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比较文学知识点

比较文学知识点

国别文学、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
国别文学研究:国别文学是按照国家这个政治概念和地域人为划分的文学,如中国文学、美国文学等,它可以由多个民族文学组成,也可以由单一民族文学构成。国别文学研究主要是研究一国之内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比较文学研究:研究存在于不同文化中的不同文学之间的各种现象,以及其间的各种关系。
总体文学研究:研究的是超越国家、民族、语言界限的那些文学运动、文学题材、文体和技巧以及它们在多种文学中的传播、发展和流变。总体文学以文学为一个整体去追溯文学的发生和演进。
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
民族文学指的是在某个民族土壤上产生的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色的文学。如中国的汉族文学、藏族文学,印度的孟加拉语文学、印地语文学,苏联的俄罗斯文学、格鲁吉亚文学等。它受制于本民族的文化背景,由民族的政治、社会、心理、语言等条件所决定,同时,也反映了本民族的审美心理和美学品格。
从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已是大势所趋,时代需要一种打破传统界限,具有广阔视野的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的兴起发展,是时代的需要,历史的必然。
“世界文学”的概念可以有多种解释,可以指人类有史以来所产生的世界各民族文学的总和;也可以指世界文学史上出现的那些具有世界意义和不朽价值的伟大作品。“世界文学”代表了人们对文学未来的一种期待。从民族文学到世界文学,这是人类文学史的伟大进步。
题材、题旨与主题:
题材:触发作家思考的实际生活现象、人物、传闻、轶事这些原始材料经过作家选择、取舍、剪裁,采用在作品中成为作品内容的基本因素,就是题材。在现代小说中,题材不只是客观的具体事件,主观的意象、象征、某种行为、心理也可以构成题材。
题旨:题旨又称母题。母题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指“叙事句”的最小基本单位。二是说它是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所使用的最小的意义单元,当这些最小的意义单元与主题构成了直接而密切的关联之时他们被称为母题。它是一种可以在各种主题中多次出现的因素。
主题:是作家以特定的思想立场、人生态度、审美情趣对生活事件加以倾向性的介入之后产生的一种高度判断。它深藏在作品内部,要经过思索和解读才能浮现出来。主题有时由一个题旨构成,有时由几个或更多的题旨构成。如果说题旨更依赖于客观的素材,那么,主题则更是与作家的主观思想联系在一起。
意象、象征与原型:
意象:就是当人在以审美理想观照事物时意识中所呈现的形象,也就是

“意中之象”。它是具有某种特殊文化意蕴、文学意味的物象。它存在多种层次,其中最主要的是文化意象和个人意象。
象征:象征是以外在的、可见的事物,暗示一种抽象的、普遍的意义。象征所强调的不是直接的象征物,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意义。
原型:是一种更为宏观的研究,一般指在世界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基本现象,包括题材、题旨、主题、意象等等。原型批评就是对这些重复的现象作世界性的综合的宏观分析。
中国学者的比较文学观:
第一,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越民族界限,跨越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
第二,比较文学在性质上是文学研究的一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单纯只是一种研究方法。但是文学比较不等于比较文学,之所以是“比较文学”,不仅仅只在于它运用了比较的方法,更在于它有着特定的研究领域:即跨越民族界限和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联系。
第三,比较文学具有开放性、宏观性和理论性的特征。
中西诗歌比较研究:
由于中西文化背景与历史传统的不同,使中西诗歌在内容、情趣、美感、主题、题材等方面都呈现为各具特色的差别。
西方语言精确,汉语更具有模糊性,更加含蓄。
中国诗歌的传统是以抒情为主,西方最早的诗篇是叙事诗。中国诗词善于写景抒情,以写景烘托气氛或造出意境,而英美诗歌则注重描写景物在人们心里唤起的反应,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意识。
西方古代哲人持“天人相分”的哲学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故努力明确事物内在联系与逻辑关系;中国古代哲人持“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偏重于统一,偏重整体、直观的把握,而忽视了精密和抽象的逻辑分析、归纳,是一种典型的“以物观物”的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明显不同于西方的“以我观物”的方式。
中西诗学对比:
本质论——言志与模仿
“诗言志”被朱自清称为中国诗论的开山祖。诗是内在的“志”外化于“言”的产物。尽管“志”有不同的讲法,其落脚点都是抒发主观情感,不过中国诗论要求“发乎情,止乎礼义”,反对超越礼义的规范,毫无限制地放纵自己的感情,听任感情的宣泄。而对于西方文学理论来说,自亚里士多德《诗学》问世以来,“摹仿说”的理论在欧洲雄霸了几千年。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镜子说”,还是18、19世纪的“再现说”,都立足于艺术的本质是对现实的模仿。这种文学观念上的显著差异与中西文学的主导文类有关。中国一直以来是是以抒情文学为本位,正统的文学样式是诗而且是抒情诗,侧重于对世界的情感体验。西方则以叙事文学为本位,偏重于对世界

