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花的颜色共有4197种,扬州马可波罗花世界独揽近千种!(已删减)

花的颜色共有4197种,扬州马可波罗花世界独揽近千种!(已删减)

花的颜色共有4197种,扬州马可波罗花世界独揽近千种!(已删减)
花的颜色共有4197种,扬州马可波罗花世界独揽近千种!(已删减)

花的颜色共有4197种,扬州马可波罗花世界独揽近千种!

有人做过统计,走遍整个地球,你能看到4197种花色。而,能将1000种花色搜罗到一个地方绝非易事!即将于4月16日盛大开园的扬州马可波罗花世界乐园变不可能为可能,将全球奇花异卉栽种到一起,园内花卉品种超600种,花色达近千种!

满园春色遮不住只缘身在花世界

为了把最美的扬州展现给大家,工作人员正在加班加点将花世界装扮一新,等待第一批赏花人的到来!马可波罗花世界乐园是一座繁花浪漫童话岛,乐园里的奇花异卉及姹紫嫣红的花色,你愿意先睹为快吗?

花中寿星——宿根

宿根指个体寿命超过两年,可持续生长,多次开花、结果,且地下根系或地下茎形态正常,不发生变态的一类多年生草本花卉。园内宿根品种高达120种,为大家展现着花开不败的美丽。

少女心——珊瑚铃

珊瑚铃又名矾根,颜色缤纷、阔心形,是花中永远的少女。园内有42种不同的矾根,相信你们一眼就能找到!

古典美人——玉簪花

仙女头上一根簪,变成人间一朵花。玉簪花是白色的,没开的时候形状很像“簪子”,开了后变成喇叭形。玉簪花于傍晚绽放,还会散发阵阵幽香。花世界拥有25种玉簪花,欢迎来园赏“古典美人”。

来自天上的星宿——朱顶红

朱顶红颜色十分艳丽,形状好似一颗闪闪发亮的星星。工作人员从巴西及海南省搜罗了14种朱顶红栽种到花世界里。

玲珑小不点——八仙花

淡淡的紫、艳艳的粉、幽幽的绿这些都是八仙花的颜色。它们虽然娇小玲珑,却也团结,花团锦簇呈球形。有32种八仙花在花世界绽放它们精致的美丽!

网红——多肉

多肉近几年红得发紫,多肉控亲切地叫它们“肉肉”,在网上随处可见晒多肉。花世界精心挑选了30种珍稀多肉品种,就等有心的你发现啦!

紫色系精灵——大花葱

虽然名字朴实,大花葱的颜值可不低哦!大多是罗曼蒂克的紫色系,又圆圆的很是娇小可爱。想必很多少女会喜欢。花世界准备了3种大花葱,给大家带来不同的惊喜。

是不是已经看花了眼?别急,还有呢!

大丽花,多少吃货把它看成了涮羊肉?

紫叶碧桃,略带高冷的绝美花朵

菊花桃,桃花中的珍贵品种

帚桃,整株的帚桃远远看来就像一把大扫帚

大花萱草,四季常青

这些花朵,你都可以在马可波罗花世界乐园看到。万紫千红竞芳菲,谁是花之女王?就由赏花人们来花世界定夺吧!

马可波罗花世界乐园游玩攻略

花世界不仅有花,还有美食和游乐场!占地800亩的广阔花世界该怎么游玩呢?

你可以先在马可波罗大街(马可波罗5D剧场、魔法芳香体验馆、童话花房、环球美食广场、小小意大利、花满楼)驻足玩赏。接着跟随执剑少年马可波罗的脚步,从梦幻欧洲(威尼斯花园、地中海花园、奇妙小镇游乐场、格拉斯花田、面具迷宫)扬帆起航,途径魔法中东(海底花园、波斯花园、精灵花园、神秘丛林游乐场、嘟嘟鱼),最后到达美丽的天国东方(东方花园、奇迹花毯、萌宠动物园、爱情玫瑰园)!

(注:括号内为各板块推荐景点)

在花世界庆典广场,你能看到令人捧腹大笑的小丑巡游、极其震撼的法国红磨坊开场秀《ANTER》、热情洋溢的草裙舞《HULA》、纳斯维加斯桑巴《CARNIVAL SAMB》。

在萌宠动物园,会有“晒幸福”及“人人都是花仙子”活动,欢迎来现场互动,分享幸福、晒颜值!

