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PPAR_在骨髓干细胞分化及骨质疏松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PPAR_在骨髓干细胞分化及骨质疏松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PPAR_在骨髓干细胞分化及骨质疏松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PPAR_在骨髓干细胞分化及骨质疏松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PPAR 在骨髓干细胞分化及骨质疏松

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朱亦 乔振华

摘要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 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参与调节细胞的分化、增殖及凋亡,PPAR 2亚型是脂肪分化的主要调控因子,对骨髓干细胞的分化方向起关键的调控作用。由于PPAR 表达增高可减少骨髓腔中成骨细胞生成,许多学者对临床应用其人工合成配体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能引起骨质疏松症表示担忧。也有报道骨髓造血干细胞膜上表达的PPAR 被配体激活后可在骨髓微环境中阻断破骨细胞生成,可能是骨质疏松症治疗的一个新思路。关于PPAR 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尚需深入进行。

关键词 PPAR ;骨髓干细胞;破骨细胞;骨质疏松

Effects of PPAR 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bone m arrow stem cell and the etiopathogenesis o f osteoporosis

Z H U Yi-kun,QIAO Zhen-hua.De p artment of En docrinology,T he Second H ospita l of Shan xi Medical Unive rsity, Taiyuan030001,China

Abstract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 )is a member of the nuclear hormone receptor superfamily,participati ng in the differentiation,proli feration and apoptosis of cell.The subtype PPAR 2is a key molecule of adipocytic differentiation modulator and affecting the differentiation of bone marrow stem cell. Since high expression of PPAR may reduce cytopoiesis of osteoblast in bone marrow,some scholars are worry about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iazolidinediones synthetic agonist of PPAR could induce osteoporosi s.On the other hand,some reports have shown that activation of PPAR by agonist can completely block the formation and activity of osteoclast,and may be a potential way for intervention in osteoporosis.Anywa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PAR and osteoporosis should be further studied.

Key w ords PPAR ;Bone marrow stem cell;Osteoclast;Osteoporosis

(I n tern J Endoc rinol Metab,2006,26:131_134)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 )是PPARs的一个亚型,由配体激活后参与调节细胞的分化、增殖及凋亡。近年来随着对PPAR 及其配体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其亚型PPAR 2是脂肪分化的主要调控因子,对骨髓干细胞的分化方向起关键的调控作用。骨髓腔中成骨细胞与脂肪细胞均来源于间充质干细胞(MSC)s,且数量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研究证实,PPAR 介导MSCs成脂分化因而可直接影响成骨细胞的分化;破骨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是引起骨吸收增强以致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由于临床中发现各种骨质疏松均有骨髓腔中脂肪增多的现象,PPAR 是否会影响破骨细胞分化成为目前实验研究的焦点。本文就PPAR 及配体在骨质疏松发病机理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1 概述

人类PPARs基因定位于3号染色体短臂(3p25),基因组DNA全长约100kb,包括 、 (又称 )及 3个亚型,各含468,441,479个氨基酸残基,蛋白质结构包括4个功能域即N端、DNA结合区、连接区和配体结合区。PPARs在组织中的表达具有差异性,其中PPAR 在肝脏、心肌、肠及肾近曲小管细胞呈高水平表达;PPAR 表达广泛但无特异性; PPAR 又分为 1、 2和 33种亚型,PPAR 1存在于多种组织中,PPAR 3在巨噬细胞、脂肪细胞和结肠上皮细胞高表达,而PPAR 2主要表达于脂肪细胞[1]。

PPARs配体包括激动剂及拮抗剂。其激动剂分为天然配体和人工合成配体。天然配体包括:(1)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如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白三烯D4、8S羟基二十四碳四烯酸(8S-HE TE)等。(2)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二十碳五烯酸及二十二碳六烯酸。(3)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两种重要组分9羟十八碳二烯酸(9-HODE)和13羟十八碳二烯酸(13-HODE)。人工合

作者单位: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

成配体包括:(1)噻唑烷二酮类(TZDs)药物:环格列酮及其改造物吡格列酮和罗格列酮。(2)纤维脂酸类降血脂药如fibrate。(3)L-酪氨酸类化合物如GI262570。(4) -取代苯丙酸类化合物如AZ242 (Phase )、Ragaglitazar(Phase )。(5)其他化合物如GW0072、KRP-297等。目前已知的PPARs拮抗剂种类较少,在体内由于有天然配基,因此即使存在拮抗剂依然能导致一定的转录活性,目前已知的拮抗剂有T0070907、前列腺素(PG)F2a。

PPARs首先与配体结合而被激活,然后与视黄酸X受体 (RXR )结合形成异源二聚体,再与所调节基因启动子上游特异的PPAR反应元件(PPRE)结合调控靶基因的转录;有的配体还可通过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酪氨酸残基磷酸化来调节PPARs的活性。近年来有研究发现PPAR 还与激活蛋白-1(AP-1)、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1(STAT1)、Fos蛋白家族成员 FosB蛋白、细胞周期素D等因子及Wnt信号通路协同作用调控细胞的分化、生长和凋亡。

2 PPAR 及配体在骨髓干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2.1 在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不同诱导体系中可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成肌细胞等多种细胞,而这种定向分化在诱导体系发生变化时可随之改变。在向有成骨、成软骨诱导因子的MSCs培养体系中加入TZDs类药物可明显上调PPAR 的表达并使脂肪细胞生成增加[2]。TZDs和15d-PGJ2作用于小鼠C2C12成肌细胞,研究显示在细胞分化过程中骨骼肌细胞的特异性基因myoD mRNA表达明显受抑制,而PPAR 表达却明显增强[3]。也有研究证实PPAR 可竞争性与辅激活子p300结合,通过抑制成肌细胞分化的转录因子如肌细胞增强因子2 (MEF2C)、同源框转录因子编码基因(Nkx)2-5、转录因子GATA4的表达,抑制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而促进其向脂肪细胞分化[4,5]。

在脂肪细胞分化及成熟的过程中,PPAR 在许多基因转录激活前即在前脂肪细胞上低度表达并介导其分化。调控PP AR 表达的经典途径为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s)途径,即C/EBP 与PPAR 启动子上的相应位点结合,激活PPAR 基因转录而促进脂肪细胞分化;C/EBPs转录子的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位点磷酸化也可刺激PPAR 天然配体的生成而促进其表达,通过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协同作用维持成熟脂肪细胞表型[6]。此外,转录因子E2Fs家族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也调节PPAR 的表达,其中E2F1在细胞克隆扩增时诱导其表达而E2F4在细胞分化后期起抑制作用[7]。

虽然PPAR 调控脂肪细胞分化已得到多项研究证明,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在不断探讨中。最近的研究侧重于如何抑制MSCs向成脂细胞分化,改善骨髓微环境因脂肪细胞过多所致的功能下降。如核受体阻遏物和核受体辅助抑制因子可抑制PPAR 活性,抑制3T3-L1细胞表达脂肪特异基因及产生脂滴,另外,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 (TNF- )和表皮生长因子等可抑制PPAR 表达,从而阻断MSCs向成脂细胞分化[8,9]。这些作用的结果可能减少骨髓组织中脂肪细胞的浸润,增强间充质干细胞向其他细胞分化,例如可提高成骨细胞分化从而增加骨形成。

2.2 在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骨髓腔中成骨细胞与脂肪细胞均来源于MSCs,高表达PPAR 2的MSCs向脂肪细胞转化,同时抑制成骨细胞分化的关键转录因子核结合因子 1(Cbf 1)/ Runx2mRNA的表达而减少成骨细胞生成,提示转录因子PP AR 与Cbf 1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而这种作用影响着MSCs的分化方向 成骨或成脂,这可能是骨质疏松时骨髓中脂肪细胞与成骨细胞比例失衡的一个原因。

