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7《不平常的信》教案

17《不平常的信》教案

17《不平常的信》教案
17《不平常的信》教案

17不平常的信

城区二小田青梅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以事情发展为顺序,以信为主要线索贯穿全文的记叙文。它向人们讲述了战士们细心安慰老人,以及英雄妈妈强忍失子之痛,坚持托人代笔写回信的感人故事。文章语言朴实,平中出奇,言简意赅,结构严谨,体现了作者与众不同的语言风格。教学本文,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英雄母亲托人代笔的信,体会英雄母亲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间真情,体会战士们的细心和对英雄母亲的深情厚谊,感悟蒙生妈强忍失子之痛,坚持给战士们写回信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教学重难点

感受战士们对英雄母亲的关心、敬重,体会英雄妈妈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激情导入: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板书课题不平常的信)

2.破题质疑:

看到这个题目,你头脑中产生了哪些疑问?师引导学生提问题。

预设:

是谁写的信?信里面写了什么?为什么不平常?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障碍,并在黑板上板书。

2、读通课文

(1)大家课文自学得很认真,相信收获也很多。下面首先来看看大家课文读得是否正确是否流利。先找位同学读读课文的前两个自然段。(随机纠正读音,理解新词,如“寡”的读音,用“寡”组词:寡不敌众|郁郁寡欢|沉默寡言。寡妇|寡居|守寡/清汤寡水/孤寡老人/薄情寡义/孤儿寡母)

“敌众我寡”的意思是什么?如果我军是一个班的战士,那么敌军就可能是多少战士?军、师、旅、团、营、连、排、班)(2)请你身后的同学接着读课文。他读得怎样?谁来评一评?

3、感知大意

读好了课文,那你从中读懂了什么,能用简练的语句概括

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吗?谁能抓住重点内容概括得简练些?

(本文讲述了战士们细心安慰老人和英雄妈妈强忍失子之痛,坚持托人代笔写回信的感人故事。)

(随机板书:战士、母亲)

三、熟读课文

1、熟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多读几遍。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设疑自探

1、回顾课文,明确问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大家回忆一下,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还有哪些没有解决?

预设:

为什么这是不平常的信?

2、提示引路,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潜心研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这是不平常的信?画出有关句子,并把自己的见解批注在旁边。

3、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二、解疑合探

(一)同桌交流:与你的同桌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要互相倾听,纠正和补充。

(二)全班交流:

过渡:课文共插叙了三封信的片断,那么哪一封信最不平常呢?(指2-3名同学说说)这封信又不平常在哪儿呢?请同学们抓住表现这封信不平常的语句来体会体会。谁想说?

1、可俺不伤心,孩子是打日本鬼子牺牲的,值。

(1)引导:一般来说,母亲失去骨肉,失去亲人,是什么的状态?(伤心、难过、无助、崩溃、悲痛、精神垮掉、心里像抽空一样)而蒙生的妈妈失去了儿子表现得怎样?(坚强)难道她就真的不伤心吗?(蒙生的妈妈认为儿子死为报效祖国而牺牲,死得有价值,死得光荣)

(2)过渡:对这场让赵蒙生失去年轻生命的战斗,课文中只简单交代,请看----

出示句子:

1945年3月,为抢占一个小型机场,我和战友们与日军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搏斗。这次战斗,对我军的反击至关重要。尽管敌众我寡,战斗非常艰苦,非常惨烈,但最终,日军落荒而逃,我们取得了胜利。

战斗中,我的战友赵蒙生光荣牺牲了。

简短的语句,使我们眼前仿佛浮现出那惨烈的战斗场面,那你从这段话的哪句话体会出蒙生的确牺牲的值呢?

a、重点体会:是蒙生和战友们的英勇善战、流血牺牲才换来了战斗的胜利,才成功端掉了敌人的机场,蒙生死的其所,死的伟大。

b、有感情朗读:

大家体会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体会送进句子中有感情地读出来,可长、可短、挑选一句话读也行、挑选一个词读也行。谁先来?

小结:蒙生胸怀祖国,为战争的胜利壮烈牺牲,而一个普通的母亲失去了亲生儿子却以为牺牲得值,这分明就是以国家为重,以小家顾大家的不平常的革命情怀。 (板书:国家为重)谁还能抓住这封家乡来信的有关语句来谈谈它不平常的地方?

2、他们可真是一群好人哪!

