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校学生和谐管理途径的探索

高校学生和谐管理途径的探索

第10卷第2期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V ol.10,No.2

2 0 0 8年4月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pr .2008

收稿日期:2008-03-06

作者简介:纪纯晶(1968-),女,辽宁大连人,助理研究员,硕士。

高校学生和谐管理途径的探索

纪纯晶, 李 佳, 刘 志

(大连外国语学院 英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

摘 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构建和谐校园进程中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明确构建和谐校园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主要探讨了高校学生和谐管理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 和谐; 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91(2008)02-0106-04

一、引言

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方针,具体贯彻落实到高校,就是要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构建和谐校园既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任务,也是新形势下高校管理的崭新实践。要构建真正的和谐校园,加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就尤为重要。

古往今来,诸子百家都把和谐作为一种理想社会的美好模式并孜孜以求。“和”的思想古已有之,在中国悠久的文化思想宝库中,和谐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为一个哲学范畴,见于《国语·郑语》中西周太史史伯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这里的“和”是指事物多样性的统一。教育家孔子,打破“礼不下庶人”的贵族化教育,开创一代和学,提出“和为贵”。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名著《理想国》中设计了正义之邦的形象,主张“公正即和谐”。在诸多的和谐理论中我们可以抽象出“和而不同”的共同特征,即在遵循事物多样性的前提下强调和谐统一,才能推动社会健康发展。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能,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无疑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它应该责无旁贷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发挥更大的建设性、示范性的作用。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需要高等教育工作者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树立和运用

和谐管理的理念,不断研究新时代青年学生的特

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化解矛盾,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完成大学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我们研究高校学生和谐管理,其目的在于提高各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的人性化和科学性,使国家的教育方针得到贯彻,使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更加适宜,学校的教学秩序顺畅有序,学生更有积极性、创造性,校园文化建设欣欣向荣,实现建设和谐校园的目标,为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二、构建和谐校园进程中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束缚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发挥和发展

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在建国以来是沿用前苏联的办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校对学生行使政府的一部分管理职能,学生工作总是带有浓厚的行政化色彩,管理者长期以来养成了“我教你听,我管你服”的工作方式。尽管这种办学模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它使教育管理工作单一化、教条化,容易忽视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个性差异,缺乏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和其个性的教育管理措施,容易导致学生思维方式单一,缺乏创新精神。尤其我国加入WTO 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类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同思想、文化在交流中融合、碰撞,教育体制、教育思想、教育方

2008年(总第52期) 纪纯晶等:高校学生和谐管理途径的探索 107

式、教育产业等都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然与世界先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接轨,带来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变革。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使得大学生在中外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必然会遇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学生管理工作难题。如何在各种纷繁复杂的文化和思想观念中保持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树立健康正确的文化心态,都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二)信息改革的浪潮、网络媒体的崛起、不断的开放和日趋复杂的社会环境加大了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

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主要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等为载体的大众传媒,以其传递迅速、覆盖面广、纷繁复杂、导向性强的特点把大量的信息,包括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品位展现在当代大学生的面前,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这些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影响着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发展。此外,由于市场经济利益驱动效应,社区文化氛围、校园周边环境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加大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

(三)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带来的挑战

目前,全国各高校普遍实施学分制、主辅修制、弹性学制等一系列教育改革。这是新时期高等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不容忽视的是,它给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学生管理工作的对象呈现新的特点。新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实施为大学生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较为广阔的展现自我的空间,学生的个体化倾向进一步增强,集体观念,团队精神有所削弱。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寻找和构建新的“平台”。而且,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人数在不断持续快速增加。与精英教育阶段相比,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不只是量的增长,生源质量相对来说也有所下降,使原有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无法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趋势,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内容及具体操作方法带来了挑战。

三、高校学生和谐管理途径探索

(一)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学生管理体制

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学生管理工作体制,不仅是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制度化、系统化、科学化的需要,也是大学管理科学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现代管理学认为,制度是组织工作取得实效的必要保证。新时代的大学是一个没有“围墙”的校园,大学生个体之间、个体与学校之间的权利和利益关系的需要,迫切要求学生工作运用各种制度来调节规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

一是要加强学生工作机构的建设、强化其组织协调功能,理顺学生管理系统各个部门、各层次、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关系,建立健全责任制,做到责任到岗,责任到人,责、权、利相统一;二是适当放权,发挥基层作用,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教育处理,提高实效性;三是要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管理模式和机制,提高管理效益。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紧紧围绕社会效益、人才效益来完善自身工作的目标机制、考核机制、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等,实行目标化管理,提高工作的计划性和自觉性,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只有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坚持做到科学、规范和高效,学生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管理。

(二)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造就高素质的学生管理工作者

办好一所高校,关键在于人才。人才不仅包括教学、科研人才,而且也包括好的学生工作管理人才。要面对新形势下开创学生管理工作新局面,促进高校发展,必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学生管理人才队伍。从学生工作发展趋势来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必须走专业化道路。学生管理工作者是校园良好育人环境的营造者,因此,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能力和“为人师表”的道德情操,还要广泛的涉猎有关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网络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每个高校都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具体做到:一是要对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做出整体规划,使学生管理工作者明确岗位职责与目标,工作有的放矢;二是要加强对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管理和培训、有爱心、有奉献精神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加强学习、加强研究,不断创新、实践;三是要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改善学生管理工作者待遇,以利于形成一支稳定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从而大力推进学生管理工作。

(三)转变思想观念,坚持育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育人为本,是人本思想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化,是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根本体现,

108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0卷第2期

是学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管理必须体现民主、平等的精神,在管理工作中公正地善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利,坚持做到有抓有放,有宽有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最佳条件。依靠学生来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逐步实现民主交流、平等沟通、相互理解、和谐统一。学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象,又是管理工作的动力,与各种规章制度相比,学生是管理过程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所以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们要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允许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把育人为本当作一种管理的哲学观念,实现学生管理理念科学化。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和手段进行信息化管理,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我们处于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面对信息潮流我们应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新的信息技术将对未来学生管理工作产生重大影响,过去行之有效的学生管理各种途径和方法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实施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是通过收集和整理学生管理工作各种数据,建立学生管理工作数据库,编制和引进有关应用软件,以对学生管理工作信息进行及时处理。这样学生管理工作中许多常规工作可以由计算机取代,使越来越多的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从繁杂的事务工作中摆脱出来,有更多实践去研究学生管理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决策。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预见性、系统性,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五)建立和谐的管理环境,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生工作的和谐管理,不仅要求有先进的观念,素质较高的参与者,而且要求有一个相对宽松、包容的管理环境,共同促成管理的和谐。这个环境的营造,首先是校园人文环境的培育,要培养、发展积极活泼的校园文化,对学生中涌现出来的新思想、新观念积极引导,对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行鼓励和培植。因此,在高校里倡导新观念,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和谐管理的前提条件之一。其次是学校的硬件的建设。必要或者充裕的办学条件是高校办学的基础,许多的学生问题和矛盾都是因为学校投入不足、硬件建设缺项引起的,这也给学生的管理提出了困难,加强学校的硬件建设,搞好物质环境,消除最基本的物资矛盾,对做好学生管理的工作是大有好处的。

