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课标下的生物课堂教学之我见

新课标下的生物课堂教学之我见

新课标下的生物课堂教学之我见
新课标下的生物课堂教学之我见

新课标下的生物课堂教学之我见

摘要: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给高中生物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探索。教学中如何来适应课改的要求,怎么体现新课程观念,这是高中生物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1 高中生物教学必须以新课程理念为基础

1.1 树立新的课程观

长期以来“课程就是科学的科目”的观点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和认同。这种课程观最大的弊端是:教师向学生展示的知识具有严格的确定性和简约性,这与学生真实的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相去深远。于是学科教学远离了学生生活,脱离了社会发展。新课改强调课程功能的转变,从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来设计课程。新课程改变了原来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构建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从关注身边的事物开始,来认识生物学现象和学习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情感体验、价值观等紧密联系,使新课程的功能从过去单一的促使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转变为三维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1.2 树立新的教学观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观中只有一种体系,那就是知识系统,很少会考虑到知识以外的其他系统的存在,以及对学生学习的意义。生物学知识固然有其自身的系统性,但这只是一种概括化、抽象化、体系化的系统。从学生学的角度看,生物学知识还可以还原成为它本来的混沌状态,与它相关联的事物和真实环境一起构成生态系统。就像生活在大自然中的鸟类,既可抽象出生物学的知识,也可以抽象出数学、物理、化学的知识,还可以抽象出文学、艺术甚至哲学、宗教等方面的知识,而从学习的基本方式来看,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所有活动均具有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而且是非系统化的学习,如情景性的学习,问题性的学习,感悟性的学习等,因此我们应根据生物学新课程体系的特点,摈弃过去高中过分注重接受学习方式的教学观念,建立和形成多种学习方式并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的教学观。

2 教学时体现新课程观念

2.1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化教学

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高中学生通过生物必修模块的学习,都能在原由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对于教学活动来说,尊重每一个学生,不仅要尊重那些学习努力、热爱科学、理科成绩优秀的学生,也要尊重那些个性特别,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因为学生的背景不同,起点也不相同,这就决定了他们在学习生物学内容时理解方式和深度会有所不同。过去,我们很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理科倾向突出的那部分学生身上,而忽落了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新的高中生物课程宗旨是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其共同发展。

注重个性化发展,是指在我们考虑了每个学生发展的同时,不要忽落了那些在数理逻辑和科学方面有特长的优秀学生的存在。新教材中选修模块的设置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创建,为教材的多元化提供了选择的空间和发展的余地,这就给生物教学提供更多的选择,使教师能够在教学中灵活地处理,在必修和选修模块中为那些有兴趣,有精力,希望深入学习生物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料,使他们能够充分地发挥特长,展示才华。

2.2 关注学生发展

在初中生物课程的基础上,高中生物课程要继续提供公民必备的生物知识与技能。高中学生通过高中生物学的学习,既可以获得更加丰富多彩的陈述性原理的生物知识,又能进一步掌握观察技能,实验制作技能。这些知识技能便于学生沟通横向学科领域,促进相邻学科的学习,是学生正在构建的现代化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知识技能不仅关系到学生平时衣食住行和休闲娱乐,而且关系到他们日后从事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效率。在科学技术不断改变我们生活,改变我们周围世界的今天,具有科学素养是每个公民必不可少的。科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必备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素养,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因此生物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生物学教师应该努力让所有学生经过生物课程的学习都有机会使自己成为具有科学素养的人。

2.3 重视探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可以包括三个阶段:一,进入问题情景阶段;二,实践体验阶段;三,表达和交流阶段。在参与探究时,学生应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进行探究的真正意图,不仅在于掌握生物学知识本身,也在于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让他们亲身体会到科学家是如何困惑与问题,如何假设问题的答案,考虑从哪些途径去解决问题,并以此渐渐地养成探究的态度,方法和思维的品质。

生物学习自主性和探究性同步进行,主要内容包括:1,选择的自主性,只要是学生感性趣的题目并有一定的可行性都可作为研究课题。2. 课题组成员组合的自由性,兴趣相同的学生组合成课题组,有利于全员参与和开展研究。3,指导教师的可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标准选择指导教师。4,学习过程的自觉性,因为探索生物问题是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必然大大提高。5,时空的不固定性,空间根据课题进展而不同,学生的自由度很大,真正使学生走入社会,走进大自然。

2.4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以前的生物教学重点在生物学理论上局限于对生物学事实和概念的记忆,这样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使学生几乎不能将他们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难以去面对现实生活中与是生物学相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生物教学中应涉

