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晚明危机与时人诗篇

晚明危机与时人诗篇

晚明危机与时人诗篇
晚明危机与时人诗篇

晚明危机与时人诗篇

论文摘要

本论文探讨的主题,是明朝末期时局的动荡所产生的忧难灾患等现实存在对于当时的诗这一上层建筑中的文体产生的内容和精神上的影响、渗透,以及由此导致的变化和进步,并兼延论及当时的诗坛、诗风的转变。鉴于所掌握的材料和自身能力,本论文拟以时间为轴线,渐次推进,选取一定样本进行诠解论述。并尽力以时代作为背景讨论这些影响与变化之间的流变与规律。

明朝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朝代,从洪武到崇祯,凡二百六十余年,计算南明的话,则有近三百年。在这三百年中,产生了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光芒璀璨的明代文学的湖光山色中,明诗是一条浪涛涌动的明亮深流。

从忧国忧民,感怀际遇这个角度上讲,尽管明朝三百年的历史上一直不乏关注国家危难和民生疾苦的诗人和作品,远如刘基高适,晚近有杨继盛。但是明代诗坛后期的主流依旧是“诗必盛唐”,坚持对宋诗风格的排斥,强调对唐诗进行刻板模仿,崇尚极端的形式主义。但是一无具体的大漠长河可以依托,二无真实的社会存在可供取材,使得当时的诗文徒具形式而缺少情感风骨,“弃目前之景,樜腐烂之辞”1,这一定议近代已有公论。

晚明的战乱烽烟使得明代诗人群体首次集体面对切入体肤的家国危难。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2在国家的危难,民众的忧患别离面前,自明初自“三杨”起便过分笼罩诗坛的形式主义首次在主流上注入了或多或少的真实的患难情感。诗文情感的充盈,诗坛风气的转变,不仅使得诗在精神和气骨上发生复兴,并能带动这一时期在诗的理论探讨,诗的形式结构上取得重大的突破,乃至延泽清诗的复兴。

碍于学识与篇幅所限,本论文权作抛砖,仅从明末时人诗篇着手,粗浅的梳理时局对诗文内容与风格诗坛风气的渗透,以及这种变化在时间线上与局势的联动,以史观文,以文证史。讨论研究时人诗作与时代的若干有机联系及影响和演变。

关键词;晚明;诗;时人;精神,内容

1袁宏道《雪涛阁集序》。

2赵翼《题遗山诗》。

目录

一、说明与定义 (3)

二、晚明危机概况 (4)

三、危机的开局 (5)

1、万历晚期危局略述 (5)

2、万历年间诗两首 (5)

3、天启年间时局略述 (6)

4、天启年间诗两首 (7)

四、帝国的毁灭——崇祯时期诗 (8)

1、崇祯朝局势概述 (8)

2、边事寥落 (9)

2、中原烽火 (10)

3、社会危机 (11)

4、补余 (12)

五、山崩地裂——明朝的灭亡与南明诗 (13)

1、1644,风雨激荡甲申年 (13)

2、南晖余照——南明政权诗 (14)

2、民间诗人 (15)

3、遗民余绪 (16)

六、题材与内容 (19)

七、时代特色与特征总结 (19)

八、终章结语 (22)

参考文献 (24)

致谢 (25)

一、说明与定义

1、本论文所述及时人诗篇,系感遇危局而做的沙场局势、个人际遇与民众苦难的诗作。与这种背景无关的同时代诗作不在本文论述范围。

2、本文的着力点是明末相关的诗篇。诗限定于格律诗。碍于篇幅和能力所限所限,对同时期的词作等其它文体不予着眼。

3、同时本文的定位是明末,包括延续的南明一系列政权,本文将南明视为明末这一定语的一部分,南明的相关人士与事件将在本文做同等论述。同时将农民军政权也循例视为明朝的一部分。对于与后金\清政权牵连的人或事物,将以明朝\南明作为线索加以论述。

4、所论之诗为时人所做之诗,后人对当时历史事件所做的诗文不做论述。

5、碍于能力与材料和其他客观原因所限,论文的排次以时间为轴递进。由于论文会以历史事件来编年从前往后论述,这使得会出现较晚创作的诗出现在更早创作的诗的前面的现象。会在分析时特别注明。

6、由于论文论述以时间线为主,而且跨度较大。在标注时间上,使用公元制作为标准,旁注年号。为求简便明了,只使用明朝年号,包括南明。不使用清朝等其他年号。

7、基本每个时代以事件为范畴会撷选一到三首诗。基本结构包括诗,创作时间(不能明确的,根据考证的描述时间范围划定创作时期)作者简介,诗文鉴析与论述。

8、诗歌的文学水平是选论的一个根据,但不是基本依据。本论文讨论的诗,应当与当时的局势,社会思潮和社会事件密切关联。能够反映社会思潮,诗坛风气,国家局势等。

二、晚明危机概况

本文将晚明危机(亦即论文的写作背景)的时间节点界定在万历后期至南明灭亡,起点为1618(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宣告“七大恨”反明到1662(永历十六年)永历帝被吴三桂缢杀。

1、军事危机

早在明朝中期,赖以维持的卫所制已经无法维持。到万历后期,连募兵也难以维持战斗力。兵将离心,上下解体;军饷欠发,兵多虚报;器械不修,情报外泻,隐患重重。在历次战斗中有经验的老兵或是阵亡或是失散,变为敌军或是流民,新建军队战斗力愈来愈差,军阀化明显。

2、政治危机

神宗久闭深宫,对文官集团采取了一种极端的不合作态度。从万历二十年到四十八年驾崩,创下了长达28年不上朝堂的记录。官僚的缺额不予批补,万历帝驾崩的时候,整个官僚组织也已残破不堪,在职的尚书仅剩三位,刑、工、礼三部及南京六部皆缺。官僚组织风气败坏,结党营私,虚浮于事,实际能力低下。

晚明的众多皇帝均信任宦官。宦官的专权与擅为,也极大地搅乱了政治秩序。

在文官内部的党争则是蔚为大观。到后期党争业已明面化,各派党同伐异,各谋私利,形成不正常的政治氛围。在政治基层,则是异常严重的贪污腐化贪赃枉法之情景常见。政治上的危机使得明朝在面临危机时应对乏力。甚至损害国家利益谋取私利。

3、经济危机

社会的贫富差距持续拉大。城市出现畸形的繁荣,农村却持续贫困化。土地兼并非常严重,尤以最早发生战乱的辽东为甚。多达百万的宗室,不事生产,生活奢侈,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财政系统的不合理,造成税收偏低,税负不公平,农民负担沉重。财政不足,给前线带来很大的压力,是造成战斗失败和官兵叛逃的重要原因。尤以崇祯晚期,采纳了“改因粮为均输”的政策,极大的丧失了人心。

4、社会危机

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开始崩坏,利己主义横行,人惟思财货而已。基层政权呈现半瘫痪状态,土豪劣绅横行。在灾害严重的地区,早在万历朝不能得到救济的民众就开始转化为流贼与寇匪。城市经济发达,江南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包括海商在内的工商业阶层的势力扩大,但是上层又缺乏因势利导的能力,故而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在万历后期,江南各地资本主义萌芽发达的地区多次发生反矿监,反税监的市民斗争。

三、危机的开局

1、万历晚期危局略述

万历四十三年,镇守辽东的的李成梁以九十三岁高龄去世。一年后辽东边墙外的努尔哈赤号后金国汗,建元天命。至1619(万历四十六年)年四月十三日,努儿哈赤以“七大恨”告天,正式与明朝决裂。三月内相继攻陷抚顺清河。

1620(万历四十七)年二月明朝九万大军兵出边墙,围攻后金汗庭赫图阿拉。之后双方爆发萨尔浒战役,明军被各个击破,88550余名出阵官兵损失46000余人,随征的朝鲜军全军投降。全国震动,首辅方从哲的上书称“自有辽东警报以来,大小臣工无不骇愕,而民间尤甚。加以山海关,又有虏报,人心愈益恐怖,讹言四起,各思奔窜。官吏士民以及商贾,向寓京师者率多,携家避难而去,且迩来四方饥民就食来京者,不知几千万”。明朝自此在对外战争上转攻为守,屡战屡败。

战后,经过方从哲等人会推,楚党人士,东林在言路的死敌之一,曾任辽东巡按的熊廷弼出任辽东经略,局势逐步稳定。

2、万历年间诗两首

《辽事杂诗-其三》【1936~1939】陈子龙

二月辽阳大出师,无边云鸟尽东驰。乌鸢暗集三军幕,风雨惊传两将旗。

长白峰高尘漠漠,浑河水落草离离。国殇毅魄今何在?十载招魂竟不知。

陈子龙(1608—1647)明末官员、文学家。初名介,字卧子。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进士。南京沦亡后起兵抗清。事败被捕,投水殉国。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悲壮苍凉,典雅华丽;或合二一体。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

辽事杂诗是一组八首诗,风格统一,上下协调。依据其第七首1考证,该组诗约略作于1936到1939年。是描写辽东对后金满清政权战事的系列作品,按照时间线依序排列。本诗描写的是萨尔浒战役。

事实上作者写作此诗的时候,相去最少有十六七年了。最后一句十载招魂句,不用“廿”字,第一大概是因为不足数,第二当是为了协律。

值得注意的是,本论文中所有诗都作于背景事件的同时期,唯独本诗不是。萨尔浒战役爆发于1920年,此诗写作的时间离事件约有十六到十九年。表面看时间相去不远,但中间历经三帝,而明朝的局势也从表面的盛世迅速跌落到危机重重。所以本诗与后面作于万历天启时代的诗文相比,内容和气度都迥然不同。其时中原民军与贼寇并起,清兵三度入塞,明军无力遏止。万历时期的表面繁华既已不再,社会危机重重,“诗必盛唐”的主张便毫无可能继续维持下去。当时以钱谦益为代表的诗坛巨擘已经开始主张复兴宋诗2。本诗具有深厚的时代与风潮的烙印。

1见本论文第四章第2节。

2关于这些可以参见论文岳永《钱谦益倡宋诗学思想初探》,《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本诗首要的特点,是兼有明显的宋诗与唐诗风格。气象宏大沉郁,形式工整对仗,但是反过来又强调叙事。诗文没有用典故,是用宋诗风格所做的调和。

本诗的叙事削弱了诗的文采,但是增厚了诗的底蕴。对家国危难的描写,强烈的叙事性能够增强对受众的感染力。辅以议论性的文字,意象的少量使用,在明末局势中具有很强的务实作用,做到了现实与文采的调和。

《马跑泉》【约1616后】王象春

将军战马就悬崖,石底空闻吼怒雷。

四铁一敲冰雪涌,始知赤兔本龙媒。

王象春(1578~1632年),字季木,号虞求,别号明湖居士。明代济南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神宗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中进士,位居榜眼。后受“阉党”迫害,名列东林。兄王象晋即是后来清代著名王士祯的祖父。

本诗撷自王象春《齐音》1。1616 (万历四十四年)春,王象春移家济南,购得李攀龙在大明湖百花洲畔的故居白雪楼,筑造问山亭,读书赋诗其中。《齐音》中的作品当散作于此时之后。《齐音》在咏景诗以及对诗的笺注中直抒胸臆,意存讽喻,对当时的弊政和人民的疾苦作了真实反映。诗人正是以悲天悯人的心情,用入木三分的眼光,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在这方面,就《黑虎泉》和《马跑泉》(见下一节)二诗进行评论。

该诗是对关外战事不利而作,歌咏的对象是宋金战争之时的济南守将关胜2(史实人物)。从《齐音》来看,王是较早脱离主流诗坛的人。当时诗人已经挂冠归隐济南,无官一身轻,发达的明代民间生活给了诗人无数的思想灵泉。本论文选用的两首诗,一为万历一为天启所做,均没有采用固定套路,亦无风格所言,迥异于当时文人所做之诗。诗的内容取材于住地济南诸多名胜和民间传说与口碑,用语鲜活有生气,诙谐而不打油。作者脱离了官场文牍,所做之诗既没有文人士子的矫作,取材于民间而又没有民间诗文的粗俗与不合格律,虽然文辞并不出色,却也值得咏叹。

最主要的,作者在诗中无所言忌,没有避重就轻,对现实的批判酣畅淋漓。第一首诗通过对本地抗金将领坐骑的歌颂,明里赞叹关胜,暗里直陈对明廷政治腐朽,边事溃败的不满,诗文取材于生活,简洁易懂,不拘格式,不套典故,感情丰沛,批判现实,正是本论文要论述的明末诗所发生的典型转变。

