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附件1: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课题申报指南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八月

一、饮用水安全保障管理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 (1)

课题1:重点流域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管理技术研究与示范 (2)

课题2:重点流域饮用水污染物分布特征及处理特性研究 (4)

课题3:饮用水卫生基准与水质标准制定技术研究 (7)

二、放射性污染原水的强化净化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 (9)

三、城镇水务产业发展和行业监管支撑平台示范研究与建设项目 (13)

一、饮用水安全保障管理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

(一)指南说明

本项目针对我国饮用水管理技术的薄弱环节开展系统研究。“十一五”期间,本项目从水质科学基础方法论入手,初步构建了基于风险管理的饮用水管理技术体系,为全面提升我国饮用水管理水平奠定了重要的科技基础。“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十一五”研究成果,并增加了供水管理机制与模式等若干新的研究内容,加强了对研究成果产出及应用的要求,着眼于完善饮用水管理技术体系,为逐步强化政府的行业监管能力,以及提升供水企业的管理能力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项目按研究任务分解,下设3个课题:

1、重点流域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管理技术研究与示范;

2、重点流域饮用水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及处理特性研究;

3、饮用水卫生基准与水质标准制定技术研究。

本项目以课题为单位进行申报。

(二)指南内容

课题1:重点流域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管理技术研究与示范

1. 研究目标

针对我国重点流域水源污染严重与水源地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结合重点流域不同类型水源地水质风险特征的研究,提出我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标准指标体系,以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饮用水源水质标准建议值,制定流域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技术指南和不达标水源地水质浓度控制技术指南,为我国集中式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饮用水源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2. 主要研究内容

(1)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标准制定技术研究。根据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以及典型水源地污染物的分布特征,结合流域污染源分布、污染控制水平和常规处理工艺水质净化能力,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水源地水环境质量标准指标体系及其标准限值的确定方法,开展湖库型水源地营养状态评价技术研究,完善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2)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与保护研究。针对不同类型饮用水源地(河流、湖库、地下水),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评估技术研究,建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与保护的指标体系,形成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建设技术指南,提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的指导意见,并在重点流域开展应用示范。

(3)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管理技术研究。在“十一五”污染源识别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污染特征的水源地,研究水源地特征污染物从各级保护区(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到取水口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水源地准保护区特征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建立水质不达标水源地的污染控制技术指南,并开展应用示范。

3. 考核指标

(1)修订《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提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特征指标限值,形成标准报批稿。

(2)编制《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由环境保护部颁布),在辽河流域(1个水库型集中式水源地和1个地下水型集中式水源地)和太湖流域(1个湖泊型集中式水源地和1个河流型集中式水源地)开展规范化建设技术

应用示范。

(3)编制《饮用水源地特征污染物控制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由环境保护部颁布),在不少于15个地级以上城市不同类型集中式水源地示范应用,并提出水源地水质保护与改善的技术方案。

4. 实施年限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

5. 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本课题国拨经费不超过1500万元,地方/企业配套经费不低于1500万元。

课题2:重点流域饮用水污染物分布特征及处理特性研究

1. 研究目标

针对我国工业污染排放强度大、水质风险基础数据缺乏等问题,选择重点流域典型城镇开展饮用水源污染物分布特征与变化规律研究,明确典型净水工艺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分析配水系统中特征水质指标变化规律,为有针对性地改进水厂净化工

艺、完善饮用水相关水质标准以及加强水质安全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2. 主要研究内容

(1)重点流域典型城镇饮用水水源污染特征解析。根据我国农药、化学品生产和消费特点以及国际研究热点,编制水质污染状况调查方案,通过筛选选择包括《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06项指标在内的200项水质指标,对重点流域典型城镇和其他代表性区域公共供水厂水源水开展污染物监测,阐明主要污染物的流域和区域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

(2)典型净水工艺对饮用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评价。结合水源水质监测,在重点流域选择代表性水厂,全流程评价水厂处理工艺对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以及各种水处理副产物在水厂处理工艺过程中的产生规律,结合模拟实验研究,提出针对典型污染物的控制技术措施,为水厂设施改造和运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典型城镇供水管网配水系统水质稳定性评价。选择重点流域的典型城镇开展管网水、二次供水及龙头水水质监测,研究管网水水质下降规律及其与材料、消毒剂、停留时间之间的关

系,分析主要水质指标在输配系统中的消长规律,提出龙头水采样与水质监测评价方法,为输配系统的水质安全保障与管理提供科学基础。

3. 考核指标

(1)编制《重点流域典型城镇饮用水水质评估报告》。调查评估范围包括松花江、长江、淮河、太湖、巢湖、滇池、辽河等重点流域相关城镇典型公共供水厂的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水。

(2)编制《重点流域典型城镇净水工艺特征污染物的可处理性评估报告》,水厂不少于100个,特征污染物不少于30种,并提出水质改善建议。

(3)编制《重点流域典型城镇供水管网水质稳定性调查报告》,调查范围应不少于20个典型城镇,涵盖不同类型水源、管网、管材的输配系统。提出龙头水采样与水质监测评价方法的建议。

(4)建立“重点流域典性城镇饮用水污染物基础数据库”1套。数据库应包括水源、出厂水、管网水和龙头水的水质调查结果以及水厂的水源、规模、净水工艺、净水药剂、消毒剂等基础信息。

4. 实施年限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

5. 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本课题国拨经费不超过2800万元。

课题3:饮用水卫生基准与水质标准制定技术研究

1. 研究目标

针对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制定中存在的水质指标针对性不强、污染物毒性等基础数据缺乏的问题,在充分参考国际上标准制定技术路线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制定方法体系,开展基础数据估算、水质风险评价和卫生基准研究,提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修订建议方案以及支撑其实施的配套措施。

2. 主要研究内容

(1)饮用水污染物人体暴露的基础数据调查与估算。调查分析我国不同区域居民饮用水摄入途径和摄入量,研究各地区典型污染物经饮用水摄取对人群总暴露量的贡献,积累水质标准制定所需各项基本数据;开展新兴污染物毒性评价研究,补充我国

饮用水特征污染物毒性数据,完善毒性评价技术体系。

(2)饮用水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基于我国主要流域饮用水调查数据,在病原微生物、重金属、新型大宗农药、新型消毒副产物、微量化学品和特殊污染物等类别中,选取10种不同类别的高暴露污染物,针对不同机构发表的毒理学研究数据开展统合毒性分析,基于多途径累计暴露方法和毒性评价方法进行风险定量,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饮用水污染物卫生基准限值。

(3)饮用水水质标准制定方法研究。系统研究并建立以成本-风险削减定量分析为基础的饮用水水质标准制定方法,并针对上述10种高暴露污染物,开展水质标准限值研究,提出水质指标的增删以及标准限值变更建议;针对我国区域地理环境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差异大等问题,探索建立国家-地方两级标准的可行性。

