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先学后教:给学习以生长的力量——“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实践

先学后教:给学习以生长的力量——“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实践

先学后教:给学习以生长的力量——“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实践
先学后教:给学习以生长的力量——“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实践

先学后教:给学习以生长的力量——“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实践

————————————————————————————————作者:————————————————————————————————日期:

先学后教:给学习以生长的力量——“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实践-小学数学论文-教育期刊网

先学后教:给学习以生长的力量——“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实践江苏海安县城南实验小学(226600)高小娣

[摘要]当学习方式的变革聚焦到“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核心时,“先学后教”成了大家普遍推崇的做法。“先学后教”,其本质是实现教学方式由“教”到“学”的翻转,这种翻转对于传统的唯知识、唯教师、唯书本的教学来说,是一个美丽的转身。以“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谈谈先学后教的具体实施。[关键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乘法生长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5)29-009 当前,新课程改革进入到“深水区”。所谓“深水区”,实际上是进入到教育教学的诸多核心领域、敏感地带。其中,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热议的话题,“先学后教”逐渐成为大家普遍推崇的做法。

所谓“先学后教”,就是在教师没有教之前,让学生先学。学在前,教在后,其本质是实现教学方式由“教”到“学”的翻转,给学习以生长的力量。这样的做法看起来并不复杂,但是做起来却有很大的挑战。学生用什么样的方式先学?学到怎样的程度和难度?先学之后再教点什么?用什么样的方式教?教的目标和重点是什么?教如何促进学?等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作出明确的回答。本文结合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谈谈自己“先学后教”翻转教学的一些尝试。

一、先学:播种生长的基因

对二年级的学生而言,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比较弱。如果不进行适当的引导,他们

的“先学”效果是难以保证的。如何来引导呢?我想到了“课前学习单”,将学习内容、要求、目标等通过文本形式辅助学生课前学习。于是,设计了如下课前学习单,上课前一天发给学生,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

“乘法的初步认识”自主学习单

1.自主学习课本第20~22页,完成这三页的习题。

2.看图列式。

(1)兔一共有多少只?(2)鸡一共有多少只?

加法算式: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乘法算式:

或或

3.看图列式。

加法算式: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乘法算式:

一共有多少个花片?

加法算式:乘法算式:

4.请你为2×3=6画一幅图。

解读:课前学习单主要围绕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展开,但与教材内容不同的是,课前学习单在内容上进行了问题化、板块化的处理,它聚焦于教学的核心内容,并在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上下足了工夫。任务一,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并完成课本中的“试一试”“想想做做”,学生跟着教材初步认识乘法。任务二,与教材上不同的是除了用加法算式表示兔和鸡的只数,还要求学生列出乘法算式,引导学生初步建立“加数相同可以列成乘法算式”的模型。任务三,虽然还是看图列式,却与第二个任务有所不同。苹果图、红花图,帮助学生理解“5个2”和“2个5”意义不同,加法算式不同,但所列出的乘法算式是一样的;花片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列出的加法算式不同,乘法算式是相同的,建立“同一个情境可以用两加两乘表示出来”的模型。任务四,让学生画一幅图来表示出“2×3=6”这道乘法算式。学生经历由图到式,再由式到图的过程,借助图式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以及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

系,逐步建立图式模型。这样设计,不仅有基础知识的获取,还有运算技能的习得,同时也将“加法”和“乘法”之间的密切联系蕴含其中,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后教:培育生长的土壤

课前先学了,学生对教材已不再陌生,课堂的教学起点便相应发生了变化,这时,教师该如何教?如何让学生站到前台,充分展示先学的成果?又如何准确“把脉”学情,使得教师的“教”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之上,巧妙地加以启发、引导和点拨?这些,是先学后教课堂上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请看“乘法的初步认识”中的教学片断。

[片段一]

(出示:鸡兔图)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是怎样分别求出兔和鸡各有多少只的?拿出你的课前学习单,先在小组内和同伴交流交流,然后每组选一名代表做全班交流。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

(出示学习单,指名交流)

生1:我们组算出兔一共有6只。加法算式是2+2+2=6,乘法算式是3×2=6或2×3=6。

师: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2:我们组同意他们的意见,我们列的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和他们组是一样的。师:能说说2、3是怎么来的吗?

生2:兔每堆有2只,有3堆。

生3:“2”是从图中看出来的,兔是2只2只的在一起,“3”是我们自己数出来的,一共有3堆。

师: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从图中找出了兔的排列规律,咱们一起来数一数。1个2,2个2,3个2,求兔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

生4:就是求3个2相加的和是多少。

(板书:3个2相加)

师:求3个2相加的和是多少,我们不仅可以用以前学过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来计算。那鸡的只数呢?

生5:鸡一共有12只,加法算式是3+3+3+3=12,因为每堆有3只鸡,有4堆,所以我们组列出的乘法算式是3×4=12或4×3=12。

师:同意他们组的意见吗?通过课前学习,对于乘法,你还有什么想介绍的吗?生6:加法算式中的加数都要是一样的,才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生7:只要有一个不一样,就不能列乘法算式。

生8:乘法算式中的两个数,一个是相同加数,一个是相同加数的个数。

师:概括得很好!看来,同学们课前都进行了认真的学习,不仅知道了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乘法计算,而且还知道了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当每个加数都相同的时候,咱们就可以用乘法来计算。比一比,你认为哪一种计算更加简便?