的知觉认识,因而把主体看作映照客体的镜子。
创作论
虚静与情境——中西文论都强调文学艺术的特点就是要“使一般的东西外观为特殊的样式”。但在阐释如何实现这一过程上,中国文论强调的是自内而外的“虚静”,而西方文论强调的则是由外而内的“情境说。”
神似与真实——中西文论都讲究文学的真实性,但其侧重点各有不同。中国古人强调的真大抵偏于主体感受的真,而西方长期以来则偏重于所模仿的客体的真。我国古人将创作对象区分为形和神两部分,所谓“形”,指的是一切有形之物;所谓“神”,即为所表现的对象和作者的内在精神和品格。在创作活动中我国古人十分强调“传神”,而不以“形似”作为美学追求的根本目标。所谓“神似”是艺术家对现实的一种审美把握。西方文艺理论一贯将文学视为现实生活的再现,就创作而言,西方主要体现为所模仿的客体的真实乃至细节的真实,并且在西方文艺理论家看来,文学不仅应当逼真地模仿现实,而且还应表现其本质的真实。
作者论——人品与诗品
我国古代讲究“文如其人”,作者之人格是至关重要的。西方文学理论也重视作家研究,但西方对作家的研究是为了增进对作品的了解,是围绕作品展开的。如果作品写得好,文人的品行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可谓“文人无行”。
文学欣赏论——逆志与求知
中西文论都注重文艺欣赏中的审美感受,都看到了审美中想象和情感的作用。但两者在审美的目的性上则有所区别。我国古人认为,审美更多地是一种体验活动,体验的路线则是“以意逆志”,而达到读者与作者的相会。并且这种体验是难以表述的领悟。在西方学者眼里,审美则是一种认识活动,是一种发生于认知中的美感。他们往往通过把握文学作品深刻的本质内容而获得发现的愉悦。
中西比较诗学的可比性:
可比性:中西比较诗学的学理依据
比较诗学的可比性是指比较诗学研究得以展开的逻辑基础与学理依据,其具体内涵就是存在于比较诗学研究对象之间的同异关系。研究的对象之间,必须既“同”又“异”才具备可比性,因为,如果完全相同,便没有比较的必要;如果完全不同,便无法进行比较。因此,同与异是比较诗学研究赖以展开的前提,缺一不可。反过来说,某一事物的异与同总是在与他物的比较之中才能显现出来。泛而言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之间均有既同又异的关系,这种同异关系本身是有着极为复杂的表现形态的。以比较诗学作为研究对象而言,至少有三层同异关系的表现形态值得我们掌握和了解。
第一,事物之“同”(或者说

