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分析研判篇_第十章 网络舆情传播态势统计与定量分析

分析研判篇_第十章 网络舆情传播态势统计与定量分析

分析研判篇_第十章 网络舆情传播态势统计与定量分析
分析研判篇_第十章 网络舆情传播态势统计与定量分析

分析研判篇

第十章网络舆情传播态势统计与定量分析

第一节网络舆情传播态势分析概述

网络舆情不同于传统媒体统治信息传播时代的舆情。与传统媒体时代比,网络舆情规模大、形成和变化速度快、互动性强、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也强。跟踪、统计、分析网络舆情对于掌控社会舆情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面对浩瀚的网络内容,如何对信息进行处理、分析,找出舆情传播规律,是网络舆情分析师面临的难题。为解决这些分析难题,各种网络分析方法应运而生。其中,内容分析法因其与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高度吻合而使用较为广泛。

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是一种对研究对象的内容进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方法。内容分析法起源于二战时期的传播学领域,主要奠基人为美国传播学家H·D·拉斯维尔和伯纳德·贝雷尔森。贝雷尔森对内容分析法做出被学界广泛认同的定义: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具有明确特性的传播内容进行的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技术。他将内容分析法定义为一种对具有明确特性的传播内容进行的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技术。

网络舆情具有可视性、可读性和可测量的特征。针对某一舆情事件,分析要素包括热点的新闻和微博、话题的热度、事件发展的时间轴和重要节点、文本倾向分析和媒体观点摘录等。其中,热点新闻可以使用百度指数的数据、各门户网站热点排行数据等;热点微博可以通过新浪微博“微指数”和腾讯微博的相关数据;话题热度可以根据新闻页面、论坛页面或者微博页面的参与数、转发数、评论数、阅读量等指标进行统计;时间轴和发展节点可以通过门户网站专题,或者以时间作为排序依据对百度新闻的搜索结果进行排序。还可以根据微博参与数、微博总数、评论合计、转发合计、转评总数等指标综合判定意见领袖的活跃度。此外,利用一些舆情系统,可自动对相关数据进行抓取,并将相关数据以图表等方式清楚直观地进行展示,从而为得出相关结论提供有力支撑。

分析网络舆情的传播态势,一般需要经历以下实施步骤:

1.确定研究的主题或假设。网络舆情传播态势研究的主题都是确定的,要么是针对单一的舆情事件,要么是针对具有一定共性的舆情现象等。

2.确定研究样本的范围。网络舆情传播态势研究都需要确定样本选取范围,可以是单一的新闻报道、社交媒体,也可以是全部新闻来源,还可以是某类型的新闻来源等。另外,网络舆情的产生都具有特定的时间范围,进行网络舆情研究必然会对时间范围进行限定。

3.从总体中选择合适的样本。对于浩瀚的网络信息,必须对内容进行抽样,其参考指标包括信息来源、时间段等。

4.选择和限定分析单元。分析单元是实际需要统计的东西,它是内容分析的最小单位。在网络舆情分析中,分析的单元包括网民、观点、时间、报道数量、网络参与、评论数量等。

5.建立量化系统。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网络舆情研究,包括报道、参与数量、媒体、网民各类观点比例及倾向性分析等,都需要进行定量分析。

6.分析数据。

7.解释结论。

第二节网络舆情传播速度的统计与定量分析

当前网络舆情传播速度之快、波及面之广、影响力之大,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有些本来只是一般性事件,一经互联网的传播,最后迅速演变升级成为群体性突发事件。与传统舆论相比,网络舆情的受众和传播主体更加分散,形成速度更快,内容更丰富。针对同一舆情事件,在不同的传播平台的响应速度及发酵速度不一,将网站新闻数据、论坛数据、博客数据、微博数据等进行对比,可以分析出舆情热点在不同舆论场的传播速度和广度,从而掌握哪些舆论场更易于传播哪类舆情。

当前,专家学者对网络舆情传播的各个阶段各有主张,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三阶段”、“四阶段”、“五阶段”和“六阶段”模型。这些模型清晰地反映出了网络舆情在传播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阶段特性。但实际上,这些模型只是说法不同,主要阶段都大同小异。我们认为,任何一个网络舆情,它都不会凭空而来,也不会突然消解,均有其发生、发展和淡化的过程。分析舆情的传播速度,就是分析舆情的这一发展周期。

要对舆情的传播速度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我们需要设计出便于统计和计量的舆情传播指标。同时,网络舆情通过网络媒介传播并对受众产生影响,网络舆情对受众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舆情要素的内容和区域社会的和谐程度。因此,舆情传播一般应包括如下要素:

第一,舆情发布者指标。舆情发布者指标主要衡量舆情发布者所受到的关注程度,比如一些具有号召力的网民、意见领袖等。具有号召力的网民和意见领袖的发言一般具有较高的回复率,他们的观点和判断对其他网民有较大的影响力。此外,该要素还包括发布相关信息的时间、发布平台等内容。

第二,舆情性质指标。舆情信息本身的特性对舆情的传播至关重要,不同类别的舆情信息的传播途径及关注度不一样。例如,针对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政府负面事件、一般社会热点事件等不同类型的舆情,网民关注群体、关注度、舆情的传播媒介等都有或多或少的不同。

第三,舆情受众指标。舆情受众指标包括以下三个子指标:一是衡量舆情对网民造成情绪影响的程度,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二是网民对舆情的参与频率。这一指标主要通过在一段时间内,网民浏览与点击、评论某舆情事件的次数;三是网络分布度子指标,指网民的分布范围和密集程度。

第四,舆情传播所处阶段指标。该指标主要在于确定网络舆情所处的传播阶段,比如是初始阶段还是中期兴盛阶段,抑或是消解阶段等。阶段指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来判断舆情的影响程度。

第五,区域社会的和谐程度指标。由于舆情是针对特定区域的特定事件的,该事件在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刺激下能否进一步发展为公共安全事件,取决于舆情的推动、事件本身的意义以及该事件发生地域的社会和谐程度。

2014年4月,甘肃兰州发生自来水苯含量超标事件。由于受事件影响的居民较多,加之是民众关注度极高的食品安全领域,事件引发严重的社会不满情绪。按前述各指标,本舆情传播进程便可进行追踪和量化:

舆情发布者指标:4月11日上午,新华网率先报道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一事,当天被网络媒体转发140余次,成为事件初期的重要新闻传播源。之后,各网络媒体、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等纷纷跟进,网民也纷纷通过新闻跟帖、论坛、微博、博客、微信等方式进行消息发布或发表评论。对该指标的分析,主要是要包括消

息初发时间、初发媒体源的数量、新闻报道类数量、评论性数量,网民在各阶段的参与数量、评论数量等。

舆情性质指标:本次事件为公共卫生事件,该类事件舆情的传播速度因受事件影响的民众范围、影响程度、政府应对措施等不同而有差别,因此在后续分析中要抓住主要指标。

舆情受众指标:情绪影响方面,可以通过对媒体的观点进行分类、对网民观点进行抽样统计,分析舆情的情绪影响。本事件中,多数媒体、网民对兰州官方的应对速度提出质疑。网民对舆情的参与频率方面,可按舆情的发展阶段及不同平台网民浏览、点击及评论某舆情事件的次数进行统计。网络分布度方面,可从网民学历、年龄、职业、地域等方面进行统计。

舆情传播所处阶段指标:这一指标可根据媒体报道评论数、网民参与及评论数、事件发展阶段等方面进行确定。媒体报道数方面,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通过“百度指数”进行统计。但相关数据会因关键词选择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因而并不太精确。要对媒体报道数据进行较为精确的统计,可使用“百度新闻”高级搜索功能对相关主题按日期进行统计。对兰州水污染事件,搜索2014年4月11日至16日的媒体报道数,可统计出相关数据并绘制成图表。

