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7年互联网+第三方支付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2017年互联网+第三方支付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2017年互联网+第三方支付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目录

投资逻辑:第三方支付的重估——从工具到流量,打造商户增值服务平台 (5)

1、第三方支付及牌照:非金融机构提供的支付服务 (7)

1.1 第三方支付是非金融机构提供的支付服务 (7)

1.2 电子支付和非银金融机构网络支付发展迅猛 (9)

1.3 第三方支付以支付服务费为基础发展出多种商业模式 (12)

1.4 中国的支付清算体系呈现逐渐开放的趋势 (14)

2、线下银行收单:仍在较快增长,但移动支付形成隐忧 (16)

2.1 线下收单的业务流和资金流:第三方收单机构是商户端资金和信息的入口 (16)

2.2 九六费改后银行卡收单业务的利益格局变化 (16)

2.3 银行卡收单的市场空间:第三方银行卡收单2017年有望达到293亿,增速达32% (18)

2.4 银行卡收单市场的竞争格局:第三方支付成为主力 (22)

3、互联网支付:网联的上线或将影响利益格局 (24)

3.1 互联网支付的业务流和资金流:网联上线将改变现有模式 (24)

3.2 互联网支付的市场空间:2017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500亿元 (28)

3.3 互联网支付的竞争格局:支付宝一家独大,财付通和银商为第二阵营 (29)

4、移动支付:增长最快,支付宝仍保持领先 (32)

4.1 移动支付的业务流和资金流:与互联网支付大致相同 (32)

4.2 移动支付的市场空间:2017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400亿元 (33)

4.3 移动支付的竞争格局:支付宝占据领先地位 (34)

5、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价值重估:牌照和业务 (36)

5.1 牌照价值重估:政策的收紧和变化 (36)

5.2 支付的业务价值:打通商户业务和支付,打造商业闭环 (38)

6、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转型:场景+支付,打造商户增值服务平台 (40)

6.1 新的监管政策下,第三方支付公司盈利模式面临转型 (40)

6.2 转型方向:打造商户服务平台,为商户提供增值服务 (41)

6.3 转型的关键:依靠智能POS,获得场景数据 (42)

6.4 第三方支付行业逐渐转向商业巨头之间的竞争 (43)

7、支付技术不断改变行业走向:二维码和聚合支付 (44)

7.1 支付介质革新带动行业变化:从银行卡到二维码 (44)

7.2 聚合支付平台发展壮大:由分立到融合,从IT服务到流量分成 (45)

8、重点推荐转型第三方支付和消费金融以及产业链生态布局较为全面的公司 (47)

8.1 支付的产业链和生态环境 (47)

8.2 重点关注掌握商户和场景资源的支付和金融服务公司 (48)

9、附录:第三方支付统计及预测数据 (50)

图表

图表1: 第三方支付概念和包含范围 (7)

图表2: 当前第三方支付整体格局 (8)

图表3: 26家同时持有互联网支付、银行卡收单和移动电话支付牌照的公司统计 (9)

图表4: 电子支付概念和包含范围 (10)

图表5: 2011~3Q2016中国银行卡发卡量统计 (10)

图表6: 2011~3Q2016中国银行卡渗透率统计 (10)

图表7: 2011~3Q2016中国人均持有银行卡数量 (11)

图表8: 2011~3Q2016中国银行卡人均消费金额及增速 (11)

图表9: 2013~3Q2016中国金融机构电子支付业务 (11)

图表10: 2013~3Q2016中国金融机构电子支付金额拆分 (11)

图表11: 2013~3Q2016中国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交易金额统计 (12)

图表12: 第三方支付行业收入分配路径及“收入/交易额”数据 (13)

图表13: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收入来源 (14)

图表14: 中国当前的支付清算体系 (15)

图表15: 中国当前的支付清算体系 (15)

图表16: 线下第三方支付业务流和资金流 (16)

图表17: “九六费改”后银行卡收单费率变化 (17)

图表18: 线下第三方支付业务流和资金流 (18)

图表19: 2015年各类银行卡交易金额占比情况及第三方收单服务费市场规模计算方式(按照2016上半年的数据,预计第三方收单占比已经上升至50%) (19)

图表20: 2011~2016(3Q)银行卡交易额及增速统计 (19)

图表21: 2011~2016(3Q)银行卡跨行消费金额及占比 (19)

图表22: 2011~3Q2016中国联网特约商户数量统计 (20)

图表23: 2011~3Q2016中国联网POS机数量统计 (20)

图表24: 中金公司对2013A~2020E主要支付方式交易额的统计和预测(万亿) (21)

