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邓子基《财政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9章 社会保险支出)【圣才出品】

邓子基《财政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9章 社会保险支出)【圣才出品】

邓子基《财政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9章 社会保险支出)【圣才出品】
邓子基《财政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9章 社会保险支出)【圣才出品】

第9章社会保险支出

一、选择题

1.从保险产品或服务的属性来说,它实际上是一种私人产品,具有()。A.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B.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C.非排他性和竞争性

D.排他性和竞争性

【答案】D

2.社会保险是一种(),政府的介入体现了家长主义(paternalism)的观念。A.劣质品

B.优值品(merit goods)

C.吉芬物品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3.社会保险是一种优值品(merit goods),政府的介入体现了()的观念。A.实用主义

B.功利主义

C.家长主义(paternalism)

D.以上都不对

【解析】社会保险是一种优值品,政府的介入体现了父爱主义(又称家长主义,paternalism)观念。按照父爱主义的观点,个人缺乏远见,以致不能为他们自己的利益购买的足够的保险,因此,政府必须强迫他们购买。

二、判断题

1.医疗卫生是具有很强负外部效应的混合产品。()

【答案】错

【解析】医疗卫生是具有很强正外部效应的混合产品。

2.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

【答案】对

3.力图覆盖全体城镇劳动者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也已得到很好的解决。()

【答案】错

【解析】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正处于改革和完善之中,并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力图覆盖全体城镇劳动者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而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4.在我国逐步建立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部分基金积累相结合。()

【解析】在我国逐步建立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5.在我国逐步建立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包括基本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等各种形式在内的医疗保险体系。()

【答案】对

三、简答题

1.社会保险税作为社会保障支出的资金来源有什么优越性和局限性?

答:以社会保险税作为社会保障支出的资金来源是一种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做法。其优点在于:

(1)同商业保险相比,以社会保险税为资金来源的社会保险更为公平。征收社会保险税实行社会保障可以强制要求社会成员普遍参与保险,防止商业保险中可能出现的“逆向选择”,降低保险费用,避免高风险但非高收入的社会成员承担高额保险费,使社会收入更趋于公平。

(2)社会保险税与财政转移支出作为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相比,具有更高的透明度与权利义务对等性,使高收入的社会成员在缴纳较多的保险税后能取得较多的保险收入,有利于保持高收入者的工作积极性,维持社会效率。

但是这种做法也有不足的地方,对于收入极低或零收入的社会成员,因其没有可以用作投保的资金,无法参与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所产生的保障对他们是没有意义的。另外,社会保障中有一类项目,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有密切的联系,如对现役军人的补贴。虽然具体的

保障收入归属于一部分社会成员,但提供这种保障实际上具有全社会的意义,也不适合应用社会保险税受益与本人的支付相联系的原则。

2.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方式。

答:(1)社会保险税

社会保险税是为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的强制征收社会保障基金的有效方式。它之所以为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是因为社会保障基金具有与税收相似的特点,其资金渠道来自社会各方面,支出也具有社会性、福利性。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在计算依据、计算方法、征收对象等方面都类似于税收管理,尤其是对个人出资来说,更接近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故社会保险税在许多国家又称工资税、工薪税。工薪税是以工资、薪金作为课税对象,其税款用于特定社会保险项目的一种性质比较特殊的税收。纳税人一般为雇员和雇主,税款由双方共同分担,但在某些情况下也有雇主单方交纳的。

(2)城乡社会保障基金的社会统筹

城乡社会保障基金的社会统筹,指由城乡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职工个人等按一定标准预提各种社会保障基金,如退休养老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等,交由社会保险统筹机构实行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统筹。基金统筹办法较之征收社会保险税更接近于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更有利于因地、因时制宜,灵活掌握,是目前阶段中国筹措社会保障基金的可行方式。

(3)财政预算拨款

财政预算拨款指国家财政在预算中设立社会保证基金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形成预算收入,将其中一部分用于各种抚恤费、社会福利救济费、自然灾害救济费、预算内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费用等项拨款支出。它是目前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的重要筹集和分配方式,

是社会保证和行政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财政预算拨款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平衡发挥辅助作用。当社会保障收支出现赤字时,由财政拨款予以弥补,可以保证社会保障基金的正常需要。

(4)社会保障的社会捐助

筹措社会保障基金除了以上主要方式外,还有一种辅助方式,就是社会捐助。它是指各级政府、社会团体等举办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障的捐助活动,如社会福利事业的有奖募捐等,以动员一部分社会资金用于社会保障事业,对自然灾害救济捐款,兴办一些社会福利设施等。

3.社会救济、强迫储蓄和社会保险分别针对的是哪些市场缺陷?这三种方式在政策上有什么特点?

答:(1)社会救济、强迫储蓄以及社会保险分别针对的是收入分配不公、偏好不合理以及信息失灵三类市场缺陷。

(2)社会救济政策的特点:政府强制性和无偿性地向高收入者征收社会保障费,高收入者必须按政府的规定缴纳社会保障费,不然就会受到法律的惩处;低收入者可以不付任何代价取得一笔收入。其缴款与得益完全没有联系。

强迫储蓄政策的特点:政府强制性地要求社会成员将其收入的一部分储蓄起来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与社会救济不同,强迫储蓄保障的是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低收入者的生活。其缴款与得益是完全对等的。

社会保险政策的特点:政府强制规定迫使风险较低的那部分人加入社会保险,实质是让风险低的人去补贴风险高的人。其缴款与得益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完全对称。

四、论述题

社会保障支出包括哪些内容?