3、天启年间时局略述

熊廷弼性格过于刚直,遭致枢轴党争的殃及。熹宗初立,虽然熊对稳定辽东局势贡献甚大,仍以袁应泰代熊廷弼。在1621(天启元年)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辽东重镇沈阳、辽东首府辽阳相继失陷,袁应泰畏罪自杀,辽河以东全部沦为后金所有。去职后,熊改任辽东经略。巡抚一职改由王化贞署理。王化贞一介文官,精于医理却毫不知兵。期待使用战斗力和

1又名《济南百咏》。诗集共收录诗作107首,分别咏颂了济南的山水泉湖、名胜古迹、节令风俗、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社会现象诸方面。均为七言绝句。诗后附有笺注,或说明本事,或作辨证,以抒发诗中不尽之意。

2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15《金人立刘豫》条记载,南宋髙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春正月,以刘豫知济南府。金人南侵,十二月庚申,金人攻济南府,利诱刘豫投降。怕死又无耻的刘不顾全城百姓的反对,杀死了坚持抵抗的“济南骁将关胜”投降了金人。(此事又见于《宋史·刘豫传》和《金史·刘豫传》)。

士气都很低下的军队同后金政权进行大型决战。1622(天启二年)年广宁之战,后金攻击西平堡,王化贞轻率出动出动大军赴战,在沙岭全部败殁。复有败将哗变倒戈,惊惶之下,轻弃广宁,抛弃关外全部土地,退至山海关内。后金一路急进,仅仅在宁远城下遭遇挫败,是为“宁远大捷”。熊廷弼在朝内遭到众多奏议,以“失陷广宁罪”遭处死弃市,传首九边。王化贞也于崇祯年间议死。

天启二年。孙承宗以帝师的身份督军辽左。是时孙业已近六十。广宁已成废墟,明朝在山海关外仅存宁远,锦州两大军事基地,隔三岔河与后金对峙。天启年间战事基本比较稳定,明朝始终据守着关宁锦三大要点。虽然中间发生数场战争,但没有产生以往一溃千里的局面。

4、天启年间诗两首

《黑虎泉》【约1621后】王象春

泰山之下妇人哭,泉吼犹能悕啸风。

何故焚香祭猛虎,生祠几处在城中。

【笺注】城东有黑虎泉,俗传是水神,遂有庙祀。泉势冲突,妇女饮之辄瘿。余思:虎,猛物害人,何以禋祀?盖泰山哭妇致感孔子。“猛于虎”者,已处处得生祠,况黑公水神岂独遗耶?余当瓣香作礼,祈其少戢搏噬,恕我残黎!

生祠是天启年间的独有的现象。朱由校即位后,权阉魏忠贤大权独揽,各处地方官为了谄媚,争相为魏忠贤建立生祠(过往祠堂只能为逝者而建)。连小小的济南城就有数处。

这首诗也是王象春《齐音》所选出,选题泼辣,大胆直白。当时魏忠贤如日中天,视士子言官如寇仇,作东林点将录,均从政坛罢去,杨涟左光斗等人系狱而死。作者与东林结交并不深广,但也没有喑声曲附。在诗中痛陈民间的疾苦(妇人哭,祭猛虎),朝政的黑暗(官员巴结魏忠贤为之建祠)直陈魏是苛政猛虎,提现了诗人的铮铮铁骨。

王象春脱离官身较早,在明代主流文坛与政坛密切相连的情形下,王因而得到一个摆脱这两重桎梏的因缘。归隐后作者能够遍历民间,从人民和现实中吸收营养。在《齐音》中,作者所作之诗言之有物,辞无虚凿,不用典故,不袭套路,文风朴实,直面现实进行批判。在《齐音》所做的时代,文坛尚且升平,自前后七子,西昆唐风的主流风气浸洗,多数人文风浮华僵硬,讲求形式缺少情感。王象春的转变,无疑具有先导作用。比之于后来者不同的是,王起码在《齐音》中的转变是过于激烈的,作者与民间密切结合,所做之诗基本彻底抛却了典故和套辞的使用,用语稍偏俚俗,略显矫枉过正。

《中右所不寐》【1621~1625】孙承宗

满城铃柝夜如何,檐马西风搅梦多。

白发萧萧人不寐,半规新月照沙河。

孙承宗(1563年—1638年),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高阳(今河北)人。明末军事家,文学家,政治家。曾为明熹宗老师。后代王在晋为蓟辽督师,统筹关外防务。崇祯十一年,清军大举入塞,已辞官回乡孙承宗领家人守卫高阳,全部战死。生前官至兵部尚书、太傅等。著有诗集《高阳集》。

中右所是辽西三岔河边的一座小城,广宁之战后成为防御后金进攻的前哨汛地。本诗当做于蓟辽督师任上。

孙承宗身为帝师,仕途坦荡。人生的顺利,帝师的特殊身份,以及作诗的时代(天启早期后金已经到扩张极限,且忙于镇压占领区反抗和蒙古交战,关外局势比较稳定)所限,

本诗的格局,所用意象无一不是从唐诗中因袭而来,具备明代后期流行的“诗必盛唐”这一标杆主张的深刻风貌。略去标题和作者与年代,基本不能将本诗与唐代边塞诗区别开来。推究其原因,孙承宗其时已近六旬,白发苍苍,其壮年恰是在后七子的的巨大影响下度过的,作者的作诗习惯业已为当时的诗坛潮流所决定。

但是本诗仍是一首优秀的作品。尽管因袭套路,但是作者当时的处境却与唐代边塞诗人出奇的吻合,从而不像一般明诗一样是对唐诗风貌的僵硬模仿。更况且作者身为帝师,具备扎实的文化修养,而且是一个气节崇高的人(作者本可致仕颐养,却主动选择了身临前线。十余年后,面对汹涌而来的清军,已逾期古稀的孙承宗仍然带领全家仍然登城剧战,满门殉国),尽管全诗因袭唐诗的形式,但是作者借助自己的功底和真情实感巧妙地将局势,风物,忧思融进诗文里面,做到了形式与叙事和情感表达的有效结合。

本诗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表现出在明末危局的早期,诗坛如何对旧有的形式和风物意象加以坚守,同时又在局势的客观存在的决定下,将客观的社会现实与情感在不破坏旧有外在表现的情况下,溶合进既有的架构之中的。表现了在局势转变的早期,上层建筑思想形式变化的滞后性,以及时人在内在机理上对时代所做的妥协适应。

四、帝国的毁灭——崇祯时期诗

1、崇祯朝局势概述

崇祯接手的是一个沉珂在身的王朝。早在登基之前,即有魏忠贤谋夺。之后面临的又是一个烂摊子,辽东除宁锦一隅全境沦陷,面对关外满族铁骑屡战屡败。内地民军与土寇遍起。战争的破坏,镇压所需的征伐,造成一个死循环。严重的水患灾害更是形成骆驼背上最后一根稻草。自崇祯元年(1628年)起,中国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崇祯七年,家住河南的前兵部尚书吕维祺上书朝廷:“盖数年来,臣乡无岁不苦荒,无月不苦兵,无日不苦挽输。庚午(崇祯三年)旱;辛未旱;壬申大旱。野无青草,十室九空。……村无吠犬,尚敲催征之门;树有啼鹃,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似闻鬼哭。欲使穷民之不化为盗,不可得也”。旱灾又引起蝗灾,使得灾情更加扩大。河南于崇祯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皆有蝗旱,“人相食,草木俱尽,土寇并起”。

十四年,左懋第督催漕运,道中驰疏言:“臣自静海抵临清,见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米石银二十四两,人死取以食。惟圣明垂念。”保定巡抚徐标被召入京时说:“臣自江淮来数千里,见城陷处固荡然一空,即有完城,亦仅余四壁城隍,物力已尽,蹂躏无余,蓬蒿满路,鸡犬无音,未遇一耕者,成何世界!”1

盗匪与流民并起,各地民变不断爆发。为剿流寇,明思宗努力镇压,但是两线作战功亏一篑。征发三饷又导致底层民心尽丧。

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明朝常年在山海关外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与后金\清作战。军队又缺乏机动和野战能力。后金\清军数度绕过山海关侵入内地,掠取了大量人口和财富,严重破坏了内地的社会。明廷苦于两线作战,每年的军费“三饷”开支高达两千万两以上,国家财政早已入不敷出,缺饷的情况普遍,常导致明军内部骚乱哗变。明朝末年就在和战两难之间,走入灭亡之途。

加上明思宗求治心切,生性多疑,刚愎自用,因此在朝政中屡铸大错:前期铲除专权宦1以上两节引自樊树志.《晚明史》P13。

官,后期又重用宦官。随着局势的日益严峻,明思宗的滥杀也日趋严重,总督中被诛者七人,巡抚被戮者十一人。十七年中更换内阁首辅近五十人。

崇祯十五年(1642年),松山、锦州失守,洪承畴降清。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王朝面临没顶之灾,明思宗召见阁臣时悲叹道:“吾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无一人相从?”

此时,农民军起义已经十多年了,从北京向南,南京向北,纵横数千里之间。至1642年,李自成张献忠相继建立了正规政权,大量歼灭收编明军。明朝业已无可用之财,可战之兵,山河残破,终于在1644年灭亡。

2、边事寥落

《赠秦良玉无题诗其一其二》【1630】朱由检

学就四川作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蜀锦征袍自剪成,桃花马上请长缨;

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朱由检(1611 -1644),明朝第十六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1627年-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朱由检勤于政事,生活节俭。但明朝局势积重难返,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时,于煤山自缢身亡。至此明朝在内忧外患中灭亡。

1630年,崇祯三年,当时第一次入塞的清军已经退回辽东,但依旧占据北京东部遵化永平四城。明末著名的女将,四川土司女将军秦良玉慷慨率兵赴京勤王。其时秦良玉之兄长秦邦屏已于1621年(天启元年)的沈阳之战的浑河岸畔血战殉国。秦良玉在此战中奋勇克敌,将清军逐走。战后崇祯在故宫平台帐前召见秦良玉,作成此诗。

明朝的皇帝所受的教育并不是朝向一个文学家或者传统士子的,这使得他们诗学熏陶不足,且皇帝的身份也使他们自外于诗坛之外。固然使得这些诗文有如“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1直白明快如口语者。但是另外一种好处就是他们不必过于拘泥于形式与主流主张,只要和辙押韵,符合基本体例,则可以自由发挥。当然这种自由依旧在某种程度上受到皇帝这一沉重身份的拘束。

本诗显然也是受到时事的深刻浸染。全诗夹叙夹议,没有使用一处典故(除却阵图这样一个微弱的用典),也没有刻意。但是感情真切,表达真切沉郁。末了一句“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直接以反问的语气收尾,可谓振聋发聩。

诗的形式因应晚明以来局势动荡的情形,同当时的忧怀诗篇一样,强化了叙事性和议论性。两首诗前两句均是叙事,后两句均是议论。不用典故,也没有雕琢言辞,表达了对局势危难的担忧,同时直接赞扬了女将军秦良玉的忠肝义胆。

晚明诗文对局势的适应,一如本诗所显示,加强了对现实的直接描写,和对现实的直接批判。形式上则删繁就简,不再雕琢文辞,滥用典故,避免了这种对形式上的刻意讲求对诗文务实性和批判性的遮盖。但是这样一来某种程度上弱化了诗本身的文采,设若没有忧国忧民的真情实感的注入,则显然会堕入“再上层楼,再上层楼”这样的境地。所以晚明的优秀

1明世宗《送毛伯温》

诗篇在洗去讲求形式的脂粉,加强对现实的抒写和批判的同时,无不注重对诗文真实情感的倾注。诗文神采上的忧思,内容上对时局的贴合,形式上的创新与不拘一格,表达的真切与赤诚,行文上的洗练简干,正是明末诗篇演变的主要线索。

《辽事杂诗—其七》【1936~1939】陈子龙1

卢龙雄塞倚天开,十载三逢胡骑来。碛里角声摇日月,回中烽色动楼台。

陵园白露年年满,城郭青燐夜夜哀。共道安危任樽俎,即今谁是出群才。

本组诗一共八首,完整的叙述了明末在辽东局势的前因后果与局势发展。鉴于本论文的篇幅,仅能节录两首加以评论。

后金已先后于1629年(崇祯二年)、1634年(崇祯七年)、1636年(崇祯九年)三次绕过山海关的重兵集团,侵入内地掠夺人口与财富。诗人《辽事杂诗》之一的“十载三逢胡骑来”即指此国难。由此也可以确定本组诗的写作时间。

