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7.练习二(1)

7.练习二(1)

7.练习二(1)
7.练习二(1)

课时导学设计首页

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题练习二(1)课型新授课第几

课时

7

标(三维)

1、熟练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

2、能运用所学知识,熟练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学会合作学习,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自主探究。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使

用教材的构想

这部分内容主要练习不连续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同时,增加简单实际问题,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此过程中初步体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感受问题延伸的线索,从而为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积累经验,提供支持。

课时导学流程补充

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

一、试标导航: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完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对于笔算乘法,你认为需要注意什么?

二、展标导思:

1. 基本练习。

(1)我是口算小能手。

(练习二第1题)

出示口算卡片

(2)用竖式计算。

(练习二第2题)

37×2= 73×2=329×3= 293×3=

(3)火眼金睛:(练习二第3题)

2. 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练习二第5题。

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

找个别同学说一说,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竖式计算的计算法则和注意事项,其余的同学对其中进行补充。

开火车

随机选出几道题让孩子说说自己怎么算的。

学生以比赛的形式进行,

四名同学板演,

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反馈。

先同桌进行交流指正,然后汇报交流。

先观察表格,说一说从表格中能获取到哪些信息?

课时导学流程补充

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

(2)练习二第6题。

(3)练习二第7题。

三、达标导练:

1.竖式计算:28×3 5×115

2.水果店运来三筐橘子,每筐橘子144个,卖掉32个,还剩多少个?

四、拓标导行: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那些收获?试着用你学到的知识算一算48×4

再说说解题的方法。

最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先读题,然后说一说你从题目中获取到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你打算如何解答?为什么?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先读题,同桌交流,注意语言表达的完整性。

指名回答,其它同学可以补充。

课时导学设计尾页补充设计

板书设计

练习二(1)

笔算乘法,需要注意:

乘的顺序及进位法则。

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

1.竖式计算:28×3 5×115

2.水果店运来三筐橘子,每筐橘子144个,卖掉32个,还剩多少个?

教学后记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4课时 十几减7、6教案

第2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4课时十几减7、6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十几减7、6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十几减7、6。 难点: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口算 11-8 14-9 13-8 15-9 11-9 17-9 12-8 16-8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6十( )=12 8十( )=13 5十( )=11 7十( )=14 9十( )=16 6十( )=13 3.12—8=4,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互动新授 1.探究“十几减7、6”的计算方法。 师:游戏园除了有卖各种各样小朋友喜欢的玩具,还有别致的景色呢。你看,这两个小朋友在鱼池边观察到了什么?

教师出示课本第14页例3图 学生汇报:有13条金鱼,黑金鱼有7条,红金鱼有几条? 有13条金鱼,红金鱼有6条,黑金鱼有几条? 师:怎样列式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 学生汇报:13-7、13-6。 师:该怎样计算,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小组交流自己的算法,教师组织学生汇报。 2.练一练 完成课本第14页做一做的第1题。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课本第13页做一做的第2题。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说说上下两题的关系。 2.完成课本第13页做一做的第3题。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3.完成课本第14页做一做的第2题。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2)由学生独立完成。 4.完成课本第14页做一做的第3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在组织学生观察所题写的算式,说说上下两个算式的联系。 四、课堂总结 师:观察今天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完整word版)初三数学函数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函数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函数y =x +2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A ) A .x ≥-2 B .x <-2 C .x ≥0 D .x ≠-2 2.已知函数y =?????2x +1(x≥0), 4x (x <0), 当x =2时,函数值y 为(A ) A .5 B .6 C .7 D .8 3.已知点A (2,y 1),B (4,y 2)都在反比例函数y =k x (k <0)的图象上,则y 1,y 2的大小关系为(B ) A .y 1>y 2 B .y 1

