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考试题库答案(DOC)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考试题库答案(DOC)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考试题库答案(DOC)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考试题库答案(DOC)

1.简述水资源的含义、分类、特征?

含义:从供水角度讲,水资源可以理解为人类长期生存、生产、生活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水,既包括数量和质量含义,又包括其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

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的物质。在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

分类: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

天然水资源和调节性水资源;

消耗性和非消耗性水资源。

特征:自然属性:资源的循环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可恢复性、可调节性、利害两重性、用途广泛性、利用多样性等。

社会属性:商品性、不可替代性、环境特性;对自然环境影响:使水—土—岩系统相对稳定。对社会影响:水资源决定经济发展模式。

2.简述全球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趋势?

状况:全球农业用水占第一位(69%),工业用水第二位(23%)可复原比例最高,居民用水第三位(8%)人均占有量不断提高;

世界各地用水量差异极大,发达国家多为工业用水54%,发展中国家多为农业用水80%;

近年来用水量发展中国家增加幅度达,发达国家趋于稳定。

开发利用趋势:

农业用水量及农业用水中不可复原的水量最高;

工业用水由于不可恢复水量最低,将更加重视提高工业用水技术、降低用水量定额、加大节水力度、大幅度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

水资源的开发将更为重视经济、环境与生态的良性协调发展。

3.简述中国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状况:人均占有量不足;

时间、空间分布极不均匀;空间:耕地面积和水,河流分配。时间:夏多冬少;

水系:湖泊较多,多数分布在湿润区。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稀少。

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需水量不断增加,供需矛盾尖锐,南方水质型、北方水量型缺;

污染继续发展,加剧水资源缺乏;

用水浪费,利用率偏低;

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环境问题突出,地下水利用程度过高;

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缺点为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和以需定供、以供定采的供水政策。

4.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量计算?

水资源评价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水资源数量评价是水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资源量的评价,可以确定可利用水资源数量,可以为合理配置地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水资源量评价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重要依据。

5.区域降水量有几种计算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条件?

(区域平均降雨量)。

方法一:算术平均值法。X=1/nΣX

i

适用于计算区域内各雨量取样站点分布均匀、且密度较大时;

方法二:泰森多边形法。

适用于当流域内的雨量和雨量站分布不太均匀时,为了计算流域平均降水量,就假定流域个点降水量可由与其距离最近的雨量站的雨量代表;

方法三:等雨量线法。

适用于在较大流域和区域内,如地形起伏,降水量影响显著,且有足够的雨量站时,可用等雨量线法推求区域平均降雨量。

6.简述地表水可利用量含义、计算方法及原理?

含义: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满足河道内用水并估算下游用水的前提下,通过蓄、引、提等地表水工程可能控制利用的河道一次性最大用水量(不包括回归水的重复利用)。

计算方法及原理:

1)水均衡法:Q

可利用=Q

当地河流径流

+Q

入境

—Q

出境。

入境:上游流入;水库放水;区外调入。

出境:下游流出;水库蓄水;调出至区外。

2)径流典型法:丰水年P=25%,平水年P=50%,枯水年P=75%,最枯水年P=90%。

可调控河流:Q

可利用=Q

50%

,平水年;不可调控河流:Q

可利用

=Q

75%

,枯水年。

3)基流分割法:山区河流由地下水补充河流,Q

径流=Q

降水

+Q

地下水。

枯水期:Q

径流

=Q

地下水。Q

可利用量

=Q

基流

=Q

地下水

7.简述地下水资源的分类及计算方法?

1)补给量:天然或开采条件下,单位时间进入含水层中的水量。包括:地下水

流入、降水渗入、地表水深入、越流补给、人工补给。

2)储存量:指储存于含水层内的重力水体积。

3)允许开采量:在经济、技术条件允许条件下,能够从含水层中取出的不会引

起一切不良后果的最大水量。

计算方法见手写。

8、叙述地下水资源允许开采量内涵、计算方法、原理、使用条件?

内涵:在经济、技术允许条件下,能够从含水层中取出的不会引起一切不良后果的最大水量。

计算方法、原理及使用条件:

①解析法

原理:利用各种井流公式,根据允许降深推求井的涌水量。

计算过程:根据含水层条件选择井流公式;利用抽水资料反求含水层参数;根据开采井设计方案及允许降深,预测井的出水量;Q

允许

适用条件:地下水能够概化成井流公式所要求的含水层条件。Re=1~10,等厚,水平(起伏不大)。

②数值法

原理:分割近似原理;用离散的方法将偏微分方程化为线性方程。

计算过程:地质条件概化(含水层边界);选择模型(潜水承压水);边界条件确定(大气边界、入渗边界、水量边界);计算区域剖分;模型识别;

适用条件:大型集中供水水源地,地质条件复杂。

③开采实验法

原理:直接挖井开采,按设计条件进行抽水试验至未定出水。

计算过程:稳定状态:0~t

p,

抽水量不超过补给量;非稳定状态:抽水量=储存量

变化量+补给量。

适用条件:小型供水水源。

④补偿疏干法

=0,雨季的补给量除要维原理:旱季开采量几乎全部来自于含水层的储存量Q

持正常开采外,还要补回旱季消耗的储存量。雨季的补给量维持全年开采。

计算过程:计算旱季最大开采量;计算雨季补给量;得允许开采量。

适用条件:干旱、半干旱地区。

⑤水均衡法

原理:开采量=补给量-排泄量+-储存量变化量。

适用条件:地下水埋藏浅,补给与泄流较简单,水文地质条件易于查清的地区⑥相关分析法

原理:在地下水资源丰富地区,抽水量或水位降深达不到设计要求,不能用开采结果直接作为允许开采量。

计算过程:小谁来那个开采资料来推导允许开采量;由历史抽水资料,用相关分析法求允许开采量。

适用条件:已经开采的水源地进行扩建。

⑦地下水文法(岩溶区)

=各排泄区泄流量总合;地下径流模原理:测流法(岩溶管道截流总和法):Q

=M*A。

数法:M=Q/F。Q

允许

适用条件:只适用地下暗河。

9.在地表水资源量计算时,为什么要进行还原计算?

还原计算,即消除人为影响(水利工程),将资料系列回归到“天然状态”的一种方法。

在水资源评价中,所应用的平衡要素分析方法—数理统计方法,要求水文统计样本具有相同的基础,具有可比性,即所运用的资料系列要具有一致性和代表性。也就是说水文情势不受或极少受人为干扰,所得资料系列要基本上反映天然状况。

而目前一是人类大量兴建水利工程,影响径流变化;二是实测资料是在不同基础条件下取得的。所以要进行还原计算。

方法一:水量平衡法(常用)。方法二:降水径流模式法。

10.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为什么有重复计算问题?

在分别计算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时,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那一部分会都计算到,从而产生了重复计算问题。所以,在进行水资源总量评价时,要去掉重复计算的水资源量部分。

11.水资源总量评价方法有哪些?

1)按地表水地下水总和:总资源量=地表水可利用量+地下水可利用量+重复

量。

2)按补给条件:总资源量=地表地下径流净补给+降水的径流补给+水资源地区

初始储存量(地下水)。

3)简单对比法4)典型年法5)开采试验法

12.典型年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1)选择年径流量接近平均径流量或对应某一频率的实际年径流量的年份作为

典型年。这是因为年径流量与年内分配有一定关系,年径流量接近的年份,年内分配一般也比较接近。

2)选择分配情况不利的年份作为典型年。因为目前对径流量年内分配的规律研

究还不够,为安全起见,应选择对工程不利的年内分配作为典型。

13.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水质评价?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任务是在对水资源质量全面合理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供水目的,提供满足其用水水质要求的,具有一定水量保证的水源。

14.水质评价指标有哪些?

