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超细全尾膏体处置技术现状与趋势

超细全尾膏体处置技术现状与趋势

超细全尾膏体处置技术现状与趋势
超细全尾膏体处置技术现状与趋势

超细全尾膏体处置技术现状与趋势*

吴爱祥,杨盛凯,王洪江,焦华喆,肖云涛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目前,对超细尾矿的处置方式多为地表低浓度排放和井下回填,但两者都因为处置浓度过低而存在许多问题。地表膏体排放和井下膏体充填技术是尾矿处置的2个发展方向,叙述了膏体处置在中国的演变过程及其技术特点,介绍了膏体处置在尾矿脱水浓密、搅拌制备与管道输送等关键技术上的研究进展。同时对会泽铅锌矿和乌山铜钼矿的膏体处置技术做了介绍。最后分析了超细全尾膏体处置技术在中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膏体处置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膏体处置;膏体堆存;膏体充填;脱水浓缩;管道输送

0前言

据统计,我国现有大大小小的尾矿库12000多座,金属矿山堆存的尾矿达到80亿t以上,且以每年6亿t的速率增长[1]。目前,全尾处置方式主要分为井下充填与地表堆存,具共同特征是尾矿制备与输送浓度低。在进行低浓度胶结充填时,砂浆浓度较低,需要以较高的流速输送,管道磨损严重;进入采场后,由于含水率较高,料浆凝固时间长,容易离析分层,强度低,脱水困难;一些固体废弃物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氯离子、硫酸根离子、铜离子、锌离子、砷离子等,可能影响到人们的用水安全。另外,尾矿浆低浓度地表排放使得尾矿库中含有大量的水,尾砂固结时间长,尾矿库浸润线高,增加了尾砂振动液化的可能性,降低了安全等级;同时,排入的尾砂浆浓度低使得尾矿库的有效库容降低,缩短了使用年限[2]。

为提高尾矿处置浓度,于1970年代开始,进行了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技术研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21世纪,膏体充填技术开始进行实质性的生产应用。对于地表堆存,首先在金矿进行滤饼干式堆存技术试验。目前,尾矿膏体处置技术快速发展,成为矿山企业节能减排的技术载体。

1全尾处置技术现状

1.1地表直接排放1.1.1尾矿坝筑坝方法

根据筑坝方法的不同,可将尾矿坝分为上游式、中线式和下游式3种类型[3]。

上游式工艺比较简单,是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其特点是子坝中心线位置不断向初期坝上游方向移升,坝体由流动的矿浆水力充填沉积而成。该坝型受排矿方式的影响,往往含细粒夹层较多,渗透性能较差、浸润线位置高,故坝体稳定性较差。但其具有筑坝工艺简单、管理方便、运营费用较低等突出特点,所以国内外均普遍采用。

下游式是指尾矿堆积坝在初期坝下游方向移动和升高。该方法的坝体基础较好,尾矿排放堆积易于控制。由于坝体尾矿颗粒粗、抗剪强度高、渗透性能好、浸润线位置较低,坝体稳定性较好。下游式堆坝法的主要缺点是需要大量的粗粒尾矿筑坝,在使用初期存在粗粒尾矿量不足的问题。该方法管理复杂、运行成本高,适合用于颗粒较粗的尾矿以及比较狭窄的坝址地形条件。

中线式筑坝上是介于上游法和下游法之间的方法,其特点是在筑坝过程中坝顶沿轴线垂直升高。德兴铜矿4号尾矿库就是采用这种坝型。

根据我国安监局2008年调查结果,在统计的4054座金属矿山尾矿库中,采用上游式筑坝的为3689座(占91%),采用中线式筑坝的为136座(占3.35%),采用下游式筑坝的为229座(占5.65%)[1]。

ISSN1671-2900 CN43-1347/TD

采矿技术第11卷第3期

Mining Technology,Vol.11,No.3

2011年5月

May20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74011);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ECT-07-0070).

1.1.2尾矿库危害

目前国内绝大部分金属矿山都采用传统的水力输送法送尾矿入库,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增加了安全隐患,而且大量占有土地,增加矿山的投资规模和尾矿库的运营成本,成为制约金属矿山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4]。首先,其湿排浓度一般为20% 30%,大量的水暴露在尾矿库中,随干燥作用而蒸发,或者下渗排放到周围环境中,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其次,目前除了少部分尾矿得到应用外,相当数量的尾矿只有堆存,占用了大量土地;第三,尾矿扬尘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并且颗粒细,随风飞扬会污染大气和环境,同时尾矿中含有的重金属及药剂也会造成生态破坏;第四,目前国内大部分尾矿库超期服务,超库容使用,使原设计坝体的稳定性和抗渗性受到严重影响,并且尾矿结构松软,含大量的水,尾矿库溃坝等灾害事故时有发生。尾矿坝潜在的工程灾害危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矿山的安全。

1.2井下充填现状

1.2.1尾砂分级

由于充填工艺要求充填料进入采场后必须脱水,以加速其固结形成一定的强度,故要求充填料的渗水率≥100mm/h。这就要求脱去尾砂中阻碍渗水的泥质物料。我国对尾矿分级的标准为37μm,用水力旋流器等分级设备将粒径-37μm的细粒级尾砂脱去,剩余的尾砂即是分级尾砂[5]。早期,我国多采用分级尾砂进行充填,输送浓度<65%,尾砂利用率仅为50%。

1.2.2分级浓缩工艺

我国全尾砂分级浓缩工艺一般分为2种,一种是旋流器与普通浓密机串联的方式,第二种是旋流器与立式砂仓串联的方式。

水力旋流器和普通浓密机串联的方式是尾砂浆经搅拌桶搅拌均匀后,进入水力旋流器,旋流器底流为脱去超细颗粒的粗粒级尾砂,溢流中的尾砂颗粒较细,溢流进入浓密机进行脱水浓缩。

另一种方式是采用水力旋流器将选厂尾砂浆分级后,泵送至立式砂仓中。尾砂在立式砂仓中贮存,并继续沉淀脱水,底流浓度可以达到60%。砂仓一般采用流态化造浆系统,即在砂仓下部至中部安装喷嘴,以提高砂仓中尾砂的均匀性[6]。

分级尾砂充填带来了2大问题,一是由于分级造成一部分细粒级尾泥不进行充填,尾砂利用率低,部分矿山由于此原因而无砂可用;二是被脱去的超细尾矿仍需要筑坝堆存,且增加了技术难度和风险。

2超细全尾处置新技术

2.1尾矿膏体堆存技术

2.1.1膏体堆存的演变

我国的膏体排放技术是由1990年代兴起的黄金尾矿干堆技术演变而来的。尾矿干堆的工艺流程主要是:尾矿经过压滤机过滤后形成滤饼,经皮带或汽车运输到堆场进行堆存,滤饼的含水率约20%。比起传统湿排,尾矿干堆技术可大幅度减少输送量,提高回水利用率,减少尾矿坝溃坝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制作滤饼使得尾矿中的含水率降低到最低极限,对于尾矿浆中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质(比如氰根离子、砷离子)的矿山,可以将尾矿水收集后统一处理,从而消除对环境的影响。这是尾矿压滤的最大技术优势。

不过,尾矿干堆技术也有下列几项缺点:尾矿干堆前期投入大,且服务年限较短;尾矿压滤工艺的能耗大,运营成本高,使这项技术条件的推广应用受到限制。为了解决经济问题,尾矿膏体排放技术孕育而生[7]。

