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三第一轮复习——内能 热和功 教案12

高三第一轮复习——内能 热和功 教案12

高三第一轮复习——内能 热和功 教案12
高三第一轮复习——内能 热和功 教案12

内能 热和功

一、考点聚焦

1.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的分子势能。物体

的内能。

2.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二种方式。热量,能量守恒定律。

3.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永动机的不可能。绝对零度的不可达到。

4.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环境保护。

二、知识扫描

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 冷热程度 ,是物体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 标志 。物体的

温度升高,表明它的分子热运动 平均动能 增大。

2.分子势能跟分子 间距 有关,如图所示。 3.物体内能是 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 和 ,与物体的 温度和体积 以及物体的摩尔数有关。 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 热传递和做功 。

5.热力学第一定律关系式为ΔU =Q+W 。注 意正负符号。第一类永动机是 不能 制成的。

6.热力学第二定律一种表述是: 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

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这是按照热传导的方向性来表述的。 另一种表述是: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这是按照机

械能与内能转化过程的方向性来表述的,它也可以表述为:第二类永动机是 不可能

制成的。

三、典型例题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

B .温度低的物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小

C .一定质量00C 的水结成00C 的冰,内能一定减少

D .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

解析: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但不是内能的标志。所以A 是错误的。

温度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小,但分子质量大小不清楚,因而B 是错误的。C 答案中

要放热,由能量守恒可知,内能一定减少。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在热传递不清

楚的情况下,内能不一定增加。故C 、D 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要求考生掌握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分子势能和物体内能等概念,并要正确

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

例2 一个小铁块沿半径为0.2m 的固定半球内壁的上端边缘由静止下滑,当滑到半球底部

时,底部所受到的压力为铁块重力的1.5倍,设此下滑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全部转

化为内能,并有40%被铁块吸收,已知铁的比热容为0.46J/(g ·oC ),g 取10 m

/s 2,求铁块升高的温度? 解析:设铁块的质量为m ,则N 一mg=R

m v 2

,铁块在半球底部的动能 E K =)(mg N R mv -=21212,据能量守恒有t cm mv mgR ?=?-002402

1)(,解得 Δt=1.3×10—3 oC

点评:对于由多种形式组成的较复杂问题,应先搞清物理过程,注意从能量的角度,把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情况搞清.

例3 如图所示,两相同的容器装同体积的水和水银,A、B两球完全相同,分别浸没在水和水银的同一深度,A、B两球用同一种特殊的材料制成,当温度稍升高时,球的体积会明显的变大,如果开始时水和水银的温度相同,且两液体同时缓慢地升高同一值,两球膨胀后,体积相等,则Array

A.A球吸收的热量较多B.B

C.两球吸收的热量一样多D.无法确定

解析:本题小球吸热用于小球内能的增加和膨胀对外做功,

对外做功等于液体重力势能的增加.因此,由热力学

第一定律可知,答案B正确

图8.2-2

点评:此题须结合系统的能量守恒来分析。

例4.某热机一小时燃烧20kg柴油,柴油完全燃烧的燃烧值为q=4.3×104J/kg,而该热机燃烧20kg柴油,只能对外做功2.58×105J的功,那么该柴油机的效率为多少?

解析:燃烧20千克柴油,所放出的热量为:Q=qM=4.3×104×20=8.6 ×105J, 而对外所做的功为2.58 ×105J,所以该热机的效率为:η=2.58 ×105/8.6 ×105=0.3。

点评:此题必须准确理解柴油的燃烧值和效率概念。

例5.关于内能和机械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很大 B.物体的机械能损失时内能可能增加C.物体的内能损失时机械能必然减少 D.物体的机械能为零而内能不可为零

解析:机械能和内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物体的机械能可为零,但物体的内能不可是零。

物体的机械能损失时内能可能增加。物体的内能损失时机械能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但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所以答案B、D正确。

点评:此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内能和机械能两种不同形式的能的区别。

四、过关测试

1.人造地球卫星返回大气层时,表面温度不断变化。这是因为()

A.卫星的速度不断增大,卫星中的所有分子动能都增加,所以卫星表面的温度不断升高

B.卫星的高度不断减少,卫星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所以卫星表面的温度不

断升高

C.卫星的机械能不断减少,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卫星表面的温度不断升高

D.在大气层中运行的卫星其表面由于空气的阻力,的温度不断升高,卫星表面的分子无

规则运动加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量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B.热量不能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C.热传导是有方向的 D.能量耗散说明能量是不守恒的

3.用r表示两个分子间的距离,E p表示两个分子相互作用的势能,设两分子相距很远时E p

=0.当r=r0时两分子间斥力等于引力.以下正确的是()

A.当r0>r0时,E p随r的增大而增加 B.当r<r0时,E p随r的减小而增加

C.当r>r0时,E p不随r而变 D.当r=r0时,E p=0

4.汽车关闭发动机后恰能沿斜坡向下匀速运动,在这过程中( )

