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新型国际分工模式下我国外向型经济的转型

论新型国际分工模式下我国外向型经济的转型

论新型国际分工模式下我国外向型经济的转型
论新型国际分工模式下我国外向型经济的转型

论新型国际分工模式下我国外向型经济的转型

自2008年以来,受资源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和美国次级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出口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出现了众多企业倒闭或者经营难以为继的现象,外向型经济风光不再,国内要求外向型经济转型的呼声日益高涨,那么外向型经济该转向何处呢?笔者以为应当立足全球视角,放在新型国际分工的格局下去考虑问题,否则得出的结论将失之偏颇。

国际分工格局的演变趋势及特点分析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国际分工的格局是动态演进的,不同阶段的国际分工格局亦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大体上可以将国际分工的格局划分两个阶段。

(一)垂直型分工阶段

此阶段的国际分工是基于不同技术水平下的垂直型分工,即不同产业之间的分工。该阶段大体上又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国际分工处于传统的工业国和农业国这样一个分工格局。其主要特点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工业国家主要生产和出口工业制成品,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家则主要生产和出口农矿产品,形成了工业制成品生产与初级品生产的国际分工格局。第二个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至80年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跨国公司实施全球化战略,不仅使发达国家间的社会再生产过程相互交织,而且还将发展中国家纳入跨国公司内部的生产过程。发达国家将技术发展相对成熟、成本相对较高的产业部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技术密集型和一部分附加值较高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则主要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和一部分附加值较低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新格局。

(二)产业链分工阶段

随着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全球化进程迅速发展,分工逐步深化、细化,传统的垂直型分工的格局被打破,代之以产业链分工为主,即国际分工依据同一产业内部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来进行。具体而言,产业链条可以分为三大环节,即上游环节,包括研究与开发、创意设计、工艺及加工技术的提高和培训、原材料采购等分环节;生产环节,包括母板生产、系统生产、终端加工、测试、质量控制、包装与库存管理等分环节;下游环节,包括分销物流、批发零售、广告品牌管

理及售后服务等分环节。经过多年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发达国家致力于研发和品牌营销、控制核心技术等上、下游环节,而将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出去,生产结构呈现出典型的“哑铃型”。

可见,此阶段的分工不再是单纯的产业间分工了,而是产业内分工,是同一产业内部不同环节之间的分工,在这一分工模式下,发达国家不再是单纯的资本密集型产品或者是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发展中国家也不再是单纯的劳动或者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了,而变成了发达国家出口的产品中也包含着劳动密集产品,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产品也包含着技术密集型产品,只不过两种类型的国家在产品的生产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对于发达国家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来说,发达国家并不承担产品的生产或者加工环节,而是致力于该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等上、下游环节,同样对于发展中国家出口的技术密集型产品来讲,发展中国家也基本上不承担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等环节,而是负责该产品的加工或制造环节。因此,此种分工模式下的产品实际上不一定是发达国家生产的,可能是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很大程度上是多个国家共同完成的,产品多是“万国牌”。因为,这不是单纯的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垂直型分工模式了,而是基于产业链条上的产业内不同生产环节的分工模式。

新型国际分工模式下的收益分配分析

作为开放型的国家,参与国际分工最重要的目的是取得更大的收益。那么,新型国际分工模式下的收益是如何进行分配的呢?1992年,宏电脑的董事长施振荣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微笑曲线,描述了产业链上各个环节附加价值的形态。微笑曲线的两端分别是研发和品牌等,代表高附加值;中间最低点是加工、制造,意味着低附加值。很显然,在价值链两端(研发、设计、采购、品牌、营销、物流、金融等)的附加价值和盈利率高,而中断(加工、组装、制造)的附加价值和盈利率低。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发达国家在进行产业升级时总是尽力向价值链的两端延伸的意图了。经济学家郎咸平将之总结为“6+1”理论:发达国家把价值最低的制造业一端(即“1”)放在了发展中国家,因为价值最低的制造业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而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等六块非制造业(即“6”)都掌控在自己的手里。在这样一种“6+1”产业链的定位下,发展中国家就沦落在了价值链的最低端。以“芭比娃娃”为例,芭比娃娃是东莞的产品,出厂价是1美元,但是在美国沃尔玛市场的零售价是9.9美元,接近10美元。除制造成本1美元外,那剩下的9美元价值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定单处理、批发经营以及终端零售创造出的,价格高,同时不浪费资源,不破坏环境,不剥削劳工。由此来看,中国制造业被定位在了“1”,即价值链的最低端,而发达国家掌握了“6”,在这样的分工格局下,中国制造业再

怎么创新、升级都难逃“1”的命运,即始终处在价值链的低端,始终处在为别人打工的角色,始终在为别人“卖苦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当前我国外向型经济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太低,加之以发展制造业为主,而制造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制造业越发展,为别人创造的价值越多,但我国为此付出的代价却非常大,消耗了大量的资源,环境严重污染,得到的价值却很少。因此,转变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认清当前国际分工新形势,以新型国际分工模式为基础,以产业链的整合为轴心展开,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占据它的核心环节,在关键环节上构筑自己的核心能力,并使这个能力扩散到整个产业链,以实现核心能力的链式效应。唯有如此,外向型经济转型才能取得成功。

推动我国外向型经济的转型策略

(一)转变经济政策

为了鼓励出口行业的发展,多年来,我国的外向型经济政策采用以压低要素价格的办法来赢得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土地、矿藏、淡水、能源、劳动、外汇等价格长期偏低,市场化程度不高,扭曲严重。许多地方和企业在政策的支持下,从追求短期效益出发,更愿意依靠大量投入廉价的劳动力、资本、土地和自然资源等来生产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以数量扩张而取胜,而缺乏人力资本投资和自主技术开发的动力。因此,必须转变以扭曲要素价格,谋求短期利益而牺牲长期利益的外向型经济政策,建立起以鼓励创新,放弃短期利益而谋求长期利益的外向型经济政策。为此,一是要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矫正要素价格长期扭曲的局面,实现按照市场来配置资源,引导资源流向效益高的行业和企业;二是要建立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以便加快技术进步。对于科学研究而言,最重要的是形成自治和自律的学术共同体,以便树立严格的学术规范,建立以科学发现首创权为核心的奖励体系。对于技术而言,最重要的是营建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政府对研究开发项目提供资助或补贴的制度,弥补市场的不足,使技术创新者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政府还可以通过政策引导、扶持相关产业内领先企业间制定技术标准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并力争使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在成为全球标准的协调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企业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对本国的企业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二)加快服务业发展

