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智慧IT运维管理体系总体设计

智慧IT运维管理体系总体设计

智慧IT运维管理体系总体设计
智慧IT运维管理体系总体设计

智慧IT运维管理体系

总体方案

目录

1项目需求分析 (5)

1.1项目预期与目标 (5)

1.2对项目的解读与理解 (6)

1.2.1强化主动监控,实现集中管理 (7)

1.2.2快速定位故障,减少维护成本 (7)

1.2.3提升主动管理、辅助分析决策 (7)

1.2.4直观运行展现,快速指挥调度 (8)

1.2.5规范日常流程,有序高效协作 (8)

1.3主要问题、重点及难点的阐述 (8)

1.3.1实现统一监控、处置及展现 (8)

1.3.2完整、有效、统一的配置管理库 (9)

1.3.3符合ITIL规范的基础服务流程 (10)

1.3.4可灵活定制的运维流程引擎 (11)

1.3.5通过服务目录、服务级别管理提升运维服务质量 (11)

1.3.6简单易用的报表设计器 (12)

1.3.7统一的运维服务门户 (12)

1.3.8面向不同运维视角的个人工作台 (13)

1.3.9完善、严格的权限和认证管理 (13)

1.3.10标准、灵活的开放接口和扩展需求 (14)

2体系及制度建设 (16)

2.1参考标准与方法论 (16)

2.1.1运维体系参考标准规范 (16)

2.1.2IT运维管理成熟度分析 (17)

2.1.3运维体系建设方法论 (20)

2.2运维管理体系规划 (23)

2.2.1运维管理规划目标 (23)

2.2.2运维管理总体规划 (24)

2.3运维管理管理制度建设 (25)

2.3.1运维流程管理规范 (26)

2.3.2IT运维操作管理规范 (26)

2.3.3进行运维服务提升评估 (26)

3技术方案 (28)

3.1总体设计方案 (28)

3.1.1总体设计技术路线 (28)

3.1.2系统总体功能架构 (29)

4合理化建议 (32)

4.1配套流程规范制度是IT服务平台有效运转的基石 (32)

4.2面向最终用户的对外运维门户实现IT服务能力的延伸及自助服务模

式的培养 (33)

4.3基于知识库实现运维工作的自助化与智能化 (35)

1项目需求分析

1.1项目预期与目标

通过本次项目建设,将实现以下建设目标与成果:

(1)体系及制度建设

协助用户建立公司信息化建设的运维管理体系,基于云南财政信息化的具体情况,结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规范和制度,并与运维管理系统相结合,落实IT运维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实现运维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体系化。

(2)设备及网络监控

确保公司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正常、安全、高效运行,方便科技信息处随时了解各个系统的运行情况,从应用角度实现对各个关键系统的实时监测,在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反应,相关人员能够及时获取相关的预警信息,定位异常发生的位置和可能的原因,以便快速响应和处置;

(3)业务系统监控

实现公司业务系统运维管理的主动化和体系化,以预防为主,通过实时的监测和分析发现系统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实现主动式运维管理,最大程度减少事故的发生,为实现运维管理的流程化奠定基础;通过定制化接口开发,实现对系统稳定性、性能、数据准确性的实时监控,并将运维管理的监控数据、流程数据导出到财政数据仓库;基于堡垒机完成运维审计;

(4)标准化运维服务

为保障公司一体化系统对财政业务的支撑,需要建立标准的系统运维的日常管理流程,借助运维服务系统,提升一体化系统运维管理的有效性、及时性、可跟踪性,满足财政、预算单位、银行等一体化系统用户的日常服务要求,并满足未来扩展到其他业务系统的管理要求;通过集成方式,实现客户端机器的远程托管服务,通过在线分析客户端系统环境与操作表现,快速定位、解决用户提交的问题;

(5)厅内信息化事务管理

科技信息处人员编制偏少,需要通过实现部分日常服务工作信息化建设,提升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最急迫的工作事项包括电子设备资产管理以及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全流程管理。

(6)呼叫中心建设

针对当前固定客服电话呼损率比较高的情况,需建立标准化的呼叫中心,在前端完成对用户日常服务请求呼入的响应、记录、处理及转发工作。呼叫中心暂时仅需支持一体化系统的服务请求,需要满足未来的扩展要求。

1.2对项目的解读与理解

结合信息化建设现状,借鉴科学的运维体系建设方法论,通过建立基本符合ITIL规范的事件管理流程和问题管理流程提升运维过程的故障申告、处理的质量和效率,增强故障处理的透明性和可控性,实现运维过程中的事件管理和问题管理的流程化、可视化,提高整体运行维护水平。树立面向业务服务的IT服务管理理念,实行集中统一的IT服务管理模式,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建立统一高效灵敏的综合运维管理平台,由

无序服务向有序服务转变;建立规范标准的IT服务管理流程,由职能管理向流程管理转变;应用先进、实用、高效的IT服务管理工具,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

因此项目的核心需求包括:

1.2.1强化主动监控,实现集中管理

将根据现状和需求进行统筹规划,本着“从实际需要出发,保护已有投资”的原则,将目前已有的、针对网络、服务器、安全、数据库、中间件的分散式监控管理系统,以及数据处理中心的动力与设备环境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整合、集中到一个统一的监控系统平台进行监控、告警、性能、展现管理,实现网络、业务资源、业务应用的全面集中监控,构建统一集成的系统资源监控平台,主动、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被动服务的局面。

1.2.2快速定位故障,减少维护成本

通过统一事件处理平台,收集全部的监控和状态信息,建立集中的告警分析处理机制和故障预警机制,提供自动化的事件处理能力,当故障产生时,可以快速定位故障,很快发现问题根源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缩短故障解决时间,减少维护成本。另外,通过可灵活设置各事件的关联和互动关系,按照应用系统进行划分处理,建立“五位一体”的综合监控平台。

1.2.3提升主动管理、辅助分析决策

利用IT系统集中监控管理平台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全面主动反映信息系统的运行健康

情况,通过多种分析手段为合理有效地分配各运维人员和值班人员的人员调度,利用各类性能分析报表、资源统计报表和运维分析报表,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反映系统的运行情况、性能情况和人员工作情况,为系统升级、改造、扩容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员工的绩效考核提供电子依据。

1.2.4直观运行展现,快速指挥调度

通过IT系统集中监控管理平台展示系统对业务核心数据进行分析和实时监控,丰富、科学、美观的展示IT 资源运行情况、性能状况、服务工单情况等,使领导、管理者、技术人员能迅速了解自己关心的问题。对于IT运行的故障处理过程中,能够通过直观的运行展现,进行快速指挥调度。

1.2.5规范日常流程,有序高效协作

参照ITIL规范,树立面向业务服务的IT服务理念,进一步理顺信息战信息中心内部各组关系,明确职责分工。梳理当前的服务目录和服务级别协议,规范提供服务的内容。建立集中的服务台,统一管理IT服务资源。建立服务台、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配置管理等IT服务管理流程,初步实现面向流程的运维和服务管理模式,使运维人员具备更高的工作效率。

1.3主要问题、重点及难点的阐述

根据对本项目的需求的理解,项目建设的主要问题、重点及难点主要包括:

1.3.1实现统一监控、处置及展现

面向网络及数据中心的各类IT资源实现统一监控,以资源配置信息、监控指标信

息、告警信息等相关运维管理信息的全面采集、整合、抽取,并按照特定规则进行格式和内容等方面的处理,并按照特定规则进行格式和内容方面的整合处理,以便形成统一的监控信息、预/告警信息、展示信息。

在监控信息的展现方面,采用统一门户来规划展示的框架、风格及内容,通过灵活的可定制界面,实现各种监控和分析的需求,进一步提高监控工作的有效性和一致性;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分析手段,建立监控有效性分析评估机制,进一步保障应用系统安全、高效、持续、稳定的运行。

