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史学

地史学

地史学
地史学

地史学复习资料

★总论

第一章绪论

1、地史学:地史学又称为历史地质学,它是研究地球发展历史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主要为地质历史中形成的地层,它包括无机界和有机界的物质记录。阐述地质作用及其产物,以及地表生物界在时间上发展变化的分析。

2、地史学的基本内容:地层学、沉积古地理学、历史大地构造学。(1)研究地层的形成顺序、时代、划分地层单位、建立地层系统、进行地层的时空对比,构成了地层学。(2)根据地层的沉积组分、沉积相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地层形成的古环境、古地理及其演化,构成了沉积古地理学。(3)根据地层的沉积组合、沉积古地理、古生物地理、古气候、古地磁及其它构造标志,恢复地层形成的古构造背景、古板块分布格局及其离合史,构成了历史大地构造学.。

3、地史学可划分为哪几个学科?动力地质学(地球科学概论)、岩石矿物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等学科知识。

4、什么是现实主义原理?利用动力地质学关于地质作用、现象和产物的知识对地层进行分析,推论当时的地质环境和地质作用,称为现实主义原则或将今论古原则。

5、什么是地史时期和天文时期?

第二章地层系统和地质年代(重点看)

一、岩层是地壳中层状岩石的泛称,其包括沉积岩、火山岩和岩床等顺层侵入的侵入岩及上述岩石变质而成的变质岩。地层是具有某种共同特征或属性的岩石体,它以明显界面或经研究后推论的某种解释性界面与相邻的岩层和岩石体相区分。地层和岩层的主要区别就是地层具有时间的含义、在地层层序中有一定的位置。岩层是非正规术语。

二、化石层序律: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进化,其进化过程不可逆,所以不同时代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群,同一时代的地层含有同时代的化石或化石组合。三、地层层序律:指未经扰动的层状岩体中,下面的岩层是较早时期形成的,上覆岩层是较晚时期形成的。即“下老上新”。

四、地层的划分:在理清地层纵向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按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发展阶段,根据地层的各种特征和属性,把地层剖面划分出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地层单位。地层划分的依据(地层的物质属性):1、岩石学特征:包括组成地层的岩石的颜色、矿物组分或结构组分、结构、组构和沉积构造等。岩性相同或大致相同的连续岩层可以划分为一个岩石地层单位,岩性不同的地层体应该划分为不同的岩石地层单位。2、生物学特征:主要包括地层中所含的生物化石组分(类别),以及生物化石的含量、生物化石的保存状态、生物化石之间及生物化石和围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3、地层结构:地层是由有限的岩层类型构成的,这些岩层通常以规律的组合方式组构在一起。根据岩层的组构方式所划分地层的结构类型可作为地层划分的依据。(1)层状地层:A 均质型结构 (均一式 ) B 非均质型结构 (互层式、夹层式、有序多层式、无序多层式) (2)非层状地层:斜列式、叠积式、嵌入式等。4、地层的厚度和体态:地层单位应有一定厚度,厚度过小不足于建立一个地层单位。地层单位的厚度要求可以在地质图上以最小尺度(1mm)去表达。地层的体态是指岩层或地层体空间形态和分布状态。形态:层状或楔状、透镜状、丘状等。分布状态:水平、近于水平或斜列。5、地层的接触关系:整合接触(连续和小间断)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非整合也即沉积接触)6、其他标志:利用地层中所含各种信息、特征和独立于地层本体之外的标志进行地层划分、对比。如利用地层的磁性、电阻率和自然电位、化学性质、矿物标志、气候标志、生态标志、突发事件(如火山爆发、撞击、缺氧、海啸等)标志、海面变化标志、同位素年龄等进行地层的划分、对比。

五、多重地层划分:岩石有多少种可以用于地层划分的特征,就有多少种地层划分,即地层划分的多重性。划分的结果为多重地层单位。可分为岩石地层单位、生物地层单位、地球物理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

六、地层对比:根据不同地区或不同剖面地层的各种属性的比较,确定地层单位的地质时代或地层层位的对应关系。地层意义上的对比指地层特征和地层位置的相当。根据所强调的现象的不同,有不同种类的对比。地层对比的方法:岩石学的方法、生物地层对比、构造运动面的对比、同位素年龄测定与地层对比、磁性地层对比。七、岩石地层单位(独立的地层单位系统):由岩性、岩相或变质程度均一的岩石构成的三度空间岩层体,即以岩性岩相为主要依据而划分的地层单位。分级:群、组、段、层。群:最高级的一级岩石地层单位。群可由若干个岩石特征基本一致的组联合构成,但是组并非都要归并为群。一套厚度巨大、岩类复杂、未做深入研究的、因构造变动使原始层序暂时不能恢复的岩系,常常称为一个群。群的顶、底界面常常是沉积间断或不整合,群内可以有平行不整合。组:组是最基本的岩石地层单位,是具有相对一致的岩性和具有一定结构类型的地层体。原则上所有的地层都要划分为组。一个组可由一种岩石构成,也可由几种不同的岩石有规律地组合而成。组的划分原则:1、岩性相对一致(均一、夹层、互层或特别复杂)2、内部结构一致(内部不分段的组为一种结构类型,内部分段的组可有多种结构类型)3、顶底界线明显(不整合或明显的整合)4、一定的厚度和分布范围(一般要求能在区域地质图(1/5-1/20万)上表达)段:组内次一级的岩石地层单位,是组的再分。分段的原则:组内岩性的差别;组内结构的差别;地层成因的不同等。段的顶底界线一般是标志明显的整合界线。段必须依附于组,不能独立存在。层:是最小的一级岩石地层单位。层有两种类型:一是岩性或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岩层组合,可以用于剖面研究时的分层。二是岩性特殊、标志明显的岩层或矿层。层必须依附于组而不必依附于段。

八、岩石地层单位构成一个独立的地层系统,同时也是一个区域性地层系统。(为什么)各级岩石地层单位都是依岩性,而不是依形成时间划分的,所以岩石地层单位有一定的岩石内容,没有严格的时间界限。因为岩性与其形成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而环境条件在不同地区有明显的差别,所以岩石地层单位是区域性的。九、年代地层单位(独立的地层单位系统):指以地层的形成时限(或地质时代)为依据而划分的地层单位。它代表了地质历史时期某一时间片断内形成的所有岩石(或地层)。分级:宇、界、系、统、阶、时带。宇:最大的年代地层单位,它与地质时间单位“宙”对应。宇是根据生命物质的存在方式划分的。整个地质历史分为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与之对应的年代地层单位是太古宇、元古宇和显生宇。太古宇和元古宇统称前寒武系,显生宇是有明显古生物遗体或遗迹化石的年代地层单位。界:是与地质时间单位“代”对应的年代地层单位。指在一个“代”的时间内形成的地层。界是全球性统一的地层单位。太古宇和元古宇界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地质时间间隔和地壳演化的阶段性。显生宇界的划分是依据生物界演化和地壳演化的重大阶段。系:是与地质时间单位“纪”对应的年代地层单位,是界的一部分。指在一个纪的时间内形成的地层。系的划分主要是依据生物界演化的阶段性。系是年代地层单位最重要的单位,具有全球可对比性,因此,系也是全球统一的。统:是与地质时间单位“世”对应的年代地层单位。指在一个“世”的时间内形成的地层,是根据生物演化的阶段性划分的。一般一个纪可以依据生物界面貌划分为两到三个世,通常称之为早、中、晚世,与之对应的年代地层单位则为下、中、上统。由于世所代表的地质时间仍较长,全球生物界面貌在较长时间范围内仍能保持一致,所以统仍是全球性统一的。阶:是年代地层单位的基本单位,对应于地质年代单位的“期”。指在一个“期”的时间内形成的地层,期的划分主要是根据科、属级的生物演化特征划分的。阶的应用范围取决于建阶所选的生物类别,以游泳型、浮游型生物建的阶一般可全球对比。而以底栖型生物建的阶一般是区域性的,只能用于一定区域。时带:年代地层单位中最低的单位,与地质

时间单位“时”相对应,即时带是指一个“时”内所有的地层记录。时带是根据属、种级生物的演化划分的,因此时带一般以生物属或种来命名。以全球性分布的游泳生物或浮游生物划分的时带是全球性的,以底栖生物划分的时带一般是区域性的。

十、年代地层单位中宇、界、系、统是全球性的单位。

十一、年代地层系统是一个独立的地层单位系统,也是一个全球性地层系统。(为什么)年代地层单位是以地层形成的时间划分的,而不是依岩性,因此不是区域性而是全球性的。十二、地质年代单位:形成年代地层单位的时间间隔称为地质年代单位。分级:宙、代、纪、世、期、时。

十三、年代地层单位地质年代单位的关系:年代地层单位与地质年代单位严格对应。十四、生物地层单位(非独立地层单位系统):生物地层单位是以含有相同的化石内容和分布为特征,并与相邻单位化石有别的三度空间地层体。生物地层单位为生物带。分级:只有一个,即生物带。常用的生物带有延限带、组合带、谱系带、顶峰带。延限带:指任一生物分类单位在整个延续范围之内所代表的地层体,代表该类生物从“发生”到“绝灭”所占用的地层。但在一个地层剖面上,延限带的界线仅仅是该生物类别最早出现到最后消失的界线。因此延限带的确切界线应在所有剖面都调查清除以后才能确定。组合带:指含有一定特征的化石组合的一段地层。该地层中所含的化石或其中某一类化石,从整体上说构成一个自然的组合,并且该组合与相邻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组合有明显区别。组合带不是以某一化石类别延续的时间所占有的地层确定的,而是根据多种化石类别的共存所占有的地层确定的。谱系带:含有代表一个演化谱系中某一特定片断的化石标本的地层体。顶峰带:指某些化石属、种最繁盛时期的一段地层(并非该属种全部时间分布范围)。地层中化石属、种的繁盛有三种方式:一是化石在特定时期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富集,化石密度大。二是化石在一定的地理分布范围中富集,单位面积中化石个数基本是常数,仅地理分布范围大。三是化石仅在特定的环境中,在极窄的地理范围内富集,而在其它地区个体数却不多。这三种繁盛期所代表的地层为顶峰带。不同地区的繁盛期未必具有等时性。

十五、生物地层单位延限带、组合带、谱系带、顶峰带之间的关系:生物地层各单位之间不存在大小级别关系并非所有地层都能用生物地层学方法进行划分对比;因而,生物地层单位本身并不构成独立的地层系统。

十六、生物地层单位既不是独立的地层系统也不是全球性的地层系统。生物地层单位是根据所含化石来定义和说明的、客观存在的地层体,地层层序中未见化石的部分称为哑带,不能建立生物带。由于存在哑带,所以生物地层单位常常不连续,不能形成独立的地层单位系统,只是为建立年代地层单位系统服务的过渡性环节。依全球性广布的浮游生物化石划分的生物带可以是全球性的,底栖生物的分布受水深、地形等环境限制,因此底栖生物化石划分的生物带一般是区域性的。十七、层型(层型剖面):指某一命名地层单位或地层界线的典型剖面。常用的层型有单位层型和界线层型。由于地层划分依据、地层单位的种类是多重的,所以地层单位层型也是多重的。不同类型的地层单位有不同的层型。

十八、单位层型:指定义和识别一个地层单位当标准用的地层典型剖面。

十九、界线层型:给两个命名的地层单位之间的地层界线下定义和为识别这个界线作标准的特殊岩层序列中的一个特定的点。

二十、年代地层单位适合界线层型,岩石地层单位适合单位层型。

二十一、标准剖面:是层型剖面的延伸,它是根据层型在其他地区选定的、可作为某一地区地层对比标准的典型剖面。

二十二、穿时:多数岩石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的界线不一致,或岩石地层单位的界线与年代地层单位的界线斜交,这种现象称为岩石地层单位的穿时或时侵。跨时代:一个岩石地层单位跨越了两个年代地层单位,称为跨时代。二十三、地层单位之间的关系

1、岩石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的区别

(1)年代地层单位是按时间阶段划分的,它与地质年代严格对应,岩石地层单位无固定的时间含义,接近一致的岩石类型或岩性特征可在地层序列中反复出现(与沉积环境有关)。(2)由于侧向加积作用,区域上岩石地层单位常常表现出穿时性,因此岩石地层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的界线常常不一致;年代地层单位是按着代表时间界面的生物演化阶段建立的,因此同一年代地层单位应该到处等时。

(3)年代地层单位无固定的岩石内容,而岩石地层单位有一定的岩石内容,如三山子组以白云岩为主,否则不能称为三山子组。

(4)各级岩石地层单位都分布于一定的地区,所以是地方性的,而年代地层单位通常具有全球性。

2、岩石地层单位与生物地层单位的关系

生物地层单位与岩石地层单位无一定的对应关系。二者的界线在局部地区可以吻合,一个生物地层单位有时可跨越几个级别低的岩石地层单位,一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有时也可包括几个生物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中的化石,在某些情况下可作为特殊的岩石特征。岩石地层单位和生物地层单位都在一定的地质时间内形成,都可反映沉积环境,但划分依据不同。不同时期可出现相似的沉积环境,所以相似的岩石类型及其特征可在地层序列中反复出现,几乎所有岩石地层单位界线都是斜穿等时面的。由于沉积环境变化,化石保存和采集等因素的影响,侧向追索时多数生物地层单位的界线也不是真正的等时面,但是生物地层单位的界线比岩石地层单位的界线更接近等时面。化石特征在地层序列中不重复,所以生物地层单位可指示地质年龄。

3、年代地层单位和生物地层单位的关系地层中所含化石随地质年代的不同而不同,其特征在地层序列中不重复,所以生物地层单位可指示相对地质年龄。生物演化的阶段可以反映地质时间阶段,因此生物地层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的界线常常一致。但是由于环境的限制和生物迁移等原因,生物地层单位的界线并非到处都等时。

