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据通讯和网络系统

数据通讯和网络系统

数据通讯和网络系统
数据通讯和网络系统

数据通讯和网络系统

现场总线是3C(计算机、通信、控制)技术的汇合,也是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箱现场设备的发展,或者说对现场设备的改造,并导致了新一代的控制系统体系结构FCS的出现。

串行数字通信实质上就是使用数字编码技术将信息在一根线路上发送、接受,从而节省了传送介质。所谓总线,就是信息可以像乘客一样在各个站点上下,以达到各自的目的地。

(1) RS232通信标准

它仅仅支持点对点的通信,距离也仅仅几十米(和波特率有关,目前也有配套的RS232长线驱动器,可使距离延长到1千米以上)。严格讲,它也并不是1对线。

RS232串行数字通信的两种接线方式:

:3线连接

优点:接线简单。

缺点:需要软件流控;速度低;不适合调制解调器控制。

:8线连接

优点:适合调制解调器控制;速度高;硬件流控。

缺点:接线复杂。

(2) RS485/RS422信号标准

它支持一点对多点的通信,距离长达1千米。由于采用对地对称的差动信号方式,因此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甚至目前很多现代的现场总线也直接采用它作为物理层标准。RS422是全双工通信,使用4根(2对)电缆。RS485是半双工通信,仅仅使用2根(1对)电缆。但RS485/422不支持总线供电(即给设备提供能源),在使用安全栅后也可以应用于防爆场合。

(3) MODBUS通信协议

MODBUS是MODICON公司提出的一项通信协议,分为MODBUS ASCII和RTU两种类型。其物理层可以使用RS232和RS485,后来又发展了给予以太网的MODBUS/TCP,行程MODBUS家族,被广泛应用于PLC/DCS系统的远程I/O和智能设备的连接。可以被成为古典的现场总线。MODBUS是主从式通信,设备将变量

(模拟量和开关量,输入和输出)分类存放在MODBUS的寄存器中,而设备和寄存器地址是通信双方是被信息的共同标识。

(4) HART通信协议

为了给智能现场仪表提供一个远程调校、诊断和管理的手段。ROSEMOUNT公司提出一个HART(HIGHWAY ADDRESSABLE REMOTE TRANSDUCER)通信协议,并将它转移给HART用户组(HUG),后改为HART通信基金会(HCF)。它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开放式系统互联(OSI)7层模型中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物理层采用了美国电信标准BELL-202的频移键控技术(FSK),其内容是:逻辑“1”=1200Hz正弦波;逻辑“0”=2200Hz正弦波;幅值±0.5mA(信号平均值为0,所以影响4-20mA电流信号);线路阻抗不小于250欧姆传输距离大于1600米。

HART协议应用层规定了最多255条应用,这些命令恩威三类:通用命令、普通命令和专用命令。协议包括一个“设备描述”技术(这项技术也被现场总线基金会FF标准所采用)。通过厂商提供设备的设备描述文件,用户可以读懂并使用那些专用命令,这有些类似计算机通过打印机的驱动程序来是被不同品牌的打印机一样。

HART协议的特点是和4-20mA模拟信号兼容,保持两线制供电和本质安全防爆传统。因此被仪表厂商惯犯接受,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但协议的速度较慢,且功能简单,不能满足复杂控制功能的需要,只能算作过渡的现场总线。

大数据处理详细设计

目录 目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引言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背景与目的..........................................................................................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专业术语及说明..................................................................................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参考资料.............................................................................................. 错误!未指定书签。 2. 设计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任务及目标..........................................................................................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需求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运行环境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3.系统详细需求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详细需求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4.总体设计方案.................................................................................................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系统总体结构......................................................................................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系统模块划分...................................................................................... 错误!未指定书签。 5.系统详细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系统结构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系统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6.信息编码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6.1代码结构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6.2代码命名规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7.维护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7.1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错误!未指定书签。 7.2系统及用户维护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7.3系统扩充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8.系统配置......................................................................................................... 错误!未指定书签。 8.1硬件配置.............................................................................................. 错误!未指定书签。 8.2软件配置.............................................................................................. 错误!未指定书签。 9.关键技术......................................................................................................... 错误!未指定书签。 9.1关键技术的一般说明.......................................................................... 错误!未指定书签。 9.2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案.......................................................................... 错误!未指定书签。 10. 测试............................................................................................................. 错误!未指定书签。 10.1测试方案............................................................................................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关于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具体分析

