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学三级实操

心理学三级实操

心理学三级实操
心理学三级实操

六个维度评价咨询效果:求助者主观体验、求助者社会适应情况、求助者周围人士评价、心理测验结果对比、咨询师观察、求助者某些症状的改善程度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与范围: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3心理咨询师根据心理测量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5会谈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摄入性谈话需要注意:态度必须保持中立、提问中避免失误、不能讲题外话、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转移该求助者的谈话内容、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结论、结束语要诚恳客气咨询效果目标衡量:具体、可行、积极、双方可以接受、属于心理学性质,可以评估、多层次统一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原则: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符合统一性原则;各种心理活动之间协调一致,个性稳定原则一般(严重)心理问题诊断程序: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3个),分析求助者自知力及有无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化,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一般心理问题必须满足的四个条件: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不良情绪不间断一个月,不良情绪间断持续两个月)、情绪反应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严重心理问题必须满足的条件: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较长(两个月以上)、内容已经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严重心理问题与神经症的鉴别:严重心理问题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其关键问题是与神经症进行鉴别。1严重心理问题的心理冲突是常形的,1)现实性的2)道德性的;持续时间在半年之内,2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内心冲突是变形的1)与现实处境无关且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2)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求助者的责任:向咨询师提供真实的资料、积极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权利:了解咨询师的职业资格和受训背景、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及原理、提出中止咨询或转介、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遵守预约时间、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尊重咨询师、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咨询师的责任:遵守职业道德与相关法律法规;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选择合适的求助者,可以提出转介或中止,义务:尊重求助者,向求助者出示执照、遵守时间、遵守和执行咨询方案、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制定咨询方案(内容):咨询目标、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咨询次数与时间安排、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与原理,咨询效果与评价手段,咨询费用,其它问题及有关说明自称量表的编制方法:逻辑分析法(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詹金斯活动调查表、显性焦虑量表)、经验效标法(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加州心理量表)、因素分析法(卡特尔16、艾森克人格问卷)、综合法(杰克逊人格问卷)抑郁量表(SDS)1965年编制,10个正向评分,10个反向评分,分为四级:没有或很少有时间、少部分时间、相当多时间、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计算结果为粗分乘以1.25取整数部分,分界值为53,53-62为轻度抑郁,63-72中度,大于72重度焦虑量表(SAS)ZUNG编制,四级评分,15正,5反,评定时间内为过去一周内,分界值50,50-59轻度,60-69中度,69以上重度九种参与性技术:倾听、开放式与封闭式提问技术、鼓励技术、重复技术、内容反应技术、情感反应技术、具体化技术、参与性概念、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与把握八种影响性技术:面质技术、解释、指导、情感表达、内容表达技术(指导、解释、自我开放、影响性概述)、自我开放、影响性概述、非言语行为的运用(目光、面部、身体、声音)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用:造成依赖、责任转移、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产生不准确的信息、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提问过多可能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和说明错误提问的性质种类:为什么的问题、多重选择性问题、多重问题、修饰性反问、责备性问题、解释性问题五种咨询态度:尊重、真诚、热情、共情、积极关注表达尊重: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意味着一视同仁、意味着以礼相待、意味着信任对方、意味着保护隐私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7):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原因;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意义,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会谈法的有效性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急于下结论、轻视求助者的问题、干扰、转移求助者的话题、做道德或正确性的评判、不适当的运用咨询技巧阴阳强化法的操作步骤:明确治疗的靶目标、监控靶行为、设计新的行为结果、实施强化、追踪评估合理情绪疗法达到的目标:自我关怀、自我指导、宽容、接受不确定性、变通性、参与、敢于尝试、自我接受适宜的求职者具备的条件(8):智力正常、年龄适宜、内容适合、人格正常、动机正确、信任度高、行动自觉、匹配性好行为矫正常用方法:增强法、惩罚法、消退法、代币管制法制约心理咨询有效性的因素:一般有限性因素:求助者希望改善的动机、对咨询师的信心、因得到帮助而对咨询师产生的希望、咨询师的尊重与关切;特殊有效性因素:针对性的咨询所产生的效果、求助者本身的潜在适应能力与生长、复愈的能力面质技术注意事项:要有事实根据、避免个人