A .汽车的机械能守恒

B .汽车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

C .机械能逐渐转化为内能,总能量守恒

D .机械能逐渐转化为内能,总能量逐渐减小

5.子弹头射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头损失的机械能等于木块内能的增加量

B.子弹头损失的机械能等于木块和子弹内能的增加量

C.木块的内能改变是由于做功

D.木块和子弹组成的系统的总能量守恒

6.图中活塞将气缸分成两气室,气缸、活塞(连同拉杆)是绝热的,且不漏气,以E 甲、E 乙

分别表示甲、乙两气室中气体的内能,则在将拉杆缓慢向外拉

的过程中( )

A .E 甲不变,E 乙减小

B .E 甲增大,E 乙不变

C .E 甲增大,E 乙减小

D .

E 甲不变,E 乙减小

7.从某高处下落的水,总势能的20%用来升高水的温度,若发现水温升高了9.5×10-3℃

则水下落的高度为多少?

8.空气压缩机在一次压缩中,活塞对空气做了2×105J 的功,同时空气的内能增加了1.5×

105J ,则它从外界吸收了热量还是放出了热量?传递的热量是多少?

7.质量M =4kg 的重锤锻打铁器,铁器质量m =0.6kg,已知打铁器前重锤的速度v =10米/秒,

设打击时有60%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其中50%使铁器升温,已知铁的比热c =5×10

2J/kg ℃,求重锤连续打击20次后,铁器的温度升高多少摄氏度?

8.质量m =10g 的子弹水平射入静止悬挂着的质量M =1kg 的沙袋内,沙袋摆过α=60?角,

摆长l =lm ,子弹射入沙袋时产生热量的80%被子弹吸收,子弹的温度升高多少度?

(子弹的比热为C =378J/kg ·℃,取g =10m /s 2,不计空气阻力)

9. 如右图所示,在质量为m 1的细玻琉管中盛有少量乙醚液体,用质量为

m 2的软木塞将管口封闭。加热玻璃管使软木塞在乙醚蒸气的压力下水

平飞出,玻璃管悬于长为l 的轻杆上,细杆可绕上端o

轴无摩擦转动.

欲使玻璃管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在忽略热量损失的条件下, 乙醚最少要消耗多少内能?

10.如图,两端足够长的敞口容器被固定住,

有两个可以自由滑动的光滑活塞A

、B,中间封有

一定量的气体,现有一块粘泥C,以E K0的动能沿水平方向撞到A 并粘在一起.由于活塞的

压缩,使密封的气体的内能增加.设A 、B 、C 质量都相等,则封闭的气体在绝热状态变化

过程中,内能增加的最大值是多少?

图8.2-3

图8.2-4

认识内能导学案

⑥A、举出两个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例子;B、再举出两个做功改变内能的例子。 ⑦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内能是的。不同的是做功是能量发生了,热传递是能量发生了。 2、合作探究(对学或群学) 3、展示板演 四、巩固训练: 1.物体的内能是指() A.物体中个别分子所具有的能 B.物体做机械运动所具有的能 C.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 D.物体做机械运动和热运动的能的总和 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炽热的铁水有内能 B.抛在空中的篮球具有内能 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D.水结成冰后,就不再有内能 3.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则() A.甲的内能比乙大 B.甲物体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比乙剧烈 C.甲物体的机械能比乙物体的大 D.甲物体的分子动能的总和比乙大 4、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下列实例中属于通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双手因摩擦而发热 B 用火烧水时水温升高 C 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D 古人钻木取火 5、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铁块放在炉火中烧红了 B.烧开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来 C.木工用锯锯木条时,锯条发烫 D.冬天,人们在太阳光下取暖 五、拓展延伸 1、在热汤中的铁勺,勺把儿并没有在汤中,过一会儿也很烫手,这是为什么? 2、老爷爷站在雪地里手冻的很冷,请你给老爷爷想一想办法,怎样做可以使手暖和些?说出两种办法来,并说明这样做的道理.

【典型剖析】 (一)内能的概念 例题:仔细观察16-2-1中甲、乙、丙三杯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0.2kg 20℃0.5kg 20℃0.5kg 50℃ A 甲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B 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C 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D 乙、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启示]:物体内能的大小跟、、等有关。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例题:做功和热 [启示]:做功和热传递对内能的改变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三)热量的概念 例题: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同一个物体温度高时含有的热量多,温度低时含有热量少 B 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 C 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 D 搓手手变暖和,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手的热量增加 [启示]: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因此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多少热量,只能说“吸收”或者“放出”热量。 【边练边清、巩固提升】: 1.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_______与_______的总和. 2.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_______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单位是_______;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物体吸收热量,_______能增加.