普遍性)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因事物本身性质的差别而有“不同”,如自然科学的普遍性(事物的规律、法则)与人文领域的普遍性便有泾渭之别,前者是指客观、中立、超越时空的普遍知识,不带感情色彩,而后者则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而且还往往因立足点和价值立场的不同而带上了主体的、情感的倾向。由于比较文学和比较诗学研究所关涉到的恰恰是这种不离特定时空境遇而呈现的普遍性,所以,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之中必须自始至终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来对待,不可须臾忘却其天然秉具的整体性、境遇性和变化性。
第二,由于事物之同异关系是以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方式存在的,故同与异并非仅仅是某一事物所机械包含的两个方面,实际上,这两个方面的性质、功用、表现等一切方面因为都从属于同一个生命肌体,所以其间之一切方面也都相互取决于对方的性质、功用和表现,也就是说,彼此之间保持着相互消长、整体相关、动态平衡的关系,同时又都向外界敞开,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和成长的能量或信息。可以说,这种关系因为最具对抗性,所以才最为亲密。
以上所述,是指同一事物所蕴含的同异构成及其相互关系。而比较研究则总是牵连到至少跨越了民族(或文化、语言、学科)之界限的两种诗学对象之间的同异关系,其具体内涵或为材料事实关系,或为美学价值关系,或为学科交叉关系。
上述同中之异、异中之同的同异关系辨析可以提醒比较诗学研究者,在借助“比较”来认识与了解不同诗学理论之同异关系时,一定要意识到某种诗学理论的同异关系及各自的性质与功用必须置于此种诗学的整体语境之中方可获致本真的把握,离开了这个部分(某一诗学之特定因素和构成)所赖以归属的整体语境,而只把此一部分跟另一种诗学体系中具有类似或对比关系的部分加以外部的罗列或对照,这种研究就不是真正的比较,而是机械、牵强的比附,其结论便必然是似是而非的。这种研究,不仅无益于获得真知,而且往往反而是通向真知的阻障。由于诗学内涵及其具体表现常常具有体系性、思辨性以及玄奥难懂的特点,所以,诗学的比较研究尤应注意遵循汇通性和体系化的原则,将研究对象与各自文化整体及其具体显现境遇结合起来予以探讨,如此方能避免似是而非、表层比附的结论。
第三,事物之间的同异关系在特定的条件之下可以相互转化。在此尤应予以说明的是比较诗学所牵涉到的不同诗学之间同异关系的相互转化,其中又可分出两种情形:一种是属于影响研究的层面,即某人的诗学研究已然撷取其他

诗学的某一部分并把它们消化、吸收在自己的诗学思想之中,成为了自身诗学的有机构成要素,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之与康德、叔本华文论思想的关系即属此类。影响借以发生的方式,不外乎两种:一是借他人之外显之同(体系的、自觉的)来激活自己的潜在之同(零碎的、不自觉的),一是将他人之异容纳到自己的诗学结构和体系中来。一旦相异性被容纳、被消化,成了自己诗学结构中的有机成分,这时,“异”便转化成了“同”(你有我也有)。
另一种情形则属于平行研究的层面,即通过对并无事实关联的不同诗学之体系、结构、内涵等方面的本真理解和体证,一方面可达成对彼此之差异的深刻认识,并归纳出特定的理论形态(这也是比较诗学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另一方面,这种平行研究本身也同时具备了相互影响的内质,这一内质可进一步促使诗学异同关系的转化在上述影响研究的层次上更深刻地发生。
比较诗学的可比性要求比较诗学研究者必须始终以国际的学术视野和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以及跨学科的学术眼光来关注文学本身的各重内涵,这一特点使得比较诗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具有相当严格的限定,基于此,我们能够把远离文学性的文化研究以及缺乏自觉的比较诗学学科意识的诗学研究剔除于这一学科之外;同时,由于这一学科具有自身的发展历史,故比较诗学的可比性也相应地具有特定的历史内涵,也就是说,可比性的内涵可以因学科的发展阶段不同、研究的领域或对象不同甚至研究的理念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具体而言,可比性内涵的这种历史变化,主要是在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这三种发展阶段和研究领域之中得以呈现出来。
中西诗学的求同研究:
1、“诗可以怨”与痛苦的解脱
中西文论都一致肯定痛苦对文学创作的积极作用。痛苦在一定意义上是创作的动力,表现痛苦的诗篇较之欢娱的作品一般来说更多,也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但对东西方艺术家和理论家来说,痛苦的内涵却不尽相同。中国诗人的苦闷往往具有强烈的社会政治内涵,痛苦的原因是由于抱负和用世之心不得实现。西方文人的痛苦之源,则更多的是“欲望”尤其是人的本能欲望。
2、言不及意与语言的局限
中西哲人和文人都曾表现出对语言所具有的局限性的种种思考和反抗。中国《易经》中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陆机的“文不逮意”,严羽的“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等都表达了言意之间的差异,语言在表达意义方面所不可避免地遇到的困难。
西方对这一