生物地层单位是物质性的,而年代地层单位是时间性的。生物地层单位是指含有某化石的地层,而年代地层单位是指某生物生存的时间内形成的全部地层,并非仅指含有化石的地层。生物地层单位不连续,不能独立成系统,生物地层单位是为年代地层系统服务的。第三章沉积古地理海侵(海进):由于地壳下降或海平面上升,使海岸线不断向大陆方向退却的现象。超覆:由于海侵使得沉积盆地范围不断扩大,后期形成的沉积层超越其下伏的较老的沉积层而盖在更老的地层之上的现象。超出的部分即超覆区。海进序列:由持续海侵超覆形成的沉积物纵向上的下粗上细的沉积序列。海退:由于大陆上升或海平面下降,使海水从大陆撤退的现象。退覆:由海退造成的地层分布范围不断缩小的现象。海退序列:由持续海退形成的沉积物纵向上的下细上粗的沉积序列。

第四章历史大地构造分析(主要是概念)

1、沉积建造: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能够反映其沉积过程主要构造背景的沉积岩共生综合体。概念核心:沉积时的构造条件、较长时期、一定的区域范围、综合特征(组分、结构、构造等特征)。

2、稳定型沉积建造:大陆上构造背景主要发育在广阔的准平原、内陆盆地及近海平原,相应的沉积组合是游移盆地湖泊碎屑组合、内陆盆地河湖泥质组合及近海盆地含煤碎屑组合。海洋的沉积组合是滨浅海碎屑岩或碳酸盐岩组合。过渡型沉积建造:非补偿的边缘海、活动陆棚、大陆斜坡可以代表海洋过渡型的构造背景,形成相应的过渡型沉积组合,如非补偿边缘海碳质、硅质组合,活动陆棚泥质碳酸盐沉积组合。陆相过渡型沉积组合:近海盆地碎屑泥质组合,海陆交互相碎屑泥质组合。活动型沉积建造:在大陆上活动型的构造背景主要包括强烈上升的高峻山系和巨大的陆缘火山活动,可形成沉积组合:山麓山间粗碎屑(磨拉石)

组合和大陆火山喷发—碎屑组合。海洋中,大陆边缘的弧后海、弧间海、深海沟和远洋盆地为活动型的海洋背景,可形成沉积组合:岛弧海岩屑杂砂岩---火山岩沉积组合、半深海至深海砂泥质复理石组合,以及包含超基性、基性岩和放射虫硅质岩的蛇绿岩组合。

3、补偿盆地:沉积基盘的下降速度等于沉积物的堆积速度时,水深不变,岩相不变。其厚度代表沉积盆地下降幅度。非补偿盆地:沉积基盘下降速度大,物质供应不足,水深变大,表现为海进序列。这类盆地也称饥饿盆地。超补偿盆地:沉积基盘下降慢,沉积物质供应多,水体变浅,表现为海退。

4、板块:被各种边界(洋中脊、海沟、转换断层、古缝合线等)限定的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块体。板块边界(3种):离散型板块边界:洋中脊(形成新的岩石圈)。会聚型板块边界:海沟(岩石圈消减)。转换断层型板块边界:转换断层(不形成新的岩石圈,也无岩石圈消减)

5、地缝合线:板块相互之间的碰撞和俯冲消减能留下其拼合碰撞的标志,称为地缝合线,地缝合线本身是巨大而复杂的超岩石圈深裂带,其两侧地块的地质发展史往往有大的差异。寻找地缝合线的标志:蛇绿岩、混杂堆积、双变质带。蛇绿岩:由代表洋壳组分的基性、超基性岩(橄榄岩、蛇纹岩、辉长岩)、枕状玄武岩和远洋沉积(放射虫硅质岩)组成的“三位一体”共生综合体,代表洋壳残片。混杂堆积:是海沟、俯冲带的典型产物。其中既有被一系列逆冲断裂切碎和推覆上来的洋壳或陆壳构造残片,又有因板块俯冲而刮下来的浊流、远洋沉积物以及浅水区崩塌下来的早先形成地层的外来岩块。这种堆积物由不同成因、不同时代、不同尺度的外来岩块和深海细粒沉积的基质混杂相处,也导致同一层位中不同时代的化石混杂共生。双变质带:岛弧外侧因压力大温度低形成蓝闪石片岩高压低温变质带,岛弧内侧侵入岩体附近因温度高压力小形成(红柱石、矽线石、蓝晶石)高温低压变质带,这两个变质带往往沿缝合线相伴平行出现,称为双变质带。

6、大陆边缘(2种):(1)被动大陆边缘(大西洋型),无洋壳俯冲带;(2)主动大陆边缘(活动大陆边缘)(西太平洋型和安第斯型)有俯冲带。

7、中国板块:华北板块、塔里木板块、扬子板块、华夏板块、南海板块、印度板块。 8、构造旋回:地球岩石圈构造演化中存在的规律性旋回现象,包括造山作用、海水进退、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生物演化和发展等方面。构造阶段:发生构造旋回所经历的地质时间。

9、威尔逊旋回:大洋盆地发展阶段:(1)大洋胚胎期(陆内裂谷阶段)(2)初始洋盆期(3)成熟大洋期(被动大陆边缘阶段)(4)衰退大洋期(主动大陆边缘阶段)(5)残余洋盆期(有限洋盆阶段)(6)消亡期(造山阶段)。

★分论:前寒武纪

一、地层划分

前寒武纪分为太古宇(2500Ma前)和元古宇(2500-540Ma)。太古宇分为始太古界(3600Ma 前)、古太古界(3600-3200Ma)、中太古界(3200-2800Ma)、新太古界(2800-2500Ma)。元古宇分为古元古界(2500-1800Ma)、中元古界(1800-1000Ma)、新元古界(1000-540Ma)。

二、古生物太古宙(Ar)(原核生物的时代):主要是化学化石(如氨基酸、脂肪酸、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环形化合物等)、细菌,此外有少量叠层石。太古宙初期,地球上尚无生命出现。生命元素如C,H,O,N等在强烈的宇宙射线、雷电轰击下首先形成简单有机分子,后发展为复杂有机分子,再形成准生命的凝聚体,进而由凝聚体进化成原始生命。在距今约33亿年前,形成了地球上最古老的沉积岩,大气圈中已含有一定的二氧化碳,并出现了最早的、与生物活动相关的细菌。在29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大量蓝绿藻形成叠层石,这表明这一时期地球上已经出现了游离氧以及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元古宙(Pt)(菌藻类的时代):1、藻类。(1)微古植物:指单细胞或多细胞藻类有机体,我国主要发育于Pt2-3。

(2)到距今13亿年前,已有最低等的真核生物—绿藻出现。(3)宏观藻类:指根据目前研究程度尚无法归入现代藻类系统的、肉眼可见的藻类,主要Pt2-3。(4)叠层石:繁盛,特别是Pt3。(5)高级藻类:红藻、褐藻等,主要是Pt3。2、伊迪卡拉动物群。无壳的后生动物群出现于新元古代后期的震旦纪,典型代表是产于澳大利亚南部伊迪卡拉山庞德石英砂岩(年龄值为630Ma)中,故通称伊迪卡拉动物群。除澳大利亚以外,西南非洲、英国、乌克兰、俄罗斯北部、瑞典、西伯利亚北部、中国鄂西、陕南淮南、辽南及黑龙江等许多地区也发现了该动物群的分子。伊迪卡拉动物群是无壳的裸露动物群,它包含三个门:腔肠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节肢动物门。代表是:环节蠕虫、海鳃、水母。伊迪卡拉动物群的出现标志着后生动物的真正出现,生物界完成了从植物到动物的演化过程,是生物演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飞跃。

三、大地构造

陆核:在太古宙末期,有一次大的构造运动称为阜平运动(25亿年)。它使得硅铝质地壳形成、加厚,成为小型稳定地块,称为陆核。阜平运动:是指太古宙末期发生于华北地区的构造运动,伴随该运动发生了大量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同时地壳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剥蚀作用,该运动使该地区太古宙活动类型沉积物固化、硅铝质地壳增大,形成华北古陆核。吕梁运动:是指早元古代末期发生于华北地区的构造运动,分两次:一次:伴随该运动发生了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二次:地壳同时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剥蚀作用,该运动使太古宙分散的陆核进一步固化、联合成为更大的陆块形成华北地块。

晋宁运动:是指晚元古代晚期(10-8亿年间)发生于扬子地区的构造运动,该运动使得川鄂地块周围的边缘海以及下扬子的海槽全部褶皱升起,伴随该运动发生了大量的花岗岩类的侵入以及区域变质作用,最终形成了扬子板块。华北板块形成:(1)陆核的形成,太古宙可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早太古代以基性喷发为主,陆源沉积物较薄表壳岩零星出现,中太古代火山岩以中、基性为主,仍很发育,但沉积岩类已遍布全区,代表表壳岩分布的沉积厚度明显增大。晚太古代沉积岩比例明显增大,火山岩以夹层形式出现,沉积岩有明显分带现象。山东,内蒙等地甚至出现富含有机碳质的沉积,表壳岩已广布于华北地区。早、晚太古代的花岗岩侵位发生在三个时期:32.4亿年花岗岩及云英闪长岩侵位;29亿年花岗岩类侵位;27—25亿年花岗类侵位。其规模逐步增大,说明硅铝壳不断扩大、增厚,至晚太古代末期,硅铝壳已初具规模,形成华北板块的锥形——陆核。

(2)陆核增生和原始板块形成——古元古代。古元古代陆核经历了拉张裂陷——闭合抬升及大量花岗岩体侵入,吕梁运动使初期分裂的陆核重新拼接,并使地壳进一步固结等始原始板块的最终形成,早、中期发育了规模不等的火山碎屑沉积序列,晚期出现的山麓磨拉石堆积代表基底沉积。

(3)裂陷槽发育阶段:

进入中、新元古代是裂陷槽发育阶段,在华北板块范围内形成三个沉积区,燕山海槽(北东东向展布);豫西陆棚海(南接秦岭海槽);胶辽海深海槽(北北东向展布)这一阶段,沉积层巨厚,达上万米,且有成熟较高的陆源碎屑(石英砂岩—碳酸盐—泥质岩)沉积,被称为似盖层沉积。

(4).华北陆壳板块的形成:

中元古代末期的(10亿年)的芹峪运动使华北地区整体抬升。至新元古代沉积范围缩小青白口群无火山物质量的,厚度变薄属真正稳定类型沉积。中上元古界之间平行不整合接触,代表华北陆块的形成。扬子板块形成:

扬子板块的核心部分是四川盆地。中、新元古代扬子板块上发育了一套似盖层沉积。其主要为碳酸盐岩、碎屑岩和火山沉积岩,该套沉积岩系厚度巨大,大变质较浅。此时,整个扬子地区均未达到稳定状态。晋宁运动使板块内部再次褶皱变质,元古宙地层与上覆华南系呈角

度不整合接触,至此扬子地区才形成相对稳定的大型板块。中元古代末期,晋宁运动第I幕—四堡运动使扬子地区地层褶皱、变质。四堡运动之后,扬子板块陆壳增大,具有岛弧带向外迁移的趋势。新元古代后期发生晋宁运动第II幕,使湘黔地区板溪群遭受褶皱、区域变质和花岗岩侵入,不整合其上的震旦系成为稳定类型沉积。早古生代

一、地层划分

早古生界分为寒武系(540-500Ma )共40Ma、奥陶系(500-435Ma )共65Ma和志留系(435-410Ma)共25Ma。寒武系分为下、中、上三个统。奥陶系分为下、中、上三个统。志留系分为下、中、上、顶四个统。二、古生物特征

早古生代的生物界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的繁盛时期,几乎所有的海生无脊椎动物门类都在早古生代出现,因此,早古生代又被称为海生无脊椎动物的时代。早古生代比较重要的海生无脊椎动物门类有三叶虫、笔石、头足类、腕足类、珊瑚以及牙形石。早古生代末,出现了原始的脊椎动物和陆生植物。

早古生代最初期,主要有小壳动物群和澄江动物群。小壳动物群由个体微小、具外壳的多门类海生无脊椎动物组成,出现于震旦纪末期,寒武纪初大量繁盛,其大量繁盛是寒武纪开始的标志。澄江动物群发现于我国云南澄江,由多门类无壳和具壳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组成,始现于5.3亿年左右,是继小壳动物群后很快出现的又一动物群。三叶虫出现于早寒武世,整个早古生代均较繁盛,但在寒武纪最为重要,也是寒武纪最重要的化石,是寒武纪地层划分对比的重要依据。笔石出现于中寒武世,寒武纪主要为树形笔石,正笔石类出现于早奥陶世,是奥陶纪、志留纪划分对比地层的重要依据。腕足类自早寒武世出现并广泛分布,早期主要是一些原始的无铰纲类,奥陶纪是腕足类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志留纪则相对较少,内部构造也复杂化。头足类自晚寒武世开始出现,早古生代主要为鹦鹉螺类,奥陶纪是鹦鹉螺类的重要发展时期,志留纪起鹦鹉螺类开始衰落。珊瑚出现于寒武纪晚期,晚奥陶纪世开始繁盛,主要为单带型四射珊瑚和横板珊瑚。志留纪四射珊瑚、横板珊瑚繁盛。双壳类也出现于寒武纪,但在早古生代不重要。早古生代末志留纪,出现了原始的脊椎动物和陆生植物。小壳动物群:震旦纪末期出现、寒武纪初大量繁盛,个体微小(1-2mm),具外壳的多门类海生无脊椎动物群。包括软体动物门中的软舌螺、单板类和腹足类,腕足类以及分类位置不明的棱管壳。代表分子是圆管螺和棱管壳。是第一个带壳生物群,寒武纪的起点。澄江动物群:我国云南澄江及晋宁地区寒武纪初期寒武系底部继小壳动物群之后出现的第一个无壳和具壳化石混生化石群,距今5.3亿年。包括三叶虫、水母、栉水母、海绵、蠕虫类、甲壳纲、节肢动物、腕足类、藻类、脊索动物门鱼形动物。还有鳃曳、叶足、古虫、和步带类(包括棘皮动物和半索动物门)、星虫、毛颚动物等。是寒武纪初期生物大爆发的典型代表。三、大地构造加里东运动:中国早古生代加里东构造带形成。1.祁连山构造带:元古代后期—南、北张裂下陷成海槽;早古生代—发育深海沉积及海底火山活动。志留纪晚期—南、北祁连海槽相继闭合形成造山带,使柴达木板块和华北板块拼合(加里东运动-祁连运动) 2.华南构造带:志留纪晚期加里东(广西)运动使华夏板块向北俯冲,最终与扬子板块碰撞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更大的板块——华南板块。广西(加里东)运动使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碰撞形成了东南造山带,除桂东南钦(州)防(城)地区残存海槽和滇东一带有陆相泥盆系外,华南其它地区为遭剥蚀的古陆或山地。加里东运动以后华南成为统一的陆壳板块,并使中国东部构造古地理格局发生变化——成为南海北陆。以秦岭为界南方地区为浅海覆盖;华北为陆。

