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章--糖类化学试题--1

第二章--糖类化学试题--1

第二章--糖类化学试题--1
第二章--糖类化学试题--1

第二章糖类化学

一、单项选择题

1.自然界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有机分子是

A.蛋白质

B.核酸

C.水

D.糖类

E.脂类

2.以下哪个是碳水化合物?

A.二羟丙酮

B.甘油

C.类固醇 C.乳酸

D.腺嘌呤

3.以下哪个单糖最小?

A.半乳糖

B.甘油醛

C.果糖

D.核糖

E.脱氧核糖

4.以下哪个单糖是酮糖?

A.半乳糖

B.果糖

C.甘油醛

D.核糖

E.脱氧核糖

5.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单糖是

A.半乳糖

B.核糖

C.葡萄糖

D.脱氧核糖

E.蔗糖

6.以下哪个含有果糖

A.淀粉

B.肝素

C.乳糖

D.麦芽糖

E.蔗糖

7.单糖分子至少含几个碳原子?

A.2

B.3

C.4

D.5

E.6

8.以下哪个是不含手性碳原子的单糖?

A.半乳糖

B.二羟丙酮

C.甘油醛

D.核糖

E.脱氧核糖

9.纤维素中的1个葡萄糖有几个手性碳原子?

A.2

B.3

C.4

D.5

E.6

10.糖原与纤维素中的葡萄糖只有1个碳原子不同,它是几号碳原子?A.1 B.2C.3 D.4E.5

11.葡萄糖的构型是由它的几号碳原子决定的?

A.1

B.2

C.3

D.4

E.5

12.在溶液中,以下哪个糖没有半缩醛结构?

A.半乳糖

B.二羟丙酮

C.乳糖

D.麦芽糖

E.脱氧核糖

13.葡萄糖在中性溶液中有几种异构体?

A.2

B.3

C.4

D.5

E.6

14.以下哪种分子结构中有呋喃环结构?

A.胆固醇

B.核酸

C.前列腺素

D.乳糖

E.组氨酸

15.在溶液中,以下哪个糖没有旋光性?

A.二羟丙酮

B.麦芽糖

C.乳糖

D.脱氧核糖

E.蔗糖

16.以下哪种单糖的构象最稳定?

A.α-吡喃葡萄糖

B.α-吡喃果糖

C.α-呋喃果糖

D.β-吡喃葡萄糖

E.β-吡喃果糖17.乳糖中的半乳糖是

A.α-吡喃半乳糖

B.α-呋喃半乳糖

C.α-吡喃半乳糖和β-吡喃半乳糖

D.β-吡喃半乳糖

E.β-呋喃半乳糖18.RNA中的核糖是

A.α-吡喃核糖

B.α-呋喃核糖

C.α-呋喃核糖和β-呋喃核糖

D.β-吡喃核糖

E.β-呋喃核糖

19.以下哪个不是还原糖?

A.果糖

B.麦芽糖

C.乳糖

D.脱氧核糖

E.蔗糖

20.蔗糖分子中果糖的几号碳原子有半缩醛羟

基?A.1 B.2C.3 D.4E.5

21.以下哪个分子中没有糖苷键?

A.CoA

B.FMN

C.NADH

D.肝素

E.纤维素

22.含有α-1,4-糖苷键的是

A.硫酸软骨素

B.麦芽糖

C.乳糖

D.纤维素

E.蔗糖

23.哪个反应是还原糖的特征反应?

A.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

B.发生酶促氧化反应

C.与非碱性弱氧化剂反应

D.与碱性弱氧化剂反应

E.与较强氧化剂反应(如稀HNO3)

24.班氏试剂是由硫酸铜、碳酸钠和柠檬酸钠配制而成的一种深蓝色溶液,临床常用该试剂检验尿糖,其中与葡萄糖反应的成分是

A.钠离子

B.柠檬酸根

C.硫酸根

D.碳酸根

E.铜离子

25.葡萄糖在哪个条件下的反应产物具有保肝、解毒作用?

A.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

B.发生酶促氧化反应

C.与非碱性弱氧化剂反应

D.与碱性弱氧化剂反应

E.与较强氧化剂反应(如稀HNO3)

26.葡萄糖在哪个条件下的反应产物积聚在糖尿病患者的晶状体中,易引起白障?A.发生酶促氧化反应 B.还原反应

C.与非碱性弱氧化剂反应

D.与碱性弱氧化剂反应

E.与较强氧化剂反应(如稀HNO3)27.由不只一种单糖构成的是

A.麦芽糖

B.乳糖

C.糖原

D.纤维素

E.支链淀粉

28.与直链淀粉不同的是支链淀粉含有哪种糖苷键?