图10-1 4月11日至16日兰州水污染事件媒体报道数走势

从上述图表可以看到,该事件的发展阶段分别为:4月11日为事件初发、12日至13日为发展、14日为高潮、15日开始逐渐消解。

而网民评论数方面,可综合利用门户网站相关消息的网民参与及评论数、微博消息转发及评论数来综合判断。例如,上述舆情事件中,综合统计各大微博消息数,可得如下图表。

图10-2 4月11日至16日微博关注数走势

从上述图表可以看出,网民关注度并不一定和媒体关注度同步。当相关消息

尚未通过媒体广泛传播时,微博网民已经对事件给予高度关注。因此,在进行舆情应对时,针对不同的舆情平台传播特点,其应对方法也应有差异。

区域社会的和谐程度指标:这一指标可通过对舆情的参与程度、媒体、网民的观点倾向等进行把握。媒体观点的统计可选取有代表性的主流媒体观点进行统计。而针对网民观点,要统计海量网民观点,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进行网民观点抽样。在兰州水污染事件中,可抽取一定数量的网民观点,将各观点进行分类,并计算出该类观点在所抽样网民中所占的比例,即可直观了解网民和谐程度这一指标。通过抽样分析可以发现,在该事件中,多数网民对官方的处置措施提出批评,并对当前社会安全事故频发表示担忧。

第三节网络舆情传播范围的统计与定量分析

近年来,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人们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的途径越来越多。众多涉及政府治理、重大突发的热点事件,被媒体及广大网民关注并形成广泛热议。网络舆情的产生和变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的。舆情一旦形成,总要存在一段时间,并在个人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变化和发展。为统计网络舆情的传播范围,我们引入“网络舆情时空”这个概念。“网络舆情时空”应该是“舆情时空”在互联网上的延伸和拓展。同时,网络舆情的形成和变化也要受到现实社会和网络空间的双重影响。

要对网络舆情的传播范围进行统计及量化,可以根据研究的目的,从不同的维度进行。一是网络舆情的时间维度。这是各类舆情研究常用的指标,它体现网络舆情传播的持续时间。通常将网络舆情的发展按酝酿、发生、发展、高潮、消亡来进行划分的,都是以时间为线的。但是,单独这一指标仅能反映出舆情传播的持续时间,无法表达舆情传播的广度、深度等内容。

二是网络舆情的强度。这一指标反映媒体和网民对事件的关注度,通常按一定的时间段内媒体报道评论数,网民参与、关注、评论数等进行统计定量。网络舆情的“量”,即指向某一舆情客体的舆情信息的数量。数量从侧面反映了舆情的强度、倾向以及发展态势,大量且集中反映某一社会问题的舆情信息无疑是舆情信息工作关注重点。

三是网络舆情的空间维度。这一指标包含多个子指标。首先是媒体和网民的地域划分。针对特定的舆情,不同地域的媒体和网民关注度是不一样的。其次是媒体、网民关注的平台划分。媒体有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门户网站与其他网站、专业网站与大众网站等划分方法。网民有新闻网站参与跟帖与论坛、博客、微信、QQ等社交媒体消息、“大V”与普通网民等划分方法。从相关数据的统计上可以追寻到舆情传播的一些规律并对舆情的走势进行预测。

网络舆情往往与网民社会生活中相关的法律、道德、自然灾害、战争等方面事件较为紧密,尤其是涉及到法律、道德等方面的信息在网络上传播和发酵的广度和深度更为明显。为对舆情热点进行跟踪,可以使用城市舆情热点地图的方法。它是借助网络舆情指数的成果,列举在固定时间段内与某一城市相关的舆情总量和舆情特征。在意见领袖分析中,可通过微博参与数、微博总数、评论合计、转发合计、转评总数等指标综合判定意见领袖的活跃度。同时,依据已有的数据开展舆情事件特征的交叉分析,如分析群体性事件中意见领袖的作用。相关数据来源可采用包括百度数据、微博指数,甚至淘宝指数等在内的广泛数据。此外,重点门户网站也是舆情热点的重要来源。重点门户网站是网上信息发布和交流的重

要平台,这里可以提供大量的、及时的新闻事实和评论,在信息传播、社会影响等方面的效果已经超过传统媒体。特别是大多门户网站都设立了新闻热点排行,关注新闻热点排行可以迅速查找近期网络热点。

2015年3月底,重庆市发生因病人不满新的医改方案而堵路抗议的事件。3月25日起,重庆全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正式实施《重庆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14年)》。医改共对六大类7886项医疗服务项目进行了价格调整。然而仅仅实施了数天,就引发数百名尿毒症患者及家属集体抗议。4月1日,重庆市卫计委、市物价局喊停实施了7天的医疗调价,要求各医疗机构退还新旧版本差价中患者多支付的费用;对调减项目少收的费用,由医院记账处理。

从时间维度来看,这一事件虽然3月底才发生,但酝酿期却从3月13日开始。2015年3月13日,重庆公布《重庆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14年)》,然而,这一与广大民众息息相关的重大政策出台,并没有较大范围地征求民众意见。而且,相关报道均强调新的价格体系中,是遵循了“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增减平衡”的原则,广大民众并不知晓具体哪些项目升、哪些降。相关信息未充分地公开,为后期舆情事件的发生埋下了隐患。3月25日新的价格标准执行后,民众的普遍感受是各类医疗价格大幅度上涨。一些需要长期进行治疗的病人群体,如尿毒症患者等更通过各种社交媒体纷纷表达不满和无奈,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3月31日发生尿毒症病人群体堵路抗议后,事件在各社交媒体开始发酵。4月1日,新浪网将《重庆晨报》3月26日一篇题为《医疗调价第一天医事通挂号暂停》的文章改名为《重庆媒体:市民理解医改后收费》刊出,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媒体纷纷转载,网民则纷纷吐槽,将舆情事件引向**。4月2日,重庆官方宣布新价格体系暂停实施,并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向公众公布,舆情迅速平息,但网上的相关情况应该还会持续一段时间。通过“百度指数”查询关键词“重庆医改”2015年3月至4月间的网民搜索数及媒体报道数,可得如下图表。

图10-3 通过“百度指数”查询关键词“重庆医改”

2015年3月至4月间的网民搜索数及媒体报道数

从图10-3可以看出,重庆医改舆情事件的持续时间为3月30日开始, 3月31日即达高潮,4月2日起因重庆相关部门迅速采取措施,舆情快速趋于平缓。但因事件本身的敏感性及抗议人群的“完全胜利”,4月3日至4月10日媒体关注度仍不时创造高湖,处于震荡期。4月10日之后舆情逐步消解,但至4月20日仍未完全消散。

从舆情强度来看,由于本地媒体受到控制,未对相关事件进行报道,但社交

媒体却充斥相关消息及图片。因此,在4月1日前,舆情在媒体上的强度非常小,报道数非常少。但在社交媒体上,虽然相关消息不断被删除,但网民的关注度一直居高不下。4月1日开始,外地媒体对事件进行报道,一些门户网站将相关消息置顶,引发全国媒体及网民的关注**。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可以从百度指数、新浪微指数,各门户网站网民参与、评论数,各社交媒体发帖、转发、评论数来统计,相关数据可直观反映舆情的强度。通过新浪“微指数”搜索关键词“重庆医改”,可得图10-4。

图10-4 通过新浪“微指数”搜索关键词“重庆医改”

结合前述“百度指数”相关图表,可以看出,与媒体关注强度不同,网民关注强度在4月1日瞬间达到高湖后,4月2日之后迅速回落。这是因为,网民更多的是关注自身利益,在自身诉求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关心热度就迅速降低了。而媒体不同,媒体会根据事件本身的性质对事件背后的消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挖,导致出现4月1日、3日、7日、10日4个高潮。