物理性水质指标:

感官:温度、色度、臭和味、浑浊度、透明度等;

其他:总固体、悬浮固体、可沉固体、电导率。

化学性水质指标:

一般:pH、碱度、硬度、各盐离子、总含盐量、一般有机物质

有毒:重金属、氰化物、多环芳烃农药

氧平衡指标:DO、COD、BOD、TOD.

生物学水质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数、各种病原细菌、病毒等。

放射性水质指标

15.了解饮用水和水源水的水质标准?

饮用水水质标准: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细菌学指标、放射性指标,四大类105项指标。限值。93年。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色、浑浊度、PH、挥发酚、六六六。分为两级标准限值。

16.工业锅炉用水水质评价指标有哪些?

成垢作用:锅垢总量Ho、硬垢系数Kn。

起泡作用:起泡系数F

腐蚀作用:腐蚀系数K

k

17.什么是成垢作用?锅垢的成分通常有哪些?锅垢对锅炉用水有何影响?

成垢作用:水煮沸时,水中所含的一些离子、化合物可以相互作用而生成沉淀,依附于锅炉壁上形成锅垢,成为成垢作用。

锅垢成分:CaO、CaCO

3、CaSO

4

、Mg(OH)

2

、AI

2

O

3

、Fe

2

O

3

和悬浮物质的沉淀渣。

影响:影响传热,浪费燃料,而且易使金属炉壁过热融化,引起锅炉爆炸,降低

锅炉使用年限。

18.为什么要对硬垢进行评价?评价公式是什么?

评价原因:硬垢主要是由碱土金属的碳酸盐、硫酸盐以及硅酸盐组成,附壁牢固,不易清除。

评价公式:Hn=[SiO2]+40[Mg2+]+68([Cl-]+2[SO

4

2-]-[Na+]-[K+])锅垢总浓度: Ho=? 若括号内为负值,可略去不计。锅垢系数Kn=Hn/Ho

19.什么是起泡作用?如何评价?

起泡作用:水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的作用。如果起泡不能破裂,就会在水面以上

形成很厚的极不稳定的泡沫层。

评价:用起泡系数F来评价,起泡系数按钠、钾的含量计算:F=62[Na+]+78[K+]。<60,不起泡的水,60~200,半起泡的水;>200,起泡的水。

危害:汽化极不均匀,水位急剧升降,致使锅炉不能正常运转。

20.什么是腐蚀作用?如何评价?

腐蚀作用:水通过化学的、物理化学的或其他作用对材料的侵蚀破坏。

评价:按腐蚀系数K

k 进行定量评价。酸性水:K

k

=?;碱性水:K

K

=?

危害:锅炉腐蚀,缩短使用寿命,可能引发爆炸事故。

21.水资源总量评价中研究区分区的原则和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分区原则:遵循地理环境条件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遵循流域的完整性;考虑行政与经济区划界线;与其他区划尽可能协调。

分区方法:根据各地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分区(干旱多沙区、湿润多沙区);根据天然流域分区;根据行政区划分区。

注意问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重复计算问题。

分区地表水资源量计算方法:

方法一:代表站法。选择代表性河流,取其多年监测资料。径流深度Y=区域面积F/监测站以上河流流域面积f 。

方法二:等值线法。区域性平均径流深度等值线图。面积加权法Y f 平均=(ΣY i f i )/(Σfi)= (ΣY i f i )/F.Yi 是相邻两条等值线平均值。

22.简述农业用水的水质评价方法?

方法一:水质标准法(对照法)。与《农业灌溉用水水质标准进行对照》,水温不超过35C 0等。钠盐最有害,最有害NaHCO 3>NaCI 。

方法二:钠吸附比值A 法。A=?见手写。单位:毫克当量数/升。标准:A>2,有害水;15

方法三:灌溉系数法。见手写。

1.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目的、原则是什么?

目的:1)通过可供水量和需水量分析,弄清楚水资源总量的供需现状和存在问题。2)通过不同时期不同部门的供需平衡分析,预测未来,了解水资源余缺的时空分布。3)针对水资源供需矛盾,要采取对供需双方严格管理来实现供需平衡,要从过去以需定供转变为在加强需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基础上的保证供水。

原则:近期远期相结合;流域和区域相结合;综合利用和保护相结合;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经济、社会、科技三位一体统一考虑;水循环系统综合考虑。

2.典型年和水平年是如何确定的?

典型年:用统计方法推求。根据各分区的具体情况选择控制站,以控制站实际来水系列进行频率计算,选择符合某一涉及频率的实际典型年份,然后求出改典型年的来水总量。

水平年:四个水平年:现状水平年(现状情况以该年为准),近期水平年(基准年以后5年或10年),远景水平年(基准年以后15年或20年),远景设想水平年(基准年以后30~50年)。一个地区应根据有关规定或当地具体条件以及供需分析目的而确定选几个水平年,一般选前三个。重要地区4个,资料不足2个。

3.区域可供水量的定义、影响因素是什么?

定义:不同水平年、不同频率(不同保证率)条件下通过工程设施可提供的符合一定标准的水量。

影响因素:来水条件、用水条件、工程条件、水质条件

组成:地表水、地下水、污水重复利用水量、客水。

4.区域需水量有哪些?供需平衡分析方法有哪些?

需水量组成:河道内用水(不耗水):水力发电、航运、旅游、冲淤

河道外用水(耗水):农业用水和城市用水,城市用水分为工业

用水、生活用水、环境用水

供需平衡分析方法:

方法一:水资源系统动态模拟法(系列法的一种)

方法二:典型年法,选择几个代表性的不同年份进行分析计算。

对计算单元:调查单元内各行业部门的实际用水量、实际供水量;进行水量平衡校核;供需平衡分析(表格形式)。

对整个区域:I典型年法,根据全区域雨情水清情况,选定代表年,根据来水情况,自上而下、先直流后干流逐个计算各单元供需情况,得汇总成果即全区代表年成果。II同频率法,按流域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个区域根据各自雨情水情选择各自代表年,进行各区代表年供需水量计算,同频率各单元计算成果相加,得全区(多频率)。

5.地表水源的供水特征是什么?水源地选择原则是什么?

特征:1)水量较充沛,分布较广泛,总溶解固体含量低,硬度小

2)时空分布不均匀,受季节影响大

3)保护能力差,容易受污染

4)泥沙和悬浮物含量高,常需净化处理后才可使用

5)取水条件及取水构筑物一般比较复杂

水源地选择原则:

1)水源选择前,必须进行水源的勘察,有冲足水量

2)考虑未来发展,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综合考虑选择

3)作为城市供水水源时,设计苦水流量保证率为95%~97%

4)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使用

5)确定水源、取水地点和取水量等,应取得水资源管理等相关部门的书面同意。

6.地表水取水工程主要有哪几类?各自使用条件是什么?

固定式取水构筑物:河流稳定、河势简单,水深足够

活动式取水构筑物:临时或应急供水;不适合建固定式;水位变幅较大而取水量较小;水文资料不全;河岸不稳定

山区浅水取水构筑物:位于上游,河床坡度大;河流径流量变化及水位变幅很大;河水水质变化极为剧烈;枯水期用水占全年水量70%以上且水位浅、流量小、时间长。

7.固定式取水构筑物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其功能是什么?

组成:由取水设施和泵房组成。

岸边式:由集水井和泵房组成。集水井:进水间前壁进水口(带格网)、进水间、格网、吸水间。

河床式:由取水头部(带格网)、进水管、集水井、泵房组成。集水井:(进水间前壁无进水孔)进水间、格网、吸水间。

功能:取水设施:将河流中的水引入吸水间。

泵房:给水系统一级提升泵房,将水提升进入输水管线,送至给水处理厂或用户。

第一个格网,用来拦截水中粗大的漂浮物及鱼类;第二个格网用以拦截水中细小漂浮物。

8.岸边式取水构筑物的基本形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使用条件如何?

