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阅读成就了我的好家风

阅读成就了我的好家风

阅读成就了我的好家风
阅读成就了我的好家风

阅读成就了我的好家风

七一东校五(2)班张媛迪

岳母为儿刺字“精忠报国”,“忠”为岳家之家风;林则徐勤俭持家,生活简朴,他认为:“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增其过。”“俭”为林家之家风;曾国藩以为“勤”为人生第一要义,崇尚“勤”为曾家之家风也......古代大家族里几乎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规,而我家的家风就是“勤学好读”了。

我的爸爸非常爱看书,即使再忙仍然手不释卷,忘我的啃着书。只要他一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就甭想叫醒他了。受他影响,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给我买了许多故事书,多得已经能堆成一座小山了。每天晚上,妈妈都会给我讲故事,一直讲到深夜,以至于我都快能把这些都背下来了。但我又觉得不能独享,于是,我一交到好朋友就叽里呱啦讲个没玩,直讲到肚子里的故事都掏光了,才肯停下来。

渐渐地,我学习了拼音。于是,我就每天捧着一本本有注音的绘本,看啊看啊......书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后来,在老师的推荐下我看的书更多了,比如,《草房子》、《鲁滨孙漂流记》、《我的狼妈妈》、《孩子们的秘密乐园》......故事中各种人物的命运遭遇、悲欢离合常常让我牵肠挂肚,夜不能寐。

爸爸也经常给我讲书里的故事:曹操诡计多端﹑决胜千里;诸葛孔明独挡千军万马、谈笑风生;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李世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读书使我明理,从书本里,我明白了美和丑,明白了善良和邪恶。读书让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

雨露滋润了禾苗,阅读成就了我的好家风。

评语:家风是一个家庭树立的价值准则,小作者受父母的熏陶从小喜欢读书,网上的购书已装满了家里几个柜子,图书馆也经常有她沉思阅读的身影,所以小作者在写此文时水到渠成,一气呵成,读书使她收益无穷。

辅导老师张迪

《新时代的国风与家风》阅读答案

《新时代的国风与家风》阅读答案 新时代的国风与家风 戴兆国 冯友兰在《贞元六书》中曾论厦中国的国风。他在谈论 抗战的未来时,指出中国面对日本的侵略,保特着“退而不溃”的态势。在局部上中国面临着失败,但是却永未被敌人所破。 无论是军队还是人民都是如此。中国之所以能够保持这样的 组织力,源于中国人的道德力。这种道德力构成了中国的国 风。因为中国的国风蕴含着强大的道德力,所以中国注定立 于不败之地。 具体而言,中国的国风既有儒家墨家的严肃,又有道家 的超脱。儒家和墨家的严肃表现在,对家国和各种民间组织 的信心。中国人走到哪里都能够以中国人的方式结合在一 起,不被外邦人所欺凌,这是儒家和墨家的积极精神。道家 的超脱又能够让中国人在许多事情上放得下来,满不在乎。 积极的严肃的精神是负责任的担当,超脱则是能够放下的担 当。这样的国风几千年延续下来,形成强大的民族心理和坚 韧的民族性格,使得中国人能够面对任何艰难困厄,而不至 于消沉。这样的国风促使中国人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也迎来 了新中国的建立,更迎来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

面对激烈竞争的时代,中国人在传统国风的感召下,勇于改革创新,创造出一个令全世界都为之动容的新的时代。当然,维系优良的传统国风,我们还需要建设优良的家风。在当前的文化建设中,国风的形成必然依赖于家风的建设。 家庭是社会的最为基本的细胞。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任何时代的家庭都需要一种普遍的家庭道德。传统中国人所提倡的孝老爱亲的家庭道德就是这一类。孝亲是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道德要求,是维系家庭和谐的纽带。在孝亲之外,家庭成员还要将孝亲的美德扩大到家庭所在的民族和国家。这就是忠。忠于民族、忠于国家,忠于同时代人的美好事业,是所有人都应该遵循的道德。古人虽有忠孝不能两全的说法,但是,只要每一个人在家庭中尽到孝亲、在社会上尽到忠诚的职责,两者就可以得到统一。因为这是家风最为基本的要求。一个孝老爱亲的人多半也是有利于社会的人,一个忠诚于民族和国家事业的人多半是大孝于家庭之人。家风的最为普遍的道德要求是形成优良国风的基础。 时代变迁带采了家庭结构的改变,家风自然也就会发生变化。新时代的家风自然要脱去传统社会封建家长制度下的压迫和苛责。随着现代中国大家族制度的解体,三从四德之类的传统家风就不再适应时代,而要代之以民主、平等、和谐的家风。传统家庭依靠家长的权威加以管理,现代家庭则依赖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彼此平等交流,共同建立起民

【五年级作文】最美的家风是阅读

【五年级作文】最美的家风是阅读 世界之所以美丽,或许在于每个家庭都在传承属于自己的精彩。我家的精彩在于幽幽 书香。 在我上幼儿园时,妈妈给我买了一大堆的绘本读物,这些书至今珍藏在我的书柜中。 妈妈时常在我睡前从书架中选取几本书朗读给我听,虽然那时我只是觉得非常有趣,并不 知晓书中的深义,但是那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却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如与众不同、具有冒险精神的卡梅拉;聪明过人、淘气顽皮的一休哥;还有《窗边的小豆豆》,让 我明白了什么是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爸爸总是给我讲《西游记》,讲孙悟空大闹天宫, 讲得眉飞色舞。爸爸妈妈的陪伴让阅读的种子在我幼小的心中萌发。 上了小学,我们家的书柜由一个变成了两个,书堆得越来越多。每到“六一”节或者 我的生日,妈妈都会送我一套精美的书,有的封面朴实无华,但却散发着淡淡的墨香;有 的精美绝伦,让我看着就爱不释手。我读书的种类也从绘本慢慢变成了小说、漫画。而妈 妈似乎更喜欢有声读物。有一次,我在床上翻滚玩耍,妈妈在客厅静静地聆听《蒋勋细说 红楼梦》,我听着听着,似乎也被带入了大观园那个青春乐园,看到了弱不禁风的林妹妹、特立独行的贾宝玉,还有精明泼辣的王熙凤。我听得如痴如醉,而妈妈似乎也沉浸在蒋勋 的娓娓道来中。那一刻,便是我家最美的风景。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文章能帮助到您。 今年暑假,我迷上了哈利·波特,我在魔法的世界里无法自拔。直到有一天,妈妈给 了我两套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我便深深地陷入了故事情节里。妈妈说,任何书都是有生命力的,都能和我对话。在和郭靖、杨过的对话中,我明白了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爱国情怀。 阅读使人谦逊温和,使人聪慧明智。最美的家风是阅读,愿幽幽书香永远萦绕在我家!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最美的家风是阅读