2.1.2膏体堆存技术

尾矿膏体排放技术和尾矿干堆技术都属于高浓度排放的范畴,不同的是膏体排放所输送的物料—膏体,是可以通过管道进行泵送的。尾矿经过脱水后可分为可泵送和不可泵送2类,如图1所示。膏体为尾矿浆直接浓缩得到,是一种泵送的临界状态。采用过滤机或压滤机脱水时,得到的滤饼含水率较低,尾砂就会失去流动性,无法泵送。滤饼又可分为干湿滤饼2类,湿滤饼浓度在80%左右,而干滤饼一般在85%以上,干滤饼由压滤机进一步压滤获得,只能通过皮带或汽车输送,进行干式堆存[8]

图1尾矿脱水分类示意

5

吴爱祥,等:超细全尾膏体处置技术现状与趋势

膏体料浆输送至尾矿库后,需要通过排放口进行布料。主流的膏体布料方式可分为下山谷式、四周式和中央式3种。下山谷排放模式是由其地形条件所决定的,膏体从山谷顶端往下排放;四周排放式是将多个排放口均匀地散布于尾矿库四周,整个尾矿场的形状类似于“凹”形;中央排放式,顾名思义是将排放口置于中央,料浆从其顶端排出,并形成一定的锥体。排放口的一系列参数,包括排放口间距、排放口直径和布料厚度等,对沉积作用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布料越均匀、布料厚度越小,蒸发和固结作用就越充分,越能快速干燥[9]。

2.1.3膏体堆存技术特点

膏体排放的主要技术特点是将选厂的尾矿经浓缩制成不离析、不脱水、高浓度的膏体,使用泵送或自流的方式将其输送到尾矿库,通过一定的排放方式进行沉积。通过蒸发、固结等作用将含水率降到最低,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尾矿坝的稳定度。与传统湿式直排技术相比,膏体堆存技术在环境保护、提高金属回收率、降低药剂消耗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前期设备投入较大,生产运营成本较高[10 12]。

在继承干式堆存优点的同时,膏体排放也克服了干堆技术的局限性,即膏体排放形成的堆积体稳定性好、服务年限长,管道的长距离输送也减少了成本。同时,随着近年来国内外深锥浓密机的快速发展,使得膏体排放的脱水设备较之干堆技术也更有保障。

2.2膏体充填

2.2.1膏体充填的演变

膏体充填属于全尾砂胶结充填的范畴,全尾砂胶结充填是以没有进行分级的全粒级尾砂作为充填集料充入井下采空区的一种充填方式,因而适用于充填料来源不足、在地表不能建尾矿库、尾砂中含有的有害物质需要处理的矿山。但必须在高浓度状态下进行充填,全尾砂充填才具有应用价值。

由于全尾砂含有细颗粒,与分级尾砂充填相比,技术要求更高,其突出的特点是必须提高充填料浆浓度,否则充填料浆充入采空区后,细粒级尾砂将悬浮于充填体表面,凝固缓慢;充填体渗透性差,充填料浆脱水困难,若溢流脱水,则大量细颗粒及水泥将涌入井下巷道,造成巷道污染;充填料浆离析造成充填质量差,给采矿作业带来困难。所以,当采用全尾砂充填时,必须实现高浓度,以避免充填料浆的离析及跑浆现象。全尾砂胶结充填对高浓度的要求,促使了膏体充填的发展。

2.2.2膏体充填技术

将1种或多种充填材料与水进行优化组合,制备成具有良好稳定性、流动性和可塑性的牙膏状胶结体,在重力或外加力作用下以柱塞流的形态输送到采空区完成充填作业的过程称为膏体充填[13,14]。膏体充填的特点是料浆不离析、进入采场不脱水、不沉淀,充填质量高,成本低。

超细全尾对其粒级组成规定为平均粒径小于0.03mm;-0.019mm颗粒含量大于50%;+0.074 mm颗粒含量小于10%;+0.037mm颗粒含量小于30%。由于尾矿的粒级组成、物理化学性质各异,不同类型、不同矿山的膏体浓度各不相同。

根据物料组成不同,膏体又可分为细粒级膏体、粗粒级膏体和改性膏体。细粒级膏体是由全尾砂、水及胶结材料组成的,其中胶结材料可以是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粗粒级膏体是在细粒级膏体的基础上加入粗骨料成分,这里的粗骨料成分可以是冶炼水淬渣、棒磨砂、块石等,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膏体充填应该包括块石充填技术;改性膏体是在粗粒级膏体的基础上添加改性材料,如粉煤灰、早强剂、减水剂、减阻剂等。

2.2.3膏体充填技术的特点

膏体料浆像塑性结构体一样在管道中作整体运动,固体颗粒一般不发生沉淀,呈柱塞状流动。膏体充填料的内摩擦角较大,凝固时间短,能迅速对围岩和矿柱产生作用。尾砂利用率高,一般为90% 95%。由于膏体充填料浆浓度高,无需脱水,因此减少了井下充填污染及排水费用;充填体强度高且水泥耗量少,可以适当降低充填成本;充填体易于接顶,有利于采场稳定和采矿作业安全性;膏体的稳定性、和易性和可泵性,决定了进行长距离输送时不会造成堵管,从而解决了实际操作中长距离输送的问题。从长远范围及长远发展来看,膏体充填技术是充填采矿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14]。

2.3膏体的制备与输送

要制备合格的膏体并输送至井下充填采场(或尾矿库)一般要经过3个大环节,即尾矿脱水浓缩、物料搅拌制浆、高浓度管道输送。

2.3.1脱水浓缩

我国脱水浓缩工艺主要分为2类。一类是以过

6采矿技术2011,11(3)

滤机、压滤机为核心的脱水工艺,制造出的滤饼浓度达到80% 85%;第二类是以新型深锥浓密机为核心的脱水工艺,底流浓度达到70% 78%。

我国早期多使用过滤机压滤机作为膏体充填中的尾矿脱水设备,由于其脱水效果好,脱水工艺简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所制备的滤饼浓度过高,无法制备流动性好的膏体,因此在混料过程中需要添加一定量的水,以保证膏体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但是这种选脱水再加水的做法浪费了大量的电力和能源,而且过滤机能耗较大,且滤布需要经常更换,成本较高[15]。

我国目前多使用新型连续式浓密机进行尾矿的脱水,脱水效果完全达到膏体的制备要求。实验室试验及理论分析表明,坍落度小于22cm时,充填料浆流动阻力较大,在充填倍线较小的条件下(N<2 3)难于实现自流输送,而需采用泵压输送[16]。2.3.2膏体搅拌制备

对于制备含有粗骨料的膏体,采用卧式二段串联搅拌工艺,多种物料必须经过串联的2台卧式搅拌机搅拌均匀才能制备合格的膏体。卧式搅拌机搅拌叶轮远远多于立式搅拌机,转动过程中对物料的剪切作用更加直接和全面,且卧式搅拌机转速较慢,降低了扭矩与功率的要求,同时又不会因为过度的搅拌而使膏体离析。该工艺运用较为广泛,对于水泥干式添加且有粗骨料的膏体制备效果尤为明显[17]。

2.3.3膏体管道输送

多采用泵送的方式将膏体通过管道输送至井下。由于膏体浓度较高,膏体输送泵均为柱塞泵或隔膜泵,用于输送膏体的管道一般为高强度钢管,公称直径均为150mm。自流输送是以自身的势能为动力,克服管道沿程阻力而流动。实现自流的条件是在系统中具备的势能必须大于流经管道系统时克服沿程阻力所需要的能量。