物体的内能(教学设计)

《物体的内能》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热运动,有分子动理论做基础,同时还学习了动能和势能,知道影 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具备一定的观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更加进步。作为学习主体的九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由感性向理性发展的阶段,但感性认 识仍处于主导地位,尤其是对抽象事物的认识。因此,本课应以感性知识为依托,借助实验 等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活化,再通过理性分析和判断,获取 新知识,逐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沪科版九年级第十三章第一节,教材可分为两个部分:帮助学生建立内能的 概念;了解改变内能的方法。本节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机械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更为抽象 的能的形式,也为后面学习比热容、热机、电热器等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起着承上启下的关 键作用。 【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属于物理基本概念教学,及探究实验和小组讨论得出基本规律的教学。 开课以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瞩目成就为感性认识基础,利用类比、分析、总结的方法知道 什么是内能。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知来认识到用做功和热传递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既完成了本节重难点教学,又锻炼和培养了科学的探究能 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中让学生从实验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建构完整的知识系统,本课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3.知道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初步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2.通过对生活事例分析,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活动的乐趣。 2.通过分析事例,逐步形成用能量观点看世界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内能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难点:用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 关键:做好探究实验,从实验中分析,总结完成知识的建构。 【教学资源】 多媒体电脑、PowerPoint课件、网络视频、铁丝、砂纸、压缩空气引火仪、热功互换器、矿泉水瓶、橡皮筋、温度显示器、酒精、点火枪等

内能教学设计(1)

《内能》教案 【教学背景】 作为学习主体的九年级学生,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处于由感性向理性发展阶段,感性理解仍占主要地位,理性理解上还存有一定困难。为此,本课应注意适合学生好奇心,以感性理解为基础,再通过理性分析和判断,获取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水平。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九年级的第十六章第二节,教学内容包括内能的概念,影响内能的大小的因素,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教材上通过各种图片提示、引导学生了解内能的概念及内能和温度的关系。通过想想做做提出疑问引发学生思考,再利用一些事例让学生知道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方法,进而明确了热量的概念。通过形象的实验使学生体验到做功能够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培养学生实验观察水平和分析实验得出结论的水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升。 【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属于物理基本概念教学,及探究实验和小组讨论得出基本规律的教学。开课以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瞩目成就为感性理解基础,利用类比、分析、总结的方法知道什么是内能。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知来理解到用做功和热传递的方法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既完成了本节重难点教学,又锻炼和培养了科学的探究水平和创新思维水平。教学中让学生从实验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建构完整的知识系统,本课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3.知道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能够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观察、实验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2.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的变化关系。 3.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和内能变化的关系。 3.通过度析、类比、学会用类比的方法研究问题。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协助学生树立勇攀科学高峰的理想和志向。 【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内能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难点:准确理解内能的概念。 关键:做好探究实验,从实验中分析,总结完成知识的建构。 【教学资源】 多媒体电脑、PowerPoint课件、网络视频、酒精灯、铁丝、钳子、布、火柴、热功互换器、压缩空气引火仪、铅笔、砂纸、冰块等

第13章内能导学案

第十三章内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 一、情境引入 在教室的讲桌前,打开一瓶香水,整个教室的同学都很快能闻到香味.提出问题:我们为什么能够闻到香味?前排的同学和后排的同学为什么闻到香味的时间不同? 二、互动新授 (一)物质的构成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课件出示自学指导题目. (1)常见的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 (2)一般分子的直径有多大? (3)人们通常用来量度分子的单位是什么? 学生根据自学指导题目,阅读教材,回答出物质的组成,分子的大小数量级:10-10m. 教师结合教材图13.1-1,提出问题:分子就好像一个小球,排列在一起,一定存在间隙,组成物质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还是在不断地运动?

教材图13.1-1 (二)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学生小组实验:打开一盒肥皂,很快就能闻到香味.然后教师演示空气和氮气的扩散实验,如教材图13.1-2所示.先让学生观察空气和二氧化氮的集气瓶的颜色,并告诉学生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中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然后抽掉玻璃板,让学生认真观察两瓶气体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小组讨论思考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教材图13.1-2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气体分子不停地运动.并得出扩散的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上述现象属于气体的扩散现象. 课件演示液体发生扩散的实验:在量筒中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的水溶液.由于硫酸铜溶液比水的密度大,硫酸铜溶液沉在量筒下部,可以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静放几天后,界面逐渐模糊不清,如教材图13.1-3所示.教师可将已经放置几天的硫酸铜溶液与刚刚加入硫酸铜溶液的量筒向学生展示,让学生观察、对比现象. 开始时10日后20日后30日课件展示固体的扩散现象:将磨得很光滑的铅块和金块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2节 内能教案

