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的发展与演变评析_杨竹莘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的发展与演变评析_杨竹莘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的发展与演变评析_杨竹莘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的发展与演变评析_杨竹莘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的发展与演变评析

杨竹莘

(华东政法大学,上海 201620)

1摘 要2 文章结合中国现实,对国内外学者基于区域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提出的区域差异理论作了比较与评述,分析了这些理论产生渊源、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存在的局限。最后指出:非均衡发展是绝对的,长期的,必然的;均衡发展是相对的、暂时的、动态的。非均衡发展是以均衡发展为目的。非均衡发展的差异理论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是区域经济从极端的非均衡到均衡,发散到收敛,差异到趋同的必然选择。现实的经济发展只能是通过非均衡的过程向相对均衡运动。

1关键词2 区域经济 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 非均衡协调发展 差异理论1中图分类号2F06115 1文献标识码2A

收稿日期:2009)01)2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7JA630043),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

2007BZH007)。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日益突出,地区发展差距处于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时期,地区差距问题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政治变革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1],同时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的难题。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各地区条件差异显著,发展极不平衡,表现为/一个中国,四个世界0[2]。近年来关于区域差异问题的探讨[3][4],原因的分析,演变趋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5][6],矫正和控制差异的措施与对策[7][8],也越来越受到学者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而且形成了有关地区差距的多种理论学说(Arm strong and Tayr,2000)。结合中国区域经济存在明显差异的现实,为构建和谐社会,调控差异,本届政府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本文基于区域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理论在中国应用的过程,对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理论演变进行了分析,以便我们更好地解释和面对当今的经济地区差异困窘。

1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主要理论及局限

111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主要理论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最初从马歇尔(Marshall,A-l fred,1890)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演绎而来,此理论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关于均衡发展理论主要有空间均衡论、低水平均衡论和大推进论。

11111 空间均衡论

早期区域均衡增长模型是建立在自动平衡倾向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说上,索罗和斯旺(Solow 1R and Swan 1T,1956)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与开放区域经济的假设下,认为随着区域经济增长,各国或一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会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在地域空间上趋同,呈收敛之势。不平衡增长是短期的,平衡增长是长期的。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Williamson,1956)在要素具有完全流动性的假设下,也提出了区域收入水平随着经济的增长最终可以趋同的假说。这两种理论实际上就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空间均衡论,即市场价格机制能够使区域间的收入均等化。类似理论还有格申克龙(Gershenkron,A,1952)、阿布拉莫维茨(Abramovitz,M 1,1986)等主张的/后发优势理论0,库兹涅茨(Kuznets,1971)的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变动理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巴罗(Barro,R,1992)、加罗尔(Galor,O,1996)、萨拉伊马丁(Sala -I -M artin,X,1995)和MRV (Manki w,D 1Romer&Weil)等主张的条件趋同理论等等。11112 低水平均衡论

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Nelson,R 1R 11956)指出,不发达经济的痼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称为/低水平均衡陷阱0(low level equili briu mt rap)理论[9]。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

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纳克斯(Nurkse,R,1953)贫困恶性循环论也认为,不发达地区居民收入水平低,储蓄能力就小,由此必然形成资本形成不足,生产率也就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反过来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地形成了恶性循环。

11113大推进论

罗森斯坦)罗丹(Paul N1Rosens tein Rodan,1943)的大推进理论[10],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即/大推进0式投资和发展,克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供给和需求的不可分性,从而冲破其发展的瓶颈。此论在发展中国家较有市场[11]。赖宾斯坦(Leibenstein,Harvey,1957)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认为,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为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112均衡发展理论的实施及局限

我国20世纪50、60年代,就是在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平衡布局,均衡发展,经济建设大规模向内地推进,提出各地要建立完整的经济体系[12],遵循/五项原则0。1在平衡布局理论指导下,从而把全国经济分为华北、东北、西北、中南、西南六大区域。到60年代末,从战备的角度考虑,又把全国划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地区。采取/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发挥优势、均衡发展0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国家在资金、技术、人才、建设项目等方面向中西部倾斜,特别是利用东部高比例的财政收入补贴中西部欠发达内陆地区,使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缩小。但也由此带来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低水平上徘徊,发展速度缓慢,与世界的差距加大。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上其它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日益拉大。而发达国家以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为目标,把大量资源和要素集中投入到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结果,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加剧了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两极分化。区域经济增长并不像新古典经济学家设想的那样收敛。这种差距拉大和两极分化表明,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已很难解决区域经济差异问题。

均衡发展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但该理论面临这样的困境:(1)对于一般区域特别是不发达区域来说,不具备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在经济发展初期很难做到均衡发展。(2)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似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就能决定劳动和资本的流动,就能决定工资报酬率和资本收益率的高低。但事实上,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趋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发达区域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虽然也有发达区域向周围区域的扩展效应,但在完全市场中,极化效应往往超过扩展效应,使区际差异加大。另外,技术条件不同也会使资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时的资本要素流动会造成不发达区域资本要素更加稀缺,经济发展更加困难。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显然是从理性观念出发,采用静态分析方法,把问题过分简单化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现实距离太大,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无法为区域发展问题找到出路。在实际应用中缺乏可操作性。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非均衡发展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合理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2区域非均衡发展的主要理论及实施和局限