生9:用乘法计算更简便一些。

解读:认识“乘法”的核心就是认识“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它是相同

加数相加的“加法”的另一种简便表达方式,“相同加数”学生容易看出,但“相同加数的个数”是隐藏的,需要学生概括出来,这在思考上是有难度的,需要经历由图到式的过程。课前,学生通过“先学”,已经能列出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求出图中兔和鸡的只数,但是这种认识仅仅停留在解题层面的认知,是模糊的、肤浅的。课中,需要在这一基础上,帮助学生系统整理,使学生模糊的知识变得清晰,肤浅的认识变得深刻。教学中,引导学生紧扣主题图展开讨论,汇报交流;结合情境图,找出兔和鸡的排列规律,渗透对相同加数的理解;接着,通过介绍乘法算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算式中各个数的含义,突出相乘两个数一个是“相同的加数”,另一个是“相同加数的个数”。学生对图、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得到了提升。

三、内化:积蓄生长的力量

不少教师可能会有这样的顾虑:课前学生先学了,课上还愿意听吗?课前布置学习单,会不会额外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学生已经会了,课上教师还要讲什么?是否会“涛声依旧”,重复昨天的故事?……

[片段二]

(出示:花片图)

师:图中一共有多少个花片,你是怎么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的?拿出你的学习单,在小组内先交流交流。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师:哪个小组的代表先来汇报?

(出示学习单,指名交流)

生1:我是竖着看的,每列有3个花片,一共有5列,我列的加法算式是3+3+3+3+3=15,乘法算式是5×3=15,“5”是一共有5列,“3”是每列有3个花片,大家同意我的说法吗?

生2:同意。

生3:我还有补充。竖着看,求花片一共有多少个,就是求5个3相加是多少。师:说得真好!你这里还写了一个加法算式,是什么意思呢?

生3:还有一个加法算式是横着看的,每行有5个花片,有3行,所以我列的另外一个加法算式是5+5+5=15。乘法算式是3×5=15,也可以用5×3=15。大家还有什么需要补充吗?

生4:横着看,就是求3个5相加是多少。

师:真棒!求图中一共有多少个花片,我们既可以横着看,还可以竖着看。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到的几个几不一样,列的加法算式也不一样,但是列的乘法算式是一样的。

师:如果用小棒来代替刚才的苹果、红花、鸡、兔、花片,你能用小棒来摆一摆吗?

(生动手摆小棒,教师巡视)

师:摆好了吗?说说看,你摆了几个几?

(指名汇报,课件出示)

师:小棒的作用可真大!它可以代替刚才的鸡、兔、花片、等等。我们可以用小棒先摆出几个几,然后列出乘法算式。课前,同学们还画图表示出了2×3=6,你是怎么画的?

(展示学生作品)

生5:我画的是五角星,每份有3个五角星,有2份。

生6:我画了两幅图,一幅图是每份3个圆,有2份;还有一幅图是每份2个圆,有3份。

师:你画的两幅图,分别表示几个几相加?

生6:一个是表示2个3相加,还有一个表示3个2相加。

师:还有没有画得不一样的?

生7:我也是画圆,横着看是2个3,竖着看是3个2。

师:如果用小棒来摆,可以怎么摆?

(结合回答,课件出示)

师:真棒,只用一幅图就把两种含义都表示出来了,不管是2个3相加还是3

个2相加,都可以用2×3=6来计算。

解读:课前先学,学生能够根据情境图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而课上的学习不应仅仅停留于此,教师应在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拔高、提升。本节课,在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乘法与加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建立图式模型。通过花片图的横看与竖看,学生知道“3个5相加”和“5个3相加”都可以用同一道乘法算式,初步建立乘法的矩形图式表象。在学生形成初步表象后,引导学生用小棒摆出之前的苹果图、红花图、鸡兔情境图和花片图,体会小棒图强大的替代与概括作用,这一过程,不仅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抽象提取出基于小棒图画的图式模型。也就是说,所有的乘法算式都是可以用小棒图来表达的。接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课前画图表示的“2×3=6”。学生有的画出了2个3(如:○○○○○○),也有的画出了3个2(如:○○○○○○),甚至还有学生画出了两行3列的矩形图。接着,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借助小棒图进一步理解乘法算式“2×3=6”的含义,帮助学生建立小棒图与乘法算式的图式模型。学生经历由小棒图到乘法算式,再由乘法算式到小棒图的过程,至此,乘法算式的图式模型结构在学生的脑海中不知不觉生根发芽。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追问、总结等,在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下工夫,激发学生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探究问题的本质。

回顾“乘法的初步认识”以上三个教学环节,可以看出,“先学后教”提倡先研后教,以学定教,在充满挑战性和弹性的“课前学习单”的引领下,学生的“先学”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多元性、开放性的特点。在先学基础上的课堂学习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既有同伴之间的讨论交流、相互沟通、共同成长,也有在教师的引领、点拨、讲解下获得的感悟,这样的课堂,学生真正体验到学