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必须有发达的服务业作支撑,因此,要加快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加快服务业发展首先要求改变长期以来的“重制造,轻服务”的产业政策趋向。其次,要放宽对服务业的管制,改善服务业的经营环境。除某些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领域外,要取消所有对社会投资不合理的规定和限制,以强化服务市场的竞争。再次,要加强政府在促进服务业发展中的作用,政府应通过制定适当的政策,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最后,加快制定和完善与服务业及其市场运作有关的法规,包括服务业的行业标准、服务范围、竞争秩序、价格收费、奖惩规则和纠纷仲裁等;同时,要加强执法,对违反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行为要依法管理,保护服务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

(三)实施产业整合战略

大脑型企业是指处于产业链高端,专注于产品的研发、设计、品牌策划以及购销渠道等环节的功能性企业,它可以弥补我国企业专注于OEM产业链环节而缺乏头脑功能的现状。一般情况下,大脑型企业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实现:一是通过精致管理,建立产品生产和流程的标准系统和测试系统。通过精致管理建立这类标准,能有效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核心环节。二是价值创新。在技术创新基础上,通过产品功能创新、造型创新、流程创新,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以增加消费者剩余,从而“在小改小革的基础上建立起经济大厦”。三是产品创新。新产品可以开拓一个全新产业和消费领域,如美国“宝洁”公司帮助人们改变清洗习惯,推出“SWIFFER”抹布,即可清除污垢,又不需用湿拖把。这个创新为其创造了10亿美元的品牌销售额。四是设计革命。在对消费者文化深刻了解的基础上,美国创造力经济的核心环节就是在设计这个产业研发和运作层面集中大量人才,从而在不断更新消费者文化和消费产品方面走在同行前列,因此创造了在同行中的优势竞争力。五是专利经营。三星通过“质量战胜战略”、“创新研发战略”、“品牌创意战略”和“专利经营战略”而一举成为世界品牌企业。

(四)实施通道建设

通过做强销售环节和通道,构筑需求导向型的产业链。在产业链实物形态运作过程中,接单环节获利润20%,品牌获利润30%,网络获利润40%,亦即大量利润(除研发、创新、设计外)被销售环节所汲取,所以,做强销售、做活通道是OEM提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实际上,利润丰厚的根本点在消费者手中,所以,通过建立通道,直接控制产业链终端,强化服务功能,是产业链构筑的关键环节。

总之,国际分工的模式已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传统的产业升级和国际分工思想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外向型经济转型的需要,我们必须站在新型国际分工模式的高度审视我们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以产业链的整合为轴心,重新构筑我们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即寻求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提高我们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实现我国的外向型经济成功转型。

参考文献:

1.石康,齐援军.对构建我国外向型经济战略的若干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06

2.李文锋,李玉梅.以新开放观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J].科学决策,2008

3.吴敬琏.中国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J].管理世界,2006(8)

商业模式设计与创新

商业模式设计与创新 如何设计商业模式? 没有什么比战略和商业模式更重要,也更容易被误读的商业概念了。商业模式指的是 企业运营的逻辑,也就是企业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运作,并为股东创造和获取价值。战略指 的是通过规划为企业设定一个独特而有价值的定位,包括一系列差异化的行动。两个概念 相互关联,但却有本质的不同。商业模式和战略都与市场竞争和企业资源相关,但各有侧 重点。 对商业模式的经典定义来自于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杂志上的经典文章《如何重塑 商业模式?》一文。这篇文章的作者、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滕森认为,商业模式包括四 个要素:客户价值主张、赢利模式、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这四个要素相互作用,其中最 重要的是创造价值。四个要素中的任何一个发生重大变化,都会对其他部分和整体产生影响。 对战略的经典定义则来自于“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的经典之作《战略是什么?》。迈克尔.波特认为,战略就是创造一种独特、有利的定位,涉及各种不同的运营活动。竞争战略就是创造差异性,即有目的地选择一整套不同的运营活动,以创造一种独特 的价值组合。战略定位有三个原点:基于种类的定位;基于需求的定位;基于接触途径的定位。 厘清了概念的差异之后,再来谈如何设计商业模式就更清楚了。好的商业模式具有某 些共同特点:与企业目标和资源一致、能够自我强化战略定位、能为企业带来活力。最重 要的是,成功的商业模式能够产生具有自我强化能力的良性循环,能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 优势和战略定位。这是商业模式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最易被忽视的一个方面。 因此,要设计商业模式,必须要基于企业现有的资源,以及市场竞争的现实。企业通 过商业模式开展竞争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强化自身的良性循环。比如空客公司研发出空客380来挑战波音747的垄断地位。二是削弱竞争对手的良性循环。比如微软预装了Windows操作系统来遏制了Linux。三是变竞争为互补。比如在线博彩交易所允许彩民匿 名相互下注。 当商业模式过时时,如何更新呢?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教授麦格拉思在《商业模式 过时怎么办》中建议,要寻找那些能创造客户黏性、忠诚度和进入壁垒的商业模式,而忽 视那些向顾客兜售完产品之后就万事大吉的商业模式。企业要在稳定现有商业模式的基础上,尝试向多个方向发展。但这个过程并不是那么清晰了,企业可能要面临的是巨大的不 确定性。