1.3.2完整、有效、统一的配置管理库

在资源层面,将系统、网络、基础设施以及其他IT环境中存在的实体和虚拟资源进行统一、集中的管理,是实现统一运维的基础,在权限控制框架内,运维人员可以快速查询和调取资源的信息,能够快速实现事件、问题和变更的处理工作,极大的增加运维效率,并降低风险。

该需求关键要解决配置库管理中所管理的配置项及其关联关系的信息完整性、及时性及正确性,以为运维管理相关工作提供可靠有效的信息依据。

为了收集管理各配置项,真实地反映应用项目和IT资源的关联关系,首先要全面详细地了解应用系统和IT 基础设施的安装部署和配置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配置发现工具,有必要时结合人工审核确认,并辅以配置审计等工具,对基础设施、网络线路和设备、主机、存储、数据库系统、应用中间件、业务应用系统等IT 资源和应用系统运维配置信息的采集、维护和管理,并使该模块与其他功能模块保持良好的集成接口关系。

同时,配置管理库应支持图形化的配置项、配置关系展现。支持基于配置项之间的关联和影响关系,自动快速地确定、分析并展示告警事件、变更对其他IT资源或业务系统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从而将技术和业务有效的结合起来,转变传统的IT监控手段,不仅能及时发现故障,更能够快速分析故障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保障重要业务稳定运行。

1.3.3符合ITIL规范的基础服务流程

符合ITIL的运维流程建设是本次项目的重点之一,通过建立标准、规范且灵活的管理历程,并在省厅层面进行部署应用,将能够在省厅这一层面实现运维工作的流程化化,通过流程的合理设置,真正实现省厅层面的各部门联动运维模式,各部门将依托省厅作为一个整体集中对外提供IT服务、对服务进行监督和改进、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此需求的实现,首先需要对省厅各部门现有管理流程进行重新梳理,我们了解到运行省厅下各部门已经建设并实施了事件管理、变更管理、问题管理、配置管理等流程。经过多年的宣贯及应用,这些流程的应用已经成为省厅各部门运维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需要结合当前管理需要,结合本次项目的建设目标,在现有流程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完善。在实现事件、问题、变更等管理流程的基础上,还需建立各流程之间的联动,实现相关流程之间的有机结合,为故障分析、变更评估等提供有效方法及可靠依据。

此外,还需要增加服务目录、服务级别和服务请求管理等流程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流程体系,使省厅整个IT服务过程,包括服务请求、服务接受、服务处理、服务交付、服务质量控制整个过程均具备良好的流程化处理和控制手段,从而保障服务质量并持续提升。

1.3.4可灵活定制的运维流程引擎

运维管理流程的建设除咨询设计外,还需要将设计好的流程落到实处,通过一个敏捷、可灵活定义的运维流程引擎进行运维流程的快速落地和电子化,是保障流程得以成功实施的重要手段。

该需求要求运维工作流程可采用客户化定制方式,按照用户的实际工作需要,方便的进行定制生成。因此,运维管理平台需要提供一个专业流程引擎,能够根据管理需要定制出各类流程服务。同时,运维流程引擎还需提供业务目录管理功能,通过业务目录可设置各业务的默认责任人、责任组和关联的工作流程,在流程处理过程中通过业务目录的选择自动进行责任人、责任组和处理工作流的设置,最终实现业务和责任人绑定的目的。

1.3.5通过服务目录、服务级别管理提升运维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的把控是IT服务管理的目标之一,如何来衡量、监督并促进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是本次项目需要考虑的重要需求。

该需求需要进一步理清运维服务工作的内容,明确服务时效性、服务方式、服务质量的服务标准。在本次业务服务管理系统建设中,将通过服务目录梳理省厅所提供的服务,并能够按照工作目标和需求规范这些服务(如服务的时效性、质量等),通过服务协议来约束和监督服务交付的质量,从而为规范服务行为、解决服务争议提供有效手段。主要表现为监督每项服务的执行情况,以保障每一服务都能够在规定时效内得到有效处理,进而提升客户满意度。

1.3.6简单易用的报表设计器

如何对运维工作的好坏进行评估和分析,如何对事件、问题、变更等情况进行统计和趋势分析,如何从大量繁杂的数据中找到价值,从而找出当前IT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隐患的需要改进之处,是管理层面重点关注的内容,也是IT服务管理平台需要实现的功能。

该需要主要为解决目前运维信息的利用程度不高,信息价值挖掘应用不足的情况。通过简单易用的报表设计其,使用户采取所见即所得的方式即可建立或调整统计分析报表,满足运维分析和运维规划支撑要求。针对此需求,平台需支持灵活的报表定制功能,提供拖拽式的、所见即所得的、Excel风格的全中文、可视化报表设计器,能根据实际和用户要求自定义数据和参数,能对各类资源的运行状况、性能数据、故障维护数据等自动生成相应的周期性报表或定制报表,并能够结合系统权限管理将报告授权给不同的人,用户登录系统后只能查看自身权限范围内的统计报表。

报表平台需灵活、易使用,采用类Excel的操作界面,简单易用,只需通过简单的鼠标拖放,便可利用精巧的数据绑定功能,完成报表模板制作,并支持HTML、PDF、EXCEL、WORD各种样式呈现。

1.3.7统一的运维服务门户

统一运维服务门户要求整合现有的运维服务资源,构建统一的人机交互界面,统一对外提供服务。

我们知道,运维服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优质服务。因此,需要

建立统一的门户,以用统一的窗口向用户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服务,进而提升客户体验。统一服务门户的建设关键在于运维服务的“可视化”方面:其一,需通过门户与用户保持良好的沟通交互,使服务更加便捷、透明;其二,需要通过统一服务门户来规范整合服务运作的各方面,使推出的服务在用户感受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和统一性。

用户也可根据需要定制个人页面,收藏或预订信息及报表,方便用户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1.3.8面向不同运维视角的个人工作台

考虑到目前用户已存在部门运维管理系统,出于利旧和保护投资的原则,这些系统将继续使用,这就带来一个问题,运维人员如何才能够高效的在多个系统之间来回切换?

本需求主要为解决目前运维工作人员需牢记各工作平台(运维相关工作)的入口,往返于多个平台处理工作任务的现状。IT服务管理平台通过整合、优化现有各运维相关平台的功能,使其成为个人运维工作的唯一平台。个人工作台是个人办公的“桌面”,平台提供所有工作的入口,通过个人工作台可完成所有待办事项,查看所有已办事项或权限范围内的运维相关工作。平台提供个人工作台定制功能,用户通过简单的拖拽即可根据需要定义个人桌面,并可预定、收藏个人关注的相关信息。

1.3.9完善、严格的权限和认证管理

IT服务平台的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多类资源、多个系统,如何保障在整合人员、资源和系统的过程中,确保人员、资源和系统能够严格按照行政权限操作,加强资源和系统的安全性,需要有一套完善而严格的权限和认证机制。

本需求主要为解决平台的统一用户管理、统一授权及统一认证,满足本次统一IT服务平台项目建设的统一要求。通过自然人、角色、权限和授权机制,确保每个用户登陆后只能在权限范围内进行查看和操作;通过域管理能够根据行政架构的划分,将人员、资源、流程等信息划分为多个管理域,既在省厅层面实现统一运维,又充分考虑各部门的差异化,实现个性的运维管理;通过完善而严格的用户权限管理,能够确保平台以及相关信息的安全性。

1.3.10标准、灵活的开放接口和扩展需求

IT服务管理平台的建设,除了需要贴合实际管理需要、功能完善等需求外,还剩下最后一个问题,现有运维系统的数据如何利用?未来平台如何扩展?是否有一个灵活、高效的接口体系来实现和其他系统的对接以及未来管理功能、管理范围和管理性能的扩展?