A.α-1,2-糖苷键

B.α-1,3-糖苷键

C.α-1,4-糖苷键

D.α-1,5-糖苷键

E.α-1,6-糖苷键29.含有L-单糖的是

A.肝素

B.硫酸软骨素

C.葡聚糖

D.透明质酸

E.血型物质

30.在ABO系血型物质中,O型血鞘糖脂的糖链末端糖基是

A.半乳糖

B.葡糖醛酸

C.葡萄糖

D.唾液酸

E.岩藻糖

二、多项选择题

1.能与葡萄糖形成糖苷键的是

A.班氏试剂

B.半乳糖

C.果糖

D.甲醇

E.磷酸

2.葡萄糖在生物体的氧化产物有

A.6-磷酸葡萄糖

B.CO2和H2O

C.葡糖醛酸

D.葡萄糖二酸

E.葡萄糖酸

3.同多糖由同一种单糖组成,包括

A.阿拉伯胶

B.淀粉

C.糖胺聚糖

D.糖原

E.纤维素

4.支链淀粉和糖原分子都含有

A.α-1,3-糖苷键

B.α-1,4-糖苷键

C.α-1,6-糖苷键

D.β-1,3-糖苷键

E.β-1,4-糖苷键。

5.简述成苷反应与糖苷。6.简述单糖的氧化反应。7.简述重要双糖的还原性。8.简述淀粉和纤维素的异同。9.简述人体的主要杂多糖。

5. 杂多糖由多种单糖或单糖衍生物组成,包括 A. 阿拉伯胶

B. 肝素

C. 硫酸软骨素

D. 糖胺聚糖

E. 透明质酸6.含有硫酸基的是 A. 肝素 B. 硫酸软骨素 C.

葡聚糖 D. 透明质酸 E. 血型物质

三、填空题

1. 绝大多数非光合生物通过氧化____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____。

2. 糖是一类化学本质为多羟基醛或____及其____的有机化合物。

3. 糖类可以根据其水解程度分为单糖、____和____三类。

4. 胞含____个以上糖单位的寡糖都不是游离的,而是与非糖物质(脂类或蛋白质)形成____。

5. 糖原和纤维素都由葡萄糖组成,但其____键不同,因而____都不同。

6. 手性碳原子的构型可以用Fischer投影式在平面上表示,规定水平线代表的共价键____,垂直线代表的共价键____。

7. 手性分子的构型可以用____作参照物表示。单糖的构型是根据其____手性碳原子连接的—OH来确定。

8. 在溶液状态下,D-葡萄糖的____羟基与____醛基发生分子缩醛反应,形成环式半缩醛结构。

9. 溶液中的单糖有两种环式结构分别称为____糖和____糖。

10. 吡喃葡萄糖有____和____等典型构象,其中前者比较稳定。

11. 果糖有两种环式结构:游离果糖在溶液多数以____形式存在,结合型果糖则以____形式存在。

12. 环式单糖的____可与其他分子中的____缩合,生成糖苷。

13. 单糖分子中所有的____都能与____成酯,其中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是形成磷酸酯。

14. ____能被____氧化成糖酸等复杂产物,称为还原糖。

15. 班氏试剂是由____、____和柠檬酸钠配制而成的一种深蓝色溶液,临床常用该试剂检验尿糖(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

16. 蔗糖(sucrose)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双糖,由D-葡萄糖和____以____键结合而成,在溶液中不能开环形成醛基。因此,蔗糖没有还原性。

17. 多糖可按其组成分为____和____。

18. 支链淀粉由D-葡萄糖通过____键连接成短链,再通过____键相连形成分支。支链淀粉在淀粉中占70%~80%,不溶于水,在热水中膨胀而成糊状。

四、名词解释 1. 糖2. 单糖3. 寡糖4. 手性碳原子 5. 吡喃糖6. 呋喃糖7. 构象8. 糖苷9. 还原糖10. 班氏试剂11. 同多糖12. 糖原13. 纤维素14. 杂多糖15. 黏多糖

五、问答题

1.简述单糖及其分类。2.简述单糖的构型。3.简述葡萄糖的环式结构。4.简述单糖的化学性质。

5.简述成苷反应与糖苷。6.简述单糖的氧化反应。7.简述重要双糖的还原性。8.简述淀粉和纤维素的异同。9.简述人体的主要杂多糖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B

4.B

5.C

6.E

7.B

8.B

9.D10.A11.E12.B13.B14.B15.A16 .D17.D18.E19.E20.B21.B22.B23.D24.E25.B26.B27.B28.E29.A30.A

二、多项选择

1.B、C、D

2.B、C、E

3.B、D、E

4.B、C

5.A、B、C、D、E

6.A、B

三、填空题

1.糖、能量

2.多羟基酮、衍生物

3.寡糖、多糖

4.3、复合糖

5.糖苷、性质与功能

6.偏向我们、偏离我们

7.甘油醛、离羰基最远的

8.C-5、C-1

9.吡喃、呋喃10.椅式、船式11.吡喃糖、呋

喃糖

12.半缩醛羟基、羟基(或活泼氢原子)13.羟基、酸

14.醛糖、碱性弱氧化剂15.硫酸铜、碳酸钠16.D-果糖、α-1,2-β-糖苷17.同多糖、杂多糖。

18.α-1,4-糖苷、α-1,6-糖苷

四、名词解释

1.又称为碳水化合物,是一类化学本质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的有机化合物。

2.最简单的糖,只含一个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单位。

3.又称低聚糖,是由几个(一般为2~10个)糖单位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短链聚合物。

4.连接四个不相同的原子或基团的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

5.溶液中的单糖有两种环式结构,其中一种环式骨架类似于吡喃,称为吡喃糖。

6.溶液中的单糖有两种环式结构,其中一种环式骨架类似于呋喃,称为呋喃糖。

7.是通过旋转单键使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产生的不同排列形式。

8.环式单糖的半缩醛羟基可与其他分子中的羟基(或活泼氢原子)缩合,生成糖苷。9.在碱性条件下,含有游离半缩醛羟基的糖能被碱性弱氧化剂氧化成糖酸等复杂产物,称为还原糖。

10.是由硫酸铜、碳酸钠和柠檬酸钠配制而成的一种深蓝色溶液,临床常用该试剂检验尿糖(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

11.由同一种单糖组成,包括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等。

12.又称为动物淀粉,是葡萄糖在动物体的贮存形式。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肌肉中,因此有肝糖原和肌糖原之称。糖原与碘作用呈紫红色或红褐色。

13.是植物细胞的主要结构成分,是由D-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相连而成。

14.由多种单糖或单糖衍生物组成,包括糖胺聚糖、阿拉伯胶等,以糖胺聚糖最为重要。15.即糖胺聚糖又称为氨基多糖,一般由N-乙酰氨基己糖和糖醛酸聚合而成。因其溶液具有较大黏性,又称为黏多糖。

五、问答题

1.单糖最简单的糖,只含一个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单位。按分子中所含碳原子的数目,单糖可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和己糖等。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单糖是含6个碳原子的葡萄糖。按分子中羰基的特点,单糖又分为醛糖和酮糖,如葡萄糖是醛糖,果糖是酮糖。

2.多数单糖分子所含原子或基团的空间排布是不对称的,我们说它们存在构型,是手性分子。手性分子的构型可以用甘油醛作参照物表示。甘油醛是最简单的单糖,其C-2为手性碳原子,其所结合的醛基、羟基、羟甲基和氢有两种排布方式,因而甘油醛存在两种构型异构体,分别称为D-甘油醛和L-甘油醛。单糖的构型是根据其离羰基最远的手性碳原子连接的—OH来确定,与D-甘油醛一致的、—OH在右侧的单糖为D-构型,与L-甘油醛一致的、—OH在左侧的单糖为L-构型。生物体的单糖多数具有D-构型。

3.在溶液状态下,D-葡萄糖的C-5羟基与C-1醛基发生分子缩醛反应,形成环式半缩醛结构,使C-1成为手性碳原子,形成两种立体异构体,命名为α-和β-构型。在水溶液中,开链结构与两种环式结构的葡萄糖形成一个动态平衡。

4.单糖既能发生醇的反应,也能发生醛或酮的反应,环式单糖的半缩醛羟基还能发生特殊反应。

⑴成苷反应:环式单糖的半缩醛羟基可与其他分子中的羟基(或活泼氢原子)缩合,生成糖苷。

⑵成酯反应:单糖分子中所有的羟基都能与酸成酯,其中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是形成磷酸酯。