3. 考核指标

(1)编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制定技术细则》(征求意见稿,建议由卫生部颁布)。

(2)编制《饮用水中新兴污染物毒性评价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建议由卫生部颁布)。

(3)提交修订《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建议报告,提出不少于10种水质指标限值的修订建议。

(4)编制不少于10种高暴露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估报告书。

4. 实施年限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

5. 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本课题国拨经费不超过1800万元。

二、放射性污染原水的强化净化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一)指南说明

我国部分城市饮用水源放射性核素污染问题突出,但目前尚缺乏对放射性污染水体处理技术的系统研究和工程应用。本课题

在对若干个典型水源开展放射性污染调查的情况下,研制以放射性核素去除为目标的新型化学药剂及其适配反应器,开发适应集中式市政水厂需求的放射性核素强化去除关键技术和适用工艺,为有效解决我国城市饮用水源放射性核素污染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本项目下设1个课题,以课题为单位进行申报。

(二)指南内容

1. 研究目标

针对我国饮用水源天然、人为放射性核素污染问题,选择若干典型水源开展放射性污染调查,明确不同区域放射性核素污染的主要存在形态;研制以放射性核素去除为目标的新型化学药剂及其适配反应器,突破适应集中式市政水厂供水规模需求的放射性核素强化去除关键技术,制定放射性核素与氟、砷等共存污染物同时去除的应用工艺;通过规模化中试研究,初步形成针对放射性核素污染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

2. 主要研究内容

(1)低放射性沾染水源水厂强化处理关键技术研究。针对以持续性放射性核素污染水为水源的集中供水厂,以去除典型放

射性核素(如铀、铯、锶等)为目标,研制适用于集中式水厂处理工艺的混凝剂、络合剂与吸附剂等高效水处理药剂,研发与高效水处理药剂适配的反应器,形成针对典型核素污染的强化去除关键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

(2)小型放射性核素净化工艺与成套设备研发。针对不同种类与浓度水平的放射性核素,确定混凝剂与吸附剂组成与配比优化方法,结合氟、砷等共存污染物去除需求,建立实现水质综合达标的技术系统与应用工艺,开发以混凝-沉淀-吸附-膜过滤为主体的放射性核素应急净化技术;探索膜浓缩液、废弃吸附剂等物质的安全处置技术,提出放射性核素最终安全处理的技术方案;根据原水水质特征和供水规模,进行净化设备的模块化、成套化设计,并研制出相应的样机。

(3)典型放射性核素污染水源化学特征与净化技术集成研究。选择若干潜在的具有天然及人为放射性核素污染风险的典型区域开展饮用水源水质调查,对水中放射性核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明确放射性核素的存在形态、污染水平和变化规律,并明确共存污染物,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典型区域放射性核素污染状况分析报告;结合调研分析国内外饮用水放射性核素污染净化处理

技术,以及本课题研究与应用示范成果,确定不同类型放射性核素污染源的去除技术策略,编制饮用水放射性核素污染净化处理技术指南。

3. 考核指标

(1)编制《我国典型区域饮用水源放射性核素污染状况分析报告》和《饮用水放射性核素污染净化处理技术指南》各1部。

(2)开发铀、铯、锶等3种以上放射性核素(以去除为目标)的专用水处理药剂,去污因数和浓缩倍数均大于500,并进行应用示范,满足出厂水水质达标要求。

(3)研制达到中试或小型工程应用规模的样机3套,实现对放射性污染原水的有效净化,出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样机水处理规模不小于50m3/d。

(5)申请发明专利3-5项。

4. 实施年限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

5. 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本课题国拨经费不超过1500万元,配套经费不低于1000万元。

三、城镇水务产业发展和行业监管支撑平台示范研究与建

设项目

(一)指南说明

本项目针对城镇水务领域中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行业监管的缺位,探究制约产业化进程的深层次因素,对城镇水务装备产业发展的规划与政策、产品标准体系、产品检测与评估体系、信息化平台及质量保障体系等开展研究,并通过全面综合示范,促进研究技术成果的转化,同时,通过梳理行业监

管中存在的技术障碍和管理障碍,对行业监管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开展研究并在重点流域进行示范,全面提升行业监管水平。项目研究可为推动我国城镇水务行业产业技术升级以及行业监管能力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为水污染控制和饮用水安全保障目标的实现提供必要的产业发展环境和行业监管的工作基础。

项目下设1个课题,以课题为单位进行申报。

(二)指南内容

课题:城镇水务装备产业化发展和行业监管升级支撑平台示范研究与建设

1. 研究目标

本课题通过全面了解城镇水务领域的技术需求,制定一定时期内城镇水务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规划;分析产业化发展的深层次制约因素,积极探索产业化的推进机制,研究包括政策体系、设备标准体系、检测体系、评估体系等在内的配套支持体系,开展城镇水务装备检测基地建设,通过工程示范,促进研究技术成果的转化;建立产业化信息平台,通过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为产业

化提供支撑和服务,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城镇水务装备生产制造中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建立行业监管平台,通过在线监测等先进的管理手段为行业管理需求提供服务。本课题的实施可推动城镇水务产业技术升级,为关键设备产品的标准化和产业化奠定工作基础,使行业监管实现规范化、现代化,为我国城镇水务行业的规模化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 主要研究内容

(1)城镇水务重大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研究

全面调研发达国家城镇水务装备产业化历程,分析国内先进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和推进机制,系统梳理我国城镇水务装备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城镇水务装备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开展城镇水务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研究,提出城镇水务装备产业化升级的重点研究方向,研究亟需制定的政策;开展设备产品分类原则、分类方法、分类指标的研究,构建适用于整个水务行业的设备产品分类体系。

(2)城镇水务设备和产品标准体系与关键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通过进行国内外城镇水务关键设备和产品技术标准差异分析研究,全面构建适合我国城镇水务重大装备发展的设备产品标准体系,并针对关键设备产品和新产品进行标准制定研究;在此基础上,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检索系统,实现对城镇水务行业设备产品的国际标准以及我国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全面检索。

(3)城镇水务设备产品检测体系构建研究与示范

针对国内城镇水务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需求,分析预测国内检测机构所需规模、数量,进行规划方案设计,提出包括生产企业、用户和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在内的整体分布格局建议,全面开展城镇水务设备产品检测体系构建研究,城镇污水处理和城镇供水两大领域,进行典型设备产品的检测示范,探索检测机构运营模式和运营机制,并建立相应推广模式。

(4)城镇水务设备和产品评估体系研究与建设

通过全面分析国内外产品评估、认证制度,探索适合我国城镇水务行业发展的设备产品评估模式,系统研究评估机制;通过系统分类归纳,构建城镇水务设备产品评估指标体系;编制评估