第2节内能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玩具回力汽车运动,其动能是从弹性势能转化而来的,而真正的汽车开动时它的动能从何而来?原来真正的汽车开动时它的能量来源于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那么,什么是内能?从而引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内能 活动1:出示挂图:展示运动员头顶足球图片和分子运动图片(如图所示)。 活动2:两乒乓球与弹簧模拟两分子作用力。弹簧形变时具有势能,两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这就是分子势能。类比机械能定义,得出内能的定义及单位。

总结: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活动3:引导学生利用类比法理解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总结: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一个确定的物体,分子总数是固定的,其内能大小由温度和体积决定;如果物体不确定,那么其内能大小由质量、温度、体积、种类来决定。 探究点二做功和内能的改变 活动1:让学生相互搓手,说一下感觉。 活动2:如图所示,让一生来回弯折铁丝,感觉一下弯折处的温度变化。 总结: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活动3:演示,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瓶内出现“白雾”。

活动4:让一学生吹气球,吹大了的气球没握住,它“叫啸”着飞跑了!捡起时会发现它的嘴部温度变低。 总结: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变小。 活动5:学生交流、讨论,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例。 探究点三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 活动1:出示课件,分析下列内能改变的方式是否是做功?它们使物体温度升高时的特点怎样? 归纳总结: (1)当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接触,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温度不同时,高温物体的内能减小,低温物体的内能增加。 (2)条件:存在温度差。 (3)最终结果:直到温度相同。 (4)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其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 探究点四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的区分 活动1:出示课件,让学生分析课件中改变内能的方式。 学生交流得出答案:甲、乙、丙三图中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丁图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 归纳总结:区分做功和热传递时主要是在改变内能上的条件来进行区分。做功来改变内能的主要方式是压缩体积、摩擦、敲打、弯折等;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方式主要是温度引起的内能的转移。 活动2:出示课件,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两位同学的取暖方式(如图)有何不同。 归纳总结:哈气取暖是通过热传递使手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搓手是通过摩擦做功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高中物理第十章热力学定律第1节功和内能第2节热和内能教学案人教版3

第1、2节功和内能__热和内能 1.绝热过程:系统只由于外界对它做功而与外界交换 能量,它不从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放热,这样的 过程叫做绝热过程。 2.绝热过程中系统内能的增加量等于外界对系统所 做的功,即ΔU=W。 3.热传递:热量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 或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的物理过程。 4.系统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内能的增量ΔU等于 外界向系统传递的热量Q,即ΔU=Q。 5.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且具有等效 性,但二者实质不同。 一、焦耳的实验 1.绝热过程 系统只通过对外界做功或外界对它做功而与外界交换能量,它不从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放热。 2.代表实验 (1)重物下落带动叶片搅拌容器中的水,引起水温度上升。 (2)通过电流的热效应给水加热。 3.实验结论 要使系统状态通过绝热过程发生变化,做功的数量只由过程始末两个状态决定,而与做功的方式无关。 二、功和内能 1.内能的概念 (1)内能是描述热力学系统自身状态的物理量。 (2)在绝热过程中做功可以改变热力学系统所处的状态。 2.绝热过程中内能的变化 (1)表达式:ΔU=W。

(2)外界对系统做功,W为正;系统对外界做功,W为负。 三、热和内能 1.热传递 (1)条件:物体的温度不同。 (2)过程:温度不同的物体发生热传递,温度高的物体要降温,温度低的物体要升温,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 (3)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热和内能 (1)单纯地对系统传热也能改变系统的热力学状态,即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2)热量: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系统内能变化的量度。 (3)单纯的传热过程中内能的变化。 ①公式:ΔU=Q。 ②物体吸热,Q为正;物体放热,Q为负。 1.自主思考——判一判 (1)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2)内能多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3)热量一定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少的物体。(×) (4)做功和热传递都可改变物体的内能,从效果上是等效的。(√) (5)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系统做的功小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 (6)热传递只能发生在两个物体间,同一物体不能发生热传递。(×) 2.合作探究——议一议 (1)焦耳的热功当量实验和电流热效应给水加热的实验中做功的方式相同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不同。在各种不同的绝热过程中,系统状态的改变与做功方式无关,仅与做功多少有关。 (2)用锤子反复敲打一块铁,铁块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提示:铁块的温度升高,同时会发生形变,在敲打铁块的过程中,锤头对铁块做功,使铁块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铁块由于受到力的作用,会发生形变。 (3)热传递是热量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少的物体吗? 提示:不是。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并非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向内能少的物体。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内能和内能的利用复习要点汇总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基础知识复习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之间有间隙;②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在课本图中,二氧化氮被放在下面的目的: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是从微观领域看。而灰尘飞扬、液体对流、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是从宏观领域看。 2.分子的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4.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r,引力=斥力。 d<r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能写字、胶水能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 第二节内能 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3.内能的单位为焦耳。 4.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5.内能与机械能不同 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 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导学案