该需求主要解决两方面问题,首先是和第三方系统的对接问题,通过定义标准接口和标准的数据格式,来实现和现有以及第三方系统的对接,实现运维数据和管理功能的集成,构建统一的IT服务管理平台。

其次,需要解决未来信息化不断发展过程中对IT服务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时,平台是否能够很好的进行扩展,包括管理功能、管理范围和管理性能的快速扩展和平滑升级,这就需要平台采用一种先进、松散耦合的架构设计方式,来确保平台能够满足未来扩展的需求。

2体系及制度建设

2.1参考标准与方法论

本技术方案的制定,注重同类项目建设的经验及成果吸收,依据I TIL’、ISO20000、ITSS等标准规范,同时注重云南财政用户的实际业务需求。

2.1.1运维体系参考标准规范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1)IT运维管理国际最佳实践方法,ITIL最佳实践V3版本

2)ISO/IEC 20000-1:2011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第一部分:服务管理体系要求

3)ISO/IEC 20000-2:2012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第二部分:服务管理体系应用指

4)GB/T 24405.1-2009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第1部分:规范

5)GB/T 24405.2-2010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第2部分:实践规则

6)GB/T 29264-2012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

7)GB/T 28827.1-2012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通用要求

8)GBT_22080-2008_信息技术_安全技术_信息安全管理体系_要求

9)ISO/IEC 27001:2005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2.1.2IT运维管理成熟度分析

客观、准确地评估IT服务管理管理现状,进行差距分析,明确流程成熟度是改善IT 服务管理的基础。本次项目将依据Gartner的信息技术成熟度模型对云南财政当前的情况进行评估。

Gartner的信息技术成熟度模型如下图:

附图1. 成熟度模型

Gartner将一个企业与组织的信息技术成熟度分为五个阶段:

1、救火式

在此阶段,企业与组织的信息技术管理还处于最原始的阶段,整个信息技术的服务,处于极为被动的状况。

2、被动式

远比第一阶段好,在此阶段,因为对信息技术的持续使用和管理,已有适当的人员和流程来支持所需的服务;各类信息技术与安全相关事件也得到基本的追踪、监控和管理。

3、主动式

企业与组织内部的信息技术服务与管理单位,能够进一步化被动为主动,朝向主动提升效能、主动根据企业与组织的需求去规划所需的信息技术、需求变更管理、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各项信息技术相关服务工作自动开展。

4、服务式

企业与组织内部的信息技术服务与管理单位,已经将自己提升为企业内的服务提供者,此时,各式服务水平的监控和管理均被合理制定,也只有如此才能保障企业与组织在使用信息技术服务的流畅性,进而确保竞争力。

到达此阶段时,企业与组织的信息技术服务使用与管理已经达到一个极佳的状态,所欠缺的仅是没有进一步将信息技术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结合在一起。

5、价值式

本阶段所强调的是,如何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的价值,通过与企业战略相结合,进而协助企业与组织对所需导入的信息技术的利用,具备量化的决策能力。

通过调研和评估,目前云南财政运维管理具有以下问题:

1、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运维组织,各单位、各条线相互独立负责各自的运维服务

工作;

2、没有建立一个统一、明确、完善且覆盖全面的流程体系,部分服务过程有管理流程,部分没有;

3、大部分服务还处于被动处理,较少有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情况;

4、事件的解决没有硬性的记录和追踪要求,基本依靠个人习惯;

5、有面向用户的客户服务中心,但不满足当前管理要求,需要进行改造;

根据Gartner关于企业与组织的信息技术成熟度模型,结合云南财政当前管理实情,可以认为,目前云南财政处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过度阶段,即被动式服务向主动式服务过度阶段。

本次项目建设的目标是采取有效措施,构建运维管理体系,实施运维管理平台,使云南财政的运维管理成熟能够达到第四级,也就是服务阶段,并通过统计、分析和持续改进,加强服务水平管理,量化服务质量,逐渐逼近并达服务阶段;长远目标是通过整个运维体系的不断改进,将信息技术服务的目标和云南财政整体战略目标结合,以信息技术支撑云南财政持续发展,最终达到价值链阶段,实现面向业务的IT运维服务管理。

具体来说,需要达到如下要求:

1、统一的运维管理体系在云南财政得到应用,对整体的运维管理进行统一的规划

和管理,并能够持续改进;

2、统一的管理制度、管理流程在运维过程中得到完整的使用、监控和度量;

2、对运维流程的表现,如效率、用户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全面、持续的记录、跟踪、量化评估;

3、统一的运维支撑平台得到建设,对运维过程提供集中、强力的支撑,实现运维过程基本自动化;

4、建立完善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机制;

5、IT管理人员初步掌握IT管理流程的维护概念和方法。

2.1.3运维体系建设方法论

整体运维服务管理体系的设计需要考虑和运维管理相关的四大主要因素,即人员、流程、技术(产品)和合作伙伴,在IT服务设计过程中,上述四个关键因素被称为IT 运维服务设计的四要素,即4P方法论:

智慧IT运维管理体系总体设计

智慧IT运维管理体系 总体方案

目录 1项目需求分析 (5) 1.1项目预期与目标 (5) 1.2对项目的解读与理解 (6) 1.2.1强化主动监控,实现集中管理 (7) 1.2.2快速定位故障,减少维护成本 (7) 1.2.3提升主动管理、辅助分析决策 (7) 1.2.4直观运行展现,快速指挥调度 (8) 1.2.5规范日常流程,有序高效协作 (8) 1.3主要问题、重点及难点的阐述 (8) 1.3.1实现统一监控、处置及展现 (8) 1.3.2完整、有效、统一的配置管理库 (9) 1.3.3符合ITIL规范的基础服务流程 (10) 1.3.4可灵活定制的运维流程引擎 (11) 1.3.5通过服务目录、服务级别管理提升运维服务质量 (11) 1.3.6简单易用的报表设计器 (12)

1.3.7统一的运维服务门户 (12) 1.3.8面向不同运维视角的个人工作台 (13) 1.3.9完善、严格的权限和认证管理 (13) 1.3.10标准、灵活的开放接口和扩展需求 (14) 2体系及制度建设 (16) 2.1参考标准与方法论 (16) 2.1.1运维体系参考标准规范 (16) 2.1.2IT运维管理成熟度分析 (17) 2.1.3运维体系建设方法论 (20) 2.2运维管理体系规划 (23) 2.2.1运维管理规划目标 (23) 2.2.2运维管理总体规划 (24) 2.3运维管理管理制度建设 (25) 2.3.1运维流程管理规范 (26) 2.3.2IT运维操作管理规范 (26) 2.3.3进行运维服务提升评估 (26) 3技术方案 (28)

系统运维管理制度定稿

系统运维管理制度(试行) (2018年8月版) 第一章总则 运维以技术为基础,通过技术保障产品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在软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运维组都需要适时参与并发挥不同得作用,因此运维组工作内容和方向非常多。 运维目标是在服务出现异常时尽可能快速恢复服务,从而保障服务的可用性;同时深入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推动并修复服务存在的问题,同时设计并开发相关的预案以确保服务出现故障是可以高效止损。 第一条为保障信息系统软硬件设备的良好运行,使运维技术人员工作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运维管理工作总体目标:立足根本促发展,开拓运维新局面。在办公系统运行推广时期,通过网络、桌面、系统等的运维,促进信息系统能够稳定可持续性的发展。 第三条运维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运维全体人员。 第二章编制方法 第一条本实施细则包括运维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管理标准/规范、管理模式、管理支撑工具、管理对象以及基于流程的管理方法。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以ITIL/ISO20000为基础,以信息化项目的运维为目标,以管理支撑工具为手段,以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为方法,以全生命周期的PDCA循环为提升途径,体现了对运维服务全过程的体系化管理。 第三章运维部工作职责 第一条系统运维和技术支持 (1)根据公司业务的推进和发展目标,负责平台信息系统管理及数据交换策略的整体架构、对应用系统等技术开发方案的基础支撑,保障基础平台的稳定性和先进性。