技术指南,规范评估原则、评估方法、评估操作程序,并通过开发软件,为评估工作程序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开展评估工作试点,进行评估体系应用示范。

(5)城镇水务重大装备产业化信息平台研究与建设

围绕城镇水务产业化信息平台构建,开展政策法规技术标准数据库、产业链需求数据库、质量检测数据库、产品设备评估数据库、产业园区信息数据库等5大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的开发研究工作,探索城镇水务行业装备产业化信息平台的构建模式,建立产业化信息平台多级管理的安全控制方法,形成基于产业化管理的区域和国家信息平台开发方案,并进行试点示范应用。

(6)城镇水务重大装备产业化综合示范及质量技术保障体系建设

对城镇水务重大装备产业发展政策、设备产品检测评估体系和产业化信息平台进行集中综合示范,建立城镇水务重大装备产业化质量保障体系,为城镇水务装备产业升级发展奠定基础。

(7)城镇水务行业监管体系构建

通过对城镇水务行业监管现状、问题及需求进行全面调查分

析,提出我国城镇水务行业监管体系框架,在重点流域初步构建城镇水务行业监管工作平台,为全国行业监管能力建设做好试点示范工作。

3. 考核指标

(1)研究提出我国城镇水务重大装备产业化发展的规划,编制完成《城镇水务重大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建议稿)》;

(2)开展城镇水务装备产业发展政策研究,编制完成城镇水务重大装备产业化发展相关政策建议稿1-2项;

(3)构建城镇水务关键设备和产品体系、标准体系,编制完成《城镇水务行业设备和产品分类名录》和《城镇水务行业设备和产品标准体系》,完成不少于10项城镇水务关键设备与产品技术标准(报批稿);开发完成城镇水务设备和产品标准检索软件1套,并进行软件登记;

(4)研究城镇水务设备和产品检测体系,建成检测示范基地;编制完成《城镇水务关键设备与装备检测指南》;

(5)构建城镇水务设备和产品产业化评估机制和体制,公布认证机构名录,编制完成城镇水务设备和产品评估指南1部;

智慧树知到《水污染控制技术》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水污染控制技术》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也极不均匀,径流量由东南向西北(),东南沿海湿润多雨,西北内陆干燥少雨,南北水资源相关悬殊。 A:递减 B: 递增 C: 增加 D: 锐减 正确答案:递减 2、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 )级标准 A: 1 B: 2 C: 3 D: 4 正确答案:3 3、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的有效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 A: 3年 B: 4年 C: 5年 D: 6年 正确答案:5年 4、生活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水中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感官性状良好,应经消毒处理。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5、水处理工程技术,指人类为满足生活、生产对水质的要求,采用工程技术方法和手段,研究设计并建造相应的水处理工程设施和设备,通过生产运行去除水中含有的不需要的物质以获得符合水质标准的商品水的过程。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第二章 1、差流方式调节是指使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的污水采用外加叶轮搅拌、鼓风空气搅拌、水泵循环等设备对水质进行强制调节。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2、污水处理厂设置调节池,主要任务是调节水量和均化水质。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3、污水处理厂设置调节池的目的主要是调节水中的pH值。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4、单纯的稀释过程并不能除去污染物质。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第三章 1、格栅去除对象的废水中的胶体(1~100nm)和细微悬浮物(100~10000nm)A:对 B:错 正确答案:B 2、混凝过程同时存在凝聚和絮凝现象,都属于化学过程。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3、沉淀池的操作管理中主要工作为( ) A:取样 B:清洗 C:撇污泥 D:排泥 正确答案:D 4、在理想沉淀池中,颗粒的水平分速度与水流速度的关系( ) A:大于 B:小于 C:相等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后习题答案高廷耀版

水污染控制工程作业标准答案 第一章 1.简述水质指标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答:水质污染指标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反映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 2.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性固体及挥发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答: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性固体(DS)和悬浮性固体(SS)。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固体残渣根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VS)和固定性固体(FS)。将固体在600℃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即市是挥发性固体(VS),灼烧残渣则是固定性固体(FS)。溶解性固体一般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含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含量。 3.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 的联系与区别。 答: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COD):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CO2、H2O所消耗的氧量。 总有机碳(TOC):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 总需氧量(TOD):有机物除碳外,还含有氢、氮、硫等元素,当有机物全都被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氢、氮及硫则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二氧化

硫等,此时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这些指标都是用来评价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参数。生化需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化学需氧量不能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此外废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也能消耗部分氧。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的测定都是燃烧化学法,前者测定以碳表示,后者以氧表示。TOC、TOD的耗氧过程与BOD 的耗氧过程有本质不同,而且由于各种水样中有机物质的成分不同,生化过程差别也大。各种水质之间TOC或TOD与BOD不存在固定关系。在水质条件基本相同的条件下,BOD与TOD或TOC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4.水体自净有哪几种类型?氧垂曲线的特点和使用范围是什么? 答:水体自净从净化机制来看,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 氧垂曲线适用于一维河流和不考虑扩散的情况。 5.试论排放标准、水环境质量指标、环境容量之间的联系。 答:环境容量是水环境质量标准指定的基本依据,水环境质量标准则是排放标准指定的依据。 6.我国现行的排放标准有哪几种?各标准的使用范围及相互关系是什么?答:我国现行的排放标准有浓度标准和总量控制标准。根据地域管理权限又可分为国家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行业排放标准。 我国现有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基本上都是浓度标准。 国家标准按照污水排放去向,规定了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适用于排污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 行业标准:根据部分行业排放废水的特点和治理技术发展水平,国家对部分行业制定了国家行业标准。

