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1N

B.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50N

C.1标准大气压约为1.013×103Pa

D.在跑道匀速前进的同学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0N

2.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②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③掉在地上的玻璃杯变碎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

自行车脚蹬上有花纹B.

轴承中装有滚珠

C.

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D.

自行车的车把上刻有花纹

4.对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坝下部比上部建造的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制造的

C.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

D.火车进站时旅客不能越过安全黄线,依据的是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5.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现用水平推力F将木块缓慢匀速推动,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但未倾翻),在此过程中,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压强和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化情况是()

A.压力不变,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大

B.压力不变,压强变大,摩擦力不变

C.压力变小,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小

D.压力不变,压强不变,摩擦力不变

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实心铁球从高处自由落下

B.人走路被障碍物绊倒时会向前倾倒

C.锤头松了,把锤柄的后端在物体上撞几下,锤头就能紧紧套在锤柄上

D.子弹从枪堂射出后,虽然不再受到火药的推力,但是仍然向前运动

7.如图,往浴缸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浴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A.B.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人踢球时,对球施力的物体是(“脚”或“球”),同时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一事例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9.小华轻松地戴上宽大的乳胶手套做家务,劳动后发现汗涔涔的手很(“易”或“难”)从手套中抽出,这是由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导致手套与手之间的摩擦力(“变小”、“不变”或“变大”).

10.物理课上,同学们在感受摩擦力:用手沿着课桌表面向前滑行,发现越用力压桌面,手越难前行.这说明越大,手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就越大: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手前进的方向相.

11.如图甲所示相同的两物块A、B叠放在水平面上,在20N的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A所受水平面的摩擦力为N,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N,

若将A、B物块按图乙所示紧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推力F2=N.

12.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意大利科学家最早测出大气压的数值.一个标准大气压p0=Pa.

13.冰冰用手握着一个重为10N的水杯静止在空中,杯口竖直向上,手的握力为20N,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N;若使手的握力增大到30N,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N;其中重力与力是一对平衡力.

14.如图所示,甲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F1,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p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3,将甲图倒放时如乙图(图中没有画出水的位置),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F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p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4,则F1F2,p1 p2,p3p4.(填“>”、“=”或“<”).

三、作图题(共5分)

15.(1)如图甲,一物体沿着斜面匀速下滑,在如图中画出物体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所有力.(不

计空气阻力)

(2)画出图乙中斜面上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它对斜面的压力.

四、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16、17小题每空2分,18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6.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指针调零后将乙倒挂在甲的挂钩上,稳定后甲的示数如图所示(图中乙未画出),这种测力计的每个小格表示N,这种测力计的重力为N.

17.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让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木块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实验需要木块进入不同的水平面有相同的初速度,则木块应从同一斜面开始下滑.(2)木块进入水平面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3)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4)推论:如果木块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木块将.

(5)探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科学推理法和两种研究方法.

(6)在此实验所给器材基础上,添加一个小铁球,运用这些器材一定可探究的是

A.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是否有关

B.物体动能大小与速度是否有关

C.A、B都可探究.

18.图甲为小刚和小强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提出猜想时的情景.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他们找来了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一个、长木板一块、质量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和塑料块各一块

(l)要验证他们的猜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他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要准确地测出物体与长木板之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使它沿水平长本板滑动.

(2)他们通过图乙、丙所示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保持一定时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小强对小刚说:“我只要用丙中的器材再做一次实验.就能验证我的猜想.”小强的做法是:.重新做一次实验.

五、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19题6分,20题9分,共15分)

19.平底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的质量为0.3kg,茶杯的底面积是25cm2,茶杯内装有200cm3的水.(g取l0N/kg)求:

(1)茶杯的重力.

(2)茶杯对桌面的压强.

20.如图所示,铁桶重为20N,桶的底面积为100cm2,往桶里倒入8kg的水,水的深度为15cm,平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台面上(g取10N/kg).求:

(1)水对桶底的压强;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3)台面受到桶的压强.

六、综合能力题(每空2分,共18分)

21.某同学观察到汽车紧急刹车后,由于汽车具有惯性,并不能马上停下来,而是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从而常常造成车祸现象.他很想知道影响汽车紧急刹车后滑行距离大小的因素(因为紧急刹车后,滑行距离的大小是造成车祸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猜想:

A、紧急刹车前的速度

B、汽车的总质量

C、汽车刹车系统的性能

D、紧急刹车时的路况

根据自己的猜想,该同学设计了以自行车代替汽车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并把实验结果记录

(或和).()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必须选择表格中实验次数中的和,

(或和).(2)为了验证猜想B是否正确,必须选择表格中实验次数中的和,

(3)从表中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2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叶更舒适

如图1甲是一款新型无叶电风扇,与传统有叶风扇相比具有易清洁、气流稳、安全等特点.开始时,底座中的电动机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吸入的空气经压缩后进入环形空腔,再从环形空腔上的细缝中高速吹出,夹带着周边的空气一起向前流动,导致后方更多的空气流入风扇的出风口,风量被显著放大.

无叶风扇的细缝结构是根据“康达效应”设计的,康达效应是指当流体(水或空气)顺着物体的凸表面流动时,有向物体吸附的趋向并沿物体的表面继续向前,在离开物体的瞬间,由于惯性其运动方向与出风口未端的法线垂直.

(1)风扇正常运行时,相同时间内细缝流出的空气质量(小于/等于/大于)进风口流进的空气质量.

(2)下列与后方更多空气流入电扇出风口的原理相同的是.

A.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B.飞机飞行时机翼获得升力

C.足球在草坪上滚动得越来越慢D.带电的玻璃棒能吸引轻小物体

(3)图2是小明设计的圆形空腔横截面示意图,其中设计合理的是.

(4)在相同的时间内,电扇出风口输出的能量比细缝口输出的能量要大,这是因为.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八年级(下)期中物理

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1N

B.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50N

C.1标准大气压约为1.013×103Pa

D.在跑道匀速前进的同学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0N

【考点】重力大小的估测;摩擦力的大小;大气压强的存在.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一斤鸡蛋可称8﹣﹣10个,那么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0.05kg);其重力为G=mg=0.05kg×10N/kg=0.5N;则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为0.5N×2=1N,故A正确;

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根据G=mg=50kg×10N/kg=500N,故B错误;

C、一标准大气压约为1.013×105P a,故C错误;

D、在跑道匀速前进的同学靠摩擦力才能前进,故摩擦力不可能为0,故D错误.

故选A.

2.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②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③掉在地上的玻璃杯变碎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即此时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即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②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其在力的作用下,弹簧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③掉在地上的玻璃杯变碎了,在力的作用下,其形状发生了改变;

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故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①④.

