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继电保护第一章 绪 论

继电保护第一章 绪 论

继电保护第一章  绪 论
继电保护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电力系统的几种状态,继电保护的作用、组成及基本任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基本要求;继电保护的发展简史。

教学要求:

掌握电力系统的几种状态,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组成及基本任务。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基本要求,了解继电保护的发展简史。

重点: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基本要求。

难点: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基本要求。

教学学时:

3学时

第一节电力系统的三种状态

一、电力系统的组成及其生产特点

1、组成:发电机、变压器、输配电线路、母线、电动机等电力元件

2、生产特点:发、供、用同时完成,不能储存

3、要求:电力系统运行安全、可靠、连续

二、电力系统的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

1、故障

最常见故障:短路

——相与相之间、相对地之间、电机或变压器同一相绕组不同线匝之

间的短接

a、短路形式

d(1)(最常见)、d(1,1)、d(2)、d(3)(最危险)

b、短路特点:I

↑,U↓

d

c、短路故障的后果——事故

事故即指系统的全部或部分的正常运行遭到破坏,以至于造成停电、少送电,电能质量严重下降,甚至损坏设备。

2、不正常运行状态

指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遭到破坏,系统的运行参数偏离规定的允许值,但尚未发展成故障。

a、其性质、后果及危害性有别于故障

b、长时间的不正常运行有可能造成故障

如长期过负荷→温度升高→绝缘老化→故障

3、易出故障的元件

架空线、开关电器、旋转电机等

三、继电保护的任务

继电保护装置是一种由继电器和其它辅助元件构成的安全自动装置。它能反映电气元件的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

故障——将故障元件切除(借助断路器)

不正常状态——自动发出信号(以便及时处理)

可预防事故的发生和缩小事故影响范围,保证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第二节保护装置构成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一、保护装置的原理

利用发生故障时,电力系统的一些基本参数(电流、电压、相角)与正常运行时的差别来实现保护。

二、构成

1、测量单元:测量被保护元件运行参数的变化,并与保护的整定值进行比较

2、逻辑单元:对测量单元送来的信号进行综合判断,决定保护装置是否需要动

作。

3、执行单元:根据逻辑单元的决定,发出信号或跳闸命令

整定值

三、各种保护装置简介

1、过电流保护:I

d

2、低电压保护:U↓

3、功率方向电流保护:功率方向

电流大小

4、距离保护:X=U/I

正常→X大(U=U

e ,I=I

f

故障→X小(U↓,I

d

↑)

5、差动保护:电流相位

电流大小

6、高频保护:利用高频信号监测各电气量情况

第三节对继电保护的要求

一、选择性

1、目的:缩小停电范围

2、措施:保护装置应断开离故障点最近的断路器

主保护:能以最短的速度切除被保护元件范围内的故障的保护。

后备保护:主保护或断路器拒绝动作时起作用的继电保护。

分:近后备

远后备

例:用图表示各级线路主保护、近后备保护、远后备保护的保护范围。

二、速动性

1、目的:限制故障的不良后果,避免形成事故

2、故障切除时间:由保护装置动作时间、断路器固有的跳闸时间组成

三、灵敏性

1、目的:保护反应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能力

2、灵敏系数:指电力系统处于最小运行方式下,在整个保护范围内任一点发生

表示。

故障时,都能可靠动作的能力。常用K

lm

对于反应故障时参量增加而动作的保护装置:

K

=保护区末端金属性短路时最小故障参数计算值/保护装置动作参数整定lm

对于反应故障时参量减小而动作的保护装置:

=保护装置动作参数整定值/保护区末端金属性短路时最大故障参数计算 K

lm

>1(一般为1.2~2.0)

要求K

lm

四、可靠性

从两个方面考核:保护范围内→不应拒动

保护范围外→不应误动

对于上述四个要求必须同时具备,且解决好之间的矛盾:

如:选择性、速动性↑→可靠性↓

灵敏性↑→可靠性↓、选择性↓

选择性↑→速动性↓

复习提问:

1、继保任务、基本要求

2、主保护、近后备保护、远后备保护的区别

3、灵敏系数的概念及运用

复习提问:

1、继保的原理、构成及作用

2、各种常用保护的工作原理

第四节对继电保护发展简史

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是伴随电力系统、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发展而发展。

从继电保护装置结构方面来看,它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机电型保护阶段、整流型保护阶段、晶体管型保护阶段、集成电路型保护阶段、微机型保护阶段。从它的构成原理方面来看,一直是随着电力系统发展而不断提出相应的新原理保护,新原理保护又在电力系统运行中不断完善,不断趋向成熟。

随着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继电保护必将向着综合自动化领域

迈进,目前微机保护已经在全国普遍应用。就保护的原理方面目前仍然没有太大的突破,但是在实现手段上有了根本的变化。微机保护与以往的各种类型的继电保护相比,是采用数字计算技术实现的各种保护功能。由于微机保护具有灵活性大、可靠性高、易于获得附加功能和维护调试方便等优点,因此必将越来越多的应用,有着很好的发展前途。但是,采用微机保护要求良好的抗电磁干扰措施和较好的工作环境;同时,微机保护所有保护功能都是依赖软件实现的,硬件电路几乎是一样的,这样一套硬件电路可以完成多个保护功能,也就给硬件电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由于微机保护采用的硬件芯片发展迅速,更新换代时间短,从而导致微机保护服役时间比较短。

继电保护技术发展流程:

保护原理方面:

过电流保护(最早熔断器)?→?