合建式岸边取水构筑物:集水井、泵房合建。

特点:布置紧凑,总建筑面积小,吸水管路短,运行安全,维护方便;但土建结构复杂,施工较困难。

使用条件:河岸坡度较陡、岸边水流较浅且地质条件较好、水位变幅和流速较大的河流。取水量大、安全性要求高时,多采用此形式。

分建式岸边取水构筑物:集水井、泵房分开建。

特点:泵房可离开岸边,建于地质条件较好处,所以可使土建结构简单,易于施工;但吸水管较长,增加了水头损失,维护管理不太方便,运行安全性较差。

使用条件:当河岸处地质条件较差,一级集水井与泵房不宜合建,韩剧哦建造合建式取水构筑物对河道断面及航道影响较大时。

9.地表河流取水的构筑物位置选择如何确定?论述顺直河段、河流凸岸、河流凹岸三者作为取水口位置的各自特点。

位置确定:1)取水点应设在具有稳定河床、靠近主流和由足够水深的地段。2)取水点应尽量设在水质较好的地段。3)取水点应设在具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的地段,并有较好的地形及施工条件。4)取水点应尽量靠近主要用水区。5)取水点应避开人工构筑物和天然障碍物的影响。6)取水点应尽可能不受泥沙、漂浮物、冰凌、支流等影响。7)取水点的位置应与河流的综合利用相适应,不妨碍航运和排洪,并符合河道湖泊水库整治规划的要求。

顺直河段:取水点在主流靠近岸边、河床稳定、水深较大、流速较快的地段,也就是河流较窄处。

河流凸岸:易产生淤积

河流凹岸:在横向环流作用下,岸陡水深,泥沙不易淤积,水质较好,且主流靠近河岸,是较好的取水地段。但取水点应避开凹岸主流的顶冲点,一般是在顶冲点下游,因为凹岸易受重画。

10.河床式取水构筑物有哪些?各自构造是什么?

按进水管形式自流管式:取水头部、自流管、集水井、泵房、进水孔、阀门井、高位进水孔。虹吸管式:吸水管为虹吸管。水泵直接吸水式:取水头、吸水管、出水管、泵房、栅条。桥墩式:集水井、进水孔、泵房、引桥、出水管。

按取水泵房湿井式:地位自流管、高位自流管、集水井、深井泵、水泵电动机。淹没式:自流管、集水井、泵房、交通廊道、出水管。

11.山区浅水取水方式有何特点?

1)取水量常常占河水枯水径流量和很大比例,高达70%~80%。

2)山区浅水河流的枯水期水层浅薄,有的河流只有几十厘米水深,往往不能满

足一般取水构筑物吸水深的的要求,因此需要再天然河道中修筑低坝抬高水位、增加水深,或者采用底部进水等方式。

3)在山区浅水河流的开发利用中,既要考虑到使河水中推移质能水利排除,不

知大量堆积,又要考虑到使取水构筑物不被大颗粒推移质破坏。

12.管井一般由那几部分组成?各自功能如何?

管井适用于任何岩性与地层结构

井室:位于最上部,用来保护井口,安装水泵设备,进行维护管理。井壁管:加固、保护井壁不受冲刷,防止不稳定岩层塌落,隔绝水质不良的含水层。

过滤器:过滤进水,固定含水层,对含水层起保护作用。

沉淀管:沉积用入井口的砂砾,防止井堵塞。

13.大口井、辐射井、复合井各适用于何种情况?

大口井:适用于地下水补给丰富、含水层透水性良好、埋藏浅的地段,广泛用于取集含水层厚度20m以内的浅层地下水。

大口井构造:由井室、井筒(加固井壁、防止井壁坍塌、隔离水质不良的含水层)、进水部分(由井壁进水孔和井底反滤层组成)

辐射井:不能用大口井开采的、厚度较薄的含水层,以及不能用身躯开采的厚度薄、埋深度大的含水层,均可用辐射经开采。

辐射井构造:集水井(汇集辐射管的来水和安装抽水设备)、辐射管(沿井壁相外呈辐射状铺设)。

复合井:适用于地下水较高、厚度较大的含水层,能充分利用含水层的厚度,增加井的出水量。常用于同时汲取上部孔隙潜水和下部厚层基岩高水位的承压水。

复合井构造:非完整式大口井、井底下部设管井过滤器。

14.管井过滤器主要有哪几种?简述各自使用条件?

钢筋骨架过滤器:孔隙率大,但抗压、抗蚀性低,不宜在深度大于200m以上的管井中使用。

缠丝过滤器:适用于颗粒较粗的岩石与各种基岩。

包网过滤器:

填砾过滤器:适用于各种砂、砾、乱石含水层。

1.节约用水的涵义是什么?城市节水指标体系包括哪几类指标?

答:“节约用水”可定义为:基于经济、社会、环境与技术发展水平,通过法律法规、管理、技术与教育手段,以及改善供水系统,减少需水量,提高用水效率,降低水的损失与浪费,合理增加可利用量,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达到环境、生态、经济效益的一致与可持续发展。城市节约用水指标体系(总体指标):(一)城市水量指标:(1)万元国民生产总值取水量(2)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取水量(3)万元工业产值取水减少量(4)人均日生活用水取水量(5)第二、三产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6)主要用水工业单位产品取水量。(二)城市用水率度指标(1)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2)城市供水有效利用率(3)城市污水回用率(4)第二、三产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降低率(5)水资源利用率(6)节水率。

2.简述城市节约用水措施。

答:(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节水意识(2)合理调整水价,运用经济杠杆推动节水工作(3)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和设备(4)制定用水量定额,实行用水计划管理(5)保护城市供水水源,实现城市资源综合利用。

3.工业用水的水量可分为哪几类?其涵义是什么?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答:按用水对象分为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两类。按用水方式可分为用水量(总用水量)、循环水量、回用水量、重复利用水量、耗水量、排水量、取水量(或新水量)、漏失水量、补充水量九种。涵义:(1)用水量(总用水量):一定期间内某用水系统所需的用水(总)量(2)循环水量:一定期间内某用水系统中循环用于同一用水过程的水量(3)回用水量:一定期间内被用过的水经适当处理后再用于系统内部或外部其他用水过程的水量(4)重复利用水量:同一用水系统中的循环水量与回用水量(5)一定期间内某工业用水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由蒸发、吹散、直接进入产品、污泥等带走所消耗的水量(6)排水量:一定期间内某用水系统排放出系统之外的水量(7)一定期间内某用水系统利用的新鲜水量(8)漏失水量:包括漏失在内的全部未计量水量(9)一定期间内用水系统取得的新水量与来自系统外的回用水量。关系?

4.简述工业节约措施。

答:(1)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建立节水型工业(2)强化节水技术,开发节水设备,努力降低节水设施投资(3)加强企业用水行政管理,实现节水的法制化。

5.污水回用的方式及途径有哪些?

答:(1)再生水:一级、二级(2)回用途径:直接回用和间接回用。

6.水资源保护的概念是什么?根据自己的理解,论述水资源保护措施。

答:水资源保护是通过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手段,合理开发、管理和利用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水源枯竭,以满足社会现实经济可持续法制对淡水资源的需求。节水措施:(1)加强水资源保护立法,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2)水资源优化配置(3)节约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4)综合开发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5)强化地下水资源的人工补给(6)建立有效的水资源保护带(7)强化水体污染的控制与治理(8)实施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7.水体污染的涵义及三要素是什么?

答:涵义:人类直接或间接地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河流、湖泊、水库、海洋等水域,因而无人水体和底泥,使其物理化学性质、生物组成及底质情况恶化,降低了水样的使用价值。三要素:污染源(人为污染:点源,面源,内源;天然污染),污染物,污染途径(地表水:连续注入式,间歇注入式;地下水:间歇入渗型、连续入渗型、越流型、注入径流型)。

8.地下水污染的途径有哪些?

答:四大类:间歇入渗型、连续入渗型、越流型、注入径流型。详见书P309表8-4。

9.水体污染的特征是什么?