(1)从蒙生和母亲的约定里可以看出母亲早已察觉战士们在欺骗他,而为什么母亲还说他们可真是一群好人哪!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一封信想一想。

(指明回答:他们可真是一群好人哪!好在

好在好在。)

(随机板书:模仿笔迹,予以安慰)

(2)感情朗读,体会“他们可真是一群好人哪”。

引读:这封信的称呼只有一个字:“娘”,但就是这一声深

情“娘”正体现了战士们对英雄母亲的关心,读----“俺在部队挺

好的……”这种深情厚意里包含了对英雄母亲的敬重,读-----“仗看来快要打完了……”这更体现了一种比母子之间的感情更博大的

胸怀,读-----“我们排的同志们都挺好的……”

小结:战士们隐瞒真情代笔写信,母亲打心眼里理解、感激、钦佩战士,这一不平常的举动更体现了解放军与普通百姓间那深深的军民情意呀!(板书:军民情深)谁来接着抓住第三封信的其他语句来谈谈它不平常的地方?

3.要我坚持给你们回信

母亲为什要坚持一次次托人代笔回信呢?母亲坚持一次次托

人代笔回信送去的是_________送去的是________送去的是______.

(板书:代笔回信给以鼓励)

(1)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重点体会出母亲对前线孩子的鼓励.肯定对战士们的信任和对战争胜利的期盼,还有自己的坚强。(板书:托人代笔,给以鼓励)

(2)个性化朗读。

随机指导最后一句的朗读:娘盼着胜利的那一天哪!

(三)朗读感悟,升华情感:

1.情绪渲染(播放课件):

(画外音:1937年,卢沟桥上的枪声拉开了8年抗日战争的序幕。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烧杀掠夺、无恶不作。他们对我同胞进行刺杀.刀砍.活埋并进行尸体焚烧,甚至还把同胞的心脏挖出来当下酒菜,就连手无寸铁的妇女和小孩也不放过.)

2、教师配乐范读。

在战火纷飞、兵荒马乱的岁月里,战士们接到这封不平常的家乡来信都哭了.此时此刻,老师也想读读这封信,同学们边听边体会这封家乡来信不平常在什么地方?

下面请同学们推荐一个朗读高手来读读这封不平常的家乡来信,读读这不平常的军民情意和他们以国家为重的情感。(给学生配乐)

3、总结升华:(出示课件)

这家乡来信,不平常在------,不平常在-----,不平常在-----。

(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把获得的信息边变成自己的财富,这也是一种学习。谁来完善一下答案?)

小结:同学们,战士们与英雄母亲的信不止一封两封,每一封都是不平常!

三、质疑再探:

1、课文读到这里,课前大家提出的问题都明白了吗?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想一想你还有哪些不明白或是感兴趣的问题?

预设:

A.在战火纷飞.兵荒马乱的年代,战士们的信是怎样送到英雄母亲的手里?

B、战士们写信“撒谎”对不对?

C、为什么在1946年的春天大叔才告诉事情的真相?

D、课文中的信与平时的格式怎会不一样?

E.给其他牺牲的战友家人写信了吗?第二封信的结尾是感叹号,剩余两封信的结尾为何是省略号?

2、引导学生自主解疑,学生解决不了的老师引导解决。

四、运用拓展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预设:

(1)从内容上谈;

(2)从写法上谈;

(3)从情感的陶冶上谈等。

2、学生自主编题

学了这节课,你想出些什么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呢?请你根据本节所学内容,出一两道题考考你的学习伙伴!(可以从文章内容、写作方法、思想感情等方面来设计,题型可以多样,如组词、造句、背诵、小练笔等)

(教师根据学生自编习题情况,展示典型试题在班级交流)

小结:同学们真爱动脑,出的题很有价值,下一节的语文学习交流课上我们再来练习一下,看谁完成得最漂亮。老师在这里也设计了一份作业,请看----

3、教师补充题:

读了这些不平常的信,你最想说些什么?请填空.

4、总结谈话:

大爱无私、大爱无畏、大爱无疆,孩子们,让我们铭记这一个个不寻常的故事,从此在心中播下一颗博爱的种子,因爱而生,为爱更强。

板书设计:

不平常的信

战士国家为重母亲

(说明:上弧线箭头由战士指向母亲,线外文字:模仿笔迹,予以安慰;下弧线箭头由母亲指向战士,线外文字:托人代笔,给以鼓励。)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16篇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16篇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一):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韵文,讲的是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小画家"们在雪地上留下不一样的"作品",而青蛙和他们不一样,正在"睡觉"呢。课文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要求: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几、用、鱼"3个字。认识2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资料,明白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一样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资料,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教具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竹叶、枫叶、梅花图片 3、投影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四种动物脚趾的不一样形状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资料,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冬天到了,小朋友们喜欢下雪天吗?雪后,小朋友们在雪地里玩些什么? 2、这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出示课题:22、雪地里的小画家。齐读课题 3、讨论: 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下雪后,地面上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走在上方会留下一串串的脚印)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小画家?(年龄小,但画画本领很大的人。) 4、雪地里的小画家指的是谁呢?它们画的画什么样呢?我们来谈一谈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连贯。 三、学习课文,理解资料,指导朗读 1、读第一句 ⑴看图,想象下雪时什么样? ⑵下雪了,小朋友们高兴吗?小动物们要在雪地里画画,看到下雪,情绪怎样?(十分高兴)