故选B.

3.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

自行车脚蹬上有花纹B.

轴承中装有滚珠

C.

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D.

自行车的车把上刻有花纹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分析】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脱离.

【解答】解:A、自行车脚蹬上有花纹,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不符合题意.

B、轴承中装有滚珠,是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力.符合题意.

C、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不符合题意.

D、自行车的车把上刻有花纹,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对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坝下部比上部建造的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制造的

C.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

D.火车进站时旅客不能越过安全黄线,依据的是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1)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3)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4)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反而越小.

【解答】解:A、水坝下部比上部建造的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A正确;

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制造的.故B正确;

C、吸管吸饮料时,用力吸时,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里.故C正确;

D、火车进站时旅客不能越过安全黄线,依据的是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故D错误.故选D.

5.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现用水平推力F将木块缓慢匀速推动,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但未倾翻),在此过程中,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压强和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化情况是()

A.压力不变,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大

B.压力不变,压强变大,摩擦力不变

C.压力变小,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小

D.压力不变,压强不变,摩擦力不变

【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分析】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为物体的重力,不会改变.

木块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的变化,从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的变化,从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解答】解: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物体重力不变,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不变.

桌面受到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减小.

桌面受到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

故选B.

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实心铁球从高处自由落下

B.人走路被障碍物绊倒时会向前倾倒

C.锤头松了,把锤柄的后端在物体上撞几下,锤头就能紧紧套在锤柄上

D.子弹从枪堂射出后,虽然不再受到火药的推力,但是仍然向前运动

【考点】惯性.

【分析】根据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A、实心球从高处落下是由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不能用惯性解释.B、人走路时,身体向前运动,当被绊住时,脚处于静止状态,上身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会向前倾倒,不合题意;

C、原来锤头和锤柄一起向下运动,当锤柄撞到物体时,锤柄静止,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所以锤头紧套在锤柄上,不合题意;

D、子弹射出后向前运动,由于惯性仍然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在没有火药推力作用时,仍然会继续向前运动,不合题意.

故选A.

7.如图,往浴缸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浴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A.B.C.

D.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分析】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所以据题目中浴缸的形状分析判断即可解决.

【解答】解:据图可知,浴缸的形状是上宽下窄,所以在向浴缸中倒水时,相同时间倒入相同质量的水,但水在浴缸中的增加的高度越来越小,所以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的压强的增加量也会越来越小,故B是正确的;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人踢球时,对球施力的物体是脚(“脚”或“球”),同时脚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一事例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解答】解:人踢足球时,球受到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脚,这时脚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脚;脚;相互的.

9.小华轻松地戴上宽大的乳胶手套做家务,劳动后发现汗涔涔的手很难(“易”或“难”)从手套中抽出,这是由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导致手套与手之间的摩擦力变大(“变小”、“不变”或“变大”).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分析】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解答】解:手出汗后,由于手套和手之间没有了空气,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使手套和手之间的摩擦力增大,所以手很难从手套中抽出.

故答案为:难;增大;变大.

10.物理课上,同学们在感受摩擦力:用手沿着课桌表面向前滑行,发现越用力压桌面,手越难前行.这说明压力越大,手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就越大: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手前进的方向相反.

【考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分析】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解答】解:越用力压桌面,手越难前行.这说明手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大;

手向前运动,摩擦阻碍其向前运动,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手前进的方向相反.

故答案为:压力;反.

11.如图甲所示相同的两物块A、B叠放在水平面上,在20N的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A所受水平面的摩擦力为20N,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0 N,若将A、B物块按图乙所示紧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推力F2=20N.

【考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分析】(1)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有一个相对运动的趋势,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个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即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的力是平衡力,其大小是相等的;

【解答】解:在甲图中,物体A、B在20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AB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物体B不受摩擦力,即摩擦力为0;

以AB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AB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与拉力平衡,则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为20N;

在乙图中,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接触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也不变,因此摩擦力也不变,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因此推力与此时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推力的大小也为20N.

故答案:20;0;20.

12.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最早测出大气压的数值.一个标准大气压p0= 1.013×105Pa.

【考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分析】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都是与大气压强有关的著名实验,但他们的意义和结果却有着较大的区别,一个重在验证大气压的存在,一个重在测量大气压值,1标准大气压所能支持的水银柱的高便是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出的大气压值,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求出其数值,1标准大气压=1.013×105Pa.

【解答】解:马德堡半球实验用两个中间抽成真空而压合在一起的铜半球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利用一根玻璃管测出了大气压所能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是

76cm=760mm,水银柱的上方为真空,所以当时大气压等于76cm即760mm水银柱产生的

gh=13.6×103kg/m3压强,这也就是后来规定的1个标准大气压的大小,其具体数值是P=ρ

水银

×9.8N/kg×0.76m≈1.013×105Pa.

故答案为: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1.013×105.

13.冰冰用手握着一个重为10N的水杯静止在空中,杯口竖直向上,手的握力为20N,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10N;若使手的握力增大到30N,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10N;其中重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分析】分析物体受的摩擦力大小,首先判断摩擦力的种类,如果是静摩擦,摩擦力和产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力相平衡,与压力无关,如果是动摩擦,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有关,与接触面积、拉力大小、速度等因素无关.本题是静摩擦力.

【解答】解:

由于水杯在握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在竖直方向上水杯受平衡力,向上的力是静摩擦力,向下的力是重力,故二力大小相等,因为重力为10N,所以摩擦力也为10N,

当握力增大时,由于水杯仍然静止,所以摩擦力和重力仍然平衡,水杯的重力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仍为10N.

故答案为:10;10;摩擦.

14.如图所示,甲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F1,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p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3,将甲图倒放时如乙图(图中没有画出水的位置),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F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p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4,则F1<F2,p1>p2,p3>p4.(填“>”、“=”或“<”).

【考点】压强大小比较.

【分析】①根据容器形状判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小;

②首先判断倒置后水的深度变化,然后由液体压强公式得出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强的变化情况.

②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重,据此判断倒放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变

化;然后利用p=分析压强大小变化.

【解答】解:①正放时,杯中的水柱是上粗下细的,一部分水压的是杯壁,所以杯底受到的压力小于杯中水的重力,倒放时,杯中的水柱下粗上细,所以杯底受到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所以,将甲图倒放时如乙图,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F1<F2;

②正放和倒放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都等于水和容器总重,所以压力不变,但倒放后受

力面积变大,根据p=可知,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变小,即p1>p2;

③将容器倒放,如图乙所示,水的密度不变,但深度h降低,由p=ρgh可得,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变小,即:p3>p4;

故答案为:<;>;>.