最美的家风是阅读 家风,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一个家庭家文化的沉淀,是一代一代家族美德的传承。良好的家风是无言的教育,如春天的雨露,润物细无声,福泽子孙后代。一直以来,书就像良师益友般常常陪伴在我左右。我总是认为,最美的家风是阅读。阅读能带给人以智慧,是汲取精神营养的主要渠道。崇尚阅读,让家弥漫书香,让子孙后代在书香浓浓的氛围中更有高度地成长。 在孩子心中,父母就是他们最直接的老师。面对孩子渴求知识、渴望了解外面世界的目光,我由衷地感受到,作为母亲,我有责任有义务去引领他,去陪伴他一起读书、学习,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一颗阅读树的种子。通过这颗种子,让孩子去发现世界的美好、斑斓与多样,进而成为有一个有情感、有思想、有正能量的人。 作家梁晓声说的好:最好的家风,一定是有读书传统的家风。书架,应该是一个家庭最好的不动产。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给他买了好多绘本。最初的阅读是听书。每天睡觉前,我都会给讲睡前故事,儿子对妈妈口中源源不断地故事充满了好奇,我告诉他,等他稍大点识字多点的时候就可以独自看书,给大人讲故事听了。每天一有闲暇时间,孩子都会选好自己喜欢的书,拉着我和他共同阅读,由我给他读文字部分,他看着书中的图画自己读。慢慢地孩子识的字越来越多,自己能看完一本书了,但我们还是会习惯性的一起阅读,讨论书中的情节,研究书中的形象,谈自己的阅读体会。在孩子健康成长的同时也促进了我们知

识的增加和精神的升华,这种读书模式一直延续到今天。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的眼界不断开阔,思想也日趋成熟。经常地,他会在不经意间就学校和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我意识到,儿子长大了,开始有自己的思想了。这个阶段是一个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所有脆弱的思想、极端的性格、自私的品德大多都是在这个阶段萌芽的。如果这个时候不加以引导,将会在他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之中留下许多未知的隐患。而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途径除了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之外,就是读书。只有不断地读书,视野才变得开阔,才不会只局限在自己的圈子里,才不会造成精神的疲软和思考社会、人生的乏力。 在与孩子共同读书的过程中,我有了许多的感悟:正是喜欢读书的良好“家风”,熏染了儿子,使他获得了更多的知识,也愈加开阔了视野,从而提高了写作水平。同时,我体会到了读书也是一种教育,是成长中孩子发自内心的自愿的一种进步,是生活中和风细雨式的点滴的浸润。“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读书的好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使孩子拥有了细腻的感情和良好的个性,为孩子一生的成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是一个自由而幸福的人;一个有着阅读共识善于分享的家庭是愉悦而温馨的,生活因阅读而幸福,让我们尽其一生,爱上阅读!一起阅读吧!

《阅读和家风》读后感 2017-4-1

《阅读和家风》读后感 看了《阅读与家风》这本书,感触颇深,使我对阅读和家风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下来我来谈谈我的感受。 一、阅读的意义 阅读是提高公民道德素养,促进家庭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助力器!每个人的阅读水平,就构成了一个民族的阅读高度,决定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度和国家的竞争力。阅读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一个人的气质、修养、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这个人是不是爱读书。一个民族的思想基础和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离不开阅读,我们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更好的认识和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好历史传承。 二、家风的重要性 家风属于道德的范畴,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在家庭中的传承。简单地说,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包括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准则。好家风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灿烂文化孕育并传承下来的传统美德,是有益于下一代的优秀道德遗产;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和良好的民族习惯;是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好家风也是一个家族最宝贵的财富,是家族幸福、和谐、美满、昌盛的法宝。好

家风对个人精神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是终身的财富。家风的形成,无关贫富,只关德行,家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影响着社会之风。家风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家风建设也要与时俱进,要赋予家风、家训新的内涵,使家风成为引领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时代风尚。 三、阅读和家风的关系 培育和传承好的家风,需要有好的家规来规范;培育好家风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阅读能使我们树立家国情怀、增长智慧、学会感恩、学会宽容、学会自强、学会自省、学会勤俭、懂得诚信、懂得思义、懂得公正为民。同时阅读也会使我们懂得感恩、爱国爱家;学会宽容,创造和谐;关注美好,收获快乐;守住底线,守住幸福;诚实守信,以义取利;勤俭持家,尊重劳动;夫妻和睦,科学教子;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热爱学习,崇尚知识;爱岗敬业,干好当下。 最后,作为女性,我认为女性阅读是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女性阅读,就抓住了全民阅读和家风建设的根和源。女性阅读在促进人类文化传承与发展、促进家庭文化建设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女性是家庭的核心,是儿童的第一个教育者,女性阅读会影响家庭阅读,引导儿童阅读。女性在培育好家风,促进家庭文化建设中将发挥独特的作用。