晚古生代

一、地层划分

晚古生界(159Ma)分为泥盆系(410-355Ma)、石炭系(355-295Ma)、二叠系(295-250Ma)。泥盆系分为下、中、上统,石炭系分为下、上两个统,二叠系分为下、上两个统。二、生

物界

晚古生代生物界是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陆生植物并行发展的时代,这是和多种多样的地理环境分不开的,特别是陆地逐步扩大,促使了陆生动、植物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脊椎动物相继发生重要进化并逐渐征服大陆;陆生植物逐渐繁盛,反映了陆地的古地理景观;海生无脊椎动物丰富多彩,生物类别发生重大改观。晚古生代的陆生脊椎动物:泥盆纪是鱼类的时代,石炭纪至二叠纪是两栖动物的时代,石炭纪两栖类大发展,原始爬行类出现,二叠纪两栖类进化,爬行类初步发展。晚古生代的陆生植物:泥盆纪是矮小的裸蕨类,石炭纪以高大的蕨类为主,有石松、节蕨、真蕨、种子蕨、科达,昆虫开始出现,是全球第一次重要成煤期。植物分区为:安加拉植物群、热带植物群、舌羊齿植物群。二叠纪是高大的蕨类,有石松、节蕨、真蕨、种子蕨、科达,以裸子植物为主,有松柏、苏铁、银杏。植物分区为:安加拉植物群、华夏植物群、欧美植物群和舌羊齿植物群。晚古生代海生无脊椎动物:在海生无脊椎动物方面,晚古生代与早古生代显著不同。早古生代繁盛的笔石几乎完全绝灭,三叶虫、鹦鹉螺类大量减少,珊瑚、腕足类的组分和数量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头足类中无棱菊石类和棱菊石类、原生动物的蜓类在晚古生代得到极大发展。此外,苔藓虫、层孔虫、双壳类、腹足类等也比较常见,牙形石也十分重要。晚古生代末,发生了重要的生物灭绝事件。热带植物群:地区:分布于亚洲(除北亚)、欧洲、北美板块。时代:晚石炭世-二叠纪。特征:生长高大的石松、节蕨植物。气候:热带气候。代表分子:较多。

华夏植物群:又称大羽羊齿植物群。地区:分布于中国及东南亚。时代:二叠纪。特征:生长高大的蕨类为主,有石松、节蕨、真蕨、种子蕨、科达等。气候:东方热带气候。代表分子:大羽羊齿。

冈瓦那植物群(舌羊齿植物群):地区:分布于南方大陆。时代:石炭-二叠纪。特征:生长草本、灌木等低矮植物。气候:南方寒带气候。代表分子:舌羊齿。

安加拉植物群:地区:分布于西伯利亚板块,时代:石炭-二叠纪,特征:生长草本、灌木、小乔木等低矮植物,气候:北方温带气候,代表分子:匙叶。

欧美植物群:地区:分布于欧洲和北美。时代:二叠纪。特征:生长高大的蕨类为主,有石松、节蕨、真蕨、种子蕨、科达等,最大特征是出现有特点的真蕨类。气候:西方热带气候。代表分子:美羊齿。

三、大地构造

海西运动:晚古生代晚期,全球发生重要的板块构造运动,该运动结果使得哈萨克斯坦板块准噶尔地块)与塔里木板块拼合,形成了天山褶皱带。使得华北-塔里木板块与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板块拼合,形成统一的欧亚大陆;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联合古大陆,海西构造阶段的完成,标志着古生代的结束。联合古大陆的逐步形成:1 、C2-P1北美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阿帕拉契亚褶皱带;2 、P西伯利亚板块与欧洲板块碰撞,形成乌拉尔褶皱带;

3、 C1/C2天山运动,中间地块逐渐北移。

四、横向古地理

华南板块泥盆纪古地理变化: 1 .S/D连续沉积区:滇东、钦防海槽型沉积,其他均为剥蚀区。

2. D1:主要限于滇黔桂海,以碎屑岩沉积及泥灰质沉积为主;晚期开始出现岩相分异3 .D2-3:地势平缓,海侵范围扩大,岩相分异加剧:(1)滇黔桂地区:南丹型和象州型;(2)湘粤:超覆区,亦有岩相分异,“宁乡式”鲕状赤铁矿。(3)湘赣交界、鄂西:海陆交互碎屑岩沉积为主;(4)闽中:山前断陷盆地的磨拉石粗碎屑沉积。(5)下扬子地区:五通组以近海河湖相沉积为主,夹海相层(小腕足化石)。

华南板块石炭纪古地理变化:1、早石炭早期(岩关期):滇黔桂地区:岩相分异;湘粤:陆表海碳酸盐岩及碎屑岩沉积;湘赣交界至广东陆丰:海相碎屑沉积;赣东、浙闽:陆相沉积。

2、大塘期:滇黔桂地区:碳酸盐岩为主;下部为滨海沼泽;湘粤:下部为滨海沼泽,上部

为浅水灰岩;湘赣交界:滨海含煤碎屑沉积;赣东、浙闽:陆相含煤沉积;下扬子地区:滨海碎屑沉积至碳酸盐沉积。3、晚石炭世:海侵扩大,陆棚浅水碳酸盐沉积,岩相、厚度稳定。4、石炭纪时,华南板块的北、西和东南均为被动大陆边缘。

华北板块石炭纪古地理横向变化:1.本溪期:东北低西南高;2.太原期:地势北高南低,海岸线逐渐南移;本溪,北京,大同以及鄂尔多斯东胜地区为陆相含煤沉积区;河北唐山有少数海相灰岩夹层,晋东南沁水盆地和冀南磁县一带灰岩六层,皖北,淮南地区,灰岩层数可达12层.3.本溪组和太原组海侵方向不同,做翘板式运动4.华北板块的北缘为活动大陆边缘,南缘东段为被动大陆边缘,南缘西段为活动大陆边缘。

华南板块二叠纪古地理变化: 早二叠世:梁山期:滨海-湖沼相陆源碎屑沉积限于昆明、贵阳至江南古陆一线以北的上扬子地区;栖霞期:最大海侵期,岩相均一;茅口期:岩相分异明显,闽浙赣地区滨海碎屑含煤沉积;湘中、下扬子地区滞留静水环境的硅质、泥质沉积;上扬子地区灰岩;康滇古陆附近,晚期出现玄武岩喷发。晚二叠纪:东吴运动:大规模海退,玄武岩喷发,华夏古陆上升;龙潭期:岩相分异加剧(自西向东):玄武岩→陆相火山喷发夹煤→海陆交互含煤沉积→海相碳酸盐岩(吴家坪组)→海陆交互含煤沉积(湘赣地区及粤北)→粗碎屑含煤沉积(粤东及闽中);长兴期:(西侧)长兴组灰岩\(东侧)大隆组硅质岩;康滇古陆东侧陆相含煤沉积。

华北板块二叠纪古地理:早二叠世早期(太原组中上部):华北及东北南部普遍出现聚煤环境;山西期:华北中部为有利成煤带;南部的豫西淮南地区发育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石盒子期:华北大部为半干旱环境下的杂色碎屑岩沉积,煤层不稳定;淮南地区发育含煤沉积及富含Lingula的夹层;石千峰期:为干旱的内陆环境,红色河湖碎屑沉积广布。五、沉积特征(标准剖面)桂中泥盆系剖面:

该区泥盆系剖面划分如下:下泥盆统自上而下为莲花山组、那高岭组、郁江组和四排组;中泥盆统为应堂组、东岗岭组;上泥盆统为榴江组和五指山组。

D1::

莲花山组与下伏中寒武统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代表早古生代广西(加里东)运动。莲花山组以紫红色砂岩夹泥岩为主,底部砾岩,见有槽状交错层理。化石:亚洲鱼。环境:水动力强,滨海。代表盆地初始沉降,海侵之前奏。

那高岭组灰绿色泥岩夹灰岩透镜体,岩性细。化石:珊瑚、腕足类化石。环境:水动力弱的浑浊浅海。

郁江组上部页岩与泥灰岩互层,中部灰岩夹页岩,下部钙质泥岩及白云岩。化石:扭形贝和珊瑚。环境:浅海。

四排组灰色灰岩,厚度大,夹有白云岩,无泥岩,岩性单调。化石:腕足。环境:正常浅海,较清洁。

以上4个组由正粒序砂岩、泥岩、灰岩由粗到细组成,代表海侵,由滨海到浅海。

D2:

应堂组下部泥质页岩,上部灰岩、泥灰岩,泥质沉积趋多。化石:腕足、多角珊瑚。环境:滨浅海。

东岗岭组灰岩、泥质灰岩夹白云岩。化石:腕足、珊瑚。环境:浅海。

D3:

榴江组灰黑色页岩、硅质岩、泥灰岩,层较薄。化石:竹节石、菊石、腕足。环境:浅海凹槽还原环境。

五指山组灰岩夹扁豆状灰岩,水平层理。化石:腕足。环境:浅海。华南地区贵州独山石炭系剖面:

贵州独山石炭系剖面的地层划分如下:下石炭统自下而上为革老河组、汤耙沟组、旧司组、

上司组。上石炭统分为咸宁组和马平组。

C1:

革老河组灰岩、白云岩夹页岩,继承了泥盆系特点。化石:珊瑚。环境:浅海。汤耙沟组以灰岩、泥灰岩为主,底部砂岩、页岩。化石:腕足、珊瑚。环境:浅海。

旧司组下部砂岩、页岩夹灰岩、煤层,上部灰岩夹页岩。化石:植物和珊瑚。环境:海水变浅,由沼泽到浅海。

上司组下部砂岩、泥灰岩,上部灰岩为主夹白云岩。化石:腕足、珊瑚。环境:正常浅海。 C2:

咸宁组灰岩为主夹白云岩。化石:蜓、腕足。环境:清洁的浅海。马平组厚层灰岩、白云岩。化石:蜓、珊瑚。环境:正常浅海。华北地区山西太原石炭系剖面:

山西太原石炭系剖面仅有上石炭统,自下而上分为两个组:本溪组和太原组。

C2:

本溪组与下伏下奥陶统呈平行不整合。底部有山西式铁矿和铝质风化壳,其上是砂页岩夹煤层和灰岩。化石:脉羊齿等植物和蜓。环境:海陆交互相。

太原组分为三段,每段都是一个沉积旋回。每次旋回构成一个正粒序,底部均以粗碎屑沉积砂岩开始,中部变细,出现页岩和煤层,上部位灰岩。三次沉积旋回代表三次海侵,构成一个大的沉积旋回。化石:蜓和植物。环境:海陆交互相。华南地区贵中二叠系剖面:

华南贵中二叠系剖面的划分如下。下二叠统自下而上分为梁山组、栖霞组和茅口组。上二叠统分为龙潭组、长兴组和大隆组。

P1:

梁山组与下伏马平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代表一次较大规模的海退。梁山组砂岩、粉砂岩、页岩局部夹薄层煤。化石:腕足和植物。环境:海侵刚刚开始,滨海沼泽—滨海环境。栖霞组深灰、灰黑色灰岩含大量燧石结核。化石:蜓和珊瑚。环境:浅海(还原环境)。茅口组灰白色厚层灰岩含燧石结核。化石:蜓和珊瑚。环境:浅海(氧化环境)与上覆龙潭组呈平行不整合,代表海退。

P2:

龙潭组与下伏茅口组呈平行不整合,龙潭组代表又一次海侵开始。龙潭组砂岩、页岩、灰岩互层,含数层煤。化石:蜓和大羽羊齿华夏植物群。环境:海陆交互相。长兴组以灰岩为主,含燧石结核灰岩。化石:蜓和腕足。环境:浅海。

大隆组暗色硅质岩和黑色页岩。化石:游泳形菊石。环境:浅海凹槽深水滞留还原环境。华北地区山西太原二叠系剖面:

山西太原二叠系剖面划分如下:下二叠统自下而上分为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上二叠统分为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

P1:

山西组与下伏石炭系太原组整合接触。黑色页岩、砂岩、砾岩含煤层。化石:丰富的植物。环境:近海平原沼泽。

下石盒子组黄绿、灰绿色砂页岩,下部含不规则煤层。化石:植物化石丰富。环境:近海平原半潮湿半干旱河湖相。

P2:

上石盒子组杂色、黄绿色、紫红色砂岩、泥岩交替出现,互层,无煤。化石:植物稀少,含华夏植物群。环境:半干旱的内陆盆地河湖相。

石千峰组紫红色砂泥岩互层夹石膏层。化石:无。环境:内陆干旱咸化的河湖相。

中生代

一、地层划分

中生界分为三叠系(250-203Ma)、侏罗系(203-135Ma)、白垩系(135-65Ma)。三叠系分为下、中、上统;侏罗系分为下、中、上统;白垩系分为下、上统。二、生物界

