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蒙元时期蒙古族衣着左右衽与尊右卑左习俗

蒙元时期蒙古族衣着左右衽与尊右卑左习俗

蒙元时期蒙古族衣着左右衽与尊右卑左习俗
蒙元时期蒙古族衣着左右衽与尊右卑左习俗

【摘要】蒙古族在室韦时期与周边少数民族一样皆着左衽式服饰,后来到大蒙国时期和元朝时期,大多服用右衽式服饰,只有少数妇女和侍女等服用左衽式服饰。文章对此衣衽关系进行分析,说明此衣衽关系的变化与当时盛行的尊右卑左习俗密切相关。

【关键词】蒙元时期;蒙古族;衣饰;习俗

【作者简介】董晓荣:女,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人,敦煌研究院民族宗教文化研究所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敦煌学与蒙元史

蒙古族从室韦时期始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但在悠久的历史过程中,蒙古族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形成了至今犹存的独特的社会文化生活风貌。其服饰虽吸收了突厥、契丹等北方少数民族的适合于牧猎的服饰文化,但他们根据自己世代繁衍生息的广袤草原地理、气候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加以改进和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蒙古族服饰文化。

一、蒙古族先民室韦人的衣衽关系

蒙古族的族源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心和讨论的重大课题,并曾有许多学者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孙进已先生认为,蒙古族的族源虽然有许多个,但其中的主源应该是室韦系各族,蒙古族是以室韦系各部为主体吸收其他各族的成分融合而成,蒙古之名就是从室韦中的蒙兀室韦音转而来。蒙古族的语言属蒙古语族,而古代居住在室韦以西的各族则大都属突厥语族[1][P112]。这是大多数学者所认同的看法。在公元7-9世纪,蒙兀室韦还在额尔古纳河流域居住,《北史·室韦传》载:“夏则城居,冬逐水草,多略貂皮。丈夫索发,用角弓,其箭尤长。女妇束发作叉手髻。”[2][P3129]《旧唐书·室韦传》载:“畜宜犬豕,豢养而噉之,其皮用以为韦,男子女人通以为服。被发左衽,其家富者项著五色杂珠。”[3][P5357]从上述记载得知,此时期的室韦人主要从事牲畜饲养和渔猎业等,经济活动具有游动性和不稳定性,其服饰也同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及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紧密相关:以皮服为主。此时期室韦人的服饰是左衽式的,当时居住在室韦周边的突厥、契丹等族大多着圆领窄袖长袍、束腰、穿短靴等适合于游放狩猎生活的服装,衣衽皆左衽式。突厥奴隶主政权控制大漠南北后,鞑靼、室韦等部役属突厥部,居住在突厥东北,与突厥比邻。《北史·突厥传》载:“其俗:被发左衽,穹庐毡帐,随逐水草迁徏,以畜牧射猎为事,食肉饮酪,身衣裘褐。”[2][P3287]《隋书·突厥传》载:“其俗:畜牧为事,随逐水草,不恒厥处。穹庐毡帐,被发左衽,食肉饮酪,身衣裘褐,贱老贵壮。”[4][P1864]从上述记载得知,突厥人住穹庐毡帐,随逐水草迁徏,所着裘褐皆左衽式。室韦部长期以来与契丹比邻,关系密切。《旧唐书·契丹传》载:“契丹,居潢水之南,黄龙之北,鲜卑之故地,在京城东北五千三百里,东与高丽邻,西与奚国接,南至营州,北至室韦。”[3][P5349]后来室韦又成为辽朝的番国,受契丹文化影响颇深,在语言和风俗上有明显的共同性。《契丹国志》卷26载:“(室韦)盖契丹之类,其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为室韦……夏则城居,冬逐水草,有南室韦、北室韦。其俗,丈夫皆盘发,衣服与契丹同……”[5]契丹建国以后,到太宗时期,统一规定了国制与汉制的衣冠制度,与政治上实行的“胡汉分制”的制度一致。北面官与契丹人穿契丹国服。一般契丹男人的服装为“髡

发左衽”,妇女服饰为直领左衽。这从辽代墓室壁画、出土实物中得到证实。内蒙古翁牛特旗解放营子辽墓壁画《宴饮图》正中的墓主人身着圆领窄袖左衽红色长袍,腰系带[6]。库伦辽墓壁画《出行图》上的女主人穿左衽浅色绿袍,系红色腰带[7]。当时突厥、契丹以外也有很多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以左衽为主。当时的室韦人深受周边的突厥、契丹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衣着左衽式服饰为主。

二、蒙元时期蒙古族服饰的衣衽关系

1.蒙古国时期

从公元9世纪始,蒙古先民室韦人开始走出额尔古纳河南岸的深山密林,开始西迁,渡腾汲思海到达鄂嫩河上游的不儿罕山(大肯特山),并驻牧于此。从此室韦人与中原王朝和周边民族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从而促进了自身的迅速发展。到13世纪初,蒙兀室韦为主体发展而来的蒙古部落不断强大,统一了蒙古高原。此时期蒙古人的服饰与室韦时期相比有较大的发展,也有了形制上的变化。室韦时期皆着左衽式服饰,但到13世纪,蒙古部落主要着右衽式服饰,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左衽式服饰有了明显的区别。宋人彭大雅在成书于1237年的《黑鞑事略》中记载:“其服,右衽而方领,旧以毡毳革,新以紵丝金线,色以红紫绀绿,纹以日月龙凤,无贵贱等差。”[8][P65]1253-1255年间游历到蒙古地区的法国旅行家鲁布鲁克看到当时蒙古妇女服饰时说:“穿一件同修女的长袍一样宽大的长袍,而且无论从那一方面看,都更宽大一些和更长一些。这种长袍在前面开口,在右边扣扣子。在这件事上,鞑靼人同突厥人不同,因为突厥人的长袍子在左边扣扣子,而鞑靼人则总是在右边扣扣子。”[9][P120]从而看出当时蒙古人服饰与突厥人的服饰有所区别,主要表现在衣衽关系方面。1978年,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大苏吉乡明水墓出土了一批蒙古汗国时期的丝织品[10],其中出土一件织金锦长袍,呈黄褐色,交领右衽,肥大拖地,窄袖口,束腰,衣料考究,做工精细。说明蒙古汗国时期的蒙古人服用的袍服以右衽为主。

2.元代蒙古服饰衣衽关系

元代蒙古族服饰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质孙服。质孙服是蒙元时期大汗颁赐的统一颜色的出席质孙宴会的礼服。质孙服最早见史乘的是窝阔台时代。窝阔台在继承汗位的宗王大会期间慷慨赏赐,大宴亲贵。质孙宴上“他们每天都换上不同颜色的新装,边痛饮,边商讨国事。”

[11][P217]贵由汗时代到过蒙古地区的意大利旅行家加宾尼也目睹了当时选汗大会的盛况,他说蒙古人搭起巨型的白色大毡幕,大宴宾客,宴会期间:“第一天他们都穿白天鹅绒的衣服、第二天………那一天贵由到帐幕穿红天鹅绒衣服”[9][P63]从加宾尼的记载中可看出,到贵由汗的时代,质孙服已开始有了制度化的规定,即不仅每天更换一种颜色,而且要求颜色统一。

进入元代,服饰制度更加完善,到公元1321年元英宗时期对“天子之冕服,皇太子冠服,天子质孙服,天子之五辂与腰舆,象轿,以及仪卫队仗,下而百官祭服、朝服,百官之质孙,以及於工庶人之服色”[12][P1930]有了定制。《元史·舆服志》载:“(英宗)命礼仪院使人思吉斯传旨,令省臣与太常礼仪院速制法服。八月,中书省会集翰林,太常礼仪院官讲议,依秘书监所藏前代帝王冕法服图本,命有司制如其式。”[12][P1933]百官公服“制以罗,大袖,盘领,俱右衽。”[12][P1939]《元典章·服色》载:“公服,俱右衽,上得兼下,

下不得替上”[13]内蒙古赤峰三眼井元代壁画墓中2号墓男主人身着盘领右衽紧袖长袍,此服是元代官服的真实写照。从上述记载得知,元代百官公服皆右衽,已有明确的定制。官方规定的服饰制度中,只有右衽式,官方文献中也只有右衽式服饰的条文,故此,右衽式服装成为当时服饰的主流。

