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乌梅丸治疗慢性腹泻32例

乌梅丸治疗慢性腹泻32例

乌梅丸治疗慢性腹泻32例
乌梅丸治疗慢性腹泻32例

乌梅丸治疗慢性腹泻32例

[摘要] 目的观察乌梅丸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乌梅丸加减治疗,对照组应用思密达粉治疗,观察其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和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

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第7版)关于慢性腹泻的诊断标准,即无论何种病因引起,患者排便次数增多(>3次/d),粪便量增多(>200 g/d),粪质稀薄(含水量>85%),腹泻超过3~6周或反复发作,即为慢性腹泻。

1.3 治疗方法

随机分成的两组患者中,治疗组用乌梅丸加减,药物组成:乌梅10 g,肉桂10 g,黄柏10 g,黄连10 g,附子10 g,人参20 g,蜀椒10 g,当归20 g,干姜10 g,有湿热者加用黄芩、栀子、葛根、黄柏等清热化湿之品,有脾虚者加用黄芪、云苓、白术、扁豆等补益脾胃、健脾和胃之品,有血瘀者加用川芎、丹参、三七粉、鸡血藤等活血化瘀、疏通肠络之品,有脾胃虚寒者倍用附子、干姜、肉桂等温运脾阳、温化寒湿之品,有饮食不节者加用山楂、神曲、炒麦芽、鸡内金等消食导滞、化腐除浊之品。药物水煎服,日1剂,每日2~3次,10 d为一疗程。并根据其他症候随机加减药物,加减剂量、幅度占原处方1/3。对照组应用思密达粉治疗(博服-谊普

慢性腹泻与功能性胃肠病(完整版)

慢性腹泻与功能性胃肠病(完整版) 摘要 通过介绍慢性腹泻与功能性胃肠病及二者的关系,明确了慢性腹泻的定义,简述引起慢性腹泻的常见病因与病理生理机制,介绍了引起慢性腹泻的功能性胃肠病的常见类型和临床诊断,详细总结了这类慢性腹泻的治疗措施,并对难治性腹泻型功能性胃肠病的处理提出展望。 腹泻是一种常见临床症状,并非一种疾病,可分为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慢性腹泻是指病程>4周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慢性腹泻的病因较为复杂,病程迁延,临床症状多样化,治疗原则有异同。 一、慢性腹泻的常见病因 引起慢性腹泻的常见病因有: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白塞病等;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糖尿病性腹泻、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内分泌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如肠结核、阿米巴肠病、慢性菌痢、真菌感染、肠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等;慢性胰腺炎;胃肠道肿瘤;炎症性肠病;药源性腹泻;腹泻型的功能性胃肠病如肠易激综合征(IBS)、功能性腹泻等。随着社会生活模式的转型,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上的竞争与压力不断加剧,造成脑-肠轴功能紊乱,引起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因此,目前功能性胃肠病是引起慢性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6年6月,功能性胃肠病罗马委员会颁布了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Ⅳ诊断标准,将功能性胃肠病定义为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脑-肠轴互动异常[1]。功能性胃肠病引起慢性腹泻的情况包括:IBS(腹泻为主型与混合型)、功能性腹泻、胃-结肠反射亢进引起的腹泻。它们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为内脏高敏感性、消化道动力与分泌功能障碍、大脑信息处理异常、5-羟色胺(5-HT)信号传导异常、心理障碍、遗传等因素综合引起。 二、慢性腹泻型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 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与粪便常规和潜血检查,粪便的病原学检查等,加上消化内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后,综合分析做出诊[1,2]。 IBS的诊断标准为至少6个月存在反复发作腹痛或腹部不适,最近3个月内至少每个月有3 d出现症状,必须有以下2个及以上表现:排便时症状改善;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改变;发作时伴有大便形状的改变。可伴有排便紧迫感或排便不尽感、黏液便、腹胀等。IBS的分型诊断标准见表1。 诊断腹泻型IBS时,要注意区分是小肠激惹为主还是大肠激惹为主,是典型的IBS还是不典型IBS。如患者每天的排便次数不多,每次排便量较多,粪便中有消化不良的食物残渣,一般无黏液便与里急后重表现,多属于小