PPAR 的各种配体因调节通路不同可差异调节MSCs的成脂或成骨分化。天然配体9,10-二羟十八碳烯酸可促进成脂分化并抑制成骨细胞分化,9羟十八碳烯酸促进成脂分化但并不影响成骨细胞的分化,而9,10-环氧十八碳烯酸和噻唑烷乙酰胺配体GW0072可抑制成骨细胞分化却并不刺激成脂分化[10]。以罗格列酮20mg/(kg d)喂养C57BL/6小鼠7周后发现,Cbf 1/Runx2、成骨转录基因DIx5及 型胶原均明显下降,而脂肪细胞标志ap2明显增高;低剂量3mg/(kg d)喂养小鼠即会导致成骨细胞/骨细胞凋亡增加;15d-PGJ2还可迅速激活PPAR ,对抗 -磷酸甘油活化的Cbf 1与核因子(NF)- B的结合,抑制前成骨细胞的分化增殖[11~13]。因此许多学者对临床应用TZDs可能引起或加重糖尿病患者的骨质疏松表示担忧,同时也提出了选择性应用PPARs调节剂可能是干预骨质疏松的一条新的途径。

2.3 在造血干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破骨细胞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HSCs),其分化过程涉及NF- B活化受体(RANK)、骨保护素(OPG)及骨保护素配体(OPGL)/RANK配体(RANKL)系统的调节。在骨髓微环境中,成骨细胞/MSCs对破骨细胞

发育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成骨细胞/MSCs膜表面RANKL和破骨细胞前体细胞膜表面RANK结合,与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一起启动破骨细胞的活化过程,而OPG竞争性的与RANK结合,强烈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和骨吸收过程。近年来关于PPAR 活化与破骨细胞分化的相关性研究结论不一。有研究发现HSCs表达PPAR ,而MSCs在分化前并不表达PPAR ,向体外单独培养的HSCs中加入PPAR 配体并不能引起破骨细胞前体细胞PPAR 表达的增加,而在HSCs和MSCs共培养体系中则可激活PPAR ,通过阻断OPGL活化的NF- B通路可降低由1,25(OH)2D3或甲状旁腺激素诱导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 P)阳性的多核破骨细胞数目并降低骨吸收标志物,研究指出这种作用可能对服用此药的患者有潜在的益处[14,15]。因此,结合PPAR 配体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可以看出临床应用TZDs对骨质疏松的利弊仍存在争议。

调控破骨细胞分化的激素和细胞因子许多都是通过影响OPG/RANKL比值起作用,如IL-1和TNF- 可通过激活NF- B通路上调M-CSF和RANKL的表达,促进破骨细胞分化和成熟,同时抑制PPAR 2表达阻断脂肪细胞的生成。其次,一些细胞因子如IL-4抑制破骨细胞前体细胞分化的作用是由PPAR 1基因介导的,通过抑制NF- B通路下调RANKL的表达而发挥作用[9,16]。

成骨细胞在分化、增殖、成熟及矿化的各个阶段均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调节破骨细胞的分化与凋亡,因而PPAR 基因及其配体对成骨细胞的作用可能改变骨髓微环境中细胞因子的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对破骨细胞的分化及功能产生影响。

3 PPAR 及配体与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基因疾病,对其遗传基因的研究是为了发现和确定影响并决定骨量峰值和骨折危险性的特异性基因,从分子水平对其进行干预。多项研究显示PPAR 在骨质疏松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其具体机制仍在进一步研究。

目前认为增龄引起的骨量减少、骨髓中脂肪增多的原因包括:(1)MSCs分化过程中PPAR 2表达及活性增强的同时抑制Runx2/Cbf 1、DIx5mRNA的表达。(2)骨髓中骨祖细胞减少导致MSCs成骨的可塑性下降。(3)随增龄机体内ox-LDL水平增加。Ox-LDL的两种重要组分作为PPAR 的天然配体可通过MAPK通路激活PPAR ,介导MSCs成脂分化,减少骨髓中成骨细胞的分化,这即是增龄引起骨质疏松的 脂质学说 [17]。近期Moerman等[18]在实验中发现,转化生长因子(TGF)- 是调节骨形成和骨吸收的重要细胞因子,可刺激成骨细胞早期的分化和增殖,但却抑制成骨细胞的成熟;而骨形态形成蛋白(B MP)是成骨细胞成熟必需的因子,随增龄TGF- 的功能下降,调控此过程的TGF- /B MP信号通路改变也是引起老年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

雌激素水平下降是绝经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雌激素可通过与MSCs、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前体细胞表面的雌激素受体(ER)s相结合直接发挥调节细胞分化及增殖的作用,也可调节NF- B/ Rel、C/EB P、fos/jun、核转录因子早期生长反应基因(Egr-1)等与细胞因子结合而发挥作用。目前关于PPAR 与雌激素的研究刚刚起步,许多实验结果存在分歧。Akune等[19]在体内及体外观察了PPAR 基因缺失小鼠成骨及成脂的过程,发现通过提高骨祖细胞成骨分化可致小鼠体内骨形成及骨量增加,但并不改善去卵巢小鼠的骨丢失,提示PPAR 介导的成脂作用与雌激素缺乏引起骨量减少无明显相关。也有实验发现对正常小鼠给予罗格列酮10 mg/(kg d),12周后未见骨丢失和脂骨形成,而去卵巢小鼠给药后出现明显骨丢失及脂骨增加,破骨细胞数(+27%)与骨侵蚀面(+30%)增多,此机制虽未明了但提示雌激素缺乏时应用TZDs可能加重骨质疏松[20]。袁成良等[21]发现雌二醇能明显促进成骨细胞培养基中MSCs的PPAR mRNA及蛋白的表达,诱导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同时成骨细胞分化受抑制,研究者认为成骨细胞/MSCs作为支持细胞,其数目减少可能导致破骨细胞分化的减少,从而降低因雌激素减少而致的高转换骨代谢。

此外,Weze man等[22]观察到向加入成骨诱导剂 甘油磷酸钠及地塞米松的人MSCs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酒精可明显增加PPAR mRNA的表达,使ap2蛋白生成增多,促进成脂分化,提示PPAR 基因可能也介导了酒精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综上所述,PPAR 基因是影响骨髓微环境中干细胞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分化的重要转录因子,PPAR 及配体对骨质疏松的发生及防治也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实验提出的诸多问题,如缺乏PPAR 引起成骨分化增强的分子机制、哪些转录子与PPAR 协同作用拮抗成骨分化、PPAR 配体是否能安全地用于临床糖尿病的治疗以及干预PPAR 通路阻断脂肪生成能否对骨质疏松有益等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进一步研究PPAR 基因与骨质疏松的关系将为其干预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参 考 文 献

1 Berger J,Moller DE.The mechanis ms of acti on of PP ARs.Annu Rev

Med,2002,53:409-435.

2 Neubauer M,Fischbac h C,Bauer-Krei sel P,et al.Basic fi broblas t growth

factor enhances PPARgamma li gand-induced adipogenesi s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FEBS Lett,2004,577:277-283.

3 Hunter J G,van Delft MF,Rachubins ki R A,et al.Peroxiso 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ligands differentiall y modulate muscle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myoD gene expressi on via peroxis ome proliferator acti vated receptor -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pathways.J Biol Chem,2001, 276:38297-38306.

4 林先和,李隆贵.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基因转染对小

鼠骨髓基质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影响的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622-625.

5 Farmer SR.Regulation of PPAR gamma activi ty during adipogenesis.Int J

Obes Relat Metab Disord,2005,29:13-16.

