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居环境论文

人居环境论文

人居环境论文
人居环境论文

资源学院

地物07-2班

谢彪

05072427

人居环境

1 园林是最佳人居环境

自有人类便有人居环境。经历了巢居、穴居、山居和屋宇居等阶段,直到目前人类仍然在探索合宜的人居环境。现代的趋势不仅在于居住建筑本身,更着眼于环境的利用与塑造。从居住小区到别墅豪宅无不追求山水地形的变化,形成现代建筑与山水融为一体之势。20世纪末国际建筑师协会在北京宣告的《北京宣言》中指出,新世纪“要把城市和建筑建设在绿色中”,足见城市绿化和园林在人居环境中不可代替的重要性。未来发展的方向,则不仅在人居室内环境,更侧重于人居室外环境。

人居环境广义可至太空,中义为城市及农村,狭义可至居住小区乃至住宅,无不与环境发生密切的关系。中国人居环境的理念是文化的总纲“天人合一”之一脉,强调人与天调,天人共荣。其中也包含“人杰地灵”、“景物因人成胜概”等人对于自然的主观能动性。即使创造艺术美,也是“人与天调,然后天下之美生”(《管子·五行》)。因此中国古代有“天下为庐”之说。其中主要是体现用地之地宜,兼具顺从与局部改造的双重内容。生产是手段,经济利益不可片面追求,我们的目的是持续发展的天人共荣、兴世利民。

园林却不是自有人类就有的。人类初始,居于自然之中而并未脱离自然。随社会进步,人因兴建城镇与建筑而脱离了自然,却又需求自然的时候就逐渐产生了园林。古写的“艺”字是人跪地举苗植树的象形反映。人不满足于自然恩赐的树木,而要在需要的土地上人工植树,这是恩格斯所谓“第二自然”的雏形和划时代的标志。在园圃等形式的基础上发展出囿、苑和园,在西晋就出现了“园林”的专用名词。现代的中国园林概念是要满足人类对自然环境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综合要求,将生态、景观、休闲游览和文化内涵融为一体,为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谋福利。园林学从城市园林扩展到园林城市、风景名胜区和大地园林景观,园林是最佳的人居环境。园林不仅要为人居环境创造自然的条件和气氛,于中也渗透以人文;人们不仅从自然环境中得到物质享受,也从寓教于景的环境中陶冶精神,获得身心健康。

2 综合性的城市总体规划在创造人居环境方面的主导作用

我国目前约有660个城市,预计不到10年要翻倍,即1 200多个城市,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将“大建设、大破坏”改为“大建设、少破坏”是首当其冲的现实问题。我们只有一个和其他生物、非生物共有的地球。城市规划专家将城市规划划分为6个阶段,前一阶段为环境建设阶段,第六阶段为生态环境建设阶段,如何体现呢?应明确城市是人类聚居,借以生存、生活和持续发展的环境。因此在城市化的同时,也要使城市社会生产和自然环境同步协调地发展。补偿20世纪对自然资源“大破坏”的损失,并在原基础上重建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应由城规专家担纲,协同生态、建筑、园林、文物等各有关方面专家共谋综合性的总体规划,而且要各学科专家从专项角度介入总规。首先要切实保护城市自然资源和人

文资源。除了必要的石材开发以外,杜绝炸山毁林、围水造地等激发天怒的破坏性建设。即使开采石材也要避开城市中心城区,在相对隐蔽的地带进行,而且要认真学习中国古代有益的经验。如绍兴东湖、广东西樵山等采石场,遵循一定设计原则,有计划地开走石方,留下一个山水空间。绍兴东湖还结合采石于石壁上开了一个桃花洞,并在洞两旁天然山石上镌刻了一副对联:桃三千年一开花,洞五百尺不见底。在起伏的丘陵用地上规划街道时,建筑不宜照搬平原上方格网式的体制。应是路随山转、因山构室,总体上一定要人工服从自然。《园冶》说:“假如基地偏缺,隣嵌何必欲求其齐”,“多年树木礙筑檐垣,让一步可以立根”。山水、古树名木和一切自然景观资源都难以移动,而人是活的,可以在总体上因地制宜地规划街道。但在局部,则必须改造自然地形以适应街道和建筑的基本需求。城规宜根据城市的山水形胜布置街道与建筑,与之适应,这是比较难的。但中国哲理是“先难而后得”。民居或山或水,之所以令人赏心悦目,就在于顺应自然地形,先难而后得的因山就势,从而取得最佳效果。每个城市的山水形胜各异,巴山蜀水、楚水汉天、二樵珠江、江南水乡各有千秋。民居也因地之山水形胜而具特色,而且各自有各自的自然气候条件和文脉。如有心创造城市特色,又何至于形成“千城一面”的尴尬局面呢?若各自巧于因借本地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植物因带分布而自别,又何苦在北方城市置假榕树、假椰树呢?绿地指在自然土地上种植有生命的绿色植物的土地,绿地也要打假。

城市和农村从外观到内涵都要强调中国特色,我们总的目标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可以循时代而进,在继往开来方面有创造性地发展。对外国文化要学习,但必须结合中国实践。佛塔、须弥座、琵琶都是在学习外国文化基础上创造中国文化的实例和典范,学中有创。在某些城市保留的外国租界区或一些展览性场所可以造外国风光供参观,但作为城市和农村的总体建设,不宜提出“异国风光”的口号。《北京晚报》2004年10月11日以“西班牙小镇落户延庆”为标题,提出延庆将陆续建立日本、法国等7个异域风情小镇。至于温哥华森林、塞那维拉这些冠以洋名的地方就数不胜数了。“一方风水养一方人”,延庆山水何以产生异域风情呢。此风可息,而万万不可长。本来就千城一面了,再来千镇一洋面,谁受得了?人居环境必须本土化。现在的乡村都呈现地方风格,从县到市要力求保护这些差别而不是破坏。

作为专项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必须建立在综合性总规的前提下,深入贯彻总规的专项要求。指导的理念就宇宙观而言是人与自然协调,就社会观而言是以人为本,城市绿地系统包涵园林,园林是综合的,绿地系统也应包涵人文的特色。“千城一面”之弊只有通过创造城市的特色以求缓解。城市的自然山水形胜与文脉的融会便构成城市特色之根基。要根据城市定位定性而制定相应的绿地指标。基本指标是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覆盖率主要用于森林,亦可作城市绿地参考指标,但不能只言覆盖率而不讲绿地率。因为城市规划实质上是土地利用规划,惟据绿地率才能落实绿线和绿地面积。要从现状绿地、空地、拆迁等调查中落实绿地,古树生动地说明了历史文化,要切实保护古树名木。我国有3 000余年的银杏及周柏、唐槐、宋樟,这种资源是拿钱也造不出来的。绿地布局的原则是均衡、合理。城市中历史传留下来宜于开发为风景名胜区和城市园林的大型绿地不要划为一般城市用地,否则会破坏优美的自然风景资源。在道路规划方面,要为独立的大型公共绿地创造条件而不要横穿竖剖地把整块用地分割成碎块。如