三、作图题(共5分)

15.(1)如图甲,一物体沿着斜面匀速下滑,在如图中画出物体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所有力.(不

计空气阻力)

(2)画出图乙中斜面上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它对斜面的压力.

【考点】力的示意图.

【分析】(1)首先分析物体下滑过程中受到的力,然后确定所受各个力的方向,再根据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分别画出,注意物体所受力的作用点可以都画在重心上.

(2)先根据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确定物体的重心;然后根据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过重心表示出重力的方向;

压力是接触面受到的力,因此压力的作用点是小球与斜面的接触点,根据压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的关系,过压力作用点表示出压力的方向即可.

【解答】解:

(1)物体受到的重力G竖直向下、支持力F垂直于斜面向上,滑动摩擦力f平行于斜面向上,从重心开始沿力的方向作各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2)小球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在小球的球心,压力的作用点在斜面上,分别过重力的作用点和压力的作用点表示出重力和压力的方向.如下图所示:

四、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16、17小题每空2分,18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6.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指针调零后将乙倒挂在甲的挂钩上,稳定后甲的示数如图所示(图中乙未画出),这种测力计的每个小格表示0.2N,这种测力计的重力为 1.4N.

【考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分析】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即弹簧测力计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分度值指的是所能测量的最小值(或者是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所表示的值);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首先要认清分度值.

物体由于自身的重力会对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拉力和重力的大小是相等的.

【解答】解:

在此弹簧测力计上每1N分成5等份,测力计的每个小格表示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4N,则乙测力计的重力为1.4N.

故答案为:0.2;1.4.

17.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让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木块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实验需要木块进入不同的水平面有相同的初速度,则木块应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开始下滑.

(2)木块进入水平面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重力和支持力.

(3)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4)推论:如果木块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5)探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科学推理法和控制变量法两种研究方法.

(6)在此实验所给器材基础上,添加一个小铁球,运用这些器材一定可探究的是B A.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是否有关

B.物体动能大小与速度是否有关

C.A、B都可探究.

【考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分析】(1)能科学的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物理规律;

(2)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小车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直接从实验得出结论,是在大量事实经验的基础上推理概况出来的.(5)此实验运用的主要方法是科学推理法和控制变量法;

(6)探究动能的影响因素的实验可以在此基础上添加小铁球进行.

【解答】解:(1)要研究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必须控制变量,即控制控制木块的初速度相同,即让木块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2)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木块受到的阻力不同,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木块运动的距离不同,由此得出结论: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4)由题干中图可知:木块在粗糙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大,前进的距离越近,在光滑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小,前进的距离越远.由此可以推理:当木块不受阻力时,应该沿着光滑的水平面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探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科学推理法和控制变量法;

(6)在此实验所给器材基础上,添加一个小铁球,运用小铁球在斜面的不同高度处滚下,获得不同的速度,撞击木块,比较木块被撞击的距离,可以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故选B.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重力和支持力;(3)慢;(4)做匀速直线运动;(5)控制变量法;(6)B.

18.图甲为小刚和小强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提出猜想时的情

景.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他们找来了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一个、长木板一块、质量相同

的长方体木块和塑料块各一块

(l )要验证他们的猜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他们经过讨论一致认

为:要准确地测出物体与长木板之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使它

沿水平长本板 匀速直线 滑动.

(2)他们通过图乙、丙所示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保持 接触面粗糙程度 一定

时 压力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小强对小刚说:“我只要用丙中的器材再做一次实验.就能验证我的猜想.”小强的做

法是: 将塑料块放在下面,木块叠放在塑料块上面,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 .重新做一

次实验.

【考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条件,要正确测量摩擦力,需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

运动;

(2)分析乙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得出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3)保持压力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改变叠放顺序.

【解答】解:

(1)要准确地测出物体与长木板之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使

它沿水平长木板做匀速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平衡,大小相等;

(2)乙、丙两图,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压力越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

说明摩擦力越大;

(3)小强想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则需保持压力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

程度,由丙图可知,可将塑料块叠放在木块的下面,重新实验.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3)将塑料块放在下面,木块

叠放在塑料块上面,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

五、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19题6分,20题9分,共15分)

19.平底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的质量为0.3kg ,茶杯的底面积是25cm 2,茶杯内装有

200cm 3的水.(g 取l0N/kg )求:

(1)茶杯的重力.

(2)茶杯对桌面的压强.

【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重力的计算.

【分析】(1)已知茶杯的质量,利用G=mg 可求得其重力;

(2)茶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茶杯和水的重力之和,根据F=G=mg 求出其大小,再根据p=

求出茶杯对桌面的压强.

【解答】解:(1)茶杯的重力:G 杯=mg=0.3kg ×l0N/kg=3N ,

(2)由ρ=可得,茶杯内水的质量:m 水=ρV=1.0g/cm 3×200cm 3=200g=0.2kg ;

茶杯内水的重力:G 水=m 水g=0.2kg ×10N/kg=2N ,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F=G 水+G 杯=2N +3N=5N ,

茶杯对桌面的压强:p===800Pa .

答:(1)茶杯内水的重力为3N ;

(2)茶杯对桌面的压强为800Pa .

20.如图所示,铁桶重为20N ,桶的底面积为100cm 2,往桶里倒入8kg 的水,水的深度为

15cm ,平放在面积为1m 2的水平台面上(g 取10N/kg ).求:

(1)水对桶底的压强;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3)台面受到桶的压强.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分析】(1)已知水的密度和深度,利用公式p=ρgh 计算水对桶底的压强;

(2)求出了水对桶底的压强和桶底面积,利用公式F=pS 得到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3)桶对台面的压力等于桶重与水重之和;已知桶底面积,利用公式p=求台面受到桶的

压强.

【解答】解:

(1)水对桶底的压强:

p=ρgh=1.0×103kg/m 3×10N/kg ×0.15m=1500Pa ;

(2)S=100cm 2=1.0×10﹣2m2,

由p=得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F=pS=1500Pa ×1.0×10﹣2m2=15N ;

(3)台面受到的压力:

F=G 桶+G 水=G 桶+m 水g=20N +8kg ×10N/kg=20N +80N=100N ,

台面受到的压强:

p′===10000Pa .

答:(1)水对桶底的压强为1500Pa ;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15N ;

(3)台面受到桶的压强为10000Pa .

六、综合能力题(每空2分,共18分)

21.某同学观察到汽车紧急刹车后,由于汽车具有惯性,并不能马上停下来,而是继续向前

滑行一段距离,从而常常造成车祸现象.他很想知道影响汽车紧急刹车后滑行距离大小的因

素(因为紧急刹车后,滑行距离的大小是造成车祸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猜想:

A 、紧急刹车前的速度

B 、汽车的总质量

C 、汽车刹车系统的性能

D 、紧急刹车时的路况

根据自己的猜想,该同学设计了以自行车代替汽车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并把实验结果记录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必须选择表格中实验次数中的2和3,(或5和6).

