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黄连及其有效成分药理作用

黄连及其有效成分药理作用

黄连及其有效成分药理作用

学号:20101420 姓名:蒋敏

摘要:介绍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的化学成分、形态、药理作用。方法: 利用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

等各种色谱技术对黄连的95% 进行分离,根据其所得化合物

的理化性质与UV,IR,MS,NMR 等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

关键词:黄连、主要成分、分离、提取、药理作用、应用

前言: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1],又名川连、鸡爪连。本品味苦,性寒,归心、胃、肝、大肠经,具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之功效。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痢疾、急性胃肠炎、慢性腹泻、呼吸道感染以及各种炎症,近年研究发现其在抗肿瘤、抗心率失常、降血糖等方面亦有明显作用。

1.黄连的主要化学成分

有生物碱和木脂素2类, 此外还包括有酚酸、挥发油、黄酮类、香豆素、萜类、甾体、多糖等。

1.1生物碱

迄今为止, 在黄连属植物中发现的生物碱都是异喹啉类生物碱, 其中绝大部分为苄基异喹啉类, 包括有原小檗碱类、阿朴菲类、双苄基异喹啉类、苯菲啶类等, 其中原小檗碱类又包括有原小檗碱型、甲基原小檗碱型、假原小檗碱型、氧化原小檗碱型和四氢原小檗碱型等, 这些大多是季铵型生物碱。原小檗碱类生物碱在黄连属植物中的分布最为广泛,主要有黄连碱、药根碱、小檗碱、巴马丁和表小檗碱等5

个成分, 它们在黄连总生物碱中高达70% ~ 80%。甲基黄连碱、小檗

红碱、小檗亭、异黄连碱、氧化小檗碱等只存在于少数品种中, 且含量不高; 其他类生物碱在黄连属中含量更少, 如日本黄连或味连中

分别发现阿朴菲类和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各只有1种, 即木兰碱和

小檗胺; 血根碱及其衍生物也都只特征性的存在于黄连属植物的种

子中。除此之外, 还从黄连( C1 quinquefolia ) 中分离出一些微量的苯丙胺类生物碱[ 2]。基本母核及其结构式见图1和表1。

1.2木脂素类

除生物碱外, 黄连还含有大量的木脂素成分, 其生物活性与黄

连功效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目前从黄连中分出的木脂素主要为二聚体, 可分为8-8c相连的木脂素和非8-8c相连的新木脂素, 木脂素包括四

氢呋喃类、双四氢呋喃类和芳基四氢萘类, 新木脂素有苯并呋喃类和苯并二氧六环类;还含有少量的三聚体[ 12] 。其结构见图2和表2。1.3黄酮类

黄连属植物中的少量黄酮, 主要分布在叶和种子中。已知的黄

酮苷有3 个, 以金合欢素及槲皮素为苷元, 以D-葡萄糖, D-半乳糖, L-鼠李糖为配糖体, 分别命名为coptiside ?、ò[ 17] 和woo reno side XII[ 14] ; 黄酮苷元有2个,分别为二氢黄酮和二氢查尔[ 18] 。

1.4酸性成分

黄连中酚酸类主要由东莨菪素、阿魏酸、氯原酸、乳酸、龙胆

酸等组成。

1.5挥发油

用气相色谱法从黄连根茎中分离并鉴定出52 种挥发油成分,

它们绝大部分为芳香族化合物, 以m-acety lan iso le成

分为主, 占挥发油的47141% 。

1.6香豆素

黄连中有香豆素类(如frax in[ 2] ) 及其与葡萄糖、果糖和鼠李糖等结合的苷类(如C1 tr ifolia中的2种特殊香豆素。

2.黄连的形态

连多呈簇林分枝, 赓曲互抱, 形似鸡爪. 部分根茎中段可见细瘦

的节间, 光滑如茎杆,习称“过桥”。根茎上部多笋留褐色鳞叶, 顶端有茎或叶娜婆基。单枝峰呈圆往形,长3 - 10 c m , 直径3-10mm。表面黄褐色, 外皮脱落处呈红棕色,粗糙, 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及须

根或须根痕, 质坚硬, 折断面不整齐,可见放射状纹理, 皮部暗棕色, 木部金黄色,髓部红棕色,有对中空,气微,味极苦。

3.黄连中成分提取分离方法

称取1g 中药黄连, 切碎, 从微型蒸馏头馏液出口放入到承接阱处, 并同时加入95%乙醇11 5ml, 浸泡30min。然后将蒸馏头插入装有4ml 95%乙醇的烧瓶上。蒸馏头上颈再加一冷凝管。热水浴加热回流

1h。反复回流提取, 最后蒸出乙醇, 得棕红色糖浆状物。再加入1%

乙酸3ml。加热溶解, 抽滤除去不溶性物质。于滤液中逐滴加入浓盐

酸约1ml, 至溶液浑浊,冰水浴冷却, 即有黄色黄连素盐酸盐粘品析出, 加热水至晶体刚好完全溶解, 煮沸, 以石灰乳调节pH= 9, 冷却

滤去杂质, 滤液继续冷却到室温以下, 得纯品黄色针状黄连素晶体,

抽滤,滤出物以冰水洗涤2 次, 再以丙酮洗涤1 次。在55e 时干燥后称重, 得黄连素晶体34mg, 收率0134%。溶点测定mp 144~146 e 。文献值145e 。