明朝灭亡前夕,时局动荡已久。本诗正是明末诗篇在风格演变上逐渐成熟的代表作。全诗记叙准确,意象丰富,议论和表达都能与修辞相贴切,风格沉抑深远。既不是这一世代早期对传统僵硬风格的袭用,抑或平铺直叙的叙事论述或者直接表达感情。

整首诗中既借用了唐诗的词句与意象,也借用了宋诗的婉凉氛围;全诗既有场景概况,也有事实经过叙述,时间点准确,借由意象进行的情感表达准确丰赡,议论和发问踏实有力,内在和外在完整结合,首尾相顾,表现严谨。由于是整体性的论述,所以使得整体境像略虚化,作者并未僵硬的摈弃唐风复古的主张,巧妙地将唐诗风骨与灾难景象加以糅合,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2、中原烽火

《过穆陵关》2【1636】卢象升

介马临戎壁垒新,连天烽火叹无民。挥戈欲洗山河色,仗策思援饥溺人。

安奠苍生千古事,埽除逋寇八年尘。携归两袖清风去,坐看闲云不厌贫。

卢象升(1600~1639) ,字建斗,号九台。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天启年间进士,明末著名将领、民族英雄。崇祯二年清兵犯境,卢象升起兵勤王,人称“天雄军”。崇祯六年起,参与镇压农民军。先后击败张献忠、高迎祥、李自成农民军。崇祯十一年任兵部尚书,力主抗清。崇祯十二年象升率部在巨鹿被清军包围,血战殉国。

乾隆六十年(1795年)刻本《麻城县志》卷之三《关隘》(第五五页)中记载:“穆陵关《唐志》作木陵,在麻城西北八十里木陵山上(旧志)”。

“为扑灭席卷全国的农民起义,明朝廷于崇祯八年五月任命卢象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不久又提拨他为兵部侍郎,派督办湖广兼山西、陕西军务。崇祯九年正月,卢‘大会诸侯于凤阳’,在给崇祯皇帝的上书中说:‘请饷未敷,兵将从贼而为寇,是八年来所请之兵皆贼党,所用之饷皆盗粮也。’这里的‘八年’与诗中的‘八年’刚好吻合,由此基本可以判定,这首诗作于崇祯九年(1636)。作者时年时年三十六岁。”3

其时卢象升在湖广一带与高迎祥、李自成起义军作战,作者并非专业诗人,故本诗文1作者简介见第三章第2节。

2载于湖北省《麻城县志》乾隆六十年(1795年)刻本第三九三页。

3此两节出自屈苇滨《古人诗文中的穆陵关》,载于麻城文史网。

采并非十分出色。但诗文对现实的贴合与作者的伟大人格却依旧使得本诗辉光闪耀。

本诗秉持明末以来务实风气对诗的影响,全诗以叙述和议论的方式写成,结尾以传统文章的卒章显志的方式呈现作者精忠报国,淡泊明志的品格。作者性格的规整性格对诗的影响比较大,全诗合辙押韵,列次齐整,全文体例中规中矩,是一首担忧国事、哀叹民生的历史战地诗,全面的反映了明末内地战火的实景,军队的整束,民众的灾难,国事的担忧,对民生的哀叹,作者对民众苦难的同情,恢复社会秩序的热望。它既是对明朝末年风起云涌战乱事实的历史记载,这种全面的反映正是叙事体的长处。叙述的同时进行议论,显示作者当时内心思想的真实表白,体现出作者的忠贞品格,标明作者的观点和心志。

文学评论一般是从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来评价的,而对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评论要结合作者与具体现实来设置参数。卢象升身为前线文官,戎马之余难有精力去在作诗上过度考究,探索崭新体例或是反复推敲,但依然可以窥得作者对时代风潮的适应。首先是全诗没有使用典故,避免了铺陈修辞对现实描写和意愿表达的扭曲。其次意象的使用也很简洁明了,能够清晰的表达作者的概念。全诗与同时期的诗作一样,在叙述的同时进行评议,这是适应时局所做的改变。

结合具体的情境,卢象升是著名的忠臣名将二者一体的古代英雄。尽管全诗并无激烈或恢弘言辞,但作者凭着对山河和民众的无限悯恤,如实的记述社会现实,表达自己的志向,在略显平静的言辞下面隐含着深深的情义。而这种深刻参与社会现实所培养出的内在情感,是明代后期诗坛所不具备的。

3、社会危机

《邻翁叹》【?】孙传庭

邻翁有三男,长男差膂力。仲也绝怯弱,季尤可矜恻。一身都废弃,所存惟视息。

忽惊辽事非,缮发徧四国。纷纷闾左儿,不能安稼穑。长以力见选,执殳将军侧。

王师二十万,军容亦既饰。岂知不惯战,闻鼓皆变色。长男遂死之,全军尽奔北。

司马复征兵,仓皇请严敕。长令畏谴诃,何敢迟顷刻。又佥仲男往,且称百夫特。

邻翁前致语,哀鸣声唧唧。长男且战亡,仲弱岂办贼。长令亦信然,材勇不可得。

强驱出关去,勍敌何以克。再战复不利,疆事益叵测。司马计安施,征调且倍亟。

邻翁顾季男,恐亦不能匿。出门官使至,复以威令逼。邻翁惨不言,苍天曷有极。

孙传庭(1593-1643),字伯雅,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生于万历二十一年,卒于崇祯十六年。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进士。明末镇压农民军与流寇的重要将领。崇祯十五年总督陕西。时疫流行,朝廷催战,孙草率出战死于陕西潼关。孙的败殁,标志明王朝最后一支机动力量的丧失。明朝在农民军和关外清军的打击之下,旋踵即灭。

本诗引自《白谷集》,由于本书为后人编集而成,没有附注,具体年代无法考证。但从孙的履历和时代背景,可以考校本诗所述为崇祯之事。本诗也是论文里全文摘录的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孙与洪承畴、卢象升一样,都是传统文人出身。在明末的动荡局势中因知兵事而仓促投笔,拥甲勤王。但与降清的洪和死于抗清的卢不同,孙的孙的主要战斗都是在镇压农民军,他最后也死于同李自成的战斗中。

本诗以五言作之,是一首乐府体的长篇叙事诗。而且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到大家耳熟能详的著名乐府诗《木兰诗》的影子。诗文在格式上选用五言具有很多优点,第一在与五言比较排斥典故,用语更为直白明快,适用于对事情的展开叙述。其次本文可以看到很深的《木兰诗》的影子,采用一样的格式可以便利写作与诗文的传播。再次五言更适宜用来表达情感,

格式简短,从而只能将情感直接抒写,也便于受众领会。一如“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1短短二十字,所爆发出的情感小宇宙是异常惊人的。而不必像七言等格式往往将情感通过意象来表达,削弱了情感传达的直接性。

在深重的危局面前,为了更好的适应现实存在的需要,除了加强对现实的观察与抒写,情感的渗透与表达之外,在外在形式上的回归与革新是另一条成功的路径,除了复兴传统的五言七律诗史等,更有晚期的吴梅村独树一帜,发展出叙事评论抒情合为一体的梅村体。孙传庭的这首诗,有效的借助了传统的乐府体例,不仅减低了创作的难度,而且很好地对时事进行了叙写,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行文紧凑,内容丰赡,是一首成功的作品。

其次在诗中还要看到作者作为政客与将领借助诗歌对自己政治观点的传达。根据顾诚先生《明末农民战争史》所述,孙一直是反对明廷的盲目扩军和对下层民众过度征调以及同清军两线作战的政策,为此不惜抗命而被下狱。其在诗中描写了难以同清军作战取胜,拉丁对人民生活的破坏和灾难,征调赋税对人民的滋扰,寓政论于诗文之中。

4、补余

《夏夜独坐》【?】孙传庭

独坐南窗月,悠然欲二更。空庭疏雨歇,小苑淡烟横。

湖海怜多病,乾坤苦用兵。旁皇清不寐,倚剑看欃枪2。

本文取自于《白谷集》,作者简介见上节。

本诗无注解,也没有找到其它考证,具体年份不能详定,但结合作者履历可以确定崇祯一朝作于作者镇压民变的生涯中。全诗细节清晰,但是没有使用具指意象。

本诗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前后两部分的转折。单独看前半部分,是一首从内容,格式,风貌,遣词上都与旧时体例毫无二致的诗。独坐,窗,月,深夜,庭苑,雨,淡烟,这些词汇都是沿袭已久的诗词意象,意在表明一种怡然自得的场景与心境。而且作者还刻意将这些意象抽象化,没有具体指明地点,背景,前后因果。

但是下半部分骤然转折,前两句直写灾患和战争对人民的灾难,后半句写作者对此是一种愁苦的心态,辗转难眠。倚剑两字标明作者统兵文臣的身份。

本诗作于崇祯时期,作者将旧的体例与现实内容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通过两者的巨大反差来衬托出灾患和战争对人民和个人带来的苦难和煎熬。并用倒叙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心志,抒写在乱世中身不由己的彷徨与愁苦。希望能够四海升平,享受和平。

本诗表明在明末诗中的另一种发展创新,即将因应时局的内容与情感与旧的体例下成熟的意象放在一起进行并列,将具象与抽象在同一时空中进行碰撞,通过两者的相对落差加强对受众的感情冲击和意图传达。

1杨继盛《绝命诗》。

2《尔雅·释天》:“彗星为欃枪。”郭璞注:“亦谓之孛,言其形孛,孛似扫彗。”

五、山崩地裂——明朝的灭亡与南明诗

1、1644,风雨激荡甲申年

公元1644年,在中国干支纪年中为甲申年。这一年的历史上充满了风云突变、波涛叠起的重大事件,阶级搏斗和民族征战都达到高潮,又搅合在一起,在中华大地上演出了一幕幕可歌可泣、惊心动魄的场面。拿纪年来说,在明朝是崇祯十七年,清朝是顺治元年,大顺政权是永昌元年。三种纪年代表着三个互相敌对的政权,从此开始了逐鹿中原的斗争。1 1644年一月(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自山西根据地东征,沿途发布文告,气概迈然。明朝地方饱经战乱与经济凋敝,在十多年后的苦难之后终于无力维持对明朝政权的忠诚与认同。沿途望风披靡,大顺军的进攻近似于鲜花战争中的德军进军。除了在宁武关遭遇到比较激烈的抵抗外,进军沿路明军纷纷投向农民军。北方各处几乎是传檄而定。

甲申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的大顺军轻松攻取北京,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身死,历史意义上的明朝覆亡。仅有倪元璐十数人自杀赴节。山海关外的明朝军队在平西伯吴三桂、辽东巡抚黎玉田的带领下撤入关内,并且同山海关总兵高第一道投降了大顺政权。形成了大顺政权同清政权隔关相峙的局面。

由于没能意识到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之间的快速转变,大顺政权依旧维持着不征赋税,依靠追赃助饷来维持运转的政策。没能得到原明朝士绅阶级的支持。不久吴三桂叛变,重夺山海关投降清军。关外的满清势力抓住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倾巢而出。两军大战于山海关,兵力上处于劣势的大顺军落败。李自成退回北京,在武英殿草草举行了登基仪式,随即放弃北京。在明末的动荡局势中,李自成于一片大好形势中在接近峰顶的最后数步失足跌下,未能开创一个新的纪元。令人扼腕叹息。

北京被大顺攻陷后,经历了最初的混乱,在留都南京拥立了弘光政权。可这一政权本就是党争的早产儿,新立的南明政权也缺乏可靠的武装力量。江北四镇彼此倾轧,被小朝廷倚为干城的左良玉军纪败坏,不听号令,被时人讥为“兵不如匪”。

清军南下后李自成、张献忠、史可法相继牺牲在抗清战斗中。大西余部在孙可望李定国带领下于西南地带在与南明合作,维持了永历一朝数十年。郑氏海商集团长久活动于东南沿海,亦官亦商。郑芝龙投降清朝后,郑成功继续率兵抵抗,并在日后收复台湾。还有一系列诸如鲁王监国,绍武等短命小政权。还有一个在战略上并不太重要然后依旧可以在诗篇中占据相当幅面的势力,那就是各路起义者。