及对学生有用的、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内容,通过各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生命现象,发生的变化,提出问题,探究其原因。其实生物学就在每个学生的身边,如热点新闻、医疗健康、个人生活、当地资源、环境保护等都含有与学生切身利益有关的生物学问题,其内容也涉及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认为社会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会开阔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够认识到许多社会问题的多方面性。2.5 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

2.5.1 实现生物学习评价的多元化。

随着我国新课程的推广,人们对生物学习评价目标的认识从狭窄的“胡同”中走了出来,那种仅仅以双基落实为终极目标而忽视生物能力、生物意识、生物情感的做法已经遭到了普遍的质疑。而代之以多元化的评价。多样的评价手段能够针对不同的生物学习任务,不同程度的学生,起到及时了解学生状况,促进与鼓励生物学习的良好作用。

2.5.2 强调生物学习评价的“三个结合”生物学习评价应强调三个“相结合”即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

总之,评价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不是分出等级,评价的目的是使学生发现不足,在学习中获得不同发展。

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几种课型模式名师优秀资料

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几种课型模式 目前,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工作在全省已全面铺开,为了进一步落实《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提高教与学的高效性,推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是我们务必要完成的重要工作,基于此,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积极地进行课堂教学的探索和改革,向课堂要效率,向课堂要质量,向课堂要提升,要全身心的投入到构建积极高效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上来,加强教与学过程的研究和落实,加强课前预习、课堂导学、课后巩固三个环节的有效指导、把握和衔接,加强课堂中“精讲、精练、精点拨”的落实,注重过程设计的科学性,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注重巩固落实的有效性。下面就课堂教学中三种课型做以说明: 新授课 一、教学流程 情景导入、明确目标——学案导学、合作交流——展示思维、点拨提升——当堂巩固、课堂总结——达标检测、作业布置 二、操作要义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1、教师根据课题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个恰当的情景,导入新课,把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地引入新知识的获取当中,借助有效的情景设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欲望,利用情景导入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积极主动的接受课题的探究。 在情景创设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1)课题导入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新课学习的主要意图,激起求知欲,不要长时间没有进入主题,使学生在等待中丧失兴趣。(2)要由已学知识的局限性,体现新课题学习的必要性,激起学生迫切学习的积极性。(3)情景和问题不能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水平实际。(4)创设的情景要有探究空间、少而精,呈现的问题让学生感到可望也可及。 2、明确课时教学目标,在导入新课后,可以先说明本课时学习目标,使学生了解他们在这一节课上应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对于某些教学内容来说,也可以把这一环节放到最后进行课堂总结时进行。

课堂教学改革优秀案例(改)

陕西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案例 三步诱导教学法 咸阳市淳化县官庄中学梁衡 摘要:本课题以新课程理念为指针,以探索、实践为途径,充分挖掘和利用我校教师和学生资源,对课程开发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学生主动学习问题进行逐一分析解读,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当前形势下,课堂教学改进学习环节中的被动局面,提高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积极性的方略一般模式,解决了长期困扰一线教师的推动本课题以新课程理念为指针,以探索、实践为途径,充分挖掘和利用我校教师和学生资源,对课程开发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学学生有效自主学习问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教学模式三诱法诱学诱讲诱长(特长)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政治家、教育家们都清醒地认识到:决定人类命运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素质,不仅是精英人物的素质,而是几十亿普通地球居民的平均素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的四个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98年

言实在《上海教育》(中学版)第11期发表文章《素质教育是初中教育的新目标》,最早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1994年,李岚清副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全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以及国家、省、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关“确实减轻学生负担、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相继出台,立足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这一根本性的要求已经摆在每一位骄傲是的面前。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关键。因此,我们在2011年提出“语文课推进素质教育的方法与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成立课题组,召开课题论证会,启动课题研究各项工作。在近三年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课题组成员按计划分工协作,边实践边总结,边整理边完善,逐步形成了我们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即三步诱导教学法(简称三诱法)。现在我代表我们课题组提供个案一份,用以参评。