空间维度方面,从地域上看,由于相关措施仅在重庆实施,故最先关注的是重庆本地网民。之后,媒体的关注主要是重庆以外的媒体,网民则迅速遍及全国。从平台上来看,4月1日前主要是社交媒体,4月1日之后各网络媒体及社交媒体均参与进来。通过“百度指数”关键词“重庆医改”查询“人群画像”,可得如下图10-5。很明显,重庆网民对事件的关注度最高,其他各省则差距不大但都比重庆少得多。

图10-5 通过“百度指数”关键词“重庆医改”查询“人群画像”

第四节网络舆情总体评价度的统计与定量分析

舆情信息是民众思想状况(态度、意见、看法、要求等)的一种反映方式。网络舆情的产生是一种复杂的,表现为“刺激—反应”的心理过程。公共事务含有的刺激性信息激发了公众对某一具体议题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并包含行为反应倾向。它们不是简单的叠加,是按照从浅显到深刻、从感性到理性、从内隐到外显的顺序发展的。在现有舆情传播研究中,往往更多的是关注舆情本身的传播情况,少有关注媒体、网民的观点立场。

现实生活中的舆情强度往往通过语言、行为等方式来体现。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空间中,舆情强度往往是靠网络言论的措辞、语气、含义等来传达。而网络行为方式,例如网络侵犯行为,则显示了更大的舆情强度。网络舆情强度一般通过观察法、网络访谈和座谈法、网络调查法等得到较为直观的了解。运用内容分析等方法,可以对舆情信息的分布、强度和倾向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对网络舆情总体评价度的统计与定量,我们引入如下指标:

一是网络舆情的热度。网络舆情热度是指当突发事件发生后,网络媒体和网民对事件的报道、讨论以及政府或者网络监管部门提供的引导机制在网络上所形成的突发事件舆情高涨程度。网络舆情的热度不仅仅体现在时间维度上,同时还体现在不同地域网民对突发事件的关注强度。该指标是围绕网络舆情事件产生的一系列新闻报道、网民讨论、政府关注的程度,也可以是参与舆情话题的网民人数占有的比例。在舆情事件发生后,网民的围观、点击、传播及评论均会对网络舆情事件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事件向着积极或者消极方向发展。对这一指标的统计与定量,可以从报道数量、报道集中度、网民参与数、政府介入度等进行分析。

二是观点的倾向性。该指标是针对某一个舆情主题所表达的观点立场。对于媒体和网民的观点倾向,往往是靠舆情主体发表网络言论时的措辞、语气、行为模式等来表示。其中,一些富含情感倾向的词语(如“愤怒”、“绝望”等)或网络示威、网络侵犯等行为则表征着更大的舆情强度。一般来说,该指标需通过人工抽样进行统计,通过抽取来自各平台的观点,根据观点进行分类并计算相关观点数及占总数的比例。也可通过计算机自动抓取技术,通过设定一定的字符、概念及主题等有利或不利的信息数目,衡量各方面的力量对比和倾向。如果是比较简单的观点分类,则可将民众的思想状况分为三类:正面的态度、反面的态度、中立。其中,反面的态度将一些敏感词包含进去,比如涉及个人隐私的负面舆情信息的内容敏感度就很高。在实际的舆情信息中,民众就某一热点舆情可能持有支持、反对、中立等多种态度观点,并发生碰撞。不同倾向支持者发表各自观点和看法,并形成了多方的讨论的局面。此外,可以直接在网上设置相关调查话题,对网民观点倾向进行定量统计。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等网站在近年全国“两会”期间,专门进行关于民众关注热点的网络舆情问卷调查。一些网站还针对国家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进行网络调查。

三是网民类型分布。该指标用于评价网民观点的价值性。例如,对于同一网络事件,低学历的网民更多的可能是情绪的宣泄,而拥有较高学历的网民则偏重于冷静的思考和建议。因此,对于关注某一舆情事件的所有网民,可以从学历上将其观点所占的权重进行调整。此外,在学历鉴别存在困难的情况下,可以按网民观点的表达方式将网民分成“暴民”、“愤青”、“草根”、“公知”、“旁观”等类型。显然,某一舆情事件中“暴民”、“愤青”类网民即使占比较高,

其观点也不能因此被认定为主流,其权重应作适当下调。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确定了钓鱼岛“国有化”方针,11日完成“购岛”协议。我国国内舆论一片哗然,从官方主流媒体到商业性质的网络媒体,从中央领导人到普通民众对“购岛”行动表示强烈的不满、抗议和谴责,纷纷发出“钓鱼岛是中国的、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声音。从9月16日至18日,中国内陆多个城市爆发反日示威游行。该事件对中日关系造成严重影响,时至今日中日关系仍未完全解冻。在这一事件中,媒体、网民一致对日本进行强烈谴责。但是,有众多的学生群体在网上借此煽动中日仇恨,煽动对日本公民、企业进行攻击。然而,我们不能就此认为绝大多数民众煽动暴力行动。这是因为,发表这类议论的多为青年学生,他们在关注此类新闻的网民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愿意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大量具有理性思考的网民,并不一定通过网络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因此,对舆情评价度的分析统计中,要针对不同的网络平台进行综合分析,理清各类观点的强度。(本章完)

网络舆情调研报告

网络舆情调研报告 篇一:网络舆情调研报告 做好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几点思考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一种重要途径,被称作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外的第四媒体。人们充分的认识到,作为双刃剑的网络媒体,在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舆情危机,正如一网友所说:“每个人都是一羽话语蝴蝶,同频共振即可掀起舆论风暴。而互联网给了每个人一只麦克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作家、新闻发言人,蝴蝶又有了麦克风,更容易形成话语声浪、文化波涛”。所以,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如何更为有效地做好网络舆情监管工作成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亟待解决的问题。网络舆情的形成及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现状: 面对不断发展的网络媒体。一方面,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这种传媒对某一事件、某一问题表达自己的情感,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煽动某些事件;另一方面,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也日益多样化,一旦有重大事件发生,如果一时不能获得消息或不能及时得到准确的消息,就会通过网络等获取信息。“一边是随心所欲的发布信息,一边是随时随地的获取信息”,发布的是什么样的信息、这些信息的怎样传播,获取信息的人们的怎样反应??这些都属于网络舆情的范畴,如何及时地发现这些网络舆情,并根据其发展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管,成为党委政府维护自身形象、加强执政能力的必要手段。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地区已经意识到网络舆情对一个地方经 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也建立起了最基本的舆情监管体系,可以开展网上舆情的采集、分析、处理等,但只局限于小范围之内的,并没有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网络舆情监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从近年来发生的如贵州瓮安、云南孟连、湖北石首等有较大负面影响的群体性事件来看:事件发生后,尽管在网络中某些言论的观点是客观的、真实的,对事件的发展、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更多的是情绪化、偏激的,辱骂、

网络舆情的特点及应对

网络舆情 1 网络舆情的重要性 网络舆论的巨大力量及相关责任部门应对不力而产生的负面影响让全社会,特别是政府及相关公共事务管理部门认识到网络舆情服务的重要性。2010年,我国的网民人数突破了4亿大关,网络舆情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一批提供网络舆情监测、整合、研判服务的专业机构应时而生。 1.1 网络舆情服务机构可分四类 目前,市场上的网络舆情服务机构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由软件公司和传统的市场调查公司成立,技术实力较为雄厚,抓取网络舆情数据能力较强。第二类依托主流媒体,如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时事热点和受众心理变化的敏感度较高。第三类背靠高校或学术机构,如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这类机构具有学术传统,善于将网络舆情的变化和特点归纳、梳理,总结一般规律。第四类则由政府部门自身成立,主要监测群众对本地区、本部门工作的反馈。后三类机构都和政府或多或少存在一定联系,这和中国网络舆情服务行业的兴起背景有重要的关系。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矛盾集中,传统的民意表达渠道不够畅通。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社会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网络舆情监测也就成为了了解民意的重要手段。中国的网络舆情服务行业从发展之初就承担着反映真实民意,为政府实施公共事务管理提供参考的责任。 1.2 网络舆情服务≠“监测”+“删帖” 一般大众对于网络舆情监测行业和机构的认识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认为网络舆情服务,重在“监测”。其实,网络舆情服务重要的不在于数据的抓取和搜集,更重要的是在一件事情发生后,对网络民意的有效数据进行科学筛选、量化统计和分析研判,并就如何应对,提出科学的咨询和建议,这才是网络舆情服务机构的核心价值所在。网络