⑶氧化反应:一定条件下,单糖分子中的醛基和羟甲基可被氧化,氧化条件不同则氧化产物不同。

⑷还原反应:单糖可以被还原为相应的糖醇。

5.环式单糖的半缩醛羟基可与其他分子中的羟基(或活泼氢原子)缩合,生成糖苷。例如,葡萄糖和甲醇缩合生成α-D-甲基葡萄糖苷和β-D-甲基葡萄糖苷。

糖苷分子包括糖基部分和非糖部分,一般将糖基部分称为糖苷基,非糖部分称为糖苷配基。连接糖苷基和糖苷配基的化学键称为糖苷键,通常有氧糖苷键和氮糖苷键。

糖苷结构中没有游离半缩醛羟基,不能开环形成醛基,所以没有还原性。

6.一定条件下,单糖分子中的醛基和羟甲基可被氧化,氧化条件不同则氧化产物不同。

⑴与碱性弱氧化剂反应:在碱性条件下,醛能被碱性弱氧化剂氧化成酸,同时生成金属单质或低价金属氧化物。醛糖能被碱性弱氧化剂氧化成糖酸等复杂产物,称为还原糖。酮糖

可通过醛酮异构生成醛糖,所以无论是醛糖还是酮糖,都能被碱性弱氧化剂氧化成糖酸等复杂产物,都是还原糖。

⑵与非碱性弱氧化剂反应:醛糖与非碱性弱氧化剂作用生成相应的糖酸。例如葡萄糖与溴水反应生成葡萄糖酸。

⑶酶促反应:在肝脏,葡萄糖经酶促氧化生成葡糖醛酸,后者具有保肝、解毒作用。⑷与较强氧化剂反应:单糖与较强氧化剂(如稀HNO3)作用生成糖二酸。

⑸彻底氧化:在体,单糖(主要指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可以完全氧化分解生成CO2

和H2O。

7.重要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和乳糖等。

⑴麦芽糖由两分子D-葡萄糖以α-1,4-糖苷键结合而成,其中一个葡萄糖在溶液中可以开环形成醛基。麦芽糖具有还原性。

⑵蔗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双糖,由D-葡萄糖和D-果糖以α-1,2-β-糖苷键结合而成,在溶液中不能开环形成醛基。因此,蔗糖没有还原性。

⑶乳糖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汁中,由D-半乳糖和D-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结合而成。其中D-葡萄糖在溶液中可以开环形成醛基。因此,乳糖具有还原性。

8.⑴淀粉和纤维素都是植物多糖,但功能不同,淀粉是糖的储存形式,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结构成分。

⑵淀粉和纤维素都由葡萄糖构成,但结构不同,葡萄糖以α-1,4-和α-1,6-糖苷键结合形成淀粉,以β-1,4-糖苷键结合形成纤维素。

⑶淀粉包括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后者有分支;纤维素都是直链结构,没有分支。⑷直链淀粉溶于水,溶液与碘呈色,纤维素不溶于水,与碘不呈色。

9.杂多糖由多种单糖或单糖衍生物组成,包括糖胺聚糖(由氨基糖和糖醛酸等组成)、阿拉伯胶(由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组成)等,以糖胺聚糖最为重要。

糖胺聚糖又称为氨基多糖,一般由N-乙酰氨基己糖和糖醛酸聚合而成。因其溶液具有较大黏性,又称为黏多糖。有的糖胺聚糖还有硫酸基团,因而具有酸性。糖胺聚糖链还原端的半缩醛羟基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蛋白聚糖。

糖胺聚糖广泛分布于动物体,是许多结缔组织基质的重要成分,腺体与黏膜的分泌液、血及尿等体液都含有少量糖胺聚糖。常见的有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肝素及血型物质等。

分析化学课后思考题目解析(华东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版)

第二章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思考题答案 1 正确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和偏差的概念。 答:准确度表示测定结果和真实值的接近程度,用误差表示。精密度表示测定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用偏差表示。误差表示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偏差表示测定结果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用来衡量分析结果的精密度,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精密度高准确度就高,精密度差,则测定结果不可靠。即准确度高,精密度一定好,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好。 2 下列情况分别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 (1)砝码被腐蚀;答:系统误差。校正或更换准确砝码。 (2)天平两臂不等长;答:系统误差。校正天平。 (3)容量瓶和吸管不配套;答:系统误差。进行校正或换用配套仪器。 (4)重量分析中杂质被共沉淀;答:系统误差。分离杂质;进行对照实验。 (5)天平称量时最后一位读数估计不准;答:随机误差。增加平行测定次数求平均值。 (6)以含量为99%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 答:系统误差。做空白实验或提纯或换用分析试剂。 3 用标准偏差和算术平均偏差表示结果,哪一个更合理? 答:标准偏差。因为标准偏差将单次测定的偏差平方后,能将较大的偏差显著地表现出来。 4 如何减少偶然误差?如何减少系统误差? 答:增加平行测定次数,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减少偶然误差。通过对照实验、空白实验、校正仪器、提

纯试剂等方法可消除系统误差。 5 某铁矿石中含铁39.16%,若甲分析结果为39.12%,39.15%,39.18%,乙分析得39.19%,39.24%,39.28%。试比较甲、乙两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答:通过误差和标准偏差计算可得出甲的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的结论。 x 1 = (39.12+39.15+39.18)÷3 =39.15(%) x 2 = (39.19+39.24+39.28) ÷3 = 39.24(%) E 1=39.15-39.16 =-0.01(%) E 2=39.24-39.16 = 0.08(%) %030.01/)(1)(222 1=-∑-∑=--∑=n n x x n x x s i %035.01/)(22 2=-∑-=∑n n x x s i 6 甲、乙两人同时分析同一矿物中的含硫量。每次取样3.5 g ,分析结果分别报告为 甲:0.042%,0.041% 乙:0.04199%,0.04201% 哪一份报告是合理的?为什么? 答:甲的分析报告是合理的。因为题上给的有效数字是两位,回答也应该是两位。 第三章 滴定分析 思考题答案 1. 什么叫滴定分析?它的主要分析方法有哪些? 答: 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溶液中,直至所加溶液的物质的量与待测溶液的物质的量按化学计量关系恰好反应完全,达到化学计量点;再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计算出待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叫滴定分析。主要有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 2. 能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答: 反应定量进行(>99.9%);反应速率快;能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如指示剂确定滴定的终点。 3.什么是化学计量点?什么是终点?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教学过程