垄断竞争与规模经济下的国际贸易

第六章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 6.1 概述 到此为止,我们的模型都是以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为基础的。容易证明,规模报酬不变的技术其平均成本不变。这种技术特点是不存在固定成本。但是,二战之后,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固定成本(研发成本)在总成本之中的比重越来越重要,规模报酬递增取代了规模报酬不变的特征。在规模报酬递增技术的行业中,双倍的投入获取的是超过双倍的产出。我们举例子说明。 假设世界上只有美英两个国家,两国的生产技术完全相同,最初两国都生产10件这种产品,那么全世界需要花30个小时来生产20个单位的该产品。但如果该产品只由一国来生产,则只需要25个小时。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两国在贸易前都生产两种产品,那么专业化生产并进行贸易可以使得两国都能消费更多的产品。事实上,正如后面我们要证明的:国际贸易还增加了可供消费的商品种类。 6.2 规模经济与市场结构 我们首先区分两种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规模的扩大。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固定成本(管理成本、信息成本、设计成本、科研和发展成本等)会越来越少。 具有规模内部规模经济的一般都为大企业、大公司,多集中于设计、管理、销售成本较高的制造业和信息产业,如汽车、飞机、钢铁、电脑软件行业等。 外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行业内企业数量增加所引起的产业规模的扩大,其概念至少可以追溯到英国著名经济学家Alfred Marshall所提出的“行业地区”现象——即无法用自然资源来解释的行业的地理集中。现在有关外部规模经济最好的例子莫过于位于加利福尼亚的硅谷半导体工业区。 Marshall认为有三个原因促成了外部规模经济的形成: 一.专业化供应商 许多行业需要专门的设备和配套服务,然而单个公司不可能提供足够大的服务需求。但行业的地区集中完全可以提供一个足够大的市场使各种各样的专业化供应商得以生存。这反过来使得该行业中厂商能够容易获得一些关键的设备和服务。例如洪城大市场及其托运车队。 二.劳动市场共享 厂商的集中能够为拥有高度专业化技术的工人创造出一个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一般来说,厂商可以较少面临失业问题,而工人的失业风险也很小。 三.知识外溢。

商业模式创新对新时代中国创新进步的影响

商业模式创新对新时代中国创新进步的影响 问题的提出 百年以来,Schumpeter提出的创新理论广为传承,创新被视为是内生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纵观人类科技革命史,技术创新引发的“创造性破坏”推动了工业革命和产业升级替代,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工业巨头和垄断企业,这些企业依靠技术创新优势,在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过程中取得了辉煌业绩,但随着现代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领域新兴技术日新月异,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创新,短时间涌现了Google、Apple、阿里、腾讯等一批独角兽巨型企业,而一些传统工业企业逐渐失去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像Sony、IBM这样的技术创新企业已经淘汰了传统业务,美国通用集团甚至退出了资本市场,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家公司里,有七家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包括中国的腾讯和阿里。据统计,中国的商业模式创新独角兽企业数量紧随美国,高居全球第二。由此引发了一个问题:传统产业技术创新是否逐渐失去优势,被新兴商业模式替代,商业模式创新是否会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 与此同时,商业经济繁荣趋势下,中国出现了大量的互联网营销、网约车、共享单车等新兴商业模式企业,一方面对传统商业模式企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但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新的冲突和问题,例如网络营销充斥大量低价劣品,网约车乘客受侵害事件频出,共享单车短期疯狂扩张后难以为继。这引发了另外一个问题:中国商业模式创新对传统商业模式竞争替代过程中,如何能够消除诸多衍生问题,提高商业模式创新的社会价值?深入思考发现,上述问题反映了产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制度改革创新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本文通过分析三者的演化逻辑,构建产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制度改革创新的三角融合框架,基于三者的系统关联性寻找上述问题的合理解释,进而提出新时代中国创新发展三角驱动模式。

零售业商业模式创新

零售业商业模式创新 一、步入新常态忌颠覆性破坏 电商对于传统零售而言属颠覆性创新,在用户获取、产品选择、售后等方面与传统线下零售是有本质区别的。也因为颠覆性创新带来的巨大便利性,使得电商行业在发展之初迅速获得用户亲睐。 而如今,电商发展到如此规模,和传统零售行业的分庭抗礼,意味着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两方应该由敌对状态变为互相配合。电商行业需要零售行业优质商品的配合,各补所长,而传统零售行业需要借助电商平台改革其自身经营模式,将传统零售与电商融为一体,互利共赢。 平心而论,主流电商模式从商业模式和用户习惯方面创新,赢得用户青睐,从而对传统零售形成冲击。传统零售由于此前习惯坐享渠道可观收益,在电商化方面缺乏动力,但传统零售仍然掌握大半零售份额,尤其在特殊品类中仍具有高话语权,传统电商优势犹存。 二、步入新常态宜商业模式创新 如前文所言,电商和传统零售如今应该是通力合作关系,也自然意味着要摒弃以往主流电商一味抢占传统电商市场的商业模式,在现阶段应该有新的电商常态来促进二者的融合。 1、新模式要突破电商的持续低价战 电商的低价对用户是极具吸引力的,而传统零售企业却碍于线下运营成本以及品牌商的价格体系等问题,面对价格战多束手无策。严格意义上说,如今电商已经获得了产品的定价权,厂商定价首要参考电商价格体系。 但这造成的后果是电商一味做大,在此变革时期一旦处理不好便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因此,新常态之下,电商若要与零售行业和平共处,首先要打破自己的持续低价战。 那么问题就来了,低价是电商的杀手锏,如何让出?唯品会的特卖模式值得行业借鉴:特卖仍是低价,但属于限时抢购,特卖之后产品下架,价格恢复正常,也即通过动态的销售模式来缓解常态低价对零售行业的冲击。 如此,特卖模式也可视为厂商产品营销的一部分,通过特卖获得大量初始用户,而随后价格体系的回复又不影响其传统渠道的销量。二者可和平相处。 2、新模式要打破传统渠道的商品垄断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一)规模经济的产生与本质 一般而言,规模经济包含如下内容:(1)生产的规模经济。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分摊到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管理成本就会减少。(2)交易的规模经济。集中的大规模交易比分次的小规模交易更节省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3)专业化分工效益。长期的大批量生产交易,将使分工更加细化、专业化,从而提高效率。 1、规模经济理论发展的一个简要回顾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规模经济效益的最初思想。斯密把分工看作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最大原因,最著名的例子“制针”的分工。他认为分工又受制于生产规模与市场需求量。斯密认为“大制造业”与“小制造业”相比,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原因在于: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 严格讲,规模经济只有在机器大工业时代才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问题。以手工操作为基础的作坊式经济不可能形成真正的生产规模,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规模经济。工业革命使机器操作系统代替了手工操作系统,从而产生了重大的社会经济后果和技术后果。 工业革命后,约翰.穆勒(1848)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大规模生产的好处,他指出“在很多情况下,进行大规模生产,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厂商越大,分工也就愈细”,“即便扩大生产规模不会导致进一步的分工”,当生产达到一定规模时,每个工人的工作更为饱满,这也会有很好的经济效果1。穆勒分析了大规模生产可以降低成本的原因:一般说来,业务开支并不与业务量成比例地增加;大规模的生产需要配置昂贵机器的生产工艺;用大生产体制代替小生产体制所节省的很大—部分劳动,是资本家自己的劳动2。 1约翰.穆勒著,《政治经济学原理》(上卷),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155页 2同上,157-159页