发泄、避免无情攻击、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基础、可用尝试性面质怎样和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找出主要问题、确定问题入手、双方协定,不断深入,有所改变,讨论不统一的情况下以求助者为主、咨询目标整合、注意事项求助者的咨询阶段划分及其主要内容:诊断—咨询—巩固;诊断阶段:建立咨询关系、进行心理诊断、确定咨询目标,制定咨询方案;咨询阶段:帮助求助者改变其不适应的认知,情绪与行为;巩固阶段:布置家庭作业、商定下次咨询的主要问题和时间、做好咨询的回顾总结、巩固咨询成果、做好追踪研究面质的定义(别名)和求助者常见的矛盾:面质,又叫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常见矛盾:言行不一致,理想与现实不一致,前后言语不一致,咨询意见不一致求助者沉默类型:怀疑型、茫然型、情绪型、思考型、内向型、反抗型求助者多话原因:宣泄型、倾吐型、癔症型、表现型、表白型、掩饰型、外向型求助者对于咨询目标的错误观念:持完全中立态度,不带有自己任何的价值观、给求助者灌输、传授一些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把求助者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把求助者能否适应环境作为咨询目标如何选择适当心理测量量表:选择测评量表,应有指向性;为了确定非情景性症状的性质,应启用人格问卷,以便探索症状说的人格因素;为寻找早期原因,可选用病因探索性量表;为排除病因而使用量表临床资料整理归纳包括的方面:(一)一般资料:求助者的人口学资料、求助者的生活状况、婚姻家庭、工作记录、社会交往、娱乐活动、自我描述、求助者个人内在世界的重要特点(二)个人成长史资料:婴幼儿期、童年生活、少年期生活、青年期、个人成长中的重大转化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三)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精神状态、身体状态、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36不同学派的心理咨询目标:人本主义学派:自我实现;行为主义学派:具体明确可观察的行为;精神分析学派:将潜意识意识化,重组基本的人格,帮助求助者重新体验早年经验,并处理压抑的冲突;完型学派:觉察此时此刻的感受;理性学派:消除求助者对人生的自我失败观;交互分析学派:创作自由,策略自由,成为自主性的人;现实治疗学派:引导求助者学习真实与负责任的行为,发展一种成功的通整感阻抗产生原因:因为成长带来的某种痛苦;行为失调是技能性的;求助者可能带有某种反抗心理咨询的动机阻抗的形式(4):讲话程度上的阻抗:沉默、寡语、骜言;内容上的阻抗:理想交谈、倾向于发泄、谈论小事、假提问题;讲话方式上的阻抗: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最终暴露;咨询关系上的阻抗:不认真履行心理咨询的安排、诱惑咨询师、请客送礼处理阻抗现象:通过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解除求助者的戒备心理、正确地进行心理诊断和分析、以诚恳的态度帮助求助者正确对待阻抗、使用咨询技巧突破阻抗结束咨询关系时求助者应遵循的原则:(8)清楚地认识到求助者的需要和想法;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对自己的离别体验,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内部反应有明确的认识;咨询师更加关注求助者的情感,鼓励求助者尽可能表达自己的体验;真诚与求助者共同体验自己对咨询经验的感受;对咨询中的主要事件加以总结,并与目前状况相联系;对求助者已经取得的变化予以支持性鼓励;让求助者坚持记录自己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智力结构理论:斯皮尔曼二因素论:G(普遍)、S(五类特殊因素,口头能力、算术能力、机械能力、注意力、想象力);瑟斯顿的群因素论:(7)词语理解能力V、言语流畅性W、数字计算能力N、推理能力R、机械记忆能力M、空间知觉能力S、知觉速度P;吉尔福特三维结构理论:内容(图形、符号、语义、行为)、操作(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敛思维、评价)和产品(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蕴涵);卡特尔:流体智力(一种潜在能力,很少受社会影响);晶体智力(随生理成长而曲线变化发展);斯坦伯格的认知成分理论:(一般成分、类成分、特殊成分;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2控制会谈和转移话题的技巧包括释义,中断,情感反射和引导4MMPIK分的计算:Hs+0.5K,Pd+0.4K,Pt+1.0K,Sc+1.0K,Ma+0.2K.MMPI量表主要考量各量表的高分特点,如果T分在(70/60)便视为有病理性异常表现或某种心理偏离现象,MMPI量表共10个临床量表(Hs 疑病量表,D抑郁量表,Hy癔症量表,Pd社会病态量表,Mf男子气~女子气量表,Pa偏执狂量表,Pt精神衰弱量表,Sc精神分裂症量表,Ma轻躁狂量表,Si社会内向量表)4个效度量表(Q不能回答的问题L说谎分数,F诈病量表K校正分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的三个维度:客观支持(3条2.6.7)主观支持(4条1.3.4.5)社会支持利用度(3条8.9.10)表达真诚的要点:对求助者表达真诚应注意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真诚不是自我发泄,真诚应实事求是,真诚应适度,真诚还要体现在非语言交流上,真诚还要考虑时间因素求助者在认知上的不合理信念:以偏概全,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绝对化的要求,认知偏差心理测验4大类:智力测验(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联合型瑞文测验CRT,中国比内测验)人格测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90项症状清单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应激及相关问题评估(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应对方式问卷CSQ)韦氏测量有时间限制的是算术,数字符号,图画填充,木块图案,图片排列和物体拼凑,以上项目,以反应的速度和正确性作为评分的依据不适宜的咨询师咨询的情况:欠缺型、忌讳型、冲突型三种,处理办法两种:调整咨询关系的匹配程度、在无法匹配的情况下转介采集求助者病史和个人资料的

桑德伯格提纲(1)身份资料(2)来就诊的原因和对治疗服务的期望(3)现在及近期的状况(4)对家庭的看法(5)早年回忆(6)出生和成长(7)健康及身体状况(8)教育及培训(9)工作记录(10)娱乐(11)性欲的发展(12)婚姻及家庭资料(13)社会基础(14)自我描述(15)生活的转折点和选择(16)对未来的看法(17)求助者附加的任何材料确定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关键点(1)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2)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地存在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形式,但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热情体现在哪几个方面?(1)求助者初次来访时恰当询问,表达关切(2)注意倾听求助者的叙述(3)咨询时耐心,认真,不厌其烦(4)咨询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受到温暖在深入了解求助者时使用的思路是什么(1)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2)进一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3)通过对求助者言行的反应,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想法(4)深入探讨求助者具体和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内容表达与内容反应的区别内容表达是咨询师表达自己的意思,而内容反应是咨询师反映求助者的叙述。虽然内容反应中也含有咨询师所施加的影响,但比起内容表达来,则要显得隐蔽、间接、薄弱得多使用面质技术的注意事项(1)要有事实根据(2)避免个人发泄(3)避免无情攻击(4)要以良好咨询关系为基础(5)可用尝试性面质。求助者沉默的类型怀疑型、茫然型、情绪型、思考型、内向型、反抗型。多话时有关求助者的几种原因宣泄型、倾吐型、癔症型、表现型、表白型、掩饰型、外向型。阳性强化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基本原理:行为主义理论认定行为是后天习得,并且认为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在被它的结果所强化。所以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如果要消除某种行为,就得设法给予惩罚。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这种方法就叫做阳性强化法。操作步骤:(1)明确治疗的靶目标(2)监控靶行为(3)设计新的行为结果(4)实施强化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它是埃利斯关于非理性思维导致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主要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合理情绪疗法帮助个体达到哪几个目标(1)自我关怀(2)自我指导(3)宽容(4)接受不确定性(5)变通性 6)参与(7)敢于尝试(8)自我接受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和方法(维度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1)在开始1次或几次咨询后进行评估(2)在咨询结束前评估(3)在咨询后追踪复查时的评估。咨询效果评估的方法:(1)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2)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3)求助者周围人士特别是家人、朋友和同事对求助者症状改善状况的评定(4)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5)咨询师的评定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1首先由韦克斯勒于1955年编制,这里选用龚耀先1981年修订的中文版(WAIS-RC)2适用于16岁以上的被试者,分农村和城市用两式。各包括11个分测验,其中言语部分6个,操作部分5个3测试时一般按先言语测验后操作测验的顺序进行4量表分是平均数为10,标准差为3。优点及缺点。优点:1、能够较好地反映智力的全貌和测量各种智力因素,适用的年龄范围广2、用离差智商代替比率智商,克服了计算成人智商的困难3、应用广。还可研究人格,而且可以作为神经心理学的主要测量量表缺点:1、三个量表的衔接欠佳。2、不便测量低智力者3、各分测验项目数不平衡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MMPI)问世于1943年,由明尼苏达大学哈特卫和麦金利编制。这里选用的是宋维真1989年修订的中文版。2MMPI包括566个题目,实际为550题,16个为重复题。一般可只做前399题。3适用于年满16岁,具有小学毕业以上文化水平的人。4施测MMPI有两种主要形式:卡片式,手册式。卡片式适合个别施测,手册式可个别施测也可团体施测5如果566题版中,Q量表的原始分数超过30分,或者399题版中,Q量表原始分数超过22分,则答卷无效6在我国,如果分量表的T分超过60分,便视为可能有病理性异常表现或某种心理偏离现象。(美国常模是70分。)临床量表及效度量表的代号,以及高分意义: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1首先由卡特尔编制,我们这里选用的中文版是由戴忠恒和祝蓓里1988年修订。本测验共187个题2适用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和老年人。可团体施测也可个人施测31~3分为低分,8~10分为高分。艾森克人格问卷(EPQ)1由英国艾森克和其夫人编制,1975年出版,我们这里选用的是龚耀先1983年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的中文版2EPQ分成人和幼年两套问卷,均为88个项目。两套问卷各包括精神质(P)、内外向(E)、神经质(N)和说谎(L)四个量表3EPQ成人问卷用于调查16岁以上成人的个性类型,幼年问卷用于调查7至15岁幼年的个性类型。不同文化程度的被试者均可使用。4每一项题目都规定了答“是”或“不是”,如果被试答的和规定一致,则记1分,若不一致,则不记分。最后把各量表总分(粗分),按年龄和性别常模再换算出标准T分5各量表的T分在43.3-56.7分之间为中间型,各量表的T分在38.5-43.3或56.7-61.5分之间为倾向性,而T分在38.5以下或61.5分以上为典型型。90项症状清单(SCL-90)1又称症状自评量表,由德若伽提斯编制于1975年。本量表共90项,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2采用5级评分,评定时