(2)负责系统基础平台的使用培训和操作使用指南编写,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沟通和解决; (3)会同项目实施,确认系统信息基础设备和软件数量、品牌规格、技术参数,确保项目有效推进实施。 (4)系统信息基础设备和软件操作规程、应用管理制度的制定,并负责监督执行。 (5)系统信息基础设备的软件安装、调试和验收,使用培训和维修保养。 (6)系统信息基础平台日常运行过程中信息安全和技术问题的协调解决,保障平台24小时安全稳定运行。 (7)负责平台系统管理及设备保密口令的设置、更新、保存。 (8)负责系统信息协同管理及协同数据交换策略研究新程序、新系统和软件改版升级工作。 第二条.平台信息和技术安全 (1)执行国家有关网络信息技术安全的法律法规,与通信管理和网络安全监管部门联络,及时处理基础研发平台信息技术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确保平台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2)基础运营平台信息技术安全保密制度和工作流程的制定,落实信息技术安全保密责任制,执行“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责任到人。 (3)在服务器和计算机之间设置硬件防火墙,在服务器及工作站上均安装防病毒软件,进行硬件和技术双保护,确保基础研发平台不受病毒和黑客攻击。 (4)负责基础运营平台信息技术安全应急处理预案制定和实施。 (5)建立多机备份基础平台信息服务系统机制,一旦主系统遇到故障或受到攻击导致不能正常运行,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替换主系统提供服务。 (6)建立基础平台系统集中式权限管理,按照岗位职责设定工作人员操作权限,针对不同应用系统、终端、操作人员,设置共享数据库信息的访问权限,并设置密码。不同的操作人员设定不同的用户名,且定期更换,严禁操作人员泄漏密码。

基于BIM三维可视化智慧建筑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平台

基于BIM三维可视化智慧建筑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平台 发表时间:2019-01-02T14:35:30.85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作者:王帅张超徐涛温德政殷利庆[导读] 随着物联网、BIM、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建筑业在智慧城市实现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智慧建筑的概念应运而生。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智能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随着物联网、BIM、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建筑业在智慧城市实现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智慧建筑的概念应运而生。本文通过运用物联网、BIM和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了基于BIM的三维可视化智慧建筑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建筑三维可视化,物理设备实时监测与智能管控,楼层人员定位、故障报警等功能。通过电脑客户端或智能手机端进行各项操作,实现操作简单,无需巡楼,节省人力和管理成本,提高整体效益。 关键字:智慧建筑;物联网;BIM技术;三维可视化;智能管控 一、引言 随着物联网和BIM技术[1-2]的应用与发展,以及BIM二次开发接口的开源能力,经过悉心研究,将传统的楼宇智能化与先进的BIM轻量化技术结合,实现基于BIM三维可视化[3-4]的智慧建筑全生命周期[5]运营管理平台[6-7],该平台将物联网、云计算技术与BIM模型、运维系统、移动终端等结合起来集成应用,实现设备运行管理、能源管理、安保系统、租户管理等实时监测[8-9]与管控[10],BIM三维可视化智慧建筑运营管理平台为后期的运维工作提供了信息支撑与保障。 二、主要技术内容 通过该平台可以对整个楼宇的结构进行三维可视化展示;对设备运行、设备规格型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及安装时期等情况进行数字化管理;实时监测设备的各项参数,分析各项设备和周围环境的参数,实时预警水电超标和设备故障位置等信息,对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预防,降低运营维护成本,提高维修效率。如果发生火灾可通过BIM可视化系统实时提供最佳逃生通道,指挥业主进行逃生;在平台中通过BIM模型和物联网技术可直接调用监控摄像头,智能控制照明、VRV空调、排风机、换气机等设备,操作简单,无需巡楼,节省人力和管理成本,提高整体效益。该平台主要由三维可视化设备联动,大屏展示,后台管理,生产运维等部分构成。平台重要功能的实现原理如下: (一)三维可视化设备联动原理与实现 利用BIM技术创建三维可视化智慧建筑模型。通过BIM模型可以方便、直观的对整个楼宇的复杂结构进行分析,定位设备所在的位置。在BIM模型中绑定楼宇中所有的设备,比如空调、灯、监控等,绑定之后可以在BIM模型中操作绑定了的设备。在平台中选中需要操作的设备类,在设备列表中查看和更改设备的信息,还能直接定位到对应设备在BIM模型中的位置,然后通过点击BIM模型中的设备图标就可模拟现实中的现场操作。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硬件设备的控制。通过调用OPC服务接口,将平台中操作硬件设备的指令发送到OPC服务器,OPC服务器获取指令再控制硬件设备。 以监控为例,调用监控时先直接定位到它在BIM模型中的位置,然后点击监控图标会直接弹出该监控的当前画面。通过该平台实现了快速地调用楼宇中各个监控,方便快捷的掌握建筑物内部的情况。 (二)设备数据采集及展示的实现 为了实时的掌握楼宇内外各项指标的情况,平台利用无线传感器实时的监测统计楼宇的门禁、用电、用水、空调、新风机、开水机、财务报警、室外灌溉、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情况,将以上采集的信息数据经过转换传给控制器,并将监测结果在大屏上显示。这些实时监测到的数据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发送到控制设备与智能手机APP上。通过这些实时数据及时掌握楼宇的状况。比如,可通过BIM可实时调取集中用水、用电的实时画面,针对不良用水、用电实时管理,达到节约能源的作用。 (三)后台管理和生产运维的功能 后台管理部分包含定位管理、BIM模型管理、智能设备管理和权限设备管理这几个部分。定位管理又分为定位人员信息管理、定位区域切换管理、协调器安装位置定位管理、锚节点安装位置定位管理和移动节点管理。BIM模型管理分为BIM源文件管理、BIM文件转换管理、BIM模型集成管理和BIM构件播放管理。智能设备管理包含定位设备管理、门禁设备管理、灯开关设备管理、监控设备管理、新风换气机设备管理、空调设备管理、送排风机设备管理。后台管理部分记录着用户,BIM模型、所有设备、用电用水等相关的所有信息。 生产运维部分包含人员定位分布、人员定位导航、楼宇实时监控、设备故障告警、设备故障研判、设备故障抢修、天气监测、能耗监测和环境监测等。 三、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自主研发BIM可视化智慧建筑管理平台,可替代采购的楼控集成软件,减少采购成本。 (二)社会效益 BIM可视化智慧建筑管理平台实时监测整个楼宇的运行情况,对物业运营起到高效、便捷管理的目标。 四、总结 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建筑业的支持,为了更好、更快的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智慧建筑将会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各种信息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使智慧建筑得以实现,反过来,智慧建筑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会对信息技术的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智慧建筑能够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刘三明, 雷治策, 孙大峰. BIM+物联网技术在中国尊项目运维管理中的应用[J]. 安装, 2017(7):12-14. [2]王晨. 建筑业基于BIM的物联网技术应用[J]. 房地产导刊, 2015(26).

