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电视文本资料

电视文本资料

电视文本资料
电视文本资料

【什么是电视文本?】

文本是来自电影戏剧结构主义符号学,指传播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符号和符码所组成的表义结构,一个运行与电视层面的符码网络所组成的意义生成与交换的中心。

具体来说电视文本就是电视效果的反应,菲斯克把电视文本分为三个部分:初级文本,次级文本和三级文本。初级文本就是电视内容,次级文本就是电视的传媒宣传,三级文本就是电视观众的内心解读。

电视文本是为电视屏幕(媒介)提供的电视语言符号(声、画综合而成)组成的文本。也就是说它是由电视语言符号,在特定的技巧和规则的组合下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构成具体文本独有的表意系统,即文本的能指系统。

我国电视节目类型

电视新闻类、电视社教类、电视文艺类、电视服务类、电视谈话类

认识不同电视作品形态,便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内容要素和特点,从而进行文本创作。

电视文本写作的应用范围

电视纪录片、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与声画安排

大型系列节目政论片、纪录片的前期文字稿和后期解说词的加工调整

电视新闻节目新闻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深度报道、现场直播、主持人串词等

电视综艺节目串场过渡词、主持人台词的写作与谋篇布局

电视节目及栏目策划方案、选题报告、拍摄采访提纲、文字脚本的写作,

节目或栏目名称、宣传标语、频道呼号、片头题记的策划与写作

电视媒介对写作者的要求

一、喉舌意识二、法律意识

三、熟悉电视的传播特性四、了解电视片的构成要素

五、强化电视意识六、把握生活和感受生活的能力

七、捕捉时代文化精神和审美心理的能力八、开掘能力

九、情感真挚、表达真诚十、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十一、较强的运用文字语言的能力十二、创新的能力

十三、抓取细节的能力十四、观众意识

具体表现在

1、视听兼备;

2、直接感受性强;

3、时效性强;

4、转瞬即逝,保存性差;

5、时序性的信息传播方式;

6、互动性和参与性强;

7、服务性。

第一章电视新闻稿的写作

电视新闻稿的写作要求

写稿时需充分考虑画面元素和逻辑,根据画面处理来处理新闻稿的文字。

所以,前期拍摄时,需跟摄像充分沟通画面内容,适当做场记,以便提高后期制作的效率。以下情况不需考虑电视特征

要求使用“新华社统稿”,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必须使用统一的稿件,统一的文字对外发布消息。比如逝世领导人的履历、评价,重要会议的公报等,都不允许媒体各行其是地进行报道。

当今电视新闻消息报道的通病

第一,报道无现场感,后期录制完成太多。

现场感是电视报道的主要优势和重要特点。

第二,主动采访报道少,被动采访报道多。

第三,有针对性的画面少,万能的空镜头画面多。

电视新闻消息的文字稿写作要求

一、符合立体化传播需求

充分调动电视新闻的特殊手段,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报道,有效扩大新闻信息优化组合的效应,才能使电视新闻产生更大的张力与活力。

立体化传播,指除了对新闻事件进行最快、最新、最简洁的消息报道外,还要增加新闻事实的前因后果、趋势、影响或意义的多边相关新闻。附之新闻背景、新闻调查、新闻分析、记者述评、新闻综述等不同形式的螺旋递进式报道。

二、和画面对应,相辅相成

既要避免文字稿完全重复画面,又不能使文字稿完全脱离画面,声音需帮助画面突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

现场氛围和现场活动,是电视新闻报道最具特色的地方。突出画面特征,可以对现场气氛起到一种强化与渲染的作用。

记者在现场的切身感受和直接体验,“全感式”的报道现场的冷暖、气味、风速、触感等,都可以运用语言的独特魅力,调动观众的经验感受。

三、和其它声音元素(同期声、现场音响和后期音效)配合得当

文字稿和声音元素共同承担传播功能,带给观众完整、真实、朴素的视听信息,留下思考的空间。

四、口语化,力求简明扼要

通俗易懂、朴实无华,像日常说话那样去写,不能有过长的句子,不能有晦涩难懂的词汇,不能使用太多的转折词,要注意因读音相近而产生歧义的现象。

五、即时感,尽可能用现在时态,突出新闻事件的时效性。

电视新闻应努力报道正在发生的事情。文字稿应尽可能给人一种“现场感”。

准确交代时间要素,一些含糊的“最近”、“近来”等模糊时间要素尽量不用。

画面中的人物服饰同环境季节不符,同报道地点的服饰特点不符。

尽量使用现在时。

六、节奏紧凑,每个字都言之有物,增加信息量

新闻要达到很强的感染力,还要依靠节奏来制造气氛。节奏要做到紧凑而不拖沓,一要注意文字稿本身的节奏,二要注意文字稿的节奏和画面的内容协调一致。

第七,用语准确,把握分寸,切忌空话、套话,逻辑严密

区分以下几个词语:捣毁、取缔、查处、查封、查禁、关闭。——在报道公安、武警、工商、税收等部门与种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时常用词。

用事实说话,让观众信服

第八,根据不同的播出时段,相应调整不同手段的使用程度和比重。

早间播出的新闻栏目,着重突出其“听觉信息”,以“说”和“听”为主,不能依赖画面的相互支撑。而晚间新闻则应突出画面信息,强调画面的冲击力,满足观众全方位感受新闻现场的需求。

消息类电视新闻稿的写作

标题的作用

1、引人关注

2、揭示内容

3、加深印象

4、衔接分段

5、美化荧屏

标题的写作

1、表述准确,避免产生歧义。一行标题,字数要少。

2、传达重要信息,避免假大空。

3、高度概括,避免拖泥带水。

4、画龙点睛——点出一个最精彩的新闻点,吸引观看

5、巧妙借用,避免单调呆板。

导语的写作

1、突出最重要的新闻要素

2、高度浓缩,避免和主体重复

3、要有吸引力

导语的分类

1、叙述式导语

2、对比式导语

3、悬念式导语

4、提问式导语

5、评论式导语

对新闻事件一针见血地进行点评,揭示报道意义。

6、描写式导语

以具体描写开头,或从现场情景、气氛写起,或用典型情节、细节做引子,或从自然风光的描绘入手,再用新闻事实点出主题思想。

7、引用式导语

新闻事件中人物新鲜重要的语言,名言、谚语、诗词、典故等。

1、能反映报道主题;

2、精彩生动、吸引观众;

3、引用的话忠于原意;

4、所引用的话不能太长。

主体的写作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阐发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思想,或回答导语提

出的问题,对新闻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1、平行式结构

主体部分对“组合拳”分别进行介绍,各部分之间没有明显的孰轻孰重,并列进行。

一般适合于非事件性新闻报道。

2、时间顺序结构:

适用于反映某一新闻事件的每个事实和细节都比较重要的新闻,许多现场报道也是

按时间顺序结构来处理。

3、倒金字塔结构

在导语交代最重要的新闻事实,主体部分做补充介绍,内容安排前重后轻,观众的

关注度依次递减。

更强调事实而不是事实之间的衔接技巧。

4、以小见大

主体部分除了介绍新闻事件,更深入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等,升华主题。

结尾的作用

1、加深观众对新闻的感觉和理解。

2、深化新闻的主题,增强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

3、增加消息的信息量。

4、为“后续报道”做伏笔。

结尾的写作

1、点题式结尾:亮出重要观点,点明报道主旨,画龙点睛。

2、反问式结尾:引导观众对新闻事件深入思索,发人深省。

3、呼吁式结尾:对报道中一些亟待解决又涉及面大的问题进一步呼吁,以引起广泛的关注,并促成早日解决。

4、抒情式结尾:以虚映实、调动观众的联想,以优美的意境进一步升华主题。

背景材料的运用

新闻背景材料是指新闻事实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以及有关新闻事实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作用

1、揭示主题,深化主题,提升新闻价值。

2、突出新闻的“新”。

特点

1、新闻性。

2、相对独立性。

3、知识性。

新闻背景材料具有纵向性(发展的来龙去脉)和横向性(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特点。

可促进观众对新闻事实的进一步理解,对深化新闻有直接作用。

1、背景材料应真实、简明、典型。

2、应用要灵活。

可以独立成段,也可以结合电视声音线性听知规律和画面视觉效果的要求,把背景材料以段落或句群的形式穿插在导语、主体和结尾的任一部分。还可以把背景材料化整为零,以句子和句子成分的形式隐入导语、主体或结尾。

3、围绕报道主题或主要新闻事实来运用。

4、尽可能增强趣味性,引起观众的注意和兴趣。后期可编辑插入相关的视频、图片、绘画、图表、音乐等具有直观性的影像资料。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写作

在美国被称为“电视调查性节目开山鼻祖”的CBS《60分钟》新闻杂志节目,创造三十多年的收视神话。

深度报道,起源于西方新闻界,是西方新闻传媒竞争的产物。

随着CCTV《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深度报道节目的成功操作,各种各样的调查性节目甚嚣尘上,纷纷向新闻深处挖掘,对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做出解释性或调查性报道,即所谓的深度报道(in-depth reporting)来抢占观众的有限注意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社会舆论监督作用。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指凭借声、画形象,对重大的新闻事件,有影响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做有背景介绍,有分析解释,有归纳预测的报道与点评。

——叶子著,《电视新闻节目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深度报道的选题要求:1、矛盾性2、整体性3、思辨性

第一类,国内重大新闻事件和新闻背景分析,包括主题性报道。

第二类,社会转型期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揭露问题实质,探寻事实真相。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调查,经济改革中的生机与困惑,教育问题,社会安全问题,环境保护问题。

第三类,大时代背景下,个人或特定群体的人文故事。人物的故事和命运承载记录历史的作用。他们的故事和命运都是特定历史背景和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因此调查个体和群体的故事,承载了纪录历史的功能。