间是现在或是最近一个星期的实际感受3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可考虑筛选阳性,需进一步检查4缺点是:量表项目全面性不够,缺乏“情绪高涨”、“思维飘忽”等项目,在精神分裂症诊断上受了限制。此量表并非诊断量表,筛选阳性只能说病人可能患有心理疾病抑郁自评量表(SDS1由张(W.K.Zung)编制于1965年2本量表含有20个反映抑郁主观感受的项目,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四级评分,其中10个为反向评分3等级标准为:①没有或很少时间;②少部分时间;③相当多时间;④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测评时间范围是过去一周。若正向评分,依次评为粗分1、2、3、4分;反向评分则评为4、3、2、1分。20项各项分数相加,即得到总粗分(X),然后将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就得到标准分(Y)4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及以上为重度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AS)1由张(W.K.Zung)编制于1971年2本量表含有20个反映焦虑主观感受的项目,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四级评分,其中5个为反向评分3同上面抑郁自评量表(SAS)中第3点4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及以上为重度焦虑生活事件量表(LES)1这里选用的是由杨德森、张亚林1986年编制的生活事件量表。LES共含有48条我国较常见的生活事件2适用16岁以上的正常人、神经症、身心疾病、各种躯体疾病求助者以及自知力恢复的重性精神病求助者3时间范围为一年内4计分规则:一过性的事件,不到半年记为1次,超过半年记为2次。影响程度分为5级,无影响=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极重度=4分。影响持续时间,三个月内记1分,半年内记2分,一年内记3分,一年以上记4分5LES总分越高,反映个体承受的精神压力越大。95%的正常人一年内的LES 总分不超过20分,99%的不超过32分1沉默的不同类型和处理方法:1怀疑型沉默(面谈开始,或所谈问题在求助者看来很严重)咨询师应重视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同时注意提高面谈的技巧,咨询师要给予鼓励和必要的保证2茫然型沉默:咨询师应很好的倾听,通过内容反应和表达技术,促进求助者的充分表达,帮助求助者深化认识,明确自己的问题,原因和表现所在,咨询师提出的问题尽量简洁,通俗和易懂3情绪型沉默:咨询师应多用情感反应和表达技术,通过共情,缓解情绪,4思考型沉默:由于思考问题所引起,咨询师可以等待,同时以微笑,目光,微微点头等表示自己的关注,理解和鼓励,一般不宜打断求助者的思维,如果思考时间过长,咨询师可关切询问,协助对方思考5内向型沉默:咨询师应以极大地热情和耐心加以引导,多用倾听技巧,多做鼓励性反应。切不可躁,不耐烦。否则求助者可能会更退缩,更沉默6反抗型沉默:首先辩明原因,一是求助者对别人让他来咨询表示不满还是对咨询本身存在偏见,不愿配合,前者咨询师态度诚恳,经验丰富就可打破,后者可向求助者讲清心理咨询的性质2依赖的表现形式:不宜察觉的形式,阻抗的形式,间接的形式,直接的形式,处理原则:务必向求助者讲清心理咨询的性质,发生效果的机制,使求助者对心理咨询有正确的认识,对咨询效果有理性的期待;对求助者的依赖要及时发现并处理,应鼓励求助者自己进行探索,自己努力解决自己的问题;咨询师必须坚持正确的咨询理念,以促进求助者的心理成长为咨询的总目标,以促进求助者心理能力提高,视自己探索,解决问题为己任。