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

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 一、导入技能 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剧中的“序幕”,起着渲染气氛、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能促成学生的情绪高涨,步入智力振奋的状态,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导入技能的类型 (一)直接导入 直接阐明学习目的、要求和各个重要部分的内容及教学程序的导入方法。教师以简捷、明快的讲述或设问来激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诱发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象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里《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等文。 (二)经验导入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通过教师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以引起回忆,自然的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如苏教版小语三年级下册《荷花》一文。 (三)实验导入 主要是演示实验。设计演示实验可从已知的实验入手,向本章内涉及的未知实验过度,尽量采用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实验。象苏教版小语二下《晚上的“太阳”》一课。课始,老师可以先以激情的语言导入实验,然后拿出相关教具,动手操作实验,让孩子在观察中去发现问题,再走入文本中去学习。 (四)旧知识导入 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要精选复习提问时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 (五)直观导入

注意引导观察,并及时地恰如其分地提出问题,以指明学生观察中的思考方向。 (六)设疑导入 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形式多样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联想或渗透本课学习目标、研究的主题。 (七)事例导入 用学生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生物学事例来导入新课,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起到触类旁通的功效;也可介绍新颖、醒目的生物学事例,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新奇不解的学习情境。 (八)悬念导入 悬念的设置要适度,不悬念使学生一眼望穿,则无念可思;太悬念则无从下手,则会无趣可激。(九)故事导入 应用原则与要点 各种不同的导入类型,在使用和实施中,均应遵循下列原则才能导之有方。 (一)导入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强 导入要有助于学生初步明确: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要学?要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适当的导入方法。 (二)导入要具有关联性 善于以旧拓新,温故知新。导入的内容,与新课重点紧密相关,能揭示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 (三)导入要有趣味性,有一定艺术魔力 趣味性和艺术魔力即能引人注目、颇有风趣、造成悬念、引人入胜。这个魅力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生动的语言和炽热的感情。