第四类,国际重大时事追踪调查。

深度报道的主题表现

一、深度报道的思维方式

(一)纵向思维有利于新闻报道向深度延伸

(二)横向思维能拓展新闻报道的空间

(三)逆向思维能赋予新闻报道“新”的内涵

二、发挥电视优势

(一)挖掘画面的形象性与特定性

(二)现场的记录

(三)情感的渗透

三、由事入理,揭示本质

四、缩小口子,深采细挖,用过硬的典型材料增强说服力

五、善于运用背景材料,突出和深化主题

深度报道的策划文案

一、报道主题

二、表现形式

三、叙述方式

深度报道文稿的写作特点

1、层层深入,形象生动

报道方式:从易到难、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

更强调观点从事实中来,从情节中来。

2、强调事件的过程性和动态性

将画面、现场同期声与记者的采访组合在一起,展现事件的情节发展过程或记者的调查经过,使观众自然而然地发现事实的本质或真相。

3、直观性、感染力和说服力

声音和画面对现场、环境、人物、事件过程的直观记录,使得观众感同身受,满足观众的参与感,增强节目的接近性。

记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故事性、情节性,使得新闻事件的情节线索和主要人物的情感变化交融。

调查性报道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以较为系统、深入地揭露问题为主旨的报道形式。

关注那些被有意隐蔽、不欲为人所知的内幕,向公众分析这些内在的、隐蔽的内幕的重大意义,它主动性更强,而对报道的时效没有限制。

展现调查过程

两种方式:

1、第一人称叙事情境,记者是叙事中的一个人物,他直接把自己的调查经历写入调查报道。

2、中立叙述情境,记者作为一个“中立的全知者”,通过对引语和背景描写的中立安排反映调查过程。

观点的交锋

调查报道的任务是揭丑,满足受害者和大众的需求,于是把不同观点放在一起,让受众自行判断真相。

解释性(分析性)报道

解释,主要用相关事实来解释,而不是用观点来解释。

记者的观点和倾向性始终隐藏在事实的背后。

注重回答“why”和“how”

数据化解释:一个明确的数据往往能精确说明或解释某些复杂问题。

引语解释:当事人的话语、目击者的话语、权威的话语

调查性报道与解释性报道的区别:

调查性报道中的观点对比与解释性报道中的背景对比不同

前者需要在不同观点和不同事实的比较中获得确定的意义,而后者则是用已确定意义的事实区解释未确定意义的事实

连续报道

是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某一重要的、受众关注的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连续及时的报道,完整反映新闻事实的发生发展结局及其影响。

连续报道的传播特性:

1.整体连贯,报道及时,时效性高

2.制造悬念,产生吸引,传播力强

3.紧凑衔接,夹叙夹议,震撼力大

4.互为因果,多重角度,突出本质。

连续报道的传播优化:

1.注重题材选取

2.注意衔接,把握节奏,强调层次

3.注重言论,强调点评,深化理念

各篇报道之间的顺序不能任意变动。

属于“现在进行时”。报道的时间跨度小,每篇报道连接起来,记录了事态发展的全过程。从事态发生到追踪、跟踪一直到结束,应是有头有尾、完整无缺的事态主体的全部。

系列报道

围绕同一新闻题材、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作多次、连续的报道,各条报道之间没有外在的联系,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连续报道面对的是同一新闻事件,系列报道面对的是多侧面事实。

多个独立报道集合在同一主题思想下,以求对新闻事实作比较系统、全面、有一定深度的报道。

系列报道的题材多是非事件性新闻,又多是重大题材或重要题材。

组合报道

组合式报道法多用于报道面较宽,报道对象较多的报道,旨在全面、深刻地揭露问题,或通过从多报道对象的相互比较,说明问题和道理。

组合式报道为同一事件或问题做出多样式的报道,可以同时有消息,专稿,评论,访谈,

资料等。

美国电视深度报道的叙述方式

1、调查式叙述方式:一般用于犯罪新闻和事故新闻的调查取证与推理归纳。

2、分析式叙述方式:记者承担社会评论员或精神分析者的角色,赋予叙述以结局和道德含义。

3、白描式叙述方式:记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记录其所见所闻,让观众自己得出判断与结论。

评论类电视新闻的写作

一、选题要求

1、典型性:一是指违反社会准则与规范,破坏社会秩序;

2、异常性:二是与大众相关却暂时不为大家熟悉的新鲜事物。

3、建设性

4、注重效果,讲究方法

5、立足自身,又不能囿于自身

二、标题要讲究

三、突出旗帜意识,舆论导向

央视新闻评论栏目《焦点访谈》弘扬正气、讴歌典型。

如反映为我国建设、发展默默奉献的各行各业工作者的《用生命丈量大地》、《高原铁骑是怎样炼成的》、《八方努力保高考》、《一个理论工作者的追求》、《大脚叔的暖心鞋》。

反映以考察名义公款旅游的《考察何以变旅游》;

反映民生问题受到危害的《自来水何以浑浊》、《一次性公路》;

反映贪污腐败现象的《中介组织参与腐败透视》等。

四、就事论理,可视性与哲理性相结合

“可视”指充分调动各种视听元素,通过记者现场采访、评述,观众、专家访谈等方式,让观众觉得好看。

电视评论的哲理性就是通过充分的、典型的论据、恰当的论证过程,由表及里地揭示社会事件和现象的本质,把握其与社会关联的意义,提出富有哲理的思考。

五、寓情于理,情理交融

一方面以理性的观念说服人,以情感感化人,同时调动观众的情感,使他们参与其中。

另一方面还体现在主持人、记者的言语和肢体语言上。

六、点评到位,针对性强

一是要求记者要有高度自觉的理性思维,跳出一事一议,找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问题,融入理性的思索。

二是实事求是,全面审视问题。

三是语气要把握火候,既不能不疼不痒,又不能火气太大。

七、通俗性

央视记者曾把啤酒带到演播室讲述泡沫经济的危害——一个杯子中泡沫越多,实际经济就越虚弱。这比任何文字的表达更形象、具体、易理解和接受。

电视片解说词的写作

解说词和画面及其他表现元素的关系

一、解说词与画面的关系

(一)解说词离不开画面,要受画面长短和画面节奏的制约。

(二)解说词不能简单重复画面。

(三)解说词在表达抽象的概念、理性的思想、道德、观念时,要从画面上具体的事物、看得见的事实出发,由具体逐步写到抽象,由画面上的内容逐步写到画面外的内容。

(四)解说词要为观众对画面的思考和关注留下时间和空间,有效地吸引观众观看画面。(五)运用解说词介绍背景资料或讲述过去与未来时,应寻找一个与画面相宜的契合点,使解说内容和画面内容形成有机的联系。

二、解说词和其他声音元素的配合

在电视片的声音语言中,除了解说词,还有人物同期声、音响、音乐等,一起完成电视片“听觉信息”的传达任务。

解说词的作用

一、解说词补充画面的背景材料,传达间接信息。

二、抒情。解说词表达人物的情感,揭示人物的内心。

三、挖掘画面内涵,深化主题

四、连接画面,对画面信息进行整合

画面传达的形象信息,往往具有一定的含混性、多义性,解说词可对无序状态的电视画面进行整合重塑,创造明确的指示关系,使画面传递的信息更准确明了。

五、增加情趣,寄寓作者对画面的一种轻松和旷达的理解及感悟。

解说词的语言特点

一、解说词包含一定量的潜台词,让观众不得不留意画面。

二、多用指示性代词:这、那、这些、那种

1、吸引观众看屏幕;

2、避免或减少对画面的重复。

三、数字的形象化处理

(一)一般情况下,只告诉观众一个概数

(二)给数字寻找一个可比量或参照物

古诗词对“愁”的表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等。

人们对浩大、远离生活的数字缺乏感性认识,将其变得具象。

四、简称要慎用

一般来讲,表义准确、结构科学、被公认、进入全民语言系统的简称是可以用的。如“政协”、“扫黄”、“打假”。

否则,观众难以理解。如大兴安岭林区已超额完成今年到材任务。“到材”是指木材运储,是

林业的缩略语。

五、避免使用同音不同义的词

六、精确、精瘦、精致、精神

(一)精确——运用恰当的词语,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准确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情感、态度,做到信息传递“保真”。

(二)精瘦——用较少的文字勾画出复杂的场面,渲染出特定的气氛,刻画出鲜明的性格。《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仅14个字,深切刻画卖炭翁辛酸复杂的心理。

(三)精致——韵律美与韵味美。利用声调的平衡交替,产生抑扬顿挫、音律和谐的效果。

1、多用双音节词

2、句子整散结合。音韵有致、整齐中有变化,既生动活泼又气势连贯,增加语言的美感。

3、避免把声音相近似的字组合在一起

4、平仄相协

5、押韵

七、段落较小

解说词只是电视片的一个表现元素,解说词的解释、说明、补充作用使它的每一个段乱都相对较短,不需事无巨细,只需点到为止,画龙点睛。

八、各段落之间相对独立

解说词的相邻段落传达的可能是毫无关联的内容,这是因为解说词中“缺失”的内容正是解说词不擅长表现的内容,由画面或其他的表现元素承担了。

解说词的修辞手法

一、比喻

(一)比喻的修辞手法在电视片中的作用

1、变抽象为具象,变无形为有形

2、引导观众思路,引发观众联想

3、创造一种意境: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让人领悟出无穷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二、对比:挖掘画面内涵、提升画面意境。

三、反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为了突出某个事物,强调某种情感,常常对某个词语或句子重复,以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反复——有时为了达到特殊的听觉效果,常把一个词连续使用。

同义反复——顶真回环的修辞方式,把某一组词组颠过来又倒过去,顺着说,又反着说。反复修辞手法的作用

放大或突出、强调某种事物、意境、现象等。

给观众以不断的提醒,造成一种震撼的感觉。

形成一种节奏感和延伸感。

四、排比:用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的并列语句,把相关意思连续说出来。语言整齐、条理清晰、一气呵成,散中见整,听起来回环往复,铿锵有力。

五、拟人:赋予人性,形象有趣。

解说词与细节

如何利用解说词放大细节

1、注意细节的选择

画面细节

解说细节

声画结合的细节

2、对细节的放大要注意和整个片子的融合

3、对熟悉现象的陌生化处理,给观众意料之外的感觉

4、使画面中的内容所包含的隐态信息转化为显态信息

解说词的布局

一、线索

根据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特点,可以分为时空线索,人、物线索,感情线索,逻辑线索等。