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试题及答案

2007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操作技能真题 07年5月三级考试操作技能部分 第一部分技能选择题 (1—100题,共100道题) 本部分由十一个案例组成。请分别根据案例回答工一直00题,共100 道题。每题工分,满分100分。每少题直二仝或畫仝簽塞正确,请在答 顾卡上熔所迭答宝的相应字母涂黑.错选、少选、多选,该题不得分. 案例一 一般资料:男性,17岁,未婚,中专学生。 求助者自述:我最近一个多月心情很烦,不想见人,什么事都不想做,尤其不愿去学校,同学都笑我,压力很大。 案例介绍:求助者父亲介绍,半年多前这孩子脸上起了一些青春痘,后来越长越多。他老是用手挤,约两个前月开始感染,青春痘颜色加重,用了很多药也不管用.孩子思想负担越来越重,怕别人问怕见人,经常不去上学。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咨询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好,请坐,我是心理咨询师,你有什么问题,咱们谈谈吧!(直接逼问) 求助者;你看我脸这样,怎么见人,你能帮帮我吗? 心理咨询师:你能谈谈脸怎么了?让你不能见人? (多重提问,开放式问题) 求助者:半年前我脸上起了一些青春痘,我就忍不住用手抠,可是没想到近两月前开始感染青春痘颜色加重,还越来越大,用了很多药却不管用.一天,女同学们在议论哪个帅哪个酷,我从旁边过她们就不说了.但我走过去后就听到一阵笑声,我想他们肯定在议论我,说我的青春痘。从那以后我感觉青春痘影响了我,我变丑了,我怕见人,尤其不愿去学校,怕同学们笑话.走路也低着头,没有一点信心,情绪也不好很痛苦,觉得没意思。我决心治好了再上学,可我不学习就没法按时毕业,也就没前途了。您说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哦,听了你说的情况我也很为你着急,本来应该在学校上课,却因为长青春痘缺课这么多,你认为同学们都笑话你,这让你感到心情烦恼痛苦,是吗?(封闭式提问) 求助者:是的。医生说长青春痘是正常的,但都治了好几个月了还不见好,别人一看我,我就心跳,他们肯定觉得我特难看,所以我不愿见人,更不愿去学校。想治好了再去,家里人嫌我缺课太多。我也知道,但就是不愿见人。所以来求您看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我想告诉你,我年轻时也曾经长过青春痘,所以,我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 求助者:你能告诉我该怎么办吗? 心理咨询师:我还要进一步了解你的情况,然后我们再讨论怎么办好吗? 单选:1.求助者最可能是( )。 (A)情感性精神障碍 (B)抑郁性神经症 (C)一般心理问题 (D)严重心理问题 单选:2.求助者的行为症状是( ). (A)感到前途很渺茫 (B)觉得生活没意思 (C)不见外人不上学 (D)认为青春痘难看 多选:3.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使用的提问方式包括( ). (A)间接询问 (B)直接逼问 (C)开放提问 (D)封闭提问 卷册二:操作技能部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第1页(共12页) 多选:4.心理咨询师在本段咨询中不当的提问方式是( ). (A)间接询问 (B)多重问题 (C)直接逼问 (D)封闭提问

三级变态心理学历年考试真题及部分答案

心理咨询师三级变态心理试题 2005.11 单选 62.()不符合神经症的一般特征。 A.具有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 B.60%~70%患者无人格障碍 C.各亚型有其特征性的临床相 D.是可逆的,外因压力大时加重,反之症状轻或消失 63.我们往往用“祸不单行”来形容()。 A.单一性压力B.同时性叠加压力 C.继时性叠加压力D.破坏性压力 64.()不符合“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 A.在6个月内痊愈B.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 C.在两周内急性起病D.起病前经历相应的心理创伤 65.精神分析对症状的解释遭到严格科学质疑的主要事实是()。 A.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出现 B.哲学理论的运用 C.宗教理论的作用D.人本主义的出现 66.以“意向逐渐减退,进程缓慢,预后不良”为主要表现的精神分裂症属于()。 A.单纯型 B.青春型 C.偏执型 D.紧张型 67.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被称为()。 A.心理活动强度 B.心理活动耐受力 C.心理康复能力 D.心理自控力 68.不符合“感知综合障碍”涵义的描述的是()。 A.感知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长短、远近时产生变形 B.感觉周围的人在监视自己 C.感觉事物像布景、“水中月”、“镜中花”、人像是油画中的肖像 D.感觉自己面孔或体形改变了形状 69.许又新教授关于神经症与正常的分界线的论述中,不包括()。 A.病程B.病因 C.精神痛苦程度 D.社会功能 70.不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界定的说法是()。 A.不良情绪持续一个月,或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B.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 C.情绪反应已经泛化 D.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局限于最初事件 72.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演变不包括()。 A.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也基本被所谓“新精神分析”理论所代替 B.将关注重点从“本我”移植到“自我” C.将幼儿期的发展论修正为“终身发展论” D.彻底抛开关于潜意识的研究 73.个体处在全力投入对事件的应对过程中,或消除和适应压力亦或退却,这一阶段是()。 A.警觉阶段 B.搏斗阶段 C.衰竭阶段 D.恢复阶段 92.()不是灾难症候群(DS)的一个阶段。 A.惊吓期 B.持续期 C.恢复期 D.康复期 多选

教师招聘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教师招聘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论述: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确定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揭示心理机制,揭示心理本质。) 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 有助于教师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 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 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 4. 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钠 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 2.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安吉尔 研究意识,把意识看成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强调对意识作用和功能的研究。 3.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试验方法进行客观研究。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 反对把心理作为一个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哥哥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也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与部分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5.精神分析心理学佛洛依德 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 6.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研究人格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实现。 7.现代认知心理学奈赛尔皮亚杰 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过分析、存储、转换,然后加以利用 注意是心里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教育心理学皮连生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教育心理学概论 习题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术语 哲学心理学: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前,哲学家、教育家运用思辨的方法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所得到的认识的总和。 科学心理学:与哲学心理学相对,以实证研究为特征的心理学。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特指桑代克丁1903年写成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一般认为,该书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形成的标志。中译本由陆志韦译,商务印书馆1926年出版,书名改为《教育心理学概论》。 潘菽《教育心理学》: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国大陆学者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主编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潘菽,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出版。该书反映了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初期的教育心理学发展水平。 实证研究:采用观察或实验在实际资料中求取结果,以验证假设并建立理论体系的研究。 准实验研究:与真实验研究相对。在实验研究中,凡不能严格遵守实验原则来选择被试和控制条件的实验被称为准实验。课堂教学实验一般为这类实验。 个案研究:定性研究方法之一。也称案例研究。通过详细收集、分析典型的个案资料以发现其中暗含的教育心理学原理的研究。 思辨研究:与实验研究相对。采用逻辑思考与理论推理所进行的理论研究。 教学设计研究:针对教学中的问题,通过教学设计和形成性评价,获得教学新产品以满足教学需要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二、填空 1、《学记》 2、19世纪末,实验 3、美,桑代克 4、1903 5、学生与教师,学习理论及其运用,各种类型的学习 6、学习,教学 7、教学,教学 8、单向道,死胡同,双通道 9、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 10、《灵魂论》, 11、植物,动物,理性 12、德、智、体 13、比纳、西蒙 14、潘菽 15、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 三、选择 1、(1)学习心理学 2、(3)知识分类学习论 3、(4)