1661年(永历十五年),在云南无法立足的永历帝避入缅甸。迫于尾随而来的吴三桂的压力,缅方将永历帝交出,于1662年与家眷一起被绞杀于昆明。

作为政权象征的皇帝的死亡也标志着这段历史的正式终结。虽然此刻还存在着夔东十三家,但是也很快被进剿荡涤。而身处台湾的郑氏,在郑成功死后日益沉沦。尽管依旧奉有明朝名号,但实际已经是清代史中的一个割据政权问题了。

南明政治极其腐败,民族矛盾空前尖锐激烈。这时的许多作家,参加了反对腐败政治和抗击清兵入侵的斗争。尤其在江南,涌现了以陈子龙、夏完淳为代表的一批爱国诗人。他们在讴歌祖国的山水时铸入了痛悼国破家亡、感伤时乱的思想内容,使得这个时期诗作的爱国激情和民族英雄气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深沉。

1顾诚《南明史》开篇文辞。

2、南晖余照——南明政权诗

《燕子矶口占》【1645】史可法

来家不面母,咫尺犹千里。

矶头洒清泪,滴滴沉江底。

史可法(1601年2月4日-1645年5月20日),字宪之,祥符人,祖籍直隶大兴县。明末抗清将领、民族英雄。早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早期镇守辽东抚宁,抗击清军入关。后转平各地叛乱。北京城被攻陷后,史可法拥立明福王,成为南明重臣。继续与清军作战。1645年,清军大举围攻扬州城,史可法城破身死。

当时作者出按淮北部署对清防务,盘踞武昌的左良玉同醉心于党争的东林派别相勾结,以“清君侧”为名领兵向南京进军,执掌弘光政权的马士英不顾民族危难将作者从淮北调回阻击左军。这首诗是作者回到南京燕子矶江头时所作。

本诗是明诗中的名篇。全诗五言四句二十字,极其精短,却意象深远。口占是一种因时而发的感慨,往往作者当时的感情异常激烈丰沛,

北京丢失,崇祯自杀,明朝覆亡,清兵入关。这一系列巨大的事件给全国都带来深远的影响。对于传统的官僚和文人来讲,作为法统负载体的皇帝的意外死亡和首都的丢失,不啻于大厦倾覆,晴天霹雳。长期以来明朝深重的危机已经带给他们沉重的压力,在这一重大的事件打击下,很多事情便再也无法维持。尽管自危局开始一直在进行转变和革新,但是旧的体例和很多其他东西并没有完全放弃。现在传统的信仰支柱既然已经崩塌,很多人继而完全转化或是另辟蹊径来通过诗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在本诗中,作者完全抛却了体例的拘束,全诗率性毫无造作,表现了极强的创新性。用非常简明的词句借由意象表现出了沉坳的感情和破碎的时局。这种大道无形的表现,首先在于作者思想上的成熟,能够任意的遣驱意象;其次,在于作者抛去了体例,用口占的简短形式充分的表达了情感;再次,作者没有在有限的文字内通过推敲文字来实现表达,而是通过细微的意象对比,展现了无限深远的情感世界和场景。

诗本是负载情感和其他社会存在的客体。而明诗一以贯之的一个缺陷就是过度强调形式主义,讲求文辞、典章、对仗、铺陈,而忽视作为诗的根本灵魂的真情实感。而本诗则是对这种逆流的一种彻底颠覆。全诗表述异常简略,对外在形式几乎完全抛弃,寥寥数字勾勒出概略与意向,将情感近乎无保留的暴露出来,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本诗正是在危机转变的时刻,通过对情感的无保留的倾注,和对形式通过扬弃的方式进行创新,所获得的诗篇名章。

《西湖杂感——二十首选六》【?】钱谦益

板荡凄凉忍再闻?烟峦如赭水如焚。白沙堤下唐时草,鄂国坟边宋代云。

树上黄鹂今作友,枝头杜宇昔为君。昆明劫后钟声在,依恋湖山报夕曛。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明末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人。明史称“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东林党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弘光政权立,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再辞官,再度投身于抗清之中。

这首诗写于钱谦益人生的最后阶段。之前钱谦益历经金榜探花,入朝登阁,罢斥闲居,弘光入相,投降清军,辞官抗清等一系列沉潜起伏。作者本是迄至晚年,诗人亲身体验了国破家亡的局面,诗风愈发沉郁,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诗文才华,完成了自己在人生最后阶段的才华进阶。钱谦益作为当时的诗坛巨擘,本身具备极高的诗学修养,故而本诗能够做到集合大成,全诗既有叙事,也有意象,兼有宋唐之风。

无论体例等外在形式如何,作者之所以在明末清初的诗坛上独占鳌头,不仅仅是深厚的才学修养(作者本身就是极为知名的藏书家)。然而同时代与作者分庭抗礼之人并不在少数。能够在中超逸而出,既是作者在时代风潮面前对诗的钻研和改造,也是作者对自己品格的不断调整,在人格上逐渐完善,也是历遇风潮的人生经验的积累。

时代对人的影响不仅仅是人主动去依附贴合,更主要是时代风潮对人的决定性。不同的环境境遇造就了不同的人,相对而言,钱谦益和吴梅村显然远胜于龚鼎孳,这是因为三方境遇的不同。吴梅村的经历显见是最为丰富曲折的,故而在诗的深度上能够独遣一旅,开创了梅村体。而处境优裕的龚鼎孳的作品则缺少这种深度,往往都是些往来酬答之作。钱谦益的作品则是才华与人生经历等完整贴切,与自身才华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仅仅看到客观对人的决定作用,则毫无疑问是一种错误的机械决定论。本诗文中可以看到对岳飞的歌咏,以及对永历帝(“昆明劫”)的追思。在清朝统治下,这种文字毫无疑问是非常大胆的。这种充满气节的文字才是赋予巧妙构思的文字和体例架构灵魂的法杖。或许有些人会有异议,但作者坚定认为,气节实际上是真情实意这种私人修养外在化,依照社会规范和共识所形成的条理化的真情。即便卑劣如阮大钺,其所被人称颂的剧作如《燕子笺》根本上还在于其中所描写的真情实意与体例设置上的用心贴切。事实上,迄今为止被人们口耳相颂的诗作,毫无疑问首要一个在于情真意切,感情真挚,表达富丽。

钱谦益之所以被时人目为风潮魁首,毫无疑问首要与这种真情实意相系。外加作者的经历丰富,博闻强识,基础强韧。其诗文的情真意切,叙事严谨,体例明畅,典故切恰,这些都在本诗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与作者的身世和家国危难合而为一,铸就了诗人的诗名,引领了当时诗坛的一代潮流风气。

2、民间诗人

《别云间》【1647】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人,明末著名诗人,少年抗清,民族英雄。夏允彝子。七岁能诗文。十四岁从父及陈子龙参加抗清活动。鲁王监国授中书舍人。事败,明永历元年六月在家乡被捕,遗母与妻,就义于南京,年仅十七岁。著有《南冠草》、《续幸存录》《别云间》等。

此诗是诗人被清兵逮捕诀别故乡时所作,是明诗中的名篇。全诗以质朴的语言,直抒胸臆,在对山河的一片深情中,抒写了亡国之痛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起笔抒写飘零抗清,承笔喟叹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转笔又发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表示视死如归的决心。

全诗既表达了作者抱着捐躯赴难视死如归的决心,又流露出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无限的依恋和

深切的感叹。诗作格调慷慨豪壮,令人读来荡气回肠。

沉郁顿挫的风格,老到圆熟的手法,成语典故信手拈来,化入无痕,无一丝童稚气,竟是自十七岁少年,这是家学渊源训育和斗争实践磨练相结合的必然结果。全诗意脉流注贯通,语词率真豪壮,虽作者无意求工,但他高度的爱国热忱构成其诗作的内在生命,造成了文品和人品的完美结合。

体例上取用了五言来直率表达,偏重叙事,弱化意象,除了常用指代之外,没有使用需要特别说明的典故。这些都是为了适应时局和表达进行的选择与改变。诗体平仄相合,没有使用特别激烈的词语,然而内中蕴含的悲痛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是作者已知自己必然的壮烈结局,在准备平静迎接之余将这些内在的悲痛全力灌注进诗文,将自身情感和身世遭遇通过寥寥数笔精炼的结合,卒章显志,行文自在沉稳,精气严谨,故而成此美作。

《无题》【?】周同谷

松山战骨未全枯,再建功名佩虎符。

终是风沙人易老,白头南渡又南都。

周同谷名翰西,号鹤臞,江苏常熟人早年为诸生,补博士弟子员。后来进入史可法幕僚,明亡,流寓昆山。有《同谷集》、《霜猿集》等。本诗撷自于《霜猿集》。所讽刺的对象是在攻伐中原的著名贰臣洪承畴。

崇祯末期,洪承畴督师关外,在松山战败被俘。崇祯以为洪一定会宁死不屈殉国,赐祭十三坛。正当祭到第九坛的时候,得到洪降清的确切消息,只好作罢。之后洪跟随清军入关,为异族屠戮同胞异常卖力,这种表里比兴的行为遭致当时文化阶层的极大鄙弃。

本诗意义简洁明快。采用了讽刺诗的形式。讽刺诗也并非创新体例,早在诗这一文体诞生之时便有讽刺诗的出现。但长期以来讽刺诗往往流于市井,用语偏于白话乃至土俗。明代多有讽刺性诗歌,但多见于元曲小令的形式出现。本诗的格律规整,全诗以平易的词句来叙述表达,表面上看是一首很普通的纪事诗,故意不指出洪已经叛变,为敌军效劳的事实。这首诗的创新在于它不用常规的直言讽刺模式,避免俚俗和满清政权的迫害,而是用正常的话语来同文章中不尽言的现实来实现辛辣的对比。是对传统体例的活用。

3、遗民余绪

遗民诗无论就精神内涵、情感气韵还是艺术水准来说都是良莠不齐,其中的上品足以在文学史上留名,但更多的是泛泛之作。就遗民诗人对诗歌的理解以及自我身份定位而言,他们跟逝去的“胜朝”诗坛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讨论明末诗,不得不看一看究竟最后是怎样发展的。鉴于本论文讨论的主题,所以特别将遗民诗人与遗民诗单列一目稍微加以讨论。

《无题——其三、其六》【?】肃乐

其三

啸呼山泽与谁徒,短发萧萧愧曼胡。锦里湖光风雾惨,帝城月色管弦枯。

铜驼荆棘先悲汝,蟋蟀平章不门奴。坐使腥风污草木,忍看龙剑匣中渝。

其六

未忍烟波丝钓徒,独携一剑宝风胡。马嵬道上春云暗,凝碧池边秋草枯。

七日申胥能复楚,三年文种乞为奴。英雄定有阴符策,不信梦梦天意渝。

肃乐,字希声,浙之鄞县人。崇祯丁丑进士。余无考。

这两首诗源自于叶六奇之《明季北略》。可以推知作于清军占领之下。

这两首诗对典故的使用近乎泛滥,语气也十分激烈。但是整体格调并不是特别高。其三中作者连贾似道都予以称颂,固然有希望团结抗战之义,也说明作者因仇恨导致的偏狭。“与谁徒”、“独携”又说明作者本身实际没有相应力量。最后只能寄托于“坐使腥风污草木”“阴符策”“天意”,希望上天能够天诛满清,或者降仙襄助,天下大乱实现自己推翻满清的想法。完全把自己的意愿寄托在天意上,没有对现实的描写或者对民众反抗活动的参与,只是堆叠典故,用笔尖发泄自己的不满,造成诗篇格调不高。

此类诗篇在遗民诗中多见于一般儒生文人。眼界的偏狭,实际能力的不足,思维的僵化。造成这些人在面临明清易代的变局时,除了自杀殉节,就是用笔墨排遣自己的忧愤,但是往往有没有出彩文字。

本诗代表的是明末诗篇中固步自封,没有进步的一种。无论从文才上,还是形式上,还是思想和技巧上,这首诗都是不足称道的。但既然本论文是探求明末诗的全貌,而非仅仅剔抉其中的精品,则对于虽然资质平庸的作品,倘若占据相当的份额,也有探讨的必要。本诗正是明末诗中具备典型意义的守旧模式。在形式上依旧固守传统的格式,为掩盖在技巧上的拙劣,大量铺陈典故和押韵,语气冲杀。但是作者的仇恨始终是一种被推翻的官僚阶级的狭隘的仇恨,作者是崇祯中期的进士,本质上还是一个地主文人和官僚,未能将自己与民族和民众的命运牵挂在一起,满纸仇恨,气场却依旧狭隘。

明末遗民多有其人,这些人的诗作正是晚明以来传统固化诗风的继承。在时代的激荡面前,仅仅是从表面的题材上进行适应,既不愿意去尝试新的体例;也不愿意去参与时代的搏击,获取新的素材;面对危局,也只是进行浅层的表达,不能分析和理解这些表象背后的规律,造成感情只是一种浮厉之气,却难没有更深沉的感情写入诗篇。这些人的作品,自然最后只能被掩埋在故纸堆里。

《落花诗——其一》【1673】归庄

江南春老叹红稀,树底残英高下飞。燕蹴莺衔何太急!溷多茵少竟安归?