国际贸易全套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国际贸易属于() A.历史范畴 B.社会范畴 C.哲学范畴 D.经济范畴 2. 在人类历史上,真正的国际贸易出现在下列哪一社会形态() A. 奴隶社会 B. 封建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3. 各国对外贸易的性质、地位与作用取决于() A. 国家性质 B. 生产关系 C. 生产力 D. 生产方式 4. 下列哪项不仅可以比较确切地反映出对外贸易的规模,便于把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额进行比较,而且还可以由此计算各个时期定期的或环比的物量指数。() A. 价格指数 B. 贸易量 C. 贸易额 D. 贸易结构 5. 通常所说的国际货物贸易额是指() A. 世界进口货物总额 B. 世界出口货物总额 C. 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 D. 世界进出口货易量 6. 国际商品交换的萌芽出现在下列哪一社会形态() A. 奴隶社会 B. 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7. 下列哪一项在世界贸易中是主体,是各国的主要市场,在各种国际经济贸易机构中占据主要地位() A.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 B. 发展中国家 C. 社会主义国家 D.美国 8. 一些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也常用以表示对外贸易的是() A. 国际贸易 B. 转口贸易 C. 海外贸易 D.货物贸易 9. 关于国际贸易的统计方法,我国采用的是() A. 国际贸易额 B.国际贸易量 C.总贸易体系 D.专门贸易体系 10. 下列指标中,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的是() A.对外贸易值

B.对外贸易量 C.对外贸易额 D.贸易差额 二、多项选择题 1. 列入总进口的项目有() A. 供国内使用而直接进入的进口货物 B. 进入海关保税工厂的进口货物 C.进入海关保税仓库和自由区的进口货物 D.从海关保税仓库退出后进入本国市场的货物 E.从自由区退出后进入本国市场的货物 2.列入总出口的项目有() A.本国产品的出口 B.从海关保税工厂出口的货物 C.从国化货物的出口 D.从自由区出口的货物 E.从海关保税仓库出口的货物 3.列入专门进口的项目有() A.供国内消费或使用而直接进入的进口货物 B.进入海关保税工厂的进口货物 C.从海关保税仓库和自由区退出后进入本国市场的货物 D.进入自由区的进口货物 E.进入海关保税仓库的进口货物 4.列入专门出口的项目有() A.本国产品的出口 B.从海关保税工厂出口的货物 C.本国化货物出口 D.从自由区出口的货物 E.从海关保税仓库出口的货物 5.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会受到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A.地理位置 B.经济互补性 C.国际分工的形式 D.贸易政策 E.运输条件 6.就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不同点来说,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对外贸易的困难比国内贸易多 B.从交易过程来看,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有着明显的区别 C.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经营目的不一样 D.对外贸易比国内贸易复杂 E.对外贸易比国内贸易风险大 7.下列国家中,采用总贸易体系统计国际货物贸易的国家有() A. 英国 B. 法国 C. 日本 D 德国 E 澳大利亚 8.对外贸易构成可以反映出该国的() A.经济发展水平 B. 产业结构状况 C.服务发展水平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学习目的: 1.掌握各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及一些基本概念。 2.熟悉各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优缺点。 3.了解各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和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4.了解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基础知识。 5.了解当代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发展的最新特点。 学习重点: 1.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 2.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比例说”和里昂惕夫反论 3.保护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学科研究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分析国际贸易特点,揭示国际贸易规律和展望其发展趋势的理论知识基础。 一、自由贸易理论 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 第二阶段,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第三阶段,是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 第四阶段,是里昂惕夫反论所引起的对要素禀赋学说的扩展。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 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国际分工理论的创始者。其代表作是《国民财

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即生产成本绝对低)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这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1823)是英国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时期的经济学家。1817年,出版了他的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比较成本论的国际贸易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在亚当·斯密绝对利益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亚当·斯密认为国际分工应按由于地域、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商品成本绝对差异进行分工,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的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李嘉图发展了这个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交换,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三)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比例说” 要素比例说又叫要素禀赋说,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他的学生俄林提出。在《域际和国际贸易》一书中阐述这一学说。 三个主要结论: 1.每个区域或国家利用它的相对丰富的生产诸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利用它的相对稀少的生产诸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因此,每个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生产和输出前面那些种类的商品,输入后面那些种类的商品。 2.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间或