习所带来的成功感、愉悦感、幸福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数学学习获得更多生长的力量——生长知识,生长能力,生长经验,也生长智慧。

(责编金铃)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点评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从熟悉的游戏中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3.认识乘号,并会读乘法算式。 4.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归纳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 教具 多媒体演示软件、卡片及磁性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课件)问: 你们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你还发现了什么?(指名回答) 二、探究新知 师:看老师用小棒摆的这幅图是什么图形。(出示课件:小树图)(指名回答)。 1.动手操作。 问:摆出了几个自己喜欢的相同的图形? 2.小组交流,汇报。 问:你摆的是什么图形?每种图形用了几根小棒?摆了几个这样的相同图形? 问:摆这些图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问:谁能帮老师算算,摆这些图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3.观察讨论。 问:观察这些加法算式,每一个算式的加数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

小结:像这样每个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来计算(指板书中“小树”的算式揭示课题)。相同加数是几呢?有几个6呢? 问:4个6连加怎么写成乘法算式呢? 板书:4×6=24 6×4=24 4.认识乘号,并教给学生乘法算式的读法。 5.小组交流。 看自己的小棒图,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6.激疑讨论。 三、练习体验 1.读出下面的算式(出示卡片)。 4×5 6×3 5×2 2×4 7×2 2.看图填空(出示课件熊猫图)。 3.看图列式(出示课件:第48页第1题)。 4.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练习片)。 5.看情境图写算式(再现主题图课件)。 6.机动。 四、发展评价 问:在本节课中你表现得怎么样?(自评、互评、师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北京市义务教育改革实验教材数学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给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因此,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实践、交流、反思的活动中掌握知识、获得经验、发展能力、体验成功,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前提。本节课用目标导学法进行教学。通过感受新知——探求新知——巩固新知——强化新知四个阶段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对今后学习表内乘除法及多位数乘除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乘法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新认知的内容,如果将抽象的概念意义湛透到形象、直观、简单的操作活动中,那就能帮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了。 2、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法,在此基础上,我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特点,采用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方法进

行教学。 3、教学手段与技术准备: 学具准备:每组一个学具袋。包括:20个圆片或正方形。 技术准备:教学课件 三、教学目标: 我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个方面制订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乘法的产生过程,在探索乘法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 2、通过学习认识乘号,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3、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我们知道乘法的含义是后面学习乘法口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我把知道乘法的含义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由于学生年龄小,再加上乘法概念比较抽象,我把使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引新,让学生亲近数学 出示主题图,请学生根据图意和问题列式计算: 4+2+3+3+2=14 2+2+2+2+2=10 4+4+4=12

基于课堂教学实践的教师专业发展

基于课堂教学实践的教师专业发展 ——读《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心得体会 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梁雪梅 在高新区组织开展的“读教育名著,做学习型教师”读书活动中,我认真阅读了孙云晓的《捍卫童年》和李琼的《教师专业发展知识基础》,受益匪浅。特别是《教师专业发展知识基础》引起了我精神和思想上的强烈共鸣,转变了我的教育观念,让我从此不再仅仅是在“教书”,更是在“教育孩童”。 北京师范大学李琼博士的科学研究精神非常值得我学习,她在福州市的15所小学进行了近三个月的实地研究,把30名小学学科教学专家教师和非专家教师以及他们所教班级的1691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30位教师的53节课堂教学进行了实地录像,并就课堂教学中教学任务的选择与运用,师生的课堂对话、学生的学习等进行了研究。她采用任务情境、访谈、课堂教学录像与观察相结合的多种研究方法,透视专家教师的教学,反观非专家教师的教学,从而提供了指导新教师的专业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特别是她的课堂教学录像的观察与访谈方法,对于我平时开展教师培训研究很有启示作用。丰富真实的教学情境再现,不仅有助于了解教师的想法,还有助于发现教师行为背后所基于的思考,更有助于促使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 1.用“问题解决”的观点引导学生“做”科学。 将“问题解决”作为教学的核心,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发展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在改变教学节奏的过程中,保持着对问题解决的关注。树立把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看做为“问题解决”的观点,了解学生的错误想法与难点,采用从学生错误概念的本质入手的策略。传统的倾向于“掌握知识”的观点,直接引导学生掌握规则、遵循规则,记忆规则、应用规则,很少组织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索,不能给予学生深层次的解释,不能在教学中渗透相关的学科思想。 学科教学不仅仅是固定的规则与过程,还是人类思维的系统。学生的学习就意味着对学科意义的理解,让学生猜想、解释、推理与证明自己的想法,学习对知识的论证,要求教师要将“做科学”的科学态度引入学校学科教学学习中。 为让学生学到如何从事“做科学”,教师要特别强调学科教学任务的选择与运用,把“做科学”看做为解释与论证思维的过程,运用“问题解决”的思想,帮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通过一系列的解题步骤,详细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提供获得问题答案的具体信息,领着学生进入既定的解题思路,将“做科学”看做为选择适当的法则或既定的步骤,获得答案的过程,使问题缺少“问题性”。 2. 构建“心理学化”的学科教学知识。 教学的互动性,需要教师将学科知识与特定的教学知识整合起来,将学科知识“心理学化”,按照学生的思维特点来表达,从而使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强调教师如何将学科知识按照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包括教师讲解某一主题所运用例子、解释、演示、举例与类比等方式,以及对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错误的理解,以适合学生的思维与学习特点来中心表征学科知识,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时,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帮助学生构建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3.建立互动交流的“对话共同体” 课堂教学的核心活动包括:选择与运用特定的教学表征,设计教学问题,选择课程资源以及引导课堂师生的讨论,课堂教学问题或活动设计背后的学科思想,课堂对话的方向与节