问题的态度更为激进,黑格尔,尼采、斯宾诺莎、伽达默尔,都表现出对语言的质疑。
相比之下,中国文论在言和意的矛盾面前是逐渐走向空灵和神秘,西方则显示出一种怀疑精神和多元的倾向。
3、诗无达诂与阐释学
在西方当代阐释学和接受美学中,读者在阅读中的积极作用则分外得到突出强调。他们认为,文学文本是一种实体,其中包含着“某种特定的或预定的、同时又超越了词语的词典意义的意思”,因而具有材料的性质,对读者来说是多义的,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而阐明或寻找到其中“最合适”的意义的。这就在某种程度上与我们古代文论所说的“诗无达沽”有了相通之处。
相比之下,中国文人比较偏重欣赏者的个人素养,“文者见之谓之文,淫者见之谓之淫”,强调读者的阅读与其自身的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西方的学者则主要从时间距离的角度来论述阐释差异,认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视野,这种视野决定了读者将会在文本中发现什么。
4、意境与典型
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范畴,从唐至清,中国文人常以有无意境作为评判文艺作品成败和艺术价值高低的尺度。
典型则构成了西方文艺理论的核心术语。从亚里斯多德到黑格尔,对典型的论述虽略有不同,但其主导的精神是一致的,典型即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意境所强调的的“境生象外”与典型所提倡的“个性中的共性”都具有寓无限于有限的性质。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意境侧重于景物描绘,典型侧重于人物塑造;意境更偏重于主体情感的表现,典型更注重客观形象的再现。
总的来说,求同研究为我们揭示出中西文论的种种不谋而合,道出了文学理论中某些有规律的东西,象中西诗学在文学的存在方式上都强调通过个别表现一般,通过有形来表现无形,通过艺术形象表现主观情思。中国文论中的“神用象通”、“情景交融”、“万取一收”、“隐秀”等审美概念,与西方文论家表述的“以最小面积集中最大量的思想”、使“极端凝聚的深刻情感”在“纯粹外在的事物描写中发出声响”等内容,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上文学的共同规律。对文学功能的阐说则更加接近。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所概说的三种功能模式:第一种,作品反映世界,模仿世界,让人们认识世界;第二种,作品抒发作者情怀,引起读者共鸣,起一种情绪宣泄的作用;第三种,作品对读者起教育作用,提高人的素质。这三种功能,中西诗学都能找到许多共同的层面。象西方的“净化”、“宣泄”说,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观,中国的“兴观群怨”说,“诗言情”、“诗可以怨”等理