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观察思考】 一、探究做功能否改变物体的内能 (一)现象 1、活塞对空气,空气温度,内能,此过程转化为。 2、手对铁丝,铁丝温度,内能。 3、在水泥地面摩擦钢尺,钢尺克服摩擦力,钢尺温度,内能。 4、双手摩擦生热、擦燃火柴、切割机擦出火花、轮胎长时间行驶发生爆胎等等。 (二)归纳 1、以上事例中物体增加的内能是由转化而来的,即可以通过方式将 能转化为。 2、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三)比较 1、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本质是内能的; 2、做功改变内能的本质是机械能为内能。 (四)逆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酒精燃烧产生的燃气对盒盖,燃气的转化为;即可以通过的方式,将转化为。 (五)应用 酒精燃烧后的高温燃气对瓶塞,燃气的温度,内能,瓶塞的机械能。 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造出一种将转化为的机器——。 二、热机 (一)汽油机的工作循环 1、冲程:进气门,排气门,活塞向运动,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气体被吸入气缸; 第一次吸气需要由来完成。 2、冲程:进气门,排气门,活塞向运动,燃料混合气体被,温度,能转化为能; 第一个压缩冲程须由完成。 3、冲程:活塞快到气缸顶端时,打火,混合气体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向运动,能转化为能; 做功冲程外力。 4、冲程:进气门,排气门,活塞向运动,将废气排出气缸。 依靠飞轮、曲轴的完成。 (二)归纳 1、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个冲程,曲轴转动圈,飞轮转动圈,活塞

往复运动次,对外做功次。; 2、一个工作循环中,压缩冲程能转化为能,做功冲程能转化为能; 三、比较不同燃料放出的热量 (一)实验 1观察:比较花生和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 2、结论:质量的燃料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一般是的。 3、我们用来表示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时这种放热性能优劣。 (二)热值 1、定义:燃料燃烧放出的与燃料的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 2、比值含义:热值的大小等于质量某种燃料燃烧放出的。 3、公式:,变形公式:、。 4、单位: 5、物理意义:无烟煤的热值为3.4×107J/kg,表示。 6、热值表 ①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是的,所以热值是的一种。 ②燃料的热值只与有关。 7、例题 把5kg、40℃的水烧开,需要完全燃烧多少kg的干木柴?(已知干木柴的燃烧值为1.2×107J/kg,外界为标准大气压,并且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 思考:实际使用中,需要的木材要大于0.105kg,为什么? 四、热效率 1、在实际利用燃料中,燃料很难燃烧,而且放出的热量不能被利用,有效利用的只是其中一部分. 2、热效率:的热量与的热量的比值(百分比).

功和内能 说课稿 教案

功和内能 一、教材分析: 本节从演示实验出发,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的焦耳所做的研究功和内能的实验,引入系统内能的概念,最终得出做功与系统内能变化之间的关系。 二、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绝热过程。 2.从热力学的角度认识内能的概念。 3.理解做功与内能改变的数量关系。 4.知道内能和功的单位是相同的。 过程与方法 从焦耳的实验理解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焦耳实验了解功与内能变化关系的得来,学习科学家探究过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绝热过程中的功与内能的关系 难点:内能的概念 四、学情分析 本章的特点是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会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系统内能的变化,会用能量守恒观点解释有关的自然现象,了解熵是反映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 五、教学方法: 实验、自主阅读与思考、小组讨论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课前准备 预习学案阅读课本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 课本演示实验或多媒体投放 观察,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 我们知道能量的单位是焦耳,是以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的名字命名的。1818年12月24日生于英国曼彻斯特,起初研究电学和磁学。 1840年在英国皇家学会上宣布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定律,即焦耳定律。焦耳测量了热与机械功之间的当量关系——热功当量,为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实验基础。 1、焦耳的实验 阅读“焦耳的实验”,说出焦耳热功当量实验的原理? 回答:通过重物下落带动叶片搅拌容器中的水,由于叶片与水之间的摩擦而使水温升高。 要完成多次实验测量,可以改变什么呢? 回答:改变悬挂重物的质量和下落高度。 通过这个实验,焦耳的得出什么结论呢? 只要重力做的功相同,容器中水温上升的数值是相同的,即系统的状态变化是相同的。 说出焦耳的第二个实验原理? 回答:通过重物下落使发电机发电,电流通过电阻丝,使液体温度升高。 要完成多次实验测量,可以改变什么呢? 改变电阻丝阻值,改变电流大小,改变通电时间。 焦耳的结论? 只要所做的电功相等,系统温度上升的数值是相同的,即系统的状态变化是相同的。 两个实验的做功方式有何不同? 一个是机械功,一个是电功。 两个实验装置有没有和外界交换能量?