阅读与家教阅读家风征文

阅读与家教阅读家风征文 拟写教师:方贵飞什么是家风?我理解家风是每个家庭祖祖辈辈总结积淀的生存、生活经验。在农耕社会,勤俭持家、尊老爱幼、以善待人、平安是福、忍让为安等是大多数家庭的共识;在文化素养较高的家庭讲究耕读传家、好学上进;在经营商业流通的家庭把和气生财、诚信为本作为家训。这些都是积极向上、具有正能量的家风。当然,还有的家庭横行霸道、恃强凌弱、坑蒙拐骗等,这是坏家风。 在一个家族、一条血脉、一个姓氏从古至今的兴衰变化中,家风和遗传因子一样起着主导作用。我们在历史上看到,有的家庭因为战争、灾害、政治等外部因素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背井离乡,但是只要有一个人在,这条血脉还会延续、崛起,繁衍生息、以至兴旺发达。而有的家庭富可敌国,富贵一时却很快轰然倒塌,家破人亡,走向衰亡。究其原因,一个家庭的兴旺发达不在于一时的富有,不在财产的多少,而在于良好的家风。我们不可能永久代替子女做事,却能够帮助子孙后代懂得如何做人做事。使得一代更比一代强。 家风靠家教,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姓氏、一条血脉环环相扣的链条中的一环,继承先祖遗风,把自己这一环抓好,并且从幼小的孩子抓起,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把良好的家风融化在子女的心灵和血液之中,使其懂得如何做人做事,这是一代代祖宗的希望,也是使血脉永久延续的根本。 家风是变化的。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外甥看老舅,侄女看亲姑。看什么?就看他们如何做人做事。把看到的故事在家庭成员中交流、探讨,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这就是学习、观摩的过程,就是充实、调整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做人做事的体验变成准则,变成思想观念,变成自觉,左右着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即使外人不让你那么做都很难。家庭每个成员的共同自觉,就是家风。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社区、村落中的大部分家庭共同认知的家风内容,就是村风;一个社会共同认知做人做事的原则就是民风。民风也是一种文化在其人民中的共同表现。民风的水平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文明水平。 仁爱,包括孝心、爱心、善心,就是对人保持一颗善良的心。中国人重孝道,百行以孝为先,孝敬老人不是光靠嘴说的,身教重于言教,做父母的平常一言一行都对小孩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身体力行的孝敬老人,小孩才会孝敬我们,很难想像那些不赡养父母的人,等他们老了,小孩又怎么会对他们好?我的父母住在农村,很少来我们家,因为城里住不习惯,但每次来,孩子妈都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侍候着他们,怕他们闲着无聊,带他们去逛街、游玩,陪

《阅读与家风》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阅读与家风》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阅读与家风》读后感 刘瑞 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 哈密货运中心 “家风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是一代接一代人注重家教传承下来的。”打开书,映入眼帘的这句话无疑成为了我对此书的第一印象。 慢慢浏览每篇文章,那亲切的言语、丰富的艺术配图,使我的内心也随之产生了共鸣。 《阅读与家风》这本书从各个角度深刻细致地定义了阅读与家风之间的关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好的书承载着文化沉淀的言辞话语,如细雨微风般吹进我们的心里,启发和教育我们如何做人。 良好的家风是塑造人生形象的根基。拥有良好阅读氛围的家庭可以帮助我们在阅读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不断完善家风建设。良好的家风也激励我们家庭成员在各个方向全面发展。 我的父亲早年是一位语文教师,我的印象中,家里的书柜永远都是整整齐齐、满满当当。父亲喜欢读书,一部分源于他的职业,另一部分也是兴趣使然。他珍爱的每本书籍,比如《毛泽东诗词选》《近代文学》《二十四史》等他都会用牛皮纸将封面认真地包好,并教育我也要爱惜每本书。 在小时候的记忆里,父亲经常会给我讲那些书中的故事,关于正直、关于爱国、关于诚实……同时,他会告诉我哪些书值得反复品读,哪些书浅尝辄止。受他的影响,我也时常翻阅书架上那些父亲钟爱的书籍。 渐渐地我也爱上了读书,茶余饭后会与父亲聊书中内涵、自己的感悟,一起谈天论地的家庭氛围从我儿时延续至今。有时候想起来也是感慨,父亲从没有强迫我去读书,但正是这种潜移默化地熏陶才能让我彻底把阅读变为喜好。 长大后的我完全能够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这样的熏陶对于日后自己性格及人品的修养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现在,下班以后我也经常会同父亲一起去书店,所以家里的书架越来越满,越来越宽。 如果说父亲的阅读是坚韧的,那么母亲的阅读一定是柔软的。我的母亲文化水平并不高,但同样对读书充满兴趣,虽然没有像父亲一样的读书素养,但是闲暇时光,她也会静下心来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 母亲偏爱真实且跌宕起伏的故事,记得有段日子她非常喜欢海岩的作品,《便衣警察》那本小说长时间摆在她的床头。小说中传达的无私、奉献、以爱为根、患难与共的精神,都深深地触动着她的心灵,并感染着她像主角一样勇敢地面对当下。 与父亲不同,母亲会陪我阅读很多通俗易懂却有无限正能量的优秀作品,有时候我们会一起因为书中英雄的陨落而落泪,也因为无比真挚的感情而深感幸福。到如今,母亲每当看完一本她所欣赏的书,总会兴致蓬勃地分享给我,我们之间因此从来都不缺少共同语言。 对我来说,个人世界观的建立,受父母的影响非常大。所谓“家风正,则民风正,民风淳,则社会风气正”,的确是有其中道理的。如果每个父母从孩子小的时候就教育熏陶他,树立良好的情操和正气,那么久而久之整个社会风气自然会更好。 在这个互联网无限发达的时代,消息与知识的来源渠道层出不穷,但是阅读的时间却越来越少、越来越零碎,很多人无法拥有充足的时间静下心来手捧图书慢慢感受文字的洗礼。越来越多的人不理解甚至质疑静心阅读的意义。