(2)为了验证猜想B是否正确,必须选择表格中实验次数中的1和5,(或2和4).

(3)从表中你能得到的结论是:刹车后滑行的距离与刹车前的速度、车的质量和路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即只改变物体的速度,其它物理量都不变;(2)根据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即只改变物体的质量,其它物理量都不变;

(3)通过表格中的数据,结合控制变量法的思路进行分析,当滑行距离改变时,分别比较影响滑行距离的因素有哪些,并且找出它们的具体关系.

【解答】解:(1)因为A选项是探究紧急刹车前的速度对滑行距离的影响,所以从表格中找出速度不同,其它物理量都相同的选项,故选2、3或5、6.

(2)因为B选项是探究汽车的总质量对滑行距离的影响,所以从表格中找出汽车质量不同,其它物理量都相同的选项,故选1、5或2、4.

(3)从表格中滑行距离的数据可以看出:紧急刹车前的速度”、“汽车的总质量”、“紧急刹车时路况”均能影响汽车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且质量越大、刹车前速度越大、路面越光滑则刹车后滑行距离越长.即刹车后滑行的距离与刹车前的速度、车的质量和路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故答案为:(1)2;3;5;6;(2)1;5;2;4;(3)刹车后滑行的距离与刹车前的速度、车的质量和路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叶更舒适

如图1甲是一款新型无叶电风扇,与传统有叶风扇相比具有易清洁、气流稳、安全等特点.开始时,底座中的电动机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吸入的空气经压缩后进入环形空腔,再从环形空腔上的细缝中高速吹出,夹带着周边的空气一起向前流动,导致后方更多的空气流入风扇的出风口,风量被显著放大.

无叶风扇的细缝结构是根据“康达效应”设计的,康达效应是指当流体(水或空气)顺着物体的凸表面流动时,有向物体吸附的趋向并沿物体的表面继续向前,在离开物体的瞬间,由于惯性其运动方向与出风口未端的法线垂直.

(1)风扇正常运行时,相同时间内细缝流出的空气质量等于(小于/等于/大于)进风口流进的空气质量.

(2)下列与后方更多空气流入电扇出风口的原理相同的是B.

A.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B.飞机飞行时机翼获得升力

C.足球在草坪上滚动得越来越慢D.带电的玻璃棒能吸引轻小物体

(3)图2是小明设计的圆形空腔横截面示意图,其中设计合理的是A.

(4)在相同的时间内,电扇出风口输出的能量比细缝口输出的能量要大,这是因为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

【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1)电动机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从圆环空腔上的细縫中高速吹出,由此判断;(2)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分析各选项;

(3)根据图甲,压缩空气从细縫中高速向前吹出,分析解答;

(4)压缩空气从圆环空腔上的细縫中高速吹出,夹带着周边的空气一起向前流动.

【解答】解:

(1)由题可知:电动机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吸入的空气经压缩后进入圆环空腔,再从圆环空腔上的细縫中高速吹出,所以相同时间内从细缝口流出空气质量应等于进风口流进的空气质量;

(2)空气从圆环空腔上的细縫中高速吹出,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其后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更多的空气流入电扇出风口.即运用到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原理.

A、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不合题意;

B、飞机飞行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从而使飞机获得升力,符合题意;

C、足球在草坪上滚动得越来越慢,是因为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的缘故,不合题意;D.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带电的玻璃棒能吸引轻小物体,不合题意;

故选B.

(3)根据图甲,压缩空气从细縫中高速由后向前吹出,所以细缝应在圆环空腔的后侧,并开口向前,由此A设计符合要求;

(4)压缩空气从圆环空腔上的细縫中高速吹出,根据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夹带着周边的空气一起向前流动.导致后方更多的空气流入电扇出风口,风量被显著放大.

故答案为:(1)等于;(2)B;(3)A;(4)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

2016年10月21日

初二物理试卷分析汇编

初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特点. 试卷覆盖面广,知识点分布合理,共二十四道题,对初二物理前半期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试题中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突出了能力的要求,基础题比重大,双基考察得到了真正落实。这份试卷基础部分注重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并且大部分以生活中的现象展现,让学生联系物理知识做简单分析、判断和表达,渗透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理念。本试卷强化了实验考察,重点突出在科学探究上,科学探究的考察范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内拓展到书外,强调了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和感悟,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从难度、区分度及探究题的设计上对下学期的物理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学生成绩分布情况 参加考试人数73人,最高分87分、平均分48.84。

三、题型分析及学生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物理试题量:题量比较适宜,全卷共有四道大题,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和计算题四种题型:。第一大题填空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第二大题选择题10小题(共计27分);第三大题实验与探究共3小题(共计22分);第四大题综合体,两小题(共15分);满分100分。 2、学生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填空题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重视不够。其中出错率高的有填空题第4题、6题。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细腻,对运用图像解决物理问问题不够熟练,今后教学中对重要知识一定要强化,不能让学生含糊不清。 【2】选择题也是考察基础知识,反映出学生间差异很大。其中选择题第13题第19题学生失分的关键是不知道实际生活中串联与并联的实例,不能认真把握题目中的关键细心,今后教学一定让学生把知识学活,学牢,另外还要让学生多练习,培养独立分析能力和联系生活实际的习惯。 【3】滴6题简答题反映出的问题是学生分析不到位、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不会用文字概括。 【4】解答题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做题格式不规范,不习惯用物理公式进行表达重要量之间的关系,多数学生只学出了数学关系式,有些甚至连单位都未能带正确,这些细小的问题也是今后教学中注重点之一。 3、方案措施:

初二物理试题及答案(人教版)(7)

初二物理试题(7) (答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 2、一支铜棒,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它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A、钳工使用锉刀对它进行加工 B、放在火炉上加热 C、把铜棒轧成一张铜板 D、宇航员把铜棒带到太空中 3、在拍摄房屋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总要用泡沫塑料制作房屋构件的道具,这主要是因为泡沫塑料的() A、价格便宜 B、体积很小 C、密度很小 D、质量很小 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清晨,植物上常有露珠 C、深秋的早晨,有时地面上会有一层霜 D、冬天有时没见雪化成水,雪却不见了 5、烧开水时从壶嘴里喷出“白气”,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液化过程 B、汽化过程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升华后汽化 6、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正确?() A、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 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D、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 7. 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温度为48℃的海波的状态一定是() A. 液态 B. 固态 C. 固液共存状态 D. 三种情况都可能 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是() A、雪在阳光下化成了水 B、对碘加热,生成紫色气体 C、一杯水放在房间里,日久变少 D、春天,早晨出现大雾 9、能够降低室内温度的做法是() A、打开电风扇 B、关闭门窗 C、向地面洒些水 D、打开房间内电冰箱的门 10、在体育课上小明要测投铅球的距离应选用()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试卷