211区域非均衡发展的主要理论

为了对上述现实经济问题进行解释,并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区域经济增长提供理论和政策依据,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该理论强调经济部门或产业的不平衡发展,并强调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发展中国家应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资本,优先发展少数/主导产业部门0,尤其是/直接生产性活动0部门。不平衡增长理论的核心是关联效应原理。因此,优先投资和发展关联效应最大的产业,也是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最大的产业。然后逐步扩大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带动后向联系部门、前向联系部门和整个产业部门的发展,从而在总体上实现经济增长。非平衡发展理论遵循了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规律,突出了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这个理论出来以后,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所采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新的区域发展理论。

21111循环积累因果理论

缪尔达尔(Myrdal,G,1944)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0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则由于既得优势,这些区域就通过/循环累积因果0(cumulative causa-tion model)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1)/回流效应0(backwash effect s)(或极化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2)/扩散效应0(spread ef-fects),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市场力作用倾向于扩大区域差距而不是缩小区域差距,一旦差距出现,则发达区域会获得累积的竞争优势,从而遏制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

展,使欠发达区域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越积越多。基于此,缪尔达尔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也要防止累积循环因果造成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经济差异。

21112不平衡增长论

艾尔伯特#赫希曼(Hirschman,A1O,1958)的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每一处,经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将使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出发点集中,增长极的出现必然意味着增长在区域间的不平等是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伴生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他提出了与/回流效应0(back wash effects)和/扩散效应0(spread effects)相对应的/极化效应0和/涓滴效应0。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因此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但从长期看,涓滴效应将缩小区域差异[13]。

21113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Perroux,F,1975)首次提出的增长极理论,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各部门,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部门,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显然,他主要强调规模大、创新能力高、增长快速、居支配地位的且能促进其他部门发展的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着重强调产业间的关联推动效应。布代维尔(j1b1boudeville)从理论上将增长极概念的经济空间推广到地理空间(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或地域结构关系。应指出的是,最早由中科院地理所陆大道提出的/点)))轴开发理论0o可看作是增长极和生长轴理论的延伸。

21114中心)外围论

此理论主要是阐明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间的/核心)))边缘0不平等体系及其发展模式与政策主张。20世纪60年代,弗里德曼(Friedman,J1R,1966)将中心)))外围理论的概念引入区域经济学。他认为,任何国家的区域系统,都是由中心(发达地区)和外围(落后地区)两个子空间系统组成的。当某些区域的空间聚集形成累积发展之势时,就会获得比其外围地区强大得多的经济竞争优势,形成区域经济体系中的中心。外围相对于中心,处于依附地位而缺乏经济自主,从而出现了空间二元结构,并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强化。不过,政府的作用和区际人口的迁移将影响要素的流向,即最终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将推动空间经济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发展。中心与外围的界限会逐步模糊最终消失。该理论对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具有指导意义,既要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弥补市场不足方面的作用,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赫尔希曼(Hirschman,A1O,1958)的/核心)))边缘0理论也是类似的观点。

21115梯度推移和广义梯度推移理论/梯度0实际上就是差异度

背景是美国的跨国企业问题专家弗农(Vernon,Ray-mond,1968)等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区域经济学者把生命循环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创造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所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移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威尔伯等人形象地称之为/工业区位向下渗透0现象。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与梯度转移理论相类似的是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的雁行模式,他将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列为不同的发展梯度,并冠之以第一、二、三、四批大雁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早由夏禹龙、冯之浚(1982)提出梯度发展战略,首先让高梯度的东部掌握先进技术,逐步向梯度较低的中西部推移,缩小差距,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在中国的区域开发中,基本上是遵循梯度理论和点轴理论(中科院陆大道1984年提出),特别是梯度理论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我国的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都是梯度理论的应用与实践。

但是梯度理论应用过程中,也时常遭遇推移迟迟未果,如/中部凹陷0的困惑。如果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悬殊,梯度相差过大[14],或是高梯度区域的积累不够,时机不成熟,或在低梯度区难以形成生产协作网络[15],或其它因素,实现产业转移就很困难,强行推移势必得不偿失,而且会形成梯度推移中的扩散/粘性0[16]。所以梯度理论即便是完善的,也有应用的时机、时空、社会和客观多方面的条件制约。况且梯度推移理论本身也有缺陷[17],理论自身需要改进和更新,从而有国内学者提出的广义梯度理论[18](李具恒、李国平,2005)。广义梯度理论将影响区域开发模式的多元要素抽象为梯度,并将梯度扩展为自然要素、经济、社会、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制度等多维层面,揭示了梯度分布间的耦合关系和多元交叉互推机理,尝试进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模式的构建。实现了对梯度理论的创新[19]。

21116倒/U0型理论

威廉姆逊(J#G#Williamson1,1965年)把库兹涅茨的收入分配倒/U0型假说应用到区域经济领域,提出了

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0型理论(/先扩大0和/后缩小0)。他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无论是截面分析还是时间序列分析,结果都表明,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之间存在着倒/U0关系。这一理论将时序问题引入了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由此可见,倒/U0型理论的特征在于均衡与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依时间的推移而呈非线性变化。1999年国内学者饶会林教授发展这个观点,通过双S曲线[20]的理论与方法,清晰地全面地反映和回答了两地区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机制和发展趋势,对倒U字型观点作了进一步的理论说明[21]。

但威廉姆逊的倒U字学说所描述的区域经济差异变化轨迹只能是众多的变化轨迹中的一种,并不具有绝对的普通意义,更不能脱离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现实和国情,作为全面解释区域经济差异变化规律性的理论[22]。