6 Takahashi N,Kawada T,Yamamoto T,et al.Overexpression and r-i

boz yme-mediated targeti ng of coacti vators,CREB binding protein(CBP) and p300,revealed their indispensable roles in adipocyte differentiation through the regulati on of peroxisome proli ferators ac 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gamma).J Biol Chem,2002,277:16906-16912.

7 Miard S,Fajas L.Atypical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s and c ofactors of

PPARgamma.Int J Obes Relat Metab Disord,2005,2:10-12.

8 Yu C,M arkan K,Temple KA,et al.The nuclear receptor corepress ors

NCoR and SMR T decrease PPAR gamma transcriptional ac tivity and re-press3T3-L1adipogenesi s.J Biol Che m,2005,208:13600-13605.

9 Suzawa M,Takada I,Yanagis awa J,et al.Cytokines suppress adipogene-

sis and PPAR-gamma func tion through the TAK1/TAB1/NIK cascade.

Nat Cell Biol,2003,5:224-230.

10 Lecka-Czernik B,Moerman EJ,Grant DF,et al.Divergent effects of se-

lecti ve peroxis 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 receptor-ga mma2li gands on adipocyte versus os teoblas t differentiati on.Endocrinol ogy,2002,143: 2376-2384.

11 R zonca SO,Suva LJ,Gaddy D,et al.Bone i s a target for the antidi abetic

c ompoun

d rosi glitazone.Endocri nology,2004,145:401-406.12 Khan E,Abu-Amer Y.Activati on of peroxis om

e proliferator-ac tivated re-

ceptor-gamma inhibi ts differenti ation of preosteoblasts.J Lab Clin M ed, 2003,142:29-34.

13 Soroceanu MA,Miao D,Bai XY,et al.Rosi glitazone impacts negatively

on bone by promoting osteoblast/osteocyte apoptosis.J Endocri nol, 2004,183:203-216.

14 Mbalaviele G,Abu-A mer Y,M eng A,et al.Activation of peroxi some pro-

liferator-acti vated receptor-ga mma pathway inhibi ts osteoclas t di fferentia-tion.J Biol Chem,2000,275:14388-14393.

15 Okaz aki R.Skeletal effects of thiazolidi nediones.Nippon Ri nsho,2000,

58:456-460.

16 Bendixen AC,Shevde NK,Dienger K M,et al.IL-4inhibi ts os teoclas t for-

mation through a di rect acti on on os teoclast precursors vi a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1.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1, 98:2443-2448.

17 Parhami F,Jackson SM,Ti ntut Y,et al.Atherogenic diet and mini mally

oxidized low densi ty lipoprotein inhi bit os teogenic and promote ad-i pogenic differenti ation of marrow s tromal cells.J Bone M i ner Res,1999, 14:2067-2078.

18 Moerman EJ,Teng K,Lipschitz DA,et al.Aging activates adi pogenic and

s uppress es os teogenic programs in mesenchymal marrow stroma/stem cells:the role of PPAR-gamma2transc ription factor and TGF-beta/BMP si gnaling pathways.Agi ng Cell,2004,3:379-389.

19 Akune T,Ohba S,Kamekura S,et al.PPARgamma ins ufficiency en-

hances os teogenesis through osteoblast formati on from bone marrow pro-geni tors.J Clin Invest,2004,113:846-855.

20 Sottile V,Seuwen K,Kneissel M.Enhanced marrow adipogenes is and

bone res orption in estrogen-deprived rats treated with the PP ARga mma agonist BRL49653(rosi glitazone).Calcif Tis sue Int,2004,75:329-337.

21 袁成良,金小岚,侯建红,等.17 -雌二醇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

PP AR mR NA表达的影响.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4,20:67-

70.

22 Weze man FH,G ong Z.Adipogenic effec t of alcohol on human bone mar-

row-derived mesenchymal s te m cells.Alcohol Clin Exp Res,2004,28: 1091-1101.

(收稿日期:2005-03-27)

消息

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疾病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学临床诊治水平,交流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介绍国内外关于内分泌学的研究动态和新观点,总结近年来我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学的临床和研究经验,定于2006年9月在大连召开 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疾病学术会议 ,同时成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内分泌专业委员会。本次会议为国家级一类学术会议,届时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做最新进展的专题报告。现将会议征文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方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论文均可投稿。征文要求:

1.论文要求设计科学合理,逻辑严谨,论点鲜明,结果真实,结论可靠,文字通顺。

2.来稿请寄全文和600~800字的论文摘要各1份。摘要请采用文字表述,不要附图、表,不要另附照片。

3.文稿请用A4纸打印。

4.稿件请寄至:北京宣武区北线阁5号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魏军平倪青收,邮编100053,请在信封上注明 内分泌会议征文 字样。

5.征文的截稿日期为2006年8月10日(以邮戳为准),逾期恕不受理。

6.录取论文的第一作者将发给出席会议通知;未录取者不再另行通知。

7.论文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寄至:weijunpi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0814633902.html,;dfree614@https://www.wendangku.net/doc/0814633902.html,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和诊断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与诊断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病,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导致骨折。骨质疏松症是发达国家最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也是我国一个愈来愈突出的问题。骨质疏松症是怎么回事? 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形象一点说就是“骨头里头变空了”,受点外力就可能骨折。每年的10月20日是“国际骨质疏松日”。 骨质疏松症分哪几类? 骨质疏松症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此类又分为两型,即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这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妇女绝经后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是中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和目前防治的重点。 第二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当诱因消除后,骨质疏松症可以明显改善。 第三类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常见于8~14岁的青少年或成人。这类患者多伴有家族遗传史,女性多于男性。也有人把妇女妊娠及哺乳期所发生的骨质疏松症列入特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范围。 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1)生活形态抽烟、过量饮酒、咖啡因过量、缺乏运动。

(2)性别女性较男性的骨质密度为低,愈瘦小的人,其骨质密度愈低。 (3)年龄随着年龄增加,其骨量及骨强度下降、骨的脆性增加。(4)营养长期营养不良(尤其是维生素D不足者)。 (5)遗传若某妇女的父母有髋部骨折,那么她患髋部骨折的风险将增加2倍。 (6)内分泌性激素的缺乏。 (7)药物长期使用激素、利尿剂、化学治疗等。 (8)疾病肾脏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腺功能不足者。(9)其他如手术切除卵巢者。 骨质疏松症有什么表现? 骨质疏松早期多数没有症状,只有当骨量丢失达到比较严重的程度,才会出现疼痛、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等特征性表现。因此医学上称其为“寂静的流行病”。 (1)疼痛腰背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占疼痛患者的70%~80%。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 (2)身长缩短、驼背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为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 (3)骨折为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骨质疏松症所致骨折在老年前期以桡骨远端骨折多见,老年期以后以腰椎和股骨上端骨折多见。一般骨量丢失20%以上时即易发生骨折。 (4)其他表现如呼吸功能下降,脊柱压缩性骨折,脊柱后弯、胸廓