答:地下水:隐蔽性,难以逆转性,延缓性。地表水:可视性强,易于发现;循环周期短,易于净化和水质恢复。

10.简述我国有关水污染的法律有哪些?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等。

11.水资源过度开发易产生哪些环境负效应?

答:(1)地质环境问题:地面沉降,地面塌陷,边岸再造及沼泽化(2)水环境问题:水量减少,水质恶化(3)生态环境问题:植被退化,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盐渍化。

12.地下水不合理开发会对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答:(1)供水潜力下降(2)开采地下水(潜水),使水位下降,含水层厚度下降,而包气带厚度增加,水位变动带由还原环境变为氧化环境,原来还原态的物质

2-),而这些离子易溶于(Fe、Mn、S)转化为(氧化为)高价态(Fe3+、Mn2+、SO

4

水,容易引起含水层中可溶解的Fe3+、Mn2含量升高,从而硬度、矿化度也要升高。

13.为什么开采条件下地下水的补给量大于天然条件下的补给量?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简述水资源的含义、分类、特征? 含义:人类生产生活及生命生存,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为社会直接利用或待利用,参与自然界水分循环影响国民经济的淡水。分类: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天然水资源和调节性水资源;消耗性和非消耗性水资源。 特征:资源的循环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害两重性、用途广泛性、不可替代性、水量的相互转化性。 3.简述中国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状况:人均占有量不足;时间、空间分布极不均匀;空间:耕地面积和水,河流分配。时间:夏多冬少; 水系:湖泊较多,多数分布在湿润区。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稀少。 开发利用存在问题:需水量不断增加,供需矛盾尖锐,南方水质型、北方水量型缺;污染继续发展,加剧水资源缺乏;用水浪费,利用率偏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环境问题突出,地下水利用程度过高;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4、简述中国水资源面临的挑战?水旱灾害依然频繁并有加重趋势/农业用地减少农业用水短缺程度加剧/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生态脆弱/污染负荷急剧增加,加重了水体污染 第二章水循环及水资源形成 3、简述全球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趋势? 状况:全球农业用水占第一位(69%),工业用水第二位(23%)可复原比例最高,居民用水第三位(8%)人均占有量不断提高;世界各地用水量差异极大,发达国家多为工业用水54%,发展中国家多为农业用水80%;近年来用水量发展中国家增加幅度达,发达国家趋于稳定。 开发利用趋势:农业用水量及农业用水中不可复原的水量最高/工业用水由于不可恢复水量最低,将提高工业用水技术、降低用水量定额、加大节水力度、大幅度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水资源的开发将更为重视经济、环境与生态的良性协调发展。 5、简述地表水资源的类型与形成 河流、湖泊、沼泽、冰川、永久积雪。陆地上的水通过蒸发作用(江、河、湖、水库等蒸发)上升到大气中形成积云,然后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陆地表面形成径流。汇入河槽形成河流水,在洼地形成湖泊或沼泽。固体降水长期积累演化成冰川。 6、地下水运动特点及其基本规律 迟缓的流速/层流与湍流/非稳定、缓变流运动达西定律v=KJ(雷诺数<1-10)谢才公式 第三章水循环量的计算与评价 1、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量计算? 水资源评价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水资源数量评价是水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资源量的评价,可以确定可利用水资源数量,可以为合理配置地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水资源量评价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重要依据。 2、区域降水量有几种计算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条件? (区域平均降雨量)A.算术平均值法。X=ΣXi/n适用于计算区域内各雨量取样站点分布均匀、且密度较大时;B.泰森多边形法。适用于当流域内的雨量和雨量站分布不太均匀时,为了计算流域平均降水量,就假定流域个点降水量可由与其距离最近的雨量站的雨量代表;C.等雨量线法。适用于在较大流域和区域内,如地形起伏,降水量影响显著,且有足够的雨量站时,可用等雨量线法推求区域平均降雨量。(区域降水量资源的计算)W=1000FX,F区域面积,X区域平均降水量 3、地下水地表水资源量如何计算?P50 5、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为什么有重复计算问题? 在分别计算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时,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那一部分会都计算到,从而产生了重复计算问题。所以,在进行水资源总量评价时,要去掉重复计算的水资源量部分。 6、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量评价? 7、水资源总量评价方法有哪些? 1)按地表水地下水总和:总资源量=地表水可利用量+地下水可利用量+重复量。2)按补给条件:总资源量=地表地下径流净补给+降水的径流补给+水资源地区初始储存量(地下水)。3)简单对比法4)典型年法5)开采试验法 8.典型年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复习资料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第一章 1.狭义水资源:人类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广义水资源:人类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的物质,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 2.水资源的特性;资源的循环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用的多样性;利、害的两重性,不可替代性,水量的相互转化性。 3.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1)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2)年内际分布不均匀。3)地区分布不均匀,水资源不匹配。 4.我国水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1)需水量急剧增加,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北方资源性缺水,南方水质性缺水,中西部工程性缺水。2)用水逐年增长,水的利用率偏低,浪费严重。3)水污染加剧,江河湖库水质下降。4)干旱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过高。5)水资源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第二章 1.大循环:水分由海洋到陆地,又回到海洋的循环过程。小循环:陆地到陆地,又回到陆地,或海洋到海洋,又回到海洋的循环过程。 2.水量平衡;地球上任一区域在一定时间内,进入的水量与输出的水量之差等于该区域内的蓄水变化量,这一关系称为水量平衡。 3.决定区域水资源三要素:降水,径流,蒸发。 4.径流的形成:1)降水阶段。2)蓄渗阶段。3)坡地漫流阶段。

4)河槽集流阶段。 5.岩石中的水:结合水,重力水,毛细水,固态水,气态水。 6.地下水:1)上层滞水: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 重力水。2)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液面的含水层中的水。3)承压水:充满于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7.更替周期;指在补给停止的条件下,各类水从水体中排干所需要的时间。 8.河流径流的补给:雨水补给;地下水补给;冰川、融雪水补给。 9.河流径流表示特征值:流量Q,径流总量W=Q,T径流模数 M=1000Q/F, 径流深度Y=W/(1000F), 径流系数a=Y/X。 第三章 1.区域降水的计算:1)算术平均值法。2)泰森多边形法。3)等雨量线法。 2.容积存储量:在大气压力下,含水层空隙中容纳重力水的体积。弹性存储量: 超过大气压的天然压力降到大气压时承压水层中能释放出来的重力水的体积。 天然调节存储量:一次降水或一个补给期中,含水层中最高与最低水位之间的储存水。 固定存储量:在一个补给周期中,最低水位以下含水层中的储水量。3.水资源量评价的主要任务:解决一定条件下水资源量能否满足区 域用水量的要求 4.水资源量评价的基本方法;1)简单水量对比法。2)典型年法。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考试题库答案(DOC)