通过阅读传承家风

通过阅读传承家风 家风,一般指一种由父母或祖辈提倡并能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风尚和作风。家风是一个家庭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种文化和道德氛围,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力量,是家庭伦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正如《阅读与家风一文所言》,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它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下一辈甚至下下一辈人的成长;然而,正因为它“润物细无声”的这一特质,它又是难以保持甚至容易变质的一种力量。与此同时,想让孩子得到良好家风的熏陶,我们必须时时刻刻保持家风,防止其变质。 而阅读便是最好的家风。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祖辈们因为不识字,吃了不少苦头。而我们这一代刻苦求学,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知识就是力量,并希望把阅读求知传承到了下一代人的身上。所以我们送他们去好小学,希望他们能上好的初中,然后努力学习上一个好的大学,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同时也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从小就要求他们读兴趣班,去学习不同的知识,但是我们似乎忘记了,引领阅读本身就是最好的言传身教。 以阅读为家风的好处数不胜数,不说增加知识量,增强语言能力之类显而易见的作用,读书能给孩子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 希腊注明的哲学家芝诺曾经说过,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的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这充分说明了阅读家风对孩子的作用。爱书的家风能尽快使孩子喜爱阅读,一旦孩子爱上阅读便欲罢不能,他们会不停的阅读,越读越多,越读越好。我还记得我的孩子就是从一本西游记开始阅读的,他被故事中的人物所吸引,嚷嚷着然我买了《西游记》的带拼音读本。读完之后,我就慢慢让他读其他的传统名著,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就自己查,孩子越来越喜欢阅读,每个月的《读者》都抢着要买。知道有一天,我发现他的词汇量已经到了一个我都不敢相信的地步,我才知道原来他自己除了我给他买的书,还买了很多别的书,在阅读中他渐渐成长,并且成为了一个爱读书,读好书的好孩子。 读书如见人,读史如照镜。在读书的过程中,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不仅是在学习新的文字和词语,他从人物的一言一行中看到了更多。爱读书的孩子们视野更远大,心胸更广阔,因为他们在书中古往今来的生活实例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和感悟,因此能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学好做人。 阅读能激发想象力:书中世界广阔无限,充满想象、好奇与机遇。不论现实

《阅读与家风》读后感

《阅读与家风》读后感 “家风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是一代接一代人注重家教传承下来的。”打开书,映入眼帘的这句话无疑成为了我对此书的第一印象。 慢慢浏览每篇文章,那亲切的言语、丰富的艺术配图,使我的内心也随之产生了共鸣。 《阅读与家风》这本书从各个角度深刻细致地定义了阅读与家风之间的关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好的书承载着文化沉淀的言辞话语,如细雨微风般吹进我们的心里,启发和教育我们如何做人。 良好的家风是塑造人生形象的根基。拥有良好阅读氛围的家庭可以帮助我们在阅读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不断完善家风建设。良好的家风也激励我们家庭成员在各个方向全面发展。 我的父亲早年是一位语文教师,我的印象中,家里的书柜永远都是整整齐齐、满满当当。父亲喜欢读书,一部分源于他的职业,另一部分也是兴趣使然。他珍爱的每本书籍,比如《毛泽东诗词选》《近代文学》《二十四史》等他都会用牛皮纸将封面认真地包好,并教育我也要爱惜每本书。 在小时候的记忆里,父亲经常会给我讲那些书中的故事,关于正直、关于爱国、关于诚实……同时,他会告诉我哪些书值得反复品读,哪些书浅尝辄止。受他的影响,我也时常翻阅书架上那些父亲钟爱的书籍。

渐渐地我也爱上了读书,茶余饭后会与父亲聊书中内涵、自己的感悟,一起谈天论地的家庭氛围从我儿时延续至今。有时候想起来也是感慨,父亲从没有强迫我去读书,但正是这种潜移默化地熏陶才能让我彻底把阅读变为喜好。 长大后的我完全能够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这样的熏陶对于日后自己性格及人品的修养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现在,下班以后我也经常会同父亲一起去书店,所以家里的书架越来越满,越来越宽。 如果说父亲的阅读是坚韧的,那么母亲的阅读一定是柔软的。我的母亲文化水平并不高,但同样对读书充满兴趣,虽然没有像父亲一样的读书素养,但是闲暇时光,她也会静下心来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 母亲偏爱真实且跌宕起伏的故事,记得有段日子她非常喜欢海岩的作品,《便衣警察》那本小说长时间摆在她的床头。小说中传达的无私、奉献、以爱为根、患难与共的精神,都深深地触动着她的心灵,并感染着她像主角一样勇敢地面对当下。 与父亲不同,母亲会陪我阅读很多通俗易懂却有无限正能量的优秀作品,有时候我们会一起因为书中英雄的陨落而落泪,也因为无比真挚的感情而深感幸福。到如今,母亲每当看完一本她所欣赏的书,总会兴致蓬勃地分享给我,我们之间因此从来都不缺少共同语言。 对我来说,个人世界观的建立,受父母的影响非常大。所谓“家风正,则民 风正,民风淳,则社会风气正”,的确是有其中道理的。如果每个父母从孩子小 的时候就教育熏陶他,树立良好的情操和正气,那么久而久之整个社会风气自然会更好。

读阅读与家风有感

读阅读与家风有感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任何一个人都在一个具体的家庭里成长和成熟,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与所处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家风、家训”就是一个家庭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围,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不断地践行,形成一种无言、无声的教诲,最为直观、最为直接、最为基本、最为经常的家庭教育。 怎样用自己的行为把“家风、家训”中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至关重要。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说的往往都是正面的,通古今,论古语,非常经典的实例。但是在面对社会现实的时候,做的往往都是不一致的,这样在孩子的眼里体现的就是言行不一。通过父母良好的行为来影响着子女,而不是通过嘴去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家风、家训”。 当前社会弥漫着各种各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包括拜金主义、形式主义、毫无道德底线的实用主义等等,通过现代通讯、媒体、报纸等多种方式宣播开来,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和我们的子女。多数家庭非常在意孩子的文化教育,但是对于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却比较忽视。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孩子生长在扭曲的环境中是不可能成长为拥有健康心态和道德标准的人的。如果拥有良好的“家风”,对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是有非常大得促进作用的。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