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作用机制

肾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5):390-392.[23]王小梅,甄卓丽,陈小芳,等.丹参注射液对Ⅱ型糖尿病肾 病患者血液IL -6、 IL -8和TNF -α水平的影响[J ].河北医学,2005,11(9):769-772.[24]杨志云,马琼英.丹参注射液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产 生IL -6、IV 型胶原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1,2(7):420-421.[25]尹莲芳,俞济荣,弓玉祥,等.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尿IV 型胶原、 层粘连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J ].临床荟萃,1999,14(22):1011-1012.[26]林艳红,金可可.丹参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 用[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5):289-291.[27]尹友生,李小励,向清,等.地龙类药物对大鼠阳离子化牛 血清白蛋白肾炎模型的影响[J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3):1974-1976.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154007)2011年11月2日收稿 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作用机制探讨 沈建军 * 摘要: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机理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从整体及骨组织水平的研究认为中药可以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多个靶腺轴的功能,促进肠钙吸收,调节体内微量元素的平衡、改善骨的内部结构等机理防治骨质疏松。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从成骨细胞、细胞因子、跨膜信息传递等细胞分子水平上探讨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关键词:中药;骨质疏松;成骨细胞;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3-0077-021 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 碱性磷酸酶(ALP )是成骨细胞分化的特异性标志之一。骨形成时成骨细胞可分泌大量的碱性磷酸酶参与骨的矿化,因此ALP 活性可以反映成骨细胞的活跃状况,补肾中药抗骨松提 取液在5mg /L 时, 可明显提高ALP 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抗骨松冲剂可能通过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刺激骨形成而达 到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1] 。本方剂中所含三七为骨伤科常用药物,三七总甙是三七的主要成分,有研究表明三七总甙可以 降低TNF -amRNA 的表达[2] ,能降低烫伤小鼠NO 、 TNF [3],TNF 可刺激破骨细胞形成和促进骨吸收,抑制成骨细胞ALP 生成并减少细胞内钙含量,抑制骨形成和钙化,而高浓度的NO 对成骨细胞系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三七总甙能提高骨保护素(OPG )的表达,一方面可能通过抑制TNF 的分泌作用于成骨细胞;另一方面也可能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而起作用。2促性激素作用 根据中医“肾主骨”的理论及目前对“肾虚”的研究表明, 肾虚患者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减退,性激素分泌下降至机体骨功能下降,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是OP 发生的重要因素。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中药能提升或维持 机体性激素水平后发挥类性激素样作用。程化奇[4] 等用中药复方更年平冲剂治疗OP 发现更年平冲剂提高血清雌激素水平的作用与乙烯雌酚相似,且长期服用对子宫内膜无增长的副作 用。邵敏等[5] 探讨了补肾中药骨康对去势造成的OP 模型大鼠性激素和骨密度的影响及性激素水平在OP 发病中的作用,发 现骨康不同剂量对OP 大鼠血睾酮(T )、 E2均有升高作用。本试验也表明所用方剂可使去卵巢大鼠血清雌激素水平升高。这些作用可能是补肾中药整体调节的结果,其使机体激素失衡状态恢复正常,从而维持钙、磷及骨代谢的正常,纠正骨钙负平衡,使骨密度升高。3影响细胞因子分泌 对细胞因子的作用近几年国内学者对骨代谢中细胞因子 的研究较为突出,中药似乎对细胞因子有作用。程志安[6] 用健骨二仙丸观察对去势大鼠血清ICF -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 影响, 结果显示中药组血清ICF -1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雌激素组。IL -6(白介素—6)能刺激破骨细胞的形成,雌激素 下降,成骨细胞分泌IL -6增多。沈霖[7] 以密骨片治疗去势大鼠,用斑点杂交技术观察骨组织IL -6的表达,结果表明密骨片能抑制IL -6在骨组织的表达从而减少破骨细胞的形成;同样在另一个实验中,当密骨片于浓度5O0ug.ml 1使成骨细胞TCF -mRNA 的表达增强,其作用相当于5ng.ml 1的bFCF 。4调节微量元素平衡 雷艳霞等[8] 用原子吸收法对比测定了维甲酸所致的骨质 疏松模型组大鼠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发现骨质疏松大鼠在骨丢失的同时,微量元素的含量也随之发生变化,微量元素硼和铜与骨代谢密切相关。骨质疏松大鼠血清铜的含量显著 增高,而血清硼含量降低。黄红兴等[9] 用中药骨康(补骨脂、淫 羊藿、 肉苁蓉、当归、黄氏、丹参等组成)和雌激素尼尔雌醇分别治疗大鼠骨质疏松,并观察骨质疏松大鼠骨股及脑、肝组织中Cu 、Gn 、Zn 、Sr 、B 、V 等微量元素的变化,结果表明中药骨康在防治骨质疏松症发生的过程中,对内脏中微量元素具有调节作用,通过调节机体内环境微量元素的平衡,改变骨质的代谢情 况,促使矿物质在骨中的沉积,提高骨密度。洪加源等[10] 给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臀部注射醋酸氢化泼尼松建立股骨头骨 细胞坏死模型, 每隔2周分别进行股骨头内微量元素含量测定, 以及组织学和放射学的观察。结果发现模型组中Cu 、Sr 、Fe 、Me 元素含量明显低于中药复元散(由无名异、牛膝、三棱、泻泽等组成)治疗组,认为复元散是通过影响股骨头骨内微量 元素的变化, 改善骨的生化代谢,促进骨病的修复。5存在问题 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有其独特的优势,其辨证施治和综合治疗的作用特点,能迅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础研究中广泛应用现代医学的先进研究手段,使骨质疏松症在发病和治疗机理探讨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尽管如此,目前关于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理研究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目前的实验研究多以骨静力学、动力学参数、抗弯力等为主要指标而针对反映骨代谢及机体平衡调节的细胞水平和分子生物水平的研究不多。二是中药复方尚欠精简,作用机理的解方分析也不够明确。此外,受动物模型与临床上骨质疏松症之间差距的局限,使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理研究与中医理论指导在一定程度上联系不够紧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尚待进一步深入。参考文献[1]李芳芳,李恩,宋士军,等.补肾方剂及不同分离组分对成骨 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8,4(3):71.[2]王勇,黄文华,彭代智,等.三七总苷对烫伤后核因子-kB 及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J ].医学导报,2001,20:279-281.[3]罗中华,蔡绍丽.三七总苷对烫伤小鼠巨噬细胞产生NO 和TNF 的作用[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23:664-666.[4]程化奇,夏振信.更年平调冲剂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理试验 和临床初步研究[ 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9,5(1):71-72.[5]邵敏,刘庆思,庄洪,等.补肾中药对骨质疏松大鼠性激素影 响的试验研究[ 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9,5(4):23-26.[6]程志安,萧劲夫.健骨二仙丸对去势大鼠骨结构和血清IG1F -I 的影响[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1,9(6):9.[7]沈霖,杜靖远.补肾方对卵巢切除大鼠骨组织白细胞介素-6mRNA 表达的影响[J ].中国骨伤,2002,15(4):211. 7 72012年第3期

骨质疏松的机制及预防

骨质疏松的机制及预防 作者:楼红侃成羿黄良夫作者单位:310053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楼红侃)310007 杭州市中医院骨科(成羿)310003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社(黄良夫) 【关键词】骨质疏松的 骨质疏松的主要防治有三种主要方法,即营养疗法、药物疗法和运动疗法,而运动疗法的效果常被忽视。据最新研究发现,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40%)远远超过与骨代谢相关的激素、钙及维生素D对骨密度的影响(3%~10%)[1]。长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能维护和提高骨矿密度,增强肌肉力量,提高人体运动平衡能力,减少摔跤的危险性,从而降低因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发生率,适宜的运动锻炼还能减轻因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症状,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疗法具有简便、易行、安全、经济和疗效持久等特点,能为人们所认同并接受,因此,有规律地进行身体锻炼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方法。现就有关运动对骨质疏松的影响和机制作一综述。 1 运动对骨质疏松的影响 1.1 运动对不同年龄人骨量的影响