十几减876的教学设计

十几减8 7 6 教学目标: 知识: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 能力: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提出算法多样化,发展创新意识,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习惯,让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自觉优化自己的算法。 教学难点:体会算减想加的便捷性。 教学用具:课件,口算卡片,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迁移新知 1.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师:我们先来进行口算练习,看谁说的又对又快。 (1)读算式说结果,谁愿意来? 评价:你的声音真响亮。你算的真快。 (2)现在我们只说得数,其他同学用对或错来判断。 (4)你们算的真准呀,一起做个小比赛好吗?抢答,看谁第一个说出得数。12-9= 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生:破十做减相加 师:我们抢答的这些题都是减几的算式?(9)那你想学习十几减8么?减7呢?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样的算式。(板书)十几减876。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昨天让大家看的小视频大家看了吗?(看了!)你们都帮助视频里的小美解决问题了吗?大家可真棒!那谁来说一说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生1:我知道了怎么计算11-8这个问题 生2:我会用破十法和想加算减解决11-8这个问题 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那么你们是不是真的会算十几减8了?(是!)那么光会11-8这一道题可不行,同学们,12-8你会吗?(等于4)13-8呢?(等于5)那谁还能给我们说一说其他十几减8的算式,让他同学们来算一算!(生说算式,教师板书)此环节,还要再练习两道说过程的,再让学生说其它算式,最后总结规律。 师:大家看老师是怎么写这些算式的?(按照顺序写的)为了做到不重不漏,老师按照顺序将同学们说的十几减8的算式写好了!那么就请你们来观察一下,十几减8的算式和得数,看看你都发现了什么? (给生讨论的时间) 师:谁来汇报你都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得数就是被减数个位加2!(如果说不出,师做适当引导) 师:你说的可真棒!谁来说说这个2是怎么来的? 生:十几里面的10减8得来的! 师:他说的对吗?昨天我们学习十几减9时我们发现了什么呀?(得数是被减数个位加1)今天减8呢?(加2)同学们可真厉害!不仅利用视频里收获的方法解决了十几减8的题目,还通过自己的观察找到了十几减8的计算小窍门!那同学们,老师这儿还有一些题目想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初中数学 函数专题练习及答案

对称轴、顶点、平移: 1.抛物线()2 13y x =--+的顶点坐标为 . 2.抛物线2 1y x =-的顶点坐标是( ) A .(01), B .(01)-, C .(10), D .(1 0)-, 3.抛物线2 26y x x c =++与x 轴的一个交点为(10),,则这个抛物线 的顶点坐标是 . 4.二次函数2)1(2+-=x y 的最小值是( ) A. 2- B . 2 C. 1- D. 1 5.已知二次函数2 2 2y x x c =-++的对称轴和x 轴相交于点()0m ,,则m 的值为________. 6.抛物线322+-=x x y 的对称轴是直线( ) A. 2-=x B. 2=x C. 1-=x D . 1=x 7.将抛物2 (1)y x =--向左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 8.把抛物线c bx x y ++=2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图象的解析式是532+-=x x y ,则有( ) A . 3=b ,7=c B. 9-=b ,15-=c C. 3=b ,3=c D. 9-=b ,21=c 图像交点、判别式: 9..已知抛物线2 (1)(2)y x m x m =+-+-与x 轴相交于A B ,两点,且线段2AB =,则m 的值为 . 10.已知二次函数不经过第一象限,且与x 轴相交于不同的两点,请写出一个满足上述条件的二次函数解析式 . 11.若抛物线2 2y x x a =++的顶点在x 轴的下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1a > B.1a < C.1a ≥ D.1a ≤ 12.已知二次函数c bx ax y ++=2,且0+-c b a ,则一定有( ) A . 042>-ac b B. 042=-ac b C. 042<-ac b D. ac b 42-≤0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7课时 解决问题

第5单元面积 第7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面积和面积单位,区别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2、提高综合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运用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难点:正确灵活地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让学生从大到小说出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教师板书)说出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说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71页例7。 出示例7标识牌和问题。 教师:观察图,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怎样计算呢?怎样换算成平方米呢? 师生共同温习面积单位的换算方法。 (1)较大面积单位的数换算为较小面积单位的数 方法一: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方法二: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中有几个“0”,就在数字后添几个“0”。 (2)较小面积单位的数换算为较大面积单位的数。 方法一: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方法二: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中有几个“0”,就在数字后去掉几个“0”。

所以6400平方厘米=64平方分米 2、学习教材第72页例8。 出示例8。 教师:观察图,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生共同探求计算方法。 知道客厅的长和宽,也知道地砖是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形,可以先算出客厅地面的面积,再除以每块地中的面积,就可以得出一共需要的地砖数量;也可以先算出客厅的长和宽分别可以铺多少块地砖,然后再用乘法计算出一共需要的地砖数量。 方法一:6×3=18(平方米) 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 3×3=9(平方分米) 1800÷9=20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方法二:6米=60分米 3米=30分米 60÷3=20(块) 30÷3=10(块) 20×10=20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教师:我们计算得对不对呢。下面来验证一下。 9×200=1800(平方分米),1800平方分米=18平方米正好与客厅的面积相等,解答正确。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在教材上完成第74页的第5题,集体订正。 2、判断下面各题,错的要说明原因。 (1)6平方米=60平方分米。 (2)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用8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 (4)用8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它们的面积都是8平