作为一般商业、居住用地,也会埋没了这种自然资源。均衡的难点在于市中心,但市中心缺乏绿地的现状不是注定不变的,可以通过拆屋建绿来改善市中心的生态环境。生态学家认为从城市中心为大气环流带,城市中心最宜规划作水面和绿地。上海市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延安中路热岛高峰所在地拆屋建绿。不惜花每平方米1万余元的地价建成20余hm2的延中绿地,使市中心从生态到景观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上海改造市中心环境的实践,初步体现了把城市和建筑建在绿色中的世纪向往。又如安徽合肥市,鉴于旧城用地很紧,于旧市区西南另辟文化城区,借西面水库和旧河床的低地,开辟新城区中心面阔约2km多的大水面。以湖为心,以宽200m的绿带为轴,四周呈放射形布置6块公园绿地,将市政中心布置在新城区,这就自成城市中心新格局了。城市除大型绿地外,还要有为数更多,分布合理的中小型绿地,有的城市提出500m见绿。各类型绿地从原有的点、线、面逐渐织成绿网。不仅城市外围有环城绿地,而且与线状、楔形绿地结为一体。在城市内以隔离绿地分割建筑和街道,防止因城市扩大形成“摊大饼”的不利环境。无论从生态或景观而言,绿地都是分隔建筑和街道的优选方式,惟具有生命的绿色植物能有效地隔离混凝土铠甲的建筑。正如《重刊园冶序》所总结的:“盖以人为之美入天然故能奇,以清幽之趣药浓丽故能雅”。园林对人居环境可以起到逐步形成或完善风水宝地的作用。

现代交通发展带来了立交桥,从一层到多层,使热岛效应恶化发展。可以连顶带墙、柱全部以有吸盘的攀援植物绿化,还可以混交,藉有吸盘的植物带动无吸盘的藤本植物。要与交通部门协调解决所谓吸盘破坏墙面之虑。我在上海看到砖墙上布满中国地锦,50年来墙体无明显破坏,实践可证明真理。

3 人居环境是物质和精神文明的综合建设

“沧海桑田”说明水陆之变迁。既在滨水之处建城市,就要以人工疏浚淤积的泥沙,保证城市永不被水淹。杭州西湖如无人工疏浚,绝不可能保存目前风景如画的景观。2 000余年前成功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从理论上总结了6个大字刻在石墙上:“深掏滩,低作堰”。现在一般滨水城市很少掏滩,而代以筑高堤防水,以至几乎每年低流量高水位的水灾令人揪心。遭天怒的水灾惩罚实在是人为的因素所致,有些水患在某种程度上实际是人患。人与自然要协调的正是这些内容。

市区街道平直,到了丘陵地带的郊区就应顺从自然地形了。如果还是像市区主干道一样刚直不阿地通过去,山断坡而损谷,水断流而枯涸。不仅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且起伏有致的山林被破坏,代之以冗长、平滞、呆板的人工边沟和挡土墙,令人兴致索然。如果有“莫犯山林罪过,须陈风月清音”的座右铭常响耳边,那就会以“山迴路转”的原则选线。少量破坏的天然地形也要以人工还谷回坡,加以山林种植,补偿和回归自然的面貌,将路贯穿其中,那又别是一番景象。为什么一些先进国家开运河、选高速公路的路线必有风景园林师参与共同策划呢,道理在此。对于城市人文资源也一样,如没有周总理把关,北京的团城也会因城市街道拆建而遭破坏。没有古建园林专家上书,德胜门也要去一个角。据说南京中山陵也被路穿了一下。城市化并不注定要破坏自然和人文资源,这就需要城市综合性总体规划运筹帷幄了。

一谈到人居环境,首先提生态,提出生态城市、生态园林等,主要强调物质环境建设。其实,中国特色很重要的内容是强调事物的综合性。相对而言,西方文化强调理性、重视科学分析,以致曾一度认为一切美都是符合数学规律的,研究景观着重视觉分析。以“天人合一”为文化总纲的中国特色则强调综合性。中国园林艺术从历史上讲,是从诗、画发展到园林的。苏东坡评价王维(字摩诘)的诗画强调:“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由此更可想见摩诘之园林定是凝诗融画之作。所以到明代计成总结中国园林的境界和评价标准时提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8个字。中国现代美学家李泽厚先生认为中国园林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这都与“天人合一”的综合性宇宙观一脉相承。其中“天开”和“人的自然化”反映科学性,主属物质文明建设;而“宛自天开”和“自然的人化”反映艺术性,主属精神文明建设。中国文学讲究“物我交融”;绘画追求“似与不似之间”;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充分说明园林是文理交融的综合学科。如文学之“诗言志”、园林之“寓教于景”等。中国人对景观的欣赏不单纯从视觉考虑,而要求“赏心悦目”,要求“园林意味深长”。有花有鸟的环境中挂一副“看花笑谁”、“听鸟说甚”的对联。竹径不但通幽,如果联想:“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的古意就更发思古之幽情了。因此无论城市环境和景观、园林环境和景观都要强调综合性的功能。生态是环境效益之根基,与人之健康密切相关,但也不宜以某单项功能凌驾于综合功能之上。生态园林是指历史上一种以保护自然风貌为主的学派。其实生态学家诠释生态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既无褒义也无贬义的一种名词。世上既没有非生态城市和园林,那就也没有生态城市及园林。我们要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城市和生态良好、密切结合现代社会生活,便于休闲游览、景观优美和文化内涵丰富的新型园林。作为人居环境,特别是居住小区,主要要求安全、生态良好、宁静优美、方便舒适、保障隐私、称意可心。要从居住文化中借景,而不宜沽名钓誉、轴线纵横、有节点必有盛景。“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指因借地宜、人宜。必须根据用地的定性、定位,并结合自然、人文因素造景,达到“借景无由,触情俱是”的艺术效果。园林是科学性与艺术性.