212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实施和局限

改革开放后,我国先后提出了:/目字型0(张伦1992)战略;东部沿海和长江沿岸构成的/T型0发展战略;/东部重点论0;/一个半重点论0?等,并提出了生产布局的一、二、三级轴线和国土重点整治地区,把过去以内地为建设重点、过分强调平衡布局的政策,调整为以效率为重心的第一阶段发展(1978-1990),投资重点放在效益高、见效快的沿海地区,并在政策上给予大量的优惠条件。通过这些地区优先发展及其扩散效应、梯度效应带动其他区域的共同发展,缩小差距,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这种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带来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在这种宏观经济形势下,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我国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框架。

非均衡战略的实施在取得一定实效的同时,也使经济发展面临一些新的重大问题:(1)老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之间,沿海地区与内地的发展差距拉大。(2)基础产业供应不足的/瓶颈制约0与中、西部资源开发滞后的/短腿现象0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持续性发展的后劲。(3)对东部沿海地区投资与政策的双重倾斜,加剧了东西部之间的利益冲突,由此导致过度的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流通领域的混乱和地区封锁,区域经济摩擦加大,阻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地区发展不平衡加剧。面对这种新的区域经济问题,学术界又提出了/适度倾斜、总体协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0的发展思路。从而有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的提出。

3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的提出及实施311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的提出

31111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

近几年以来,我国的GDP每年都以9%以上速度递增,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引起世人瞩目,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根据胡鞍钢等学者的分析和预测,区域间差距的泰尔系数从1978年的01031上升到2002年的01096,如果不加以调控,收入差距将会急剧扩大,基尼系数将会从1999年的01437上升到2020年的01474[23]。倾斜式非均衡发展尽管使东部获得了很高的发展速度,但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受到了抑制,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这不仅影响总体经济发展,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为解决严重的地区不平衡问题,又保持国民经济的高效运转和适度增长,学术界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1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非均衡发展并非单纯、孤立地发展少数地区少数优势产业,而是围绕优势地区和优势产业建立一个结构紧密、相互协调而又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区域产业体系。o强调在非均衡发展基础上的全面协调。在重视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同时,也注重发挥政府/有形的手0的作用。只有各产业间、区域间、城乡间、人与自然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间的全面协调发展,才能够实现区域经济和整个社会和谐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非均衡协调发展就是要实现非均衡发展和全面协调发展的有机统一,这种既重视效率强调非均衡发展,又重视公平强调全面协调发展的发展模式,实质上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只有实现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结合,自然资源才能实现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国情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城乡间、区域间、经济社会间、人与自然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间的差异显著,矛盾凸出,要化解这些矛盾,就必须突破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非均衡发展观,那种只重视增长而忽视发展,只重视局部发展而忽视全面发展,只重视短期发展而忽视持续发展,只重视非均衡发展而忽视全面协调发展,都是与社会和区域经济和谐、持续发展相悖的,与我国国情不相融的[24]。

31112动态协调发展理论

曾坤生(2000)基于现代协同理论提出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理论[25],在现代协同论领域中,协同力是以下面的力学公式为基础的:F=F21+F22-2F1F2cos H。按照这一公式所揭示的规律:合力方向同两力方向一致时,合力最大。将这一力学原理引入区域经济领域,从而得出结论: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围绕整体目标共同发挥作用具有功能放大作用(动态协调放大原理)。

在一国整体经济系统中,如果各区域经济子系统目标不一致,或区域间没有建立协调发展的共同目标,就不能保证动态协调发展的形成和有序状态下的良性循环,而且还会使区域经济发展陷入各自为政的混沌状态。一个开放的非平衡系统,不仅有非线性作用,也会有线性

作用。非线性作用导致协同放大,而协同又导致有序结构的形成。

但非线性作用并不完全是积极作用。如果发挥不好,在系统发展的一定阶段也会产生消极作用。从经济系统引力论观点看,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若各区域的发展差异不能保持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差异过于悬殊,就必然引起区域间矛盾的复杂化,造成区域摩擦,区域间的协调因子就可能被干扰因子所取代,从而影响整体经济的高速发展。

任何系统都是线性与非线性的统一。一个封闭的区域经济系统,其非线性的增长与发展必然是短程的;一个开放的非平衡系统,功能放大是非平衡作用的结果,但更是不断协调发展的直接结果。一个开放的差异过大的区域经济子系统,也可能面临着速度太低的增长与发展。动态协调放大原理既坚持有效利用非线性作用的积极方面,又重视限制线性作用产生的弊端。只有一个动态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系统的形成,才会有令人满意的增长与发展。才能保持区域经济系统在非线性状态中的有序运行。

31113网络(点)))线)))面)开发理论

陆大道(1984)最早提出的/点)))轴开发理论0,后由魏后凯(1995年)等人提出适度倾斜与协调发展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点)))线)))面)的/网络开发发展战略0,/点0,即各类城镇(或优势区位地区);/线0 (或轴),即点与点之间的交通干线,也为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通网及交通、通信网; /面0,即点、轴、网的吸引范围(或区域)。推崇以点带轴,以轴带面,点轴贯通,点)))线)))面结合的三位一体格局。从而形成/网络型开发、域面推进0的较为完备的开发系统和模式。强调提高区域各结点、域面、特别是结点与域面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26]。312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的实施