电流差动保护?→?方向性电流保护?→? (1901年) (1908年) (1910年)

距离保护 ?→?

高频保护 ?→? 微波保护 ?→? 行波保护、光纤保护 (1920年) (1927年) (50年代) (70年代)

结构型式方面:

机电型(电磁型、感应型)?→?

整流型?→?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 微机型

康复护理学-第一章绪论作业

《康复护理学》习题作业 第一章 绪论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康复医学 2.康复护理学 二、填空题 1.康复护理的最终目的是使伤残者的 和 得到恢复,重建患者的 ,最大限度地恢复其 ,以平等资格 。 2. 康复医学着眼于 ,因而具有 、 、 ,并充分体现了“生物——心理— —社会”的医学模式。 3. 指导康复治疗的四大原则是 、 、 、 。 4. WHO提出康复服务的方式有 、 、 。 三、单项选择题 1.关于康复护理的对象,下列 的描述是错误的。 A.躯体残疾者 B.功能障碍的老年病人 C.急性期的病人除外 D.功能障碍的慢性病患人 2.下列 不属于全面康复的范畴。 A.心理、脏器及肢体功能 B.家庭功能 C.日常生活能力 D.就业能力 3.康复护理不强调 。 A.“自我护理”和“协同护理” B.“特别护理”和“周到的照顾” C.鼓励家属参与 D.充分发挥伤病残者的潜能

四、问答题 1.康复护理学有何新进展?2.康复护理应遵循哪些原则?3.康复护理的内容包括哪些?

参 考 答 案 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康复医学: 广义:应用医学科学及其有关技术,使功能障碍者的潜在能力和残存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医学科学。 狭义:康复医学是以功能为导向,为了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主要应用医学和康复工程的技术,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的一门医学科学(国际上通 常所指的康复医学)。 2.康复护理学:是一门旨在研究伤病者与伤残者身体、精神康复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的科学。 二、填空 1.残存功能、能力、身心平衡、生活自理能力、回归(重返)社会。 2. 整体康复、多学科性、广泛性、社会性。 3. 功能训练、全面康复、融入社会、改善生存质量。 4. 康复机构的康复、上门康复服务、社区康复。 三、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四、问答题 1.康复护理学有何新进展? (1)康复概念渗入临床各科护理 康复护理与临床护理相互结合,互相渗透,相辅相成,是提高残疾者功能独立性,改善其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的有效措施。 (2)康复护理是社区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残疾人,老年病人,慢性病人康复需求量大,但财力有限,康复机构有限,因此,开展社区康复护理势在必行。 (3)重视康复护理的研究工作 (4)加紧培养康复护理人员 (5)建设中国特色的康复护理 2.康复护理应遵循哪些原则?

第1章--绪论--习题(2014版)

第一章微观经济学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学 2、资源的稀缺性 3、微观经济学 4、宏观经济学 5、实证分析 6、规范分析 7、均衡分析8、边际分析9、静态分析 10、比较静态分析11、动态分析12、案例分析 13、经济模型14、内生变量15、外生变量 二、单项选择题 知识点:资源的稀缺性 1.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 )。 A.机会成本B.稀缺性 C.生产什么的问题D.实证经济学 2.下面最有可能成为稀缺物品的是( )。 A.阳光B.夏威夷的海水 C.运送到郑州的海水D.空气 3.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 A.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 B.以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 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掉 4.稀缺性问题( )。 A.只存在于市场经济体制中B.只存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中 C.存在于所有经济中D.意味着抢购和黑市交易 5.经济物品是指( )。 A.有用的物品B.稀缺的物品 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6.对于“相对于人的需求,物品中是有限的”这个命题,以下表述中( ) 最符合经济学的思考范式。 A.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总想获得更多的资源 B.资源相对于人的欲望而言总是有限的,问题在于在这二者之间寻找平衡的方案

C.资源是有限的,为了生产更多的产品满足人的欲望,资源迟早会被消耗光 D.资源是有限的,为了下一代的生存和发展,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必须考虑可持续性 *7.经济学中对于土地、资本和劳动的描述,以下()选项是正确的。 A.数量是有限的,资源是稀缺的 B.用来生产产出,属于生产要素的范畴 C.决定这些资源产出的,是相关的技术含量 D.以上选项都正确 知识点:“看不见的手” 8.最早在其理论体系中提出“看不见的手”原理的人是( )。 A.约翰·梅纳德·凯恩斯B.约翰·理查德·希克斯 C.亚当·斯密D.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 知识点:经济学的定义,三大基本经济问题 9.经济学被定义为( )。 A.研究政府如何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的科学 B.消费者如何获得收入并进行消费的学说 C.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竞争性用途的科学 D.生产者怎样取得利润 10.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B.怎样生产 C.为谁生产D.以上所有的问题 *11.经济学主要涉及()。 A.决定个人收支平衡的各种因素 B.决定公司盈利或亏损的各种因素 C.决定资源配置及其效率的各种因素 D.决定政府调控经济及其有效性的各种因素 知识点:机会成本 12.机会成本是指()。 A.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要素的价格 B.用来衡量次优选择的成本

