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九年级化学1-9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九年级化学1-9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九年级化学1-9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九年级化学1-9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考点一: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分子本身。化学变化:,分子的与原子的。

区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依据是:。

1.常见的典型化学变化

(1)可燃物的燃烧;(2)金属的锈蚀和冶炼;(3)食品的腐蚀与变质;

(4)光合作用和动植物的呼吸等。

2.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能量变化即吸热或放热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例如:颜色、状态、溶沸点、硬度、吸附性、导电性等。

化学性质:。

例如:可燃性、稳定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

考点三:实验操作

1.药品的取用

药品的取用原则:“三不”原则,最少量原则,环保原则

(1)固体药品的取用

通常保存在中。取用块状药品使用,操作方法为。目的是。取用小颗粒药品或粉末状药品使用或,操作方法为。目的是。

(2)液体药品的取用

通常盛放在里。取用时,,,拿起试剂瓶时,。缓慢倾倒,倒完液体后,应盖上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量筒量取液体时,应注意。

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应。使用后应(滴瓶上的胶头滴管)。

2.物质的加热

酒精灯的使用要求:禁止;禁止;用加热,先;熄灭时,应,不能用嘴吹灭;盛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1/4。

注意事项:加热玻璃仪器时,要把容器壁外的水擦干,试管夹夹在;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时,液体的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加热时,用外焰加热,先预热试管;试管口应,不应朝着有人的方向;给试

管里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要,防止。很热的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以免受热不匀而破裂。

3.仪器的洗涤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

考点四:两个实验探究

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蜡烛火焰分,温度最高。证明方法:;蜡烛燃烧后有生成,证明方法:;蜡烛燃烧后有生成,证明方法:。

2.对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

验证CO

2的方法:,且CO

2

含量越

高,。

验证O

2的方法:,且O

2

含量越高,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考点一:空气的成分

1.空气中各气体的体积分数

各物质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为:N

2,O

2

,稀有气体,CO

2

其他气体和杂质。

N

2

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气体,于水,化学性质,可用作。

稀有气体包括,直接由构成,化学性质,可做。

2. 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实验(如图课本27页)

(1)实验现象:①;②。

(2)化学方程式:。

(3)实验结论:。

(4)注意事项:如实验结果为进入集气瓶中液体体积远不足1/5,则可能原因:①、;②、;

③、。如实验结果为进入集气瓶的液体体积大于1/5,则可能的原因:①、。②、。

3.实验中不用C或S燃烧的原因:;不用Fe燃烧的原因:;

不用Mg燃烧的原因:;不用蜡烛燃烧的原

因:。

考点二:氧气的性质

1.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在通常状况下为,溶于水,密度空气密度,液态和固态都是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

考点三: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1.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①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烟尘和有害气体,汽车尾气;

②工厂排放的废气;③地面植被的破坏导致的土地沙漠化而引起的沙尘。

2.空气污染物:有害气体(主要是SO

2、NO

2

、CO)和粉尘。[CO

2

不是大气污染物]

3.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

(1)提高大自然对空气的净化能力。如:大规模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等。(2)加强对环境的保护,针对污染源采取有效措施。如:提倡绿色化学。加强环境监测(空气质量分级标准中,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越好)。(3)改变燃料,使用清洁能源。如: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开发氢能等。

考点四:实验室制取氧气

1.化学反应原理:

(1),采用型发生装置。试管口,防止。

(2),采用型发生装置。(3),采用型发生装置。

2.实验注意事项(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与排水收集)

①查-先组装实验仪器,再检验装置的,否则收集不到气体。方法为:。

②装-向试管内添加固体药品(如果为固体和液体药品,应按照先后

的顺序添加)

③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应将试管口,防止冷凝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④点-点燃酒精灯,加热前预热,然后再集中加热,防止。

⑤收-排水法收集气体。应等到再收集,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

,证明气体收集满了。

⑥移、熄-收集完后先,再,防止。

3.收集方法

①向上排空气法: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证明收集满了。

该方法收集到的气体较,且操作方法,但。

②排水法: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收集到的气体较,但,且操作方法。

4.检验方法

用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看木条是否复燃。

5.工业制备氧气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得到。

为变化。

考点五:几组重要的概念

1.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

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

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

........型.。缓慢氧化:反应进行的很慢,反应现象不易被察觉。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酒的酿造、肥料的腐熟、钢铁的生锈等。

2.纯净物与混合物

3.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里能反应速率,而本身的和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催化剂在化学变化中所起的作用叫做。