十几减876操演课教案

《十几减8、7、6练习课》教案 西区昌平小学陈美兰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单元《十几减8、7练习课》(第15-1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方法进行正确熟练地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及数感。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掌握多种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卡片、椅子、光荣榜评分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复习引入: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谁来说一说? 师:同学们,大家喜欢看《爸爸去哪儿》吗?今天就让爸爸带着我们一起去闯关探讨体验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归纳总结上两节课所学内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以小朋友喜欢的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引入本节复习课,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 兴趣。 二、闯关练习 (一)第一关:基础练习 师:四个爸爸爷分别带着四个小朋友(石头、天天、Cindy和kimi)来到了游乐场大门,但游乐场的大门紧锁着,必须要取得完成以下任务,大门才能打开。 1、看谁都能算得对

12-7 18-9 14-6  11-8 16-7 8+9  13-6 7+5 11-6 15-7 17-8 15-9 师:请同学独立在书本P15 4上完成,看哪一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对! 小组派代表分享成果,并在光荣榜上加分。 师:谁来说一说:15-7 18-9 和11-6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2、移数活动 (1)出示一组数字卡:10、13、16、9、11、17、12、14、18、15 (2)小精灵移动数字卡片8,让这组数字分别与8相减,看谁最快算出结果(3)小组比赛,回答并在光荣榜上加分 【设计意图】把孩子们喜欢的小朋友带入课堂,孩子们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课堂练习,练习不再枯燥,大家兴致特别高。本环节以直接写得数、找座位、移数活动三个练习,以15-7、18-9和11-6为例,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帮助学生沟通与以往所学知识的联系,梳理建构。 (二)第二关:变式练习 师:第一关,同学们表现都很棒,同学们想不想玩旋转木马? 师:但是要完成以下的练习才能玩这个游戏哦,有没有信心继续挑战呢? 1、比较大小,在○里填上“〈”、“〉”或“=”。 16-8○914-7○612-6○6 15-8○513-7○711-6○8 师:请同学们在在书本P15 5上完成,完成的同学请举起你的小手! 小组派代表分享成果,并说一说你是如何比较的? 2、找朋友 14-8 5 12-6 11-6 12-7 6 15-7 16-9 15-8 7 13-9 14-6 17-9 8 14-7 13-7

