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核工程2

核工程2

核工程2
核工程2

核工程报告<6>

五、快堆

快堆分为回路式和池式快堆。主要是快中子与U-235产生裂变反应,因此快堆燃料中U-235的含量比较高,约20%左右。有些快堆只是为了发电,也有一些增殖快堆,不仅发电也进行燃料增殖。

(1)回路式快堆

回路式快堆含有三个回路和一个中间热交换器,一、二回路流体为液钠,三回路为轻水。其示意图如下。快堆与压水堆最大的区别是:(1)快堆主要适用的是快中子反应,而压水堆是热中子;(2)快堆的冷却剂为液态钠,而压水堆为轻水;(3)环路数目不同,快堆有三个,而压水堆只有两个。

快堆三个回路特点:一回路中流体为液态钠,沸点比较高,则一回路参数为高温低压,压力约为0.16MPa,堆芯进口温度为360度,出口温度是530度;二回路流体也为液态钠,参数也为高温低压;三回路的压力一般在8-9MPa,其中高压的水在管内流动,低压的液Na 在管外流动。

快堆之所以设置二回路的原因是:

——防止蒸汽发生器换热管断裂,水大量冲入堆芯,瞬间将快中子慢化为热中子,是裂变效率在极短时间内迅速增高,达到超临界状态,导致堆芯熔化。

——液态钠中的Na-23在堆芯中受到中子照射,变成Na-24,其放射性很高,二回路将一回路和三回路隔开,具有放射性屏蔽作用。

(2)池式快堆

池式快堆相当于将回路式快堆的泵体和热交换器放入池中,如下图所示。池中隔板将池子分为热腔室和冷腔室,循环泵将冷腔室中冷Na打入堆芯,吸热后进入热腔室,热Na流经热交换器将热量传递给二回路,然后进入堆芯人口,继续循环。

回路式快堆的特点:

——结构简单,造假低;

——安全性低,易发生LOCA事故。

池式快堆的特点:

——安全性高,主要原因是:1、池子中液Na体积大,总热容较大,发生事故时,反应堆温度上升慢,有较长的富裕供操作员调节;2、一般没有LOCA事故,设计时池式容器含有百分之一万的余量,使其不容易破坏。

(3)快堆发展

世界上共有21个快堆,主要是美国、法国、俄罗斯和日本。

——美国1946年建立了第一台快堆,目前实验堆型有EBR1型和2型快堆

——法国试验堆比较著名的是狂想曲,为回路式快堆,已经停掉;现在建的为凤凰堆和超凤凰堆,为池式。

——俄罗斯BN600MW,成本较低,为实验堆,商业化的示范堆BN800MW。

——日本常阳实验快堆,不发电;95建的文殊菩萨快堆用来发电,出现流质振动导致热电偶壳管断裂,Na泄漏事故。

快堆特点:

——造价低,液态Na贵;

——冷却剂Na易发生Na火反应,易发生管子破裂造成Na水反应;

——换料时需氩气保护;

——工艺较复杂。

第七章压水堆核电厂的安全分析与辐射安全

7.1压水堆核电厂的安全分析

核安全的最高目标是辐射安全,即工作人员、居民和环境免遭放射性危害,辐射照射保持合理可行的尽量低水平,在正常和事故下,放射性剂量水平低于规定限值。

为了实现核安全的最高目标,又设定了如下核安全技术目标:充分的安全余量防止事故

发生;确保严重事故发生概率极低;在事故下放射性危害极小。

核电厂在技术上从三个方面控制核安全,即核安全的三要素:

(1)反应性控制,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证核反应堆能及时停堆,使核反应中止。重要的措施有:确保反应性负反馈设计;核反应堆有两套独立的停堆系统;失水事故时,安注系统注入含硼水等。

(2)堆芯冷却,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证堆芯的冷却。重要的措施有:正常运行时,保障蒸汽发生器的热阱功能;机组停运时保障余热排除系统的功能;泵停运时,依靠泵的惰转及自然循环使一回路有足够的流量排出堆芯剩余功率;失水事故时,保障安注系统投入。

(3)放射性物质屏蔽和包容,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障放射性射线屏蔽,无放射性物质泄漏进环境。重要的措施有:在正常运行时,对一回路冷却剂中的放射性物质采取净化;安全壳保持负压;保障放射性物质的四道屏障的结构完整,所谓四道屏障分别指:燃料芯块、燃料包壳、一回路压力边界和安全壳。

为了使核安全的三要素得到保证,核电厂的设计提出了四种概念的安全性,即:

(1)固有安全性,即核反应堆固有安全特性。例如负温度系数、负空泡系数属于此,其含义是:堆芯温度的异常升高或冷却剂的汽化导致核反应堆自动引入负反应性,使反应堆功率下降,阻止堆芯温度进一步升高。具有负温度系数的核反应堆,其反应性的控制易于实现。核反应堆设计中,要求有充分的固有安全特性。

(2)非能动安全性,即依靠自然力如重力、惯性力等自动实现安全功能,获得极大的可靠性。如自然循环排出余热,重力使安全棒下落,依靠泵的惰转维持一回路泵停运后的足够流量来排出余热等。现代先进型核电厂大量采用非能动安全技术。

(3)能动安全,即依靠能动部件实现安全功能。能动部件存在失效的可能性,为了确保能动部件的可靠,核电厂往往采用冗余原则、多样性原则、独立性原则,防止共因失效、失效传播,确保核电厂安全。

(4)后备安全性,即提高安全余度、多层次纵深防卫的原则。例如为了防止核电厂失去外电源,核电厂有两套独立供电电网,三套独立柴油发电机组,此外还有多套蓄电池组。核电厂在整体安全上则采用纵深防御原则,设有五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确保核电厂的设备精良;有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周密的程序,严格的制度和必要的监督,加强对核电厂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防止故障发生。

——第二道防线:加强运行管理和监督,及时正确处理不正常情况,排除故障。

——第三道防线:设计多层次的安全系统和保护系统,防止设备故障和人为差错酿成事故。

——第四道防线:启用核电厂安全系统,加强事故中的电站管理,缓解事故。

——第五道防线:厂内外应急计划,努力减轻事故对居民的影响。

此外,核电厂还具有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地震、海啸、热带风暴、洪水等自然灾害时,厂区附近发生堤坝坍塌、飞机坠毁、交通事故和化工厂事故时,反应堆能安全停闭,保持结构完整,无放射性物质泄漏。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说明核电是一种安全能源。核电的安全性可以通过概率安全分析来定量描述。核反应堆最严重的事故是堆芯熔化事故。

大亚湾核电厂的压水堆的堆芯熔化概率为2×10-5/堆年,对1台压水堆来说,5万年才有可能发生1次这样的事故;对5万台压水堆来说,1年才可能有1台发生这样的事故。按目前世界441台机组来说,100年才有1台机组发生堆芯熔化事故。所以压水堆发生严重事故的概率极其低。