蒙古族统治者保留了本民族特色的上衣下裳上紧下短,并在腰间加多折细褶,肩背挂大珠的“质孙服”,此服成为当时宫廷中最具特色的、服用面极广的“国宴”礼服。《元史·舆服志》载:“质孙,汉言一色衣也,内庭大宴则服之。冬夏之服不同,然无定制。凡勳戚大臣近侍,赐则服之。下至於乐士,皆有其服。精粗之制,上下之别,虽不同,总谓之质孙云。”

[12][P1938]对此1275年来蒙古地区的威尼斯旅行家马可·波罗亦有较详细的记载,“每年在十三次节庆中,命各人各衣其应服之袍服。君主亦有袍服十三袭,颜色与诸男爵之袍服同。惟较为富丽,而其价值未可以数计也。每次彼所服之色与诸男爵同[14][P360]。从而看出,质孙服的服用面极广,只从做工的精细、面料等方面看出等次。这种礼服必须是衣、帽、腰带配套穿戴。此质孙服的具体样式,从历代传世画像及出土实物、元代壁画墓等处看到原来的形制。出自宫庭画匠之手的元代帝王像及波斯彩绘中的蒙古族统治者多着右衽式质孙服。西安湖广义园出土元代俑男俑[15][P430],陕西宝鸡元墓陶武士俑[16],陕西户县贺氏墓出土男俑[17],洛阳道北元墓出土陶武士俑[18],蒙古人民共和国南部苏赫巴托省、东方省、肯特省发现的13-14世纪的蒙古石人雕像[19]等均着典型的元代右衽式质孙服。内蒙古三眼井元代壁画墓“宴饮图”中男主人[20]、内蒙古赤峰元宝山区宁家营子村老哈河西岸“沙子山”西坡元代壁画墓中《墓主人对坐图》中男主人[21]等皆着右衽式窄袖长袍,与元代质孙服形制一致。

3.左衽式服饰

蒙古帝国时期和元朝时期,虽右衽式服饰占主导地位,官方规定的百官公服皆右衽,保留蒙古特色的质孙服也多右衽,但左衽式服饰并没有完全消失,也在小范围内服用。从出土元代墓室壁画、出土实物等可看到元代左衽式服饰的形制。1982年7月,赤峰元宝山区宁家营子村老哈河西岸“沙子山”西坡发现的元代壁画墓中《墓主人对坐图》中的女主人盘髻插簪,耳垂翠环,身穿左衽紫色长袍。女仆梳双丫髻,髻上扎红带,身着窄袖左衽粉红袍[22]。洛阳道北元墓发掘出土的两件陶女俑,身着左衽长裙,双臂弯曲置于胸前[18],西安湖广义园出土元代女俑,身着左衽长袍[15][P430],陕西宝鸡元墓出土的女侍俑身穿交领左衽窄袖长袍[16]。从上述记载得知,蒙元时期服左衽式服饰的大多是妇女或女仆等人。男子皆着右衽式长袍。沈从文先生曾说:“(元代)妇女衣服在严格的等级制度下,尊卑贵贱也区别显明,惟式样却差别不大,合领左衽为定格,通名为袍。”[15][P431]但当时不是所有妇女着左衽式服饰,出自宫庭画匠之手的元代帝后像中的许多元代皇后皆着右衽式长袍。从而看出蒙元时期衣左右衽也与当时的森严的等级制度与风俗习惯有密切关系。

从出土实物看,元代汪古部贵族中也服用左衽式服饰,元代汪古部封地集宁路故城出土的窖藏衣物中,有一件印金提花绫女袍,用天青色提花绫金答子裁制,交领、窄袖、左衽[23]。汪古部属于色目人,其族源很复杂,是由隋唐以来居住于阴山南土默特平原的突厥人、回纥败亡漠南时被唐朝驱散后留在阴山一带的余部、唐末由雁北而来的沙陀人、金初释放的回纥俘虏等组成,可能还加入了其他民族的成分,但不管族源怎样复杂,汪古人属于突厥语族是没有问题的,属突厥种[24][P18]。所以汪古部的习俗与蒙古部有所区别,服左衽式服饰。汪古

部与成吉思汗家族的关系极密切,世代联姻,汪古部历任部长都是成吉思汗家族的附马,成吉思汗家族的许多公主下嫁过汪古部首领,所以很多习俗与蒙古部极相似,服饰式样与蒙古部相似,只保留了原来的衣服左边扣扣子的习俗。

三、蒙元时期尊右卑左习俗的体现

据史料记载,从大蒙古国时期始蒙古族中盛行尊右卑左习俗,体现在当时社会的各个领域,其中宫延或帐房中的座次方面较为明显。蒙古帝国时期出使蒙古地区的宋人彭大雅在《黑鞑事略》中曾说:“其位置,以中为尊,右次之,左为下。”[8][P66]因此蒙元时期的宫廷中地位最高者坐于中间,再什么人坐于右,什么人坐于左都有严格的规定。成吉思汗父亲也速该的随从蒙力克因也速该临终时的委托照顾成吉思一家,并多次救助过成吉思汗,后来成为成吉思汗母亲月伦额客的后夫,因此受成吉思汗的尊重,他与成吉思汗并排坐,坐在他右边,高出于一切异密之上[25][P65]。鲁布鲁克到拔都汗的斡耳朵时看到:“(拔都)正坐在宝座上,宝座长而宽,好像一张床,全部涂以金色,并较地面为高,须走上三级阶梯,才能登上宝座。他的一个妻子坐在他旁边。在他的右边,男人们散坐着,在他的左边,贵妇们坐着。”[9][P145]他又至蒙哥汗的斡耳朵时目睹到:“(蒙哥)像神明一样高坐在那里。在(他的)右侧,即西边,男人,左侧是女人。宫殿是(南)北面。在南面,右侧的柱子旁,有一排排像看台的坐位,他的儿子和兄弟在那里就坐。左侧的情况相同,那里坐着他的妻和女儿。”[9][P285]柏朗嘉宾到拔都汗的斡耳朵时看到的也上述情况相同。从上述记载得知,蒙元时期的宫廷中大汗坐于中间,妃子等坐于左侧,大汗的儿子及大臣子就坐,但不管坐于右还是坐于左,也有更详细的等次之分。西方旅行家鄂多立克也看到:“大汗登上宝座时,皇后坐在他的左手;矮一级坐着他的两个妃子;而在阶级的最低层,立着他宫室中所有其他妇女。”[26][P81]法国旅行家鲁布鲁克说:“拔都有二十六个妻妾,每个都有一所大住宅,尚有其他安置在大住宅后面的小住宅,它们像小房间,其中住着做针线活的妇女,足足有二百辆车跟随着这些大住宅。他们安置他们的屋舍时,长妻的住宅在最西边其他的妻妾按照地位在她之后排列,因此最小的妻妾在最东边。”[9][P113]《多桑蒙古史》中记载大汗庆会之时的情形:“庆会之日,设大宴,帝坐于高台之宝座,面向南,食案置宝座前,皇后坐于左。诸皇子及诸宗王列坐于右,台较低,其首高与帝之足平。其他食案依次低降,贵人及将帅就食之所也。帝之左方,列食案高低不等,诸公主及贵人将帅妻之所处也。尚有不能列坐于此种食案之贵显多人,则趺坐聚食于地毡之上。”[25][P373]从上述记载看出,蒙元时期的等级制度极森严,所以尊右习俗得到充分的体现。蒙元时期的尊右习俗不仅体现在座次方面,其他方面也有充分的体现。当时乡会试,蒙古、色目为右榜,汉人、南人为左榜[27][P2]。这是蒙元时期森严的等级制度与尊右卑左习俗的完美结合。

四、结语

蒙古族在室韦时期与周边少数民族一样皆着左衽式服饰,后来到大蒙国时期和元朝时期,大多服用右衽式服饰,只有少数妇女和侍女等服用左衽式服饰。这与当时盛行的尊右卑左习

俗密切相关。尊右卑左习俗在蒙元时期社会生活的各领域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此习俗一直在蒙古族中流传延续到近现代,清人方式济在《龙沙纪略》中记载:“(蒙古地区)屋无堂室,广三楹西南北,土床相连,曰字炕,虚东为然薪地,西为尊,南次之,皆宾位也。”

[28][P43]从而看出,尊右卑左习俗在蒙古人心中根深蒂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极其重要的服饰受其影响是自然的。

参考文献:

(1)孙进已.东北民族源流[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2)北史:卷94[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刘昫,张昭远等.旧唐书:卷199[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隋书:卷84[M].北京:中华书局,1973.