3膏体处置应用实例

3.1会泽铅锌矿全尾膏体胶结充填

几十年来的采矿使会泽铅锌矿积存了60多万t 的选矿尾砂和100多万t的冶炼水淬渣,而且每年地表尾砂和水淬渣积存量以25 30万t的速度激增。尾矿库和水淬渣场已无法扩容,且矿区属于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区,工业废物排放和堆存受到严格限制。因此,必须将地表尾砂和水淬渣利用起来,排入井下,充填采空区。因此该矿在2006年兴建了以深锥浓密机为核心的膏体泵送充填系统。

膏体充填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来自选厂和尾矿库的全尾砂浆经搅拌均匀后直接送入深锥浓密机中,经浓缩后,造浆浓度为76% 78%。冶炼水淬渣经圆盘给料机及皮带秤计量输送,水泥经双螺旋给料机及冲板流量计计量输送,3种物料共同进入双轴叶片式搅拌机和双螺旋搅拌输送机中进行二级搅拌,制备成浓度78% 80%的膏体料浆,经双缸活塞泵沿Φ150mm管道泵入井下充填采场[18]

图2驰宏公司膏体充填系统

驰宏公司膏体充填应用成功的关键在于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采用深锥浓密机进行一段浓密脱水,在地表将干水泥直接添加工艺制备膏体,采用塌落度为20 25cm的膏体物料进行充填,降低了膏体充填工艺的实际操作难度。会泽膏体充填浓度达到78% 81%,最大日充填1264m3,月均充填能力也达到11000m3。截止到2010年9月已经向井下输送膏体371481m3,消耗尾砂441232.75t,尾砂的消耗缓解了尾库库容压力,充填的膏体缩短了采场接替的时间,改善了岩石的应力状态,净化了井下工作环境,目前矿山生产已完全依赖该技术。

3.2乌山铜钼矿尾矿膏体排放

乌山铜钼矿尾矿产量极大,且矿区位于呼伦贝尔草原上,属于生态脆弱区。矿区属于高寒地区,若采用传统湿排则尾矿库冻结,则会大大降低库容,因此,应采用固结时间较短的排放方式。库区范围内为草原,降水量小,矿区生产用水紧张。为了克服以上困难,该矿区2007年建设了膏体堆存工艺,见图3。

7

吴爱祥,等:超细全尾膏体处置技术现状与趋势

图3乌山尾矿浓缩与膏体堆存工艺流程

乌山铜钼矿膏体干堆技术工艺流程为:选矿工艺排出的尾矿浆浓度为27.98%,分别自流进入矿浆池内,经4台渣浆泵加压后,由2条陶瓷内衬复合钢管进行输送进入2台深锥膏体浓密机内,输送距离为1800m。尾矿浆在深锥内部与絮凝剂混合后脱水浓缩,当浓缩达到70% 72%重量浓度时,将料浆排出。排出的料浆经喂料泵喂给隔膜泵,加压后由2条无缝钢管送入尾矿库堆存。深锥排料出口处安装有流量计和浓度计,以检测排放的料浆是否合格。

膏体经管道泵送至排放点,管道输送距离为2000m。膏体进入库区后,可以顺利的扩散至库区边界,增加了暴露面积,促进了水的蒸发,加速了尾砂的固结过程,如图4所示。膏体在库中堆角较小,

接近水平,尾砂固结效果好,稳定性高,如图5所示

图4膏体在库区内的流动

4超细全尾砂膏体处置的发展趋势4.1存在的问

图5膏体固结效果

(1)我国的膏体设备制造水平低,使用效果差。我国自行生产的连续式浓密机,脱水效果较差,底流浓度仅能达到65%左右;过滤机虽然能够生产含水率较低的尾矿滤饼,但能耗高,滤布易堵塞,运行成本高;控制水平低,远程控制电气易出故障,检测仪表精度低,不准确。因此,我国膏体技术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2)膏体充填技术落后。对于技术方面的一些问题未得到明确的解答,包括什么是膏体?不同的矿山应采用何种配比?如何提高浓缩底流浓度,使之达到膏体制备所需要的浓度?如何解决管道的局部磨损?

(3)我国膏体堆存技术刚刚起步。膏体堆存的设计流程尚不明确,还无法确定膏体堆存中的某些关键参数。在整个设计流程中,确定堆坝坡度和排放浓度是最为重要的参数,只有确定以上2个数据,才能设计尾矿坝工程量、尾矿库占地面积、尾矿浓缩以及输送系统,准确的进行投资概算、经济评价和安全环保评价。

4.2发展趋势

(1)发展井下全尾砂膏体处置的基础理论。首先,从理论上或定量的解释膏体的定义。膏体在输送时应以柱塞流的形式流动,不分层不离析不泌水。但是针对不同的尾砂粒度分布,如何利用分层度、塌落度、泌水率等参数定量的描述膏体,尚未得到解决。其次,建立统一的膏体流动性检测指标体系和设备。目前用于膏体检测的指标和设备均是借鉴建筑砂浆检测方法,而这两者在集料的粒度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建筑砂浆的集料为cm级的,而膏体集料则是mm级的。

(2)发展膏体处置的专用设备。我国用于膏体充填的尾矿脱水设备主要为浓密机。浓密机是以依靠重力沉降进行固液分离设备,一般用于选矿流程

(下转第18页)

[4]宋卫东,杜建华,杨幸才,等.深凹露天转地下开采高陡边坡变形与破坏规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0,32(2):145-151.

[5]樊忠华.充填体与围岩相互作用机理与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10.

[6]周冬冬,高谦,余伟健,等.司家营铁矿阶段充填法开采流固藕合数值模拟[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0,30(2):19-22.[7]古德生,李夕兵.现代金属矿床开采科学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8]周爱民.矿山废料胶结充填(第2版)[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

[9]周文略,杨鹏,蔡嗣经.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深部采矿岩体变形的演化模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29(11):1069-

1073.

(收稿日期:2011-04-06)

作者简介:蔡嗣经(1952-),男,博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采矿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

(上接第8页)

或待过滤的物料的预处理,其工作特点是连续作业,而井下回填必须在有空区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因此回填作业是间断性的。发展新型的浓密机,使之能够适应于复杂的物料、多变的工况,是发展方向之一。

5结语

(1)现阶段我国超细全尾砂的处置方式多为低浓度排放,既造成了严重的金属流失、占用大量的土地、引起环境破坏,又产生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全尾砂充填替代分级尾砂充填,虽然提高了尾砂利用率,但存在充填体初期强度低、水泥用量高的缺陷。地表膏体堆存技术可以解决尾矿库的安全问题和环境问题,具有极大的优越性,但由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的原因,在我国刚刚起步。膏体充填不仅将全尾砂全部利用,而且将物料浓度提高至78%左右,充填体强度提高到3MPa,保证了采矿活动的安全性。

(2)驰宏公司膏体充填应用成功的关键在于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采用深锥浓密机进行一段浓密脱水,采用在地表将干水泥直接添加工艺制备膏体,利用管道进行自流输送,降低了膏体充填工艺的实际操作难度。乌山铜钼矿利用膏体排放技术,大大节约了用水量,提高了库容利用率,尤其是高寒地区成功地进行膏体排放,对类似矿山具有较大的借鉴作用。

(3)我国膏体充填技术应全力发展井下全尾砂膏体处置的基础理论,和井下膏体处置的专用设备。参考文献:

[1]谢旭阳,田文旗,王云海,等.我国尾矿库安全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2):5-9.[2]张兴凯,王启明,相桂生.金属非金属尾矿库安全现状及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2(2):60-63.

[3]魏作安.细粒尾矿及其堆坝稳定性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4.[4]龙涛,刘太春,高玉宝.我国金属矿山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对策分析[J].中国矿业,2010,19(6):54-56.