二、布局

开头

对于电视片解说词而言,营造引人入胜的开头,不是靠惊人之语,而是靠绝妙的声画结合。不单纯指第一句解说词或第一个镜头,更主要的是全片的内容从何开始。

层次

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划分作品的主要结构成分,还要结合画面及其他声音元素。

1、顺着时间推移或以作者认识、感情发展的顺序安排层次。

2、典型集合式:具有内在联系的几部分互为并列,共同表现主题。

三、结尾: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全片内容的必然升华。

写实类解说词的特点

1、主要交代背景和间接性、抽象性、概要性的信息。

2、语言自由、流畅,尽量做到生活化、亲切化。

3、选择切入点

4、语言客观、公正

5、注重刻画细节

写意类解说词的特点

1、想象和联想丰富

2、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3、创造意境,画面精美,较多运用音乐

4、注重创作主体自身的观照

电视记者及主持人报道文本的训练与写作

主持人口语训练

纯文本操作:主持人完全按照台本规定的说词表述,基本不作改动。如春晚。

半文本操作:主创者提供节目的框架台本,提供重点语段的说词和言路语脉走向的设计,现场言语表述部分主要依靠主持人的设计和发挥。

无文本操作:主创者只提供节目的意图和设想,或者提供一定的“语料”,现场话语基本上由主持人临场发挥。如《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

综合之才、捷辩之才、思辨之才、善辩之才

节目主持人不断吸收知识,才能将充实的内容和娴熟的表达技巧融为一体。

一、语音修辞训练

口齿清晰

1、不要有“喝气”声。“喝气”声是用口吸气造成的。这样舌面干燥,冷气刺激声带,声带湿

润度降低,影响声音质量。

2、换气要找准“气口”,即最佳换气处,又称“偷气”。话出口前急速换气,把握好吸气与话出口的“时间差”,这样气流才充沛有力。注意,不要边说边换气。

3、换气不要“端肩”。胸廓的第一对肋骨是呼吸动作的支点,吸气时如果两肩耸起,第一对肋骨位置就会上移,胸腔内部会感到空虚,发声虚软,而且“端肩”姿态也不好看。

响度适中

运用胸腹联合呼吸和运用本色音发声。

1、运用“低声调效应”,即“自己人效应”,不仅保护嗓子,也显示出心态沉着。

2、注意说话的节奏。安排一些间隙性停顿或适当的辅助姿势,以延缓嗓子的疲劳。

3、控制情绪的波动,注意心理的调节。

4、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勿熬夜,节制烟酒、咸辣和过冷过烫食物的摄入。

5、用嗓与护嗓不可偏废。如需长时间讲话,可预先用淡盐水漱漱口。如咽喉出现肿痛、发声困难,最好禁声。

运用共鸣

口张:口张不开,发声挤在口腔前部或前鼻音区,共鸣区相对缩小,声音阻滞、尖细而单薄,且气息会大量涌入鼻腔,形成鼻音。

喉松:适度放松。有人喜欢昂头或低头说话,昂头,喉部过于松弛,声音偏窄,低头,喉管僵硬,气息流动不畅。

鼻通:将口张开一些,要特别留意m、n、ng,发声时软腭下垂,舌根放松,让气流从鼻腔内出来,而不是从口腔内流出。

声气传情:声气的不同状态可以传达丰富的感情。

语调恰当:主持人应以情带声、语随情出、言为情发、声情浑然一体。

把握重音:

1、一般情况下,重音不可以过多。

2、注意排除“习惯重音”的干扰。有的人会无意识形成习惯对开头几个字或结尾字音重读,应该避免。

巧设停顿: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恰如其分的停顿能产生非凡的效果,这是语言本身难以达到的。”

从功能修辞学角度,可以粗略地给停顿分类。

调节信息的输出功率

提示性停顿、强调性停顿、并列性停顿、呼应性停顿、过渡性停顿、区分性停顿等。

营造节目良好气氛

期待性停顿、回味性停顿、情韵性停顿、幽默性停顿、委婉性停顿等。

现场调控的手段

控场性停顿、交流性停顿、反馈性停顿、转换性停顿、应变性停顿等。

把握节奏

受到表达内容、表达语境和表达目的的制约,比如浅显快于艰深、描述快于阐述、议论快于

抒情、激烈快于轻松、欢愉快于忧伤、活泼快于持重……

主持人的口语节奏类型:

1、从语速角度看,分为急式与缓式两种。急式节奏常见于体育解说、文娱节目的主持;缓式节奏常见于谈话节目。

2、从语势角度看,分为强式与弱式两种。强式适合典礼仪式或政论性节目;弱式节奏适合访谈类、生活服务类节目。

3、从语调角度看,可分为扬式和抑式两种。扬式常用于晚会或某些现场报道,抑式只偶尔用于哀婉内容的表达。

二、达意修辞训练

达意,就是在表达中力求言语准确,让人一听就明白你说了什么。

(一)直表

(二)追加

根据语境的需要,对说过的话做追补或加工。目的是体现语意表达的“侧重面”。

1、重复性追加。

2、复释性追加。

3、归并性追加。

4、增饰性追加。

5、自纠性追加。

(三)示现

写意式的描述,调动受众的“内视觉”,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1、近义语描摹。课堂练习:说冷不说“冷”。

2、展说显像。运用丰富的想象描述未见未闻的事物。从局部推想整体,从静态推想动态,从前因推想后果,从已知推想未知。

3、疏笔点染。如鲁豫对王军霞的描述。

4、讲故事训练。文讲和武讲。

三、适切性修辞训练

在达意的基础上,在语体、语用风格等方面力求适切情境的修辞手段。

适度原则。强调的是“度”。

(一)语体转换

书面语体

口头语体1、日常口语体(亲切、通俗易懂)2、正规口语体(严谨规范、书面语色彩)

3、典雅口语体(凝练雅致、富有文采)

各语体之间并非毫不相通,但不能乱套,不能乱入。

(二)格调和谐

主持人言语既要注意语体又要讲究格调。主持人的表达个性要统一于节目的基调、节目的意图之中。

说新闻:通俗紧凑、轻松明快。

1、理解与设计:消化新闻内容,构思整体结构,理解新闻背景,设计切入点,设计导入语、衔接语、点评语。

2、记忆与试说:将书面新闻语言转化为口语讲述,速记新闻的主要内容,尤其要记牢导入语、衔接语、点评语,可以先在“半脱稿”的情况下试说数遍。

(三)说话委婉

目的

1、为避免刺激图吉利。

2、为避免粗俗以求雅。如怀孕,民间说“她有喜了”、“她有了”,交际场合则说“她快做妈妈了”。

3、为表示礼貌或谦虚。

1、直话曲说:先来个迂回铺垫,再切入正题。在对话中,先承接对方的意思,选择性地表示某种认同,然后通过过渡转入自己要说的意思。

2、急话缓说:先岔开话题,说到正题时语速减缓,择词审慎。

3、明话暗说:不把话挑明,语意指向宽泛的模糊语言,达到暗示目的。

4、硬话软说:根据语境和对方反应,避免用直言否定句式和反问句式说话。

节目主持环节语

一、开场语训练

5大语用功能:沟通、道情、预设、布疑、引趣

开门见山式、迂回入题式、引发思考式、情绪渲染式

二、衔接语训练

语用功能

1、承上启下

2、设置悬念

3、铺路搭桥

三、问询语训练

采访提问的方式

1、藏答于问:多项选择隐含于问句之中。“是……还是……”、“可能……也可能……”

2、移答作问:推进性提问,步步为营。“既然是……那么为什么……”

3、寓问于述:创设“悬疑语势”来展开话题的“提问”,也称为“情境性提问”。

四、点评语训练

语用策略

1、点有选择,评有针对。

2、把握分寸,点到为止。

3、有感而发,随机切入。

4、借助语势,顺题立论。

5、形式多样,力求贴近。

五、交流语训练

以“我”的介入实现“真情面对”的交流,是最常见的语用方式之一。主持人节目是一种“人格化传播”,是用人际传播方式进行大众传播,主持人就必须要与节目融为一体。

语用原则

合作原则:为对方着想,服务受众。

礼貌原则:以对方为中心,尊重受众的主体地位。

认同原则:减少话语的对抗性,尽量向对方靠拢。

商询原则:不同的观点或认识,在商询中争取认同。

六、评述语训练

主持人在节目中相对完整地表明对某一事物见解的表达方式。与点评不同,它不是只言片语

的插入式评论,而是以语段或语篇形式出现的比较集中的评论。

评述语的语用策略

1、以评述热点话题为主,从受众眼前身边的事情入手

2、讲清“话由”,运用白描手法将所评述事实交代清楚

3、坚持因小见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评述思路

4、用独特的观点和独特的语言风格体现个性

5、用语谨慎,逻辑合理,把握分寸

6、用谈话语体说话,以诚相见,注重交流

7、运用“中止判断”策略,言不尽之意在言外

七、终结语训练

语用策略

1、概括。对节目内容作出简要归纳,用提纲挈领的话表述。

2、确定。对已经取得共识的结论性认识,可以语气肯定地表达。

3、强调。可以不作面面俱到的总结,而是抓关键,通过深化议论和“点睛”之语,给予强调。

4、升华。通过议论的拓展,设疑引思,给人启迪,提升思想感情。

节目主持人应当尽量自己设计、自己写作节目环节语,发挥自己话语操作的潜能,只有自己设计的话语最能体现自己的语言个性。

现场言语的生成

一、基础语流训练

言语生成的心理步骤:调取、组合、更换、增补、选择

二、回映训练

一面镜子,能够完整准确地回映一个物像;人的言语也如此迅速、基本不走样地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那就是口语的回映能力。

回映能力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表达技能,

同时,也是更高级口语表达才能的基础。

体育解说,快准巧。短句为主,富于激情又适时幽默,现场感,穿插背景材料和即景而发的议论。

三、即兴训练

(一)确立

“中心语义定势”