生物教学之我见

生物教学之我见 摘要:初中生物教育中,教师要设计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动手实践、 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生 物的兴趣。我在生物教学中极创设疑问,引导学生质疑和思考;利用学习与探究课,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重视每节课的活动建议,安排一定的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生物知识;利用谈古论今引导学生探索现实生活。提高了学生学习生 物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提高了生物成绩。 关键词:设疑质颖思考探究自主建议阅读效率 要提高生物成绩,必须要提高课堂效率。根据我多年从教初中生物的经验和 体会,简单谈谈我对初中生物教学的认识,谈谈如何提高生物教学成绩。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要积极创设疑问,积极引导学生质疑和思考,来培养学 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是问号。”对于初中生物教 科书的内容,学生基本上能看得懂。如果依照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当然也就提不 起兴趣,这就需要生物教师利用有启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在交流对话中唤起学 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的探求性。学生在学习中也要充分发挥自己 的想象,教师要使学生时刻面临问题。当然也不能为问而问,或者问题过于平淡,让学生感觉无趣;当然问题也不能过难,没有学生能答出也是毫无意义的。教师 在课前设计问题时要精心准备,使之具有启发性和深刻性,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 和价值,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知识的金矿,体验发现的快乐。对于学 生来说,在教师引导下探求知识是一种能力,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在教 学中我积极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在疑问中学习。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师生互相 启发,互相补充,探究越来越深,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得到激发而越来越强烈, 他们的思维和能力也不断发展提高。在互动中,达到“教学相长”。 每一个学习主题后的“学习与探究课”是教科书新设的内容,是对传统教科书 的重大改革。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式创造性学习起重要作用。这一 课型的设立,要求教师改变“一支粉笔,一本书,走进教室满堂灌”的教学状况, 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了解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设计“先天行为和学习行为”一课时,组织学生自愿结合为四个小组,分别完成四个题目:1.什么是人的先 天行为;2.什么是人的学习行为:3.人的先天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4.怎么自觉进行学习行为。每个学生各负责查找一部分资料,由组长整理并写出调查报告。 然后在课堂上集体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学生通过活动在了解知识、掌握方法、 提高能力的同时,深刻体会到在探求中获得知识的快乐,也实现了自我教育;体 会到集体的力量,共同合作的重要;体验到挫折与成功的经验。 二、生物教学中要做好实验小结与自我评价 生物教学中,实验占着很大的比例,在生物教学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因此, 在生物教学中,要经常进行实验教学,要教育学生做好每一个实验,做好自我评价。实验结束前,用3~4分钟时间让一些实验认真、观察细致、操作熟练、清 楚实验步骤和实验目的、正确掌握了实验技能、并实验成功的同学简单谈谈收获、体会。也可由教师或者同学给予肯定评价和鼓励。反之,一些实验做的不好的同 学或看不到实验结果的同学可谈谈失败原因和要吸取的教训。如:有的同学也可 能是因为怕麻烦、怕脏、怕腥味等原因而不愿意做实验,以至实验效果不好或无 结果,为此教师也要帮助其克服怕麻烦、怕脏、怕腥味的娇惯心理,自觉做好实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 新课标 人教版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 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王金铎 200023 概要:本文通过对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目标的分析,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根据物理的学科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在三个维度上关爱每一个学生,让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素质、满足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中发挥积极作用。 中心词: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建立实施 1.课堂教学目标简述 1.1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也称为行为目标,是课堂教学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的要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与灵魂,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是教师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形成的根本。只有在正确的教学目标引领下实施的课堂教学活动,才能达成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目标也是到达目标,是把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能力和应具备的个性品质作为确定的、可检验的要求提出来的。教学目标是一种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由教师根据需要及课堂教学的实际加以调整、变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1.2新课程对教学目标的要求 新课程以对人的全面关注为前提,要求通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鼓励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激发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改变过去知识本位、学科本位的单一教学目标定位,提出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对人教育的全面关爱,从而达到真正的素质教育。这无疑会改变过去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演绎、轻归纳;重理论、轻实践;重注入、轻情感的教育痼疾,让教育真正成为学生的需要,使教育真正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过程。 物理教学是中学生全面教育的组成部分,她在培养学生素质、满足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中所起的作用,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特别是在对学生获取、处理信息,观察、实验,理解、判断,发现、综合及科学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如何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根据物理的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以便为学生中学总的学习目标实现奠定基础,是物理教学工作者关心的问题。现就对新课标的学习体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2.课堂教学目标建立的依据: 2.1学生依据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赖以存在的根本,课堂教学的目标必须与学生的学力水平相匹配,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学生的最佳发展区。如果目标设定过高,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实际,超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在课堂上困难重重,四处碰壁,即使是使出全身的力气,也无法达到教师预设的学习状态,这样的目标即使事先规划得再好,也是无果而终的,她反而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的目标如果过低,课堂的内容是学生已经把握或者是基本把握的,则课堂上学生即使不太努力、或者只要稍作努力,也可以把握课堂所有内容,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就失去了努力的必要,久而久之,就会对课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产生怀疑,从而对课堂学习感到可有可无,更谈不上课堂的高效率。当然,对于不同学段的学生,在制订课堂教学目标时,也要注意他们在思维方式及能力上的差异。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由于他们的分析综合能力较低,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喜欢以身边的生活现象或事例,通过观察、体验与感悟认识事物,在教师的启发、集体讨论和辨析过程中形成知识。高中学生则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则希望通过精彩的物理实验、严密的理论推导或严谨的文字叙述,去归纳、理解、探究复杂的物理内涵,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认识事物。让自己的学科知识和思维能力不断上升新的台阶。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方法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研究的主要1、学:老师根据学清在出示学习目标(书面)后,以引学导语(或引学情境)形式指出学习本课内容解决什么问题,具有的重要价值,引起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强烈需要的情感;或出示问题让学生感到用以前的知识不易解决或让学生感受到学了本课知识后,解决起来更便捷;或感受到随知识的发展,提出新的问题水到渠成;或创设情境(包括实验)提出新的问题。告诉学生如何进行自主学习解决本课的问题,进行一些自主学习的方法指导、知识提示等(3分钟)。在问题生成环节,老师先出示自学提纲,让生在自读教材(学材)的基础上,解决自学提纲上的问题,在体验、理解、思考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生成.学生),并在展示环节一并展示,教师点拨(10分钟),由师、生站在不同角度进行自学评价,并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后转入下一步。 以课堂为单位划分知识块儿,注重知识体系和脉络,知识点、知识形成过程、方法等用问题覆盖,教师指导学生按先后顺序解决不同的问题,可以采取先重点探究,再通过自学解决系统的问题,即可以先“探”后“学”——系统化。仍遵循每步的六环,六环也不是绝对的,是一种理念的指导。每一节可能要分为几个活动单元,活动安排和落实要到位,学生才能学得扎实有效。 预设要到位,知识脉络要清晰,要为学生思维设置必要的“支架”,问题安排要有梯度,围绕重难点能够生成值得探究的问题。 2、探:教师在第一步的某础上提出探究的问题(1-2个),安排探究活动,提出小组合作、展示、评价办法,在展示过程中关注参与度,关注学生学习状态,进行必要点拨,质疑拓展。展示原则:以小组为单位,代表展示、组员补充,其他质疑,进一步探究。展示出错率高的、多解的、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合作学习评价,重点是合作学习文化引导和提升,鼓励合作出新的小组、合作氛围好的小组,量化记录并存档(15分钟)。 3、测:目的是对学习目标达成度的检测,也是对学和探两步完成质量的反馈检测,是学生学习情感的升华。4-6题(10分钟),突出自主完成,注重量化评价。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设置引导文本阅读的问题 2、设置新知学习的铺垫性问题 3、设置引导举生活动的问题 4、设置对新知的理解、探究、归纳、总结的问题 5、设置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的问题 6、设置知识拓展的问题 研究方法