关于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具体分析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网络功能日渐丰富,人们获得信息的速度也 越来越快,使得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慢慢走近人们的生活,信息化生活已经成 为未来化发展的趋势,远程网络通讯已经跨部门、跨地区发展,网络通讯技术对我 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也将为我国信息的发展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本文将对 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原理及优势做一个简单的阐述,并提出实现计算机远 程网络通讯技术应用的必备条件。 关键词: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应用 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计算机技术、运输线路、通 讯装置四个部分,其主要功能有:数据编码、信号传输、综合存储、良好转接四 大功能。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具有数据量大,应用广泛、传输速度快等优势。不管是手机、多媒体、移动电视还是其他设备都是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在生 活中的实际运用,并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推动我国信息化产业及信息化建 设的大力发展。 一、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原理分析 简单的说,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原理是指通讯信息从一台计算机上输 到另外一台计算机上。也就是说,网络通讯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讯设备 对图形和文字等意识形态的资料进行采集、储存、处理和传输,从而达到信息资 源共享的技术。 1、传输方式 根据信息传输方向的不同,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分为双工通讯和半双工 通讯以及单工通讯三种类型。单工通讯方式的运输路线方向就只存在一个,比如,计算机终端向主计算机传输需要传达的信息。双工通讯方式可以展开两台计算机 同时传送,并相互进行传输的方式。但是,具有线路结构复杂,只能运用四线制 方法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不断研究发现,发现将当单工通讯方 式和双工通讯方式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通讯方式,即半双工通讯方式,不仅 可以解决计算机之间双向传输的需要,还可以将线路结构简化,从而实现计算机 之间的传输便捷快速化。 2、连接方式 远程网络通讯技术共有四种连接方式:多路复式、分支式、点到式、集线式。因为各种连接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及优势,应按照实际需要的具体情况予以选择。但是,这四种连接方式都具有一个基本原则,即“点到点”原则,都是以主计算机 为连接中心,并通过调制调节器为中间传输工具,从而起到传递信息的效果。但是,在同一段时间内,主计算机只能连接终端,如拨打电话,如果许多人同时拨打,则会出现服务器忙碌的情况,因此,各连接的计算机也会显示是服务器忙信息。 二、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特点及优势分析 1、提高通讯质量 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本质其实就是计算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信息的传递。因此,通讯是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基本功能。何为通讯,通讯是指一 个地方的信息传达到另一个地方。在古代,人们对远距离传输的方式多用声音以 及信号进行传递,比如锣鼓为号,狼烟为信,这样的通讯方式多利用于军事方面,多半是事先约定传输内容,然后不定时的发起传递。然而,这样的传输方式具有

大数据平台概要设计说明书

计算平台 概要设计说明书 作者:日期:2013-01-28批准:日期: 审核:日期: (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文件修改记录

目录 1.引言 ........................................................................................... 1.1编写目的................................................. 1.2术语与缩略词............................................. 1.3对象及范围............................................... 1.4参考资料................................................. 2.系统总体设计 ............................................................................. 2.1需求规定................................................. 2.1.1数据导入............................................ 2.1.2数据运算............................................ 2.1.3运算结果导出........................................ 2.1.4系统监控............................................ 2.1.5调度功能............................................ 2.1.6自动化安装部署与维护................................ 2.2运行环境................................................. 2.3基本设计思路和处理流程................................... 2.4系统结构................................................. 2.4.1大数据运算系统架构图................................ 2.4.2hadoop体系各组件之间关系图......................... 2.4.3计算平台系统功能图.................................. 2.4.4系统功能图逻辑说明.................................. 2.4.5计算平台业务流程图..................................

