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讨论艺术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讨论艺术

XIN KE CHENG XUE XI 新课程学习2010年6月28日

“课堂讨论”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交流、探讨,有层次地推进教学进程,从而提高参与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教学活动。有效的课堂讨论不仅对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等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还能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更好地体验学习,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在讨论中的主体地位,提高效率,我在教学中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究讨论的教学方法。

一、讨论话题的选择组织课堂讨论,讨论的话题非常重要,一次成功的讨论,应有一个确切的主题,把握好讨论的主题,既决定着讨论的方向,又关系到讨论的价值。1.选择有价值的讨论话题。课堂讨论必须要为课堂目标服务,组织讨论必须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要让学生感兴趣,积极地参与,主动地学习,才能学有成效。只要留心钻研教材,可供选择的话题极为丰富:(1)着眼课文题目:(2)围绕写作目标;(3)抓住关键内容;(4

)利用内容的对比;(5)把握文章含蓄处等。2、选择能展开的讨论话题。课堂讨论所选择的话题不当,就会出现冷场或偏离主题的现象,使讨论耗时费力毫无成效。为使课堂讨论能顺利展开,教师在备课时要围绕教材及教学目标,找准重点、难点、疑点,并针对学生的生活实践,思维能力等设计可争议的话题。话题应难易适中,

要有趣味性,以便激发学生思维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能力,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二、讨论时机的把握讨论不是一种机械的命令行为,它是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反映。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其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适时的契机,顺应学生学习的需要,把握讨论机会。1.当教学过程中出现难点,学生思维受阻时。如《登山》一课,列宁下山时,已无须再去险路却又从险路下山,这是为什么?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列宁的话解释了他的行为,但理解这段话学生有困难。教师这时可

以让学生反复诵读着一段,去理解、去感

悟,并在小组内交流,在交流中遇到不明确

的地方,更可让学生各抒己见,唇枪舌战一

番,真理往往是在思维不断撞击处脱颖而

出的。学生在讨论交流过程中自我矫正、

自我发展、

自我完善,从而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丰富内涵,

也就理解了全文的中心。2.当某一问题有多种不同答案或教材

“留白”

时。许多课文中常有作者故意“留白”之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对这些内容进行“补白”,能够引导学生与作者、与课文

共鸣。如《军礼》一课,当司令员接到女儿告

状的电话来到门岗后,什么话也没有说,只

是缓缓地向忠于职守的哨兵庄严地行了一

个军礼。为理解这一动作所包含的丰富内

涵,我引导学生讨论:“此时,司令员心里会

想些什么?”学生“补白”的兴趣高涨,从自

责、惭愧、内疚、致歉,赞扬等方面体会了司

令员当时的心理活动,使人物的形象丰满

起来,对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自然而

然地明白了。

3.当学生在有疑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让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人们的共

识”。学生学会了提问,也就学会了学习。学

生能在课堂上大胆质疑,更是主体精神的

充分体现,教师应保护学生的这种积极性,

尤其当提出的问题具有探讨价值时,要认

真启发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如教学

《马背上的小红军》时,一个学生提出来这样一个

问题:“马是吃草的动物,草地上全是草,怎么课文中还说马是一匹瘦马?”初听这个问

题很简单,细一想这个问题又和红军过草

地的困难紧密相连。于是教师便让学生读

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四人小组讨论,学生

的兴趣一下子被激起,他们插上想像的翅

膀,展开激烈的讨论。有的说:“草地上到处

是泥潭,有草的地方马不一定可以过去

吃。”还有的说:“陈庚、小红军都很疲乏,经

过长途跋涉,马也累了,瘦了……”讨论使

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又使学生更加了解

红军过草地时非常艰难。对小红军为什么

三番五次拒绝陈庚的帮助,为体会人物的

品德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讨论过程的引导

正因为讨论是学生自主的行为,所以

更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调节。 1.铺垫讨论基础。要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各抒己见,言之有物,必须要有充分的自学准备。准备得不充分,思考得不周全,就无法达到有效的讨论,使学生的能力在讨论中得不到提高。因此,要培养学生课前认真预习并主动搜集有关资料的习惯,为学生通过讨论学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做准备。2.引导讨论过程。由于学生的知识面不宽和思想的局限性,在讨论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阻碍,达不到讨论目标的情况:有时双方观点不一致,意见分歧,唇枪舌战,相持不下;有时只停留在一个平面上,无法再深入;有时讨论陷入误区,作无谓的讨论;有时讨论遇到困境,进入“山穷水复疑无路”之地……这些都需要教师适时加以点拨,让学生受阻的“思泉”再次喷涌而出。四、讨论结果的处理组织课堂讨论,达到课堂讨论的最优化,无非是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知识,提高认识,提高能力,达到教学目标。因此,讨论的结果也应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行检验。要让学生学习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更要注意让学生再现思维过程,以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准确性和发散性。还有些问题,由于学生理解角度不同,所持观点不一致,但都有一定道理,教师应予以充分肯定,不强求统一,以培养思维的发散性。我们提倡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而讨论活动容易引起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使之能热情快速地投入热烈的课堂讨论中去。在讨论中,他们既是主动学习者,也是间接获知者;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这样自由的教与学的氛围中,在这样自主、平等、主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扩大了视野,开拓了思维,并且在相互学习中取长补短。学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能在课堂上大胆言论、自由争鸣,学会思考、学会辩论。如此一来,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促进了知识的积累,培养了创新意识,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堂成为学习知识、发展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的资源地。作者单位:江苏启东市寅阳小学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讨论艺术

★陈丽娟

127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