三级心理咨询师技能总结

心理咨询师技能总结(三级) (字体加重部分要求背诵) 一、心理问题分类: 二、正常与异常的判定依据(是否属于心理咨询工作围的判定依据): 1、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即病与非病三原则): 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②心理 活动的在协调一致性③个性的相对稳 定性 2、典型症状及行为。 3、是否有自知力。(包括是否有主动求医行为。) 三、一般症状分类: 1、精神状态:注意力、记忆、情绪、心痛苦、无助 心理:紧、担心、害怕、兴趣下降、悔恨、焦虑、抑郁 2、躯体:头痛、头晕、疲惫、睡眠障碍、食欲 3、社会功能:学习效率下降、无法上学、不愿与人交往 四、许又新临床评分标准 1分 2分 3分 三项得分相加后 计算总分: 3分,不是神经症; 4-5分,可疑神经症; 6分及以上,神经症。 病程 短程(小于3个月) 中程(3个月到1年) 长程(1年以上) 精神痛苦 的程度 轻度 (可自己摆脱) 中度 (须别人帮助才能摆脱) 重度 (几乎完全无法摆脱) 社会功能 工作学习交往 轻微妨碍 工作学习交往效率明显下降,部分工作和避免某些社交 不能工作学习, 社会交往完全回避 心理 问题 分类正常心理异常心理恐怖症焦虑症神经症强迫症 躯体形式障碍(含疑病症)精神分裂症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 重性精神障碍躁狂症心境障碍抑郁症双相障碍(躁郁症)应激相关障碍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其他精神障碍心理生理障碍癔症(歇斯底里症)

六:鉴定诊断 1、严重心理问题诊断依据: ⑴排除精神病: 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 ①该求助者的知、情、意统一;②自知力完整;③有主动求医的行为;④无逻辑思维的混乱;⑤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⑥无感、知觉异常,因此可排除精神病。 ⑵排除神经症:求助者有现实性刺激,心理冲突属于常形的,具有现实意义和道德色彩, 可排除神经症 ⑶持续时间… ⑷容泛化 所以,可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2、一般心理问题 ⑴⑵同上 ⑶排除严重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 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三级诊断技能容总结 1、如何进行出诊接待 ①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服装整齐;坐姿端正;表情平和;会谈时保持正常社交距离;不可直视对方 眼睛) ②礼貌地接待方式和语言 ③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帮助,不可直接逼问 ④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能否提供帮助) ⑤向求助者说明原则 ⑥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 ⑦说明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有权选择咨询师并认证其职业资格;有权知道收费标准;有权中止咨询 义务:提供自己真实信息;要守时,有变更要事前通知;要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不试图与咨询师建立

变态心理学-----论述题

1.请谈谈你对变态心理多维度整合模型的理解。 多维综合模型强调引起变态行为的原因是复杂且令人迷惑的,每个维度,无论是生物的或是心理的,都极大地被其他维度和个体的发展影响着。它们相互交织,通过多种多样的、复杂的和难以理解的方式造成心理障碍。为了探究各种心理障碍的病因,必须考虑所有相关领域的交互作用,包括遗传学、行为和认知过程、情感影响、人际关系作用以及发展的因素等。 2. 请论述强迫症可能发病原因的各种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心理动力学观点:强迫症是个体有特定的无意识冲突;强迫观念和伴随的冲动能够维持是因为他们能成功抵抗焦虑。 (2)认知行为观点:患强迫症的个体不能讲注意轻易地从令人困扰的想法中转移,经常与抑郁伴随发生。病人发现仪式行为能暂时缓解焦虑,并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强化。 (3)神经科学观点:强迫症是个体的眶额-边缘-基底节的功能失调所致;强迫性你思维和行为指向被看做有威胁的事物和情景。 3. 请阐述导致社交恐惧症的原因。 (1)个体有焦虑的生物易感性与(或)社会抑制的生物倾向性; (2)在压力的情境下,个体可能会在社会情境中出现未预期的惊恐发作(虚慌) (3)个体可能经历源于真实惊恐的社会床上,并对相同或相似社会情境感到加氯(条件化作用)。创伤性社会经历可以追溯到童年期的早期经历。 4. 论述癔症性躯体障碍和癔症性精神障碍的异同点。 解离症状是指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即癔症性精神症状;转换症状是指在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冲突时产生的不快心情,以转化成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即癔症性躯体症状。 5. 请从至少三个方面论述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成因。 (1)遗传环境的交互作用; (2)神经生物作用,包括唤醒不足假说和无畏惧假说; (3)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儿童攻击行为部分是他们与父母相互作用的结果。 (4)环境因素、压力因素也会影响反社会人格障碍。 6. 在各类的人格障碍分类中,男性都倾向于更高的患病率。对此,您是如何了解的?请结合生活实际分析。 1、生理因素:攻击行为与人体内分泌腺和雄性激素分泌过多有关; 2、心理因素: 1) 角色的认同:进入青春期的男孩,自以为已经长大成人了,而且特别热衷于男子汉角色的认同和 片面理解,强调男子汉的刚毅、果断、义气、力量、善攻击等特征。因此,他们会在同龄人面前,特别有异性在场时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以证明自己是一个男子汉。 2) 自卑的补偿:每个人都可因自己身体状况、家庭出身、生活条件、工作性质等产生自卑心理,自 卑的人常寻求一些补偿方式。当以冲动、好斗来作为补偿的方式时,其行为就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 3) 自尊心受挫:青年男子的自尊心特别强。如果遭遇挫折,往往反应特别敏感、强烈。挫折是导致 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 4) 压力的渲泻:男性在压力表达上不如女性,他们的宣泄途径少,情绪调控上更多地选择压抑自己, 当压力累积到一定程度,无法承受时,便会导致人格障碍。