护理_学基础第一章绪论试题与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重点难点 重点: 1.南丁格尔对护理学的伟大贡献;现代护理学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2.护理学的主要任务、范畴及工作方式。 难点: 1.现代护理学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2.护理工作方式。 二、考点测试 (一)选择题 A1型题 1.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妇女照顾家中伤病者,形成主要的照顾方式是 A.“自我保护”式 B.家庭式 C.宗教式 D.社会化服务 E.护理社团 2.中世纪护理仅仅限于简单的生活照料,其原因是 A.生活经验缺乏 B.社会重男轻女 C护士分工不明确 D.护理工作繁重 E.宗教的束缚和影响科学 3.护理专业的诞生是在 A.17世纪中叶 B.18世纪中叶

C.19世纪中叶 D.20世纪初期 E.20世纪中叶 4.南丁格尔接受短期的护理训练是在 A.凯塞威尔斯城护士训练班 B.圣托马斯医院护士训练班 C.英国伦敦护士训练班 D.佛罗伦萨护士训练班 E.战地医院护士训练班 5.南丁格尔扭转了英国朝野轻视护理工作的观念,其主要原因是 A.出身名门与上层社会交往密切 B.南丁格尔具有渊博知识 C.克里米亚战争中卓有成效的工作 D.撰写多篇著作指导护理工作 E.创立了科学的护理制度 6.国际护士节选定为每年的 A.4月12日 B.5月12日 C.5月21日 D.12月5日 E.6月12日 7.国际护士节时间的确定是根据 A.南丁格尔创办第一所护士学校的日期 B.南丁格尔诞辰纪念日 C.南丁格尔接受英国政府奖励的日期 D.宣布南丁格尔奖章的日期 E.南丁格尔逝世纪念日 8.克里米亚战争中,南丁格尔率领的护士团最终使士兵的病死率由42%降到

第一章绪论作业

第一章绪论 本章是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主要介绍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分析工具三节内容。 本章重点: (1)稀缺性、选择的含义,以及这两个概念与经济学的关系。 (2)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理论体系。 (3)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关系。 (4)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工具;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 习题 1、名词解释 稀缺、经济物品、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边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均衡分析、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经济模型、边际分析、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存量、流量 2、单项选择题 (1)经济物品是指()。 A.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 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2)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的资源最终将由于更多的生产而消耗光 (3)研究个别居民与厂商决策的经济学称为() A.宏观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4)由市场配置资源意味着() A.所有的人都会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B.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规则(机制)实现的 C.政府能决定谁获得多少商品 D.要得到急需的物品你只能“走后门” (5)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怎样生产 C.为谁生产 D.以上问题均正确 (6)经济学可以定义为( )。 A.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 B.研究如何有效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在竞争中的用途 C.消费者如何获取更多的收入 D.企业获取利润的活动 (7)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 )。

第一章 绪论习题及解答

第一章 绪论 习题及答案 1-1 根据下图所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图,完成: (1) 将a ,b 与c ,d 用线连接成负反馈状态; (2) 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 (1)负反馈连接方式为:d a ?,c b ?; (2)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1 所示。 1-2 下图是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试说明系统自动控制大门开、闭的工作原理,并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 当合上开门开关时,电桥会测量出开门位置与大门实际位置间对应的偏差电压,偏差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伺服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将大门向上提起。与此同时,和大门连在一起的电刷也向上移动,直到桥式测量电路达到平衡,电动机停止转动,大门达到开启位置。反之,当合上关门开关时,电动机带动绞盘使大门关闭,从而可以实现大门远距离

开闭自动控制。

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2所示。 1-3 图示为工业炉温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指出被控对象、被控量和给定量,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 加热炉采用电加热方式运行,加热器所产生的热量与调压器电压c u 的平方成正比, c u 增高,炉温就上升,c u 的高低由调压器滑动触点的位置所控制,该触点由可逆转的直流电动机驱动。炉子的实际温度用热电偶测量,输出电压f u 。f u 作为系统的反馈电压与给定电压r u 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电压e u ,经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放大成a u 后,作为控制电动机的电枢电压。 在正常情况下,炉温等于某个期望值T °C ,热电偶的输出电压f u 正好等于给定电压r u 。此时,0=-=f r e u u u ,故01==a u u ,可逆电动机不转动,调压器的滑动触点停留在某个合适的位置上,使c u 保持一定的数值。这时,炉子散失的热量正好等于从加热器吸取的热量,形成稳定的热平衡状态,温度保持恒定。 当炉膛温度T °C 由于某种原因突然下降(例如炉门打开造成的热量流失),则出现以下的控制过程: 控制的结果是使炉膛温度回升,直至T °C 的实际值等于期望值为止。 ?→T C ?→↑→↑→↑→↑→↑→↓→↓T u u u u u c a e f θ1C ↑ 系统中,加热炉是被控对象,炉温是被控量,给定量是由给定电位器设定的电压r u (表征炉温的希望值)。系统方框图见图解1-3。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 1. 判断改错题 1-1-1 铸铁结构由于没有屈服阶段,所以在静载作用时可以不考虑其应力集中的影响。 ( × ) 应考虑其应力集中的影响。 因铸铁属脆性材料,因此构件在静载作用时,在尺寸突变处,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来缓和应力的增加,应力集中使该处的应力远大于其它各处的应力,构件首先从该处破坏,所以静载作用时应该考虑应力集中的影响。 1-1-2 构件内力的大小不但与外力大小有关,还与材料的截面形状有关。 ( × )。静定构件内力的大小只与外力大小有关,与材料的截面无关。 1-1-3 钢筋混凝土柱中,钢筋与混凝土柱高度相同,受压后,钢筋与混凝土柱的压缩量相同,所以二者所受的内力也相同。 ( × ) 它们的内力大小不一定相同。 钢筋混凝土柱受压后,由于钢筋的弹性模量E 1不等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 2,钢筋横截面积A 1 也不等于混凝土的横截面积A 2,所以有 , 2 2112122 1112 12 2221 111,,,2 A E A E N N A E N A E N l l A E l N l A E l N l ==?=?= ?= ? 故在E 1 A 1=E 2 A 2 时,才有N 1=N 2 。否则21N N ≠。 1-1-4 杆件的某横截面上,若各点的正应力均为零,则该截面上的轴力为零。 ( √) 1-1-5 只要构件的强度得到保证,则该构件就能正常的工作。 ( × )。只有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都得到满足,构件才能正常工作。 1-1-6 两根材料、长度l 都相同的等直柱子,一根的横截面面积为A 1,另一根为A 2,且A 2>A 1. 如图所示。两杆都受自重作用。则两杆的最大压应力相等,最大压缩量也相等。 ( √ )。自重作用时,最大压应力在两杆底端,即 l A Al A N ννσ=== max max 也就是说,最大应力与面积无关,只与杆长有关。所以两者的最大压应力相等。 最大压缩量为E l EA l Al l 222 max νν= ?=? 即最大压缩量与面积无关,只与杆长有关。所以两杆的最大压缩量也相等。 (a) A 1 A 2 (b) 题1-1-6图 题1-1-7图