答:社会保障支出的内容,一般由以下几大部分组成:

(1)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指国家根据法律,强制由劳动者、企业、政府三方共同筹集基金,在劳动者及其家属生、老、病、伤、残、失业时给予的物质帮助。社会保险是最基本的社会保障项目,是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

社会保险的主要内容有:①养老保险。它是向达到法令年龄而退出社会劳动的劳动者,在养老期间给予养老金、医疗待遇及生活方面的照顾等。②生育和疾病保险。该保险是对因生育而中断劳动和因患病而暂时失去劳动能力的劳动者,给予其生育和患病期间的收入补助。③伤残保险。是指劳动者因病残或工作伤害而成残疾,向其支付的伤残补助金。④医疗保险。该保险负责支付按一定标准支付劳动者的医疗费用,劳动者的直系亲属也可以享受一定的医疗补助。⑤工伤保险。该保险是指劳动者因在生产或工作过程中负伤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享受工资、医疗费、伤残补助的权利。其标准一般均高于非工伤的劳动者。

⑥丧葬和遗属保险。是指对已故劳动者提供的丧葬费用和对其遗属给予的生活补贴。⑦失业保险。是指对因失业中断工作的劳动者,给予基本的生活费、医疗补助费,并为他们提供转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服务。

(2)社会救济。社会救济是指公民在其收入低于贫困线以下或因自然灾害,发生其他不幸事故生活困难时,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一种帮助。社会救济是最初出现的社会保障项目。通过社会救济可使无生活来源的人,遭受自然灾害生活一时困难的人,生活在最低标准以下的人等,获得最起码的生活保障。社会救济是一种公民应享受的基本权利,也是国家和社会必须始终认真履行的最起码的社会保障职责,其目标是克服贫困。社会救济的资金来源是财政预算拨款,或通过税收减免进行的间接补助。现实生活中的贫困现象基本上有以下几种:遭受自然灾害造成的贫困,职业竞争失败造成的贫困,

邓子基财政学详细讲义第五章财政支出增长及其控制

第五章财政支出增长及其控制 本章知识点认知度 内容提要:本章首先对各国财政支出所普遍呈现出的增长趋势进行了描述和深入分析;然后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财政支出的增长现象进行经济学分析,试图对财政支出的增长作出理论上的解释;最后着重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出的增长状况,明确指出财政支出的增长要与经济的发展相协调。 学习目标:了解世界范围的财政支出增长趋势。掌握财政支出增长的几种理论解释。深刻领会财政支出的增长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这一论断。应用这些理论对我

国财政支出增长进行分析,进而对财政支出的增长进行控制。 第一节财政支出增长的趋势 内容提要:本节通过描述财政支出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均呈现出一种增长的趋势,着重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战后财政支出迅速增长的原因;同时还说明了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财政支出增长过程中支出结构的不同变化。一、西方国家财政支出的增长 西方国家财政支出增长具有阶段性: (一)50-80年代:无论是绝对数还是相对数,增长都相当迅速的时期。主要的工业化国家的上升比例都超过了20%。其中意大利、前德国的增长速度属最高之列。 (二)80年代至今:财政支出的绝对额依然在继续增长,但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变化不大,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了些许下降,如荷兰王国。 之所以出现这样阶段性特征,主要是因为二战之后,西方国家推崇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作用,结果导致财政支出的绝对额和相当额都开始大幅度上升。但从七十年代末开始,西方国家出现了滞胀现象,社会普遍认为财政支出过快增长是导致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使得各国政府都尽量减缓财政支出的增长。 二、西方国家财政支出增长过程中的支出结构变化 在财政支出增长的过程中,其内部结构也发生显著了的变化,这实际上是对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政府职能变化的一个反映。从以上表格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府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这就使政府在社会

最新《财政学》试题库(含)答案

练习1 (下列题目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做选择)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社会 B、国家 C、市场 D、企业 2、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 A、社会总产品价值 B、物论劳动价值 C、必要劳动产品价值 D、剩余产品价值 3、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国家财政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B、社会主义国家实质:实现国家职能,巩固人民政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社会主义财政实质:社会主义国家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根本利益一致的分配关系 D、社会主义财政实质:社会主义国家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对抗性的分配关系 4、在财政收入中,通过信用方式得的收入是()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 D、公共收费 5. 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_____。 A.纳税人B.负税人 C.缴税人D.扣税人 6. 财政分配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 A.国家主体性B.非营利性 C.强制性D.无偿性 7. 财政支出中的购买性支出,包括()。 A债务利息支出B福利支出 C经济建设支出D文教行政支出 8.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的法定税率为() A 33% B 25% C 20% D 15% 9. 税负转嫁的两种最主要、最基本形式是()。 A.前转B. 后转C.混转 D.旁转E.辗转转嫁F.消转 10、将政府的全部财政收支汇编在一个统一的预算表之中,这种预算叫() A.单式预算 B. 增量预算 C. 复式预算 D. 零基预算 11、内债的应债主体主要是() A. 一国的国民收入 B. 一国的企业单位和居民个人 C. 政府机构 D. 外国投资者 12、下列不是非政府投资特点() A、营利性,首要特点。 B、企业主要是依靠自身积累的利润和社会筹资为投资提供资金。 C、非政府投资的领域选择受到一定的限制。 D、公益性,以社会福利为首要目标。 13、公债收入是财政收入的()。