1.简述水资源的含义、分类、特征? 含义:从供水角度讲,水资源可以理解为人类长期生存、生产、生活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水,既包括数量和质量含义,又包括其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 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的物质。在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 分类: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 天然水资源和调节性水资源; 消耗性和非消耗性水资源。 特征:自然属性:资源的循环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可恢复性、可调节性、利害两重性、用途广泛性、利用多样性等。 社会属性:商品性、不可替代性、环境特性;对自然环境影响:使水—土—岩系统相对稳定。对社会影响:水资源决定经济发展模式。 2.简述全球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趋势? 状况:全球农业用水占第一位(69%),工业用水第二位(23%)可复原比例最高,居民用水第三位(8%)人均占有量不断提高; 世界各地用水量差异极大,发达国家多为工业用水54%,发展中国家多为农业用水80%; 近年来用水量发展中国家增加幅度达,发达国家趋于稳定。 开发利用趋势: 农业用水量及农业用水中不可复原的水量最高; 工业用水由于不可恢复水量最低,将更加重视提高工业用水技术、降低用水量定额、加大节水力度、大幅度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 水资源的开发将更为重视经济、环境与生态的良性协调发展。 3.简述中国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状况:人均占有量不足; 时间、空间分布极不均匀;空间:耕地面积和水,河流分配。时间:夏多冬少; 水系:湖泊较多,多数分布在湿润区。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稀少。 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需水量不断增加,供需矛盾尖锐,南方水质型、北方水量型缺; 污染继续发展,加剧水资源缺乏; 用水浪费,利用率偏低; 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环境问题突出,地下水利用程度过高; 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缺点为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和以需定供、以供定采的供水政策。 4.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量计算? 水资源评价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水资源数量评价是水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资源量的评价,可以确定可利用水资源数量,可以为合理配置地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水资源量评价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重要依据。 5.区域降水量有几种计算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条件? (区域平均降雨量)。 方法一:算术平均值法。X=1/nΣX i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利用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利用 1.引言 近些年,在加快工业化的背景下,水资源问题更加严重,环境问题也越发突出。现阶段,深入开展建设生态环境是保护水资源的迫切任务。我国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环境是主要切入点。所以,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切实保护好和利用好水资源。 2.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 在持续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不断加强建设生态环境,这也是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尽管还没有明确生态环境建设内涵,不过在探索中已经发现其作用。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得到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越发明显的恶果,建设生态环境主要是重新建设生态环境。我国在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中提出,在陆地部分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生态农业、草原建设、防治荒漠化、保持水土、植树种草、保护自然资源比如天然林等。建设生态环境的手段主要是:其一,利用生物措施建设植被。其二,利用工程措施建设工程。这两种措施互相辅助,为建设生态环境做出贡献,其中建设生态环境的重点内容就是保持水土、防治沙漠化。 3.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利用水资源的现状

由于我国人口比较多,资源人均占有率比较低。我国是贫水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地理分布上,我国总体呈现西少东多、北少南多的情况,且会因季节变化受影响。如今,我国有四分之三的大中型城市面临缺水问题,并且形势比较严峻。在利用和开发水资源方面,我国总用水的一半以上是农业用水,其中农业用水的三分之二是用在灌溉上。之所以灌溉会使用如此大的水量,其原因主要是是我国的灌溉技术不高,无法有效利用水资源,水利用率比较低,相比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此外,工业领域也消耗了较大的水资源。如今,我国对工业用水的管理主要采取定额方式,利用水资源的效率比较低,不少工业废水直接流进河流,污染水资源,导致缺水问题越发严峻。 4.加强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一般措施 (1)构建节水型社会 为了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加强建设生态环境,关键措施就是积极构建节水型社会。构建节水型社会指全民都参与到节约水资源的活动中,所有人都从基本小事做起,在生活中贯彻落实节约用水。另外,全民都参与到节约用水中,从本质上降低浪费的水资源。比如农业上,可以改造灌区节水、田间节水等工程,对节水措施加以调整,提升综合农业水平。在工业领域,要持续改造节水技术,对当前的产业结构、经济布局进行合理化调整。另外,也要积极普及循环用水,以提升农业领域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试卷A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15分) 1. 广义水资源是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_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_,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2. 河床式取水构筑物是在河心设置_____________,从河心取水的构筑物。 3. 凿井过程中,向井内灌注泥浆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冷却钻头。 4.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5. 缆车式取水构筑物由缆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牵引设备及安全装置 组成。 6. 海水取水构筑物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形式。 7. 地下水源卫生防护时,在单井或井群_____________范围内,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 活污水灌溉和施用有毒农药,不得修建渗水厕所、渗水坑等。 8. 井群干扰的两种情况是指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每题2分,共计10分) 1. 管井过滤器的适宜长度不宜超过_____________米。 (A)20 (B)25 (C) 30 (D)35 2. 固定式取水构筑物的进水管冲洗时,在洪水位时利用____________冲洗,枯水位利 用_________冲洗。 (A)正向,正向(B)正向,反向(C)反向,正向(D)反向,反向3. 对含沙量比较高的河流,采用斗槽式取水构筑物时,斗槽形式不可采用___________。(A)顺流式(B)逆流式(C)双向式(D)侧坝进水逆流式 4. 对于埋藏深度小于2m,厚度小于6m的含水层地下水,宜采用___________。 (A)大口井(B)辐射井(C)复合井(D)渗渠 5. 某城镇设计用水量1200m3/d,采用管井取地下水,已知每个管井出水量100 m3/d, 备用井数为10%-15%,设计最少的管井数为___________。 (A)12 (B)13 (C)11 (D)14 三、问答(共计55分) 1.湖泊取水构筑物位置选择应注意什么?( 6分)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总结材料

大学城市科技学院Urban technological college, ChongQing University.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姓名:唯薇 学号:13252208 年级专业:13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指导老师:孟靖华

第一章绪论 1、水资源的概念: 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 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物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 1.水资源的特性:a资源的循环性。水资源与其他固体资源的本质区别在于其所具有的流动性,它是在循环中形成的一种动态资源,具有循环性;b 储量有有限性。水资源处在不断的消耗和补充过程中,具有恢复性强的特征,但世界上全球淡水资源的储量是十分有限的,真正能够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总水量的0.8%;c时空分布不均匀性。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是水资源的又一特性,我国总体为东南多,西北少,沿海多,陆少,山区多,平原少;在同一地区中,不同时间分步差异性很大,一般夏多冬少。d 利用的多样性。水资源被人类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农业,生活,生产e利害两重性。水资源即可造福人类,又可危害人类生存。 第二章水循环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2.水圈全部的水体总储量1 3.86×108km3.人类可利用的水只有0.1*108km3,占淡水总量的30.4%,主要分布在600m深度以的含水层,湖泊、河流、土壤中。3.自然界的水文循环:水的蒸发—降水—径流的过程周而复始,不停的运行着,通常把自然水的这种运动成为自然界的水文循环 4.自然界的水文循环,根据其循环途径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大循环:指水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之间的循环过程。小循环:指陆地或者海洋本身的水单独进行循环的过程。 5参与全球动态平衡的循环水量为0.0057*108km3,仅占全球水储量的0.049%。 6.更替周期:在补给停止的条件下,各类水从水体中排干所需的时间,T=Q(t)/q(t)——(Q(t)某一时刻水体储存的水量,q(t)单位时间水体中参与循环的水量) 7.水量平衡:地球上任意区域在一定时间,进入的水量与输出之差等于该区域的蓄水变化量,这一关系称为水量平衡。 8.全球水量平衡方程:E=P,冀全球多年平均蒸发量E等于全球多年平均降水量P.对于闭合流域:P=R+E(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年径流量,年蒸发量) 9.流域:汇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区域 分水线:当地向两侧倾斜,使降水分别汇集到两条不同的河流中心,这一地形上的脊线起分水的作用,即为分水线。 10全球水资源的利用量总体上为0.324*104km3,其中69%用于农业,23%用于工业,8%用于居民生活。 11.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总量为1788km3,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我国水主要分为两大类:地下水,地表水。我国水资源特征主要表现为时空变化大,分布极不均匀。.我国地下水资源总的分布特点是南方高于北方,地下水资源的丰富程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12全国总用水量为556.6km3,农业用水392.0km3(70.4%),工业用水112.1km3(20.2%),生活用水52.5km3(9.4%) 13中国水资源面临主要问题:(1)水资源开发速度过度,生态破坏严重。(2)城市供水集中,供需矛盾尖锐(3)地下水开采过量,环境地质问题突出(4)水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复习资料