智慧树知到《商业模式创新》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商业模式创新》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商业模式的重新设计能够非常精确的体现出利益相关者的 A. 交易成本 B. 交易效率 C.交易结构 D.交易程度 答案: 交易结构 2、下列哪些不是成功的商业模式所具有的特点 A. 为客户创造价值 B. 拥有独特能力 C.商业模式的组成部分之间互不影响 D.有与之相匹配的运营能力 答案: 商业模式的组成部分之间互不影响 3、做企业,设计商业模式首先就是 A. 要考虑未来 B. 要资金到位 C.要考虑效益 D.要打破惯性 答案: 要打破惯性 4、商业模式六要素交易结构中,()是对商业模式最终施行效果的评价体现。 A. 业务系统

B. 盈利模式 C.自由现金流结构 D.企业价值 答案: 自由现金流结构 , 企业价值 5、企业制定价值主张的三种方法包括 A. 罗列全部优点 B. 宣传有利自身的差异点 C.突出共鸣点 D.避而不谈缺点 答案: 罗列全部优点 , 宣传有利自身的差异点 , 突出共鸣点 6、商业模式是企业的执行机制,管理模式是企业运行机制 A. 对 B. 错 答案: 对 7、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商业模式是产品/ 服务的商业化过程,伴随着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实现 A. 对 B. 错 答案: 对 8、商业模式三要素中,价值主张和目标客户通过价值链有效链接在一起

A. 对 B. 错 答案: 对 9、商业模式、企业战略、营销策划三者之间,从管理目标、管理视野、对待市场、竞争、产品的态度上基本相同,所以三者其实是一回事 A. 对 B. 错 答案: 对 10、商业模式、企业战略、营销策划三者之间,从管理目标、管理视野、对待市场、竞争、产品的态度上基本相同,所以三者其实是一回事 A. 对 B. 错 答案: 错 第二章 1、下列关于业务定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定位是市场的选择 B. 定位是商业模式的起点 C.定位是企业应该提供什么特征的产品与服务 D.定位就是企业应该做什么 答案: 定位是市场的选择 2、影响企业选择与某类利益相关者交易方式的因素是 A. 交易价值与交易成本 B. 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中国在当代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经1208-1 20121366 兰威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还未进入国际市场、开展国际贸易,还没有国际分工,只是以自身资源和资本发展着生产,发展缓慢。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加入国际贸易,国际分工从那时便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生产。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不断发展和深化而后向国际延伸的结果,是国际贸易的基础。我国在价值链分工体系中所处地位一直较低,所处产品环节增值能力不高,在全球产业链条中大多处于生产与组装的环节。 一、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参加国际分工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摈弃了以往错误的发展战略,重新认识了我国当时的经济现状。基于当时我国劳动力相对丰富,价格廉价,资本较为稀缺的现状,我国改变了对外贸易的战略,开始参与国际分工。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看,比较优势将国际分工从之前的绝对成本差异推广到比较成本差异,国家之间进行优势互补,实行“两理想却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贸易原则,这种方法可以使参与国际分工不同环节的国家同时享受到国际分工的带来的好处,并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特别是对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但在生产技术上却较为落后,就可以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生产劳动密集型等初级产品,通过这样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从此之后,我国的对外出口产品开始逐渐拥有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在国际分工中有了自己的地位。 二、我国所处国际分工地位的现状和分析 改革开放之后,正是通过比较优势积极参加国际分工,使中国经

济得到飞速发展。利用丰富的劳动资源,稀缺的资本,以及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我国通过大力吸引外资进入,使得工业快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长期处于世界前列。但在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体系中,我国只能依靠廉价的劳动力等资源参与国际分工,无法占领价值链的高端,所以我国依然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大多发展中国家都是以劳动力成本优势切入国际分工的价值链,从而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一定得位置。廉价的劳动力优势的确也是我国参加国际分工的最大优势所在。廉价的劳动力吸引成本驱动型的外商到我国投资,还能直接承接外国贸易伙伴的加工环节,在海外转移劳动力环节赚取利润。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我国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但也造就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层次较低的状况。我国的制造业优势主要集中在家电、服装、纺织品、鞋帽、箱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多是非核心部件的组装,即处于附加值较低的环节。我国的经济要想持续性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是必然的。但生产出口这些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的贸易模式势必会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无法向高薪技术产业转移,这样对我国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有不利的影响。 产品的加工处理在整个产品生产链的处于最低端的环节,消耗的自然资源非常巨大,对环境的影响非常深。资源的高消耗和低价使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但也导致我国当前的国际分工地位较低。以高资源消耗,不顾环境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与我国的科学发展观相违背。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总额为27511亿元,占GDP的13.9%,这说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有13.9%是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退化为代价换取的。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10.4%,如果扣除资源环境损失,2005年我国资源环境生态损失大于经济增长量。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外资撤离中国的速度开始加快。有调查数据表明,从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随着中国的制造成本逐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规模经济(economiesofscale) 规模经济的定义规模经济(economicsofscale)又称“规模利益”(scalemerit),指在一定科技水平下生产能力的扩大,使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趋势,即长期费用曲线呈下降趋势。规模指的是生产的批量,具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不变,即生产能力不变情况下的生产批量变化,另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即生产能力变化时的生产批量变化。规模经济概念中的规模指的是后者,即伴随着生产能力扩大而出现的生产批量的扩大,而经济则含有节省、效益、好处的意思。按照权威性的包括拉夫经济学辞典的解释,规模经济指的是:给定技术的条件下(指没有技术变化),对于某一产品(无论是单一产品还是复合产品),如果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是下降或上升的话,我们就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或不经济)。同于边际效益一样,在某一区域里才满足比规模经济性。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从这种意义上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便是规模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最低点就是“最小最佳规模(minimumoptimalscale以下简称mos)”。上述定义具有普遍性,银行业规模经济便由此引申而来。 规模经济的特点 长期费用曲线的下降不是无限的,曲线最低点称为最小最终规模; 企业规模经济 随和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最终规模不断变化;不同产业因其生产技术特性不同,工厂及企业规模经济的利用途径和形式亦有所不同。现代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并没有使规模经济因此而丧失。而是通过产品的系列化和高度完整的标准化,实行“多品种、少批量、大量生产体制”,使规模经济依然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对规模经济的研究,是地区工业合理布局和对某一产业在大范围进行调整的重要依据。人们根据生产力因素数量组合方式变化规律的要求,自觉地选择和控制生产规模,求得生产量的增