在奇迹花毯及梦幻塔还有阿潘达太极熊猫及小熊猫静态展,憨态可掬的小熊猫等你来和它合影哦!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 年级:高二编写:黄朝辉审定:高二语文备课组日期:2013-11.25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生平及其作品的风格特点。 2. 赏析本诗的情、景、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3. 提高联想和想象能力,通过意象,进入诗歌意境。 二、过程与方法 1.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 2.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通过联想和想象再造诗境,找出景语推测作者抒发的感情,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3. 鉴赏评价(赏析诗歌的语言和艺术手法,学会感悟诗歌画面之美,及其所表达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走进诗歌塑造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2. 培养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感悟人生的真谛。 一、激趣导入 有这样一首诗,它是一曲思乡的歌,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有这样一首诗,它是那壶醉人的酒,浸湿了多少断肠人的眼;有这样一首诗,穿越创世清光寥远的长河,流淌在行客孤独的心田。《春江花月夜》就是这样一首诗,今天我们一起来倾听来自初唐的这曲千古绝唱。 二、作者简介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 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另一首诗是《代答闺梦还》。 《春江花月夜》属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创制者是谁,说法不一。或说“未详所起”;或说陈后主所作;或说隋炀帝所作。今据郭茂倩《乐府诗集》所录,除张若虚这一首外,尚有隋炀帝二首,诸葛颖一首,张子容二首,温庭筠一首。它们或显得格局狭小,或显得脂粉气过浓,远不及张若虚此篇。 三、解题明意 《春江花月夜》这一旧题,到了张若虚手里,突发异彩,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而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唐代政治历史和社会文化环境 1 、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唐代文学的繁荣2 、漫游、入幕、读书山林之风、贬谪与唐文学3 、佛、道二家对唐文学的影响一、作者简介张若虚是初唐后期诗人。扬州人,曾经做过兖州兵曹。玄宗开元初年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二、作者作品张若虚的诗留传至今的,只有《代答闺梦还》和《春江花月夜》。代答闺梦还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试衫着暖气,开镜觅春晖。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三、本文创作背景《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张若虚的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却是最有名的。目前具体的创作背景已不可考。四、课文讲解1. 段落内容这首诗从月生写到月落,把客观的实境与诗中人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惝恍,气氛很朦胧全诗三十六句,四句一转韵,共九韵,每韵构成一个小的段落。(1)点题,写春、江、月的景致。(2)由江写到花,由花又回到月,用其他景物来衬托月光的皎洁。(3)对江、月、人的思考。(4)对人生易老的感慨。(5)思妇的期待。(6)(7)(8)专写思妇的相思之情。(9)对离别、相聚的感慨。2. 艺术特点(1 )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表现游子思妇的离愁。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到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良辰美景更衬出离愁之苦;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2 )写景面点结合,意境美妙。《春江花月夜》,题目共五个字,代表五种事物。全诗便扣紧这五个字来写,但又有重点,这就是“月”。春、江、花、夜,都围绕着月作陪衬。(3 )从多个角度描写景物。这首诗对景物的描写,采取多变的角度,敷以斑斓的色彩,很能引人入胜。同是月光,就有初生于海上的月光,有花林上似霰的月光,有沙汀上不易察觉的月光,有妆镜台上的月光,有捣衣砧上的月光,有斜月,有落月,多么富于变化!诗中景物的色彩虽然统一在皎洁光亮上,但是因为衬托着海潮、芳甸、花林、白云、青枫、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也在统一之中出现了变化,取得班斓多彩的效果。五、练习题1. 选择题(1 )张若虚现存的诗歌作品共有( ) 。A .1 篇B .2 篇C .3 篇D .4 篇(2 )《春江花月夜》最早是由( ) 创作的。A .陈后主B .隋炀帝C .张若虚D .卢照邻(3 )《春江花月夜》重点描写的是( )。A .江B .花 C .月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原文、译文、评析及作者简介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原文、译文、评析及作者简介 《春江花月夜》 作者:[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⑴滟滟:波光闪动的光彩。 ⑵芳甸:遍生花草的原野。 ⑶霰:雪珠。 ⑷流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⑸汀:水中的空地。 ⑹纤尘:微细的灰尘。 ⑺月轮:指月亮,因月圆时象车轮,故称月轮。 ⑻穷已:穷尽。 ⑼但见:只见、仅见。 ⑽悠悠:渺茫、深远。 ⑾青枫浦:地名,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⑿扁舟:孤舟。 ⒀月徘徊:指月光移动。 ⒁妆镜台:梳妆台。 ⒂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⒃捣衣砧:捣衣石、捶布石。 ⒄相闻:互通音信。 ⒅逐:跟从。月华:月光。

⒆文:同纹。 ⒇无限路:言离人相去很远。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什么地方的春江没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 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感觉不到它的飞翔,它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照耀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美好的闺房中的门帘卷不去月光,在捣衣石上拂去月光但它又来了。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送信的天鹅能够飞翔很远但不能随月光飞到您身边,送信的鱼龙潜游很远但不能游到您身边,只能在水面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在悠闲的水潭上,可怜春天过了一半还不能回家。 江水流走春光,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月亮晚晚落下,如今又西斜。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赏析一、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而闻名。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