1、首句导向定势

2、句间依存定势

3、句群向心定势

(二)心理素质决定即兴能力

1、要有积极的姿态

2、有勇气赢得受众

3、用心理暗示手段

4、运用“接近艺术”

5、期望值不必太高

(三)说句成篇

1、正面说(正面提出某种观点主张)

2、反面说(如果不这样就如何)

3、为什么(列举提出某种观点的几个理由)

4、怎么做(从哪几方面做才能实现)

5、找证明(运用事例对观点做实证)

6、驳异义(反驳与之相反的见解)(四)借题发挥

借事发挥、借物发挥、借境发挥、借名发挥

出镜记者的言语训练

1、出镜记者能否迅速准确把握新闻现场的核心信息,并能“借题发挥”,使报道既内涵丰富,又亮点突出。

2、记者是否只是为出镜而出镜,或以表示置身现场而出镜。这就要考验记者的观察力和对新闻事件的了解程度及个人素养和经验。

现场报道的最大特点在于记者既是报道者又是现场的目击者。带着观众亲临事件。

(一)时间要素的运用:以现场为叙事的起点,以现在时来告诉观众正在发生的事情,这是现场报道中要把握的重要时间原则。

(二)空间要素的运用:记者通过看、听、嗅、尝、触摸等多种感官体验来获取与新闻事件相关的现场信息,然后或根据一定的方位顺序,比如从点到面,从上到下,或依据一定的逻辑关系,给观众指示一条清晰的观察、了解现场的途径,使之对现场空间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从而更深入的理解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事件的意义。

如汶川地震,央视记者张泉灵现场报道:“从都江堰出发,车行20分钟,到第一个山坡,你就看,道路到这儿就完全终止了,这是我身后的这一块,事实上呢,它不是我们在通往北川路上常看到的一些巨大的滚石,而是整个山体垮塌下来,根据工程人员告诉我们说,这个聚积了大概一万方的土量。”

3、积极恰当的“镜头感”

不断寻找自己的最佳上镜感觉。镜头前状态调整的经验使其可以快速适应不同新闻现场的报道要求,准确、恰当的呈现出镜记者所需要的画面效果。

4、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即“对象感”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形式使得原本冷冰冰的新闻报道实现了人本化的传播方式。由于记者出现在画面中,使新闻报道变成了直接的人际化交流,这一特点要求出镜记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出镜记者要注意的问题:

1、千万不要背诵整段的内容,这是最危险的。如果把所有的词都背下来,那么你的脸上永远呈现的是下一句话的表情,因为你永远在想“下一句话该说什么”。

2、千万不要把话铺得太满。一定要留白,要让现场本身说话,让同期声进来。比如某个段落,记者从一处走到另一处,移动时这三秒钟可以不说话,因为你是镜头跟随,观众不会觉得中断了。

3、千万不要做没有必要的出镜。如有的记者出镜“几月几号第四届农展会在天河体育中心举行,这次参加的一共175个单位。” 其实句话用一台摄像机在高角度拍摄一个展览大厅的大画面就可以了,这就不需要出镜了。

4、千万不要把摄像变成死的。80%现场报道的记者的身后摄像是死的。

5、千万不要随便在报道中下结论;不能简单地罗列数据,更不能随便下结论,尽量戒绝“居民生活基本不受影响”、“汛情平稳”这样的话,应以可信的数据和细节来让观众自己得出结论。

6、千万不要不懂装懂,遇到极其专业的问题,可以说我不知道。

7、注意非语言行为的运用。在一条电视新闻中,出镜记者的衣着、风度、气质、表情、语调、动作等都是电视画面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出镜采访时要注意这些非语言行为的运用。

电视的特别写作

电视字幕的写作

字幕的作用

1、说明

2、强调

3、解释、翻译

4、结构

5、概括

6、修辞

7、共鸣

字幕的写作要求

1)简练、直观2)言之有物3)不必拘泥于语法结构的完整

运用字幕的注意事项

1、字体应符合节目内容和艺术风格的要求

2、字幕的表现形式应符合节目类型

3、字幕的色彩应与背景颜色相互映衬

4、字幕的位置取决于其在画面中的地位和作用

5、字幕停留的时间应符合观众视觉的心理要求

6、字幕应与解说、画面恰当搭配

第二节电视宣传语的写作

宣传语的作用:导视、宣传、解读

宣传语的写作要求

1、突出节目、栏目、频道的个性特点和风格

2、增强观众的认知和识别能力,能迅速从同类媒体中辨别

3、提升节目、栏目、频道的竞争力和突出优势

内容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 比较研究 引自https://www.wendangku.net/doc/0814161228.html,/blog/cns!3FFF8F6E2EEA6EDF!288.entry 内容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都是对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纪录保存下来的资料内容作为分析的对象,在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中,两者分属于定量分析与定质分析。虽然两者分析的对象有所关联,甚至重叠,但由于两者采用了不同的分析处理方法,因此,两者有所区别。如何正确认识两种方法的本质、相互关系以及两者整合应用的可能性,将是本文力图探究的问题。 一、概念 传播学家伯纳德·贝雷尔森曾于1952年发表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内容分析:传播研究的一种工具》中,对内容分析法定义:“一种对具有明确特征的传播内容进行的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技术”。 笔者对文本分析法如下定义:“按某一研究课题的需要,对一系列相关文本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从中提炼出评述性的说明”。 二、相似性 客观、系统以及非接触性的特征描述,不仅适用于内容分析法,对文本分析法也同样适用。 1、客观 用事实以及数据说话,是两者客观性的主要表现。所分析的对象,对于内容分析法来讲,是有明确特征的传播内容;对文本分析法来讲,则是十分显著的文本外部特征。它们都从不凭空推测分析对象背后可能含义,而依赖于固有的分析程序来得出结论;一旦研究目的与范围确定,就要尽量排除认为因素的影响,做到客观、无偏向。 2、系统 一般而言,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的对象都是大量的、系统化的、具有一定历时性的文献;都要面对如何确定调查范围和取样的问题。系统化调查取样是分析的基本前提,必须有足够的数据来克服可能出现的随机偏差。除语言符号分析等特殊情形之外,单个的、少量的文献通常不能作为分析的依据。 3、非接触性 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都是通过对二手资料进行的间接、非接触式的研究方法,这一点与社会调查、访谈、实验等研究方法有着根本的差异。 4、主观参与性

当代文本解读

吕梁学院中文系201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当代文学文本解读》课程考查作业 (2015-2016年度第二学期) 代课教师:康志宏考查得分: 研究题目:分析小说《后宫·甄嬛传》中的女性形象 所在班级: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13级1303班 小组成员: 姓名:王咪咪学号:20130102324 姓名:姚文池学号:20130102329 姓名:朱蕊学号:20130102337 (作业正反面打印,正文另起一页,三号、仿宋,插入页码居中,一级标题小二、方正小标宋简体,二级标题三号、宋体、加粗,行间距28磅,文本保存格式为.doc;正文超过10页,作家简介、作品目录用附件1、附件2,跟正文之后。)

摘要 《后宫·甄嬛传》是流潋紫所著的小说。该书讲述雍正年间,进入后宫的妃嫔甄嬛,在宫中的几起沉浮。充分表达了宫廷生活的尔虞我诈,及深宫中的情爱纠缠。女人之间的斗争,永远是最残酷的斗争……而后宫,是残酷的密集地……《后宫·甄嬛传》以其紧凑的剧情,以及真实而自然的宫斗场景,将宫斗作品推向了又一个高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本文主要是对宫斗作品《后宫·甄嬛传》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解读。重点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从女性主义的观点出发,分析男权社会下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形象,并透过这部作品,剖析社会教化和女性意识的觉醒。 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主要对《后宫·甄嬛传》这部作品进行解读,并与当时热销的其他的宫斗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找出《后宫·甄嬛传》能够在这些创作中脱颖而出的原因。针对书中的几个典型的女性形象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主要分析是什么造就了她们不同的性格与做事方式。最终得出她们都是当时封建教化下的牺牲品,是男权社会下的牺牲品。 二、运用女性主义的观点对《后宫·甄嬛传》中的女性的悲剧命运进行分析。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深入探究究竟是什么造就了她们的悲剧命运。虽然表面上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是她们的性格,但归根结底是男权社会下的父权,夫权教化所造成的。 三、在性格,社会,命运等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女性已然沦为了男权的附属品和男权争斗下的牺牲品,女性作为弱者的形象已然在男权社会确立。在一系列的男权塑造和争斗下,女性的自我意识在逐渐丧失,不在反抗,不在斗争,她们作为男权统治的工具而存在。 分析《后宫·甄嬛传》中的一系列女性形象的逐渐蜕变,将她们置身于整个男权社会中,得出无论成功与失败,她们始终都是男权社会下的牺牲品的结论。四、结合社会现实,分析整部剧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 甄嬛传男权社会女性形象弱势地位自我意识觉醒 绪论

