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现代文阅读

高考现代文阅读

关注生活紧扣“和谐”

——谈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的一点共性

宋亮南通市第二中学

在高三复习中,很多老师和同学都把“现代文阅读”特别是“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当做是重点和难点,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复习,但效果却一般,更有甚者还会在考试中得到非常低的分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样的,笔者在这里只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来谈江苏高考中“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的一点共性,希望带能给奋战在高三的师生们一些启发。

一、认识“和谐”,了解高考命题的现实指向。

众所周知,高考既是选拔人才的手段,同时也担负着进行社会宣传教育的责任。但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其选拔的作用已经被无限放大,而宣教的目的则被广大师生逐渐忽略。因此,我们常常在高三的课堂上看到学生刻苦地练,老师辛苦地讲,可围绕的却总是微观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而忽略了对高考命题中宏观的社会意义与现实指向的解读。这样做所导致的后果有时并不明显,甚至有可能在表面上还显得效果“良好”,但时日一长,这种忽略文本整体深入感知的教学方式就极有可能暴露出严重的问题,对学生所造成的伤害也是十分严重的。

高考的命题具有天然的严肃性,它必须遵从现实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观。试题所反映的内容与思想都应该对当时的人特别是学生有一定的教育导向作用。纵观近几年各地的高考试题,事实上在这一点上做得也的确到位,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高考的命题者们并没有忘记“传道”的职责。所以,假使我们这些第一线的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话,就有可能会给高考复习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困扰和麻烦。

江苏高考卷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是必考题型,分值高,难度大,夸张点说它简直是历年来江苏高考生的“梦魇”。很多考生——包括平时基础还不错的——纷纷在这道大题上栽跟头,得分很低,从而近年来此道题的均分也都在低处徘徊。笔者品读研究了2007到2010这四年“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文本和题目之后,从中读出了自己的一点体会,那就是这几年的命题,始终围绕着“和谐”这个社会热点词汇,力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性。

二、感受“和谐”,看清高考选题的内在规律。

谈到“和谐”,有些人往往以为就是“和谐社会”而已,但我们如果认真研读了近年的高考真题,就会慢慢发现上面的想法是比较肤浅的。近四年的江苏卷“文学类文本阅读”

所选材料有三篇散文,一篇小说,分别是麦天(雷抒雁,2007)、上善若水(张笑天,2009)、溜索(阿城,2010)和侯银匠(汪曾祺,2008),虽然体裁和内容不尽相同,但初读上去却有一股相似的味道,有人说是“老人旧味”,而笔者不敢苟同。这四篇文章,无甚华丽辞藻,却极具生活气息;虽无跌宕情节,但颇为令人流连;没有直抒胸臆,可反倒动人心魄。由此可见命题者在挑选素材确是下了一番苦功,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表现了高考命题的相对稳定性。刚才所说几点基本都是从文章的“表”来比较的,如果细细读来,也许这几篇文章内质的共性就呼之欲出了。

2007年的散文《麦天》中描绘了一幅火热的秋收劳动生活场景,但如果我们把理解仅仅停留在对劳动者的赞美这个层面就稍显肤浅了。因为本大题的第四小题是这样说的:文章最后说麦天的忙碌、喜悦“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味”的理解。参考答案写得很清楚:火热的劳动生活,丰收的喜悦,紧张热烈后的平和、闲散。乡土民风的朴实,亲情的淳厚、和谐。“和谐”二字点出了文章的主旨之一即是表现平凡劳动者(家庭成员)之间的一种和谐状态,这与当前创建“和谐社会”的主题也是紧密相连的。读懂了这两个字,也就真正明白了命题人的良苦用心,才能把文章所表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真正地联系到一起,才算是真正读懂了这篇文章。

2008年的小说《侯银匠》,以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平凡人“幸福”而孤独的后半生,把一种难以言状的人生况味深深地埋在冷静的语调之中。这种意境非寻常人可体会,因此一篇看似情节人物都简单的小说,却以一般难度的题目难住了相当多的考生。笔者曾试着对此篇文章和题目稍加修改,在考试中让学生尝试去做,但结果并不太乐观,甚至有部分学生将人物性格完全理解错误。比如有的同学将人物“侯菊”的性格错误地概括为自私自利、淡漠亲情等,这完全是基于自己消极情感的理解,是脱离文本的主观臆测,但可怕的是做出如此判断的并非个例。这不得不令人深思,我们的教育究竟出现怎么样的问题,令一个原本应是拥有着健康积极心态的阳光少年如此“颠倒黑白”。虽然有人可能会说,这事关于社会大环境。但笔者认为,这很大程度上也说明教师平时在课堂教学上缺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因为在高考这样严肃的考试中,命题人不可能不考虑价值取向的问题,一篇原本“和谐”的文章被误读为“非和谐”,个中缘由难到不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么?