10.1功和内能(教案).pdf

第十章热力学定律 单元教材分析 本章以焦耳的实验为基础,研究了功和内能变化、热和内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系统内能的两种方式,两种方式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但是这两种方式又存在着重要区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使我们认识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使我们认识到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客观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就是反映这种宏观自然过程的方向性的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是等价的,同时又使我们认识到“第二类永动机”也不可能制成。熵的概念使我们认识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本质,能量在数值上虽然守恒,但其转移和转化却具有方向性,因而我们要合理开发能源,要节约能源,减小能源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保护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开发清洁、高效的新能源。 本章的特点是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会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系统内能的变化,会用能量守恒观点解释有关的自然现象,了解熵是反映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 第1节功和内能 目标导航 1.知道什么是绝热过程。 2.从热力学的角度认识内能的概念。 3.理解做功与内能改变的数量关系。 4.知道内能和功的单位是相同的。 诱思导学 1.绝热过程:物质系统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的情况下进行的物理过程。 即系统不从外界吸收热量,也不向外界放出热量。 2.功与系统内能改变的关系。 做功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 ①外界对系统做功,系统的内能增加 在绝热过程中,内能的增量就等于外界对系统做的功 即ΔU=U2-U1=W ②系统对外界做功,系统的内能减少。 在绝热过程中,系统对外界做多少功,内能就减少多少 即W=-ΔU 3.功是系统内能转化的量度。 4.在国际单位制中,内能和功的单位都是焦耳( J )。 典例探究 例1 下列哪个实例说明做功改变了系统的内能 A.用热水袋取暖 B.用双手摩擦给手取暖 C.把手放在火炉旁取暖 D.用嘴对手呵气给手取暖 解析:双手摩擦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感到暖和;A、C、D都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系统的内能。选项B正确。 答案:B 友情提示:注意分清做功和热传递两个过程的不同

内能 导学案

课题二、内能(一) [学习目标] 1.了解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知识理解扩散现象,会解释日常现象。 2.通过课本三种物质状态模型形象地了解三种物态特征。 3.能知道课本的各个小实验说明或验证了什么。4理解内能及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课前预习] 1.物质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分子的直径大约是_________. 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__________________,分子的运动快慢与物体的______有关,______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_____现象.扩散现象表明:①分子在_______;②分子间有_______.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_ 4.固态物质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液态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态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导学] 一、物质结构的基本图像自学课本9—12页内容,完成: 物质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________运动,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___. 二、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自学课本12页内容,完成: 固体中,分子彼此靠得很近,有规律地紧挨在一起,所以固体即有一定的_____,又有一定的_____;液体中,分子只能在一定限度内运动,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_____,但占有一定的_____;气体中,分子离得较____,且能自由地沿各个方向运动,因而气体没有_____________,也没有_____________. [课堂导练] 1.晚上在屋里点燃一支蚊香,很快整个房间都可以闻到它的气味,这是气体的______现象,温度越_____(高/低)这一过程越快. 2.固体、液体、气体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强弱,由小到大排列的次序是_______________. 3.两滴水银相互接近时,能自动地汇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表明水银分子间存在着___力 4.“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_____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 [课堂练习] 1.下列事件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扫地时,灰尘四起 B、花开时,花香满园 C、下雪时,雪花飘飘 D、刮风时,黄沙扑面 2.把两块表面干净平整的铅压紧就能结合在一起,把打碎了的两块玻璃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它们拼合在一起,其原因是 ( ) A、铅的分子间有引力,而无斥力 B、玻璃分子间有斥力,而无引力 C、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因两铅块分子之间的距离能靠近到引力大于斥力的程度. 3.把磨得很光得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很难再将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这一现象说明了 ( ) A、固体由分子组成 B、固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选修3-3热和内能教案

第2节热和内能 目标导航 1.知道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2.理解热传递是改变系统内能的一种方式。 3.知道传递的热量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4.知道热传递与做功对改变系统的内能是等效的。 诱思导学 1.热传递 ①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叫做热传递。 ②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2.热传递的实质: 热传递实质上传递的是能量,结果是改变了系统的内能。传递能量的多少用热量来量度。 3.传递的热量与内能改变的关系 ①在单纯热传递中,系统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系统的内能就增加多少。即ΔU= Q吸 ②在单纯热传递中,系统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系统的内能就减少多少。即Q放= -ΔU 4.热传递具有方向性,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不会自发的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或从物体的低温部分传递到高温部分。 5.改变系统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系统的内能,这两种方式是等效的,都能引起系统内能的改变,但是它们还是有重要区别的。 做功是系统内能与其它形式的能之间发生转化,而热传递只是不同物体(或物体不同部分)之间内能的转移。 典例探究 例1 如果铁丝的温度升高了,则() A.铁丝一定吸收了热量 B.铁丝一定放出了热量 C.外界可能对铁丝做功 D.外界一定对铁丝做功 解析: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温度升高可能是做功,也可能是热传递。故C正确。 答案:C 友情提示:铁丝的温度升高从结果我们无法判断是哪种方式改变了内能,因为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例2 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内能多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C.热量、功和内能的单位相同 D.热量和功都是过程量,而内能是一个状态量 解析:热量和功都是过程量,而内能是一个状态量,所以不能说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内能多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热量、功和内能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选C、D 答案:C、D 友情提示:注意区分状态量与过程量的不同特点 例3 有一个10m高的瀑布,水流在瀑布顶端时速度为2m/s,在瀑布底与岩石的撞击过程中,有10%的动能转化为水的内能,请问水的温度上升了多少摄氏度?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g取10m/s2 . 解: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知,当水流到达瀑布底时的动能

