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灰库脚手架搭设专项施工方案(改)

灰库脚手架搭设专项施工方案(改)

灰库脚手架搭设专项施工方案(改)
灰库脚手架搭设专项施工方案(改)

一、工程概况

1.1概述

灰库标高±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973.200m,建筑物室内外高差为0.000m。设计基准期为50年,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0,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灰库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筒仓结构,上部结构共4层,2.970m层、5.970m 层、12.20m层、32.620m层,楼梯间顶标高为39.07m,筒仓内径为9m,外径为9.55m。

灰库北立面图

灰库基础平面图

1.2自然条件

西乌珠穆沁旗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属于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大气运动在西风带环流中,在这种大气候背景下的基本气候特征是:春季风多易干旱,夏季温热雨不匀,秋季凉爽霜雪早,冬长寒冷冰雪茫。

根据西乌珠穆沁旗气象站1955年~2004年实测资料统计各气象特征值如下:

累年平均气温 1.5℃

累年极端最高气温37.4℃(1987年7月29日)

累年极端最低气温-38.6℃(1964年2月14日)

累年最大降水量564.5mm

累年最小降水量 189.0mm

累年最大一日降水量95.8mm(1995年6月29日)

累年最大一小时降水量53.8mm(1974年8月4日)

累年最大20分钟降水量30.0mm(1992年7月23日)

累年最大10分钟降水量27.7mm(1974年8月4日)

累年最长连续降雨日数及降水量42.3mm、9天(1976年6月4日~12日)

最大一次降雨量及历时100.1mm、2天(1995年6月28日~29日)

累年最大风速22.3m/s

累年最大冻土深度230cm

最近10年最大冻土深度均值153cm

累年最大积雪深度28cm

全年主导风向WSW

冬季主导风向WSW

夏季主导风向ESE

二、编制依据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含垂直运输设施)》;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三、施工准备

1、组织现场施工人员学习各有关脚手架施工规范和标准,掌握有关验收标准。

2、认真熟悉施工图纸、施工方案,掌握施工特点,明确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3、对现场实际操作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其明确操作方法及要求。

四、脚手架的形式

4.1 外脚手架

1、外脚手架(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用于主体结构施工和砌筑装修,搭设双排脚手架;主体结构施工时,随主体结构上升,装修阶段则随装饰工程进展逐步下降。外架的搭设平面示意图:

外架的搭设平面示意图

搭设说明:

1)本工程外架全部搭设在灰库钢筋砼基础底板上,立杆底标高-1.2m;立杆顶端高出结构高度1.5m;

2)本工程分3种搭设搭设区域,如上图所示,搭设参数如下:

搭设区域1:立杆纵距1.5m,横距0.8m,大横杆步距1.8m;沿灰库两边平行搭设;

搭设区域2:立杆纵距1.2m,横距0.8m,大横杆步距1.8m;沿灰库两头的圆弧搭设,与灰库主体保持0.2~0.5左右距离;与区域1的外架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搭设区域3:立杆纵距1.5m,横距1.5m,步距1.8m;把区域1的外架拉结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通道、马道的搭设位置见上图所示;马道搭设如下图所示:

马道搭设示意图

3)拉结点设置:

a. 在标高12m以下,采用外架小横杆(水平垂面)抵住灰库圆弧池壁;如下图所示:

b. 在标高12m以上,采用在池壁上埋设100x100的预埋铁,焊接拉杆后与大横杆连接;

预埋铁埋设间距竖直3.600m,水平3.600m(即两步三跨);

4)剪刀撑设置:搭设区域1内的剪刀撑采用每4道立杆设置一道,搭设区域2内的剪刀撑采用每3道立杆设置一道;

2、设外围双排脚手架时,立杆底部必须垫枕木。下料平台、通道口处架子需开洞时要设斜撑加固。

3、脚手架拆除时要向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拆除时设警戒区及明显标志,并有专人警戒,拆除时自上而下进行,不能上下同时作业,连墙点必须与脚手架同步拆除,不允许分段,分立面拆除,拆下的扣件和配件及时运至地面,严禁高空抛掷。

4.2内脚手架

内脚手架(采用扣件式钢管):梁、板结构施工时,采用满堂脚手架作模板支撑。装修阶段采用钢管活动平台架,平台架装设硬胶轮,使整个平台架可在楼(地)面上移动。

五、材料要求

1、钢管落地脚手架,选用外径48mm,壁厚3.0mm,钢材强度等级Q235-A,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分层、压痕、划道和硬弯,新用的钢管要有出厂合格证。脚手架施工前必须将入场钢管取样,送有相关国家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钢管抗弯、抗拉等力学试验,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