[探讨]给具体实例,图例,请学生分析图中包含的信息。 [引导]现在大家看到的都是直观和表面的信息,有没有更深层次的信息?或者我们将得到的信息稍稍处理一下,能否得到更有价值的信息呢?思考,回答 断开1molH-H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molCl-Cl键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形成1molH-Cl键能放出431kJ的能量; 计算 1molH2和1molCl2反应得到2molHCl要放出183kJ的能量 [分析]给出反应热的定义 [质疑]Q是什么?H又是什么?△H又是什么? [分析]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的变化,所以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两类 分析反应热之前,弄清楚两个概念:环境和体系[板书]放热反应:体系环境 H △H < 0为“-” Q > 0 [结论]△H 和Q的角度不同,△H从体系的角度 Q从环境的角度思考 回答: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阅读书本 回答: 自己分析:吸热反应 体系环境 H △H>0为“+” Q< 0 [提问]看看两幅图分别表示什么反应,这一段差值表示什么? A B 回答: A图表示方热反应,△H<0 B图表示吸热反应,△H>0 差值表示反应热。 [提问]考考大家一个有难度的问题:预测生成 2molHF 和2molHCl时,哪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多?并说出你的理由?思考,回答:生成HF放出的热量多。因为F2比Cl2活泼能量高,而HF比HCl稳定,能量低,所以如此。 [评价]非常好,同学知道从物质活泼性和稳定性的角度来分析问题,非常好。 [提问]如何验证你们的预测呢?这里老师提供键能的数据。 [分析]我们可以从反应热的角度判断反应发生的难易程度,这是反应热的一种应用。计算,结论:的确生成等物质的量的HF 放出的热量多 第二课时 [提问]石墨能否自动转化为金刚石?如果要达到目的,需要采用什么办法? [讲解]反应热还有其它的应用:计算燃料的用量回答:不能;需要加热 H Cl H Cl H H H H Cl Cl Cl Cl ++ 436 kJ/mol 243kJ/mol 431 kJ/mol 能量

分析化学试题1(含答案)

分析化学试题1(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20 分) 】 1.测得邻苯二甲酸pKa1=, pKa2=,则Ka1,Ka2值应表示为:( B ) A. Ka1=1×10-3, Ka2=3×10-6; B. Ka1=×10-3, Ka2=×10-6 ; C. Ka1=×10-3, Ka2=×10-6; D. Ka1=1×10-3, Ka2=×10-6; … 2.由计算器算得的结果为,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将结果修约为:( B ) A. ; B. ; C. ; D. ; 3.测定中出现下列情况, 属于偶然误差的是:( B ) ! A. 滴定时所加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物质; B. 某分析人员几次读取同一滴定管的读数不能取得一致; C. 某分析人员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偏高或偏低; D.滴定管体积不准确; < 4. 从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B ) A. 随机误差小; B. 系统误差小; C. 平均偏差小; D. 相对偏差小; ! 5.下列有关NaHCO3在水溶液中质子条件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 C ) A. [H+]+[HCO3-]+[Na+]=[OH-]; B. [H+]+[Na+]=[OH-]+[CO32-]; C. [H+]+[H2CO3]= [OH-]+[CO32-]; D. [HCO3-]+[Na+]=[OH-]+[CO32-]; — 6.在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EDTA酸效应的叙述,何者是正确的(B ) A. 酸效应系数愈大,配合物的稳定性愈高; B. 酸效应系数愈小,配合物稳定性愈高; )

C. 反应的pH愈大,EDTA酸效应系数愈大; D. 选择配位滴定的指示剂与酸效应无关; 7.当被滴定溶液中有M和N两种离子共存时,欲使EDTA滴定M而N不干扰,则在%的误差要求下滴定反应要符合: ( C ) A. KMY/KNY104; B.KMY/KNY105; C.KMY/KNY106; D. KMY/KNY108; ~ 8.在EDTA滴定中,下列有关掩蔽剂的应用陈述,哪一个是错误的(A ) A. 当Al3+、Zn2+离子共存时,可用NH4F掩蔽Zn2+而测定Al3+; ~ B. 测定钙镁时,可用三乙醇胺掩蔽少量Fe3+、Al3+; C. 使用掩蔽剂时,要控制一定的酸度条件; D. Bi3+、Fe3+共存时,可用盐酸羟胺掩蔽Fe3+的干扰; { 9.今有A,B相同浓度的Zn2+-EDTA溶液两份:A为pH = 10的NaOH溶液;B为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对叙述两溶液K’ZnY的大小,哪一种是正确的( B ) A. 溶液的K’ZnY和B溶液相等; B. A溶液的K’ZnY小于B溶液的K’ZnY; 。 C. A溶液的K’ZnY大于B溶液的K’ZnY; D.无法确定; 10. 条件电势是(D ) A. 标准电极电势; B. 任意温度下的电极电势; C. 任意浓度下的电极电势; ` D. 在特定条件时,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总浓度均为1mol·L-1时,校正了各种外界因素影响后的实际电极电势; 11. 已知:E0F2/2F-=,E0Cl2/2Cl-=,E0Br2/2Br-=,E0I2/2I-=,E0Fe3+/Fe2+=,根据电极电势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 A. 卤离子中只有I-能被Fe3+氧化; B. 卤离子中只有Br-和I-能被Fe3+氧化; C. 卤离子中除F-外都能被Fe3+氧化; D. 全部卤离子都能被Fe3+氧化;

复旦大学分析化学AII期末考试试题全解

复旦大学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A卷) (2005年6月)课程名称: 分析化学(Ⅱ) 课程代码: 322.112.2.01 开课院系:化学系 姓名:标准答案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 专业: 03级化学系 一、选择题:(选择最合适的一个答案,每题2分,共10分) 1、比耳定律只有当溶液浓度<0.01mol/L时才成立,其原因之一是由于高浓度时___a____。 (a)吸光邻近质点的电荷分布相互影响,改变了辐射的吸收能力的缘故 (b) 入射光的非单色性影响增大之故(c) 仪器的光度误差变得太人之故 (d) 溶液晌杂散光增大之故(e) 容易受外部实验条件的影响之故 2、使用火焰原子化器时,原子吸收谱线的洛仑兹变宽主要由__c______决定。 (a) 原子在激发态有较长的停留时间(b) 原子的热运动(c) 原子与其它种类粒子的碰撞 (d) 原子与同类粒子的碰撞(e) 外部电场对原子的作用 3、对于难挥发电中性物质进行分离定性时,首选的分析的方法为b。 (a) 气相色谱质谱法(b)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c)区带毛细管电泳质谱法 (d)超临界流体色谱法(e) 经典离子交换树脂法 4、测定农药六六六(C6Cl6)使用气相色谱法,选用的最佳检测器应是 c 。 (a)热导池(b)氢火焰离子化(c)电子捕获(d)火焰光度(e) 吸光光度 5、卢浦大桥使用钢材的要求苛刻,其关键是要防止现场焊接时因热胀冷缩引起的裂纹。为此,钢材 中的含硫量要控制在0.007%以下,冶炼钢时的现场检测,你估计选用的最佳方法是_____d______。 (a) 滴定分析法(b) ICP光源的原子发射光谱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一章测试题(经典含解析)