第一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一、早期关于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的主要论点 1. 斯密的剩余出路说 斯密的贸易理论包括两个重要部分,一是“绝对利益说”,另一个是“剩余出路说”(vent for surplus)。前者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基点,后者则隐含着规模收益递增的条件。 斯密的剩余出路说认为,分工的发展是促进生产率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分工的程度则受到市场范围的强烈制约。对外贸易是市场范围扩展的显著标志,因而对外贸易的扩大必然能够促进分工的深化和生产率的提高,加速经济增长,增加了国民财富。 假定一国在开展国际贸易之前,存在着闲置的土地和劳动力,这些多余的资源可以用来生产剩余产品以供出口,这样贸易就为本国的剩余产品提供了“出路”。斯密写道,对外贸易可以“给国内消费不了的那一部分劳动成果开拓一个比较广阔的市场。这就可以鼓励它们去改进劳动生产力,竭力增加它们的年产物,从而增加社会的真实财富与收入”。[1]这种剩余产品的生产不需要从其他部门转移资源,也不必减少其他国内经济活动,因而出口所带来的收益及换回的本国所需要的产品,也没有机会成本,因而必然促进该国的经济增长。对外贸易不仅通过扩大生产使国民财富增加,而且还增加了消费者的利益,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2. 马歇尔的规模经济论 马歇尔(A. Marshall)在《经济学原理》(1938)中,明确提出“规模经济”概念。马歇尔把分工及生产专业化与规模经济联系起来。马歇尔指出了大规模生产的好处,认为报酬递增是由于企业扩大其不动产而获得了种种新的大规模生产经济,从而在相对低廉的成本上增加了产量,同时他系统论证了大规模生产对工业的意义。他把组织作为除资本、劳动、土地之外的第四要素,发现随着生产集中会产生平均成本递减的利益,产业组织因而有追求规模扩大的动机。他说:“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利益,是技术的经济、机械的经济和原料的经济,但最后一项与其他两项相比,正在迅速失去重要性”。[2]换言之,经济规模主要是生产规模,核心内容是技术设备的经济规模。这一思想,后来成为新古典经济学谈论规模经济理论的主要依据。 依此,马歇尔把规模经济归结为两类,即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他写道:“我们可把任何一种货物的生产规模之扩大而发生的经济分为两类:第一是有赖于这工业的一般发达的经济;第二是有赖于从事这工业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经济。我们可称前者为外在经济,后者为内在经济。”[3]显然,马歇尔是从企业的角度来划分规模经济的种类的,所谓“外在”和“内在”都是相对于企业而言的。 马歇尔虽然提出了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这一对概念,但他把论述的重点放在内在经济。至于外在规模经济,马歇尔并没有对这一概念给出系统而明确的界定和阐释。马歇尔把内在经济的形成机理描述为:如果厂商的成本曲线是向下倾斜的,且是可逆转的(reversible),那么随着产量的增加,将导致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趋于下降;随着产量的减少,平均成本又会回复到原有水平(亦即是可逆转的)。这种产量的增加所带来的成本节省而产生的经济效率,他称为厂商的内在经济或内在规模经济。将马歇尔的内部规模经济的观点与国际贸易联系起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商务印书馆,1974年,第19页。 [2]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91页。 [3]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79-280页。

《国际贸易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 一、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 2、净进口:将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和进口数量相比较,出口量小于进口量 净出口:出口量大于进口量 3、出口部门:一国能够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的各类产业的总和 进口竞争部门:一国与进口产品在本国市场上进行竞争的各类产业的总和 4、总贸易:总进口加上总出口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总贸易包括所有进出入该国的商品, 主要反映一国在国际商品流通中所处的地位。 专门贸易:专门进口额加上专门出口额就是一国的专门贸易额。专门贸易额只包括那些进口是用于该国生产和消费的商品,出口是由该国生产和制造的商品,主要反应一国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国际贸易中起的作用。 6、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世界出口总额 中的比重来表示。 7、国际贸易值:用货币来表示的一定时期内各国的对外贸易总值,它能反映出某一时期内 的贸易总金额,也称国际贸易额。 8、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也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来表明世界各个地区或各个国家在国际贸 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是用它们的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 二、思考题 1、什么是国际贸易?它与国内贸易有什么区别?国际贸易量的计算 1)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2) 3) 2、什么是贸易差额?它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 1)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称为贸易 差额 2)贸易差额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一般贸易顺差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逆差则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不利境地。但是长期保持顺差也不一定是好事。巨额顺差还会影响国内货币政策对一国经济的调控能力。 3、什么是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如何正确看待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集中与分散? 1)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来表明世界各个地区或各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使用它们的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的比重来表示。相对于某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它就是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口商品的来源和出口商品的去向,从而反映该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程度。 2)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集中和分散各有优劣。集中有利于信息的交流、扩大出口国商品在进口国的影响,但无论对进口还是出口而言,一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过于集中,都会使该国容易受制于人,从而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境地。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分散则可以降低一国在对外贸易中所面临的经济和政治风险、避免进出口厂商之间恶性竞