(完整版)一次函数专项练习题

一次函数专项练习题 题型一、点的坐标 方法: x 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y 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 若两个点关于x 轴对称,则他们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若两个点关于y 轴对称,则它们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若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则它们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也互为相反数; 1、 若点A (m,n )在第二象限,则点(|m|,-n )在第____象限; 2、 若点P (2a-1,2-3b )是第二象限的点,则a,b 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已知A (4,b ),B (a,-2),若A ,B 关于x 轴对称,则a=_______,b=_________;若A,B 关于y 轴对称,则a=_______,b=__________;若若A , B 关于原点对称,则a=_______,b=_________; 4、 若点M (1-x,1-y )在第二象限,那么点N (1-x,y-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第______象限。 题型二、关于点的距离的问题 方法:点到x 轴的距离用纵坐标的绝对值表示,点到y 轴的距离用横坐标的绝对值表示; 任意两点(,),(,)A A B B A x y B x y 的距离为22()()A B A B x x y y -+-; 若AB ∥x 轴,则(,0),(,0)A B A x B x 的距离为 A B x x -; 若AB ∥y 轴,则(0,),(0,)A B A y B y 的距离为A B y y -; 点(,)A A A x y 到原点之间的距离为 22A A x y + 1、 点B (2,-2)到x 轴的距离是_________;到y 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 2、 点C (0,-5)到x 轴的距离是_________;到y 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________; 3、 点D (a,b )到x 轴的距离是_________;到y 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________; 4、 已知点P (3,0),Q(-2,0),则PQ=__________,已知点110,,0,22M N ????- ? ???? ?,则MQ=________; ()()2,1,2,8E F --,则EF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已知点G (2,-3)、H (3,4),则G 、H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 5、 两点(3,-4)、(5,a )间的距离是2,则a 的值为__________; 6、 已知点A (0,2)、B (-3,-2)、C (a,b ),若C 点在x 轴上,且∠ACB=90°,则C 点坐标为___________. 题型三、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识别 方法:若y=kx+b(k,b 是常数,k ≠0),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特别的,当b=0时,一次函数就成为y=kx(k 是常数,k ≠0),这时,y 叫做x 的正比例函数,当k=0时,一次函数就成为若y=b ,这时,y 叫做常函数。 ☆A 与B 成正比例 A=kB(k ≠0) 1、当k_____________时, ()2323y k x x =-++-是一次函数;2、当m_____________时,()21345m y m x x +=-+-是一次函数; 3、当m_____________时,()21445m y m x x +=-+-是一次函数; 4、2y-3与3x+1成正比例,且x=2,y=12,则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 题型四、函数图像及其性质 方法: ☆一次函数y=kx+b (k≠0)中k 、b 的意义: k(称为斜率)表示直线y=kx+b (k≠0) 的倾斜程度; b (称为截距)表示直线y=kx+b (k≠0)与y 轴交点的 ,也表示直线在y 轴上的 。 ☆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直线 y=k 1x+b 1(k 1≠0)与 y=k 2x+b 2(k 2≠0)的位置关系: 当 时,两直线平行。 当 时,两直线垂直。 当 时,两直线相交。 当 时,两直线交于y 轴上同一点。 ☆特殊直线方程: X 轴 : 直线 Y 轴 : 直线 与X 轴平行的直线 与Y 轴平行的直线 一、 三象限角平分线 二、四象限角平分线 1、对于函数y =5x+6,y 的值随x 值的减小而___________。 2、对于函数1223 y x =-, y 的值随x 值的________而增大。 3、一次函数 y=(6-3m)x +(2n -4)不经过第三象限,则m 、n 的范围是__。4、直线y=(6-3m)x +(2n -4)不经过第三象限,则m 、n 的范围是_________。 5、直线y=kx+b 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直线y=-bx+k 经过第____象限。 6、无论m 为何值,直线y=x+2m 与直线y=-x+4的交点不可能在第______象限。 7、已知一次函数(1)当m 取何值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2)当m 取何值时,函数的图象过原点? 题型五、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 方法:依据两个独立的条件确定k,b 的值,即可求解出一次函数y=kx+b (k ≠0)的解析式。 ☆ 已知是直线或一次函数可以设y=kx+b (k ≠0); ☆ 若点在直线上,则可以将点的坐标代入解析式构建方程。 1、若函数y=3x+b 经过点(2,-6),求函数的解析式。 2、直线y=kx+b 的图像经过A (3,4)和点B (2,7), 4、一次函数的图像与y=2x-5平行且与x 轴交于点(-2,0)求解析式。6、已知直线y=kx+b 与直线y= -3x+7关于y 轴对称,求k 、b 的值。 7、已知直线y=kx+b 与直线y= -3x+7关于x 轴对称,求k 、b 的值。8、已知直线y=kx+b 与直线y= -3x+7关于原点对称,求k 、b 的值。 5、若一次函数y=kx+b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2≤x ≤6,相应的函数值的范围是-11≤y ≤9,求此函数的解析式。 题型六、平移 方法:直线y=kx+b 与y 轴交点为(0,b ),直线平移则直线上的点(0,b )也会同样的平移,平移不改变斜率k ,则将平移后的点代入解析式求出b 即可。直线y=kx+b 向左平移2向上平移3 <=> y=k(x+2)+b+3;(“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1. 直线y=5x-3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 。 2. 直线y=-x-2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 3. 直线y=21x 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 4. 直线y=22 3+-x 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 5. 直线y=2x+1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直线 6. 直线y=-3x+5向下平移6个单位得到直线

{小学数学}第7课时解决问题1-[仅供参考]00001-

2021年{某某}小学 小 学 数 学 学 习 资 料 教师: 年级: 日期:

3、解决问题 第7课时解决问题(1) 课题:解决问题(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复习解决一步乘法的问题。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想,看谁能很快解决下面的问题。 三(1)班同学,在做广播操时需站4队,每队12人,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读题,并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12×4=48(人) 答:三(1)班一共有48人. 教师引导: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学习教材第52页例3. 出示例3. 教师:观察情景,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生共同探究解题思路。学生汇报如下: (1)可以先求一箱保温壶能卖多少钱,再求5箱卖多少钱。 45×12=540(元)540×5=2700(元) (2)也可以先算出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根据每个保温壶的价格求出一共卖了多少钱。

教师指名学生列式解答。 12×5=60(个)60×45=2700(元) 教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教师引导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 45×12×5=2700(元)12×5×45=2700(元)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每盒有2个球,每排5盒,求3排一共有多少个球。 2、每辆汽车每次运货物9吨,有6辆汽车,这些汽车4次运货物多少吨? 3、一中高级瓷砖每块13元,每箱有25块。小刚家装修时买了3箱一共要用多少元? 四、思维训练 1、菜市场运来5车黄瓜,每车70袋,每袋20千克。一共运来黄瓜多少千克? 2、光明小学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安装6盏日光灯。这些教室一共安装多少盏日光灯? 3、在一条公路的一边种树,先在一头种一棵树,以后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24棵就种到另一头了,这条路长多少米? 反思:

《十几减876》教学设计

《十几减8、7、6》教学设计 执教:海珠区黄埔小学刘嘉欣 教学时间:2015年3月11日星期三第三节10:30—11:10 教学班级:一年1班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课《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材简析: 本课点还是运用“想加算减”和“破十法”来计算十几减8、7、6.课本通过买风车的情景图,围绕“12个风车,买走的重了8个,还剩几个?”这一问题,探讨“12-8”的计算方法;通过小朋友观察金鱼图,引出“13-7”和“13-6”的计算。由于有前面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基础,因此学生会很自然地采用“破十法”或“想加算减”法计算十几减8、7、6。 在例题3的配套练习做一做中出现了一图两式和根据一道加法算式写两道减法算式,这里教师要结合计算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减法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一图两式是:总数减去虚线一边的数,就得到虚线另一边的数。这样的数量关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问题来理解,初步获得对减法意义的新体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十几减9时,已经对“想加算减”与“破十法”有了初步的感知和运用,学生在学习十几减8、7、6时,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把知识进行迁移,自主探究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而在理解减法的意义上,则需要通过实际例子来帮助学生去体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针对“风车和金鱼”的情景图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 2.注重让学生通过与小组及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多样性,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获得对减法意义的新体验,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十几减8、7、6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十几减8、7、6。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初步获得对减法意义的新体验。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课时 解决问题(1)

第7课时解决问题(1) 【教学内容】 教材第20页例5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2.使学生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分析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用数学的意识。 3.初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会根据题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景导入】 1.复习 (1)口算。 2+9= 8+7= 6+9= 11-2= 15-7= 15-6= 12-9= 15-8= 15-9= (2)填空。 5+ □=13 8+ □= 16 □+9=18 □+7=12 6+□=12 7+□=14 2.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踢球吗? 生:喜欢。 师:好!下面我们去看一看一(1)班和一(2)班同学进行踢球比赛的情况。 【新课讲授】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出示例5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1:一共有16人来踢球,已经来了9人。 生2:有一队踢进了4个球。生3:要求“还有几人没来”。 2.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要求“还有几人没来?”应该用什么方法列式计算呢?请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小组内交流。汇报、交流。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解决“还有几人没来?”这个问题的。 生1:我用减法计算,算式是:16-9=7(人)。师:为什么用减法? 生1:因为要想知道还要来几人,必须从要参加踢足球的16人中去掉已经来了的9人,剩下的就是还要来的人数,所以用减法。 师:算式中的16、9和7分别代表什么? 生2:16代表要参加踢足球的总人数,9代表已经来了的9人,7代表还要来的人数。 师:说得很清楚。但是,“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没用上呀。 生2:因为题目是要求“还有几人没来”,与“踢进了4个球”没有关系,所以“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可以不用。 师:有道理,这告诉了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根据题目要求的问题来选择有用的条件,题目中往往有的条件是多余的,多余的条件不能用。 3.检验解答的正确性。 师:刚才我们用16-9=7(人)算出了还有7人没来,这个答案正不正确呢?谁能想办法验证一下? 生1:因为7+9=16(人),所以还有7人没来是正确的。 生2:因为没来的7人加上9人等于16人,所以解答正确。 师:这种用加法验证的方法很好。以后我们在解决问题时,算出答案后,要养成检验的习惯。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先让学生说说题目有几个已知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哪些条件有用,哪些条件是多余的,再独立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并

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专项训练及答案

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例:[]3.93=,[]1.82-=-.记1()44k k f k +????=-????????(k 是正整数).例:3133144()f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1)()10f =;(2)()()4f k f k +=;(3)()()1f k f k +≥;(4)() 0f k =或1.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所给的定义,依次作出判断即可. 【详解】 解:111(1)00044f +????=-=-=???????? ,正确; 41411(4)11()444444k k k k k k f k f k +++++????????????+=-=+-+=-=???????????????????????? ,正确; 当k=3时,414(31)11044f +????+=-=-=???????? ,而(3)1f =,错误; 当k=3+4n (n 为自然数)时,f (k )=1,当k 为其它的正整数时,f (k )=0,正确; 正确的有3个,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新定义下的实数运算,函数值.能理解题中新的定义,并根据题中的定义进行计算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下列各曲线中表示y 是x 的函数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根据函数的意义可知:对于自变量x 的任何值,y 都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故D 正确. 故选D . 3.如图所示,菱形ABCD 中,直线l ⊥边AB ,并从点A 出发向右平移,设直线l 在菱形