[5]苑忠国,赵江,张晓满.下向分层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在大岭矿的应用与实践[J].黄金,2008,5(29):25-29.

[6]崔仑,王剑波,孙豁然,等.提高立式砂仓放砂浓度的研究[J].黄金,1998,(6):20-22.

[7]杨盛凯,王洪江,吴爱祥,等.尾矿高浓度排放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展望[J].中国安全科学技术,2010,6(5):28-33.

[8]梁国海,洪小鹏.尾矿压滤干堆工艺在排山楼金矿的成功应用与改造实践[J].黄金,2003,12(24):47-49.

[9]Kaiser L K,Lamperd J W,Loan C,et al.A new approach to bauxite residue dry stacking[C]∥9th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paste and thickened tailings,2006:57-68.

[10]RobinskyE I.Tailings disposal by the thickened discharge meth-od for improved economy and environmental control[C]∥Tail-

ings Disposal Today,Proceedings2nd International Tailings

Sympsium,1978:75-77.

[11]Phil Newman,Roger White,Alistair Cadden.Paste-The Future of Tailings Disposal[J].Mineral Processing,2001:1-10.[12]Shuttleworth J A,Thomson B J.Surface paste disposal at bulyan-hulu[J].Proceedings of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paste

and thickened tailings,Santiago,Chile,2005,(4):207-229.[13]刘晓辉,吴爱祥,王洪江,等.膏体充填尾矿浓密规律初探[J].金属矿山,2009,(9):38-41.

[14]许新启,杨焕文,杨小聪.我国全尾砂高浓度(膏体)胶结充填简介[J].矿冶工程,1998,12(2):1-4.

[15]何哲祥,古德生.矿山充填管道水力输送研究进展[J].金属矿山,2008,60(3):116-120.

[16]刘永兵,陈纪忠,阳永荣.管道内液固浆液输送的数值模拟[J].黄金,2006,(5):859-864.

[17]周华强,全永红,郑保才,等.膏体充填原材料水分与配比计量误差分析[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7,24(3):270.[18]王洪江,吴爱祥,肖卫国,等.粗粒级膏体充填的技术进展及存在的问题[J].金属矿山,2009,(11):1-5.

(收稿日期:2011-04-02)

作者简介:吴爱祥(1963-),男,湖北仙桃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采矿工程科研与教学工作,Email:wuaix-iang@126.com。

最新液压传动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液压传动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摘要:对液压传动技术及其优缺点进行描述;将其发展现状、工业应用情况作了一个简要的总结归纳;并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对其发展趋势在液压现场总线技术、自动化控制软件技术、纯水液压传动、电液集成块等四方面做了合理的展望。关键词:液压传动;工业应用;发展趋势 1 液压传动的定义及其地位 液压传动是以流体(液压油液)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传递和控制的一种传动形式。它们通过各种元件组成不同功能的基本回路,再由若干基本回路有机地组合成具有一定控制功能的传动系统[1]。液压传动,是机械设备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技术之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液压传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 2 液压传动的发展简史 液压传动是根据17 世纪帕斯卡提出的液体静压力传动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1795 年英国约瑟夫?布拉曼(Joseph Braman,1749-1814),在伦敦用水作为工作介质,以水压机的形式将其应用于工业上,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1905 年将工作介质水改为油,又进一步得到改善。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后液压传动广泛应用,特别是1920 年以后,发展更为迅速。1925 液压元件大约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20 年间,才开始进入正规的工业生产阶段[2]。年维克斯(F.Vikers)发明了压力平衡式叶片泵,为近代液压元件工业或液压传动的逐步建立奠定了基础。20 世纪初康斯坦丁?尼斯克(G?Constantimsco)对能量波动传递所进行的理论及实际研究;1910 年对液力传动(液力联轴节、液力变矩器等)方面的贡献,使这两方面领域得到了发展[3]。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1945)期间,在美国机床中有30%应用了液压传动。应该指出,日本液压传动的发展较欧美等国家晚了近20 多年。在1955 年前后, 日本迅速发展液压传动,1956 年成立了“液压工业会”。近20~30 年间,日本液压传动发展之快,居世界领先地位。液压技术主要是由武器装备对高质量控制装置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随着控制理论的出现和控制系统的发展,液压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日臻完善,电液控制系统具有高响应、高精度、高功率-质量比和大功率的特点,从而广泛运用于武器和各工业部门及技术领域[4]。 3 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3.1 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相比,液压传动具有以下优点 1.液压传动的各种元件,可以根据需要方便、灵活地来布置。 2.重量轻、体积小、运动惯性小、反应速度快。 3.操纵控制方便,可实现大范围的无级调速(调速范围达2000:1)。 4.可自动实现过载保护。

未来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未来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对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当前现状作了说明,积极主动提倡自主创新,发挥中国液压与气动行业的优势如何抓住液压与气动技术发展趋势等问题提出的一些方法和建议。 一液压技术 前言:液压传动由于应用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摩擦磨损技术及新工艺、新材料等后取得了新的发展,使液压系统和元件在水平上有很大提高.它已成为工业机械、工程建设机械及国防尖端产品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是它们向自动化、高精度、高效率、高速化、高功率密度(小型化、轻量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它和电机械传动竞争能力的关键技术.为了保持现有势头,必需重视液压传动固有缺点的不断改进和更新,走向二十一世纪的液压传动不可能有惊人的突破,除不断改进现有液压技术外,最重要的是移植现有的先进技术,使液压传动创造新的活力,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 1液压技术渗透到很多领域,不断在民用工业、在机床、工程机械、冶金机械、塑料机械、农林机械、汽车、船舶等行业得到大幅度的应用和发展,而且发展成为包括传动、控制和检测在内的一门完整的自动化技术。现今,采用液压传动的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如发达国家生产的95%的工程机械、90%的数控加工中心、95%以上的自动线都采用了液压传动技术。近年来,我国液压气动密封行业坚持技术进步,加快新产品开发,取得良好成效,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品。北京机床所的直动式电液伺服阀、杭州精工液压机电公司的低噪声比例溢流阀(拥有专利)、宁波华液公司的电液比例压力流量阀(已申请专利),均为机电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产品,并已投入批量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北京华德液压集团公司的恒功率变量柱塞泵,填补了国内大排量柱塞泵的空白,适用于冶金、锻压、矿山等大型成套设备的配套。天津特精液压股份有限公司的三种齿轮泵,具有结构新颖、体积小、耐高压、噪声低、性能指标先进等特点。榆次液压件有限公司的高性能组合齿轮泵,可广泛用于工程、冶金、矿山机械等领域。另外,还有广东广液公司的高压高性能叶片泵、宁波永华公司的超高压软管总成、无锡气动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为各种自控设备配套的WPI新型气缸系列都是很有特色的新产品。由此可见液压传动产品等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它的发展决定了机电产品性能的提高。它不仅能最大限度满足机电产品实现功能多样化的必要条件,也是完成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技术装备的基本保证,更是机电产品和重大工程项目和装备可靠性的保证。所以说液压传动产品的发展是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尤其是工业自动化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现在世界各国都重视发展基础产品。近年来,国外液压技术由于广泛应用了高新技术成果,使基础产品在水平、品种及扩展应用领域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和发展 2但目前国内的需求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包括产品趋同化、构成不合理,性能低、可靠性差,创新和自我开发能力弱,自行设计水平低。具体表现在产品水平、产品体系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的结构性矛盾。中国的液压市场很大,用户对产品的要求各异,各种高品质、高性能的液压元件市场需求量很大。而大部分国内企业所能提供的产品,无论在档次上还是种类上,都还远远不能满足这些需求。因此,在众多低档产品压价竞争的同时,不得不让出一块巨大