一、陆生植物:T1 :古生代高大石松仅存矮小类型;T2-K1:裸子植物苏铁、松柏、银杏繁盛,真蕨类仍繁盛;K2:被子植物繁盛。

陆生植物的代表分子及分区T3-J2:北方区:D-B植物群( Danaeopsis拟丹尼蕨- Bernoullia 贝尔瑙蕨)真蕨以莲座蕨科为代表,小叶型。裸子植物以银杏和松柏类为主。环境:温带潮湿内陆环境。南方区:D-C植物群( Dictyophyllum网脉蕨-Clathropteris 格脉蕨)真蕨以双扇蕨科为代表,大叶型。裸子植物以苏铁类为主。环境:热带、亚热带近海环境。二、陆生脊椎动物:T1+2:晚二叠世类型的延续和发展,迷齿两栖类和爬行类中的二齿兽类繁盛;T3-K1:恐龙、鸟类及真骨、全骨鱼类;K2:出现哺乳动物的有胎盘类。1、爬行动物适应辐射:(1)陆地蜥臀目:蜥脚类:食素,头小尾长,身体笨重,四足行走, 如马门溪龙;兽脚类:食肉,前肢特化,后肢坚强,牙齿锋利,如霸王龙;(2)陆地鸟臀目:食植物为主,两足行走,脚的三趾构造与现代鸟类相似,如鸭嘴龙。(3)海洋鱼龙类:具有鱼形身体,善于游泳,但用肺呼吸,如鱼龙;(4)空中飞龙类:前肢加长,后脑和眼发育,牙齿退化,如准噶尔翼龙。2、最早的哺乳类动物出现。3、鸟类起源:始祖鸟:具爬行类特征;具鸟类特点(羽毛);孔子鸟类群(是已知最古老的鸟—真正的鸟类的祖先,而始祖鸟只是鸟类演化的一个旁支)。

三、海生无脊椎动物:海生双壳类繁盛;菊石类:Mz末期,菊石和箭石绝灭;牙形石三叠纪繁盛,T末绝灭。四、湖生生物组合:由双壳、鱼、叶肢介、介形虫等化石组成。(1)E-E-L 动物群:三尾类蜉蝣,东方叶肢介,狼鳍鱼,J3(2)T.-P.-N动物群:类三角蚌,褶珠蚌,富饰蚌,K1。

另一种答法:中生代生物界以陆生裸子植物、爬行动物(尤其是恐龙类)和海生无脊椎动物菊石类的繁荣为特征,所以中生代也称裸子植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恐龙时代)或菊石时代。白垩纪末出现地史中著名的生物集群绝灭事件,陆地的恐龙类和海洋中菊石、微体化石等门类中都有明确记录。海生无脊椎动物中的菊石、箭石、六射珊瑚等兴起并繁盛;脊椎动物中的爬行动物极度发展,分布于陆地、天空和海洋,特别是陆生恐龙类大量繁盛,成为大陆上的统治者,龟、蛇、蜥蜴开始出现;脊椎动物中的鸟类、哺乳类也开始发展。植物界以裸子植物占优势,但被子植物在中生代后期也开始发展。

T-P-N动物群:是早白垩世湖生生物组合中的双壳类动物群,以类三角蚌(Trigonioides)--褶珠蚌(Plicatounio)---富饰蚌(Nippononaia)为代表,简称T-P-N动物群。

E-E-L动物群:属东亚地区晚侏罗世的热河动物群最著名的代表,东方叶肢介(Eosestheria)--类蜉游(Ephemeropsis)----狼鳍鱼(Lycoptera)动物群的简称。

D-C植物群:T3-J2,在中国境内以古天山—古秦岭---古大别山一线为界,南方以D-C植物群( Dictyophyllum网脉蕨-Clathropteris 格脉蕨)为特征,真蕨以双扇蕨科为代表,大叶型。裸子植物以苏铁类为主。环境:热带、亚热带近海环境。

D-B植物群:T3-J2,在中国境内以古天山—古秦岭---古大别山一线为界,北方以D-B植物群( Danaeopsis拟丹尼蕨- Bernoullia贝尔瑙蕨)为特征,真蕨以莲座蕨科为代表,小叶型。裸子植物以银杏和松柏类为主。环境:温带潮湿内陆环境。三、大地构造:印支运动:印支运动在时间上包括三叠纪期间到早侏罗世之前的地壳运动,空间上分布于我国西部特提斯带,发育有三江、松潘、甘孜、西秦岭及南秦岭的印支褶皱带。同时印支运动是我国东部构造古地理格局的转折点(以南海北陆转化为东西分异),是亚洲大陆与太平洋之间构造体制演化的新阶段。印支运动对中国东部的影响:

1、印支运动在时间上包括三叠纪期间的地壳运动,空间上分布于我国南部、西部特提斯带。引起我国南方普遍海退和中国大陆的形成。

2、华南及东南亚向北运动,碰撞到联合大陆上,形成秦岭褶皱带。此时,全世界所有的大陆全部联合到了一起。同时形成的还有三江、松潘、甘孜褶皱带,中国几个大的板块基本拼合。

3、印支运动是我国东部构造古地理格局的转折点,中国东部由南北对峙转变为东西分异,西部大型稳定盆地开始发育。

4、古气候发生重大变化,华南、华北三叠纪二分性明显,由干旱转换为潮湿。

5、古太平洋板块与古亚洲大陆边缘之间的斜向俯冲,激发了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一线东侧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与西侧的大型稳定内陆盆地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印支运动以后是亚洲大陆与太平洋之间构造体制演化的新阶段。

6、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有190-230ma岩浆岩发育,长江中下游、秦岭、三江形成内生金属矿床,Circum-Pacific开始发育。

印支运动在华南的表现:1、湘黔桂高地形成并分隔东西海盆,东西分异明朗化。东部小盆地内的火山活动反映了太平洋板块的作用。 2 、大规模海退,华南板块上升为陆,与华北板块连成一体。秦岭洋消失,秦岭褶皱带形成。 3 、黔南、右江裂陷槽(T11开始出现深水沉积)褶皱上升。

燕山运动:燕山运动为整个侏罗纪,白垩纪期间广泛发育于我国境内的重要的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褶皱、断裂变动、岩浆喷发、侵入活动及部分地区的变质作用,燕山运动是我国重要的变形期与成岩成矿期,也是我国基本构造格架的形成期与改造期。燕山运动以后,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一线东侧岩浆活动较侏罗纪减弱,且向东迁移。白垩纪中、晚期出现松辽、华北、江汉、苏北等大型盆地。而此线以西的大型盆地趋向萎缩。川滇地区更为明显。燕山运动对整个环太平洋带都有重要影响。古太平洋板块与古亚洲大陆东缘和对美洲大陆西缘的俯冲,形成环太平洋火圈(火山活动带)。

燕山运动对中国东部的影响:

1、燕山运动由翁文灏(1927)命名,分为早(J2/J3)、中(K11/K12)、晚(K22/K23)三期。

2、使太行山—雪峰山以西大型稳定盆地萎缩消亡,也使东部隆起带上的断陷小盆地逐渐消亡。

3 、形成松辽、华北、江汉、苏北四大盆地。

4 、侏罗纪中国东部形成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共有三次强烈的喷发。白垩纪岩浆活动逐渐东移(辽西→鸡西,浙西→浙东)。

5 、成矿作用:盆地的形成导致油气的形成,华南地区断陷小盆地内往往形成膏盐等非金属矿产;岩浆、火山活动形成重要的内生金属矿产。四、横向古地理

华南三叠纪古地理:1、T11:雪峰山以西,受康滇古陆影响,沉积物西粗东细,呈现滨浅海碎屑岩—浅海泥质碳酸盐互层—浅海、深浅海碳酸盐及钙泥质沉积相带。雪峰山以东(赣粤闽地区),受华夏古陆影响,为滨海砂泥质沉积。2、T12-T21:(1)东部:江南古陆、华夏古陆上升明显。(2)上扬子海盆—半封闭咸化海盆。(3)北部:为巴东组紫红色含铜砂岩。(4)赣北、闽中为滨浅海碎屑沉积。3、T22:(1)华南地区大规模海退,形成大面积古陆。(2)西部浅海碳酸盐沉积限于黔桂地区和龙门山前地带。(3)中下扬子、闽中地区:为海陆交互碎屑沉积。4、T3:(1)西部海湾:滇黔桂及龙门山一带,早期碳酸盐沉积,晚期碎屑含煤,属Tethys构造域。(2)往东是海湾型海陆交互含煤沉积,属环太平洋构造域。(3)东部小型断陷盆地,有火山岩。

华北板块三叠纪古地理:整体为陆,以太行上为界,以东为剥蚀高地及小型盆地,以西为大中型盆地如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带。1、东部剥蚀高地及小型盆地:在华北东部、东北地区,基本上是大片剥蚀高地,仅有局部地区的晚三叠世沉积纪录。东北吉林南部浑江地区,上三叠统小河口组为陆相含煤碎屑沉积,产D-B植物群。更往东的吉林汪清和黑龙江东宁一带,

上三叠统含煤陆相地层中出现酸性火山岩和滨海相夹层,产D-B植物群,但是D-C植物群分子也占一定比例,显然与处于滨太平洋近海低地受到古太平洋暖流影响有关。2、西部大型盆地--鄂尔多斯盆地:被一系列山系环绕,如古阴山、古吕梁山、古贺兰山、古秦岭山系,使西部形状比较规则。整体河湖相,二分性清楚,气候由干旱变为潮湿。总之,中国北方各盆地三叠纪的历史大致都可以分为两个阶段:T1—T21为干燥气候下的河流、湖泊发展阶段,皆为红色的碎屑岩沉积,偶见石膏结核或夹层,含脊椎动物化石,表明继承了晚二叠世的干燥气候环境,当时地形起伏较大,以河流及湖泊沉积为主;T22—T3则为潮湿气候下的河流、湖泊、沼泽发展阶段,沉积物以灰绿色砂页岩为主,有些地区夹煤层、油页岩,富含植物化石,属湖泊、河流及沼泽相沉积。延长群上下不整合代表印支运动的影响。中国东部西部侏罗纪古地理:发育于印支运动以后,四川盆地和陕甘宁盆地在侏罗纪为其全盛期,为大型稳定类型盆地。侏罗纪末期(燕山运动)这两个盆地萎缩,白垩纪沉积范围极小,演变成为中小型盆地。主要是河流相的紫红色砂泥岩和山麓砾岩堆积晚白垩世,盆地整体上升,面积进一步缩小。其中陕甘宁盆地转为剥蚀区。中国东部东部侏罗纪古地理:1 侏罗系由三个火山岩—沉积岩巨型旋回组成,火山岩为火山喷发产物,沉积岩为火山喷发宁静期河湖相沉积。2 火山岩岩性由基性演变为中酸性。早期主要由基性岩组成,说明断裂可深达地幔,但分布范围不大。晚期分布广泛。3 白垩系主要由砾岩组成,特别是燕山运动Ⅱ之后,反映本区上升、断陷盆地逐渐被粗碎屑填满的过程。反映印支运动后,燕山运动前,东部隆起带内小型断陷盆地的形成—发展—衰亡过程(侏罗纪)。

中国东部白垩纪古地理:一、东部小型断陷盆地:1、东北区—东北地区为潮温的温带气候区,小型盆地中多产煤,质量好。岩浆、火山活动有向东移的趋势,多发生在晚白垩世。分布于黑龙江东部。

2、东南区—属于干燥炎热气候条件下的红色河湖相沉积。为紫红色砂泥岩,可产恐龙蛋。此时火山活动大为减少,沉积岩中夹有中酸性火山岩喷发。二、西部大型盆地:四川盆地和陕甘宁盆地。在白垩纪,这两个盆地都已大为缩小,演变成为中小型盆地。主要是河流相的紫红色砂泥岩和山麓砾岩堆积。晚白垩世,盆地整体上升,面积进一步缩小。其中陕甘宁盆地转为剥蚀区。三、东部近海大型盆地:松辽盆地。稳定类型湖泊,K2末盆地消失,同期火山(喷发)活动移至该带以东(鸡西、黑龙江东部)。

燕山运动以后的K,西部川滇盆地、鄂尔多斯盆地萎缩,为松辽、华北、苏北、江汉盆地发育期,相应的火山活动带东移。五、沉积特征(标准剖面)

华南地区黔南贞丰三叠系剖面:

黔南贞丰三叠系剖面划分如下:下三叠统包括飞仙关组、永宁镇组;中三叠统包括关岭组和法郎组;上三叠统包括把南组、火把冲组和二桥组。

T1:

飞仙关组紫红色砂岩、泥岩夹泥灰岩,粒度由粗到细。化石:双壳和菊石。环境:干旱气候滨浅海。

永宁镇组下部紫色页岩,上部泥质、白云质灰岩。化石:提罗菊石。环境:干旱气候浅海。T2:

关岭组白云岩、膏溶角砾岩。化石:少。环境:咸化海盆。

法郎组下部灰岩,上部泥岩、砂岩,反粒序。化石:双壳。环境:海退明显,由浅海过渡到滨海。

T3:

把南组砂页岩夹泥灰岩和煤层。化石:双壳类和植物。环境:海陆交互相。火把冲组砂页岩、煤层夹少量灰岩。化石:双壳类和植物。环境:海陆交互相。二桥组陆相灰色砂岩、泥岩含煤层。化石:D-C植物群。环境:湖沼。华北地区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剖面(陆相

剖面):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剖面划分如下:下三叠统包括刘家沟组、和尚沟组;中三叠统包括二马营组、铜川组;上三叠统延长组。

T1:

刘家沟组紫红色砂岩、页岩夹泥灰岩。化石:几乎没有。环境:干旱气候下小型河湖相,代表盆地刚刚下陷。

和尚沟组棕红色泥岩为主,砂质泥岩。化石:少量植物。环境:干旱气候湖泊相。 T2:

马营组下部灰绿、灰黄色砂岩,交错层理,上部含石膏砂岩。化石:小型爬行动物。环境:干旱气候河湖相。

铜川组灰绿色砂岩、黑色页岩为主,含油页岩。化石:介形虫。环境:半潮湿气候下的大型湖泊相。

T3:

延长组灰绿色砂岩、泥岩夹煤层,含油页岩。化石:D-B植物群。环境:半潮湿气候下的大型湖泊。

中国东部西部川滇盆地侏罗系剖面:

川滇盆地侏罗系剖面划分如下: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中侏罗统包括新田沟组、沙溪庙组;上侏罗统包括遂宁组、蓬莱镇组。

J1:

自流井组与下伏上三叠统呈平行不整合,代表印支运动。紫红色砂岩、泥岩夹泥灰岩、油页岩。化石:双壳、恐龙、介形虫。环境:潮湿气候大湖相,浅湖-深湖相。 J2:

新田沟组紫红色泥岩夹砂岩。化石:双壳。环境:深湖相。

沙溪庙组紫红色泥岩、灰黄色砂岩韵律互层。化石:恐龙,如马门溪龙。环境:滨湖-浅湖相。

J3:

遂宁组紫红色泥岩。化石:介形虫。环境:干旱深湖相(氧化环境)。

蓬莱镇组紫红色砂岩夹泥岩、泥灰岩。化石:双壳、介形虫。环境:干旱滨湖相。中国东部西部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剖面: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剖面划分如下:下侏罗统分为富县组、延安组、直罗组;中侏罗统安定组;上侏罗统芬芳河组。 J1:

富县组深灰色泥岩、油页岩夹薄层砂岩及煤层。化石:锥叶蕨。环境:湖湘、沼泽相。延安组下部砂岩,交错层理;上部灰色砂岩和黑色泥岩互层,含油页岩和煤层。化石:双壳、锥叶蕨。环境:河流-湖泊相。

直罗组灰黄色粗砂岩、砾状砂岩、紫红色泥岩互层,泥岩顶面有冲刷面,砂岩具交错层理。化石:小叶植物。环境:河流相。 J2:

安定组上部紫红色、灰黄色泥灰岩,中部紫红色、灰黄色砂泥岩互层,下部灰黑色页岩、油页岩。化石:介形虫、鱼类。环境:宁静湖泊相。 J3:

芬芳河组棕红色砾岩为主夹少量砂岩。化石:无。环境:山麓堆积。中国东部东部冀北辽西侏罗系剖面:

冀北辽西侏罗系剖面划分如下:下侏罗统北票群分为兴隆沟组、北票组;中侏罗统南岭群分为蓝旗组、土城子组;上侏罗统热河群下部分为义县组、九佛堂组。 J1:北票群

兴隆沟组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砂岩、砾岩、页岩,基性火山岩。化石:无。环境:断限盆地刚刚形成,第一次火山喷发。

北票组砂页岩夹煤层。化石:植物。环境:火山喷发期后潮湿的湖沼环境。 J2:南岭群

蓝旗组中性基性火山岩为主,少量玄武岩。化石:无。环境:第二次火山喷发。

土城子组紫红色砂岩为主夹泥岩,交错层理角度大,风成沉积。化石:无。环境:沙漠环境。 J3:热河群下部

义县组以角度不整合覆盖于南岭群上,由燕山运动造成。中性安山岩为主,含流纹岩。化石:火山间隙期含E-E-L动物群。环境:第三次火山喷发。

九佛堂组砂岩、页岩,含油页岩及煤层。化石:恐龙。环境:火山喷发期后的湖沼环境。中国东部近海大型盆地松辽盆地白垩系剖面:

松辽盆地白垩系剖面划分如下:下白垩统分为登楼库组、泉头组、青山口组、姚家组;上白垩统分为嫩江组、四方台组、明水组。 K1:

登楼库组深灰、灰黑色砂岩,底部为砂砾岩。化石:无。环境:在火山岩基础上刚刚凹陷,河湖相。

泉头组棕红色泥岩与砂岩互层,上部夹灰绿色层。化石:双壳类。环境:滨浅湖。

青山口组灰黑色泥岩夹粉砂岩,含油页岩。化石:叶肢介、介形虫、双壳。环境:深湖环境。姚家组棕红色泥岩夹粉砂岩。化石:恐龙。环境:浅湖。 K2:

嫩江组灰黑、灰绿粉砂岩、泥岩、页岩。化石:化石丰富,介形虫,叶肢介、双壳。环境:深湖相。

四方台组与下伏嫩江组呈平行不整合,代表大湖历史结束。灰绿、棕红色泥岩、粉砂岩夹砾岩。化石:双壳。环境:近海平原河湖相。

明水组灰绿、棕红色砂岩、泥岩、砾岩。化石:少量双壳。环境:河湖相。与上覆新生界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松辽盆地历史结束。

新生代

一、地层划分:

新生界分为古近系(65-23.5Ma)、新近系(23.5-1.75Ma)和第四系(1.75Ma---)

古近系(E)分为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新近系(N)分为中新统和上新统;第四系(Q)分为更新统和全新统。二、生物界:

一、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在Cz适应辐射,占领各生态领域。(一)古近纪和新近纪哺乳动物演化三阶段:1、E早期:古有蹄类和古食肉类繁盛时期。(1)古草食有蹄类个体小、四肢短粗、不善跑;(2)古食肉类构造原始、四肢短粗、趾具爪(但仍象蹄);(3)已全部绝灭。2、E中晚期:奇蹄类高速发展和新肉食类繁盛时期。(1)奇蹄类门类多、演化快、分布广,地层意义大。有马、貘、雷兽等。大多数奇蹄类在E末绝灭,适应成功实例—马;(2)新肉食类繁盛-猫科动物、犬科动物、熊、鼬等。3、N:偶蹄类大发展和象的迅速演化时期。(1)偶蹄类大发展—具有反刍功能,有猪、牛、羊、鹿等;(2)象-长鼻类由小到大,鼻骨愈来愈长;(3)新肉食类仍然繁盛。(二)从猿到人的演化:1.南方古猿阶段(直立行走);2.直立人阶段(会用火)3.智人阶段:随葬工艺品(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晚期智人-克鲁马努人)。二、被子植物的发展:从K开始发育,Cz繁盛,可分为两阶段:E木本植物发展阶段,乔木、灌木为主;N草本植物大发展阶段,大量现代种属出现,蕨类和裸子植物减少。第三纪植物地理分区:泛北极植物区(包括我国北方)、南极植物区、热带植物区。

三、其他门类:海生无脊椎动物:双壳类、腹足类、六射珊瑚、有孔虫(货币虫-R)、抱球虫;淡水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介形虫、昆虫等。

新生代的生物界无论是动物和植物都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脊椎动物的哺乳类空前大发展,取代了中生代十分繁盛的爬行类;无脊椎动物以双壳类、腹足类、介形类占主要地位,中生代海洋中繁盛的菊石、箭石等已经绝灭;植物界中被子植物全面发展,而中生代占统治地位的裸子植物大量衰退。三、大地构造

喜马拉雅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可分三幕:第一幕在始新世末至渐新世初期,海水从青藏高原全部退出,并伴随着强裂褶皱,断裂及中酸性岩浆侵入;第二幕始于中新世初期有强烈的

褶皱,断裂,岩浆侵入,变质作用等,形成大规模逆冲断层的推覆构造,导致大幅度的隆起、岩浆侵入;第三幕从更新世到现在,主要表现为高原的急剧隆升,周围盆地的大幅度沉降以及老断裂的继续活动,一部分地区火山活动。

喜马拉雅运动不限于喜马拉雅山区和青藏高原,在我国台湾省,以及地中海,高加索,缅甸西部,印尼,菲律宾,日本和勘察加等广大地带都有表现,至今天其活动仍很强烈。意义:(1)特提斯(Tethys)洋闭合,青藏高原强烈上升,形成西高东低大江东去的格局

(2)环太平洋外带(地震、火山及板块构造)及内生矿产的形成

(3)联合大陆继续分裂。

对我国的影响:1、我国所有高山、高原现今达到的海拔高度,主要是喜马拉雅运动第三幕以来上升的结果。

2、导致西亚,中东,喜马拉雅,缅甸西部,马来西亚等地山脉及包括中国台湾岛在内的西太平洋岛弧的形成,中印之间的古地中海消失。

3、导致中国东西地势高差增大,季风环流加强,自然地理环境发生明显的区域分异。

4、青藏地区:隆起为世界最高的高原,E-N的热带、亚热带环境被高寒荒漠取代;西北地区:因内陆性不断增强而处于干旱环境;东部地区:成为湿润季风区。四、沉积特征(标准剖面)

渤海湾盆地古近系、新近系剖面(陆相):

渤海湾盆地古近系、新近系剖面划分如下:古近系始新统孔店组;始新统-渐新统沙河街组四段;渐新统分为沙河街组一段、二段、三段和东营组。新近系中新统分为馆陶组、明化镇组。 E1:

孔店组三段棕红色砂泥岩互层,具底砾岩。化石:介形虫、双壳。环境:滨湖-氧化浅湖。孔店组二段深灰色泥岩为主,中上部炭质页岩、油页岩,含黄铁矿。(生油层)。化石:介形虫、双壳。环境:还原深湖相。

孔店组一段棕红色泥岩、砂岩互层夹石膏。(储油层)。化石:介形虫、双壳。环境:氧化浅湖。 E2-E3:

沙河街组四段红色、深灰色泥岩为主,含石膏。(盖层)。化石:介形虫、双壳。环境:氧化浅湖。 E3:

沙河街组三段深灰色泥岩夹灰岩、油页岩、白云岩,含黄铁矿。(生油层)。化石:介形虫、双壳。环境:还原深湖相。

沙河街组二段紫红色、灰绿色泥岩,含砾砂岩、砂岩,赤铁矿。(储油层)。化石:介形虫、双壳。环境:滨湖-氧化浅湖相。沙河街组一段深灰色泥岩夹油页岩、生物灰岩。含菱铁矿、黄铁矿。(既是生油层也是盖层)。化石:介形虫、双壳。环境:还原深湖相。

东营组三段灰色泥岩为主,有炭质页岩。含菱铁矿。(生油层)。化石:介形虫、双壳。环境:还原深湖。

东营组二段灰绿色泥岩夹砂岩。(储油层)。化石:介形虫、双壳。环境:氧化浅湖。东营组一段棕红色、灰绿色泥岩与砂岩呈不等厚互层。含赤铁矿。(盖层)。化石:介形虫、双壳。环境:滨湖-氧化浅湖。 N1:

馆陶组与下伏东营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代表大湖历史结束。灰白色砾状砂岩夹棕红色、灰绿色泥岩。环境:近海平原河湖相。

明化镇组棕黄色粉砂岩、泥岩夹石膏。环境:近海平原河湖相。 N1以后,渤海湾盆地历史结束。

渤海湾油气盆地发展史:大湖开始:渤海湾盆地在古近纪始新世开始凹陷形成大湖盆地,主要为潮湿至半干旱性气候条件下的湖湘沉积。大湖发展:盆地沉积可分出四个沉积旋回:孔三段至孔一段、沙四段至沙二段下部、沙二段上部至东一段、馆陶组至明化镇组。除第四旋回以外,其它三个旋回几乎均经历氧化浅湖一还原较深湖一氧化浅湖的过程,气候上也可分

出从干旱一湿润一干旱的变化规律。渤海湾盆地古近系发育了三套成油组合。(1)以孔店组第二段暗色泥岩为生油层,以孔一段砂质岩段位储油层,以沙四段泥岩为盖层的下部成油组合。(2)以沙河街组的沙四段上部至沙二段下部暗色泥岩为生油层,以沙二段上部砂质岩为储油层,以沙一段泥岩为盖层的中部成油组合。(3)以沙河街组沙一段下部暗色泥岩为生油层,以沙一段砂质岩、东营组砂质岩段为储油层,以东营组泥岩为盖层的上部成油组合。大湖结束:古近纪后渤海湾盆地大湖历史结束。新近纪中新世,渤海湾发育河湖沉积。渤海湾盆地结束:中新世后,渤海湾盆地历史结束。

地球科学的发展史

地球科学的发展史 谭亲平 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028006514006 1、中国地学发展历程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不少走遍祖国深山大川。最早的要算北魏的郦道元,他著述的《水经注》是很有名的。这是我国北魏以前最全面的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远在西方出现航海热以前的几十年,我国明朝航海家郑和已“七下西洋”,走了30多个国家,路程为10万多公里。他沿途记载了各国方位和海上暗礁、浅滩,成为研究十六世纪以前西方交通历史的重要资料。 明代徐霞客经过30多年的地理考察,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他不仅考察了名山大川,还专门调查了研究我国石灰岩地貌的分布及发育规律。他对石灰岩溶洞的解释和今天的科学原理是一致的。《徐霞客游记》是后人根据他的日记整理而成,书中对他所到之处的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都有详细的记载。 清代康熙年间,于公元1708-1718年在全国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大地测量,测定了630个经纬点,绘制了著名的全地图《皇舆全览图》。 1755年,清代汪锋辰著《银川小志》,记载了地震发生前井水浑浊、群犬狂吠等前兆,是有关以动物异常预报地震的科学史料。李榕《自流井记》记载,清代四川地区工人已初步掌握了地下岩层的分布规律,并找到了绿豆岩和黄姜岩两个标准层,表明我国已建立起最早的地下地质学。徐松《西域水道记》把新疆分成111个受水体(湖泊),以水道为纲,详细记载了各流域的地质、地貌、新构造运动、矿产、城市等,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全面地叙述新疆地理的著作。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中国正处在从闭关自守到被迫向西方开放的时期,当时出版少量地质文献都是西方地学教材的译本。一些西方学者在中国进行了地质调查和探险,出版了关于中国地质的著作。如美国庞佩利著有《中国、蒙古与日本之地质研究》(1866);德国的李希霍芬著有《中国》,这是第一部较为系统的有关中国地质的著作;美国的威利斯著有《中国的研究》。李希霍芬和威利斯的工作为以后中国地质的研究奠定了初步基础。此外,还有匈牙利洛茨、瑞典的斯文·海定、俄国的奥布鲁切夫都曾考察研究过中国一些区域的地质情况。在1910年以前,中国学者编写的地质文

学习古生物地史学的意义

学习古生物地史学的意义 415111040114 地工一班赵宏洁古生物地史学,顾名思义,是由古生物学和地史学组成的。 古生物学,一门地质学与生物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是研究地质时期中生命的科学。它所研究的范围不仅包括在地史时期中曾经生活过的各类生物,也包括各地质时代所保存的与生物有关的资料。学习古生物学可以帮助我们研究那些已经灭绝了的动植物,可以帮我们还原最初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对古生物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找出远古动物的发展进化规律,为现代的动物保护做贡献。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还能根据古代动物的某些特征原理来用于现代科技的发明创造,比如:潜水艇的发明等等。化石的形态、结构构造、分类谱系所代表的古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都是值得研究的。古生物学是认识生物和地球发展的最可靠的依据,是现代地质科学的重要支柱,在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气、煤)及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控制生态平衡和保护人类的家园—地球,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也是进化论和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与发展的科学依据。古生物的发展历史为人类提供了保护地球的借鉴,生物的起源、发展和演化经历了漫长和极端艰难坎坷的历程,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曾发生过六次大的和无数次中、小的生物灭绝(集群灭绝)事件,所以,人类更要保护地球,保护生物。 地史学是研究地球历史的科学。地史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地球的形成、生命的起源、生物的演化、古地理的变迁、板块的离合以及地球不同圈层的相互作用等。对地史学的研究可为区域地质调查、矿产普