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我家的家风是“孝”俗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我们要孝顺父母和长辈。当我们的父母渐渐老去,就更不能顶嘴了,凡是要考虑父母。即使他们说的不对,也要和和气气的说话。叫我们做事,不要推辞,尽量帮父母的忙,这样才能做到“百善孝为先”。 小时候,每次上学校之前,奶奶总爱叮嘱我几句:“孩子,到学校千万别和同学磨牙(俗语,指吵架或打架),如果有人欺负你,就回来跟我说,我去找你们老师。”!奶奶生怕我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老是有事没事给我上“政治课”,讲一些经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宽宏大量,在学校要和老师、同学和睦相处,不要动不动就和其他人发生冲突。在奶奶的谆谆教诲之下,我基本上没有和老师、同学发生过矛盾。 爷爷爱给我讲很多关于他当年服兵役的经历,告诫我:“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几个能吃苦耐劳的。你要从小学会能吃苦,否则不能干成什么大事!”爷爷还教导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经历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环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类拔萃。也许这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王钧林《邹鲁文化与圣人家风》阅读答案及解析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小题。(本题共3小题,9分) 儒家几位圣人有一项重要的贡献,那就是他们对尧舜以来优良家学、家教、家风的传承、弘扬与创新发展,形成了圣人家风。 孔子、颜子、曾子、孟子拥有最优秀的家教。他们的家教,一半出自母教:孔子、孟子自幼丧父,靠母亲抚养、教育成人。孔母、孟母是母教的典范。这两位伟大的母亲先后独自承担起家教的重任,上承邹鲁家教优良传统,下启邹鲁孔、颜、曾、孟四氏家风,其母仪千古的风范令人赞叹不已。孔子、孟子仰承母教而成长。待到他们成家生子以后,必对慈母的家教有着强烈、深刻、鲜活的记忆,必将慈母的家教发扬光大于门庭之内,再结合他们的家教理念而予以创新发展,这就形成了孔孟二氏家风。颜子、曾子因为父亲健在长寿,不走孔孟家风形成之路;他们二人情况类似,都是父子同入孔门学习,直接受孔子的教诲和影响而形成各自的家风。颜子、曾子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后起之秀,他们对于各自家风的贡献自然更大一些。 孔子、颜子、曾子、孟子培育的家风,可以称为圣人家风。但是,圣人家风不以富与贵的家境为基础,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来自于普通的家庭。孔子、孟子出身于单亲家庭,孤儿寡母,虽然生活困苦,但拥有了良好的母教和家风,也有机会“下学而上达”,出类拔萃,成为优异人才。待到孔子、孟子成贤成圣,光大门楣,他们的家风就直接转换成了圣人家风。 孔、颜、曾、孟四氏圣人家风,由家学、家教而形成,极高明而道中庸,具有领先性和示范性的特点。就其极高明而言,孔子、颜子、曾子、孟子奠定的家风,形成了家学、家教、家风的完整序列,家风以家教为基础,家教以家学为根底,成为后世孔、颜、曾、孟四氏后裔以及历朝历代名门望族效法的家风范式。就其道中庸而言,家风必由家教而形成,家教却不必来自家学。在传统社会,不少父母有着严厉的家教,不但知道课子读书,而且教育子女即使不识一字,也必须堂堂正正做人。这种缺少家学环节,仅仅由家教而形成的家风,其实

读书家风征文(共6篇)

读书家风征文(共6篇) (篇一) 无声中的传承 摘要:每到周末,一家人吃完晚饭后,各自找到一个舒适的位置坐下,手里拿着一本书籍进入坐定状态,享受着难得的静谧,时间便在此刻定格…… 日子总在不经意中流淌而过,伴随着时间的流逝,生活中一些画面却就此定格成为永恒,就象时针旋转一圈后又回到最初的位置。每到周末,一家人吃完晚饭后,各自找到一个舒适的位置坐下,手里拿着一本书籍进入坐定状态,享受着难得的静谧,时间便在此刻定格…… 还记得母亲给我讲她年青时痴迷于看书,有次做饭时看书竟忘了一切,活生生地把大铁锅给烧了个窟窿,也记得儿时总是看到父亲坐在台灯下永远不知疲倦地看啊、写啊。或许是遗传使然,或许是受家庭环境影响,长大后,很多爱好渐渐淡出生活,但阅读却一直陪伴着我。在繁复的工作、学习之余,拿起书本,感受着阅读带来的“浮生偷得半日闲”,享受着阅读带来的酣畅淋漓,满足感便油然而生! 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儿”。儿时在家里,总能看到父母手拿书本阅读的画面;现如今虽已离开父母有了自己的小家,但家里阅读的习惯却很好的传承了下来,只是现在

的小女儿对书的迷恋更胜于往日的我。借用曹文轩一段话:“阅读的生活与人生,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不阅读的生活与人生,则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或许是骨子里认定了阅读于人生的意义,或许是儿时有关阅读的烙印太过浓厚,或许潜意识里继承了父辈的阅读习惯,又或许是当今社会对阅读的推崇,在女儿六个月的时候,我便为她购买了她人生的第一本书:“布书”,顾名思义,就是用布做的书,书上没有文字,全部都是鲜艳的图片,犹记得女儿当时兴奋的样子;女儿九个月的时候,开始阅读她人生的第一本绘本,那时的她,第一次接触到纸质图书,一岁左右的孩子最喜欢撕纸,但她竟从没有撕过她的图书。接着女儿一岁多,每晚的睡前故事便成为了她生活的一部分,就象呼吸、吃饭、睡觉一样不可或缺。随着年岁增长,女儿开始独立阅读,从儿童文学、自然科学、天文地理到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浩瀚历史长河,阅读为她打开了一片天空,她时常遨游其中忘记自我。阅读已诚然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在她生命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一如当初的我。 关于阅读,古往今来过太多的典故和注解:“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头悬梁,锥刺骨”、“凿壁偷光”等等。而于我,于我家,书不仅仅是汲取知识的一种手段,更多意义上,书是伙伴,是黑暗中的那盏灯,是记忆里的那缕香,是心灵中的那扇门……