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运用 孙威

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运用孙威 发表时间:2019-07-30T09:27:52.3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孙威 [导读] 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进步以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计算机的远程网络通讯得到了了全新的发展空间,功能性强、系统安全性高属于这项技术的主要特点。 上海一诺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00 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进步以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计算机的远程网络通讯得到了了全新的发展空间,功能性强、系统安全性高属于这项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这项技术的应用也较为广泛,也给人们工作及生活带来非常多的便利。本文首先该项技术构成展开了分析,提出其实现条件以及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应用,以此促进各行各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远程网络 引言 目前,我国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通讯都得到了极大发展,为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带来强大技术支持。人们依靠相关技术的运用,使得工作效率变得更高,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其中,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增加了人机交互深度和水平,可以促进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及智能化发展,而人机交互的过程中衍生了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远程控制这一较为关键的技术。虽然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信息化水平,但是很容易在应用中受到网络攻击,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规范应用先进技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1计算机的远程网络通讯技术分析 1.1构成分析 由计算机主机、计算机终端、数据交换装置以及传输线路4部分构成。在这项技术的实际运用过程当中。计算机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具体量的大小、小规格的计算机以及数据处理具体量,广泛应用的就是微机。有效选择现阶段各种通讯线路,是传输线路存在的主要意义,其中,包含了微波、有限、光纤通讯等相关线路。而在公用电话里面,数据交换装置存在着普遍的适用性,在对其进行应用之前,需要把统一式网络协议当作是重要的参照物,不管在对接口选择当中的应用,还是连接计算机线路,都是如此。 1.2传输信号方向分析 针对信号传输的方向,将数据通讯细分为三种类型,主要有单工、双工以及半双工的通讯。在某段时间当中,只能够向一个方向进行传输,所传输的方向具有单一性,就是单工通讯。通过计算机终端的作用,把传输数据信息至主机上面的一个过程,就是单工通讯。顾名思义,双工通讯就是数据双向传输,相比较而言,双工通讯主要应用于路线结构复杂的环境当中,在其实际工作当中,依靠四线控制的运用,合理应用到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所建网络当中主要应用半双工通讯,半双工也具有双向传递的作用,路线相对较为复杂,无论是计算机还是计算机终端,连接单一的电话线便可进行通讯,半双工通讯具有便捷的特点。 1.3数据连接的主要方式 主要包含点到点、多路复式、集线以及分支连接等方式。在这项通讯技术中,连接方式主要细分为以上四种。在网络通讯链接里面,需要按照具体情况,选择不同连接手段。当前广泛使用的就是点到点连接方式,这一连接方式将计算机作为关键,将电话线与调制调节器相连接,进行信息传输。通常情况下,在同一时间段内,计算机只需要1个终端就可以进行连接,与电话在通讯过程中的应用原理一致,其它搅拌转同外界展开信息传输的时候,计算机屏幕则显示忙号。 1.4计算机的远程网络通讯技术运用分析 1.4.1应用系统设计 无论是何种产业,都能够运用这项技术。这些产业根据自身需求设计远程管理操作系统,满足不同产业的差异化需求。将这门技术作为切入点,在设计产业应用系统的时候,主要包含了系统有关软件接口以及信息处理数据库这两方面的设计。运用系统软件接口设计用户界面,在原件结构设计过程中进行相关通讯设计,将信息进行传送与分享,在这门技术的应用中产生直观效果。 1.4.2技术应用需求 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合理运用地域内的信息,通过共享达到监督与操作终端的目的。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这门通讯技术也得到了广泛使用,在农业与使用采掘等领域当中,借助互联网以及与远程网络通讯,达到远程控制的目的,使用相关设备下达各种操作指令。无论哪一种产业领域,合理运用这门通讯技术,便能够实现位置共享,提高工作效率,推动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影响 2.1对社会大众生活产生的影响 这项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使用,不仅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还能够使生活呈现出更多现代化的元素。信息科学技术的使用与智能通信设备的普及,加上计算机的软件开发越来越成熟,人们更加依赖应用这项技术。这不仅能使用其进行购物,还能吃饭以及方便出行,加速线上发展速度,更加深入地为人们树立起一种较为先进的应用导向,使人们生活因此而变得更加地方便,生活水平也变得更高。 2.2对企业日常经营产生的影响 在当前的大环境下,传统企业如果要在市场竞争当中更加顺利地发展,应对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创新。这就要求远程网络通讯方面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充分呈现出多样化的商业模式,无形中对传统的商务模式以及交易结构带来一些冲击。我国商业经济结构因此产生变革,甚至发生一些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个互联网广泛运用的时代背景之下,传统的企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导致传统化企业的竞争力在逐步丧失,面临着更加困难的经营环境。 3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远程控制技术的应用 3.1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在军事领域当中,这项技术主要体现在卫星通讯方面。它在野外营救及测量勘测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特别是在军事侦查及远程监控等方面也举足轻重。本节主要以卫星通讯中的定位功能为例,分析这门技术在军事领域当中的应用。军用飞机、军用车和军用舰船中均安装了卫星定位所用的接收设备,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接收设备的信号在电子地图中实时观察到军用飞机、军用车和运用舰船的地理位置,对作战交通工具的调度有很明显的参考意义。在军用交通工具的定位过程中,接收设备会接收卫星传送的信号,根据信号传输的相关数据,计算出接收设备和卫星的距离,从而实现军用交通工具的准确定位。与此同时,远程导弹发射等领域也会应用到卫星定位功