内容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比较研究 引自https://www.wendangku.net/doc/0814161228.html,/blog/cns!3FFF8F6E2EEA6EDF!288.entry 内容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都是对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纪录保存下来的资料内容作为分析的对象,在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中,两者分属于定量分析与定质分析。虽然两者分析的对象有所关联,甚至重叠,但由于两者采用了不同的分析处理方法,因此,两者有所区别。如何正确认识两种方法的本质、相互关系以及两者整合应用的可能性,将是本文力图探究的问题。 一、概念 传播学家伯纳德·贝雷尔森曾于1952年发表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内容分析:传播研究的一种工具》中,对内容分析法定义:“一种对具有明确特征的传播内容进行的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技术”。 笔者对文本分析法如下定义:“按某一研究课题的需要,对一系列相关文本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从中提炼出评述性的说明”。 二、相似性 客观、系统以及非接触性的特征描述,不仅适用于内容分析法,对文本分析法也同样适用。 1、客观 用事实以及数据说话,是两者客观性的主要表现。所分析的对象,对于内容分析法来讲,是有明确特征的传播内容;对文本分析法来讲,则是十分显著的文本外部特征。它们都从不凭空推测分析对象背后可能含义,而依赖于固有的分析程序来得出结论;一旦研究目的与范围确定,就要尽量排除认为因素的影响,做到客观、无偏向。 2、系统 一般而言,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的对象都是大量的、系统化的、具有一定历时性的文献;都要面对如何确定调查范围和取样的问题。系统化调查取样是分析的基本前提,必须有足够的数据来克服可能出现的随机偏差。除语言符号分析等特殊情形之外,单个的、少量的文献通常不能作为分析的依据。 3、非接触性 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都是通过对二手资料进行的间接、非接触式的研究方法,这一点与社会调查、访谈、实验等研究方法有着根本的差异。 4、主观参与性 尽管两者都是基于事实进行分析,在内容分析法的运用中,由于作为关键的类目体系十分不稳定、不系统,经常因研究者及研究目的的不同而改变,这一过程的是相当主观的、人为的、定性的过程;文本分析法更因研究者为自身价值观念、政治立场、知识构架、认知体验所影响,而对文本中各种符号的“所指”得出不同结论。相对的主观性是两者不可避免的。 5、目的

电视广告文案范文

2020 电视广告文案范文Document Writing

电视广告文案范文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公务文书,又叫公务文件,简称公文,是法定机关与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定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书面文字材料,是传达和贯彻方针和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实行行政措施,指示答复问题,知道,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p1片头 p2公司简述 p3业务介绍 空运 代收货款 采购分销 仓储配送 汽运 精品件 陆地航班 普通件 p4物流信息化 p5客户服务 p6采访黄总 p7金董讲话

p8尾声 [定位] 广告主:现代物流企业,国家aaa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 内容:公司业务 风格:雄壮、大气,近客户、易于接受和理解 关键词:诚信创新便捷高效 目标:清晰、明了地介绍公司业务,体现企业经营理念和创新思想,突出其推动中国物流业发展的贡献和社会意义。 p1片头 p2公司简述 广州城市之星运输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汽运、空运、仓储、城市配送、代收货款、采购分销为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综合服务型现代物流企业,已经通过iso9001:XX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被评为广东省服务行业100强。中国经济欣欣向荣,物流产业蓬勃发展,孕育着无限商机。在中国南部的黄金珠三角地区,一颗璀璨的物流之星正熠熠生辉,这充满生机,光彩夺目的明星就是——广州城市之星。 (画面上体现各类荣誉、奖牌等) 从1992年发展至今,城市之星拥有以珠三角为主的全国性分公司120多家,上海、深圳均注册有独立法人公司,员工2600多人,大小专用车辆三百多辆,数十台瑞典进口的scania豪华重型卡车,几十万平方米仓库及办公场地,几十万优质客户群体,大批优秀的专业管理人才,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建立了适合珠

优秀新闻作品选读

优秀新闻作品选读 扬州大学武新宏 主要内容 一、报纸新闻作品类型 二、广播新闻作品类型 三、电视新闻作品类型 四、网络新闻作品类型 一、报纸新闻作品类型 消息、通讯两大类,新闻写作之宗。 消息:简讯、动态消息、人物消息、非事件消息、 述评消息 通讯:人物通讯、风貌通讯、工作通讯、专访、 新闻特写、深度报道 (一)消息: 最悠久的新闻题材,也是最常用的题材。 明显标志有电讯头、消息头,新闻5要素 俱全,可长可短。 2003年梅尔文·文彻的《新闻报道与写作》十项原则 1、先理解事件,再写作。 2、知道自己想说什么时,再写。 3、要展现,不要讲述。 4、把好的引语或重要的内容放在报道的显著位置。 5、把最有趣的故事放在显著位置。 6、使用具体名词和生动的动词。 7、避免大量用副词、滥用形容词。 8、避免在报道中作判断和推论,让事实说话。 9、不要提出自己无法回答的问题。 10、质朴、诚实并迅速的写作。 1、简讯 又称单细胞新闻、简明新闻、简讯。 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无标题新闻。 特点:快、短、重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遇刺丧命》5行、91个字 《新闻作品选读》93页 2、动态消息 迅速及时反映现实世界最新变动状态的消息。 适合时效性强、事实清楚,事件不太复杂的题材。 要求5个要素俱全。导语、主体、结尾,也可穿插背景资料。 (1)文字简约 (2)用事实说话,疏于议论。 (3)写好导语,善用背景。 (4)抓住特点,不必求全。 (5)交代来源、真实可靠 《选读》114《三峡工程实现大江截流》 14页《翔纪录:罗伯斯破了》 26页《奥运主题歌无线下载创纪录》 3、人物消息 以人物为主的消息,抓人物的本质特征、人物行为等,反映人物的性格、精神、境界等。 篇幅小、叙事单一、主题集中,时效性强。 (1)标题精彩 (2)以小见大,以短见长 (3)角度新 32页《一座城市向一位普通市民告别》 4、非事件消息(综合消息) 不以动态事件为目标,关注社会问题、社会现象。 既有概括的观点,又有具体的做法。 (1)广阔的报道空间 (2)不明确的时效性 (3)显著的思想性

电视节目策划书范文学习资料

电视节目策划书范文 以下电视节目策划书范文由提供,更多策划书范文,尽在2、“物化”梦想: 知名企业提供的高端管理职位:高级别还有辅助性的职业加速奖金或礼包。所有一切具备足够的梦想特征,足够的诱-惑力。 3、人才群: 由10名求职者组成,他们经过企业和节目制作方的双重标准选择,首先有很好的职业素养及良好的形象及交际能力,同时具备高差异化的生活学习背景、性格及表现张力。 4、亲友评估团: 由10名求职者的直系亲属组成,他们在淘汰环节中可以通过投票赦免一人。在职场的比拼中,由于关系到每个选手的生存命运,所以除了他们自己之外,他们的直系亲属应该是最为“挂心”的成员,节目引入这个特殊的群体参与左右他们命运的走向,使人物关系更加丰富,戏剧冲突更具悬念,在职场冷冰冰的竞争中多了一条感性的情绪线索。 5、商业案例: 《绝对挑战》中选择的测试案例都是现代商业社会中最重要的最不可或缺的方向,而且也是我们在职场中最常用最实际的环节,如市场推广、营销、团队管理、项目开拓、公益活动等等,而且任务都经过了市场专家的再次设计和升级,

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和戏剧冲突基础,而且也能准确的考核出职场人的基本素质二来以一些较低的职场事端和技巧降低收视门槛,进而使观众有所收获。 6、丰富的职场平台: 虽然我们是以一家公司为基本合作平台,但同时我们会和不同的商业机构形成联动,如每级根据不同的任务,会和高级的广告公司、拍卖机构、剧组、酒店等等合作,以期为选手搭建一个平常无法获取的高级商业平台,形成实现职业梦想的路径通道,同时,与这些高级商业平台的合作,不但增加了节目的品质,也满足了观众的心理欲望。 7、故事和情绪: “因为故事而开始关心人的命运”是电视剧的收视拉力,在特别节目中,无论是智商情商的搏杀,还是淘汰和获胜,在整个竞争的过程中,故事性和心理活动及情绪的捕捉是节目中最着重表达的地方,一个真实的职场环境必然带来真实的感受,我们力求将这种行为和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准确传递出来,必将引起对味位共鸣,这也是生活写实类“真人秀”的核心。 范文二 一、背景分析:当下,娱乐文化已经被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位,也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大众消费的主要精神产品。单调的戏曲节目,已不能再吸引大众的眼球。

电视文本资料

【什么是电视文本?】 文本是来自电影戏剧结构主义符号学,指传播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符号和符码所组成的表义结构,一个运行与电视层面的符码网络所组成的意义生成与交换的中心。 具体来说电视文本就是电视效果的反应,菲斯克把电视文本分为三个部分:初级文本,次级文本和三级文本。初级文本就是电视内容,次级文本就是电视的传媒宣传,三级文本就是电视观众的内心解读。 电视文本是为电视屏幕(媒介)提供的电视语言符号(声、画综合而成)组成的文本。也就是说它是由电视语言符号,在特定的技巧和规则的组合下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构成具体文本独有的表意系统,即文本的能指系统。 我国电视节目类型 电视新闻类、电视社教类、电视文艺类、电视服务类、电视谈话类 认识不同电视作品形态,便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内容要素和特点,从而进行文本创作。 电视文本写作的应用范围 电视纪录片、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与声画安排 大型系列节目政论片、纪录片的前期文字稿和后期解说词的加工调整 电视新闻节目新闻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深度报道、现场直播、主持人串词等 电视综艺节目串场过渡词、主持人台词的写作与谋篇布局 电视节目及栏目策划方案、选题报告、拍摄采访提纲、文字脚本的写作, 节目或栏目名称、宣传标语、频道呼号、片头题记的策划与写作 电视媒介对写作者的要求 一、喉舌意识二、法律意识 三、熟悉电视的传播特性四、了解电视片的构成要素 五、强化电视意识六、把握生活和感受生活的能力 七、捕捉时代文化精神和审美心理的能力八、开掘能力 九、情感真挚、表达真诚十、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十一、较强的运用文字语言的能力十二、创新的能力 十三、抓取细节的能力十四、观众意识 具体表现在 1、视听兼备; 2、直接感受性强; 3、时效性强; 4、转瞬即逝,保存性差; 5、时序性的信息传播方式; 6、互动性和参与性强; 7、服务性。 第一章电视新闻稿的写作 电视新闻稿的写作要求 写稿时需充分考虑画面元素和逻辑,根据画面处理来处理新闻稿的文字。 所以,前期拍摄时,需跟摄像充分沟通画面内容,适当做场记,以便提高后期制作的效率。以下情况不需考虑电视特征 要求使用“新华社统稿”,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必须使用统一的稿件,统一的文字对外发布消息。比如逝世领导人的履历、评价,重要会议的公报等,都不允许媒体各行其是地进行报道。