查勘探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古生物地史学与我们人类生存发展所依赖的众多矿产资源密切相关,对人类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启迪意义。是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必备专业知识。 学习古生物地史学还可以帮我们证实一些重大争议事件,帮我们还原真实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找出未解之谜,比如: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在对文学史的研究上也有重大帮助。同时,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也有一定启发和警示作用。

地史名词解释

沉积环境:沉积环境是指沉积作用场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如河流环境、湖泊环境、沼泽环境、宾海环境、浅海环境等,它们具有特定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作用过程,对沉积物产生特定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环境的沉积相。 角度不整合:角度不整合是一种地层的接触关系,其上覆地层与下伏地层之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且两套地层以一定的角度相交。表明下伏地层形成后曾发生构造变动及剥蚀作用,不但出现沉积间断,而且使下伏地层产状也发生变化,产生倾斜或褶皱。因此当侵蚀面再度接受沉积时,上覆地层与下伏地层无论在产状上或构造特征上都有明显差异。 被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板块理论划分的构造单元之一,又称稳定大陆边缘或大西洋型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是地壳从洋壳向陆壳过渡的过渡壳。被动大陆边缘与活动大陆边缘相比较仅见大陆斜坡,未见火山岛弧和海沟的存在,也未出现洋壳俯冲和消减现象。这里的作用主要是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岩系呈透镜状体,朝大陆和大洋方向尖灭,在陆坡、陆隆部位最厚,宽以一、二十公里至数百公里。 埃迪卡拉动物群:震旦纪晚期出现的,由多门类,低等,无骨骼的印痕化石组成的动物群称之为裸露动物群(伊迪卡拉动物群)。包括:海绵类(毛森海绵)、海腮纲(伦吉虫)、环节动物(狄氏虫)、蠕虫类(皱节虫)、水母类(环轮水母)及一些分类位置不明的生物。 小壳动物群(小壳化石):震旦纪末期出现,寒武纪初大量繁盛,个体微小(1—2mm),具外壳的多门类海生无脊椎动物群。包括软体动物门中的软舌螺、单板类和腹足类,腕足类以及分类位置不明的类型。 笔名相(黑色笔石页岩相):笔石多营漂浮生活,分布广。出现在还原条件的较深海、滞流海。化石丰富,保存完整,黑色笔石页岩相。 壳相(底栖相):在滨海、浅海带,底栖(介壳)生物十分发育,与浅水沉积物一起形成壳相。以碳酸盐为主时称为介壳灰岩相(珊瑚礁灰岩相)在滨岸带可形成介壳滩。珊瑚、苔藓虫、层孔虫等可形成生物礁或生物滩。 混合相在浅海区,浮游生物死后下沉 澄江动物群: 寒武纪早期(筇竹寺期,530Ma), 继小壳动物群(梅树村期, 542Ma)之后出现的第一个多门类混生生物群。主要门类有海绵、腔肠、水母、节肢、鳃叶、叶足、腕足、古虫、脊索动物门和步带类(包括棘皮动物和半索动物门)、星虫、毛颚动物及藻类。至2005年已描述160属, 187多种。最早发现于云南澄江(张文堂, 侯先光, 1985), 寄主地层为下寒武统筇竹寺阶,其沉积环境为正常-风暴浪基面之间. 意义:是寒武纪初期生物大爆发的典型代表,是20世纪最令人惊奇的科学发现之一。 地史学也称历史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地质历史及其地球岩石圈、水圈发展规律的科学,具体包括、气圈、生物圈的形成、演化历史和不同圈层间的耦合关系; 地层层序律年代较老的地层在下,年代较新的地层叠覆在上; 化石层序律:不同岩层中所含的化石各不相同,可以根据相同的化石来对比地层并证明属同一时代; 相对比定律:也成相律或瓦尔特定律,指只有在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彼此毗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的重叠在一起; 相:是形成于特定沉积环境的一套有规律的岩石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组合; 陆隆:在浊流作用驱动下,将浅水陆棚边缘的大量沉积物沿海低峡谷顺大陆斜坡以很高的速度运向深水区至大洋边缘因坡度变缓而迅速形成扇状浊积岩堆积—海底扇这种海底地形成为陆隆; 复理石:地史上常把巨厚的由深海浊积岩和其它沉积岩类型组成的综合体称为复理石; 深海软泥:海洋中把生物残骸含量大于30%的洋底沉积物称为深海软泥; 海退:当沉积盆地内海平面相对下降时,海水分布范围不断缩小;划分:这种根据地层的各种属性(岩性、化石、不整合面)把地层剖面划分为大小不同的单位; 层面构造:指出现在沉积岩石层面上的构造,有的与沉积物同时形成;如波痕; 泻湖:具砂垻的滨海地区,在砂垻与海岸之间则为泻湖; 暴露标志:有些层面的构造如动物的爬痕、足迹、泥裂、雨痕等,都形成于沉积作用停止之后,并且多能指示沉积物曾暴露于地表;

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

地质发展简史 1.地质知识积累和地质学的萌芽时期(远古~1450) 岩石和矿物知识的积累 对地质作用的认识 对地球的启蒙认识 中世纪的地质学 2.地质学的奠基时期(1450~1750) 地质哲学思想的初步发展 对化石和地层的认识 岩石学、矿物学和矿床学的发展 3.地质学的形成时期(1750~1840) 地质考察旅行的兴起 水成论和火成论 地质学体系的形成 灾变论和均变论 4.地质学的发展时期(1840~1910) 地层学和古生物学 岩石学、矿物学和矿床学 动力地质学 地槽地台学说和全球地质构造的理论综合 5.20世纪地质学的发展(1910~) 地质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 大陆漂移说 地质学的新阶段及板块构造学说 地质学发展史是人类在生产和探索地球奥秘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地球的组成和结构,地球及其生物界演变的规律,特别是地壳和岩石圈运动规律,并为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保护环境服务的历史。 人们对地球的认识源远流长。在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原始朴素的地质知识逐渐形成了地质科学的知识体系。根据地质知识发展的程度,并参照其社会文化背景,可将地质学发展史划分为5个时期。①地质知识积累和地质学萌芽时期(远古~1450),以认识的直观和解释的猜测性为主要特征。②地质学奠基时期(1450~1750),其特征是随着自然科学的诞生,地质知识趋向系统化。对地质现象试作理性解释,并逐步建立了观察和推理方法。③地质学形成时期(1750~1840),一方面地质知识得到较全面的概括和总结,另一方面,人们将地质作用、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加以思考,给予解释。地质思想、理论和学说十分活跃,由此初步形成了地质学体系。④地质学发展时期(1840~1910),其特征是地质知识和理论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综合分析方法,初步提出了全球性地质发展史的认识。 ⑤20世纪的地质学(1910~),这一时期特点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新的地质学说、地质学理论不断涌现,地质学分支学科之间日益相互渗透,地质学与地球科学的其他学科相互沟通,形成了全球性地质学体系。

《古生物地史学》综合复习资料

地史学部分 一、填空 地史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地层学沉积古地理学历史大地构造学三大方面 岩石地层单位可以分为群组段层四级,其中组为最基本的单位。 全球岩石圈板块可以划分为: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板块 依据地壳是否发生俯冲和消减,大陆边缘可以分为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两种类型,前者如太平洋两侧大陆边缘,后者如大西洋两侧大陆边缘 地层与岩层相比,除了有一定的形体和岩石内容之外,还具有时间顺序的含义 古板块边界的识别标志主要包括蛇绿岩套混杂堆积双变质带等方面 我国古太古界~新太古界的分布主要局限于华北地区 华北地区古太古代~新太古代是原始硅铝质陆壳(陆核)形成、发育的时期,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地层为迁西群。 伊迪卡拉裸露动物群出现于晚震旦世时期。 寒武纪被称为三叶虫的时代 奥陶纪最重要的生物化石类型包括笔石三叶虫鹦鹉螺等。 华南地区奥陶纪自西向东,分为稳定类型的扬子区,相对活动类型的江南区和东南区,海域性质自西向东表现为陆棚陆表海→边缘海→岛弧海 加里东构造阶段,北美板块与俄罗斯板块对接,古大西洋关闭,形成劳俄大陆 加里东构造阶段,华北、塔里木板块与扬子板块以古秦岭洋相隔 泥盆纪生物界发生重大变化,出现陆生植物,淡水鱼繁盛,泥盆纪又被称为鱼类时代。 泥盆纪我国塔里木-华北板块区大部分处于剥蚀状态。 古生代期间,自晚奥陶世时期至早石炭世时期,华北地台一直处于剥蚀状态。晚石炭世二叠世开始缓慢沉降,普遍接受海陆交互相沉积 石炭纪被称为两栖类的时代。 从植物分区来看,华夏、欧美区属热带植物区,以石松、节蕨、科达繁盛为代表 二叠纪末期绝灭的生物包括:“虫筳”,三叶虫,四射珊瑚,横板珊瑚,长身贝等多种类型 中国的三叠纪,呈现出以秦岭-大别山为界,南海北陆的地理格局。 二叠纪后期至三叠纪早期,全球大陆漂移汇集形成一个全球统一的巨大的联合大陆(泛大陆),泛大陆周围为泛大洋。 印支运动后,中国大陆主体处于陆地环境,以昆仑-秦岭为界的南海北陆的地理格局结束;受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以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为界的东西差异开始显现。 燕山运动发生于侏罗纪、白垩纪时代,蓟县运动发生在元古代末期时代。 中三叠世晚期,由于印支运动的影响,华南地区发生大规模的海退,人称拉丁期大海退 典型的以河流为主形成的三角洲在平面上呈鸟足状,由陆向海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三部分 侏罗纪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时代”“爬行类时代”“菊石的时代”

构造运动期(幕)

地球科学大辞典构造运动期(幕)构造运动期(幕) 中国地壳运动 【迁西运动】Qianxi movement发生于中国北方中太古代末的一次构造运动及构造 热事件。因河北迁西得名。在冀东,表现为迁西群遭受强烈的变形、以角闪岩相—麻粒岩相为主的变质作用和以钠质花岗岩为主的岩浆事件。在华北及东北南部各太古宙麻粒岩 片麻岩区具有广泛性和一定代表性,应属一次主要的构造运动。铁架山运动、兴和运动与之相当,为迄今中国境内确定之最早的构造运动。 【铁架山运动】Tiejiashan orogeny辽宁东部鞍山地区中太古代末的一次构造运动。据东鞍山铁矿采场南部鞍山群上亚群的条带状含铁建造与下伏东鞍山花岗岩之间的沉积不整合而确定。不整合界面时限放在28亿年左右。 【兴和运动】Xinghe orogeny阴山地区新太古代末的构造运动。得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兴和县,是根据集宁群晚期的不整合及构造 热事件确定的。相当于五台运动。 【阜平运动】Fuping movement新太古代的一次褶皱运动。五台群与下伏的阜平群上亚群(龙泉关群)间确属角度不整合接触。五台群与阜平群无论在构造形态、构造方向、混合岩化作用、变质作用以及沉积建造上都有明显差异。因而主张将其放在阜平群与五台群之间,其时限置于26亿年。阜平运动在华北各太古宙变质岩区影响较广,它使阜平群及更老地层普遍发生变形和产生以角闪岩相为主的区域变质,并伴随大量花岗质岩浆侵位。所造成的角度不整合,除五台—太行山区外,还包括吕梁山区吕梁群与下伏界河口群之间、中条山区绛县群与下伏涑水杂岩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等。阴山、燕山及辽东、吉南、山东、豫西以及小秦岭等地亦然。【铁堡运动】Tiebu orogeny为太古宙后期的一次褶皱运动。据五台—太行山区新太古界阜平群上亚群(龙泉关群)与上覆五台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在五台山东北边缘龙泉关以西约5千米的铁堡村南见有明显的低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二者之间尚保存有厚约1 5米的古风化壳,因之命名。其时限距今约26亿年,相当于阜平运动。 【黑疙瘩岭运动】Heigedaling movement新太古代与古元古代间的地壳运动。原指吕梁山北端黑疙瘩岭地区新太古界上部的五台群石英岩与下部泰山群片麻岩间的不整合。后证实原定五台群的石英岩、角闪片岩、大理岩和白云母片岩这一套沉积变质岩系与滹沱群相当,原泰山群片麻岩和五台群相当,其不整合面就在滹沱群与五台群之间。现将古元古界与新太古界之间的地壳运动称为五台运动。此名应废弃。 【建屏运动】Jianping movement新太古代发生的造山运动。根据新太古界阜平群与上覆建屏群间的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关系确定。王曰伦等(1962)指出建屏群底砾岩不存在,它由原始的复理式砂岩经区域变质形成,不能用以划分阜平群和建屏群。此名已废弃。 【虎坪运动】Huping orogeny桑干杂岩、吕梁杂岩、涑水杂岩和登封杂岩都可能代表华北古太古界,而新太古界是五台群。在古新太古代间有广泛的地壳运动发生,形成不整合及沉积间断。河南嵩山、山西中条山和吕梁山均有表现。但有人认为依据不足,尚需进一步研究。【嵩阳运动】Songyang orogeny新太古代后期的一次褶皱运动。系据河南登封县嵩山群底部石英岩与登封群变质杂岩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的,因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其发生时间距今25亿年,大致相当于加拿大的基诺尔运动。 【五台运动】Wutai orogeny马杏垣等1955年创名。太古宙末的一次褶皱运动。是根据五台山区新太古界五台群与古元古界滹沱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的。广义的五台运动应包括甘泉不整合、探马石不整合及金洞梁不整合等3个褶皱幕。在华北除太行、吕梁及中条山等地发现不整合界面外,阴山、燕山、辽东、吉南及豫西等地皆已获得与之有关的构造 热事件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在新疆塔里木库鲁克塔格地区,达格拉格布拉克群与上覆古元古界的不整合应与之相当。在扬子古大陆西缘康定群中达麻粒岩相层位取得2451百万年的锆石U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三章 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 第一节 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_4