第1章绪论练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2 一、判断 1、一部机器可以只含有一个机构,也可以由数个机构组成。() 2、机器的传动部分是完成机器预定的动作,通常处于整个传动的终端。() 3、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组合。() 4、构件可以由一个零件组成 也可以由几个零件组成。() 5、整体式连杆是最小的制造单元,所以它是零件而不是构件。() 6、连杆是一个构件,也是一个零件。() 7、减速器中的轴、齿轮、箱体都是通用零件。() 二、选择 1、组成机器的运动单元体是什么 A机构B构件C部件D零件 2、机器与机构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A是否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B是否由许多构件组合而成 C各构件间能否产生相对运动D两者没有区 3、下列哪一点是构件概念的正确表述 A构件是机器零件组合而成的。B构件是机器的装配单元C构件是机器的制造单元D构件是机器的运动单元4、下列实物中哪一种属于专用零件 A钉B起重吊钩C螺母D键

5、以下不属于机器的工作部分的是 A数控机床的刀架B工业机器人的手臂 C汽车的轮子D空气压缩机 三、填空(每空一分) 1、根据功能一台完整的机器是由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四部分组成的。车床上的主轴属于____________部分。 2、机械中不可拆卸的基本单元称为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的单元体。 3、机械中制造的单元称为____________,运动的单元称为____________,装配的单元称为____________。 4、从____________观点看机器和机构并无区别,工程上统称为____________。 5.机器或机构各部分之间应具有____________运动。机器工作时都能完成有用的____________或实现转换____________。

第1章 绪论习题

第1章绪论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规定会计的目标、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的基本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要求等,居于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的最高层次的是() A.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B.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 C.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D.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 2. (),财政部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并要求从1993年7月1日起在我国境内的所有企业实施。 A.1991年11月 B. 1992年11月 C. 1990年9月 D. 1988年9月 3.确定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空间范围的基本假设是()。 A. 持续经营 B.会计主体 C.货币计量 D.会计分期 4. 在会计核算中,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的出现,都是源于()基本假设。 A. 持续经营 B.会计主体 C.货币计量 D.会计分期 5.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这体现会计核算质量要求的是()。 A.及时性 B.可理解性 C.相关性 D.可靠性 6.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这体现了会计核算质量要求的是()。 A.相关性 B.可靠性 C.可理解性 D.可比性 7. 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这体现的是()。 A.及时性 B.相关性 C.谨慎性 D.重要性 8.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这体现的是()。 A.相关性 B.可靠性 C.及时性 D.可理解性 9. 对期末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其所体现的会计核算质量要求的是()。 A.及时性 B.相关性 C.谨慎性 D.重要性 10. 下列各项中,符合资产会计要素定义的是()。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1.1什么是数据结构 现实世界的问题-→抽象-→数学模型 数值计算问题数学方程 人口增长预测 应力应变分析 化学反应分析 非数值计算问题数据结构 例一:图书馆的自动书目检索系统 例二:井字格棋---传达命令、一个学院的组织形式 例三:交通灯问题—进行拓扑排序计算工期,或者求最短路径 1.2基本概念和术语 ?是信息的载体,是描述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它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存储和加工处理,也就是说数据 是能有效的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能被计算机程序识别和处理的符号的集合。 ●数值性数据 ●非数值性数据 ●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程序中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和处理。 ●数据元素由若干数据项(Data Item)组成。数据项是具有独立含义的最小标识单位。 ●数据元素又称为元素、结点、记录 3、 是具有独立含义的、不可分割的数据最小单位,有时也称作域字段等。 ?具有相同性质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一个子集 整数数据对象 N = { 0, ±1, ±2, … } 字母字符数据对象 C={ ‘A’, ‘B’, ‘C’, … ‘F’ }又如:例四的表就是一个数据对象 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换句话说数据结构就是指数据元素和数据元素关系的集合,数据元素间的相互关系具体应该包括三各方面: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以及数据的运算集合。 也就是知如何用计算机语言表示节点之间的各种关系