整理水污染控制工程课后答案

1.简述水质指标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答:水质污染指标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反映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 4.水体自净有哪几种类型?氧垂曲线的特点和使用范围是什么? 答: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化学的作用,使污染的浓度降低 或总量减少,受污染的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这种现象称为水体自净或水体净化。 包括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物理净化指污染物质由于稀释、扩散、沉淀或挥发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化学净化指污染物质由于氧化、还原、分解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生物净化指由于水中生物活动,尤其是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而引起的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有机物排入河流后,经微生物降解而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河水亏氧;另一方面,空气中的氧通过河流水面不断地溶入水中,使溶解氧逐步得到恢复。耗氧与亏氧是同时存在的, DO曲线呈悬索状下垂,称为氧垂直曲线。适用于一维河流和不考虑扩散的情况下。 第十章 2.设置沉砂池的目的是什么?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与平流式沉砂池有何区别? 答:沉砂池的设置目的是去除污水中泥砂、煤渣等相对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以免影响后续 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 沉砂池的工作原理是以重力分离或离心力分离为基础,即控制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或旋流 速度,使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颗粒则随水流带走。 平流式沉砂池是通过控制进入的污水流速,以重力分离无机颗粒;而曝气沉砂池是由于曝气作用,在池的横断面上产生旋转流动,整个池内水流产生螺旋状前进的流动形式,无机砂粒由于离心力作用而沉入集砂槽中。 7、微气泡与悬浮颗粒相黏附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有哪些影响因素?如何改善微气泡与颗粒的黏附性能? 答:微气泡与悬浮颗粒相粘附的基本条件是水中颗粒的润湿接触角大于 90度,即为疏水表面,易于为气泡粘附或者水的表面张力较大, 接触即角较大,也有利于气粒结合。 影响微气泡与悬浮颗粒相粘附的因素有:界面张力、接触角和体系界面自由能,气-粒气浮体的亲水吸附和疏水吸附,泡沫的稳定性等。 在含表面活性物质很少的废水中加入起泡剂,可以保证气浮操作中泡沫的稳定性,从而增强微气泡和颗粒的粘附性能。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水专项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与控制技术及工程示范主题 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与水体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 滇池环湖截污治污体系联合运用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等两个课题 申报指南 水专项管理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五月

一、指南说明 本课题采取公开发布指南,评审方式择优选择课题承担单位。此次发布的课题申请指南为根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之主题--《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与控制技术及工程示范》的项目-《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与水体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的实施方案要求编写。 1、项目总体目标 围绕滇池水环境治理总体需求,针对主要水环境问题,结合流域“十二五”水环境质量改善及水污染负荷削减目标,在流域层次上,开展流域水污染治理与富营养化综合控制技术研究,并进行规模化工程示范,形成高原湖泊流域污染源综合治理技术体系、重污染型高原湖泊入湖河流污染治理技术体系及高原湖泊规模化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建立高原湖泊水污染防治科技支撑技术平台;以科技进步引导建立严格、有效的全流域水污染控制综合配套集成矩阵式环境经济政策,为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提供技术与管理支撑。建立覆盖150 km2入湖河流小流域的大型科技示范区,示范区内全面实施 2

控源截污减排,示范区入滇河道水质由劣V类提高到Ⅳ类;滇池草海水质改善,实现规模化生态修复和有效管理;“政、产、学、研”结合治理机制全面实行。 2、总体研究内容与任务分解 依据“十二五”滇池治理的科技需要,根据项目的总体目标,分4个层次开展“十二五”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与水体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的研究内容设计与任务分解。 (1)“十一五”控源治污工程提升改造的技术支撑 对现有控源治污工程的提升改造提供技术支撑,主要包括滇池环湖截污治污体系联合运用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和流域入湖河流清水修复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两个课题。 (2)“十二五”治滇重点工作的技术支撑 为“十二五”地方治滇拟开展的重点工作提供技术支撑研究,主要包括滇池流域农田面源污染综合控制与水源涵养林保护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滇池水体内负荷控制与水质综合改善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滇池草海生态规模修复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外流域补水 3

水污染控制工程(完整版)