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c17768959.html, 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作者:周山 来源:《硅谷》2013年第22期 摘要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也不断地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来,特别是远程网络通讯技术,更是应用极其广泛。文章主要对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进行探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以及给人们的生活学习中带来的便利。 关键词远程网络通讯;计算机;实现条件;实际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2-0125-02 现如今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发展的很快,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发展更是呈现出了信息化的趋势。我们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经常用到的电脑手机等设备也是远程网络通信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给信息化进程提供了动力。 1 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 对于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而言,组成部分是计算机技术以及通讯技术。其核心便是网络通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是利用传输协议和网络IO将一台电脑上的信息传到另外一台电脑中去,网络传输协议有HTTP、UDP等,而网络IO则有aio、bio、nio等,这些都已经广泛的用在了通讯中去。 一台电脑发出信息之后,另一台电脑必须根据信息的内容进行反馈和处理,这就是网络通讯技术的实现目标。其实现是需要同步请求和异步请求的辅助的,依照网络通讯的原则,能够把请求端发出的信息转化成流,接收端接受以后经过处理,处理好之后再将信息转化成流,传回接收端,从而实现网络通讯。 1)组成部分。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一共有四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计算的主机、计算机终端、数据传输的线路以及数据进行交换的装置。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比较常用的是微机。 2)传输的方向。远程网络通讯由于传输的方向存在不同,可以分为以下的几种形式,单工通讯、双工通讯以及半双工通讯三种。单工通讯在进行信息传输的时候,只能向一个方向传输,而双工通讯则是可以进行双向的通讯,但是线路的结构比较的复杂,通讯的时候只能采用

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设计

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项目需求与技术方案) 一、项目背景 “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化建 设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一场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等技术为核心的“新IT潮风起云涌,信息化应用进入一个“新 常态。***(某政府部门)为积极应对“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 机遇和挑战,适应全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要求,大数据平台应运而生。 大数据平台整合社会经济发展资源,打造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监测管、预测预警、应急指挥、可视化平台于一体的大数据平 台,以信息化提升数据化管与服务能,及时准确掌握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做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把握社会经济发展主动权和话语权。 二、建设目标 大数据平台是顺应目前信息化技术水平发展、服务政府职能改革的架构平台。它的主要目标是强化经济运监测分析,实现企业信用社会化监督,建规范化共建共享投资项目管体系,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依据,提高政务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加大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

展。 1、制定统一信息资源管规范,宽数据获取渠道,整合业务 信息系统数据、企业单位数据和互联网抓取数据,构建汇聚式一体化数据库,为平台打下坚实稳固的数据基础。 2、梳各相关系统数据资源的关联性,编制数据资源目录,建 信息资源交换管标准体系,在业务可性的基础上,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推进信息公开,建跨部门跨领域经济形势分析制。 3、在大数据分析监测基础上,为政府把握经济发展趋势、预见经济发展潜在问题、辅助经济决策提供基础支撑。 三、建设原则 大数据平台以信息资源整合为重点,以大数据应用为核心,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协同共享,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深化应用、创新驱动的原则,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促进全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论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的运用

论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的运用 摘要21世纪的今天,网络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得网络技术不断更新,在网络上,各种网络功能日趋丰富,使得人们得到消息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远程网络的通讯也已经发展到跨部门、跨地区的网络通信阶段,而这也是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应用的发展必然趋势。计算机网络的通讯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在本部门使用的局域网,有跨地区的广域网,而且在网络上,还有电子邮件、网络下载、个人网站等等各种各样的功能,使得信息的交流是更加的便捷高效。而现在的网络媒体也将开放的门槛降的很多,便于更多的人上网浏览信息,而且还可以在网络上发布一些新的信息,网络的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公共信息的及时沟通具有其自身强大的功能。 关键词远程网络;通信技术;应用 前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移动电视、手机媒体等,这些都是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的重要体现。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极大方便了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因此,要想让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足,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的原理与构成,以便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 1 远程网络通信的特点以及优点 首先,计算机网络的本质就是计算机之间信息的传递,因此计算机网络的最重要的功能也就是我们常用到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也就是因为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普及,才让数字通信成为广泛应用的通信方法。所谓通信,其实字面意思就是信息沟通、信息传递,也就是把信息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1]。 事实上我们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只不过这种信息传递的方式比较古老,相应的军队的集合号、飞鸽传书也是信息传递的比较古老的方式。当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人类进入现代文明,信息传递的方式就变得更加多样、复杂了,贝尔发明了电话之后,人类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远距离即时通信技术产生了,这时候采用的技术是用电流的变化模拟声音的变化,然后在接收端将电流的变化再转化为声音的变化,这就是模拟信号。事实上,模拟信号的缺点非常明显,抗干扰能力弱、通讯质量低等等。而数字通信技术抗干扰能力强,可以极大地提高通信质量,所以才能成为当今通信技术的主流。其次,从20世纪中期开始,数字通信(网络通信)技术日趋成熟,出现了数字通信代替模拟通信的趋势。现阶段,不论是数字通信还是模拟通信的技术都已经十分成熟了。不论选用哪种方式都可以和远在万里的亲朋好友实时通信。这其中数字通信发展较快,除了本身信号特点之外,抗干扰能力也尤为重要。