为缓解地区差距,实现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先后有学者陈传康(1987年)提出的/TYIS字型0生产布局;晏学康(1987)和徐炳文(1987)的/ 字型0生产布局;刘宪法(1997年)的/菱型0发展战略;张培刚(1997)提出/中心开花论0也叫中部崛起理论或厉以宁(2000年)中心辐射战略;城市圈域经济理论;魏后凯(1995年)提出的,适度倾斜与协调发展相结合和/网络开发理论0等中性发展战略,及曾坤生(2000年)结合现代协同理论提出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之路。

同时,我国政府在1996年/九五0计划和2010年的远景目标纲要提出[27],从/九五0开始,要逐步地、积极地解决地区差距扩大问题,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并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0作为我国今后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之一;2003年3月18日,温家宝总理提出本届政府的/24字0执政方针:城乡协调、东西互动、内外交流、上下结合、远近兼顾、松紧适度。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0,明确/五个统筹0?: 2004中国区域经济年会针对这/五个统筹0进行了广泛的学术讨论和交流[28]。这都是基于90年代以来地区差距日趋严重的基本国情而采取的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

在此理论的指导下,有了注重效率兼顾公平的第二阶段(1990~1999)发展,加快了对中西部的开发和开放,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沿黄海、陇海线、沿江、沿边的/以东部带中部及西部0轴线式经济格局逐步形成。以及第三阶段(1999~现在):注重公平为重心的发展阶段,确立了西部大开发(1999~2003)、东北大振兴(2003~现在)、中部大崛起战略的实施。这些都为缓解东、西部差距、解决/中部凹陷0的困惑、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4总结与回顾

上述理论都是基于区域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从不同角度,在不同的发展时段提出的地区差异理论。非均衡发展是绝对的,长期的,必然的;均衡发展是相对的、暂时的、动态的。国内各地区之间均衡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追求的目标。非均衡发展是以均衡发展为目的。非均衡发展的差异理论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现实的经济发展只能是通过非均衡的过程向相对均衡运动。协调发展是经济从极端的非均衡到均衡,发散到收敛,差异到趋同的必然选择。同时指出协调发展理论必须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29],国内一些学者把以前的发展战略归结为效率和公平的替换战略(trade-off)。改革前的发展战略是以牺牲效率来换取公平,而20世纪80年代的战略则以牺牲公平换取效率(冯宗宪、陈永华, 1997,刘玉、刘毅,2002)。建议每一个地区应以其资源禀赋为依据来构建自己的发展战略。

一些学者认为,目前中国政府面临的是如何同时取得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地区差距缩小的两难选择,地区差距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然是个严重的问题。区域协调发展不可能在短期内轻松地实现。地区差距的缩小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任重而道远。虽然差异理论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成熟,对差异的形成因素和矫正方法也处于热烈探讨和争论中,但不难看出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里,已经取得的长足发展,建立起了差异理论的基本框架和体系,并且对实践和政策制定也发挥了显著的指导作用。

注释:

11)有计划地在全国范围内均衡地布局生产力;2)把地区专业化和综合化发展结合起来;3)工业尽可能接近原料地、燃料地和消费地;4)合理集中与适当分散相

结合;5)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战略防御能力和国防的巩固。

o不仅强调/点0(城市或优势区位地区)的开发,而且强调/轴0(点与点之间的交通干线)的开发,以点带轴,点轴贯通,形成点轴开发系统。

?一个重点指东南沿海地区,半个重点指/三线0建设形成的工业基础,形成的/H型0区域格局。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参考文献

1.胡鞍钢.中国走向区域协调发展[J].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5,(4)

2.胡鞍钢.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M]. 2005

3.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1)

4.王启仿.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问题的论争[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3)

5.王远林,杨竹莘.基于固定影响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4)

6.薛宇峰.中国农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J].财经研究,2005,(5)

7.董先安.浅释中国地区收入差距:1952~2002 [J].经济研究,2004,(9)

8.孟季.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9)

9.Nelson.R.R.A Theory of Low Level Eq uilibrium Trap in Underdeveloped Count ri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6,(12)

10.Paul N.Rosenstein2Rodan.Problems of Ind us Trializ ation of Eastern and South Eastern Europe[J].Economic Jour-nal,1943:6~9

11.何雄浪.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的发展及其启示[J].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5,(9)

12.安虎森,邹璇.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及其趋势[J].生产力研究.2004,(1)

13.Hirschman. A.O.S t 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 t[M].Yale Universi ty Press,1958

14.刘乃全等.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政策演变及整体效应研究[J].财经研究,2005,(1)

15.魏敏,李国平.我国区域竞争力区位差异的实证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5)

16.魏敏,李国平,陈宁.我国区域梯度推移粘性因素分析[J].人文杂志,2004,(1)

17.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8.桂拉旦.李具恒.区域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广义梯度理论论纲[J].中国软科学,2005,(3):111~116

19.饶会林.城市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0.饶会林,陈福军.区域发展差距走势的理论与方法评价)))对倒U字型观点的评价与发展[J].城市研究,2004,(5)

21.孙海鸣,刘乃全.区域经济理论的历史回顾及其在20世纪中叶的发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 (8)

22.胡鞍钢.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M]. 2005

23.肖万春.统筹发展的实质内涵就是非均衡协调发展[J].理论研究,2004,(11)

24.曾坤生.论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0,(4):119~124

25.李玉江.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3)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0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

