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9康雁-医学影像智能辅助技术

9康雁-医学影像智能辅助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建设规划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二○一一年九月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普通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暂行规定》文件精神,按照卫生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十二五”发展规化对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集合学校“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根据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基本要求,结合学校专业建设实际,学校经慎重研究,决定申报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项目,申报专业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 本着以国家对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基准,立足和突出技术应用性,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原则,制定本专业建设方案。 一、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项目建设组织机构 项目组长:高晓勤 项目副组长:张武晓、刘建刚、常茗、叶绍贵、冯黔溪 项目成员:向光烨、郭家林、雍国富、何焱、刘明照、陈本佳、王定伦、王仁堂、范先义、郭银栓、张国民、杨国涛、 蒋国元、谭玉蓉、杨舟、习亮、郭炫

二、专业现状 1、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于2006年由原遵义卫生学校和遵义中医学校组建而成,原遵义卫生学校从1973年开始举办放射医士专业,学校升专后,于2008年开始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经过30多年的办学积淀,本专业专业的办学定位合理,人才培养方案比较成熟,教学基础厚实、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文化底蕴深厚,教师梯队结构合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积极开展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校企合作,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专业社会声誉良好。 2、本专业有优质的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专业教学设施较齐备,校内专业实训基地拥有常规摄影X线检查、CT、DR、超声等实训操作室、断层解剖陈列室等。与相关医院和行业的联系和合作紧密,有一批固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二级、三级实习医院共计61家,其中三甲医院4家,三乙医院7家。本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基本上安排在三级医院完成。实习医院分布地域包括贵州省、重庆市、天津市、成都市、昆明市等,能充分满足临床教学和实习教学的需要。 3、2008年开始在全国15个省市招生,学生入学报到率高,2008级,2009级、2010级均在80%以上,2011年为92.81%,目前在校生数为382人。本专业一直十分重视学生的培养质量,把教学质量作为办学的生命线,培养了一大批基层医院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实践技能及综合素质较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2008级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达100%。同时毕业生质量也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已经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相当一部分已成为县、地

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中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并已经成功应用于医疗健康等领域。着重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领域最新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包括智能成像设备、智能图像处理与分析、影像组学、医学影像与自然语言处理的结合等前沿方向。分析了研究和发展从源头入手的全链条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在这一重要方向上的创新性工作。同时指出,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领域中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人工智能与医学影像的结合将成为国际上长期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人工智能; 医学影像; 成像方法; 图像处理与分析; 自然语言处理 1 引言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是当下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一个热点。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深度学习已经实现了在传统的图像、视频、语音识别等领域的落地,并迅速地向文本处理、自然语言理解、人机对话、情感计算等方面渗透,并在安防、物流、无人驾驶等行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显现以及人们对健康与日俱增的要求,对目前有限的医疗资源和医疗技术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医疗领域亟需新的技术满足这些需求。与此同时,国内外与医疗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也在飞速地发展,科研和创业项目如雨后春笋,为解决医疗领域的挑战提供了新的机遇。目前已经出现了计算机辅助诊断、智能专家系统、手术机器人、智能药物研发以及健康管理等多种产品。 在众多的医疗信息中,医学影像是疾病筛查和诊断、治疗决策的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基于医学影像的诊断和治疗是一个典型的长链条、专业化的领域,涵盖了医学影像成像、图像处理与分析、图像可视化、疾病早期筛查、风险预测、疾病辅助检测与诊断、手术计划制定、术中辅助导航、随访跟踪与分析、康复计划制定等一系列方向。目前,医院存储的信息超过90%是影像信息,影像信息已经形成了巨大的数据积累。为此,基于医学影像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就成为医疗机构、科研、产业和政府共同关注的焦点。 医学影像链可以分为成像和图像挖掘两部分。首先,作为信息源头的医学成像设备,其成像质量会对后续疾病的检测、诊断与治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AI技术可以实现医学影像成像质量的提升,AI优化的扫描工作流可以显著提高扫描效率,并使成像质量趋于标准化,从而给整个医疗健康链条带来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与科研价值。