《地球的演化历史》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运用地质年代表,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课标解读】:要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地质年代表,能够形成一种观念:地球有自身的演化规律,并在不同的演化阶段,有不同的生物进化特点。 【教学目标】:能运用地质年代表,描述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球的演变和生物的进化现象。培养学生地理计算能力,搜集整理归纳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唯物的、辩证的观点。 【内容分析】本节教材首先让学生了解研究地球历史的方法——地层和化石,然后通过对地层和化石的研究,科学家把地球的历史按照宙、代、纪进行了编年,就形成了地质年代表。然后逐一介绍的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壳运动、生物(动物和植物)演化、矿产和气候。地球的演化历史是本节课的重点。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等内容后出现的,学生对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作为一颗行星,具有普通性也具有特殊性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用《流浪地球》的片段引入,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思维活跃,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教法】实物展示法、图片演示法、讲解法、归纳法、讨论法 【学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看过《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没有?大家有没有想过地球的未来地理环境会发生什么变化?下面我们一起来观看《流浪地球》的片段。 播放视频 教师:通过这段视频,我们了解到在未来,人类的地理环境——地形、气候、水源、河流、城市、工业、农业、交通、生态环境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其实地球的地理环境一直都在不断变化之中,从地球诞生那一刻起。那么地球是从哪儿来的?它一开始就是现在这个模样吗?地球从诞生到现在地理环境发生了那些变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球的历史》。 提问:首先,我们来思考人类在地球上存在只有200-300万年,如何知道地球的年龄? 学生:略 总结:地层和化石。展示地层和化石的图片。 问题探究:A、B两地是否具有同一时代的地层?将同时代的地层用虚线连接起来,猜想两地地层产生差异的原因。 播放视频:《化石的形成过程》 提问:请同学总结化石形成的过程和条件。 学生:略 学生活动:若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是24小时,地球诞生于0点,你能算出图中的时间分别对应一天中的什么时刻吗? 学生计算古生代始于距今5.41亿年、中生代始于距今2.52亿年、新生代始于距今6600万年,分别对应24小时中的什么时刻? 教师点评: 古生代始于5.41亿年 46亿÷24小时(即1天)=5.41亿÷(24—X)

古生物地史学概论题库修订稿

古生物地史学概论题库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古生物地史学概论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和生命活动的痕迹。 2、物种:由杂交可繁育后代的一系列自然居群所形成的,它们与其他类似机体在生殖上是隔离的。 3、地理隔离:是指由于水体、沙漠、山脉的阻挡或遥远的地理距离等原因造成的隔离。 4、相关率:环境条件变化使生物的某种器官发生变异而产生新的适应时,必然会有其他的器官随之变异,同时产生新的适应。 5、特化:一种生物对某种生活条件特殊适应的结果,使它在形态和生理上发生局部的变异,其整个身体的组织结构和代谢水平并无变化的现象。 6、趋异:生物在其进化过程中由于适应不同的生态条件地理条件而勑生物种分化,由一个种刎匆成两个或丠个以上的种溄分化迏程。 7、生物复苏:大绍灭后的生物羴或生怀,通过生物的自组织作用和对新环境皌不断应,逐步回复其正常发居水平的程。 8、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周围瞄一切生狩的和非生物的因素的总和。 9、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生态领域内的所有物种的总和あ 10、生态系统:由群落及其所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个统一的整体,该综合体称为生态系统。 11、指相化胧:能够反庖种牵定条件的化石。 12、潮间带:靠近海岸位于高潮线与低潮乧间的玭境。 13、底质:水中底栖琟物居住所依附的环境物质。

14、适应辐尌:某种群皀趋异不是两个方呑,而是向着各燍不同纄旹向发展,适应不同的生活捡件,这种多方向的趋异就是适应辐射。 1=、生殖隔离:种群间由溎基因型差异耍导致基因交换不能轛行。 16、化石组合:指在一定的地层层位中所共生皤所有化石的组合。 17、沉积环境:指一个具有独特的物理以及和生物条件的自焲地理单儃 8、沉积旋廞作用:指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中由于环境单元的变迁或在一定的沉积作琨过程中由于作用方式的变化导致地层的沉积单元规律的沉积作用。 1y、地层划分:指根捪岩层具有的不同特征货属性地层组织或不同的单元。20、地层对比:指根据不同的场或不同部面地层的各种属性的比较,确定地层单位盄圱层时广地层位的对应啳系。 21、角度不整合>为分隔下部褶皱曲怖授斜地层和上部水平地层的分隔面。 2、平行不整合:指上下地层产状平行或近于平行,具有不駄则皀侵芀和暴靲标志的分隔面。 23、沉积组同:在一定地质时期内形的能够反映其沉积过程主要构造肌景沉积岩共生综合体。二堫空题 0、古生物学的研究象是保存于地层中的(生物实体)和(遗迹化石)以及和生活动有关的各种物质讱录。 2、化石区别于丂舤的岩石在于它必须与(古代生物)相联系,它巅须具有诸如(形状)、结构)、(纹饰)和(有机化学成分等生物特征,或耍丯唱生物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并忝留下来的痕迹。 3、通常古、滊生物闵的时间界线是(一万年)左右。 4、(遗迹)化石对于研究生物活动方式和习性,恢复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〢

古生物地史学题库

古生物地史学 一、名词解释: 1.地层叠覆律:在未经变动的情况下,年代较老的地层叠覆在年代较新的地层之上。 2.生物层序律:不同的地层中生物化石各不相同,并根据相同的化石来对比地层并证明属于同一时代。 3.瓦尔特相律: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彼此毗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的重叠在一起。(在沉积环境连续渐变的情况下,相邻沉积相在纵向上的依次变化与横向上的依次变化是一致的。) 4.层型:一个已命名的地层单位和地层界线的典型模式剖面。 5.单位层型:给一个已命名的地层单位下定义和识别一个命名的地层做标准用的一个特殊岩层序列中特定的间隔的典型剖面。 6.界线层型:给两个命名的地层单位之间的地层界线下定义和识别这个界线做标准的特殊岩层序列中的一个特定的点。 7.磨拉石:随着褶皱山系的逐步形成,在山前凹陷和山间盆地中形成厚度巨大的山麓堆积,为砂砾岩且没有经过分选磨圆作用。 8.复理石:浊流沉积的海相地层。其特征是厚度大,夹浅水生物化石或碎屑,由频繁互层的侧向上稳定的海相矿岩和较粗的其他沉积岩和页岩层组成层组成具有薄层的递变层理(鲍马层序),具多次重复性韵律层理,每一韵律层都包含由砂砾岩到泥质岩的顺序规律;单个韵律层厚度不大,但总厚度巨大;岩石类型单一,主要为砂岩和粘土岩。

9.小壳动物群:埃迪卡拉纪末期具外壳的多门类海生无脊椎动物。广泛分布在寒武纪最早期的梅树村组地层中。包括软舌螺、单板类,腹足类,腕足类。 10.EEL动物群:东亚地区晚侏罗世十分繁盛的热河生物群以出现东方叶肢介(Eosestheria)-类蜉蝣(Ephemeropsis)-狼鳍鱼(Lycoptera)为特征代表的植物群,为湖生生物组合。 11.澄江动物群:产于云南澄江的寒武纪早期古生物化石群。 主要发现三叶虫,水母,甲壳纲,腕足类,藻类等。 12.D-C植物群:三叠纪以天山-秦岭为界的南方以双扇厥科中的网脉蕨(Dictyophyllum)-格脉蕨(Clathropteris)植物群,代表热带亚热带近海环境。 13.D-B植物群:三叠纪以天山-秦岭为界的北方以莲座蕨科的拟丹尼蕨(Danaeopsis)-贝尔瑙蕨(Bernoullia)植物群,代表潮湿温带内陆环境。 14.T-P-N植物群:早白垩世湖生生物组合中,双壳类以类三角蚌(Trigonioides)-褶珠蚌(Plicatounio)-日本蚌(Nipppononaia)。 15.象州型:中国南方海相泥盆系的一种近岸、富氧环境下的浅海沉积类型,以碳酸盐台地沉积为主,沉积厚度巨大。 16.南丹型:中国南方海相泥盆系的一种远岸、缺氧、水体平静的海盆地沉积类型,代表较深水滞留缺氧的微型裂陷槽(台内断

古生物地史学概论题库 一

古生物地史学概论题库一、名词解释 1、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和生命活动的痕迹。 2、物种由杂交可繁育后代的一系列自然居群所形成的它们与其他类似机体在生殖上是隔离的。 3、地理隔离是指由于水体、沙漠、山脉的阻挡或遥远的地理距离等原因造成的隔离。 4、相关率环境条件变化使生物的某种器官发生变异而产生新的适应时必然会有其他的器官随之变异同时产生新的适应。 5、特化一种生物对某种生活条件特殊适应的结果使它在形态和生理上发生局部的变异其整个身体的组织结构和代谢水平并无变化的现象。 6、趋异生物在其进化过程中由于适应不同的生态条件?地理条件而勑生物种分化由一个种刎匆成两个或丠个以上的种溄分化迏程。? 7、生物复苏大绍灭后的生物羴或生怀?通过生物的自组织作用和对新环境皌不断?应逐步回复?其正常发居水平的?程。 8、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周围瞄一切生狩的和非生物的因素的总和。 9、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生态领域内的所有物种的总和あ 10、生态系统由群落及其所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个统一的整体该综合体称为生态系统。 11、指相化矓能够反庖?种牽定条件的化石。 12、潮间带靠近海岸位于高潮线与低潮?乧间的玭境。 13、底质水中底栖琟物居住所依附的环境物质。 14、适应辐尌某种群皀趋异不是两个方呑而是向着各燍不同纄旹向发展适应不同的生活捡件这种多方向的趋异就是适应辐射。 1=、生殖隔离种群间由溎基因型差异耍导致基因交换不能轛行。 16、化石组合指在一定的地层层位中所共生皤所有化石的组合。

17、沉积环境指一个具有独特的物理以及和生物条件的自焲地理单儃? ?8、沉积旋廞作用指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中由于环境单元的变迁或在一定的沉积作琨过程 中由于作用方式的变化导致地层的沉积单元规律的沉积作用。 1y、地层划分指根捪岩层具有的不同特征货属性地层组织或不同的单元。 20、地层对比指根据不同的场?或不同部面地层的各种属性的比较确定地层单位盄圱层时廣?地层位的对应啳系。 21、角度不整合为分隔下部褶皱曲怖授斜地层和上部水平地层?的分隔面。 2?、平行不整合指上下地层产状平行或近于平行具有不駄则皀侵芀和暴靲标志的分隔面。 23、沉积组同在一定地质时期内形?的能够反映其沉积过程主要构造肌景?沉积岩共生综 合体 。二?堫空题 0、古生物学的研究?象是保存于地层中的生物实体和遗迹化石以及和生?活动有关的各种物质讱录。 2、化石区别于丂舤的岩石在于它必须与古代生物相联系它巅须具有诸如形状、?结构、纹饰和有机化学成分?等生物特征或耍丯唱生物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并忝留下来的痕迹。 3、通常古、滊生物?闵的时间界线是一万年左右。 4、遗迹化石对于研究生物活动方式和习性恢复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〢 5、化石可分为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化学化石四硻其丬模铸化石可分为印痕化石印模化石核化石铸型刖石。 6、古生物匆石的分类等级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亚种。 7、生物化石命名时在属名名后加注缩写sp.表示未定种。 8、磷酰化氨基酸是核酸与蛋白质的共同起源。 9、具有叶子的植物在泥盆纪大量出现。

2021年古生物地史学概论题库

古生物地史学概论题库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名词解释 1、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和生命活动的痕迹。 2、物种:由杂交可繁育后代的一系列自然居群所形成的,它们与其他类似机体在生殖上是隔离的。 3、地理隔离:是指由于水体、沙漠、山脉的阻挡或遥远的地理距离等原因造成的隔离。 4、相关率:环境条件变化使生物的某种器官发生变异而产生新的适应时,必然会有其他的器官随之变异,同时产生新的适应。 5、特化:一种生物对某种生活条件特殊适应的结果,使它在形态和生理上发生局部的变异,其整个身体的组织结构和代谢水平并无变化的现象。 6、趋异:生物在其进化过程中由于适应不同的生态条件?地理条件而勑生物种分化,由一个种刎匆成两个或丠个以上的种溄分化迏程。? 7、生物复苏:大绍灭后的生物羴或生怀?,通过生物的自组织作用和对新环境皌不断?应,逐步回复?其正常发居水平的?程。 8、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周围瞄一切生狩的和非生物的因素的总和。 9、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生态领域内的所有物种的总和あ

10、生态系统:由群落及其所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个统一的整体,该综合体称为生态系统。 11、指相化矓:能够反庖?种牽定条件的化石。 12、潮间带:靠近海岸位于高潮线与低潮?乧间的玭境。 13、底质:水中底栖琟物居住所依附的环境物质。 14、适应辐尌:某种群皀趋异不是两个方呑,而是向着各燍不同纄旹向发展,适应不同的生活捡件,这种多方向的趋异就是适应辐射。 1=、生殖隔离:种群间由溎基因型差异耍导致基因交换不能轛行。 16、化石组合:指在一定的地层层位中所共生皤所有化石的组合。 17、沉积环境:指一个具有独特的物理以及和生物条件的自焲地理单儃? ?8、沉积旋廞作用:指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中由于环境单元的变迁或在一定的沉积作琨过程中由于作用方式的变化导致地层的沉积单元规律的沉积作用。1y、地层划分:指根捪岩层具有的不同特征货属性地层组织或不同的单元。 20、地层对比:指根据不同的场?或不同部面地层的各种属性的比较,确定地层单位盄圱层时廣地层位的对应啳系。 21、角度不整合>为分隔下部褶皱曲怖授斜地层和上部水平地层?的分隔面。2?、平行不整合:指上下地层产状平行或近于平行,具有不駄则皀侵芀和暴靲标志的分隔面。