7.2 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与三里岛核电厂的比较

三里岛核电站事故堆型为压水堆(固有安全好),其反应性为负反馈,有安全壳。事故的后果是无人伤亡,由轻微放射性物质释放。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堆型为石墨水冷堆(固有安全差),其反应性为正反馈,无安全壳。事故的后果是有29人伤亡,同时有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

比较说明作为中国核电开发基本堆型的压水堆具有相当高的安全性,不可能发生切尔诺贝利核电厂那样的灾难。

7.3核电厂的辐射安全

辐射对生物的伤害有如下几种形式:

——能量传递给生物分子或原子使其电离和激发;

——使生物分子链断裂产生基因变异;

——使水分子变化产生自由基及活化分子(如H, OH, H2O2H2O+ 等辐射产物)损害生物分子。

表示辐射的损伤能力的物理量有:

——照射量:反映射线电离能力,表示为X=dQ/dm,其中dQ为单位电离电荷,dm为吸收物质单位质量,X的单位为伦琴;

——吸收剂量:反映射线被物质吸收的能量,表示为D=dE/dm,其中dE为物质吸收的单位能量,dm为吸收物质单位质量,D的单位为拉德;

——当量吸收剂量:反映辐射对人体的伤害,表示为H= Q D N,其中Q为不同射线品质因子,N为修正因子,对于外照射N=1,而对于内照射N>1 ,H的单位为雷姆

或希沃特(Sv)。

辐射的屏蔽用水、混凝土、硼和铅等物质。水是优良的中子和屏蔽材料,所以核电厂乏燃料的操作都是在水下进行。硼是阻挡中子的优良材料,铅等大比重致密物质是屏蔽射线的优良材料。混凝土中含有结晶水,有的还掺有硼和铅,所以混凝土也是辐射屏蔽材料。压水堆的安全壳是用壁厚1米左右的钢筋混凝土构成的,所以有很好的屏蔽功能。

国家核安全局、地方环保部门及核电厂自身对核电厂内外进行实时辐射监测。定时或定期对厂区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进行测量和管理,对核电厂内外的大气、土壤、水体进行放射性核素的抽样检测。

宇宙万物是核反应的产物,所以宇宙中和地球上到处都存在放射性射线。在地球的高本底地区当量吸收剂量高达3.7mSv/年;人们从砖房中受到的当量吸收剂量达0.75mSv/年;从宇宙射线,0.45mSv/年;从水、粮食、蔬菜、空气,0.25mSv/年。因为这些剂量远远低于人体承受限值,所以对人体没有产生任何影响。由下表可知,大压湾核电厂的运行对周围居民的辐射剂量仅为0.018mSv/年,远远低于国家和国际标准限值,所以我们对核电厂的核辐射问题无须任何担心。

第九章核电厂的核燃料管理与核燃料循环

9.1 压水堆核电厂核燃料管理

核电站投产堆芯首次装料时,有三种不同富集度的燃料组件,分别是1.8%,2.4%和3.1%。因为堆芯沿径向中子注量率的分布是中间高外侧低,为了提高堆芯平均功率密度和充分利用核燃料,采取按富集度不同分区装料和局部倒料的燃料循环方式,即堆芯的四周由52个富集度为3.1%的燃料组件组成第3区,内区则混合交错布置52个富集度为2.4%和53个富集度为1.8%的燃料组件,组成第2区和第1区。换料时卸出第1区的乏燃料组件,外围的组件向内部区域倒换,新加入的燃料组件放在第3区。采用这样的燃料分布方式可以展平堆芯功率,获得较高的燃耗深度,提高核燃料的利用率。每年更换约1/3燃料组件,称为一个燃料循环。

从第二个循环开始,新装入的燃料组件的富集度为3.25%,高于首次装料,这是因为运行一段时间后堆芯内积累了一些吸收中子的裂变产物,需要增加正反应性储备。

当反应堆需要换料时,需要设备有换料机,反应堆水池,乏燃料水池传输通道及其它相关设备。

反应堆水池位于反应堆厂房内,它分为两个部分:(1)换料腔,该水池位于反应堆压力

容器的正上方;(2)堆内构件储存池,该水池与换料腔相连。这两个水池之间用气密封挡板隔开,可单独进行充排水。机组正常运行时,反应堆水池是不充水的。

乏燃料水池位于燃料厂房内,它分为四个部分:(1)燃料输送池:池底有一个连接燃料厂房和反应堆厂房堆内构件储存池的传递通道,送入燃料输送池;(2)乏燃料贮存池:他可以存放13/3个堆芯的燃料组件,这些燃料组件被分放在20个格架内。其中有5个格架各可存放30个燃料组件,有15个格架各可存放36个燃料组件,总共可存放690个燃料组件;

(3)乏燃料运输装罐池:乏燃料在该池被装入运输用的铅罐内;(4)燃料运输罐冲洗池:与乏燃料运输罐装罐池相邻,但不相通,燃料运输罐在该池内进行冲洗。

换料水箱被安装在反应堆厂房外面,四周设有钢筋混凝土围墙,事故下可包容水容积。

9.2 核燃料循环

核燃料循环如上图所示,流程如下:

(1) 进行铀矿石的开采;

(2) 铀矿石送到铀精炼工厂得到U 3O 8;

(3) U 3O 8送入转换工厂变为气态的UF 6;

(4) 对气态的UF 6进行浓缩,得到浓缩铀;

(5) 将浓缩铀送入元件制造厂,加工成燃料组件;

(6) 燃料组件送入核电厂作为燃料,同时产生放射性废物;

(7) 乏燃料送入后处理燃料厂,处理得到的放射性同位素用于工业、医疗和农业,放射性废

物放于放射性废物库,含有可裂变的Pu-239、U-235乏燃料送入转换工厂加以利用。

9.3 铀矿的勘探、开采和加工

铀在自然界中以四价和六价两种价态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尼日利亚、哈萨克斯坦、加拿大、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南非、美国、纳米比亚等国。

铀矿石加工可归纳为下列几个生产步骤:1)矿石准备;2)矿石浸出;3)铀的提取;4)沉淀出铀化学浓缩物。 酸法浸出时,铀矿物与硫酸起化学反应:

八氧化三铀俗称黄饼,几乎没有放射性。

9.4 富集铀的生产

(1)气体扩散法

O

H SO UO SO H UO 242423+→+

气体扩散法是利用U235和U-238的原子直径不同,而将其分开的方法。经过类似过滤筛的膜层,小的原子容易通过,而大的则不易通过,经过反复过滤,可得到富料流。原理图如下:

(2)离心机法

离心机分离法是比较现代的方法,离心机的转速为8万转/分,利用离心力将不同分子质量的分子分离。

在1大气压下,56℃时升华为气体还原成UO2。

9.5 陶瓷型燃料芯块的制造工艺

从二氧化铀粉末制造芯块采用类似一般陶瓷的制造工艺,主要工序包括:

(1)制粉:粉末的粒度越细,越容易烧结成高密度的芯块

(2)压坯:在含少量氢气的氩气气氛中,将二氧化铀粉末装入具有碳化钨衬里的压模

(3)烧结:生坯在烧结前须置于专用炉(或连续烧结炉的预热段)内加热至400~,并

保持数小时后,以去除粘结剂和润滑剂。炉内应通入湿氢气(或裂解氨)或二氧化碳,把从有机粘结剂分解出来的碳分氧化掉,以免芯块含碳量过高。

(4)研磨

9.6乏燃料的后处理

裂变燃料(包括未分裂和新产生的),一部分可用作辐射源的某些放射性裂变产物,另

一部分为高放射性废物(锕系核素)。轻水堆乏燃料组成如下:

9.7放射性废物处理

——世界上存在的各种物质无一不带有放射性。放射性废物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被放射性核素污染,其放射性浓度或放射性比活度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废弃物。

——放射性废物可分为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类。

——为使放射性废物变成适于往大气、水体排放或作最终处置的状态所实施的工艺过程称为放射性废物处理。

——为使放射性核素在衰变到对人类无危害水平以前保持与生物圈隔离所采取的措施称为放射性废物处置。

放射性废物固化

——原则是,一切废物在处理前必须转化为某种稳定、牢固、惰性的固体形态,以避免由于自然过程而可能造成的放射性核素的迁移或弥散,从而实现与生物圈隔离的最终处置。

——将废液转化为固体的工艺称为固化,其中沥青固化和水泥固化是当代工业规模固化中等水平或低水平放射性废液的主要方法;玻璃固化是固化高水平放射性废液的常用方法;其他固化方法尚处于开发研究阶段。

下图为法国马库尔工厂的高放废液连续玻璃固化流程原理图:

9.8 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置

——反射性固体废物处置的目标是,将经过预处理的放射性气态或液体废物,有控制地向大气或天然水体排放,使之稀释至对人类环境无害的水平(接近本底值),净化处理残留物则转化为固体另行处理。消除放射性固体废物对人类环境危害的有效途径是,将废物与环境长期或永久地隔离,不再回取。

——各种地层处置方案须依赖能阻滞和延缓放射性核素迁移的多重屏障,来防止它们过早地(指未充分衰变前)侵人生物圈。这些屏障包括废物体,废物包装容器,回填材料和地质体。

核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

核技术与核安全 核动力技术的核心是反应堆技术,反应堆可用来发电,供热,驱动运载工具等.反应堆还可以产生大量中子,故在有些核技术应用中亦可利用反应堆作为中子源,或利用反应堆中子做活化分析,生产放射性核素等."核能工程与技术"和"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也是"核科学与技术"之下的二级学科. 实际上核技术与核物理是密不可分的,这两个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是互相依托,互相渗透的.同时,作为核探测技术和射线应用技术的基础,研究各种射线和荷能粒子束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其相互作用既可以产生物理的变化,也可以产生化学的变化,还可以产生生物学的变化.相应的研究构成了辐射物理学,辐射化学和辐射生物学的主要内容.在核技术的应用中还经常要对放射性核素进行分离,或用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这属于放射化学的范畴.因此,核技术及应用这一学科与核物理学,辐射物理学,辐射化学,放射化学等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其中辐射物理往往也被纳入核技术的范畴内.近年来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相应地又产生了医学物理,核医学等学科.另一方面,核技术的研究经常涉及大型仪器设备的研制,其本身又是物理,机械,真空技术,电子学,射频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成像技术等多种学科和技术的综合.故此核技术充分体现了多种学科的交叉这一特点,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重要的高技术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核技术开始大规模地应用到国民经济之中,形成了许多新兴的产业,如辐射加工,无损检测,核医学诊断设备与9放射治疗设备,同位素和放射性药物生产等.据统计,美国和日本的国民经济总产值(GDP)中核技术的贡献约占3%~4%.美国核技术产生的年产值约为3500亿美元,其中非核能部分约占80%. 现代很多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都是与核技术的贡献分不开的.仅以诺贝尔奖为例,1931年美国科学家劳伦斯发明回旋加速器,为此获得了1939年诺贝尔物理奖.1932年英国科学家Cockcroft和Walton制造了第一台高压倍压加速器并用其完成了首次人工核反应,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此外还有八项诺贝尔物理奖和化学奖是利用加速器进行实验而获得的.在探测器方面,威尔逊因发明云室探测器而获1927年诺贝尔物理奖,其后布莱克特因改进威尔逊云室实现自动曝光而获1948年诺贝尔物理奖,鲍威尔发明照相乳胶法并用其发现π介子而获1950年诺贝尔物理奖,这之后格拉泽因发明气泡室使粒子探测效率提高1000倍而获1960年诺贝尔物理奖,阿尔瓦雷兹因改进气泡室并用其发现共振态粒子而获1968年诺贝尔物理奖,沙帕克因发明多丝正比室和漂移室而获1992年诺贝尔物理奖.在核分析技术方面,1948年美国科学家利比建立了14C测年方法并为此获得了1960年诺贝尔化学奖,穆斯堡尔因发现穆斯堡尔效应而获1961年诺贝尔物理奖,布罗克豪斯和沙尔因发展了中子散射技术而获1994年诺贝尔物理奖.核技术对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由此可见一斑.由于核技术为多种学科的基础研究提供了灵敏而精确的实验方法和分析手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竞相建造与核技术密切相关的大型科学工程,如大型对撞机,同步辐射装置,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散裂中子源,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反应堆,大型放射性核束加速器等,其造价动辄数亿美元乃至数十亿美元.美国能源部2003年11月发布研究报告"未来科学的装置",列出了今后20年重点发展的28项大型科学工程,其中基于加速器的有14项,占了一半.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建造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合肥同步辐射装置等大科学工程,辐照和放疗用电子加速器,大型集装箱探测装置,辐射加工和同位素生产等也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 1 在工业中的应用 核技术的工业应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辐射加工.辐射加工利用60Co源产生的γ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照射物料,可引起高分子材料的聚合,交联和 1

核工程与核技术概论试题

核工程与核技术概论试题 第一章 1.核电与火电相比有哪些优势? 2.先进核电的四个评价标准是什么? 3.第三代核电与第二代核电相比有哪些本质上的区别? 第二章 1.衰变、放射性、半衰期的定义分别是什么? 2.锕系核素的定义、来源以及特性分别是什么? 3.核反应的定义是什么?分别列举出核裂变反应、核聚变反应、中子吸收反应的例子各一例。 4.热中子的定义及特征分别是什么? 5.中子与物质有哪几种作用形式。 6.举出三种中子慢化剂。 第三章 1.天然铀中,U235的含量是多少? 2.为什么要发展快中子反应堆? 3.列举三种易裂变核素与三种可裂变但难裂变核素。 4.为什么核裂变反应终止后,核反应堆还需要继续冷却? 5.列举三种核反应堆冷却剂。 6. U238吸收中子后最终演变成什么? 7.列举三种核反应堆控制材料。