《新课程课堂教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图强中学 二00七年十一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20世纪60年代以前,受实证化倾向评价模式的影响,课堂教学评价几乎都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其他方面的评价或未涉及,或作为一种陪衬,涉及较少。6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教学评价理论研究的深入,受人文科学思想的影响而越来越强调对教学过程进度以及对教学过程中人与人交流等内容的评价,使教学评价的内容日渐丰富和全面起来,不再局限于学生学习单一方面的评价,因强调教学过程中对师生双方的影响而重视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主要是对教学目标、教学程序、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评价,亦即对师生双方通过教学达到目标的情况进行评价。 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对课程及教材的评价已逐渐占显著位置,它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也渐渐地从教育评价中分化出来,评价的研究者们专门提出了各种课程评价的模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模式有三个。一是泰勒等人在“八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行为目标模式”,即以确定目标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二是美国著名的评价学者斯塔弗尔比姆的“CIPP”模式。他认为泰勒模式中作为评价中心和依据的目标本身也需要受到评价,为此而提出了,以决策为中心,将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结合起来的评价模式,简称CIPP模式。三是美国的斯克里芬的目标游离模式。这是一种从检查方案的结果来判定其价值,而不考虑目的或目标的评价模式。 目前,教学理论界对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验已取得了不少成果,发表了一些研究性论文,但对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验却很少,认真探讨这个问题,对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课堂教学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是学校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新课标下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之我见

新课标下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9-06-24T14:30:42.390Z 来源:《教育学》2019年5月总第178期作者:王树三 [导读] 随着新课程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生物教师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东埠中学262100 摘要: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新课标,认真钻研教材,转变认识,重新定位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积极组织师生互动,合理设计小实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标生物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程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生物教师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立足课堂实际,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初中生物课程也是以实验教学为主导的基础学科,新课标要求我们生物教师都要不断学习新教育理念,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尽可能让每一个初中生更好地吸收课堂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师生共同打造高效课堂。下面就结合自己多年的生物课堂教学经验,谈一下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一、结合生物学科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我们生物教师可以结合初中生物教材的特点,向学生介绍生物学最新研究的成果,展示生物学科发展的美好前景,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求知欲望,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可以结合初中生物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少做一些演示实验,多做一些分组实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中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2.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所教学的教材中的探究、资料的分析、观察与思考等栏目内容的学习与探讨,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生物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实际之间的密切联系。 3.教师可以结合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科学、技术和社会栏目等有关资料,收集近几年我国在生物学研究方面的成果介绍,如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生物防治、发酵工程方面的研究,让学生了解当前生物学发展的美好前景,激发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 二、注重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师生互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学习中进行师生互动,一定要根据初中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激发每一个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通过他们自己的分析、研究、探索、体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例如,在学习初中二年级上册生物“伸肘和屈肘”内容时,教师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每人事先制作一个 “肘关节模型”。课堂学习时,教师首先用课件展示肘关节的图片并出示肘关节模型,同时教师演示自己的上肢,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分析。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互动,还可以运用情境激发、直观演示,将肘关节模型、肘关节模型课件及自己的上肢对照起来,让学生逐一指出自己的肘关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各结构的位置及名称,教师再演示各个关节部分结构的作用,让学生经过自己的观察和探讨,从而得出伸肘和屈肘动作就是这样完成的结论。这种开放性的生物课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促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完成认识上的飞跃。在这样浓厚的学习兴趣之下,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体育课上的引体向上、俯卧撑等动作的完成过程,学生就轻而易举弄明白了。 三、重视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生物实验教学,并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活动。例如:在教学七年级生物上册“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每人准备一盆天竺葵,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剪一张五角星的硬纸片,并将纸片用墨水涂黑,让学生用黑纸片把自己选好的天竺葵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整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搬到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再让学生亲自摘下遮光叶片,把遮盖物除掉。然后,教师一边讲解,一边进行操作,把遮光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烧杯里,隔水加热。当叶片变成黄白色时,将其取出来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滴管滴上几滴碘液,冲洗后这会明显看到没有遮光的部分变成蓝色,被遮光的部分没有变成蓝色,而是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黄白色五角星形状。实验结束后,教师出示以下几个问题:1.在这个实验中的绿色植物为什么要经过一个晚上后,再搬到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2.为什么将摘下的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加热?3.通过这个实验你得到什么结论?4.为什么用砖瓦盖住的小草是黄白色的?让学生通过思考、合作交流,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样通过生物实验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而且使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总之,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利用一切可行手段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努力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何辉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生物教学[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5年,第43期。 [2]杨柳浅谈如何在新课标下进行初中生物教学[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年,第19期。 [3]李军浅谈农村初中生物创新教学[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0年,第3期。