电子病历系统在医学影像辅助诊断中的应用

电子病历系统在医学影像辅助诊断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05-27T11:50:44.0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7期作者:余晓强李楠 [导读] 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与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医院的数字化建设突飞猛进,特别是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余晓强李楠 (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电子病历是全科医生工作站核心模块,其与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连接后,医生可以调阅患者任何时间的辅助影像学诊断资料,对患者病情状况可以做全面的评估。本文首先论述了电子病历系统与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的含义,分析了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的应用状况,最后提出了电子病历系统在医学影像辅助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 【关键词】电子病历系统;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医院信息化;全科医生工作站核心模块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7-0362-02 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与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医院的数字化建设突飞猛进,特别是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PACS)在数字化医院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在医院的实际应用中还无发挥出相应的效果[1]。病历是患者在医院就诊治疗的原始记录,反映了患者入院、医嘱、病程记录、检查检验结果、住院、出院、病案编目录入等整个诊疗工作的全过程,是医务人员对患者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生成的资料归档、分析、整理的全面记录。病历资料除了常规结构化信息、自由文本,也包括图形图像信息[2]。而电子病历系统作为医院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能为医务人员提供所诊治的患者的全部健康信息和诊疗历史的集成视图[3]。本文具体探讨了电子病历系统在医学影像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电子病历系统与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 1.1 电子病历系统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解决医疗和医院管理中各类信息的处理等问题,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是具有电子设备传输、保存、管理功能的患者数字化医疗记录。纸质病历的局限在于同一时刻无法共享且难以追踪、须重复录入冗余数据、信息的比较分析困难、书写笔迹难以辨认、检索等管理成本高昂等。电子病历并不是现有纸质病历的简单计算机化数字存储,而是基于信息系统的电子化患者记录;不但包括患者所有的医疗历史信息、各种检查、检验和影像资料;也包括患者纸质病历的已有内容,是患者医疗信息及其相关处理过程的综合体现。 1.2 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 医学影像信息系统是指基于医学影像存储与通信系统,从技术上解决图像处理技术的管理系统,其主要以大型关系型数据库作为数据和图像的存储管理工具,选择高性能服务器、网络及存储设备构成硬件支持平台,是集影像采集传输与存储管理、综合信息管理、影像诊断查询与报告管理等应用于一体的综合应用系统[4]。 2.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的应用状况分析 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提供了存储、查询、统计、数据交换传输等医疗服务和记录等电子功能,优化了影像学诊断服务环境,减少了卫生人力的工作负荷,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并且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可以实现相互调用,实现了不同医疗卫生机构之间患者检验与检查结果的互认与互查,为患者健康提供了很好的医疗服务环境。近年来,虽然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在国内医院应用广泛,但多数医院没有很好地将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与电子病历有效融合,使临床医师不能在工作站快速阅读患者影像信息,患者要到相关科室借阅片子,造成检查过程繁琐、检查信息反馈不及时、检查信息不准确等问题,影响了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功能的发挥。 3.电子病历系统在医学影像辅助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 从2014年3月开始,我院作为电子病历系统试点单位后,经过对辅诊科室及临床科室广泛的需求调研和分析论证,采用国际通用标准技术,对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与电子病历系统进行技术融合,使各个临床科室与辅诊科室的影像资料实时传输和共享,有效地解决了二者相对独立、无法共享信息的实际问题,促进了数字化医院建设。为了不影响新版电子病历系统数据库结构,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与电子病历系统的软件融合采用可靠性高、低耦合的方案,能共享电子病历系统所有患者基本信息,获取新版电子病历系统的电子申请单,并可实现网络预约;且各个检查科室可以通过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查看电子病历系统患者的所有信息;医生工作站能通过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浏览模块,查看各复诊科室的影像和报告。 电子病历系统在医学影像辅助诊断中的应用可通过统计分析手段,帮助医生进行分析,提供参考依据。也实现了影像资料的数字化集中存储,解决了以往胶片存储方式存在的弊端,使患者影像信息能够长期在线保存为临床和影像科室节约了实际空间[5]。优化了患者登记、分诊、检查、诊断、报告流程,使临床医生能够快速浏览影像资料,减少了医生奔波于影像科室借片还片的时间,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可以进行共享联系,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了信息共享,可以及时调阅患者在其他医院的影像资料,对合理诊断、治疗、康复起到重要作用[6]。 总之,电子病历系统在医学影像辅助诊断中的应用能够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影像学诊疗信息,有利于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提高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健,余健儿.快速医学参考系统的价值与应用前景[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5(12):399-400. [2]栾吉华,黄春势.长春市基于健康档案的公共卫生信息化体系建设[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31(6):437-439. [3]张涛,孟妍,张书芬等.利用教学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学习《医学影像学》课的体会[J].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2013,3(6):317-318. [4]覃斌.医学图像存储与通信系统的应用及发展[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3,14(1):70-71. [5]郑西川,孙宇,郝安琪等.新一代临床护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实践[J].中国医院,2015,3(17):64-66. [6]李先明,周建辉,陈华勇等.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与教学[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2):204-205.

医学影像技术实习心得

XX医学影像技术实习心得 医学影像这门课程正是使我们了解数字信息技术等在临床上是如何应用的一个平台。以下是XX收集的《医学影像技术实习心得》,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医学影像技术实习心得专业名称:医学影像技术 所在班级: 12级医学影像(2)班 学生姓名:杨晓芳学号,XX202977 实习单位:铜川市矿务局中心医院 实习时间: XX年 6月18 日至 XX年 4月26 日 一、对医学影像的了解简述: 自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线以后不久,在医学上,X线都被应用于人体检查,进行疾病诊断,形成了放射诊断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由X线所形成的放射诊断也在不断发展,相继出现了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数字X线摄影(CR)、核磁共振成像(MRI)、介入放射学,加上超声、核素扫描,组成了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是应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对疾病进行影像学诊断和治疗的新兴科学,它具有多学科的相互交叉与渗透,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诊断疾病方面,影像学是通过影像技术手段获得人体组织器官形态和功能改变的信息,结合临床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而影像(介