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先进文化、学术文化和创业文化,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加快建设校园设施,有效整合校园的资源,不断加强校园网络管理,积极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育人社会氛围,用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思想道德情操。

(六)建设平安校园,提供安全、稳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依法治校

维护校园的平安与稳定,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是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更是高校和谐学生管理的关键。要建立分工明确、职责明晰、网络健全、措施有力的学校维护稳定工作体系。一要关注校园弱势群体,对部分学生因经济压力、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因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行为问题,要及时的注意和解决;二要注意社会上不法之徒侵害学生的治安事件,把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是强化安全和防范意识,做到“安全警钟长鸣”,加强队伍建设,建立有效机制,经常检查并消除不安全隐患,安全责任落实到人,采取得力措施,建设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校园,保障师生民主权利、平衡和调节校园利益关系、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必然要求。充分保障师生民主权利,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也是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更是高校学生和谐管理的重要保障。

四、高校学生和谐管理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应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主要是高校的管理者,即专业教师和行政教辅人员、被管理者,所有的学生、和学生成长密切相关的学生家长、此外还有社会这个大学校中的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正确妥善处理这几者之间的关系,是进行和谐管理的关键。只有师生关系和谐,学校和家长和谐,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和谐,我们的高校学生管理才能和谐。在处理各种关系中,要把握疏导的原则,准确定位,及时恰当的处理和化解矛盾,形成和保持稳定、积极、向上的良好校

2008年(总第52期) 纪纯晶等:高校学生和谐管理途径的探索 109

园氛围,使学生管理处在一个相对良性的环境中,从而能够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效果。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师生关系要和谐

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在教学、管理、生活等各方面体现出对学生的关心、爱心,真正平等地对待学生、严于律己,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维护教师良好的形象。同时,也必须要求学生尊重教师,和教师的工作及成果。通过建立有效途径,促进师生间的沟通、对话,增进相互间的理解,建立起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实行人性化的管理理念,贯彻“平等、尊重、和谐、发展”为内涵的人文理念。

(二)高校学生之间关系要和谐

大学生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人与人的关系之间和自身的个性发展上还存在不和谐的情况。个人主义思想在部分大学生身上表现比较突出,比如强调个人奋斗、个人实现、个人价值,使个人的奋斗目标与社会的发展目标脱节;强调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而忽视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在人与人的关系或人际关系上,部分大学生中也出现了不和谐因素,过分强调了竞争、排斥,甚至你争我夺,忽视了合作,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一些大学生甚至为了评上各种先进、奖学金或入党展开不正当的竞争。因此应注重学生个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和谐、学生相互之间关系发展的和谐。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的权威性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在培养适应社会要求所必需的各种基本素质的同时,根据自身潜能、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培养出具有鲜活个性的多样化人才,使校园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做到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要和谐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们更应该清晰明确,学校是从事教育的专门机构,它的一切活动都是从培养、造就人才出发,为培养人才服务的。学校需要有良好的育人环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方针,有计划、有目标、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教育的场所,按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教育大纲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和训练,在培养学生优秀品德方面起着主导作用,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阵地。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的缩影,是和社会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优秀、健康孩子的培养首先是在家庭,家庭是对子女进行品德教育的主要、关键场所,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起点。《周礼·大学篇》“治国在于齐家”的思想,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家庭的稳定、幸福,而且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当今时代,社会参与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学校。关心和保护大学生健康成长,不仅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职责,而且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要把社会和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密切地结合起来,形成全社会关心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舆论和风气。因此,只有走出学校,把教育工作的范围扩大到家庭和社会的成员,调动他们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才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和氛围。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维一体,相互联系,互为补充,互动合作。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实施的教育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正是这种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决定了三者互为联系和补充。

总之,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我们要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充分认识,持续探索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新对策、新机制,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因势利导,不断创新,才能实现高校学生和谐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冯契. 哲学大辞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519.

[2] 金观涛,刘青峰. 兴盛与危机[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

社,2003.

[3] 田建国. 关于创建和谐校园的思考[J]. 青少年研究,

2005(4).

[4] 丁养斌. 新形势下学生教育管理与学风建设的认识和思

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03(6).

[5] 桂富强. 论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管理创新[J]. 西南交

通大学学报,2004(1).

[6] 王铁军.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J]. 兰州大学学报,

2006(2). (责任编校:李延军)

“树”型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树”型安全管理模式的 探索与实践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436-34 “树”型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 践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问题的提出 煤矿生产主要是井下作业,作为井下现场变化较大、危险因素较多、人员密集型的特殊行业,如何从本质上确保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经常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煤矿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可分两类:一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事故,如冲击地压事故等;二是虽然可以预防但因预防措施不到位、现场监督检查不力而发生的事故。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安全管理方式落后,缺乏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有的对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治表,不治本;有的抓安全管理只管结果、不管过程,只管物、不管人,只管一时、不管长远,只求过得去,不讲过得硬

等等;说到底是一个管理方法问题。实践证明,科学的管理方法就能有效地保证安全生产,反之就很难保证安全生产。为此,各煤矿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和研究,并创造和积累了不少先进经验,安全管理工作正在由传统的管理模式走向科学化管理的轨道。对企业发展来讲,一个好的思路,就是发展出路;对安全工作来讲,一个好的管理思路,同样也是抓好安全工作的出路。枣庄矿业集团枣庄联创公司(原陶庄煤矿)联系单位实际,创造性地对“树”型安全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与实践,其主要思路是:把自然界中树的植物原理引用到安全管理工程,并将安全管理的各要素据其性质分类为根基、主干、分枝三大部分,通过其内在联系构建成“树”型网络体系,运用“根深干壮”、“本固枝荣”的科学规律,采取“固本强根”、“标本兼治”的科学方法,力求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如长青之树样的充满生机和活力,最终达到创建本质安全型煤矿的目的。 2 “树”型安全管理模式