17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公开课精品

《17.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的第十七课,这课文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 一年级的小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在生活中,他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小动物,虽然他们在电视或书本中见过它们的样子,但对动物的爪(蹄)的不同形状还是很陌生的,和“竹叶、梅花、枫叶、月牙”之间的联系更有一段距离,教师应利用百度搜索查创设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动物爪(蹄)的形状,了解有冬眠习性的动物。一年级上学期后半段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还要有必要地进一步巩固,如熟字加偏旁、加一笔,提高识字效率。因此,在教学中要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翁地位,教师在引导、组织他们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 2、会写“用”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过程和方法 1、在游戏中掌握四中动物爪(蹄)的形状。 2、在朗读中体会“雪地里的小画家”的喜悦。 3、通过“观察”等方法理解为何“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2、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动物特点的热情。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为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

会写“用”字。 2、难点为正确区分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的脚印。 四、教学方法 1、游戏表演法:让学生戴上头饰做找脚印的游戏,直观地感受动物爪(蹄)的不同。 2、通过观察、朗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头饰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导入语:同学们,我们昨天学了一篇课文,叫做——《雪地里的小画家》(学生读课题),在昨天的课里,我们认识了许多的生字宝宝,你们还记得它们吗?让我们来回顾一下。 1、多媒体展示生字词,学生认读生字、词语。(有拼音生字、无拼音生字、词语) (1)带拼音课件:指名读、教师提醒前后鼻音平翘舌音、齐读。 (2)去拼音课件:开火车读。 (3)词语课件:齐读。 2、师:谁能告诉老师,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贴图片) 3、师:这些小画家在雪地里干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看看吧!谁有信心能把这篇课文读得准确又洪亮?请你来试一试。(学生展示读,选2个学生) 4、师:XX同学读得真好,老师想请他来做我们的小老师,带着我们一起读一读这篇课文吧!(学生领读) 二、深入学文 1、课件出示图片:雪花落下,师:“下雪啦,下雪啦!”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啊?(高兴)那你们来读一读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你们的开心和激动。(学生读)师:你们注意到了吗?第一句“下雪啦”后面是逗号,在第二句“下雪啦”后面标的符号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符号都不一样,这个符号叫做感叹号,表达出了激动的心情。所以在读这句话时我们应该读出越来越高兴的心情。师示范读,学生读。 2、课件出示“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师:大家一起读一读这句话。(学生读)老师有个问题要考考你们了: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第二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张家口市张北县民乐街小学周文艳 [教学目标] 1、通过动作、语言、外貌描写,理解父亲的了不起。 2、通过语言描写理解儿子的了不起。 3、获得自己对父爱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 [教学层次] 1、感受父亲的“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的承诺。 2、探究儿子对“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信任。 3、思考我们对“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理解。 [教学步骤] 1、读出感悟 2、读出思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地震中的父与子》,继续去感受父爱创造出的伟大奇迹。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老师来检测一下大家的读书情况,正确,流利,有感情,你到达了哪个台阶。 生:我达到了有感情。师:那你从文中随便挑一句话读读。 生读文,其他同学进行评价,然后谈朗读的体会。

师小结:我们也应该像这些同学一样不仅要读出字面的意思,还要走进父亲的心理,读出体会,读出感悟(出示幻灯片)。今天就要把这种方法用到整篇文章的学习中去。 二、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夸奖这对父与子的句子。 生: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三、细读品味,感受“了不起” 1.读文,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对父子,起感受他们创造出的生命的奇迹。请默读2—12 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感受到了父亲的了不起,并画下来,也可以做上批注。开始吧。(在巡视中发现同学做批注的方法不正确,就及时出示幻灯片中的批注示例,及时的进行纠正。)2.交流父亲的了不起。 下面我们就开始交流吧,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 预设: (1)生: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 “冲”比“跑、走”更急切,更写出了父亲在急切地盼望着儿子能平安的回来。师:就在父亲冲到学校时,那个昔日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这时父亲又是什么样的反应呢?