第九章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 一、污水分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初期污染雨水及城镇污水(综合污水)。(P1) 二、水质指标 三、滤膜:反渗透膜(﹤1nm)→纳滤膜(﹤2nm)→超滤膜(﹤2~50nm)→微滤膜(200nm) 四、化学指标:BOD5(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水或受污染的天然水样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量,以mg/L为单位,(20℃,5d))、BOD Cr、I Mn,TOC。 五、水体的自净作用(河流的自净作用是指河水中的污染物质在河水向下游流动中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的机制:①、物理净化(稀释、扩散、沉淀或挥发);②、化学净化(氧化、还原和分解);③、生物净化(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 六、污染源类型(点源与面源)及其特征/区别 七、氧垂曲线定义:水体受到污染后,水体中溶解氧逐渐被消耗,到临界点后又逐步回升的变化过程,称氧垂曲线。 八、天然水体的水质参数(无COD)及其成分 九、(选择题/填空题)水循环 十、(名词解释/填空题)水污染控制工程的主要内容及其任务 十一、城市处理(三阶段) 十二、(了解及记忆)地表水水质分类:参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分为五类(Ⅰ、Ⅱ、Ⅲ、Ⅳ、Ⅴ类),记忆相关的项目的指标。 第十章污水的物理处理 一、格栅的作用及种类 (1)、作用:去除可能堵塞和缠绕水泵机组、曝气器及管道阀门的较粗大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 (2)、种类: A.按格栅形状:平面格栅+曲面格栅; B.按栅条净间距:①、粗格栅(50~100mm);②、中格栅(10~40mm);③、细格栅(1.5~10mm);C.按栅条断面形状:圆形、矩形与方形。 (3)、格栅渠道的宽度的选择标准:应使水流保持适当流速→一方面泥沙不至于沉积在沟渠底部,另一方面截留的污泥不至于冲过格栅。 二、格栅、筛网截留的污染物的处置方法:①、填埋;②、焚烧(820℃以上);③、堆肥; ④、把栅渣粉碎后再返回废水中,作为可沉固体进入初沉池。 三、沉淀法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物的可沉降性能,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已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沉淀处理工艺的四种用法: (1)、沉砂池:作为预处理手段去除无机易沉物; (2)、初沉池:去除水中悬浮物,包含部分呈悬浮态有机物,减轻后续处理的有机负荷。(3)、二沉池:分离前方生物处理中产生的污泥/生物膜,使水澄清(浊度下降)。 (4)、污泥浓缩池:把初沉池与二沉池的污泥进一步浓缩,以减小体积,降低后续构筑物尺寸、处理负荷及成本等。 四、(填空题)沉淀类型(四种):①、自由沉降;②、絮凝沉降;③、成层沉降;④、压缩沉降。(悬浮颗粒浓度由低到高) 五、沉淀池的工作原理(以理想沉淀池解释)。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四版(下册)试题及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四版(下册)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3分): 1.水的社会循环:人类社会从各种天然水体中取用大量 水,使用后成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它们最终流入 天然水体,这样,水在人类社会中构成了一个循环体 系,称为~。 2.生化需氧量:表示在有氧的情况下,由于微生物的活 动,可降解的有机物稳定化所需的氧量 3.化学需氧量:表示利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有机物所需的 氧量。 4.沉淀::是固液分离或液液分离的过程,在重力作用 下,依靠悬浮颗粒或液滴与水的密度差进行分离。5.沉降比:用量筒从接触凝聚区取100mL水样,静置 5min,沉下的矾花所占mL数用百分比表示,称为沉 降比。 6.滤速调节器:是在过滤周期内维持滤速不变的装置。 7.接触凝聚区:在澄清池中,将沉到池底的污泥提升起 来,并使这处于均匀分布的悬浮状态,在池中形成稳 定的泥渣悬浮层,此层中所含悬浮物的浓度约在3~ 10g/L,称为~。 8.化学沉淀法:是往水中投加某种化学药剂,使与水中 的溶解物质发生互换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盐类,形 成沉渣,从而降低水中溶解物质的含量。 9.分级沉淀:若溶液中有数种离子能与同一种离子生成 沉淀,则可通过溶度积原理来判断生成沉淀的顺序,这叫做分级沉淀。 10.总硬度:水中Ca2+、Mg2+含量的总和,称为总硬度。 11.电解法:是应用电解的基本原理,使废水中有害物质, 通过电解过程,在阳、阴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 应转化成为无害物质以实现废水净化的方法。 12.滑动面:胶粒在运动时,扩散层中的反离子会脱开 胶粒,这个脱开的界面称为滑动面,一般指吸附层边 界。 13.氧化还原能力:指某种物质失去或取得电子的难易程 度,可以统一用氧化还原电位作为指标。 14.吸附:是一种物质附着在另一种物质表面上的过程, 它可发生在气-液、气-固、液-固两相之间。15.物理吸附:是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的分子引力产生的 吸附。 16.化学吸附:是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由于化学键力发生 了化学作用,使得化学性质改变。 17.平衡浓度:当吸附质在吸附剂表面达到动态平衡时, 即吸附速度与解吸速度相同,吸附质在吸附剂及溶液 中的浓度都不再改变,此时吸附质在溶液中的浓度就 称为~。 18.半透膜:在溶液中凡是一种或几种成分不能透过,而 其它成分能透过的膜,都叫做半透膜。19.膜分离法:是把一种特殊的半透膜将溶液隔开,使溶 液中的某种溶质或者溶剂渗透出来,从而达到分离溶质的目的。 20.电渗析:是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利用阴。阳离子交 换膜对溶液中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而使溶液中的溶质与水分离的一种物理化学过程。 21.生物处理:是主利用微生物能很强的分解氧化有机物 的功能,并采取一定的人工措施,创造一种可控制的环境,使微生物大量生长、繁殖,以提高其分解有机物效率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22.生物呼吸线:表示耗氧随时间累积的曲线。 23.污泥龄:是指每日新增的污泥平均停留在曝气池中的 天数,也就是曝气池全部活性污泥平均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或工作着的活性污泥总量同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量的比值。 24.氧化沟:是一个具有封闭沟渠的活性污泥曝气池。 25.总充氧量:稳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转移到曝气池的 总氧量。 26.悬浮生长:在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形成絮状,悬浮 在混合液中不停地与废水混合和接触。 27.生物膜反应器:利用生物膜净化废水的装置。 28.面积负荷率法:即单位面积每日能去除废水中的有机 物等量。 29.自然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天然的水体和土壤中的微生 物来净化废水的方法。 30.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来净化废水的生物处理方 法。 31.活性污泥:充满微生物的絮状泥粒。 32.污泥负荷率:指的是单位活性污泥(微生物)量在单 位时间内所能承受的有机物量。 33.污泥浓度: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所含悬浮固体 的重量,常用MLSS表示。 34.污泥沉降比:指曝气池中混合液沉淀30min后,沉淀 污泥体积占混合液总体积的百分数。 35.污泥体积指数:简称污泥指数,是曝气池混合液经 30min沉淀后1g干污泥所占的湿污泥体积(以mL 计)。 36.土地处理系统:是利用土壤及其中微生物和植物对污 染物的综合净化能力来处理城市和某些工业废水,同时利用废水中的水和来合促进农作物、牧草或树木的生长,并使其增产的一种工程设施。 37.两级生物滤池:当废水处理程度要求高时,一级高负 荷生物滤池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将两个高负荷滤池串联起来,称为~。 38.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个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 之间的处理方法,它兼具有这两种方法的优点。39.厌氧流化床:当床内载体的膨胀率达到40~50%以 上,载体处于流化状态。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年度项目(课题)指南 水专项管理办公室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目录 (一)京津冀区域综合调控重点示范 (1) 项目1、京津冀西北水源涵养及永定河(上游)水质保障技术与工程示范项目2017ZX07101 (1) 项目2、北运河上游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综合示范2017ZX07102 (8) 项目3、北京城市副中心高品质水生态建设综合示范项目 2017ZX07103 (14) 项目4、北京市智慧水务综合管理平台研究与建设项目2017ZX07104 (23) 项目5、京津冀南部功能拓展区廊坊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与综合示范项目2017ZX07105 (29) 项目6、天津海绵城市建设与海河干流水环境改善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2017ZX07106 (35) 项目7、天津滨海工业带废水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综合示范项目2017ZX07107 (40) 项目8、多水源格局下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构建项目 2017ZX07108 (45)

项目9、京津冀地下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项目2017ZX07109 (50) (二)太湖流域综合调控重点示范 (58) 项目1、太湖流域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集成与综合管理项目 2017ZX07201 (58) 项目2、重污染区(武进)水环境整治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项目2017ZX07202 (69) 项目3、梅梁湾滨湖城市水体水环境深度改善和生态功能提升技术与工程示范项目2017ZX07203 (78) 项目4、望虞河西岸清水廊道构建和生态保障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项目2017ZX07204 (86) 项目5、苏州区域水质提升与水生态安全保障技术及综合示范项目2017ZX07205 (96) 项目6、嘉兴市水污染协调控制与水源地质量改善项目2017ZX07206 (101) 项目7、太浦河金泽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综合示范项目2017ZX07207 (108) (三)流域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集成与应用 (115) 项目1、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体系集成研究项目2017ZX07301

水污染控制技术每章课后习题

水污染控制技术每章课后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1、地球上约有m3的水,能够利用的淡水只占%, 人类实际上能够利用的只占地球上总水量的占%。 2、水的循环分为和。 3、水中的各种杂质按其存在的状态通常分为、、 三类。 4、水体污染物按照其种类和性质,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即、 、、。 5、无机有毒物主要有非金属的、及重金属、 、、。 6、水体的自净过程按其机理可分为、、。 7、控制工业污染源污染排放的途径是和。 8、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原理可分为、、 三类。 9、按处理程度划分,城市污水处理可分为、和。 10、污水的一级处理常用的方法有、、、。 11、采用生物化学法作为二级处理的工艺,主要有和。 12、三级处理的主要的主要任务是 和。 二、名词解释 1、自然循环 2、社会循环 3、COD 4、BOD 5、水体污染 6、水体自净 7、重金属的迁移 8、生物化学处理法 9、污水的二级处理 三、问答题 1、污水按其来源分为哪几类? 2、常用的水污染指标有哪些? 3、污水处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4、什么是污水的一级、二级、三级处理?他们的主要任务各是什么?