注:在无一起混乱的前提下,把数据的逻辑结构简称为数据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简称为存储结构。 下面我们来分别了解一下数据结构的这三个方面 ● 数据的逻辑结构于数据的存储无关,是独立于计算机的。 根据数据元素间关系的不同特征,通常有四种基本结构: ? 存在关系,因此我们这门课对于集合不再讨论。 ? 举例:学生名单 ? 举例:学院的组织形式 ? ? 网又叫带权值的图 ?树形结构和网状结构又称为非线性结构 ?数据的逻辑结构的形式定义: 某一数据对象的所有数据成员之间的关系。记为: Data_Structure = {D, S} 其中,D 是某一数据对象, S 是该对象中所有数据成员之间的关系的有限集合。 ● 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指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器里的表示方式,又称为“物理结构”。它是依赖于计算机的 ?顺序存储结构——借助元素在存储器中的相对位置来表示数据元素间的逻辑关系 ?链式存储结构——借助指示元素存储地址的指针表示数据元素间的逻辑关系 常用的数据运算包括:查找、删除、修改、插入、检索、排序等等。 数据类型的分类:?原子类型:值不可再分解(基本类型) ?结构类型:值可再分解(构造类型) ?例2 在C 语言中 原子类型:整型、浮点型、字符型、双精度型、空类型、指针、枚举型

答案--第1章绪论

第一章引论 填空 1、计算机网络按照通信传播方式划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答案:点对点网络,广播网络 2、根据通信传播方式的不同,可以把网络划分成为: A.采用点对点方式传输的网络,其拓扑方式有:,,,。 B.采用广播方式传输的网络,其主要拓扑结构形式有以电缆连接的网络和以卫星、微波等方式传播的无线网络。 答案:星形、树形、环形、网状形;总线形 3、“三网融合”指的网,网和网。 答案:传统电信网、计算机互联网、有线电视网。 4、不同网络设备之间的和是推动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的原动力。 答案:兼容性、互操作性 单选 5、计算机网络可供共享的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是: A.CPU处理能力B.各种数据、文件 C.昂贵的专用硬件设备D.大型工程软件 答案:B 6、将6台计算机用点-点方式全连接起来,则每台计算机需要5条线路,全网共需________线路。 A.5 B. 10 C. 15 D. 20 答案:C 7、以下的网络分类方法中,哪一组分类方法有误? A.局域网/广域网B.总线网/城域网 C.环型网/星型网D.有线网/无线网 答案:B 8、下列有关网络拓扑结构的叙述中,最准确的是: A.星形结构的缺点是,当需要增加新的工作站时成本比较高 B.树型结构的线路复杂,网络管理也较困难 C.早期局域网中最普遍采用的拓扑结构是总线结构 D.广域网一般采用点--点全互连型拓扑结构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网络的服务区域不仅局限在一个局部范围内,则可能是广域网或城域网。 B.今后计算机网络将主要面向于商业和教育。 C.调制解调器是网络中必需的硬件设备。 D.计算机网络的唯一缺点是无法实现可视化通信。 答案:A 10、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 A.精度高B.共享资源 C.可以分工协作D.传递信息 答案:B 11、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综合技术的合成,其主要技术是: A.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B.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 C.电子技术与通信技术D.数字技术与模拟技术 答案:B 12、计算机网络体系之所以采用层次结构的主要原因是: A.层次结构允许每一层只能同相邻的上下层次发生联系。 B.层次结构优于模块化结构。 C.使各层次的功能相对独立,使得各层次实现技术的进步不影响相邻层次,从而保持体系结构的稳定 性。 D.层次结构的方法可以简化计算机网络的实现。 答案:C 13、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 A.主机与终端通过通信线路传递数据; B.网络通信的双方都是计算机; C.各计算机制造厂商网络结构标准化; D.基于网络体系结构的国际化标准。 答案:B 14. 是目前LAN(局域网)的主流网络? A.3 plus网 B. Novell网 C. 互联网 D. 以太网 答案:D 15、技术常用于构建内联网和外联网。 A.虚拟专用网 B.传统电信网 C.红外 D.卫星导航

