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考题

考题

第一题 : 简述“十二五”规划发展建议的主要内容?

答: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建议: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八)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九)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十)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一)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十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



第二题 简述 “十二五”规划发展主要目标?



答:“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和指标确立是“好”字当头促发展,重速度更重质量。

(一) 理性确定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十二五”规划的核心指标,“十二五”确定经济增速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可行性、趋势性、必要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经济增长的连续性保证了合理增速;能源环境的可承受力决定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应适应控制经济增速;保持就业稳定对经济增速也提出了客观要求;在转变产业结构方面,将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在更为优先的位置。

(二)加强结构调整指标执行。 “十二五”规划的结构调整指标,必须加强各级政府执行的力度和考核约束,避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有因之失败的可能。

(三)强化减排指标。“十二五”规划将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能源消耗两个约束性指标纳入,促进由“高碳增长”向“低碳增长”转变。

(四)清理不足社会建设“短板”。当今中国的经济结构已经是工业化中期阶段,社会结构却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我国离现代化国家应有的“橄榄型”社会结构还有很大距离。一是财政投入不足;二是受体制因素制约;三十公共政策仍需加强民主化、科学化、透明化以及必要监督,干部考核体系应看重民生指标。

(五)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更加完善。“十二五”规划中社会保障部分着墨甚多,要求明显细化、充实,这与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限紧密相扣。

(六)“十二五”末我国经济将处于一个新水平。从2011年到2015年,经过五年的建设,我国的经济发展水

平将处于一个新的台阶上。我国将从一个世界制造大国变成世界创造大国。我国的人民将生活得更有体面,更有尊严。

第三题 简单分析 日本地震海啸、核辐射对日本经济的影响,论述日本经济发展前景



答:日本大地震以及引起的海啸、核泄漏使日本损失惨重,尤其是对日本的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可从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两个大的方面来分析。

(一)短期影响

目前日本大地震引起的基础设施破坏、电力供应短缺和核辐射扩散,已经对日本实体经济、金融、对外贸易构成了威胁,给初步复苏的日本经济蒙上了阴影,就短期来看,大地震从以下几个方面困扰着日本经济。

1. 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不计入海啸的情况下,仅地震就可能对日本造成145 亿美元至346 亿美元直接经济损失。

2. 汽车和电子等行业影响。电子和汽车是日本传统工业的支柱产业,东部沿海地区则是日本汽车产业和半导体产业集聚的区域。地震发生之后,许多半导体材料和汽车企业及其相关企业纷纷停产,使得两个行业的国内生产链出现断裂,这将对日本产业体系形成较大的冲击。大地震造成的日本零部件供应的临时性中断,导致一些关键零部件的供货紧张和价格上涨。

3. 金融市场的影响。地震发生后,日元汇率的反应迅速。在资本市场上,基于这种日元的预期投资者大举做多日元,而推进了日元的升值。

4. 对外贸易的影响。就日本出口贸易方面,地震严重破坏了日本东北部地区的汽车、电子业生产,基于日本在这些行业中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势必会影响这些产品的出口。另一方面,大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将是日本未来一段时间的贸易出口萎缩的主要因素。受核污染的影响周边地区的农产品、水产品的生产、出口将遭受沉重打击。各国在禁止进口遭到核辐射的农产品,并加强了对日本其他产品的检测。更重要的是,对日本产品消费心态上可能存在的变化,很可能并不会因为核泄漏的有效控制而消除。

总之,短期内日本将饱受工厂停工、供应链中断、对外出口受阻等问题的困扰。日本经济的短期内将遭受重创。日本经济增长将一改2010 年增长的强劲趋势转而低迷。但是地震的“破窗效应”将给日本经济带来积极的因素,这在日本灾后重建的中长期将体现出来。

(二)长期影响

1. 对日本本国经济的影响。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在应对地震灾害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日本政府及民众迅速投入灾后重建工作。而且,目前地震引起的核泄漏已经得到有效地控制,震后重建会给日本经济带来积极的因素,从而长期内带动

日本经济企稳复苏。从历史经验来看,震后的重建工作最终帮助经济产出,带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震前日本政局持续动荡,民主党各派阀以及各党派之间政治斗争不断,这在一定程度制约了日本经济的复苏。由于震灾的发生,日本政坛表现出空前的团结、齐心协力进行抗震救灾,政局暂时转向稳定,这为经济的复苏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由于日本在全球经济的中心地位致使全球经济发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主要表现在:首先,生产、物流、能源供应等链条中断,影响范围波及大半个日本,辐射亚洲乃至全球。其次,核危机对日本及周边农牧渔业影响巨大。再次,日本面临巨大能源需求压力。复次,旅游业受到致命打击。

但从积极方面看,灾后重建可能带动日本经济复苏。日本有大片地区需要重建,可能为日本经济的复苏带来机遇,有利于日本产业结构及布局的调整,这种新创造的需求也会吸引外部大量现金寻求投资机会,还将刺激全球需求,进一步密切东亚地区经济联系。但重建能否顺利开展,部分取决于福岛核事故的处理状况。

第四题:简答我国政府南海政策与态度?

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稳定与和平的周边环境,同时良好的南海局势也有利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因此,在南海问题上,我国政府在继续维护国家安全的同时,从国家利益安全出发,谋求地区合作,制定合理与务实的南海外交策略。

1. 我国坚决捍卫 “ 主权归我 ” 的立场和主张。历史事实证明,南海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和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因此,中国政府绝不允许任何国家以何种理由和采取任何方式加以侵犯。 “ 主权归我 ” 是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始终坚持的立场与主张。这点是不容动摇和更改的。

2. 继续坚持 “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 的方针。中国领导人审时度势,甚至对南海问题现状的深度思考,从地区的稳定与发展的大局出发,率先提出了 “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 的解决南海问题的新思路。中国对于南海主权的立场是坚定不容动摇的,但基于南海地理状况、国家利益以及现实政治的考虑,中国政府主张将南海主权争议搁置起来,这对于维护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缓解南海竞争局势,避免地区军事冲突与战争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同时,本着互利互惠的精神,中国愿与南海相关国家开展还有资源勘探与开发、海洋环境保护、南海航海安全等方面负有成效的合作,从而促进东南亚地区的共同繁荣与发展,加强与巩固中国与

东盟的木林互信伙伴关系。

3. 大力加强海上军事力量,维护南海领土主权与战略安全。中国以 “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 为方针,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来谋求南海问题的妥善解决,然而收效甚微,中国的善意未能改变南海领土主权被周边国家侵害的实施。为维护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中国应大力发展海军,建立有力的还是军事力量,增强在南海地区的实际影响力和作用力。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沙群岛。近些年来,中国与有关国家就南海问题多次进行磋商,交换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中菲、中越、中马等国的双边磋商机制正在有效运行,对话取得不同程度的积极进展。在中国-东盟高官磋商、中国-东盟对话会中,双方也就南海问题坦诚交换意见,一致赞同以和平方式和友好协商寻求问题的妥善解决。


相关文档