图表25: 中金公司对2013A~2020E主要支付方式交易额占比的统计和预测 (21)

图表26: 中金公司对2013A~2020E主要支付方式交易额同比增速的统计和预测 (21)

图表27: 第三方银行卡收单交易额预测 (21)

图表28: 中金公司预测第三方银行卡收单市场规模 (22)

图表29: 2013年以来各类收单机构交易金额市场份额情况 (22)

图表30: 1H2016银行卡收单交易额市场份额统计 (23)

图表31: 1H2016各机构第三方银行卡收单增速统计 (23)

图表32: 线上第三方支付业务流和资金流 (24)

图表33: 支付宝虚拟账户体系在跨行支付场景下的业务流程 (25)

图表34: 互联网支付的利益分配 (26)

图表35: 网联对网络支付流程的改变(流程图) (27)

图表36: 网联对网络支付格局的改变(关系图) (27)

图表37: 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额统计 (28)

图表38: 中金公司预测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额 (28)

图表39: 第三方网络支付费率估算 (29)

图表40: 中金公司预测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规模 (29)

图表41: 3Q2014~2Q2016互联网支付市场份额统计 (29)

图表42: 垂直细分领域的主要第三方支付机构 (31)

图表43: 移动支付改变线下支付场景的利益格局 (33)

图表44: 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额统计 (33)

图表45: 中金公司预测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额 (34)

图表46: 中金公司预测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规模 (34)

图表47: 3Q2014~2Q2016移动支付市场份额统计 (35)

图表48: 近三年支付牌照收购案例统计 (37)

图表49: 《非银金融机构网络支付管理办法》对账户的分类和限制 (38)

图表50: 支付是连接商业活动的重要工具 (39)

图表51: 互联网金融相关政策一览 (40)

图表52: 主要监管政策执行后对第三方支付公司影响 (41)

图表53: 各类机构备付金集中存管比例 (41)

图表54: 第三方支付公司转型路径 (42)

图表55: 四类公司的业务拓展方式及行业格局 (43)

图表56: 商业巨头的支付布局 (43)

图表57: 四种支付技术的比较 (44)

图表58: 威富通的商业模式 (46)

图表59: 支付业务的产业链及上市公司定位 (48)

图表60: 相关公司估值表 (49)

图表61: 第三方银行卡收单统计及预测数据 (50)

图表62: 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及移动支付统计及预测数据 (50)

投资逻辑:第三方支付的重估——从工具到流量,打造商户增值服务平台

1、重新审视第三方支付公司价值的背景:线下商户信息化、互联网化刚刚开始。

近一年来,我们观察到企业端(B端)的信息化率和移动互联网渗透率仍在提升;另一方面,虽然O2O退潮,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线下商户的布局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移动支付成为线下商户互联网化/线上化的入口。由此,我们得以重新审视支付以及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价值。在本报告中,我们主要讨论的是第三方支付牌照中的线下收单、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

2、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价值重估:牌照和业务价值。

第三方支付公司的重估价值体现在:(1)牌照价值提升:央行自2015年初开始暂停发放第三方支付新牌照,预计短期内将不会发放新牌照,牌照供给收缩,但需求依然强烈。另外,央行对二清机构的整顿也进一步提升了支付牌照的价值;(2)业务价值提升:支付连接商户和消费者,是商业活动的最后环节。公司基于支付向上延伸至商户业务系统,就具备了打通商户业务到支付整个流程数据的可能性,从而为线下商户的线上化、移动互联网化提供了可能。

3、第三方线下收单:面临移动支付侵蚀,但线下收单交易额仍有较快增长。

在移动支付的浪潮席卷之下,第三方线下收单市场仍有较快增长。根据银联数据,2015年第三方收单部分14.4万亿,同比增长73.4%;2016年上半年第三方收单部分9.9万亿,同比增幅为58.9%。原因在于线下银行卡交易规模仍在增长,以及第三方线下收单占比的提升。银行卡交易规模的提升有多方面原因,包括4~6线城市渠道的下沉;大额支付仍然使用银行卡。另外,目前POS覆盖的商户数量也远超过支付宝和微信。截止2016年上半年,支付宝和微信覆盖了170万商户,而POS机覆盖的商户数则达到2125万商户数。

但是移动支付对线下收单的侵蚀仍在发生。移动支付和线下收单,面向的都是线下不联网的商户,区别只是在于介质的不同。移动支付依靠二维码和扫码枪,而线下收单机构则依靠银行卡和传统POS。特别是,由于移动支付的费率较低,商户成本较低;另外,移动支付(二维码支付)目前已经成为线下不可逆转的消费习惯,将持续影响线下收单的市场拓展。所以线下收单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必须转型。