第四章 1.大亚湾压水堆中,进行核裂变反应的是哪类中子?慢化剂是什么?冷却剂是什么?一、二回路的温度与压力分别是多少? 2.压水堆包容放射性物质的四道屏障是什么? 3.压水堆的专设安全设施有哪些?这些专设安全设施主要针对的是哪种事故? 4.压水堆一回路压力边界主要由什么构成? 5.压水堆一回路有哪四个主要设备? 6.压水堆堆本体有那四个主要组成? 7.大亚湾压水堆堆芯有盒燃料组件?每盒组件有多少燃料棒?燃料棒内芯块是什么材料?包壳是什么材料?包壳材料高温下与水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第五章 1.沸水堆与压水堆有哪些区别? 2.重水堆与压水堆有哪些区别? 3.切尔诺贝利反应堆是什么堆型?它在哪些方面与沸水堆、重水堆分别有相似之处? 4.高温气冷堆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5.快堆为什么用Na做冷却剂而不用水?Na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快堆为什么有三个回路? 第七章 1.核安全的最高目标是什么?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导论

专业导论2012 核 工 程 与 核 技 术 姓名:张朝平 班级:双核二班 学号:201206020212 时间:2013-1-3 摘要从应用的角度讲,核技术主要包括射线和粒子束技术与放射性核素技术。前者主要包括核分析技术、辐射加工与离子束加工、无损检测、工业核仪表、核医学成像、肿瘤放疗和辐射诱变育种技术等;后者则主要包括放射性核素测年、放射性核素示踪和放射性药物。射线和粒子束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核技术的物理基础,粒子加速器技术和核探测技术是核技术的主要支撑技术。本文介绍了上述各技术领域的发展,并介绍北京大学的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工作。关键词核技术;应用;粒子加速器;核探测技术;射线;粒子束;放射性核素中图分类号 TL5;TL8;TL92;TL99;O571.3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核科技工业发展需要的,能在核技术及相关专业领域从事研究、设计、生产、应用和管理等的专门人才。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能够适应核技术各个方向发展的基本需要;同时应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知识,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素质要求: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健全的法治意识、诚信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和文字、语言表达能力,了解历史和世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适应社会发展与进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合作意识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进取精神。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有科学精神和奋斗意识。 ●能力要求:

核技术应用习题答案

习题答案 核技术及应用概述 1、核技术是以核物理、核武器物理、辐射物理、放射化学、辐射化学和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为基础,以加速器、反应堆、核武器装置、核辐射探测器和核电子学为支撑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现代技术学科。 2、广义地说,核技术可分为六大类:核能利用与核武器、核分析技术、放射性示踪技术,辐射照射技术、核检测技术、核成像技术。 3、主要是利用核裂变和核聚变反应释放出能量的原理,开发出能源或动力装置和核武器,主要应用有:核电站、核潜艇、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 4、在痕量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的分析研究中,利用核探测技术、粒子加速技术和核物理实验方法的一大类分析测试技术,统称为核分析技术。 特点: 1.灵敏度高。比如,可达百万分之一,即10-6,或记为1ppm;甚至可达十亿分之一,即10-9,或记为1ppb。个别的灵敏度可能更高。 2.准确。 3.快速。 4.不破坏样品。 5.样品用量极少。比如,可以少到微克数量级。 5、定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对普通原子或分子加以标记,利用高灵敏,无干扰的放射性测量技术研究被标记物所显示的性质和运动规律,揭示用其他方法不能分辨的内在联系,此技术称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有三种示踪方式:1)用示踪原子标记待研究的物质,追踪其化学变化或在有机体内的运动规律。2)将示踪原子与待研究物质完全混合。3)将示踪原子加入待研究对象中,然后跟踪。 6、放射性示踪 7、核检测技术: 是以核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原理为基础而产生的辐射测量方法和仪器。 特点:1)非接触式测量;2)环境因素影响甚无;3)无破坏性:4)易于实现多个参数同时检测和自动化测量。 8、辐射照射技术:是利用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将物质置于辐射场中,使物质的性质发生有利改变的技术。 辐射交联的聚乙烯有什么优点:热收缩、耐热、机械强度大为提高、耐有机溶剂、不易被溶解、电绝缘性能很好,且不怕潮湿。 9、X射线断层扫描(XCT)、核磁共振显像仪(NMR-CT)、正电子发射显像仪(PECT),同位素单光子发射显像仪(SPECT)和康普顿散射显像仪(CST); 10、核医学是当今产值最大、发展最快的核辐射设备。 第一篇核技术基础知识 1、具有确定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核称做核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 2、结合能是质子和中子结合构成原子核时所释放的能量。 3、7.476Mev 4、结合能是:2.224 Mev 比结合能是:1.112Mev 5、γ衰变特点: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院系:动力与机械学院日期: 2012/9/15

目录 01.实习目的和性质 (03) 02.世界以及我国核工业的发展现状 (03) 03.核事故 (08) 04.核安全 (17) 05.安全文化 (17) 06.实习以及上课见闻与感受 (18) (一). 9月3日 (18) (二).9月4日 (19) (三). 9月5日 (20) (四). 9月6日 (21) 07.对今后类似活动的建议 (22) 08.实习心得与意义 (23)

01.实习目的和性质 本次实习是核电厂热力设备认识实习。通过实习了解核电站的生产过程、主要设备,以及有关设备的构造、控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从感性认识和实际生产两方面奠定必定的基础。实习中,每个学生都应自觉遵守纪律,虚心向制造厂、电工技术人员学习,扩大知识面,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 02.世界以及我国核工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世界正式承认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有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中国;已经进行核试验,自己宣布进入核武器国家的有印度和巴基斯坦;国际认为具有核武器发展潜力的还有三十多个国家。 军用核材料(高浓铀、钚、氚和氘化锂)是制造核武器的关键材料。其生产能力及相关技术是核武器国家保持核威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目前,多数核武器国家的核材料库存大大超过需要,并早已停止生产(高浓铀、钚、锂),但是由于氚的半衰期仅为12.3年,即每年要自然衰变掉5.5%,因此,美、俄、法都在继续生产氚或积极准备生产氚。 核电方面,核电发展五十年来,从技术指标来看,一般可以分为三代,同时将目前正在进行概念设计,预计二、三十年后才能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站称为第四代。 三哩岛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核电发展受到严重挫折。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核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仍然受到重视。