功和内能 热和内能--优质获奖精品教案 (5)

第三节功和内能 ●本节教材分析 本节讲述功和能之间的关系,属于过渡性的一节,目的在于阐述本章的基本线索,使学生知道如何定量地研究机械能,为后面两节定量地讲述能和重力势能做好准备. 在本节的教学中,要结合初中学过的知识,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知道了功和能的这种关系,就可以通过做功的多少,定量地研究能量及其转化的问题,但是对于功和能的关系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要通过本章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加深体会,这一节只要求有个初步理解就可以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能量的定义,知道对应于不同的运动形式具有不同的能量. 2.知道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是因为物体具有能量. 3.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4.理解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知道转化中总能量守恒. 二、能力目标 1.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运动,解决有关能量问题. 2.知道功和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三、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功和能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了解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学会从功能角度去探索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 1.理解功和能的关系. 2.知道能量的转化用做功来量度.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问题中如何得到能量的具体转化情况,并用做功来定量地反映这种转化. ●教学方法 实验法、举例法 ●教学用具 投影片、CAI课件 ●教学过程 首先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理解功和能的关系2.知道能量的转化用功来量度 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初中我们学过能量守恒定律,同学们回忆一下该定律的内容: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引入 初中我们已初步学会功和能的有关知识,对功和能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并能定性地分析某些物理现象,本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能的基本知识以及功和能的关系. 二、新课教学 (一)能的概念

功和内能 热和内能--优质获奖精品教案 (4)

第2节热和内能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讲述另一类热力学过程——热传递过程以及热传递与改变内能的关系。首先介绍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进而分析系统在单纯的热传递过程中系统内能的变化,自然引出热量与系统内能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最后研究做功与热传递在改变系统内能上的异同。 二、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2.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系统内能的一种方式。 3.能区分热量与内能的概念。 4.知道热传递与做功对改变系统的内能是有区别的 过程与方法 能举例说明热传递能够改变系统内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感受能量的转移,增强我们学习物理、探索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热传递对内能的改变。 难点:热量与内能的区别 四、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稍简单,易于学生接受。 五、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讨论、讲解 六、课前准备 铁丝、布、酒精灯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基础知识提问: 1、焦耳的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2、什么是内能?内能于什么有关?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 想一想,使一段铁丝的温度升高有哪些方法? 回答:将铁丝来回多次弯折,用布摩擦,将铁丝放在火上烧,与高温物体接触…… 教师:可以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今天我们来学习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热传递。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2页有关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 (1)什么是热传递? (2)热传递有几种方式?举例说明。 (3)热传递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1.热传递 (1)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叫做热传递。 (2)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3)热传递的实质:能量的转移 ①热传导:不借助于物质的宏观移动,而靠分子、原子等粒子的热运动,使能量由高温物体(或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物体(或物体的低温部分)传递的过程,这种过程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②热对流:流体依靠宏观流动而实现热传递的过程,在对流过程中伴随着大量分子的定向运动。热对流又分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自然对流——当流体内部存在温度梯度,进而出现密度梯度时,高温处流体的密度—般小于低温处(水在0~4o C 时的反常膨胀现象除外),这时如果流体的密度由小到大对应空间位置的由低到高,在重力作用下,流体便开始作宏观的定向流动,密度小处温度较高的流体向上运动,而温度低处密度较大的流体填充过来,行成了流体的对流,从而使能量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强迫对流——靠外来的作用使流体在高温处与低温处之间作循环流动而传递热量的过程,例如制冷系统内工作物质的循环流动就是靠压缩机的工作强迫实现的。 ③热辐射:不依赖于物质的接触而由热源自身的温度作用借助电磁波传递能量的方式。温度的高低决定着辐射的强弱。温度较低时,主要以不可见的红外线进行辐射,温度较高时,热辐射最强的成分在可见光区。如太阳就是通过热辐射的形式将热经宇宙空间传给地球的。 2.热和内能 对于一个热力学系统,单纯地对系统传热也能改变系统的热力学状态。 热量是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系统内能变化的量度。 当系统从状态1经过绝热过程达到状态2时,内能的增加量12U U U -=?等于外界对系统传递的热量Q ,即Q U =?。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3页有关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 (1)怎样理解热量?能否说某一物体具有多少热量?为什么? (2)传递的热量与内能改变满足什么关系? (3)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有何不同? 回答: (1)热量表征物体间内能转移的多少。只有在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中,说热量才有意义。所以,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 (2)传递的热量与内能改变的关系 ①在单纯热传递中,系统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系统的内能就增加多少。即ΔU= Q 吸 ②在单纯热传递中,系统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系统的内能就减少多少。即Q 放= -ΔU