2、本工程钢管脚手架的搭设使用可锻铸造扣件,应符合建设部《钢管脚手扣件标准》JGJ22-85的要求,由有扣件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厂家提供,不得有裂纹、气孔、缩松、砂眼等锻造缺陷,扣件的规格应与钢管相匹配,贴和面应干整,活动部位灵活,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小距离不小于5mm。钢管螺栓拧紧力矩达70N.m时不得破坏。如使用旧扣件时,扣件必须取样送有相关国家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扣件抗滑力等试验,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

3、搭设架子前应进行保养,除锈并统一涂色,颜色力求环境美观。脚手架立杆、防护栏杆、踢脚杆统一刷黄色油漆,剪力撑统一刷红白相间油漆。底排立杆、扫地杆均刷红白相间油漆。

4、脚手板、脚手片采用符合有关要求。

5、安全网采用密目式安全网,网目应满足2000目/100cm2,做耐贯穿试验不穿透,1.6

×1.8m的单张网重量在3kg以上,颜色应满足环境效果要求,选用绿色。要求阻燃,使用的安全网必须有产品生产许可证和质量合格证。

6、连墙件采用钢管,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钢结构》(GB/T 700)中Q235A 钢的要求。

六、技术要求

6.1 架子搭设工艺流程

清洁基础底板→弹线→铺垫木,立杆定位→摆放扫地杆→竖立杆并与扫地杆扣紧→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和扫地杆扣紧→装第一步大横杆并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小横杆→安第二步大横杆→安第二步小横杆→加临时斜撑杆→安第三、四步大横杆、小横杆→接立杆→加设剪刀撑→铺脚手板→挂安全网。

6.2 架子搭设技术要求

立杆接头除在顶层可采用搭接接头外,其余各接头必须采取对接扣件,对接应符合以下要求: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同一步内不允许有两个接头。

脚手架底部必须设置纵横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大横杆设于小横杆之下,在立杆内侧,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大横杆长度不宜小于3跨,并不于6m。大横杆在脚手架高度方向的间距1.800m,以便立网挂设,大横杆置于立杆里面,每侧外伸长度为150mm。

大横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应符合以下要求: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跨的跨中。

架子四周大横杆的纵向水平高差不超过50mm,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1/300,小横杆两端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每一主节点(即立杆、大横杆交汇处)必须设置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大横杆上,外架立面外伸长度为100mm,操作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得间距设置。

脚手架的外立面必须连续设置剪刀撑,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小横杆伸

出端或立杆上,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度为45°~60°剪刀撑的接头除顶层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接头均采用对接,连接方法同立杆,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大于15m。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外架施工层应满铺脚手板,脚手板外侧设防护栏杆和挡脚板各一道,栏杆上皮高1.2m,挡脚板高不应小于180mm,栏杆上挂安全网。

过门洞处理:过门洞,双排脚手架可挑空1-2根立杆,即在第一步大横杆处断开,悬空的立杆处用斜杆撑顶,逐根连接三步以上的大横杆,以使荷载分布在两侧立杆上,斜杆下端与地面成60°左右,凡斜杆与立杆,大横杆相交均应扣接。

脚手架外测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大于15m。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1.立杆间距

(1)脚手架立杆纵距1.500m,横距0.800m,步距1.800m;里立杆距建筑物0.250m。

(2)脚手架的底部立杆采用不同长度的钢管参差布置,使钢管立杆的对接接头交错布置,高度方向相互错开500mm以上,且要求相邻接头不应在同步同跨内,以保证脚手架的整体性。

(3)立杆应设置垫木,并设置纵横方向扫地杆,连接于立脚点杆上,离底座200mm左右。立杆的垂直偏差应控制在不大于架高的1/400。

2.防护栏杆

(1)脚手架外侧使用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合格绿色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且将安全网固定在脚手架外立杆里侧。

(2)选用18铅丝张挂安全网,要求严密、平整。

(3)脚手架外侧必须设1.2m高的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顶排防护栏杆不少于2道,高度分别为0.9m和1.3m。

(4)脚手架内侧形成临边的(如遇大开间门窗洞等),在脚手架内侧设1.2m的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

3.脚手板、脚手片的铺设

(1)脚手架里排立杆与结构层之间均应铺设木板:板宽为200mm,里外立杆应满铺脚手板,无探头板。

(2)满铺层脚手片必须垂直墙面横向铺设,满铺到位,不留空位,不能满铺处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3)脚手片须用18铅丝双股并联绑扎,不少于4点,要求绑扎牢固,交接处平整,铺设时要选用完好无损的脚手片,发现有破损的要及时更换。