2006-2007学年秋季期末考试卷 八年级物理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解题过程。 2005年10月12日至17日,神州六号成功发射并返回, 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增强了国威。下面是一些与你所学知识有关的问题,想要考考你。 1、风雪出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05年的第一场雪,匆匆赶来为 航天员送行,俗语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地面温度2—3 ,西北风6~8 。 (在后两空填合适的单位) 2、直刺九天,灰色的低云层层叠叠,云是升入高空的水蒸气遇冷 成小水滴或成小冰晶而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轰鸣声中,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六号 稳稳地离开了发射台,声音是由于物体产生的,神 舟六号相对于是静止的,相对于是运 动的,可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与我们选择 的有关。发射的,火箭向下喷出高温火焰,为了保护 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 来吸收巨大热量,同时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白色气团是水蒸气形成的。 3、天地传情,一张无形的测控网联结着天与地,12日21时30分, 航天员与亲人们开始了天地通话,14岁的儿子费迪与父亲费俊 龙相约返回后一起去钓鱼,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否则会把鱼儿 吓跑,这是因为,11岁的聂天 翔为两个半小时后将迎来41岁生日的父亲聂海胜唱起了生日快 乐歌,乐音的三个特性是、和。 4、刮胡须。13日16时11分,费俊龙对着他面前1m处舱壁上的一 面镜子拿着剃须刀开始“美容”,他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 的现象形成的,他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m。 当他向镜子靠近时,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将。(选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所成的是像。 5、在宇宙飞船上,每增加1g有效载荷都必须为它耗费不少的动力。 因此太空飞行对宇宙飞船和宇航员的质量都有严格的限制。飞船 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航天 员升空后,他的质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6、神舟回家。飞船返回时,会与大气层发生剧烈磨擦,变成一个大 火球,因此给飞船降温十分重要。一种重要的降温方式就是“烧 蚀防热”,在飞船表面涂有一层高分子固体材料,让这些材料在 发生物态变化时吸收热量,你认为可能发生的物态变化有、、,理由是这些物态变化都是热过程。飞船距离地面15km时,速度达到200m/s,若不打开降落伞,以这样的速度,飞船落到地面需要 s的时间。 7、神舟六号共飞行115小时32分钟,飞行77圈,行程325万公里, 在此过程中航天员能看到次日出。在地球上,早晨,我 们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但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地平线 (选择“上方”或“下方”),这是光的现象。 8、我国正在实施“嫦娥一号”登月工程,宇航员在太空舱外,必须 用电子通迅设备才能对话,这是因为。 A:医生在检查病人的牙齿时,先将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是为了防止液化 B:当用磨刀石磨刀时,向磨刀石上洒水,主要是为了加快散热C:在烧热的油锅中滴下水滴会溅起油来,并发出响声,是由于水的温度高 D:医用体温计在使用前要甩一甩 10、下列单位换算中,推导过程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2.5m=2.5m×100=250cm B: 3 3610 3610 3600 km m m h s s ? ==

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1.试卷的结构(表一) 表 一 2.试题的基本特点 (1)注意将知识与技能放在真实生动的情景中进行考查。试题在考试的内容上大部分的试题是通过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面较大,减小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特别是试题重视来自学生的生活体验,注意将物理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生动的情景中,通过学生对问题情景的分析和解决的过程来考查学生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能力,考查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和进一步学习的潜质。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反映物理对STS的影响。试题注重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努力创设能引起学生兴趣和联系实际的情景,试卷取材广泛,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所选素材有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各种现象,也有天体运运动学生不熟悉的内容,还有与当今社会十他注重的节能的知识。这些都让学生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社会间的密切联系,拉近了物理与现实生活、生产以及科学技术间的距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物理学的巨大应用价值,使他们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3)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试题注意挖掘物理知识的人文教育价值,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切实有效地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许多题目都在一定的程度上渗透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好物理的积极性,在试卷中适时体现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也渗透着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以及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4)注重课程的三维目标,从多层次、多角度将三维目标自然融合。注重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归纳总结能力的考查,加强了对实验过程以及分析归纳等能力的考核,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科学方法的考查力度。把探究的精神自然融合在试题当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途径,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设计、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的探究思想。旨在提倡试题回归实验教学,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试卷(,)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古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诗词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 A.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 . 汽车在前进过程中,踩油门能加速或匀速前进.若需减速,可以不踩油门,也可以踩刹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踩油门加速前进时,是发动机施加给汽车向前的动力 B.不踩油门不踩刹车时,车轮与路面间的摩擦一定是滚动摩擦 C.踩刹车时,车轮与路面间的摩擦一定是滚动摩擦 D.踩油门加速前进,踩刹车减速前进,不踩油门不踩刹车匀速前进 3 . 如图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地面上,手推木块向右压缩弹簧;释放木块,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到某一位置停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在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所受弹力变大 B.木块离开弹簧后,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变大 C.木块离开弹簧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它有惯性 D.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弹性势能变大 4 . 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如图所示.M、N两点到量筒底的距离相等,设M、N两点处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M和PN,比较它们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MPN C.PM=PN D.无法判断 5 . (3分)下图所列的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铁皮剪刀理发剪刀树枝剪刀钢丝钳 D. A.B.C. 6 . 小孩从滑梯上滑下的过程,受到的力有 A.下滑力、摩擦力 B.重力、下滑力、摩擦力 C.下滑力、摩擦力、重力、支持力 D.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7 . 小明用水平方向上的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没有推动。关于小明对桌子的推力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推力小于摩擦力B.推力大于摩擦力 C.推力等于摩擦力D.不能确定两者大小的关系 8 .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书包的肩带做得较宽,这是为了减小压强 B.容器中由于水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水只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 C.在连通器里,不管有几种液体,只要液体不流动,各容器中的液面一定保持相平 D.大气压强和气球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相同的 二、多选题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1. 用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D. 以上A. 8.60cm B. 1.60cm C. 1.6cm 读数都不正确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 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相同 C.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越小,表示运动越快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D. 用 3. 某同学在上学去的路上,用0.8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用1.2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D. 1.2m/A. 0.8m/s B. 1.0m/s C. 0.96m/s

s 4. “镜中花,水中月”的现象说明了( ) A. 光的传播速度太快 B. 光发生了反射现象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C. 光发生了折射现象 D. 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5. 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可以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现将物体向透镜移近10cm后,得到的像是( ) D. 条件不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等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足,无法判定 6. 铝的密度是2.7×10 kg/m ,它的物理意义是( ) 33A. 每立方米的铝的密度是2.7×10 kg/m 33B. 每立方米的铝的质量是2.7×10 kg/m 33C. 每立方米的铝的质量是2.7×10 kg 3D. 2.7×10 m 33的铝的质量是lkg 7. 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已知ρ<ρ<ρ,则下列说法中正铅铁铜确的是( ) A. 若铁球是实心的,则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B. 若铜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C. 若铅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D. 三个球都可以做成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铁球 8. 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要求为5m,由于医务室房间太小,医生首先将视力表贴在一面墙上,然后在对面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大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学习资料.