27.安徽省发展战略研究会.十六大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走势探讨)))理论研讨会综述[J].学术界, 2004,(5A)

28.刘夏明等.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2004,(7)

29.Weher,A,1929,Theory of Lacation of Industrics Trans.C.Friedrich,Chicago:Unir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0.Paul Krugman.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Pohitical Economy.1997,99(3)

31.姚波等.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5,(8)

32.彭国华.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差距的来源[J].世界经济,2005,(9)

33.彭国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J].经济研究,2005,(9)

34.靳卫东,高波.收入差距与公共财政政策:人力资本投资差异的形成与演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1)

35.刘文忻,陆云航.要素积累、政府政策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4)

作者简介杨竹莘,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数学,区域经济。

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

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 摘要:区域经济差异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收入水平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并且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不仅不利于资源合理配置,而且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和国家政治、经济的统一。因此,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地区差异,经济发展,缩小差距 一、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现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对沿海的部分重点地区和城市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外部资源,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总的发展思想是:鼓励先富、带动后富、东西联合、共同富裕、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有了明显的差异。总的趋势就是: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中部地区经济又了明显发展,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还比价缓慢。各地区经济差距呈拉大的趋势。 以下通过对经济增长率、人均GDP的分析,围绕经济增长下的地区差异现状,分析历史因素、经济发展规律、区位资源、文化意识、思想观念、人力资源、国家政策等因素造成的地区差异的影响。地区的差异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所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要通过各种途径缩小地区差异,形成东西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一)经济增长率 GDP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通常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 答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

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3.从布局层次上看,区位论属于宏观范围,区域经济学则属于微观范围。()4.强调经济活动区位以及空间组织是区域经济研究对象之一。() 5.自然禀赋的差异和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是区域差异的基础。() 1.ד缩小”改为“扩大” 2.ד是”改为“不是” 3.ד宏观”改为“微观”,“微观”改为“宏观” 4.√ 5.√ 四、论述题(要点) 1.目前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哪些 2.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观点主要有哪几种 3.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1.(1)研究区域经济演变规律,尤其是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变化规律。(2)研究在国家范围内建立多层经济区域体系,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经济效益最佳的途径。(3)研究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区域政策和效应规律。(4)研究区际经济关系发展变动规律,主要包括区际间的均衡与国民经济总效率的关系,区域分工与经济技术协作、区域差异与区际关系的调整等。(5)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相关学科成果,完成区域经济研究方法和开拓区域经济研究领域。(6)引进国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加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交流。

浙江区域经济差异比较与分析

浙江区域经济差异比较与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各县市都获得了迅猛发展,但区域差距也迅速扩大,沿海与非沿海、沿海内部区域差异都构成了浙江省区域差异的主要内容。影响区域差异的因子是多方面的,历史基础、中心城市规模、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市场发育程度、全球化程度、信息化程度、区位和交通、人口数量与素质和区域发展策略等均对浙江沿海区域经济差异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各因素的影响,得出实际使用外资、产业结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浙江沿海经济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区域差异 agdp 发展不平衡面板数据 根据对有关资料分析,浙江经济在原有区域经济水平静态不平衡的基础上,经过动态不平衡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广泛的新增长极,区域间经济水平的差距经历了先有所扩大又逐步收敛的过程。总体上是一种非极化性不平衡发展。2010年浙江省实现生产总值27100亿元,增长11.8%。201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359元,年均实际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03元,年均实际增长8.4%。浙江省2010年的gdp总量和人均gdp均列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第4位,特别是人均gdp列各省之首。但浙江是地域小省、人口小省、自然资源小省,而且省内地域差异明显,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地貌类型复杂,山区面积约占70%。各区域在经济发展条件与发展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1997

年消灭了贫困县,2001年消灭了绝对贫困乡镇。但是过去的贫困县和贫困乡镇,在今天仍然是欠发达地区或相对落后地区。2009年杭州市的人均gdp达到74924元,而温州市的泰顺县只有9554元,前者竟是后者的7.6倍之多。 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过大的区域经济差距将会产生诸多消极的影响,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本文首先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agdp)采用了极值差率和标准变异系数进行分析地区经济之间的差距。然后对影响nich的因素(历史基础、中心城市规模、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市场发育程度、全球化程度、信息化程度、区位和交通、人口数量与素质和区域发展策略等)进行分析和比较,最后,通过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找出产生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1 浙江经济区域经济差异的描述分析 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差异可以划分为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绝对差异是用绝对表来衡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它反映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差距,是一种等级水平的差异;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是用某指标的变动率来衡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它反映的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速度差异。这两种指标对于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同等重要,二者所包含的意义不一样,不可能相互替代。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差异必须同时重视绝对与相对差异的研究。为了能全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述评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述评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述评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述评摘要: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文章对西方学者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差异问题所提出的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和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作了评述。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研究 一、主要的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简介与评述 1.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不发达经济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刺激力量并存,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为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 2.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说明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不发达经济的痼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3.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从而冲破其发展的瓶颈。此论在发展中国家较有市场,原因在于它的三个“不可分性”的理论基础即社会分摊资本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