春江花月夜

2016级语文基础教案 《春江花月夜》 主备:胡显凤 一、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生平及其作品的风格特点 2.走进诗歌塑造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3.赏析本诗的情、景、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4.培养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感悟人生的真谛 二、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三、教学难点: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四、方法指导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 2诵读涵咏(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者抒发的情感) 3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通过联想和想象再造诗境,找出景语推测作者抒发的感情,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4鉴赏评价(赏析诗歌的语言和艺术手法,评价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五、预习导引 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人,诗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以吴越文士扬名京都。开元初与、、号称。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情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新自然的感觉,后人评价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用《西洲》格调“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闻一多先生誉之为。 背景再现 《春江花月夜》由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最早收载,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吴声歌”。其曲调,相传为陈后主所创,内容是写艳情的“宫体”诗,隋及唐初才逐渐改变为写景诗,但仍为五言短篇,张若虚首次将这一旧题改造成七言歌行。在内容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超越了以前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注入新的含义。在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中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加入了游子思妇月下的思念之情。全诗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汇成一种情、景、理交融的幽美意境。 2字音辨识 滟.滟()芳甸.( )似霰.()汀.上()纤.尘()纤.夫()皎.皎()浦.上()扁.舟() 扁.担()徘徊 ..()() ..()()砧.上()碣.石()潇湘 3词语释义 滟滟芳甸霰穷已但见扁舟离人青枫浦上不胜愁可怜徘徊无限路 4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5根据诗意,划分本诗的层次(提示:本诗可以分为三层)

《春江花月夜》简介

[键入文字] 《春江花月夜》简介 《春江花月夜》,是一支典雅优美的抒情乐曲。它宛如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画卷,展示了在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地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娇容美貌,尽情地赞美了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给人们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 《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琵琶大曲,名为《夕阳箫鼓》,又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等。1895 年,琵琶演奏家李芳园把它放在《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1925 年前后,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和郑觐文首次将它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并借用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这个诗句主题,改名为《春江花月夜》。解放后,我国音乐工作者罗忠镕、吴祖强、黎海英等,多次对它进行改编和整理,使得这首乐曲更臻完善,深受国内外听众的热烈欢迎。 1956 年,上海民族乐团访问联邦德国时,演奏了《春江花月夜》,一曲奏毕,掌声雷动。演员们接连谢了四次幕,但观众们仍不罢休。他们以德国最热烈的欢迎方式长时间敲打着椅子来表达他们对中国优美的传统音乐的喜爱。 《春江花月夜》全曲连同尾声共分十段。人们遵循中国古典标题音乐的传统。前面九段都加了一个富于诗意的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欵乃归舟,使这首古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夺目的明珠。 《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意境优美,乐曲结构严密。它的主题旋律尽管有多种变化,新的因素层出不穷,然而在每一段的结尾处大多采用了同一乐句出现,听起来十分和谐。在民间音乐中,这种手法也叫换头合尾,它从各个不同角度揭示乐曲的意境,深化音乐表现的内容。 《春江花月夜》,这首用优美的旋律勾勒出来的山水音画,是那样地令人心醉。这首 1

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

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 一、教材分析: 民族管弦曲〈〈春江花月夜〉〉力图从音乐的角度来刻画一幅美丽动人的月夜江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曲的旋律流畅婉转,格调古朴典雅、生动秀美,充分地利用各种音乐手段,形象地描绘祖国春天月夜和江边水乡夜色的美景,贴切地表现出标题“春江花月夜”的新意。这首乐曲的生动音乐语言,激发着人们丰富的联想。因此,它远远地超过了用诗歌语言所表现的意境。 〈〈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明清时期古曲,曾用过〈〈夕阳萧鼓〉〉、〈〈浔阳琵琶〉〉、〈〈浔阳夜月〉〉等名曲,这首作品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给人们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 〈〈春江花月夜〉〉是由引子、主题乐段、主题的多次变奏及尾声构成的。这首具有中国特色的变奏曲,每个乐段前面都有一个小标题。分别为: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桡鸣远濑、欹乃归舟、尾声。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使学生了解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和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2.了解一些中国传统音乐“换头合尾”的结构特点。 3.背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特点:换头合尾。 2.能否感受“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意境。 教具:音响、VCD、碟片、钢琴等。 四、教学过程: 1.播放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欢乐颂〉〉和中国古曲〈〈十面埋伏〉〉。老师请同学们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知道老师刚才播放的乐曲的曲名吗? 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准确。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它有着丰富的艺术创造和健康的审美观念,特别强调艺术作品的文与质的和谐,情和理的统一。它的文学精髓不仅渗透在诗、词、散文和字中间,同样也渗透在我国的古典音乐中。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民族管弦乐队演奏的古曲〈〈春江花月夜〉〉,看看同学们能从中感悟到一些什么?