至于2009和2010年的两篇叙事散文《上善若水》和《溜索》,虽然题材不同,但都强烈地凸显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上善若水》中第二个问题的参考答案是:因为都江堰的建造①理念正确:顺应自然,符合生态,造福百姓;②方法科学:“低作堰、深淘滩”“分四六、平涝旱”;③功效长久:至今仍在发挥灌溉、防洪的作用;④

体现了“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其中鲜明地点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秘诀——顺应自然,当人们越来越渴望征服自然,无所不用其极的时候,这种声音的出现显得如此振聋发聩。它给了每一个身在现代文明中而不辨方向的人指出一条真正的发展之路,要“和谐”地与自然相处,才能不被自然所抛弃。而《溜索》这篇则延续了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材关注生活的特点,继承了上年选材对现代文明的忧思并有所突破,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主题,还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爱以及人与动物之间的互为倚重,塑造了在大自然中昂首前行的人类“硬汉”形象。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硬汉”对于自然的征服不是建立在破坏的基础上,而是顺应自然,顺势而为。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找到近几年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材与命题的一点共性——材料皆有生活语,命题紧扣大热点,即我们在题目中所提到的关注生活,紧扣“和谐”。找到这样一个宏观上的切入点,意义也许不仅仅是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主旨,更多的则是对具体解答问题的实质性帮助。

三、领悟“和谐”,找到破解问题的“万能钥匙”。

看来,如果按照“和谐”的观点来审视这四年的题目,则应该不会出现上文中人物性格分析错误的现象,但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很有可能避免答案立意偏差的严重问题。当然,“和谐”并不是近年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唯一的共性,所以我们一线的教师应当尽力总结经验,并且将这种集中归纳的方法教给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加以引导,争取令他们学以致用。笔者从几年的高三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下几点方法,供大家参考。

首先,应该让学生懂得应宏观把握文章的主旨,要有大局观。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感悟毕竟有限,要求他们对任何刚拿到手的文章就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实在勉为其难,因此平时课堂的讲授和引导非常重要。教师要始终站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上,把学生的目光引向未知的前方,突破障碍。在课堂训练中,应有意识地使用自己精心挑选的一些文章与题目进行练习,做到精练精讲,心中有数。长此以往,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必会有一个飞跃式的提高。

其次,要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社会热点的自觉性。任何好文章都是生活的真实反映,高考试题选择的材料绝不可能脱离生活实际,所以对生活有热情的人才有可能在这场战斗中脱颖而出。有一颗关怀天下,热爱生命的心灵显得尤为重要,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纵观被选入高考试卷的这四篇文章,无不饱含着作者对这个世界和人生所怀有的无比热爱;而文章后的高考题目,虽然在某些细节上可能会有瑕疵,但毋庸置疑的是,其中处处蕴藏着命题人对考生的深切人文关怀,也是对所有读过文章、做过题目,思索过答案的人的一次精神洗礼。

最后,还需要学生的自我领悟,努力提升自己的精神层次。一个没有觉悟的人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成功者,做学问必先做人,否则任何“成绩”都只是缺乏根基的空中楼阁。所以教师应该做好示范,在平时的授课及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都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小树苗只有沐浴在阳光下才能茁壮成长,年轻人也只有靠温情才能培养成“爱人”之仁者。

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可见,“道”始终应该是一个人最需要理解和领悟的;而“传道”则应当被一个教师始终摆放在目标的首位。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教师,就必须坚守一些东西,越是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越要有自己的标准和底线。只有这样,才能凭借自己如水的心境得到一双慧眼,才能用这双慧眼从迷人眼睛乱人心智的“乱花”中找到自己和学生真正想要的东西,达到过程和目标的“双赢”。

电话:137********

邮箱:SLNO100@https://www.wendangku.net/doc/0414853519.html,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