高校学生宿舍管理问题及对策

高校学生宿舍管理问题及对策 高校学生宿舍不仅是学生休息的场所,更是学生提高自身修养,全面发展自身德智体美等各项能力的大本营。好的宿舍管理体系可以保障学生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学校日常管理与教育培养计划的正常进行。文章根据作者多年实践经验,探讨了目前中国高校宿舍管理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对高校宿舍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标签:高校;宿舍管理;对策 1.目前很多高校宿舍功能比较单一,相对于服务,其更加轻视宿舍管理和学习功能 高校宿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生活条件的持续提高改善了我国高校学生学习生活条件,校园宿舍管理更加趋于人性化,但宿舍只发挥了服务作用,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管理和教育功能。高校宿舍是学生进行学习、生活和放松的综合性场所。学校在完善并提高宿舍硬件设施的同时更要注意营造宿舍良好的氛围,注重提高学生宿舍生活质量,将教学功能与宿舍管理相结合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兴趣。 2.宿舍管理机构不统一,协调能力差 在高校学生宿舍,学生在受到管理的同时也享受学校相应的服务,很多高校安排的宿舍管理的机构繁多,各部门之间联系不足,无法统一协调工作,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很多问题,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管理滞后,相互牵制,无法统一工作。因此,在宿舍工作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确立服务优先意识,根据学生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及时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3.高校宿舍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难以执行 就宿舍用电安全来讲,高校基本都出台了关于学生宿舍用电的相关规定,控制学生使用大功率用电设备,但是每个月的检查结果可以发现很多宿舍还是用电超标。一项制度能否起到应有效果,除了相应的宣传工作之外,还适当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4.宿舍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人员不足 当下很多高校公寓管理人员都是校外雇佣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在学生聚集的事件高发期,公寓工作人员由于眼界所限,无法及时处理问题,进而导致矛盾激化。而且大多数宿舍管理人员存在高年龄、低学历的问题,对于现代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无法充分理解和使用,宿舍教育功能难以实现。 二、高校宿舍管理对策

高职院校实施目标管理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实施目标管理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文章阐述了对高校目标管理制度的基本认识,介绍了高职院校实施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的基本情况、实施效果与存在问题,提出了继续深化目标管理,全面推进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相关建议。一是要对目前实施的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方案与体系作进一步研究和论证;二是将目标管理考核制度从院系(处室)两级扩展到院、系(处室)和全员三级;三是加强平时的监控;四是继续深入探索“两级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体系;五是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 标签:高职院校;责任考核;目标管理;实践探索;建议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采用了目标责任考核制度,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的依据是目标管理理论。在目标管理受到高校的广泛关注下,目标管理制度也越来越被更多的高校所采用。本文拟就此作一梳理和探讨。 一、对高校目标管理制度的基本认识 目标管理理论是由现代管理大师、美籍奥地利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首先提出的概念,并逐步形成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尽管德鲁克的理论主要是对针对企业而言的,但把这一科学的管理模式引入到高校管理中,已经被众多高校的实践证实,它是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手段。 所谓高校的目标管理,就是以学校发展规划目标为向导,确定各部门的分目标。部门积极主动、自我控制,各自为承诺的分目标而奋斗,从而使院校的总目标得以实现。 高校目标管理基本的工作环节和内容:一是科学制定考核目标,二是合理制定考核指标,三是有效实施过程监控,四是客观公正实施考核,五是总结反馈考核结果。 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方法,高校目标管理的主要意义在于:一是成为了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更新了管理理念,丰富了管理手段,进一步实现了学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二是促进了学校管理重心的下移,实现了学校宏观调控与各部门的自主管理相结合,提高了各部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通过目标任务的逐层分解,使个人目标、部门目标和学校总目标融为一体,强调全员参与,使“人本管理”得以体现。 二、高职院校实施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的基本情况、实施效果与存在问题 1、基本情况 高职院校目前实施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主要包含四个相互依存的环节,一是目标责任的制定,二是目标任务的实施,三是目标的责任考核,四是考核结果

学生宿舍管理服务方案

第三节学生宿舍管理服务方案 3.1 特点分析 1、首先学生公寓,是学生主要的生活区域,兼具休憩、学习、交际等多项功能。 2、宿舍格局分布十分的清晰;大都是大一、大二的学生,每天的上课、作息时间具有很强的规律性。 3、作为人员密集型公共场所,同时也是学生一天中滞留时间最长的场所,防火和防盗是学生公寓最为主要的两大安全任务。 4、公寓内公共设施设备使用的频率特别频繁,维修工作的及时性十分重要。 3.2 宿舍管理服务定位 以江苏省教育厅发布的“江苏省高校文明宿舍创优”活动为指导思想,深入到每项工作的灵魂深处,做到: 安全:体现全方位、周密的安全保障 温馨:体现家一样的温暖 及时:体现维修工作与投诉处理的及时率 3.3 宿舍管理服务重点工作 序号重点管理重点阐述采取的保障措施 1 周密、全方位的安 全管理 ?重点1:消防(防火)。 消防意识普遍不强,不少学生 在宿舍使用违章电器,乱拉电 线情况比较严重。 1、建立安全防范机制和安全应急 机制,落实任务、明确责任。 2、制定火灾事故应急措施;入住 时发放《公寓入住须知》。 3、杜绝室内明火和使用大功率电 器,配合甲方对学生在公寓内的违章 违纪行为进行教育。 4、定期宣传,让学生了解防火防 盗知识,组织由学校、物业、学生共 同参加的消防演练。 5、建立管理人员严格的考核、奖 罚制度。 ?重点1:防盗。 一方面由于学生防盗意识不 强,外出常常不锁门,贵重物 1、管理员对来访人员严格执行登 记手续,杜绝闲杂人员进入学生公寓。 2、对学生公寓内物品的出入实行 登记放行手续。 3、执行24小时值班巡查制度,确

品不上锁。保无偷盗案件发生。 4、制定公寓钥匙管理规定,钥匙 的登记、领用有序。 5、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培养学 生知法、守法的意识。 2 重视公寓环境保 洁工作 ?重点1:人员入住密集, 定期消杀工作 1、建立保洁服务质量标准量化管 理台。 区域划分责任到人,确定每个区 域保洁频次与达到的标准。 2、加强保洁员的业务培训,熟练 掌握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 3、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制度,严 格的考核制度。 ?重点2:垃圾的及时收集 与处理 ?重点3:卫生死角现象 3 维修服务的及时 性 人员分布较集中,公共设施设 备使用的频率特别频繁,易 坏。 1、制订维修、养护计划和实施方 案,承诺各种类型维修的时限。 2、建立快速的报修流程与回访机 制,实行投诉制度。 3、建立巡检管理档案,及时统计 检查的结果,掌握设施设备完损情况。 4、加强维修人员严格的考核、奖 罚制度。 4 新生入住接待工 作 每年大一、大二的新生入住都 集中,易造成秩序紊乱、行李 丢失现象。 1、站长接到校方相关部门的通知 后,布置各个部门的具体工作,确定 是否需要公司支援。 2、提前一天编制学生学生入住签 到表,以及在公告栏公示住宿名单; 准备好入住协议及入住须知;同时布 置接待咨询台。 3、宿管服务中心,按照入住的房 间和人数,准备好钥匙。 4、维修工再次检查已经维修过的 学生房间,确保入住房间所有公共设 施设备均是完好的状态。 5、保洁员注意大厅的整洁,准备 好席子、防雨布(以防雨天和学生的 行李地方)。 5 节能型公寓的创 建 容易出现长亮灯、长流水的浪 费现象。 1、首先物业管理服务人员先要起 到带头的作用,身自责。 2、加大日常楼层的巡查力度。同 时定期巡检水电设备,及时发现损坏, 及时上报及维修,杜绝跑、冒、滴、 漏的现象发生。 3、做好节约用水用电的宣传工 作。 序号重点管理重点阐述采取的保障措施