(5)叶隆礼.契丹国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6)项春松.解放营子辽墓壁画墓发掘报告[J].松辽学刊,1987(4-5).

(7)辽宁省博物馆.法库叶茂台辽墓记略[J].文物,1973(12).

(8)王国维笺证.蒙鞑备录·黑鞑事略[M].北京:北平隆福寺街文殿阁书庄印行,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一月.

(9)[英]道森编,吕浦译,周良霄注.出使蒙古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10)夏荷秀,赵丰.达茂旗大苏吉乡明水墓地出土的丝织品[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2(1-2期合刊).

(11)[伊朗]志费尼著,何高济译,翁独健校.世界征服者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

(12)元史:卷78.舆服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3)陈垣.元典章校补释例十卷[G].励耘书屋丛刻第一集.北京: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刊行,民国二十年.

(14)[法]沙海昂注,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5)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6)刘宝爱,张德文.陕西宝鸡元墓[J].文物,1992(2).

(17)咸阳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户县贺氏墓出土大量元代俑[J].文物,1979(4). (18)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道北元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9(2).

(19)[蒙古]Д.巴雅尔.东蒙古石人研究[J].内蒙古资料与情报,1992(3).

(20)项春松,王建国.内蒙古昭盟赤峰三眼井元代壁画墓[J].文物,1982(1).

(21)刘冰.内蒙古赤峰沙子山元代壁画墓[J].文物,1992(2).

(22)霍宇红,刘凤祥.赤峰元墓壁画人物服饰研究[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1(2).

(23)潘行荣.元集宁路故城出土的窖藏丝织物及其它[M].文物,1979(8).

(24)盖山林.阴山汪古[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

(25)[瑞典]多桑著,冯承钧译.多桑蒙古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6)何高济译.鄂多立克东游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7)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8)[清]方式济.龙沙纪略[G].内蒙古史志资料选编.呼和浩特:内蒙古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总编室编印,1985.

蒙古族服饰及其风俗习惯

蒙古族服饰及其风俗习惯 ﹝摘要﹞ 本文通过蒙古族服饰的特色及历代服饰的变化,透视其历史文化、社会风俗和审美心理,反映了蒙古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博采众长,推陈出新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 蒙古族服饰色彩文化 服饰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共同产物,是人们装扮自我的“形象工程”或民族文化的“代言人”。通过服饰,人们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道德标准。同样,通过服饰的变化,人们也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变迁和转型。蒙古族传统社会在经历了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发展过程之后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始了与现代西方文明进行近距离的接触和对话,蒙古族传统服饰也开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革新和变化的征程。 第一次鸦片战争使清朝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失去了主权,中国社会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蒙古族开始了近代社会与西方文化的接触。这一时期蒙古族接触西方文化主要有如下几个途径:首先,随着沙俄的殖民扩张,蒙古族大片土地被占领,随之而来的殖民统治也带来了文化和服饰的巨大变革。这种影响是较为直接和彻底的,同时也波及周边和其他地区的蒙古族。因此,当时生活在俄罗斯境内的卡尔梅克、布里亚特、图瓦等部落的传统服饰纷纷开始西化,尤其是男子服饰尤为明显。其次,西方传教士和探险家的涌入,使当时包括上层社会在内的蒙古族开始接触西方人和西方文化。无疑西方人的语言、生活习俗、科学技术以及服饰都开阔了蒙古族人士的眼界,但这种影响力和影响范围非常有限。再次,一些蒙古族人士走出蒙古草原,到日本、俄罗斯以及内地城市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了西方文化和教育,但这种途径只局限于社会上层、官员、留学生和为数不多的商人,其影响范围和力度也比较有限。不过欧洲人的望远镜、茶色水晶遮阳眼镜、礼帽、西式马靴等较为实用并适合游牧生活的物件引起了蒙古族的浓厚兴趣,而且后来在蒙古草原成为一种时尚迅速传播开来,成为蒙古族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但由于蒙古草原地广人稀,受气候、交通、经济以及诸多因素的制约,总体上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在这一时期基本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尤其是女性服饰。清末开始在很多地区大片开垦草地,蒙古族赖以游牧的草原被开垦成万亩农田,如大青山南麓的土默特、鄂尔多斯的准格尔等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经济模式的改变直接导致蒙古族价值观、生活习俗和服饰习俗的改变。而这种变迁的程度和影响范围是比较广泛和深入的。从事农业生产的蒙古族农民,既受周边民族服饰的影响,又为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在服饰上改长袍为短衣;传统牧业生产所穿的长款袍服已不适应农耕生产的需要,服饰的改变不可避免。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社会动荡,加之流动人口的迅速膨胀、治安管理的薄弱,导致了蒙古族居住地区土匪猖獗,社会秩序十分混乱,蒙古族珍贵的珠宝头饰和其他饰品经常遇到抢劫和掠夺,这也给蒙古族传统服饰走向衰落雪上加霜。 新中国的成立让中国人民摆脱了封建专制,也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和价值观。这一时期蒙古族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以及传统服饰都发生了巨大而彻底的变革。尤其是繁缛的服饰、带有浓厚游牧特征的穿着礼仪渐渐发生了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服饰的功能化特征和大众化趋势上。在蒙古族服饰的功能化演变过程中,生存模式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这种生存模式的制约导致了服饰

鄂尔多斯蒙古族服饰特点

鄂尔多斯蒙古族服饰特点 鄂尔多斯蒙古族的服饰实用、美观,从头到脚都有一定讲究。 在鄂尔多斯地区,未出嫁的女子都有留一条独辫,垂于身后。只有在出嫁的前一天,在隆重的婚礼上,才特邀德高望重的两位长者为“分发父母”,举行庄严的分发仪式,仪式上将姑娘时一条发辫散开,顺着两鬃梳成两根辫子,然后在辫子上系戴上由新郎送来的华丽贵重的首饰。 鄂尔多斯蒙古族称首饰为“陶勒甘久甘”,汉意为头带,头带零用松石、玛瑙、珊瑚以及宝石、金、银等贵重材料组合而成的。己婚妇女捆上这样贵重的饰物,显得高雅、富丽。当然,要准备一付好的头带,价格是相当昂贵的,所以。从头带上完全可以看出一个庭的贫与富,一般家庭的女子或小伙子成亲,只是配备重约三、四斤,价值约三、四百个银元的头带,而富家女子出嫁或小伙子娶亲都要配备重约十余斤,价值可达上万个银元的头带。这样贵重的头带,往往要以几群好马或数百峰好驼才能换取。但头带无论昂贵的还是廉价的,都是鄂尔多斯蒙古族已婚妇女必备而且不可随意离身的饰物,只有到夜晚入睡时方可将头带解脱。平常若是随意取下不带,会被认为是对父母、长辈和邻里客人的不尊敬。团此。头带在鄂尔多斯蒙古族已婚妇女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鄂尔多斯蒙古族妇女的头饰主要以“连垂”和“发套”两大部分组成。连垂,蒙古语称“西布格”,是用布和棉絮制成的两个扁圆形物和其下伸出的两截约五寸长的木棒,系戴在已婚妇女脸庞两侧梳留的发辫上。传说这是成吉思汗时期的遗留物。当初,蒙古各部落之间经常争战不息,战胜者在被俘虏的妇女们的头发上系面很长长的木棒,以防止她们逃遁,久而久之,头发上系木头便成)已婚妇女的礼俗、所不同的是长木棒逐渐变成小巧玲联约五寸长的小木棒。后来。妇女们又在小木棒上制作了精致的圆锥形外套上面还绣有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缀上金、银制作的工艺品,使其成为精美而绝妙的头饰。在小木棒上部的扁圆形物的外面,又加做了蒙古语称“敖日雅德格”的布垫,其上缀满珊瑚、金银制品。 鄂尔多斯蒙古族男女老少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由于气候、自然条件和野外放牧生活的需要,鄂尔多斯地区的蒙古袍与内蒙古自治区其它地区蒙古族的长袍在式样上不同。鄂尔多斯蒙古族的蒙古袍较长,两侧开叉,大襟右边系扣,男式长袍较肥大,穿、时系腰带,前胸腰带上部可装东西。长袍袖手子长,领子高、冬天骑马持缰时可以起到防寒的作用,夏天则可避蚊蝇咬哲。女式蒙古袍则做得比较紧身,以显示女子身材的苗条与健美。男子喜欢穿蓝色或棕色袍,女子喜欢穿红、粉、绿、天蓝色绸质袍。夏季穿的单、夹蒙古袍颜色较淡,有浅蓝、乳白、粉红、淡绿色等。鄂尔多蒙古族认为,象乳汁一样的颜色是最为圣洁的,因此,在隆重场合很多人都穿这种颜色的长袍,以示纯洁、高雅和美好。又说黄色是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象征,所以过去除活佛和受到皇帝恩赐的王公贵族穿黄色长袍外,其他人都不能穿。便服一般比汉服宽大,袖子也较长。便服没有穷富之分,但衣服的质料却因贫富而不同;富者多用绸、缎、绢、帛,贫者春夏多用棉布,冬季多用老羊皮袍。蒙古袍不但白天供穿着用,夜间还可当被子盖。腰间带子一束可长可短,骑乘、行走、带东西部很方便。 鄂尔多斯蒙古族穿蒙古袍,不论男女,一般都备有腰带,而且扎腰带有一定的讲究和规矩。未婚女子扎腰带,要在身后留出穗头,一旦出嫁,便成“布斯贵”。布斯贵为蒙古语,汉意是没有腰带,代替腰带的则是紧身短坎肩,以此来分辨未婚与已婚,穿上坎肩就说明这个妇女可以生育了。男子均扎腰带。扎时将袍子向