IT运维管理体系建设案例

IT运维管理体系建设案例

————————————————————————————————作者:————————————————————————————————日期:

某部IT运维管理体系建设案例 摘要: 某部委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肩负着电子政务主干网建设、维护、运营的使命,致力于提供安全、高效、快捷的IT服务。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网上运行的业务应用逐步增加,计算机机房设备、网络基础设施,大型主机、服务器、客户端等硬件平台,政务应用系统、数据库、应用服务器、中间件等软件平台日益复杂,服务的用户(包括应用使用单位、人民银行、税务、海关、各代理银行等)越来越多,如何维护好日益增多的网络和系统等各类设备,保证各个应用系统安全顺畅地运行,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和故障,做到网络和用户之所及,管理和服务之所及,是政务业务能否可靠运行的关键所在。 1.案例背景 某部委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肩负着电子政务主干网建设、维护、运营的使命,致力于提供安全、高效、快捷的IT服务。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网上运行的业务应用逐步增加,计算机机房设备、网络基础设施,大型主机、服务器、客户端等硬件平台,政务应用系统、数据库、应用服务器、中间件等软件平台日益复杂,服务的用户(包括应用使用单位、人民银行、税务、海关、各代理银行等)越来越多,如何维护好日益增多的网络和系统等各类设备,保证各个应用系统安全顺畅地运行,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和故障,做到网络和用户之所及,管理和服务之所及,是政务业务能否可靠运行的关键所在。 中心目前还处于初级的IT服务管理状态,在组织结构、管理规范、管理流程和技术支撑方面,还没有构建一个综合的IT服务管理体系。对网络、设备、系统、用户等的管理和服务是分散的、不关联的,没有实现数据、信息和知识库的共享,没有实现规范化和流程化,因此,管理和服务是粗粒度、低效率的,这种管理模式将越来越难以适应政务信息化的发展要求。 因此,需要梳理服务管理需求、规范服务管理流程,开发和建设一套科学有效的,融合组织、制度、流程、技术的IT服务管理体系,从粗放和分散型管理,逐步过渡到规范化、精细化和主动式IT服务管理,使IT服务管理体系成为中心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对政务核心应用系统顺利运行和应用有重要意义,也将为支持和推进政务改革提供管理和服务保障。 中心决定启动运维系统建设项目系统化地解决以上难题,构建IT服务管理体系。在经过对众多国际知名及国内咨询公司的考察和比较后,最终选定ITGov专家和信诚致远?( )作为咨询合作伙伴,承担运维管理体系总体规划。

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和制度规范标准

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和制度规范

目录 1、总则 (3) 2、编制方法 (3) 3、运维工作职责 (3) 4、运维服务管理体系 (5) 4.1 运维服务管理对象 (6) 4.2运维系统功能框架 (6) 4.3 运维管理组织结构 (7) 4.3.1 项目负责人 (8) 4.3.2 项目经理 (8) 4.3.3 技术主管 (9) 4.3.4 服务台 (9) 4.3.5 网络管理员 (10) 4.3.5 应用、数据库管理员 (10) 4.3.7 终端管理员 (11) 4.4 运维服务流程 (11) 4.4.1 项目运维服务工作流程图 (12) 4.4.2 服务台 (12) 3.4.3 事件管理 (13) 4.4.4 工单管理 (13) 4.4.5 问题管理 (14) 4.4.6 变更管理 (14)

4.4.7 配置管理 (14) 4.4.8 知识库管理 (15) 4.4.9 统计及工作报告 (15) 5、运维服务内容 (15) 5.1 服务目标 (15) 5.2 资产统计服务 (16) 5.3 网络、安全系统运维服务 (16) 5.4 主机、存储系统运维服务 (17) 5.5 数据库系统运维服务 (18) 5.6 中间件运维服务 (19) 5.7 终端、外设运维服务 (19) 6、应急服务响应措施 (19) 6.1 应急预案实施基本流程 (20) 6.2 突发事件应急策略 (20) 7、服务管理制度规范 (21) 7.1 服务时间 (21) 7.2 行为规范 (22)

1、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实验室系统软硬件设备的良好运行,使员工的运维工作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运维工作总体目标:立足根本促发展,开拓运维新局面。在企业发展壮大时期,通过网络、桌面、系统等的运维,促进 企业稳定可持续性发展。 第三条运维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运维人员。 2、编制方法 本实施细则包括运维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管理标准/规范、管理模式、管理支撑工具、管理对象以及基于流程的管理方法。 本实施细则以ITIL/ISO20000为基础,以信息化项目的运维为目标,以管理支撑工具为手段,以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为方法,以全生命周期的PDCA循环为提升途径,体现了对运维服务全过程的体系化管理。

BES智慧建筑云服务平台

BES智慧建筑云服务平台 一、产品概述 BES智慧建筑云服务平台实现对冷热站、空调机组、新风机组、风机盘管、送排风、智能照明、能耗数据采集、机房动力环控,及给排水、变配电、电梯等设备的监控。 对用户端所有能耗进行细分和统计,以直观的数据和图表向管理人员或决策层展示各类能源的使用消耗情况,便于找出耗能点或不合理的耗能习惯,有效节约能源,为用户进一步节能改造或设备升级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二、产品功能及主要参数 将空调自控系统、智能照明系统、送排风系统、给排水系统、变配电系统、电梯系统和能耗数据采集系统纳入一套平台/系统进行建设,进行相互监管。通过平台建设,在实现建筑设备优化测控的基础上,强化监管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冷水机组、照明、风机、水泵等系统设备的运行数据(借助控制器内置的用电/用时计量功能,掌握设备点的能耗),和能耗采集数据(总表、分项表、回路表、层表等对能耗的用量进行分级统计与分析,掌握工作面能耗)进行分析,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分析能耗分布。 三、产品优势 1)建设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机电设施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2)基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实现机电设备的故障报警。 a)基于规则、策略形成自动故障报警。 b)基于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形成智能故障报警。

c)完善的故障报警处理流程(评估流程、处理流程、预防流 程、监督流程)。 3)基于云计算、数据挖掘、物联网技术采集多元化能效数据、设 备数据,实现能耗评估、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评估,养护人员 的工作绩效评估。 特点:平台包括物联化、集成化、模型化、可视化、智能化等, 最终应具备全面感知能力、集成协同能力、预警预测能力及分 析优化能力。 4)通过能耗分布的分析,做到能耗数据的落地,发现跑冒滴漏问 题和用电隐患,掌握系统自动化控制水平,做到项目运维阶段 有效地进行持续的节能优化。 四、客户价值 1)管理建筑内的机电设备,实现楼宇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做到好 控;实现对楼宇设备的节能监管,做到好管;提高系统整体服 务水平,降低后续的物业成本。从根本上解决项目中存在的能 耗数据采集和节能控制之间存在的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发挥 能耗数据的积极作用,避免能耗数据采集系统流于形式。 2)对能源系统采用分散控制和集中管理;完善能源信息的采集、 存储、管理和利用;减少能源管理环节,优化能源管理流程,建立客观能源消耗评价体系;减少能源系统运行管理成本,提 高劳动生产率;加快能源系统的故障和异常处理,提高对全厂 性能源事故的反应能力;通过优化能源调度和平衡指挥系统,