大数据可视化设计

大数据可视化设计 2015-09-16 15:40 大数据可视化是个热门话题,在信息安全领域,也由于很多企业希望将大数据转化为信息可视化呈现的各种形式,以便获得更深的洞察力、更好的决策力以及更强的自动化处理能力,数据可视化已经成为网络安全技术的一个重要趋势。 一、什么是网络安全可视化 攻击从哪里开始?目的是哪里?哪些地方遭受的攻击最频繁……通过大数据网络安全可视化图,我们可以在几秒钟内回答这些问题,这就是可视化带给我们的效率。大数据网络安全的可视化不仅能让我们更容易地感知网络数据信息,快速识别风险,还能对事件进行分类,甚至对攻击趋势做出预测。可是,该怎么做呢? 1.1 故事+数据+设计 =可视化 做可视化之前,最好从一个问题开始,你为什么要做可视化,希望从中了解什么?是否在找周期性的模式?或者多个变量之间的联系?异常值?空间关系?比如政府机构,想了解全国各个行业的分布概况,以及哪个行业、哪个地区的数量最多;又如企业,想了解内部的访问情况,是否存在恶意行为,或者企业的资产情况怎么样。总之,要弄清楚你进行可视化设计的目的是什么,你想讲什么样的故事,以及你打算跟谁讲。 有了故事,还需要找到数据,并且具有对数据进行处理的能力,图1是一个可视化参考模型,它反映的是一系列的数据的转换过程: 我们有原始数据,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结构化的处理,把它们整理成数据表。将这些数值转换成视觉结构(包括形状、位置、尺寸、值、方向、色彩、纹理等),通过视觉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例如将高中低的风险转换成红黄蓝等色彩,数值转换成大小。将视觉结构进行组合,把它转换成图形传递给用户,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反向转换,去更好地了解数据背后有什么问题和规律。 最后,我们还得选择一些好的可视化的方法。比如要了解关系,建议选择网状的图,或者通过距离,关系近的距离近,关系远的距离也远。 总之,有个好的故事,并且有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加上一些设计的方法,就构成了可视化。 1.2 可视化设计流程