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12月份) 一、填空题(每空1分,满分16分) 1.苹果的密度为0.9g/cm3,合kg/c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2.将下列光学现象按形成的原因归类(填序号) ①一叶障目,不见泰山②海市蜃楼③猴子捞月④厚玻璃后的铅笔看上去好像断成了三截⑤在路灯下看到了自己的影子⑥上课时,教室里的学生都能看到老师 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属于光的反射的是;属于光的折射的是.3.如图所示是一次性打火机,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填“冷”或“热”),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迅速(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 4.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若长此以往会导致听力下降.(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我们讲话时,对方听到的声音是由传播的. 5.图是某人看近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知他是眼(选填“近视”或“远视”).若他配戴的眼镜镜片中心的厚度为 1.7mm,则该镜片边缘的厚度应1.7m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6.(1)甲、乙均为实心铁球,若甲、乙的体积之比为3:2,则甲、乙两球质量比为; (2)体积相同的甲、乙实心球,若密度之比为2:3,则甲、乙两球质量比为;(3)甲、乙两实心球,若质量比为2:3,密度比为1:3,则甲、乙两物体的体

积比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 7.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B.物体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一定相等 C.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小 D.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8.下表是一些物质在标准大气压的熔点和沸点,那么,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A.水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乙醚温度计 9.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kg铜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B.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也增大 C.将铁块从20℃加热到90℃后,铁的质量不变 D.将一个铜块放在空气中和水中,质量是不同的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医学上用超声波粉碎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这是要求人们说话时声音的响度要低一些 C.超声波和次声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高架桥两侧建有隔音墙,这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11.下列测量正确的是() A. 测量木块的长度

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_心得体会

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感谢您的阅读! 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一) 本次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为唐山市统一命题,统一考试,题型共分为选择题、填空题、作图实验探究题、计算应用题。本次考试试卷的特点是,题目由易到难,难度适中,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全面,类型多样,既检查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检验了物理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 答题情况 班级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 八一班 93.8 100% 84% 八二班 61.3 54% 27% 八三班 63.4 58% 32% 八四班 67.7 63% 32% 八一班为住宿班相对来说成绩比较突出,其他三个班没有住宿的优势,成绩比较弱。各个题目的答题情况如下: 选择题 选择题共33分,平均得分在24分左右,错题主要集中在4、10两题 2、填空题 填空题共26分,平均得分18分左右,错题主要集中在14、17两题 3、作图实验探究题 作图实验探究题共30分,平均得分18分左右,错题主要集中在19、20两题 4、计算应用题 计算应用题共11分,平均得分7分左右 三、每个题的考查意图 试卷中的每个题都考察了基本的知识点,与力的知识有关的题目有1、4、7、14、18。与功、功率有关的题目有2、22。与能量转化有关的题目有3。与惯性有关的题目有4、8。与压强有关的题目有5、9、13、15。与能量转化有关的题目有3。与大气压有关的题目有6。与浮力有关的题目有10、20。有杠杆有关的

题目有11、16、18。与滑轮有关的题目有12、18、21。与斜面有关的题目有17。与滑动摩擦力有关的题目有19。 四、发现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 学习知识提高成绩,解决问题,最关键的是掌握好基础知识,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发现的问题才能运用所学解决问题。通过本次试卷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第4、10、14题都是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力的定义、惯性、二力平衡、平衡力、相互作用力、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判断浮沉等知识考查,这几道题错的最多,说明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对基本的概念的理解不到位,不能用所学的只是解决最简单的问题。 2、审题不认真 每一次考试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大的程度上也考查了学生是否细心、认真。有些题目是每个学生都会的,但是为什么有的学生能够得分,有的学生却不能得分呢?最关键的就是做题不细心、不认真。由于审题不细心,计算不仔细导致失分。 3、实验探究能力差 实验探究题是物理考察的主要题型,也是学生之间成绩拉开档次的关键题型,做好这类题要对出题者的意图了如指掌,对他所提示的实验思路理解的清晰透彻,很多同学在没有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盲目的做题,对实验没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不能很好的做这方面的题目,也就是说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差。 4、计算能力差 计算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有的同学物理知识运用的很好,但是计算的结果错误,导致注这类题失分,计算能力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五、总结经验,改进措施 为了做好期末的复习工作,我运用了几种可行的方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每节课讲课前利用三五分钟发给学生一张小试卷,考一道题。由于每次都是考试要给出成绩,所以学生做的非常认真仔细。课下我会将学生所答题目批阅选出组长,让组长利用课下时间给组员讲解,组员听懂后再给组长讲,我会对组员进行抽查。每次考试组长都是不确定的,由做对的同学担任组长,这样就激发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试题及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甲、乙两杯正在熔化的冰,甲放在阳光下,乙杯放在背阴处,两杯中水的温度() A 、相等B 、甲高于乙C 、甲低乙D 、不能判定 2、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 A 、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细小水珠。 B 、人呼出的水蒸气 C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细小水珠 D 、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3、如图是甲物质吸热,乙物质放热的图线,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甲物质是非晶体,乙物质是晶体 B.甲、乙物质都是晶体 C.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D.甲、乙物质都是非晶体 4、在炎热的夏天,放在碗中的冰棒慢慢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冰棒的温度:() A 、不变B 、降低C 、升高D 、先降低后升高 5、在25℃的房间里,将温度计从25℃的酒精中取出,它的示数将() A 、先下降后上升B 、上升C 、下降D 、先上升后下降 6、物体放出热量,它的温度() A 、一定降低 B 、一定升高 C 、一定不变 D 、可能降低也可能不变 7、松香在熔化过程中会:() A 、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B 、放热,温度不变 C 、吸热,温度不变 D 、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霜在形成的过程中要吸热 B.冰必须先熔化成水,才能变成水蒸气 C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要放热 D.樟脑丸在变小的过程中要吸热 9、海波的熔点为48℃,那么48℃的海波处于:() A 、固态B 、液态C 、固液共存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10、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吸热的是() A. 凝固、液化、凝华 B.熔化、液化、凝华 C.汽化、液化、升华 D.熔化、汽化、升华 11、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 A 、凝固B 、升华C 、先升华后凝华D 、凝华 12、把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听到吱吱的响声并看到“白气”,这现象() 时间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2-201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检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 评价 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6分) 1.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 ______; (2)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匀速行驶的速度约为38 _______。 2.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甲同学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呼响声是声音分别通过_______、_______传入甲同学耳朵的。 3. 站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东运动,他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正在向_______运动。 4. 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是光的_______现象,后者是光的_______现象,所看到的都是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5. 如图1所示,“40”表示________,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这两个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_______min 。 40 西大桥 8km 图1 6. 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4m 处,则像距离人_______m 远;如果此人以1m/s 的速度靠近镜面,则1.5s 后,人和像的距离为_______m 。 7、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2s 内通过的路程是40m ,后2s 内的通过路程是20m ,这个物体后2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 4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 8. 一块金属的体积是2.5m 3,质量是6750kg ,则它的密度是 ,这种金属可能是 ;若将金属块截去2/3,剩余部分的密度是 。 9.空瓶质量为5kg ,瓶内装满水后为17kg ,若换上酒精,整个瓶子可装的酒精比装水少 kg 。 10. 一束光线与界面成 30角从A 物质射到B 物质,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 为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 11.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 。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 。 12. 用质量相等的O ℃的水和O ℃的冰来冷却物体, 的冷却效果较好。因为它在 过程中要 热量。 二. 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4. 用图3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范文