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测试题(A卷) (45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 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C.利用潮汐能发电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2. 未来氢气将作为新能源的优点的是()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③氢气是一种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浓H2SO4稀释 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 H2在Cl2中燃烧⑥弱酸电离 A、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②⑤ D、①③⑤ 4.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一定有化学键的变化B.一定会产生新的物质 C.一定有物质状态的变化D.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5.25℃、101 kPa下,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H2(g)+O2(g) == 2H2O(1) △H=―285.8kJ/mol B.2H2(g)+ O2(g) == 2H2O(1) △H=+571.6 kJ/mol C.2H2(g)+O2(g) == 2H2O(g) △H=―571.6 kJ/mol D.H2(g)+1/2O2(g) == H2O(1) △H=―285.8kJ/mol 6.热化学方程式C(s)+H2O(g) ==CO(g)+H2(g);△H =+131.3kJ/mol表示()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 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 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 7.已知25℃、101kPa条件下: 4Al (s) + 3O2 (g) == 2Al2O3 (s) △H = -2834.9 kJ·mol-1 4Al (s) +2O3 (g) ==2Al2O3 (s) △H = -3119.91 kJ·mol-1 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分析化学第六版分析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第六版分析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分析化学模拟试题(一)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 共19题 38分 ) 1、下列情况中哪个不属于系统误差: ( ) A、定管未经过校正 B、所用试剂中含干扰离子 C、天平两臂不等长 D、砝码读错 2、下列溶液用酸碱滴定法能准确滴定的是 ( ) A、 mol/L HF (p K a = B、 mol/L HCN (p K a = C、 mol/L NaAc [p K a(HAc) = ] D、 mol/L NH4Cl [p K b(NH3) = ] 3、摩尔法测定Cl-含量时,要求介质在pH=~范围内,若酸度过高则会: ( ) A、AgCl沉淀不完全 B、形成Ag2O的沉淀 C、AgCl吸附Cl- D、Ag2CrO4沉淀不易生成 4、下列物质中,不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 A、K2Cr2O7 B、KMnO4 C、As2O3 D、H2C2O4·2H2O 5、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 ) A、w CaO=% B、[H+]= mol/L C、pH= D、420Kg 6、用mol·L-1HCl滴定mol·L-1NH3·H2O(PK b=的pH突跃范围为~,用mol·L-1HCl滴定mol·L-1的某碱 (PK b=的pH突跃范围则是: ( ) A、~ B、~ C、~ D、~ 7、某三元酸pKa1=2,pKa2=6,pKa3=12。利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二个化学计量点时,指示剂选用 ( ) A、甲基橙 B、甲基红 C、酚酞 D.溴甲酚绿(变色范围~) 8、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标定含CO32- 的NaOH溶液,然后用此NaOH溶液测定试样中的HAc含量,则HAc含量将会() 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无法判断

燕山大学工程化学试卷

燕山大学工程化学试卷 一、是非题(用“√”、“×”分别表示对与错) 1、 复杂反应的速率主要由最慢的一步基元反应决定。( ) 2、 同一周期元素,一般来说,随Z 递增,原子半径依次递减。( ) 3、 n=1时,有自旋相反的两个原子轨道。( ) 4、 在压力相同情况下,b=·kg -1甘油水溶液和b=·kg -1的葡萄糖水溶液,有相同的沸点升高值。( ) 5、 胶体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可以通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 6、 BF 3和NH 3都具有平面三角形的空间构型。( ) 二、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后面的括号内) 1、pH=2的溶液中的H +离子浓度是pH=6的溶液中H + 离子浓度的( ) A 、4倍 B 、40倍 C 、4000倍 D 、10000倍 2、298K ,稳定态单质的S m 0( ) A 、等于零 B 、大于零 C 、小于零 D 、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 3、反应C(s)+O 2(g)→CO 2(g)的△rHm 0<0,欲增加正反应速率,下列措施肯定无用的是( ) A 、增加O 2的分压 B 、升温 C 、加催化剂 D 、减少CO 2的分压 4、下列反应(1)N 2O 4(g) ═ 2NO 2(g) K 10 (2)21 N 2O 4(g) ═ NO 2(g) K 20 (3)2NO 2(g) ═ N 2O 4(g) K 30 它们的标准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K 10=K 20=K 30 B 、K 10=21 K 20=2K 30 C 、K 30=k 0 1 1 =(k 0 21 )2 D 、K 10=2K 20=41 K 30 5、杂化轨道认为,H 2O 分子中的氧原子提供的成键轨道是( ) A. 等性SP 2杂化轨道 B. 不等性SP 2杂化轨道

大学分析化学习题集

大学《分析化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下列方法按任务分类的是()。 A.无机分析与有机分析 B.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C.常量分析与微量分析 D.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 E.重量分析与滴定分析 2.在半微量分析中对固体物质称量范围的要求是()。 A.0.01~0.1g B.0.1~1g C.0.001~0.01g D.0.00001~0.0001g E.1g以上 3.滴定分析法是属于 A.重量分析B.电化学分析C.化学分析 D.光学分析E.色谱分析 4.鉴定物质的组成是属于()。 A.定性分析B.定量分析C.结构分析 D.化学分析E.仪器分析 5.在定性化学分析中一般采用()。 A.仪器分析B.化学分析C.常量分析 D.微量分析E.半微量分析 (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5题。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试题 〔6-10〕应选用 A.仪器分析法B.化学分析C.定性分析 D.微量分析E.半微量分析 6.测定食醋中醋酸的含量 7.确定未知样品的组成 8.测定0.2mg样品中被测组分的含量 9.用化学方法测定0.8ml样品溶液中被测组分的含量 10.准确测定溶液的pH (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试题 11.下列分析方法按对象分类的是()。 A.结构分析B.化学分析C.仪器分析 D.无机分析E.有机分析 12.下列分析方法称为经典分析法的是()。 A.光学分析B.重量分析C.滴定分析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习题(附答案)