高校学生宿舍管理规定

高校学生宿舍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建立正常的校园生活秩序,创建优美、舒适、和谐、安全和文明的学习生活环境,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高校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凡我校正式招收的全日制在校学生,只要按规定缴纳住宿费,均具备在学生宿舍住宿的条件。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三条学生宿舍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并鼓励学生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把学生宿舍建设成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文明行为和高尚道德情操的第二课堂。 第四条学校成立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负责指导和协调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担任,副主任由学校分管后勤工作和学校分管安全保卫工作的副校长担任,委员由学生处、团委、后勤管理处、保卫处、综合治理办公室、研究生处负责人和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组成。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后勤管理处,负责学生宿舍日常管理事务。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齐抓共管。 第五条各学院成立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做好本学院学生宿舍的内务管理工作。组长由各学院院长担任,副组长由各学院分

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担任,组员由辅导员、班主任、各学院学生会相关人员组成。 第六条学校在每栋学生宿舍引导成立学生宿舍自主管理委员会。学生宿舍自主管理委员会设楼长、层长、寝室长,楼长、层长、寝室长从学生中采用招聘或推选产生。 第七条后勤管理处学生宿舍管理工作职责 (一)负责学生宿舍日常管理工作; (二)负责学生宿舍公共秩序管理工作; (三)负责学生宿舍公共财产管理和维修工作; (四)负责学生宿舍走廊、楼道等公共区域的卫生工作; (五)负责学生宿舍水电保障和维修工作; (六)负责学生宿舍公共区域日常消防安全防范工作; (七)及时向学校有关学生管理部门报告学生违纪行为; (八)负责制定学生宿舍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工作; (九)负责学生宿舍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处理协调工作。 第八条学生处、研究生处学生宿舍管理工作职责 (一)指导各学院对住宿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安全教育工作; (二)负责指导成立学生宿舍自主管理委员会,加强学生宿舍区内的自主管理,开展文明宿舍建设; (三)负责各学院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考核; (四)负责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表彰和学生违规行为的处罚;

学校有效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学校有效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领导情境理论认为,有效的领导是领导者的个性特征、领导者的行为和情境因素,三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只从某一方面来对有效领导进行解释。所有的影响因素都必须做到特定的情境中综合考虑。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他的工作绩效直接关系到一所学校的育人绩效,是整个学校工作的领头人,校长的有效领导毫无疑问会提高学校的工作质量,避免学校工作走弯路。有效的校长领导往往使学校工作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相反则不然。 如何实现校长的有效管理呢?概括起来说,学校管理是管理者通过战略管理、模式管理、执行力管理、文化管理等手段,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教职工的责任心、积极性、创造性,并不断地协调内部结构,增强凝聚力和驱动力的过程。 一、学校管理变革的发展方向与有效管理 “负责某项工作并使其顺利进行。”这是新华字典对“管理”的理解,一种普适性的诠释。那么,管理究竟是什么?要如何理解学校管理?管理,一个无处不在的职业,它是更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是通过一群人通过预测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有效手段来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存在有优秀与拙劣,正确与错误,成功与失败之分,这便是管理的质量。 1、学校管理变革的发展方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民主进步,学校管理适应性地走向了变革。学校管理变革的发展方向有了新的定义:(1)从表层走向内核,追求人本;(2)从依附走向自主,归因校本;(3)从管理走向经营,关注成本;(4)从职务走向职业,追求能本。“人本、校本、成本、能本”,成为了学校管理者关注的主题。由此,东辰学校提出的“东辰新教育”,是针对以分数和考试为本的应试教育种种弊端而提出的,是一种以人的发展和完善为目的人本素质教育。其本真意义是批判旧教育“以教为中心”,高扬新教育“以学为中心”。①理论原点是人本素质教育,即“生命、生态、生活、生涯”教育;②基于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基于中国学生普遍存在的素质弱点,基于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流失和西方文化价值观对青少年的巨大冲击,东辰学校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培养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 的育人目标。其核心办学理念是“崇尚科学、弘扬人文、发展个性、创造卓越”;③育人模式是“三个面向”,侧重于课程、德育、教学、学习模式的转型与创新,创建民族性与世界性兼备的、具有发展力和竞争力的现代教育模式;④办学追求是,办有灵魂的教育,办负责任的教育,办有公信力的教育,办有发展力的教育。其内涵是,教育是培养人的行为,核心主体是人,离开了人就不成其为教育。因此,教育应以人的发展和完善作为最高价值和终极目标,而生命、生态、生活、生涯则是实现人的发展与完善的四个基本因素。 2、学校有效管理及办学个性。要实现学校的有效管理,首先必须理清“学校有效管理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学校管理经验告诉我们,其关键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四点:(1)保证学校的发展方向和 定位的正确性,并使其具有竞争优势的策略;(2)保证过程和手段的有效性,使其具有先进的教育生产力;(3)保证目标的达成与结果的有效,使其具有执行力的管理;(4)保证可持续的发展,使其具有恒久不变的核心价值观和学校文化。学校的有效管理,其实质上是一个学校办学个性的外在表现。 东辰学校的办学设计,是注重个性办学和特色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办学个性的追求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创办”:一是创办有灵魂的教育一一办学要有思想,办学要有思路,办学要有精神一一学校是一个培育人的灵魂的地方,唯有灵魂的教育才能培育出真正的人,东辰学校有一种用生命激情办学的精神状态: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二是创办负责任的教育。教育是一项负责任的良心事业,教育就是责任,办教育就得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和幸福负责任。三是创办有公信力的教育。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产品,社会公信力是教育的生命,特别是民办教育,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吸引消费者。学校从质量、特色、服务、形象四个方面塑造学校的公信形象,从而赢得家长和社会 量、 的信任,求得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四是创办有发展力的教育。学校的使命是发展,学校应成具有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价值追求的发展主体,并实现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学校有效管理的四大支柱与实践细节