阅读与家风读后感

阅读与家风读后感 感谢孩子让我参与你的成长 --《阅读与家风》读后感相信看过湖南卫视《变形记》的人都会深有感触,现在青少年一代的教育问题多的令人费解!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暴力、叛逆、个性十足酷毙,家庭亲情、天伦之乐越来越瓷化了,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的考验。骇人听闻的杀戮事件,随处可见的家暴事件,网络信息神速的传播,使这些不可回避的矛盾越来越清晰的呈现在世人眼中。谁都不知道今天别人家的>故事,会不会成为明天自家的事故亦或是灾 难。 家不是任性妄为的地方,家可以贫,心不可以穷。那些喜欢释放物质垃圾和精神垃圾都是不健全的可怜之人。丰裕的物质生活,让众身价倍增精神贫瘠残缺的人们,于灯红酒绿中醉生梦死,于逢场做戏中哗众取宠,于挥金如土中孤注一郑。从网络红人郭美美炫富终究不免牢狱之灾,到酒钢原董事长冯杰贪腐受贿被捕,再到百份全球追逃红色通缉令 ,国家重磅出击强力惩戒贪腐。还有一些风云人物各种不雅事件层出不穷,无不昭示着一颗颗因浮躁妄念迷失的灵魂。修生养性传承美德,以身作则言传声教。否则一个整日酗酒泡吧网聊不断地人怎么可以指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学霸学神一鸣惊人出类拔萃,一个只把孩子看作是任你打磨比拼虚荣帮你圆梦的私有工具,只会令人更加鄙视我们的无知浅薄。 纪伯伦说过一句话孩子只是借助我们的腹部来到世上,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弓拉满,让箭射向远方。教育孩子的地方除了学校这个专业

机构,更加重要的是家庭德育教养。孩子教育就是一部爱的教育史,很多的父母喜欢越界关心孩子,只是变相传达对孩子的不信任和不尊重,传递的气息使孩子体会不到爱和教育,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要逐步地递减参与孩子的生活程度,营造出合理自然的距离,给孩子成长独立的空间,逐步地在渐行渐远中分离,在合适的时候得体的退出。做一个有分寸的懂得孩子的父母,理智的关怀真切的厚爱。一个优秀的家庭重要的就是要做好美德教育,言传声教教导孩子做一个有修养的有文化的人。重要的是要训练孩子耐心的倾听、阅读写作、良好的沟通、独立解决问题、严谨的品性、彼此尊重、环保意识、影响力、行动力。创新力。 家是和煦如春的暖阳,家是清爽宜人的夏风,家是红红的火焰,给孩子温暖和前行的力量。父母就如那指南针一样,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方向,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积极阳光的心态。而这都得益于良好的家风,良好的家风可以塑造出高尚的人格,优雅的谈吐高雅的气质,善于学习进取的精神,善良厚道的待人接物。自古至今泱泱数千年的华夏文明中,显赫长久的家族,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家训家风家教。《曾国藩家书》《颜氏家训》《国语》《论语》都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家风家教好,培养出孝顺懂事,举止有度的孩子,传承良好家风,促进>和谐社会风尚,是每一个家庭德行教育的核心思想。 总之世界的作用力都是相互的,你想要孩子优秀,作为父母必须从自身修养提高入手。孩子只是你的一面镜子,折射出的都是自己的

阅读,我们的好家风

阅读,我们的好家风 著名作家梁晓声曾经说过:“最好的家风,一定是有读书传统的家风。”这一语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爱上阅读,与书为友。 让孩子静下心来读一本书,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的。功能齐全、五花八门的电子产品,让很多孩子禁不住诱惑,沉迷其中。可是,建立爱读书的家风,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家庭,母亲是核心,有一个爱读书的母亲,才会有喜欢读书的孩子。因为母亲和我们相处的时间最长,我们很多时候是以妈妈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我的妈妈,就是一个酷爱读书的人,她读过很多中外名著,有很高的的阅读水平,她对孩子的教育有自己的一套,虽然她不喜欢刷朋友圈,也不太喜欢刷微信,甚至不太懂得抖音是什么,但是她教育孩子的方式,是最让周围人认可的。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她就把读书的种子撒播在我们的心中,伴随着我们成长、发芽开支。 亲子阅读是我在幼儿时期,对我爱上阅读的影响是最大的,妈妈会用不同的语气激发我的兴趣,有时候不惜自己扮丑角、出洋相。在我三岁的时候,妈妈突发奇想:怎么能让幼小的心灵接受名著呢?想来想去,还是用《武松打虎》来做突破口吧。妈妈把我的大绒毛老虎放在地上,一根木棒拿在手中。模仿说书人的口气,用夸张的表情,把少年版的《武松打虎》这一节,声情并茂的演了一遍。连木棒带拳头,布老虎受到了一顿顿猛揍。妈妈说:“小时候的我,对这疯疯癫癫的表演,一下子入了迷。”这就是真人版的动画片,我一遍遍地听不够。妈妈还说:“《武松打虎》读了有七八十遍。”以至于小小的我,能够奶声奶气地背下来,仿照妈妈的一招一式,跟老虎斗起来。妈妈的耐心没有白费,我在学龄前就已经饶有兴趣地听妈妈读完了少年版的《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而且听了不止一遍。妈妈一有空就给我读各种书籍,尤其是睡前的亲子阅读,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直到今天,我要上五年级了,妈妈又在给我读《老残游记》。我估计,没有几个同龄人有耐心听的,我却听得津津有味,伴随着书香进入梦乡。 阅读,融进了我们的血肉里,妈妈把她的耐心和恒心化作春雨,悄无声息的滋润着我们。读书,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享受。用手捻起一页页纸张,便感到整个世界都是静止的,听不到周围的喧嚣,沉浸在书中。那文字的美妙,字里行间如同音乐般抑扬顿挫,那种妙不可言的感觉,是不爱读书的人体会不到的。对书的痴迷,使我和姐姐的阅读水平远远超过了同龄人。姐姐早早考上了双一流大学,是妈妈让我们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在这个暑假里,我共阅读了五六本中外名著。我们家弥漫着书的香气。 家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愿每一个人都爱上读书!