商业模式创新与战略转型

商业模式创新与战略转型 转型企业的战略创新模式 摘要:转型是一种越来越普遍的产业形态,企业要认识到以产业转型为核心的战略创新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并在此基 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特点选择科学的战略创新模式。 关键词:产业转型;企业;战略创新 一、战略创新是产业转型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 传统企业战略理论把产业结构作为企业战略制定过程中的外生变量,它们的着眼点一般都偏向于维持产业现状,仍局限于原有的产 业中,因而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产业转型企业长期发展的问题。实 践表明,在衰退产业市场上通过成本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所能争取 的生存空间十分有限,即使能有所收获,代价也是高昂的,特别是 遇到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和报复性行为。 加里?哈梅尔提出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于战略创新,并断言战略创新将成为世界各地公司下一个根本性的竞争优势。强调了战略创新 的关键在于产业创新,并认为以创新未来产业或改变现有产业结构、以对自己有利为出发点来制定企业战略,是企业战略的最高层次。 相对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其他阶段而言,战略创新对产业转型中企业 竞争优势的获得更为重要,它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 第一,转型期企业的根本特征是需求下降导致能力过剩和过渡竞争,传统的企业战略只能治标而难以治本,只有产业创新才能使企 业顺利地从衰退产业蜕变到新兴产业,避免进入已趋成熟的产业, 再度陷入衰退。 第二,转型期企业普遍有危机感,由于产业到了衰退期,企业前途未卜,从高层管理到普通员工都有一定程度的危机感,对产业创 新有较大的认同度,因此具备了产业创新的动力。

第三,产业从成熟向衰退的转变过程中,虽然缺乏产业的长期吸引力,但具有较高的现金流入,这样就为企业进行产业创新及战略性转移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资源要素和环境承载力、技术壁垒和专利纠纷迫使企业提高创新能力 近年来,随着产业成本不断上升,传统产业成本竞争力下降,土地、电力、水等资源要素和环境承载能力的瓶颈制约日益凸现,依靠资源投入和投资拉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三、企业的创新资产 4个因子中,后两个是产业创新最重要的决定因子。前两个的含义比较明确,一般指R&D能力、工艺创新方面的能力,产品创新包括产品原型开发、产品试验、检测以及制造能力等。市场创新资产的范畴很广,不但包括企业的营销资产,而且包括顾客培训、产品技术服务等资产。因为在产业创新中,了解顾客的需求、让顾客理解并接受新产品的过程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企业如果缺乏市场创新资产,则难以成为产业创新的领先者,不能把握产业发展的方向,从创新战略上讲,也就不可能实施进攻型创新战略。国家经济政策主要包括R&D资助、基础要素投入、新兴产业市场保持和扶持等方面来影响企业产业创新战略。 四、产业转型企业的战略创新模式 企业战略创新是克服产业衰退陷阱,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针对不同的衰退产业类型,战略创新有明显不同的模式。 (一)进攻型创新战略 (二)防御型创新战略 大量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大多数实业性R&D投入较多的企业倾向实施防御型创新战略,创新的重点集中在对已有产品、流程、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修正性创新上。在寡头垄断型产业中,寡头垄断企业更倾向于实施防御性创新战略。这些领导企业在已有的产业内具有垄断地位,能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企业不会轻易改变其经营

第三章 国际分工

第三章国际分工 考点精析 一、国际分工的概念与作用 (一)概念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分工。 (二)作用 1 .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2 . 国际分工促进国内分工的发展。 3 . 国际分工推动世界市场的扩大。 4 . 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格局。 二、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 (一)萌芽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16~18世纪中叶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以及资本主义以前的各个社会经济形态。由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该阶段只存在着不发达的社会分工和不发达的地域分工。 (二)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这个阶段发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出现在英国,接着迅速扩展到其他国家。 1 . 机器工业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资基础。 2 . 英国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 3 . 世界市场上出现大宗商品。 (三)形成阶段 这一段包括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时期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输出加强,形成了国际分工体系。其特点主要有: 1 . 进入国际分工的中心国家扩大。 2 . 发达国家间出现部门分工。 3 . 亚、非、拉美国家垂直型分工加深。 4 . 生产和消费变成世界性的。 三、当代国际分工的特点 (一)国际分工基础在深化 1 . 世界性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 2 . 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3 . 市场经济体制被普遍接受。 4 . 国际分工的参与度扩大。 (二)国际分工形式多样化 1 . 垂直型 垂直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之间制造业与农业、矿业的分工。 2 . 水平型 水平型 水平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之间在工业部门上的分工。

以创新商业模式为路径的房地产业转型

以创新商业模式为路径的房地产业转型研究 摘要:行业中最成功的企业是那些拥有最适应时代需求和行业趋势的商业模式的企业,而商业模式的优劣,主要看该模式对其所在行业最核心趋势和规律的匹配度。当前形势下,传统的房地产开发商业模式已难以适应企业快速、持续发展的需求,房地产开发企业需要主动抓住机遇,对新的开发模式进行探索和尝试。从项目的开发到一个片区乃至新区的城市运营是房地产开发中的更高的层次,也是具有开拓性的新开发模式的尝试。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模式;城市运营 我国的房地产开发在经历过20年左右的市场历练之后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并且作为一个能够集纳多个行业的重要产业在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中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在中国城镇化飞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从规模扩张到品质提升的整体转型时期,迫切需要解决诸如城市的战略定位、城市规划、城市公共产品短缺、城市运行效率低下、城市环境污染、城市民生、人口的素质提升等一系列问题。 如果说最初的房地产开发还只限于满足人们基本的居住需求的话,那么今天的房地产开发无不在沿着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城市综合体和产业地产的路子在走。而从项目的开发到一个片区乃至新区的城市运营才是房地产开发中的更高的层次,也是一种具有开拓性的尝试。 一、城市运营的理念和意义 (一)城市运营的理念