4 植物造景的依托

强调生态必同时强调生物多样性,园林和城市建设强调植物的多样性。如何落实却所言极少。植物造景必依托于人居环境的地形塑造。城市建设“三通一平”中之“一平”的提法是不妥的。因为植物群落主要是地带性和小气候条件所形成。大地形之山川和平原构成大气候条件即地带性气候,微地形起伏可以形成小气候环境。多样的植物有多样的要求,主要是光照、湿度、土壤和风的综合影响。各种和各品种的植物都有各自的生态习性。以地形为主创造不同的生态环境,才能供不同的植物生长,其中包涵植物间的融洽性以形成群落关系。露地大气候带的自然环境是不可违背的,但在大气候条件下完全可以创造一定的小气候条件,供多种植物生长和发育。从现状看,作为人居环境主要部分的城市环境人工化、商业化太强而自然化不足。总的讲,绿地要以乔木为骨架,灌木即使株数超过乔木也无可形成植被的骨架。灌木可分布林间、林缘或作灌木丛独立布置。草地要因地制宜和相对集中,草本花卉总宜少而精,以林园围绕花园。也不一定到处提乔灌花草组成立体的植物群落,要因地制宜。草本花卉首先要变盆栽为主为地栽为

主。发展多年生的宿根花卉、湿生花卉、水生花卉和岩生花卉。植物与地形、建筑、道路、场地、小品综合地进行景观设计。在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我们先为植物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植物才会为我们创造好的人居环境。我国人居环境面临新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巩固既有成绩、纠正错误、克服困难,前途是锦绣的。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期末论文

从人居环境科学的角度分析现在城市规划 存在的问题 贾跃华 土木21班2120702010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的过度解析、过度细化等问题,从人居环境科学的角度给予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充分突出人居环境科学的思想对我国未来城市规划体系形成所起到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人居环镜科学整体观城市规划人类聚居 引言“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 )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区域及国家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科技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人居环境的研究核心是人,倡导“以人为本,和谐人居”建设为目标。 1 人居环境科学的“整体观”思想内 涵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关于整体与整体性的科学”,强调从整体出发思考人居环境,追求人居环境建设的整体利益,其思想内涵可以概括为“整体观”。 1.1从概念解释看 道萨迪亚斯(C.A.Doxiadis ,以下简称道氏) 认为人类聚居是“人类生活其间的聚居”。根据这种宽泛甚至有些模糊的解释,只要是人类生活的地方,就是人类聚居,而不论其位于何处、结构和形态如何,不论其尺度、层次如何,不论其设施标准、所包含的物质内容如何。简而言之,人居环境就是人类居住的地方,这是一个整体概念。 1.2从内容构成看 “居住”是个广泛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住房本身,而是几乎包含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人类生存所必须的自然基础、人类生活其间的实体空间等物质层面内容,也包括人和社会因子活动产生的精神和社会层面内容,同时还牵涉到人与环境关系的价值取向。正如道2氏所指出的,人类聚居就是“我们的生活系统”。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往往会对人居环境构成内容进行划分,如吴良镛先生将其分解为自然、人类、社会、居住和支撑五大系统,但这只是一种研究的手段,人居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其构成内容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 1.3从层次构成看 层次观念是人居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不同层次人居环境单元居民量和具体内容不同,更重要的是在复杂程度和发展变化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造成人居环境出现种种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对聚居的类型和规模缺乏统一的认识,常常出现概念上的混乱”。同时,现代人居环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不同层次人居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影响越来越广泛,甚至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中独立的人居环境单元已不复存在,人类生活在一个完整的世界人居环境体系中。 1.4从学科构成看 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为核心的多学科群组,其外围学科涉及地理、环境、生态、哲学、艺术、民俗、历史、土木、心理、社会、经济、交通等领域,内容包含人类社会各个方面。 1.5从方法论思维看 人居环境科学不同于传统的多学科协作,也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跨学科或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更不

人居环境论文

人 居 环 境 资源学院 地物07-2班 谢彪 05072427

人居环境 1 园林是最佳人居环境 自有人类便有人居环境。经历了巢居、穴居、山居和屋宇居等阶段,直到目前人类仍然在探索合宜的人居环境。现代的趋势不仅在于居住建筑本身,更着眼于环境的利用与塑造。从居住小区到别墅豪宅无不追求山水地形的变化,形成现代建筑与山水融为一体之势。20世纪末国际建筑师协会在北京宣告的《北京宣言》中指出,新世纪“要把城市和建筑建设在绿色中”,足见城市绿化和园林在人居环境中不可代替的重要性。未来发展的方向,则不仅在人居室内环境,更侧重于人居室外环境。 人居环境广义可至太空,中义为城市及农村,狭义可至居住小区乃至住宅,无不与环境发生密切的关系。中国人居环境的理念是文化的总纲“天人合一”之一脉,强调人与天调,天人共荣。其中也包含“人杰地灵”、“景物因人成胜概”等人对于自然的主观能动性。即使创造艺术美,也是“人与天调,然后天下之美生”(《管子·五行》)。因此中国古代有“天下为庐”之说。其中主要是体现用地之地宜,兼具顺从与局部改造的双重内容。生产是手段,经济利益不可片面追求,我们的目的是持续发展的天人共荣、兴世利民。 园林却不是自有人类就有的。人类初始,居于自然之中而并未脱离自然。随社会进步,人因兴建城镇与建筑而脱离了自然,却又需求自然的时候就逐渐产生了园林。古写的“艺”字是人跪地举苗植树的象形反映。人不满足于自然恩赐的树木,而要在需要的土地上人工植树,这是恩格斯所谓“第二自然”的雏形和划时代的标志。在园圃等形式的基础上发展出囿、苑和园,在西晋就出现了“园林”的专用名词。现代的中国园林概念是要满足人类对自然环境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综合要求,将生态、景观、休闲游览和文化内涵融为一体,为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谋福利。园林学从城市园林扩展到园林城市、风景名胜区和大地园林景观,园林是最佳的人居环境。园林不仅要为人居环境创造自然的条件和气氛,于中也渗透以人文;人们不仅从自然环境中得到物质享受,也从寓教于景的环境中陶冶精神,获得身心健康。 2 综合性的城市总体规划在创造人居环境方面的主导作用 我国目前约有660个城市,预计不到10年要翻倍,即1 200多个城市,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将“大建设、大破坏”改为“大建设、少破坏”是首当其冲的现实问题。我们只有一个和其他生物、非生物共有的地球。城市规划专家将城市规划划分为6个阶段,前一阶段为环境建设阶段,第六阶段为生态环境建设阶段,如何体现呢?应明确城市是人类聚居,借以生存、生活和持续发展的环境。因此在城市化的同时,也要使城市社会生产和自然环境同步协调地发展。补偿20世纪对自然资源“大破坏”的损失,并在原基础上重建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应由城规专家担纲,协同生态、建筑、园林、文物等各有关方面专家共谋综合性的总体规划,而且要各学科专家从专项角度介入总规。首先要切实保护城市自然资源和人