教师实践个人教学能力自我评价

教师实践个人教学能力自我评价 教师教学评价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分析、判断、评价自身的教学行为;在预设的教学目标实施过程中,能够从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做出适当的调整,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自我评价,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自我评价一】一年来,我在师德上首先严格要求自己、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尊重学生;在思想上热爱教育,热爱人民,热爱学生,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在思想上严于律己,不断学习深化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服从学校工作安排,按时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年来,我除了担任科任教学外,还兼任班主任工作。 在常规工作中,我认真备课上课,按时批改作业,上交各种资料。在教学上,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思考能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导向,切实落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努力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我经常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尽力为学生解决相关的学习生

活困难,重视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做好家访工作,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关心后进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受益,树立自信心。 在教育教学中,我有时候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还不够全面,教学理念还不够先进,班主任工作还缺乏经验,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弥补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做贡献。 【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自我评价二】热爱人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工作中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还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服从领导安排,积极配合学校各种工作,按时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任务。 一、教育教学工作: 在学校教务的工作安排下,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认真专研教材,认真备课,把课标、教参与实际操作能力有机结合,按时完成了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并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切实落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从而使学生在英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方面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如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措施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措施 学校发展的核心是教育教学质量,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提升的关键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没有教师的发展,一定没有学生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归纳起来,我系主要采取以下途径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一、提升系领导素质,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系主任作为系部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主要策划者和引领者,首先着力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系主任应该致力于营造民主、开放和合作氛围,通过有效的课程实施培训,支持、服务、引导教师的课程实施,引领教师创新改革,推动教学水平的提升。充分鼓励和尊重教师在课程和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创造性劳动,引领教师成为课改和教改的。系领导不仅特别关注教师的教,更引导教师关注、研究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二、加强教学和课程改革的研究,夯实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 1.师德培训。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2.教育教学能力培训。首先是开展了学科教学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其次开展现代教学技能培训,包括多媒体,影像制作等培训;第三是开展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的培训,着力提高教师因材施教、因学施教的能力。看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了解著名高校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的改革方案和效果,根据自身特点加以领会和吸收,同时,鼓励老师出去参加学科会议和相关课

程教学的培训。 3.教育科研能力培训。教育科研能力主要是通过逐步增强教师自身的教研意识,把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围绕课程教学和学生的特点,根据教师本人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要引导教师积极进行反思与研究,不断积累素材,积累经验,确定课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从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技术水平,用教科研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推进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 三、开展业务大练兵活动,增进教师课堂教学艺术 课堂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主要阵地,因此,打造高效课堂,实行听评课和优质课评选,是系部和各教研室一直要坚持的方法。人人讲公开课,教研室内讲优质课,全校讲观摩课,每期都要进行,而且每次讲课要求每讲必说,每听必评,人人参与,人人过关,最后推选出的选手在全院上观摩课,学院对这些选手大力表扬和奖励,营造出积极参与听讲评课活动,通过赛课和观摩课,使一些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带头人和践行者。 四、坚持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反思是教师成长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真正找到恰当的反思点,坚持认真反思的教师比较少,更多的教师是在应付,因此,我们的工作重点并不是仅仅检查教师有没有反思,而是重视教师反思的质量,注重教师反思的方法和途径,如教学前反思,教学后反思,自我的反思还有集体的反思,真正地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发挥教学反思对自己成长的巨大作用,并且将反思内容在教研活动上公开,让广大教师参与评议。 五、以老带新,提高教师整体业务水平

《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

《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 读古诗,学乘法 ——朱国荣老师执教《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 一、课前思考 在“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主要思考了以下三个问题: (一)与原有教材相比,在内容编排与目标定位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实验教材的内容编排是从操作切入的,主题图呈现了学生用小棒摆图形的情境。学生需要经历“操作→表象→加法算式→乘法算式”的思维过程,这体现了实验教材注重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建构数学知识的编写特点。而原教材(以原浙江省省编教材为例)是直接按“表象(矩阵图)→加法算式→乘法算式”编排的,显然,就教学起点而言,实验教材比原教材低一些。在目标定位上,实验教材强调在学生知识经验(加法意义)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乘法的意义。 (二)如何选择学习材料?就本节课的内容而言,学习材料的选择有三种形式:第一,从动手操作切入,如摆小棒;第二,从直观表象切入,如矩阵图等;第三,从加法算式切入。无论从哪一种方式切入教学,只要组织合理,引导得当,都能殊途同归,帮助学生建立乘法的意义。当然,在思维层次上,三种切入方式是有区别的,分别体现了动作、表象、符号与逻辑等不同的思维水平。显然,选择哪一种方式切入教学主要应依据教学对象的不同认知水平而定。 (三)如何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换言之,如何正确认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个体差异?乘法运算的意义(包括书写形式等)是一种数学规定,从学生的逻辑起点分析,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对乘法的认识“应该”是空白的。因此,乘法意义的揭示应采用有意义的接受方式,由教师直接告之。但分析学生的现实起点,每个班级中,总有一部分学生已经通过各种途径直观地认识了乘法,认识的程度、比例则体现出不同学生个体和不同班级群体的差异性。面对学生的现实起点以及学生个体、班级群体的差异性,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把学生的认知经验和个性差异转化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中建构乘法的意义。 二、教学实录 (一)导入。 1.请学生背一背语文课上刚学的两首古诗(《赠刘景文》《山行》)。 2.呈现其中一首诗,请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解读信息。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这首诗,语文课上刚学过,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也要来学一学。 (数学课也要学古诗?学生满脸惊异,学习欲望被迅速激发起来了)字串3