核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

核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 人防五队风水专业乔亚鑫3382011515 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铀的天然放射性,从此诞生了一门新的科学:原子核科学技术。1919年卢瑟福利用天然α射线轰击各种原子,确立了原子的核结构,随后又首次用人工方法实现了核反应。但是用天然射线源能够研究的核反应很有限,人们开始寻找一种可以产生具有不同能量的各种粒子束的装置,于是粒子加速器应运而生。同时,为了探测各种射线和核反应的产物,还需要有辨别粒子种类和能量的探测器及相应的电子学设备。在研究核物理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放射性一方面可能造成人体的伤害,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在医学、工农业和其它方面有许多应用。于是相应地,辐射防护技术与射线应用技术也发展起来。此外,核物理的研究还导致了许多放射性核素的发现。它们的半衰期长至数千万年,短至不足1秒。在不同场合下选择适当的放射性核素,可以做示踪剂、测年工具或药物使用。这就是放射性核素技术(或称为同位素技术)。上述粒子加速器技术、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射线和粒子束技术、放射性核素技术等,通常统称为核技术。概括而言,核技术就是利用放射性现象、物质(包括荷能粒子)和规律探索自然、造福人类的一门学科,其主要内容是研究射线、荷能粒子束和放射性核素的产生、与物质相互作用、探测和各种应用的技术。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中“核技术及应用”属于一级学科“核科学与技术”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核技术还包括核武器技术与核动力技术(或称为核能技术)。核动力技术的核心是反应堆技术,反应堆可用来发电、供热、驱动运载工具等。反应堆还可以产生大量中子,故在有些核技术应用中亦可利用反应堆作为中子源,或利用反应堆中子做活化分析、生产放射性核素等。“核能工程与技术”和“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也是“核科学与技术”之下的二级学科。 实际上核技术与核物理是密不可分的,这两个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是互相依托、互相渗透的。同时,作为核探测技术和射线应用技术的基础,研究各种射线和荷能粒子束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其相互作用既可以产生物理的变化,也可以产生化学的变化,还可以产生生物学的变化。相应的研究构成了辐射物理学、辐射化学和辐射生物学的主要内容。在核技术的应用中还经常要对放射性核素进行分离,或用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这属于放射化学的范畴。因此,核技术及应用这一学科与核物理学、辐射物理学、辐射化学、放射化学等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其中辐射物理往往也被纳入核技术的范畴内。近年来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相应地又产生了医学物理、核医学等学科。另一方面,核技术的研究经常涉及大型仪器设备的研制,其本身又是物理、机械、真空技术、电子学、射频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成像技术等多种学科和技术的综合。故此核技术充分体现了多种学科的交*这一特点,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重要的高技术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核技术开始大规模地应用到国民经济之中,形成了许多新兴的产业,如辐射加工、无损检测、核医学诊断设备与 放射治疗设备、同位素和放射性药物生产等。据统计,美国和日本的国民经济总产值(GDP)中核技术的贡献约占3%~4%。美国核技术产生的年产值约为3500亿美元,其中非核能部分约占80%。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英语单词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英语单词 1.specific heat capacity 比热容 2.quantum number 量子数 3.atomic mass unit 原子质量单位 4.binding energy 结合能 5.decay 衰变 6.half-life 半衰期 7.abundance 丰度 8.activity 活度 9.macroscopic cross section 宏观截面 10.m icroscopic cross section 微观截面 11.a ttenuation 衰减 12.m oderator 慢化剂 13.f issile material 裂变材料 14.s elf-sustaining chain reaction 自续链式反应 15.p rompt neutron 瞬发中子 16.d elayed neutron 缓发中子 17.f usion 聚变 18.p lasma 等离子体 19.u ncertainty 不确定度 20.d ead time 死时间 21.p reamplifier 前置放大器

22.t hreshold energy 阈能 23.o perational amplifier 运算放大器 24.d iscrete component 分立元件 25.i ntegrated circuit 集成电路 26.d irect current 直流电 27.a lternating current 交流电 28.h eat-exchanger 热交换器 29.i onization chamber 电离室 30.n oble gas 稀有气体 31.a ccelerator 加速器 32.r adiation hazard 辐射危害 33.r adiation dose 辐射剂量 34.n atural background radiation 天然本底辐射 35.d aughter product 子产物 36.o ccupational exposure 职业照射 37.q uality factor 品质因子 38.e quivalent dose 当量剂量 39.a cute effect 急性效应 40.d elay effect 延迟效应 41.r adiation sickness 辐射病 42.h ereditary effect 遗传效应 43.s omatic effect 躯体效应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核电站系统与设备》复习题