第二章水质的预处理 一、填空 1、水质的预处理常用的技术有、、、。 2、细格栅的间距为mm, 中格栅的间距为mm, 粗格栅的间距为mm。 3、按清渣方式,可分为和。 4、筛网的形式有、、、。 5、举出两种调节池的名称、。 6、调节池的有效水深采取m,纵向隔板间距为m。 7、调节池的中废水的平均浓度C= ,所需调节池的体积R= 。 二、名词解释 1、格栅 2、水力回转筛网 3、调节池 三、问答题 1、格栅的作用及分类。 2、筛网的形式有哪些? 3、调节池的作用是什么? 4、已知某化工厂的酸性废水的日平均流量为1000m3/d,废水流量和盐酸浓度如下表所示,求6h的平均浓度和调节池的容积。

水污染控制工程答案

习题 高廷耀,顾国维,周琪.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一、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总论) 1.简述水质指标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答:水质污染指标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反映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 2.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性固体及挥发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画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 答: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性固体(DS)和悬浮性固体(SS)。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固体残渣根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VS)和固定性固体(FS)。将固体在600℃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即市是挥发性固体(VS),灼烧残渣则是固定性固体(FS)。溶解性固体一般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含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含量。 关系图 3.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 的联系与区别。

答: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COD):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CO2、H2O所消耗的氧量。 总有机碳(TOC):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 总需氧量(TOD):有机物除碳外,还含有氢、氮、硫等元素,当有机物全都被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氢、氮及硫则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此时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这些指标都是用来评价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参数。生化需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化学需氧量不能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此外废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也能消耗部分氧。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的测定都是燃烧化学法,前者测定以碳表示,后者以氧表示。TOC、TOD的耗氧过程与BOD 的耗氧过程有本质不同,而且由于各种水样中有机物质的成分不同,生化过程差别也大。各种水质之间TOC或TOD与BOD不存在固定关系。在水质条件基本相同的条件下,BOD与TOD或TOC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4.水体自净有哪几种类型?氧垂曲线的特点和使用范围是什么? 答:水体自净从净化机制来看,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 氧垂曲线适用于一维河流和不考虑扩散的情况。特点 5.试论排放标准、水环境质量指标、环境容量之间的联系。 答:环境容量是水环境质量标准指定的基本依据,而水环境质量标准则是排放标准指定的依据。 6.我国现行的排放标准有哪几种?各标准的使用范围及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我国现行的排放标准有浓度标准和总量控制标准。根据地域管理权限又可分为国家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行业排放标准。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实施计划方案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 实施方案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领导小组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 .. ..

目录 一、水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 (1) 二、立项的紧迫性及现有工作基础 (2) (一)立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 (二)现有工作基础 (2) 三、专项目标、技术路线、关键技术与专项成果 (9) (一)主要编制依据 (9) (二)专项目标 (9) (三)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16) (四)“十一五”专项关键技术和预期成果 (19) 四、主题主要研究容与技术经济指标 (23) (一)湖泊富营养化控制与治理技术及综合示 (23) (二)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研究与综合示 (28) (三)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研究与示 (32) (四)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综合示 (38) (五)流域水污染防治监控预警技术与综合示 (42) (六)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战略与政策研究 (45) 五、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及富营养化治理综合示 (47) (一)研究目标 (47) (二)太湖流域综合集成示 (48) 六、组织实施方式 (51) (一)组织实施原则 (51) (二)专项组织实施与管理 (52) 七、技术经济效益 (58) (一)技术市场分析 (58) .. ..

(二)效益分析 (59) (三)市场风险分析 (60) .. ..

一、水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环境保护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的状况仍未改变。在经济快速增长、资源能源消耗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我国污染排放强度大、负荷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同时,我国人均拥有水资源量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水资源短缺导致水污染加重,水污染又进一步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长期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影响着水资源利用和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影响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 我国主要河流污染未能得到有效遏制,污染负荷不断增加、污染治理进展艰难、水污染加剧的态势未能得到有效遏制。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严重,形成以氮、磷污染为基本特征的湖泊水环境问题,集中表现为湖泊水库富营养化严重。河口地区和局部近岸海域污染严重,导致河口水环境质量退化。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饮用水源不仅受常规污染物污染,而且受新型有毒物质污染,饮用水的深度处理、输配送技术相对落后,已经威胁到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此外,不合理的经济社会活动、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用水被大量挤占,河流干枯、湿地退化、流经城市的河段受到严重污染,城市河流普遍发黑发臭,生物多样性减少,河流水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水环境的现实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环境的需求之间存在着尖锐矛盾。长期以来缺乏系统性、协同性和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水污染问题,水污染控制的技术支撑比较薄弱。水污染依然严重的态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未来5~15年,甚至更长时间,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水资源与水环境质量仍然是制约与胁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

博士研究生考试课程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考试大纲

《工程经济学》考试大纲 一、命题范围及基本要求 1.资金的时间价值:熟悉资金时间价值及产生的原因、资金时间价值的各种计算、有效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关系,掌握等值的概念、现金流量图的绘制方法 2.工程投资估算:掌握投资估算的内容和投资估算的编制方法,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估算方法、流动资金及铺底流动资金的估算方法 3.投资方案评价方法:熟悉各个评价指标的经济含义、静态与动态评价指标的计算,掌握工程方案经济性分析比较的基本方法,掌握工程经济性判断的基本指标及各个评价指标的优点及不足 4.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了解建设项目的风险分析,熟悉建设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熟悉一般工业建设项目财务评价基本报表的项目组成、各类数据的分析与评价,掌握一般工业建设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分析和偿还能力评价的含义、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准则 5.投资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了解国民经济评价的重要参数,熟悉费用效率评价的原理,掌握国民经济评价的原则 6.非工业投资项目的经济评价:了解各类项目经济评价的特点 7.工程经济在建设活动中的应用:熟悉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的比较与评价,掌握设备更新的理论与方法,掌握价值工程功能评价与功能改进的方法 二、参考书 1.黄有亮,土木工程经济分析导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版. 2.黄渝祥,邢爱芳,工程经济学(第3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计算力学》考试大纲 一、命题范围与重点 1.弹性力学问题基本理论 1)基本方程;2)平面问题; 3)轴对称问题; 4)薄板弯曲问题; 5虚功方程。6)加权余量法;7)变分原理;8)能量原理;