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摘要:目前,人们对我国大学普遍实行的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满意度并不高,这既与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的改革力度不恰当有关,也与高校之间相互模仿、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有关。各高校在运行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时面对的很多核心问题具有相似性,但是校院模式也不是千校一面,各高校只有将“借鉴”与“校情”结合起来进行探索与实践,才能找到适合于本学校的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文章就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中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探讨,以西南科技大学10年来对校院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例,就地方本科高校如何探索与校情相符的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地方高校,校院模式,两级管理 高校施行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既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需要,也是各高校理顺内部管理机制,实现内涵发展、科学发展、快速发展的需要。建国以来,我国高校内部管理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1992年高校开始合并调整后学科门类迅速增多,特别是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加快了大学内部结构从建国之初的校、系二级制向校、院、系三级制的转变。所谓大学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以下简称“校院模式”)是指大学按照一定的目标和原则,整合和优化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形成学校和学院两级管理层次,通过学校分权和管理重心下移,转变学校职能部门的职能,明确学校和学院的职责和权限,形成学校宏观上决策、学院实体化运行的管理模式。[1] 校院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充分发挥学院作为办学主体的作用,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发展,提高大学的管理效率和办学效益。面对国内各高校学生人数迅猛增加、学科门类与专业数量不断增长和高等教育市场竞争国际化的现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与深化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众多高校把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作为现代大学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之一,开始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从目前来看,人们对我国大学普遍实行的校院两

关于深化党建目标管理考核实践与探索

关于深化党建目标管理考核实践与探索 随着党建目标管理考核的深入实施,为基层党建工作增加了新的活力,更为采油厂的科学、快速发展添加了新的动力。 标签:党建管理考核 辽河油田欢喜岭采油厂党委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积极开展党建目标管理,逐步形成了责任目标明确、制度规范健全、考核手段完善的党建目标管理体系,发挥了党建工作融入中心、进入管理、促进和谐的作用。为基层党建工作增添了新活力,为采油厂科学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一、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和党建工作目标,逐级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状 他们始终紧密结合生产经营中心深化党建目标管理,认真制定党建工作计划,确保党建工作更好地融入中心、进入管理、促进和谐。同时按照一级抓一级的原则,按年度组织各基层党组织逐级签订《年度党建工作目标责任状》,主要从生产经营业绩指标完成、领导班子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创三优”活动开展、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等7个方面,进一步明确目标、细化内容、量化责任,并要求党组织负责人和行政正职做到签状同签、责任同负,年度厂党建工作目标责任状签订率达到100%。着重从业绩指标完成、“四好”领导班子和“四强”党组织建设、“四优”党员活动开展及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等方面制定党建工作目标责任状。如在发展党员梯队建设上,提出了一线党支部和二线党总支,每年至少增加1名申请入党人员、培养1名入党积极分子,全厂要建立400人以上的申请入党人员队伍的量化指标,进一步明确了年度党建工作的重点和目标。通过层层明确党建目标,强化了责任、制度的约束力,切实增强了党员干部抓好党建工作的责任意识,始终保持了自上而下层层抓责任,基层逐级向上负责任和党政领导齐抓共管、同责共负抓党建的工作格局。 二、突出创争活动主题,积极开展定诺、履诺、检诺活动 一是围绕生产经营定诺。他们围绕生产经营、建设“三个欢采”的思路,从厂党委到党员逐级围绕思路明确目标,厂党委着重从油气生产、安全环保、队伍建设等6个方面明确了承诺目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都制定了量化可行的创先争优承诺,同时,切实把劳动竞赛各项指标融入到党员干部个人承诺和各级班子承诺中,使创先争优活动更紧密的与生产经营融合,让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干部都能在竞赛中充分发挥作用。 二是突出重点工作履诺。坚持围绕规模效益产量箭头向上,引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践诺履责,确保了原油生产、安全环保、员工队伍三个稳定。在管理创效上,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围绕控制躺倒井、延长生产周期、挖掘生产潜力建立共产党员示范岗,开展油井效益分析和管理剖析,广泛参与“厉行节约、挖潜增效”活动,积极实施“十项降本增效”举措,涌现出40个党员品牌示范岗。