第1章 绪论 参考答案

第1章绪论 1.简述密码学与信息安全的关系。 答:密码学是信息安全的基石,是信息安全核心技术,也是信息安全的基础性技术,是保护信息安全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2.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有哪些?信息安全问题的根源有哪些? 答: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有: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可审查性和可靠性。 产生信息安全问题的根源主要分两方面:一是我们使用的计算机所面临的安全威胁;二是网络系统所面临的威胁。 计算机所面临的威胁主要有:计算机病毒、木马、恶意软件等 网络所面临的威胁主要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网络自身固有的安全缺陷和网络黑客的入侵与攻击(人为的因素)等三个方面带来的安全威胁。 3.什么是(信息)安全机制?主要安全机制有哪些? 答:所谓安全机制就是实现安全服务的技术手段,也是保护信息系统免受攻击及确保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在ISO 7498-2(我国称为GB/T9387-2)标准中,将安全机制定义为特殊的安全机制和通用安全机制两大类。 特殊安全机制包括加密(Encryption)、数字签名(Digital Signature)、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数据完整性(Data Integrity)、鉴别(Authentication)、业务流量填充(Traffic Padding)、路由控制(Routing Control)和公正机制(Notarization Mechanisms); 通用安全机制包括可信功能、安全标签、事件检测、安全审计跟踪和安全恢复机制。 4.什么是(信息)安全服务?主要的安全服务有哪些? 答:安全服务就是加强信息系统数据处理和信息传输安全性的一类服务,采用安全服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和完善现有操作系统和信息系统的安全漏洞,其目的在于采用一种或多种安全机制阻止安全攻击。 在ISO 7498-2标准中定义了5类可选的安全服务:鉴别(Authentication)、数据机密性(Data Confidentiality)、数据完整性(Data Integrity)、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可用性(Availability)、不可否认性(Non-repudiation)服务。 5.简述信息安全攻击的主要形式及其含义。 答:(1)被动攻击:是未经用户同意和认可的情况下将信息或数据文件泄露给系统攻击者,但不对数据信息进行任何修改。通常包括监听未受保护的通信信息、流量分析,破解弱加密的数据流、获得认证信息(如密码等)。 (2)主动攻击:主要涉及某些数据流的篡改或虚假数据流的产生。主动攻击常分为假冒(或伪造)、重放、篡改信息和拒绝服务四类。 (3)物理临近攻击:是指未授权人以更改、收集或拒绝访问为目的而物理接近网络系统或设备。这种接近可以是秘密进入或公开接近,或两种方式同时使用。 (4)内部人员攻击:可以是恶意的也可以非恶意的。恶意攻击是指内部人员有计划地窃听或损坏信息或拒绝其他授权用户的访问。 (5)软硬件配装攻击:是指在软硬件生产的工厂内或在产品分发过程中恶意修改硬件或软件。 6.简述信息安全模型及其含义。 答:从网络通信的角度看,网络信息系统可分为通信服务提供者(系统)和通信服务使用者(系统)等两个系统。 通信服务提供者的目标是安全可靠地跨越网络传输信息。当通信双方欲传递某个消息

第1章 绪论第2节

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什么是遗传,什么是生理成熟,什么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2、掌握遗传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 3、了解著名的格赛尔所作的双生子的爬楼梯实验。 二、教学重点 1、心理和心理现象的概念、划分和实质; 2、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教学难点 心理现象 四、授课时数:1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题 思考导入: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遗传、生理成熟、环境和 教育等,现代心理学主要关注这些因素是如何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 六、教学过程 一、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 (一)遗传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遗传是指祖先的生物特性传递给后代的现象。人的祖先的生物特 性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如人体的形态、构造、血型、头发和神经系 统等的特征,其中神经系统的结构与机能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更具有重要意义。遗传特性 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幼儿正是在这种生物的物质前提下形成了自己的心理。遗传作为基本的物质前提对儿童的心理形成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这好比一粒要生根发芽的种子,如果这粒种子是坏的,那么,就会影响到它的正常发芽和生长。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不能离开遗传的条件。有研究表明,即使具有优越的环境,先天生理障碍,也会使孩子智力发展迟缓。如一个天生失明的儿童,想要训练他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是很难做到的。 遗传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遗传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高度发达的大脑和神经系统,这是人的心理活动最基本的物质前提。因为心理活动是大脑的机能,有了大脑,人的心理活动才能产生。正常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 研究表明,黑猩猩在最好的训练和精心照顾下,其心理水平仍然很低级,因为它只有动物的大脑和神经系统,而没有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这也就决定了它的心理水平永远也达不到人的心理活动水平。由此也可以证明,正常的遗传素质是幼儿心理发展最基本的物质前提。