17雪地里的小画家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学生课前准备: (1)让学生搜集有关冬眠的知识 (2)熟读本篇课文。 二、教学课题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对课文熟读成诵并知道四种小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1.复习巩固11生字,会写3个生字。 2.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认识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知道青蛙冬眠的特点。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韵文,讲的是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诗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小画家”,就是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画画”,就是它们在厚厚的雪地上留下脚印。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不同,说明它们的脚趾形状不同。青蛙没有参加“画画”,说明青蛙有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第一课时所认生字 2.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 图文对照、读中感悟、思维拓展游戏激趣 本课的一些口令(三、二、一、请静息、一、二、三,请做端) 学生的口令,耳朵听 本课所用的表扬语,学生主要是拍掌。老师采用的是激励性的语言。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学生跟唱雪地里的小画家 播放歌曲《雪地里的小画家》。大家是不是觉得很奇怪,我们刚学的课文还被编成了歌曲呢?想不想学唱这首歌?如果大家今天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能很快完成本节课的任务,我们就用剩下的时间学唱这首歌好吗? 二、导入 1、今天老师特别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有趣的儿歌,这个儿歌的名字叫《雪地里的小画家》,什么地方的小画家呢?雪地里的什么?完整的回答马老师,雪地里的什么,谁起来快乐读一读呢?(大家读) 2、谁还记得雪地里来的是那些小画家呢? 3、孩子们我们一起来和它们打打招呼吧(小鸡、小鸭、小马、小狗)教师贴图片。学生读 4、小画家们说孩子们今天真能干,所以它们带来了很多的词语宝宝,想和大家打招呼,好吗?(学生开火车读,师:呜、呜...小火车开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课文的第三句话。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小鸡画的是竹叶,小狗画的是梅花,小鸭画的是枫叶,小马画的是月牙。 课前准备: 四张小卡片,卡片上画着竹叶、枫叶、梅花和月牙。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在电视上见过下雪吗?下雪的时候是什么景色?很美对不对,还有人想把它变的更美,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第17课 《雪地里的小画家》,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1.学习第一句: 如果小朋友甜甜地睡了一夜,第二天早晨打开门一看,我们这里也下雪了,这时你一定会高兴地叫起来喊爸爸妈妈来看,你会怎么 喊呀?” 学生齐读第一句。 再读第一句,要读出高兴的语气来。 2、读第二句:

“一群”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小画家? 3、过渡到讲解课文第三句: 不仅仅我们小朋友喜欢下雪,你看,雪地里来了一群小动物,它们也喜欢下雪,它们是谁呀?你会用这样的句式来回答吗?”[句式: ①雪地里有()()()和()。②()()()和()来到雪地里。]学生观察插图 用给定的句式说话。板书:小鸡小狗小鸭小马 教师范读课文第三句,让学生思考这些小动物到雪地里来干什么。 学生自由读第三句。 师提问:“小动物们画了什么呀?”指导朗读这一句。这一句是 个排比句,读排比句要读得抑扬顿挫。 出示课前准备的四张画有竹叶、枫叶、梅花、月牙的卡片。让学生把这些图片贴在相应的板书下。 可是小动物们有没有用这些作画的工具呢?读第四句。从这句话 中你知道它们是用什么来作画的?小动物们可真有本领,它们靠自己 的小脚就能作画,多神气呀!读这一句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呀?(用 骄傲的语气充满激情地读) 老师有一个想法,我想请小鸡、小鸭、小马和小狗都来画竹叶,你们说行吗?为什么呀? (不行,小动物的脚印有不同的特点。) 让学生到讲台上来指着黑板上的图说:“()的脚印像()。” 老师明白了,小动物们的脚印不一样,所以它们用小脚画出来的画就不可能一样啦! 三、做课中操: 好,小朋友也累了,我们来做一个课中操,操里面就有可爱的小鸭子哦。起立,跟老师一起做: 小白兔,蹦蹦跳(小兔跳)