音乐《春江花月夜》教案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我国标题性器乐曲自身的美及内在的情感表达,感受乐曲优美、迷人的意境,体味乐曲幽远、和谐、含蓄、宁静的东方古典美。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内涵和民族乐器的表现力,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2.通过以音乐为主线,对同名诗歌、绘画、舞蹈的欣赏,构建起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联系与互通,了解它们各自独特的风情和共同的神韵,加深对包容于音乐中的广阔文化内涵的体验。 3.了解我国传统音乐的创作手法“鱼咬尾”及“换头合尾”的曲调处理变奏手法。 教学重点:了解民族器乐曲“换头合尾”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民族调式的风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简介《春江花月夜》 这是一首中国古典乐曲, 原是一首琵琶曲,名《夕阳箫鼓》,后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乐曲以优美流畅的旋律,巧妙细腻的器乐组合,形象地描绘了“夕阳”、“渔舟”、“暮鼓”、“花影”等春江迷人的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全曲有十部分组成:引子与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台、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欸乃归舟、尾声。

二、聆听乐曲 1. 听乐曲引子请学生思考: 乐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能听出哪些乐器在演奏?引出课题《春江花月夜》。 2.琵琶:弹拨乐器,木制,原称“批把”,由演奏方式而得名。公元四世纪由西域传入内地,在乐队中应用相当广泛。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感受。 3.学生随音乐学唱全曲的主要旋律谱例:江楼钟鼓 (1)聆听感受全曲的主要旋律。 结构特点一:鱼咬尾 提示学生注意前乐曲结尾的音与后句开头的音是相同的,乐句间连锁传递,环环相扣,使得旋律流畅,格调平和委婉。自然引出我国传统音乐创作中的常用手法“鱼咬尾”。

编钟曲《春江花月夜》简介

编钟曲《春江花月夜》简介 古曲《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民族器乐曲,是我国音乐宝库中的瑰宝。它籍以山水之巍峨洋溢,花木之幽芳荣华,水光云影奇诡变幻,这一情状皆可宣之于乐,以传其神,而合其志精湛音乐诗画,深刻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广阔胸襟和刚直不阿的高尚情操。音质朴柔美,细腻流丽,形象真切生动,表现了江南水乡月夜的迷人景色和泛舟人的怡然自得、恬静闲适的心情。《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著名的琵琶独奏曲,原名叫《夕阳箫鼓》,见于已故琵琶演奏家吴婉卿1875年的手抄本。至1895 年平湖派琵琶演奏家李芳国收入所编《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工尺谱本)中,更名为《浔阳琵琶》,这时乐曲已发展为十段,由李芳园分段标以“夕阳箫鼓、花蕊布迥风,关山临却月、临山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干寻、箫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等十个词藻华丽的小标题。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和郑觐文根据汪昱庭的传谱《浔阳夜月》为蓝本改编成丝竹合奏曲,并借用古乐府诗题改名为《春江花月夜》。改编后也有十个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舟唱晚、洄澜拍岸、棹鸣远濑、唉乃归舟、尾声。这时乐曲意境已不再是“春江花朝秋月夜”的秋意晚江、离愁别绪。它剔除了《琵琶行》中的沦落人飘零天涯的落寞与失意,而将曲意专注在“春、江、花、月、夜”这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上,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之境。改编以后乐曲有很多种版本,但大同小异,是同一乐曲衍生而来。以后又有人将曲名改为《浔阳月夜》、《浔阳曲》。 乐曲以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琵琶行》的诗意“寻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芦花秋瑟瑟”相联系而成曲的。虽然标题与《琵琶行》中诗句:“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洒还独倾”相似。但乐曲情趣已超脱“枫叶芦花秋瑟瑟”的秋意晚江别,而强调了“春江花月夜”的春意江夜美。《春江花月夜》的旋律大多较为典雅、轻快、细腻、流畅,并具有绵延起伏和级进等特点。江楼钟鼓第一段,以古筝模拟钟鼓声开场。乐曲中表现的是江楼暮鼓,鼓声醇和而温馨,古筝模拟鼓声表现出了江南暮色的柔和之美。随后用箫和古筝合奏,如江上轻波,吟唱出主题旋律,优美而流畅的旋律展现出一幅暮色江南,夕阳晚照,箫筝和鸣的安详景色。随后,乐队齐奏优美如歌,委婉平静,古筝和笙的微微奏鸣,协和完美的表现出了江南暮色的平静。月上东山第二段,加入编钟,民乐齐奏主题旋律上移,通过上升的旋律,描绘出了夕阳西下,一轮明月从东山升起的情景,展现了