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设计(教学实录)

小学数学标准教材 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设计(教学实录) Mathematics is the door and key to science. Learning mathematics is a very important measure to make yourself rational.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设计 (教学实录) 一、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读法、意义与乘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通过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可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初步逻辑思维能力.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重点: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三、教学重点:识别相同加数. 四、教学难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五、教法和学法 1.正确运用知识迁移规律,注意以旧引新,抓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体现温故知新的教学思想. 2.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适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调动学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 作者系麻阳县吕家坪中学:黄华、成武、黄淑芬、徐玉梅、滕飞、滕华兵、黄晓坪、舒娟、黄华平、黄泽田、张圣骞、向华丽、王钊伟、黄全妹、张建吉、龙兵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直接关乎着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育素养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学习素养的养成,所以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的高低对于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就更是亟待加强。 一、选题背景 1、问题的提出: 教育一直是个亘古不衰的话题,而教育的改革更是无数教育者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我国教育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特别是最近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后,学生“有书读”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读好书”成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要解决“读好书”的问题,一方面需要进行课程改革,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另一方面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尤其是在教育落后的农村中小学中,如何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是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2、课题界定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进行高效教学的核心能力。有学者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包括具体学科教学能力、一般教学能力和教学认知能力三种。具体由下述几种能力构成:(1)认识能力,主要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良好的记忆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等;(2)设计能力,主要表现为教学设计能力,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材、选择与运用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评价的能力等;(3)传播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4)组织能力,主要包括组织教学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课外活动的能力、组织培养学生优秀集体的能力、思想教育的能力、协调内外部各方面教育力量的能力等;(5)交往能力,主要包括在教育教学中的师生交往能力。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价值 1、研究现状 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我们认为一个优秀教师不仅有好的素质,好的知识背景这些与个人先天素质及大学学习有关的因素,还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脑中有结构,心中有学生”,所谓“脑中有结构”是指教师对所教学科知识结构清晰、完整的认知,“心中有学生”是指教师不仅有很强的学生意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障碍、还懂得学生认知、心理、情感的发展规律。一个教师只有做到“脑中有结构,心中有学生”,才能使知识的逻辑结构(知识序)与认知的发展(认知序)有机结合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活动结构(教学序)。教师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积累、完

(完整)乘法的初步认识公开课教案.doc

4.1乘法的初步认识 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 100 以内加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游乐园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学生发现用已学的加法解决问题比较麻烦时,便渴望有一种简便的方法能够取代,这时乘法便呼之欲出了。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2.通过多种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 3.感受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密切联系,体会乘法的简洁性和学 习乘法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主题图(课本第46 页)。 师:秋天到了,我们最喜欢的秋游活动快来了。快看,这个学校的同学们正 高高兴兴地在游乐园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游乐园里都有哪些好玩的项目? 学生活动: 观察画面: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有小飞机、小火车、过山车、转椅) 这么多好玩的项目,我们一个一个来看吧! 二、感知相同数连加的特点,渗透乘法的意义 (1)运用多种方式,呈现生活情境中有每份数量相同的情 况教师出示小飞机情境(课件)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项目——小飞机。 学生活动: 数一数:请同学们一架一架地数,每架小飞机上坐了几个人? 圈一圈:请同学们将每架小飞机上的人用一个圆圈圈起来,然后在每个圆圈旁边写上人数。 (学生圈完后教师在课件上将每个小飞机上的 3 人圈起来)