慢性腹泻诊疗指南

慢性腹泻诊疗指南 【概念】 定义:指大便内含有过多的水或电解质,粪便含水量超过80%;或大便的重量>10 g/(kg·24 hr) ;次数超过3次/d;病程>2月。国外将腹泻病程>2周为慢性腹泻(chronic diarrhea)或持续性腹泻(persistent diarrhea,PD)。 正常儿童胃肠道能够吸收的液体约为285 ml/(kg·24 hr)和排 出大便5~10 g/(kg·24 hr)。正常大便中含Na+:20~25 mEq/L、K+:50~70 mEq/L、C1—:20~25 mEq/L。 粪便渗透压差(stool osmotic gap,OG): 粪便渗透压差:血浆渗透压-2*(粪[Na+]+粪[K+]); 血浆渗透压290mOsm/(kg·H2O);正常粪便渗透压差50~125 mOsm/ (kg·H2O); 渗透性腹泻患者粪便渗透压主要由不被吸收的溶质构成; Na+浓度往往<60 mmol/L.因此粪便渗透压差>125 mOsm/(kg·H2O)。 分泌性腹泻粪便渗透压差一般<50 mOsm/(kg·H2O),粪便Na+浓度>90 mmol/L。 【慢性腹泻的分类及机制(见下图)】 图1-6 慢性腹泻的分类及机制

【慢性腹泻的病因】 表1-25 慢性腹泻的原因

【慢性腹泻的诊断手段】 慢性腹泻病病因繁多,诊断须分步分层进行。首先了解大便情况,这点对大多数性状改变明显(如:水样便、粘液脓血便、稀烂便)且次数增多者易于做出正确的诊断,根据病程>2月,即可诊断为慢性腹泻病;但只有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成形或硬,是否可诊断腹泻,这需要进一步对大便进行分析,收集24~48 h大便并称重,大便重量>l0 g/(kg·24 hr)则可诊断为腹泻。 图1-7 慢性腹泻的病史和体格检查 图1-8 慢性腹泻的大便检查

慢性腹泻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慢性腹泻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概念】 定义:指大便内含有过多的水或电解质,粪便含水量超过80%;或大便的重量>10 g/(kg·24 hr) ;次数超过3次/d;病程>2月。国外将腹泻病程>2周为慢性腹泻(chronic diarrhea)或持续性腹泻(persistent diarrhea,PD)。 正常儿童胃肠道能够吸收的液体约为285 ml/(kg·24 hr)和排出大 便5~10 g/(kg·24 hr)。正常大便中含Na+:20~25 mEq/L、K+:50~70 mEq/L、C1—:20~25 mEq/L。 粪便渗透压差(stool osmotic gap,OG): 粪便渗透压差:血浆渗透压-2*(粪[Na+]+粪[K+]); 血浆渗透压290mOsm/(kg·H2O);正常粪便渗透压差50~125 mOsm/ (kg·H2O); 渗透性腹泻患者粪便渗透压主要由不被吸收的溶质构成;Na+浓度往往<60 mmol/L.因此粪便渗透压差>125 mOsm/(kg·H2O)。 分泌性腹泻粪便渗透压差一般<50 mOsm/(kg·H2O),粪便Na+浓度>90 mmol/L。 【慢性腹泻的分类及机制(见下图)】 图1-6 慢性腹泻的分类及机制

【慢性腹泻的病因】 表1-25 慢性腹泻的原因

【慢性腹泻的诊断手段】 慢性腹泻病病因繁多,诊断须分步分层进行。首先了解大便情况,这点对大多数性状改变明显(如:水样便、粘液脓血便、稀烂便)且次数增多者易于做出正确的诊断,根据病程>2月,即可诊断为慢性腹泻病;但只有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成形或硬,是否可诊断腹泻,这需要进一步对大便进行分析,收集24~48 h大便并称重,大便重量>l0 g/(kg·24 hr)则可诊断为腹泻。 图1-7 慢性腹泻的病史和体格检查 图1-8 慢性腹泻的大便检查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疗效观察 首席医学网2008年02月26日13:52:22 Tuesday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征稿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 ?八届全国帕金森病会 ?期刊社的网站运营专家 ?医学类核心期刊征稿 ?全国抗菌药物会 ?国际病毒性肝炎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 ?第五届世界癌症会 ?国际神经科技大会 ?全用药学术会议 ?国际药师论坛 ?基因组活动周 ?第四届抗体大会 ?亚太临床微生物 作者:王家法作者单位:云南省思茅市精神病医院,云南思茅665000 加入收藏夹 《中华临床医师 杂志》中华医学会 主办,中华医学电 子音像出... 航空航天医药在线征稿 [先天性唇裂儿护理][编辑达人办公省事e族] ·新形势下传染病专科医院保卫现状及其对策 ·逐瘀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泪道激光联合眼膏治泪道阻塞性疾病护理