阑干晓露芳条冷,池馆斜阳绿荫肥。静掩蓬门独惆怅,从他芳草自菲菲。

归庄(1613-1678),字尔礼,又字玄恭,号恒轩。自己称“生平胸怀极旷,志气极锐,意兴极豪”。,江苏昆山人,归有光曾孙。

归庄作为著名的遗民诗人,曾参加抗清起义,后削发为僧,于逃禅中肆志于山花诗酒,更与所谓“贰臣”的钱谦益、吴伟业相交,甚至与清廷官员多有往来,对清廷的统治转为和缓的态度。虽不入仕,但表示一种默认的接受。其态度的转变在遗民中具有典型意义。1本诗没有设置典故,词句也不难理解。诗眼在首尾两句“江南春老叹红稀,从他芳草自菲菲。”诗篇的创作背景是作者晚年,其时满清的统治已经逐渐稳固,在社会结构和秩序上,满清也从外来的征服者身份向着统治者的角色转变。社会生产开始恢复,逐渐摆脱了自明末以来的混乱与下降。“江南春老叹红稀”,逝去的明朝依旧让我们感叹不已,但是时光无法回返,清朝已经迈入正轨,“从他芳草自菲菲”,虽然不能背叛自己的价值观,但是要尊重客观事实,要看到社会的客观进步。这首诗中,体现了作者豁达于时代的观点。

本诗在形式上显然是顺应明末以来的宋诗化的主张,具有明显的宋诗风貌。全诗不设典故,用词典雅而不削刻,内容叙述细腻生活化,用具象蕴含着真实的情感,但是由于加入了相当的禅意和思索,全诗并不琐碎。整首诗思想成熟,表达流畅。

此时明末危局可以宣告已经结束,战事基本结束,社会生活开始恢复,战乱的记忆也1可以参看刘红娟论文《归庄:从政治遗民到文化遗民》,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开始淡化。在清朝逐渐步入正轨的统治面前,对于遗民来讲唯一把他们羁绊在明末危局意象中的主要因素是传统忠贞观念和程朱理学对于文人气节的要求所导致的对异族统治的拒斥。在不少人还停留在诸如宿乐之辈对清朝统治的那种抽象的刻骨仇视之时,作者于风云激荡中看出了历史的未来趋势。能够以苍生为执念,承认清朝的统治对于明末乱世的进步性。

归庄本人早年曾经参与抗清起义,晚年逃禅,虽然在诗中表示对清朝统治的接受,但也没有出任官职等,大节完璧。这时的他能够坦然看待世间事物,比之于气节上亏负一节的钱谦益吴梅村等人,归庄更完整的继承诗自晚明以来的变革与发展。在本诗中,作者依照明末清初以来的诗论主张,仿借宋诗体例,巧妙安插意象,贴合现实,借由咏花表达了自己高超的视界。全诗规制严整,意象丰富,情感丰满,表达充分贴切,是一首完美之作。

《读秦纪》【1680】陈恭尹

谤声易弥怨难除,秦法虽严亦甚疏。

夜半桥边呼孺子,人间犹有未烧书。

陈恭尹(1631-1700),字元孝,号独漉子晚号罗浮布衣,广东顺德人。与屈大均少而同学,长而同志。二人同为岭南三大家。1646年清军陷广州,父陈邦彦抗清殉国,陈恭尹独存。之后辗转抗清事业,终身未仕。

本诗写作之时南明业已灭亡十八年,即便依据本论文的时间线,也不能算作明诗,而是毫无疑问的清诗。选评此诗,意在说明明末诗歌的精神与思想内容的有序流传。尽管天下奠定,时光流转,作者对战争和异族带来的灾难依旧心忿难平,直言异族统治的残暴,专制高压对文化的摧残。全诗仅用一习见典故,但激越的感情溢于言表,宛如清夜闻雷。但是本诗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这首诗中所表示的愤怒,赋予这首诗名篇价值的,毫无疑问是作者在更高层面上的价值传达与表示。

陈恭尹一生治学,同顾炎武等人皆有交游。本诗依旧以忧愤为主题,但是又在同时代的诗中脱颖而出。诗是作者读书有感,作者本身具有丰富的人生经历,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之后辗转抗清事业,在挽救民族危难的奋斗中锤炼了自己对社会的凝感。包括作者在内的以顾炎武王夫之一脉的遗民,结成了一个相对松散但又有很强趋势性的群聚,他们通过互相交流著作,在游历中彼此接触,或者有意识的进行会聚,以及共同参与抗清斗争的经历和对史籍典章的深入挖掘,其视角和思想已经跳脱了遗民中常见的愤怒,痛悔,逃避等当代情感,除了奋力治学,以“经世致用”为标杆著述写作之外,这一批遗民中的先知者还在游历与斗争中逐渐展开对宏观层面上对家国命运,历史进步的思考。

本诗首先在体例上已经远离明诗风范,这当然是必然的,作诗的时间与前一阶段业已疏远。此时历经时间的濯洗和诗坛的自觉增益,清诗自己的规范正在形成中。本诗最大的闪光点在于它的思想价值。诗名《读秦纪》,却非一般诗文所常见的借古喻今,对当下清代统治者展开单一的批判,并不像一般遗民一样简单的主张“反清复明”,而是对自秦代以来整个农业经济为基础的传统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展开批判。对君主专制对思想和文化自由的摧残展开最有力的抨击,同时喻示专制统治必然会被更进步的形式取代。

作者在诗文中从历史层面上对整个社会展开的批判,代表着明清易代之际诗坛在思想上最为先进和光辉的一种思潮。

六、题材与内容

1、时局

整个明末诗歌的历史,也是一整幅危局的全景图。从战争角度来讲,自辽东战事起,到李自成攻克北京明朝灭亡,到吴三桂兴兵入缅,索杀永历。整场剧目以鼓角始,以烽烟终。中间大大小小凡万千战,作诗之人或为枢辅指点阵图,或为戎衣浴血奋战,或亲眼目睹战火的破坏,甚至分属两军,列垒对战。军事题材的诗歌,或与战火相关的内容是明末诗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除了战争,再有就是战争、天灾、以及社会黑暗现实所带来流离失所,疫病流行,饿殍遍地,这种困窘的时局自然也会在诗中加以反映。

2、言志

“诗言志,歌永言”。是个并不是用来简单的记叙事情的过程的。即便被称为诗史的杜少陵,其作品中仍然是大量的抒写胸怀的主观性文字。中国古诗的特性使得它不主要是叙述的工具。即便是在标准的叙事诗中,也往往夹杂着大量的对自己愿望的摹写和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够一战歼敌,克敌制胜。或是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或者是更高一层的天下太平,功成身退,这些抒怀在诗中都有所体现。

3、托身

明末的危殆局势,使得人往往面临各种灾难和悲痛,以及无能为力的事项。在这种客观情势面前,人们往往把身不由己的情绪朝向诗歌排遣。治国修身齐天下既是儒家传统文化下的价值追求,也是儒家理想中的生活。然而现实的烽烟战火,百姓死难,乃至于有些地方化为人家地狱一般的惨景,这都是异常惨痛的局面。不少诗人一方面为解决这些为难前后奔走,献言建策,撰文批评:另一方面又感到极大的精神压力,故而将诗作为一种压力宣泄的管道。为佐此论,本文特节录有孙传庭《夏日闲坐》一诗。

4、谏刺

明末的危局是各种矛盾的总爆发,在时势的发展中,暴露出了各种各样的弊病。诗歌在传统上就有作为讽刺时弊的有力武器的作用,或是通过对弊政的客观描写,或者通过反讽的方式对叛国投敌者给予讽刺,或是通过长篇叙事的方式对政局或者兵事提出自己的见解,诗的内容的多样化无疑为这些社会话语的陈述提供了坚实的路径。

七、时代特色与特征总结

有明一代,绝大多数时间里诗这种文体一直在形式主义的沉沦中挣扎,在此略作总结。即便早期的刘基等,迫于对文人的杀伐,也是略为逃避现实,“隽旨名篇,自在流出”,一开始就踏上了模仿的歧途。从三杨的台阁体,乃至更小众的西昆体,表面看来雍容华贵,实际内容极为贫乏,演化为粉饰太平,阿谀奉上的缺乏美学意义的泛滥文牍。茶陵派和前七子推崇汉魏盛唐,这些人同时也是清流,一开始诞生了一些好作品,但是模拟复古之风迅速僵硬化,后七子首领李攀龙更是将复古理论推向极端“视古修辞,宁失诸理”1,甚至强行剥抄

1李攀龙《送王元美序》。

古人文字,拾人牙慧,“剽窃成风,万口一响”1。之后徐渭、汤显祖、李贽带动风气的转变,但后人片面强调彻底消除复古,公安派流于俚俗,诗意浅露;竟陵派又过于唯心,诗境狭小。迄至明末,即本论文叙事时间段的开始。

从中我们可以窥得明诗的几大弊病。第一就是过于讲求形式主义,舍本逐末。第二在于题材的偏狭,反映现实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不如唐宋,不能深刻认识生活,郁于阶级、环境,和当时官僚—知识分子共同体的一般价值观,都使得他们眼界狭窄,把自己禁锢在政治结社和小流派中,与民间文化和民众彼此隔绝,继而带动第三点,也就是诗中真情实感的缺乏。第四就是因为注重形式与模仿带来的滥用典故与雕琢辞藻。

明末局势的风云变幻,带来巨大的阶级流动,如蓟辽督师袁崇焕原不过为兵部职方司主事这样一个下级文官;卢象升孙传庭洪承畴都不过是普通地方文官。频繁的差遣、游历,大量的新鲜信息的涌入以及自身的颠沛流离、身经苦难,使得诗人群体同人民的接触增加,对国家的苦难开始排上心头。为了面对新的局势,原本四平八稳的诗坛及诗风开始转变。

具体到本论文所注意和论述到的,一是真情实感的注入;二是对生活和国事的真实体验;三是对新形式的探索,包括加强了诗的叙事性等(但在本论文中限于篇幅和主题仅约略指出形式的变化,至于具体不做探讨),抒发上的别具一格,强调诗的表达作用。

(明末诗在危难时局的影响下的涅槃是一个很宏大的命题。尽管在之前的阅读中以及为写作论文而做的资料搜集中都可以感受到这种强烈的时代惊雷与春潮涌动,但是碍于时间、精力和篇幅的阻碍,本论文对这一转变的把握仍然是非常肤浅的。从材料上讲,搜集和阅读的诗篇数目都很有限,相关论著也没有全面阅读,论文仅仅对若干首诗进行了选评;从论文本身来讲,材料不充实,对这些体例也没有深入挖掘,仅仅对一些表征进行了发现归纳。在答辩结束后,会继续在这一方向上进行努力。也希望这篇论文能给他人带来些微的启发。)

1、危局牵动的强烈感情色彩

明代的文坛整体是压抑的,八股文作为社会的价值标杆,严重窒息了人的创造性。从三杨,到西昆,再到前后七子主张的“诗必盛唐”的形式主义造成诗坛上的泥古不化,一味摹仿。环境既然已经变化,却还耽留在过去,很多诗章就显得造作僵硬。城市经济的发达与进身之阶(非进士不得任官)的封闭,也相对隔离了文化阶层对民间营养的汲取。

明末的动荡局势,使得统治阶级和文化阶层的许多人开始与现实和民众有了更多的接触。在天地旋转,山河变色,鼓角相闻,沙场征战中,人的情感被大幅度放大。所谓“家国不幸诗家幸”,在诗篇的套路中,有了更多的情感流动。