未成年人对骨组织的作用力(重力和肌张力)负荷的反应是通过塑型和改建来共同完成[2],骨的代谢在人生中不断发生着变化,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骨密度会持续增加直至最高峰值,达到骨密度峰值的年龄大约是30岁上下。骨峰值是决定进入老年阶段是否发生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儿童、青少年时期的运动对峰值骨密度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2]。Rubin等[3]对299例6~18岁的健康儿童桡骨和脊柱骨骨密度进行测量,显示运动可使骨量提高。吴久玲等[4]对60名10~12岁少女运动员和90名普通学生身体多部位骨密度进行观察,一年中,骨密度增长值运动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可以认为,运动负荷对处于发育阶段的人骨骼作用是增加其骨量使之取得更高的骨密度峰值,对日后骨质疏松的预防有很大作用。骨的塑型到成年期基本完成,而骨的吸收和重建过程则持续终生。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骼中骨细胞的数量逐渐凋亡,骨细胞数量减少。骨量达到峰值后会随增龄而骨密度逐渐减少,特别是女性到绝经后期急速下降,而运动和劳动对缓解骨量丢失,预防骨质疏松有明显预防作用。绝经后的妇女参加舞蹈、长跑、网球等运动,其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5]。因此,可以认为,运动负荷对成年人骨骼的作用可能主要是保存骨量,当然不排除其少量增加骨量的可能。 1.2 不同运动方式对骨量的影响

骨质疏松常见模型

骨质疏松常见模型 1. 概念: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微细结构破坏、骨强度下降,导致骨脆性 增加,易发生骨折(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2. 临床表现:腰背部疼痛,体长缩短,驼背及发生骨折。 3. 按严重程度分:骨质疏松的发生程度包括低骨量、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依 次程度增加。 4. 现代医学将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继发性、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三大类。原发性骨 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 ,POP),因年龄所致的体内性激素突然减少及生理性退行性改变所致。分为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OMP )和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由疾病或药物因素诱发,疾病如内分泌代谢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等,药物诱发如长期大剂量的肝素、免疫抑制剂、抗癫痫病药、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一般伴有遗传疾病史,女性多见,妇女哺乳期和妊娠期的骨质疏松症往往也列为此类 现代医学的研究 1. 发病机制:主要机制是因为衰老、体内性激素减少、药物和某些疾病等因素导致骨 吸收和骨形成平衡失调,骨矿物质和有机质等比例丢失,导致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进而引发骨折,为全身性代谢性骨病。总的来说,是由遗传、激素、营养、失用、年龄、生活习惯及免疫学等方面多种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2. 诊断与治疗:① 诊断:依靠临床表现、骨量的测定、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及骨转化生化指标等,其中以骨量测定最为重要。临床上采用采用BMD 测量作为诊断、与测量骨质疏松症骨折风险、监测自然病程以及评价药物干预疗效的最佳定量指标。临床上测量BMD 的方法有双能X 线吸收测定法 (DXA )、外周双能X 线吸收测定法(pDXA )、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QCT)及定量骨超声(QUS)等,其中DXA 测量值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临床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金标准” 。②治疗:除了加强锻炼、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主要还是要依靠药物治疗。药物干预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功能,防止骨丢失,增加骨量。1.骨吸收抑制剂,常见的有二膦酸盐、雌激素类药物和降钙素等。此类药物对已经丢失骨量的恢复的作用不明显,雌激素类药物有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危险。2.骨形成促进剂,常见的有氟化物、甲状旁腺激素、活性维生素D3 等。这些药物可刺激成骨细胞分化成熟,促进骨基质分泌和矿化,增加骨量。目前公认的骨形成促进剂是甲状旁腺激素。3.骨矿化促进剂,钙剂和维生素D 等,这类药物科促进骨基质矿化,减少矿物质流失单独使用钙剂是没有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必须配合骨形成促进剂或骨吸抑制剂。

骨质疏松治疗仪

骨质疏松治疗仪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骨质疏松治疗仪 1、系统构成 治疗系统由主机和治疗床两大部分组成。主机用于治疗控制,信息储存和分析,电磁场的驱动。治疗床用于适合骨质疏松患者电磁场的产生,并用于病人治疗。治疗系统三种型号:Union—2000型、Union—2000A型和B型,分别为四床位,二床位和一床位。 2、系统主要功能 1)治疗方案:根据病人年龄、性别和骨密度,自动设计出治疗方案,包括脉冲磁场强度、频率、每次治疗时间、总治疗次数、疗程的过程。 2)治疗操作:治疗参数(脉冲磁场强度,频率、治疗时间)的预置和监控。 3)病案记录:记录病人信息,治疗参数和书写病历。 4)数据分析:统计报表,对单个病人和大样本病历进行曲线和直方图分析。 一、工作原理: Union—2000型骨质疏松治疗系统由主机和治疗床两大部分组成。主机内的脉冲电流发生器在系统内置计算机的控制下产生具有生物学特征,适合于骨质疏松患者治疗的脉冲电流。计算机根据病人年龄、性别、骨密度等数据,自动计算出最佳治疗参数,包括脉冲电磁场强度、频率、治疗时间等,并由计算机对电流发生器进行控制。电流发生器产生的电流波形,经过多路驱动器,由电缆馈送到各床位的电磁耦合器。电磁耦合器是按人体生理解剖数据和骨质疏松患者特征而设计的,它们具有特定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相互位置和极性,组合产生的脉冲电磁场适合于骨

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治疗,对一些易发生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人体部位还有强化的治疗作用。 在脉冲电磁场作用下,人体脊柱,股骨等骨骼表面和内部将产生随时间变化的感应电流,通过电磁生物效应,影响细胞功能,干预骨代谢,提高骨密度,改善骨质量,达到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目的。还可有镇静作用改善睡眠状态,缓解肌肉痉挛。. 二、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 1)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 2)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性关节炎、骨萎缩、骨缺损、促进骨折愈合、骨迟延愈合、骨不连等。 禁忌症: 1)带有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或植入式大脑神经刺激器的患者。 2)癌症 3)妊娠 4)心绞痛 5)心性出血 骨质疏松治疗的现状: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 鉴别诊断: 骨软化症:即成人的佝偻病。病因为维生素D和钙、磷缺乏。一般表现为:骨质软化,骨样组织增生,骨骼变形。早期临床表现:腰酸腿痛、行动不便、骨骼压痛,偶有抽搐或麻木,骨质疏松、骨骼变形,并可出现骨折或假性骨折或成人的青枝骨折、骨盆X线片常呈三叶形上口。椎体受压而成楔形骨折或双凹形变形。 骨硬化症:是极为罕见的一组以骨密度增加和骨骼成型异常为特征的疾病,患者可表现为全身性骨骼硬化,骨质致密并失去原来的结构。该病骨致密、脆性高、易骨折。可伴贫血、眼萎缩及耳聋等。男性发病稍多于女性。往往因骨折或其它情况作X线检查时才发现。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恶性(幼儿型)及良性(成人型)两种,前者常为死产或出生后死于贫血,预后差。 肾性骨营养不良症:由慢性肾功能衰竭导致的骨代谢病。简称肾性骨病。表现为钙磷代谢障碍,酸碱平衡失调,骨骼畸形并可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骼方面表现为骨质疏松、骨软化、纤维囊性骨炎、骨硬化及转移性钙化。幼年可能引起生长发育障碍。 畸形性骨炎:病因不明的慢性骨病。主要特征为进行性骨骼增厚、变形,可并发病理性骨折、脑或脊髓神经受压症状及恶变。好发于40岁以上。大多数病例发病早期无临床症状,多在摄x线片时意外发现。任何骨都可被累及,最常见的部位依次为骶骨、腰椎、股骨、颅骨和胸骨。实验室检查可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尿羟脯氨酸排泄量增加。