蒙古族居住风俗和服饰风俗

蒙古族居住风俗和服饰风俗 每个民族都有它独特的民族风俗,自然蒙古族也不例外。蒙古族作为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经验成就了今天蒙古族特有的风俗习惯。 1.蒙古族居住风俗 蒙古族特有的典型的居住形式——蒙古包。蒙古包是一种帷幕式的住所,圆形,圆顶,通常用一层或两层羊毛毡覆盖,蒙语则称“格尔”。蒙古包是由陶脑、窝呢、哈那、毡墙和门组成的。天窗,蒙古语称“陶脑”,位于蒙古包顶中央,它可以排烟、通气、照明、采光。窝呢,即蒙古包顶部的伞形骨架。哈那,即蒙古包的木制骨架。搭包时,各部分连接固定后,除天窗外,其余部分都用围毡覆盖,用马鬃马尾绳拴好拉紧即可。门框为木制,门帘用柳条和马鬃、马尾绳编织。贫苦牧民的蒙古包由4个哈那或6个哈那组成。富裕牧民的蒙古包由6个哈那或8个哈那组成。王公贵族的蒙古包由10个哈那组成,能容纳50—60人。蒙古包的独特造型,具有了计时功能,这是蒙古包与其他任何居室相区别的一大特点。蒙古人把蒙古包的天窗制做成日月形,乌尼杆围绕天窗形成光芒四射状。这种独特的造型不仅反映蒙古人对日月的崇拜,同时在实际生活中他们早已认识和掌握了蒙古包的计时功能。早期的蒙古包一般由四个哈那组成,每个哈那可安装14根乌尼,4个哈那共安装56根乌尼,再加门框上安装的4根乌尼,一个蒙古包总共有60根乌尼杆。每个乌尼杆之间形成矿角,围绕天窗的60根乌尼杆形成360角。蒙古包的这种角度分配方法完全与现代钟表相一致。日

出到日落,阳光从天窗射人蒙古包内,每天的光线在包内顺时针绕一周,牧民根据太阳光线照射的不同位置,把一昼分为12——14个小时,而且对每小时给予了准确的命名,以便准时安排生产和生活。 蒙古包是适应游牧经济而出现的一种独特的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建筑。为了逐水草、便畜牧,蒙古包搭盖的地点必须选择距离水草近的地方,其次还要在背风处。夏季要设在高坡通风之处,避免潮湿;冬季要选择山弯洼地和向阳之处,寒气不易袭人。 蒙古包搭拆容易,搬运方便。牧民随季节变化游牧,需要不断地拆包和搭包,而蒙古包的构造却是既简单又科学。搭包拆包通常出自妇女之手,几小时之内便可以完成。蒙古包像个圆锥体,能够比较好地起到防风、防雪、防雨作用。塞外冬季多刮西北风,矮小的包门向南或东南开,这样寒气就不易袭入包内,门外雪也不易堆积。蒙古包是用数根细木棍和毛皮拴结而成,拉开时便成蒙古包墙壁,拆叠起来还能当牛车的车板。羊毛毡虽显粗糙,却能避风雨,御寒暑。因此,包内冬暖夏凉,住起来特别舒适。 包内地上的铺设,因贫富而异。一般牧人多用牛羊皮或一层毛毡子铺垫;富户除铺一二层毡子外,上面再罩花毯。蒙古族有尚西的习俗,因而在蒙古包内的西北面放置装有佛龛、佛像、祭品的佛匣子,北面放置床桌,西南面的“哈那”上悬挂牧人所用的马鞭和其他骑马工具。在牧人眼里,这些东西十分重要,绝不能放在东边。东边一般放置竖柜,东南面则放置炊具。 普通的蒙古包外,往往以柳条或榆树枝围成一个院墙。在墙的附近建圈养家畜的棚子,棚前堆积牛羊粪等燃料。在古时,每户都有勒

蒙古族服饰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价值

摘 要 蒙古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文化灿烂。自古至今蒙古族的服饰艺术都存在着较高的审美价值。从蒙古族的出现到后来的建立元朝, 一直发展到现在, 蒙古族的服饰在人民的心中都有一定的地位,现已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蒙古族服饰内部却各具特色。服饰艺术是研究历史和民族风俗的宝贵实物, 从 蒙古民族服饰中, 我们可以透视其历史文化、社会风俗。

目 录 CONTENTS Array 1 . 蒙古族服饰的组成 2. 蒙古服饰的形成影响因素 3.蒙古族服饰蕴含的文化价值 4.蒙古族服饰的传承与保护 5. 图片欣赏

01蒙古族服饰的组成

1.1蒙古族服饰的四个组成部分 01首饰 可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 手饰等五大类。头饰主要有头巾、 帽子、头带、头圈、辫钳、辫套、 头钗、头簪、耳环、耳坠等,是 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 02 袍子 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 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 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 蒙古袍的特点是宽大袖长、高领、 右衽。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 多以绸缎花边或虎、豹、水獭、 貂鼠等皮毛装饰。 03腰带 扎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马持缰 时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稳定垂直。 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 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 悍潇洒。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 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 美的身段。 04 靴子 蒙古靴子是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 部件之一。蒙古人爱穿靴子,蒙 古靴分布靴、皮靴和毡靴三种, 根据季节选用。蒙古靴做工精细 考究,靴帮、靴靿上多绣制或剪 贴有精美的花纹图案。