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 本次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为唐山市统一命题,统一考试,题型共分为选择题、填空题、作图实验探究题、计算应用题。本次考试试卷的特点是,题目由易到难,难度适中,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全面,类型多样,既检查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检验了物理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 答题情况 班级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 八一xx93.8 100% 84% 八三班63.4 58% 32% 八四班67.7 63% 32% 八一班为住宿班相对来说成绩比较突出,其他三个班没有住宿的优势,成绩比较弱。各个题目的答题情况如下: 选择题 选择题共33分,平均得分在24分左右,错题主要集中在4、10两题 2、填空题 填空题共26分,平均得分18分左右,错题主要集中在14、17两题 3、作图实验探究题 4、计算应用题 计算应用题共11分,平均得分7分左右 三、每个题的考查意图 四、发现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

学习知识提高成绩,解决问题,最关键的是掌握好基础知识,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发现的问题才能运用所学解决问题。通过本次试卷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第4、10、14题都是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力的定义、惯性、二力平衡、平衡力、相互作用力、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判断浮沉等知识考查,这几道题错的最多,说明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对基本的概念的理解不到位,不能用所学的只是解决最简单的问题。 2、审题不认真 每一次考试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大的程度上也考查了学生是否细心、认真。有些题目是每个学生都会的,但是为什么有的学生能够得分,有的学生却不能得分呢?最关键的就是做题不细心、不认真。由于审题不细心,计算不仔细导致失分。 3、实验探究能力差 实验探究题是物理考察的主要题型,也是学生之间成绩拉开档次的关键题型,做好这类题要对出题者的意图了如指掌,对他所提示的实验思路理解的清晰透彻,很多同学在没有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盲目的做题,对实验没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不能很好的做这方面的题目,也就是说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差。 4、计算能力差 计算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有的同学物理知识运用的很好,但是计算的结果错误,导致注这类题失分,计算能力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五、总结经验,改进措施 为了做好期末的复习工作,我运用了几种可行的方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每节课讲课前利用三五分钟发给学生一张小试卷,考一道题。 由于每次都是考试要给出成绩,所以学生做的非常认真仔细。课下我会将学生所答题目批阅选出组长,让组长利用课下时间给组员讲解,组员听懂后再给组长讲,我会对组员进行抽查。每次考试组长都是不确定的,由做对的同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 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cm 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008mm D.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2.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 6.25m/s C. 6.75m/s D. 7.5m/s 3. 汽车速度是36km/h,运动员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0.6km的路程,则 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 C.汽车速度最大D.三者速度一样大 4.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 A.甲在乙前面0.6米处 B.甲在乙前面1.2米处 C.乙在甲前面0.6米处 D.乙在甲前面1.2米处 5.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 6. 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 A.偏大 B.偏小 C.正常 D.无法比较 7.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 = s/ t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8.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9.甲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初二上册物理期末测试卷,八年级上册 物理期末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32分,1—12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13、14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全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错选的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用托盘天平称1粒米的质量,较好的办法是 A.认真仔细地直接多次测量,然后求均值 B.先称一粒米与一块铁块的总质量,再测铁块质量,最后用总质量减去铁块质量计算求得 C.先称100g质量的米.然后再数粒数,计算求得 D.先称100粒米的质量,然后计算求得2、.比较下列三个密度的大小: 1.5t/m3、 1.5kg/dm3、 1.5g/cm3 A.1.5t/m3最大 B.1.5kg/dm3最大 C.1.5g/cm3最大 D.一样大3、一物体沿着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体离凸透镜10㎝时,能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当物体离凸透镜5㎝时,它的像一定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4、用能装满500克水的瓶子去装500克洒精,则A.装不满 B.装不下 C.恰好装满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5、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发现指针略向左偏,以下做法可行的是A.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右移 B.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左移C.将天平的游码向右移 D.将天平的游码向左移6、、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其密度之比ρ甲∶ρ乙=2∶5,质量之比m甲∶m乙=1∶2,那么甲乙两球的体积之比V甲∶V乙为:() A、1∶ 5 B、5∶ 1 C、4∶ 5 D、5∶ 4 7、冰的密度为0﹒9×103㎏/m3,它表示A.冰块的质量是0﹒9×103㎏/m3 B.冰块的体积是1m3 C.体积为1m3的冰,其质量为0﹒9×103㎏/m3 D.体积为1m3的冰,其质量为0﹒9t 8、隐形材料是指 A.看不见的材料 B.听不见的材料 C.感觉不到的材料 D.雷达发现不了的材料9、小李同学用一副老花镜,通过调节镜片与白纸板之间的距离,终于看到了窗外景物成在纸上的清晰的像,他所看到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 10、如图10—1所示是某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 由图可知,这种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关系为A.>ρ水 B.<ρ水 C.=ρ水 D.无法确定11、以下各组材料中都是导体的一组是A.食醋、酱油、铁勺 B.酒精、啤酒、搪瓷碗C.自来水、蒸馏水、矿泉水 D.人体、空气、竹筷 12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 眼球模型,如图10—2,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 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 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A.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物理试卷分析