说一说:请同学们说一说,每架小飞机上坐的人数有什么特点?(每份数量 相同) 师:你真善于观察,我们把这个发现的结果一起说一遍:每架小飞机上坐了 3 个人,有 5 架小飞机。 (2)制造冲突,概括表述相同数连加算式的特征,渗透乘法的意义 师:老师为什么要布置这个任务,肯定是有目的的,因为老师要统计人数, 不然有的小朋友走丢了,老师都不知道呢。那么问题来了,请你们想一想,小飞 机里共有多少人?你能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吗? 师:(老师点名学生回答)下面你说我写。哎呀,好像写乱了,你能用一句 简单的话,让大家一听就明白吗?(这是 5 个 3 相加) 师:这样一说,大家就都清楚了,我把算式写出来。(板书3+3+3+3+3=15)你们把算式写在小飞机下面的第一条横线上。 ( 3)认识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的特征,为理解乘法的意义积累经验 师:观察一下这个加法算式,你发现它有什么特点?(加数相同,都是 3)师:你能说出一共有几个 3 相加吗?(板书,在算式下面写 5 个 3) 师:这里的 3 是什么? 5 是什么? 三、自主尝试,强化认识 教师出示小火车情境图(课件) 师:看完了小飞机,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项目——小火车!请同学们数 一数:请同学们一节车厢一节车厢地数,每节车厢上坐了几个人? 圈一圈:请同学们将每节车厢上的人用一个圆圈圈起来,然后在每个圆圈旁 边写上人数。 说一说:请同学们说一说,每节车厢上坐的人数有什么特点?(每份数量相同)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在图中将每个车厢里的 6 个人圈起来。我们把这个发现一起读一遍:每节车厢上坐了 6 个人,有 4 节车厢。 师:接下来老师又要统计人数啦!要求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怎样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你能用一句简单的话告诉大家,让大家一听就明白吗?( 4 个 6 相加)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乘法知识体系的起点,也是整数四则运算中的一个重点概念。学生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可以帮助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为解决相关的乘法的实际问题提供依据,也是以后学习表内乘法的基础。 二、说学情 二年级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而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所以我将抽象的概念渗透到形象、直观、简单的活动中,通过几个相同加数连加,引出乘法运算,帮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 三、说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体验探究的乐趣。 2.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正确写出乘法算式; 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四、说教法与学法 说教法: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特点,我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式的方法进行教学。

说学法:结合本节内容和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一方面充分运用了教材所呈现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与调整。力图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实践,相互质疑,相互评价,最后获取成功。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教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去哪玩呀?(游乐园)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一个大型的游乐园里去看看,看看这里都有哪些好玩的项目?(出示主题图)。快瞧!谁能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游乐园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根据学生好玩、好动的心理特点,本节课一开始我就利用游乐园的主题图,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渗透乘法的意义。 1.教学例1,感受相同加数相加。 生1:看到游乐园里有小火车、过山车、小飞机。 生2:看到小火车有4个车厢,每节车厢里有6人。 …… 生1:小飞机里有多少人?

乘法的初步认识观课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初始课,因此这节课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赵老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知识水平,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为基本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赵老师在课堂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1、在设计时赵老师主要是以贴近学生实际的游乐园情景导人,里面蕴含着丰富的“相同加数”的因素,为引入乘法做准备,之后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引导他们观察思考,体会乘法的意义,并进一步结合生活中的问题,巩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与运用。赵教师把“游乐园”设计为本节课的一条主线,用这情境串起了整节课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经历乘法概念的形成过程,努力建构数学模型。本节课赵老师从学生的基础出发,放手让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并用已有的方法解答问题。随着算式加数的越来越多,学生逐步认识到像这样的问题用加法来计算太麻烦了。亲身体会到加法解决这类问题的局限性,从而使乘法的出现水到渠成。并且在出示乘法算式之后则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加法和乘法算式,强调乘法中因数的含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关系,明确求几个几相加的时候用乘法非常简便。 3、给学生一定的思维发展空间,培养创新精神。让学生自主探索加法的简便写法部分教学环节。学生积极投入,思维非常活跃,展开了奇思妙想。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体验,大部分学生是用合并加数的方法,使原来的算式变得简便短了。还有的学生想到用符号、用语言叙述、用乘法等方法表示。孩子们的想法是那么的可贵,学生只要能够创造出简单的表示方法,赵教师就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大力的表扬。 4、赵教师在教学中也很注重自己的评价语言课堂中的动态生成,学生的回答,教师的评价往往都是一闪而过,但赵老师的评价语言非常到位。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因素,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进行提升,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究,才可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逐步精彩起来天我认真观看了吴正宪老师执教的《小学数学估算》一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收获甚多。 吴老师的这节课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比如,本节课中吴老师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估算和精确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然后与学生一起研讨估算的方法或者说估算的策略,最后在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到要结合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紧紧围绕估算这一主题层层递进展开教学,通过整节课的学习使得学生掌握估算的策略,体会估算的价值。再比如,整节课吴老师面带微笑,在听这节课的过程吴老师和学生那种融洽的师生关系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老师的亲和力让学生和像我这样听课的教师感觉很亲切,师生对话更像是在讲故事、拉家常,这种轻松、愉悦正是我要追求的课堂气氛。但是听完这节课后,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整节课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高效课堂,我认为课堂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上课伊始吴老师让学生充分提出他们心中有关估算的问题,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提出了诸如什么是估算?如何估算?估算的用途?估算的发明人是谁(估算的起源)?≈是什么意思?等问题,让学生充分汇报自己的思考,这无疑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使得老师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同时也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如果说这些问题开启了学生的思维,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那么在探索估算方法的过程中学生为估算方法命名的活动无疑是学生思维火花绽放的舞台。再次回顾课堂上师生的那种自然、亲切、轻松、和谐的氛围,真是让我感叹良久。对照自己的教学,我应该如何做才能使我的学生也乐于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呢?我想,除了在教学设计、教学语言和课堂调控等方面继续提升自己的能力外,还应该在课堂上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应该是我今后努力探索的方向…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的,是乘法学习的起始部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直接基础,也对今后学习表内乘除法及多位数乘除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材重视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教材首先展示了一个热闹欢快的游乐园的主题图,通过这一学生熟悉而又特别喜爱的场景,揭示出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相同数量。这样设计使数学贴近了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从而进一步领会乘法的意义。 二、说学情 二年级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如果将抽象的概念湛透到形象、直观、简单的操作活动中,那就能帮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了。在这种情况下应注意与前面的加法知识互相联系,通过几个相同加数连加,引出乘法运算,使学生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⑴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及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⑵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认识乘法各部分名称。 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四、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特点,采用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