中国2019最新癌症统计数据出炉

中国2019最新癌症统计数据出炉! 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较2014年的380.4万增加12.5万,增长率为3.2%;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人被确诊为癌症。 发病率最高:肺癌 从发病人数看,肺癌仍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发病人数为78.4万。第二至第十分别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甲状腺癌、子宫颈 癌、脑癌、胰腺癌。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6.70%。

前十位癌症发病人数(万) 其中,男性发病首位为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52.0万,其他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等,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男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82.20%。 女性发病首位为乳腺癌,每年发病约为30.4万,其他主要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和胃癌等,女性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9.10%。 40岁以上发病率快速上升 癌症发病随年龄增加而上升,40岁以下青年人群中,癌症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从40岁开始快速升高,发病人数分布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到80岁达到高峰。

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情况估计 女性乳腺癌发病从30岁左右开始上升,男性前列腺癌发病则从60岁左右才开始上升。因此,应针对不同癌症发病年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生存率与欧美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 在过去的十余年里,我国癌症生存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目前癌症5年相对生存率约为40.5%,与十年前相比,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 比还有很大差距。 主要原因是,我国癌谱和发达国家存在差异。我国高发癌是预后较差的肝癌、胃癌和食管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欧美发达国家则是甲状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预后较好的肿瘤高发。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预后较好肿瘤的5年生存率,比如乳腺癌(82%)、 甲状腺癌(84.3%)和前列腺癌(66.4%),仍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美国的数字依次为90.9%、98%和99.5%。 差距的根源在于,我国癌症患者早诊早治率低、晚期病例临床诊治不规范。因此,扩大癌症筛查覆盖面、促进肿瘤诊治规范化,是我国亟需发力解决的两个问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慢性感染、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的累加,癌症防控形势比较严峻。

软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万方科技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软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班)级:15计科升-1班 学号:1516353029 姓名:闫建勋 指导教师:马永强 完成日期:2015-12-1

摘要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执行某项任务所需的程序、数据及文档的集合,它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从功能上看,计算机软件可以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也称为基础软件,它是具有公共服务平台或应用开发平台功能的软件系统,其目的是为用户提供符合应用需求的计算服务。因此,应用需求和硬件技术发展是推动软件技术发展的动力。 软件产业和软件服务业因其具有知识密集、低能耗、无污染、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高带动性、应用广泛与市场广阔的特点,而成为知识生产型、先导性、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成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成为世 界各国竞争的焦点之一。 当前,我国进入了后PC 时代,人们对计算需求更为广泛,软件应用“无处不在”,市场前景广阔;不久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应用市场,足见我国发展软件技术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现状、趋势、意见

Abstract Computer software is a computer system to perform a certain task required procedures, data and document collection, it is the soul of computer system. Look from the function, the computer software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system software, support software and application software. System software and support software basic software, it is a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an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platform software system, its purpose is to provide users with the application demand of computing services. Therefore, applications and hardwa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to promote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technology. Software industry and software service industry because of its advantages of knowledge intensive, low energy consumption, no pollution, high growth, high added value, high acceleration, wide application and broad market characteristics, and become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forerunner sex, strategical burgeoning industry, become the cor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and the grow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班级:模具2班 姓名:蔡腾飞 学号:130101020071

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摘要:液压传动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因此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一般工业用的塑料加工机械、压力机械、机床等;行走机械中的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农业机械、汽车等;钢铁工业用的冶金机械、提升装置、轧辊调整装置等;船舶用的甲板起重机械(绞车)、船头门、舱壁阀、船尾推进器等;特殊技术用的巨型天线控制装置、测量浮标、升降旋转舞台等;军事工业用的火炮操纵装置、船舶减摇装置、飞行器仿真、飞机起落架的收放装置和方向舵控制装置等关键词:液压传动工业应用发展方向优点及缺点 一、液压传动的发展概况 液压传动是一门新的学科,虽然从17世纪中叶帕斯卡提出静压传动原理,18世纪末英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算起,液压传动技术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但直到20世纪30 年代它才较普遍地用于起重机、机床及工程机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需要,出现了由响应迅速、精度高的液压控制机构所装备的各种军事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液压技术迅速转向民用工业,液压技术不断应用于各种自动机及自动生产线。20世纪60年代以后,液压技术随着原子能、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因此,液压传动真正的发展也只是近三四十年的事。液压传动技术广泛应用了如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及新工艺和新材料等高技术成果,使传统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也使液压系统和元件的质量、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尽管如此,走向二十一世纪的液压技术不可能有惊人的技术突破,应当主要靠现有技术的改进和扩展,不断扩大其应用领域以满足未来的要求 二、液压传动的工业应用 液压传动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因此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一般工。业用的塑料加工机械、压力机械、机床等;行走机械中的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农业机械、汽车等;钢铁工业用的冶金机械、提升装置、轧辊调整装置等;土木水利工程用的防洪闸门及堤坝装置、河床升降装置、桥梁操纵机构等;发电厂涡轮机调速装置、核发电厂等国;船舶用的甲板起重机械(绞车)、船头门、舱壁阀、船尾推进器等;特殊技术用的巨型天线控制装置、测量浮标、升降旋转舞台等;军事工业用的火炮操纵装置、船舶减摇装置、飞行器仿真、飞机起落架的收放装置和方向舵控制装置等。 目前, 它们分别在实现高压、高速、大功率、高效率、低噪声、长寿命、高度集成化、小型化与轻量化、一体化和执行件柔性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同时, 由于与微电子技术密切配合, 能在尽可能小的空间内传递尽可能大的功率并加以准确的控制, 从而更使得它们在各行各业中发挥出了巨大作用。 应该特别提及的是, 近年来, 世界科学技术不断迅速发展, 各部门对液压传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液压传动与电子技术配合在一起, 广泛应用于智能机器人、海洋开发、宇宙航行、地震予测及各种电液伺服系统, 使液压传动的应用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三、液压传动的发展方向 1.减少能耗,充分利用能量 液压技术在将机械能转换成压力能及反转换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一直存在能量损耗,主要反映在系统的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上。如果全部压力能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将使能量转换过程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为减少压力能的损失,必须解决下面几个问题:①减少元件和系统的内部压力损失,以减少功率损失。主要表现在改进元件内部流道的压力损失,

中国液压技术的发展趋势

中国液压技术的发展趋势 前言 液压技术是实现现代传动与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与其他传动相比,液压传动具有结构紧凑、反应灵敏、易实现操作自动化等特点。液压油是液压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液压系统中它起着能量传递、系统润滑、防腐、防锈、冷却等作用。随着液压系统的技术发展,精密元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电液伺服阀、精密过滤器等,对液压油质量要求逐渐提高。要求液压油应具有优良的粘温性能、抗磨性能,与相关材料的适应性、过滤性,特别是热稳定性及氧化安定性要好,确保液压油在使用过程中有很好的清洁度,以满足日益更新的液压系统用油要求。 1、液压油现状 我国从60年代开始研制液压油,70年代研制成功HL抗氧防锈液压油和HG 液压导轨油,80年代研制生产出HM抗磨液压油、HV、HS低温液压油及抗燃液压油,为各种液压设备提供了适宜的液压油。90年代研制成功了产品质量符合DenisonHF-0规格的高压抗磨液压油(叶片泵17.5MPa,柱塞泵34.5MPa),目前我国的液压油品种较为齐全,但与国外各大石油公司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主要表现在国内油品生产厂家几乎没有清净液压油和绿色液压油产品上市。液压油大体上可分为抗磨液压油、抗燃液压油、清净液压油、绿色液压油(可生物降解液压油)等品种,其中使用量最大的为抗磨液压油,全国年产约25万t。 1.1、抗磨液压油 国外各大石油及化学公司均有各种类型不同牌号的抗磨液压油系列产品出