财政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金融学本科专业财政学模拟试卷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20分) 1、财政补贴: 2 、 课税对象: 3 、 税负转嫁: 4 、 国际重复征税 5 、 分税制: 、不定项选择题(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大写的英文字母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 分,共 30 分) 1、以下属于我国现行税制的行为税的是 A、城市维护建设税 B、土地增值税 C、耕地占用税、 D、屠宰税 2、增值税纳税人是 A、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B、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装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C、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D、出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3、个人所得税课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 A、工资、薪金 B、生产经营所得 C、稿酬、利息 D、偶然所得 4、以下税种属于价外税的是 A、营业税 B、关税 C、增值税 D、消费税 5、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以哪一税种为第一大税 A、财产税 B、流转税和所得税 C、流转税 D、所得税 6、以下不是营业税纳税人的是 A、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B、在我国境内让无形资产的单位和个人 C、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装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D、在我国境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7、以下不是影响国债的负担的因素的是 A 、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 B 、政府即债务人负担 C 、纳税人的负担 D 、负税人的负担 8、 目前,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已经不采用 A 、公募法 B 、承受法 C 、出卖法 D 、强制摊派法 9、 短期国债一般采用的偿还方式是 A 、分期逐步偿还法 B 、抽签轮次偿还法 C 、到期一次偿还法、 D 、市场购销偿还法 10、 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有 A 、 地域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B 、 居民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C 、地域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D 、只有 A 是 11、 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 A 、国有资产投资管理 B 、国有资产经营管理 C 、国有资产收益管理 D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 12、国债的特征有 ( ) A 、有偿性 B 、自愿性 C 、灵活性 D 、权力性 13、我国现行上市国债的发行方式是 ( ) A 、以差额招标方式向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 A 、 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销售 B 、 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 D 、以强制摊派法出售 14、我国分税制的特点是 ( ) A 、税种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B 、税收立法权属于中央 C 、 地方有一定的税收立法权 D 、 设立中央和地方两套税收征收管理机构 15、以下属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 ) ) () ()

最新财政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金融学本科专业财政学模拟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财政补贴: 2、课税对象: 3、税负转嫁: 4、国际重复征税: 5、分税制: 二、不定项选择题(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大写的英文字母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以下属于我国现行税制的行为税的是() A、城市维护建设税 B、土地增值税 C、耕地占用税、 D、屠宰税 2、增值税纳税人是() A、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B、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装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C、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D、出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3、个人所得税课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 A、工资、薪金 B、生产经营所得 C、稿酬、利息 D、偶然所得 4、以下税种属于价外税的是() A、营业税 B、关税 C、增值税 D、消费税 5、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以哪一税种为第一大税() A、财产税 B、流转税和所得税 C、流转税 D、所得税 6、以下不是营业税纳税人的是() A、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B、在我国境内让无形资产的单位和个人 C、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装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D、在我国境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7、以下不是影响国债的负担的因素的是() A、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 B、政府即债务人负担 C、纳税人的负担 D、负税人的负担 8、目前,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已经不采用() A、公募法 B、承受法 C、出卖法 D、强制摊派法 9、短期国债一般采用的偿还方式是() A、分期逐步偿还法 B、抽签轮次偿还法 C、到期一次偿还法、 D、市场购销偿还法 10、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有() A、地域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B、居民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C、地域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D、只有A是 11、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 A、国有资产投资管理 B、国有资产经营管理 C、国有资产收益管理 D、国有资产评估管理。 12、国债的特征有() A、有偿性 B、自愿性 C、灵活性 D、权力性 13、我国现行上市国债的发行方式是() A、以差额招标方式向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 A、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销售 B、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 D、以强制摊派法出售 14、我国分税制的特点是() A、税种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B、税收立法权属于中央 C、地方有一定的税收立法权 D、设立中央和地方两套税收征收管理机构 15、以下属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A、累进的所得税 B、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出

邓子基《财政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9章 社会保险支出)【圣才出品】

第9章社会保险支出 一、选择题 1.从保险产品或服务的属性来说,它实际上是一种私人产品,具有()。A.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B.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C.非排他性和竞争性 D.排他性和竞争性 【答案】D 2.社会保险是一种(),政府的介入体现了家长主义(paternalism)的观念。A.劣质品 B.优值品(merit goods) C.吉芬物品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3.社会保险是一种优值品(merit goods),政府的介入体现了()的观念。A.实用主义 B.功利主义 C.家长主义(paternalism) D.以上都不对

【解析】社会保险是一种优值品,政府的介入体现了父爱主义(又称家长主义,paternalism)观念。按照父爱主义的观点,个人缺乏远见,以致不能为他们自己的利益购买的足够的保险,因此,政府必须强迫他们购买。 二、判断题 1.医疗卫生是具有很强负外部效应的混合产品。() 【答案】错 【解析】医疗卫生是具有很强正外部效应的混合产品。 2.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 【答案】对 3.力图覆盖全体城镇劳动者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也已得到很好的解决。() 【答案】错 【解析】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正处于改革和完善之中,并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力图覆盖全体城镇劳动者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而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4.在我国逐步建立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部分基金积累相结合。()