《家风的重要性》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重视家风家训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我国的家风家训文化可以追溯到周代,之后随着时光推移,产生了班昭的《女诫》、颜之推的《家训》、司马光的《家范》等家训著作,出现了很多有名的“家范”、“家则”、“家箴”、“家约”。明清时期,家风家训文化最为流行。清人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搜集了大量有关家训的名言警句,影响广泛。我国传统家训中虽有些封建主义的糟粕,但其中的尊老爱幼、勤劳俭朴、耕读传家、自立自强、勤政廉洁、为人正直、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勤奋学习等内容,至今仍不乏借鉴价值。 优良的家风形成,往往是通过创立者的建立和几代甚至数代人的不懈努力,践行而形成的。通过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围,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不断地践行,形成一种无言、无声的教诲。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最为重要的、无以替代的精神财富,惠泽于家庭的成员;家风也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撑着家庭的进步与发展。 家庭是个人与社会的中间桥梁。传统的中国社会公共教育不发达,人的成长,更多的是依赖家庭的教育和文化的延传。许多大的家族组织,为了家族的发展主动承担起对本家族成员的社会保障功能:有祠堂、族产、义庄、义塾等等。家族成员之间通过礼仪性的活动取得联系,同时也接受家族的集体约束。在这一层面,“家风”家训好比家族“纲领”,指导和规训着每一位家族成员的生活和行为。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当前,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 树立端正的家风,传承优秀的家风,更是对民族文化的弘扬。“家风”是整个社会文化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体系的基础和前提。通过提升“家风”建设,既能使每个人的精神世界与主流的文化融为一体,培养完美的人格;又能通过“家风”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有机的融合,从而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每个家庭都应构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风,给力社会风尚进步发展,给力伟大的“中国梦我的梦”的实现,千万个家庭组合成一股强大的振兴中华力量。 (《家风的重要性》

《阅读与家风》读书心得

《阅读与家风》读书心得 导读:本文《阅读与家风》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能遇到一本好书实属不易,将对这本书的感情写出来,未尝不美。为您提供以下文章“《阅读与家风》读书心得”作为参考,希望这篇心得体会能帮助您找到更好的灵感。 《阅读与家风》读书心得母亲出生农民家庭,但在子女众多的情况下,外公外婆仍然让她读到了高中毕业,在同龄人当中,可算得上是知识分子了。成家后,她教过书、务过农、经过商,可谓尝尽人生的酸甜苦辣,从而造就了母亲睿智、正直、善良、宽容的性格。 小时候,家里雇佣了三名工人,经营着一间小油坊。母亲对人极好,有时雇工瞌睡打盹,蒸油胚时火候掌握不好,导致菜油产量低。父亲每有怨言,母亲都会说“算了,都是下苦的,下次注意就行了”。 逢年过节,母亲总是会提前准备好菜油、猪肉等,送给雇工,以表示感谢之情。所以在我们家,从未发生过招不到人的情况,好多村民都是主动上我家找活干。有时恰好碰上吃饭,村民来家里售卖油菜籽,母亲都会诚心邀请他们进屋吃个便饭,随后再谈买卖,年幼的我多有抱怨。母亲却说:“镇上经营油坊的有四家,为什么十里八乡的村民不怕道远,都跑咱们家来?还不是他们觉得咱家东西好,信得过咱家。你爸每次外出收购油菜籽,每到饭点,人家也会拉着你爸进屋吃饭啊!咱们要记别人的好呢”。

母亲常说:“人活着,要知足”。因为母亲的通情达理、善良淳朴、乐于助人,街坊邻居们都很喜欢和她交往。上大学后,每次返校时,母亲都会给我的行李箱塞满家乡特产:“这些东西,拿到宿舍给同学们分着吃,不要吃独食”。走上工作岗位后,每次因为琐事打电话向母亲诉苦抱怨时,母亲都会说道:“责人先责己”、“你长大了,要学会包容”。 每次和母亲聊完天,阴霾的心情瞬间就被她的善良熔化。母亲为人处事的哲学里透着淳朴真诚的家风,我要学的还多着呢……

读中国家风有感

读中国家风有感 中国有句谚语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虽然有点夸张,但也真切地反映出了一个家庭对孩子成长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我们常言“养不教,父之过”,在史书典籍中也有“孟母三迁”的教育故事,这说明了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这种影响,并不是父母长辈所拥有的财富或是人脉权势导致的,而是父母长辈潜移默化中的一种性格品质的培养,也就是家风。 读《中国家风》这本书,就如同与一位长者在一块儿,静静地听他述说一个个关于家风的动人故事。当我读到《父亲的遗言》时,我读懂了自力更生、自我奋斗是一种家风;当我读到《妈妈是家风》时,我读懂了宽厚待人、助人为乐是一种家风;当我读到《家中有善风自扬》时,我读懂了尊老爱幼、心存善念亦是一种家风......我不禁思索,我家的家风又是什么?我想起了我的爷爷奶奶。在我小时候,总会看到爷爷带着老花镜拿着一本书读的很认真,后来爷爷眼睛看不见书上的字了,便会让我念给他听。而我的奶奶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却为家人操劳了一辈子,勤劳善良在她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们将爱读书、乐意助人的特性传承到了我母亲身上,而后又传递给了我。我想,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在生活中,我们也时常会听到父母教育自己子女“别人的东西不能拿”,“站有站样坐有坐样”,“吃饭不能左挑右拣”,“看到长辈要有礼貌”.....仔细想来,这些通俗易懂的大俗话同样是家风的传递。