春江花月夜

示范课《春江花月夜》音乐教案 桂林十九中韦燕萍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熟悉乐曲主题,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春江花月夜》,并能体会乐曲优美的意境。 (二)能力发展目标:让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引导他们在欣赏中听、唱、思、议、记、看,全方位开拓思维空间,启发学生通过音乐欣赏进行文学艺术创作,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地发展,达到艺术熏陶的目的。 (三)情感培养目标:通过对中国古代名曲的欣赏,了解我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悠久传统,培养热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感情,从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增进民族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懂得继承祖国悠久文化、弘扬优秀音乐文化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第一课时,通过音乐欣赏进行文学艺术的创作,唤起学生潜在的创造想象力。第二课时,初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换头合尾”变奏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平台CAI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听音乐走进教室,课前展示课件封面,播放《春江花月夜》背景音乐。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歌曲《同一首歌》。 2、直接导入:今天,老师将要带大家一同走近中国古典音乐。 二、新课教学 师:首先,向大家推荐一首用中国民族乐器演奏的非常著名的古典乐曲《春江花月夜》。

(一)初听《春江花月夜》。 1、问题:你听出了哪些民族乐器?琵琶、箫、二胡、扬琴、锣、笛子、 木鱼等。 2、教师小结: (1)在乐曲中多次出现了琵琶、洞箫、古筝、二胡等中国民族乐器。 (2)复习并展示四种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族乐器的相关资料。 3、简介乐曲:这是一首典雅优美抒情的民族管弦乐曲。它宛如一幅美丽 的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地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给人们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这首乐曲以动人的旋律,巧妙的构思与手法,使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是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珍品,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崇高声誉,曾多次在西方国家进行演奏,受到极大欢迎,被誉为“可 以和世界上一流的室内乐团媲美”的优秀曲目。下节课我们再用一节课的时间仔细去欣赏这首经典乐曲。 (二)学习歌曲《春江花月夜》 今天,先让我们来唱一唱这首以张若虚的同名长诗为唱词的歌曲《春江花月夜》.,熟悉一下音乐的旋律,感受一下这首诗情画意的经典乐曲。 1、词作者简介 张若虚(约660-约720),初唐后期著名诗人,扬州人,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让世人为之倾倒,诗人张若虚也因此名垂后世。这首《春江花月夜》可谓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 峰”,享有“孤篇压全唐”的美誉。 2、朗读诗句,感受词大意。(边读边欣赏对应的图片,理解诗词大意)3、聆听歌曲。 4、教师伴奏,学生跟唱。 三、欣赏古典舞《春江花月夜》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月亮一直是中国文人喜欢吟咏的景物,但是能够把月亮写得娟娟柔情、善解人意的恐怕只有张若虚了,张若虚的这首融

春江花月夜分析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知识回顾【知识回顾】 1、民族乐器的分类有哪些? 2、民族乐器的演奏形式有哪些? 二胡琵琶 【知识应用】 提问: 这是什么乐器?它们属于乐器的哪一类? 提出问题,巩 固所学知识 展示图片,提 出相关问题, 为今天将要 学到的内容 打下基础。 思考教师提 出的问题, 各小组抢 答,巩固前 面所学知 识。 师生共 同讨论, 为今天 新知识 的学习 做铺垫。 新课导入【导入新课】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 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是唐朝 诗人张若虚写的《春江花月夜》的开头几句。 这首诗以其优美流畅的诗句,辽阔神奇的意境 和悠远婉转的情思而为后人赞不绝口。在浩如 烟海的音乐作品中,也有一首以“春江花月夜” 为题的乐曲,它以其优美流畅的旋律塑造了鲜 明而生动的音乐形象,展现出一幅幅妩媚诱人 引用古人诗 句,导出课题

讲授新课知识二新授知识二: 春江花月夜的构成 乐曲构成: 1、江楼钟鼓(引子及主题呈示) 音乐描写了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 优美景色。 思考: 1、乐曲由哪些乐器演奏?分别描绘了什么 情景? 2、请找出乐曲的主题部分。 参考答案:这是整首乐曲的基础,首先由 琵琶清脆的弹挑音模拟鼓声,由慢渐快,箫和古 筝奏出轻巧的波音,刻画了夕阳映江面,微风拂 涟漪的动人景象。然后,乐队合奏出令人赞叹 的主题,揭开整首乐曲的序幕。 且播放音乐, 提出问题 播放音乐,并 且提出问题 再次播放音 乐,展示乐谱 音乐,思考 问题 思考问题, 总结答案 欣赏音乐, 唱一唱乐谱 音乐欣 赏与图 片展示 引入课春 江 花 月 夜 引子与主题 六次变奏 尾声 江楼钟鼓 月上东山 花影层台 水深云际 渔歌唱晚 洄澜拍岸 欸乃归舟 尾声