4.连墙件

(1) 在标高12m以下,采用外架小横杆(水平垂面)抵住灰库圆弧池壁;在标高12m以上,采用在池壁上埋设100x100的预埋铁,焊接拉杆后与大横杆连接;预埋铁埋设间距竖直3.600m,水平3.600m;

(2)拉结点应保证牢固,防止其移动变形,且尽量设置在外架大小横杆接点处。

(3)外墙装饰阶段拉结点,也须满足上述要求,确因施工需要除去原拉结点时,必须重新补设可靠,有效的临时拉结,以确保外架安全可靠。

5.架体封闭

(1)脚手架的架体里立杆距墙体净距为200mm,如因结构设计的限制大于200mm的必须铺设站人片,站人片设置平整牢固。

(2)脚手架施工层里立杆与建筑物之间应采用脚手片或木板进行封闭。

(3)施工层以下外架每隔3步以及底部用密目网或其他措施进行封闭。

七、脚手架搭设的劳动力安排

1、为确保工程进度的需要,同时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征和外脚手架的工程量,确定本工程外脚手架搭设人员需要20~30人,均有上岗作业证书。

2、建立由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搭设技术员组成的管理机构,搭设负责人负有指挥、调配、检查的直接责任。

3、外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均应有项目技术负责人的认可,方可进行施工作业,并必须配备有足够的辅助人员和必要的工具。

八、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

1、脚手架必须由持有效上岗证的专业技术人员搭设;

2、进行分段验收和检查,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应迅速整改;

3、外脚手架分段验收严格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和施工方案要求的内容进行检查。填写验收记录单,并由搭设人员、安全员、施工员、项目经理签证,方能交付使用。

4、架体内必须做到每层封闭(即进行隔离),且不能大于4步。

九、脚手架搭设安全要求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2、搭设过程中的架子,每搭设一个施工层高度必须经技术、安监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上人使用,架子未经检查验收,除架子工外,严禁其他人攀登,验收合格的架子任何人不得擅自拆卸。

3、脚手架外侧必须绑1000mm高的护身栏杆和200mm高的挡脚板,在离走道板600mm 处加设一条防护杆。

4、走道板铺设要满铺、铺平、铺稳,不得有探头。

5、架子上不准有任何活动材料:如扣件、活动钢管、小钢模一旦发现应及时清除。

6、外排架2米相对高度以上挂设安全立网,运转层及中间夹层有空洞处在施工过程中挂水平安全网。

7、六级以上大风和大雨天气不得进行脚手架作业,大风大雨后必须对脚手架,施工层脚手板进行检查,发现隐患要及时清除后方准上架作业。

8、脚手架的基础必须经过硬化处理满足承载力要求。

9、定期检查脚手架,发现问题和隐患,在施工作业前及时维修加固,确保施工安全。

10、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任意拆除下列杆件: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扫地杆。连墙杆、支撑、栏杆、踢脚杆,如要拆除上述任一杆件均应采用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11、严禁任意在脚手架基础及其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12、有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13、平台安装由架子工持证人员负责安装,安装各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系好安全带,起吊和就位时与塔吊配合须一致。并有专人指挥。

14、脚手架上禁止集中荷载,架管、模板、钢筋等应分散摆放且不得超过脚手架承重荷载。

十、脚手架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1、拆架前,全面检查拟拆脚手架,根据检查结果,拟订出作业计划,报请批准,进行技术交底后才准工作。作业计划一般包括:拆架的步骤和方法、安全措施、材料堆放地点、劳动组织安排等。

2、拆架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绳绑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地面应设专人指挥,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3、拆架的高处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扎裹腿、穿软底防滑鞋。

4、拆架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即先拆拉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而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原则依次进行。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架作业。

5、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

6、连墙杆(拉结点)应随拆除进度逐层拆除,拆抛撑时,应用临时撑支住,然后才能拆除。

7、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8、拆架时严禁碰撞脚手架附近电源线,以防触电事故。

9、在拆架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

10、拆下的材料要徐徐下运,严禁抛掷。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当天拆当天清,拆下的扣件和铁丝要集中回收处理。

11、高层建筑脚手架拆除,应配备各良好的通讯装置。

12、输送至地面的杆件,应及时按类堆放,整理保养。

13、当天离岗时,应及时加固尚未拆除部分,防止存留隐患造成复岗后的人为事故。

14、如遇强风、雨、雪等特殊气候,不应进行脚手架的拆除,严禁夜间拆除。

15、翻掀垫铺竹笆应注意站立位置,并应自外向里翻起竖立,防止外翻将竹笆内未清除的残留物从高处坠落伤人。

十一、施工危险点、危险源及防范措施对策表

十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12.1 编制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保持各种应急物资始终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的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2 危险性分析