1.2内蒙古东、中、西部蒙古族服饰的区别1.鄂尔多斯的蒙古服饰主要 与特殊节日以及婚庆、丧葬 关系密切。在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服饰。其中包括款式、面料以及颜色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2.乌珠穆沁蒙古人的帽子、首饰和佩带品有男女老少之别。乌珠穆沁未婚或已婚妇女的装饰和发式也有明显区别。大多数乌珠穆沁部蒙古人偏爱白、蓝、棕、绿、黄色的蒙古袍。部传统蒙古袍的色彩具有一定的社会象征意义。1.鄂尔多斯 蒙古服饰 2.乌珠穆沁 蒙古服饰 3巴尔虎 部落蒙 古服饰 3R 3.巴尔虎蒙古族服饰从整体 款式上看,较多保留着古代 蒙古民族服饰的特点和传统 风格。男子主要穿以蓝、淡 蓝、紫红、深棕色团花缎为 面料的长袍和特尔利克,夏 季穿白色单衫,系桔黄、黄 绿、灰蓝色绸类腰带,腰带 靠下腰系,以上提袍为美; 妇女则穿以红、紫红、绿色 绸缎为面料的长袍和特尔利 克,系紫红、粉红、淡绿色 绸类腰带,以靠上腰系腰带, 使袍子上部贴身为美。

2020智慧树,知到《非遗传承蒙古族服饰文化之旅》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非遗传承蒙古族服饰文化之旅》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非遗传承----蒙古族服饰文化之旅》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 1、蒙古族服饰文化史是一部北方民族的发展史,下列属于北方游牧民族的有()。 A:匈奴 B:傣族 C:壮族 D:契丹 答案:匈奴,契丹 2、匈奴服饰为自肩及膝,上下沿平齐的细腰状长衣。() A:对 B:错 答案:对 3、一个民族的服饰能够延续并得以保存,其主要的因素在于统治者的风俗观念,纵观北方民族服饰的发展历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鲜卑与其他民族交往,吸收借鉴,使自己的服饰文化得以发展。 B:匈奴选择汉化。 C:契丹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D:檐裙是西夏人服饰的创新 答案:契丹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4、下列不属于蒙古族元代服饰的是()。 A:檐裙 B:纳石失辫线袍 C:质孙服 D:胡服 答案:檐裙 5、蒙古族明代服饰风格沿袭了元代奢侈、华丽的风格,面料多样、款式进一步丰富。() A:对 B:错 答案:错 6、蒙古族28个部落服饰特点定型时期在()。 A:元代 B:明末 C:清初 D:清末 答案:清末 7、民国时期随着封建帝制的瓦解,蒙古族平民百姓大多成为劳动的主体,加之手中的拮据,使他们的服饰则呈现出更加实用和简单朴素的特点。()

A:对 B:错 答案:对 8、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蒙古族服饰特点为()。 A:简约实用 B:蓝色、灰色、黑色为主色调 C:头饰和佩饰也被简化 D:部落服饰的差异化减弱 答案:简约实用,蓝色、灰色、黑色为主色调,头饰和佩饰也被简化,部落服饰的差异化减弱 9、地处祖国最东北端的呼伦贝尔市的蒙古族部落有()。 A:喀喇沁 B:布里亚特 C:巴尔虎 D:厄鲁特 答案:布里亚特,巴尔虎,厄鲁特 10、中国的蒙古族大部分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他省区尤其是云南、四川没有蒙古族人口分布。() A:对 B:错 答案:错 第二章

蒙古族服装服饰特点

蒙古族服装服饰特点 2009-12-01 鄂尔多斯蒙古族鄂尔多斯蒙古族服饰主要由服装、头饰、挂饰三部分组成,特点是色泽鲜艳、款式考究、不显臃肿。地域特征非常明显,最主要的是保留了蒙元以来各个历史阶段的特征,是蒙古服装中高尚典雅、热情豪放的民族风格的典型代表之一。 科尔沁蒙古族科尔沁蒙古族服饰的突出特点是头饰、坎肩、绣花。科尔沁蒙古族妇女头饰由两条缀珊瑚额箍、银质簪钗(一横,二竖、二托钗)和垂链组成。 科尔沁蒙古袍满袍的绣花都是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历史上科尔沁妇女大都善于绣花,而且清宫里也有过很多科尔沁绣花女,绣出很多美丽的服饰。 乌珠穆沁蒙古族乌珠穆沁蒙古族是蒙古民族的一个古老部落,这个部落一直以服饰华丽而闻名。乌珠穆沁蒙古族的服饰多采用绣有纹饰的红、绿、蓝等多种颜色的布料制成,领口和袖口宽大并装饰有他们喜爱的吉祥图案。 在乌珠穆沁地区,蒙古族妇女不戴帽子,常用红、绿绸缎缠头。乌珠穆沁人的蒙古袍比别的地区的要显宽大,长袖高领,钮扣在右侧,衣边用漂亮的花边点缀。腰带多为绸、缎布料,颜色与袍色协调。男子扎腰带,把袍子向上提,显得精悍潇洒;而女子则把袍子向下拉展,显得苗条矫健。 巴尔虎蒙古族巴尔虎蒙古人的服饰从整个款式风格上看,较多保留着古代蒙古民族的服饰特点和部落服饰的传统风格。巴尔虎蒙古人无论男女均穿宽下摆的长袍,男子靠下腰系腰带,以上提袍为美;妇女则以靠上腰系腰带,以贴身为美。陈巴尔虎人穿有开衩长袍,新巴尔虎人则穿无开衩长袍。(内蒙古日报)(E09) 蒙古族服饰特点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蒙古袍的特点:在内蒙古、新疆等地牧区,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 蒙古包可以拆卸搬运,极适于游牧生活的需要。蒙古族的传统服饰是蒙古袍,右衽,镶边,身长宽大,高领长袖,带腰带,配皮靴。夏袍是棉丝质的单夹袍,多红...?? 蒙古族服饰特点四季都穿长袍内蒙古、新疆牧区,蒙古族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 蒙古族的服饰,因性别和年龄而异。中年男子冬天穿大襟皮大衣,布面以黑、蓝为多。无布面的.一般在衣袖和衣边用黑布或蓝布加缝约三指宽的布边,有的用...??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用玛瑙、珍珠、金银制成。

蒙古族女子服饰形制与特点

蒙古族女子服饰形制与特点 蒙古族是中华民族众多民族中的一个,拥有着古老而十分具有特色的蒙古民族风俗习惯,众人皆知的蒙古长调就是别具特色的蒙古民族文化特点的代表之一。更加值得一提的就是蒙古民族的服装配饰,在众多少数民族中也是独具匠心的。由于蒙古民族生活的地理位置和长期生长在草原上养成的生活习惯,造就了蒙古族独特的服饰文化,主要体现在特殊的服装形制上、独特的色彩运用上以及精致的配饰上。 一,蒙古族服饰文化背景概述 1.1蒙古族的生活地域性与地域特点 蒙古族是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之一,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无论从生活方式、地理位置、文化特征、物产贡献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蒙古族由于长期居住于我国的北方大部分地区,包括东北,正北方,以及西北,都有蒙古民族的身影。因为东西地域阔度较大,低于比较辽阔,使得蒙古族形成了独特的不同地域不同的生活风俗习惯。他们的生产生活极具特色,自古以来以畜牧业为主,游牧生活使他们需要经常迁徙,所以在衣、食、住、行别具一格,形成独特的内蒙古民族文化。 1.2蒙古族服饰产生的环境特点 服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团体最有别于其他国家、民族、团体的象征与表现物。不同的民族在各自长期生活的地理环境与文化熏陶环境中都会形成属于他们本民族自己的独具匠心的服装配饰文化。 蒙古族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且已经形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蒙古族服饰文化,蒙古族是生活在草原上的少数游牧民族,经常放牧在草原上,所以就需要以天为被以地为席睡在草地上放牧。宽大的蒙古袍既可以当被子也可以当褥子,这是蒙古袍的实用性。游牧民族服饰的特点为:窄袖宽身长袍、束腰带、穿合祷、登皮靴。这种装束比较适合北方的自然环境。 比如男袍比较宽大,缠在腰间的腰带传统的有一尺多宽,四米长,这是因为有几个作用:第一是为了美观,宽大的蒙古袍系上腰带卓显蒙古族男子彪悍魁梧的身材,第二蒙古族是马背民族,马是蒙古人的伙伴,狗是蒙古人的伴当,长期颠簸在马背上容易造成内脏损伤,所以腰带的第二个作用就是保护五脏六腑。第三,蒙古族的服饰主要是以蒙古袍和长裤为主,装载日常用品就需要有空间存放,腰带系在腰上面就可以把东西直接从蒙古袍右侧开襟的开口处放进去,在胸膛和肚子形成一个“兜子”。 二,蒙古族女子服饰特点