地史学试题库

《地史学》试题库 《地史学》试题12套:笔试题10套;口试题1套;答辩式试题1套; 《地史学》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 沉积相 2南丹型 3 地层层序律 4复理石 5“组”的定义与建组要求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中国三叠纪的古地理和古构造轮廓 2 广西(加里东)运动对华南地史发展的影响 3 华北板块的形成和演化阶段 三论述题 1 石炭纪华北板块的古地理和古构造(15分) 2 岩石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及其关系(10分) 《地史学》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 地层层序律 2 象州型 3 磨拉石 4 印支运动 5 板状交错层理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 古板块的恢复方法 2 喜马拉雅运动及其地史意义 3 三角洲相 三论述题 1 寒武纪扬子板块的古地理和古构造(15分) 3 华北板块的形成和演化(1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 垂向加积作用 2 笔石页岩相 3 标准化石 4 层理构造 5 非补偿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2 古板块的恢复方法 3 广西(加里东)运动对华南地史发展的影响 4 华北板块的形成和演化阶段 三论述题 1 泥盆纪华南板块的古地理和古构造(15分) 2 岩石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及其关系(10分) 《地史学》试题(四)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 张夏组 2 沉积相 3 象州型 4 磨拉石 5 板状交错层理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 历史大地构造的分析方法 2 燕山运动及其地史意义 5 三角洲相 三论述题 1 石炭纪华北板块的古地理和古构造15分) 3 华北板块的形成和演化(10分)

十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

十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 一、迁西运动 迁西运动是发生于中国北方始太古代末的一次构造运动及构造—热事件。因XX迁西得名。在冀东,表现为迁西群遭受强烈的变形、以角闪岩相—麻粒岩相为主的变质作用和以钠质花岗岩为主的岩浆事件。在华北及东北南部各太古宙麻粒岩—片麻岩区最具有广泛性和一定代表性,属于一次主要的构造运动。铁架山运动、兴和运动与之相当,为迄今中国境内确定之最早的构造运动。 迁西构造期,简称迁西期,是始古太古代(4500-3600Ma)期间的构造期,迁西期是今中国及周边地区的第一个构造期,是古陆块形成和陆壳克拉XX的时期。由于年代过于久远,目前的研究还极不充分。 二、阜平运动 阜平运动是古太古代的一次褶皱运动,其时限置于3600-3200Ma。阜平运动在华北各太古宙变质岩区影响较广,它使阜平群及更老地层普遍发生变形和产生以角闪岩相为主的区域变质,并伴随大量花岗质岩浆侵位。 三、五台运动 五台运动(Wutai orogeny)由马杏垣等于1955年创名,是新太古早期的一次褶皱运动。是根据新太古界五台群与古元古界滹沱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的。广义的五台运动应包括甘泉不整合、探马石不整合及金洞梁不整合等3个褶皱幕。在华北除太行、吕梁及中条山

等地发现不整合界面外,阴山、燕山、辽东、吉南及豫西等地皆已获得与之有关的构造—热事件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在XX塔里木库鲁克塔格地区,达格拉格布拉克群与上覆古元古界的不整合应与之相当。在扬子古陆西缘XX群中麻粒岩相层位取得2451百万年的锆石U-Pb 年龄,可能亦属五台运动的构造—热事件之反映。 四、吕梁运动 是古元古代(2500-1800Ma)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吕梁运动或称吕梁事件。 因为吕梁运动在吕梁山的表现最典型,故而得名。与此同时,五台山地区也有比较强烈的构造运动,学术界称之为滹沱运动(以滹沱河命名),所以也有不少人把吕梁期称为滹沱期。吕梁运动的其他名称尚有中条运动(晋南)、兴东运动()、凤阳运动()和中岳运动(XX 登封)等。吕梁期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古元古代成铁纪(2500-2300Ma)、层侵纪(2300-2050Ma)和造山纪(2050-1800Ma)的全部。 吕梁期的年代久远,目前只能对这期间的构造运动做粗略的描述。在吕梁期,可以识别出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五个地块,即原始中朝地块、扬子地块、华夏地块、XX地块和准噶尔地块。其中原始中朝地块是在吕梁期第一次由塔里木克拉通和中朝克拉通等小陆块拼合而成的,从而形成了统一的结晶基底。 其他地块在吕梁期也发生了强度不同的构造运动,但都未能形成统一的结晶基底。

《古生物地史学》综合复习资料共12页文档

《古生物地层学》考试试卷 一、填空 1、石化作用的方式有、、和四种方式。 2、化石的保存类型有、和。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和。 4、生物进化的特征为、、和。 5、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有、和。 6、判断几个物种是否为同一物种的标志是。 7、就控制物种形成的因素而言提供物质基础,提供条件,决定物种形成的方向。 8、物种的形成方式有、和。 9、就物种的绝灭方式而言,类人猿的绝灭属于,,恐龙的绝灭属于。 10、海洋生物的生活方式有、和。 11、影响海洋生物的环境因素有、、、和。 12、有孔虫的分类地位: 13、多房室有孔虫的排列方式可以分为:、、、和 14、“虫筳”的分类地位: 15、依据“虫筳”的轴率可以将其分为:、和 16、“虫筳”的繁盛时代是: 17、腔肠动物的体形有:和。 18、珊瑚的横向构造包括:、和。 19、按照四射珊瑚骨骼的组合类型可以将其分为:、、和。 20、依据头足纲隔壁颈的长短、弯曲程度以及连接环是否发育等特征,可将体管分为如下类型:、、和。 21、横板珊瑚的连接构造包括:、和。 22、在二叠纪末期绝灭的生物包括、、和等。 23、虫筳的旋壁的维系壳层包括、、、和。 24、三叶虫头鞍的演化趋势是由到,头鞍沟的演化趋势是由到。 25、根据三叶虫头甲和尾甲的相对大小可以将其分为、、和 。按上述分类莱得利基虫属于。 26、三叶虫生活在环境中,是时期的标准化石。 27、虫筳生活在环境中,是时期的标准化石。 28、腕足动物的匙形台按照其支撑方式可分为、、和。 29、树形笔石的生活方式主要为,正笔石的生活方式主要是。 30、树形笔石的胞管可分为、和。

31、根据牙形石的形态可以将其分为、和。 32、孢子的萌发器官为,花粉的萌发器官为、和。 33、古生代介形虫的背缘,腹缘,铰合构造多为;中、新生代介形虫背缘,腹缘中部呈,中、新生代陆相介形虫的铰合构造多为,海相的多为 34、按照腕足动物腕螺螺尖所指的位置可以将其分为、和。35、笔石的分支方式有和。36、按照线管是否形成中轴,可以将正笔石分为、和。 37、牙形石随温度的升高依次呈现、、和。 1、充填作用、交替作用、升馏碳化作用和重结晶作用 2、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 3、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和由海洋到陆地、空中 4、进步性、阶段性、不可逆性和适应性。 5、趋同、趋异和并行 6、是否存在生殖隔离 7、遗传变异、隔离、自然选择 8、渐变成种、迅变成种和骤变成种 9、世系绝灭、集群绝灭 10、游泳、浮游和底栖 11、温度、盐度、光照、底质和气体 12、原生动物门肉足虫纲有孔虫目 13、列式壳、平旋壳、螺旋壳、绕旋壳和混合壳 14、原生动物门肉足虫纲有孔虫目“虫筳”亚目 15、短轴型、等轴型和长轴型 16、C、P 17、水螅型和水母型 18、横板、鳞板和泡沫板 19、单带型、双带型、三带型和泡沫型 20、无颈式、直颈式、弯短颈式和全颈式 21、连接孔、连接管和连接板 22、虫筳、横板珊瑚、四射珊瑚和三叶虫 23、原始层、致密层、疏松层、透明层和蜂巢层 24、前窄后宽前宽后窄,多少 25、小尾型、异尾型、等尾型和大尾型,小尾型。 26、浅海,寒武纪、奥陶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史学名词解释

地史学复习总结 一名词解释 1、鲍马序列 鲍马序列是一种浊流沉积的典型层序,由自下向上变细的五个层段组成,最底部由具递变层理的杂砂岩组成(a段),底面具有槽模,沟模等冲刷铸模,往上为b段,具有平行层理的砂岩;c段为具小波痕交错层理,变形层理的粉砂岩,d段为具有水平纹理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最顶部E段,为块状泥岩。 2、沉积相 沉积相是指特定的沉积环境形成的一套有成因连系的沉积特征和生物特征的总合。 3、地层层序律 地层层序律,又称地层叠复律,于1669年由N.Steno提出,在未受强强裂构造变动的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在下,后形成的地层叠复其上,即上覆地层比下伏地层新。 4、复理石 复理石又称复理石沉积,复理石建造,是指形成于大陆边缘(陆间区),大陆钭坡坡麓(深海、半深海),由浊积岩或等深积岩,深海,半深海泥岩,有规律的或韵律性的交互组成的巨厚地层。 5、板状交错层理 板状交错层理,是一种沉积岩的沉积构造,由直脊型波痕迁移形成的沉积岩内部层理构造,上,下层面在可观察的露头上基本上是等厚的,内部纹层与其相交切。 6、三角洲相 三角洲相是指携带着大量砂泥质碎屑的河流入海(或湖)在河—海(湖)水动力共同作用下,在 河口区形成的尖顶指向陆地的三角形的沉积体,三角洲因此得名。三角洲相因受河流、波浪、潮汐及岸流影响程度的差别,形态有所不同,但总体上自陆向海(湖)可分为三部分: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 7、垂向加积作用 垂向加积作用:在水流运动能量较低或静水条件下,主要是悬移物质从水体中垂直向下沉降,沉积学上把这这种沉积作用称为垂向加积。 8、笔石页岩相 笔石页岩相以黑色页岩及硅质页岩为主,含丰富的笔石等浮游生物化石,而不含或少见底栖生物化石。代表水深、滞流的非补偿海环境。 9、标准化石 标准化石是指那些演化快、地理分布广、数量丰富、特征明显,易于识别的化石。利用这些化石既可以鉴定地层的时代,也可以用于地层年代对比。 10、层理构造 层理构造,沉积岩内部由于成分、颜色、粒度及排列方式的不同显示出纹层状的构造,根据形态和成因主要可分为水平层理、交错层理及平行层理。均匀(块状)层理、递变层理。11、非补偿 非补偿指盆地基盘沉降速率大于沉积物堆积速率,使盆地水体加深。

古生物地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古生物地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古生物学 1.化石的定义;化石的保存类型 (1)化石的定义: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和遗迹。它必须具有诸如形状、结构、纹饰和有机化学成分等生物特征,必须是保存在地史时期形成的岩层中。(地史时期指全新世以前,即1万年或1.2万年) (2)化石的保存类型:根据化石的保存特点,大体上可以将化石分为4大类,即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 ○1实体化石:古生物遗体本身几乎全部或部分(特别是硬体)保存下来的化石。 变化实体:由生物硬体部分经不同程度的石化作用形成; 未变实体:在特别适宜的情况下,其硬体与软体可以比较完整的保存而无显著的变化。 ○2模铸化石:指生物遗体在岩层中的印模和铸型。根据其与围岩的关系,可分为4类: a.印痕化石:即生物尸体陷落在细粒碎屑或化学沉积物中留下生物软体的印痕。 b.印模化石:即生物硬体(如贝壳)在围岩表面上的印模,包括外模和内模。 c.核化石:即由生物体结构形成的空间或生物硬体溶解后形成的空间,被沉积物充填固结后,形成与原生物体大小和形态类似的实体,包括外核和内核两种。 d.铸型化石:是当贝壳埋在沉积物中已经形成了外模和内核后,壳质全部溶解,并被后来的矿质充填所形成的化石。 ○3遗迹化石:指保存在岩层中古代生物生活活动留下的痕迹和遗物。(分为痕迹化石和遗物化石) ○4化学化石:地史时期生物有机质软体部分虽然遭受破坏未能保存为化石,但分解后的有机成分,如蛋白质、脂肪酸、氨基酸等仍可残留在岩层中。 2.生物的生活方式;海洋生物环境分区 (1)(海洋)生物的生活方式: ○1底栖生物:指生活在水层底部,经常离不开基底的生物。底栖生物如果生活在基底表面以上则称为表生生物(a.营海底爬行或跳跃生活——底栖活动型;b.营海底固着生活——底栖固着生物),生活在基底表面以下的生物称为内生生物(a.营潜穴;b.营钻孔)。 ○2游泳生物:体流线型、两侧对称,运动、捕食和感觉器官较发达。 ○3浮游生物:体呈辐射对称,微小,骨骼不发育或质轻,壳常多刺。 (2)海洋生物环境分区:主要是根据水深和其他相关条件。 ○1滨海生物区:位于海岸附近的高潮线和正常浪基面之间。由于临近大陆,常出现海湾泻湖、河口、三角洲、岛屿等;波浪和潮汐作用较强,环境因素昼夜变化较大;生物缺乏,常具有坚硬的外骨骼或营潜穴、钻孔生活,或牢固地附着生长在岩石上。 ○2浅海生物区(正常浪基面至深度200m):从潮汐带向下至大陆架与大陆斜坡的交界处,海底地形比较平缓,水体不深。浅海区的上部(一般在50m以上)阳光充足,藻类繁盛;50m 以下的浅海区阳光减少,由于光照不足,几乎无藻类;盐度变化不大,含氧量充足,生物种类比滨海区生物的种类要多,生物丰度较大,多为底栖爬行或底栖固着生物;有肉食类和草食类。 ○3半浅海或次深海生物区(深度200~1000m):从陆棚边缘至深海盆地的地区,即大陆斜坡地带。海水平静,温度、盐度比较稳定,含氧量稍低;没有藻类生长,造成草食性生物的绝迹及肉食性动物的减少。底栖生物以食腐类生物为主。 ○4深海生物区(深度超过1000m):指大陆斜坡以下的深海底部,是一个黑暗、寒冷(2~10℃)的深渊;主要为浮游及游泳生物,底栖生物少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