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件小事,举手投足间,经过一代代的传递,就形成了一个家庭的传承。而一个人人格的起点恰恰是在家庭的传承中形成的,凭借着这些点滴传承,我们才能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不同文化高速融合传播的今天,直面意识形态领域挑战所作出的积极应对,坚守住内心的安宁和纯净。 其实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历来就是很重视家风的,国有国威,家有家风。家风会影响社会风气,家风正,社会风气自然而然就正了。反过来国风也会影响家风,国家的风气好了,社会风气清了,能感染社会中的个体,进而影响他们的家风。正如《杂说“中国家风”》里谈及的“作为若大社会的一个小小的细胞,家庭的风气、家庭的教养,小则是家传代继、香火延续之本,大则是国之兴废、民族盛衰之要。”可见,家风的意义不仅关乎个人与家族,更是一个古老民族能否延续辉煌的关键。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我们在好的家风的熏陶下,“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阅读与家风》读后感800字

《阅读与家风》读后感800字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阅读与家风》读后感800字 读了《阅读与家风》这本书,让我感触很多,受益匪浅,对几千年来中国家的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阅读意义及必要性有了更充分的认识,下面我来谈谈对此的感受。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不仅能开阔一个人的视野,丰富知识,不出门便可知天下,更可以陶冶情操、提升个人修养、塑造好的性格和习惯。同时,每个人的阅读水平,构成一个民族的阅读高度,决定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度和国家竞争力。我们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更好的认识和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好历史传承。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一定要多读书,一有时间就要读书,广泛涉猎各方面有营养的书籍,对我们

的学习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读书,是一项好家风。近代治家最为成功的当属清代名臣曾国藩——”好读书”让他位极人臣,”半耕半读,勤俭持家”的家风也让他的后代摆脱了”富不过三代”的铁律。书可医愚,可启智;可广见闻,可增知识;可与圣贤对话,可通古今大道。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曾说过:”最好的家风,一定是有阅读传统的家风。一个家庭里面,如果人人都喜欢看书,喜欢思考,那么,善良、诚信、孝顺……这些良好品质也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他们的下一代。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好的家风是一个家族宝贵的财富,对个人精神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家族和谐、幸福、美满的法宝。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就像指南针,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方向,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例如,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要懂得感恩,乐于助人,团结友好,对待长辈要有礼貌,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要迁就他人,不要太个性。虽然看上去这都是生活中一件件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但是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才慢慢铸就孩子的良好品格和生活习惯。同时,夫妻之间互相尊重、相敬如宾。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和睦家庭能给每个家庭成员带来欢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每个家庭成员能够在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舒心、乐观、幸福。可见和睦的家庭是重要的家风之一。 我认为,作为一名90后,应该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通过阅读,我们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它是形成良好家风的重要根源。工作中爱岗敬业、团结同事、积极主动、贡献突出。生活中勤俭持家、邻里互助、尊老爱幼、收获快乐。这样便慢慢形成一股正能量,形成良好正确的家风。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读书是最好的家风

读书是最好的家风 记忆中,一直有这样一幅画面,昏黄的煤油灯下,我和姐姐写作业,妈妈坐在一旁翻看我们的课本,目光中带着对知识的崇敬。小时候家里穷,妈妈只上到小学二年级就辍学回家了,但是妈妈却对知识有着崇拜式的痴迷,不仅督促我和姐姐好好学习,她自己也在农闲时拿着我们的课本翻来覆去的看,竟然也认识了许多字,从那以后,妈妈就成了“书迷”。虽然那时候书籍很少,但是妈妈却对自己能找到的一切书籍都抱有极大地兴趣,每当拿到一本自己没有看过的书,就会废寝忘食,常常是我和姐姐都放学了,妈妈却忘了做饭。 慢慢长大的我在妈妈的影响下,也爱上了读书,寒暑假,是我最快乐的时候,因为那时,可以一整天都呆在家里,只静静地翻阅那些喜欢的书籍,将那些或还带着墨香、或已微微泛黄的书一页页翻过,我也仿佛走进不同的时空,感受不同的纷繁世界。参加工作后,经济上独立了,对读书也更加痴迷,每当买到自己心仪已久的书,我也是爱不释手,恨不得一下子把书读完。 后来,成了家,有了孩子。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给她买了好多绘本。最初的阅读是听书。每天一有闲暇时间,孩子都会选好自己喜欢的书,拉着我和她共同阅读,由我给她读文字部分,她看着书中的图画自己读。慢慢地孩子识的字越来越多,自己能看完一本书了,但我们还是会习惯性的一起阅读,讨论书中的情节,研究书中的形象,谈自己的阅读体会。在孩子健康成长

的同时也促进了我们知识的增加和精神的升华,这种读书模式一直延续到今天。 在与孩子共同读书的过程中,我有了许多的感悟:正是喜欢读书的良好“家风”,熏染了女儿,使她获得了更多的知识,也愈加开阔了视野,从而提高了写作水平。同时,我体会到了读书也是一种教育,是成长中孩子发自内心的自愿的一种进步,是生活中和风细雨式的点滴的浸润。“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读书的好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使孩子拥有了细腻的感情和良好的个性,为孩子一生的成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著名作家曹文轩这样说过:“读书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读书与不读书,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则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读书,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 而今,在我一个人十分恬静欢愉地回忆往事的时候,我意识到了读书就是属于我们的“家风”。那是妈妈传承给我们的一种高尚良好亦难能可贵的“家风”,这是我们家庭的精神财富。我们会把这种家风保持并传承下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