丰乐镇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 八年级物理期末质量监测分析 一、试卷特点 (一)试卷内容 第一章至第六章,一至三章约占25%,四至六章占75% 。试卷内容分两卷,第一卷选择题,第二卷非选题,共28题. 从试卷中可以看出各知识块的结构、比例较合理,加强了主要知识的考查,增加了实验探究部分的占分比例,有利于考查学生能力。 (二)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试题注重基本概念和规律、基本现象理解,有70%的容易题,尽可能从基础知识着手,题目的难度虽降低了,但注意到了试题的灵活性。 (三)体现新课程的指导思想 试题体现了过程与方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对实验探究、信息搜集与处理等多种能力进行了考查。 (四)加强了物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试题加大了与实际联系的力度,有很多试题的情景取之于生活中,学生都比较熟悉,例如,选择题第7题(同一黑板上的字,有的同学看得清,有的座位上的同学看不清,找原因)、第23题(考察刻度尺、停表和温度计的读数),并且这些题都不是为联系而联系,而是真实地反映了“物理就在你身边”,帮助学生打破物理的神秘感,消除对物理的畏难情绪,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 (五)加大了实验探究的考查力度 试卷中的实验与探究作为试卷中的重要部分,且分值占25分,以此突出实验探究在新课程中的地位,充分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有利于指导物理教师的日常教学。如第24、25、26题(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和测液体的密度),都是实验的基本技能,第24题(平面镜成像),考查学生对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二、考试情况分析 三、最高分99,最低分2 总平均分:61.2 及格率:52.17% 优秀率:19% 统计结果看出在考生中存在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一)低分群较大,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物理学科失去兴趣和信心 在166份试卷中,最低分2分,30分以下占28人,这部分学生已不仅仅是物理知识没有掌握,而是丧失了学物理的兴趣,从他们的答卷可以看出这一点。 (二)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不到位 基本的概念和规律理解不透彻,往往表现在无法准确识别、判断那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如第7题,有些同学误选A,这些学生吴认为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是由于教室里光线暗了的原因。 (三)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水平低 试卷中的实验、探究的考查比较全面,涉及到对实验基本技能、基本现象、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实验过程和方法,但得分率都不高,说明在教学中这一环节还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提高,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过去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观念,用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贵州望谟三中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题 (范围:1~3章满分:100分出题:蒙锡奇)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面关于声现象的一些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B.太空中的宇航员可以直接用语言交流 C.雷声是由于空气振动发声的 D.狗趴在地上睡觉,耳朵贴着地面,很容易发觉人走动,是因为狗的耳朵特 别灵敏 2.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但我们不能听到蝴蝶飞行的声音,这是因为() A.人耳有故障 B.翅膀振动发出的声波响度不够大 C.翅膀振动不产生声波 D.翅膀振动的频率比较小 3.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与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4.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阻止琴弦振动发声 5.甲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一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次数是()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6.小明拍完毕业照合影后,想拍一张单身照,摄影师应采取的方法是() A.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 B.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向前伸,离胶片远一些 C.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 D.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 7.检查视力时,人眼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为5m,可是检查视力的房间东西墙壁最大的距离为 3.5m,此时,眼科医生把视力表挂在东墙上,在西墙上挂一面大平面镜,此时被检查者应面向西坐在平面镜前合理的位置是() A.距镜面3m B.距镜面2m C.距镜面1.5m D.距镜面1m 8.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取决于()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八年级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能区分不同歌手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振幅 2.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300g,这个物体可能是( ) A. 一张课桌 B. 一本书 C. 一支铅笔 D. 一个学生 3. 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的“能量”的是() A. 用超声波碎石 B. 用声纳探海深 C. 利用B超做体检 D. 利用回声定位 4. 某人乘坐游艇沿途观光水库四周群山风景,若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A. 水库水 B. 四周的山峰 C. 他乘坐的游艇 D. 迎面驶来的游艇 5.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A. 甲在乙前面0.6米处 B. 甲在乙前面1.2米处 C. 乙在甲前面0.6米处 D. 乙在甲前面1.2米处 6. 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 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 C. 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D. 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7. 下列四幅图中,关于自然现象形成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 雪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C. 南极的空气很湿润是因为冰可以汽化为水蒸气 D. 屋檐下 的冰锥是雪先熔化为水,水又凝固成冰而形成的8. 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25cm处,物体所成的像是()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倒立、等大的实像 9. 一根粗细均匀的铜棒(如图所示),截去一段后,则() A. 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也变小了 B. 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C. 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D. 质量、体积和密度都不变 10. 用激光笔沿图中所示的PO方向照射,一定能照射到尚未移动的小鱼或小鸟的是() A. B.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试卷及答案

昭通市职教中心体育运动系2019—2020学年度上学 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共4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10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Kg 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C.一张课桌的高度约2.2m D.教室的长度约0.2Km 2、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 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的是:()A.山 B.流水 C.河岸 D.船 3、一杯水和一大桶水的密度相比较:() A.一大桶水的密度大 B.一杯水的密度大 C.一杯水和一大桶水的密度一样大 D.无法确定 4、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C.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随之增大 D.入射角大于反射角 5、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能说明光折射的是:()A.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 C.海市蜃楼 D.立竿见影 6、关于物态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A.北方冬天早晨玻璃上冰花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会变小,是升华现象 C.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罐会“出汗”,是液化现象 D.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7、学校阶梯教室的墙壁上都被装修成坑坑凹凹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 () A.减弱回声 B.防止声音振坏墙壁

C.增大声音的频率 D.增强响度 8、某同学三次测量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分别是3.98厘米,3.98厘米, 3.99厘米,这个物体的长度是:()A.3.98厘米 B.3.983厘米 C.4.00厘米 D.3.99厘米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 9、冬季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鼓声是由于鼓面_______产生的,然后通 ___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10、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制成的。人的正常体温是_________。 11、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速度为_____________ m/s。“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 形成的。 12、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平时说的“B超”也是超声波,可利用它为孕妇做常规检查,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 13、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__________,汽化过程要_______(填“吸”或“放”)热。 14、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乱丢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15、早晨同学们饮用的甜牛奶,每瓶体积约为200 (填cm3或m3),它的密度是1.1×103kg/m3,喝了一半后,剩余牛奶的密度是____________ 。16、我县已经连续几年春季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将大量干冰投撒到高空(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________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水蒸气就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________为雨点落到地面上.(本题每空都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17、由于读书、写字姿势不端正等原因,部分同学得了近视眼,其原因是远处某点射来的光线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 ______(填“前”或“后”),这就是近视眼。矫正的方法是佩戴一副有______(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18、张伟同学身高1.7米,他站在穿衣镜(平面镜)前2米处,已知穿衣镜高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