系统运维体系架构规划

系统运维体系架构规划 本文主要介绍运维体系与架构的设计规划,这将引导我们从一个高屋建瓴的角度去考虑如何组织运维团队,如何规划运维架构,用什么构建起运维架构,以及如何开展运维工作。 图1-1本文将会引入很多简明的运维实践示例来形象直观的告诉大家如何构建起运维体系。通过学习本文内容将会使我们具备规划与构建整个IT运维体系架构的知识和能力。 运维体系是运维的基础和核心。通过运维体系的构建及完善,使我们的运维做到稳定可靠,准确完备,规范科学。从某种角度来看,系统运维体系可以用一个四面体来描述(如图1-1所示),包括四大方面:人、事、物、流程标准。 从人、事、物、流程这四个方面便可以很好地将运维体系进行解构,它们彼此互相作用,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实用的运维体系。下面列举了这四个方面各自的含义及相关内容。 人:例如完善岗位职责与职业发展、提高团队技术水平、完善技能分享与培训、完善团队绩效考核、规范工作行为规范等。目的是要建成一支工作高效、技术水平高、团结稳定、有职业素养的运维团队。 事:例如做好日常基础运维工作,保障好生产业务运行。不断探索新的运维理念与技术,探索优化系统架构。具体可以分为几大块,例如运维流程管理,资源架构规划,应急与故障处理,监控与优化,安全与防护,项目及日常工作,等等。目的是要明白运维做什么正确的事,怎么正确地做事,做事有章法,稳定高效能。 物:主要是如何管理好系统运维所涉及的各种资源。例如机房环境、办公设备、服务器、网络设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工具等各种软硬件资源。目的要使各类资源配置管理妥当,清楚资源属性,知道从哪来,现在哪,要去哪。使得物尽其用,物有所值,安置妥当。 流程标准:运用流程标准将上述要素(人、事、物)有机地结合,有序科学地流转、高效稳定地运行。例如资源规划与采购,各种标准规范、项目规范、软硬件配置部署规范、安全制度、工作交接,等等。 就上述四大方面,下文继续展开论述,当然也仅是一些内容的列举,毕竟具体到每个企业组织,其运维工作内容可能会大同小异。 1.1团队人员规划 1.1.1岗位职责划分 一个优秀企业(组织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其实说到底就是人。合适的人在合适岗位上正确地干正确的事情——这就是核心竞争力。一个好的运维团队也是如此,人在运维体系中就是核心,好的运维团队能够有效地、高质量地、相对低成本地发挥各个运维元素的功效,达到更完美的运维效能。 对于运维岗位划分,很多企业大同小异,一般都是以保障业务生产稳定高效运行为目的,根据自身企业发展需要划分岗位。小微企业可能没有专门的运维人员及岗位设置,稍大的一些企业也可能由其他岗位人员(如开发人员)兼职运维人员,发展到中小型企业后往往就会设置专门的运维岗位人员从事日常维护工作。对于中大型企业一般都会有专门的运维团队从事专业的运维工作,而且不仅仅是运维,还包括运维开发。 随着运维的发展,运维岗位也逐渐细分很多种,各个企业岗位设置与职责也不尽相同,但岗位工作内容大同小异。大致有如下岗位: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网络管理员、机房环境管理员、运维开发工程师、应用运维工程师、服务管理工程师、安全审计工程师、架构师等。 有了岗位设置及专职人员,然后就会产生人力职业发展、技能培训、绩效考核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即相互联系又各成一体。 如下是某企业的岗位职责划分示例:

XXIT运维监控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XXIT运维监控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IT运维监控管理平台建设方案XXXXXXX 目录第1章概述3 1.1 建设背景3 1.2 建设目标3 1.3 建设思路 4 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5 2.1 总体架构 5 2.2 设计原则6 2.3 运维管理体系架构设计7 2.3.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7 2.3.2 监控采集层8 2.3.3 数据处理层8 2.3.4 运行展现层8 2.4 系统技术路线9 2.4.1 采用Java语言开发9 2.4.2 采用J2EE框架10 2.4.3 采用WebService进行数据互连互通10 2.4.4 数据库技术12 2.4.5 性能控制13 2.4.6 开发、运行环境13 2.5 应用接口总体设计13 2.5.1 系统内部集成接口13 2.5.2 与基础运维管理工具的集成接口14 2.5.3 与ITSM系统的集成接口14 2.5.4 与相关外部系统的统一身份认证与单点登录接口14 2.6 系统安全设计及部署15 2.6.1 输入检验15 2.6.2 GET请求和Cookie中的敏感数据15 2.6.3 防通过嵌入标记实现的攻击15 2.6.4 防口令猜测功能16 2.6.5 页面和字段级的权限控制16 2.6.6 系统安全架构16 第3章系统功能设计17 3.1 动环监控17 3.1.1 配电柜监测17 3.1.2 配电开关及电流监控17 3.1.3 发电机监控18 3.1.4 ATS监测18 3.1.5 STS监测18 3.1.6 UPS监控子系统19 3.2 统一门户子系统19 3.2.1 信息主管领导内容

展示20 3.2.2 运维人员内容展现20 3.2.3 一般用户内容展现21 3.3 IT运行监控子系统21 3.3.1 基础平台功能21 3.3.2 网络设备管理23 3.3.3 服务器监控管理26 3.3.4 存储监控管理29 3.3.5 数据库监控管理29 3.3.6 中间件监控管理30 3.3.7 web与应用监控管理31 3.3.8 虚拟化监控管理32 3.3.9 IP地址管理管理33 3.3.10 信息点管理34 3.3.11 告警监控管理与转发处理35 3.3.12 综合监控管理36 3.3.13 综合报表管理37 3.4 IT服务管理子系统38 3.4.1 功能特点38 3.4.2 服务台管理41 3.4.3 服务目录管理42 3.4.4 服务请求管理42 3.4.5 事件管理43 3.4.6 问题管理43 3.4.7 变更管理44 3.4.8 值班管理44 3.4.9 公告管理45 3.4.10 IT运维报告45 3.4.11 用户管理46 第4章培训方案46 第5章系统价值47 第6章售后服务47第1章概述1.1 建设背景随着近年来经济的进一步迅速发展,企事业机关单位IT运行环境日趋复杂,运行监控工作难度加大,尤其是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信息系统越来越多,各类系统越来越复杂,系统的关联度也越来越高。数据处理量成倍增长,而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发展,网上应用系统也越来越多,使IT 系统运行环境变得更加复杂,造成了机房管理、系统监控、运行维护工作十分困难的局面。虽然信息中心各科室对已经有各的监控管理手段,但缺乏一个集中、统一的监控平台,及时发现与解决网络、硬件、安全设备、操作系

公司IT运维管理制度

北京金则医学检验IT 部运行维护 管理制度 撰写人:王永炳 审核人:王义平 批准人:王岩 启用日期 :2018 年 7 月 1 日 文件编号 :BJJZLaB-IT运行维护 版本:第A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机房管理制度 (4) 第三章保密制度. (11) 第四章维护作业计划管理制度 (15) 第五章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 (18) 第六章巡检制度. (23)

第一章总则 第1 条为了加强 IT 运维通信网络的运行维护管理、 保障通信网高效的发展和稳定可靠地运行,并具有可持 续发展的能力,根据国家、信息产业部颁布的技术政策、技术体制、技术业务规程、法规、规定以及 IT 运维公司现行的管理体制,制定本运行维护基本管理制度。 第2 条 IT 运维通信网络运行维护管理的原则是: 1、坚持国家公众通信网的先进性、统一性和完整性的原则,加强全程全网的运行维护管理,实现全网协调、高效和快捷的发展,确保全网的安全和畅通。 2、完善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运行维护规范,提高运行维护管理效率,使全程全网的通信质量和技术 指标始终保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平,并不断提高网络质量 和服务能力。 3、接轨采纳国际上先进的维护管理经验和机制,实施 ISO9000 系列质量管理体系。在较短的时间内,使IT 运维不仅在网络规模、用户数量、服务质量,还是在运 行维护管理上都成为世界一流的通信企业。 1

4、在确保完成网络技术指标、功能指标和质量指标等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和综合利用网络资源,提高网络 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行维护管理成本,提高网络的市场 适应能力和服务能力。 第 3 条 IT运维通信网络运行维护管理的任务是: 1、建立和完善两个体系,即自上而下的指挥调度体 系和自下而上的请示报告体系。运行维护管理要树立网 络意识,深刻认识通信服务的全程全网的特点。凡是已 投入运行的所有设备、线路、系统都是全程全网不可分 割的一部分。 2、逐步建立运行与维护分离的管理机制。要确保网络内的所有设备完好无损,运行状态良好,各种电气指 标,技术指标和服务质量指标均能满足或超过规定的水 平。同时,能及时准确发现和迅速可靠地排除故障,杜 绝人为事故和差错的发生,清除隐患,确保网络的畅通。 3、根据网络融合与业务融合的发展特点和专业化的 分工趋势,充分利用社会化的维护能力,推广设备代维。加强对超出保修期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探索实行设备 供应商付费限时保修制。 2

智慧建筑管理平台

智慧建筑管理平台 产品简介 产品文档

【版权声明】 ?2013-2019 腾讯云版权所有 本文档著作权归腾讯云单独所有,未经腾讯云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主体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修改、抄袭、传播全部或部分本文档内容。 【商标声明】 及其它腾讯云服务相关的商标均为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及其关联公司所有。本文档涉及的第三方主体的商标,依法由权利人所有。 【服务声明】 本文档意在向客户介绍腾讯云全部或部分产品、服务的当时的整体概况,部分产品、服务的内容可能有所调整。您所购买的腾讯云产品、服务的种类、服务标准等应由您与腾讯云之间的商业合同约定,除非双方另有约定,否则,腾讯云对本文档内容不做任何明示或模式的承诺或保证。