2 有限单元法基本概念 1.1)有限元的发展史;2)有限元的基本原理;3)有限元基本概念; 4)虚功原理(变形体)的 定义和运用。5)最小势能原理(最小余能原理)及加权余量法(如伽辽金法)在有限元中的应用(如:推导单刚方程)。 3.平面三角形单元 1)平面问题的概念;2)位移模式与解答的收敛性;3)三角平面单元等效荷载;4)三角单元应力矩阵及刚度矩阵;5)有限元基本解题步骤。6)应力计算结果及处理。 4.杆件结构有限单元法 1)杆系有限单元分类;2)平面刚架有限单元法; 3)梁单元的自由度释放;4)考虑剪切变形梁单元;5)带刚域梁单元;6)空间梁单元; 5.较精密的平面单元与较复杂的平面问题; 1)四节点矩形单元; 2) 面积坐标; 3) 具有六结点的三角形单元; 4) 其他高次单元的位移函数构造; 6 插值函数的构造 1) Lagrange单元插值函数构造; 1) Hermite单元插值函数构造;3)Senrendipity单元插值函数构造; 4)三维单元的插值函数; 7 空间问题的有限单元法: 1).等参数单元的概念;2) 四边形等参数平面单元;3) 空间等参数单元; 4)等参数单元的力学分析数学分析;5)数值积分。6)数值积分阶次选择; 8 板、壳问题的有限单元法; 1)薄板弯曲问题的有限单元法; 2)矩形薄板单元的位移模式和荷载列阵; 3)矩形薄板单元的内力矩阵及刚度矩阵; 4)用矩形薄板单元计算薄壳问题。 9.线性方程组解法 1)系数矩阵存储: a)一维变带宽存储;b)二维等带宽存储;2)分块法基本原理;3)PCG 迭代解法基本原理; 10 综合分析能力考查:结构计算模型或简图取法技巧、工程应用技巧。 二、参考书

水污染控制知识点总结

水环境容量:一定的天然水体在规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的污染物质最大负荷 活性污泥:有机废水经过一段时间的曝气后,水中会产生一种以好氧菌为主体的茶褐色絮凝体,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微生物,这种污泥絮体就是活性污泥 污泥负荷:单位重量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所承受的有机污染物量,单位是kg(BOD5)/kg(MLSS).d污泥沉降比:曝气池混合液在100ml量筒中,静置沉降30min,沉降污泥与混合液的体积比(%) 总需氧量:在9000C的高温下,以铂为催化剂,使水样气化燃烧,然后测定气体载体中氧的减少量,作为有机物完全氧化所需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水体自净:污染物质进入天然水体,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共同作用,致使污染物的总量减少和浓度降低。 活性污泥法:以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为培养基,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连续的培养活性污泥,再利用其吸附凝聚和氧化分解作用净化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二次污染: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在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下生成新的污染物,其往往会给环境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城市热岛效应:由于工业的发展,人口的集中,使城市热源和地面覆盖和郊区形成显著的差异,从而导致城市比周围地区热的现象 水污染:进入水体的污染物量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或纳污能力,使水体丧失规定的使用价值时,称为水体污染或水污染 亏氧量:指在某一温度时水中溶解氧的平衡浓度和实际浓度之差 自由沉降:一种非絮凝性或弱絮凝性固体颗粒在稀悬浮液中的沉降,又称离散沉降 电渗析: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将带电组分的盐类与非带电组分的水分离的技术 污泥龄:指曝气池中工作的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量的比值 水体生化自净:由于生物吸收、降解作用而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或消失的水体自净过程 水质: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要素及各自的含量所决定的特性及其组成状况。 絮凝沉降:由高分子物质吸附架桥作用而使微粒相互粘结的过程称为絮凝,因絮凝而导致沉降的现象叫做絮凝沉降 表面负荷:单位时间通过沉淀池单位表面积的流量,称为表面负荷或溢流率,常用q表示,q=Q/A(即流量与表面积的比值) 生物化学需氧量(BOD):用微生物生化过程中消耗的溶解氧量来间接表示需氧量的多少化学需氧量(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以mg/l)COD: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与外加的强氧化剂(重铬酸钾)作用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好氧生物处理:在充分溶解氧的条件下,主要依赖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生化作用来完成处理过程的工艺 厌氧生物处理:在严格厌氧条件下,主要依赖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生化作用来完成处理过程的工艺 容积负荷:单位曝气池有效容积在单位时间所承受的有机污染物的量,单位是kg(BOD5)/m3.d水力表面负荷:单位面积的滤池每天处理的废水量。M3(废水)/m2(滤池).d 水力容积负荷:单位体积的滤池每天处理的废水量。M3(废水)/m3(滤池).d BOD负荷:单位时间给单位体积滤料的BOD量,以N表示。Kg(BOD5)/m3(滤样) 氧垂曲线:表示水体受到污染后,水中溶解氧含量沿河道的分布呈下垂状曲线。在排污口下有河水中,溶解氧含量因有机物生物氧化的脱氧作用而显著下降,又由于下游大气复氧和生物光合作用等而使溶解氧含量增加,下垂曲线的临界点其溶解氧含量最小总需氧量:

水污染控制技术题库

1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五日生化耗氧量(BOD5) 2、氧转移效率(EA) 3、水环境容量 4、污泥沉降比(SV%) 5、水力负荷率 6、吸附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说明城市污水三级处理过程中每一级处理的作用、构筑物或方法名称及BOD5去除率要求。 2、与推流式比较,完全混合活性污泥系统具有的优缺点。 3、在污水生化处理方法中,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比较具有哪些优点? 四、论述题(40分) 1、当前公认的污泥厌氧消化分为几个阶段?说明各阶段的名称、参与的微生物及产物。(15分) 3、试述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中需要考虑和注意的问题(本题可结合具体工程实践或实例进行讨论)。(25分)

2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微生物生长规律、、、 。 2.曝气方法主要有和。鼓风曝气的空气扩散装置有和 ,机械曝气的空气扩散设备有和。3.稳定塘的类型有、、、。4.影响厌氧消化效率的因素有、、、、 、、。5. 有机物厌氧消化降解过程、和6.消化池的搅拌方法、、。7.污泥过滤脱水设备有、、。二.名词解释(5分×4=20分) 1.MLSS 2.MLVSS 3.SV 4.SVI 三.综合题(50分) 1、与推流式比较,完全混合活性污泥系统具有的优缺点。(10分) 2、污泥膨胀的原因?(10分) 3.脱氮除磷机理?(10分) 4.简述SBR工艺。(10分) 5.请你设计一个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10分) 3 1.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主要有、、、 。 2.曝气方法主要有和。鼓风曝气的空气扩散装置有和