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模式初探

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模式初探 发表时间:2012-04-18T15:31:57.883Z 来源:《新校园》学习版2012年第2期供稿作者:阿娜尔古丽·艾热西丁阿西木·阿布都热西提[导读] 宿舍是学生生活、社交、娱乐的场所,是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阿娜尔古丽·艾热西丁阿西木·阿布都热西提 (新疆医科大学,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宿舍管理在高校政治思想工作中的作用,并总结了目前高校宿舍管理出现的传统管理模式、半社会化管理模式、经营管理模式,对当前出现宿舍管理模式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探索社区化管理模式的设想。 关键词:高校;宿舍管理模式;社区管理 一、宿舍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1.学生品德教育作用。宿舍是学生生活、社交、娱乐的场所,是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如学生自我意识很强,集体观念淡薄,经常出现乱扔垃圾、卫生差、随地吐痰等现象,通过检查宿舍卫生,考核打分,宿舍成绩与综合测评、评优评奖挂钩等方式,增强集体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良好品德。良好的生活环境,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学生文化修养作用。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包括校园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也包括同学们的价值观念、群体心态和校园舆论等等。宿舍文化具有导向性、感染性、创造性,影响宿舍每个成员,同时也影响着校园文化。 3.学风建设作用。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是学风建设的重要阵地。从调查情况来看,出现的“考研宿舍”、“学习宿舍”、“党员宿舍”等等,都是宿舍成员在学习上相互促进的结果。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每个成员相互学习,形成一种“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最终形成和谐、健康、向上的学风。 二、现阶段高校宿舍管理存在的几种模式 1.传统管理模式。传统管理模式主要由学校后勤部门、保卫部门、学生部门和学生所在院系共同管理,各部门根据职责对宿舍进行管理。后勤部门主要管宿舍卫生清洁、水电、物品维修和检查学生卫生等;保卫部门主要管宿舍安全、消防等工作;学生部门主要是检查、组织竞赛活动等;院系主要是日常管理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半社会化管理模式。半社会化管理模式主要由校外物业公司、校内后勤部门和学生所在院系参与管理。校外物业公司企业化经营,负责宿舍安全保卫、卫生清洁、水电供应和维修等工作;校内后勤部门主要是对物业公司进行监督,向他们反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提供的服务给予评价;院系主要是学生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和宿舍检查等工作。 3.经营管理模式。经营管理模式,也可称为完全社会化管理模式,随着高校建设规模的扩大、建设资金的紧缺、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高校与开发商达成协议,宿舍建设由开发商投资建设管理,学校长期租用,开发商向学生收取住宿费并提供服务,采用经商式的管理模式经营自负盈亏。 三、现阶段高校宿舍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 1.传统管理模式。(1)权责不清。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责任推诿、相互扯皮等现象,最终出现无人管理,造成不良后果;(2)管理成本相对较高。各部门花精力参与管理,管理成本相对较高;(3)服务质量不高。学校后勤部门为了节约成本,聘用离退休人员或临时工,缺乏服务意识。 2.半社会化管理模式。(1)服务人员对宿舍管理缺乏认识。这些人员来自于企业,没有经过专业学生工作教育培训,对学生工作的规律性缺乏认识;(2)缺乏服务意识。(3)宿舍管理与学生管理相脱离。 3.经营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形成了学校管理处于真空状态,开发商追求利益最大化,在学生生活区开网吧、舞厅等娱乐场所,这使得学校的纪律制度很难实施,对学生很难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四、探索社区管理模式,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坚持以生为本,构建多元组织体系。多元组织体系必须要根据宿舍管理、宿舍服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构建,成立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专业的宿舍管理服务队伍、宿舍社区社团、宿舍社区党团组织等等,依靠他们进行宿舍内的服务与管理。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作为学生宿舍常设机构,它在学校的指导下,通过召开学校各方代表参加的学生宿舍代表大会,对学生宿舍进行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学校主管学生工作领导、学生工作主管部门代表、后勤部门代表、物业管理代表、各院系领导、辅导员代表、学生干部代表、普通学生代表组成。在委员会中,各方代表地位平等,集体进行管理决策。 2.宿舍管理由学校主导向主体自主过渡。由于历史原因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现阶段学校在宿舍管理中的主导地位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学校的主导地位不可能持续下去的。如果学校总保持主导地位,学生宿舍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就很难实现,在宿舍管理的优化过程中,应当逐步由学校为主导向学生自治组织自主过渡。宿舍管理的理想状态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但现阶段学校不可能一下子就弱化主导地位。 3.加强宿舍民主建设,真正实现“三自”。宿舍事务应当通过民主程序,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促进学生参与宿舍建设,增强学生对宿舍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要积极听取学生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实现宿舍的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燕.对高校宿舍公寓化管理浅谈[J].科技创业月刊,2007,(02):120. [2]周龙波,宋士华,赵宇剑.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措施[J].高教高职研究(下旬刊),2007,(06):52.

家委会参与学校管理的实践探索

家委会参与学校管理的实践探索 青岛市南希望小学 在推进素质教育、实行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教育已不再单单是学校的事情,而是成为了一项合作的事业,只有协同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大要素,建立适应教育发展要求的家校合作模式,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快乐成才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设立家委会就是推进驾校合作教育的重要举措。 《国际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以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纲要》还要求:“完善教育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学生家长作为学生的监护人,是学校教育的利益相关方,有权了解、监督学校的教学挥动,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建设家委会,有利于推进学校工作,促进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和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庭教育的进步;有利于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协同机制,形成家庭、学校教育的合力,从而对学生进行更合理的教育。 一年多来,我校家委会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在家委会全体委员和广大家长的积极参与下,不断深化家委会工作,在建立和完善家委会组织网络、参与学校管理、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各种有益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重视家委会的组织建设工作。 家委会是连接学校、家庭的纽带,为充分发挥其“上通下达”的

特殊作用,我们学校首先成立了“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刘德志校长任组长,组员有学校的中层领导和教工代表、家委会的三位成员。然后我们又组建了学校、年级和班级三级家委会组织网络,班主任主持进行班级家委会委员的评选,通过家长自愿申报、民主推荐,先是班级推选出5名有能力、有精力、工作热情、富有公心的家长组建成班级家委会,主要工作职责是加强家长与老师的沟通和联系,积极参与班级教育、教学工作。再从班级家委会委员中推选出两名组建年级家委会,然后从各年级推选一名代表组成学校家委会。主要工作职责是级部和学校的管理工作。三级家委会分别在学校、教导主任、班主任和家委会办公室的协调下开展工作。学校家委会定期召开例会,听取学校领导关于学校工作情况的汇报,广泛征求家长意见建议,研究家长委员会工作并制定计划。家委会成员能够经常来学校反映家长的意见,及时与学校沟通,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建议,督促学校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二、家委会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一)实行家长代表驻校值班制度 驻校值班是家委会参与学校管理的有效途径。家委会以班级为单位,每周一邀请三位家长代表驻校值班,对老师的考勤、办公、上课情况,对学生的上操、课堂和校园秩序情况,对校园、教室、餐厅的卫生情况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到学校,并提出适当的整改意见和建议,为学校管理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制度

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制度 小编语:为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对学生的生活管理,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可以为此制定宿舍制度。以下是关于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制度,供大家参考! 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制度(文一) 一、学生宿舍管理制度 1.学生入校后一律按指定的房间、床位住,不准擅自调换,寝室应选好寝室长,要服从寝室长的安排。 2.遵守作息时间,按时归宿;午休和晚上熄灯后应保持安静,不做妨碍他人休息的事情。 3.未经宿管办楼长批准不得进入异性宿舍。 4.宿舍不准点蜡烛,生火,点蚊香及焚烧纸屑及任物品,不准在宿舍抽烟,喝酒,赌博,保持宿舍,走廊的整洁,宿舍做到大美观,整齐规划,按宿舍规划化管理标准,不准随地吐痰,乱丢,乱扔杂物,不准往走廊倒水。 5未经批准,任人不准在宿舍摆摊设点,叫卖或推销物品。 6未经学院有关部门可不得外宿或留宿外来人员,各寝室钥匙,要妥善保管,不准私自转借他人或调换,遗失钥匙要及时报告管理员,离开宿舍休息后要及时关好门窗。 7.寒、暑假,外出实习或毕业离校,一律将寝室卫生打扫干净,清理,收拾好私人物品,关好门窗。 8.禁不关水龙头,浪费水、电资源。 9.禁朝窗外乱扔垃圾,泼水。 10.禁将宠物带入宿舍。 11.床卡必须对位粘好,寝室同学不可随意调动损坏或丢失必须进行补办。