幼儿园教案雪地里的小画家

雪地里的小画家(语言)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丰富幼儿知识,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二、教学准备: 1、了解有关动物冬眠的知识。 2、识别各种动物脚印。 3、准备电脑课件:a、序;b、观察;c、诗歌;d、仿编;e、游戏三、教学过程: 1、引出诗歌(课件--序)秋天里,枫树爷爷画了一幅很美的画,染红了大地,染红了天空(课件展现出秋天枫树景象,枫树爷爷满脸笑),冬来了,北风呼呼地吹,吹走了枫树爷爷的画,枫树爷爷伤心极了(课件出现北风吹来,树叶卷走,枫树爷爷皱了眉头),天越来越冷,你们看,天空里下起了什么(雪绒花音乐起,课件展现下雪场景,同时伴有风雪声)。 (评析:以景激趣,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诗歌 a、观察:下雪了,下雪了,雪地里来了一群小动物(雪绒花音乐停,踏雪声起),他们来干什么?他们在雪地里留下了什么呢?(课件逐一出现小鸡、小猫、小鸭、小马,分别在雪地里留下的脚) (评析:用创设好的情景,直接揭开课题,简单,直接) b、提问,引导幼儿讨论,想象 ·谁来到了雪地里?(小鸡、小鸭、小猫、小马) ·它们在雪地里留下了什么?(脚印) ·它们的脚印象什么?(小鸡的脚印象小草、竹叶.....;小猫的脚印象梅花、饼干........;小鸭的脚印象枫叶、雨伞......;小马的脚印象月牙、耳朵......)幼儿大胆想象。 (评析:让幼儿畅所欲言,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充分体现了幼儿是学习的主体) ·这些脚印就象一幅画,我们画画要用笔、颜料,可小动物画画是不用颜料,也不用笔的,那它们的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呢?(在地上走几步就成了一幅画)·我们怎样夸它们(真不错、顶呱呱、小画家......) c、是谁在说话呀?小猫问:“小鸡小鸡,你们的好朋友青蛙呢?”小马说:“是呀,青蛙怎么没来”,小鸡、小鸭说:“我们也示知道”。 d、小青蛙上哪去,孩子们,你们说说,青蛙怎么不参加呢?(冬眠去了),原来,小青蛙躲在洞里睡着了(课件一角出现油中睡觉的青蛙) e、你们说说还有哪些动物是冬眠的动物呢? (评析:自然而然地将动物冬眠的知识引入课题) f、枫树爷爷笑哈哈地说:“小动物的画真美,我再也不伤心了,我要把你们编进诗歌里”由枫树爷爷朗育诗歌,幼儿欣赏。 g、“孩子们,你们和枫树爷爷一起来夸夸这些雪地里的小画家吧!”(幼儿学习诗歌) (评析::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很快学会了诗歌) h、枫树爷爷会编诗歌,我们也试着编一编,幼儿可更换诗歌中部分内容,学习仿编。 3、仿编诗歌还有些小动物,蛇们的画也很美,我们能不能把蛇们也编进诗歌里呢?谁来试一试(课件中出现小羊、小狗、小猪、小象、小熊)幼儿仿编诗歌。 (评析:教师的问题让幼儿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整个活动的气氛随幼儿思维的活跃而活跃起来) 4、游戏:《帮小画家找画》小动物们很不错,画的画都有自己的特色,可粗心的小画家们把自己的画给弄丢了,请你们帮忙找找,送还给它们,好不好(玩电脑游戏)。 (评析:幼儿通过游戏,进一步感知动物的脚印) 5、结束:小动物和枫树爷爷都很感谢孩子们,他们要走了,送给我们一人一幅画(动物脚印),我们一起谢谢站动物,和它们再见了。四、活动延伸:幼儿用动物脚印拼图想象编故事。五、活动总评:本次活动,教师一改以往诗歌单一的教学法,而是充分利用"电教"这一现代化手段,让幼儿的思维、想象得到尽可能的发展。同时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的积极性,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诗歌,创编了诗歌,充分感受创造的乐趣。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溢着浓浓的父爱和母爱,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请你讲一讲生活中父母对你的爱。 2、是啊,父母的爱是平凡、朴实、无私的。母爱如太阳,热烈而温暖,父爱如海洋,深沉而含蓄。或许,我们并不在意他的存在。可是这种平凡的爱在我们生命遇到危险时会创造出惊人的奇迹。今天我们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和作者一起去体验伟大而无私的父爱。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合作:学习并互相检测生字。 3、教师检测学生生字的掌握情况。 4、指名读课文,检测学生是否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三、再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 2、汇报交流读书情况,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课文,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并做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 2、汇报交流读书体会,随机指导学生朗读。 四、布置作业,预留问题 1、想一想文章哪些地方描写了这对父子了不起,这些句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为什么文中反复三次出现“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板书设计: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教学内容17、雪地里的小画家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11个生字,认识偏旁“虫、目”。理解课文内容。 预设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图文结合,引导感悟。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间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认真仔细观察的习惯。 作课教师 重难点重点:识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通过读课文,学到常识。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课堂流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三、品析课文,指导朗读教师活动 1、谈话,板贴雪花图片,创设 情境。 2、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初读课文,课件出示生字。 出示课文图片,指导朗读感悟。 预设目标 谈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检查学生朗读情况,使学生掌握生字。 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读课文的方法。 学生活动 1、学生回答,进入情境。 2、齐读课题,质疑。 1、读课文,以带拼音读、不 带拼音读等多种形式学习生 字。 2、摘雪花练习巩固生字。 学生结合图片,以多种形式 读课文,理解内容。进行有 感情地朗读。 课堂生成

四、拓展延伸 五、总结 六、作业1、播放歌曲视频。 2、配阅读 3、①雪地里还会来哪些新的 “小画家”?它们会画出怎样 的作品? ②还有哪些动物没参加? 为什么?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背诵课文。 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积累更多的 知识。 让学生概括所学内容,总结学法。 让学生扎实掌握课文内容。 1、学生欣赏歌曲,做动作。 2、指名读。 3、学生自由说。 学生自由小结。 学生按要求完成背诵。 板书设计: 17、雪地里的小画家 板贴图片