一、填空题(共20分,每题2分) 得分 1.通常将一回路及核岛辅助系统、专设安全设施和厂房称为核岛。 2.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可分为冷却系统、压力调节系统和超压保护系统。 3.压水堆本体由堆芯、堆芯支撑结构、反应堆压力容器及控制棒传动机构组成。 4.燃料组件骨架由24根控制棒导向管、1根中子注量率测量管与上下管座焊接而成。 5.蒸汽发生器是分隔一、二回路工质的屏障,它对于核电厂的安全运行十分重要。 6.稳压器的基本功能是建立并维持一回路系统的压力,避免冷却剂在反应堆内发生容积沸腾。 7.放射性废水有可复用废水和不可复用废水,可复用废水经过处理分离成水和硼酸再利用,这是硼回收系统的任务。 8.专设安全设施包括:安全注射系统、安全壳、安全壳喷淋系统、安全壳隔离系统、安全壳消氢系统、辅助给水系统和应急电源。 9.安全注入系统通常分为高压安全注入系统、蓄压箱注入系统、低压安全注入系统。 10.反应堆硼和水补给系统是一个两台机组共用的系统。 11.核电站运行中产生的放射性废气分为含氢废气和含氧废气。 12.核电厂主要厂房包括:反应堆厂房(安全壳)、燃料厂房、核辅助厂房、汽轮机发电厂房、控制厂房。 13.核电厂设计一般遵循的安全设计原则有:多道屏障、纵深防御、单一故障原则、抗自然灾害、辐照剂量标准。 14.燃料组件由燃料元件、定位架格和组件骨架组成。 15.堆芯支撑结构包括下部支撑结构、上部支撑结构和堆芯仪表支撑结构 16.阻力塞棒是封闭的不锈钢管,其长度较短,约20 cm 17.大亚湾压水堆核电厂的控制棒组件中黑棒采用的中子吸收剂材料为__ Ag-In-Gr(银-铟-镉)___,灰棒材料为___不锈钢__,控制棒驱动采用___电磁步进式______方式; 18. 大亚湾核电厂的蒸汽发生器采用的是在压水堆核电站最为常见的__立式自然循环U型管蒸汽发生器; 19.天然铀所含有的三种同位素中,属于易裂变核素的是铀-235 ; 20.反应堆冷却剂泵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分别是屏蔽电机泵和轴封泵; 21.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面积占一回路承压边界面积的80%左右; 22.压水堆核电厂使用较广泛的有三种: 立式U型管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卧式自然循环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三基题汇总解析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三基”题 编号:001 问:试用简练的语言说明导热、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答:导热和对流的区别在于:物体内部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导热;对流则是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宏观相对位移及冷热流体的相互掺混。联系是:在发生对流换热的同时必然伴生有导热。导热、对流这两种热量传递方式,只有在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而辐射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辐射换热时不仅有能量的转移还伴有能量形式的转换。 编号:002 问:什么叫热辐射和黑体辐射? 热辐射,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 黑体辐射是指由理想放射物放射出来的辐射,在特定温度及特定波长放射最大量之辐射。 编号:003 问:试说明串联热阻叠加原则的内容及其使用条件。 答:在一个串联的热量传递过程中,如果通过每个环节的热流量都相同,则各串联环节的总热阻等于各串联环节热阻的和。使用条件是对于各个传热环节的传热面积必须相等。 编号:004 问:试说明集总参数法的物理概念及数学处理的特点。 答:当内外热阻之比趋于零时,影响换热的主要环节是在边界上的换热能力。而内部由于热阻很小而温度趋于均匀,以至于不需要关心温度在空间的分布,温度只是时间的函数, 数学描述上由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常微分方程、大大降低了求解难度。 编号:005 问:试说明Bi 数的物理意义。0Bi →及Bi →∞各代表什么样的换热条件?有人认为,0Bi →代表了绝热工况,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为什么? 答;Bi 数是物体内外热阻之比的相对值。时说明传热热阻主要在边界,内部温度趋于均匀,可以用集总参数法进行分析求解;时,说明传热热阻主要在内部,可以近似认为壁温就是流体温度。认为代表绝热工况是不正确的,该工况是指边界热阻相对于内部热阻较大,而绝热工况下边界热阻无限大。 编号:006 问:试用简明的语言说明热边界层的概念。 答:在壁面附近的一个薄层内,流体温度在壁面的法线方向上发生剧烈变化,而在此薄层之外,流体的温度梯度几乎为零,固体表面附近流体温度发生剧烈变化的这一薄层称为温度边界层或热边界层。 o Bi →∞→Bi o Bi →

核技术应用

核技术应用读书笔记 核技术是建立在核科学基础之上的一门现代技术,因而泛称核科学技术。核科学技术作为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组成部分,其渊源可以追溯到1896年天然放射性的发现,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带电粒子加速器的发现与核反应堆的建造为核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核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突破,体现了核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即技术的科学化与科学的技术化。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显示了核能释放的巨大威力,开创了本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定向发展的新格局,即动用国家一级的权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精心 规划布署,全力推进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经济的一体化。 核技术应用主要包括核能的利用及同位素和辐照技术的利用。核能的利用主要是指:(1)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时放出的能量做成电池,广泛用于宇宙飞船、人造卫星、无人管理的灯塔、心脏起搏器等。(2)利用重核裂变会放出巨大能量。核电站、空间堆电源、核供热堆、用于船舶或潜艇的核动力装置,是实际应用这种裂变能的主要代表。(3)利用轻核裂变时放出的比重核裂变时放出的更加巨大的能量。聚变堆的研究和开发就是为了利用这一能量。 以原子核科学理论为基础,利用原子核反应或衰变释放的射线和能量为国民经济、国防服务的一门新兴科学技术既原子核科学技术的简称。核能是一种安全、经济、清洁的能源,人类生存、发展所面临的能源问题,最终也需要依靠核能来解决。核电站的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物理、热工、结构、材料、机电、控制、安全等大量工程问题。与核能利用密切相关的核燃料循环也同样涉及大量的工程技术问题。核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具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体系,是20世纪人类文明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核技术通常包括核能技术、核动力技术、同位素技术、辐射技术、核燃料技术、核辐射防护技术等领域。核技术是一项先进技术。 在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和环境等重要问题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截至1993年底,核能发电已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7%,而法国的核能发电量已占总发电量的70%以上。通过选用新堆型,提高安全性和降低建设造价,核能发电的贡献将不断增大,这对缓解能源危机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贡献。21世纪,人类开发新能源,广泛应用核技术将更为迫切,核能将是逐步代替化石能源的重要能源。21世纪中叶,受控核聚变技术可望从实验室走向实用,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的干净能源。威力很大的核爆炸将为工程建设、改造环境和开发资源服务。核动力将在交通运输及星际航行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核技术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扩大。 核科学与核技术在二十世纪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目前仍然是现代科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沿领域,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而且在高新技术及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前核科学与核技术发展的特点体现为:一方面对物质层次结构、宇宙起源等的探索不断深入,另一方面在能源、人口与健康、环境、信息、材料、农业、国家安全等领域以及多种学科的基础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核物理专业培养方案

核物理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核科学建设实际需要,具有系统的、较好的物理学、核物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对核技术的应用有较全面的了解,适应性强,协作精神好,勇于创新的原子核物理学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继续攻读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学科、物理学其它学科以及相关应用科学学科的研究生学位;也可以在核物理学及其相关的高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和相关管理工作。 二、业务培养要求 1. 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 在核工程与核技术的科研开发领域,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综合实验和工程实践。 3. 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知识,能够进行中外文文献检索,了解本专业科研方法和发展趋势,掌握科技写作知识。同时能够分析归纳,整理总结,撰写论文,具有通过创造性思维进行创新实验和科技研究开发的能力。 4. 掌握核物理专业的基本科学知识和体系。掌握原子核物理学、核电子学、辐射探测方法、辐射防护、核技术应用等专业基础知识。同时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加强部分专业知识的学习,了解本专业方向的理论前沿、研究动态、应用前景以及相关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物理学 主要课程:物理学一级学科主干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普通物理实验Ⅰ-Ⅲ、电子线路、电子线路实验、近代物理实验Ⅰ-Ⅱ、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Ⅰ、固体物理Ⅰ、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应用软件基础、数学物理方法、集成电路应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含实验)、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含实验)、电磁测量技术实验、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综合信息技术实验、嵌入式系统软件与单片机C语言开发、FPGA和CPLD的HDL设计等。核物理专业主干课程:原子核物理学,核物理实验及实验方法,核电子学,辐射剂量与防护,核技术基础等。 四、专业特色 物理基础宽厚扎实、实验实践技能优秀,在传统核物理专业教学基础上,在核结构、核技术应用以及核医学几个方面展开培养工作,培养出适应性更强、技术更全面、理工兼备的高素质核物理专门化人才。 五、修业年限 一般为4年。 六、学位授予 理学学士。 七、毕业合格标准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2.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达到本专业各环节要求的总学分185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49学分;实践教学环节36学分。