入性)治疗是在影像的监视下,利用导管或穿刺技术,对病变进行治疗或获得组织学、细胞学、生化或生理资料,以明确病变的性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关系极为密切,如大叶肺炎,病理分为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在充血期,可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如发冷、发热,白细胞升高,但此期影像学(X表 现)为阴性;在红色、灰肝变期,X线表现为大片状形态与解剖肺叶一致的典型致密影;在消散期,表现为散在斑片状致密阴形,若病人病程处在此期就诊,X线表现无法与肺结核区别,只有通过结合病史病程经过、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才可能获得正确的诊断。以上例子说明,医学影像学人才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可以说,一个影像学医师首先应是一个临床科的医师,在此基础上再深入扎实地学习影像专业的知识。这便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内容,即: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此外,结合本专业的发展情况,外语、医学电子学、计算机的医学应用也是学习的重要内容。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的内容应包括各种影像仪器的操作,各种疾病影像学表现、诊断和介入影像学。一个高质量的影像学人才必须是熟练地操作各种仪器的能手,才能从中捕捉到更多对诊断有用的影像信息。在介人性治疗中,操作尤为显得重要,否则,就不可能把导管或穿刺针送到靶器官或组织内去完成相应的治疗或诊断,

四川高职学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项目组组长 李锡忠(教务处副处长、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负责人、 副教授) 樊先茂(医学系党支部书记、医学影像管理设备与维 护专业负责人、副主任技师) 项目组顾问 宋彬(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兼干事长、中华放射学 会青年委员会常委、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 射科主任、教授) 黄林(四川省医学影像技术学会主任委员、四川大 学华西医院放射科总技师长、副主任技师)项目组成员 校内高毅(后勤管理处副处长、副教授) 王丽霞(附属医院心电B超室主任、副主任医师) 张明英(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主任、主管技师) 何嘉(医学系医学影像教研室讲师、主治医师) 廖林(附属医院影像科主治医师) 校外刘荣波(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医学技术系主任、副 教授) 翟昭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放射诊断教研室主 任、教授) 陈家源(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主任医师) 黄小华(川北医学院医学影像技术教研室主任、主任技 师) 汤春贵(雅安市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谢应朗(雅安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杨福州(雅安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主管技师) 李华(雅安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主治医师) 胡思林(中国人民解放军37医院放射科主任、副主任 技师)

朱毅(原雅安市医疗器械修配所维修科主任、主管技 师) 周刚(雅安市中医院放射科主任、主治医师) 聂果(雅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主治医师) 1 建设基础 1.1 专业开办历史与现状 学院该专业前身为原国家级重点中专雅安卫生学校的放射专业,1952年开始招收放射技士专业,1984年系统招收放射医士专业,1993 年分别招收医学影像诊断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2000年起与四川大学、川北医学院联办三年制成人大专班,2002年招收五年制高职大 专班,2003年招收三年制大专班。2005年规范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已培养近5000名医学影像毕业生,分布于川、渝、西藏及部分沿海 城市的各级医疗机构,大多数成为业务骨干,部分已成长为科室主任 和院级领导;以雅安医疗机构为例统计,90%医学影像专业人员均为 我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本专业现有在校生1358人,有教学 临床一体化实训室16个,总面积1200 ㎡,拥有的CT、彩超、B超、CR等医疗设备,总值达1200余万元。建立了包括雅安市人民医院、华西医学中心、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等校外实训基地63家。纵观川、藏、渝的高职高专院校,系统成熟开办专科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仅3所,分别位于川东、川西、重庆;而我院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在西南 地区高职高专中办学最早、规模最大、质量可靠、就业良好,获得了 社会的广泛认可,是学院的特色专业和香港华夏基金会重点资助短缺 优势专业。

2020年公需课程智慧医疗(练习一:数字医疗影像诊断)

2020年公需课程智慧医疗 智慧医疗(练习一:数字医疗影像诊断) 1、(单选,10分) 以下不属于常见的数字医疗影像技术的是() A、X-射线 B、CT扫描 C、解剖 D、核磁共振 答案:C 2、(单选,10分) 2. 以下不属于数字医疗影像技术的临床应用的是() A、辅助手术 B、医疗教学 C、影像报告 D、图像采集 答案:D 3、(单选,10分) 下列信息不属于目前我国医学影像行业面临两大痛点的是() A、医学影像医生缺口大 B、效率高 C、工作繁琐重复 D、服务模式亟待创新 答案:B 4、(单选,10分) 医疗影像人工智能的三大要素是() A、算法、数据和算力 B、算法、算力和应用 C、算法、数据和服务 D、算法、算力和效率 答案:A 5、(单选,10分) 医学影像人工智能诊断系统正确构建流程是()①结构化数据构建②面向临床问题的模型设计③AI服务模式建立④AI算法选择和模型建立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①②③④ 答案:B 6、(单选,10分) 以下不属于人工智能方法在医学图像处理中的应用领域的是() A、图像分割 B、图像配准 C、图像重建 D、图像存储