,机械曝气的空气扩散设备有和。3.生物滤池由、、、四部分组成,可分为、和。4.影响厌氧消化效率的因素有、、、、 、、。5.消化池的搅拌方法、、。6.污泥过滤脱水设备有、、。二.选择题(2分×10=20分) 1. 污泥浓缩的对象主要是去除污泥颗粒间的_______。 A. 间隙水 B. 毛细管结合水 C. 表面吸附水 D. 内部水 2. 污泥的机械压滤脱水最常用的是______。 A. 板框压滤机脱水 B. 真空过滤脱水 C. 离心脱水 D. 自然干化 3. 混凝操作时,水在混凝反应设备的停留时间需要_____。 A. 1~2分钟 B. 15~30分钟 C. 50~60分钟 4. 自来水煮沸饮用属于_____。 A. 紫外线消毒法 B. 加热消毒法 C. 辐射消毒法 D. 臭氧消毒法 5. 活性污泥法是_____自净的人工强化方法。 A. 高浓度的有机工业污水 B. 低缩度的工业污水和城市污水 C. 水体 6. 活性污泥法净化污水的主要承担者是_____。 A .原生动物B. 真菌C. 细菌 7. 如二沉池中上清液混浊,则说明______。 A .负荷过高,分解不彻底B. 污泥膨胀C. 污泥中毒 8. 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有温度、酸碱度、营养 物质、毒物浓度和______。 A. 溶解氧 B. 碳源 C. 氮源 D. 无机盐类 9. BOD5/COD大大降低,表明可以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已基本______。 A. 去除 B. 保留 10. 生物膜处理法的主要运行形式有______、生物转盘、生物接触 化池和生物流化床。A.活性污泥B.生物滤池C.氧化塘 三.综合题(50分) 1.说明城市污水三级处理过程中每一级处理的作用、构筑物或方法名称?(10分)

水污染控制工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水污染控制工程英文名称: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课程代码:07060169 授课专业:环境工程 开课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分/总学时:6学分/96学时理论学时:96 实验学时:0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物理学等考核方式:考试 二、课程简介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是环境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详细阐述了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主要内容包括:总论,不溶态污染物的分离技术,污染物的生物化学转化技术,污染物的化学转化技术,溶解态污染物的物理化学分离技术,废水的再生利用与排放,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污水处理厂(站)设计与水环境区域综合防治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较全面掌握水与废水处理、水质管理、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特性等,了解水污染控制领域的最新进展,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水处理和环境保护问题的基本素质与创新能力,为以后从事水污染治理技术工程设计、科学研究、环境管理等奠定良好基础。 课程教学以讲授、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授课,并适时安排学生参与相关专题的讨论与汇报,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四、成绩评定方法及要求 本课程采用考试的方式进行期末考核。课程总成绩按平时成绩(30%)+期末闭卷考试(70%)进行核算。平时成绩的形式有课后作业、课堂考勤等。 五、参考教材和资料 [1] 高廷耀等.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 彭党聪.水污染控制工程(第3版).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 [3] 任南琪、赵庆良.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 唐受印,戴友芝.废水处理工程(第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执笔人签字:胡学伟,普红平审核人签字:刘树根 主管教学院长签字:张德华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水专项

附件4: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海河流域重污染河流水质改善成套整装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项目 择优课题申报指南 一、指南说明 海河流域重污染河流水质改善成套整装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项目(下称“海河项目”)的第六课题“海河流域潜水型水源地污染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和第七课题“海河下游湿地群生态安全评估与调控技术及示范”采取发布指南、综合评审的方式择优委托课题承担单位。 此次发布的课题申请指南根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主题“海河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编写。 1.项目目标 紧密结合“十二五”地方水污染治理需求与规划,以河流水质功能达标为核心,集成研发河流污染控制、治理与管理适用技术,重点突破制药、皮革、食品深加工等典型行业水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建立河流治理技术“产

学研”平台,有效支撑流域重点治污与水体治理项目,推动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力争北三河、子牙河、徒骇马颊河等重污染河流综合示范区COD功能达标,NH3-N降低至3-5 mg/L,实现海河流域水质根本性改善;统筹衔接海河流域阶段治理需求,围绕流域水系统格局复杂、平原河流环境流量不足、非常规水源补给对地表水/地下水水质风险效应突出、水生态系统整体退化严重等特征问题,提出流域河流完整性恢复途径与措施,研发山前带水库水源地保护与水源水质污染控制、潜水型水源地污染控制、滨海湿地群生态安全评估与调控、河流生态完整性恢复技术等关键技术;综合集成基本形成海河流域河流污染防治与水质改善技术体系,为“十三五”海河流域水环境安全与生态修复提供技术保障。 2.项目研究内容 项目将针对海河流域9大水系河流水环境突出问题和流域内不同省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以流域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为核心,筛选集成水专项“十一五”期间研发的合适的污染控制/治理、管理技术,以影响海河流域河流水资源功能、水环境功能和水生态功能与健康的主要耗氧污染物COD、NH3-N等为

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课后题答案

第九章、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总论) 1.简述水质指标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答:水质污染指标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反映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污水的水质污染指标一般可分为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 物理指标包括:(1)水温(2)色度(3)臭味(4)固体含量, 化学指标包括:有机指标包括:(1)BOD:在水温为20度的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好养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2) 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3) TOD:由于有机物的主要元素是C、H、O、N、S等。被氧化后,分别产生CO2、H2O、NO2和SO2,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4) TOC:表示有机物浓度的综合指标。水样中所有有机物的含碳量。 (5)油类污染物(6)酚类污染物(7)表面活性剂(8)有机酸碱(9)有机农药(10)苯类化合物无机物及其指标包括(1)酸碱度(2)氮、磷(3)重金属(4)无机性非金属有害毒物 生物指标包括:(1)细菌总数(2)大肠菌群(3)病毒 2.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性固体及挥发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画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答: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性固体(DS)和悬浮性固体(SS)。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固体残渣根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VS)和固定性固体(FS)。将固体在600℃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即市是挥发性固体(VS),灼烧残渣则是固定性固体(FS)。溶解性固体一般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含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含量。 关系图: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固体=挥发性固体+固定性固体 3.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答: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COD):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CO2、H2O所消耗的氧量。 总有机碳(TOC):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 总需氧量(TOD):有机物除碳外,还含有氢、氮、硫等元素,当有机物全都被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氢、氮及硫则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此时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这些指标都是用来评价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参数。生化需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化学需氧量不能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此外废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也能消耗部分氧。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的测定都是燃烧化学法,前者测定以碳表示,后者以氧表示。TOC、TOD的耗氧过程与BOD 的耗氧过程有本质不同,而且由于各种水样中有机物质的成分不同,生化过程差别也大。各种水质之间TOC或TOD与BOD不存在固定关系。在水质条件基本相同的条件下,BOD与TOD或TOC 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TOD > COD >BOD20>BOD5>OC 生物化学需氧量或生化需氧量(BOD)反映出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直接地从卫生学角度阐明被污染的程度。化学需氧量COD的优点是比较精确地表示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测定时间仅仅需要数小时,并且不受水质的影响。而化学需氧量COD则不能象BOD反映出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直接地从卫生学角度阐明被污染的程度。此外,污水中存在的还原性无机物(如硫化物)被氧化也需要消耗氧,以COD表示也存在一定的误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