春江花月夜

目的要求:通过本文了解《春江花月夜》的语言特色及艺术价值。 教学重点: 要点: 1. 了解本诗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分析本诗的层次与外在线索。 3. 弄清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特点。 4. 领会本诗比喻、拟人、双关、暗示等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本诗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 课时:1学时 教授班级 时间 课后分析: 导入:有一个人一生只留下两首诗,就靠其中的一首后人称为“孤篇横绝“。稳占了诗林大家之位,这个人就是唐代的张若虚,而这首诗被诗人闻一多称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孤篇压全唐。这就是我们本课所要介绍的《春江花月夜》 一、作者简介 张若虚,约生于660-720年间,扬州人.曾官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间(李显复辟用武则天年号705-706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同以吴越名士,驰名京都。 开元初(713-741年),又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二、解题: (一)陈后主首创 1.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47《清商曲辞?吴声歌曲》四《唐书?乐志》曰:“《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并陈后主所作。后主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常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 2.《隋书?乐志》曰:“陈后主于清乐中造《黄骊留》及《玉树后庭花》《金钗两鬓重》等曲,与幸臣等制其歌词,绮艳相高,极于轻荡,男女唱和,其音甚哀。 3.《五行志》曰:“祯明(587-589年)初,后主作新歌,辞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时人以为歌谶,此其不久兆也。” 陈后主《玉树后庭花》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惟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 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南朝陈后主生活奢侈,不问政事,且喜爱艳词。每日只在宫中与嫔妃近臣游宴,其有一妃子,名张丽华,发长七尺,其光可鉴,深受后主喜爱。他在后庭摆宴时,必唤上一些舞文弄墨的近臣,与张贵妃及宫女调情。然后让文臣作词,选其中特别艳丽的句子配曲,一组组分配给宫女,一轮轮地演唱。其中有“壁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更有一首《玉树后庭花》歌词中云:“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陈后主的好日子就象这玉树后庭花一样短暂,前后不足七年(公元582年至589)589年,隋兵进入建康(今南京),陈后主被俘,后病死于洛阳。《玉树后庭花》遂被称为“亡国之音”。后来就有了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二)宫体诗 《隋书?经籍志》: 简文之在东宫,亦好篇什。清辞巧制,止乎衽席之间;雕琢蔓藻,思极闺房之内。后生好事,递相仿习,朝野纷纷,号为“宫体”。 特点:(1)讲究声韵、格律 (2)风格秾艳、淫靡 (3)内容狭窄:多写艳情,呤风月 萧纲《咏内人昼眠》 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 攀钩落绮障(屏风),插捩lì(琵琶的拨子)举琵琶。 梦笑开娇靥ya, 眠鬟huán压落花。 簟diàn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簟diàn供坐卧铺垫用的苇席或竹席) 夫婿恒相伴, 莫误是倡家。 这是萧纲做太子的时候写给妻子的一首诗。这首诗描写一个青年女子睡态的美。为了不过分越轨,末二句特意点明:在一旁相伴的是其丈夫。 以本篇为例,拿传统的表现女性美的文学作品与宫体诗相比,可以看到以下区别:前者通常需要伴随一个或真实或仅作为虚饰的道德性主题,而宫体诗没有这样的主题,仅是单纯地描绘女性之美;前者多用比喻、象征的手法,以造成品赏心理上的距离,宫体诗则用切近的眼光和真实、细致的笔法来表现,得到不同的效果。由于儒家文学观特别强调文学的政治与道德功用,而且萧纲的特殊身份照理更负有维护传统道德的责任,所以宫体诗从唐代开始,一直受到严厉的批判。以今天的眼光客观地看待,应当承认单纯表现女性体貌之美,是文学中可以而且应该存在的内容。至于说“色情”成分,至少在梁代宫体诗中并不显著,无论比汉魏的辞赋还是南朝的民歌,都不见得更突出;萧纲这一首典型的宫体诗,恐怕也谈不上“色情”二字。其实,宫体诗真正的缺陷,主要在于它大抵是以男性的品赏眼光来描绘女性,而且缺乏民歌中那种率直、大胆、热烈的情感,显得柔靡无力。马积高、黄钧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说:“宫体诗虽然格调不高,但它的出现,作为诗歌发展史中的一环,也有其历史必然性和一定的意义。例如,它对人体美的集中描绘与表现,就拓展了审美对象的领域,对后代文学,特别是宋词有相当大的影响。又如,宫体诗人对美的细腻感受和精微表现,也是超越前人、启迪来者的。至于它继永明体之后,使格律、对偶等诗歌形式更趋圆熟,从而推进了由古体向近体的转变,那更是不可否认的。据统计:宫体诗中符合律诗格律的约占百分之四十左右,基本符合的就更多了。宫体诗对于后来律诗、特别是五律的形成,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教案 太湖高级中学语文戴延芳 一、教材依据(章节复印材料) 《春江花月夜》选自苏教版的选修教科书《唐诗宋词选读》第一专题“‘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唐诗宋词选读》是在1.25年必修基础上,针对对唐宋诗词有较高兴趣的学生开设的,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精选的唐宋不同时期重要诗词流派和诗人词人的代表作品,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发精神的陶冶设计思想:指导思想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指导思想: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等 一、教学目标: 赏析意象,把握情感,品味意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反复吟诵过程中,培养学生联想、想象的能力,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为立体生动的画面,从而把握诗人内在的情思。 难点:赏析诗歌景、情、理相融的手法,尤以哲理性的突破为重点。 三、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古今评说及作者简介 在我国的诗歌史上,有位诗人只留下了两首诗歌,他的《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而他也因这一首诗,被称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名垂后世。他就是曾以“文辞俊秀”而名显长安的张若虚。 