电视文案写作教学大纲

《电视文案写作》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4442 适用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及相关专业 总学时数:32 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0 学分: 2 选用教材: 《电视写作教程》姚治兰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年 参考书目: 《电视文体写作》孔德明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2年 一、课程说明 学习本门课是学生指导学生怎样进行电视文体写作。本门课是05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基础课、专业必修课。本门课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专业课程的先导,学好本门课将为以后的《影视经典作品赏析》、《文艺理论》、《纪录片创作》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本门课是专业基础课,会涉及到策划、电视、报纸、写作等方面的知识,所以学生要想学好本课,需要有大量专业性的知识,学生需要阅读大量专业书籍,多的看各类电视节目,然后对所看过的电视节目的电视语言加以分析。这些实践,会使学生的增强动手能力,能够自觉主动地去写新闻、去拍摄新闻,这些对学生今后的工作是十分有利的。 学习本课程前需要学生学习《新闻概论》、《文艺理论》、《美学》、《影视作品赏析》、《纪录片赏析》等方面的课程。 二、学时分配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绪论电视写作---让公众知情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使学生自觉的树立起记者的意识,1、不作为物所困的枪手、2、时代的见证人3、终极追求:公信与公正4、记者的难处5、公正的方法 重点在于阐述公信与公正。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这五点知识。

第一章电视媒介与电视写作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使学生树立起电视写作的思维,并对学生在电视写作方面提出要求,(1)喉舌意识;(2)法律意识;(3)强化电视仪式等;,着重于探讨电视思维和电视对于写作者的要求。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这两方面的理论知识。 第二章电视策划文案的写作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电视策划文案写作的一些基本的知识,并

《卖火柴的小女孩》文本解读

《卖火柴的小女孩》文本解读 安徒生的作品在我国广为传播,《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等名篇不断被选为中小学语文教材,成为几代人成长的精神食粮。在安徒生众多的作品中,我们这一代中国人最熟悉的莫过于《卖火柴的小女孩》了。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卖火柴的小女孩》一直被选为中小学语文教材,目前,《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课是一则童话,写于1845年,是安徒生的一篇不朽的传世之作。课文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这个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全文以火柴为线索,重点写了小女孩五次划着火柴,使小女孩产生了美好的幻象,渴望得到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 对于这样一篇虽说妇孺皆知,但大多数人未必能够准确理解的文章,我们需要从语言、细节、篇章结构到文化背景都努力做出独到的解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和贴近那些伟大的灵魂,“复原文学经典所传达的经验”,实现经典文本的审美价值。 一.了解创作背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安徒生创作这个童话的背景以及他的创作动机。 1848年,安徒生到国外去旅行。在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来信,要求他按照信中寄来的画片写故事。其中一张画片上,画的是一个美丽的小女孩,金黄的长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她手里拿着许多火柴,瞪大了一双可怜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安徒生看着这张画片,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身世:他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1岁时爸爸去世以后,妈妈改嫁了,他只好和奶奶相依为命。每到傍晚,他盼望着讨饭的奶奶快些回来。慈祥的奶奶一回家,便把他搂在怀里,给他带来温暖,为他解除饥饿……想着这些,安徒生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借助他超凡的想像能力,写下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凄美动人的童话。 ,中央电视台为纪念安徒生诞生200周年赴丹麦拍摄记录片,导演王越在深入接触了安徒生的文献资料后认为:“安徒生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写小女孩很想念奶奶,实际上这个故事传达了他对母爱和家庭的渴望。安徒生14岁离家闯荡之后终身未婚,连奶奶和母亲去世时他也不在身边。亲情长时间地缺失,一辈子漂泊远离家庭,对家庭的温暖只能靠幻想和怀念来慰藉。”我们可以把这段话看作对安徒生创作这个童话的动机的一种理解。 我们还要看到,作家的创作不仅是个人经验的传达,而且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当时的丹麦还处于封建王朝统治下,许许多多穷苦的儿童过着和安徒生的童年、画片上的小女孩同样贫困的生活。安徒生的这篇童话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幻想。由于作者出身贫寒,对社会上贫富不均、弱肉强食的现象感受极深:一面是饥寒交迫,没有欢乐,受人欺凌——马车横冲直撞,男孩抢走了她的拖鞋,另一面是“每个窗子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

电视节目分析报告范文

《变形记》分析 短暂成为别人,是中国神话小说经常使用的手法,也是很多人平日磨练想象力最常用的技巧,遐想是人类生活很多细节的润滑剂。遗憾的是几乎没人能在现实生活中完成这一转换。湖南卫视《变形计》使得神话变成了现实,当观众看到节目中的人物奇迹般地成为别人时,他们的心理快感在想象力的助推下,腾云驾雾。《变形记》运用纪录片+真人秀模式的创新模式,号称中国“新生态纪录片”。这档节目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就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节目同时全程每天24小时跟拍,粗加剪辑后原生态低成本播出。 一、节目内容多样化 真人秀节目在美国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萌芽阶段发展至今,其节目内容从单纯的偷窥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拓展到关涉人们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求职、人际关系、选秀、才艺展示、居家生活、衣着审美、心理素质、婚姻家庭等。随着真人秀的继续发展,其制作内容的尺度将进一步加大、加深,必将涉及社会的一些敏感问题这也直接影响着这类节目的收视率。 二、节目表现手法的纪实性与情节化 《变形记》这类真人秀节目的概念中,“真”一方面是指节目参与者并非扮演特定角色,而是参与者通过互换角色在特定情境和规则下真情实感、语言、行为、自我个性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则是强调表现手法的纪实性。《变形记》中存在大量记录元素,在节目拍摄的

过程中大量采用了纪录片的跟踪拍摄,有的为了过于追求真实性、刺激性甚至使用监视镜头、偷拍、24小时全程拍摄手法,实现了节目的具体进程和细节展现的真实性。《变形记》作为湖南卫视娱乐节目的一种,在当下“限娱令”的大的背景下,节目形式要继续追求新颖、能够吸引观众眼球,在强调“真”的同时更应该强调“秀”的成分。兼顾整档节目的社会性和娱乐性。 三、受众的积极参与 《变形记》当年在卫视开播后,就疯狂受到电视观众的追捧。其很大的功劳在于节目给足了观众的参与自由。如今受众越来越重视自己在媒介的中心地位,他们希望看到的节目内容形式是大众化的而不是专为精英阶层所制作的,是真实的而不是可以做作的,并且他们拥有强烈的自我展现欲望,希望可以更多地参与节目活动。这些因素使“人”在此类节目中成为核心——节目参与者来自广大平民百姓,成为节目的主角,推动节目在相应规则下向前发展;而广大受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通过短信、weibo、《变形记》节目百度贴吧、等网络平台参与节目互动预知更多节目进展,而节目编导也可根据观众的这些反馈,适当控制节目并适当奖励受众参与者以提高收视率。 四、参与者最大限度地展现个性 在以往电视节目中,节目内容、进程以及参与者的一举一动通常都会受到导演的严格控制,《变形记》则是将权力最大限度地交给了参与互换角色的选手,因此他们有了更大的主动权和发挥空间。这一自主权的回归,尊重了选手的自我发挥空间,使其在参与节目时可

电视文本的特性(一)

电视文本的特性(一) 在当代电视文本研究领域,约翰·菲斯克(JohnFiske)无疑是一位重要人物,他有着文学、传播学、符号学和文化学等跨学科的素养,在电视传媒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被学界誉为当代“电视研究的重镇”(1)。《解读电视》(与John Hartley合着)、《传播符号学理论》、《电视文化》、《理解大众文化》等是其重要著作,其中《电视文化》一书已成为当代电视研究的经典之作。在我国电视学研究日趋困顿,“电视无学”似乎成了学界的一个潜在共识的今天(2),对约翰·菲斯克电视文本理论的解读和剖析,不仅有利于推进我国电视基础理论的研究,而且对建构我国当代形态的文艺理论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电视是20世纪人类文化传播实践创造的奇迹,但也是一直深受抨击和质疑的文化现象。菲斯克认为,不论电视好坏,我们首先所需要的是建构一种符合电视本性的解读语言。 作为人类创造的符号,语言是人类参与社会、制造现实的中介,电视作为一种视听语言则延伸了这项工作。在菲斯克看来,解读电视,首先要了解构成电视节目的视听语言符号及其组合方式与意义传播之间的关系。依据电视媒介的特有规则,对视听符号进行连贯性的组合就形成了一套有组织的符号系统。菲斯克认为,电视节目作为一个受规则制约的符号系统,由社会代码、技术代码(传播表现代码)、意识形态代码这样三级代码组成。社会代码作为一级代码,代表着一种电视中的“现实”,主要由外表、服装、化妆、环境、行为、言语、姿势、表情、声音等要素构成;二级代码作为电视媒介的“艺术表现”,是在一级代码加密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一方面通过摄像、照明、编剧、音乐、音响效果等媒介技术代码对屏幕事件进行电子编码,另一方面还以传播常规表现代码来规范,如叙事、冲突、人物、动作、对白、场景、角色选配等表现手法;在电视把以上内容组合成连贯的被社会接受的东西时,就进入了第三级代码,三级代码是一种意识形态代码,主要包括个人主义、男权制度、种族、阶级、唯物主义、资本主义等等,它在电视符号代码系统中起着组织性的导向作用。 菲斯克还从文化消费的受众角度对电视文本的特性进行探讨。一些研究者认为,电视文化是一种“文化工业”,这种文化现象表明,资本主义已经把它的权力从工作世界扩展到休闲世界,观众看电视这一行为也被直接纳入商品化进程。菲斯克认为,这种观点把大众文化放置在权力模式中,关注并强调大众文化中的宰制力量,固然精当而敏锐,但没有从电视文化的“流通”特点来阐释其文本意义的接受活动,这有可能陷入文化悲观主义而最终丧失批判力。对菲斯克来说,电视节目一般是在“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这样两种平行的、半自主的经济中生产和销售的,因为演播室生产出来的商品(即电视节目)是一种文化商品,电视节目既有实用价值,也有文化价值。电视节目的流通过程并非仅仅是货币的周转,它也是文化意义和快感的生产和传播。观众其实已嬗变成文本意义和快感的生产者,而原来的商品(电视节目)也变成了一个文本,“一种具有潜在意义和快感的话语结构,这一话语结构形成了大众文化的重要资源”(3)。作为文化商品的电视节目只有在观众利用它所提供的资源以激发其潜能,即以特定的方式(菲斯克称之为“生产式阅读”)来解读它时,它才成为“真正的文本”。文化商品要想流行,必须满足各种社会力量相互抵牾的需要。一方面,它满足着金融经济的中心化、同质化的需要,为了赢得更多消费者,它必须诉诸大众的共同之处,并否定社会差异。另一方面,宰制性的意识形态的要求显然不是大众自己的文化需要,大众的需要往往与宰制性力量相对抗。大众会将文化商品转变成一种文化资源加以利用,通过“生产式阅读”,来规避或抵抗文化商品的规训努力。于是,电视就成了各种社会力量争夺意义和快感的斗争场域,其文本也由此获得了开放性。 罗兰·巴特在《S/Z》中对文学文本作了“读者式文本”和“作者式文本”的区分,前者相对封闭,易于阅读,它吸引的是一个本质上消极的、被规训了的读者,倾向于将文本的意义作为既成的意义来接受。“作者式文本”则要求读者具有较高的阅读能力,并不断地重新书写文本、创