论,都不同程度地强调了文学的基本功能,即文学具有认识世界、宣泄情感、教育和审美等多重功能和价值。
中西诗学的哲学基础:
中西诗学在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上既有明显的差异,也有许多共同的基本点。共同的基本点说明了文学的共同性质和规律,而不同的方面则体现了两种文化体系的不同哲学观念。
1、经济基础的不同直接导致哲学基本观念的不同
中国文化,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体系建构,还是传达方式等等都体现着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的交融关系;更表现出中国人在体验生活、感悟宇宙世界意蕴的过程中,用生命谱写着的人生之诗的文化系统。在这个文化系统中,具有着与西方传统文化系统极为不同的特征,即所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直觉性和模糊性、体验性和非理性等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思维模式及实践方法。
西方是以商业贸易关系为基础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对立的商品经济基础。因此,西方的文化关注的中心就是:人如何认识自然界、如何征服自然界和改造自然界,使之为人类服务,甚至如何使之成为人的奴仆等。这是一种以人类(“大我”)为中心、以人为主体的那种“天人相分”、 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主仆”关系。
2、中西哲学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中国哲学和诗学十分重视思维的整体性原则。哲学方面:中国哲学流派繁多,但真正在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有深远影响并成为主流的无不竭力提倡和遵循整体性原则。诗学方面:无论是理论著作,还是具体的艺术作品都以整体性原则作为基本的准则。“意境”理论可谓中国诗学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和艺术实践准则。
西方哲学总是把“实体”加以切割分剖,通过分门别类来进一步认识。西方哲学十分重视理性分析,并始终企图通过各种工具增强对于世界的明晰的认识。西方文论也正是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础之上,,形成了独特的文论特点:体系完备而具体,概念精确而明晰。
比较文学与国别文学、民族文学、世界文学、总体文学的区别
为了更好地认识比较文学的特征,我们还需要把比较文学和与其相关的几个概念作一些对比。因为只有在区别的基础上,才能从不同的方面对它作进一步的界定。这几个概念是民族(国别)文学、世界文学和总体文学。
国别文学是指按国家这样的政治概念相区别的文学,例如,中国文学、英国文学、法国文学、美国文学等。民族文学则指按民族区分的文学,两者是不同的。有些国家是由多民族组成的,这些民族虽然在政治上组成了一个国家,但却仍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性,并且有自己民族的语言。因此,

这样的国家就可能包含若干个不同民族的文学。例如,我国就有汉族文学、朝鲜族文学、蒙族文学、藏族文学等。显而易见,将二者混同,会引起某些概念上的混淆。比较文学研究所超越的,在本质上,是民族的界限,而不是国别的界限。
“世界文学”这个术语一般有三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歌德提出的看法。歌德最先使用了世界文学(Weltliteratur)这一术语。他的本意是希望有一天各国文学将合而为一,成为一个伟大的综合体。然而连歌德本人也认为,这只是一个遥远的理想,比较文学的目的之一也是要增进各民族文学的文化交流,但却绝不愿取消各民族文学独特的个性,而是要通过比较研究来丰富和弘扬这种个性。
“世界文学”的第二个含义是指那些获得了世界声誉的作家和作品。例如,荷马、但丁、塞万提斯、莎士比业、歌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泰戈尔、曹雪芹、鲁迅、老舍、巴金等作家及其作品。在这个意义上,世界文学等于是名家名作的荟萃。按照这种理解,“世界文学”不必有明确的比较意识,只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一个个作家和一部部作品上就可以了。但比较文学却把重点放在比较上,当它研究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时,决非仅仅对每一位作家作个别的孤立的研究,而是要把他们放在比较的背景上来研究。再者,正如我们说过的那样,比较文学并不轻视二三流作家以及当代作家及其作品,而这些作家都是这种意义上的“世界文学”不屑或不愿顾及的。由此可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第二种含义也是有区别的。
还有不少批评家把“世界文学”看作各国文学的总和,不管这些文学是否具有世界地位和不朽性。这是对这一术语的第三种理解。我们很容易看出,在这个意义上,它与比较文学相近,但它仍与比较文学有本质的区别,那就是它并不强调从比较的角度去作研究。
“总体文学”(La littérature générale)的原意是指文学的问题、原则、源流、运动,是诗学或美学的总称,实际是文学理论的别称。在这个意义上,它显然与“比较文学”有区别,因为比较文学虽然十分重视文学理论,但它的范围却远远大于文学理论的研究。况且,总体文学并没有规定一种比较的研究方法,而比较文学不仅把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且始终强调自觉的比较意识,因此,二者不可能混同。
比较文学与民族文学:
比较文学与民族文学及总体文学,是三个互相关联的学科。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比较文学的最根本任务,是将不同民族的文学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阐释它们之间的共性与个性。比较文学中的国别文学研究、语种文学研究和区域文学研究,都是以民族文学研究为基础的。在当代,总体文学如果是指多民族国家文学,或者区域文学,或者语种文学,那么它本身仍然带有民族文学的性质;如果是指世界文学,那么应该说世界文学现在还只是一个交换平台,并不具有文学主体的性质。因此,如果不能从比较意义上理解民族文学,也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是民族文学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这个阶段,伴随民族文学研究的深入,需要研究一种民族文学与其他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于是便产生了比较文学。作为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的比较文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研究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实证关系。不同民族文学之间存在着影响关系,这需要有一个从具体例证出发认定的问题。所谓实证关系研究,指的就是对构成不同民族文学之间联系的那些具体例证的研究。在比较文学中,这属于民族文学关系的表象研究。其二,研究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关系,即不同民族文学在互相比较中的个性与共性问题。认定不同民族文学之间存在着影响关系,只是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的初步阶段。进一步的问题是,这种影响产生了什么结果,一个民族文学的影响因子,如何转换为另一民族文学的成分,在这种转换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等等。当然,也可以在不同民族的没有直接影响关系的作品之间,进行类似的研究。这类研究,涉及到的是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深层异同关系,不是研究表象的联系,而是在研究民族文学得以存在的根据问题,具有思辨研究的性质。
以上两类研究之间,是不可能完全分开的。每一个民族的文学,都与其他民族文学存在这样那样的联系,都不是在与其他民族文学隔绝状态下,孤立发展起来的。这是比较文学中实证研究的基础。同时,每一个民族的文学,都与其他民族文学既存在相同点,又存在不同点。一个民族的文学,只有在与其他民族文学的比较中,才能更清楚地显示出自己的个性和普遍价值。这是比较文学中非实证研究的基础。比较文学在不同国家,所面对的任务是不完全相同的。在民族国家或者说单一民族国家,比较文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本国文学与他国文学之间的关系。在多民族国家,比较文学不但需要研究国别文学关系,还需要研究国内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在中国的比较文学中,国内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显然应该占有更大的份额。在近代历史之前