青岛版十几减6、5、4、3、2教学设计

《十几减6、5、4、3、2》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掌握十几减6、5、4、3、2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2.借助学具操作,经历探索十几减6、5、4、3、2的退位减的过程,初步形成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3.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提出并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提高计算准确率以及对减法算式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问题板贴、课题板贴。 【学具准备】学习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在湖边游玩并解决了问题,也收获了一些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海豚馆看看好吗?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追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观察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提问: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1)小亮还剩几条鱼? (2)小新还剩几条鱼?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谈话:同学们真厉害啊,已经发现并提出了问题。要解决小亮还剩几条鱼?需要用到哪两个数学信息?怎样列式?那小新还剩几条鱼呢? 学生列出算式,教师适时板书14-6、12-3,追问: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

学生回答,教师加上动作提升:知道了总和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设计意图】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尤其对一年级学生,孤零零的算式比较抽象,不好理解,把计算融入到学生的生活情境中,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导出问题,先看懂图意,找出信息,提出问题,再列出算式,显得顺其自然。 二、你说我讲 1.解决“十几减6”。 (1)选择方法,自主探究。 谈话:聪明的孩子知道了“还剩几条鱼?”用减法计算,那14-6到底等于多少呢? 学生可能说:等于8。 追问:为什么等于8呢?咱们一起研究研究好吗?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写在答题纸上。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感悟算理。 谈话:你能将自己的计算过程说给同桌听听吗?可以联系前面所学的十几减9、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同桌交流。 (3)组间交流,理解算理。 谈话:谁愿意将你的想法和大家分享。 学生可能回答: 方法一:先想加法,6加(8)等于14,所以14减6等于8 。 方法二:先用10去减,10减6等于4,再用4加4等于8。 教师质疑:为什么要先用10减6呢? 教师提升:当个位不够减时,就用10先去减,剩下的数再和个位上的数相加。 方法三:连续去减。把6分成4和2,先用14减4等于10,再用10减2等于8。 (4)提升方法,沟通联系。 谈话:刚才同学们用了不同的方法解决了14-6等于多少,大家再联系前面所学的十几减9、8、7的知识,想一想它们在计算的时候有什么联系?(课件呈现前两个信息窗中的15-9=6、 15-8=7和信息窗3中的 14-6=8的题组,沟通前后知识间的联系)学生可能回答:它们在计算的时候都是先用10去减。 提问:你们用这种方法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基本初等函数专项训练经典题

一、简答题 1、设. (1)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2)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2、设函数 (Ⅰ)讨论的单调性; (Ⅱ)求在区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已知函数f(x)=x2+2ax+1(a∈R),f′(x)是f(x)的导函数. (1)若x∈[-2,-1],不等式f(x)≤f′(x)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2)解关于x的方程f(x)=|f′(x)|; (3)设函数g(x)=,求g(x)在x∈[2,4]时的最小值. 4、经市场调查,某旅游城市在过去的一个月内(以30天计),旅游人数f(t)(万人)与时间t(天)的函数关系近似满足f(t)=4+,人均消费g(t)(元)与时间t(天)的函数关系近似满足g(t)=115-|t-15|. (1)求该城市的旅游日收益w(t)(万元)与时间t(1≤t≤30,t∈N*)的函数关系式; (2)求该城市旅游日收益的最小值(万元). 5、某商场对A品牌的商品进行了市场调查,预计2012年从1月起前x个月顾客对A品牌的商品的需求总量P(x)件与月份x的近似关系是: P(x)=x(x+1)(41-2x)(x≤12且x∈N*)

(1)写出第x月的需求量f(x)的表达式; (2)若第x月的销售量g(x)= (单位:件),每件利润q(x)元与月份x的近似关系为:q(x)=,问:该商场销售A品牌商品,预计第几月的月利润达到最大值?月利润最大值是多少?(e6≈403) 6、已知函数f(x)=x2-(1+2a)x+a ln x(a为常数). (1)当a=-1时,求曲线y=f(x)在x=1处切线的方程; (2)当a>0时,讨论函数y=f(x)在区间(0,1)上的单调性,并写出相应的单调区间. 7、某创业投资公司拟投资开发某种新能源产品,估计能获得10万元到1 000万元的投资收益.现准备制定一个对科研课题组的奖励方案:资金y(单位:万元)随投资收益x(单位:万元)的增加而增加,且奖金不超过9万元,同时奖金不超过投资收益的20%. (1)若建立函数y=f(x)模型制定奖励方案,试用数学语言表述该公司对奖励函数f(x)模型的基本要求,并分析函数y=+2是否符合公司要求的奖励函数模型,并说明原因; (2)若该公司采用模型函数y=作为奖励函数模型,试确定最小的正整数a的值. 8、已知函数图象上一点P(2,f(2))处的切线方程为. (Ⅰ)求的值; (Ⅱ)若方程在内有两个不等实根,求的取值范围(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 (Ⅲ)令,如果图象与轴交于,AB中点为,求 证:. 9、已知命题p:函数y=log a(1-2x)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增;命题q:不等式(a-2)x2+2(a-2)x-4<0对任意实数x 恒成立.若p∨q是真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课时 用数学(1)的教案