答案:D 7、(单选,10分) 以下不属于人工智能方法给医学影像诊断过程带来的改变的是() A、医生阅片时间变短 B、观察区域更加完整 C、诊断过程更加稳定 D、诊断准确率因个体差异较大 答案:D 8、(单选,10分) 以下不属于当前人工智能+数字医疗影像应用在服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是() A、当前AI模型缺乏临床实验验证 B、当前AI模型设计参考最新临床指南规范较少 C、当前AI服务模式并未结合医师的实际应用情况 D、当前AI服务模式可以完全取代放射科医师 答案:D 9、(单选,10分) 传统的医学图像处理方式是由工程师们创造一套规则,算法根据规则对图像进行处理,准确率较高。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10、(单选,10分) 目前医学影像领域人工智能算法快速突破,算力持续增长,如何构建强大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成为提升诊断准确度的最关键因素。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计算机与医学影像技术

计算机与医学影像技术的基本概括 作者:顾文婧107010 指导教师:王世伟 摘要:近年来计算机X射线摄影技术(computed Radiography,CR)及数字化X射线摄影技术(digital Radiography,DR)先后应用于临床,常规X射线技术进入数字化时代。目前,国内一些大中型医院的放射科已基本实现了全数字化[1]。DR与CR的共同点都是将X线影像信息转化为数字影像信息,其曝光宽容度相对与普通的增感屏——胶片系统体现出某些优势:CR与DR由于采用数字技术,动态范围广,都有很宽的曝光宽容度,因而允许照相中的技术误差,即使在一些曝光条件难以掌握的部位,也能获得很好的图像;CR与DR可以根据临床需要进行各种图像后处理,如各种图像滤波,窗宽位调节,放大漫游,图像拼接以及距离,面积,密度等各种功能,为影像诊断中的细节观察,前后对比,定量分析提供支持。DR 和CR设备质量稳定,故障率较低,售后服务及技术支持较满意。但CR与DR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有各自的优缺点。总体来说DR相对CR有较多优点,但DR价格昂贵,所以CR和DR在一段时间内并存的局面不会改变。CR和DR如何配置,是目前摆在放射界所有同仁面前的一大难题[2]。现阶段的“三甲”综合性医院只能充分、合理地联合应用CR和DR 才能解决放射科常规X线检查数字化。本文结合CR与DR 成像原理及优缺点对比,介绍CR与DR的临床联合应用及现状。 关键词:计算机摄影;数字化摄影;联合应用;CR和DR;对比 前言:通过对CR和DR的简单了解,以及对二者的详细对比,了解医学影像技术与设备的发展历史,更好的把握今后应用医学影像诊断与治疗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和新动向。医学影像技术是医学放射诊断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而X线成像技术是医学成像的主要技术。数字X线成像技术CR、DR近来年发展非常迅速,使人们使用比先前低的X线辐射剂量获得满足诊断的图像成为可能。现将CR与DR简单介绍如下,以提高对二者的认识。 正文: 一、医学CR、DR的区别 CR(Computed Radiography)的工作原理:X线曝光使IP(imaging plate)影像板产生图像潜影;将IP板送入激光扫描器内进行扫描,在扫描器中IP板的潜影被激化后转变成可见光,读取后转变成电子信号,传输至计算机将数字图像显示出来,也可打印出符合诊断要求的激光相片,或存入磁带、磁盘和光盘内保存。 DR( Digital Radiography), 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由数字影像采集板专用滤线器BUCKY数字图像获取控制X线摄影系统数字图像工作站构成。在非晶硅影像板中,X线经荧光屏转变为可见光,再经TFT薄膜晶体电路按矩阵像素转换成电子信号,传输至计算机,通过监视器将图像显示出来,也可传输进入PACS网络。 CR相比DR系统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安装;IP影像板可适用于现有的X线机上,直接实现普通放射设备的数字化,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医院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降低病人受照剂量,更安全。CR对骨结构,关节软骨及软组织的显示明显优于传统的X片成像;易于显示纵膈结构,如血管和气管;对肺结节性病变的检出率高于传统X线成像;在观察肠管积气、气腹和结石等含钙病变优于传统X线图像;用于胃肠双对比造影在显示胃小区,微小病变和肠粘膜皱襞上,CR(数字胃肠)优于传统X线图像。 CR是数字X线摄影DR是计算机X线摄影 1.CR CR是X线平片数字化的比较成熟技术,目前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CR系统是使用可记录并由激光读出X线成像信息的成像板(imaging plate;IP)作为载体,以X线曝光及信息读出处理,形成数字或平片影像。目前的CR系统可提供与屏---片摄影同样的分辨率。CR 系统实现常规X线摄影信息数字化,使常规X线摄影的模拟信息直接转换为数字信息;能提