一年级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一年级雪地里的小画 家教案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冬天的特点,了解不同动物脚印不一样,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认读14个汉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 教学准备: 图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美丽的秋天刚刚过去,寒冷的冬天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冬天,你最盼望什么呀 2.看雪景图片。 二、学习课文 (一)初读课文 1.你们看,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出示图片,教师范读课文。 2.小画家都是谁呀

板书:出示4种小动物的图片。 自由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指,注意把所有的字音读准确。 学生自由读课文。 3.展示。 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小朋友们听一听 同学评读。 (二)认读14个生字。 1.学生自学生字。 2.互助学习。 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看看这些字你都认识了吗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可以互相帮帮忙。 3.出示课件:生字。 (1)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生字的 (2)游戏:“开火车”。 (三)读词读句。 1.下雪画家 下雪了!下雪了!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1)学生读。 (2)句子比较: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雪地里来了一个小画家。

2.“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 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1)教师渗透性指导朗读。 (2)学生练读。 (3)展示、评读。 3.颜料一幅画 不用颜料不用笔, 几步就成一幅画。 练习朗读。 4.参加睡觉 咦,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哦,他在洞里睡觉哪。 练习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全班背诵课文。 2、指名认读生字卡片 二、进行新课: (一)学生合作读课文 两个人一组,一会我们来比一比看哪组读得好。(二)练习背诵课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完整版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阅读中,品位作者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几个方面的描写刻画了一对了不起的父子。 3、情感与态度: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激发学生热爱父亲,能够在生活小事中感受父爱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准备:PPT 课时计划:3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课题10 1、出示一组父子温馨照,请生谈一谈,从这组照片中感受了到什么?你能够想象他们平日里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吗?父子关系如何呢?(围绕幸福、温暖、父子关系和谐融洽即可) 2、再出示一组地震后断壁残垣的照片,并出示6个词语,学生自主选择1——2个,结合图片说一说,你看了什么? (1)6个词语:混乱血迹瓦砾废墟爆炸颤抖 (2)先读一读这6个词语,再结合这组地震的图片,此刻你感受到了什么?如果你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你会想起谁?为什么? 3、小结,引出课题 同学们,在灾难人的感情是脆弱的,人的感情却又是坚强的。今天,我们就走进美国洛杉矶的一场大地震,去认识那里的一对感人至深的——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概括全文

1、听读课文录音,划出本课生字词。5 B 2、小组讨论,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下面两个问题15 在听读的过程中,你从课文中收获了哪些关于地震的信息?收获了哪些关于这对父、子的信息?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 预设一: (1)关于这次地震——有一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这是一场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大地震,给很多人造成了伤害。 (2)关于父亲——在学校的一片废墟里,他不顾爆炸和余震的危险,坚持要把儿子挖出来。因为他和儿子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最终,成功救出了儿子。 (3)关于儿子——在地震中,和同学一起被埋,但是坚信父亲会来救他,因为父亲和他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并在等待中鼓励同学坚持下去,最终他与同学都得救了。 (4)父与子的相通之处在于那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5)引导学生,概括全文P 1)《地震中的父与子》在同学们的口中慢慢地被讲述出来了,谁能试着来填一填。课文讲述了在()的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的危险,心里想着自己对儿子的承诺——(),他不顾劝阻,历经艰辛,经过()个小时的挖掘,终于在()里救出()的故事。 2)课文讲述了在…… 一位父亲…… 儿子…… 最终…… 三、小结方法 1、生试着总结概括全文的方法 概括全文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的六要素法,再找出中心句,遵循着这样的顺序,一点点地把文章的脉络理出来。