可分性、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以及外部经济效果具有更能说服人的证据。 4.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诱力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但贫困恶性循环并非一成不变,平衡增长可以摆脱恶性循环,是扩大市场容量和造成投资诱力的一种必须的方法。 上述理论应用在区域经济中就形成了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它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均衡发展理论的缺陷之一在于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对于一般区域特别是不发达区域来说,不可能具备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在经济发展初期很难做到均衡发展。缺陷之二,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似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就能决定劳动和资本的流动,就能决定工资报酬率和资本收益率的高低。但事实上,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趋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发达区域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虽然也有发达区域向周围区域的扩展效应,但在完全市场中,极化效应往往超过扩展效应,使区际差异加大。另外,技术条件不同也会使资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时的资本要素流动会造成不发达区域资本要素更加稀缺,经济发展更加困难。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显然是从理性观念出发,采用静态分析方法,把问题过分简单化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现实距离太大,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无法为区域发展问题找到出路。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非均衡发展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合理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3-1-2中国三大自然区和三大经济区域差异[1]

必修三第一章区域与区域差异(2) 【考纲要求】1、对比分析我国东部季风区内部在自然地理特征与人类活动方面的南北差异。 2、能够区分三大经济地带、说明不同经济地带的经济差异,全面分析不同经济地带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 【考点点拨】 一、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三、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例1.读中国地理要素分界线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a 、b 、c 、d 各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a 是旱作与水田农业区的分界线 ②b 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③c 是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④d 是东西部人口的分界线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2)图中a 、b 界线叠加,可能划分出的区域是( ) A .牧区、农耕区 B .干旱区、半干旱区 C .汉语言区、少数民族语言区 D .发达区、欠发达区 四、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高原边缘相对高度大,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变化大; 高原内部相对高度小,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变化小 a b c c d d

例2.读“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图”,回答(3)~(5)题。 (3)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东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 B .西部经济地带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均属于沿边省区 C .重庆市属中部经济地带 D .中部经济地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4)我国西部经济地带的“大开发”应首先注意的问题是 A .有步骤地重点治理和开发大江大河、能源、矿产等资源 B .大力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沿边贸易,扩大旅游创汇 C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大力发展绿洲农业和林牧业 D .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天然林草,因地制宜地退耕还林还草 (5)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将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的企业转移到资源丰富的中、西部 B .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人口稠密的东部 C.将大运输量的企业转移到交通发达的东部 D.将轻工业和农牧业转移到资源短缺的东部 【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右上),完成1—3题。 1.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 ——洪涝灾害 B .b ——土壤肥力 C .c ——灌溉水源 D .d ——生长积温 3.C 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 ) A .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 B .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 C .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 D .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不同区域的形成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4~6题。 以铁路和内河航运为主 的洪涝问题,长城沿线的风沙问题 东西交通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西部 10个 省级 行政区 位于西部 边远地区, 少数民族 聚居区 有70%国境线,利 于边境贸易,能源、 矿产和旅游资源前景可观,西南水力资源丰富 工农业基础薄弱,交通落后,科技文化不发达,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生态恶化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粮田面积,提高单产,开发能源、矿产成为中国动力基地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对策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对策 ——以苏南、苏北的比较为重点 摘要:地区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地区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随着中国经济总体的迅猛发展,这种不平衡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而作为经济发达、增长迅速的江苏省,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尤其是苏南、苏北差距逐步扩大,严重制约了其总体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旨在描述苏南、苏北经济发展的现状,从差异中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及随之而来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江苏,区域经济,差异 中国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江苏经济的发展在地域上并非是整齐划一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梯度,即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层次。按最新统计口径来划分,苏南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5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28090平方公里, 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2329.50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48.6%;苏中包括南通、扬州、泰州3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20432平方公里,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1726.08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30.1%,苏北则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5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54357平方公里,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3298.49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28%。 表1 2007年江苏三大区域主要经济指标 注: 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2008》中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该表。 表1中的各项指标均显示出苏南的社会经济状况优于苏中、苏北,尤其是苏南和苏北的差距甚大。苏南地区的生产总值是苏北的 3.2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苏北的 1.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苏北的1.7倍,苏北地区产业结构最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过大。面对区域差距,江苏省要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积极促进苏南、苏北区域共同协调发展。 一、苏南、苏北的差异 1984年10月20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解开了束缚苏南进行大规模商品生产的枷锁,使得苏南发展突飞猛进,而苏北沉浸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美梦中,必然导致它将远远落后于苏南地区。[1]苏南苏北差距的扩大,引

区域经济学-课堂笔记-全书梳理---课程整理概要

区域经济学 1 学科特性 年轻性(60年代在世界范围兴起,直至90年代才在中国范围内兴起,一方面说明其“体系不完善”,另一方面则说明其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即“包容性”) 应用性 前沿性 第一章 区域和区域经济学 一 区域的概念: ¥ 1 内涵 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范围 (空间范围的大小不同决定了其空间具有“层次性”) 在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尽可能完整:表明其具有较强的“自组织能力”) # 承担特殊的专业化职能(在全国或者较高系统) 二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于发展 (一)| (二)在西方: 1 从经济问题的产生于矛盾的激化: ) 自组织能力 衍生为内生增长机制 较为完善的地域结构,包含三要素: 腹地 … 核心(中心城市群)网络体系 较为完善的产业结构:合理、协调、弹性(能够很快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外部变化) 1956年, 瑞典 , 缪尔达尔,《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 循环积累因果论,(市场经济的结果不是有效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而是扩大,若要有效缩小差距,则需要政府作有效调控) 1960年,艾萨德, 1957年, 赫希曼, 核心与边缘区理论(极化效应,涓滴效应)