张若虚(约660——720),扬州人,唐代诗人,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 《春江花月夜》乐府旧题,相传创自陈后主,原为宫体短制。但张若虚却完全突破宫体诗的樊篱,依题创作成了长篇歌行。 (二)听配乐课文朗读,跟读,自由朗读。在朗读中感受并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画面。 (三)研读诗歌 1、诗题《春江花月夜》共五字,代表了五种事物,请同学依次找出与此对应的诗句。 在此过程中解答学生疑问,初步解决字词句理解上的障碍。 2、问:这五种事物中,你认为作者重点写的是哪一个? 讨论明确: 全诗扣准五个字来写: “春”——春天是温馨的季节,着一“春”字,使一切都染上了春天的色彩。春江、春花、春月、春夜都充满了春的生机,春的温暖。 “江”——这是诗人独立之处,月夜粼粼的春江水,汩汩东流,引发诗人无尽的想象和联想。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朗读,理解诗歌的意境,再通过把握诗歌的意向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赏析,使学生了解《春江花月夜》的曲名来源、乐曲结构,掌握作品的表现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品味意境、赏析意象、把握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赏析诗歌的意境,通过意象分析,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教学方法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春江月夜的美景,初步把握作者的感情。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春江月夜幽美的情景和人世间游子思妇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3.情感把握。通过诗歌中意象和措辞的分析,深刻领悟作者的在诗中抒发的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及诗中体现的宇宙与人生的的哲理。 4.诗歌创作。诗歌教学不管是欣赏境界,还是鉴赏语言,其目的固然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但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素材准备 诗人的生平及诗歌,诗歌写作的背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课堂导入) 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文人墨客,在月之中或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或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或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或抒写他们了的哲理思考。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板书)课题 (讲授新课)一、作品简介 《春江花月夜》原为一首琵琶独奏曲,名为《夕阳箫鼓》,早在1875年前就有传抄本,至今已流传了128年。后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中的诗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改名为《浔阳琵琶》。20世纪20年代,上海的音乐社团“大同乐会”将它改编为一首民乐合奏曲,并根据乐曲诗情画意的内容,取名为《春江花月夜》。 作品分为十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有形象生动的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及尾声。 二、诗歌美读 可以说:“诗歌是文字的音乐”。它有铿锵有力的节奏,有内在的或高昂或低沉的韵律。让我们通过反复朗读吟诵诗歌那形象、生动、立体的语言,感受铿锵有力的节奏,聆听它内在的或高昂或低沉韵律,体会情景交融的意境。 1.学生自由诵读,结合诗歌注释解决疑难,整体感知诗歌。 2.教师范读,唤起学生的审美感知。 3.播放朗读磁带,学生跟读,体会情感。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学习目的: 1、掌握诗歌的写景特色 2、体会诗歌情、景、理水乳交融的意境 3、体会诗歌“哀而不伤”的感情基调。 4、了解诗歌的韵律特征。 重点: 1、情、景、理水乳交融的意境 2、诗歌“哀而不伤”的感情基调。 难点: 诗歌的韵律特征。 一、作家、作品简介 张若虚:初唐扬州(今属江苏)人。《全唐诗》仅录存其诗两首。《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二、概说 《春江花月夜》是初唐诗人张若虚的一首乐府旧题诗,虽说也沿循了前人写旧题乐府诗往往敷衍题目的常例,但其内容有所开拓,篇制大为扩展,格调境界也更为高远。此诗在文学史上素享盛名。 全诗以明月的初升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外线,以作者情感发展线索为内线,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表达了对宇宙无穷、人生短暂的思索和对游子思妇在明月今宵里天各一方的惋惜。全诗蕴涵着对生命的留恋、对青春的珍惜、对重逢的期盼和对爱情的渴望。, 三、提问:古诗词中与“月”有关的句子。 教师总结: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四、欣赏诗歌,了解大意 五、内容、结构分析 (一)段落层次:先提问,再由教师总结。 第一部分(开头至“汀上白沙看不见”)写景:春江花月夜的优美景色 第二部分(“江天一色无纤尘”至“但见长江送流水”)由写景转向观照人生,阐发哲理: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深沉感慨。 第三部分(“白云一片去悠悠”至结尾)抒情: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表达对爱情的向往和对重逢的美好期盼。 (二)内容分析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提起“春江花月夜”五个字,人们脑海中最先浮现的也许就是唐朝诗人张若虚的这首千古名诗《春江花月夜》。张氏凭着这一旷世佳作,成为古往今来唯一以一诗鸣天下并传百世佳名的诗人。他以灵动婉转的笔触和丰富奇特的联想,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江花月夜的优美奇艳的生动图卷。在这里,我要讲的就是与此诗相对应并同名的古曲《春江花月夜》。 新授: 1、《春江花月夜》名称由来 《春江花月夜》原本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夕阳萧鼓》,又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其乐谱早在1875年前即有传抄本,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上海的新式音乐社团“大同乐会”将它改编为一首民乐合奏曲,并且根据乐曲诗情画意的内容给它起名为《春江花月夜》。建国后,较流行的合奏谱由彭修文改编,从此这首乐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夺目的明珠。 2、作品简介 (1)结构特点 主题旋律特点:乐句一头一尾的音都是用同度音贯串起来,我们可以用一句民间的俗语来形容它叫“鱼咬尾”。(视唱主题旋律)