影像学检查特征为骨质疏松,继有新骨形成,新骨呈海绵型和无定型两种,以海绵型多见,骨皮质为海绵结构所替代,骨髓腔与皮质界限不清;无定型者骨密度增高,结构异常,皮质增厚。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分泌过多甲状旁腺素(PTH)而引起的钙磷代谢失常。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泌尿系结石、高血钙和低血磷等。血PTH浓度是诊断本病一个直接而敏感的指标,骨密度一般降低。X 射线特征性骨改变多见于头颅、牙硬板、手和骨盆等部位。腹平片可有泌尿系结石和肾钙化。可伴类似抑郁的精神症状。 骨肿瘤:是指发生于骨骼的恶性肿瘤。骨肿瘤的症状和体征主要有贫血、乏力、营养不良和恶病质。局部疼痛和压痛为最常见,可与肿块同时出现或先出现,开始疼痛轻微,呈间歇性钝痛,继而变为持续性剧痛。浅表部位可触及骨膨胀变形及软组织肿块,皮肤呈暗红色,紧张发亮,皮温增高,短期内形成较大肿块,功能障碍,骨骼畸形及病理性骨折等。病理检查可以确诊。 诊断标准 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指标主要是:低能量外伤后出现的骨折(脆性骨折)及/或测量骨密度数值下降。 国内、外用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的标准及分级

(完整版)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二炮总医院内分泌科李全民 写在课前的话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疾病。随着老龄化的进展,其发生率越来越高,而且易发生骨折,危害较大。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一旦患病有必要进行规范化治疗。本课介绍的重点内容是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通过学习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 一、骨质疏松的定义、危害及诊断 (一)骨质疏松的定义 WHO定义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NIH认为骨质疏松症是骨强度下降导致骨折危险性升高的一种骨骼疾病。骨强度主要由骨密度和骨质量来体现。由于这种疾病随着老龄化的进展,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易发生骨折,所以其危害比较大。 (二)骨质疏松的危害及规范治疗必要性 骨质疏松的第一个特点是发病率高,有资料统计60岁以上骨质发生率是女性56%,男性29%;大于65岁的骨质疏松患者,70%的骨折可以归因于骨质疏松。第二个特点是致残率高, 1/4的人需要家庭护理,长期卧床带来褥疮、肺炎、肌肉萎缩、下肢静脉血栓等。第三个特点是死亡率比较高,髋部骨折两年内的死亡率是25%。所以骨质疏松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比较高的疾病,危害较大,有必要进行规范化治疗。 (三)骨质疏松症的诊疗思路

骨质疏松临床诊疗的思路是早期要看有无危险因素,有无临床表现,据此进一步对骨质疏松进行诊断,诊断以后制定治疗方案或治疗原则。同时要进行早期的识别和筛查,然后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最后进行治疗。 骨质疏松治疗的最终目标是预防骨折初次和再次发生。很多骨质疏松没有症状,有一部分人有疼痛感觉,所以最常见的两个治疗目标第一个是针对疼痛,消除疼痛,第二个是最终目标治疗骨折。对于低骨密度,没有骨折的病人干预的目的是要预防和减少发生第一次骨折。如果病人已经发生了一次骨折,治疗目的要预防发生第二次骨折,所以骨质疏松治疗的最终目的是预防骨折的初次发生和再次发生。 二、抗骨质疏松的规范治疗 (一)抗骨质疏松需治疗的人群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护理

老年病人骨质疏松症的护理 [一].骨质疏松症的基本知识 一.定义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易发生 骨折的代谢性疾病。 二.流行病学现状 1.我国骨质疏松流行病学现状目前我国60岁 以上老龄人口估计有亿,是世界上老年人口绝对 数量最多的国家。近年来,多个地区进行了关于 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研究。2003—2006年一次 全国性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 以椎体和股骨颈骨密度值为基础的骨质疏松症总 患病率女性为%,男性为%,60岁以上人群中骨 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 2.国外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现状最近报告的美 国2005—2006年数据显示,检测股骨颈部位骨 密度值,50岁或以上人群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患 病率女性分别为49%和10%,而男性分别为30%

和2%。来自日本的数据则显示目前日本骨质疏 松症患者达1300万。加拿大的随机调查显示:女 性腰椎和股骨颈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分别为% 和%,总患病率为%。来自欧洲27个国家统计结 果显示:2200万女性患有骨质疏松症。 三.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为原发性Ⅱ型OP,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阐明。骨重建功能衰退 可能是老年性OP的重要发病原因。 四.临床表现 1.骨痛和肌无力 2.椎体压缩 3.骨折 [二].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护理 护理评估 (一)老年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内分泌激素:性激素水平低下,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降低,生长激素减少。 ?营养因素:缺乏VitD、钙,高蛋白饮食。 ?生活因素:活动量减少、过量饮酒、吸烟。 ?药物因素:糖皮质醇、巴比妥等。 ?家族、种族因素:基因有关。 ·慢性疾患:DM、肾功能不全等。 (二)健康史 ?询问老年人日常饮食结构 ?运动及体力活动 ?有无腰痛及疼痛的性质 ?有无骨折,既往有无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的情况 (三)身体状况 1.骨痛和肌无力早期无症状,被称为“寂静之病”,尤其是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多数病人在严重的骨痛或骨折后才知道自己患了骨质疏松症。骨痛通常为弥漫性,无固定部位,检查不能发现压痛区(点)。 2.椎体压缩椎体骨折多见于绝经后骨质疏松,可引起驼背和身高变矮,多在突发性腰背疼痛后出现。老年人椎体每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同时,腰椎压缩性骨折常导致胸廓畸形,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严重畸形还可引起心排出量的下降,心血管功能障碍、肺活量下降等,极易并发上呼吸道和肺部感染。 3.骨折当骨量丢失超过20%以上时即可出现骨折,是骨质疏松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骨折部位多见于脊柱、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骨质疏松的动物模型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及骨组织微观结构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伴有骨的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死亡率和医疗保健消耗较大的疾病之一。骨质疏松起病隐袭,一旦发现,多已发展到一定程度。随年龄增加,骨丢失和骨折发生率明显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以椎骨、腕部和髋部多见。髋部骨折最为严重,多需手术处理,且患者常合并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血管、慢性呼吸道阻塞疾病及糖尿病等,导致医疗费用和死亡率增加,一部分患者日常生活不能完全独立,年平均生活质量下降。女性由于峰骨量较低及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发病率较男性为高。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人口寿命的延长,女性绝经后生存年限约占一生的1/3,据估计,从1990-2025,欧洲50岁以上妇女将增加30%-40%。男性预计增加更快,可达50%。在同一时期内,北美预期将增加83%。亚非绝对增加数将为更为明显。在1990年全世界仅髋部骨折达130-170万,预期到2025年为200万,甚至更多[1]。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世界范围的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已成为一个多学科的、当前研究最活跃的课题之一。建立理想的骨质疏松症的动物模型是对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症新药的体内过程、药物代谢动力学、药效学和影响药物作用因素的基础。随着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的不断深入,认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遗传、营养、生活习惯、激素、运动、机械负荷和多种细胞因子有关。对骨质疏松症的动物模型提出了严格的要求。Rodgers等指出理想的动物模型应有三个特点:(1)方便性(Convenience):动物购来容易,价格低廉,实验操作易行。(2)关联性(Relevance):与人体条件比较相似,得到的信息能转化为人体的规律。(3)适宜性(Appropriateness):为研究某一特定问题,最好用特定的动物模型模拟人体[2]。骨质疏松症的动物模型涉及动物的选择和复制的方法等方面,本文就此将国内外的有关进展进行综述。 复制骨质疏松模型的动物选择 用于骨质疏松症模型动物模型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模型应与人类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及组织行为相似,但某些动物模型在各个方面完全与人类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一致是很困难的,因此动物模型侧重与表现其某一阶段、某些症状或一些病理生理变化,作为观察特定阶段和指征的病理模型。美国骨质疏松药物研究指南(美国-FDA)认为目前没有一种动物模型能模拟人类骨质疏松的所有特征。已有报道用小鼠,大鼠、兔、羊、猴等复制骨质疏松模型[3]。灵