文档目录 产品简介 产品概述 产品功能 应用场景

产品简介 产品概述 最近更新时间:2019-07-29 10:45:47 什么是腾讯智慧建筑管理平台 腾讯智慧建筑管理平台(Smart Building Operating System,以下简称微瓴 )是深度适配智慧建筑场景的物联网类操作系统,针对建筑内的硬件、应用等资源,提供物联、管理与数字服务,为建筑赋予了综合协同智慧能力,并为建筑管理运营者与建筑业主方提供安全、高效、便利的建筑综合管理运营系统,助力地产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提升建筑的运营效率与服务品质,创造全新的服务模式与用户体验。 产品优势 联动灵活性高 用户可根据自身业务,搭建多样化的建筑联动规则。 建筑监管度高 腾讯云微瓴对建筑内的设备、应用、用户、场景进行统一监管,打破用户盲区。 物联能力丰富化 硬件:支持 SDK、MQTT、智能网关、软网关等快速对接方式。 应用:支持各行业的数据对接协议、权限对接协议、硬件控制协议等。 服务:支持 API 对接服务。 空间数字化 腾讯云微瓴实现了建筑、楼层、设备点位与空间映射的数字化,让建筑变成一个智慧空间,可以衍生出丰富标准的空间能力与空间服务。 建筑智能化 腾讯云微瓴通过融合多样 AI 算法,实现建筑智慧化响应与决策。 升级持续化 腾讯云微瓴支持云端持续升级与软硬件分离,且建筑的各项软、硬件服务都支持组态化的拆卸升级,实现建筑服务的优质灵活更换。

系统运维管理制度定稿

系统运维管理制度 (试行) 2018年8月 版) 第一章总则 运维以技术为基础,通过技术保障产品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在软件产品的整 个生命周期中运维组都需要适时参与并发挥不同得作用,因此运维组工作内容和方向非常多。 运维目标是在服务出现异常时尽可能快速恢复服务,从而保障服务的可用性;同时深入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推动并修复服务存在的问题,同时设计并开发相关 的预案以确保服务出现故障是可以高效止损。 第一条为保障信息系统软硬件设备的良好运行,使运维技术人员工作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运维管理工作总体目标:立足根本促发展,开拓运维新局面。在办公系统运行推广时期,通过网络、桌面、系统等的运维,促进信息系统能够稳定可持续性的 发展。 第三条运维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运维全体人员。 第二章编制方法 第一条本实施细则包括运维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管理标准/ 规范、管理支撑工具、管理对象以及基于流程的管理方法。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以ITIL/ISO20000 为基础,以信息化项目的运维为目标,管理模式、以管理 支撑工具为手段,以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为方法,以全生命周期的PDC循环为提升途径,体现了对运维服务全过程的体系化管理。 第三章运维部工作职责 第一条系统运维和技术支持 (1)根据公司业务的推进和发展目标,负责平台信息系统管理及数据交换策 略的整体架构、对应用系统等技术开发方案的基础支撑,保障基础平台的稳定性和 先进性。

2)负责系统基础平台的使用培训和操作使用指南编写,对用户使用过程中 出现问题的沟通和解决; (3)会同项目实施,确认系统信息基础设备和软件数量、品牌规格、技术参数,确保项目有效推进实施。 系统信息基础设备和软件操作规程、应用管理制度的制定,并负责监督执行。 4) 系统信息基础设备的软件安装、调试和验收,使用培训和维修保养。 (6)系统信息基础平台日常运行过程中信息安全和技术问题的协调解决,保障平台24小时 安全稳定运行。 7)负责平台系统管理及设备保密口令的设置、更新、保存。 8)负责系统信息协同管理及协同数据交换策略研究新程序、新系统和软件 改版升级工作。 第二条. 平台信息和技术安全 (1)执行国家有关网络信息技术安全的法律法规,与通信管理和网络安全监 管部门联络,及时处理基础研发平台信息技术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确保平台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2)基础运营平台信息技术安全保密制度和工作流程的制定,落实信息技术 安全保密责任制,执行“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责任到人。 (3)在服务器和计算机之间设置硬件防火墙,在服务器及工作站上均安装防病毒软件,进行 硬件和技术双保护,确保基础研发平台不受病毒和黑客攻击。 4)负责基础运营平台信息技术安全应急处理预案制定和实施。 5)建立多机备份基础平台信息服务系统机制,一旦主系统遇到故障或受到 攻击导致不能正常运行,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替换主系统提供服务。 6)建立基础平台系统集中式权限管理,按照岗位职责设定工作人员操作权 限,针对不同应用系统、终端、操作人员,设置共享数据库信息的访问权限,并设置密码。不同的操作人员设定不同的用户名,且定期更换,严禁操作人员泄漏密码。

系统运维管理制度汇编

运维管理制度 系统运维管理制度(试行) (2018年8月版) 第一章总则 运维以技术为基础,通过技术保障产品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在软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运维组都需要适时参与并发挥不同得作用,因此运维组工作内容和方向非常多。 运维目标是在服务出现异常时尽可能快速恢复服务,从而保障服务的可用性;同时深入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推动并修复服务存在的问题,同时设计并开发相关的预案以确保服务出现故障是可以高效止损。 第一条为保障信息系统软硬件设备的良好运行,使运维技术人员工作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运维管理工作总体目标:立足根本促发展,开拓运维新局面。在办公系统运行推广时期,通过网络、桌面、系统等的运维,促进信息系统能够稳定可持续性的发展。 第三条运维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运维全体人员。 第二章编制方法 第一条本实施细则包括运维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管理标准/规范、管理模式、管理支撑工具、管理对象以及基于流程的管理方法。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以ITIL/ISO20000为基础,以信息化项目的运维为目标,以管

理支撑工具为手段,以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为方法,以全生命周期的PDCA循环为提升途径,体现了对运维服务全过程的体系化管理。 第三章运维部工作职责 第一条系统运维和技术支持 (1)根据公司业务的推进和发展目标,负责平台信息系统管理及数据交换策略的整体架构、对应用系统等技术开发方案的基础支撑,保障基础平台的稳定性和先进性。 (2)负责系统基础平台的使用培训和操作使用指南编写,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沟通和解决; (3)会同项目实施,确认系统信息基础设备和软件数量、品牌规格、技术参数,确保项目有效推进实施。 (4)系统信息基础设备和软件操作规程、应用管理制度的制定,并负责监督执行。 (5)系统信息基础设备的软件安装、调试和验收,使用培训和维修保养。 (6)系统信息基础平台日常运行过程中信息安全和技术问题的协调解决,保障平台24小时安全稳定运行。 (7)负责平台系统管理及设备保密口令的设置、更新、保存。 (8)负责系统信息协同管理及协同数据交换策略研究新程序、新系统和软件改版升级工作。 第二条.平台信息和技术安全 (1)执行国家有关网络信息技术安全的法律法规,与通信管理和网络安全