二、习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化学变化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B.化学反应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多少与其反应物的质量有关 D.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都是以热能形式表现出来的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焓变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B.当反应放热时ΔH>0,当反应吸热时ΔH<0 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D.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能量大于生成物能量时,反应放热,ΔH为“-” 3.下列过程能肯定是放热反应的是(A) A.燃烧B.分解C.凝华D.溶解 4.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D)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硫在氧气中燃烧D.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 5.对于放热反应:2H2(g)+O2(g)=2H2O(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D.反应物H2和O2比产物H2O稳定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仅指反应放出的热量 B.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的个数C.所有的燃烧都是放热反应 D.热化学方程式中分子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分数 7.已知1 mol白磷转化成红磷,放出18.39 kJ的热量,又知:P4 (白,s)+ 5O2(g)===2P2O5(s) ΔH1, 4P(红,s)+5O2(g)===2P2O5(s)ΔH2 。则ΔH1和ΔH2的关系正确的是(B) A.ΔH1>ΔH2 B.ΔH1<ΔH2 C.ΔH1=ΔH2 D.无法确定 8.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C) ①C(s)+O2(g)=CO2(g)ΔH1,C(s)+O2(g)=CO(g)ΔH2 ②S(s)+O2(g)=SO2(g)ΔH3,S(g)+O2(g)=SO2(g)ΔH4 ③H2(g)+O2(g)=H2O(l)ΔH5,2H2(g)+O2(g)=2H2O(l)ΔH6 ④CaCO3(s)=CaO(s)+CO2(g)ΔH7,CaO(s)+H2O(l)=Ca(OH)2(s)ΔH8 A.①B.④C.②③④D.①②③ 9.在25 ℃、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 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B) A. CH3OH(l)+O2(g)=CO2(g)+2H2O(l) ΔH=+725.76 kJ·mol-1 B.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451.52 kJ·mol-1 C.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725.76 kJ·mol-1 D.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451.52 kJ·mol-1 10.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放出28.7 kJ热量,下列 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D)

分析化学实验考试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一) 一、填空题:(24分 2分/空) 1、如果基准物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 2、移液管移取溶液时,当液面上升至标线以上,应用_右__手食指堵住管口。 4、标定EDTA溶液时,若控制pH=5,常选用___XO 为金属离子指示剂;若控制pH=10,常选用_EBT 为金属离子指示剂。 5. 在滴定操作中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握锥形瓶;滴定接近终点时,应控制半滴加入, 加入半滴溶液的方法是轻轻转动旋塞,使溶液悬挂在出口管嘴上,形成半滴,用锥瓶内壁将其沾落,再用洗瓶吹洗。;滴定完毕进行读数时,应将滴定管取下视线应与__欲读刻度线平行。 __。 6.测定水的总硬度时用三乙醇胺掩蔽Fe3+、Al3+等少量共存离子。 7.NaOH 标准溶液因保存不当吸收了CO 2,若以此 NaOH 溶液滴定H 3 PO 4 至第二个计量点 , 则H 3 PO 4 的分析结果将偏高。 二、判断题:(8分 2分/题) 1.测定水的硬度时,需要对Ca、Mg进行分别定量。(×) 2.对某项测定来说,它的系统误差大小是不可测量的。(×) 3.金属离子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过于稳定称为指示剂的封闭现象。(√) 4.以HCl标准溶液滴定碱液中的总碱量时,滴定管的内壁挂液珠,会使分析结果偏低。(√) 三、简答:(68分) 1、络合滴定中为什么加入缓冲溶液?(14分) 答:各种金属离子与滴定剂生成络合物时都应有允许最低pH值,否则就不能被准确滴。而且还可能影响指示剂的变色点和自身的颜色,导致终点误差变大,甚至不能准确滴定。因此酸度对络合滴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需要加入缓冲溶液予以控制。 2.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用锌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为什么不计滴定体积?能否用不知道准确浓度的Zn2+溶液滴定?实验中使用的EDTA需不需要标定?(15分) 答: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用的是置换滴定法,只要计量从AlY-中置换出的EDTA,而不需要对与Al3+反应后过量的EDTA计量,滴定过量的EDTA可以,滴定置换出的EDTA不行。 实验中使用的EDTA不需要标定。 3.为下列操作选用一种合适的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说出名称和规格:(14分) 1) 准确称取0.6克待测定样品,溶解,定溶到100.0ml; 2) 移取25.00mlHCl溶液,用0.1mol·L_1标准溶液滴定。

【免费下载】工程化学 模拟试题及答案 2

《工程化学》模拟试题(2) 一、判断题(20分)(对的,在题前括号内填“+”号,错的填“-”号) ()1.氧在化合物中氧化数一定为负值。 ()2.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愈强,其共轭碱愈弱。 ()3.氢原子的3P轨道能量高于3S轨道。 ()4.标准平衡常数大的反应,平衡转化率必定大。 ()5.总浓度一定的缓冲溶液缓冲比愈接近1,该溶液缓冲容量愈大。 ()6.对化学反应而言,其等压热效应等于系统的焓变。 ()7.一切放热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8.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改变总压,不一定使平衡移动,而改变任意气体的分压,则一定是破坏平衡。 ()9.有两个原电池,测得其电动势相等,这表明两原电池中反应的△G0值也相等。( )10.共价化合物AB2分子为角形,则意味着A原子价电子层中至少有一对孤对电子。 ()11.某反应ΔG的负值很大,表明反应趋势很大,也表明反应速率很大。 ()12.催化剂是影响化学平衡的重要因素。 ()13.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浓度指数之和称为反应级数。 ()14.系统由状态1变化到状态2,途径不同,Q、w不同,所以Q+w不同。 ()15.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图形完全一样。 ()16.按溶度积规则,Q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一章练习题

选修4 第一章习题 1、 据报道,某国一集团拟在太空建造巨大的激光装置,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用于分解海水制氢:↑+↑222O 2H O 2H 激光,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①水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 ②氢气是一级能源 ③使用氢气作燃料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④若用生成的氢气与空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储存起来,可以改善生存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氢气是二级能源,其燃烧产物是H 2O,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 2、 与我国的“神舟六号”采用液态燃料作推进剂不同,美国的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 4ClO 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其方程式可表示为:↑+↑+↑+↑?2222442O Cl O 4H N ClO 2NH ;ΔH <0,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 错误 的是() 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 C.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 D.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作用 答案D 解析该反应中高氯酸铵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3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下划线处表示燃烧热 的是() A.NH 3(g)+45O 2(g)NO(g)+4 6H 2O(g);ΔH =-a kJ ·mol -1 B.C 6H 12O 6(s)+6O 2(g)6CO 2(g)+6H 2O(l);ΔH =-b kJ ·mol -1 C.2CO(g)+O 2(g)2CO 2(g); ΔH =-c kJ·mol -1 D.CH 3CH 2OH(l)+2 1O 2(g)CH 3CHO(l)+H 2O(l);ΔH =-d kJ ·mol -1 答案B 解析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在101 kPa 时,1 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燃烧热。 A 、NO 不是稳定的化合物 B 、正确 C 、应是1mol 物质完全燃烧 D 、在101Kpa 室温下(25摄氏度)乙醛是气体 并且乙醛不是稳定的氧化物 产物应是二氧化碳和水 4、 已知充分燃烧a g 乙炔气体时生成1 mol 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 ,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正确 的是() A.2C 2H 2(g)+5O 2(g)4CO 2(g)+2H 2O(l);ΔH =-4b kJ·mol -1 B.C 2H 2(g)+2 5O 2(g)2CO 2(g)+H 2O(l); ΔH =2b kJ · mol -1