17、雪地里的小画家

17、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课文。 2、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3、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认识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知道青蛙冬眠的特点。 4、学会6个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词句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2、练习根据课后问题,读课文,回答问题,理解课文。 3、识字、写字。 4、朗读,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 图片(竹叶、梅花、枫叶),田字格小黑板,写课后第2题填空题的小黑板,生字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 总106电94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课文。 2、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3、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认识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 子的不同形状,知道青蛙冬眠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词句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2、练习根据课后问题,读课文,回答问题,理解课文。 三、教学难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背诵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理解题意 1、“雪地”是什么样子的?(下大雪以后,地面上积了一层厚厚的雪,把大地都变成银白色的了) 2、什么是画家?(绘画技艺很高的人) 3、课题讲的谁?(小画家) 4、什么地方的小画家?(雪地里的小画家) 师述:我们学学课文,看看这些雪地里的小画家是怎样画人的,都画了些什么画。(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读准生字的音 1、学生自练看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记住生字的读音,要读成句。(读几遍后教师检查,指名读) 2、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3、这篇课文有几句话?从哪儿到哪儿是一句?(说出每一句是第几行) 4、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知识?(四种小动物的爪或蹄子的形状不同,青蛙是 冬眠动物) (三)、细读课文,理解词句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1句,问:小动物们要在雪地画画,看到下雪了高兴吗?你从哪里看出它们很高兴?(从第1句两个“下雪啦”看出它们很高兴)师述:这句话最后的标点符号叫叹号,在这里是表示高兴的语气。你们自己练习读出高兴的语气。(自读几遍后指名读) 2、读第2句。自由练读,指名读。 (1)这句话讲在什么地方?来了谁?(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2)“雪地”与上句有什么关系?(冬天下了大雪,才会有雪地)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_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_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出自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 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楼的左后角,便疾步走到那里。 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orG,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 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小孩,都活着!快来人!” 过路的人赶紧跑过来帮忙。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一年级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一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马、小鸡、小鸭、小狗这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及青蛙冬眠的特性;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课文的第三句话。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小鸡画的是竹叶,小狗画的是梅花,小鸭画的是枫叶,小马画的是月牙。 课前准备: 四张小卡片,卡片上画着竹叶、枫叶、梅花和月牙。 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在电视上见过下雪吗?下雪的时候是什么景色?很美对不对,还有人想把它变的更美,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第17课《雪地里的小画家》,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1.学习第一句: 如果小朋友甜甜地睡了一夜,第二天早晨打开门一看,我们这里也下雪了,这时你一定会高兴地叫起来喊爸爸妈妈来看,你会怎么喊呀?” 学生齐读第一句。 再读第一句,要读出高兴的语气来。 2、读第二句: “一群”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小画家? 3、过渡到讲解课文第三句: 不仅仅我们小朋友喜欢下雪,你看,雪地里来了一群小动物,它们也喜欢下雪,它们是谁呀?你会用这样的句式来回答吗?”[句式:①雪地里有()()()和()。②()()()和()来到雪地里。]学生观察插图用给定的句式说话。板书:小鸡小狗小鸭小马教师范读课文第三句,让学生思考这些小动物到雪地里来干什么。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教案 小画家"们在雪地上留下不同的"作品",而青蛙和他们不同,正在"睡觉"呢。课文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要求: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几、用、鱼"3个字。认识2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教具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竹叶、枫叶、梅花图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形状及

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冬天到了,小朋友们喜欢下雪天吗?雪后,小朋友们在雪地里玩些什么?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出示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齐读课题 3、讨论: 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下雪后,地面上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走在上面会留下一串串的脚印)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小画家?(年龄小,但画画本领很大的人。) 4、雪地里的小画家指的是谁呢?它们画的画什么样呢?我们来谈一谈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连贯。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1、读第一句

⑴看图,想象下雪时什么样? ⑵下雪了,小朋友们高兴吗?小动物们要在雪地里画画,看到下雪,心情怎样?(非常高兴) ⑶再读第一句,要读出高兴的语气来。 2、读第二句 说说谁来到雪地里?"一群"是什么意思? 过渡:一群小画家都有谁呀?他们画了些什么呢?(自己读一读第三句,小组讨论答案) 3、读第三句 ⑴提问:一群小画家都有谁?他们画了些什么? ⑵出示小动物在雪地上跑来跑去的图片,再观察插图,看看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在雪地里画的是不是与图片上的画很相像? ⑶谁再把第三句读一读?要读清楚谁画的是什么? ⑷小动物们画了什么?(教师引读,男女生对读)反复练习记住?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 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4、我们平时用什么画画?这群小画家是怎么画画的呀?谁来读第四句话? ⑴指读第四句。 ⑵小画家们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1)