网络舆情分析概述

舆情分析也称倾向性分析(Orientation Analysis)、观点分析(Opinion Analysis)或者统计调查,是借助于技术手段对大众就某一个(些)事物或者某一个(些)事务的看法进行了解。 传统的舆情分析,通常采用采样调查方式,也称为民意调查或者市场调查,被广泛地应用于选举预测、产品市场预研、市场评估等领域,更有专业的市场调查公司来提供这样的调查服务。采样调查的渠道包括电话采访、面对面采访、邮寄问答表格等。但这些做法都存在人力消耗大、采样数量偏少的问题,还有答卷及答题的可选项设计可能存在偏差,被调查者也由于各种原则隐匿个人真实想法等问题。所以,传统舆情分析的研究点在于如何设计问卷、如何确定样本量和样本选择方法等。 随着互联网各类应用中对用户生成内容功能的支持,尤其是互联网社交网络、博客、微博等信息发布平台的兴盛,个人表达自己观点的渠道日益畅通,手段日益便捷。更可贵的是,信息的流动不再是单方向的。报纸的信息流动是从报纸到读者,而在互联网应用中,可以方便地通过“评论”、“回复”等技术手段,使信息流动变成双向的,甚至评论和回复成为信息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进一步地丰富原有信息的内容。例如,在淘宝应用中,人们通常会将评论的内容作为对商品描述的一个补充。 因此,从互联网上主动地收集信息,用数据挖掘方法或者自然语言处理的方法来分析信息中用户的观点,成为当前舆情分析的一种非常重要和直接的手段,也就是“网络舆情分析”。 1、网络舆情分析简介 网络舆情分析用数据说话,跟踪网络舆情的起源和演变,最终是为了给出建议性结果,它渐渐成为政府、企业乃至个人都需要的舆情应对基础。网络舆情分析有2个工作重点:一是还原舆情发展过程,找到舆情产生的根源;二是预测,分析出网络舆情的未来走向,再根据预测结果提出应对方案。 网络舆情分析的主体是网络舆情分析师,对此,各界有多层次的解读。 网络舆情分析面临着与传统舆情分析完全不同的问题和研究难点。传统舆情的样本存在内容有效性较高但样本数量少的问题;在网络舆情分析中,则存在信息数量巨大但信息有效性差的问题。信息有效性差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难以确定信息来源,其次信息中的观点大都是附带的,很多并非有意为之。但正因为如此,网络舆情分析具备传统舆情分析不可替代的优势:一是无答卷设计问题,信息中反映的观点较为真实;二是数据多,成本低廉,采样广泛,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信息来源不确定的问题,宏观上能更好地反映真实舆情。网络舆情分析还有一个特别的优势在于能长时间重复地进行舆情分析,对舆情趋势及其变化的把握更为及时。 由于网络舆情分析具备传统舆情分析所不具备的一些优势,因此,网络舆情系统理论上可以有更全面和细致的分析成果。但由于网络舆情系统的分析是基于在互联网中收集到的文本等信息,而同时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现阶段存在很大

网络舆情工作制度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为正确引导社会舆论,高度重视“网络问政”,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互联网联系群众、沟通民意的桥梁作用,进一步拓宽网络民意表达和诉求渠道,重视和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把网络民意真正落实到政府部门具体的公共决策和政策执行过程中。特制瓜州县审计局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一、总体要求 通过开展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建设系统与网民互动交流制度,深入了解民意、体察民情、汇聚民智,及时做好网络舆情回复,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结合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作风建设等活动,促进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平安瓜州”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二、工作领导小组设置 成立瓜州县审计局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小组,由局长王鸿勇同志任组长,副局长刘兴中和经责办副主任王玉春为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雷晓玲为成员。网络舆情管理职责:每天上网浏览“瓜州县审计局”网公众留言等瓜州县主流网站的论坛,关注网络舆论,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单位或个人身份积极参与发贴或跟贴,在线引导网络舆情。负责涉及审计系统的网上相关信息收集、编制、报送等工作。 三、办理流程

1.受理留言。网络舆情管理员对瓜州政府网公众留言板、瓜州审计网、瓜州论坛、瓜州新闻网等网络媒体发现涉及瓜州县审计局职责范围内的群众投诉、意见和建议,及时予以下载登记及时向局领导、政府报送,并在第一时间予以积极回应。 2.批办留言。对上报的内容进行审核,确定需回复的留言信息,经局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提出办理意见并批转相关单位或人员办理落实;对需要多个单位办理的进行协调,明确牵头领办单位。 3.办理回复。相关单位或个人收到批办的意见后,对网民留言所涉及的具体事项要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处置。回复办理情况及回复意见要在3日内以书面形式报送局、政府。 4.跟踪督办。审计局对批转出去的留言办理件进行跟踪,对未按时办理或不按有关规定办理的承办单位或个人进行督办,确保问题按期办结。 5.审定回复。相关单位上报的书面回复意见,经局领导审定后,由指定的网络舆情管理员将答复内容通过网民原留言的网站进行反馈。回复的时限为网民反映事项后3日内,确需延长办理时间的不得超过5日。 6.立卷归档。办公室对网民反映的问题、意见、建议的原始材料、本单位的办理情况、交办回复记录、领导批示件和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要及时立卷归档。 7.监督检查。对单位网民留言答复情况进行跟踪登记,对

建立舆情研判机制 提升网络应急能力

-建立舆情研判机制提升网络应急能力 名称:建立舆情研判机制提升网络应急能力 文章整理:上海代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日期:2014年07月21日

建立舆情研判机制提升网络应急能力 ——赴中山大学参加互联网信息办网络宣传学习点滴为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控,提高互联网信息宣传,提升媒体应对能力,消除网络给各级党委政府带来的负面影响。2013年12月16日至20日,遵义市委宣传部组织各县(区、市)分管网络宣传的领导和网络监管人员、市属新闻媒体网络宣传人员赴广州市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开展了为期四天的互联网信息办网络宣传工作培训。通过培训学习,我学有所悟、所思、所想。 在为期三天的理论教学中,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张宁给大家讲授了《突发事件应急与媒体沟通》、广东省总工会干部学校校长、教授易江讲授了网络舆情解读与网络舆论管理、香港《成报》副总编辑陈进讲授了平台运行角度的微转播、广东《东莞日报》编委、新闻网站创始人张浩讲授了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整合与设计、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吉安讲授了政务微博运营机制及策略、凯迪网舆情分析师魏伟森讲授了网络问政案例分析教学。授课中,专家教授们通过制作生动的课件与教学,分析与案例相结合,参培人员积极地看、听、记、想。在一天的考察学习中,重点考察了广州市革命教育基地黄埔军校、辛亥革命纪念馆、广州市舆情信息监控中心。通过理论学习、实地考察和县(区、市)课后交流相结合,大家对互联网网络宣传有了清晰的认识,开阔了视野,理清了思路。也让我亲身感受到现代互联网网络传播的重要性,加强网络监管、学习、培训,提升媒体应对能力,已是当前互联网工