4、线下收单公司转型方向:打造商户服务平台,提供增值服务。

转型方向基本一致,即打造商户服务平台,提供增值服务。第三方支付公司通过支付平台拓展至CRM、库存管理等应用平台以打通商户经营的信息流,将支付信息与业务信息整合后能够为商户提供更有价值的大数据营销和金融贷款等服务,从而突破第三方支付的通道局限,转化出更多的商业模式并提升盈利能力。

切入场景成为当前阶段支付公司的主要痛点,因此智能POS的拓展是转型的关键。通过升级传统POS到智能POS使支付机构在商户端的触点由支付接口扩充为运营接口,联合业务软件公司,进一步开展运营增值服务,例如银联商务、拉卡拉已开始大量部署智能POS并形成应用商店生态。另外,收购业务类软件公司也是获得线下场景数据的办法之一,例如奥马电器通过投资客如云对接其商户业务数据。

5、互联网支付:网联上线将增加第三方支付公司成本。

互联网支付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网联,网联无疑会增加第三方支付的成本。(1)网联接入后线上的业务流和资金流将与线下逐步统一,由网联统一进行跨行清算,直连银行模式或将逐渐取消;(2)网联的接入将影响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利润空间,需要额外向网联支付网络费用,资金流也将重新收到央行的监管,对支付宝、财付通等大型机构的影响较大;(3)网联接入后影响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之间的跨行清算环节,但并不影响第三方支付与商户的结算过程。

6、移动支付:增长最快,支付宝仍将领先。

移动支付领域支付宝和财付通渐成双寡头格局,支付宝仍占据领先地位。根据支付清算协会统计,2015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22万亿元,同比增长167%。根据中金公司预测,移动支付交易额在2016~2020年分别将达到46/67/90/116/144万亿元。移动支付在线上的核心是对消费场景的掌控,在线下则是对C端用户的掌控,辅助以商户的拓展。支付宝钱包最先开始布局移动APP,在线上凭借手机淘宝和天猫的巨大流量支撑,在线下依托口碑网大力发展线下商户;财付通凭借微信的强大影响力和活跃度占领了大量C端用户,在线上依然落后于支付宝,但在线下商户拓展上采用更为开放的渠道模式推广,使得线下商户数量快速放大。

微信小程序的推出帮助微信支付实现流量和场景聚合。微信小程序是微信内不需要下载和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程序,通过扫码、朋友分享和精确搜索进入,非常适合线下服务场景。而在微信小程序内只能使用微信支付,对微信支付的引流作用显著。即原本使用原生APP 内其他支付产品的流量被分流到了微信支付上,进一步扩大微信支付在线上和线下的应用场景。

7、投资逻辑:从工具到流量,软件公司寻求商业模式转型。

商业逻辑殊途同归,业务软件从上到下打通支付,支付公司从下往上打通业务端。我们在2014~2015年强烈推荐的石基信息,实际上其商业逻辑与此类似,即基于其在酒店、商业零售、餐饮领域的业务软件优势,通过支付平台(软件)打通业务和支付数据(包括消费明细数据),进而打通商户全流程数据。目前第三方支付公司则是从支付入手,希望通过智能POS的方式向上打通商户业务数据,进而向商户提供增值服务(包括金融服务)。而新美大/收钱吧/钱方好近这样的场景公司坐拥线下商户/场景,获得商户在其平台上的运营数据,为商户提供金融等服务。

线下商户(B端)的信息化、移动互联网化是微信和阿里、创业的互联网公司以及软件公司共同的商业愿景,也是O2O浪潮褪去后趋势未改的方向。从更大的层面上说,这也正是所谓“新零售”背后的商业逻辑。

在上述商业逻辑的背后,软件公司希望通过工具+支付(基于交易),打通企业内外业务流程,打造商户服务平台,试图获得流量的分成。即由工具厂商到流量厂商,从而实现商业模式的转型。

因此,从标的角度,我们推荐新大陆(通过收单公司国通星驿向线下中小规模商户推送智能POS,为商户贷、消费金融服务建立入口和数据支撑,并尝试打通产业链,构建商业闭环),海立美达(第三方支付、移动信息服务、大数据营销及征信业务全面布局,数据在体内形成高效循环和利用),石基信息(一旦线下商户流量线上化,业务软件数据的重要程度加强。而石基几乎是该领域唯一拥有规模优势的公司)建议关注华峰超纤(其拟收购的威富通通过为银行提供移动支付能力并为商户接入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通道的方式获取了大量商户资源,充分享受了移动支付的流量红利)、及新国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