售,年产约为1000万t。有代表性的、被用户普遍接受的抗磨液压油规格有:美国的VickersI-286-S、M-2950-S规格和CincinnatiMilacronP-68、P-69、P-70规格;前联邦德国的DIN51524(II)规格。VickersI-286-S规格主要强调35VQ-25叶片泵试验;M-2950-S规格主要强调V104C叶片泵试验;Cincinnati MilacronP-68、P-69、P70规格主要强调油品的热稳定性和对金属材料的适应性;DIN51524(II)规格主要强调油品的负载能力,即运动金属部件表面接触的润滑剂可承受的最大负荷,该规格油品主要适用于欧洲市场。 1994年我国颁布GB11118.1-94液压油标准,该标准所属产品包括HL、HM、HV、HS和HG5个品种。与国际代表性的几个标准相比较,具有品种齐全、性能要求全面、综合性强、能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特点。HL是通用机床使用的抗氧防锈液压油;HM为抗磨液压油,抗磨性能突出,应通过FZG齿轮试验机、V104C叶片泵台架试验;HV与HS属低温液压油寒区冬季使用;HG为液压导轨油,要求有适宜的动-静摩擦系数和防爬滑能力。 抗磨液压油的技术关键是有较好的价格性能比和研制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复合剂,国外总剂量从早期的1.5%左右降到目前的0.6%,国内目前最好水平为0.8%左右。说明还有一定的差距。 抗磨液压油添加剂配方类型可分为两种,一种为以ZDDP(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为主剂的锌型配方体系,另一种为无灰配方体系。由于ZDDP中的锌对青铜部件有腐蚀作用,而柱塞泵内又有青铜部件,锌型配方的液压油在柱塞泵上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开发出了无灰配方。目前,两种配方平衡发展,国内大部分生产厂家均生产HL、HM、HV等产品。

中国癌症流行病学与防治研究现状_曾红梅

V ol. 25 No.9Sep., 2013 化 学 进 展 PROGRESS IN CHEMISTRY 第25卷 第9期2013年9月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2 Cancer statistics 3 The current status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3.1 Strategies and policies for cancer control and 中国癌症流行病学与防治研究现状 曾红梅 陈万青*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 北京 100021) 摘 要 癌症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列城市死因的第一位,农村死因的第二位。本文对我国近几十年来癌症的流行状况、发病负担进行了概述。结果显示由于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消化道癌症发病负担依然严重,而与环境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癌症如肺癌、乳腺癌等近年来显著增加。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将整体继续呈上升趋势。沉重的癌症负担需要采用综合化的防治策略来解决。本文阐述了我国的癌症防治政策、体系建设和癌症数据监测情况,介绍了近几十年来在我国癌症高发现场开展病因学预防及早诊早治工作的历史经验,概述了全国范围内癌症防控现状,为今后癌症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癌症 趋势分析 预防控制 癌症筛查 中图分类号: R730.1; 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81X(2013)09-1415-06 Cancer Epidemiology and Control in China: State of the Art Zeng Hongmei Chen Wanqing * (National Office for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Cancer Hospital & Institute, Beijing 100021, China) Abstract Cancer has been a major challenge for public health in China. It ranks first among all causes of death in urban areas, and second in rural areas. This paper present the latest cancer statistics of China. The incident number of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is still high and the burden of lung cancer and breast cancer are increasing. The trend indicates that the overall cancer burden would still be sever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aging population. Addressing this challenge requires comprehensive and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cancer control polices, structures, and cancer registration in China are described. National cancer control plans has been carried out by Ministry of Health since 1986. National program of cancer registry has been set up. In 2012, the number of population-based cancer registries has expanded to 222, covering populations with 200 millions. In areas with high risk of cancer, they have held systematic programs of cancer control. Many places such as Linzhou and Cixian have shown a down-trend of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in areas of high risk of cancer also promote the nationwide cancer campaign. The prevention programs include tobacco control, immunization against hepatitis B for infants and children, and cancer early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This paper provides considerable scope and motivation for future work on cancer control and prevention. Key words cancer; trend analy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ancer screening 收稿:2012年12月,收修改稿:2013年6月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chenwq@https://www.wendangku.net/doc/0d15851286.html,

最新液压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解读

液压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 液压传动是以流体作为工作介质对能量进行传动和控制的一种传动形式。利用有压的液体经由一些机件控制之后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相对于电力拖动和机械传动而言,液压传动具有输出力大,重量轻,惯性小,调速方便以及易于控制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和机床等设备上。 由于要使用原油炼制品来作为传动介质,近代液压传动技术是由19世纪崛起并蓬勃发展的石油工业推动起来的,最早实践成功的液压传动装置是舰船上的炮塔转位器,其后出现了液压六角车床和磨床,一些通用车床到20世纪30年代末才用上了液压传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一些兵器上用上了功率大,反应快,动作准的液压传动和控制装置,大大提高了兵器的性能,也大大促进了液压技术的发展。战后,液压技术迅速转向民用,并随着各种标准的不断制订和完善,各类元件的标准化,规格化,系列化而在机械制造,工程机械,材料科学,控制技术,农业机械,汽车制造等行业中推广开来。 由于军事及建设需要的刺激,液压技术日益成熟。20世纪60年代后,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再次将液压技术推向前进,使它发展成为包括传动,控制,检测在内的一门完整的自动化技术,在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应用。如工程机械,数控加工中心,冶金自动线等。液压传动在某些领域内甚至已占有压倒性优势。 液压传动系统的主要优点: (1)在相同功率下,液压执行元件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液压传动一般使用的压力在7Mpa左右,也可高达50Mpa。而液压装置的体积比同样输出压力的电机及机械传动装置的体积小得多。 (2)液压传动的各个元件,可根据需要方便,灵活地来布置。 (3)液压。 (4)易于自动化。液压设备配上电磁阀,电气元件,可编程控制器和计算机等,可装配成各式自动化机械。 (5)速度调整容易。液压装置速度调整非常简单,只要调整流量控制阀即可轻易且可实行无级调速。 (6)不会有过载的危险。液压系统中装有溢流阀,当压力超过设定压力时,阀门开启,液压经由溢流阀流回油箱,此时液压油不处在密闭状态,故系统压力永远无法超过设定压力。 我国的液压工业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正处于迅速发展,提高的阶段。其产品最初只用于机床和锻压设备,后来才用到拖拉机和工程机械上。自从1964年从国外引进一些液压元件生产技术,同时进行自行设计液压产品以来,我国的液压件生产已从低压到高压形成系列,并在各种机械设备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80年代起更加速了对国外先进液压产品和技术的有计划引进,消化,吸收和国产化工作,以确保

液压传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液压传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班级:13级模具二班 姓名:王金露 学号:

液压传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摘要】液压作为一个广泛应用的技术,在未来有更广泛的前景,随着计算机的深入发展,液压控制系统可以和只能的技术,计算机的技术等技术结合起来,这样能够在更多的场合中发挥作用,也可以更加精巧的,更加灵活的完成预期的控制任务。与机械传动相比,液压传动更容易实现其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的控制。近年来,液压技术迅速发展,液压元件日臻完善,使得液压传动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突飞猛进,液压传动具有的优势也日渐凸显。随着液压技术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以及传感技术的紧密结合,液压传动技术必将在工程机械行业走驱动系统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对液压工业的发展都给予很大重视。 【关键词】液压装置,计算机,自动控制,微电子 【引言】液压传动技术是工业上最常见的一门技术,他是利用各种元件根据帕斯卡原理来达到力的传递所设计的一种技术。液压传动技术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也相应的有一