计算机辅助诊断(CAD)医学影像后处理简介

---------------------------------------------------------------最新资料推荐------------------------------------------------------ 计算机辅助诊断(CAD)医学影像后处理简介累积: 技海拾贝|Cumulation 计算机辅助诊断(CAD)医学影像后处理简介医学影像后处理是指通过综合运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医学知识,将由各种数字化成像技术(X 射线,CT,MRI,PET 等)所获得的人体信息按照一定的需要在计算机上直观地表现出来,使之满足医疗需要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 它能够弥补影像设备在成像上的不足,提供用传统手段无法获得的解剖学信息甚至病理生理学信息,从而使传统的医学获取和观察方式被彻底改变。 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发展到现在,已不单纯局限于完成一些简单的显示和测量功能,它还包括图像三维可视化显示,图像分割,病变部位检测和图像配准融合等高级应用。 医学影像后处理从功能上可以分为辅助观察和辅助检测两个大的方面。 辅助观察通过向医生提供更多的观察方式,给医生更多的参考,有利于医生更加快速地做出正确的诊断。 辅助检测可以提供给医生一些诊断建议,包括测量得到的数据,分割和检测的结果,以及配准融合后新图像的信息。 1. 辅助观察 1.1 多平面重建(Multi-Plan Reformation, MPR)多平面重建把横断面图像的像素叠加起来回到三维容积排列上,然后 1 / 9

根据需要组成不同方位(包括冠状位、矢状位、斜位)的重新组合的断层图像(如图 1.1 所示),这种方位称为多平面重建。 (a) 横断面(b) 矢状面(c) 冠状面图 1.1 心血管的多平面视图由于扫描孔径的限制,CT 仅能沿人体长轴作横断扫描。 但很多情况下,如果欲从冠状位或者矢状位观察病灶长轴时,CT 的横断切面则常无法提供有益的信息,这给诊断带来很大的困难。 因此利用 MPR 技术可较好地显示组织器官内复杂解剖关系,弥补横断图像观察的不足,有利于病变的准确定位。 1.2 曲面重建(Curved Plannar Reformation, CPR)曲面重建与 MPR 类似,不同点是在叠加成三维容积排列后,重新选取截面时是按曲线走行所得的图像,这种重建方式称为曲面重建,如图 1.2 所示。 图 1.2 延展 CPR 和拉直 CPR 成像效果图 CPR 对血管内腔的可视化显示特别重要,因此这种技术常用于腔内血管病变检测。 对于具有海量数据和复杂结构的血管组织来说,医生可以通过CPR 在很短的时间内观察和研究整个血管的病变组织,如血管狭窄、血管闭塞、动脉瘤和血管钙化等。 其缺点是重建后的图像有一定程度的变形,同时容易遗漏垂直于曲面的较小病灶。 因此在进行曲面重建时,一定要使重建路径走形于血流中央,以避免因路径走形的偏差而造成的假性狭窄。

计算机医学图像处理

计算机医学图像处理 摘要: 本文着重介绍了计算机在医学图像处理方面的应用。主要表现为 CT、数字减影技术、超声图像以及目前正在国际上兴起的体视化技术( Volume Visualization) 等。 关键词: 计算机医学图像体视化技术 1医学图像的种类及其分类 1. 1医学图像种类 现代医学离不开医学影像( 图像) 信息的支持。 而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所需要的医学影像是多种多 样的, 如病理切片图像、X 射线透视图像、CT 和 MRI 扫描影像、核医学影像、超声影像、红外线热成 像图像及窥镜图像等等。 1. 2医学图像分类及用途 功能各异的医学影像分为结构影像技术和功能 影像技术两大类。前者主要用于获取人体各器官解 剖结构图像, 借助此类结构透视图像, 不需要解剖检 查, 医学人员就可以诊断出人体器官的器质性病变。 CT 及MRI 便属于此类结构影像的代表。 然而在人体器官发生早期病变, 但器官外形结 构仍表现为正常时, 器官的某些生理功能, 如新陈代 谢等却开始发生异常变化。此时采用结构影像做结 构解剖性检查便无法及时诊断出病变的器官, 而需 借助基于SPECT 及PET 的功能影像技术。功能影 像能够检测到人体器官的生化活动状况, 并将其以 功能影像的方式呈现出来。 2计算机对医学图像的处理应用 2. 1直接控制成像过程( CT ) 的应用 CT 的本质是一种借助于计算机进行成像和数 据处理的断层图像技术。虽然X 线透视和照相可使 人们了解人体的内部结构, 断层摄影可粗略地表示 病灶的位置, 影像增强系统和静电摄影提高了透视 和断层摄影的分辨率, 但只有CT 通过计算机在排 除散射线和重叠影像的干扰并对X 线人体组织吸 收系统矩阵作定量分析后, 才从根本上解决了分辨 率问题。与普通的X 线透视横断层图像不同的是在 CT 技术中, 用测量X 线强度的检测系统代替作为图像接受器的胶片, X 线管与检测器系统同步旋转 运动: 用检测器以数据矩阵形式多次采集的投影值, 依据反投影原理和一定的数学模型重建图像代替一 次投影直接成像。总之, 计算机在CT 系统中的作用 是至关重要的。它要完成测量数据的采集、图像建 立、图像重建、图像评价和图像存储等任务, 它还要 将透过人体的X 线所组成的数字矩阵经处理、运算 后又变为可见的图像输出。没有计算机技术, CT 设