12.查房时,寝室人员一律不允窜房。 二、学生宿舍卫生规化标准 1.床铺要求:床上用品保持干净整齐;被子必须折叠整齐,床单无褶皱;被子摆放式及位置要求全宿舍统一;床上不摆放其他衣物等。 2.书桌要求:桌面干净无污渍;书籍摆放整齐划一;其他用品布局合理;不摆放其他杂物。 3.地面要求:保持地面清洁,无果皮纸屑等垃圾;地面干净明亮;无水迹痰迹等。 4.鞋物要求:摆放位置恰当;摆放统一、整洁。 5.空气要求:保持室空气流通;防止异味的产生;杜绝蝇、蚊等虫子;注意个人卫生。 6.墙壁要求:墙壁无乱贴乱画;保持墙壁洁白;墙壁装饰物要有整体美感;提倡个人或宿舍特色。 7.玻璃要求:玻璃洁净明亮;粘贴的装饰物具有美感且不影响室光线;窗弦上无灰尘;窗帘整洁。 8.窗台要求:不摆放鞋类、饮料瓶等杂物;保持窗台清洁无泥土;花草、花盆摆放位置合适,具有美感;无水迹、痰迹等。 9.务要求:毛巾、口杯、水桶等生活用品摆放整齐合理。 10.整体效果要求:不使用蜡烛等明火,保证宿舍安全;垃圾箱摆放位置恰当,保持垃圾箱的清洁;爱护同学个人财物和公共财物;宿舍有自己的特色布置,美观大。 11.宿舍氛围要求:宿舍成员团结友好;宿舍间和睦相处;宿舍成员 共同营造出一个温馨、和谐的休息学习环境;有本宿舍独特的宿舍文化;对待来客礼貌大,热情接待。 三、学生宿舍学生违章处理细则 (一)、务

精细化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方案(孙宏)

精细化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方案 广东省中山市东升中学孙宏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依据 我国古代的哲学家老子有句名言:“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老子的这句名言充分说明了成就一番伟业必须从细微之处入手、从简单的事情做起的道理。清华大学著名企业管理研究专家汪中求等人也认为,精细化管理是企业追求完美和实现卓越的过程,精细化管理是企业实现基业常青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管理理论。在现代企业中,管理的精细化已成为竞争的最重要表现形式,精细化管理也将成为决定未来企业成败的关键。专家们提出:精细化管理时代已经到来。 现代管理学认为,管理有三个层次:一是规范化,二是精细化,三是个性化。由此可见,精细化管理是学校走向个性化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关键一步。 中山市实现教育强市后,刘传沛局长提出的今后中山教育内涵发展的七大方略,其中第二大发展方略就是“精管理”。在中山市,乡镇初级中学占了比较大的比例,在整个教育基础教育体系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乡镇初级中学的教育质量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为解决这一发展问题,我市正在实施“振兴初中行动”计划。从教育科研的角度,通过立项课题对一所镇区初级中学学校如何推行精细化管理进行研究,以期望在管理与质量上取得突破,显得非常的必要和及时。 东升初级中学是一所镇区普通初中,没有悠久的办学历史,也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更缺失优秀的师资队伍和雄厚的教育资金作后盾。学校要提高办学层次、保持可持续发展,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已是必然选择。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只有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调配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新跨越、新发展。就必须走精细化发展之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才能实现办人民满意学校的目标。 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要求精细化的时代已经悄然而至。虽然,有关“精”与“细”的问题已是老生常谈,但中国企业真正做到精细的却寥寥无几。作为基础教育的初级阶段,我们通过本课题的研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题目:学生宿舍管理系统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2008年11月17日

目录 1.学生宿舍管理系统概述 (2) 1.1系统的任务 (2) 1.2系统的目标 (2) 2.系统需求分析 (2) 2.1需求分析阶段的目标 (2) 2.2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 (3) 2.3需求分析成果 (3) 2.3.1 系统功能图 (3) 2.3.2系统数据流图 (4) 3.数据库分析设计 (4) 3.1系统E-R图 (4) 3.2数据字典 (5) 3.3将E-R图转化为关系模型 (7) 3.4模型优化 (8) 3.5系统表结构 (8) 4.功能模块设计 (11) 4.1用户帐号模块 (11) 4.2宿舍管理模块 (12) 4.3信息查询模块 (14) 4.4卫生评比模块 (15) 4.5奖惩管理模块 (16) 4.6数据统计 (16) 4.7费用结算 (16) 5.I/O和交互界面设计 (17) 5.1登陆界面 (17) 5.2主页面 (17) 5.3入住管理 (18) 5.4退宿管理 (18) 5.5维修管理 (19) 5.6信息查询 (19) 5.7卫生评比 (20) 5.8奖惩管理 (20) 5.9数据统计 (21) 5.10费用结算 (21) 6.编码方案 (22) 7.总结 (22)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 1.学生宿舍管理系统概述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用来对学生的分房入住开始到最后的费用结算全过程进行管理,该系统是应对学生宿舍管理的现代化、网络化,逐步摆脱当前学生宿舍管理的人工管理方式,提高学生宿舍管理效率而开发的,它包括分房、入住登记、卫生评比、维修管理、违纪记录以及对学生的住宿情况查询,可以更快地了解到每个学生的住宿情况,统计出剩余床位,测算出预期时间内的床位总剩余数等。 1.1 系统的任务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是学校管理学生住宿信息的重要工具,一个完善的学生宿舍管理系统的任务主要包括一下几项: ●信息查询:它主要包括学生信息查询以及房间信息查询; ●宿舍管理:主要负责入住管理、维修管理、退宿管理 ●数据统计:主要负责统计宿舍剩余床位以及入住人数; ●奖惩管理:主要用来记录学生的违纪情况和奖励情况; ●卫生管理:主要用来记录宿舍的卫生情况; ●费用结算:主要用来计算学生费用的缴纳情况。 1.2 系统的目标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是一个现代化软件系统,它通过集中式的信息数据库将各种档案管理功能结合起来,达到共享数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进服务等目的。一般而言,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应达到以下目标。 ●能够管理各类有关学生以及宿舍的信息; ●能够快速地进行各类信息的添加、修改以及查询; ●减少工作人员的参与和基础信息的录入,具有良好的自治功能和信息循 环; ●减少管理人员,减轻管理人员的任务,降低管理成本。 2.系统需求分析 2.1 需求分析阶段的目标