定的局限性。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全面、更可靠、更物美价廉的自动化,保证产品质量的均一性,减轻单调或繁重的体力劳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就需要对液压传动技术不断的创新,因此对于机器的性能、质量、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液压传动技术必将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正文】 液压传动是根据17世纪帕斯卡提出的液体静压力传动原理 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1795年英国约瑟夫?布拉曼,在伦敦用水作为工作介质,以水压机的形式将其应用于工业上,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1905年将工作介质水改为油,又进一步得到改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液压传动广泛应用,特别是 1920 年以后,发展更为迅速。 1925 液压元件大约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20年间,才开始进入正规的工业生产阶段。年维克斯发明了压力平衡式叶片泵,为近代液压元件工业或液压传动的逐步建立奠定了基础。20 世纪初康斯坦丁?尼斯克对能量波动传递所进行的理论及实际究;1910 年对液力传动(液力联轴节、液力变矩器等)方面的贡献,使这两方面领域得到了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国机床中30%应用了液压传动。应该指出,日本液压传动的发展较欧美等国家晚了近20多年。在1955年前后,日本迅速发展液压传动,1956年成立了“液压工业会”。近30年间,日本液压传动发展之快,居世界领先地位。液压技术主要是由武器装备对高质量控制装置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随着

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现状综述

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现状综述

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现状综述 ——工业脱硫技术姓名:李凯雷 学号: 20081400 班级:2008027

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现状综述 高浓度SO2烟气脱硫技术大规模工业化应用,SO2含量高于3%的烟气,通常称为高浓度二氧化硫烟气。它可采用钒催化剂接触催化制硫酸等方法脱硫回收利用硫资源。目前,我国基本上都已采用催化转化脱硫制酸,不仅有效地控制了二氧化硫污染,而且使冶炼烟气二氧化硫成为重要的硫资源,补充了我国缺乏的硫资源。 低浓度SO2烟气脱硫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处于起步阶段,SO2含量低于3%的烟气,通常称为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我国2亿kW机组火电厂锅炉烟气及钢铁、有色、建材等部门50万台工业锅炉、18万台工业窑炉排放的主要是这类烟气。由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低(一般仅为0.1%~0.5%),采用传统的接触法脱硫制酸等方法,技术经济上难度大。 目前我国这类烟气的脱硫技术工业化应用程度还很低,已应用的主要是引进的国外烟气脱硫装置和中小锅炉简易除尘脱硫装置。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先后从国外引进烟气脱硫装置,包括“氨-硫铵法”烟气脱硫装置、“碱式硫酸铝法”烟气脱硫装置、“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装置、“旋转喷雾干燥法”脱硫装置和“电子束辐照法”装置。这些烟气脱硫装置的引进为

我国烟气脱硫吸收国外先进成熟的技术奠定了基础。我国中小锅炉占全国燃煤锅炉的70%,为此我国探索中小型燃煤锅炉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多种途径,如低硫燃料、型煤固硫等技术的同时,针对中小锅炉特点,开发了一批简易烟气脱硫技术。目前这类技术申请的专利已达几十种,应用数百套。简易烟气脱硫除尘技术一般是在各类除尘设备的基础上,采用石灰、冲渣水等碱性浆液为固硫剂,应用水膜除尘、文丘里除尘、旋风除尘的机理和旋流塔、筛板塔、鼓泡塔、喷雾塔吸收等机理相结合同时除尘脱硫。已形成冲激旋风除尘脱硫技术、湿式旋风除尘脱硫技术、麻石水膜除尘脱硫技术、脉冲供电除尘脱硫技术、多管喷雾除尘脱硫技术、喷射鼓泡除尘脱硫技术等在同一设备内进行除尘脱硫的烟气脱硫技术,其共同特点是设备少、流程短、操作简便,一般除尘效率70%~90%,脱硫效率30%~80%。 我国从70年代开始引进国外烟气脱硫成套装置,但到目前为止,却仅有不到1%装机容量的火力电厂和少数中小型锅炉实施烟气脱硫。主要有脱硫成本问题、产物出路问题以及引进技术国产化的问题。 由国外引进的烟气脱硫装置,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高,如我国重庆珞璜电厂引进的“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装置,投资约4000万美元,每年还需运行费4000万元人民币,脱硫运行成本为每吨SO21100元,设备建设费用占到了电厂投资的16%。另一方面,国内外目前应用的主要烟气脱硫技术,无论是国外引进的“石

中国2019最新癌症统计数据出炉

中国2019最新癌症统计数据出炉! 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得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较2014年得380、4万增加12、5万,增长率为3、2%;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人被确诊为癌症。 发病率最高:肺癌 从发病人数瞧,肺癌仍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发病人数为78、4万。第二至第十分别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甲状腺癌、子宫颈癌、脑癌、胰腺癌。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得76、70%.

前十位癌症发病人数(万) 其中,男性发病首位为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52、0万,其她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胃癌、肝癌、结直肠癌与食管癌等,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男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得82、20%. 女性发病首位为乳腺癌,每年发病约为30、4万,其她主要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与胃癌等,女性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得79、10%。 40岁以上发病率快速上升 癌症发病随年龄增加而上升,40岁以下青年人群中,癌症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从40岁开始快速升高,发病人数分布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到80岁达到高峰。

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情况估计 女性乳腺癌发病从30岁左右开始上升,男性前列腺癌发病则从60岁左右才开始上升。因此,应针对不同癌症发病年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得防控措施。 生存率与欧美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 在过去得十余年里,我国癌症生存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目前癌症5年相对生存率约为40、5%,与十年前相比,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癌谱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我国高发癌就是预后较差得肝癌、胃癌与食管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欧美发达国家则就是甲状腺癌、乳腺癌与前列腺癌等预后较好得肿瘤高发。 同时,我们也应瞧到,我国预后较好肿瘤得5年生存率,比如乳腺癌(82%)、甲状腺癌(84、3%)与前列腺癌(66、4%),仍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美国得数字依次为90、9%、98%与99、5%。 差距得根源在于,我国癌症患者早诊早治率低、晚期病例临床诊治不规范.因此,扩大癌症筛查覆盖面、促进肿瘤诊治规范化,就是我国亟需发力解决得两个问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得不断加快,以及慢性感染、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得累加,癌症防控形势比较严峻。

(完整版)液压传动系统的概论.