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5课时用数学(1) 【教学内容】:教材P46、P47及练习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大括号和问号,会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答。 2.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教学难点】: 理解图画应用题的题意。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投影仪、练习题卡片。 【教学设计】: 一、情境激趣 师:看,游乐场有这么好玩的游戏。现在老师带大家一起到滑滑梯上去玩,而且还要请喜欢数学的同学帮助老师用数学解决实际的问题,你们能做到吗? 二、新课教学

1.教学有关6、7的加法在生活中的运用。 ①观察图画。 师:我们先看一下小兔子遇到了什么问题。 师:你看到了什么?自己思考一下。 师:那么在这里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数学朋友,你们高兴吗? ②认识大括号和?号并解答。 师:请你猜一猜这个朋友叫什么? 师:我们的新朋友叫大括号,他的意思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 师:你能根据这个场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师:你的问题提得真好。“?”就代表了我们同学提出的问 师:(巡视)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 师:这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4+2为什么等于6? 2.教学有关6、7的减法在生活中的运用。 现在老师带你们到小河边看游船,你看到了什么? 师:你能为这道题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采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 师:看这幅画与刚才小兔子的图比较有什么不同? 三、巩固强化 (课件出示书本企鹅图)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下。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师:大家快来看,这是要我们干什么?

十几减876教学设计资料

精品文档 《十几减8、7、6》教学设计 执教:泸西县向阳乡沙马小学赵建光 教学时间:2018年3月2日第一节 教学班级:一年级(1)班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课《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材简析: 本课点还是运用“想加算减”和“破十法”来计算十几减8、7、6.课本通过买风车的情景图,围绕“12个风车,买走的重了8个,还剩几个?”这一问题,探讨“12-8”的计算方法;通过小朋友观察金鱼图,引出“13-7”和“13-6”的计算。由于有前面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基础,因此学生会很自然地采用“破十法”或“想加算减”法计算十几减8、7、6。 在例题3的配套练习做一做中出现了一图两式和根据一道加法算式写两道减法算式,这里教师要结合计算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减法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一图两式是:总数减去虚线一边的数,就得到虚线另一边的数。这样的数量关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问题来理解,初步获得对减法意义的新体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十几减9时,已经对“想加算减”与“破十法”有了初步的感知和运用,学生在学习十几减8、7、6时,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把知识进行迁移,自主探究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而在理解减法的意义上,则需要通过实际例子来帮助学生去体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针对“风车和金鱼”的情景图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 2.注重让学生通过与小组及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多样性,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获得对减法意义的新体验,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十几减8、7、6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十几减8、7、6。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初步获得对减法意义的新体验。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一、复习(口算比赛) 15-9= 17-9= 12-9= 13-9= 8+6= 8+3= 8+7= 8+4= 7+6= 【设计意图:通过口算比赛复习上节内容,同时也为本节课的内容作铺垫】二、新授课