蒙古族服饰文化特点

蒙古族服饰文化特点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我的研究报告研究问题: 为什么各个名族的衣服是不同的,男女服饰有什么特点 研究的过程: 1.观看各种关于少数名族的文化材料。 2.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少数名族的服装。 研究成果: 蒙古族: 蒙古族服饰包括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等。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春秋季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男袍一般都比较宽大,尽显奔放豪迈。女袍则比较紧身,以展示出身材的苗条和健美。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则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蒙古族钟爱的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习惯。玛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饰富丽华贵。 保安族:

保安族男子平时穿白布衫,青布坎肩,黑、蓝、灰色长裤,头戴布制黑、白色圆顶小帽;喜庆节日喜欢穿翻领、大襟、镶边的黑色条绒长袍,腰束15尺长的彩色长带,头戴礼帽,足蹬牛皮长筒靴;冬天穿褐色翻领皮袄。妇女穿大襟袄、坎肩,多以灯芯绒为原料,喜紫红色、绿色等艳丽的色彩,并镶有花边;一般要戴盖头,姑娘戴绿的,少妇戴黑的,老妇戴白的;少女平日梳长辫,戴彩色纱巾,节日戴红、绿色礼帽。保安腰刀是保安族引以为自豪的手工艺品,也是最具特色的佩饰,同时还是表达男女爱情的信物和馈赠亲友的礼品。其工艺精巧,外形美观,锋利耐用。 哈尼族: 哈尼族崇尚黑色,擅长用蓝靛染布,男子穿对襟上衣和长裤,用青布或白布包头。女子因地域不同而有明显差异。红河等地妇女上穿右襟圆领上衣,下着长裤;墨江等地妇女上衣外套一披肩。下穿及膝短裤,打绑腿;版纳和澜沧一带妇女穿短裙,打护脚,也有着长筒裙或褶裙的。盛行银饰,无论纽扣、耳环、项圈、手镯和胸饰,皆用银制。衣襟、袖口、裤脚、腰带等服饰上,多有镶嵌的彩色花边和刺绣的花纹图案。 独龙族: 独龙族男子过去用一方毯批于背后、由左至右掖,拉向胸前系结,下身穿短裤,惟遮掩臀股前后。女子用两方长布,从肩部斜披至膝,左右围向前方。男女皆散发,前齐眉、后齐肩,左右皆盖耳尖。两耳或戴环或插精制的竹筒。现在独龙族普遍穿上了布料的衣装,但仍在衣外披覆条纹线毯。独龙族的佩饰颇具特色,男女均喜欢把藤条染成红色作为手镯和腰环饰物。男子出门必佩砍刀、弩弓

元代服饰特色

元代服饰特色 元代官服蒙古族入关之前,披发椎髻,冬戴帽,夏戴笠。他们的皮帽、皮袄、皮靴,多用貂鼠、羊皮制成。皮袄通常是右衽、方领。灭南宋之后,种族等级森严,全国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许多部门及地方官,大多由蒙古贵族充任,各种副职由色目人担当。由于种族有高低、贵贱之分,自然会在服饰上有所反映,蒙古贵族衣着华丽,色目人次之,汉人、南人大多衣着襕褛。蒙古族入关以后,除保持固有的衣冠之外,还引进了汉族朝祭服饰,如冕服、朝服、公服等。男子公服以长袍为主,以罗制成,大袖盘领,右衽。元代官吏实行佩牌制度,第一等贵臣佩虎斗金牌,次为素金牌,再次为银牌。元统一中国后地域空前辽阔,在交际过程中,服饰技术进一步交流。元代丝绸特点是缕金织物大量应用。纱、罗、绞、縠,无不加金。元人把这种金光闪闪的织金锦叫「纳石失」,意即波斯金锦,它是最华贵的衣料。质孙衣,又叫一色衣,上衣连下裳,衣式紧窄,下裳较短,有精粗之分。据说,元代统治者每年举行十三次大朝会,帝王、大臣、亲信穿同一色质孙衣,在大殿前用金杯按爵位、亲疏、辈分祝酒。元代衣着的用料,精粗相差悬殊。高官服装多用色彩鲜明的织金锦,以花朵大小表示品级高低。贵族男子夏季礼服,不可缺笠,其质地、造型、装饰都追求华美。元代北方人穿皮靴、毡靴的相当普遍。游牧民族契丹、女真、蒙古人都穿靴,它可以抗寒,又经久耐用。元人靴子种类繁多,质量比以往也有提高。有鹅顶靴、鹄嘴靴、云头靴、毡靴、皮靴、高丽氏靴、金刺花靴等……元代男子发式蒙古族的发式,上自皇帝下至百姓都「婆焦」,它像汉族儿童留的三搭头,即在头顶正中交叉剃出两条直线,然后把脑后四分之一头发剃去,正面四分之一剃去或剪成不同的样式,有尖角形、寿桃形,覆盖在前额,把左右两侧的头发编成辫子,披在肩上。元代妇女衣冠元代贵族妇女一般戴皮帽,穿貂皮袍。这种袍比较宽大上,多左衽,袖口较窄,袍长曳地。有的女袍,用大红织金、吉贝锦、蒙茸加工品成。元代最有特色的女帽是姑姑冠,也叫做故故、固罟,顾姑、固姑等,外形上宽下窄,像一个倒过来的瓷花瓶。它通常用铁丝和桦木制成骨架,外用皮、纸、绒、绢等裱糊,再加上金箔珠花各种饰物。这是皇后、妃子、大臣妻子戴的贵冠。 饰品纹样 织品纹样这一时期的织绣技术有很大的发展,辽、金、元三朝接受了汉族的传统吉祥图案,一方面是基于本身的吉祥意涵,另一方面则有政治上的考量。在政府的重视下,纺织工业日趋专业,规模也越来越大,奠定了明清两朝织绣工业的基础。 辽代刺绣西夏穿枝莲纹缂丝 辽金元饰品和织绣技术一样,此一时期的饰品工艺也有很大的发展,从事工艺制作的匠人社会地位提高,专业化的制作也使饰品更加精美。这一时期的饰品风格相当细致,在造型上也更趋写 明朝服饰特点 明朝服饰属于汉服体系,在推翻元代蒙古人统治之后,明朝恢复汉族的传统,明太祖朱元璋根据汉族的传统,”上承周汉,下取唐宋“,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明代许多男子流行的发式都是明太祖首创的。比如“网巾”,有象征国家法令齐全的意思,“四平方巾”象征国家太平,还有”六合一统帽“即“瓜皮帽”,(入清剃发后,为适应新发型,”瓜皮帽变矮,清式"瓜皮帽"后来几乎被西方人当作中国典型的帽子)。服饰发展到明代,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前襟的纽扣(多为金属质或玉质子母扣)作为主要系结物之一,但仍以系带隐扣为主,但是纽扣并非始于明代,从宋朝的褙子胸前部分曾经见到过一颗纽扣的形式。

蒙古族服饰文化

关键词:蒙古族服饰特点文化 内容提要:各民族服饰都有自己的特点。蒙古族服饰有着浓厚的草原风格和适合游牧生活的基本款式。从其构成来讲,有帽子、袍子、坎肩、汗褟子、腰带、裤子、套裤、靴子、鞋等。这些服饰“构件”,由于穿着者的身份地位、性别年龄、职业分工以及环境季节的不同,就像草原上盛开的鲜花一样,独领风骚,各具特色。但蒙古服饰也像草原上的鲜花,顺应北方气候,扎根于温馨的土地——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其中,男装倾向于浑然大气,女装呈现为精美丽。加之,五彩缤纷的佩饰,蒙古族服饰总体上表现为自由大方而不缺细琢精雕的沉稳风格。