等级保护管理体系设计

1.1.1等级保护管理体系设计 1.1.1.1设计等级保护的方针与政策 根据国家安全等级保护对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要求,为了对信息系统正常运行提供安全管理保障。结合信息安全规划和评估服务中安全管理评估的结果,协助XX国土资源厅对安全管理和执行过程通过安全策略、管理制度、操作规范等文件方式加以固化。 下面的方案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分别从策略、运作和组织三个方面阐述 ●安全策略——包括总体安全方针和各种指导策略、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等,是信息 安全的最核心问题,是整个信息安全建设的依据; ●安全运作——整个信息安全框架的执行环节。通过明确安全运作的制度和各部分管 理制度,保证安全框架的有效性。 ●安全组织——主要是人员、组织和流程的管理,是实现信息安全的落实手段; 通过前面的安全需求分析,发现XX国土资源厅目前的整体策略体系不够完整,没有将XX国土资源厅高层领导对于信息安全的重视体现在正式的、成文的、可操作的策略和规定上,特别是没有一个最高的信息安全最高方针文件给出全面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指导。 本次项目,建议由XX国土资源厅组织相关人员,协助制定信息安全总体方针。 最高方针应当明确信息安全的目的,方针保证的内容,适用性、目标、遵循的法律、策略细化的要点、相应人员的基本职责和回顾机制等。最高方针是建立策略体系,指导安全工作的基础。 1.1.1.2设计等级保护安全组织与人员管理 1.1.1. 2.1设计等级保护安全组织 从宏观上讲《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第十三条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负责本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从微观上讲《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第四条明确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重点维护国家事务、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

国家某部委IT运维管理体系总体规划

某部委IT运维管理体系总体规划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04日点击数: 287 作者:ITGov 来源:ITGov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 【字体:小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0 )】 摘要: 某部委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肩负着电子政务主干网建设、维护、运营的使命,致力于提供安全、高效、快捷的IT服务。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网上运行的业务应用逐步增加,计算机机房设备、网络基础设施,大型主机、服务器、客户端等硬件平台,政务应用系统、数据库、应用服务器、中间件等软件平台日益复杂,服务的用户(包括应用使用单位、人民银行、税务、海关、各代理银行等)越来越多,如维护好日益增多的网络和系统等各类设备,保证各个应用系统安全顺畅地运行,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和故障,做到网络和用户之所及,管理和服务之所及,是政务业务能否可靠运行的关键所在。 1.案例背景 某部委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肩负着电子政务主干网建设、维护、运营的使命,致力于提供安全、高效、快捷的IT服务。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网上运行的业务应用逐步增加,计算机机房设备、网络基础设施,大型主机、服务器、客户端等硬件平台,政务应用系统、数据库、应用服务器、中间件等软件平台日益复杂,服务的用户(包括应用使用单位、人民银行、税务、海关、各代理银行等)越来越多,如维护好日益增多的网络和系统等各类设备,保证各个应用系统安全顺畅地运行,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和故障,做到网络和用户之所及,管理和服务之所及,是政务业务能否可靠运行的关键所在。 中心目前还处于初级的IT服务管理状态,在组织结构、管理规、管理流程和技术支撑面,

运维管理体系论述

运维管理体系的论述 摘要:以某部委IT运维管理体系为案例,从其背景、体系建设需求与目标、体系建设思路和方法、体系建设内容、体系建设效果分析等方面探讨了IT运维管理体系的建立;提出了基于组织管理模式、制度规范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等3个层面的IT运维管理体系框架,以及组织模式、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绩效考核、运维费用、技术支撑等配套管理措施。 关键词:运维管理体系运维费运维绩效技术支撑体系 引言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工作的重点已从大规模网络、平台、业务系统的建设阶段转向以深化应用、提升应用效益为主要特征的“运行维护”阶段。与此同时,建立完善的电子政务运维管理体系,将对发挥电子政务绩效、构建服务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效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负责运维管理工作的各级政府单位如何构建IT运维管理体系呢?下文以国家某部委IT运维管理体系为例,介绍IT 运维管理体系建立的方法,以期对读者有所启示。 一、案例背景 某部委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肩负着电子政务主干网建设、维护、运营的使命,致力于提供安全、高效、快捷的IT服务。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网上运行的业务应用逐步增加,计算机机房设备、网络基础设施,大型主机、服务器、客户端等硬件平台,政务应用系统、数据库、应用服务器、中间件等软件平台日益复杂,服务的用户(包括应用使用单位、人民银行、税务、海关、各代理银行等)越来越多,如何维护好日益增多的网络和系统等各类设备,保证各个应用系统安全顺畅地运行,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以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和故障,做到网络和用户之所及,管理和服务之所及,是政务业务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

中心目前还处于初级的IT运维管理状态,在组织结构、管理规范、管理流程和技术支撑方面,还没有构建一个综合的IT运维管理体系。对网络、设备、系统、用户等的管理和服务是分散的、不关联的,没有实现数据、信息和知识库的共享,没有实现规范化和流程化,因此,管理和服务是粗粒度、低效率的,这种管理模式将越来越难以适应政务信息化的发展要求。 因此,需要梳理运维管理需求、规范运维管理流程,开发和建设一套科学有效的融合组织、制度、流程、技术的IT运维管理体系(简称体系),从粗放和分散式管理,逐步过渡到科学、规范和专业化管理,使IT运维管理体系成为中心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对政务核心应用系统顺利运行和应用有重要意义,也将为支持和推进政务改革提供管理和服务保障。 二、体系建设需求与目标 ⒈体系建设需求 在组织人员方面,针对目前各处室分散运维的现状,中心迫切需要统一IT 运维管理认识,整合IT运维管理资源,设计科学合理的IT运维管理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建立起集中的运维管理模式。集中运维管理模式的建立,可以使中心从目前以技术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向面向业务、以服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并通过对中心服务资源的统筹安排和共享使用,在服务环节上加强沟通协作,提高中心整体IT运维管理的有效性。 在管理规范方面,目前各相关处室在日常运维工作中没有规范的管理流程,中心迫切需要对目前IT运维工作程序进行规范和标准化,建立统一的IT运维管理流程,以适应业务用户对IT服务端到端的需求。同时,作为管理流程执行的保障手段,中心需要建立IT运维管理工作的管理控制点(如开发转运维的上线管理、运行监控管理、下线管理等)和覆盖全面的管理制度,并清晰定义IT服务的考核目标,按照管理流程、角色岗位进行分解,配套实施支持考核的技术手段,实现科学量化评价IT服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促进IT服务工作的高效运行。中心管理层还提出制定运维费用标准的管理需求,使中心运维费用能够与信息化建设费用、日常公用经费区分,规范运维费预算的执行,保障运维工作有序开展,

IT可视化运维管理体系建设方案

IT可视化运维管理体系建设方案 项目背景及目标 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贵州农信”)观山湖数据中心于2019年7月15日正式投产运营,目前已建立“两地三中心”IT架构体系。随着贵州农信信息科技建设的不断深入,IT规模越来越庞大,整体IT架构越来越复杂,传统的运维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日常的IT运维工作需要。同时,内外部监管部门对IT运维的要求日趋严格、规范,对贵州农信的IT运维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切实满足业务连续性及监管部门要求,确保IT系统安全、高效、稳定运行,贵州农信在观山湖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同步启动了IT可视化运维管理体系建设。 一年多来,依托先进的运维监控工具、资源管理工具及集中管理平台的建设及融合,贵州农信初步形成了可视化的IT运维管理体系。实现了IT运维管理可视化、可量化的建设目标,提升了IT运维管理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通过在一个平台上对所有监控数据、资源数据的集中展示和管理,实现直观的展现IT系统整体运行情况的目的,推动人力集中型运维模式向集中可视化运维模式的转变。通过对运维资源的有效整合,改变落后的运维管理状况,提高运维工作效率,减轻运维工作压力,保障信息系统安全、高效、稳定运行。 项目方案 项目架构 IT可视化运维管理体系建设方案充分考虑贵州农信当前IT 运维管理现状,着眼于未来迈向智能化运维方向设计,项目整体架构分为基础数据采集层、数据管理分析层、态势集中展现 层。 基础数据采集层将采集到的数据汇聚到数据管理分析层,由数据管理分析层进行统计、分析、处理,提供给态势集中展现层进行统一展示,从而实现贵州农信运维从基础数据采集到顶层可视化的关联展示,实现归集化统一管理。基础数据采集层提供动环、安防、主机、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系统、数据库配置、告警信息及运行日志,主要模块包括:运维监控管理平台、应用软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