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与儿子的了不起。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三、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读书兴趣。 1、上课时先挂汶川地震的资料图片。教师深情诉说: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大地震,造成8万余人遇难。地震无情,人有情。危难时刻见真情啊!地震中发生了很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同学们请起立!让我们向在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默哀,向忙碌在灾后救援工作的人们致敬!好请坐! 大自然的力量是如此的巨大,使人类不得不望而生畏,然而,有另一种力量却能感天动地。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1994年美国洛杉矶的大地震现场,去感受一对父子在地震中演绎的动人故事。继续学习17课、《地震中地父与子》[板书课题] 二、品读体验 1、读文章最后一自然段“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包含了几层意思?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对父子了不起,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的旁边。 3、汇报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理解和感悟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并带着自己的感受练习朗读。 父亲的了不起: (1)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引导学生体会父亲失去儿子的撕心裂肺的悲痛心情。) (2)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过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指导学生读出坚定的语气。) (3)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位父亲“直直”的双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么?) (4)“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袁翠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形象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小知识。 2、进行词句的训练和朗读的训练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句子的意思,培养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词句的训练和朗读的训练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句子的意思,培养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1.复习生词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的这些词宝宝,你们还认识吗?大家来读读吧! 2.下雪啦,下雪啦!树上、房子上、地上,到处一片雪白。多么漂亮的世界啊!孩子们,来到这厚厚的雪地里,你最想做什么呢?(打雪仗、堆雪人……)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下雪,那谁能来读读这个词?(下雪啦)你再大声读读(下雪啦!),你发现什么了? 生:多了一个叹号。(第二个标点“!”叫感叹号,表达一种强烈的情感,下雪了,我们的心情怎么样?(非常高兴)对,那感叹号在这里表达的就是一种非常高兴的情感?)我们就要用这种非常高兴的心情来读这句话。谁来试试?(个别读,小组读,齐读)我听出了你们盼望下雪时高兴的心情。 二、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孩子们我们不仅可以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还能在雪地里画画呢!快来看啊,森林里的小画家们看到这么漂亮的雪,都纷纷来到了雪地里。他们是谁?都画了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第17课。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23面,自己读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答案。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师:雪地里都来了哪些小画家呀? 生自由说,师贴出四种小动物图 3.对比感知“一个”和“一群” 师:(点击课件:小鸡出现)看,最先来到雪地里的是哪个小画家? 生:小鸡。 师:出示:雪地里来了一()小画家。 师:括号里应该填哪个量词?(个) 生:雪地里来了一个小画家。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教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认识大体个偏旁"竹字头"会认出个字.知道4种小动物脚趾的不同特点及青蛙冬眼的特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小动物分别画了什么,帮助学生区分清楚是重点;为什么他们画了不同的画?帮助学生认识这些动物(爪蹄)子的不同特点是难点.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抓住重点,澈趣导入 今天,我们要认识一群小画家,看看书中插图,他们是谁? 小鸡.小狗.小鸭.小马.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呢? 1.它们会画什么?2.用什么工具画画?3.它们在哪儿画画 二.边读边悟,自已解疑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重点指导步bu,着zhao的发音)

2.再读课文,寻找答案 3.分组朗读,讨论答案 4.集体学习,汇报成果,教师指导 (1)雪地里的小画家多吗?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一群)怎么读才能体现出动物多呢?你来试试看 (2)它们会画什么?(小鸡画竹叶.小鸭画枫叶.小狗画梅花.小马画月牙)为什么画的内容不一样?(因为它们画的实际是自己的脚印,它们脚印不同,脚印也就不一样)(3)它们在哪儿画画?(雪地上)你认为还可以在什么地方画画?(泥地.沙子上.沾着水在干地面上......)(4)大家玩得这么开心,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了)它正在冬眠,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冬眠?还有哪些动物也冬眠呢?(蛇.龟.熊) 5.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1)师生配合,一问一答 (2)边看图,边背诵 三.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作业 1.熟读课文,并理解,背诵课文 2.预习生字.词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详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 细巷中心小学孙石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课文中的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书写课文中的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文本对话,与主人公对话,读中感悟地震中父与子的伟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殷殷父爱的同时,增强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演讲(学生评价、体会) 一、导入明标 同学们,从刚才的演讲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去感受灾难中深深的父爱。 板书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出示学习目标: 1、能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1至12自然段,能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 3、能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二、自学质疑: 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地震中的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上两个问题,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句子1 :“…… 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30万人”“ 不到四分钟”两个数字词告诉我们这是一场大地震;找好关键词感情朗读突出大地震) 是啊,灾难的来临就是这样的突如其来,势不可挡。还可以从哪些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八单元12.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本组教材是以“童话、童心”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本单元选择了三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小蜗牛》。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感知童话世界的美好、生动,既能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童话 的魅力,又能让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从而使学生认识并喜欢童话这种文学体裁。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八”。 课题内容简说 雪地里的小画家 本课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寄生虫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朗朗上口。 乌鸦喝水 本课是童话,它借助乌鸦喝水这件事,告诉学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肯动脑筋,就能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蜗牛 本篇是一篇童话故事,讲了四个季节中小蜗牛什么也没有得到,说明了要珍惜时间,时间是有限的,生命也一样,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出无限的好事。 1.认识39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认识“乙”1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的3篇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说明的道理,接受相关的思想教育和健康情感的陶冶。 4.能看懂并述说多幅图构成的图意。 1.认识39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所说明的道理,接受相关的思想教育和健康情感的教育。

12.《雪地里的小画家》………………………………………………………2~3课时 13.《乌鸦喝水》………………………………………………………………2~3课时 14.《小蜗牛》…………………………………………………………………2~3课时 口语交际………………………………………………………………………1~2课时 语文园地八……………………………………………………………………2~3课时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课文上。识字,先由学生自主识字,自己想办法识字,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让学生有学习主人的意识,通过多种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从而感受成功的快乐。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课教学设计以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工具性的和谐统一为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已有知识水平,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着眼于调动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让每一个学 生都能主动地、愉快地接受知识,锻炼语言,获得综合素质的发展。 学前准备1.制作生字、新词卡片。(师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认识11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学前准备1.制作生字、新词卡片。(师生) 2.认读生字,熟读课文。(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