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探索解析

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探索摘要:高校学生宿舍是大学生生活、学习、休息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宿舍的合理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学生宿舍管理模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几个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大学生宿舍管理给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探索 高校学生宿舍是大学生生活、学习、休息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改进和加强大学生宿舍管理,建设安全稳定、健康向上、温馨和谐的文明宿舍,关乎学生的切身利益,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稳定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建设文明学校、构建和谐校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宿舍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的推进,各高校对原有的校内学生宿舍均采取了新的管理模式,同时也加大了对学生宿舍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使学生的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观。但与此同时,高校的学生宿舍管理模式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目前大部分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中采用综合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学校内部的后勤部门、学生工作部门、保卫部门和各系部的辅导员、班主任的共同管理,各部门各施其责,按分工的不同,对学生的管理服务有不同的内容。各部门按职责分工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做好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在管理过程中,各种方式如管理制度、思想教育、经济手段等都必须采用,这就能全面提升学生宿舍管理的质量和效果,也便于学校的统一管理协调。但在实际操作中,综合管理模式有它的严重缺陷。学生公寓管理权限不清。在学生宿舍管理范围上,齐抓共管往往变成无人管理或不抓不管,哪些方面由哪个部门负责,每个学校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界定,使得高校宿舍管理处于弱化状态,管理中的混乱现象时有发生,不能根本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存在着各部门相互推委或相互依赖或互相扯皮的不良现象,这就给综合管理造成了不良后果带来消极影响。 还有少部分高校宿舍管理采用经营管理模式。经营管理,顾名思义是以经济为手段的经商式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虽然减轻了国家和学校的负担,利用社会力量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发

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探索与实践.doc

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依法治校,形成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自主管理体系,从传统管理模式转向现代管理模式,适应社会发展对学校的高标准要求,使学校教育与现代社会发展同步。多年来,辽宁省大连综合高级中学在国有民办的框架下,以“去中心化”的管理理念与模式,对学校实施全面、科学的管理,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学校人、财、物以及时间、空间、信息等管理要素的高效组合,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一、“去中心化”是现代学校管理的一种模式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但在我国的一些行业管理模式中,仍然保持着计划体制的“残影”,其中最大的影响就是“组织机构的转型”。传统的计划体制管理模式是一种“中心化”的管理模式,表现在学校的管理中就是由设立的诸多部门组成“金字塔”型梯队,每一层面上又有若干正、副人员。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上层负责,可是由于权力与责任的不对等,致使每个人又不能真正地负起责任来。当世界经济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一种新型管理理念随之产生,“去中心化”的管理模式正在改变着各行业的组织机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现代学校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转变传统的学校管理观念,充分运用现代管理学的理论,使学校真正成为独立的办学主体,从而实现依法自主办学和自我监督。在制度建设上真正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尊重和保护师生的合法权益,依法落实师生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但传统的学校管理很难实现“让师生成为学校的主人”这一目标。层层的

管理机构、一级对一级的负责制、僵化的分配体系,不仅不能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而且无法激发他们参与学校管理的动力和创造力,使学校无法跟上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去中心化”这一概念,是在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1971年与法国哲学家福柯的电视辩论中出现的。乔姆斯基认为:“通常一个‘中心化’的权力体系会为其中最有权力的因素进行高效的服务。一个‘去中心化’的权力体系和自由结社体制,肯定会碰到不公平这一具体问题……我们希望于这些人之本能的进步,这比寄希望于来自‘中心化’的权力机构所取得的进步更安全些。”根据这一理论,海尔集团、万科集团等企业,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实行了“去中心化”的管理模式改革,而像阿里巴巴这些电商企业,从企业成立之时就在实行这种管理模式。大连市综合高级中学在建设现代学校的过程中,紧紧围绕依法治校、制度体系、民主决策等“关键词”,经过不断实践,逐渐奠定了现代学校的基础,建立了由《依法治校》《管理制度》《工作细则》和《办事程序》四个部分组成的学校制度体系。从2010年开始,学校就以“去中心化”管理理论为基础,开始探索以工作项目责任制为核心的内部管理模式改革,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二、“去中心化”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大连市综合高级中学从2010年开始,就撤销了学校的各部门,取消了各种岗位和职务,开始实行以工作项目细则为核心的工作项目责任制。具体做法如下:一是根据学校的发展与管理的需要,将学校的全部工作细化为6大部分133项,其中6大部分为教学管理、校务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项目;二是给每项工作制订工作细则,明确工作内容、工作范围、工作时间和工作标准;三是按照项目工作的劳动

“双班制”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双班制”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师教育论文 “双班制”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常玉玺 原平市范亭中学从2011年秋季开始进行“双班制”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经过近四年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双班制”管理模式的推进使我校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双班制”的提出背景 现在国内高中学校有三种类型:一种是走读学校,一种是寄宿制学校,一种是半寄宿制学校。走读学校学生在校时间最短,不上早操和早晚自习,也没有住宿和吃饭问题,管理难度最小。寄宿制学校学生是全天候在学校生活,班主任必须承担超长时间和超负荷的工作量,管理难度明显加大。虽然不少学校配备了宿舍管理员,但他们不是教师,管理和教育效果不佳。 班主任配备难几乎是所有寄宿制和半寄宿制高中学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有管理经验的中年教师不愿意当,缺乏管理经验的年轻教师不敢当,而既有管理经验又愿意当班主任的总是不能满足需要。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不愿意当班主任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高中阶段班主任工作难度很大,又十分辛苦,往往顾此失彼,需要全身心投入。 要减轻班主任管理负担,让更多优秀教师乐意承担班主任工作,同时使学生生活和学习都取得进步,传统的班级管理制度显然很不适应,必须寻求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在权衡得失、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我校于2011年下半年开始创新性地试行“双班制”管理模式。 二、“双班制”的基本形式

“双班制”,即在学校同时设立“教学班”和“生活班”两种班级,每个学生都同时属于两个班集体。教学班由在同一个教室上课的学生组成,一般为50人左右;生活班按住宿场所编排,一般6~8个宿舍的学生组成一个生活班,人数在50~70人之间;走读生单独编为一个生活班。 教学班和生活班各自单独设立班主任,分别称为“教学班主任”和“生活班主任”。两类班主任工作任务不同,但各方面待遇都完全相同。“教学班主任”主要负责管理学生的学习行为;“生活班主任”主要负责管理学生的生活行为。 “教学班主任”负责上课、自习、两操和课间时间学生的管理,重点是学生的学习行为管理,目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工作如检查学生的笔记本、作业本、典题本等“三本”,负责教室文化建设,组织班集体,建设学习小组,负责学生成绩考核和评价,等等。教学班内设班委会,班委会由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卫生委员等组成。“生活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早、午、晚三餐和午、晚休息以及宿舍内生活行为的管理,目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班设团支部,团支部由团支书、生活委员、卫生委员、安全委员等组成。每一楼层有一位“生活班主任”住校管理。学生就餐以生活班为单位,在指定餐厅、指定座位就餐。餐厅有“生活班主任”陪同用餐。走读生上学和放学时间由“生活班主任”在校门口迎送学生。 三、“双班制”的逐步发展 “双班制”经过一年的运行,取得了明显的管理效果,但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我校通过及时研究分析,不断进行实践探索,针对问题多次进行了调整优化。 1.优化两类班主任管理时段。早上的早操和早自习原来由“生活班主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