九年级物理内能复习导学案

四、内能复习 【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分子运动论并解释某些热现象; 2、加强对内能、温度、热量概念的理解,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3、理解比热容的概念,能解释生活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4、会运用吸热放热公式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学习过程】 一、独立自主学习:先看书梳理学习过的知识点,再不看书独立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知识点一: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 地做____ 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 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与有关,越高,分子热运动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叫扩散,影响扩散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3.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知识点二:内能 4.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能与分子的总和,叫做物体的。 5.改变内能的方法:(1)热传递:热传递发生条件:,传递方 向:。 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功: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大,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比热容: 6.比热容: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的热量。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______ _、_________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7.比热容物理量符号:,单位符号:。水的比热容 c水 = ;物理意义:。 8.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_____________ ,Q放=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对子相互交流,再小组内交流,若小组内的意见不统一,请提出来。 二、合作互助学习:请先独立完成下列问题,有疑问的可以请教自己的对子。 1.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 2.已知铜的比热容比铝的比热容小,下列说法正确的()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 B.将一块铜的质量减小一半,它的比热容不变 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升高的温度多 D.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铜和铝,放出相等热量后相接触,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铜传给铝 3.指出下列各物理名词中“热”的含义:

高中物理选修3-3教学设计3:10.2热和内能教案

2 热和内能 目标导航 1.知道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2.理解热传递是改变系统内能的一种方式。 3.知道传递的热量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4.知道热传递与做功对改变系统的内能是等效的。 诱思导学 1.热传递 ①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叫做热传递。 ②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2.热传递的实质: 热传递实质上传递的是能量,结果是改变了系统的内能。传递能量的多少用热量来量度。3.传递的热量与内能改变的关系 ①在单纯热传递中,系统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系统的内能就增加多少。即ΔU= Q吸 ②在单纯热传递中,系统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系统的内能就减少多少。即Q放= -ΔU 4.热传递具有方向性,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不会自发的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或从物体的低温部分传递到高温部分。 5.改变系统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系统的内能,这两种方式是等效的,都能引起系统内能的改变,但是它们还是有重要区别的。 做功是系统内能与其它形式的能之间发生转化,而热传递只是不同物体(或物体不同部分)之间内能的转移。 典例探究 例1 如果铁丝的温度升高了,则() A.铁丝一定吸收了热量 B.铁丝一定放出了热量 C.外界可能对铁丝做功 D.外界一定对铁丝做功 解析: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温度升高可能是做功,也可能是热传递。故C正确。

答案:C 友情提示:铁丝的温度升高从结果我们无法判断是哪种方式改变了内能,因为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例2 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内能多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C.热量、功和内能的单位相同 D.热量和功都是过程量,而内能是一个状态量 解析:热量和功都是过程量,而内能是一个状态量,所以不能说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内能多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热量、功和内能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选C 、D 答案:C 、D 友情提示:注意区分状态量与过程量的不同特点 例3 有一个10m 高的瀑布,水流在瀑布顶端时速度为2m/s ,在瀑布底与岩石的撞击过程中,有10%的动能转化为水的内能,请问水的温度上升了多少摄氏度?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4.2×103 J/(kg·℃) ,g 取10m/s2 . 解: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知,当水流到达瀑布底时的动能 水吸收热量 与温度变化满足关系 由题意知,有10%的动能转化为水的内能,所以 代入数据得:32.410t -?=?℃ 友情提示:搞清能量转化的物理情景及转化过程中的数量关系,从而由能量守恒定律来列方程求解。

《内能》复习导学案

《内能》复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子运动论并解释某些热现象; 2、加强对内能、温度、热量概念的理解,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3、理解比热容的概念,能解释生活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4、会运用吸热放热公式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学习过程 一、独立自主学习:先看书梳理学习过的知识点,再不看书独立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知识点一: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 地做____ 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 做分子热运动, 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与有关,越高,分子热运动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叫扩散,影响扩散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3.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知识点二:内能 4.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能与分子的总和,叫做物体的。 5.改变内能的方法: (1)热传递:热传递发生条件:,传递方向:。 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功: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大,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比热容: 6.比热容: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的热量。比热容是 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______ _、_________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7.比热容物理量符号:,单位符号:。水的比热容 c水 = ;物理意义:。 8.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_____________ ,Q放=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对子相互交流,再小组内交流,若小组内的意见不统一,请提出来。 二、合作互助学习:请先独立完成下列问题,有疑问的可以请教自己的对子。 1.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 2.已知铜的比热容比铝的比热容小,下列说法正确的()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