^ 2 从学科渊源:(由古典区位论发展而来) 1826年,杜能,《农业区位论》,市场距离为核心影响因素; 1909年,韦伯,《工业区位论》,劳动力、运输为影响因素; 1932年,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 1940年,廖什,《消费中心理论》 1960年,艾萨德,《区位分析法》 (三)在中国: 1 改革开放之前:以“生产力布局学”为前身 — 2 改革开放之后:放权、让利 【※】中国改革30年中引发的突出的区域经济问题: (1)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基尼系数) :国际区域经济不平衡警戒线 中国省域基尼系数:1978年: 2004年: 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中,东部地区省域之间的差距最大,而且在同一省内,县域之间的差异比省域之间的差异更大。 (2)低水平重复建设,区域产业结构趋同 | “五小企业遍地开花”——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3)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4)地区之间的分工协作效益丧失 (5)资源两覅额和环境污染 三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研究对象 从宏观角度研究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及其相互联系的决策性科学。 (二)^ (三)研究内容 1 区域机构(产业结构) 区域的本质是一种结构,这种结构的形成过程就是区域的形成过程,区域结构的完善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 2 区域经济自组织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3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与优化 - 4 区域分工与联系

试述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

试述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技术和资源等要素禀赋差异引起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新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基于此建立其理论框架,“中心一周边”理论和国际依附论则强调该差异产生的历史积累原因和差异加大的趋势,提出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主张,采取割断不合理交换关系、建立发展中国家内部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以避免两极分化的进一步加剧,并认为新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关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联系的论述实际上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新的依附。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新贸易理论认为即使不存在相对价格条件的差异,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也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独立因素,认为中心一边缘模式即区域经济的出现依赖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市场需求、制造业分布和产业外部性。 1.标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标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以瓦伊纳《关税同盟问题》一书中的关税同盟理论为代表。基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认为,组建关税同盟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对区域集团内的国家产生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主要包括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贸易创造指组建关税同盟成员方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相互出口产品价格下降带来的经济福利的增加,包括生产创造效应和消费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指建立关税同盟之后成员国与高成本产品成员方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与低成本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造成的福利损失。是否组建关税同盟,取决于贸易创造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的比较。从发达国家之间组建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来看,由于其供给和需求曲线较为平坦,贸易创造效应较大,且非成员国的产品成本不占优势,贸易转移效应较小,因而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福利正效应较为明显。由于比较优势的存在,会导致成员国在某些生产领域的专业化发展,以及相应的生产活动向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集中,进而形成使每个国家的总体利益都增加的区域性专业化地域分工,但对第三国即非成员国产生贸易壁垒和福利负效应,因而标准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封闭的模式。欧盟的建立以标准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为依据,推动了欧盟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带动了区域经济合作浪潮的兴起,对发展中国家早期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产生了很大的示范效应。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布朗、罗布森、库珀和小岛清等人研究了标准的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认为发展中国家之间区域经济合作的贸易转移效应大于贸易创造效应,静态效应不明显,发展中国家借鉴标准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应强调区域经济合作的动态效应和对外保护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主要包括规模经济效应和竞争效应。小岛清提出的协定分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集团组建以后,不同经济体分散的小市场结成统一大市场,企业摆脱了市场规模的限制,并通过协议使各成员方分享规模经济效益;西托夫斯基和德纽的“大市场”理论即共同市场理论认为共同市场统一了保护主义分割的小市场,通过大市场内的激烈竞争,打破了原来各成员国国内的垄断;此外,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外资通过区内设厂生产,绕开区域经济同盟的壁垒限制,从而能扩大吸引外资的规模。2.“中心--周边”理论和国际依附论“中心--周边”理论和国际依附论是20世纪60—70年代发展中国家之间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理论依据。结构主义者缪尔达尔、普雷维什和辛格等认为,世界经济存在“中心”和“周边”的格局,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作为技术创新者、发展的动力和经济利益的获得者而成为中心,周边则由发展中国家组成,是技术

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综述

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 【摘要】:由于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取得的巨大的发展,但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地区间的经济差异现象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人均消费东部要高出许多,而西部有的甚至还停留在解放前的状态。 由于地理文化的差异造成现在的现象。正文更加充分揭示了差异的原因以及实证分析。 。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差异 引言: 中国20多年经济改革所取得的绩效已经被很多人视为“中国的奇迹”,而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些地区间差距的扩大迹象,正在成为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们注意的焦点。与此相平行的是,大多数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果或问题的早期研究,一般是将中国经济视为一个同质的整体,而近来的理论研究则越来越注重各个地区之间的差距。 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和数据可得性的差异,已有研究中对地区的划分,按划分程度的粗细,通常包括:按行政单位划分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沿海和内陆,城镇和乡村。少数研究中也有按华北、东北、东南、南部和西部五大区划分,以及以长江为界划分的南北。 地区差距是指经济、社会以及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要素差距组成的“集合体”,即地区间社会经济综合实力水平的差距。在经济学研究