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分析

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16T09:17:52.12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8期作者:王硕 [导读] 从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入手,先对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组成、分类、传输方向、连接方式进行概述,然后分析了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具体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兴起,“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交流方式,本文从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入手,先对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组成、分类、传输方向、连接方式进行概述,然后分析了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具体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字: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应用;发展趋势 引言 近年来,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们的生活、工作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往的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只应用在计算机上,现在已经逐渐发展到了计算机和手机移动客户端相结合下的应用,其便利了信息快速、有效的传播,也提升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交流,对于这种技术越来越普遍的现象,我们探究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 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主要包括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能够保障远程通讯的稳定性,并起到使文字、图像、声音融入到计算机远程通讯的网络中的作用。计算机技术则是增加微机的信息储存量,提升其处理信息的速度。经过处理的数据还能储存到企业局域网内,方便资源的共享。 1.1组成部分 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系统由计算机终端、计算主机、数据交换装置和数据传输线路四部分组成。计算机终端是用来控制企业用户的通讯和信息的。主机主要包括微型电脑、小型电脑,目前微型电脑已经比较普遍了。利用数据交换装置的功能可以对数据进行分类、处理以及储存。传输线路主要包括电话、微波、光纤这些线路,由于光纤线路具有传输速度快、数据安全、材料耐用等特点,所以其应用最广泛。在整个系统中,由传输线路把终端、主机各种部件连接起来。而交换设备则是将各式各样的终端接入网络,应用这种远程网络通讯技术以网络协议为基础,控制设备运行。 1.2分类 对于信息传输的方面,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主要包括双工、半双工以及单工通讯三种方式,其中双工通讯方式具有较复杂的通讯结构线路,能对信息进行双向传输;半双工通讯方式也可以双向传递信息,只是这种双向不是同时进行的,每次传输时只能选择一个方向;单工通讯方式就是单一方向的固定传输模式。而我们生活中通常的网络线路都采用半双工方式传输递信息,采用四线制进行传输。两台计算机之间传输信息时用单工通讯方式,根据实际要求,对通信线路进行合理的简化。 1.3连接方式 目前,远程网络通讯的连接方式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即多路复式、分支式、点到点式以及集线式。应用最广泛的是点到点式。根据实际需求,计算机网络通讯连接方式通常选用点到点方式,其中主计算机是核心,传输信息的时侯以调制解调器连接电话线。在同一时间段内,主计算机只能够连接搅拌站终端,与一般的打电话情况相似。要是别的搅拌站也需要传输信息,计算机屏幕则会提醒忙号。 2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意义及其应用 2.1发展意义 如今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对于个人来说,通过应用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获取信息,加强和领导、朋友、同事之间的交流。而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应用这种通信技术,能够帮助企业扩展合作的领域,有利于及时获取更多的信息与数据,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同时,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在电视、电话会议、海外的业务合作等方面也有较广泛的应用。对于国家而言,发展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能够促进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2.2具体应用 2.2.1生产生活无处不在的网络通信 应用计算机的远程网络通信技术,能够更好地实现监督与管理的目的,而且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在本地区内控制计算机,还可以应用远程计算机控制本地计算机进行操作,例如关机、重启等操作。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如今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工业锅炉以及其他操作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也有较广泛的应用。 2.2.2腾讯QQ的使用 腾讯QQ聊天软件是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人们通过使用该软件进行语音聊天、视频聊天,也可以通过QQ客户端进行文件传输以及文件共享。人们想要联系朋友、同事时,可以通过QQ实现,而且还可以了解新闻,对工作十分便利。另外,腾讯QQ具有较多的功能,其设计也很非常合理,操作简单。QQ只需要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就能够对信息进行传输,检查关注的人是否在线,使用十分便捷,充分地考虑到了用户的实际需求。随着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的不断发展,QQ的功能也有了较大的进步,每一次的更新总会给用户带来更舒适的体验,网络通信技术就是腾讯QQ得以成功的重要保障。 3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趋势 3.1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完善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便利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外界病毒的入侵会使计算机系统发生故障,导致系统崩溃或者丢失数据;一些不法分子还能够应用网络技术制造网络攻击,严重威胁到了企业以及个人的经济安全;计算机硬件系统例如网卡等出现故障也会对远程网络通信效果造成较大的影响,还可能产生安全漏洞。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对应的措施预防,实现网络通信的信息安全化。 第一,加强病毒防护。计算机病毒防护软件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预先检测计算机内是否存在病毒,软件主要是通过全面监测和全盘扫描计算机内数据,进而及时隔离或清除可疑的文件来达到防护的目的,一般的杀毒软件还能够修复漏洞,从而加强风险防范,有效降低病毒

大数据共享平台系统设计

共享数据中心平台系统设计 1.1.1.平台概述 共享数据中心平台即是统一的数据资源与交换应用服务平台系统,是对智慧化校园中的各种结构化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的平台,还包括数据交换平台,是实现智慧化校园数据共享,提供深层次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的重要基础。 通过共享数据中心平台系统的建设,以《学校信息化数据标准》为基础,建立学校的数据中心平台,实现异构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明确业务系统与数据中心平台的接口规范;保证数据的准确一致,“谁产生、谁维护”;建立可以提供为整个学校综合查询和决策支持所需的数据信息,为学校的将来决策支持系统积累分析数据;为后续开发各种应用系统的通用数据库平台,保证新的系统建立在数据中心平台上时,不会产生新的分散数据。 图:共享数据中心架构图 1.1. 2.平台目标 通过共享数据中心设计将达到以下目标:

建立全校性的共享数据中心; 实现全校信息编码的统一和一致; 保证任何两个业务系统之间没有冗余业务数据; 保证“谁产生、谁维护”,所有的数据都只有唯一的维护者; 保证可以提供反映整个学校的全面信息; 保证可以为整个学校决策支持所需的数据信息; 为学校的将来的决策支持系统积累分析数据。 1.1.3.平台功能 主题数据库 共享数据中心平台采用作为国家标准的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2012年版为中心数据库设计依据,并在对高校各业务系统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增减,并形成最终的该校的事实信息标准。 共享数据中心管理与监控 图:共享数据中心监控管理 共享数据中心库管理与监控系统基于严密的安全规范下,实现对元数据的管理、数据模型管理、数据中心监管等功能。其主要功能特性有: ⑴主题(数据子集)管理:可以灵活地随时修改、增加和删除子集,以方 便地将数据库表分配到其中的某个子集中。