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基本概况和工作原理

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基本概况和工作原理 摘要:医学影像成像技术从最初的x射线成像发展到现在的各种数字成像技术,已经经历百年历史,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来临,诊断成像设备中各种先进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图像技术的应用为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医学影像信息系统;概况;规范 1 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是什么 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简称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狭义上是指基于医学影像存储与通信系统,从技术上解决图像处理技术的管理系统;而广义上是指是指包含了包括了ris,以dicom3.0国际标准设计,以高性能服务器、网络及存储设备构成硬件支持平台,以大型关系型数据库作为数据和图像的存储管理工具,以医疗影像的采集、传输、存储和诊断为核心,是集影像采集传输与存储管理、影像诊断查询与报告管理、综合信息管理等综合应用于一体的综合应用系统,主要的任务就是把医院影像科日常产生的各种医学影像通过标准接口以数字化的方式海量保存起来,当需要的时候在一定的授权下能够很快的调回使用,同时增加一些辅助诊断管理功能。 2 医学影像信息系统产生的原因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疗机构的诊疗工作越来越多依赖医学影像的检查,传统的医学影像管理方法给查找和调阅带来诸多困难,

丢失影片和资料时有发生,已无法适应现代医院中对如此大量和大范围医学影像的管理要求。 3 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功能规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医院运行机制的转变,医院信息系统已成为现代化医院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设施与支撑环境,所以卫生部对医学影像信息系统要求有以下功能。 3.1 影像处理 1)数据接收功能; 2)图像处理功能; 3)测量功能; 4)保存功能; 5)管理功能; 6)远程医疗功能; 7)系统参数设置功能。 3.2 报告管理 1)预约登记功能; 2)分诊功能; 3)诊断报告功能; 4)模板功能; 5)查询功能; 6)统计功能。 3.3 运行要求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1.医学影像技术不包括() A、X 线摄影 B、X 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C、磁共振成像 D、超声成像 E、心电图成像 2.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历程叙述,错误的是() A、1895 年11 月8 日,伦琴发现X 线为放射技术伊始 B、1895 年12 月22 日第一张X 线照片诞生为放射技术伊始 C、20 世纪10~20 年代为医技一体阶段 D、随着X 线设备的发展出现医技分家阶段 E、1959 年慕尼黑国际放射学会议形成独立学科阶段 3.X 线成像的因素不包括() A、组织的密度(ρ) B、组织的原子序数(Z) C、组织的厚度(d) D、组织的形状 E、X 线的衰减系数( )4.人体组织对X 线的衰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骨、脂肪、肌肉、空气 B、骨、肌肉、脂肪、空气 C、脂肪、骨、肌肉、空气 D、肌肉、骨、脂肪、空气 E、肌肉、脂肪、骨、空气 5.下列人体组织中,对X 线衰减最大的是() A、肌肉 B、骨骼 C、脂肪 D、软骨 E、血液 6.人体组织对X 线的衰减,形成图像的() A、清晰度 B、灰雾度 C、对比度 D、灰度 E、密度 7.与传统X 线诊断原理相同的成像方式有() A、CR B、MRI C、DR D、PET E、CT 8.不属于数字化成像技术的成像方法是() A、超声 B、磁共振成像 C、屏-片系统X 线摄影 D、计算机体层摄影 E、计算机X 线摄影 9.CT 成像优势不包括() A、获得无层面外组织结构干扰的横断面图像 B、密度分辨力高 C、可进行各种图像的后处理 D、空间分辨力比屏-片影像高 E、能够准确地测量各组织的X 线吸收衰减值 10.CT 技术的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1953 年生产出我国第一台X 线机 B、1989 年螺旋CT 问世 C、1998 年多层面CT 诞生 D、2004 年推出容积CT

2018年医学影像智能识别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一、医学影像识别有望成为AI较快落地的领域 (2) 1、“人工智能+医疗”驶入快车道 (2) 2、智能影像诊断是“人工智能+医疗”较快落地的应用领域5 二、智能影像识别分类多空间大,初期格局分散 (10) 1、智能影像识别市场分类多空间大 (10) 2、行业发展初期市场相对分散,未来有望逐步走向集中13 三、国内外智能影像诊断参与方分析 (15) 四、从产业链上下游看数据与场景等核心商业要素 (19) 1、数据获取:与医疗机构合作有助于打磨产品 (20) 2、变现模式与场景:与上下游厂商合作有利于业务拓展23 五、相关投资标的 (25) 一、医学影像识别有望成为AI较快落地的领域 1、“人工智能+医疗”驶入快车道 “人工智能+医疗”快速发展。医学是一门靠归纳逻辑、经验学习、循证运用的学科,人工智能在这个行业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我国医疗资源短缺,供给严重不足,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可以提升医生工作效率,变相提升医疗资源的供给。在政策推动和算法红利的促进下,“人工智能+医疗”快速发展,根据中国数字医疗网统计,2016年中国AI+医疗市场规模达到96.61亿元,增长率为37.9%,中