,中国的文化交流,以及文学关系,主要是发生在当代已经被认定的国内各民族之间的。还在炎黄时代,中国已经是多种文化交融的国家,中国的历史主要是在国内各民族的互相促进中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历史上,外来文化之影响最显著者莫过于印度佛教。但是,印度佛教文学,直接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仍然是有限的。中国的国情规定了中国古代文学关系研究,不能仅仅注意国家之间的文学关系。
开展比较文学研究,对重新认识少数民族文学的价值,确立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学科意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相比之下,各个民族文学之间的联系,常常对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产生更为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使各少数民族文学,与比邻民族文学之间,存在更多的难分难解关系。因此,各个少数民族文学需要在比较文学中,探讨与其他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阐释本民族文学的个性价值和普遍意义。离开比较文学研究,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的个性价值和普遍意义的探讨,将会很难深入下去。促进和参与中国主体民族文学的发展,是各个少数民族文学对中国文学做出的重要贡献。大量的事实说明,从《诗经》到《楚辞》,从屈原到李白、杜甫、白居易,从元代杂剧到明清小说,都与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化,存在着这样那样难分难解的联系。关注和研究这些联系,将会使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获得更为客观的认识和普遍的意义。这是中国比较文学的重要任务。比较文学离不开民族文学研究,民族文学研究也离不开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既要立足民族文学研究,又要超越民族文学研究,这使比较文学比单纯的民族文学研究更有普遍意义。只有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审视民族文学,才能使民族文学研究不断深入。这就是说,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与比较文学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对提高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学术理论水平,会产生重要影响。