浅析网络舆情的控制

浅析网络舆情的控制 作者:沐曦运 前言 当前,面对虚拟网络蓬勃发展的潮流,一些公共管理者们却表现出“认识不到位,领域不熟悉,能力有欠缺”的特点,网络社会的管理能力和网络舆论的掌控引导能力成为社会管理能力的短板,也成为了社会管理体制进一步创新的制约因素。如何改变这种状况,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对网络舆论做到“善待、善用、善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战略课题。 如今,有些敏感的信息、负面消息等容易受到外界的关注,也会通过网络这个大平台进行炒作,网络舆情的力量非常的强大,所以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网络舆情对于我们公安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此我就针对网络舆情控制做了以下调研。 一网络舆情与公安工作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 网络舆情, 是指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是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网络舆情信息往往带有广大网民的主观性,未经媒体验证和包装,直接通过多种形式发布于互联网上。2012年4月在中国上海召开的网络舆情管理峰会,是中国唯一一个关注中国网络舆情管理的国际性会议。希望通过本次峰会的举办,能够深入探讨中国网络舆情管理和危机公关市场的需求与商机,促进行业间的沟通交流与商业合作,并分享战略,服务和技术的创新。随着互联网对于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互联网正以其自由、互动的独特性成为社会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渠道。 (二)公安机关做好网络舆情控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互联网舆情对社会上事态的发展影响巨大。网络已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 第0 页

又一重要媒体,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其在传播上独特的互动性是以前这些媒体都不具备的,言论自由、民意交流等方面更是无可替代。新浪科技讯2013年 7月17日上午消息,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今日发布第32次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较2012年底增加43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种种数据表明我国网民的数量越来越大,同时也正是因为网民的积极参与,使很多事件的结果发生了改变,所以公安机关做好舆情导控工作对社会维稳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网络舆情予以分析,从而进行控制和引导。在这个趋势上,对于政府以及公安机关来说,有必要进行主动管理,及时查看民情,跟进民间舆论,引导健康和积极的社会舆论环境,探索合理的舆情控制、引导的方法、对策,建立健全舆情引导与控制的长效机制,对于构建和谐网络环境,以致对于维护社会稳定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网络舆情的形成和表现形态 网络舆情主要通过论坛(BBS)和新闻跟贴这两种手段来实现, 并具有滚雪球的效应。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处理不当,就会被炒作为热点话题,涉及公安机关以及政府部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网友的关注和炒作,不仅仅是一些处置不是很合理的会被炒作,就连一些处置相对合理的都会被断章取义的加以炒作。 (一)小事件形成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是一种议论,但并不是所有的议论都是网络舆情,议论惟有借助网络虚拟空间,且发表意见的网民达到适当的比例,才能构成网络舆情。 2006年8月北京小贩崔英杰一案被网络疯狂炒作;2010年8月江苏南通小贩侯钦志一案同样也被网络炒作;2013年9月,夏俊峰一案在互联网上广泛关注。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案列,还有许多非典型的案列也存在于互联网的各个领域。在互联网中,当小事件转化为多数人的集合意识, 当各种意见在互联网这个公共空间里碰撞、退让、认同、修正、融合时, 就逐渐形成一个个网络舆情。 (二)社会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网络舆情 社会突发事件容易形成社会舆论焦点,根据其性质、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 可分为一般严重、比较严重、相当严重和特别严重四级。这种划分方式可作为网络舆情级别划分参考。

舆情分析报告范文

舆情分析报告范文 舆情信息范文一 群众认为复活端午节光放假还不够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作为第一个法定节日的端午节,如何让端午节焕发活力是个值得研究和切实解决的问题。广大群众认为,zhèng fǔ部门不能简单放假了事,应和相关的民俗组织一道,营造节日氛围,搭建吸引群众参与的平台。相关组织应围绕所在不同地区和城市特点,举行一些群体性娱乐活动,进行多种多样的纪念活动,让其成为端午节最突出的标志行为。只有这样才能让端午节成为一个别人"抢不走、夺不去"的民族节日。 公众拥护省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仍担心学生成绩下降考学难 近日,省教育厅再次出台素质教育新举措,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深得人心,对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十分担心,改革来得太快太急,配套措施跟不上,突出综合素质,倡导个性化发展容易分散学生精力,使老师、学生都想"松一口气",放松约束要求,最终导致成绩下降,影响就学。再者,开发学生潜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注重于某几门感兴趣的课程短时间不一定有收获,又容易导致偏科,影响成绩。不公开考试成绩,学生无法进行比较,心中无数,容易产生错误判断。公众呼吁,教育部

门应想方设法解决一下考生多和学校少的矛盾,切实改善教育大环境;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就学观念,引导到职业学校就读,学一技之长,不要都在"一本"、"重点"上扎堆。 舆情信息范文二 群众热议应届生应聘"雷事" 近日来,新一轮的"应聘大战"逐渐拉开帷幕,众多2016届毕业生走上求职舞台。在大部分应聘者极力展示自己能力的同时,应聘人的回答雷倒众考官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些"雷事"一经报道,引来群众热议。 雷事一简历雷同度高,模板泛滥。 肖婷是全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公司的面试官,还没开始面试,两个名字就被她重重画了线。"这俩人就像是动画片里的葫芦兄弟遮上姓名后,一样的学校、一样的专业、一样的考试成绩,甚至是完全相同的擅长弹吉他、会打网球"她说。一问才知,校园网上有一份简历模板,两个人只改了名字和专业,其他的直接就使用了。他们甚至连模板的内容都懒得背,回答得"驴唇不对马嘴"。 群众普遍认为,这种雷同简历的出现,并不仅仅是大学生"变懒"的表现,这其中还包含着很大的"不负责任"在里面,作为跨出校园,步向社会的"招牌",都

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特点

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特点 新媒体时代,数字化、网络化、即时化、互动化的特征,快速地影响和改变了社会舆论的生成模式,使舆情传播具有鲜明的特点。 传播主体多元化。这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发言人的时代。据统计,新浪微博用户有4亿多,每天发布微博总量达1.2亿条,新浪首页新闻1小时有几百万的浏览量,一条有分量的新闻,瞬间会被数万家乃至数十万家网站自动抓取、自动转载……众多的个体网民表达自己意愿、情感、思想甚至诉求的愿望日益强烈。 传播内容海量化。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海量的信息得到充分的体现,伴随着搜索引擎技术不断更新换代,文字、音频、图片、播客、微博等搜索功能的不断创新和扩充,使公众在海量信息中获取所需更加快捷方便。 传播节点碎片化。新媒体时代,任何一个网民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生产者、舆论事件的报道者。智能手机的普及,更让大众麦克风随时随地地现场直播变成现实。新闻发布的大众化,使得信息呈碎片状分布,同一件事有成千上万的网民按照各自的观点分别发布消息,再加上众多的转发和评论,舆论发展呈网状扩散,加剧了信息的碎片性。 传播方式群际化。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海量信息和传播渠道急剧增多,多向传播,多点互动,移动获得,移动表达,即时传播,即时分享,并且呈现“点对群”“群对群”的特点。这些网络化、立体化、群际化的传播方式,显现了极强的群际传播特点,既是各种信息、思想、观念、看法、意见的集散地,也成了个别单一话题的放大器,对社会公众的态度、认知与行为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传播范围广泛化。互联网最大的优点是天下互联。随着手机等移动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任何一条有价值的信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超越地域的界限,瞬间传遍世界各地,由局域热点迅速变为全国甚至全球的热点。这种传播范围短时广泛化,是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最鲜明的特点。 传播速度瞬间化。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完全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尤其在时间上,无论是文字、照片,还是音频、视频,只要当事人愿意,轻轻一点,瞬间便上传到网上,形成了新的信息。一方面,舆情的传播速度,尤其是突发事件的报道,在网民的参与下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体;另一方面,新媒体与受众的零距离互动使舆情得到快速传播和及时的反馈。 传播结果扩大化。在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的方式和路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许多声誉危机事件并非发端于公众媒体,而是出自于“微博”“社区”“微信”等新媒体,大众化的传统媒体则更多地扮演了“放大镜”和“扩音器”的角色。 (作者江忠宝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委党校)