方法进行教学。结合学生年龄及新课改要求,我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式的方法。同时注重运用引导法、观察法、讨论法等进行教学。结合本节教材和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体现新课标精神,一方面充分运用了教材所呈现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与调整。力图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实践,相互质疑,相互评价,最后获取成功。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去游乐园玩(出示主题图)。我们看一看游乐园里 有哪些好玩的项目,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观察、操作、解决问题。创设的情境是为了给学生建立一种感性的认识,根据学生好玩、好动、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本节课一开始我就利用游乐园的主题图,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渗透乘法的意义。 1.教学例1,感受相同加数相加。 生1:看到游乐园里有小火车、过山车、小飞机。 生2:看到小火车有4个车厢,每节车厢里有6人。 …… 师:你能根据你看到的这些情境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生1:小飞机里有多少人? 生2:小火车上有多少人? 生3:有多少小朋友在玩过山车? …… 师:同学们真棒!发现了这么多问题!谁能解答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呢? (学生解答,教师有选择地板书算式) 3+3+3+3+3=15 6+6+6+6=24 2+2+2+2+2+2+2=14 ……

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年

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承担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主动学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通过“做中学”达到培养目标。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求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达到新课程培养目标。为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高素质、技能型中小学教师的需求,变革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提升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使其能够迅速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需求,成为当前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的紧迫任务。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类专业普遍存在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诸多问题,这严重制约着教师教育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地方高校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有鉴于此,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从2009年起在所有教师教育类专业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力求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班级管理能力和适应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岗位的其他能力,改 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推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程,学校一方面组织各教学系和相关部门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毕业生适应情况调查,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剖析地方高师院校现行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研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育专业标准,明确教师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探索和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充分利用 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施改革。校内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合理设置课程,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外则在当地教学质量和社会认可度高的中小学、幼儿园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需要,打破常规,打破教学时间限制,灵活安排见习、实训和实习,让学生在中小学、幼儿园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得到专业技能的全面训练,努力实现学校教学与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有效衔接。走“校校结合”和“校校交替”的人才培养之路,使学生在“校校交替”中逐步形成从事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与服务的实际技能和能力。通过改革与实践,学校构建了“以学科基础课程为基础,以教师教育类课程和全程实训为两翼”的教师教育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保证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学科基本知识的基础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教师职业岗 位适应能力。上,加强了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二、增加教师教育 类课程门类,加强学生教师专业化发展课程设置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它事关教育的质量和生命,因此,教师教育专业改革首先必须从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人手。针对长期以来教师教育类专业课程门类少、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我们 从培养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师着眼,调整课程结构,增加教育类课程。 1 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学校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在公共基础课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模块的基础上增设了教师

《中学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自我评价》

《中学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自我评价》 。,思想是主宰人类行动的将帅。因此要让自己为人民服务,献身于教育事业。首先必须端正思想,明确人生目标,不断地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不断创新,努力培养适应时代需要,为社会作贡献的有用人才,有了这样的明确目标后,我们就不会再为环境,为条件而懊恼不已了。虽工作几经周折,我依然毫无怨言。有人说,一个教师应该具备半个演讲家的口才,半个作家的文才,半个演员的表演艺术……绌于言词的我为了锻炼口才常常废寝忘食的学习。为了提到写作能力,我还自修了写作培训。为了充实的教学理论,更新教学理念,我阅读了数十本理论书籍。总之,我努力朝着我的话去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有着永远清醒的头脑,时常新鲜的血液。 二、为教育事业,为培养人才做贡献。 一名教师的广义目标是为教育事业做贡献,而狭义地说,实际目标就是教好书,培养出人才。对此,我近十年的教育生涯是最好的注解和补充。近十年来,我连续担任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平时将时间都用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在执教中为教好书、育好人,不知花了多少心血,特别是这些底年级刚进学校的学生,他们一点也不懂,我下决心教好他们,每学期都能按要求认真制订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根据刚入学的学生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方法教育他,每天都是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平时很注意自己班主任应有的职责,课外经常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工作,开展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同时对后进生和差生都进行了细心的引导,发现问