注意:①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②催化剂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③一种催化剂只针对某一反应。不同的反应,催化剂可能不同④某一反应的催化剂可能不只一种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考点一:分子和原子

1.分子:最小粒子;

原子:最小微粒。

2.区别: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3.分子的特点:①②③

4.从微观角度观察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化学变化是。考点二:原子和离子

1.原子结构

2.原子结构的规律

①决定原子种类。

②原子内 = = =

③决定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的。

④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例如。

3.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①第一层最多容纳电子;②第二层最多容纳电子;

③最外层最多容纳电子(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电子)金属元素:一般最外层电子数,容易电子,带,形成离子非金属元素:一般最外层电子数,容易电子,带,形成离子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He为)电子

最外层电子数为8(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为2)的结构叫结构

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4.离子

带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叫做离子化合物,例如。

离子的表示方法:

先写元素或原子团符号,然后在符号右上方先标电荷数值(数值为“1”时省略),后标“+”“-”号

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铵根离子。

5.原子结构示意图

镁原子结构示意图:镁离子结构示意图:

符号为:符号为

6.相对原子质量

(1)概念: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2)相对原子质量 == (单位:)

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

考点三:元素

1.定义:。

2.注意:A.元素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B.元素组成物质

决定元素种类。

3.元素分为元素,元素,元素。

4.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依次是。

5.元素符号的书写(书本62页常见的元素符号)

规则:“一大二小”

意义:宏观;微观

6.元素周期表

元素按照该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编写。共7个周期16个族(7个横行

18个纵行)。

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方格提供的信息:

7.物质,元素,原子,分子之间的关系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考点一:水资源

1.净化水的常用方法:吸附、沉淀、过滤、煮沸、蒸馏、消毒

吸附:常用明矾、活性炭等物质吸附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活性炭也可消除异味。(明矾是利用溶于水后形成的胶状物把小颗粒吸附形成大的颗粒沉降下来;活性炭疏松多孔,把杂质异味颗粒吸附到自己体内)都是变化。

沉淀:水中不溶性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的过程。

过滤: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方法。

操作为一贴,二低,

三靠。煮沸:将冷水烧开,能降低水的硬度。

蒸馏:利用液体的沸点不同,将液体分离的方法。能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消毒:利用化学反应杀死水中微生物

2.硬水和软水

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少量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鉴别方法:

硬水的软化的方法:

3.水资源保护

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生活污水和垃圾的任意倾倒。

爱护水资源的方法:一要节约用水,二要防止水体污染。

考点二: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方程式:

2.注意事项:①用的是直流电,通常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

目的是②正极产生的气体是;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气体的体积比是,质量比是。③正极的气体检验方法是:;负极气体用点燃的方法,现象是。

3.电解水实验说明:①水在通电时生成氢气和氧气。

②水是由组成。

4. 氢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点火,发

出尖锐爆呜声,表示氢气不纯。

制备氢气的反应原理:

考点三:物质的分类

1.物质

2.化合物和单质的比较

考点四:化学式与化合价

1.概念: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只有纯净物才有化学式,且一种纯净物只有一种化学式

2.化学式的意义

O

A.化学式的意义例如:H

2

①表示一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B.化学式中数字的意义

①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

②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

③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

3.化学式的书写

A.双原子分子单质氧气:氮气:氢气:B.稀有气体单质氦气:氩气:

C.金属单质,固体非金属单质铁:碳:铝:D.化合物氯化钠四氧化三铁氧化铁

碳酸钙

氧化亚铁盐酸 ClO

2

硫酸硝酸铵氢氧化钙碳酸

4.化合价

化合价是用来表示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的原子个数比。有正价与负价之分。A.化合价口诀

一价金属钾钠银,二价金属钙镁钡锌,三价金属只有铝,铜汞一二,铁二三。

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还有负三磷酸根,只有正一是铵根。单质

零价永不变,其他元素有变价,先死后活来计算。

B .化合价表示方法

元素符号正上方标出化合价。符号在前,数字在后。若数字为1时,不能省略。

例如:标出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标出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

价: 。

C .化合价的应用

原则:(1)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2)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

为0.(3)O 通常为 价,

H 通常为 价,Cl 在氯化物中显 价。(4)书写时,正价在前,负价在后。

读法与写法相反。

原子团的化合价=原子团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

考点五: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以A m B n 为例

1.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Mr(A m B n )=Ar(A)×m +Ar(B)×n

例如: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 ;

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 。

2.各元素的质量比 A 元素质量与B 元素质量的比=[Ar(A)×m] :[Ar(B)×n]

例如:H 2O 中H 与O 的质量比= ;C 2H 5OH 中C ﹑H ﹑O 的质量比= 。

例如: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

4.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如:100g 尿素

[CO(NH)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 。

2.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 ;微观:

(2)一定改变 宏观: ;微观: (3)可能改变:

3.在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如果反应中有气体参与或生成.......,有容易逸散到空.......