第1章 绪论 作业答案

第1章绪论作业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下游技术(下游加工过程):是一种技术,即下面加工过程的技术。 人们通常把工业生物技术产品的生产过程比作河流:微生物育种技术为上游技术,发酵技术为中游技术,那么产物分离及产品制作即为下游技术。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概念:对于由生物界自然产生的或由微生物菌体发酵的、动植物细胞组织培养的、酶反应等各种生物工业生产过程获得的生物源料,经提取分离、加工并精制目的成分,最终使其成为产品的技术,通常称为下游技术,也称为下游工程或下游加工过程。 2. 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它包括三方面内容,即清洁生产工艺(技术)、清洁产品、清洁能源。 二. 选择 1. 生物工业下游技术是指(C )。 A、“物质分离” B、“产品加工” C、“物质分离”和“产品加工” 三. 选择题 1 分离是混合的逆过程,是一个熵增加的过程,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四. 简答题 1 产品的分离提取工艺应考虑那些因素? 答:某一具体产品的分离提取工艺与下列情况有关: (1)是胞内产物还是胞外产物;(2)原料中产物和主要杂质浓度;(3)产物和主要杂质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差异;(4)产品用途和质量标准;(5)产品的市场价格;(6)废液的处理方法等。 2 与目的产物混合的杂质主要包括那些成分? 答:与目的产物混合的杂质包括:1.生物反应过程中的副产物2.未消耗完毕的原料;3.生产过程中加入的化学试剂;4.生产设备材料物质。 第2章下游技术的理论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亲和色谱:利用生物物质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或者说是利用了某些生物物质之间特异的亲和力进行选择性分离的一种色谱分离技术。 二填空 1 以物理学为基础的分离操作,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平衡分离过程)、(拟平衡分离操作)、(非平衡分离操作)。 2 从工程学的角度来说,物性差异(越大),作为分离基础的实际利用价值越大。 3 一般地说,物质间的化学作用与物质间的物理作用力相比,选择性(更强),在高度选择性的精密分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简答题 1 以物理过程为基础的分离操作可分为那几种操作过程? 答:以物理学过程为基础的分离操作,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平衡分离过程:建立在相平衡关系上的。利用相的组成差别进行混合物体系的分离。 2.拟平衡(速度差)分离操作:在混合物体系本身所占有的空间之外加一个能引起物质分离的势能场,在它的作用下,形成分离场。 3 .非平衡分离操作:1、2以外均划归其中,利用物质移动速度差和广义的、基于“屏蔽效应”的分离操作。 2 生物高分子特异性结合作用包括那几种可逆结合作用? 答:生物高分子特异性结合作用包括有:1.离子间的相互作用2.氢键结合3.硫水性相互作用4.对金属原子配位5.弱共价键结合 第2章下游技术的理论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亲和色谱:利用生物物质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或者说是利用了某些生物物质之间特异的亲和力进行选择性分离的一种色谱分离技术。 二填空 1 以物理学为基础的分离操作,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平衡分离过程)、(拟平衡分离操作)、(非平衡分离操作)。 2 从工程学的角度来说,物性差异(越大),作为分离基础的实际利用价值越大。 3 一般地说,物质间的化学作用与物质间的物理作用力相比,选择性(更强),在高度选择性的精密分离中占有重要地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本章提要:本章简要介绍了测量学的分类和工程测量的任务;重点介绍了地面点位置的表示方法及相关重要概念;工程测量的实质、工作原则及基本要求。 §1—1 测绘科学的分类和工程测量学的任务 测绘科学研究对象主要是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表面上各种物体的几何形状及其空间位置,目的是为人们了解自然和改造自然服务。 测绘科学是一门既古老面又在不断发展的科学,按照传统可分为: 1、大地测量学:是研究广大区域的测量工作。其基本任务是建立国家大地控制网,测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和研究地球重力场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大地测量学又分为常规大地测量学与卫星大地测量学等。在大地测量中必须考虑地球的曲率。 2、地形测量学:是研究小区域地表面各类物体形状和大小的测绘科学。 3、摄影测量学:是利用摄影像片来研究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测绘科学。因获得像片的方法不同,摄影测量学又可分为地面摄影测量学和航空摄影测量学。 4、工程测量学:城市建设、大型厂矿建筑、水利枢纽、农田水利及道路修建等在勘测设计、施工放样、竣工验收和工程监测保养等方面的测绘工作,统称为工程测量学。 此外,制图学和测绘仪器制造也是测绘科学中的重要分支。 目前,测绘科学在仪器制造、卫星定位测量、地理信息、遥感技术等方面发展迅速,突出表现为仪器电子化、智能化、全天候化;测量成果信息化;与先进科学技术交融化。 测绘科学用途十分广泛,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化教育方面都有重要的用途。地震预测预报、海底资源勘测、近海油井钻探、地下电缆、管网埋设、灾情监视与调查、宇宙空间技术、以及其他科学研究方面无不需要测绘工作的配合,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科学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工程测量占有重要地位。工程测量的应用涉及各个方面,例如城市、工厂、矿山和水利等建设,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线路的建设,以及农业、林业的开发和建设中,都要用到工程测量。任何建设项目都需要测绘工作先行,所以测绘工作者常被称为建设的尖兵。 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有三方面:测绘、测设和监测。测绘是把地面上的情况描绘到图纸上,为设计和规划提供资料。测设是把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桩定到地面上,提供施工依据。监测是对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和竣工后所产生的各种变形进行的变形观测。

第一章 绪论 (部分习题答案)

第1周部分作业答案 4. (1) 已知近似值*x 有5位有效数字,试求其相对误差限. (2) 已知近似值*x 的相对误差限是0.03%,问*x 至少有几位有效数字? 解 设*x 是x 近似值,且*120.10m n x a a a =±? ,其中n a a a ,,,21 是0到9之间的自然 数,11a ≥,m 为整数。 (1) 因为*x 有5位有效数字,所以由定理1.2.1 (1) 知: * 51 4 4 *1 1 111110 10 10 0.005%22 2 x x a a x -+---≤ ?= ? ?≤ ?=, 即*x 的相对误差限为0.005%. (2) 因为*121210.100.100.(1)10m m m n n x a a a a a a a =±?=?<+? ,且* x 的相对误差限为0.03%,所以 * * *3 3 11* 0.03%0.(1)10 0.30.(1)10 0.510 m m m x x x x x a a x ----= ?

3. (1) Suppose the approximation *x has 5 significant digits, try to find the relative error bound of *x . (2) Determine the minimal number of significant digits of the approximation *x such that the relative error bound of *x is 0.03%. Solution. Suppose * 1210.10, 19,09, 2,3,,m n i x a a a a a i n =±?≤≤≤≤= , is the approximation to x . (1) Since *x has 5 significant digits, part (1) of Theorem 1.2.1 gives * 51 4 4 *1 1 111110 10 10 0.005% 22 2 x x a a x -+---≤ ?= ? ?≤ ?=, that is, the relative error bound of *x is 0.005% from Definition 1.2.3. (2) Since * 121210.10 0.10 0.(1)10 m m m n n x a a a a a a a =±?=?<+? , and the relative error bound of *x is 0.03%, we have * * *3 3 11* 0.03%0.(1)10 0.30.(1)10 0.510 m m m x x x x x a a x ----= ?