4.黄连的药理作用

4.1抗菌消炎、抗消化性溃疡

黄连的抗菌成分为BR、黄连碱及药根碱3 种成分。体外试验,BR 对多型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霍乱弧菌等G- 菌有抑制作用;对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百日咳等G+ 菌也有抑制作用。其抗菌强度与浓度、配伍有关,低浓度抑菌,高浓度则杀菌。单用易产生耐药性。因此,临床上多用以黄连为主的方剂如香连丸或黄连解毒汤增强杀菌效果。多年来,临床常利用这一药理作用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如: (1) 消化道感染。单味黄连粉剂、煎剂或黄连为主的方剂治疗细菌性痢疾; (2) 急慢性胃肠炎和霍乱。用黄连粉或BR 服用; (3) 溃疡性结肠炎。邓耀荣等应用黄连配伍枳实、苍术等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取得较好疗效[1 ] 。

4.2抗心律失常作用

黄连中的BR 有明显抗心律失常作用。能防治乌头碱、电刺激及冠状动脉结扎所致的实验动物室性心律失常,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临床上用黄连素片治疗各种原因的心律失常。张永施[2 ]应用BR 1. 5~2. 0 g·d - 1 ,分3~4 次口服,14 d 为一疗程治疗频发室性早搏22 例,总有效率达90 %。黄伟民[3 ]应用BR 治疗经1~6 种抗心律失常药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心律失常,取得比较满意效果。以往研究认为[4 ]BR

可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功能不应期,使期前冲动不易引起折返激动并中止折反的持续进行,而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

4.3降血压

BR 有明显降压作用。静注给药可降低动脉压,尤其是舒张压,且与剂量呈正相关。降压机理主要是竞争性阻断血管平滑肌上β2受体,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所致[5 ] 。临床上用

黄连素片(0. 6~1. 8 g·d - 1 ) 对Ⅰ、Ⅱ期高血压疗效较好,对肾性及先兆子等继发性高血压也有一定效果,对Ⅲ期及重症高血压疗效较差。

4.4降血脂

BR 降血脂作用最初是在实验性治疗非糖尿病动物模型中发现的,研究表明,它能明显地降低血清甘油三酯( TG) 、总胆固醇( TC) 及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2C) 的含量。勾祥辉[6 ]用BR 0. 5 g tid 饭后口服治疗高血脂症,有效率达90 %。BR 的降血脂作用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促进脂类代谢有关。

4.5降血糖

黄连碱、BR 均有降血糖作用。对正常小鼠及自发性糖尿病KK小鼠均有降血糖作用[7 ] 。其降糖作用可能为受体后效应,它可以抑制注射葡萄糖引起的血糖升高,其作用通过抑制糖原异生或促进糖酵解途径实现。研究还发现,BR对胰岛β细胞有修复作用。BR 的降血糖机制不十分明确,但临床上用黄连素治疗消渴症已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名医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中就记载有用黄连配伍生地治疗消

症。现代临床用黄连素片0. 4 g tid ,治疗2 型糖尿病,效果显著,且维持时间较长,无副作用。

4.6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小檗碱对二磷酸腺苷(ADP) 、花生四烯酸(AA) 、胶原等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ADP 释放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以对胶原诱发的聚集和诱导的血小板抑制作用最强,其疗效几乎与双嘧达莫合并阿斯匹林相媲美,且副作用小,易被病人接受。研究表明,BR 在防治脑、心脉血栓性疾病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4.7抗肿瘤作用

早在20 世纪70 年代日本学者就提出了BR 及其类似物有抗肿瘤作用。林青[8 ] 采用台盼蓝排染法观察了BR 对人白血病细胞( K562) 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BR 对人K562 细胞具有明显细胞毒作用和抑制生长作用。虽然黄连作为抗癌药物还未应用于临床,但是研究认为有开发前景。

小结:

综上所述,黄连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较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因此,要充分利用我国黄连的资源优势,运用祖国传统医学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在其有效成分、制剂工艺、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黄连有可能成为良好的抗炎与增强免疫功能和免疫调节、抗心律失常、治疗胃肠炎症与溃疡方面疾病的药物,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余园媛,王伯初,彭亮等. 黄连的药理研究进展[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2006,29(2):107-111.

[2] 胡冬华,袁绪富. 黄连素的提取及分子活性部位研究[J]. 长春中药学院学

报,2006,22(1):67-67.

[3] 程咏梅,陈仁华. 小檗碱提取工艺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07,18(6):1445-1447.

[4] 陈伟.黄连素的新用途[J].中华临床杂志,2002,2(2):77-78.

[5] 余园媛,王伯初,彭亮等. 黄连的药理研究进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2):107-111.

[6] 吴柯,周岐新. 黄连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07,10

[7] 陈小全,翟虎.黄连素提取方法的改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33(5):1121-1123

[8]邓耀荣,李瑞轩. 中医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40 例[J ]. 辽宁中医

杂志,2000 ,27 (7) :308

[9]张永施. 应用黄连素治疗频发室早22 例[J ].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 ,7

[10]黄伟民. 黄连素治疗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J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0 ,18

[11]张群英. 四氢小檗碱抗心律失常作用及其机理探讨[J ]. 江苏医药,1993 ,15

[1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 中药药理学[M]. 北京:中国中药出版

社,1997 ,1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