网络舆情分析要点

网络舆情分析要点 当前有大量采用软件实现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也有人工方式的网络舆情监测。网络舆情是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以“以铜为镜,可正衣冠”,全面把握网络舆情是搞好公共关系前提。 一、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与搜索引擎 1、关注角度 关注角度不同,网络舆情监测与用户的关注度直接相关,一般特别关注与自己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国际、国内、地方、行业舆情;而搜索引擎是中性的,只收集自认为多人关注的、比较重要的信息。 2、信息范围 舆情监测所采集的信息范围是定向的,是用户关注的特定区域、特定领域的网站,针对这些网站可以做到全面采集和准确精确。搜索引擎的收集面向整个互联网,采集量约占整个互联网信息量的40%。 3、更新频率 舆情监测用户可以自己设置采集的更新频率,对于舆情高发的载体网站可以做到分钟级的更新。搜索引擎采集频率以日计。 二、网络舆情的人工分析方法 1、信息线索的获取 进入自己所关注角度的圈子,收听微博、微博搜索与监听。当前的主流的微博平台有新浪、腾讯、搜狐微博、网易微博、凤凰微博等。 2、网络事件的筛选 (1)主流网络媒体 事件在主流网络媒体的曝光量,表现为新闻采写量、转载量。当前的主流网络媒体新浪、腾讯、网易、搜狐、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等。 (2)论坛 关注主流论坛的热贴排行、是否置顶、点击量、回贴量。当前的主流论坛有天涯、搜狐、网易、新浪、凤凰网、凯迪社我、强国论坛、百度贴吧、中华网论坛、西祠胡同。 (3)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的收集情况分析,主要包括从主流搜索引擎的关键词排行榜可以发现当前网民的关注焦点。当前主流搜索引擎有百度、google、有道、搜狗、搜搜等。 根据以上三点,从搜索引擎的网页收录量、主流网站的资讯量、论坛的发贴量跟贴量、微博话题量转发量、博客量进行统计排名,就可以发现热点的网络事件。 三、事件跟踪 事件从新闻线索开始,真实度确认,报道深入,网络与传统媒体的扩散、发酵,可见度增大。传统传媒与网络平台的互动;网民持续的参与,从话题到议题、趋同的意见,不断提高影响力,形成网络舆论;话题的扩展,影响深度加深,影响社会、文化、政治。 为了对社会的发展形成正面作用,关键是首先要确保事件真实、完整,其次是议题是建设性的、而不只是情绪上的发泄;还是网民是独立思考的。

网络舆情工作总结精选 网络舆情工作总结

网络舆情工作总结精选网络舆情工作总结 下面是由作者为大家整理的网络舆情工作总结精选,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网络舆情工作总结精选【一】今年,信息科坚持以宣传舆情、信息、调研和网络工作为重点,本着全面、及时、准确、实效的原则,切实加强宣传调研信息与舆情信息工作,为领导科学决策带给服务,为实现全市宣传思想工作目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年截止到10月份中宣部发舆情信息200篇,其中中央领导批示14篇,中宣部发业务通讯单篇一篇。省委会宣传部发4篇,商丘发工作信息在全市处于前3名的位置。调研工作今年共报调研8篇,其中《永煤文化现象的调查》、《永城着力做大做强面粉产业》分别被《河南日报》和公安部办的《社会与法》第一期发表。今年永城新闻网与大河商丘;对突发事件的监控,处理工作;与搜狐网对接进行网上直播了19、20届中国围棋名人战实况。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应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信息调研在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在开展宣传信息调研工作中,我们深入研究,正确定位,提出了信息调研工作为加强和改善宣传思想工作,为加强党的执政潜质服务的总体思路,按照这个思想,提升了信息调研工作的地位,畅通了信息调研工作的路子,提高了做好信息调研工作的用心性,从而带动了全年的宣传信息调研工作。 二、抓强化,夯实信息工作基础

做好宣传信息工作离不开一支优秀的宣传信息队伍,为此,我们一向为培养宣传信息队伍作发奋。今年召开4次宣传信息专题会议,研究工作,培训队伍,已经初步在全市构成了较良好的宣传信息运行工作机制。 1、职责分解到人,分解到单位。建立了信息工作职责分解制度,并对各县(市、区)委宣传部及宣传文化系统一级机构上报信息的数量、质量及资料做了具体的要求,分解到每个月,落实到每个人,并把信息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加强了督查检查。 2、突出重点。围绕重点工作,挖掘重大题材,发挥重要作用,要求信息员务必深入基层搞调研。凡是上报中宣传部的重要信息,我们要求信息员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材料,透过切身体会,深刻明白相关活动的重大现实好处。 三、抓优化,提高信息工作质量 信息稿件质量不高,就没有交流传播的价值,即便是数量多,也无济于事。因此,我们把提高信息的质量作为信息工作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信息质量第一”的观念,推动信息工作由“收集”向“加工”转变,花大力气加强信息调研工作,探索“初级信息一调查研究一深度信息”的路子。为此,我们提出“四抓”:宏观信息抓高度,不断增强政治职责感和政治敏锐性;经验信息抓深度,科学归纳宣传思想工作的典型经验;常规信息抓角度,透过开掘、加工和提炼,使信息新意迭出;突发信息抓速度,建立限时报送、严格审核、职责追究机制。

突发敏感舆情预警研判和应急处置机制

突发敏感舆情预警研判和应急处置机制 舆情预警研判是突发敏感事件处置的关键,现特制定突发敏感舆情预警研判和应急处置机制。 一、突发敏感舆情预警研判。建立健全突发敏感舆情监控、研判和预警机制。安排专人监控舆情,对重大舆情和热点问题、事件的性质、走势、可能出现的风险等进行深入研判。加强事态研判,明确事件发展的阶段和状态。加强民意研判,了解社会整体舆论包括传统媒体、意见领袖、网民的关注程度、范围、态度等;加强法律研判、政治研判和技术研判,定期形成突发敏感舆情报告。 二、突发敏感舆情应急处置。坚持新闻应急、舆论引导与事件处理同步推进,第一时间启动舆论引导应急预案。处置事件时要实行“双处置(事件处置、舆论处置)”和“双进入(事件处置小组和临时新闻中心同时进入)”,成立新闻应急和舆论引导机构,确定新闻发言人和联络人,确保在发生突发敏感突发事件时能引导有序处置得体。 三、突发敏感舆情信息发布。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收集信息并做好新闻发布。把好时效关,按照快报事实,慎报原因的原则,第一时间发布已被证实的信息。把好内容关,确定引导口径,由新闻发言人统一对外发布和接受采访。把好方法关,当外界有疑虑时,邀请第三方如专家学者、舆论领袖或公益组织发