整个作品的结构特点:每段的结尾乐句相同,我们把传统音乐的这种典型结构特点叫“换头合尾”。(听三段音乐) (2)分段赏析 《春江花月夜》是一支典雅优美的民族管弦乐曲。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全曲一般分为十段,每一段都有一个小标题,分别是: 一、江楼钟鼓二、月上东山三、风回曲水四、花影层台 五、水深云际六、渔歌唱晚七、洄澜拍岸八、桡鸣远濑 九、欸乃归舟十、尾声。(自然这些标题仅是编者根据对乐曲内容的理解而设的,它们有助于人们欣赏音乐的联想,但不宜去寻求标题与音乐之间具体联系,所以有的乐谱只标明十个段落的划分,并不标小标题。) a、江楼钟鼓 开始由琵琶弹挑、轮指等手法由慢而快地模拟了阵阵低沉的鼓声,接着由箫和古筝奏出波音,则犹如远处钟声回响,水面碧波荡漾,把日落前江面恬静,醉人的意境描绘得那样细腻,接着引出主题旋律,由合奏奏出。 此主题形象刻画了江楼钟鼓齐鸣的情景拉开了《春江花月夜》景色的序幕。 b、月上东山(学生参与)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篇一: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阅读训练附答案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阅读训练】:一、1.这段诗歌共描述了哪几种景物?2.“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年年望相似”一段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这四句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这一诗段描写了哪几种人物形象?刻画了他们怎样的内心情感?二:1、体会《春江花月夜》深沉、寥廓、宁静、怅惘的艺术境界,并找出有关词句,具体说明2、《春江花月夜》,题目共五个字,代表五种事物。你认为作者重点写的是哪一个字?为什么?3、下面两句诗中,在流传的不同版本中出现了不同的用字,请结合你对诗中的情境和意象的理解,为它们选择最为妥帖的字,并说说理由。【参考答案】一、1.答案:春、江、花、月、夜五种景物。2.答:体现了诗人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的思索,对人类在宇宙间生存状态的思考:宇宙永恒,明月常在,而生命又何其短暂;而整个人类又是代代相传,无穷无尽,与明月共存于天地之间!感情哀而不伤,充盈着热烈、达观之气。3.答案:四句诗中“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文中又常用为离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4.答案:游子、思妇。羁旅之愁,相思之苦。二、1、(①景。诗人把游子与思妇之间的离愁放到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春江潮水”“海上明月”“芳甸”“花林”形成了寥廓、宁静的意境。 ②情。以良辰美景衬出游子与思妇之间的离愁之苦,“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怅惘;又以细节描绘“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表现一种愁苦。③感。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人生

春江花月夜打印版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此诗乃千古绝唱,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闻一多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全诗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姓名】张若虚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作品出处】《全唐诗》 作者简介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流传诗仅存两首:《春江花月夜》、《代答闺梦还》 原文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diàn),月照花林皆似霰(xiàn)。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