电视节目策划书范文3篇(完整版)

电视节目策划书范文3篇 电视节目策划书范文3篇 .。璐璐,小公主,我爱你们!谢谢大家的祝福,我们三口会狠狠幸福下去。 李小璐、贾乃亮于今年7月喜结连理,当时婚礼上,贾乃亮就承认两人已有爱情结晶。而后,李小璐除偶尔参加颁奖礼外则很少露面,专心在家待产。 此前也有消息透露,李小璐以为自己一直怀的是男婴。今虽产下小千金,但也足够令丈夫贾乃亮欣喜不已。 贾乃亮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李小璐生产时,自己一直紧握着爱妻的手。此外贾乃亮还否认了孩子重达九斤的传闻,他透露孩子健康可爱,重为六斤七两,目前名字还没起好。董洁潘粤明 向来以恩爱夫妻形象示人的董洁和潘粤明19日被曝早已分手,董洁去年一条微博明年痒一痒似乎一语成谶。发微博为董洁出头的演员王大治被曝正是董洁的新欢。20日晚,董洁团队微博声明,以质问语气表示分手因潘粤明嗜赌成性、粗暴无理,称潘策划董洁与梁朝伟、王大治交往的新闻,并否认与王大治绯闻。同时微博热传潘粤明赌场照。 这件离婚官司经过知情人爆料董洁声明潘粤明反驳李羲儿澄清 ,让人看得云里雾里,不知道该相信谁。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记者本着公正、真实的原则,从一些知情人士处了解了离婚事件的来龙去脉,以期还原事件始末。

该知情人士还透露,董洁原本一直等着再重新谈条件,结果这几天婚变一石激起千层浪,双方互发声明指责对方并自揭家丑,目前看来,除非双方冷静下来谈妥离婚条件,恐怕就要走司法程序才能离婚。 其实不止董洁潘粤明夫妇,娱乐圈的许多其他夫妻在离婚后也都一改恩爱的形象。从谢霆锋张柏芝到孙楠买红妹,再到如今的董洁潘粤明,人们很难理解,为什么分手之后一定要相 互抹黑呢,和平分手有多难,为什么那么多明星选择了分手做仇人。 3.报道思想 现在每个明星身后都有一个团队,他们的职能是公关。各种声明也充满了学问,背后是公关团队的比拼。董洁和潘粤明的各自声明发出后,很多公关公司的工作人员都评价这两份声明都非常失败。 北京一公关公司的刘总,她分析董洁与潘粤明的声明后表示: 其实分手这件事,本来是私事不需要向外界交代,但明星作为公众人物,需要向外界告知一下,声明的目的只是为了告知事实,而不是对骂。他们俩的这个声明,根本就是在互相指责,甚至不惜主动出卖隐私,女的把男的说过什么私话写出来。男方把家里的财政大权交代了。这不是逼着大家议论你们? 她表示因为这份不成功的声明,可能会导致分手事件更加恶化: 说白了,分手现在已经不是什么惊天大事了,交代一下我们分开了就算过去了,但现在他们互曝隐私,引得大家去继续追,事件更加恶化,最受伤的是孩子。 而对于明星生子不论何时,都是娱乐圈的一大话题:

广告文案写作方法及如何撰写电视广告文案

广告文案写作方法及如何撰写电视广告文案 作者:佚名 广告文案写作方法及如何撰写电视广告文案 广告文案写作的条件包括广告运动策略把握、广告表现内容的研究及其目的性选择、消费对象的研究和确定、写作主体相关素质的辩证具备。 A、广告运动策略把握 广告策略对文案写作的制约 广告运动的发展过程由许多个环环相扣的过程连缀而成。在这些环环相扣的过程中,广告战略是广告整体运动的宏观指导,广告策略是广告运动进行阶段性活动和单个广告活动的具体的行动纲领、行动方式的界定。广告战略和广告策略,都对广告文案写作起着决定性的指导和统摄作用。在动笔撰写文案以前,文案人员要思考以下问题: 1.广告活动的信息内容是什么——是企业,是产品,还是服务? 2.广告主广告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扩大企业知名度,增加产品的美誉度,还是直接配合产品的促销活动作销售促进? 3.广告活动的目标受众或目标消费者是谁——他或她有哪些群体特点、个性特征?他们的生活方式、消费形态、文化素养、阅读或接受外界事物的特点是什么?

4.广告文案的作用在整个广告活动中是什么——品牌构造?观念形成?功能显示?附加价值的体现? 5.广告文案的传播媒介是什么——是凭借阅读的报刊,是只诉诸于听觉的广播,还是视听两便的电视?新型的网络? 6.广告媒介组合和媒介运用策略中的时间、版面规定怎样——平面广告是多少版面、什么时间?户外广告是什么地段、什么媒体?电视广告是多少时间、什么时段、针对哪个区域? 7.广告文案的交稿和发布时间——在广告策划和广告计划中,广告文案的完成时间与发布时间是何时? 文案人员的广告策略把握 产品:桑塔纳2000型。广告公司:上海奥美公司。下文说明了广告策略与广告制作(包括广告文案、美工设计等)的重要关系: 在创意发想这套平面稿时,我们自始至终提醒自己要策略性地思考,不要离开“策略”允许的范围,因为广告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销售。“WESALE,ORELSE”(DAVIDOGILVY语)。幸运的是我们有了个良好的开端:在策略的制定上,我们锁定上海桑塔纳2000的目标对象是受人尊重的成功人士,他们已在某个方面取得了成功,而且正企望获得更大的进展,他们雄心勃勃,踌躇满志。面对这样的目标对象群,我们该怎样来沟通呢?

电视专题片分析

电视专题片分析 电视节目分析的写法! 考试时一般会给出一段或者一期电视节目,比如一期《艺术人生》,《新闻调查》,或者一段电视散文,记录片等等。写评论文章的时候可以参考以下思路写: 第一部分:先写对给定的电视栏目的总的认识看法。比如分析某期《新闻调查》,就要先谈一下对这档栏目的整体看法和认识,包括栏目的层次定位、受众定位,栏目的整体特点等等。大约写200字左右。 第二部分:写针对给定的这一期节目的看法。比如这期《新闻调查》的话题是关于全国的文明城市评选活动的相关报道,可以谈一下对这个话题的选择、定位、深度、特点等的总的看法,可以评价本期节目是否能够做的符合栏目的要求,又是否有价值。 第三部分:从以下四个分析角度中选择一个自己认为突出的并且能够有话说的方向,明确的给出自己的观点,并且结合节目的具体内容细节,展开分析论证。这类似于电影评论的要求。(具体的方向选择,可以参考专帖《电视栏目分析》!) 1·节目内容。 2·节目的编导策划的结构。 3·节目的主持人的表现。 4·节目的制作,就是技术特点。 从中选择一个方向为主,切忌贪多,要集中有限的笔墨深入展开分析一个方向。 第四部分:再次结合栏目的整体定位进行总结。 电视节目分析范文 题目:观看专题片《千年沧桑》第二集,并对此片作出分析,1000字左右。 跨越十一世纪 ——浅评电视专题片《千年沧桑》作者:山东有线电视台钱景芝 电视专题片《千年沧桑》的第二集把十一世纪时世界的样子缓缓的呈现在我们面前,这部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专题片以深邃的主题、精美的镜头,一下子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远古的时代是古雅的,又是沉重的。而人类的先进文明,也就在这样的历史传承中慢慢堆积呈现了。所以在这期节目里,我们看到听到的历史面貌,既是厚重的,又是灿烂多姿的。本片的编导作者自然贴切的调动多种电视表现手段,让这个主题的表达更加充分和出色。 一、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本片所有的素材都是为了表现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一主题,为了使观众理解的更加清晰明白,全片重点采用了解说词加画面的表现手法。全片要表现的是十一世纪一个世纪的文明,时间跨度大,于是又细分为分为:文明、宗教、科学、经济四个方面来分别阐述,每一个素材的指向性都很强,如经济方面的中国的四大发明,欧洲基督教的兴起等。 同时为了增加叙事的真实性,本片采用了多种手法:1、人物扮演:找一个人来扮演孔子,给观众更直观的感受。为了更好的表现对外战争的残酷性也是采用了扮演的手法,增强视觉的震撼力。2、图配乐:在介绍《清明上河图》的时候,单纯的介绍一副作品容易使观众产生疲劳感,为此给它配上舒缓的乐曲,琴声悠悠把观众带入那个国泰民安的世界。3、权威人士说明:为了更好介绍北宋的文化,请了王渝生研究院等来介绍这方面的文化,增强了认同感、权威性。4、脸谱化:选取有标志性的道具去表现,如为了表现北宋的繁华选用开凿大运河这样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物来表现。5、动画制作:为了使画面更形象生动,在介绍伊斯兰教、基督教等这些相对比较抽象的文化的时候还采用了动画制作来表现。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表现人类文明进步这一主题,以上这些叙事手法使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的文化历史类专