表意见,增强说服力。把好平台关,第一时间在主流媒体、网络媒体发布信息。 四、突发敏感舆情网络互动。准确把握网民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加强与网民的交流与互动。主动设置议题,关注网络意见领袖,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五、突发敏感舆情责任追究。建立健全舆论引导工作考核奖惩机制,加强对突发事件舆情监控、新闻应急的经验总结。对引导有力、成效突出的要予以肯定,对谎报、瞒报、漏报、迟报舆情或置之不理、引导失当,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要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浅析如何加强新时期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216390026.html, 浅析如何加强新时期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 作者:夏叶 来源:《丝路视野》2018年第19期 【摘要】新兴媒体发展迅猛,在带来信息“大爆炸”的同时,也使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面临前所有未有的考验和挑战。本文试在分析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瓶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加大正面宣传、加强舆情监控等建议,以期能为强化新时期的网络舆情工作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网络舆情;瓶颈问题;参考建议 一、引言 作为国际上公认的“第四媒体”,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发展迅猛,速度惊人。正是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生活、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网民数量不断增多,人们表达意见的方式逐步多元化,鱼龙混杂的信息纷至沓来,网络舆情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发芽,普遍存在。根据近年来的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新时期的网络舆情数量总体基本呈上升趋势,舆情处理的任务日益艰巨。 二、做好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网络舆情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民众对社会上某个流行的问题提出看法。它以新闻评论、新闻跟贴、BBS论坛、自媒体博客等形式,在发布、发酵、传播及处理等过程中,对社会治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积极面来说,网络政治表达有利于促进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公民社会的发展。依托网络平台上,公民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和观点,可提升社会事务对公民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更多民众关注和监督社会事务,又转而演化为推动政府改革,促进政治公开的力量。 从消极面来说,网络政治表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影响。尤其在群体性事件和公共危机事件中,会给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伤害。同时,网络舆情所具备的群体性、分众化等特征,也加大了政府对社会管理的难度。 三、网络舆情工作的现状 通过对网络舆情的内容进行分析之后,可归纳总结出新时期的网络舆情工作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网络舆情内容的虚假性。有一些网络舆情内容与事实相悖,或存有一定的夸大、虚假的成分,甚至是与事实相距很远的谣言。这除了网络法律规则的缺失空白,还与网络主体的

网络舆情调研报告范文及写作方法

网络舆情调研报告范文及写作方法 一般格式标题页: 1、标题 2、客户(委托人) 3、调研公司 4、日期内容目录 执行性摘要:1、目标的简要陈述 2、调研方法的简要陈述 3、主要调研结果的简要陈述 4、结论与建议的简要陈述 5、其他相关信息(如特殊技术、局限、背景信息) 分析与结果(详细):1、调查基础信息 2、一般性的介绍分析类型 3、表格与图形 4、解释性的正文结论与建议 调查方法: 1、研究类型、研究意图、总体的界定2、样本设计与技术规定a、样本单位的界定b、设计类型(概率性与非概率性,特殊性) 3、调查问卷a、一般性描述b、对使用特殊类型问题的讨论 4、特殊性问题或考虑5、局限a、样本规模的局限b、样本选择的局限c、其他局限(抽样误差、时机、分析等) 附录:1、调查问卷 2、技术性附录(如统计工具、统计方法) 3、其他必要的附录(如调查地点的地图等)2一般写法一、标题。 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

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教学反思实效性研究实验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反思实效性研究》,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质量――××××教学反思实效性研究的调查报告》等。 二、正文。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网络舆情发展的五大特点

前沿报告【网络舆论再认识】 青年记者·2009年8月上 网络舆情发展的五大特点 ● 单学刚 近 年来,网络舆情与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生活一样,呈现出跌宕起 伏的特点。众多的天灾人祸、社会矛盾,以及改革开放30多年积累下来的深层次问题,加上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诸多突发事件和社会现象,使得中国网民表现出强烈的社会关怀,频频发声。互联网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主渠道。 据CNNIC 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3.38亿,稳居世界第一位。网络舆论虽不够严谨,却越来越值得重视,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越来越积极地应对和回应,互联网也成为政府治国理政、调和鼎鼐的新平台。 网络舆情的迅猛发展也使得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术机构都越来越重视互联网舆情的研究。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自2008年正式组建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对互联网舆论的发展特点、传播规律、应对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并结合舆论传播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等理论形成了初步的研究体系和作业流程。根据我们的综合研究,发现近期网络舆情的发展有如下五个特点和趋势: 一、新老媒体互动加强,网 络舆论“倒灌”传统媒体趋势愈发明显 在网络舆论发展的初期,互联网上的各种言论载体主要的运行模式是引用、转载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报道, 并对其进行补充式的传播和讨论。但是,随着近年来网络言论载体和网民数量的增多,这种格局早已有所改变,网络舆论已经通过与传统媒体的深入互动,越来越明显地推动事件的发展。 2007年6月5日,“大河论坛”出现网友“中原老皮”的帖子《罪恶的“黑人”之路!孩子被卖山西黑砖窑 400位父亲泣血呼救》,以400位河南籍父亲的口吻陈述:他们的孩子被卖到山西的黑砖窑做苦工。帖子发出后,特别是在6月7日被转贴到“天涯杂谈”后,全国各地媒体相继对山西黑砖窑进行了报道,高层领导作了重要批示,从此引发了一场整治非法用工的专项运动。可是,从此前的5月19日开始,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就已经开始播出他们从河南到山西砖窑寻找亲人的报道,但报道在引发关注的范围和程度上都无法与后来的网络传播相比。 此后,在一次次的热点事件的发展演变中,互联网舆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网络舆论“倒灌”传统媒体的现象也逐渐增多。网络舆论中的“爆料”,往往能引发传统媒体、特别是都市类媒体的积极呼应,可以说,网络已经成为传统媒体选材的重要来源。 2008年11月,署名为“魑魅魍魉2009”的帖子《晒晒咱们公务员的福利(带图)》在天涯社区迅速走红,发帖网友称他在乘坐上海地铁二号线时无意中捡到一个环保购物袋,里面装着十多页署名“美洲集团”的文件,内容是一些城市公务员出国考察的清单,清单内容让他感到“愤怒”。这一事件迅速在网 络上传播开并引来传统媒体的追踪报道,最终被曝光者受到了应有的惩戒。 在信息传播中,传统媒体权威性强,但强调自上而下的“舆论导向”,不太重视体察真实的舆情民意;另一方面,网络上的观点虽来自最基层的民间“草根”,但网上经常出现虚假信息,网上言论随意性强,情绪偏激,立论分析缺乏深度。新老媒体需要互动互补,两者交互作用,更容易在全国掀起舆论风潮。 二、网络舆情载体多样化, Web2.0时代的微博客、QQ 群影响力日增 以BBS 论坛、博客、播客、网站新闻跟帖等形式为代表的“网络互动空间”,一直是网络舆论的主要载体,但是,这种格局今年以来受到一定冲击,发布信息和讨论更加快捷、灵活、简易的微博客、QQ 群在网络舆论场中迅速崛起。 在2009年上半年的一系列突发事件中,以Twitter、饭否、做啥、叽歪、

最新网络舆情工作会议主持词(精选多篇) 演讲 讲话 致辞

网络舆情工作会议主持词(精选多篇) 第一篇:合浦县2020年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会议召开合浦县2020年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会议召开 5月25日上午,合浦县2020年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会议在县委党校教学楼一楼学习报告厅召开。这次会议进一步贯彻落实了市委、市政府有关网络舆情应对的文件精神,总结回顾了我县2020年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对2020年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并就如何提高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进行专题培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梁思奇作了专题讲座,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县长林德光主持会议并作了讲话。各乡镇党委书记、宣传委员,县直各部、委、办、局、人民团体、县法院、检察院、人武部主要领导和办公室主任,各中学主要负责人,卫生系统主要负责人约24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梁思奇结合自己担任领导和记者的亲身经历,采取深入浅出的方式就网络舆情应对及媒体采访作了一场生动的讲座,使与会者颇受启发,博得了阵阵掌声。他说,互联网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影响巨大的新兴媒体,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并成为人们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为政府了解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要,维护群众利益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时,网络作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对党和政府部门提出了新