心理咨询师-三级

2008年5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职业:心理咨询师等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卷册一:职业道德理论知识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1~25题,共25道题)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 1、关于职业良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如果公司老板对员工好,那么员工干好本职工作就是有职业良心 (B)公司安排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是职业良心的本质 (C)职业良心是从业人员按照职业道德要求尽职尽责地做工作 (D)一辈子不“跳槽”是职业良心的根本要求 2、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A ). (A)集体主义(B)爱国主义(C)个人主义(D)利己主义 3、关于职业技能,正确的说法是( B ). (A)职业技能决定着从业人员的职业前途(B)职业技能的提高,受职业道德素质的影响 (C)职业技能主要是指从业人员的动手能力(D)职业技能的形成与先天素质无关 4、一个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的修养境界是( D ). (A)诚信(B)仁义(C)反思(D)慎独 5、对待工作岗位,正确的观点足(A )。 (A)虽然自己并不喜爱目前的岗位,但不能不专心努力(B)敬业就是不能得陇望蜀,不能选择其他岗位 (C)树挪死,人挪活,要通过岗位变化把本职工作做好 (D)企业遇到困难或降低薪水时,没有必要再讲爱岗敬业 6、关于诚信,正确的说法是( C ). (A)忠诚单位领导(B)任何时候都不说假话 (C)真实无欺,遵守约定和践行承诺(D)善意的谎言体现了诚信的社会价值 7、关于办事公道,正确的说法是( A ). (A)坚持办事公道,要求当事人不讲人情(B)人们得到了他应该得到的东西,是为公道 (C)一个人做了一件公道的事情就说明他是公道的人(D)公道自古不变,其标准历来是统一的 8、关于节约,正确的说法是( D ). (A)节约与以人为本的理念不相符合(B)在物质条件充分的情况下,无须崇尚节约 (C)今天所倡导的节约主要指物质生产领域,而非个人生活领域 (D)不管职位高低,人人都要厉行节约 (二)多项选择题(第9~16题) 9、职业道德的特征包括( AB ). (A)鲜明的行业性(B)适用范围上的有限性(C)法律强制性(D)利益相关性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 ABCD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 1l、职业技能的特点包括(BD ). (A)遗传性(B)专业性(C)层次性(D)综合性 12.坚守岗位的基本要求是( ABC ). (A)遵守规定(B)履行职责(C)临危不俱(D)相机而动 13、从业人员做到真诚不欺,要( AC ).

教师招聘考试 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归纳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论述: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确定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揭示心理机制,揭示心理本质。) 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教师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着作。 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钠 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 2.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安吉尔 研究意识,把意识看成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强调对意识作用和功能的研究。 3.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试验方法进行客观研究。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 反对把心理作为一个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哥哥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也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与部分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5.精神分析心理学佛洛依德

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 6.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研究人格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实现。 7.现代认知心理学奈赛尔皮亚杰 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过分析、存储、转换,然后加以利用 注意是心里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 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论述:如何运用感知规律组织教学?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环节。

教育心理学:各个流派的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描述或说明人类和动物学习的类型、过程和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的学说。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它重点研究学习的性质、过程、动机以及方法和策略等。 一、概述 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有哪些规律,学习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的?近百年来,教育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围绕着这些问题,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了各种研究,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也由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诞生于20世纪初,它是在反对结构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班杜拉等。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可以用公式S—R来表示,其中S表示来自于外界的刺激,R表示个体接受刺激后的行为反应。他们认为个体在不断接受特定的外界刺激后,就可能形成与这种刺激相适应的行为表现,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为S—R联结的学习行为,即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建立了联系。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重视与有机体生存有关的行为的研究,注意有机体在环境中的适应行为,重视环境的作用”。 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通过用狗作为实验对象,提出了广为人知的条件反射。 (1)保持与消退。巴甫洛夫发现,在动物建立条件反射后继续让铃声与无条件刺激(食物)同时呈现,狗的条件反射行为(唾液分泌)会持续地保持下去。但当多次伴随条件刺激物(铃声)的出现而没有相应的食物时,则狗的唾液分泌量会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而自行减少,这便是反应的消退。教学中,有时教师及时的表扬会促进学生暂时形成某一良好的行为,但如果过了一些时候,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而没有再得到教师的表扬,这一行为很有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 (2)分化与泛化。在一定的条件反射形成之后,有机体对与条件反射物相类似的其他刺激也作出一定的反应的现象叫做泛化。比如,刚开始学汉字的孩子不能很好地区分“未”跟“末”,或“日”跟“曰”。而分化则是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物的反应进一步精确化,那就是对目标刺激物加强保持,而对非条件刺激物进行消退。比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辨别动作到位和不到位时的肌肉感觉,从而使动作流畅、有力。 2.桑代克的联结学说 美国实证主义心理学家桑代克用科学实验的方式来研究学习的规律,提出了著名的联结学说。

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真题及完整答案

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第1~25题,共25道题) (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 1、关于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道德是一种社会规范性力量 (B)道德是领导意志的集中体现 (C)个体的道德表现差异很大,判定一个人的道德优劣是不可能的 (D)普遍良好的道德,仅仅是人的善良愿望而已 2、与法律相比,道德()。 (A)产生得时间晚(B)比法律的适用范围广 (C)内容上显得十分笼统(D)评价标准难以确定 3、关于企业形象,正确的说法是()。 (A)文明礼貌是企业形象的核心与关键 (B)企业形象的本质是企业的环境卫生和企业员工的服饰状况 (C)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整体印象和评价 (D)通过持久、大规模的媒体宣传,就能树立起企业形象 4、在企业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企业礼俗(B)企业价值观(C)企业作风(D)规章制度 5、海尔总裁张瑞敏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企业要靠无形资产来盘活有形资产,只有先盘活人,才能盘活资产。对这句话,准确的理解是()。 (A)企业存在着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两种形式 (B)人是有形资产,人作为资产通过劳动产生价值 (C)人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D)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一种神秘的物质 6、员工处理与领导的关系时,正确的做法是()。 (A)即使知道领导的决策是错误的,也要不折不扣地执行 (B)对于领导含糊交办的任务,要含糊执行 (C)如果不同意领导的意见,要敢于随时说出自己的想法 (D)一般不越级汇报工作 7、科学发展观指的是()。 (A)科学发展,高效发展,健康发展 (B)以科学为本,科学、平稳、顺利发展 (C)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以人为本,科学、高效、健康发展 8、关于职业劳动,正确的说法是()。 (A)职业劳动是人们无奈的选择 (B)职业劳动是人们谋生的手段 (C)职业劳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竞争加剧的结果 (D)职业劳动是人生的全部内涵 (二)多项选择题(第9~16题)