·30岁以下年轻教工高血压者干预效果评价 ·超声诊断睾丸微小结石护理考试在线助手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征稿 [综合医学期刊-成都医学院学报][医学会议] ·写作技巧| 护理论文中论题的来源 ·医学会快讯| 《中华普通外科》征稿 【关键词】小儿慢性腹泻 小儿慢性腹泻病因繁杂,临床上常见而难治。我院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4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均来源于我院门诊,中西药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6个月~2岁1个月。西药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5个月~2岁8个月。 1.2 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中医病症诊断标准》拟定。 1.2.1 大便次数增多,每日4~10余次不等。呈现黄色水样、蛋花样便,或色褐而臭,可有黏液,或发热、口渴、呕吐、腹痛、肛门灼热。 1.2.2 有感受时邪或兼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的病史。 1.2.3 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少量白细胞。 2 治疗方法 2.1 中西药组既往均用过一般助消化、止泻药物,如胃蛋白酶、乳酶生、次碳酸铋、黄连素等,其中,22例曾用过多种抗菌药物如新霉素、氨苄青霉素、呋喃唑酮等无效。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予自拟止泻方;山楂炭3g,诃子4g,干姜2g,茯苓6g,白术6g,山药6g,车前子5g,升麻3g,禹余粮3g,葛根3g,神曲4g,藿香3g。水煎取汁,一日多次少量频频饮完。3天为1疗程(上方为3岁左右小儿用量),同时加用山莨菪碱 0.5mg/(kg·次)每日肌肉注射1次,2~3次为1疗程。重症患者配合补液治疗,慎防泄泻变证的发生。 2.2 西药组用乳酶生、次碳酸铋等治疗。 3 疗效评定标准

中医治疗慢性腹泻

中医治疗慢性腹泻 吴波(字礼文)~原武宁县中医院副院长,毕业于湖北理工大学(医学院)出自中医世家,其祖父吴德兴教授享受国务院津贴,是新中国第一批全国名老中医(全国500名名老中医之一),组织创立了九江市中医院。吴礼文医生从小跟随祖父学习医术,得到了祖父的真传,吴礼文医生:主治失眠、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癫痫、肾炎、萎缩性胃炎、肾结石、骨质疏松症、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老年性疾病、妇科疾病,不孕不育等疑难杂症。 泄泻又称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症。现代医学以腹泻的程度及症候特点区分急、慢性。 急性腹泻多有较强的季节性,好发于夏秋二季,一般都有较明确的病因,发病较急,每天排便可达10次以上,病因多为饮食不洁或肠道感染引起,一般对症治疗都能及时痊愈,病情不太严重的腹泻还有一定的自愈性。 慢性泄泻是指泄泻时间较长,或反复发作,临床上以脾肾阳虚者为多见,多表现为大便溏薄,腹痛绵绵,喜温喜按,腹胀纳少,四肢不温,体倦面黄,腰膝酸软,或黎明之时腹中微痛,肠鸣即泻,泻后痛减,舌淡苔白,脉沉缓弱等,因病程较长,患者普遍出现体质虚弱、精神紧张的表现。 引起慢性泄泻的病因有脾胃衰弱,或久病气虚;或外邪迁延日久,脾胃受伤,受纳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清浊不分;或由肝失疏泄,横逆乘脾;或肾阳不振,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腐熟水谷,而致下泄。脾失健运、肠失传化、肝失疏泄、肾失封藏是本病病机的重点。 脾气不足,运化无力,升降失常,则生泄泻;肠腑受伤,不能泌别清浊,水谷并下而成泄泻;肝郁犯脾,气机阻滞,运化失常,水谷清气下趋大肠而为泻;肾阳虚衰,火不生土,脾失温煦,水湿不化,可致大便滑脱不禁。 1.健脾止泄良药——砂仁 中医认为砂仁辛温化湿而不太燥,行气而不破气,调中而不伤中,是醒脾调胃的要药,对于脾胃气滞、脾胃虚寒而致的泄泻、冷痛等有良效,并被用于中药方剂配伍和作为多种中药成药的原料,砂仁香气浓郁,入食也堪称妙品。 砂仁单验方 小儿食积泄泻:砂仁30克,鸡内金30克,麦芽30克,共为细末,面粉适量,共同混合成面块,烙成饼,每张含药3~6克,每日食1~2张。 脾胃虚寒泄泻:单取砂仁适量,研末吞服,每次2克,每日2次。 消化不良泄泻:砂仁、焦苍术各30克,炒车前子10克,共研为细末,蜂蜜为丸。每次6克,每日2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