人居环境论文

人居环境论文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人居环境规划理论与方法 学院名称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专业名称城市规划 学生姓名XX 学号XX 指导教师XX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生态型居住区环境设计研究 摘要: 本文以城市化发展进程带来的城中村改造现象以及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日益恶化的人居生态环境问题为切入点,探讨旧城更新后生态型居住区建设的思路和方法,谈到了生态型居住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以此为着力点,从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人与社会的生态关系、人与文化的生态关系三个方面分析生态型居住区建设应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现有地势条件、地形资源进行规划设计。设计要关注生态环境,以人为本,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使得城市发展走向生态化的道路。 关键词:旧城改造;人居环境恶化;生态型居住区 1.引言 自古以来,人类的祖先就逐水草而居,追求美好的生存居住环境。德国的荷尔德林有句诗是这么说的:“人,诗意的栖居。”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仍然在为追求宜人的居住环境做出努力。但是,工业革命的兴起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形成城市包围农村的现象,人口大量地流入城市里面,城市在不断地往外扩张,城市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问题,导致我们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为了进一步地提高人们居住

生活的质量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正确方针指导下,进行旧村改造,建设生态型居住区环境成为城市建设发展中的热点目标,追求自然、健康、舒适的居住区环境越来越成为世界发展的方向和人们关注的焦点。 2.生态型居住区环境设计建设的背景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们的人居环境在向着便利化、舒适化、人性化方向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随之也会在精神层面上有更高的追求。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城市人口密集、污染问题严重、交通严重堵塞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人们期待生活在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里面,游山玩水、开阔胸怀。健康、清新、自然、诗意是生态型居住区环境建设的灵魂,在进行旧村改造后的居住区环境建设过程中我们应结合先进的设计理念,以生态学理念为指导,结合自然环境特点和历史人文特点将生态、自然、和谐的营造手法运用到城市居住区环境建设中,创造宜人、自然、丰富的生态城市景观。 3.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 居住区环境 狭义的居住区环境一般是指住宅区中除了主体建筑以外的室外环境,它包括人工和自然组成的一切环境要素。人工环境主要包括道路、广场、景观小品、假山等通过人工建造出来的景观现象;自然环境主要包括气候、土壤、水文、植物等一些属于自然界的景观要素。居住区环境由人工和自然这两种环境组成,人工与自然巧妙结合,形成美丽景观,形成室外起居室,供人居住生活其间。 生态型居住区 生态型居住区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再利用的思想观念,并运用具有生态型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达力求到最大限度的减少

中国人居环境文化的论文

中国风水学对现代人居环境的影响关键词:风水学历史起源主要思想主要影响现代应用 前言: 风水学是中国古代人居住环境选择的学问,又称山水、堪舆、青乌等。强调的是龙砂穴水的山川之形态与气惯环绕的半虚半实的境状,乃至无形、无状、无味所产生神气凝聚的哲思认知体系。风水学这一门古老的学问虽几经沉浮,但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后,东南亚、日本、韩国、欧美等地区掀起了一场“研究”中国风水的热潮,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运用风水理论指导生活。而后,国内也掀起风水学新潮,现代风水学应运而生。风水学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气”说强调避风聚水也有重要意义。风水学是中华民俗文化中的精髓,值得我们继承并创新。 一、风水的起源及发展 风水学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星象学、建筑学、景观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于一体的一门自然科学。风水学旨在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营造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赢取最好的天时地利与人和,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在我国,很早以来就流传着“风水”这一名词。具体说来,中国的风水最早起源于距今6000多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形成于汉晋,“风水”这个名称的由来,最早出现在晋代郭璞的《葬书》中:“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学作为研究人类居住环境的一门学问,又称堪舆学。风是空气,一种流动的空气;水为各种水资源,包括江河湖海及雨露。风水学强调风与水对人体的作用,主张风太大的地方不宜人居住,而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也不宜居住;没有水的地方不适宜人居住,而水泛滥成灾的地方也不适宜居住。时至今日,我们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是强调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尽管城市的发展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城市的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空气混浊、水污染严重、生存空间有限、噪声扰民……所以才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人们更愿意居住在空气清新、植被丰富、水质好的的郊区和农村。山环水绕的居住环境一直以来就是中国人理想中的居

我所认识的人居环境科学

我所认识的人居环境科学 ——从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角度 孙芳芳 摘要本文概述了人居环境科学发展的历程及其主要内容,指出规划与建筑设计 应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之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人居环境科学发展历程设计原则和谐社会 1人居环境环境科学发展简述 人居环境科学是吴良镛先生受道氏人类聚居学的启示,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全球城市化时代背景下提出的系统理论。“人居环境…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①而广义的人居环境则是指“围绕人这个主体而存在的一定空间内的构成主体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各种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总和”。②现在提到人居环境这个词,一般都是指广义的概念,它包含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政策和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国外比较系统地研究人居环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霍华德、盖迪斯、芒福德等人都曾从城市规划及区域角度出发,提出要创造性地利用景观,使城市环境变得自然而适于居住。佩里提出“邻里单位”,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人居环境模式,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霍伊特的扇形模式及哈里斯和乌尔曼的多核心模式。20世纪50年代,道萨迪亚斯提出“需要创造一门以完整的人类聚居为对象进行系统综合研究的科学,真正理解城市聚居和乡村聚居的客观规律,这门学科就是人类聚居学”,③随着人们对环境要求的提高,后来又引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把人居环境与生态可持续有机联系起来。 人居环境科学是“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④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方面,全面、系统、综合地加以研究。 2人居环境环境科学内容概要 19 世纪末到20 世纪初,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论。他是从观察19 世纪后半期, 当时英国在工业化初期形成的所谓工业城市中所存在的城市问题, 而产生的一种先进理念。同时,他还是个“务实的理想主义者”(芒福德语)。他通过自己的试验和实践,使田园理论成为体现当时城市规划思想的重要理论。 20 世纪50 年代, 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创立人类聚居学。该学说显然是道 ①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p38 ②张文新,王蓉.我国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水平现状分析. 82-92(cnki) ③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④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建筑设计与人居环境论文

