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阿里巴巴集团人才梯队

阿里巴巴集团人才梯队

从人才机制看阿里巴巴竞争策略(原创)(2009-07-22 18:54:43)转载标签:阿里巴巴集团人才梯队c2c马云中国杂谈电子商务竞争网站运营 分类:营销战略

如果微软失去20个顶尖人才,微软将无足重轻,如果让我带走20个顶尖人才,我可以再造一个微软。~~~~~~~~~比尔盖茨语录

当今社会品牌竞争风起云涌,在竞争激烈的电子商务领域更是如此,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的“胸中无敌者,无敌于天下”,说到底最高战略在于“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感,在于奉行客户第一,为客户满足需求,创造价值,带来更多方便、快捷的购物体验。

做企业不是做侠客,也不是做杀手,要将客户需求放在第一位。但是高度抽象的理论下,需要是更多实际行为的分析,阿里巴巴的竞争策略非常富有特色。阿里巴巴之所以能“打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正是由于其“用显微镜观察自身”,不断推翻、更新自我。面对环境,只能不断改造自我,比尔*盖茨曾经有一句名言:只有我们才能打败我们。



图分为两部分:上图表明了2009年阿里巴巴集团的竞争环境,下图为阿里巴巴集团的人才梯队(注意这个人才梯队是按照竞争策略中所处位置进行划分的)。


2009年阿里巴巴集团竞争环境:

2009年在电子商务方面,阿里巴巴面临着两个最强大的竞争对手。

A集团是中国即时通讯软件的巨头,凭借着5亿用户的强大市场份额,它成为了主流媒体,目前它还拥有一个C2C的交易网站。

B集团是中国搜索引擎的巨头,凭借其在搜索引擎中的强大号召力,其新建了C2C的交易网站,并欲染指B2B市场。

阿里巴巴集团,其核心业务为B2B市场,淘宝、支付宝、中国雅虎,是在以往竞争过程中为了保护核心业务而开辟的业务。



从图中我们看出,互联网的强势巨头众多,很多企业正想染指中国的B2B市场,但是这些企业尚且缺乏一击即中的把握,所以纷纷采取假途灭虢的策略。面对这种情况,阿里巴巴集团会采用何种竞争策略?

让我们再透过阿里巴巴的人才梯队来分析其竞争的策略。值得区别的是我的划分梯队方式不同于阿里巴巴中的“271”理论。众所周知,在阿里巴巴里有“271”的说法,员工中优秀的员工占20%,不错的员工占70%,需被淘汰的员工占10%。我此处的人才梯队图,是从竞争策略位置划分的,将优秀人才或准人才划分成三个梯队。




一线人才团队,善于开疆拓土、富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执行能力。

二线人才团队,善于完善工作,细致认真的执行监控核心业务的执行。

三线人才团队,他们目前在公司中还是从事一些基础工作的新手,但富

有潜力,是可造之才。






具体而言,阿里巴巴为其竞争策略的快速展开、切实执行,采用了如此的人才配置方案:

一线团队(突击队),陈列了一支年富力强、富有开拓精神和学习能力的团队,平时他们阿里巴巴的业务工作,富有工作经验,通过岗位轮转保持他们的创新力、学习力和工作能力。他们采用全攻全守的作战思路,具体来说:“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当竞争对手发动进攻时,他们的任务就是快速转换角色,跳到外线,将战火引入竞争对手的后方,扰乱其后方,争夺市场份额,拆掉其平台。

每一次组织战略性进攻,都会由一位富有实战经验、执行力强、有战略眼光的战术指挥官来统帅,其经典案例就是03年面对易趣进军B2B的态势,孙彤宇组建淘宝网,进军C2C,成功扰乱了易趣的后方市场,最终易趣被迫渐渐退出C2C。

二线团队(防守队),布置精通B2B的运营人才,他们通过不断淘汰自我、完善制度和服务改革,不断推出新的增值性服务,增高B2B的壁垒,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马云曾自信和得意地说“有人可以拷贝我的模式,但不可能拷贝我的苦难,没有人能挖走我的团队”。这个团队的成员“创业不足”,但能很好地找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贯彻落实规则和计划,而且他们常常是第三团队的职业导师。

三线团队(预备队),是一些正在成长期的新手,他们是吸纳的新鲜血液,是富有培养价值的人才。阿里巴巴集团一项注重对于人才的笼络和吸纳,包括少数大学毕业生。人才资源是企业的最核心的资源,尤其是在网络界这种高科技领域。通过对于人才资源的控制,可以达到多种目的:

1、扩大了自己的影响,提升了阿里巴巴的地位,赢得更多口碑。

2、进行人才储备,通过不断的培训和历练,将通过选拔的优秀人才充实到一二线团队中。

3、网络住人才和准人才,就构筑了人才壁垒,可以让竞争对手,无人可用,无人可招。由于没有了人才的补给,对手阵营无法扩张,最后青黄不接、日渐萎缩。



综上所述,阿里巴巴的竞争策略实际是一套精密的组合拳:并非正面交锋,而是用一面用迂回战略,采用破坏性的定位策略,与对手竞争市场,断掉对手的后路,动摇它的决心和信心;一面设计防守策略,想方设法缩小对手进入B2B市场后的发展空间和市场空间,这样即使对手插足B2B市场也很难立足,很难建立起“滩头阵地”;一面抢夺人才资源,让对手无法扩张、发展。三个方面相互协同,同时下手,威力倍增。对手看似进入市场很容易,但就在扩张、发展时,难以突破市场狭小、人才不足的尴

尬境况,最终失败。



反之,如果现在某集团欲与阿里巴巴集体进行市场竞争,染指B2B市场,那么其策略应该是“声东击西,防守反击”。该集团要注意拟定一个环环相扣的攻势计划,有几个要点:1、在自己的行业内设置一个明确的市场标准,以树立牢固的市场壁垒;2、囤积足够的人才和资金作为后备资源。集团在具体实施阶段之时,建议先摆出一个全力“进军C2C,直指B2B”的势在必得的姿态,而此阶段真正力量实际是用于防守的部分,目的是保持原有市场,手段是推出改革服务,提高市场份额,压缩后进者进入市场后的市场空间,挫败阿里巴巴集团的一线部队的“攻其所必救”的计划,击溃阿里巴巴的一线突击部队,挫动对手锐气,借此大作宣传,使阿里巴巴集团军心动摇,再将力量转到进攻的部分,则更容易成功。



很多专家是通过集团的模式来推论成败,但是我认为网络界要靠细节和执行力来推论竞争的胜负,分析问题也要更加深刻。所有的竞争策略、细节、执行力都是维系在适合的人才机制基础上的,如果没有合适的人才机制,所有发展战略都是泡影。扼人才者立于不败之地。



阿里巴巴集团的竞争策略可以为更多的网络运营战术指挥官学习,学到的就是财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