【解析】在我国逐步建立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5.在我国逐步建立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包括基本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等各种形式在内的医疗保险体系。() 【答案】对 三、简答题 1.社会保险税作为社会保障支出的资金来源有什么优越性和局限性? 答:以社会保险税作为社会保障支出的资金来源是一种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做法。其优点在于: (1)同商业保险相比,以社会保险税为资金来源的社会保险更为公平。征收社会保险税实行社会保障可以强制要求社会成员普遍参与保险,防止商业保险中可能出现的“逆向选择”,降低保险费用,避免高风险但非高收入的社会成员承担高额保险费,使社会收入更趋于公平。 (2)社会保险税与财政转移支出作为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相比,具有更高的透明度与权利义务对等性,使高收入的社会成员在缴纳较多的保险税后能取得较多的保险收入,有利于保持高收入者的工作积极性,维持社会效率。 但是这种做法也有不足的地方,对于收入极低或零收入的社会成员,因其没有可以用作投保的资金,无法参与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所产生的保障对他们是没有意义的。另外,社会保障中有一类项目,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有密切的联系,如对现役军人的补贴。虽然具体的

财政学题库

《财政学》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述 二、单项选择题 1. (A )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 A、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消费品 D、固定资产 2.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A )。 A、混合物品 B、公共物品 C、私人物品 D、准私人物品 3. (A )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财政 B、税收 C、货币政策 D、国际贸易 4. (D )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5. ( C )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三、多项选择题 1.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BC )。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 C、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D、自由竞争 2. 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AB )。 A、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B、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C、私人性与非私人性 D、垄断性与非垄断性 3. 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或政府的经济作用是( ABCD )。 A、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 C、财政手段 D、法律手段 4. 财政的基本特征(ABC )。 A、阶级性与公共性 B、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 C、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D、固定性 第二章财政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 C )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 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 C、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经济稳定 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2.收入分配的含义通常指对(C )的分配 A、国民总产值 B、国内总产值 C、国民收入 D、社会个人收入 3.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主要调节(C )的分配

(精选)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财政学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公共产品的共同消费性产生免费搭车等行为,决定了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产品上的失效或失灵,即市场无法或者基本上无法提供这类产品。 2.瓦格纳法则:瓦格纳认为:“随着人均产出的增长,政府支出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把导致政府支出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后人称之为瓦格纳法则。 3.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各个方面。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4.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财政资金的单方面.无偿转移,即通过公共支出将财政资金向微观经济主体进行单方面的无偿支付。这类支出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捐赠等方面的支出。转移性支出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5.国债依存度:国债依存度是指在一国的中央财政预算中,国债收入与财政支出之比。6.国家预算:政府预算,也称为国家预算.财政预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编制.审查.批准的,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7.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是指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零基预算的基本特征是不受以往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影响,一切预算收支都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编制预算。 8.阶梯发展理论:皮考克和威斯曼认为,公共支出的增长并不是均衡向前发展的,而是在不断稳定增长过程中不时出现一种跳跃式的发展过程。这种非均衡增长是在一个较大时期内交替进行的,因而,这一理论主要是通过考察财政支出增长趋势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时间形态,从这些特定的时间形态中来寻找政府支出增长的根本原因。 9.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确保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责任和社会经济分配形式叱,“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人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10.国债:又称公债,国家公债的简称,是政府举借的债务,它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在有偿条件下,筹集财政资金时形式的国家债务,国债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11.预算管理体制:是指确定中央和地方以及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的根本制度。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12.投资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是指政府(或其授权单位)以投资者身份进入投资市场所发生的支出。特定的投资支出意味着所投资金不仅可以收回,而且可以得到增值,国家生产性投资都具有这一性质。广义的投资支出还包括国家财政用于非生产性领域的基本建设支出,如行政机关办公楼的兴建.国有医院医疗设备的采买等。 13.课税对象: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14.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国家制定的用来约束人们征税行为的一系列规则,是一个主权国家为实现其国家职能和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一整套税收法规.税收管理制度和税收征管办法的总称,是国家责成其代理人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

财政学试卷四

模拟试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财政政策的目标?( ) A、资源配置效率 B、收入分配公平 C、经济稳定发展 D、财政监督 2.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治理垄断所产生效率损失问题的措施是( ) A、征税 B、反垄断立法 C、公共定价 D、取消区域间的竞争壁垒 3.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筹集应主要由()承担。 A、农民个人 B、国家财政 C、银行贷款 D、社会集资 4. 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量为( )。 A、单个消费者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横向加总所得到的总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点所决定的产品数量。 B、单个消费者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纵向加总所得到的总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点所决定的产品数量。 C、每个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与公共产品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数量的加总。 D、每个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与公共产品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数量中的最大数量。 5. 如果假定各个人收入的边际效应是一个常数,()原则意味着对不同收入水平的人收取等量的税。 A、比例牺牲 B、最小牺牲 C、均等牺牲 D、以上都不对 6.下述哪种税收方式会直接对收入——休闲的选择产生扭曲性影响( ) A、对资本收入课税 B、对消费品课税 C、对劳动收入课税 D、对财产课税 7.政府在为自然垄断产品定价时,会产生企业亏损问题的定价方法是( ) A、边际成本定价 B、二部定价 C、平均成本定价 D、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定价 8.竞争市场上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需要为目标的公共定价主要针对以下产品() A、奢侈品 B、耐用消费品 C、高档消费品 D、生活必需品 9.关税依其课税对象的性质属于()。 A、所得税 B、流转税 C、财产税 D、资源税 10.预算外资金的性质是()。 A、财政性资金 B、信用资金 C、企业资金 D、闲置资金 11.政府预算由()负责审批。 A、财政部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各级地方政府