评分______ 日期______湘潭大学通识素质教育自修课 专题论文 课程名称建筑设计与人居环境 指导老师 姓名 学号 班级名称 学院名称 交阅时间

建筑设计,是指设计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建筑上利用各种科学技术的成果越来越广泛深入,设计工作常涉及建筑学、结构学以及给水、排水,供暖、空气调节、电气、燃气、消防、防火、自动化控制管理、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学、工程估算,园林绿化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各种科学技术人员的密切协作。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建筑与结构、建筑与各种设备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协调,以及如何以更少的材料、更少的劳动力、更少的投资、更少的时间来实现上述各种要求。其最终目的是使建筑物做到适用、经济、坚固、美观。 人居环境,是指人类集聚或者居住的生存环境,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后形成的一种人工环境,是一个由人、建筑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包括自然、人群、社会、居住和支撑五大系统。特别指建筑、城市、风景园林等人为建成的环境。就城市和建筑的领域来讲,可具体理解为人的居住生活环境。它要求建筑必须将居住、生活、休憩、交通、管理、公共服务、文化等各个复杂的要求在时间和空间中结合起来。因此,要求设计一种聚居地,使所有社会功能在满足目前的发展及将来之间取得平衡,使创造节约能源及材料的建筑设计与环境相协调,并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美观的建筑与城市。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建设特别是城镇住宅建设迅猛发展。人们对建筑的外部环境,如交通、信息、绿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见,建筑设计如何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已是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人居环境要以人为中心。应根据人的行为规律,心理审美要求营造居住环境。居民对居住环境有心理、安全、社交、休闲和审美五个层次的需求。其中,心理、安全是最基本的需求,社会交往、休闲、审美是较高层次的需求。从心理、审美的需求来看,环境要按照生态学要求以及景观要求,营造出绿气较浓,充满自然气息的外部绿色环境,使之既能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又能美化家园,陶冶情操。植物应该是环境设计的主要材料,即以植物造景,运用植物的多样性,四季变化与生长发育,使环境空间在四季产生季相变化,同时,还可产生空间比例上的时间差异,使固定不变的静态建筑环境,具有生动活泼、变化多样的季候感。树木的枝干自然弯曲,可打破建筑线条平直呆板的形象,如粉墙黛瓦,疏竹横斜,配以点石树木,可求得一种动态均衡的艺术效果。 近年来在维护生态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思想的推动下,许多城市加大了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先后采取了见缝插绿、拆房见绿、拆违建绿等一系列措施,拓展了城市绿色空间,为居民提供了休闲游乐的场所,对城市的景观建设、生态效益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人们不仅从自然环境中得到了精神享受,也在寓教于景的环境中陶冶了情操,这一切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城市绿化景

人居环境论文

广西大学人居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 -----朱盼飞 1103300108 摘要: 大学校园环境直接或间接在影响着人才培养,因为大学时全日制教育,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大学的几年中一般都会生活在校园内,校园环境对同学们直接影响了同学的心情,如果没有积极的心情进行学习活动,这将导致为国家输送高素质人才方面无法全面。 关键词:学习环境、校园环境、人才培养、环境评价以及改善 引言:本人通过对广西大学的人居环境的整体调查作出分析并提出整改方案,主要调查方向分为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类。主观评价有对于西大安全、环境、设施、出行、舒适等方面的满意度;客观评价包括安全性、健康性、方便性、便捷性、舒适性等方面。 正文: 广西大学是一所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设有30个学院,97个本科专业,在校学习的全日制本科生,全日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以及各国留学生和成人教育学历生加起来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因此,广西大学占地面积307公顷,校舍总建筑面积133.09万平方米,居全国前列。学校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芳草如茵,湖光潋滟,环境清幽。 然而,作为一个公共型大学,外来人口多,人流量极大,此时整个校园的规划就变得至关重要了,拿道路规划来说,有效的实现人车分流,既有利于校园环境的安静,又能保证学生的安全。宿舍通风采光的好坏也直接的关系到学生身体健康,良好的朝向能调节学生的心情…… ⑴基础设施: 西大正门,由于正在修建地铁,而且设有公交车站。导致交通极为混乱,小贩众多,环境也因此显得不堪入目。从正门往里看,可以看到综合楼,正门到综合楼之间有一条大道,然而却多为校外人员占用,在校学生并为能够充分的利用其资源。大道的两旁有两条小径,小径旁虽有绿树遮阴却没有良好的供人歇息的石凳之类的公共设施。 校园内部,交叉路口较多,却未见红绿灯,因此经常发生小型车祸,严重影响学生的上下课安全。在安全性能方面,不可避免的要提及宿舍偷盗事件,因为大多数在校学生的防盗意识欠缺,以及宿舍楼本身的设施过久,如摄像头之类的监控设备不能配备完全,导致偷盗事件屡屡发生,成为了广大新老学生最为头痛的事。 在校园内,设有校车,路线为正大门——东大门、正大门——行健文理学院以及东大门——行健文理学院,为广大师生的上下课以及出行提供了许多的便利。西大更是拥有医院和广西省内目前最完备的图书馆,和东西两个体育场,让在校学生可以安心的学习并且锻炼生体,生病也能及时的治疗。 综上所述,在基本设施方面,西大整体来说,方便性和便捷性都已经做的很好,但是在安全、舒适方面仍然需要提高。 ⑵生态环境: 西大内部设有许多的池塘,绿化率也很高。 但是许多池塘因为清理和水质问题,经过其附近时,经常能闻到臭味和看到污浊的水,

改善社区的人居环境论文

论文题纲 序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居民对社区的环境卫生、市容管理、环境保护及绿化美化也提出了较高要求,这就要求政府职能部门和社区居委会认真贯彻有关法律法规,立足于为社区单位和居民办实事,精心管理和塑造社区整体优美的居住环境,实施社区环境综合管理,进一步营造“人人动手,家家受益,共建美好新社区”的良好氛围,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亲和力和凝聚力,从而促进城市环境的根本改变。 本论 一、社区建设要以实现环境长效管理为立足点,真正改善社区的人居环境。 (一)社区的涵义 (二)社区建设的内容 (三)环境管理对提升社区建设质量水平的重要作用 二、当前社区建设的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建设过分依赖政府 (二)部分居住小区物业管理不到位 (三)部分居民爱护小区环境的意识不够强 三、加强社区建设的环境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努力创建“绿色社区”

(二)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功能的发挥 (三)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四)深化改革,积极创新 (五)加强管理,积极治理,尽量减少环境污染 (六)加大投入,夯实基础,不断完善环保文化设施 (七)创新教育形式,积极培育居民群众的社会意识,完善社区结论 社区建设是一个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社区建设与环境管理,两者相互相承,密切相关,已经成为建设新社会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内容摘要及关键词

内容摘要: 社区建设不仅是当前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现代社会发展之重要一环。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社区管理问题日益突出,随着政府的社会性职能、企业的社会性职能均向社会转移,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日趋集中在城市社会的基层——社区。原有的社区,其管理环境与过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区管理出现新的发展态势,突出表现为社区管理面临新的情况和新的发展内容。文章就社区建设的环境管理入手,分析当前社区建设与环境管理之间存在突出问题,提出加强社区建设和环境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社区建设环境管理问题对策 浅谈社区建设的环境管理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作业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刍议郑州市发展规划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院系: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5年1月