确立国学新观念,寻找包括文学在内的国学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是建立有中国特色比较文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国学观念,在发展汉学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国学观念的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其一,是对少数民族文化与文学不够重视,存在着以汉学代替国学的倾向。其二,是对各民族之间文学与文化联系认识不足,特别是关于汉族文学、文化,是在与少数民族文学、文化的交融中,在与少数民族文学、文化的相互促进中发展的历史认识不足。中国在汉族之外,还有55个民族,这些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文学遗产,当然不能用汉族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文学遗产,代替所有这些民族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文

学遗产。所以,现在需要确立包含56个民族文学与文化的国学新观念。在国学新观念中,不仅包括汉学,而且包括藏学、蒙古学、突厥学等各少数民族的学问。发展比较文学中的国内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对确立国学新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孔子说:“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中庸章句》)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已经注意到中国汉族文化中,存在着南北风尚的不同,而且认定这种不同主要表现为南方的细腻和北方的豪放。孔子的话,使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北史·突厥传》中类似的描写:“其俗:被发左衽,……重兵死,耻病终,大抵与匈奴同俗。”北方汉族与古突厥族以及匈奴之间存在风俗习惯的类似,说明要搞好中国汉族文学与文化研究,特别在研究中国汉族文化中,何以会出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这类区别的时候,是不应该脱离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化研究的。
欧美许多国家,都是单一民族国家。欧美比较文学,也主要是从不同国家文学关系研究发展起来的。这使不同国家文学关系的研究,成为欧美比较文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科优势。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的比较文学,不可能照搬欧美比较文学模式。在单纯国别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方面,中国比较文学也很难超过欧美比较文学。但是,如果加上国内不同民族文学关系研究,中国比较文学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学科特点和学科优势,就有可能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发展比较文学做出贡献。
比较文学史上的三个学派及其特征
1法国学派:
(1)五个代表人物:
A 巴登斯贝格是形成期的领袖人物:三种主要著作(《歌德在法国》(1904)、《文学研究》(1907)、《巴尔扎克的外来影响》(1912))、研究的两个特点(查阅大量报刊原始文献;严密的考证方法)
B 梵第根:五种主要著作(《俄相在法国》、《欧洲文学中的浪漫主义》、《莎士比亚在欧洲大陆上》、《欧美文学史》、《比较文学论》);提出“三种文学”概念(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文学的三种类型(放送者、接受者、传送者)、注重三种文学关系研究(希腊文学与拉丁文学、中世纪以来的近代文学和古代文学、近代各国文学之间的关系)。
C 基亚:四种主要著作(《查尔斯摩根》、《英国在法国小说中》、《克洛代尔研究》、《比较文学》)、认识比较文学的“性质”(国际文学关系史)、比较研究的“七个方面”(媒介、体裁、主题、作家、渊源、思想动向、国与国之

间的固有看法)。
D 卡雷:主要著作是《歌德在英国》,为其学生基亚《比较文学》写序言提出定义,代表法国学派发言。
E 艾金伯勒:七种主要著作(《兰波的神话》、《文学保健学》、《耶稣会士在中国》、《孔子》、《云雨,中国的色情》、《比较不是理由》、《真正的总体文学论文集》);内在价值与内在规律;人文主义学术;东方的加入才有完整性。
卡雷的比较文学定义: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的精神联系,研究阿伦和普希金、歌德和卡莱尔、司各特和维尼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不同文学的作家之间的作品、灵感甚至生平方面的事实联系。(《比较文学》,法国大学出版社,1951年,第5页)
(2) 法国学派的四个特点:
A 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研究,即“国际文学关系史”;
B 强调事实联系,崇尚考证方法;
C 治学态度严谨,方法科学;
D 以跨越民族和语言为前提。
(3) 法国学派的三个失误:
A 研究范围限于西欧文化体系与文化遗产的范围之内;
B 有时过分拘泥于实证主义,忽略了同时要对文学作品的美学分析;
C 有民族沙文主义的倾向的存在。
杨、乐先生对欧洲中心主义的看法:
杨说:“所谓的欧洲中心主义,不过是一种从欧洲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而欧洲人不能不从一种欧洲的视角去看待他者”。
乐黛云先生曾说:“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一般来说,他只能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认识这个世界。
他原有的‘视域’决定了他的‘不见’和‘洞见’,决定了他对另一种文化如何选择,如何切割,然后又决定了他如何解释。”(《重读杨周翰先生的“欧洲中心主义”,〈中国比较文学〉,1999,3)对于“欧洲中心主义”,我们可以理解,但我们不能认同;因为任何文化的意义与价值都只能是相对的,任何一种文化不可能永远处于中心,也不可能永远只处于边缘。
2 美国学派
(1)四个主要代表:
A 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认为法国学派存“五大问题”:第一,没有明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机械的研究渊源和影响;第三,文化民族主义动机;第四,将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分开;第五,丢弃了文学之美的欣赏。
B 雷马克:提出了“跨学科研究”的主张,并代表美国学派提出了自己的比较文学定义。
雷马克的比较文学定义: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识及相关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艺术(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质