国AI+医疗市场规模在持续增长,2017年将超130亿元,增长40.7%,有望在2018年市场规模达到200亿元。 图1:人工智能+医疗快速发展 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各环节均有应用。1>诊前:可用于个体或群体性疾病的预测,并给出健康建议。2>诊中:人工智能可以辅助诊断、辅助治疗,降低误诊率。3>诊后:能通过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和视频分析等渠道保证患者服药的真实性,辅助医生实现患者药物依从性的监督。4>其他环节:保险机构费用智能控制;人工智能参与到药物研发过程中,可以缩短时间、提高效率。 图2:AI+医疗的各类应用场景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名词解释教学内容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名词解释 第一章 1.X 线摄影(radiography):是X 线通过人体不同组织、器官结构的衰减作用,产生人体医疗情报信息传递给屏-片系统,再通过显定影处理,最终以X 线平片影像方式表现出来的技术。 2.X 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经过准直器的X 线束穿透人体被检测层面;经人体薄层内组织、器官衰减后射出的带有人体信息 的X 线束到达检测器,检测器将含有被检体层面信息X 线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 通过对电信号放大,A/D 转换器变为数字信号,送给计算机系统处理;计算机按 照设计好的方法进行图像重建和处理,得到人体被检测层面上组织、器官衰减系 数(|)分布,并以灰度方式显示人体这一层面上组织、器官的图像。 3.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通过对静磁场 (B0) 中的人体施加某种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电磁波,使人体组织中的氢质子(1H)受 到激励而发生磁共振现象,当RF 脉冲中止后,1H 在弛豫过程中发射出射频信号 (MR 信号),被接收线圈接收,利用梯度磁场进行空间定位,最后进行图像重 建而成像的。 4.计算机X 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是使用可记录并由激光读出X 线影像信息的成像板(IP)作为载体,经X 线曝光及信息读出处理,形成数字式平片影像。 5.数字X 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指在具有图像处理功能的计算机控制下,采用一维或二维的X 线探测器直接把X 线影像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的技术。 6.影像板(imaging plate,IP):是CR 系统中作为采集(记录)影像信息的接收器(代替传统X 线胶片),可以重复使用,但没有显示影像的功能。7.平板探测器(flat panel detector,FPD):数字X 线摄影中用来代替屏- 片系统作为X 线信息接收器(探测器)。 8.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计算机 与常规X 线血管造影相结合的一种检查方法,能减去骨骼、肌肉等背景影像,突出显示血管图像的技术。 9.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 aided diagnosis,CAD):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医学影像作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和定量分析等增加诊断信息,用以辅助医 生对各种医学影像进行诊断的技术。

医学影像教学工作总结汇报

医学影像教学工作汇报 我院放射科自成立之初除了担任医院临床工作以外,也一并承担了对本单位及外单位进修实习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历来有“传帮带”的历史沿袭和传承。从科室领导到各级医师、技师,对教学工作一直以来非常重视理解。从每年几人、几十人的医学影像实习进修教学培训开始,逐渐成为临床教学基地,教学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特别是我院自2005年起成为河北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医院成立医学影像教研室以来,有了更加完备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任务、师资队伍更加优化。到去年成为省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开始接收规培住院医师,教学已经不仅仅是科室的“业余”“课外作业”,而是成为科室临床、教学、科研三大任务之一。需要科室投入更多的人力、时间。 目前我科主要承担教学任务: 一、河北医科大学临床专业本科医学影像学理论课程及见习、实习带教, 二、承德医学院、北方学院医学影像专业本科临床实习带教, 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 四、部分基层医院进修带教, 教学方面主要做法: 一、规范实习生、进修生、规培生在科室学习各方面行为规范及注意事项。搞好入科教育,主要是与病人如何沟通交流,养成严谨工作态度防范医疗差错纠纷,做好医德医风教育,树立人文关怀理念以及科室辐射安全方

等进行宣教,针对学生心理进行实例案例分析教学。 二、在科室学习期间严格管理,对每位学生进行出勤、学习态度、学习计划目标各方面考核,对不同专业学生做出不同培养计划要求,因材施教。 1、对影像诊断专业学生要求熟悉掌握X线胸部常见病(如:肺炎、结核、肿瘤、气胸、胸腔积液),骨骼方面常见病(如骨折、骨质增生、退行性骨关节病)腹部(肠梗阻、消化道穿孔)胃肠道造影(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肿瘤)神经系统(脑出血、脑梗塞、脑挫伤、神经系统常见肿瘤)等疾病做出定位、定性初步诊断及鉴别诊断。 2、对于临床专业学生主要针对各项影像诊断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如何规范开具影像检查申请单,如何指导临床患者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危急值影像胶片报告解读等方面做出重点要求。 3、对影像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对其投照技术,各种常见特殊投照体位,设备参数调试,磁共振CT扫描序列、参数调整能够对临床常见多发疾病及影像危急值初步判读。 三、坚持开展小讲座,疑难病例会诊读片制度,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两点到三点影像科集体会诊读片,对前一日的疑难及典型病例进行会诊分析,先由各科室提出病例,临床病史,各项检查,影像资料,再由学生发言分析提问,逐级向上医师,主治医生,副主任,主任医师分析讨论总结。如有分歧疑问,进一步追踪手术、病理结果,反复再次讨论印证影像诊断的得失之处。除疑难病例外,也选取一些与教科书上影像符合的典型常见病、少见病进行展示,让学生从中加深印象。并以举办小讲座的方式,使学生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鼓励中青年同志投身医学教学。