骨质疏松治疗仪操作流程

骨质疏松治疗仪操作流程 转抄并核对医嘱 ↓ 核对床位、姓名、作好解释 ↓ 评估患者病情、配合能力等,告知治疗目的及方法 ↓ 协助病人进入骨质疏松治疗室,交待注意事项,取平卧位 ↓ 接电源→打开总开关→输入密码→根据病情设置频率、强度、时间、开始治疗,观察病人舒适度 ↓ 治疗结束,自动停止,扶病人离床,关机,交待注意事项。

神灯治疗操作流程 转抄并核对医嘱 ↓ 核对床位、姓名、作好解释 ↓ 评估患者病情、照射部位及配合能力 ↓ 告知神灯照射的方法及目的 ↓ 取舒适体位,暴露照射部位,如为伤口:观察伤口情况,如伤口敷料 湿润,应先换药,冬天注意保暖↓ ↓ 再次核对床号、姓名等 ↓ 神灯移至床边:→插上电源→预照→固定发热盘于照射部位上方,照射时间15-30分钟(发热盘离伤口高度以病人对热的耐受度为标准),治疗进行中,应随时调整发热盘高度,避免烧伤。 ↓ 照射完毕,关电源,整理床单位,告知注意事项。

红外线(偏振光)治疗仪操作流程 转抄并核对医嘱 ↓ 核对床号、姓名、作好解释 ↓ 评估患者病情,照射部位皮肤,配合能力等,告知注意事项 ↓ 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 ↓ 将红外线(偏振光)治疗仪移至床边,→插上电源→启动红外线(偏振光)治疗仪→调整转式→设置频率和时间→将红外线(偏振光)发射器移至照射部位上方,开始治疗。 ↓ 照射完毕,关电源 ↓ 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告知注意事项

中频治疗仪操作流程 转抄并核对医嘱 ↓ 核对床号、姓名、作好解释 ↓ 评估患者病情、配合能力等,告知治疗目的及方法 ↓ 病人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 ↓ 将中频治疗仪移至床边,→接电源→将输出电极片固定在治疗部位→启动治疗仪→设置输出模式→设置时间→调节电流强度→开始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病人舒适度 ↓ 治疗结束后,自动停止,取下电极片,整理床单位,交待注意事项

骨质疏松物理治疗的研究进展

第28卷 第5期 2011年 10月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Journal of Biom edical Engineering Vol.28 No.5October 2011 骨质疏松物理治疗的研究进展 黄廷生1v 综述 何成奇2 审校 1(四川省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广元628017) 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成都610041) 摘 要: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种类繁多,作用特点也各不相同。本文主要从物理治疗的角度对脉冲电磁场(P EM F s)、体外冲击波(ESW)、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L IPU S)以及综合疗法进行探讨,分析它们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研究新进展,以指导临床更合理地选择治疗方法,并寻找进一步研究方向。通过研究找出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寻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骨质疏松;脉冲电磁场;体外冲击波;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综合疗法中图分类号 R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5515(2011)05-1057-04 The Update Progress of Physical Treatment for O steoporosis Huang Tingsheng 1 He Chengqi 2 1(Dep artment of R ehabilitation ,the Fir st Pe op le .s H osp ital of Gu angy uan,Gu an gyu an 628017,China)2(S ic huan Pr ou ince E mph asis L aboratof y of P hysical M e dicine &Reh abilitation ,We st China H osp ital, Sichu an Univ er sity ,Che ngd u 610041,China) Abstract:T r eatments fo r osteo po rosis have many var ieties,and the r ole,character istics o f them ar e also different.T his paper investig ates fro m the perspect ive of physical therapy pulsed electro magnetic fields (P EM F s),sho ck wave ,and low -intensity pulsed ultraso und (LIP U S)therapy.T hen co mpr ehensive analy sis of their mechanism of ac -tion,clinical applicatio n of new advances for mo re reasonable choice for clinical tr eatment and further tr end o f r e -search are discussed.T hr ough the research and discussions,we find out the str eng ths,w eaknesses,and t he best met ho d o f treatment in or der to achieve better thera peutic effect. Key words:O steo po ro sis;Pulsed electr omagnetic fields (PEM F s);Ext racor po real sho ck w av e (ESW );L ow -intens-i ty pulsed ultr aso und (L IPU S);Compr ehensive tr eatment v 通讯作者。E -mail:hts55222@https://www.wendangku.net/doc/0814633902.html, 引言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伴随增龄衰老或医学原因引起的以骨量降低、骨微细结构受损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据预测,我国现有老年人口113亿,骨质疏松症患者(包括骨量减少)共有8400万,占总人口的616%。美国2005年超过200万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直接经济花费为170亿美元[1-5]。 目前,骨质疏松症治疗主要采取药物疗法,如双磷酸盐、钙剂、维生素D 、降钙素、雌激素等,能有效 提升骨量,从而减少骨折危险性。然而药物治疗存 在不少不良反应及副作用。使用物理疗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相对安全,应受到重视,现就此作一综述。 1 脉冲电磁场 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 omagnetic fields,PEMFs)由美国著名矫形外科专家Bassett 提出并成功地应用于临床治疗。目前,PEMFs 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得到日益重视。 1.1 缓解疼痛 刘战立等[6]对82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每次40min,1次/d,每周治疗5次,共30次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后在78例有疼痛症状的患者中,疼痛消失或缓解75例,总有效率为9612%,提示低频脉冲电磁场能缓解原发

骨质疏松骨指标

骨质疏松模型做起来并不困难,关键要看观察的指标与方法。比如:可做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应有血清学的骨代谢指标如:反应成骨活性的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反映骨吸收的尿脱氧吡啶啉、酸性磷酸酶5b,血钙、磷、肌苷等等。 组织学上要观察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骨生物力学指标等等。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Bone histomorphometry),是对骨组织进行定量描述的一门技术, 目前主要通过对显微镜下骨组织二维平面的测量,根据体视学原理,推测或转换获得三维 参数〔1〕。其基本原理为Cavalieri原理和Delesse原理。Cavalieri原理由17世纪意大 利数学家Cavalieri提出,其含义是将物体等距做数个切面,各切面的面积之和(∑a)与 切面之间距离(d)的乘积,即可求得物体的绝对体积,用公式表示为:V=∑a?d。Delesse原理由19世纪法国地质学家Delesse提出,是最基本、最简单、最实用的原理 之一,用它可求得面积分数(面积密度AA)和体积分数(体积密度VV),用公式表示 为:AA=∑A/∑AO=VV(∑A为切面内特征物面积之和,∑AO为切面内参照面积之和)。 体视学在材料学、地质学中开展较早,称“定量金相”。1968年,国际体视学会成立,开 始并迅速普遍用于生物医学领域。通过1973年3月(加拿大)、1976年3月(法国)、1980年3月(美国)3次骨组织测量学国际学术会的召开,为该方法在骨科领域的应用 打下了基础〔2〕。1988年,中国体视学学会和中国生物医学体视学会正式成立,体视 学的方法开始在国内得到推广和应用。因此,骨组织计量学用于骨科在国内仅10余年时间。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用于骨质疏松的研究,而在骨折愈合中则较少,二者尽管有许多相 同的地方,却也存在明显不同,对此尚需进一步探讨。