广播电视作品分析文本资料复习进程

广播电视作品分析 美国电视节目概述 电视节目的四分法 在美国电视行业中,栏目的分类完全采用一种实用主义的方法 Action/Adventure 动作与冒险类 Cartoon 卡通 Children 儿童节目 Comedy 喜剧 Drama 戏剧 Game Show 游戏(滑稽综艺节目) News 新闻 Reality 真实探险类 Science Fiction 科幻 Soap Operas 真人秀 Talk Shows 脱口秀 电视节目的简单四分法 1.普通新闻(以晚间新闻为核心的常规新闻播报、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和特别报道等) 2.娱乐性新闻(由新闻部门制作并以制造收视率为主要目的的其他新闻类节目) 3.非虚构娱乐节目(包括谈话节目、游戏节目、综艺节目等类型的各种电视剧以外的娱乐性 节目) 4.电视剧(所有戏剧性节目,包括电视电影) 体育节目、纪录片、科教节目、生活服务节目等 用新闻娱乐公众 美国电视中,早间节目与黄金时间新闻杂志最大的共性在于 1.它们都是由新闻部制作的娱乐节目 2.它们都是杂志型栏目,即在一次节目中分出若干板块,分别讲述一些互相没有关联的故 事 《今天》(Today)、《早安美国》(Good Morning, America)、《60分钟》(60 Minutes)、《20/20》 等代表性节目 在电视中谈话 夜间谈话节目在形式上变化不大,但在内容和主题方面有很大的突破 早期的夜间谈话节目内容主要集中于娱乐界新闻和生活琐事,追求娱乐性和戏剧效果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夜间谈话节目越来越向严肃和敏感的时事话题靠拢,甚至逐步以这类话题作为主题内容 综艺还是游戏 上个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这类滑稽综艺节目成为电视中最热门的类型。 当前,目前唯一真正有影响的综艺节目,是NBC的《周六夜直播》(Saturday Night Live) 历史上第一种让大众着迷的单纯电视娱乐形态是所谓的“益智节目”(quiz show) 1955年,CBS推出了一档高额奖金的智力竞赛节目《64000美元问题》(The $64000 Question) 此后,CBS制作了派生节目《64000美元挑战》(The $64000 Challenge) NBC 仿效《64000美元挑战》制作了《21点》;类似的节目还有《大惊讶》(Big Surprise)、《高额经费》(High Finance)等 “真实”的游戏

《小英雄雨来》文本解读

小学语文第八册《小英雄雨来》文本解读 《小英雄雨来》节选作家管桦写的同名中篇小说,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由于本班的学生对抗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重大灾难的知识不多,所以学生对人物品质的感悟不透切。在讲新课前,先借助预习,收集资料等方法引导学生加深对人物品质的理解。 一,课前收集资料,加深对人物的认识。 本课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小英雄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勇敢地同日本鬼子作斗争的故事,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地品质。我在讲课前,首先布置学生收集和阅读关于抗日战争的资料,例如:抗日战争发生的时间,战争对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战争结束的时间。让学生初步知道哪些是正义之战,哪些是侵略战争。并要求学生通过预习,了解课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时期,知道雨来的做法是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结合课文要求收集,抗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的灾难的资料。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对我国的侵略,给我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这一部分资料主要是让学生知道战争的残酷。因此,除了收集抗日战争的有关资料,还可以收集其它战争的资料。只要是反映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都可以。指导学生收集阅读这些资料,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收集资料形式可多样化,如图片、音像、文字等都可以。收集资料的方法:可以上网、阅读课外书、看电视、电影。 二,课中应用资料,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讲新课前预习的资料在讲新课时及时运用,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描写战争及日本鬼子凶狠的句子,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如第十自然段中雨来刚到堂屋,见十几把雪亮的刺刀人前后进来,他撒腿就往后院跑。背后咔啦一声枪响,有人大声叫道:“站住!”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这一系列动作的描写。体现出战争的残酷,日本鬼子的凶狠。这时候,我正确的引导,再让学生交流,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使学生充分体会战争的可怕。还有,在日本鬼子与雨来的对话的过程中,“谁给你的?”“捡来的!”“不再害怕!小孩,皇军是保护你的!”“我

电视综艺栏目策划范文3篇

电视综艺栏目策划范文3篇 一、对现今电视媒体环境的认知 1、综艺节目的内容走向,越来越低俗粗鄙,从整人风到八卦风。电视节目为了吸引观众,不得不做洒狗血的单元内容,来换取收视率。 2、电视真人秀节目形式越来越多样,受到观众的追捧喜欢。 二、前提描述 虽然电视媒体的环境让许多人感到相当诟病,不过,还是有制作单位坚持做出适合阖家观赏的优质节目。另外,在《广电人市场研究》中也指出,从收视率的数据来看,被评为优良节目的收视率未 必低于被点名的不良节目。因此,节目的制作,不必为了冲刺收视 率而下血腥的猛料。 本策划案希望提出一个能够阖家观赏的电视真人秀节目,一个就像“阅听人监督媒体协会”说的,父母亲跟子女一同观赏的节目。 三、创意来源说明 日本电视节目常有许多帮助完成梦想与任务的节目,或者是征选明星的节目。 四、创意电视节目策划案 (一)节目名称:玛丽圆梦录 (二)节目宗旨 本策划案,是要提出一个让当下年轻人有机会去实现梦想的节目,同时,让人们了解到有些梦想,是不那么容易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是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或者是遭受失败的挫折,李年轻人寻找 失去的梦想,也借此了解到究竟这个梦想适不适合自己。另外,希

望这个节目能够鼓励年轻人寻找失去的梦想,也能得到观众甚至是 整个社会的支持与鼓励。 (三)节目形态 每个星期播出一次,每个企划的播出集数,会依照不同企划的职业性质与衡量进行。 2、报道参加企划职业主题的入围者。 3、呈现参加者训练的完整过程。 4、节目每进行到某个段落时,回到节目现场,让主持人与特别 来宾对于参加者的表现进行讨论,也让观众缓和一下情绪。 (四)受众范围 节目的受众范围广大,喜爱追求梦想或者喜欢看别人追求梦想的,不分男女老少,都是本节目的受众群体。 (五)诉求方式 (六)节目播出时段 每周日晚八点钟播出 (七)节目长度 总长度;90分钟 (八)预期效果 近程目标:让观众了解许多工作的真正性质。 中程目标:带领观众了解这些工作的甘苦,以及要投入这些工作必备的实力与训练,进而从对工作的深入认知,了解自身是否合适 从事这项行业。 远程目标:带动整个社会的所有人,都能寻找失去的梦想。 (九)表现大纲:以第一期为例(梦想成为新闻主播)

基层电视台如何做好新闻作品的创优

摘要:基层电视台新闻节目是电视媒体报道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承担着宣扬我党政策和方针的重要责任。但是基层电视台由于受资金和人员的限制,往往在新闻作品中存在定位不准、优秀作品不多等问题,需要进行不断探讨。本文就是对基层电视台如何做好新闻作品的创作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员能够有所启示。 关键词:基层电视台;电视媒体;新闻作品;创优 基层电视台必须要严格的保障新闻作品的质量,使得新闻作品能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能够得到基层群众的认可。基层电视台不仅要及时对上级的政令进行传达,同时,还需要对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发展做出贡献,使得新闻作品能够具有地方特色,真正的为人民群众服务,将新闻传播的重要意义充分展现出来。所以,对于基层电视台如何做好新闻作品的创优进行深入探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我国基层电视台新闻类节目面临的现状分析 (一)电视新闻类节目官气太重 基层电视台新闻类节目承担着传播我党政策和方针的重要责任,也是基层电视台影响力和感染力的重要体现,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基层电视台想要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站稳脚步,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就必须要保障新闻作品的质量,增强基层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吸引力。对于我国基层电视台新闻类节目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很多新闻作品往往围绕领导转,群众镜头不多。新闻节目官气太重,不接地气,导致群众不爱看。这是目前基层电视台,尤其是偏远地区基层电视台新闻节目存在的最大问题。 (二)电视新闻作品的内容和报道形式多元化 现如今是信息的时代,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不仅对于一些国家大事有所关注,对于民生新闻更是如此,这样我国基层电视台新闻作品内容也是多元化呈现的,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方面的新闻内容。而且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速度很快,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报道形式也是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人民群众对于电视新闻作品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以往地方电视新闻作品主要是采用说教的形式,没有故事,缺乏细节,有的甚至不注重同期声的应用,导致新闻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较低。所以,我国基层电视台需要积极的找寻新闻作品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性、有目的性的进行改善,从而使得新闻作品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需求,扩大基层电视新闻作品的影响力,将其具有的重要作用全面展现出来[1]。 二、基层电视台新闻作品的创优途径 (一)从我国基层群众的利益出发 1、坚持走群众路线 对于基层群众而言,大家更多是关注与自身日常生活、工作,与人民群众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这也是新闻的接近性特征所决定的。许多看似平常的民生新闻,因为发生在基层群众身边,所以要远比那些重大的国际新闻更加具有吸引力。基层电视台的记者需要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与人民群众有近距离的接触,要善于从基层群众中挖掘新闻亮点,创建具有基层地方特色的优秀的新闻作品[2]。 新疆阿克苏地区电视台就是一个基层电视台,近年来在新闻作品的创优上紧紧抓住坚持走群众路线,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这个原则,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如新闻中心创作的《千万富翁送四个儿子上维稳一线》、《70岁农村老太的t台首秀》、《爸爸陪我当村警》等新闻作品,都是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故事。既反映了基层群众思想变化,又反映了新疆维护稳定和去除宗教极端化影响的主题。这些新闻不但群众喜闻乐见,而且在全疆广播电视新闻优秀作品评选中均获得一、二等奖。其中长消息《千万富翁送四个儿子上维稳一线》,讲述了一位普通的维吾尔族商人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心中,不顾危险,毅然把自家的四个孩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