蒙古族是一个具有古老传统的民族。他继承了亚洲草原几千年来的游牧文明传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等民族的服饰文化影响。公元1206年,铁木真用武力统一蒙古高原的游牧部族,被推举为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从此,蒙古高原上出现了一个地域性统一共同体——蒙古族。 广袤的草原,无垠的天空,辽阔的北方大地造就了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蒙古族服饰。蒙古族服饰是蒙古民族形象的标志,也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缩影。 蒙古族服饰以袍服为主,便于鞍马骑乘。服饰具体包括长袍、腰带、靴子、帽子、首饰等。由于环境的差异,形成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如巴尔虎、布利亚特、科尔沁、乌珠穆沁、苏尼特、察哈尔、鄂尔多斯、乌拉特、土尔邑特、和硕特等数十种服饰。2004年“蒙古服饰艺术”被文化部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40个试点项目之一。 蒙古族长袍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男袍一般比较宽大,尽显奔放豪迈。女袍则比较紧身,以展示出身材的苗条和健美。春秋时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蒙古族平时喜欢穿布料衣服,逢年过节则一般都穿织锦镶边的绸缎衣服。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 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的习惯。各地区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内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顶高边平,里子用白毡制成,外边

塞北草原上的艳丽袍服——蒙古族传统服饰

塞北草原上的艳丽袍服——蒙古族传统服饰 展开全文 蒙古族是分布在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在我国,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广袤的大草原上。蓝天白云下,奔驰的骏马、雪白的羊群和繁茂的草场,是蒙古风情的真实写照。 尤为能体现蒙古族特色的,还有他们的传统服饰——蒙古袍。蒙古族服饰起源很早,最远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后来随着漫长的历史变迁,逐渐发展成以长袍、靴子、腰带、帽子和首饰等为主要内容的服饰风格。

这种服饰特色,和蒙古族作为游牧民族有莫大关系。内蒙古地域辽阔,分布在不同地区的蒙古各部,因自然环境、经济状况以及生活习惯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 但总体来说,蒙古服饰的风格大体一致。衣料选择上很考究,喜用绸缎类或上等纯棉料来制衣。衣服皆为右开襟,嵌对扣或排扣。衣多镶边,男装多镶单边,单布长袍或坎肩皆镶绣花边或金银丝绸边。为了骑乘方便,男子服装多为宽领大袖,颜色则多选用蓝色和棕色。 女子服装相较而言,则显得更为讲究。首先在色彩上,女装的色彩就更丰富而鲜艳,常选用亮丽的红、粉、绿、天蓝等颜色。而且,根据蒙古族的传统,已婚女子和未婚女子在服饰上也会有所区别,已婚妇女袍服外面常搭配有不同款式的坎肩。 蒙古人根据不同季节和时令,选择不同的袍服。春秋季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则穿棉袍或皮袍。平时多穿布料做的袍服,每逢喜事或重大节日时,则会换上制作精美、色泽艳丽的绸缎袍服。 除了袍服,靴子也是蒙古族服饰的一大特色。蒙古靴能适宜

牧民的生活习惯,骑马时可以护腿,勾踏马蹬;行路时防风防沙;冬日里又可御寒。因此,蒙古族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穿靴子。蒙古靴主要有皮靴、布靴和毡靴几种。皮靴多用牛皮、马皮和羊皮制作。传统蒙古靴,多为自家制作,很少人去买现成制品。这种靴子结实耐用,防水和抗寒性能非常好,有靴尖上卷、半卷、平底不卷、尖头、圆头等多种款式。皮靴还很讲究装饰,通过特殊工艺把所需要的图案轧、贴在靴靿或靴帮上。这些装饰图案多带有吉祥寓意,常见的有二龙戏珠、珠宝连城、蝙蝠、云纹、回纹、草纹、蝴蝶、花卉等。 布靴则以布料制作,款式以中靿和矮靿居多,靴帮会用刺绣或贴绣的手法,绣制上精美的吉祥图案作为装饰。这种布靴穿起来轻便柔软,舒适美观,深受蒙古妇女喜爱。毡靴多以羊毛、驼毛擀制而成,保暖耐磨损,一般多在隆冬时节穿用。此外,腰带、帽子和首饰也是蒙古族传统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人的腰带具有游牧生活的独特使用功能。从实用性上看,在骑马时,系紧的腰带能够减轻对人体内脏的颠簸伤害;劳动时,能够保护腰部,有利于使劲,还能提高人体负重的承受力。腰带多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缝制而成。男子腰带多佩挂火镰、蒙古刀、烟荷包、烟袋、白布手巾等饰物。此外,腰带还体现了蒙古人的审美情趣。蒙古人系腰

蒙古族服饰文化特点

我的研究报告 研究问题: 为什么各个名族的衣服是不同的,男女服饰有什么特点? 研究的过程: 1.观看各种关于少数名族的文化材料。 2.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少数名族的服装。 研究成果: 蒙古族: 蒙古族服饰包括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等。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春秋季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男袍一般都比较宽大,尽显奔放豪迈。女袍则比较紧身,以展示出身材的苗条和健美。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则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蒙古族钟爱的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习惯。玛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饰富丽华贵。 保安族: 保安族男子平时穿白布衫,青布坎肩,黑、蓝、灰色长裤,头戴布制黑、白色圆顶小帽;喜庆节日喜欢穿翻领、大襟、镶边的黑色条绒长袍,腰束15尺长的彩色长带,头戴礼帽,足蹬牛皮长筒靴;冬天穿褐色翻领皮袄。妇女穿大襟袄、坎肩,多以灯芯绒为原料,喜紫红色、绿色等艳丽的色彩,并镶有花边;一般要戴盖头,姑娘戴绿的,少妇戴黑的,老妇戴白的;少女平日梳长辫,戴彩色纱巾,节日戴红、绿色礼帽。保安腰刀是保安族引以为自豪的手工艺品,也是最具特色的佩饰,同时还是表达男女爱情的信物和馈赠亲友的礼品。其工艺精巧,外形美观,锋利耐用。 哈尼族:

哈尼族崇尚黑色,擅长用蓝靛染布,男子穿对襟上衣和长裤,用青布或白布包头。女子因地域不同而有明显差异。红河等地妇女上穿右襟圆领上衣,下着长裤;墨江等地妇女上衣外套一披肩。下穿及膝短裤,打绑腿;版纳和澜沧一带妇女穿短裙,打护脚,也有着长筒裙或褶裙的。盛行银饰,无论纽扣、耳环、项圈、手镯和胸饰,皆用银制。衣襟、袖口、裤脚、腰带等服饰上,多有镶嵌的彩色花边和刺绣的花纹图案。 独龙族: 独龙族男子过去用一方毯批于背后、由左至右掖,拉向胸前系结,下身穿短裤,惟遮掩臀股前后。女子用两方长布,从肩部斜披至膝,左右围向前方。男女皆散发,前齐眉、后齐肩,左右皆盖耳尖。两耳或戴环或插精制的竹筒。现在独龙族普遍穿上了布料的衣装,但仍在衣外披覆条纹线毯。独龙族的佩饰颇具特色,男女均喜欢把藤条染成红色作为手镯和腰环饰物。男子出门必佩砍刀、弩弓和箭包;妇女头披大花毛巾,项戴料珠。独龙族纺织手艺较发达,所织麻布线毯质地优良,色彩协调,特色鲜明。 朝鲜族: 朝鲜族男子通常穿短款上衣,斜襟、左衽,宽型袖筒,下身穿宽腿、肥腰、大裆的长裤。外出时喜欢穿斜襟长袍,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过去习惯戴笠,现在青年男子戴鸭舌帽,中老年人戴毡帽。儿童上衣的袖筒多用色彩斑斓的"七色缎"做料,就像彩虹在身上飘逸。女服则为短衣长裙,朝鲜族叫"则"和"契玛"。喜欢选用黄、白、粉红色衣料。朝鲜族的鞋从木屐、草履到草鞋、麻鞋,直至近代男子宽大的长方形胶鞋、妇女鞋头尖面跷起的船形胶鞋,无布别具一格。 总结: 各个名族的服装代表了各自名族的特色,是中国文化的文化瑰宝。