气中的物质生成.......

,则应在 容器中进行实验,并测定。 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 ,质量增加A%=

的物质是,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或不参与反应。

考点二:化学反应方程式

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书写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基础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3.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①写: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②配:配平方程式

③注: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④等:将横线改为等号

4.表示的意义: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⑵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⑶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各化学式前面系数得到的积之比)

例如:

宏观意义为

微观意义为

量的意义为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①依据:利用化学方程式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且质量比呈正比例关系。

②步骤:①设未知数;②根据题意写出方程式;③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质量比;④列出比例式,并求出未知数;⑤答

注意:①由于方程式只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各个量必须是质量。②由于方程式中各物质是纯净物,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③单位必须统一。

6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磷的燃烧:镁条的燃烧:

铁丝的燃烧:碳完全燃烧

碳不完全燃烧:酒精的燃烧

硫的燃烧:氢气的燃烧:

一氧化碳的燃烧:甲烷的燃烧:

电解水: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制取氧气:

双氧水制取氧气:氢气还原氧化铜:

碳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

灭火器中反应原理: 高温煅烧石灰石:

生石灰与水反应: CO 2与水反应:

CO 2 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碳酸分解:

CO 2通过灼热的碳层: 实验室制备氢气: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稀盐酸与镁条反应: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空气中加热铜: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考点一:碳的单质

1.碳的几种单质

金刚石(C ),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可用作 。

石墨(C ),最软的矿石之一,深灰色,具有金属光泽,细鳞片状的固体,有优

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作 。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

C 60(也叫“足球碳”):C 60分子是 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

结构稳定。

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①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 。原因是 。

②高温时,具有可燃性。

碳充分燃烧的方程式为 ,碳不充分燃烧的方程式

为 。

②高温时,具有还原性。碳还原氧化铜的方程式为 。

碳还原氧化铁的方程式为 。碳还原CO 2的方程式为

考点二:实验室制备CO 2

1.反应原理:

2. ①不能用H 2SO 4 与CaCO 3反应的原因: ②

不能用浓盐酸与CaCO 3反应的原因: ③不能用HCl

与Na 2CO 3反应的原因:

3.发生装置: 。使用长颈漏斗时,应将 ,原因

是 。

4.收集装置: 而不是 。原因是:

5.检验方法: ,反应方程式为:

6.验满方法:

7.工业制法的原理:

考点三:CO

的性质

2

称作,1.物理性质:。固态的CO

2

易升华,可用于。

2.化学性质:①一般;②与水反应方程式为,能使紫色石蕊。生成物易分解,方程式为;③检验CO

的方程

2

式。④与灼热的的碳反应为。

3.用途:①灭火[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其化学性质(不

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③温室的气体肥料④做碳酸型饮料

考点四:CO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现象为。

②还原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方程式为,应用于冶金工业。反应现象为。还原氧化铁的方程式为,现象为。

③毒性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本质不同是。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

考点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三个条件:①;②;③。

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燃烧,且燃烧越剧烈。如右图所示(对照实验):

A、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

B、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低,易自燃,应贮存在装有水的试剂瓶中。

C、若要使水下的白磷燃烧可采用的方法为。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灭火的方法:①;

②;③。

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利用碳酸钠与浓盐酸迅速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来灭火。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爆炸可能是化学变化(如:火药爆炸)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车胎爆炸)

②可燃性气体(H

2、CO、CH

4

)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

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验纯,以防止发生爆炸。考点二:燃料

化石燃料包括。属于能源。

1.煤称为“工业的粮食”

①组成:主要含,还含少量的

②将煤隔绝空气加热,此过程为,得到焦炭(冶炼金属)、煤焦油(化工原料)、煤气(主要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用作燃料;煤气泄漏,会使人中毒,有可能发生爆炸)

③煤燃烧会产生SO

2、NO

2

等,会形成酸雨

2.石油称为“工业的血液”

①组成:主要含。

②炼制原理:利用石油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通过蒸馏使之分离(此分离过程是)