城市运营,就是站在更高的角度,通过先进的定位、科学的策划、产业整合,强调产业合理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和效率,实现城市的效能优惠和土地价值提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 城市运营是房地产商主动适应当前城镇化和城市发展的需要而形成新的房地产运行模式。房地产开发商由传统房地产商转型为城市运营商,必须自觉围绕城市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充分运用市场化的机制和手段,通过发挥企业产业和资源优势,结合城市发展的特殊机遇,在满足城市居民需求的同时,使其开发项目能够成为城市发展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城市运营的目的和意义 城市运营商不是以单个地产项目为基础发展堆积木式的项目管理,也不是通过简单的项目叠加来实现短期盈利;城市运营模式,更像一个价值藤,围绕区域经济藤,逐渐深度植入不同产业,房地产业是主要支藤,在协同发展中,逐渐与其他产业彼此给养,共同造血同生,最终使得价值藤整体成长茁壮。正如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章惠生所说:“城市运营模式的出发点是将地产资源与其他的资源整合,把土地开发升华为区域经济增长点的培育。把政府给的土地,用来孵化出一些先导产业的实体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经济水平才是我们真正要搞城市运营的目的。”在此基础和前提下,实现土地价值提升和企业效益增长也就顺其自然了。 城市运营商可以有效的实现居住价值、产业价值与城市价值三者的统一与良性循环,促进房地产投资向产业运营方面的转化,促进房地

国际贸易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净进口和净出口 2.出口部门与进口竞争部门 3.总贸易与专门贸易 4.要素服务贸易与非要素服务贸易 5.三国间贸易 6.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7.垂直型分工与水平型分工 8.要素分工 9.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 10.国际价值 11.绝对成本与绝对利益 12.比较成本 13.要素密集度 14.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15.技术差距论 16.国家竞争优势 17.商品交易所 18.加工贸易 19.补偿贸易 20.调拨价格 21.贸易条件

22.国际需求方程式 23.贫困化增长 24.自由贸易政策 25.保护贸易政策 26.幼稚工业 27.新贸易保护主义 28.战略性贸易政策 29.竞争政策 30.限制性商业惯例 31.倾销与反倾销 32.有效保护率 33.技术性贸易壁垒 34.最惠国待遇 35.国民待遇 36.国际直接投资 37.边际产业 38.经济一体化 39.外贸依赖度 40.进口收入弹性

二.问答题 1.什么是贸易差额?它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 2.什么是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如何正确看待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集 中与分散? 3.什么是国际分工?当代国际分工有什么新特点? 4.试阐述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相互联系。 5.什么是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这种利益源自何处? 6.试述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并谈谈一国如何创造条件,利用国际 贸易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7.绝对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有什 么贡献? 8.试评述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9.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比较成本理论作了哪 些发展? 10.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西方经济学家对此作了哪些解释? 11.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对生产要素的内容作了作了哪些扩展?其意 义何在? 12.试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13.什么是产业内贸易?其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14.什么是公司内贸易?公司内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何在? 15.按照波特的竞争优势论,一国的竞争优势由哪些因素决定?比较 优势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如何?

王俊豪《产业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圣才出品】

第2章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1.简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答:规模经济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规模经济是从生产的平均成本角度定义的,而范围经济通常是以一个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和多个企业分别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相对总成本来定义的。 (1)两者的联系 两者都是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使用、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两者的共同成因包括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和大规模管理的经济性。 (2)两者的区别 除了共同成因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还具有各自特有的成因。规模经济的特有成因包括:①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经济性;②采用大型、高效的专用设备的经济性;③标准化和简单化的经济性。而范围经济的特有成因包括:①生产技术设备具有多种功能;②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具有多种组装性能;③研究与开发的扩散效应;④企业无形资产的充分利用。 2.如何判别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答:一般以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关系来区别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如果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则存在规模经济;反之,若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则存在规模不经济。如图2-1所示,令判定系数FC=AC/MC,则有:

(1)当FC>1时,产量小于Q1,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MC曲线在AC曲线下方,存在规模经济,即随着产出量的增加,平均成本曲线下降; (2)当FC<1时,产量大于Q2,平均成本小于边际成本,MC曲线在AC曲线上方,存在规模不经济,即随着产出量的增加,平均成本曲线上升; (3)当FC=1时,产量大于Q1小于Q2,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MC曲线与AC曲线重合,规模收益不变,平均成本曲线呈水平线。 图2-1 规模经济与不规模经济 3.如何理解和度量范围经济?请指出范围经济的一个案例。 答:范围经济通常是以一个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和多个企业分别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相对总成本来定义的,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如果企业增加产品品种或种类能节约成本,则存在范围经济。 令TC(Q x,Q y)表示一个企业生产Q x单位的产品X和Q y单位的产品Y所发生的总成本,则存在范围经济的条件可表示为:TC(Q x,Q y)<TC(Q x,0)+TC(0,Q y)。即由一个企业同时生产产品X和产品Y比一个企业生产产品X、另一个企业生产产品Y所花

国际贸易试题(简答部分)

1.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的区别在哪里? 按生产国和消费国在贸易中的关系国际贸易可分为直接贸易(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贸易的出口国方面称为直接出口,进口国方面称为直接进口。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间接贸易中的生产国称为间接出口国,消费国称为间接进口国,而第三国则是转口贸易国,第三国所从事的就是转口贸易 按商品移动的方向国际贸易可划分为进口贸易将外国的商品或服务输入本国市场销售。出口贸易将本国的商品或服务输出到外国市场销售。过境贸易甲国的商品经过丙国境内运至乙国市场销售,对丙国而言就是过境贸易。由于过境贸易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作用,目前,WTO 成员国之间互不从事过境贸易 2.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有什么不同? 总贸易体系又称一般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凡是进入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记为进口,称为“总进口”;凡是离开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计为出口,称为“总出口”,两者之和为总贸易额。 专门贸易体系又称特殊贸易体系,以关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关境是指一国海关法规全部生效的领域。所以关境与国境可能存在不一致,例如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的存在使国境要大于关境,而几个国家结成关税同盟,对外统一征收关税,内部则自由贸易互免关税,此时关境要大于国境。 3.什么是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如何正确看待一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集中与分散?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也称国际贸易地理分布是指一定时期内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国家经济集团的对外商品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观察和研究不同时期的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对于我们掌握市场行情的发展变化认识世界各国间的(经济交换及密切程度,开拓新的国外市场,均有重要的意义。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既标明了一国出口商品的方向,也标明了该国进出口商品的来源,从而反映该国进出口贸易的国别分布与地区分布,表明了它同世界各国或地区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