科学活动广西师范大学核物理与核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日活动

科学活动------广西师范大学核物理与核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日活动 为了响应广西省科技厅“两周两展”科技活动,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于2018年5月26日上午9:00---11:30,14:30-16:30在物理实验楼举办本次科技开放日活动,目的是向广大学子科普科学知识,介绍加速器质谱的相关原理以及一些应用,虚拟仿真实验的相关原理及应用,穆斯堡普实验的相关原理及应用,P&T创客空间有精彩的机器人表演,同时开放天文台。本次活动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前期准备 在举办开放日活动之前,通过宣传海报,网络设施,如、微信等对本次进行宣传。而且相关实验也提前准备了一些介绍有光本实验室的海报,如对实验设备的介绍,对实验原理的介绍等,目的是为了让参观的学子更直观地认识相关知识,在参观过程中在加上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讲解,学子们更容易学到知识。 1.宣传海报,在举办开放日活动前一周就把宣传粘贴在学院门口以及物理实验楼门口,进行活动公式。 2.网络宣传,在开放日活动前几天,通过学院新闻传播平台以及微信平台进行了相关宣传,并且在活动进行期间也让学院的新闻传播平台进行了相关活动介绍以及推送,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学子前来参观学习,于此同时也发动了本次开放日活动的所有工作人员把此次活动的相关通知发到他们个人的朋友圈,通过他们个人的朋友圈对本次活动进行宣传,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本次开放日活动。

3.制作海报 各实验室制作了相关的海报,并在活动当天进行公示,对相关实验的一些情况做了简单的介绍,对实验仪器进行了相关原理的介绍等等,目的是为了让参观的学子更直观地认识相关知识,而且在参观过程中实验室的相关工作人员也会进行讲解介绍,两者结合相信学子们更容易学到知识,收获也比较大。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Ⅰ. 培养具备核科学与技术学科方面宽厚理论基础,掌握核能科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其应用的专业知识,能从事核科学与技术领域相关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及技术经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 , , , , . 二、基本规格要求 Ⅱ. 、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特别是有较好的人文素质; 、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力学、热学、电工与电子、自动控制等; 、熟悉本专业领域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和基本工艺、操作、运行等基本技能; 、掌握一门外国语,要求能阅读专业书刊,并有一定的听说能力,对于英语应达到国家四级以上水平(含四级); 、具有一定计算机相关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解决工程中的有关问题;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培养特色 Ⅲ. 以能源、环境、核电为工程背景,以热流体科学为基础,兼顾装备制造、过程控制和信息技术,集热、机、电为一体的培养特色。 , , , , , . 四、主干学科 Ⅳ. 核工程与核技术、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技术 五、学制与学位 Ⅴ.

学制:四年 :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 六、学时与学分 Ⅵ. 完成学业最低课学分(含课程体系与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要求: ( ): 完成学业最低课外综合实践学分要求: : .课程体系学时与学分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好不好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好不好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好不好 近几年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在85%左右,重点名牌高校就业率在95%左右。这是一个目前就业率较高的一个专业,主要原因是核工业 在我国正处于一个发展时期,现在该方面的专业人才较少,而开设 此专业的高校和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不多,绝大多数毕业生生都能找 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我国核工业已经从适度发展迈向积极发展,并 力争到2020年将核电在电力装机容量的比重提高到5%,不过相比 接近20%的世界平均水平我们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因此未来的就 业形势应该是看好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 类中的能源动力类,其中能源动力类共10个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 专业在能源动力类专业中排名第5,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130 位。截止到2013年12月24日,43033位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毕业 生的平均薪资为4346元,其中10年以上工资1000元,0-2年工资3752元,应届毕业生工资3941元,3-5年工资4545元,6-7年工 资7410元,8-10年工资8191元。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就业岗位最 多的地区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区是温州。 据统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有:1、北京、2、上海、3、广州、4、深圳、5、杭州、6、成都、7、南京、8、朝阳、9、天津、10、武汉,平均薪酬在8999元。 由于核能源将成为中国未来能源的'绿色支柱,核工程与核技术 专业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就业前景良好。毕业生一般在医疗、卫生、国防、工业、农业的政府部门、规划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核 电工程的科研设计单位、工矿企业、高等院校等从事研究、规划、 设计、施工、核电厂运行管理及设备制造、研发、技术咨询等工作。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亦可在核电站、核动力和核供热以 及常规火力电站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建造、运行与管理等工作。还可以从事核电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开发工作;核工程设计院和研究 院的设计和科研工作;核电工程公司的技术咨询与管理工作。