新课改下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及发展趋势之我见

新课改下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及发展趋势之我见 【摘要】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思想是:既立足于中国实际,又放开眼界,借鉴发达国家的课程理论,设计出了中国特色的课程理论和课程标准。在知识体系本身的确立上,没有按学科主义那样强调知识的系统与完整,而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选取最有用的知识,抓取知识的骨干,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知识本身的功能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借助于知识,搭起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桥梁,注意挖掘知识本身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及终身发展的功能。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直接关系着教学改革的成败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新课标下课堂教学从哪些方面改革,怎样改革,将来的发展趋势如何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甚至教学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的课堂教学,也随之发生着深刻变化。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成功的教师一定不会放松课堂教学的管理,而是千方百计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从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聚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多措并举,提高教学实效性三个方面

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课堂教学将如何进行改革、怎样改革进行了阐述,对发展趋势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趋势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知识本身的功能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借助于知识,搭起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桥梁,注意挖掘知识点本身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及终身发展的功能。探索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变革。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甚至教学内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随之发生着深刻变化。面对新课程的诸多新要求和新变化,教师应怎样按新课程理念有效转变教学方式,如何转变教学理念找到设计教学的合理突破口、掌握实施新教学方式的策略,是我们急待共同探讨解决的现实问题。现浅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一种以学生主动发展为宗旨,兼容多种教学方式的课堂教学观念已经开始成为越来越多教师的共识。新课改要求一线教师必须树立新理念,转换角色,建立新的师生关系。我认为新课改下应树立四大新理念: 1、树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在教学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当前,

谈谈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改革

谈谈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改革 谈谈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实践的问题与对策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大潮中,教师如何把握自我成长的目标,如何更新教学育观念、增加知识储备,如何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新课标的有效实施,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并结合学校的教学现状,以及个人长期对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形成的应对策略,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总结。力图为新课标的有效实施,摸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 课程实施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教学,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如何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共同关心的课题。新课标实施的主要执行者是教师,从自身来说,如何应对这场史无前例的教育大变革,如何把握自我成长的目标,我认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观念层面的障碍,新课标倡导的理念是什么?它与传统教育观念的价值取向的区别是什么?我们如何来实现这种观念上的转变。其次,新课标实施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是什么?我们教师是否具备这种知识储备和能力,我们该如何充实自己以应对挑战。最后,新课标体系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如何构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的策略和措施又是什么?这都是我们深层思考、务必解决好的问题。近两年来,我们坚守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主战场,通过开展研讨课、示范课的上课、评课活动,努力探究新课标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从中得到很多的感悟。 一新课标实施的问题与困难 任何一个变革过程,必然受到传统惯性的阻力和和新体系构架条件缺失的问题,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 (一)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 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中心主义、管理中心主义的教学关系在我们师生的潜意识中已经根深蒂固。而这种教师全盘主导,学生被动服从的师生关系以及教师包办一切,单向硬灌输的教学关系,对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发展的束缚,以及对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伤害,虽然形成了一致的认同,但对新课标倡导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就有不同的理解。近年来,我们化学组举行了一系列的研讨课评课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非常重视三维教学目标的