的要求。他从三个方面就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和网络舆情应对谈了自己的看法:一是做好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是提高执政能力的要求;二是做好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是领导干部分内之责;三是网络舆情和媒体采访应对技巧。 林德光在讲话中对去年我县网络宣传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说,2020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全县网络宣传管理 战线坚持“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的方针,坚持网络宣传与网络管理并重,抢抓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大力提升网络管理执行力,维护县委、县政府良好形象,为全县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二是政府门户网站改版,访问量明显提升,成为宣传合浦的新亮点;三是建立《合浦新闻网》,搭建宣传新平台;四是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凸显宣传成效;五是快速反应,积极妥善处理网络突发事件。同时他对存在的问题,如责任不明、应对迟缓、经验不足、方法不恰当等问题进行剖析。 如何做好2020年我县网络宣传管理工作?林德光提出明确要求:一是突出抓好网络宣传队伍建设,提升网络宣传整体水平;二是健全网络管理工作机制,增强网络宣传管理运行活力。三是开通并办好《合浦新闻网》,充分发挥新闻网主阵地作用;四是加强换届期间网络舆情监控,为换届工作顺利完成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舆情应对机制方案

天桥乡换届工作舆情突发事件 应对机制预案 为做好全乡换届舆情应急处置工作,特别是网络舆情的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减少和消除因舆情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换届舆论环境,根据县乡换届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准确把握、快速反应。舆情事件发生后,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 2、加强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有利于全县、乡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3、讲究方法、提高效能。坚持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处置与新闻发布同时布置、同时落实,新闻发布依托《政府网站》处置舆情突发事件的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新闻发布工作等 行之有效的做法,确保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发布最新消息,正确引导舆论。 4、严格制度、明确职责。完善换届新闻发布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严明纪律,严格奖惩。 二、组织机构

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实行联席会议制度。乡纪委、综治办、司法所等单位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乡换届领导小组办公室为牵头单位。乡党委成立换届舆情突发应急处置联席会议领导小组,乡党委书记任组长,成员单位负责人任副组长,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协调、指导及联席会议日常工作。 联席会议职责: 1、根据舆情的发生发展启动应急预案,决定各相关单位介入突发事件的处置。 2、审定舆情应对方案,决定新闻发布的口径、原则和内容,确定负责新闻发布、审定新闻发布稿和接受记者采访的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 3、对舆情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会商,提出解决方案及处置措施,确定相关部门进行处置。 4、依纪依法对当事人、责任人、责任单位提出处理和责任追究意见建议,并按有关程序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5、落实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应对机制 (一)建立舆情监控信息员队伍。各成员单位要确定一名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反映机敏、熟悉业务的干部担任舆情监控信息员,对涉及换届工作舆情实行24小时监控和引导,加强网上舆情监测和应对。重点加强对干部关心、群众关注的重点论坛的实时监控,及时了解社情民意,监测舆情发展动向。

网络舆情现状浅析

网络舆情现状浅析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 1、国内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始于2005年,目前正处于一个相对热门的状态。对于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包括网络舆情的基础理论、外部性特征、管理与引导以及依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构监测、分析、研判、预警系统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基础理论研究较为集中,这中间必然涉及网络舆情的概念分析。天津社科院刘毅在其撰写的网络舆情研究概论一书中提到,网络舆情是由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中山大学周如俊、王天琪认为,网络舆情从书面上理解,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情况。南开大学徐晓日认为,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公众在互联网上公开表达的对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共同意见。华中科技大学纪红、马小洁认为,网络舆情就是指在网络空间内,围绕舆情因变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网民对执政者及其政治取向所持有的态度。天津社科院王来华认为,舆情在其狭义上是指民众受中介性社会事项,刺激而产生的社会政治态度;而网络舆情,则主要指使用网络者或俗称“网民”的社会政治态度。 王来华教授对舆情概念的研究是目前为止最早的成果,其实际应用情况也是最好的。王来华教授在概念的内涵上对舆情进行了狭义化界定,有效地将舆情与舆论作出了科学合理的区分,舆情发展的当下状态也完全印证了这种区分的必要性。笔者完全认同王来华教授的观点,并在舆论与舆情

的关系辨析!一文中对其科学性作了专门的论述。王来华教授没有像给舆情下定义那样专门明确地完整地给出网络舆情的定义,但意图是十分清晰的,即网络舆情是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舆情前面加上网络这个限定词,必然是在网络这个空间里产生的舆情。鉴于此,其他学者的上述研究成果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对网络舆情空间的界定不够确切。在舆情定义中,我们已经明确了舆情空间的概念,那么在网络舆情的定义表述时不作特殊限定而简单套用,就不足以有效区分舆情和网络舆情。其次,客体指向不明确、不统一。王来华教授对舆情研究的最大贡献,在于将舆情狭义化理解的同时明确了舆情的客体,从而有效地将国家管理者在运行公权力过程中产生的特定的中介性社会事项作为引发舆情的刺激源,这使得舆情更加清晰化了,与目前我们应对舆情的工作现状也是完全吻合的。当下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没有统一到这方面来,这就容易造成网络舆情的定义泛化,进而又混淆了网络舆论与网络舆情的关系。第三,对网络舆情的属性定位不清晰、不统一。有学者将其表述为情绪、态度的总和,也有学者认定是共同意见。笔者认为,舆论学将舆论明确为集合化了的公众意见的定位是科学的,舆论学的百年发展历史也证明这一论断是正确的。那么作为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网络舆情也必然是一种集合化了的公众意见,而不是个人的意见和牢骚等。由此可见,王来华教授关于舆情是民众对国家管理者的社会政治态度的定性是准确的,否则就会出现舆情脱离舆论的尴尬状态。 2、网络舆情的概念 笔者综合舆情的研究成果和网络舆情的发展实际认为,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互联网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舆情主体的民众对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

网络舆情中的大数据分析方法研究

网络舆情中的大数据分析方法研究 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空间中对网民和生活中的社会事件尤其是一些突发事件的看法和态度。网络舆情通常涉及社会的热点事件,因而经常在网络中快速传播,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因而,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和正确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分析网络数据,通过聚类的方法发掘网络舆情中的热点问题。实验证明该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热点挖掘能力和及时的能力。 标签:网络舆情;大数据分析;统计方法 一、舆情信息的获取 舆情分析的第一步是要对网页中的信息进行抓取,第二步是对抓取的网页的信息进行预处理。 对网页信息抓取主要采用网络爬虫,爬虫的主要作用是将互联网上的网页下载到本地形成一个互联网内容的镜像备份。它既可以爬取网页链接,又可以爬取网页的文本信息和图像信息。它通过关键字的搜索将对应的统一资源定位为相关的网页页面进行抓取,通過对其进行文本和图像的解析,提取对应网页的文本和图像信息并进行保存。本文中主要提取的是网页的文本信息。 而中文分词是把中文中的汉字系列分割为一个个独立的中文词汇。由于中文词汇与词汇之间的界限远不如英文单词那样清晰,因此,中文分词也是一个技术难点。当前中文分词主要是从主要包括字符串匹配分词方法和机器学习的统计分词方法。字符串匹配分词方法是事先通过一定的方法建立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字典,按照一定的方法把待分词的词汇与数据库字典中的词进行匹配从而实现分词的方法。机器学习的统计分词方法是通过词汇出现的频率和在文中的含义等信息对汉字的这些特征进行训练,从而实现分词。字符串匹配分词方法比较准确,但缺乏灵活性,机器学习的统计分词方法能对词的语意进行识别,但由于算法的不完善,准确率不高,因此,在实际中通常是将这两种结合来实现分词。 中文分词的词性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形容词和副词常表示事物的状态和特征,因而经常能表明作者对事件的喜怒哀乐之情;动词一般就是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它是对事物采取的动作的直接体现。这些词在舆情分析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文档特征的提取 一个网页的文本通过分词后会有成百上千个中文词汇,如果直接对其分类会影响分类的效率和准确性。因此,在分类前要去除一些无关的词语,留下最能代表文档特征的一些分词作为文档的特征。文档特征提取最主要的方法是把文档的内容和词频进行结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