刍议郑州市发展规划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本文针对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的发展与划中所存在的问题,违背可持续发展观的规划与过度理想化规划的从本学科所学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思路和策略,从而为更加合理,高效,节能地对交通以及居住区进行良性循环的规划提供可能。 关键词:发展历程,郑州市,科学规划,改造建设,人居环境科学 为了更好地建设符合科学、人文、合理的现代化的聚居环境,城市规划应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笔者在河南省郑州市生活了近二十年,能够体会到居住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构成内容相辅相成、相互联系,而在对这座城市看似繁纵错杂实则井然有序的各要素关系的梳理和科学规划中,不免存在一些不尽人意或有悖规划初衷的问题。 1.从不同维度审视郑州市发展规划与变迁 河南省省会郑州市市区属平原地貌,北临黄河,西高东低,南部则是丘陵地区,沟壑重叠。郑州还是京广和陇海铁路的交汇处,有铁路运输枢纽之称。作为省会城市,东部地区以省政府和省直单位为主,西部则是郑州市政府和市直单位。南部由于铁路枢纽的因故,坐落着数量众多的国家仓库。 多年来,随着政府和国家对城市化进程要求的提高,使得这个城市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1.1从时间角度看郑州市的发展规划 如果看把城市发展的起点移到改革开放,不难发现的是,这座城市所接收到的优惠政策和投资项目越来越多,经济要素的偏移,政策要素的倾斜都使它在整体布局规划上一直高速运作着。1988年,河南省政府批准在郑州市设立高新技术开发区;1993年,创办经济开发区;2001年启动开发郑东新区;2005年中原城市发展群的提出,省委省政府又提出了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的发展战略;2010年,在卢展工书记的带领下,我省所提出的中原经济区战略发展计划有幸被写入“两会”的“十二五”计划。 无论是微观上城区内部区域的开发规划,还是宏观上城市带动卫星城联动所形成的大范围区域整合升级,这座城市的发展都是一个不断成长的生命的再现。可以的是在我出生以前的他带着开发区实践发展的诚惶诚恐亦步亦趋;到当我逐渐对城市居住环境的概念有所认知时我们的城市又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在郑东新区的规划设计上跨出一步;再到今天,当我离开他的时候,郑州已经

人居环境课程论文

人居环境课程论文 对“人居”与“环境”关系的思考 系别建筑系 专业班级建筑设计 学生姓名黎烨宾 指导教师陈兰娥 提交日期2013年12月20日

对建筑与环境关系的思考 摘要:传统的建筑业一直极大地消耗着自然环境,同时附带着种种对自然环境的负作用。第八讲里,谢浩教授说过“建筑对环境的造成的破坏占很大一部分”。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关注逐渐从建筑本身投向了与建筑相关的环境上,这是当代建筑领域的一个重要特征。也说明了绿色生态建筑必定成为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其实这八周的人居环境系列讲座想说明的也就是“人居”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下面有我对建筑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小小思考。建筑离不开其所处的环境,环境则是建筑所依存的条件。建筑与周边环境应当保持和谐的关系。荷兰建筑大师基·考恩尼说过:“建筑绝不只是单一存在的个体。它与构成自然的许多次序一样,也是庞大次序中的一个”。建筑设计归根到底是设计环境,即创造适合人类生活工作并能激发心智的新环境。因此,建筑创造不但要满足使用功能,还要与周围环境相适应,体现一定的文脉特色,这对保持城市空间环境的整体与和谐尤为重要。而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又包括多个方面。 关键词:建筑环境和谐生态 1、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任何建筑都处于特定的自然环境之中,在受到环境包容和制约的同时,又成为其不可分割的部分,形成新的环境景观。美国建筑大师赖特认为“建筑是大自然的点缀,大自然是建筑的陪衬,离开了自然环境,你欣赏不到建筑的美,离开了建筑,环境又缺少了一点精灵”。所以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应该是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第二讲里,方小山教授也提出了“地形不是一块呆板的地,真正契合地形的建筑是不能随便把它移到其他任何一块地上的”。方小山教授的这句话,恰恰很好的说明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闻名世界的建筑流水别墅,就是出自赖特大师之手。流水别墅即很好地表达了莱特与自然界的韵律相协调的“有机”建筑理念。建筑之意在于山水之间,建筑之术也就是山水之术,建筑为山水环境增色,山水环境为建筑添彩。建筑与自然环境均是共生、共荣、共乐、共雅,建筑环境自然化,自然环境人为化,是建筑创造的永恒主题。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包括了与当地气候,地域点的有机协调, 下面引用一下第八讲里谢浩教授和我们分析的我国传统民居的气候设计经验: 南方: 1、西关大屋:封闭的外墙减少太阳辐射,能防火和保持私密性。利用起伏的坡屋面,小庭院、天井、敞厅、高侧窗、各种通透的门窗来组织自然通风,是居室冬暖夏凉。 2、骑楼:建筑的通风、采光、给排水级交通依靠天井、厅堂和庭道解决,高墙窄巷使大部分地方处于阴影之中。 3、竹筒屋:前庭后院,中部设天井采光通风,进深较大,形成窄长的“冷巷”,非常阴凉。

人居环境论文

生态理念在人居环境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将生态理念融入学生居住建设生态理念在人居环境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将生态理念融入学生居住建设 摘要:一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取决于它是否具备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如果一个生态系统具有活力,能维持它的有机体组织,能产生自适应能力,能从紧张和重压之下很快地恢复系统的机理及功能,那么,我们就说该生态系统是健康的,我的目标就是将潍坊学院学生公寓建设为一个“自净”的系统。 关键词:生态理念学生公寓建设社区生态环境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或小区都提出将自己的城市或社区建设成“生态城市”或“生态社区”,许多政府也将生态建设列为自己的首当其冲的任职目标,有的提出“5年、10年内将×市建成生态城市”,房地产开发商也打“生态”牌。笔者认为生态学的实质是“研究生命(生存)与环境(存在)关系的一门科学”,说穿了还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众所周知,城市是环境与人的综合体,这里的“环境”可以认为是指城市中除主体“人”以外的一切“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现在推崇或者说孜孜以求的所谓生态城市,无非是把作为硬件的“存在”做得好一些,而另外两个方面:一是主体“人”自身,二是“人与环境的关系”却往往被忽视,这也是目前生态建设中的一种误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或社区,应该是在加强环境“存在”方面的建设外,更加重视人的“生存之道”,倡导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即重视协调人与环境的融会贯通。可见,大凡涉及生态问题,离开人(生命、生存)、环境、人与环境的关系这三者之一,将是生态美的破缺。 以生态建设为目标追求生态城市、生态社区均值得倡导,但只满足生态意义上的某个别乃至某些指标,算不上生态城市或建筑,就此意义而言,人们常常提到的绿化、水环境、空气质量等等指标无非是生态城市或生态社区必备的客观条件(存在),但并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并不是具备了上述条件就可称之为生态城市。因此,严格的讲,当下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或城市尚不多见,许多号称生态城市或社区的“样板”,大都将必要条件误作为充分条件。从另一个角度看,但凡任何事情总存在质与量两个方面,城市生态也不例外,我国目前尚没有建立完备的城市生态测度指标体系,更谈不上城市生态安全的测度指标体系,因此,判断城市是否生态城市、社区是否生态社区,目前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量化指标。因此“质”方面的判断更是无从谈起。 不过巴尔顿关于生态系统的判断,即生态系统是否健康的观点,倒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东西。他指出:“一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取决于它是否具备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如果一个生态系统具有活力,能维持它的有机体组织,能产生自适应能力,能从紧张和重压之下很快地恢复系统的机理及功能,那么,我们就说该生态系统是健康的”。 对于社区也是如此,如果一个社区生态系统能在自己的系统范围内实现“自净”,那将对整个城市系统和自然界的压力大大减小。在社区应用技术方面,目