谈新课程的课堂教学

谈新课程的课堂教学 在学校里课堂教学处于核心地位,教学的目标价值主要是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的,因此课 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任务是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科教 兴国战略奠定基础。新课程改变了过去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也改变 了以前教师的应试教学观念,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实践,倡导教 师要教会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教学 在人们的观念中“教学”就是“讲课”,就是由教师把知识教给学生,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在新的时代,教师要超越传统的教师主导的单向信息传递,而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和积极 建构,为此,需要教师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学行为,重新理解“教学”这一概念,以适应实施新 课程的要求。 二、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在教学中教师是教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 导者和促进者。教师主导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课程资源的选择以及学校课程 的开发等,体现出教的主体地位。而学生是学的主体,没有人能代替学生本人的学习,教师 应时刻记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应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向质疑、模仿、讨论、 体验等不同方向发展,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基础教育课程 纲要》也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使每个学 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建立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目的,在于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平等、 互动、相互尊重和积极对话的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的转变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就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新课程要求改变课程 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和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是为了适应学生发展的转变。教师转变了满堂灌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就能够自觉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样学生除了知识的掌握外,还能培 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新课程体系中的一 些以课堂讲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是把学习过程作为课程编制的过程来展开,这样就需要师 生之间平等互动与积极对话,从而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 四、转变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涉及学生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认识方式等,显然,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所要考虑的学习方式,构成了教学过程的一个基本变量。转变学习方式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 重要任务。 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第一,自主学习表明学生进行的是主 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学习,它表现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的意愿”。第二,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为什么要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 反应,它能够使学生为自己负责地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2、探究学习。学习的过程除了被动地接受知识外,还存在大量的发现与探究等活动,这就 提出了探究学习的要求。探究学习的特点,首先是问题性和真实性。问题情境是探究学习的 出发点,因而,探究学习展开的过程也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它要 求为学生提出一个真实的学习任务。

课堂教学转型之我见

课堂教学转型之我见 首先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对于课堂教学转型的一些想法。 说到课堂转型,我们的眼前立刻就会浮现出一些耳熟能详的理论:“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教师导学”向“问题导学”转变,继而走向“自我导学”课堂;“先教后学”向“先学后导”转变;由单一化的新授课转向多元化的课型;由传递知识为主走向问题导学为主的学习;由统一固定走向弹性化;由传递型模式走向内涵式模式;由“舞台式”的“我对您”走向“小组式”的团队合作;由“被动式”的教授走向“主动式”的建构;由“教师搭台教师唱”走向“学生搭台学生唱”;由封闭控制走向人文开放型等等各种各样的台词。当然,这中间有些是我百度的,因为平时听得很多,但没花功夫一个个背下来。 专家们会把所以这些理论用一个中心来概括:以学生为主体,或是把学生看成是成长中的人,或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听了那么多,看了那么多之后我就在想:我们教师现在要做的事是什么呢?要怎么去做呢?从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到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从上海静教院附校的后“茶馆式”教学到上海青浦一中的“预学习”“小组合作”,再加上E学习,展评学习,还可以再加上一个括号,注上:此处省略n种模式。说实话,学习了那么多种模式,我就有点晕了,可能是因为自己有点跟不上潮流了吧,有了这么多种之后就不知道该选哪种了,就好像突然看到太多耀眼的宝贝,而我只有四十五块钱,不知道我这四十五块钱能换到什么,该换什么。我每次去听专家的讲座,看教育的理论,都会感慨:人家说的就是对,我也要这样做。然后呢,上课的时候感觉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有种相差甚远的感觉。但是虽然是这样,我也还是没有放弃,努力地在为适应现代化的教育挣扎着改变着,就是不管有没有进步,先让自己动起来吧。下面就是我在学习了那么多课堂转型相关的理论、实践之后的一点感想: 一、坚定的方向: 在目前还没有改变以考试为主要评价的大的环境下,

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情况谈谈在新课程理念下对有效课堂教学的理解

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浅淡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时下,新课程是教师理论学习重要内容和核心理念,新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增大学生的参与度,便于学生动口交流、思维碰撞、分享观点。我个人认为课堂教学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首先深入钻研教材,实施有效备课,备课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起点,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与保证。 1、深入钻研教材,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深浅也要适中。内容太深,学生不能接受;内容太浅,又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新教材中例题、习题的选择素材,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对于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使之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服务。 2、备课必须要强化目标意识。 如何在短短40分钟的课堂中整体落实三维目标呢?加德纳指出:“贪多,是现代课程设置的致命伤。”如果贪多,最好的情况不过是使学生获得知识皮毛,弄不好则会失败。因此,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宁少勿多, 3、备课必须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 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资源。备课前,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认真分析教材,有针对性地收集相关的生活资料“为我所用”,融入教学设计之中。 4、备课中必须要学会自我反思。 在新课程背景下,反思应成为教师有效备课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和内容,基于自我反思的备课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师如何组织教学 老师的“角色”是引导、参与,具体一点说,就是顺着学生的思维脉络设计教学过程,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动口、动脑、动手),给与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做中学”;我们都知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三、实践新课程靠的是什么