《普通心理学》重点知识 彭聃龄版

精心整理 心理学重点知识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教育心理学概念

教育心理学概念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旨在理解学生学习心理,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 的学习。 2、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 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3、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4、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 理变化。 5、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春期过渡的时期,大 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 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 6、青年初期:是指14、15岁至1 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 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仍面临分裂的危机,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 7、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 识,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8、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 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9、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 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1、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12、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 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3、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 行为方式。性格是人格的核心。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关于变态心理学案例

关于变态心理学案例 三级技能—变态心理学 (2001年11月-2008年5月真题汇总) 2011年11月 案例五: 案例介绍:下午六点,心理咨询师正准备下班,来了一位年轻女士,要求咨询,咨询师告诉她,咨询是要预约的,请她改日再来。她说,那不行,今天无论多晚,都必须要为她咨询。口气坚定,不容商量。又说她担负重要的任务,时间很紧,还戏谑地说,不就是晚吃会饭嘛,晚一会吃饭有利于身体健康,减减肥么。 心理咨询师观察到该女士二十多岁,衣着打扮正常,朴素,没化妆,表情令人难以捉摸。咨询师请她入座后问她需要哪方面的帮助,她没有回答,然后自言自语地说:这个地方五年前我来过,你可真有本事,中秋节会吃粽子,耽误时间了,地铁是动车出事故,你能把抑郁症治成精神分裂症,就这样,别哕嗦,开药吧。 以下是双方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想开什么药? 该女士:维思通。 心理咨询师:为什么要吃维思通? 该女士:他们说这个对我有用。 心理咨询师:他们是谁啊7 ( 该女士:别装糊涂了,就是精神病院的那些所谓专家们。 心理咨询师:你找他们看过? 该女士:还住过院呢。 心理咨询师:那因为什么不继续找他们?

该女士:我就不是他们说的那个病,我是心理问题,你不是心理专家吗? 多选:46、该女士的行为特点包括( )。 (A)强人所难 (B)随心所欲 (C)有病乱求医 (D)语言夸张 单选:47、该女士出现的主要症状是。( )。 (A)主客观不统一 (B)破裂性思维 (C)夸人语言 (D)行为异常 单选:48、对于该女士说“这个地方五年前我来过”,咨询师恰当的做法是( )。 (A)要向她说明其所言不实 (B)不与她争论 (C)委婉地告诉她记忆有误 (D)判断这句话有无症状学意义单选:49、对该女士形成初步诊断前,首先需要排除的是( )。 (A)心境障碍 (B)人格问题 (C)精神病性问题 (D)疑病症 单选:50、对该案例咨询师恰当的做法是( )。 (A)向她说明不属于自己工作范围 (B)进行转诊 (C)通知家长 (D)委婉说明自己对她的问题无能为力单选:51、交谈中,咨询师请助手为该女士倒杯水,趁机递给助手一个小条,上写:“注意,精分”,其用意是( )。 (A)考虑安全措施 (B)尊重该女士 (C)考虑保密例外 (D)准备药品 单选:52、对该女士的收费问题,比较恰当的做法是( ) 。 accident occurred, the direct punishment 0.5-10,000 yuan, responsible for the direct responsibility for the accident and the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 种,是心理学与应用学的交叉学科。 2、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研究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 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6、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 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7、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 变化。 8、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9、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2)青年初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0、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11、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2、2岁时口头语言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关键期。 1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 感知运动(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具备了可逆思维 1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5、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自主敢对羞耻感与怀疑(2-3)主动敢对内疚感(4-5)勤奋敢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1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18、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3岁)到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21、学生间的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威特金)、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性。 22、世界上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23、性格: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24、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性与顺存性)。 25、学习的实质:(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6、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1)人类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

教育心理学理论

教育心理学理论 一、学习分类理论 1、加涅 (1)学习八水平分类 按学习水平简繁程度分为:①信号学习;②刺激—反应学习;③连锁反应;④言语联想学习;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⑦规则学习;⑧解决问题学习 (2)学习六水平分类 ①连锁学习;②辨别学习;③具体概念学习;④定义概念学习;⑤规则学习;⑥解决问题学校 (3)学习结果分类 ①言语信息的学习;②智慧技能的学习;③认知策略的学习;④态度的学习;⑤运动技能的学习 2、奥苏贝尔学习性质分类(两个维度互不依赖、相互独立) (1)根据学习的方式: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2)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 3、我国学习结果的分类 ①知识学习;②技能学习;③道德品质或行为习惯的学习 二、学习理论 1、联结理论 (1)经典条件反应论 ①巴甫洛夫:学习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 一级条件反射、二级条件反射 动力定型: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 外抑制、超限抑制、消退、泛化、分化 正诱导:一个部位发生抑制引起周围发生兴奋地过程。 负诱导:一个部位发生兴奋引起周围发生抑制的过程。 同时诱导、继时诱导 第一信号系统: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 第二信号系统: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符号为中介的条件刺激。 ②华生:通过建立条件作用,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的过程。遵循频因律、 近因律。(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习惯) (2)操作性条件说 ①桑代克(联结试误说):在一定的情景和一定的反应之间建立联结,这种联结 通过尝试错误的过程而自动形成。三条学习规律:效果率、练习律、准备率②斯金纳 正强化、负强化、消退 惩罚:惩罚Ⅰ呈现厌恶刺激;惩罚Ⅱ消除愉快刺激 普雷马克原理: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动。 强化程式:连续强化程式(灯一开就亮); 间接强化程式:a 定时强化(按时发工资) b 定比强化(计件工作) c 变时强化(随堂测验)d 变比强化(买彩票) (3)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 学习分为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 观察学习:注意——保持——复制——动机