这种情感不是文人传统中的那种封闭式的情感,而是对亲眼目睹或者感受到家国灾难带来的强烈感情冲击的回音。明末的灾难是异常深重的,每次辽东战败,丧师辄以数万计。水旱灾害,一次即可以造成数十万灾民。这些伤残的军人,食不果腹的灾民,往往形成流民,遍及全国,所到之处自然能够给人带来触目惊心的感受。

在这种时局之下,人的感情被极大地激发,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诗自然也反映了这种感情上的极度扩张。

2、对现实的反映与参与

这一特色出自于两点。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对于信息的高度需求导致了信息的快速传播系统的建立,包括邸报,塘报,驿站,还有商业系统都能快速传递信息。往往千里之外发生的事情,不日即可抵达。而接受者对这些信息的反映,包括诗篇在内,又能通过聚会,传抄,书信,刊刻快速传播出去。很多诗篇体现了巨大的时效性,从而在这些诗篇中出现了一种影子,即类似于现在新闻评论的效果。这种因时而做的诗往往还会在关系密切的人之间

1袁宏道《叙姜陆二公同适稿》。

陶渊明喝酒诗

代表作: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 导言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特别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陶渊明的诗,可以分为述怀、哲理和田园诗三部分,共约六十首左右,而田园诗三十首左右,约占一半。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中国诗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田园诗的奠基之作。他继承了古代农事诗的优良传统,扩大了诗歌题材,并在思想艺术上有新的突破,在玄言诗弥漫的东晋诗坛上,独树一帜,为诗歌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隋唐以后大批以田园诗创作著称的诗人和诗作陆续涌现,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陶渊明的影响。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东晋末年产生,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关。魏晋时期,地主庄园经济进一步发展。永嘉之乱后,南逃的士族地主在东晋政权的庇护下,广置田园,掠夺土地,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崇自然、尚清谈的玄学风气极盛,加上佛教的广泛传播,儒家经学暂时没落。当时的士族文人往往生活糜烂,意志颓废,精神上纷纷向“玄之又玄”的老庄道学寻求寄托,有的纵情山水,以隐居逃避现实,所以文学领域玄言诗、山水诗盛行一时。与此相反,一部分不满现实的文人士大夫,深感仕途黑暗,于是弃官归隐,躬耕自食,去探索人生的真谛,寻求个人安生立命的场所,渐渐与统治集团有了距离,因而更接近于广大劳苦大众。陶渊明就是这些文人士大夫中的杰出代表。 陶渊明的田园诗创作,还有其独特的个人生活经历和思想基础。他出身于一个没落士族地主家庭,少年生活在农村环境,家乡故园的风光,这些都对他的思想和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料。仕宦归来,他“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晋书·隐逸传》)。他的后半生更是长期活动在百里之内的农村,接触的多是田野村夫,议论的多是稻麦桑麻,过着粗衣淡食的贫士生活。长期的农村生活实践,为他的田园诗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生活源泉。

关于对陶渊明诗歌的研究

四川理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对其田园诗 的创作影响 教学点泸州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 姓名唐胜涛 指导教师 定稿日期:2014年月日

四川理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唐胜涛专业班级201级汉语言文学论文题目 浅谈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对其田园诗的创作影响 接受任务日期2014年月日完成任务日 期 201 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指导教师单位 论文内容目标 1.通过毕业论文时间教学环节,使我们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得到不同的巩固、深化、提高,学会用文献检索、调查研究、综合分析等方法编写报告,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2.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和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 论文要求1、字数要求:本科论文不少于5000字,设计不少于4000字。 2、论文或设计由:题目、摘要、关键字(词)、目录、正文、结论(结语)、参考文献、致谢、等几部分构成。

参考资料 [1]吴怀东.论陶渊明隐逸思想之继承与创新[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28(2) [2]李敏.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12) [3]莫莉荣.论陶渊明对道家思想的接受与田园诗创作[J].考试周刊,2009,(31) [4]赵明.道家思想与中国文化[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 [5]侯立兵.汉魏六朝赋多维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朱光宝.中国文学史教程[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浅谈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对其田园诗的创作影响 (汉语言文学本科):唐胜涛 【摘要】隐逸是陶渊明一生中最引人注目、最具特征性的行为。陶渊明一生 接受了儒和道两种思想。儒、道都认可隐逸,但是其价值观并不相同,前者强调的是对有序社会理想的建设与个人人格节操的坚守,后者追求的是个人自由。陶渊明的隐逸是吸收道家思想而对儒家隐逸思想进行改造。本文旨在探讨隐逸思想对陶渊明的田园诗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陶渊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隐逸思想;田园诗 陶渊明一生主要接受了儒家“人世”和道家“出仕”两种思想。儒家的“出仕”思想指导着年轻的陶渊明选择他的人生目标,但这种目标并不固定长久,时断时续的13年官场生活就是最好的明证。当无法融人现实世界时,陶渊明性格中的道家“出仕”精神就逐渐显现,成为他思想性格中的主导方面。越到后来,这种思想特征越突出,他的这种性格也越成熟、越坚定。在道家思想的浸润下,陶渊明将这种精神旨趣写入诗歌,创作出了清淡自然的田园诗.开创了诗歌的一片新天地。本文旨在探讨陶渊明对道家思想接受的原因。以及这种思想对他创作田园诗的影响。 一、乱世的名隐士 (一)曲折的人生经历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柴桑人,我国晋朱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陶渊明的曾祖陶侃是东晋镇守长汀中游地区、都督八州军事的大将军,被朝廷封为长沙郡公。其祖父和父亲也都曾出仕为官。南宋朱熹曾经评价陶渊明说:“晋宋人物,虽日尚清高,然个个膳要职,这边面清淡,那边一

面对挫折的名人名言

面对挫折的名人名言 1、每一次失败,都是成功的伏笔;每一次考验,都有一份收获;每一次泪水,都有一次醒悟;每一次磨难,都有生命的财富。每一次伤痛,都是成长的支柱。每一次打击,都是坚强的后盾;活着必定要经历一些挫折,而我们依然坚强战胜每一次挫折,只要我们还活着,就值得庆幸。 2、欣赏别人的谈吐,会提高我们的口才;欣赏别人的大度,会开阔我们的心胸;欣赏别人的善举,会净化我们的心灵。欣赏别人其实是少一点挑剔,多一点信任;多一点热情,少一点冷漠;多一点仰视,少一点鄙夷。欣赏多一点,矛盾和误解定会少一点,人与人的距离才会更近一点。 3、很多时候,人生就是在绝望与希望间徘徊,每一个活着的正常人,都会给自己一个目标,且不管这目标是高尚还是低俗。人们沿路走去,有阳光,也会有阴霾。 4、人们通常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总爱为自己辩解,但同时又不能容忍他人的过失,一旦有人做了错事,旁观者就立刻上去责备,而不能用一种平常心来处事;有了一颗平常心,我们就不会感到走投无路,就能够随机应变,灵活处事。就像流水遇到顽石,并不会为之苦恼,而是很自然地绕避而下。 5、幸福是一段铺满鲜花的旅程,痛苦是一段布满荆棘的旅程,我们不沉迷青山绿水,不惧怕风雨兼程,我们收纳各种风景,我们收获无穷的抗争和突破,我们毕生收获着不同的风景。 6、人生从来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找到自

己喜欢的事,每天做那么一点点,时间一长,你就会看到自己的成长。——《这辈子最渴望做的那些事》 7、人就这么一辈子,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所以你一定要给力开心。人就这么一辈子,做错事不可以重来;碎了的心难再愈合,所以你一定不能事后后悔。人就这么一辈子,过了今天就不会再有另一个今天;一分一秒都不会再回头,所以你一定要珍惜每分每秒。请记得一辈子要都微笑面对任何挫折。 8、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有什么比贫穷更煎熬;有什么比亲情更牢靠,有什么比爱情更缥缈;有什么比平凡更逍遥,有什么比伟大更难造;有什么比自由更幸福,有什么比规矩有约束;有什么比心胸更宽广,有什么比狭隘难脱逃;有什么比开明更阳光,有什么比追求有理想。 9、人生的高度,不是来自他取得了多少成就,而是他的脚下踩过了多少艰难和困苦。于是想起耶酥来,是整个欧洲的苦难垫起了他。想起孔子,周礼不存,生灵涂炭,才有了《春秋》。 10、人生: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注满一杯水,再用一杯水的时间去讲述一辈子。 11、人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值得我们记忆的东西,也有一些必须要放弃的东西。放弃,是每个人面对人生问题的一种态度。勇于放弃是一种大气,是追求另一种幸福的豁达。 12、生命并非孤单,接受自己的能力和视野有限,需要和别人交流经验,交换能量,丰富自己和别人的生命。生命是互动的,一个人的生命有一份激情、一份快乐,两个人的生命,可以交换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完整版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摘要]: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着名的田园大诗人,他的田园诗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他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意境,无不透露着一种韵味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因而,我们不应仅在其文字和形式的表现上徘徊,而应真正深入到他田园诗的时代感和人民性的精髓之中去认识,探索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意境 陶渊明生活的魏晋时代是一个天姿烂漫的时代。那个时代的文人钟情于自然,而陶渊明更是对自然的追求和对自然观的理解又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的个性品格、诗歌题材、诗中之理、艺术之美全都表现在对自然的追求,达到了一种物我一体人生境界,开创了质朴无华,极尽纯净的语言之美。 一、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之美 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是情、景、事、理的大浑融。他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通过人人可见之物,表达高天世人的情怀,写出深刻的理。他的田园诗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反映的是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陶诗最重要的还属于发乎事,源于景,缘于情,而以理为统摄。在南山下张开翅膀的新苗,伴随他锄草归来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烟……床上的清琴,壶中的浊酒,以及在他笔下常常出现的青松、秋菊、孤云、飞鸟都已不是寻常的事物,它们既是客观的又是体现了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的既是抽象与生动。 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方面的描写农村自然景象和农村生活之美,从内容上来看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表现农村恬美宁静和悠然自得的心情

陶渊明诗词欣赏

陶诗鉴赏及陶渊明其人。 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陶渊明就是这个原则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正和他的诗一样,他的人格最平淡也最深厚。凡是少涉猎他作品的人们对他不致毫无了解,但是想完全了解他,却不是易事。而诗歌讲究知人论事,所以这些就决定了这篇文章的内在结构,先了解其人,在鉴赏其诗。 历来研究陶渊明大都从他的社会政治方面入手,站在政治的高度分析陶渊明其人其诗,固然是一条捷径,但使人的感觉像是雾里看花。我试图通过本文,揭开人为的面纱,解读真实的陶渊明。 一、孤独与自卑的陶渊明 对于陶渊明,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他卸任归田的壮举,“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宋书隐逸传〉)是人们经常引用来证明他彻底与黑暗的官场决裂、抛弃功名利禄,还有陶渊明辞官归隐,是对黑暗现实的有力反抗云云。且不说陶渊明是出自什么心理辞官归隐,让我们先来关注一下形成陶渊明人生理想的深层的背景原因。 1、家世衰微,造就他自卑的心理 打开历史,我们看到,陶渊明的曾祖侃,“早孤贫,为县吏。”(《晋书陶侃传〉)后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尤其是平定苏俊之乱后,其声望如日中天,成帝时已成为能左右朝廷的最大的实力派,并为朝野所称。《晋书陶潜传〉:“祖茂,武昌太守。”然再看《晋书陶侃传〉称侃“有子十七人,唯洪、瞻、夏、琦、旗、斌、称、范、岱见旧史,余者皆不显。”显然没有陶渊明的祖父茂之名,可见,在陶氏曾经有过的显赫中,陶渊明的祖父茂乃是一个卑微者。再看其父亲,陶渊明在《祭从弟敬远文》中写道:“相及龀,并罹偏咎。”说的是他与敬远相及幼年而并丧父。陶渊明还在诗文中反复提到早年的贫苦,如“弱冠逢世阻”、“弱年逢家贫”、“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很显然,陶渊明的早年贫困与其父的早瘁有关。 从以上援引可知,自曾祖侃起,陶渊明经历了家族的二次衰微:一次是陶氏家族之衰微,一次是陶渊明一支非陶氏嫡嗣本支,既属显赫中卑微之庶出者,且从他的祖父茂起,家世一代不如一代,到陶渊明,不免落入“少而贫苦”的困境。从早年的家庭环境及通过家庭环境起作用的社会背景上看,陶氏家族之衰及渊明一支于陶氏家族中卑微之地位,易给渊明自小造成自卑心理,而早孤贫困之家世又加深此一心理定势。 2、对现实不满,使其落入孤独困境 再者,陶氏家族之衰及渊明一支于陶氏家族中卑微之地位,又易使陶渊明对现状产生不满,甚至愤世嫉俗,与周围群体发生不可调和之矛盾,从而落入孤独之困境。渊明“性 刚才拙,与物多忤”、“禀气寡所谐”“少无适俗韵”即由此产生。另一影响渊明的 落入孤独困境是疾患。渊明诗文中多次直接与间接言及疾患问题,总括起来,有两个特点:一是诗人的疾病并非偶然,或后天所得,或是早年就素质羸弱;二是疾患始终伴随诗人一生,以至老病而终。如《杂诗八首》其七:“弱质与运颓,玄鬓早已白,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答庞参军并序》:“吾抱疾多年,不复为文,本既不丰,复老病继之。”另外,陶一生乐爱闲居,厌倦旅宦巅沛,亦当与体弱多病有关。心理学研究表明,素质羸弱之人较关注自己,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倾向,从而与周围环境产生矛盾冲突,落入孤独之困。 二、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凸现陶渊明诗歌创作的辉煌 学界历来所争渊明出仕与归隐之矛盾,其人格中“浑身静穆”与“金刚怒目”之二端,实际上是由于他的自卑和孤独心理所触发的。个体心理学研究表明,自卑之程度与对优越感执着之程度成正比,个体为从自卑困境求解脱,往往会树立超乎于常人的人生理想和目