骨质疏松治疗方法

老年骨质疏松治疗办法老年人容易骨质疏松,有的人补了几年钙,还是骨质疏松,这就是酸性体质在作怪。酸性体质把人的血钙中和,沉淀了,不管用了。血钙低了,里的钙就会跑出来补充血钙,结果又被酸性物质中和了,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酸性体质要想,必须先纠酸,改善酸性体质,补钙才能成功。酸性体质除了造成以上疾病外,还容易失眠、多梦、疲劳、、四肢麻木、怕冷、便秘、腹泻、急躁、身体肥胖、等。 预防骨质疏松 (1)控制饮食结构,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大多数的蔬菜水果都属于,而大多数的肉类、谷物、糖、酒、鱼虾等类食物都属于酸性食物,健康人每天的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摄入比例应遵守1:4的比例。 (2)吸烟会影响骨峰的形成 ,过量饮酒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 ,喝浓咖啡能增加尿钙排泄、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 ,摄取过多的盐以及过量亦会增加钙流失。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形成上述不良习惯。 (3)运动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进行以及接受适量的日光照射 ,都有利于钙的吸收。运动中、直接作用于骨骼的牵拉 ,会有助于增加。因此,适当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亦是有益处的。 (4)防止还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5)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等,要吃一些,要防止病从口入。 (6)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压力过重会导致酸性物质的沉积,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适当的调节心情和自身压力可以保持弱碱性体质,从而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药物处方 1.,该药是用来治疗的,是唯一的口服骨肽制剂,能直接到达骨质疏松部位,靶向性好,含有多种骨生长因子。 2.阿伦膦酸盐(alendronate):商品名Fosamax抑制破的作用,同时具有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

骨质疏松症状、发病机理

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和体征为:疼痛,身高缩短、驼背、脆性骨折及呼吸受限等。1、疼痛是骨质疏松症的最常见的、最主要的症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骨转换高,骨吸收增加。在骨吸收过程中,骨小梁的破坏、消失,骨膜下皮质骨的破坏等均会引起全身性骨痛,以腰背痛最为多见。另一个引起疼痛的重要原因是骨折,即在受外力压迫或非外力性压迫脊椎压缩性骨折,扁平椎、楔椎和鱼椎样变形而引起的腰背痛。因为疼痛,患者常常卧床,运动减少,常常导致随后出现的周身乏力感,并加速骨量丢失。 2、在无声无息中身高缩短,或者驼背是继腰背痛后出现的重要临床体征之一,有时身高缩短5-20厘米不等。因此骨质疏松症常被称为“静悄悄的疾病”。斯诺贝尔骨胶原蛋白。 骨质疏松危害大 1、斯诺贝尔骨胶原蛋白提醒广大骨质疏松患者,骨骼脆而弱、骨强度又降低,骨折阈值明显下降,因此,受轻微的外力作用就容易发生骨折。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重的后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缩短寿命。好发部位为胸腰段椎体、桡骨远端、肱骨近端、股骨近端、踝关节等。各种骨折的发生,分别与年龄、女性绝经时间长短及骨质疏松的程度有一定的关系。有些脆性骨折, X线检查可见,有些脆性骨折产生的是微骨折,X线检查难以发现,核磁共振检查往往可见骨挫伤表现。 2、严重骨质疏松症所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常常导致脊柱后凸、胸廓畸形,胸腔容量明显下降,有时可引起多个脏器的功能变化,其中呼吸系统的表现尤为突出。脆性骨折引起的疼痛,常常导致胸廓运动能力下降,也造成呼吸功能下降。虽然临床病人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及紫绀等症状较为少见,但通过肺功能测定可发现呼吸功能受限程度。 单纯补钙并不能解决骨质疏松问题 强壮的骨骼需要骨胶原和钙盐相辅相成骨胶原蛋白是一种纤维状蛋白,是胶原蛋白的一种,是人体关节软骨、头软骨、骨小梁的主要成分,是骨骼中有机物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骨胶原可以促进钙磷等钙盐成分在骨骼上的沉积,起到修复骨组织、改善骨质疏松症,所以骨胶原就像骨骼上的钢筋,是维持骨骼韧性和提供骨骼营养的重要物质,在科学研究中发现,骨骼中物质流失量的80%为骨胶原,仅20%为钙盐,骨骼失去骨胶原的支持,骨结构会变得脆弱,进而引发骨质疏松、骨折等一系列骨骼疾病,所以,骨骼健康不仅仅是补钙 老年人骨骼的健康保障——斯诺贝尔骨胶原蛋白II 美国著名的营养健康公司美国斯诺贝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骨胶原蛋白II,除了富含骨胶原蛋白和保留高浓度钙和维生素c的优势配方之外,而且特别添加了对骨骼有益的天然物质——骨碎补,在补充骨胶原蛋白和钙的同时可以帮助促进骨胶原的形成,使骨骼强健而坚硬,柔韧而抗压,不仅能够预防和缓解各种骨病,而且能够为骨骼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治标更治本。 骨质疏松发生机理斯诺贝尔骨胶原蛋白详细表述如下 一、老年性和经绝期后骨质疏松:男性55岁后女性见于绝经期后。老年性骨质疏松可能与性激素水平低下,蛋白质合成性代谢刺激减弱以及成骨细胞功能减退,骨质形成减少等有关。雌激素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和促进成骨细胞活性及骨质形成作用,并有桔抗皮质醇和甲状腺激素的作用。绝经期后雌激素减低故骨吸收加速而逐渐发生骨质疏松。雌激素还有刺激l-a-羟化酶产生1.25-(OH)2-D3的作用。更年期后缺乏性激素1-a一羟化酶对甲状旁腺激素(PTH)低血磷等刺激生成的敏感性减低,1.25-(OH)2-D3生物合成低下,也参与发生骨质疏松随着年龄的增长,骨母细胞逐渐死亡,骨基质在量与质方面都在改变因此老年性骨质疏松实际上是机体老化过程的表现,特别是骨组织表现最突出。 二、营养性骨质疏松:蛋白质缺乏骨有机基质生成不良,维生素C缺乏影响基质形成,并使胶原组织的成熟发生障碍;饮食中长期缺钙(每日不足400mg)者可发生继发性甲状旁腺功

骨质疏松治疗仪

骨质疏松治疗仪 1、系统构成 治疗系统由主机和治疗床两大部分组成。主机用于治疗控制,信息储存和分析,电磁场的驱动。治疗床用于适合骨质疏松患者电磁场的产生,并用于病人治疗。治疗系统三种型号:Union—2000型、Union—2000A型和B型,分别为四床位,二床位和一床位。 2、系统主要功能 1)治疗方案:根据病人年龄、性别和骨密度,自动设计出治疗方案,包括脉冲磁场强度、频率、每次治疗时间、总治疗次数、疗程的过程。2)治疗操作:治疗参数(脉冲磁场强度,频率、治疗时间)的预置和监控。 3)病案记录:记录病人信息,治疗参数和书写病历。 4)数据分析:统计报表,对单个病人和大样本病历进行曲线和直方图分析。 一、工作原理: Union—2000型骨质疏松治疗系统由主机和治疗床两大部分组成。主机内的脉冲电流发生器在系统内置计算机的控制下产生具有生物学特征,适合于骨质疏松患者治疗的脉冲电流。计算机根据病人年龄、性别、骨密度等数据,自动计算出最佳治疗参数,包括脉冲电磁场强度、频率、治疗时间等,并由计算机对电流发生器进行控制。电流发生器产生的电流波形,经过多路驱动器,由电缆馈送到各床位的电磁耦合器。电磁耦合器是按人体生理解剖数据和骨质疏松患者特

征而设计的,它们具有特定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相互位置和极性,组合产生的脉冲电磁场适合于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治疗,对一些易发生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人体部位还有强化的治疗作用。 在脉冲电磁场作用下,人体脊柱,股骨等骨骼表面和内部将产生随时间变化的感应电流,通过电磁生物效应,影响细胞功能,干预骨代谢,提高骨密度,改善骨质量,达到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目的。还可有镇静作用改善睡眠状态,缓解肌肉痉挛。.二、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 1)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 2)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性关节炎、骨萎缩、骨缺损、促进骨折愈合、骨迟延愈合、骨不连等。 禁忌症: 1)带有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或植入式大脑神经刺激器的患者。 2)癌症 3)妊娠 4)心绞痛 5)心性出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