液压传动技术的历史进展与趋势 从公元前200多年前到17世纪初,包括希腊人发明的螺旋提水工具和中国出现的水轮等,可以说是液压技术最古老的应用。 自17世纪至19世纪,欧洲人对液体力学、液体传动、机构学及控制理论与机械制造做出了主要贡献,其中包括:1648年法国的B.帕斯卡(B.Pascal)提出的液体中压力传递的基本定律;1681年D.帕潘(D.Papain)发明的带安全阀的压力釜;1850年英国工程师威廉姆.乔治.阿姆斯特朗(William George Armstrong)关于液压蓄能器的发明;19世纪中叶英国工程师佛莱明?詹金(F.Jinken)所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蒸气喷射器差压补偿流量控制阀;1795年英国人约瑟夫?布瑞玛(Joseph Bramah)登记的第一台液压机的英国专利;这些贡献与成就为20世纪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科学与工艺基础。 19世纪工业上所使用的液压传动装置是以水作为工作介质,因其密封问题一直未能很好解决以及电气传动技术的发展和竞争,曾一度导致液压技术停滞不前,卷板机。此种情况直至1905年美国人詹涅(Janney)首先将矿物油代替水作液压介质后才开始改观,折弯机。20世纪30年代后,由于车辆、航空、舰船等功率传动的推动,相继出现了斜轴式及弯轴式轴向柱塞泵、径向和轴向液压马达;1936年Harry Vickers发明了先导控制压力阀为标志的管式系列液压控制元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军事上的需要,出现了以电液伺服系统为代表的响应快、精度高的液压元件和控制系统,从而使液压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 20世纪50年代,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生产过程自动化的不断增长,使玻璃冷却器技术很快转入民用工业,在机械制造、起重运输机械及各类施工机械、船舶、航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发展和应用。同期,德国阿亨工业大学(TH Aachen)在仿形刀架

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及 发展趋势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电子测量论文 题目:电子测量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姓名: 班级: 学号:

摘要:本文综合论述了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和总体发展趋势,分析了电子测量仪器的研究开发,阐述了我国电子测量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进而提出了发展电子测量仪器技术的对策。特别是由于测试技术的突破带来的电子测量仪器的革命性变化.同时,针对业界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并介绍了业界的最新进展和最新标准.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促进了电子行业的飞速增长,也极大地推动了测试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快速发展。鉴于中国在全球制造链和设计链的重要地位,使得这里成为全球各大测量仪器厂商的大战场,同时,也带动了中国本土测试测量技术研发与测试技术应用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 LXI ATE 自动测试系统智能化虚拟技术总线接口技术VXI

目录 摘要................................................................................................I 前言 (1) 第一章测试技术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 第二章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 (2) (一)总线接口技 术 (2) (二)软件平台技 术 (3) (三)专家系统技 术 (3) (四)虚拟测试技 术 (3) 第三章展望未来 (4) 参考文献 (5)

前言 中国电子测量技术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科学教育、特别是国防军事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世界高科技发展的潮流,中国电子测量仪器也步入了高科技发展的道路,特别是经过“九五”期间的发展,我国电子测量技术在若干重大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走向世界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已难以用日新月异来描述。新工艺、新材料、新的制造技术催生了新的一代电子元器件,同时也促使电子测量技术和电子测量仪器产生了新概念和新发展趋势。本文拟从现代电子测量技术发展的三个明显特点入手,进而介绍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的概念和基本技术,引入合成仪器的概念,面向21世纪的我国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测量数据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格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的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GPS技术、RS技术、GIS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以及先进地面测量仪器等将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中,并发挥其主导作用。

我国液压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液压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液压技术地位 液压传动作为一种传动方式,由于具备体积小、重量轻,单位输出的功率大;可在大范围内实现无级变速,且调节方便;操纵方便,与电子技术结合更易与实现各种自动控制和远距离操纵;惯量小,响应速度快,启动、制动和换向迅速;配置灵活,组装方便;易于实现过载保护,安全性好;采用矿物质油为工作介质,自润滑性好;可靠耐用等独到的特点,已成功地用于一切需要中等以上功率输出,且需对运动过程进行灵活控制和调节的地方,是现代化传动与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21世纪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的新需要,大型智能型行走机器人将应运而生。资料表明,液压技术作为能量传递或做功环节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故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液压技术在国民经济中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不仅我国,世界各国对液压工业的发展都给予了很大重视。 二.液压技术的优缺点 1.液压系统的优点: 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相比,液压传动具有以下优点: (1)功率密度高,在输出同样功率的条件下,体积和质量可以减少很多。 (2)容易实现无级调速,调速范围大。 (3)可实现自动过载保护。 (4)液压元件已经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制造和使用都非常方便。 2.液压系统的缺点: (1)效率较低。在液压传动系统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泄漏和压力损失,工作过程中会伴有能量损耗。 (2)液压油的黏温特性,制约着液压系统的性能,不能在很高或很低的温度下工作。(3)液压油容易引起污染,污染后会导致元件卡滞、泄漏,影响系统的工作性能。(4)液压传动出现故障时,查找原因比较复杂,维修不方便。 三.我国液压技术现状 目前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正经历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但因液压元件基础研究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其核心技术提升,正处于困难和机遇并存阶段。液压技术对于我国机械制造业来说,具有极其重要作用,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领域。液压技术是推动国家装备制造业发展,在装备制造业等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液压技术水平高低严重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影响我国制造强国目标实现,决定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历程,并影响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质量保证。发达国家的液压企业,发展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技术领先。在液压技术研究方面,欧美起步早、设备先进、技术成熟,掌握高性能液压产品加工生产的先进技术,并垄断高端液压产品市场。在技术成熟性、产品种类、规模化生产及加工等方面,我国和国外差距明显,尤其是高端液压产品还依赖进口,严重阻碍我国高端液压产品国产化进程。伴随我国经济与国防的发展,核电、船舶、航天航空、冶金、军工等一些关键领域的液压技术受制于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严重阻碍我国基础装备工业的发展。 四.我国液压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处于液压行业产业链低端位置。我国液压行业发展时间短、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

液压技术国内外发展趋势

液压技术国内外发展趋势 液压技术发展趋势 液压技术是实现现代化传动与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世界各国对液压工业的发展都给予很大重视。世界液压元件的总销售额为350亿美元。据统计,世界各主要国家液压工业销售额占机械工业产值的2%~3.5%,而我国只占1%左右,这充分说明我国液压技术使用率较低,努力扩大其应用领域,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液压气动技术具有独特的优点,如:液压技术具有功率重量比大,体积小,频响高,压力、流量可控性好,可柔性传送动力,易实现直线运动等优点;气动传动具有节能、无污染、低成本、安全可靠、结构简单等优点,并易与微电子、电气技术相结合,形成自动控制系统。因此,液压气动技术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但是近年来,液压气动技术面临与机械传动和电气传动的竞争,如:数控机床、中小型塑机已采用电控伺服系统取代或部分取代液压传动。其主要原因是液压技术存在渗漏、维护性差等缺点。为此,必须努力发挥液压气动技术的优点,克服缺点,注意和电子技术相结合,不断扩大应用领域,同时降低能耗,提高效率,适应环保需求,提高可靠性,这些都是液压气动技术继续努力的永恒目标,也是液压气动产品参 与市场竞争是否取胜的关键。 液压产品技术发展趋势 由于液压技术广泛应用了高科技成果,如:自控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可靠性及新工艺新材料等,使传统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也使产品的质量、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尽管如此,走向21世纪的液压技术不可能有惊人的技术突破,应当主要靠现有技术的改进和扩展,不断扩大其应用领域以满足未来的要求。 其主要的发展趋势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减少损耗,充分利用能量 液压技术在将机械能转换成压力能及反转换过程中,总存在能量损耗。为减少能量的损失,必须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减少元件和系统的内部压力损失,以减少功率损失;减少或消除系统的节流损失,尽量减少非安全需要的溢流量;采用静压技术和新型密封材料,减少摩擦损失;改善液压系统性能,采用负荷传感系 统、二次调节系统和采用蓄能器回路。 泄漏控制 泄漏控制包括:防止液体泄漏到外部造成环境污染和外部环境对系统的侵害两个方面。今后,将发展无泄漏元件和系统,如发展集成化和复合化的元件和系统,实现无管连接,研制新型密封和无泄漏管接头,电机油泵组合装置等。无泄漏将是世界液压界今后努力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