邓子基财政学详细讲义第五章-财政支出增长及其控制汇编

学习-----好资料 第五章财政支出增长及其控制 、对财政支出增长的控制 内容提要:本章首先对各国财政支出所普遍呈现出的增长趋势进行了描述和深入分析;然后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财政支出的增长现象进行经济学分析,试图对财政支出的增长作出理论上的解释;最后着重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出的增长状况,明确指出财政支出的增长要与经济的发展相协调。 学习目标:了解世界范围的财政支出增长趋势。掌握财政支出增长的几种理论解释。深刻领会财政支出的增长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这一论断。应用这些理论对我

国财政支出增长进行分析,进而对财政支出的增长进行控制。 第一节财政支出增长的趋势 内容提要:本节通过描述财政支出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均呈现出一种增长的趋势,着重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战后财政支出迅速增长的原因;同时还说明了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财政支出增长过程中支出结构的不同变化。 一、西方国家财政支出的增长 西方国家财政支出增长具有阶段性: (一)50-80 年代:无论是绝对数还是相对数,增长都相当迅速的时期。主要的工业化国家的上升比例都超过了20% 。其中意大利、前德国的增长速度属最高之列。 (二)80 年代至今:财政支出的绝对额依然在继续增长,但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变化不大,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了些许下降,如荷兰王国。 之所以出现这样阶段性特征,主要是因为二战之后,西方国家推崇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作用,结果导致财政支出的绝对额和相当额都开始大幅度上升。但从七十年代末开始,西方国家出现了滞胀现象,社会普遍认为财政支出过快增长是导致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使得各国政府都尽量减缓财政支出的增长。 二、西方国家财政支出增长过程中的支出结构变化在财政支出增长的过程中,其内部结构也发生显著了的变化,这实际上是对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政府职能变化的一个反映。从以上表格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府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这就使政府在社会保障支出等转移性支出方面增长得更快,而在和平时期,国防支出等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就随之而下降了。

《财政学》题库及答案

《财政学》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以下各种财政收人形式中,()不属于强制性财政收入。 A.国有企业收人B.规费收入C.税收收入D.债务收入2.()在我国的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最大。 A.行政管理支出B.社会文教支出C.经济建设支出D.国防支出3.我国经常性预算收入主要是指()收入。 A.各项税收B.利润C.收费D.债务 4.在我国财政预算收支科目设置上,对于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的处理方法是:()。 A.两者都列入财政支出B.企业亏损补贴冲减财政收入,价格补贴列支 C.两者都冲减财政收入D.价格补贴冲减财政收入,企业亏损补贴列支 5.政府部门为公民提供某种特定服务或实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在财政收入中被称为()。 A.使用费收入B.规费收入C.特许费收入D.劳务费收入 6.( ) 的税负转嫁方法是指对某些能够增值的商品的课税,将今后若干年应纳的税款,在所购商品价格中预先扣除,然后再从事经济交易。 A.税收前转 B.税收资本化C.税收后转 D.税收消转 7.公债偿还资金的最终来源主要是()。 A.预算盈余B.发行新债收入C.税收收入D.利润上缴收入8.物价上涨,采用()对财政不利。 A.累进税制 B.比例税制 C.定额税制 D.三种税制都对财政有利9.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是( )的比例关系。 A.积累与消费B.农轻重C.基建与更改D.工业与农业 10.发行国债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方式,从()开始。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11.在以下财政支出项目中,用于转移性财政支出项目的是()。 A.公共工程投资B.国防军费开支C.事业费支出D.失业救济 12.政府参与资源配置的原因主要是()。 A.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过低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存在盲目性和失灵现象 C.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差D.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成本过高 13.最能保证财政收入稳定性的收入形式是()。 A.税收B.国有资产收益C.债务收入D.规费收入 14.物价上涨,采用()对财政有利。 A.累进税制B.比例税制C.定额税制D.三种税制都对财政有利 15.从价值形态看,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A.固定成本CB.可变成本VC.剩余价值MD.以上都不对 16.将下列概念按其范围从大到小排序。() A.国债公债外债B.公债国债外债 C.外债国债公债D.公债外债国债 17.有偿性的财政收入形式是()。 A.税收B.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C.发行公债D.教育附加费18.我国转移性支出中,过去比重很小,现在开始上升,将来会进一步上升的是()。

邓子基《财政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17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圣才出品】