中,衡量地区差距的指标,主要集中在人均或者劳均GDPGNP 人均收入,人均消费等,少数研究中也涉及其他一些社会指标,如平均受教育年龄、人均卫生支出,有的甚至构造了系统的指标体系。本文关注的核心是各地经济增长水平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所采用的指标大多是反映地区产出或收入差距的指标,如人均GDP不同省份的有效人口增长、人均消费等。 中国的学者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差距的研究还是相当多的,不管是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方面都有很多的文献去查。笔者基于今年9月份2006 年的统计年鉴,从实证方面做一个时间上的跟进,以及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的原因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正文:(一)开放对经济增长的空间影响 我国地区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即随着开放进程的推进,开放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关系逐渐凸现出来,同时地域差异被放大。在开放的第一个阶段,全国开放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相对生产增长率,也即相对人均产出增长率并不必然位于全国前列,如相对开放度较高的广东、浙江、海南、江苏、福建、山东等地,劳动生产率排在全国前10名之内,而同样是相对开放度较高的北京、天津、辽宁和上海的劳动增长率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很显然,在这个时期内,开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也为下一阶段各地的进一步开放做了准备,但总的来说,开放对各地经济的推动作用并不显著,地方优势并未随着开放得到充分发挥,此时开放的地域性差异不显著。在开放的第二个阶段,广东、上海、天津、福建、江苏、浙江及山东处于全国开放的前十位,而它们所对应的1995-2003年的生产率提高分别排在第8 2、1、4、7、3、9。这也表明,在开放的第二个阶段,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劳动生产增长率相应较快。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逐步显现出来,开放的地域差异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统计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统计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以年均超过9%的经济增长速度创新了人类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由于国土面积辽阔、区域发展条件差异性较大、资源分布不均衡等原因,导致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区域经济差异的不断扩大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正在引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对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运用了计算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的标准差、极差、变异系数、极值比率等多种方法,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自1978年之后,中国的绝对差异一直呈扩大趋势。从人力资本、资本投入、产业结构、地理区位、市场化程度和政府政策六个角度探究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就缩小各地区经济差异,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差异;协调发展;统计分析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 of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 nin g-up policy was put into effect in 1978, China had developed into the sec ond largest economy in the world with an econo mic growth rate of more tha n 9%, which is regarded as a miracle in the huma n econo mic growth history. .But because of vast territory, the differe nee of area developme nt con diti ons, the imbala need resources distributi ons, the regi onal econo mic differe nee has become eve n more serious. The in flue nee of enlarging regi onal econo mic differe nee on economy and society can not be n eglected. This paper carries out statistical an alysis to the regi onal economy differe nee after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uses many kinds of methods such as coefficient of standard deviation, extremely ba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extreme value rate. The statistical an alysis in dicates that the absolute differe nee has eon ti nu ous enlarging since 1978. The thesis an alyzes the reas ons from six aspects, and also gives some suggestio ns on how to reduce the gap. Key words: regi onal economy; regi onal econo mic differe nee; bala need developme nt; statistical an alysis

区域经济差异-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综述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本文将对主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做简要的综述。 1.1 区域经济差异 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概念,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认为区经济差异是各区域之间经济增长总量上的差异。如区域之间在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方面的差异;第二,把区域经济差异视为各领域之间的经济增长总量及其增长速度方面的差异,不仅研究了区域之间某一时间的经济差异状态,还研究了其变化的过程;第三,认为区域经济差异应包括各区域之间在经济增长总量、增长速度、相关人均经济指标、经济结构乃至经济发展条件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这种观点企图全面反映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各方面的不相同的现象。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就是认为,“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从以上的几种观点不难发现,它们所涉及的几乎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某个或某些时点的状态或结果,而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形成这些状态和结果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变和缩小这些差异,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在这方面研究了许多现实的问题。 总结起来,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是资源察赋的差异,资源禀赋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又包括地理位置、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等,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第二,是制度的差异,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第三,是历史和文化。事实上,区域差异理论多是从这些方蕊来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和总结这些差异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从而提出如何缩小差异的建议。 1.2 重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一)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在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之间要素报酬的差别将会通过要素流动趋向均衡,其中市场机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通过供求和价格的变化最终消除区域之间人均收入的差别,导致经济增长的均衡。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 ——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非均衡性 ?阶段性和连续性 ?开放性 ?思考: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差异? ?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区域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3.从布局层次上看,区位论属于宏观范围,区域经济学则属于微观范围。()4.强调经济活动区位以及空间组织是区域经济研究对象之一。()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东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具名收入、财政收入和产业结构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制度、历史和区位、国家政策、基础设施、市场意识等诸多因素导致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产生和扩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具有两面性,会对经济社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所以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建立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从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影响对策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特征 1、经济总量差距明显 2、产业结构水平东部领先 3、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悬殊 4、地区财政收入比重不平衡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6、基础设施:一个地区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产部门的成本和效益。当前,我国地区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极为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不仅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限制了外来资本进入中西部地区。 7、市场意识:东部地区改革开放的思想观念相对超前,市场意识较为浓厚。中西部地区原有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具有起点低、起步晚、进展慢的特点。市场意识淡薄,是制约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又一原因。 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积极影响:(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4)存在一定程度区际差距有利于形成一种经济势差,使经济发达地区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高效的发展; (5)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使沉淀的生产要素流动起来,实现最优配置。 2、消极影响:(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摘要:区域经济差异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收入水平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并且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不仅不利于资源合理配置,而且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和国家政治、经济的统一。因此,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地区的差异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所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要通过各种途径缩小地区差异,形成东西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地区差异,经济发展,缩小差距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虽然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但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从总体上看,扩大的趋势进一步加大,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又有一些制度性因素,还有历史地理环境资源等因素,它们的相互作用才使得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不断分化的现状。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