原子核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学 简称核物理,是20世纪新建的一个物理学分支。它研究核的结构和变化规律;射线束的获得、探测和分析技术;以及同核能、核技术应用有关的物理问题。它是一门既有深刻理论意义,又有重大实践意义的学科。 初期1896年,A.-H.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这是人们第一次观察到的核变化。通常就把这一重 大发现看成是核物理学的开端。此后的40多年,人们主要从事放射性衰变规律和射线性质的研究,并且利用放射性射线对原子核做了初步的探讨,这是核物理发展的初期阶段。 在这一时期,人们为了探测各种射线,鉴别其种类并测定其能量,初步创建了一系列探测方法和测量仪器。大多数的探测原理和方法在以后得到了发展和应用,有些基本设备,如计数器、电离室等,沿用至今。探测、记录射线并测定其性质,一直是核物理研究和核技术应用的一个中心环节。 放射性衰变研究证明了一种元素可以通过α衰变或β衰变而变成另一种元素,推翻了元素不可改变的观点,确立了衰变规律的统计性。统计性是微观世界物质运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同经典力学和电磁学规律有原则上的区别。 放射性元素发射的能量很大的射线,特别是α射线,在当时,为探索原子和原子核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武器。1911年,E.卢瑟福等人利用α射线轰击各种原子,观测α射线所发生的偏折,从而确立了原子的核结构,并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这一成就为原子结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首次提出了原子核这个名词。此后不久,人们便初步弄清了原子的壳层结构和电子的运动规律,建立和发展了描述微观世界物质运动规律的量子力学。 1919年,卢瑟福等又发现用α粒子轰击氮核会放出质子(氢原子的原子核),这是首次用人工实现的核蜕变(核反应)。这一发现受到许多核物理学家的重视。用射线轰击原子核来引起核反应的方法逐渐成为研究原子核的主要手段。在初期的核反应研究中,最主要的成果是1932年中子的发现和1934年人工放射性核素的合成。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中子的发现为核结构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中子不带电荷,不受核电荷的排斥,容易进入原子核而引起核反应。因此,中子核反应成为研究原子核的重要手段。 在30年代中,人们还通过对宇宙线的研究发现了正电子和介子(后来称为X子,是一种轻子),这些发现是粒子物理学的先河。 20年代后期,人们已在探讨加速带电粒子的原理。到30年代初,静电、直线和回旋等类型的加速器已具雏形,人们并在高压倍加器上进行了初步的核反应实验。利用加速器可以获得束流更强、能量更高和种类更多的射线束,从而大大扩展了核反应的研究工作。此后,加速器逐渐成为研究原子核和应用技术的必要设备。 在核物理发展的最初阶段人们就注意到它的可能的应用,并且很快就发现了放射性射线对某些疾病的治疗作用。这是它在当时就受到社会重视的重要原因。直到今天,核医学仍然是核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 大发展时期40年代前后,核物理进入一个大发展的阶段。1939年,O.哈恩和F.斯特拉斯曼发 现了核裂变现象。1942年,E.费密建立了第一个链式裂变反应堆。这是人类掌握核能源的开端。核能是发展潜力很大的一种能源,利用核能制成的核武器又具有空前的破坏力。为了有效利用核能源和发展核武器,需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核物理和核技术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这种形势下,核物理研究飞跃发展,成为国际上竞争十分剧烈的科技领域。这一阶段持续了30年左右,在此期间粒子加速和探测技术得到很大的发展。在30年代,人们最多只能把质子加速到106eV的数量级,而到70年代,人们已能把质子加速到4×1011eV,并且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产生各种能散度特别小、准直度特别高或者流强特别大的束流。目前,常用的加速器已投入工业生产,成千上万台加速器在研究所、大学、工厂和医院中运转。40年代以来,粒子探测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半导体探测器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测定射线能量的分辨率。核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以及系统扎实的核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实验和技能,掌握必要的机电技术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前沿进展,熟练掌握英语,受到核科学与技术研究的初步训练,具备初步的核装置研发能力和核技术应用开发能力,以及核工程的管理能力。培养基础扎实、后劲足、适应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较强的高级人才。毕业后可继续攻读核科学与技术以及相关高新技术领域、交叉学科等领域的研究生,可到科研、高等学校、国控产业集团或民营企业等单位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和高新技术研发工作。 二、学制、授予学位及毕业基本要求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三、修读课程要求要求修读的课程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的课程设置及 结构如下:66.5学分)1、通修课:(此外,其中物理类课程以本专业要求为准。 参照学校关于通修课的课程要求,还要求修读以下课程:、大学物学分)、大学物理―现代技术实验电子线路基础实验(1学分)(1.5 (1.5理-研究性实验 学分;)学分)58、学科群基础课:2( MA02*(数学类课程))学分:(11 学学分)数理方程( A(3))学分)、复变函数(A(3(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分(2)B、计算方法()分. ES72*(电子类课程):(7学分) 电子技术基础(1)(2学分)、电子技术基础(2)(2学分)、电子技术基础(3)

(3学分); PI02*(仪器与机械类课程):(2学分) 机械制图(非机类)(2学分); PH02*(物理类课程):(38学分) 力学(甲型)(4学分)、电磁学(4学分)、热学(3学分)、光学(4学分)、原子物理(4学分)、理论力学(4学分)、电动力学(4学分)、计算物理B(3学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4学分)、量子力学B(4学分); 3、专业课:(≥27.5学分,共83学分) 专业必修课:(12学分) PH0*(物理类课程):(8学分) 粒子探测技术(4学分)、原子核物理(4学分)、 NS03*(核科学类课程):(4学分) 核科学技术最新发展(1学分)、辐射防护(3学分)、 专业选修课:(选≥15.5学分,共61学分) PI0*(仪器与机械类课程):(5学分) AutoCAD(2学分)、机械设计基础(3学分)、 ME0*(力学类课程):(4学分) 材料力学(1)(4学分)、 TS03*(热科学类课程):(18学分) 流体力学基础(4学分)、工程热力学(4学分)、传热的基本原理(4学分)、热物理基础实验(1)(2学分)、计算热物理(4学分) NS03*(核科学类课程):(24学分) 反应堆物理(2);反应堆材料(2) ;反应堆热工水力学(2) ;核安全学(2) ;核聚变工程导论(3) ;短波光物理和技术导论(3学分)、带电粒子束动力学(3 学分)、加速器原理(1.5学分)、核技术基础引论(3学分)、核电厂系统与设备(2.5学分) EM0*(管理类课程):(3学分) 管理学概论(3学分); CS0*(计算机类课程): (7学分) 微机原理与接口(3.5学分)、数据结构与数据库(3.5学分) 4、毕业论文(8学分) 为必修环节。 四、主要课程关系结构图(黑色字体为通修基础课与学科群基础课,兰色为专业课程) 反应堆系列课程基化计算机文电子技术术电子电子技术技础基础(2))基础(1)基础(3 路电子线核聚变系列课程实验基础多变量数理方程分微积单变量论与数概率辐射防护与学热力法算计方积(理统计B) 分微统计物理线性代数变复函数核电厂系统与设备 力量子学原子核物理理论力学原子物理力学热学 测探子粒核安全学核科技前沿算物理计光电动力学学电磁学技术讲

核工程及核技术专业导论

.. 专业导论2012 核 工 程 与 核 技 摘要从应用的角度讲,核技术主要包括射线和粒子束技术与放射性核素技术。前者主要包括核分析技术、辐射加工与离子束加工、无损检测、工业核仪表、核医学成像、肿瘤放疗和辐射诱变育种技术等;后者则主要包括放射性核素测年、放射性核素示踪和放射性药物。射线和粒子束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核技术的物理基础,粒子加速器技术和核探测技术是核技术的主要支撑技术。本文介绍了上述各技术领域的发展,并介绍北京大学的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工作。关键词核技术;

应用;粒子加速器;核探测技术;射线;粒子束;放射性核素中图分类号 TL5;TL8;TL92;TL99;O571.3 术 姓名:朝平 班级:双核二班 学号:2 时间:2013-1-3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核科技工业发展需要的,能在核技术及相关专业领域从事研究、设计、生产、应用和管理等的专门人才。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能够适应核技术各个向发展的基本需要;同时应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知识,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素质要求: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健全的法治意识、诚信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和文字、语言表达能力,了解历史和世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适应社会发展与进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合作意识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进取精神。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勤奋、谨、、创新,有科学精神和奋斗意识。 ●能力要求: 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核技术及相关的科研、应用和开发领域,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通过创造性思维进行创新实验和科技研究开发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分析归纳,整理总结和撰写论文的能力。 ●知识结构要求: 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知识,能够进行中外文文献检索,初步掌握本专业科研法和了解其发展趋势,掌握科技写作技巧。并对关于科技发展、知识产权、经济管理等政策法规有适当了解。 ●具有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掌握核技术专业的基本科学知识包括高等数学、基础物 理、核物理、量子物理、电磁场理论、实验法、数据处 理等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与此相关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