题及时解决。平时经常与学生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在课堂上,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经常鼓励他们,给戴红花。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和巩固他们和知识,经常叫他们谈谈心。为了使学生尽快地得到进步,我还利用双休日、傍晚、假日与家长取的密切联系,和他们共同教育好其子女。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后进生在我的精心教育下,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变,成绩也进步了。平时为了使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我认真备课,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认真教学。课内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思想的培养,让学生多动脑、提问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正的教育其实是爱的教育。只有对祖国热爱,对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才能教好书,管好班级。近十年来,我一直都担任班主任,辅导员工作。在工作中从不歧视差生。而是想方设法了解学生,深入到学生中间,做学生的贴心人。很多所谓的差生在我的教导下变得规规矩距,热爱学习,热爱集体。我所接管的班级也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光有爱而缺乏课堂教学艺术是不能达到科学.高效的目的的。我从事语文教学,在教学中刻苦钻研,勇于探索。根据目前学生接触媒体的实际情况,主张教学实践应紧随社会发展趋势,迎合社会发展需要,与理论紧密联系,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升理论。 三、重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平时在教学中,不但注重学生的知识教学与能力的培养,还特别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从学生一进校门,我就开始培养学生热爱党、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发文单位:转洞小学撰稿:黄银春拍照:转洞小学信息发布:转洞小学点击数:8805 更新时间:2010-3-23 14:41:49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在2009年12月12日至2010年3月13日期间,我参加了大足县教师进修校举办的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学习。在培训学习中,我聆听了专家的报告,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还看了一些优秀教师的示范课,使我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颇感自己的责任重大、知识贫乏。通过这次培训,收获颇丰、感想颇深: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启发。对我对教育与新课程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小结如下: 一、通过培训学习,我学会了在学习中反思。 当我听了刘晓白老师的《新课程下教师专业化发展》、肖兴英老师的《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及说课》、王祥述老师的《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及说课》、黄海和罗明安老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及操作》,还有教委副主任伍天泽作的《校园安全知识培训》的专题报告后,心中不由地涌起了“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有几位好同伴,将会成就你的一生。”这句话。在贯彻新《纲要》精神的过程中,刘晓白老师带来的思想道德教育:鼓励教师安心——是最高的境界;激发教师负起责

任、开拓视野;勉励教师不辱使命——建设现代教育;激起我心中的许多感想。使我能对自己的心态作一个调适,让我树立了新的正确的教育观,并能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感受到要先做人,再教书。做人要有一个好心态,一个好心情。心理健康,身体才能健康,工作才能愉快。好心态成就一切事业。爱学生,爱同事,轻轻松松地当老师,快快乐乐地当老师,简简单单地当老师,放下包袱,抛却沉重,让微笑永远绽放在脸上!感悟到要善待学生,尊重生命。要善于引导,做到能理解、宽容。要通过改变目标、改进方法、转换活动、合理宣泄、调整认知等六个方面靠近,促进自己向优秀教师方向发展,学到了自信,学到了方法,感悟至深。肖兴英老师和王祥述老师的课堂设计案例研究,能以实际的案例直观展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现新课改指导下角色的转变;教会了我们设计、研究的方法,展示了一种活灵活现的教学氛围,更是让我感受到新课改清新的气息。就如古人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伍主任的校园安全知识与日常教育教学的关系和重要性的阐述,使我们强化了安全责任意识。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这些观念的形成是很重要的。有了这些观念的引导,在今后课程改革中尽管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挫折,坚信我会去探索、解决,而不是躲避,因为希望就在前面! 以前我们说课和评课总是在关注教师的设计和讲授,而很少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参与度,也很少去体察学生的情感和需求。肖兴英和王祥述两位老师讲的《怎样说课、评课》的讲座,如用一堂生动的课展示说课、评课的方法及要点,使我在说课、评课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乘法的初步认识》的观课报告

《乘法的初步认识》的观课报告 导语:以下是聘才XX收集的相关内容范文。供大家借鉴参考!把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完成对乘法的初步认识。 听了程老师执教的《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深受启发,这节课是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初始课,因此非常重要。不论是课的设计,还是教师引导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还练习的方式,都给我了较好的启示。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用心引导,促进学生参与求知的有效性。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纵观这节课,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以几个方面。 一、联系实际,设疑导新。 林老师由小学生非常喜爱的“喜洋洋”“懒洋洋”图片导入,引出“12个苹果怎么分?”这个问题,学生非常乐于进行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达到了引导学生的作用,可谓一举数得,非常成功。通过“横看成行,竖看成列”的思路引导学生将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在教学中,张老师把握了几个重点问题:观察黑板上的加法算式有什么规律?能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为什么要用乘法?乘法中的两个数来自哪里?3表示的是什么?8表示的是什么?2表示的是什么?林老师又追问了如果增加到60列,

用式子如何列?牢牢的抓住了学生,让其感受乘法算式的必要性。同时还通过让学生自己举例的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合理设计练习导练,强化新知。 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就必须经过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实际应用。第一层次练习让学生看图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掌握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乘法算,并能正确写出乘法算式。形式上多种多样,生动有趣,符合二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在动中学,玩中学,游戏中学,使他们对新知的认识升华一步,进而形成技能。第二层次练习组织学生将部分可以改写和部分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的练习,分层练习,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提高。 三、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新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新课前提出的那几个学习目标进行总结,这种总结既有知识的总结,又有学习方法的总结。这样由新课开始想学什么到结束时回忆总结学会什么,这种做法,对整课的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同时,增强学的目标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思考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本节课林老师课前导入是利用喜洋洋图片引起学生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