人居环境论文

财富与舒适 ——关于农村人居环境 (W eath and Comfortable About the Environment in Rural) 摘要:人居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生活的基本条件。美好的社会除了物质的富足外,还需要有良好的文明状态。以农村来说,人居环境脏、乱、差正是不文明的一种表现。因此搞好农村的村容村貌的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is human survival, the fundamental condition of their lives. Good society is not only material abundance outside, still need a good state of civilization. In rural speaking,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is polluted, disorderly and poor is not civilization of a kind of expression. Therefore better r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village CunMao rural areas, 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socialist new rural construction process, improve the rural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in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the important task. 关键字:农村、人居环境、内蒙通辽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Inner Mongolia TongLiao 农村人居环境是我们人类居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始祖最初定居从事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生活形态,是与大自然长期共生,相互依存的恬静生活。

从人居环境科学的角度分析现在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

从人居环境科学的角度分析现在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 摘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在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从理论上探讨城市化同城市人居环境的关系,分析目前城市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针对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趋势和目标,提出了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以期为城市人居环境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人居环境,对策,问题 人居环境科学以人类生活环境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目的是满足人类聚居的要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宜人的美好生活环境,其传播和发展虽不过十几年,但已在学术研究及建设实践中引发了广泛的共鸣 一、城市规划与人居环境的关系 城市规划与人居环境是一个多层次的空间系统,是一个区域的概念。城市是人居环境的组成部分:住宅、村庄、城镇、特大城市以至连绵的城市区域等,实际上都是不同层次的人居环境系统,它们同时又是更大的乃至全球人居环境系统的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经济活动为基础、社会联系极为紧密的有机整体,城市是某一层次人居环境的组成部分。 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实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化进程的目标。城市规划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是一种文化观念的更新转变过程。城市化过程是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是人居环境发展建设的过程,人居环境状况是城市化结果的具体体现。可以说,人居环境真实地记录了城市化进程的是非功过,城市规划的每一步都会引起人居环境的变化。 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实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的目标。城市化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是一种文化观念的更新转变过程。城市化过程是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是人居环境发展建设的过程,人居环境状况是城市规划结果的具体体现。可以说,人居环境真实地记录了城市规划的是非功过,城市规划的每一步都会引起人居环境的变化。 二、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对城市发展认识的不断改变,人类在逐渐广泛的领域内探索着城市发展的规律,得到了不错的乘积。但是,为什么城市问题依然严重?为什么人类在现代城市中仍然显得力不从心呢?这里有客观原因:现代城市以高度集中和迅速膨胀为特征的爆炸式生长。但更重要的是人们主观上的原因:企图用旧观念来考察现代城市,结果造成城市规划的思维方式、研究方式、工作组织方式、规划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使城市问题愈加严重。具体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维方式原因; 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工作基本上遵循的仍然是Patrick Geddes在20世纪初提出的“调查先于规划,诊断先于治疗”的工作模式,这种调查—分析—规划的工作程序一直被广泛的采用。这种思维方式是从某一特定角度出发将事物先分解再逐一解析,用于认识和分析问题是比较有效的,但用于解决问题就并非如此了。原因在于,人类认识事物的能力是有限的,对事物的分解解析是人为地将真实事物割裂开来,使我们不能够全面掌握事物的内在联系,也就缺乏建立事物内在联系的整体思考能力。而且,事物愈复杂,这种分解解析的程度就愈深,逐渐形成了一个“解析、解析、再解析—割裂、割裂、再割裂”的恶性循环。现代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综合系统,在城市规划中仍然沿用这种传统思维方式,对城市各子系统有机联系的认识就会愈加困难,就无法真正理解城市的客观规律和城市问题,也就无法采取正确的行动。 第二、研究方式原因; 受传统的分解方法和简化方法思维模式的影响,人们对城市的了解越多,产生的学科及学科分支就会越多。如今,对城市进行研究的有建筑学、规划学、地理学、城市生态学、经济学、

农村人居环境的系统论文完成

农村人居环境的系统组成 农村人居环境,是农业人口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农业人口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它是农民从事生产生活的基地,是农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就内容而言,农村人居环境包括下列五大系统: 1.自然系统 自然指气候、水土地、植物、动物、地 理、地形、环境分析、资源、土地利用等。 整体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是聚居产生并发 挥其功能的基础,是人类安身立命之所。自 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具有不可替 代性,自然环境变化具有不可逆性和不可弥 补性。 2.人类系统 人是自然界的改造者,又是人类社会的 创造者。人类系统主要指作为个体的聚居 者,侧重于对物质的需求与人的生理、心理、 行为等有关的机制及原理、理论的分析。人 类本身具有五大基本需要,即:①生理需要 ②安全需求③情感需要④尊重需要⑤个人 价值需要。 3.社会系统 农村人居环境是“人”与“人”共处的生活居住环境,是农业人口聚居、生产、活动的场所。农村人居环境的社会系统主要是指农村公共管理和法律、社会关系、人口规模、文化特征、社会分化、经济发展、健康和福利等。涉及由人群组成的农村社会团体的交往体系 包括由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群组成的系统及有关的机制、原理、理论和分析。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应重视人的价值的实现和社会的公平。农村人居环境的设计,必须关心农村居民的需求,这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4.居住系统 农村居住系统主要包括农村住宅、基础设施、人类社会系统所依托的居住物质环境及其艺术特征等。当前农村住房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亟须解决的难题之一。农村住房不仅仅是一种实用的商品,更是一个促进农村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拥有住房及相应的服务设施是一项基本人权,通过指导性的自助方案和社区行动为社会底层的人们提供直接帮助,从而实现人人有房可住,这是政府的一项基本义务。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读书报告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读书报告 摘要:本文通过对《人居环境科学导论》的细致阅读,梳理出全书的内容体系框架。又结合个人体会与相关图书、评论文章,总结出人居环境科学的方法论体系。最后,通过相关实践案例和比较人居环境科学与人类聚居学,评价和综述了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人居环境科学;人类聚居学;方法论体系;实践运用 五年前,在设计课的老师推荐下,利用课余时间在图书馆阅读了吴先生的《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收获颇深。五年后,再度拿起这本厚重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心中却百感交集。五年的本科教育,经历过多次设计实践,当初那个“规划梦想美好世界”的幻想似乎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现实中规范、设计要求、数据、指标的条条框框。然而无论如何,在这个市场主导一切,人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代,我们仍旧需要那种沉着冷静的科学精神和踏踏实实的实践方法论。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就是这样一本朴素的科学著作。全书上半部分,吴先生耐心而睿智的解释了人居环境科学的体系、原则、主导学科、研究方法,又结合实践,批判了现代人居环境规划的种种不足,为我们展示出一套崭新而清晰的工作方法。下半部分,通过整理和综述道萨迪亚斯的人类聚居学说,吴先生又向我们展示了他对这一学说继承、评判和发展的全过程。其朴素性与科学性就在于,全书既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叙述,又是对这一成果的再评估与再分析——简而言之,《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本身就是一个作者吴良镛先生和广大读者探讨人居问题的广阔平台。 那么,在这一平台的基础之上,吴先生想向我们传达的讯息又是什么呢?五年前,在我缺乏专业知识背景的前提下,错误的认为本书仅仅旨在介绍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五年后再读,这一认识却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我看来,《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全书传达的最重要的讯息便是一套包括整体性研究、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利用“自适应性”引导发展等在内的,极为完整的方法论体系。 其一是研究的整体性。长久以来,人类的科学研究被细致的分门别类。社会学家只关注社会问题,物理学家只关注物理问题,文学家只专注于文学研究等等,而忽视了科学本身是一个整体这一最重要的事实。吴先生在继承和发展道萨迪亚斯整体研究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建筑、地景、规划三门专业为主导的,多学科参与的研究平台——人居环境科学。 值得一提的是,吴先生强调,使用“科学”一词是因为在短时间内还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但在我看来,使用“科学”亦远胜“学科”。这是因为,“学科”往往被理解为专业性的、排他性较强的某个研究领域。但解决人居问题从来了就不是一个单学科的单纯过程,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等学科都会基于自身学科的研究给出特定的解决方式抑或处理态度。而只将建筑、地景和规划这三大主导学科提出的意见作为全部,显然是片面而不科学的。因此,“人居环境科学”的名称反而能够体现一种集大家之所长的学术智慧,不妨将其一直沿用下去。 其二是以问题为导向。首先必须理解什么是以问题为导向和什么是以目标为导向。自古以来,科学研究一直是两种导向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瓦特发明蒸汽