1.水资源的特性;资源的循环性;资源的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用的多样性;利、害的两重性 2.水的蒸发—降水—径流的过程周而复始,不断地进行着,称为自然界的水文循环 3.更替周期;指在补给停止的条件下,各类水从水体中排干所需要的时间 4.水量平衡;地球上任一区域在一定时间内,进入的水量与输出的水量之差等于该区域内的蓄水变化量,这一关系称为水量平衡 5.水资源面临的问题;水量短缺严重,供需矛盾尖锐;水源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突出 6.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农业用水2/3,工业用水1/4,生活用水8% 7.全球水资源面临的问题:水量短缺严重,供需矛盾尖锐;水源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突出 8.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降水、河流分布的不均匀性;地下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时间分布特征:年际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大,枯水年和丰水年连续发生;降水量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 9.国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水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破坏严重;城市供水集中,供需矛盾尖锐;地下水过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 10.水资源评价包括哪些?水资源评价是保证水资源持续发展的前提,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水资源评价包括水资源数量评价、水资源质量评价和水资源利用评价及综合评价。遵循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评价、水量水质并重、水资源金额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 11.河流径流的补给:雨水补给;地下水补给;冰川、融雪水补给 12.表示径流的特征值有哪些?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模数,径流深度,径流系数 13.什么是地下水?地下水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储存在地表以下空隙(孔隙、裂隙、溶隙)中的水称为地下水。地下水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岩石的空隙性14.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有哪些?结合水、重力水、毛细水 15.含水层和隔水层定义。形成含水层的基本条件 含水层是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隔水层是指不具透水和给水能力的岩层。 形成含水层的基本条件为:岩层要有能容纳重力水的空隙;具有储存和聚集地下水的地质条件;具有充足的补给来源 16.地下水按照埋藏条件的分类以及三类地下水的定义 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上层滞水: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水。承压水:充满于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17.水资源分区的原则:区域地理环境条件的相似性与 差异性;流域完整性;考虑行政与经济区划界线;与其他区域尽可能协调 18.水资源分区的方法:根据各地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分区;根据天然流域分区;根据行政区划分区 19.地表水资源量评价的内容:单站径流资料统计分析;主要河流年径流量计算;分区地表水资源量计算;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人类活动对河流径流的影响分析 20.河流水文现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河流水文计算的方法有哪些? 基本特征有周期性、确定性和随机性、区域性。计算方法有成因分析法、地理综合法、数理统计法 21.收集河流水文资料时应满足什么要求:一致性、代表性、可靠性、独立性 22.年径流量概念:一个年度内通过河流某断面的水量,称为该断面以上流域的年径流量 23.径流还原计算的定义和方法:径流还原计算就是消除人为影响,将资料系列回归到“天然状态”的一种方法。有分项调查法和降水径流模式法24.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什么?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及 满足河道内用水并估计下游用水的前提下,通过蓄、 引、提等地表水工程可能控制利用的河道一次性最大 用水量(不包括回归水的重复利用) 25.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内容: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 水质评价;开采技术条件评价;开采后果评价 26.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原则:“三水”转化,统一考虑 与评价的原则;利用储存量以丰补欠的调节平衡原则; 考虑人类活动,化害为利的原则;不同目的和不同水 文地质条件区别对待的原则;技术、经济、环境综合 考虑的原则 27.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106项,四项指标:微生物指 标、毒理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放射性指 标 28.《生活饮用水质量标准》GB5749-2006、《地表水环 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下水质量标准》 GB14848-93 29.蒸汽锅炉中的水处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有成垢作用、 起泡作用和腐蚀作用 30.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行政、 经济区域或流域)不同时期的可供水量和需水量关系 分析 31.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原则:(1)近期和远期相结 合;(2)流域和区域相结合;(3)综合利用和保护相 结合 32.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方法:(1)系列法:按雨情、 水情的历史系列资料进行逐年的供需平衡分析计算。 (2)典型年法:仅根据雨情、水情具有代表性的几 个不同年份进行分析计算,而不必逐年计算表 33.地表水源供水特征:(1)水量较充沛,分布较广泛, 总溶解固体含量较低,硬度一般较小。(2)时空分布 不均,受季节影响大。(3)保护能力差,容易受污染。 (4)泥沙和悬浮物含量较高,常需净化处理后才能 使用。(5)取水条件及取水构筑物一般比较复炸。 34.影响地表水取水的主要因素:河流的径流变化、泥 沙运动、河床演变、冰冻情况、水质、河床地质与地 形等 35.根据泥沙在水中的运动情况,可将泥沙分为床沙、 推移质及悬移质三类 36.启动流速:静止的泥沙开始由静止状态转变为运动 状态的水流速度 37.止动流速:当水流速减小到泥沙停止运动时的水流 平均流速 38.河床演变是水流和河床相互作用的结果。河流中水 流运动包括纵向水流运动和环流运动 39.河床演变一般表现为:(1)纵向变形(2)横向变 形(3)单向变形(4)往复变形 按照河流在平面上的河床形态和演变特征,可将河段 分为四种类型:(1)顺直型河段(2)弯曲型河段(3) 游荡型河段(4)汊道型河段 40.地表水取水位置的选择:1)取水点应设在具有稳 定河床、靠近主流和有足够水深的地段。(2)取水点 应尽量设在水质较好的河段。(3)取水点应设在具有 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的地段,并有较好的地形及施工 条件。(4)取水点应尽量靠近主要用水区。(5)取水 点应避开人工构筑物和天然障碍物的影响。(6)取水 点应尽可能不受泥沙、漂浮物、冰凌、冰絮、支流和 咸潮等影响。(7)取水点的位置应与河流的综合利用 相适应,不妨碍航运和排洪,并符合河道、湖泊、水 库整治规划的要求 41.取水构筑物形式的选择:根据取水量和水质要求, 结合河床地形及地质,河床冲淤,水深及水位变幅, 泥沙及漂浮物,冰情和航运登因素,并充分考虑施工 条件和施工方法,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通过技 术经济比较确定 42.固定式取水构筑物按照取水点的位置,可分为岸边 式、河床式和斗槽式;按照结构类型,可分为合建式 和分建式;河床式取水构筑物按照进水管的形式,可 分为自流管式、虹吸管式、水泵直接吸水式、桥墩式; 按照取水泵类型及泵房的结构特点,可分为干式、湿 式泵房和淹没式、非淹没式泵房;按照斗槽的类型, 可分为顺流式、逆流式、侧坝进水逆流式和双向式 43.活动式取水构筑物可分为缆车式和浮船式。缆车式 按坡道种类可分为斜坡式和斜桥式。浮船式按水泵安 装位置可分为上承式和下承式 44.山区浅水河流取水构筑物包括底栏栅式和低坝式。 低坝式可分为固定低坝式和活动低坝式 45.固定式取水构筑物:不经过筑坝拦蓄河水、在岸边 或河床上直接修建的固定的取水设施。优点:取水安 全可靠、维修管理方便、适应范围较广等;缺点:当 河水水位变化较大时,构筑物的高度需相应地增加, 因而工程投资较高,水下工程量较大,施工期长,扩 建困难 46.岸边式取水构筑物:取水设施和泵房都建在岸边, 直接从岸边取水的固定式取水构筑物。适用范围:适 用于河岸较陡,主流靠近河岸,岸边有一定的取水深 度,水位变化幅度不太大,水质及地质条件较好的情 况 47.河床式取水构筑物:在河心设置进水孔,从河心取 水的构筑物。适用范围:当河岸较平缓,主流离岸较 远、岸边缺乏必要的取水深度或水质不好时,宜采用。 49、合建式取水构筑物:集水井和泵房合建在一起; 分建式:集水井和泵房分别建。 50、合建式岸边取水构筑物,优点:布置紧凑,总建 筑面积小,吸水管路段,运行安全维护方便。缺点: 土建结构复杂,施工较困难。适用范围:适用于河岸 坡度较陡、岸边水流较深且地质条件好、水位变幅和 流速较大的河流。 51、分建式岸边取水构筑物,优点:由于将集水井和 泵房分开建造,泵房可离开岸边,建于地质条件较好 处,因此可使土建结构简单,易于施工。缺点:吸水 管路较长,增加了水头损失,维护管理不太方便,运 行安全性较差。适用范围:当河流处于地质条件较差, 以及集水井与泵房不宜合建的情况下。 52、顺流式斗槽:斗槽中水流方向与河流流向基本一 致。 逆流式斗槽:斗槽中水流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53.活动式取水构筑物,优点:水下工程量小、施工方 便、工程投资少、适应性强、灵活性大,能适应水位 的变化。缺点:操作管理较复杂,需经常随河水水位 的变化将缆车或浮船移位以及更换输水斜管的接头, 供水安全性差,特别在水流湍急、河水涨落速度大的 河流上设置活动式取水构筑物,尤须慎重。 54.缆车式取水构筑物,由缆车、缆车轨道、输水斜管 和牵引设备等组成。 浮船式取水构筑物,由浮船、锚固设备、联络管 及输水斜管等组成。 55.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选择:(1)水源地应选在含水 层透水性强、厚度大、层数多、分布面积广的地段上。 (2)取水地段应有良好的汇水条件以增加补给量, 可以最大限度拦截、汇集区域地下径流。(3)新建水 源地应远离原有的取水点或排水点,减少互相干扰。 (4)设在不易引起水质污染的地段上。(5)设在不 易引起地面沉降的地段上。(6)水源地的经济、安全 性和扩建前景。 56.地下水取水构筑物有管井:用于开采深层地下水, 井深一般在300m以内;(1)大口井:用于取集含水 层厚度20m以内的浅层地下水;(2)辐射井:用于汲 取含水层厚度较薄的浅层地下水;(3)复合井:用于 同时集取上部孔隙潜水和下部厚层基岩高水位的承 压水;(4)渗渠:用于地下水埋深小于2m的浅层地 下水,或集取季节性河流河床下的地下水。(5)完整 井:过滤器贯穿整个含水层;非完整井:过滤器没有 贯穿整个含水层。 57.管井由井室、井壁管、过滤器及沉淀管构成。井室: 用来保护井口,安装设备,进行维护管理。井壁管: 为了保护井壁不受冲刷,防止不稳定岩层塌落,隔绝 水质不良的含水层。过滤器:是井管的进水部分,同 时对含水层起保护作用,保持水井取得最大出水量, 延长使用年限。沉淀管:位于井管的最下端,用于沉 积涌入井口的砂砾。 58.过滤器类型:骨架过滤器、缠丝过滤器、填砾过滤 器。过滤器由过滤骨架和过滤层组成。骨架起支撑作 用,过滤层起过滤作用。保证水井取得最大出水量, 延长使用年限。 59.管井施工建造一般包括凿井、井管安装、填砾、管 外封闭、洗井等过程,最后进行抽水试验。(1)凿井 (2)井管安装,填砾,管外封闭(3)洗井和抽水实 验(4)管井的验收(5)管井的使用 60.洗井是要消除凿井过程中井孔及周围含水层中的 泥浆和井壁上的泥浆壁,同时还要冲洗出含水层中部 分细小颗粒,使其周围含水层形成天然反滤层。洗井 的方法:活塞洗井、压缩空气洗井、联合洗井。 61.抽水试验是管井建造的最后阶段,目的在于测定井 的出水量,了解出水量与水位降深值的关系,为选择、 安装抽水设备提供依据,同时取水样进行分析,以评 价井水的水质。 62.管井出水量减少的原因:1)属于管井本身原因, 除抽水设备故障外,大多因含水层填塞造成,一般与 过滤器或填砾有关。(2)属于水源方面的原因,如长 期超量开采引起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或境内矿山涌 水及新建水源地的干扰。 63.增加管井出水量的措施:(1)真空井法(2)爆破 法(3)酸处理法 64.大口井主要由井室、井筒及进水部分组成 65.复合井是由非完整式大口井和井底下设管井过滤 器组成 66.辐射井是由大口径的集水井与若干沿井壁向外呈 辐射状铺设的集水管组合而成。 67.渗渠分集水管和集水廊道两种形式,同时也有完整 式和非完整式之分。渗渠通常由水平集水管、集水井、 检查井和泵站组成。 68、节约用水:基于经济、社会、环境与技术发展水 平,通过法律法规、管理、技术与教育手段,以及改 善供水系统,减少需水量,提高用水效率,降低水的 损失与浪费,合理增加水可利用量,实现水资源的有 效利用,达到环境、生态、经济效益的一致与可持续 发展。 69、用水量定额制订的原则: (1)科学性,就是要以科学的态度取得准确的技术 资料,并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进行数据处理。(2) 先进性,使用水量定额体现当前和保持今后一定时期 内用水(节水)的先进水平,并注意其技术和实施的 可行性。(3)法规性,表现为标准是经有关方面协调一 致,经主管部门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并必须严格遵 守的一种准则或依据。(4)经济合理性,指除涉及安 全、卫生和环境保护以及国防尖端技术等直接关系到 大众人身安全、健康和国家整体利益外,用水量定额 一般应以讲求最佳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 70.节水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2)合理调整水价,运用经济杠杆推动节水工作(3) 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和设备(4)制定用水量定额,实 行用水计划管理(5)保护城市供水水源,实现城市 水资源综合利用 71.工业节水措施:(1)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 建立节水型工业。(2)强化节水技术,开发节水设备, 努力降低节水设施投资。(3)加强企业用水行政管理, 实现节水的法制化。(4)提高工业生产规模,发挥规 模经济效应。 72.节水灌溉技术:喷灌、滴灌、管道灌溉、U形混凝 土渠道。 73.节水灌溉:是指充分利用灌溉水资源,提高水的利 用效率,达到农作物高产高效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和农 业高效用水模式。 74.再生水:污水经过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 准,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 75.再生水利用方式: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两种。 76.水资源保护:是通过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手段, 合理开发、管理和利用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水源枯 竭,以满足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淡水资源的需 求。 77.水资源保护的目的是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78.污染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判明水体污染现状、污染危 害程度、污染发生的过程、污染物进入水体的途径及 污染环境条件,并揭示水污染发展的趋势,确定影响 污染过程的可能的环境条件和影响因素。 79.水环境质量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全面掌握水环 境质量的动态变化特征,为水体质量的准确评价和水 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准确可靠的资料。 80.地下水污染特征:(1)隐蔽性(2)难以逆转性(3) 延缓性 81.水体污染三要素:污染源、污染物、污染途径。 82.地下水污染方式:直接污染(地下水中污染组分直 接来源于污染源)、间接污染(污水或固体废物淋滤 液在地下迁移过程中经复杂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反应 后的产物) 83.农业节水技术:(1)非充分灌溉(2)调亏灌溉(3) 局部灌溉(4)控制性根系交替灌溉技术(5)波涌灌 溉(6)渠系防渗(7)田间节水与农艺节水(8)负 压差灌溉(9)节水管理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3)掌握水体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上网、调查等方式学会调查与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3)学习利用身边的资源获取信息,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3)认识水被污染的严重性,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明确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节约用水及防止水污染; (3)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难点 (1)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探究活动的开展;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工具 [创设学习情景] 在充满神奇变化的物质世界里,水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同学们看一段资料。 [引入新课] 既然水对于我们如此重要,没有水,就不可能有生机勃勃的地球。那么,你了解我们的水资源状况吗?知道如何保护我们的水资源吗?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过渡]首先看看我们目前水资源是一个什么现状。 [投影资料] 地球上水的总量估计有1.39×1018m3,其中有96.5%是海水,2.15%是冰山和冰川,人们可以利用的淡水只有水总量的0.65%左右。土壤和地下岩石中也含有水,大气中存在着大量水蒸气和云。在动植物机体中也饱含着水分,大多数细胞原生质中含水分约80%。如人的