陶渊明诗选

陶渊明诗选 陶渊明(约352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 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曾做过几年小官, 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 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今存诗歌共125首,计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他的四言诗并不太出色。他的五言诗可大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 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几乎很少先例的田园诗。陶诗的艺术 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陶 渊明死后100多年,萧统搜集他的遗文,区分编目,编定了《陶渊明集》8卷,并亲自写序,作传。后来,北齐阳休之又在萧本基础上,增加了别本的《五孝传》和《四八目》,合序目为10卷本 《陶潜集》。阳本隋末失其序目,为9卷本。此后,别本纷出,争 欲凑成10卷,北宋时宋庠又重新刊定10卷本《陶潜集》,为陶诗最早刊本。以上各本都没有传下来。今能看到的最早版本是几种南 宋至元初本。主要有:曾集诗文两册本,南宋绍熙三年刊,有清光绪影刻本;汲古阁藏10卷本,南宋刊,有清代影刻本;焦□藏8卷本,

南宋刊,有焦氏明翻本,今《汉魏七十二家集》中《陶集》5卷亦即焦□翻宋本。此外,还有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本和元刊苏写大字本等。最早为陶诗作注的是南宋汤汉。元以后注本、评本日增。元初刊本有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10卷:常见有四部丛刊影印本。清代陶澍注《靖节先生集》10卷,有家刊本及文学古籍刊行社排印本。近人古直《陶靖节诗笺》,有“隅楼丛书”本,“层冰堂五种”本,后者称为《陶靖节诗笺定本》。 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陶渊明诗选目录 1-50首: 命子(10首)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陶渊明的诗歌艺术特色

陶渊明的诗歌艺术特色与人生境界的探索摘要:陶诗的内容大都表现隐逸的思想和生活。平淡与醇美的统一,情、景、理的统一是陶诗的艺术特色。田园诗所歌咏的是个人悠闲的生活,没有充分揭示农村的矛盾,这是其不足之处,但以田园的美好对比官场的丑恶,是有积极意义的。咏怀诗、咏史诗表现出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也曲折地暴露了社会政治的黑暗。陶渊明对后代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但也包含了不少明哲保身、安分守己、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关键词:陶渊明平淡醇美艺术特色人生境界一、陶渊明的生活背景与诗歌的艺术特色(一)生活背景:陶渊明(公元356--427)又名陶潜、字元亭,是东晋末年的田园大诗人。据史书记载,东至县东流镇东晋时期属浔阳柴桑(今属九江彭泽县),陶渊明在彭泽做县令,经常到东流种菊。留下千古佳话,后人敬羡先生,建祠以祀。出身于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勋之后的陶渊明,本来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有所作为。但同时,东晋士族文人普遍企羡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气,在他身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是抱着两种彼此矛盾的愿望走上人生道路的。开始时前一种愿望占据了主导地位。但那时一个动乱的年代: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拼。这种社会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感。这使陶渊明的政治雄心不得不有所消减。另外,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这让秉性真淳的陶渊明也难以忍受。最终“爱丘山”的夙愿就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他开始身在仕途,心在田园了。所以说,他的归隐,实际是自己的思想与当时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二)诗歌的艺术特色:陶渊明在诗歌、散文、辞赋诸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诗歌。在诗歌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田园诗。这种田园诗的艺术魅力,与其说在于它是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如说在于其中寄托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田园被其用诗的构造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1.平淡与醇美的统一:前人常用平淡概括陶诗的风格,这是不错的。我们在陶诗里很难找到奇特的形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辞藻,甚至连形容词都很少用。一切如实说来,平平淡淡。然而,如果仅仅是平淡,不会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陶诗的好处是在平淡的外表下,含蓄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正和陶渊明的为人一样。因此读来韵味隽永,越读越觉的它美。试看《劝农》诗中的一节:熙熙令音,猗猗原陆。卉木繁荣,和风清穆。纷纷士女,趋时竞逐。桑妇宵兴,农夫野宿。这里呈现出一幅和平的农作图,实际是把中国农村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特点加以美化的结果。《归园田居》组诗的第一首久享盛名,也有类似的特点: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诗大约作于从彭泽令解职归田的次年,抒发回到田园生活的愉悦心情。中间写景的一节,“方宅”以下四句,以简淡的笔墨,勾画出自己居所的朴素美好;“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视线转向远处,使整个画面显出悠邈、虚淡、静穆、平和的韵味。作者正是以此作为污浊喧嚣的官场——所谓“樊笼”——的对立面,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和人生观念。结末“复得返自然”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也指自然的生活。作为自然的生活的一部分,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写到了农业劳动;在他归隐时期,自己也曾参加耕作。他的体力劳动在其经济生活中究竟有多大的意义?

陶渊明诗词10篇

陶渊明诗词10篇 陶渊明是中古时代的大思想家。他的文学思想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真的理解,既注重历史与生活的真实,更注重思想情感和襟怀抱负的真实,是较完美的艺术真实。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陶渊明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拟古其九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拟挽歌辞其三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和郭主簿其一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馀滋,旧谷犹储今。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和郭主簿其二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傑。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时运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其一 迈迈时运,穆穆良朝。 袭我春服,薄言东郊。 山涤馀霭,宇暧微霄。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其二 洋洋平潭,乃漱乃濯。 邈邈遐景,载欣载瞩。 人亦有言,称心易足。 挥兹一觞,陶然自乐。 其三 延目中流,悠想清沂。 童冠齐业,闲咏以归。 我爱其挣,寤寐交挥。 但恨殊世,邈不可追。 其四 斯晨斯夕,言息其庐。

精选的陶渊明诗词名句大全

精选的陶渊明诗词名句大全 1、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2、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3、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 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5、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6、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7、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0、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1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3、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4、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15、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16、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1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1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9、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20、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21、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22、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3、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24、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25、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6、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27、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2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陶渊明诗歌创作的贡献

摘要:陶渊明的田园诗在表现艺术家归依自然的主题方面可以算是一个典型。这些田园诗通过对大自然田园景色和诗人所热爱的田园生活的热情讴歌抒发了诗人贴近自然、回归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怀 关键词:题材风格创作 陶渊明是晋宋时期的杰出诗人、也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之祖”。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贡献,就是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这是他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陶渊明以满腔的热情描写了田园景物的美好和退隐生活的苦乐,其对后世文化的影响是长久而又广泛的。 读陶渊明的田园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在诗人笔下就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也显示出了一种意味 深长的美。 一、陶渊明田园诗中所体现出的归依自然 陶渊明自幼在农村度过,附近的那里优美的风景孕育了诗人的才情,陶冶了诗人热爱自然的情操, 流露着归依自然的心理倾向,诗人觉得自己的本性是与大自然相通的,他在许多诗文中描写了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陶渊明诗中的田园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自然山水,我们在其诗中看到的是田垄村社、牛羊鸡犬,以及诗人躬耕的辛苦生活,这一切在陶渊明眼里就是最贴近生活的自然。 (一)诗中大量突出质朴自然的田园景色怡情于心 陶渊明归耕田园是生活的需要。”④因此他并不是把自然或田园当作观赏的对象,而是生活在其中,把自己完全融入了田园生活里。他写的田园风物,稼穑生活,都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需要。 他的田园诗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纯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老朋友似的南山、东篱下盛开的菊花、日夕的山气、归还的飞鸟,在诗人心里构成一道道美妙的风景,读之,使人油然而生对回归自然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淳朴美丽的田园风光和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成了诗人归隐后的至爱 诗人热爱自己生活的美丽田园,并怡然自得地生活于其中。“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三),诗人辛勤劳作,躬耕田园,早晨赶到山下的田地里,铲除豆田里的杂草,晚上沿着草木蔓延的山间小路,扛锄而归。“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不怕劳动的艰辛,即使每天辛苦地劳作,诗人也无怨无悔 陶渊明在诗歌、散文、辞赋诸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诗歌。陶渊明诗歌现存120多首,有多种题材,其中最主要的是田园诗和咏怀诗。陶渊明的后半生长期活动在百里之内的农村,接触的多是田野村夫,议论的多是稻麦桑麻,过着平淡自然的贫士生活。长期的农村生活实践为他的诗歌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样,将农村生活、田园风光作为重要的审美对象来描绘自然就成了陶渊明诗歌的主要主题。“自然”,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

陶渊明在诗歌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

陶渊明在诗歌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 陶渊明的诗歌艺术特色与人生境界的探索陶诗的内容大都表现隐逸的思想和生活。平淡与醇美的统一,情、景、理的统一是陶诗的艺术特色。田园诗所歌咏的是个人悠闲的生活,没有充分揭示农村的矛盾,这是其不足之处,但以田园的美好对比官场的丑恶,是有积极意义的。咏怀诗、咏史诗表现出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也曲折地暴露了社会政治的黑暗。陶渊明对后代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但也包含了不少明哲保身、安分守己、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使田园诗歌在唐宋以后成为诗歌的重要内容。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伤风而进入更纯更熟的境地,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他创造了中国诗歌意境中一种新的,美的类型,一种意韵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这一切的取得与其丰富的人生体验分不开的,如果没有田园生活的体验也写不出这些广为传诵的田园诗,从而使陶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奠定了不朽的地位。陶的思想基本上是儒家的,但后来也一定程度上受了道家的影响。他少有济时之志,后屡遭挫折又放弃了这种理想,但能坚持志节,不肯随俗浮沉。可惜他终于“委运乘化,”要顺应天命,对世事持消积不问的态度。他归田以后,参加了一部分生产劳动,跟农民平等相处,这是他思想进步的一面,对于他的文学成就起了很大的作用。陶诗不仅开拓了田园诗这一诗歌题材的新天地,而且在田园诗的艺术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他的诗是一种新的开创,将日常生活诗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重要的意义和久而弥淳的诗味,在他以前屈原、曹操、曹植、阮籍、陆机等都着重于关于国家政治的题材,陶着重写普普通通的生活,用家常话写常事,写得诗意盎然。陶渊明将自己的所有才