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师大,1986,第1页)
C 奥尔德里奇:以《论比较文学》(1945)为代表作;三种主要著作:《但丁在国外的声望》、《比较文学大纲—从但丁到奥尼尔》、《比较文学书目》。创办了《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杂志。
D 克里斯蒂:五种主要著作:《美国超验主义中的东方影响》、《亚洲遗产与美国生活》、《从文学看世界》、《比较文学与多种文化关系参考书录指南》、《世界文学:人类经历文集》。创办《比较文学通讯》。提出了文学的“环宇主义”和“文化多元主义”的观点,产生较大的影响。
美国学派在前期的学者:
在美国,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人相当多,还没有形成学派之前,还有沙克福德、盖莱、伍德贝利、钱德勒、坎贝尔等人,只是没有形成气候而已。但有多少人能够像天上的星星一样,能够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呢?一个学科的发展不是靠几个人就能够的,必须有一大批人来从事这样的工作,学派的形成与发展才有基础。
(2)美国学派的四个特点:
A 对于法国学派主张的反叛性;
B 强调比较文学研究“文学性”;
C 认为“平行研究”是可行的;
D 认为“跨学科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3)美国学派的三个失误:
A 让比较文学研究几乎是无所不包;
B 将“比较文学”导向了“比较文化”,从而有可能消失自己的学科特征;
C 其比较文学研究仍然没有跨越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
(4)美国学派的特点与缺点之成因:
A 正在兴起的新批评的影响;
B 多民族、多种族的社会结构;
C 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气象;
D 比较短的文化与文学传统.
3 俄苏学派
(1)三个主要代表:
A 维谢洛夫斯基:其《历史诗学三章》提出了“借用说”和“多源说”.开创了一种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方法:历史比较研究;
B 日尔蒙斯基:四种主要著作:《文学的历史比较研究问题》(1960)、《作为国际性现象的文学流派》(1967)、《作为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中世纪文学》(1970)《比较文艺学:东方和西方》。
C 康拉德:《现代比较文艺学问题》。
日尔蒙斯基的比较文学定义:历史比较文艺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国际联系与国际关系,研究世界各国文艺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文学事实相同,一方面可能出于社会和各民族文化发展相同,另一方面则可能出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接触;相应地区分为:文学过程的类型学的相似和文学联系和文学影响,通常两者相互作用,但不应将它们混

为一谈。(〈苏联大百科全书〉)
(2)俄苏学派的四个特点:
A 历史比较文艺学;
B 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
C 一种新的类型学研究;
D 同时重视西方文学和东方文学,但做得不够。
(3) 俄苏学派的三个失误:
A 局限于文艺学范围之内;
B 时有“苏联中心主义”观念;
C 以政治观念代替学术研究。
有必要说明的三点:
1、世界比较文学史上的三个学派,是从比较严格的意义上来说的;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学派也自成一家,但我认为还不太成熟,暂时不算在内;
2、三个学派并不一定是按时间前后形成的,也有交叉、也有重叠;往往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形态;
3、学派的特点、缺点也是相对的,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表述,不是一种绝对的判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