体重有2/3是水分,鱼体含水70%~80%,黄瓜的重量中水分竟占95%。 [讲解]水在地球上以海洋、湖泊、河流等形式存在。另外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也是水存在的主要形式,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约为1.39×1018m3,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 思考:世界上储水量最多的是海洋、湖泊还是河流? 介绍 浩瀚的海洋不仅繁衍着无数水生生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化学元素有80多种。请看表格。 我国渤、黄、东、南海海水所含主要化学元素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 水资源:狭义上的水资源指人类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 的淡水;广义上的水资源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物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 2. 大循环:水在大气圈,岩石圈,水圈之间的循环。 3. 小循环:陆地或海洋本身的水单独进行的循环。 4. 径流:流域上的降水,除去损失后,经由地面和和地下途径汇入河网, 形成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 5. 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6. 径流总量: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过水断面的总水量。 7. 径流深:设想将径流总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所得的水深 8. 径流模数:单位面积上产生的流量。 9. 干旱指数:某一地区年水面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 10. 地下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空隙中的水。 11. 渗透系数:水力坡度为一时的地下水流速。 12. 年径流量:一个年度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3. 设计年径流量:通过河流某指定断面对应于设计频率的年径流量。 14. 水质:水和其中所含物质组成共同表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 性。 15.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在一定范围内不同时期可供水量与需水量的供求 关系分析。 16. 典型年法:对某一范围的水资源供需关系,只进行典型年份平衡分析计 算的方法。 17. 径流系数:径流深与降水量的比值。 18. 可供水量:指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或不同频率下通过工程设施可提 供的符合一定标准的水量。 19. 供水保证率:多年供水过程中,供水得到保证的年份占总年份的百分数。