第一章 绪论(答案)

第二部分习题精选 一、填空题 1. 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以及它们之间的和运算等的学科。 2. 数据结构被形式地定义为(D, R),其中D是的有限集合,R是D上的有限集合。 3. 数据结构包括数据的、数据的和数据的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4. 数据结构按逻辑结构可分为两大类,它们分别是和。 5. 线性结构中元素之间存在关系,树形结构中元素之间存在关系,图形结构中元素之间存在关系。 6.在线性结构中,第一个结点前驱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 1个前驱结点;最后一个结点后续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1个后续结点。 7. 在树形结构中,树根结点没有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个前驱结点;叶子结点 没有结点,其余每个结点的后续结点数可以。 8. 在图形结构中,每个结点的前驱结点数和后续结点数可以。 9.数据的存储结构可用四种基本的存储方法表示,它们分别是、、和。 10. 数据的运算最常用的有5种,它们分别是、、、、。 11. 一个算法的效率可分为效率和效率。 二、单项选择题 ()1. 非线性结构是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种: A)一对多关系 B)多对多关系 C)多对一关系 D)一对一关系 ()2数据结构中,与所使用的计算机无关的是数据的结构; A) 存储 B) 物理 C) 逻辑 D) 物理和存储 ()3算法分析的目的是: A) 找出数据结构的合理性 B) 研究算法中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C) 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 D) 分析算法的易懂性和文档性 ()4算法分析的两个主要方面是: A) 空间复杂性和时间复杂性 B) 正确性和简明性 C) 可读性和文档性 D) 数据复杂性和程序复杂性 ()5. 计算机算法指的是: A) 计算方法 B) 排序方法 C) 解决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 D) 调度方法 ()6. 计算机算法必须具备输入、输出和等5个特性。 A) 可行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充性 B) 可行性、确定性和有穷性 C) 确定性、有穷性和稳定性 D) 易读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阅读下列C程序段,写出相应的执行结果 1.printf(“Input x”); scanf(“%d”,&x); if (x<=30) if(x>20) y=x;

第一章绪论 2

第一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小波分析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数学分支,由于其数学的完美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使其在科学应用上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小波分析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它包括:信号处理、图象处理]、理论物理、模式识别、音乐与语言的人工合成、医学成像与诊断、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机械的故障诊断等方面。其中,在数学上,小波分析己用于数值分析、构造快速数值算法、曲线曲面构造、微分方程的求解等;在信号处理方面,小波分析己用于信号滤波、去噪、压缩、特征提取等;在图象处理方面,小波分析己用于图象压缩、分类、识别、去噪等。小波分析是当今泛函分析、调和分析、时一频分析、数值分析、逼近论和广义函数论等诸多学科交叉融合后最完美的结晶。 小波变换的概念是由法国地质物理学家J.Morlet在 1974年首先提出的,他通过物理的直观和信号处理的实际需要建立了反演公式,但在当时他的努力未能得到数学家的认可。正如1807年法国的热学工程师Fourier提出的任一函数都能展开成三角函数的无穷项级数的创新概念未能得到著名数学家Lagrange,Laplace以及Legendre的认可一样。早在20世纪70年代,A.calderon表示定理的发现空间的原子分解仪和无条件基的深入研究为小波变换理论的诞生做了理论上的准备。1984年,Morlet和Grossman在对地质信号的分解中提出了伸缩、平移的概念,第一次提出了‘,wavelets’’一词。 1985年,Meyer证明了一维小波基的存在性侧],并显示构造了小波函数,YMayer和S.Mallet合作建立了构造小波基的多尺度分析之后,小波分析才开始在国际上成为了科学界研究的热点。小波变换与Fourier 变换、窗口Fourie:变换相比,这是一个时间和频率的局域变换,因而能有效的从信号中提取信息,通过小波母函数的伸缩和平移对原始信号函数进行多尺度分析,解决了Fourier 变换不能解决的许多困难,从而小波变换被誉为“数学显微镜”,它是调和分析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进展。伴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信号处理已经成为当代科学技术工作的重要部分,实际应用中信号处理的目的就是:准确的分析原始信号或图象、编码压缩和量化、快速传递或存储、精确地重构信号或图象。从数学的角度考虑,图象可以看作是二维信号,信号与图象处理可以统一看作是信号处理,信号通常分为稳定的与非稳定的。如果一个信号的性质随时间是稳定不变的,则称这个信号是稳定的。稳定信号能够出现不期望的事件,但是我们可以知道这些事件的先验概率,这些是由统计推断的未知事件。对稳定信号,因其性质随时间是稳定不变的,我们可将稳定信号分解为正弦波的线性组合,因此,Fourier分析对稳定信号的处理是有效可行的。但实际应用中的信号大多是非稳定的,非稳定信号其中的瞬间事件是不能事先知道的,随着小波分析理论的深入发展,利用小波分析对非稳定信号进行处理是有效可行的。信号去噪是信号处理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随着小波分析理论的不断发展,利用小波方法给信号去噪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此同时,小波理论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也推动了小波理论的不断发展,小波包分析是比小波分析更为精细的多尺度分析,小波包分析的出现也给信号去噪方法带来了新的活力,利用小波包分析给信号去噪也成为了信号处理领域中的研究热点。 1.2信号去噪方法的研究状况 伴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信号处理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在科学实验中,我们往往都要获得大量的原始信号,由于各种人为的或非人为的因素,实际中获得的原始信号都不可避免的含有噪声,噪声的存在必然会给我们的研究结果带来一定的误差,为了减小实验研究结果的误差,在对原始信号进行信号处理之前,对信号去噪是很有必要的。长期以来,Fourier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