新课改课堂教学评价原则精编WORD版

新课改课堂教学评价原则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优质课课堂教学评价参考意见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 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1、“学生主体”的原则。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建立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之上,适应学生的需要,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要注重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产生最佳学习心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实现自我调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是为每个学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新课程条件下,面向全体学生含义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使所有的学生享受公平、平等的教育;二是课程内容应该呈现多样性,应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以适应学生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的需要;四是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公正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位学生。要杜绝只抓少数尖子生,忽视相当一部分学生发展的做法。 3、“全面发展”的原则。全面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都能正确发展,不能偏废也不能拔苗助长。全面发展是相对而言,不是“大一统、齐步走”,而是因材施教,实施“分层递进教学”,使每个人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有所进步。教师要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特点和特殊教育需求出发实施教学,既鼓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发表时间:2014-07-15T17:28:19.497Z 来源:《新疆教育》2014年第2期供稿作者:张丽佳[导读]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的学习,同时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黑龙江省讷河市第一中学张丽佳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的学习,同时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关键在于挖掘生物自身的魅力,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尽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性充分吸引到生物学科上来,让学生在学习生物过程中享受快乐,在享受快乐中轻松学习生物知识。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课堂效率 新课程改革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为宗旨的。它倡导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要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能轻松快乐地收获知识,能循序渐进地提高能力。而生物教师面对的是“学生对生物学习激情不高,课堂学习气氛不浓”的局面。所以寻求一种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我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生物新课程标准摸索出的一些提高生物课堂效率的方法。 教师需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不同处理,有些可以给学生指明思路,找出关键;有些甚至可以点而不讲,指导学生自学完成;有些可安排学生分析评论,建构模型,进行深化练习,使整体课堂教学结构紧凑,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提高生物新授课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首先要学生对生物课堂感兴趣,实现从有兴趣到学习的动力,从学习的动力到提高学习的效率。把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在课堂中转化师生关系,让老师与学生处在同一个平台,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老师及时沟通。其次,教师要积极创设教学活动并积极参与其中,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间。用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信任的点头沟通学生情感,用爱抚的动作,赞美的短语给学生力量,从而搭建一个愉快、和谐的学习平台。将课堂还给学生,就是要教师在课堂上少讲、精讲。课堂上哪些不该讲,哪些该讲,讲到什么程度,要有原则。易错的、易遗漏的、易混淆的要讲,学生已会的、自己能学会的、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要讲。要打破传统的“一言堂”,要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时间。 二、课前对新授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 为了能在有限的40min的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生物知识,教师在进入课堂前要先研究教材,对教材要有一个深入系统的解读,要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把课文中的问题探讨、资料分析、科学家的故事、思考与讨论、相关信息、技能训练等读透,吃透教材的精神,认真研究新课标和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学科教学要求,明确各部分内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以及预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最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做出一些适度、合理的个性化处理。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新教材重视生物事实的发现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让学生领略生物科学的发现过程是生物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根据课文的叙述,教师应首先在课前列出表格,帮助学生理清科学史的发展过程。对生物发现史等教学内容进行列表处理,这种表格处理方法能明显地体现出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使学生看了一目了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把传统教学方法同新的教法相结合。 在生物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多的优势,例如,传统教学讲求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对学生扎实基本功的养成是非常有帮助的。而新课改下的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像是探究式教学方法、学生活动课等,这些方法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倘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把这两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取其精华,这样对于生物教学工作的改善、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无疑是非常有利的。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质量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应用可以说是我的得力助手,它可以辅助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利用科学技术可以将画面形象直观地演示出来,让学生对于课本的知识了解得更加直观。如利用多媒体技术,我可以将细胞分裂的过程做成flash,用十几秒的时间就可以形象地把细胞分裂过程表现出来,学生们就很容易理解。利用多媒体,我可以把复杂的理论变得直观化,因为学生们喜欢看形象的演示,而不是老师冗长而抽象的讲解,所以我提倡老师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广泛地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关键在于挖掘生物自身的魅力,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尽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性充分吸引到生物学科上来,让学生在学习生物过程中享受快乐,在享受快乐中轻松学习生物知识。 五、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 对课堂教学开展反思和研究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有效的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应放在研究学生的生物学习上,作为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所以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中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题。应把学生看作重要的教育资源,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学生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使新旧内容得到深化和重构。其次,要向其他多听组内其他老师的课,吸取其他教师的长处,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出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提高、不断实践,尽可能发挥教学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影响,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就一定能不断的提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