思哲学的观点、方法,经过分析论证,对于价值的本质与特性、价值分类及其方法、各种具体的价值类型、价值意识与价值观念、评价与评价标准,社会评价科学的可能性与方法论原则、价值与真理的关系等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原理,做出了清晰的理论表述。 3、陈章龙,周莉著:《价值观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内容简介:本书研究了价值观的一般理论问题,以及价值冲突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构建问题和新时期的价值观教育问题。本书分为四编:第一编,介绍价值观的一般理论。其中包括对对价值观元问题的研究,揭示了价值观的本质和特征及其基本问题;对价值观的静态分析,论述了价值观的类型和表现形态;对价值观的动态分析,阐明了价值观变化的基本规律、价值观的发生机制、个体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机制。第二编宏观分析了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冲突,阐述了价值冲突的功能、特点、内在原因、具体表现、深层意蕴,功能以及消解价值冲突的原则和机制。第三编试图构建新的价值体系,对新价值体系道德基本原则、指导思想、具体内容、社会主导的价值导向和价值取向原则、价值理想以及构建途径和检测方法作了分析。第四编分析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特点和价值观教育历史与现状,阐述了要正确处理价值观教育中的若干关系。 4、申永华著《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及其时代解读》,西安市:西安出版社,2006。 内容简介:本书从价值的本质、价值分类、价值和真理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理论探讨,从马克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谈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谈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谈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要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文明作为反映物质生产成果和精神生产成果的总和,是标志人类社会开化状态与进步状态的范畴,也标志着人类社会生存方式的发展变化。人类社会的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时代。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与自然之间的角色与地位是随着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水平及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的。 原始文明大约经历了400万年时间,在这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人与自然之间基本处于一种相对和谐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对自然的依赖,自然对人类的主宰。这一时期,人类对自然的创造力非常有限,即使造成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自然环境从总体上也能较快的恢复平衡。社会发展到一万年左右,人类开始进入农业文明时代,这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产生了初步对抗,出现了相互竞争和相互制约的局面。随着对自然界认识的发展和“原始经验”的积累,人类组建以栽培作物和驯养动物取代采集和渔猎的部门,于是农业和畜牧业就发展起来,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完全依赖、顺从自然的状况。但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整个社会中,人类的生活方式主要以农牧为主,活动范围较小,而且该时期人口密度不大,所以人对自然的破坏和冲击力较小,在大多数情况下尚未超出环境容量,生态系统仍可维持大体上的平衡,人类仍能与自然界和谐相处。300多年前,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文明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控制和改造自然的时代。尤其20世纪以来,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对自然界进行强力征服和探索,以至于在短短的300多年间人类创造了比过去几千年农业文明所创造的财富总和还要多的物质成果。人们不再盲目崇拜自然,而是把自然当做被征服的对象,“人定胜天”、“人类中心论”成为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主导理论,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人类开始了对大自然的掠夺和破坏,以至于全球出现极其严重的自然资源枯竭、人口膨胀、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森林锐减、垃圾成灾、水污染等等,这些事实使人类逐渐认识到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从而对工业文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人类想要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则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与自然的承载力相协调,必须转换人类的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调整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制约自身的行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使社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生态文明时代。 从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可以看出,人类已处于主导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因此,人类要想实现文明的持续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就必须充分认识自然规律。从深层次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看到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人的生存、繁衍、发展都系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与能量。人与自然自始至终都应保持一种共存共荣的关系,而不应相互对抗。因此,建立生态文明,必须着力培养人们正确的资源观念、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教育人们自觉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形成新的生态伦理观。

建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与环境伦理观

建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与环境伦理观——生态规划的哲学思考 前言: 生态学已经被广泛社会化,流行化,泛滥化,更被误解化,甚至妖魔化——甚至成为新形势下的棍棒,被不懂生态的人用来维护生态反对建设的依据,生态学已经走到了让生态学家无奈的时代。 我们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我们处于经济决定论时代,一俊遮百丑,对GDP,GNP 疯狂的追求;发展机遇的压力,来自世界列强的压力,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处于高科技时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时代的压力;我们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后面搞现代化,模仿学习,抄袭拷贝,多使用淘汰技术与落后产业与工业方式;全国奔小康、大康以及豪康的压力;我们搞了几十年的生产,特别是污染工业与传统工业,高能耗,高物耗,高强度开发建设使得环保历史欠账太多;高消费促进生产的压力,我们处于高消费,高浪费的时代,消费刺激生产理论的影响;中国社会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制社会,社会经济发展压力;中国城市化的压力;中国脆弱的生态系统与自然灾害较多……。 人类最终的出路——改变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人类发展速度与生命的价值问题。而不是创造一堆无限正确的名词与中看不中用的所谓理论。 1、生态学的重要性与颠覆性: 1)生态学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持; 2)生态学已经成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 3)生态学已经成为本世纪影响政治家、科学家以及工程技术专家决策的重要理论; 4)生态哲学已经成为我们适应世界、改造世界以及创造世界重要的新价值观与世界观;5)没有生态学理论支撑的理论与方法将成为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6)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土地关系等等,将是我们永恒的研究内容; 7)东方文化将是我们研究生态学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2、生态约束与生态支撑 2.1生态学与生态问题的特征: 1)认识环境——了解环境的系统性和区域性 认识生物——了解生命的价值 认识生态学—了解生态学的建设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