陶渊明的诗歌意境分析

陶渊明的诗歌意境分析 陶渊明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诗人,是我国田园诗词派的鼻祖。他自幼受儒家正统思想的熏陶,抱有“大济苍生,兼济天下”的壮志,曾几度出仕。但他同时也受到玄学和当时盛行的隐逸风气的影响,具有爱慕自然,企羡隐逸的思想。 由于儒家思想的盛行,中国古代的文人骚客大多抱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陶渊明也不例外。陶渊明一生主要接受了儒家“入世”和道家“出仕”两种思想。儒家的"入仕“思想指导着年轻的陶渊明选择他的人生目标,但这种目标并不固定长久,一个放荡不羁、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英才怎会甘心遁入世俗呢?时断时续的十三年官场生活就是最好的证明。当无法融入现实世界时,陶渊明性格中的道家“出仕”精神就逐渐显现,并且逐渐成为他思想中的主导方面。越到后来,这种思想特征越突出,他的这种性格也越成熟、越坚定。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出仕失意时的痛苦挣脱。 魏晋时期的六朝社会是一个杀夺而滥赏的社会。二十九岁的陶渊明怀着大济苍生之宏图大志兴致勃勃地冲入朝廷,开始想天下一般的士人一样'驰骋官场“,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等小官,四十一岁在出为澎湖令,但仕途的艰辛、官场的黑暗、同僚的矛盾等让他处处碰壁,很跨级就感受到了为官的烦恼与痛苦。于是他在《归去来兮辞》序中明确指出”性质自然,非矫励所得。即冻虽切,违已交病。《感士不遇赋》中他更从社会政治现实角度揭示了辞官之由:“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坛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虽怀琼而握兰,徒方杰而谁亮。在长期的官场生涯中,陶渊明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感到了政治不可为,认识到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从而产生了摆脱现有生活方式寻找鑫生活的想法。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何等平淡,何等自然。 似乎是诗人不经意地与你交谈,然而却包含着丰富的内涵,蕴含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喜爱;对安静田园的赞美以及对人境之喧、官场仕途的厌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偶一举首,心与山悠然相会,自身仿佛与南山融为一体了。那日夕的山气、归还的飞鸟,在自己心里构成一片美妙的风景,其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这种心与境的瞬间感应,以及通向无限的愉悦,言传声播,自然立现。通篇没有工巧的词句,而是寓理于情,融情入景,意到笔随,充满了情味、理趣。一句由虚入实,信手拈出诗人田园生活的一个最典型、最形象、最具有审美意义的场景,给予了最完美、最艺术而又最自然的表现。给读者的,不仅是艺术上的满足,而且有思想上的启迪。 陶渊明田园诗的语言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纯净之美。钟嵘说渊明“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就准确地指出了陶诗的语言简洁纯净。这是对他的田园诗的语言风格而言的。如《归园田居》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陶渊明在思想深处成己与成人的统一、超越儒与道的纠葛的结果,这也决定了他的诗词风格中的美感,正如梁启超所说:“最能领略自然之美,最能感觉人生的妙味。”所以从陶诗中最能品读人生,最能体悟乡村之美。

陶渊明菊花的诗句_陶渊明的诗句

陶渊明菊花的诗句_陶渊明的诗句 【自我评价】 陶渊明的诗句 天容自永固,彭殇非等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陶渊明的诗句,供大家参考! 1、《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的诗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归园田居五首》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的诗句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3、《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试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情怀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试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情怀 一、陶诗中的山水情结 陶渊明擅长?以情造境?,他的诗歌古朴自然,诗意深醇,且能天然入妙,体现山水情怀,究其源动力,在于他的山水情结。相较于一般文人,?陶渊明与他们不同的地方,便是他与大自然之间没有距离。在中国文化史上,他是第一位心境与物境冥一的人。?诗缘情而发,他从山川河泽中得到美的感受付之以诗,他的诗?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读者能触景生情,情以景观。陶诗中出现的物象诸如山和泽大多包含着诗人欣豫自远、委心事外的态度,本质上是一种山水情结的实体化。 具体而言,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情结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性本爱丘山——骨子里存在着亲近山水的基因 陶渊明的一生是与山水结缘的一生,单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五首》其一)这十个字,我们便可感知回归自然是与他的人生追求相契合的。?爱丘山?的意思就是?爱自然?,?性本爱丘山?说明他的骨子里存有着亲近自然的因素。他渴望并在后二十年完全生活在大自然中,已融成大自然的一员,他不再是山水的旁观者、欣赏者,更不是占有者,山水早已自然而然地存在于他的喜怒哀乐里。虽然曾经?误落尘网中?

(同上),还?一去三十年?(同上),但就像羁鸟恋着旧林,池鱼思着故渊,他?目倦川涂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无时或忘地?心念山泽居?(同上),最后?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向往山水的心被彻底放飞,即使面对死亡,他也可以高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拟挽歌词三首》其三)从他的诗句中,我们或多或少可以领略到诗人对山水的喜爱和眷恋。那些山,那些泽(水),以及山泽间的动物和植物,都充满着一种非凡的魅力,诱惑着他走近。?山泽久见招?(《和刘柴桑》)——山泽哪里会真的招呼人,只因为诗人心思归隐,在山水情结的作祟下,他才会觉得山水见招。这是情结与实物之间的通感。也正因为诗人?性本爱丘山?,拥有着妙造自然的山水情怀,所以别人都瞧不上眼的山野景观在他笔下却显得格外亲切,他的诗歌才能任怀得意,营造出一种属于山水独有的意境。 2、怅恨独策还——黑暗社会压迫下渴望回归自然 陶渊明生于一个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在年少时,他也有过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宏图大志,但他真醇的秉性受不了宗室斗争、军阀夺权的政治野心,受不了不断的血腥杀戮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灾难,更兼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便选择了归隐这条路。选择归隐,证明他?爱丘山?的夙愿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归隐后,可以?种豆南山下?(《归园田居五首》其三)、?久去山泽游?(《归园田居五首》其四),可以尝试?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归园田居五首》其五),可以怀想?在昔曾

陶渊明的诗歌风格是怎样的

陶渊明的诗歌风格是怎样的 陶渊明是古代著名诗人、文学家,陶渊明的诗歌丰富多彩。以下是为你整理的陶渊明的诗歌风格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诗歌风格一:平淡自然、情真味永。 陶渊明的诗歌平淡自然,无论在叙事、写物还是描景上都是朴质无华的。诗歌的内容贴近生活,思想感情非常的浓厚真切。陶渊明的诗歌题材以田园生活为主,描写的都是生活中的寻常小事,虽平平淡淡,读起来却有滋有味。 诗歌风格二:浑融完整,意境深远。 陶渊明诗中,有许多描写景物的句子。这些句子用白描和写意的手法,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的诗意盎然,丰富了读者的想象,好像在读者面前展示了一幅生动有趣、意境深远的画面。 诗歌风格三:语言质朴,生动精妙。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的核心思想,在诗歌的著作中当然也不例外。他的语言质朴实在,不娇柔不造作。就如同本人一样,陶渊明在仕途上始终保持着品德节操的纯洁。因人格的坚定与生活体验高度合一,创作出来的诗句就很有感染力。 诗歌风格四:题材广泛,风格多样。 陶渊明的诗歌可以分为五大类,有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和赠答诗。田园诗和咏史诗是陶渊明的主要创作,也是他成就的

代表。田园诗表达的是陶渊明向往追求的田园生活,抒发了悠然自在、知足淡泊的思想情感,体现了陶渊明追求真的人生哲理;咏史诗是陶渊明继承了古典诗歌的传统,在咏史的同时又抒发情怀,展现了一种大气豪迈的风格。 关于陶渊明的介绍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的情诗介绍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情诗仅此一首,那就是《闲情赋》。《闲情赋》在陶渊明的诗歌作品中,极具特色。无论是从作品的风格还是其思想意义来赏析,都与其他诗歌作品截然不同,此赋独具韵味。 陶渊明情诗《闲情赋》描绘的是一位倾城倾国的绝世美女。作者非常的仰慕她,对她朝思暮想。由此情不自禁的产生幻想,想象自己日夜陪伴在她的身侧,与她形影不离。如此陪伴还不够,甚至要把自己变成依附在美女身上的物件。如此浓烈的爱慕之情,让人不禁赞叹。 陶渊明情诗《闲情赋》为前序和正文两部分组成。全篇辞赋结构新颖,运用了大量的夸张想象,丰富了内容;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兴的修辞手法,让作者的情丝缭绕在字里行间,慕念之情逐渐递增,很有创造性。辞赋中描写的语言华丽无比、辞藻优美、变化莫测又清新自

陶渊明诗选集[最新]

陶渊明诗选集[最新] 陶渊明诗全集 陶渊明诗全集.txt什么叫神话,请听男人向你表达爱意;什么叫传说,请听男人对你的承诺;什么叫梦境,请看你自己听到前两者时的反应。陶渊明诗全集古今名家文集 两晋 陶渊明诗全集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陶渊明的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392)陶渊明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晋安帝义熙元年 (405)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晋安帝义熙二年(406)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今存诗歌共125首,计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他的四言诗并不太出色。他的五言诗可大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几乎很少先例的田园诗。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陶渊明死后 100多年,萧统搜集他的遗文,区分编目,编定了《陶渊明集》

8卷,并亲自写序,作传。后来,北齐阳休之又在萧本基础上,增加了别本的《五孝传》和《四八目》,合序目为10卷本《陶潜集》。阳本隋末失其序目,为 9卷本。此后,别本纷出,争欲凑成10卷,北宋时宋庠又重新刊定10卷本《陶潜集》,为陶诗最早刊本。以上各本 都没有传下来。今能看到的最早版本是几种南宋至元初本。主要有:曾集诗文 两册本,南宋绍熙三年刊,有清光绪影刻本;汲古阁藏10卷 本,南宋刊,有清代影刻本;焦?藏 8卷本,南宋刊,有焦氏明翻本,今《汉魏七十二家集》中《陶集》5卷亦即焦?翻宋本。此外,还有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本和元刊苏写大字本等。最早为陶诗作注的是南宋汤汉。元以后注本、评本日增。元初刊本有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10卷:常见有四部丛刊影印本。清代陶澍注《靖节先生集》10卷,有家刊本及文学古籍刊行社排印本。近人古直《陶靖节诗笺》,有“隅楼丛书”本,“层冰堂五种”本,后者称为《陶靖节诗笺定本》。 ----------------------------------------------------------- --------------------- 命子 其一? 悠悠我祖,爰自陶唐。 邈焉虞宾,历世重光。 御龙勤夏,豕韦翼商。 穆穆司徒,厥族以昌。 其二? 纷纷战国,漠漠衰周。 凤隐于林,幽人在丘。

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陶渊明的文学创作以诗歌的成就最突出,他历来是以诗人的身份被载入文学史的。他现存诗近130首,具有丰富的内容。 (一)、悲叹为官行役的劳苦,表达静念园林的思绪 陶渊明抱着“大济于苍生”和“口腹自役”的情志而“投耒去学仕”(《饮酒》其十九),但官场黑暗,他又“志意多所耻”(同上),“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序),不肯屈己奉人,因此,虽几经进退而终无建树。他为官行役没有欢欣,反感劳苦,总是身在行役而静念园林。这种一心处两端的境况,在他宦游期间所写的行役诗中得以充分表露。如《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二说:“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他是边做官边后悔:“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二)“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甚至赴任途中也是如此,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中,他说: 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陶渊明是为仕不能静心,归居又不甘心,心与形的对立,使他内心非常痛苦,也很无耐。这种对立与无耐,正显示了陶渊明不愿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他在《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中写道: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田园日梦想,安得久离析?终怀在归舟,谅哉宜霜柏。 有了这样的德操与心态,为官行役的劳苦,便可想而知。悲叹行役的劳苦是陶渊明之前行役诗共有的内容,而将为官行役之苦与静念园林之情合为一体,则是陶渊明行役诗所特有的。 (二)、描绘田园风光的恬美,抒写闲适自得的心境 在仕与隐的矛盾斗争中,陶渊明最终选择了隐,由对园林的静念化为了皈依的现实,心与形得到统一。描绘恬美静穆的田园风光,抒写闲适自得的愉悦心境,成为陶渊明田园诗的基本内容。他视田园为人生安身立命之所,是与黑暗现实、混浊官场对立的理想境界。如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应作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首诗写诗人归田的原因和重返田园的愉快生活。诗人称官场为“俗”,称官场中逢迎应酬、钻营取巧为“适俗韵”,以“尘网”、“樊笼”喻肮脏无聊、束缚人性的官场,以“羁鸟”、“池鱼”喻误入官场的自己,可见诗人对官场的憎恶。归隐田园,正如笼中之鸟飞回山林,池中之鱼重返水潭,让诗人感到无比自由和愉悦。十余亩田地足以养生,八九间草屋足以托身。远处的村落与炊烟,近处的狗吠与鸡鸣,充满生机而又恬美静穆。人的本性在这至真至淳的境界中得到恢复。又如《饮酒》其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