蒙古族服饰美学特征分析

蒙古族服饰美学特征分析 ■苑秀明 蒙古族传统服饰反映了蒙古族经济、文化生活的一个侧面,具有显著的游牧民族特性和美学特色。通过对蒙古族传统服饰特征的分析以及对蒙古族服饰与其他民族服饰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蒙古族服饰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历史环境而形成和发展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美学特征。 一、蒙古族服饰整体风格 蒙古族服饰的基本款式特征为长袍、腰带、大靴,面料敦厚粗犷,色彩鲜艳,且极为讲究饰品,冠饰独具特色。其整体表现出质朴粗犷、雄健奔放的沉稳风格,自由大方中不失细腻精致,朴实中散发着自然舒展的浪漫情怀,古朴中散发着时空的神秘感。从表象形式来看可以归纳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服装式样简单,强调整体美感,删除了一些繁复的细节。传统蒙古族服饰通常是长袍配合腰带、靴子、配饰。一般蒙古袍的特点是袖长且带马蹄袖,高立领或大翻领,右衽,多数地区为扇形大下摆不开衩,袍身宽大严实,封闭性很强,羊皮袍比较普遍,一般需要八张羊皮来制作,其款型处处体现着对游牧生活环境的暗和与顺应,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冬季防寒护膝, 杂的思想情趣。在中国,自古就以“黄”为贵,被尊奉为高贵而神圣的“正色”,象征宇宙万物之色由此派生,并且人们将黄色予以幸福的含义,借助这种光芒的色彩,将人们的无限寄托表现出来。黄色与任何颜色匹配后都会用自身的光芒笼罩整个区域,就像欢快的民族乐曲,有“纵情高歌”、有“热情欢舞”,尤其其中的某些华彩段落,象黄色一样,将情感展现的淋漓尽致。 当然,人们肉眼可识别的颜色是成千上万的,原色有各自的间色,间色通过调配,又呈现出千差万别的色彩倾向。就像音乐旋律的种种变化,每一个音符的跳动,无不可以用微妙的颜色予以转化,这种抽象的、鲜明的情感变化,需要人们用身心的共同感受来创造出更多耐人寻味、别具哲理的色彩语境。 尽管,共感联想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仅仅集中在造型艺术这一个领域与范围内,而且,共感联想也不仅仅是人类独有的特殊心理活动,但是仅就色听共感而言,无数艺术家利用这一才能,创造出了无数精彩的艺术作品,也日渐成为更多艺术作品独有的表现方式。正如后印象派大师高更说的那样:“颜色本身给我们的感觉就像谜,也只能照谜一般的逻辑来使用,人不单只是用颜色来画,还用颜色来制造音乐,这种感觉流溢自颜色的本身、颜色的本质、颜色奥秘如谜的内在力量。”〔5] 参考文献: 〔1〕崔唯,谭活能著.色彩构成〔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1.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第二版. 〔3〕〔德〕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M〕.杜定宇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 〔4〕〔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色彩论〔M〕.常又明译,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 〔5〕〔日〕塚田敢.色彩美的创造〔M〕.易利森译,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1986.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艺术设计与研究内蒙古艺术2008.1 39

元代蒙古族的风俗文化

蒙元时代风俗及文化漫谈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他们长期生活在气候寒冷的漠北草原,社会风俗与汉人截然不同,入主中原后,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互相吸收、融合,虽然蒙古人的社会风俗有了一些变化,但是大体上仍保留着本民族的特色。 一、饮食 蒙古族的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1世纪以后,蒙古族的饮食便大致形成三大类,即肉食、奶食、粮食。 蒙古人生活在漠北草原,马、牛、羊、骆驼是他们的生活必需,肉食为常餐,因此他们的饮食生活自然与此有关。肉类食品主要是羊肉,平常很少宰牛,因为牛要产奶,向人们供应奶制器。而马除了供人骑乘外,也可提供最富营养的奶,除非大祭,他们不再杀马。他们也没有养猪的习惯,因此不吃猪肉。蒙人的一匹壮马,可养三人。凡有一匹马者,必有羊六七只;有百匹马者,必有羊六七百只。在出征中原时,将羊吃尽后就射兔、鹿、野豕为食,所以即使出师十万之众也不用携带粮食。据说在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将士在行军途中,用铁支架,烧烤整羊吃,这或许就是现在烤全羊的雏形。而且他们的食肉方法最初不甚讲究,肉多以半熟充饥。 蒙古的奶制品主要是忽迷思,即马奶子,这是蒙古人夏天的主要食品。此外,还有用鲜奶经过加工制成的奶酪、奶油、奶干。这些加工产品,有的像粮食一样储存,以供常年食用。蒙古人以白为尊,而奶食色白,象征纯洁,故他们视乳为高贵吉祥之物,称奶食品为白食。以奶制作的饮品主要为奶茶、酸奶和奶酒。奶酒是蒙古人的主要饮料,以马奶酒为最好,营养价值也最高。 另外,兀良哈三卫蒙古各部牧民则以粮食为主要食物,之前牧民们饮食不用筷子,用手和木盆饮食以及盛饭菜,而到后来三卫则开始使用粗制的木碗和木勺了。由此也可看到,蒙古牧民的生活习俗与汉族民众的生活习俗已日益融合。 二、服饰发型 蒙古人的发型与众不同。据盂珙的《蒙鞑备录》记载,从成吉思汗至普通百姓,都剃“溶焦”。蒙古人大部分都不长胡须,但有些人在上嘴唇和颌部长有少量的毛发,并且他们很注意保护,不肯剪掉。 蒙古人的帽子不但有男女之别,还有冬夏之分。冬帽有皮帽和毡帽,分圆顶与尖顶两种,其中圆顶带后檐,如箕形。夏天戴毡笠,其形状如钹,亦名钹笠,帽檐甚宽,可遮挡阳光,后部缀上布条护颈,以防风沙蚊蝇,帽顶有顶珠或雉尾。起初蒙古人戴的帽子没有前檐,忽必烈因日光强烈而无法睁开眼睛,多有骑射之苦,便告诉给察必皇后,皇后在帽子上加缀前檐(《元史·后妃传》

元代蒙古族男女服饰

元代蒙古族男女服饰元代服装,以长袍为主。样式较辽代的稍大。男子的公服多从汉族习俗,“制以罗,大袖,盘领,右衽”。其职位级别,在服装的颜色及纹样上表示。公服之冠,皆用幞头,制以漆纱,展其双脚。平日燕服,多穿窄袖袍。地位低下的侍从仆役,常在常服之外,罩一件短袖衫子,妇女也有这种习俗。袍服的形制,除辽金通用者外,还有一种样式,为圆领,紧袖,下摆宽大,折有密裥。另在腰部缝以辫线制成的宽阔围腰,有的还钉有钮扣,俗称“辫线袄子”,或称“腰线袄子”。左图为戴瓦楞帽、穿袍服、半袖衫的骑士;中图为穿袍服、半袖衫的男子;右图为穿袍服、围腰的侍从。 元代蒙古族男女服饰元代服装,以长袍为主。样式较辽代的稍大。男子的公服多从汉族习俗,“制以罗,大袖,盘领,右衽”。其职位级别,在服装的颜色及纹样上表示。公服之冠,皆用幞头,制以漆纱,展其双脚。平日燕服,多穿窄袖袍。地位低下的侍从仆役,常在常服之外,罩一件短袖衫子,妇女也有这种习俗。袍服的形制,除辽金通用者外,还有一种样式,为圆领,紧袖,下摆宽大,折有密裥。另在腰部缝以辫线制成的宽阔围腰,有的还钉有钮扣,俗称“辫线袄子”,或称“腰线袄子”。左、中图为扎巾、穿袍服、围腰的侍卫;右图为戴幞头、穿袍服、着革靴的侍卫。

辽金元服饰敦煌壁画中戴折檐暖帽,穿窄袖袍,半臂、戴云肩、束玉胯带,穿络缝靴的行香贵族,腰带上所挂物件为银麟牌,身后戴钹笠、翻领袍的行香者。 元代织金锦袍与半袖本图为织金锦半袖展示图。元代服装大量用金,超过以往历代。织物加金,早在秦代以前就已出现。至于汉族服饰上得到运用,时间大约在东汉或东汉以后,而且主要在宫廷中使用。直到魏晋南北朝以后,服饰织金的风气才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宋代贵族服饰用金,在技术上已发展到了十八种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