人居环境课程论文

人居环境课程论文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人居环境课程论文 对“人居”与“环境”关系的思考 系别建筑系 专业班级建筑设计 学生姓名黎烨宾 指导教师陈兰娥 提交日期2013年12月20日 对建筑与环境关系的思考 摘要:传统的建筑业一直极大地消耗着自然环境,同时附带着种种对自然环境的负作用。第八讲里,谢浩教授说过“建筑对环境的造成的破坏占很大一部分”。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关注逐渐从建筑本身投向了与建筑相关的环境上,这是当代建筑领域的一个重要特征。也说明了绿色生态建筑必定成为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其实这八周的人居环境系列讲座想说明的也就是“人居”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下面有我对建筑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小小思考。建筑离不开其所处的环境,环境则是建筑所依存的条件。建筑与周边环境应当保持和谐的关系。荷兰建筑大师基·考恩尼说过:“建筑绝不只是单一存在的个体。它与构成自然的许多次序一样,也是庞大次序中的一个”。建筑设计归根到底是设计环境,即创造适合人类生活工作并能激发心智的新环境。因此,建筑创造不但要满足使用功能,还要与周围环境相适应,体现一定的文脉特色,这对保持城市空间环境的整体与和谐尤为重要。而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又包括多个方面。 关键词:建筑环境和谐生态 1、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任何建筑都处于特定的自然环境之中,在受到环境包容和制约的同时,又成为其不可分割的部分,形成新的环境景观。美国建筑大师赖特认为“建筑是大自然的点缀,大自然是建筑的陪衬,离开了自然环境,你欣赏不到建筑的美,离开了建筑,环境又缺少了一点精灵”。所以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应该是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第二讲里,方小山教授也提出了“地形不是一块呆板的地,真正契合地形的建筑是不能随便把它移到其他任何一块地上的”。方小山教授的这句话,恰恰很好的说明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闻名世界的建筑流水别墅,就是出自赖特大师之手。流水别墅即很好地表达了莱特与自然界的韵律相协调的“有机”建筑理念。建筑之意在于山水之间,建筑之术也就是山水之术,建筑为山水环境增色,山水环境为建筑添彩。建筑与自然环境均是

人居环境的概念

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是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包括乡村、城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形式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系统地、综合地加以研究,其目的是要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建设符合于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一、人居环境的发展历程 一)人居环境的形成 人居环境的形成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人类的生存方式不断变化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从被动地依赖自然到逐步地利用自然,再到主动地改造自然。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人类最初以采集和渔猎等简单劳动为谋生手段。 为了不断获得天然食物,人类只能“逐水草而居”,居住地点既不固 定,也不集中。为了利于迁徙,人类或栖身于可随时抛弃的天然洞穴,或栖身于地上陋室、树上窠巢,这些极简单的居处散布在一起,就组 成了最原始的居民点。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在相对固定的土地上获取生活资料的生产 方式——农耕与饲养,而且形成了从事不同专门劳动的人群:农民、牧人、猎人和渔夫。农业的出现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劳动分工向人类 提出了定居的要求,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乡村人居环境。 这种真正的人居环境最早出现于新石器中期,如我国仰韶文化的村庄 遗址。随着生产工具、劳动技能的不断改进,劳动产品有了剩余,产 生了私有制,推动了又一次大规模的劳动分工——手工业、商业与农牧业的分离。手工匠人和商人寻求适当的地点集中居住,以专门从事 手工业生产和商品交换,于是,距今大约5500年前,以担负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城镇应运而生。尼罗河下游的底比斯、孟菲斯,两河 流域的伊立、巴比伦,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莫哼卓达罗,黄河流域 的亳、殷、镐京等,就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城镇。 (二)人居环境的发展 作为人类栖息地,人居环境经历了从自然环境向人工环境、从次一级 人工环境向高一级人工环境的发展演化过程,并仍将持续进行下去。 就人居环境体系的层次结构而言,这个过程表现为:散居、村、镇、城市、城市群和城市带等。 人口规模的变化显示了人居环境规模演化的基本特征。这个演化过程 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工业革命以前的漫长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生 产缓慢发展,不要求人口的大规模聚集,各种人居环境的规模基本上 处于缓慢增长状态。工业革命以后一直到本世纪60年代,世界各国先后进入城镇化时期,城镇规模急剧扩大,而乡村规模相对稳定(某 市的向心移动模式。另外,随之兴起的第三产业以生产服务、科技服 务、文化服务和生活服务功能等从多方面支持了城镇化,并进一步扩 大了就业门路,赋予城镇新的吸引力。本世纪60年代以后,人居环境规模的演化进入第三个阶段。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主导城镇化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