2015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真题及答案

2015年5月三级技能真题 第一部分技能选择题 案例一: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61岁,退休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一位老朋友半月前因心脏病救治无效去世,求助者得知消息后当晚即感胸闷、心慌,出现入睡困难并容易惊醒的现象。经一周的住院检查,并未发现患心脏病的迹象。但求助者还是怀疑自己得了冠心病,只是医院查不出来。因而情绪较低落,茶饭不香,睡眠越来越差,反复和家属交待后事。求助者家属要求医院心理科协助治疗。 多选:1、该求助者的躯体症状包括( )。 (A)心慌 (B)长期失眠 (C)胸闷 (D)情绪低落 单选:2、该求助者的情绪症状主要是( )。 (A)失眠 (B)情绪脆弱 (C)焦虑 (D)自杀观念 单选:3、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关键点是( )。 (A)患冠心病 (B)担心心脏疾病 (C)患失眠症 (D)存在疑病妄想 单选:4、该求助者的心理冲突属于( )。 (A)变形冲突 (B)趋避冲突 (C)常形冲突 (D)双趋冲突 多选:5、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应了解该求助者的资料包括( )。 (A)婚姻史 (B)心脏检查结果 (C)成长史 (D)冠心病的体验 多选:6、心理咨询师对于该求助者的接纳应该包括( )。 (A)怀疑自己得病 (B)情绪较低落 (C)主动求助 (D)躯体症状 多选:7、对于该求助者,恰当的咨询目标包括( )。 (A)改善情绪 (B)改变错误认知 (C)改善睡眠 (D)促进心理成长 多选:8、心理咨询师在本案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包括( )。 (A)关注求助者的隐私内容 (B)对求助者无条件的接纳 (C)密切关注求助者的情绪 (D)随时调整求助者服药剂量 多选:9、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包括( )。 (A)老年男性 (B)患冠心病 (C)认知偏差 (D)胸闷心慌 多选:10、可以作为评估该求助者咨询效果的指标包括( )。 (A)焦虑已减轻 (B)睡眠质量改善 (C)心脏病好转 (D)胸闷心慌改善 单选:11、初诊接待中心理咨询师最主要的工作是( ) (A)解决求助者的困扰 (B)对求助者进行评估诊断 (C)双方商定咨询目标 (D)提供释放压抑的空间 多选:12、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没有耐心倾听,并且责备求助者怕死,说明咨询师没有做到( )。(A)尊重 (B)温暖热情 (C)共情 (D)积极关注 案例二: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已婚,会计。 案例介绍:求助者在3个月前突然发现丈夫有外遇,精神上受到强烈打击,从此每天痛哭流涕,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认为自己全完了。尽管丈夫认了错,但她仍想离婚,认为男人没

心理咨询师三级--各种疗法总结

心理咨询师三级 各种疗法总结咨询技能笔记 1、系统脱敏疗法(交互抑制) 系统脱敏疗法,可用于治疗求助者对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 基本方法是让求助者用放松取代焦虑。第一步,教求助者掌握放松技巧;第二步,把引起焦情境划分等级;第三步,让求助者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同时做放松训练。 基本原理:让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 注意事项:对焦虑情境施行逐个脱敏;想象的次数依个体不同和情境不同而不同;焦虑等级隔不要太大;不能用想象和放松的方法降低焦虑水平的,应考虑其他方法。 2、冲击疗法(消退抑制) 冲击疗法又称满灌疗法,是暴露疗法之一。暴露疗法是用来治疗恐惧和其他负性情绪反应的为治疗方法,它是通过细心地控制环境,引导求助者进入有助于问题解决的那些情境中。冲击疗法助者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的或想象的恐惧刺激中而不采取任何缓解恐惧的行为,让恐惧自行 基本程序:筛选治疗对象;鉴定治疗协议;治疗准备工作(确定刺激物);实施冲击治疗(4次,每天或隔天1次) 基本原理:尽可能迅猛地引起求助者极强烈的焦虑或者恐惧反应,并且对这种强烈而痛苦的

给以任何强化,任其自然,最后迫使导致强烈情绪反应的内部动因逐渐减弱乃至消失,情绪反应自乃至消除,即所谓消退抑制。 注意事项:让求助者对此方法有足够的了解,协商后可采用;无法忍受时可中止;求助者出综合症、头晕或休克时应停止治疗。 3、厌恶疗法(经典条件反射) 厌恶疗法是通过附加某种刺激的方法,使求助者在进行不适行为时,同时产生令人厌恶的心理反应。可用于治疗强迫症、各种性变态行为以及精神分裂症等适应不良行为。 基本程序:确定靶症状;选择厌恶刺激(厌恶刺激必须是强烈的,如电刺激、药物刺激、想或其他刺激);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 基本原理:经典条件反射。反复实施厌恶刺激,使不适行为与厌恶刺激反应建立了条件联系尽管取消了附加刺激,但只要求助者进行这种不良行为,厌恶体验照旧产生。为了避免厌恶体验,不得不中止或放弃原有的不适行为。 注意事项:不具备条件的咨询机构或个人不能采用厌恶疗法;求助者和咨询师一定要鉴定知;靶症状要单一而具体。 4、模仿法(社会学习理论) 模仿法又称示范法,是向求助者呈现某种行为榜样,让其观察示范者如何行为以及他们的行了什么样的后果,以引起他从事相似行为的治疗方法。治疗适应症等。

教育心理学复习章节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1、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就是个体由于与外界环境的互动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表现或心理的持久变化。 3、学习理论就是教育心理学最核心的研究内容。 4、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就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两种基本范式。 5、几种具体的研究方法:问卷法,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微观发生法。 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 第四章 1、学习:就是指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 2、学习的作用:(1)学习就是有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2)学习可以影响成熟。(3)学习能激发人脑潜能。 3、按学习主体分类:动物学习与人类学习 4、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言语联想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的学习。(8)解决问题的学习。

5、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言语信息。(2)智力技能。(3)认知策略。 (4)态度。(5)动作技能。 6、学习性质与形式分类:(1)据学习方式分为接受的与发现的。(2)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分为机械的与有意义的。 7、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1)内隐学习:个体不知不觉的获得经验,并引起相应行为变化的学习。(2)外显学习:指有意识的、需要付出心理努力并需按照规则做出反应的学习。 8、(1)外显记忆:长时记忆中能够在意识水平上加以回想与思考的知识。(2)内隐记忆:无法在意识水平上加以回想,但不知不觉地影响着行为与思维的学习。 9、学习的相关概念:(1)终身学习。(2)远程学习。(3)机器学习。(4)学习科学。 10、学习理论的发展:(1)两种倾向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行为主义学派与德国的格式塔学派。(2)行为、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收。(3)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出现。(4)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 11、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记忆遵循三条联想律:相似律、相对律与邻近律。 1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1)无条件刺激:本来就能引起某种固定反应的刺激。(2)无条件反应:指由无条件刺激原本就可以引起的固定反应。(3)中性刺激:给狗呈现刺激如铃声,狗不会产生唾液分泌的反应,铃声被称为中性刺激。(4)条件刺激:原来的中性刺激,它并不能引起无条件反应,但与无条件刺激多次在时间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