③石油各产品:汽油、煤油、柴油(作燃料);沥青(筑路);石蜡(作蜡烛)等

④石油不可以直接作燃料,会浪费资源

3.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

4

)。[与沼气的主要成分相同]

①甲烷的物理性质:。

②甲烷的化学性质:,反应方程式为,现象为。

4.检验某可燃物是否含碳、氢元素的方法:

点燃,在可燃物上方罩一个,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生成

了H

2

O,证明含有;在可燃物上方罩一个,烧杯内

壁变浑浊,说明生成了CO

,证明含有。(如果某可燃物燃烧生成了二氧

2

化碳和水,只能证明一定含,可能含)。

5.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煤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溶于水,当溶解在雨水中时,就形成了酸雨。

酸雨的危害:破坏森林、腐蚀建筑物、使水体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等

防止酸雨的措施:使用脱硫煤、使用清洁能源等

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①;

②。6.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1)乙醇,俗称酒精

①属于绿色能源中的一种,属于可再生能源。

②可燃性,反应方程式:

(2)氢气

①最清洁、最理想的燃料:A、原材料资源丰富,B、放热量多,C、产物无污染。

②有可燃性,燃烧的反应方程式:

③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方程式:

④电解水可得到氢气,但耗用电能。反应方程式:

⑤不能广泛使用的原因:制取氢气成本太高且贮存困难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①药品:锌粒和稀硫酸(或稀盐酸)

②原理:

③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法(密度比空气小)、排水法(难溶于水)

(4)正在推广或使用的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潮汐能

考点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出热量:如燃料燃烧放热(如化石燃料的燃烧)例如:

镁和稀盐酸的反应,方程式:

2、吸收热量,例如:

可以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做饭、取暖、发电、冶炼金属、发射火箭、开山炸石、拆除危旧建筑

第八单元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包括以及它们的。其中金属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高的是其次是。在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2、金属具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如:(举三点)。

3、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还要考虑价格资源、美观、便利以及废料的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请举两例金属的用途加以说明:

、。

4、和是铁和碳的两种合金,其中的含碳量高。常用的合金有:用于制造、用于制造

5、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如铝在常温就能与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

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化学式)薄膜,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6、常见的金属活动顺序如下:

(H)

金属活动性由强渐弱

7、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的金属能与盐酸、硫酸反应放出。

写出化学方程式:

1)Zn + H2SO4。现象

2)Fe + H2SO4。现象

3)Fe + HCl 。现象

8、由一种与一种反应,生成和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9、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取出,现象,化学方程式;把另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取出,现象;由此可知,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作为金属能否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

10、归纳已学的化学反应类型,有以下三类:

化合反应 A + B == AB 化学方程式:, AB == A + B 化学方程式:,

A + BC == AC + B化学方程式:。

11、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和中,除金、银等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的形式存在。几种常见矿石有:、、等。

12、铁矿石冶炼铁的反应原理,在实际生产中,还会遇到有关杂质的计算问题。

13、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和直接接触。

14、金属资源有限,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许多,举两例

第九单元溶液

1、溶液是一种或物质分散到里,形成、的混合物,溶液是由和组成,溶液的特点具有性和性。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

3、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举两例、。

4、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常用洗涤剂除去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有功能,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

5、溶解过程中发生两种变化,一种是吸收热量,另一种是,当吸收和放出热量不等时,溶液的温度发生变化,如NH4NO3溶解时,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填升高/降低/不变),当NaOH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当NaCl溶解时溶液的温度。

6、常温下,向20ml水中加入5 g硝酸钾搅拌,现象,此时溶液为(填饱和/不饱和),再加 5 g硝酸钾搅拌,溶液为,加热,溶液为,再加 5 g硝酸钾,溶液为,冷却,现象,此时溶液为。上述变化可表示为:

增加溶质或降低温度

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

7、溶解度(S)表示在下,某固体物质在溶剂里达到时所溶解的,所以溶解度的单位是。

8、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减少),但少数固体如(化学式)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9、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下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因此,气体溶解度与、因素有关。

10、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实验步骤有:1) 2) 3)4)。

11、200C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 g ,求该温度下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12、现有98%的浓硫酸100 g,需稀释为25%的硫酸溶液,要加水多少克

13、使100 g10%的蔗糖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增至20%,需加糖多少克

14、100 g盐酸恰好与20 g纯度为65%粗锌完全反应(假设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求这种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H=1 Cl= Zn=65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