大数据处理平台构架设计说明书

大数据处理平台及可视化架构设计说明书 版本:1.0 变更记录

目录 1 1. 文档介绍 (3) 1.1文档目的 (3) 1.2文档范围 (3) 1.3读者对象 (3) 1.4参考文献 (3) 1.5术语与缩写解释 (3) 2系统概述 (4) 3设计约束 (5) 4设计策略 (6) 5系统总体结构 (7) 5.1大数据集成分析平台系统架构设计 (7) 5.2可视化平台系统架构设计 (11) 6其它 (14) 6.1数据库设计 (14) 6.2系统管理 (14) 6.3日志管理 (14)

1 1. 文档介绍 1.1 文档目的 设计大数据集成分析平台,主要功能是多种数据库及文件数据;访问;采集;解析,清洗,ETL,同时可以编写模型支持后台统计分析算法。 设计数据可视化平台,应用于大数据的可视化和互动操作。 为此,根据“先进实用、稳定可靠”的原则设计本大数据处理平台及可视化平台。 1.2 文档范围 大数据的处理,包括ETL、分析、可视化、使用。 1.3 读者对象 管理人员、开发人员 1.4 参考文献 1.5 术语与缩写解释

2 系统概述 大数据集成分析平台,分为9个层次,主要功能是对多种数据库及网页等数据进行访采集、解析,清洗,整合、ETL,同时编写模型支持后台统计分析算法,提供可信的数据。 设计数据可视化平台 ,分为3个层次,在大数据集成分析平台的基础上实现大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和互动操作。

3 设计约束 1.系统必须遵循国家软件开发的标准。 2.系统用java开发,采用开源的中间件。 3.系统必须稳定可靠,性能高,满足每天千万次的访问。 4.保证数据的成功抽取、转换、分析,实现高可信和高可用。

可视化大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可视化大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摘要:决策主体结构简单、仅凭直观经验等是传统教育决策的不足之处.促进决策科学化是提升教育水平的重要方向.本文建立了可视化大数据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和模型,提出了基于用户需求的建设目标,为建设大数据决策系统提供设计思路,以进一步提升教育决策科学化信息化 ■文/李莹姚郑潘晶晶 设计背景 随着各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初见成效,网络保障条件日趋成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等各类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工作的逐渐完善,决策主体的数据意识得到了一定提升。 随着技术的普及,大数据已逐渐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叫近年来,各校均建设了大量的教育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如学籍系统、就业系统、资产系统、报道系统、培养系统、招生系统、教师系统等,累积了大量的数据资源,但是因为设计维度和管理角度均不统一,各业务系统基本都是各自独立运行、数据不互通,所以无法整合数据,无法为上层校领导提供统一化整体化的直观学校信息。而大数据技术作为信息技术对于教育变革的推动力,为教育决策科学化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2l o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是提升教育决策科学性的优质驱动力,但数据汇聚与综合应用仍是促进科学决策的一大门槛冋。教育决策的制定往往会参考一定的数据资源,但数据大都源于决策者的直观经验、印象,并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事实,使决策的科学性受人质疑冋。为了更好的为决策者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特建立可视化大数据管理系统。 系统简介 可视化大数据管理系统通过对高等院校教育基础数据持续、动态、标准化的采集、清洗、转化,实现高等院校教育数据纵向贯通和互联,为准确掌握全校教育基本情况(包括学生、师资、学科、课程、学位、就业等),为科学制定高等院校教育政策、教育资源配置合理化,提供全方位、实时、精准的重要决策数据支撑。在此基础上,面向校领导及科研院所提供本校学生、教师、课程、学科的基本数据查询、统计报表和各类排行服务,并将可公开数据向社会发布,允许公众通过统计数据了解本校教育基本情况,传播高等院校教育理念和成果。 系统特点 可视化大数据管理系统利用云计算基础设施,整合高等院校各类教育基础数据,建立起全校教育信息通用分类标准和基础数据中心,通过基础数据融合和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全面掌握全校教育基本状况,全面支持高等院校教育质量评估、教育决策,实现智慧教育管理,促进全校教育资源共享, 系统架构 1.数据层,系统使用数据库集群存储数据.在数据库中,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系统的逻辑数据,另一部分是可视化大数据管理系统所需要的业务数据"而业务数据只用作可视化展示,所以为了避免误操作,此部分数据设置为只读权限 H 匕 心 权 限展小左报表展示HTML ▼ 业务层 VjMWfl1统计W何决 ▼ ftifiQJS?????? ___J_ 服务器层报衣服务器系统服务器 ▼▼ 读数据读写数据 权 限 控 制 图1系统架构 66中国教育网络2019.2-3

市政务大数据平台顶层设计框架及应用方案

市政务大数据平台顶层 设计框架及应用方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 BWYTT-19998