第17章政府间财政关系 一、概念题 1.分级财政体制 答:分级财政是指“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中国在1985~1989年实行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主要内容是各级财政收入基本按税种划分,财政支出按照行政单位和企业、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划分,地方以收定支,自求平衡。它是适应第二步利改税后,财政收入绝大部分来源于各项税收的新变化而实行的。财政收入划分按税种划分为中央财政固定收入、地方财政固定收入和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共享收入三大类。 2.俱乐部理论 答:俱乐部是人们为分享某种利益而自愿联合起来的一种组织。布坎南的俱乐部理论就是把地方辖区比作俱乐部,这实际上意味着,之所以会有众多不同的地方辖区的存在,是因为有着不同兴趣、爱好、习俗等的人们自愿选择各自居所的结果。 在这一类比的基础上,布坎南分析了实现地方辖区最优规模的条件。①随着新成员的加入,现有辖区居民所承担的成本将由更多的成员分担。②新成员的加入会使辖区逐渐变得拥挤,辖区提供的公共产品变得更加紧张。因此辖区的最优居民规模应当确定在这样的水平上:因新成员加入而节省的边际成本恰好与新成员加入所带来的边际拥挤成本相等。显然,如果公共产品的数量增加,那么辖区的最优居民规模也会增加。 3.蒂伯特模型 答:蒂伯特模型说明的是,个人在各辖区之间移动的能力产生了一个类似于市场的、解

决地方公共产品问题的方法。一般地,当人们知道现在所居住的社区不能满足其对公共产品的要求,或者发现有另外一个社区能够更有利于提高他们所追求的福利时,人们就会“用脚投票”,流动到并居住于这样的社区,该地区提供他们最喜欢的公共服务与税收组合。而当人们纷纷从公共产品供给成本较高的辖区移向公共产品供给成本较低的辖区时,辖区之间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差距就会逐渐缩小,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将不断提高。长此以往,就有可能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4.辖区间外溢 答:辖区间外溢是指一个辖区所从事的活动可以影响到另一个辖区居民的效用水平。辖区间外溢包括两种情形:①辖区间效益外溢,②辖区间成本外溢。比如,某个辖区为当地的年轻人提供良好的公共教育,而他们中的有些人实际上要移居到外边,于是,其他辖区就可能会从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中得益。这是效益外溢的情形。再如,某个辖区的人往河流里倒垃圾,结果一些废弃物流到了位于河流下游的辖区里,那里的居民的正常生活就难免会受到一些负面的影响。这是成本外溢的情形。辖区间外溢性的存在,表明不同辖区之间互相施加了或为正面或为负面的影响,而分权制又往往造成每个辖区只关心自己的成员,在此情况下,这些外溢性影响在公共决策中就会被遗漏,进而导致低效的资源配置格局。 5.无条件补助/收入分享/一般性补助 答:无条件补助是指对补助金的用途不作限定,由受补助者自主决定和支配,这种无限制的总额补助有时被称为收入分享或一般性补助。 6.有条件补助

2016年自考财政学模拟试题和答案

2016年自考财政学模拟试题和答案 第1章财政学导论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下述()研究课题反映了财政学的特点。 A、国民经济中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B、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C、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D、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 )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3、下述()问题不属于财政学实证分析范畴。 A、我国税收的累进度应该多大? B、某项公共支出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群体? C、降低关税之后我国进出口结构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D、发行一定规模的国债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 4、下述()研究不属于财政学中的规范分析。 A、我国公共部门或财政的规模是过大了还是过小了? B、对电讯行业是否需要政府规定价格? C、若用消费型增值税取代生产型增值税会使社会的产出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 D、税收的累进程度多大为宜? 5、下列哪项不属于政府的隐性支出? A、税式支出 B、公共定价 C、政府担保 D、转移支出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 1、下述财政学中的理论,()属于实证分析? A、税负归宿理论 B、公共选择理论

C、最优税制理论 D、公共定价理论 答案与解析:选AB。CD两项属于规范分析。 2、下述财政学中的理论()属于规范分析? A、公共产品有效配置理论 B、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理论 C、税收对劳动、储蓄及投资行为影响的理论 D、最优税制理论 3、下述()单位属于公共部门 A、政府机关 B、公立大学 C、国有企业 D、国有银行 4、下述()单位属于政府部门 A、卫生部 B、国有企业 C、军队 D、国有银行 5、下述哪些政府行为包含着隐性的收支?() A、间接税 B、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 C、税收优惠 D、通过罚款、没收取得收入 第三部分判断题 1、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来组织生产。() 2、私人生产的产品一定是私人产品。() 3、政府免费提供的产品是公共产品。( ) 4、能够通过收费来补偿成本的产品一定不是纯公共产品。( ) 5、私人产品有时也采用公共提供的方式进行消费。() 6、税收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唯一手段。() 7、公共生产是政府改变收入分配的手段之一。() 8、政府规定价格必定会造成销售者的利益转移给购买者。()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涂黑。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价格的变动全影响企业的( ),进而影响财政收入。 A、所得 B、营业额 C、财务 D、会计核算 2、( )是财政分配结构的中心环节。 A、税收收入 B、税收支出 C、财政收入 D、财政收支 3、( )有可能成为财政收入的源泉。 A、C B、V C、m D、V,C 财政收入的数量界限即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该界限的确定具有( ) A、主观性 B、重要性 C、客观性 D、现实性 5、( )的职能是指借助合适的财政政策克服高的失业率和通胀。 A、监督 B、收入分配 C、聚财 D、稳定经济 6、1953年的所得税是指( ) 国营企业所得税 B、私营企业所得税 C、个人所得税 D、以上均不正确 7、国家通过法律程序规定的税种称为( ) A、正税 B、附加 C、税法 D、税制 8、征税活动的各种规定即( ) A、税制 B、准则 C、税法 D、条例 9、现行营业税征税范围主要局限于( ) A、工业 B商业 C、第三产业 D、农业 10、免税法可分为全额免税和( )免税。 A、部分 B、超额 C、累进 D、绝对 11、( )抵免适合于跨国子母公司或控股公司之间的税收抵免。 A、直接 B、间接 C、抵税 D、特别 12、关税是对( )我国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税。 A、进入 B、出口 C、进出 D、流入 13、社会集团购买力属于( )