工程化学练习题库()

工程化学练习题库()

————————————————————————————————作者:————————————————————————————————日期:

工程化学练习题库 一、是非判断题 1. 体系的状态确定,体系的各种性质也都确定,反正亦然。(×) 2. 温度一定,Kθ的数值就一定,它不随压力(浓度)的变化而改变。(√) 3. 1mol ,100℃,101 325Pa下的水变成同温同压下的水蒸气,该过程的?H = 0 。(×) 4. 在NH3分子间存在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和氢键。(×) 5. 自发过程的进行都有一定的限度,即最终达到平衡。(√) 6. 某化学反应,当该反应中加入少量A,该化学反应速率明显提高,那么A这个物质就是催化剂。(×) 7. 一个相就是一种物质。(×) 8. 有一由HAc - Ac-组成的缓冲溶液,往该缓冲溶液中加入酸,不会改变该溶液的pH值。(×) 9. 某可逆化学反应A+B C+D,该化学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升高温度,则正反应速率会增大,逆反应速率会减小。(×) 10. 在等温等压不做非体积功的情况下,若ΔG<0,说明是非自发的过程。(×) 11. 复杂反应的速率主要由最慢的一步基元反应决定。(√) 12. 同一周期元素,一般来说,随Z递增,原子半径依次递减。(√) 13. n=1时,有自旋相反的两个原子轨道。(×) 14. 在压力相同情况下,b=0.01mol·kg-1甘油水溶液和b=0.01mol·kg-1的葡萄糖水溶液,有相同的沸点升高值。(√) 15. BF3和NH3都具有平面三角形的空间构型。(×) 16. 螯合物的稳定性大于一般配合物。(√) 17. 恒温定压条件下进行的一个化学反应,ΔH=ΔU+PΔV,所以ΔH一定大于ΔU (×) 18.在一定外压下,0.10mol·kg-1的蔗糖水溶液和0.10mol·kg-1的NaCl水溶液的沸点相同。(×) 19.在一定范围内,高聚物的聚合度越高、结晶度越高、分子中极性基团越多,则其机械强度越大。(√) 20. 催化剂能使反应速率加快,但不能改变反应进行的程度。(√) 21. 反应的焓变ΔrH mθ就是反应的热效应。(×) 22. 在NH3分子间存在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和氢键。(×) 23. 有一由HAc - Ac-组成的缓冲溶液,往该缓冲溶液中加入酸,不会改变该溶液的pH值。(×) 24. Ba2+是重金属离子,但BaCO3因其溶解度小,所以像BaSO4一样,可口服作造影剂。(×) 25. CH3Cl中的C原子属sp3等性杂化。(√) 26. 已知C(s)+ CO2(g)= 2 CO(g)是吸热反应,则其平衡常数K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二、选择题 1. 下列化合物晶体中既存在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A)

大学分析化学练习题

第一章~第三章 一、选择题 1、 以下各项措施中,可以减小偶然误差的就是-------------------------------------------------------( ) (A) 进行仪器校正 (B) 做对照试验 (C)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D) 做空白试验 2、 实验室中一般都就是进行少数的平行测定,则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 ) (A) μσ=±x u (B) μσ =±x u n (C) μα=±x t s f , (D) μα=±x t s n f , 3. 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则应当用---() (A) F 检验 (B) t 检验 (C) u 检验 (D) Q 检验 4. 试样用量为0、1 ~ 10 mg 的分析称为----() (A) 常量分析 (B) 半微量分析 (C) 微量分析 (D) 痕量分析 5、可用下法中哪种方法减小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 ( ) A 、进行对照试验 B 、进行空白试验 C 、进行仪器校准 D 、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 6、 对置信区间的正确理解就是 A 、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包括测定平均值的区间 B 一定置信度下以测定平均值为中心包括真值的 范围 C 、真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概率 D 、 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 7.两位分析人员对同一含SO 42-的样品用重量法进行分析,得到两组分析数据,要判断两位分析人员的分析结 果间就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则应该用下列方法中的哪一种 ( ) A 、u 检验法 B 、F 检验法 C 、F 检验法加t 检验法 D 、t 检验法 8.以下各项措施中可以减小偶然误差的就是 ( ) A 、进行仪器校正 B 、作对照实验 C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D 、作空白实验 9、 下列论述中错误的就是 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B 、 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C.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D 、、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10、 已知某溶液pH=0、070,其氢离子浓度的正确值为 A.0、85 mol·L -1 B 、 0、8511 mol·L -1C 、 0、8 mol·L -1D 、 0、851 mol·L -1 11、 用万分之一天平称量时,为了减小称量误差,被称量样品的质量最小为 。 12.下列论述中不正确的就是 ( ) A.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B 、 偶然误差服从正态分布 C.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D 、 偶然误差就是由不确定的因素引起的 13. 测得某种新合成的有机酸pK a ?值为12、35,其K a ?值为 A.4、467×10-13 B 、 4、47×10-13 C.4、5×10-13 D 、 4×10-13 14.由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就是: A 、 偶然误差小 B 、 系统误差小 C 、 标准偏差小 D 、 相对偏差小 15. 有一组平行测定所得的数据,要判断其中就是否有可疑值,应采用 A 、 t 检验 B 、 u 检验 C 、 F 检验 D 、 Q 检验 16 、已知某溶液的pH=0、070,其氢离子浓度的正确值为 A 、0、85 mol·L -1 B 、 0、8511 mol·L -1 C 、0、8 mol·L -1 D 、0、851 mol·L -1 17.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就是 、( ) A、精密度高准确度也一定高 B、准确度高要求精密度一定高 C、准确度就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 D、精密度就是表示测定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 18. 18、 下列算式的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 ( ) ()000 18020002510100....-?A 、 五位 B 、 四位 C 、三位 D 、 二位 19、 实验室中一般都就是进行少数的平行测定,则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 (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精心收集**整理制作) 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 广州市高二化学中心组提供2008.9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0分,漏选2分,共50分。)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 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③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生成物全部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 C.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ΔH>0 D.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 3.下列过程中△H小于零的是 A. 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B. 氯化铵分解得氨气 C.碳酸钙分解得二氧化碳 D. 实验室制备氢气 4.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5.同温同压下,已知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最小的是A.2A ( l ) + B ( l ) = 2C (g ) △H1 B.2A ( g ) + B ( g ) = 2C (g ) △H2 C.2A ( g ) + B ( g ) = 2C ( l ) △H3 D.2A ( l ) + B ( l ) = 2C ( l ) △H4 6.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l)△H =-57.3KJ·mol-1。分别向1L 0.5mol·L-1的Ba(OH)2的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H1>△H2>△H3B.△H1<△H2<△H3 C.△H1>△H2=△H3D.△H1=△H2<△H3 7.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 成新物质硫化亚铁。这现象说明了 A.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 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难以发生反应 D. 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 8.以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2H2 ( g ) +5/2O2 ( g ) →2CO2 ( g )+H2O ( l ) △H = —1300kJ / mol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10 N A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放出1300kJ的能量 B. 当1 N 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kJ的能量 C. 当2 N 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 D. 当8 N 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 9.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 ΔH = +119 kJ·mol—1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在稀溶液中:H++OH-===H2O ΔH = -57.3 kJ·mol—1,若将含1mol CH3COOH的醋酸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 D.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 O2(g)===2H2O(l)ΔH = +285.8 kJ·mol—1 10.一些盐的结晶水合物,在温度不太高时就有熔化现象,即熔溶于自身的洁净水中,又同时吸收热量。他们在塑料袋中经日晒就熔化,又在日落后缓慢凝结而释放热量。故可用于调节室内温度,或用作夏日防暑的枕垫或坐垫,这些物质可称之为热材料。现有几种盐的结晶水合物有关数据如下:

工程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没空1分,共10分) 1、系统与环境间没有质量的交换,而只有能量的传递,这样的系统称为()系统。 2、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应遵循能量守恒定律,该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3、某体系由状态A沿途径I变化到状态B时,吸热300J,同时体系对环境做功100J。当该体系沿另一途径自状态A变化到状态B时,体系对环境做功50J,则此过程Q为()J。 4、碰撞理论认为,只有()的碰撞时才能发生反应。 5、能将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称作()。 6、将下列反应设计成原电池,以电池符号表示,()。Fe+Cu2+=Cu+Fe2+ 7、对反应式两边气体分子总数不等的反应,增加压力平衡向着气体分子总数()的方向移动。 8、()是一种新的功能金属材料,用这种合金做成的金属丝,即使将它揉成一团,但只要到达某个温度,它便能在瞬间恢复原来的形状。 9、硬度最大的金属是( )。 10、对同一化学反应,其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有关。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物理量都属于状态函数的一组是()。 A、U、P、V B、Q、P、V C、W、P、V 2、内能是系统的状态函数,若某一系统从一始态经过一循环过程又回到始态,则系统内能的增量是()。 A、△U = 0 B、△U > 0 C、△U < 0 3、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其△G()。 A、= 0 B、> 0 C、< 0 4、()是系统内物质微观粒子混乱度的量度。 A、内能 B、熵 C、吉布斯自由能 5、对催化剂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催化剂能缩短反应到平衡的时间 B、使用催化剂能实现热力学不能进行的反应 C、使用催化剂不改变平衡常数 6、下列()是一次电池。 A、锌锰电池 B、铅蓄电池 C、燃料电池 7、0.1mol·Lˉ的HAc溶液的PH值(K a e=1.8×10-5)为()。 A、4.87 B、3.87 C、2.87 8、固态物质熔点高,不溶于水,是热、电的良导体的晶体是()。 A、离子晶体 B、原子晶体 C、金属晶体 9、熔融固态的Sio2,需克服()力。 A、离子键 B、共价键 C、氢键 D、范德华力 10、生物质能属于()。 A、可再生能源 B、非再生能源 C、二次能源 11、下列能使食物产生香味的化学物质是()。 A、苯乙酸 B、醋酸乙酯 C、苯甲酸钠 12、精细陶瓷(又称特种陶瓷)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前景很广。以Sio2加少量Pdcl2研磨成鸡西的颗粒,经高温烧结制成多孔烧结体,具有半导体的性质,其具有相当大的比表面积,将它和电子元件及仪表组成“电子鼻”,被称为“人工神鼻”。冰箱泄漏的氟利昂浓度达十万分之一也能“嗅”出。关于“人工神鼻”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工神鼻”吸附气体的能力极强

大连理工大学2006分析化学A试卷

姓名:__________大连理工大学 学号:__________ 课程名称:分析化学试卷: A 闭卷 院系:__________授课院(系):___化院___ 考试日期:2006 年 7 月 6 日试卷共 7 页 _____ 级_____ 班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在分析数据中,小数点后的所有的“0”均为有效数字。() 2.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定值间相互接近的程度。() 3.对于多元酸,只要有合适的指示剂,每个质子都可分别滴定。() 4.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选择不当将产生偶然误差。() 5.酸碱滴定中滴定曲线突跃范围的大小取决于指示剂和标准溶液的pKa,与被滴定物的浓度和pKa性质无关。() 6.酸效应系数的数值越大,表示酸效应引起的副反应越严重。() 7.如果配位滴定的终点误差ΔpM为0.2~0.5,允许终点误差TE 为0.1%,则金属离子能 被直接滴定的条件为:cK’MY≥106或lg cK’MY≥6。() 8.碘量法中的主要误差来源是由于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不稳定,容易与空气和水中的氧 反应,使滴定结果偏高。() 9.在色谱分析中,如果在某种固定液中两待测组分的分配系数相同,要想使其获得分离, 理论上讲需要无穷长的分离柱。() 10.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溶液中F- 时,如果溶液的pH值较低,测定结果将偏低。 () 11.某化合物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摩尔吸光系数为104L?mol-1?cm-1,现在其他波长处进行测定,其灵敏度一定低。() 12.1802年人们已发现原子吸收现象,但在1955年以前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一直没有建立,这是由于人们一直无法提高分光光度计单色器的分辨率。() 13.紫外吸收光谱与红外吸收光谱两者都属于电子光谱,差别是两者使用的波长范围有 不同,紫外吸收光谱主要获得有关分子中共轭体系大小的信息,红外吸收光谱则获得基团 是否存在的信息。() 14.某化合物-CH2CX2-部分中质子的化学位移受X的电负性影响。如果X的电负性增 大,质子的化学位移将向高场移动。() 15.质谱图中出现了(M+2):M=1:1的峰,说明该化合物含有氯元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