北京市政务大数据平台顶层设计框架及应用方案 一、大数据在政务领域应用的概述 说起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首先是在互联网行业起步并逐步拓展到电信、金融、工业等多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和产业空间,现正拓展到政务领域。 (一)大数据技术在互联网行业的成功应用,那些地方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第一,应该是思维观念和运作方式的变化,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其核心理念包括: 体外互动:邮件、电话、信件互动---服务导引 服务外包:购买服务---简单服务 让渡社会:众包---自助服务 边界开放:数据开放---创造服务 第二,是其技术演进,针对数据处理的技术 首先是传统数据分析处理阶段,该阶段是面向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处理效率低;硬件成本高;平台兼容性差。其次是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处理阶段,该阶段总体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升,主要体现在:具备结构化/非结构化混合分析的能力;基于消费级硬件,不依赖高性能、高可靠性硬件,从而保障系统性能和可靠性;平台兼容性好、扩展性高;进而业界又提出去IOE的思路。 第三,是数据挖掘分析技术 画像技术以及各类数据融合、分析、挖掘、预测等。 这些都是政务领域需要学习与借鉴的。为此,我认为:大数据在政务领域应用即包括用新的思维、模式与技术来解决电子政务需求,也包括了政务大数据新的应用。对于第一个方面比较容易理解,对于第二个方面需要对政务大数据给出定义。有些人认为政府没有大数据,只有传统的小数据或中数据。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下一节专门中进行讨论。

大数据处理详细设计

目录 目录 (1) 1.引言 (2) 1.1背景与目的 (2) 1.2专业术语及说明 (2) 1.3参考资料 (2) 2. 设计概述 (3) 2.1任务及目标 (3) 2.2需求概述 (3) 2.3运行环境概述 (3) 3.系统详细需求分析 (4) 3.1详细需求分析 (4) 4.总体设计方案 (4) 4.1系统总体结构 (4) 4.2系统模块划分 (5) 5.系统详细设计 (5) 5.1系统结构设计 (5) 5.2系统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6) 6.信息编码设计 (6) 6.1代码结构设计 (6) 6.2代码命名规则 (7) 7.维护设计 (7) 7.1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7) 7.2系统及用户维护设计 (7) 7.3系统扩充设计 (7) 8.系统配置 (7) 8.1硬件配置 (7) 8.2软件配置 (7) 9.关键技术 (7) 9.1关键技术的一般说明 (7) 9.2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案 (8) 10. 测试 (8) 10.1测试方案 (8)

1.引言 1.1背景与目的 当下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各行各业利用,于是产生了海量的数据。进入2012年后,“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多的被提及,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照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 显而易见地,数据正在迅速膨胀并变大,它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发展,虽然现在企业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越来越多的意识到数据对企业的重要性。而这就需要有一种框架来分析处理这种大数据。对于电力行业更是如此,电力方面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着大量的数据,而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利用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和意义。 1.2专业术语及说明 Hadoop :一种分布式基础架构,由Apache基金会开发。用户可以在不了解分布是底层细节的情况下,开发分布式程序。充分利用集群的威力运算和存储。Hadoop实现了一个分布式系统(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简称HDFS。HDFS有着高容错性的特点,并且设计用来部署在低廉的(low-cost)硬件上。而且它提供高传输率(high throughput)来访问应用程序的数据,适合那些有着超大数据集(large data set)的应用程序。HDFS放宽了(relax)POSIX的要求(requirements)这样可以流的形式访问(streaming access)文件系统中的数据。 Hbase:是一个分布式的、面向列的开源数据库。 Mapreduce:是一种编程模型,用于大规模数据集(大于1T)的并行运算。当前的软件实现是指定一个Map函数,用来把一组键值对映射成一组新的键值对,指定并发的Reduce 函数,用来保证所有的映射的键值对中的每一个共享相同的键组。 1.3参考资料 【1】相海泉. 大数据时代[J]. 中国信息界, 2013 (5). 【2】李成华, 张新访, 金海, 等. MapReduce: 新型的分布式并行计算编程模型[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11, 33(003): 129-135. 【3】谢桂兰, 罗省贤. 基于HadoopMapReduce 模型的应用研究[J][J]. 微型机与应用, 2010, 25(3): 4-7. 【4】陈勇. 基于Hadoop 平台的通信数据分布式查询算法的设计与实现[D][D].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2009. 【5】Taylor R C. An overview of the Hadoop/MapReduce/HBase framework and its current applications in bioinformatics[J]. BMC bioinformatics, 2010, 11(Suppl 12): S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