A、建设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我国特有的经济范畴 14、以下哪面不是消费性支出( )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国防 15、财政支出的首要目标是( ) A、经济增长 B、物价稳定 C、公平分配 D、国际收支平衡 16、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是( )的比例关系。 A、积累与消费 B、农轻重 C、基建与更改 D、工业与农业 17、我国财政最大和最主要的支出类别是( )支出。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建设性 18、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方式是( ) A、基本建设 B、更新改造 C、住宅建设 D、基础设施 19、非转移性支出是指( ) A、社会保障 B、补贴 C、国债利息 D、行政管理 20、我国转移性支出中,过去比重很小,现在开始上升,将来会进一步上升的是( ) A(社会保障 B、资本转移 C、财政补贴 D、债务利息 21、我国经常性预算收入主要是指( ) A、各项税收 B、利润 C、收费 D、债务 22、国家基本的财政计划称为( ) A、经济计划 B、国家预算 C、收支方案 D、国家扶算 23、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是( ) A、税收 B、利润 C、国债 D、财政贷款 24、《预算法》规定,从( )年起国债不再作为财政收入,而是作为弥补赤字的手段。 A、1979 B、1992 C、1994 D、1995 25、预算外资金是( )的组成部分。 A、预算同资金 B、财政资金 C、银行资金 D、国债

《财政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与答案

《财政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闭卷时间120分钟) 年级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从所给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 最佳选项并填在括号内)。 1. 主张市场是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操纵经济的运行,任何对它的干预都是不可取的经济学家是()。 A.凯恩斯 B.亚当·斯密 C.弗里德曼 D.马克思 2. 在财政的职能中,属于公平职能的是()。 A.资源配置 B.监督职能 C.促进经济稳定与发展 D.收入分配职能 3.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 A. 混合物品 B. 固定资产 C. 消费品 D. 准私人物品 4. 购买性支出意味着政府的资金()。 A.脱离了政府的控制 B.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交换

C.可用于购买商品 D.只用于购买劳务 5. 下面哪一项不是公共需要的特征?() A.共同的需要 B.具有排斥性 C.具有竞争性 D.既具有正的外部效应,也具有负的外部效应 6. 瓦格纳法则可以表述为() A.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也相应增加。 B.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收入也相应增加。 C.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 D.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 7. 基尼系数为()时,说明社会分配绝对不公平。 A.1 B. 0.3-0.4 C. 0.2-0.3 D. 0 8. 拉弗曲线属于()。 A.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B.货币主义学派 C.理性预期学派 D.供给学派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

邓子基《财政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14章 税收制度)【圣才出品】

第14章税收制度 一、概念题 1.分级分税预算体制 答:分级分税预算体制是实行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预算体制,主要包括以下五点内容:(1)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2)在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范围的前提下,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各级财政范围;(3)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4)实行预算调节制度;(5)适应各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历史传统而长期形成,体制整体相对稳定。它的主要特征在于规范化和法制化,长期相对稳定以及名符其实的一级预算主体。 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分税制是按照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合理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根据事权和财权相结合的原则,按照税种统一划分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分设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管;科学核定地方收支数额,逐步实行分级预算管理体制,硬化各级预算约束,有利于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增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2.税收中性 答: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如果政府课税改变市场活动中以获取最大效用为目的的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或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生产者的生产行为,就会改变私人部门原来的(税前)资源配置状况。这些改变效果即税收的非中性。税收的经济效率通常与税收中性有关。

3.税收转嫁 答: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在广义上,税负转嫁包括税收负担转移和最终归宿两个部分。税负转嫁与价格的升降直接相关,是税收负担在各经济主体之间的重新分配,也是纳税人维护和增加自身利益的自主行为。 税负转嫁包括下面五种类型:(1)前转,又称“顺转”或“向前转嫁”。这是指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通过提高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向前转移给商品或生产要素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这是最典型的税负转嫁形式。(2)后转,又称“逆转”或“向后转嫁”。这是指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以压低购进价格等方式向后转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负担。(3)散转,又称“复转”或“混转”。即纳税人将税负既向前转,又向后转。这是双渠道的转嫁。(4)消转,又称“消化税收”。即纳税人对其所纳税款,既不前转也不后转,而是内部消化,使纳税后的利润水平不比纳税前低,从而使税负在生产增长中消失。这是一种积极的税负转嫁方式。(5)税收资本化,又称“资本还原”。这是后转的一种特殊方式。一般指生产要素购买者将购买生产要素的应纳税款预先通过压价扣除,实际是将税负转给了生产要素的出售者,从而使自己的资本具有更高的创利能力。 二、选择题 1.社会保险税的课征范围包括()。 A.资本利得 B.股息所得 C.自营人员的事业纯收益额 D.利息收入