脚手架搭设、拆除与使用作业过程中,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有:基础不平、未夯实;基础无排水系统造成积水;无底座或垫板;钢管无产品合格证,表面不平直光滑,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腐蚀严重,弯曲变形,扣件有裂缝、

变形,螺栓出现滑丝,扣件螺栓拧紧扭力距小于40N/m或大于65N/m,立杆未设置可靠连接,脚手架未设剪刀撑,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接头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相邻街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小于500mm,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大于纵距的1/3等。

12.3 应急小组成员职责

1、根据工程施工过程中易发生的事故在做好预防措施的同时,做好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2、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证事故抢险工作有序进行。

3、做好事故抢险过程中的道路畅通、通讯、车辆等其它一切准备工作。

4、做好事故现场保护、事故损失统计和事故原因分析上报工作。

12.4 救援小组分工:

1、事故救援联络、环境评估、现场保护、以安全保卫科为主组长:王世龙。

2、通讯、车辆、医疗救护、对外来救援人员和车辆的引导、现场纪录、对外以综合办公室为主,组长:陈士贵。

3、水、电保障、人员疏散、现场事后处理以工程部为主,组长:杜生丙。

4、财、物、机具抢救、事故损失统计,以物质部、财务部、机械化工地为主,组长各负其责。

5、其它科室负责人要组织好本科成员,听从组长调动极积协助抢险救援工作。

12.5 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1、项目部在施工生产及后勤保障等相关活动中发生垮(坍)塌事故时,目击者应高声呼救,同时迅速报告事故现场应急工作组,并立即启动本处置方案,依照方案指示开展现场应急处置及伤者救援。

2、有人员被困,事故现场人员应积极主动抢救被埋人员。

3、应急工作组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应履行职责,确定抢救方案;指挥分包单位开展救援,疏散无关人员,及时对该位置和类似位置进行安全防护。

4、现场应急工作组和抢救人员应根据事故具体情况,采取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方法,对垮(坍)塌事故现场进行处理,同时要确保不发生二次事故及搜救人员安全。

5、发现被困人员在无法人工解救的情况下应先设法提供医疗、食品的救助,然后在消防部门的专业指导下进行解困行动。现场人员应及时拨打消防及医疗救护部门电话,由医务人

员抢救现场受伤人员。

6、被困人员被救出后,现场人员应尽快为其解除重物压迫,减少伤员挤压综合症发生,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方,进行现场抢救。

7、在医疗救护部门到场之前对解救出的人员做必要的急救,如简易包扎、止血或简易骨折固定,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予以心脏复苏,清除伤员口鼻内泥块、凝血块、呕吐物等,并采取措施防止昏迷伤员窒息。

8、做好伤者及事故现场的善后处理工作。

9、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项目部要认真核对参加应急的人数,清点各种应急机械与设备、个体防护设备、医疗卫生设备和物品、生活保障物资等。现场应急工作组应整理好应急记录等资料,核算应急发生的费用,并及时组织参加应急处置的人员进行总结分析,写出应急总结报告,在一个月内上报工程公司安全组。

10、调查事故原因,并采取措施整改,避免事故再次发生,并组织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11、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应急工作组组长应根据实际情况,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研究补救措施。

12.6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施工现场发生跨越架、脚手架垮(坍)塌事故时,应急工作组指派的抢险人员应在事故现场周围用警戒桩、警戒线带等物资在现场设置警戒隔离区,非抢险队员不得进入警戒区内,以防止发生连锁事故,为更好地进行抢险救灾工作创造条件。

2、抢险人员将事故现场被困人员,及时组织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将现场非抢险人员转移出事故现场。

3、抢险人员将受伤人员从事故现场解救出来,并进行现场急救处理。

4、抢险人员应使用预备的应急物资,对有进一步倾斜、倒塌发展趋势的跨越架、脚手架进行加固,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5、在事故现场入口及进入现场的主要通道边安排引导人员,以引导救险车辆、人员、物资等迅速准确地进入事故现场。

12.7 事故报告流程

1、项目部在施工生产及后勤保障等相关活动中出现垮(坍)塌事故后,目击人员应立即电话或口头报告应急工作组,报告时说明事件发生的地点,事态发展,是否有人员伤亡情况

等。

2、项目部应急工作组应立即赶赴现场,了解现场情况,并向公司汇报人员伤亡、事故应急处置进展等情况。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向当地消防、医疗救护部门报告事故情况,若须报告,应说明事故发生的单位、地址、时间、事态发展等有关内容。

3、项目部应根据公司《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制度》在规定时间内将事故调查结果和事故原因分析情况形成事故调查报告,报分局安全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