20. 岸边式取水构筑物:取水设施和泵房都建在岸边,直接从岸边取水的固 定式取水构筑物。 二.填空题 1.决定区域水资源状态的三要素是降水,径流 ,蒸发. 2.我国河流的不给形式有:雨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积雪冰川融水补给。 3.蒸发主要有水面蒸发和陆面蒸发。 4.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 5.河流水文现象的特征是周期性随机性与确定性区域性。 6.河流水文计算的方法有成因分析法地理综合法数理统计法三种。 7.组成水中物质按其存在的状态分为悬浮物溶解物胶体物质三种。8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方法有典型年法系列法。 9.平水年频率为 50%,一般枯水年为 75% ,特别枯水年为 90%或95%。 10.四个水平年为现状水平年,近期水平年,远景水平年,远景设想水平年。 11.供水系统按工程分类为蓄水工程,调水工程,提水工程,引水工程。 12.需水量可分为河道内用水,河道外用水两大类。 13.三生用水指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生态用水。 3.三生用水指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生态用水。 14.地表水取水构筑按构造型式分为固定式取水构筑物,活动式取水构筑物,山区浅水河流取水构筑物。 15.固定式取水构筑物按取水点的位置分为岸边式,河床式,斗槽式三类。 16.活动式取水构筑物分为缆车式浮船式。 17.斗槽式取水构筑物分为顺流式逆流式侧坝进水逆流式双向式。 18.岸边式取水构筑物分为合建式和分建式 19.集水井的组成进水间,格网,吸水间。 20.地下水取水构筑物有管井,大口井,辐射井,复合井,渗渠。

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论文

《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课程论文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 摘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之一,而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洪水灾害问题,都影响到了水资源长久有效的利用,影响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有效地解决各种水资源危机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进行科学的水资源管理。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优化调度、科学管理,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才能保障经济社会的资源基础,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资源污染日趋严重 水污染按污染物质的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 (1)病原体污染。 (2)需氧物质污染。 (3)植物营养物质污染。 (4)石油污染。 (5)热污染。 (6)有毒化学物质污染,主要是重金属和难分解有机物的污染。 (7)无机物污染。 (8)放射性污染。

水污染日益严重,水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有效扭转。苏州乃至整个太湖流域水体污染的问题由来已久,并已引起了各个方面的高度关注。1999年1月1日由国务院9部委联合开展了“聚焦太湖零点行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包括苏州在内的整个太湖流域水体污染、水质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水生态日益恶化,湿地沼泽大量减少,水生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水系的自净能力不断下降。湖泊、河道、湿地以及各类养殖水体,构成了苏州水域生态环境,在调节气候、维护生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维护着城市肌体的健康运行。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苏州的水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作为“城市之肾”的功能已日趋衰竭。 地下水超采严重,地质灾害隐患依然存在。随着地表水水质的日益恶化,不少工厂转而使用地下水。但地下水的超强度开采大大超过了自然补给量,导致地下水资源趋于枯竭,形成大面积的超采漏斗区,造成地面下沉等地质灾害。虽然自1997年开始对地下水进行控采,较大地压缩了地下水的开采量,尤其是2001年省人大立法对苏锡常实施地下水禁采后,地下水位有所上升,地面沉降的速率开始趋缓,但今年二季度最低水位仍达米(地下水水位距基准面的距离),地质灾害的隐患还远远没有消除。由于地面下沉的危害性是在经历漫长的过程后才被人们觉察出来的,其灾害不像洪水暴发来得急促,也不像沙漠化那样一目了然,常常被人们所忽略。这种状况如不改变,一旦地面下沉到与海平面近乎同一水平线上的时候,那将是比黄河、长江的洪涝灾害,比草原沙漠化的灾害更为严重。 城市废水污水排放总量增大,而污水处理能力则严重不足。农业面源污染量大面广,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影响水质的重要原因。河道水系严重破坏,河水的自然流动速率和自净能力大大降低。管理体制不顺,九龙治水导致水务管理处于混乱状态。 诚然,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水环境整治措施,取得了一定阶段性的成果,苏州水资源状况确实有所改善,但是水污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我们依然要积极努力寻找对策,解决问题,以下提出一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与措施。 一是做好防洪抗旱工作。防洪减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正确处理人与洪水的关系,给洪水以出路,这一思路,不仅要体现在抗洪期间,还要在经济社会建设中予以高度重视。“十一五”期间,初步建成我国大江大河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建立完善的防洪管理制度,确保大江大河、重要城市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做好抗旱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确保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 二是保障饮水安全。把保证饮水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十一五”期间,解决1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使农村存在饮水安全问题的人口减少1/3。加强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试卷A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试卷 (A卷)成绩 课程性质:(必修)使用范围:(本科) 考试时间:2010年5月日考试方式:(闭卷) 学号年级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15分) 1. 广义水资源是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_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_,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2. 河床式取水构筑物是在河心设置_____________,从河心取水的构筑物。 3. 凿井过程中,向井内灌注泥浆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冷却钻头。 4.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5. 缆车式取水构筑物由缆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牵引设备及安全装置 组成。 6. 海水取水构筑物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形式。 7. 地下水源卫生防护时,在单井或井群_____________范围内,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 活污水灌溉和施用有毒农药,不得修建渗水厕所、渗水坑等。 8. 井群干扰的两种情况是指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每题2分,共计10分) 1. 管井过滤器的适宜长度不宜超过_____________米。 (A)20 (B)25 (C) 30 (D)35

2. 固定式取水构筑物的进水管冲洗时,在洪水位时利用____________冲洗,枯水位利 用_________冲洗。 (A)正向,正向(B)正向,反向(C)反向,正向(D)反向,反向 3. 对含沙量比较高的河流,采用斗槽式取水构筑物时,斗槽的形式不可采用 ___________。 (A)顺流式(B)逆流式(C)双向式(D)侧坝进水逆流式 4. 对于埋藏深度小于2m,厚度小于6m的含水层地下水,宜采用___________。(A)大口井(B)辐射井(C)复合井(D)渗渠 5. 某城镇设计用水量1200m3/d,采用管井取地下水,已知每个管井出水量100 m3/d, 备用井数为10%-15%,设计最少的管井数为___________。 (A)12 (B)13 (C)11 (D)14 三、问答(共计55分) 1.湖泊取水构筑物位置选择应注意什么?( 6分) 2. 井群系统可分为哪几种?分别适用什么条件?( 6分) 3. 浮船式取水构筑物有何特点,在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 6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