一次函数的定义专项练习30题

一次函数的定义专项练习30题 1.下列五个式子,①,②,③y=﹣x+1,④,⑤y=2x2+1,其中表示y是x的一次函 数的有() A.5个B.4个C.3个D.2个 2.下列函数中,y是x的一次函数的是() A.y=﹣3x2﹣1 B.y=x﹣1+2 C. y=2(x﹣1)2D. 3.下列问题中,变量y与x成一次函数关系的是() A.路程一定时,时间y和速度x的关系 B.长10米的铁丝折成长为y,宽为x的长方形 C.圆的面积y与它的半径x D.斜边长为5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y和x 4.下列函数:①y=﹣x+2;②y=﹣x2+2;③y=﹣3x;④;⑤,其中不是一次函数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 5.下列函数(1)y=2x﹣1;(2)y=πx;(3)y=;(4)y=;(5)y=x2﹣1中,是一次函数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B.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 C.正比例函数不是一次函数D.一次函数不可能是正比例函数 7.已知函数y=3x+1,当自变量增加3时,相应的函数值增加() A.10 B.9C.3D.8 8.对于函数y=2x﹣1,当自变量增加m时,相应的函数值增加() A.2m B.2m﹣1 C.m D.2m+1 az 9.若+5是一次函数,则a=() A.±3 B.3C.﹣3 D. 10.若函数y=(m﹣1)x|m|+2是一次函数,则m的值为() A.m=±1 B.m=﹣1 C.m=1 D.m≠﹣1 11.函数y=(m﹣2)x n﹣1+n是一次函数,m,n应满足的条件是() A.m≠2且n=0 B.m=2且n=2 C.m≠2且n=2 D.m=2且n=0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十几减7和6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4页例2十几减7、6。 教学目标: 1.通过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使学生主动获取十几减7、6的计算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 3.初步渗透“用数学”的思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 教学重点: 探究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十几减7、6的题目。 教学难点: 亲历探究过程,理解“十几减7、6”的算法。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多媒体出示开火车口算:) 15-8=17-8=11-8=13-8=19-8= 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点击算式,媒体出示答案。) 2、说出()应填多少 6+()=12 8+()=13 5+()=11 6+()=13 3、计算12-8= ,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计算十几减8时,我们一般可以采用想加算减,或是用破十减的方法。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减法。 (课件出示主题图)星期天花猫和白猫从五彩池里钓回了好多金鱼,并把它们的金鱼放在一个鱼缸里。看着美丽的金鱼在鱼缸里快乐地玩耍,它们高兴极了。可这时它们遇到了难题,不会解决了,想请大家帮帮忙,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师:要知道蓝金鱼有几条,怎样列式呢?说说为什么? 1.独立算法,合作探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3-7=6(条)。 你是怎么计算出13-7的?能给大家讲一讲吗? 每个人的想法可能不同,通知4讨论讨论,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最多。 2.交流汇报算法。 学生汇报的算法可能有: a. 把13分成10和3,10-7=3,3+3=6。 b.7+6=13,13-7=6。 c. 把7分成5和2,13-2=11,11-5=6。 3.师总结计算方法:

高一数学函数专项训练题(含答案)

20XX 年秋高一数学第一学期函数压轴训练题 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x 满足不等式2112 2 2(log )7log 30x x ++≤,求2 2()log log 42 x x f x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及相应x 值. 2.(14分)已知定义域为R 的函数2()1 2x x a f x -+= +是奇函数 (1)求a 值; (2)判断并证明该函数在定义域R 上的单调性; (3)若对任意的t R ∈,不等式2 2 (2)(2)0f t t f t k -+-<恒成立,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3. (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定义在区间(1,1)-上的函数2 ()1ax b f x x +=+为奇函数,且12 ()25f =. (1) 求实数a ,b 的值; (2) 用定义证明:函数()f x 在区间(1,1)-上是增函数; (3) 解关于t 的不等式(1)()0f t f t -+<. 4. (14分)定义在R +上的函数f(x)对任意实数a,b +∈R ,均有f(ab)=f(a)+f(b)成立,且当x>1时,f(x)<0, (1)求f(1) (2)求证:f(x)为减函数。 (3)当f(4)= -2时,解不等式1)5()3(-≥+-f x f 5.(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定义在[1,4]上的函数f(x)=x 2 -2bx+4 b (b ≥1), (I)求f(x)的最小值g(b); (II)求g(b)的最大值M 。

6.(12分)设函数()log (3)(0,1)a f x x a a a =->≠且,当点(,)P x y 是函数()y f x =图象上的点时,点(2,)Q x a y --是函数()y g x =图象上的点. (1)写出函数()y g x =的解析式; (2)若当[2,3]x a a ∈++时,恒有|()()|1f x g x -…,试确定a 的取值范围; (3)把()y g x =的图象向左平移a 个单位得到()y h x =的图象,函数1()22()()()2h x h x h x F x a a a ---=-+,(0,1a a >≠且)在1[,4]4的最大值为54,求a 的值. 7. (12分)设函数124()lg ()3 x x a f x a R ++=∈. (1)当2a =-时,求()f x 的定义域; (2)如果(,1)x ∈-∞-时,()f x 有意义,试确定a 的取值范围; (3)如果01a <<,求证:当0x ≠时,有2()(2)f x f x <. 8. (本题满分14分)已知幂函数(2)(1) ()()k k f x x k z -+=∈满足(2)(3)f f <。 (1)求整数k 的值,并写出相应的函数()f x 的解析式; (2)对于(1)中的函数()f x ,试判断是否存在正数m ,使函数()1()(21)g x mf x m x =-+-,在区间 []0,1上的最大值为5。若存在,求出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9. (本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1 ()(0x f x a a -=>且1)a ≠ (Ⅰ)若函数()y f x =的图象经过()4,3P 点,求a 的值; (Ⅱ)当a 变化时,比较1 (lg )( 2.1)100 f f -与大小,并写出比较过程; (Ⅲ)若(l g )100f a =,求a 的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