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基本标准(精品课件)

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基本标准 (试行) 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指独立设置的应用X射线、CT、磁共振(MRI)、超声等现代成像技术对人体进行检查,出具影像诊断报告的医疗机构,不包括医疗机构内设的医学影像诊断部门。 一、诊疗科目 医学影像科以及与检查项目相关的药剂科。不含产科超声诊断专业、介入放射学专业和放射治疗专业. 二、科室设置 可设置放射科、超声科、心电图室,以及信息科、药剂科、设备科和消毒供应室.其中,消毒供应室可以设置也可以委托其他医疗机构承担相应的服务。 三、人员 (一)放射科至少有8名中级以上职称、注册范围为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的执业医师,放射科医师、技师应当具备医用设备使用相关技术能力。其中,至少有1名正高、1名副高和2名中级职称的执业医师注册在本机构,

其余4名医师可以多点执业的方式在本机构执业(每台DR至少有1名执业医师、每台CT至少有2名执业医师、每台MRI至少有2名执业医师)。至少有8名放射科技师(每台DR至少1名技师、每台CT、MRI各至少有2名技师)....感谢阅览... (二)超声科至少有4名注册范围为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的执业医师,其中1名应具有正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名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资格(每台超声至少1名医师).至少应有1名副高、1名中级职称的执业医师注册在本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相应专业的医师必须取得相应的上岗证,医师助理人员数量应不少于医师数量。每台超声设备至少有1名执业医师.增加超声设备应按照以上标准增加相应的医师、助理人员数量。...感谢阅览... (三)心电图室至少有1名执业医师,并按照每2台心电图机配备1名执业医师的标准配备执业医师.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从事相应专业的医师应取得相应的上岗证。 (四)护士至少3人。 (五)所有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等急

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技术逐渐超出了传统X线摄影的 范畴,已经具备了CT、DR、MRI 等多种医学影像技术。这些设备提供了巨大的信 影像信息,为临床提供大量的诊断数据,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医学影像学科和临床 医疗水平。本文谈了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史,归纳总结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3-0260-02 医学影像技术主要是应用工程学的概念及方法,并基于工程学原理发展起来的 一种技术,其实医学影像技术还是医学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物理学的概念 和方法及物理原理发展起来的先进技术手段。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CT、DR、MRI 等多种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领域和临床应用中取得了创新和突破。借助 各种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医护人员对解剖结构的成像更为详细,对病变组织的 形态了解更为清晰。本单位拥有的影像技术设备是西门子1.5tMRI、GE64排螺旋CT、上海DR、超声、核医学等。本文主要是探讨和分析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1 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 1.1X线发现伊始即用于医学临床,基于X线的物理特性: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和人体组织间的密度、厚度的差别,当X线透过人体不同的组织结构时,被吸收的程度不同,到达荧光屏或胶片的X线量有差别,就形成了黑白对比不同 的图像。X线检查首先是用于密度差别明显的骨折和体内异物的诊断,以后又逐 步用于人体各部分的检查。于此同时,各种X线设备相继出现[1]。 1.2计算机X线摄影,计算机X线摄影(CR)是使用存储荧光体技术的数字化X 线摄影技术,在传统X线机上就可以操作。它实现了X线摄影信息数字化,使数 字图像数据可用计算机处理、显示、传输和储存,优化了影像质量,突出感光趣 区的诊断信息,提高了X线利用效率。计算机体层成像,自从1972年英国工程 师Hounsfield发明了计算机体层成像(CT)并正式应用于临床以来,在近30年的时 间里,CT从最初每单层数分钟扫描、5~8分钟重建以及较小的象素、有限的图 像分辨率发展到今天的大容积多层螺旋扫描、每0.5秒旋转360度、实时图像重 建技术以及在轴、冠、矢状位上获得各向同性分辨率的图像,并从单纯的形态学 图像发展到功能性检查。 1.3后来基于人们对于质子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MRI设备用于临床。 其物理基础是磁共振技术。他通过测量人体组织中的氢质子的MR信号,实现人 体任意层面成像。医学影像技术中的MRI图像,也可称为磁共振或者核磁共振成像,此项技术借助电子计算机和图像重建的功能重新建立成像的医学影像技术, 表现于灰度呈现度不同,反映相对应的组织结构情况的数字化影像技术。MRI 的 检查范围比较广,非常适合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位以及心脏血管等检查,但是 对于体内有磁性物质的病人则失去检查功能,而且MRI没有CT适合对钙化的效 果检查,对肺部和骨皮质的现实也比CT的检查效果差。西门子1.5tMRI 的软组织 分辨率较高,无放射线,因而对人体的身体基本无害。扫描过程中,检查对象平 躺在检查床上以得到轴位、冠状位、矢状位以及斜位的体层图像,还可以做无创 性全身血管成像、脑弥散、等功能成像,西门子1.5tMRI具备高分辨率胰胆管水 成像、输尿管水成像等优秀的影像学检查功能,为检查者提早发现病变情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