《财政学》试题库及答案

《财政学》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选择题 1、财政从本质上看是属于()范畴。 A. 生产 B. 分配 C.交换 D.消费 2、在封建社会,财政分配以()形式为主。 A. 力役 B.实物 C.价值 D.劳动 3. 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 A. (C ) B. (C+V) C. (V+M) D.(M ) 4、财政分配的基本特征是()。 A. 惩罚性和无偿性 B.惩罚性和补偿性 C.强制性和无偿性 D.强制性和补偿性 5、财政起源于财政产生相比较,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A. 财政起源比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长 B. 财政起源比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短 C. 财政起源与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一样长 D. 两者的比较视具体情况而定 6、()是现代干预主义的鼻祖。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阿道夫·瓦格纳 D.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7、把政治家描绘成一个“政治企业家”的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米尔顿·弗里德曼 B.詹姆斯·M ·布坎南 C.约瑟夫·E ·斯蒂格里茨 D. . 阿道夫·瓦格纳 8、说明财政运行在历史、现在及未来的一个区间的发展取食的研究方法属于()。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静态分析 D.动态研究 9、实证分析也称()。 A.主观分析 B.客观分析 C.理论分析 D.经验分析 10、财政分配的目的是()。 A.政府为了生财 B.政府为了聚财 C.政府为了维护统治 D.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 1.B 2.B 3.D 4.C 5.A 6.C 7.B 8.D 9.B 10.D 第二章经济形态与政府 一、选择题 1、下面哪一个不是自然经济的特征。 A. 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B. 自然经济是保守型经济。 C. 自然经济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 D. 自然经济是开放型经济。 2、()是封建社会的基础。 A. 自然经济 B. 商品经济 C. 市场经济 D. 计划经济 3、下面哪一个不是计划经济的特征。 A. 国有制占主导地位 B. 经济决策权的部分集中 C. 生产单位从属于行政等级制度 D. 国家通过至上而下的命令协调经济活动

全国2013年7月自考《财政学》试题和答案00060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财政学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060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不论何人消费该种物品都不会导致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这种物品是指(A)1-48 A.公共物品B.公有物品 C.私人物品D.私有物品 2.以下属于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是(D)1-56 A.征收个人所得税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C.消除外部性D.控制货币供应量 3.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来看,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是(D)2-65 A.无规律波动B.逐渐缩小 C.基本不变D.不断膨胀 4.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财政支出结构反映出政府财政履行下列哪种职能较强?(B)2-63 A.收入分配B.资源配置 C.行政管理D.公共福利 5.下列表述中不正确 ...的是(B)2-76 A.财政支出的社会效益难以用货币度量 B.实现良好的经济目的是财政分配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C.宏观效益具有主导决定作用 D.考察财政支出效益时,要直接效益、间接效益兼顾 6.财政支出的成本一效益分析法不适用 ...的情况是(D)2-75 A.经济性的效益B.可以用货币测量的财政支出项目

邓子基《财政学》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邓子基《财政学》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概念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社会福利制度 答:社会福利制度是指由国家和社会为法律或政策范围内的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的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与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具体讲:(1)社会福利制度一般是为调节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和矛盾而建立的;(2)社会福利制度为法律或政策范围内的所有公民普遍提供资金和服务,常常不带任何前提,以“普遍性”为原则;(3)社会福利制度是较高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除了保障服务对象一定的生活水平之外,还着意在既定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尽力提高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4)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福利制度更偏重于提供福利设施和福利服务,因为这恰恰弥补了其他偏重资金保障的社会保障形式的不足,从而能更好地发挥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2.延期纳税 答:延期纳税亦称“税负延迟缴纳”,系允许纳税人对那些合乎规定的税收,延迟缴纳或分期缴纳其应负担的税额。这种方式一般可适用于各种税,且通常都应用于税额较大的税收上。在施以这种办法的场合,因可延期纳税,纳税人等于得到一笔无息贷款,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纳税人解除财务上的困难。采取这种办法,政府的负担也较轻微,因为政府只是延后收款而已,充其量只是损失一点利息。

3.有条件非配套性转移支付 答:有条件非配套性转移支付是指中央对地方政府实行有条件非配套性转移支付时,指定该笔资金用途,但不要求地方政府出配套资金。例如,中央政府在某时期对地方补助1.5亿元,规定该资金只能用于教育项目。有条件非配套性转移支付最适合于补助那些中央政府认为十分重要,而地方政府由于只考虑地方局部利益却不十分重视的经济活动。 4.现收现付制 答:现收现付制是指政府用每年收缴的投保资金支付当年应付的社会保障费用。其优点是比较灵活,可以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缺点是现收现付制只能适应于人口数量较为稳定的国家,人口数量变化较大将引起“跨代分配不公平”,导致人数较少的就业群体负担较多人群的社会保障,在人口加速老龄化的国家,现收现付制还有可能出现无法维持的危机。 5.完全基金制 答:完全基金制是指受保人接受的社会保障补助来源于他本人、他的单位和国家在以前年份的积累。其优点在于一般对积累基金有明确的规定,能保证受保人在将来可以取得稳定的收入;缺点是当外部经济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时,即基金制筹集的资金不能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可能造成正向或反向的收入缺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